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技术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4 21:55:20

点击下载

作者:詹常森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技术手册

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技术手册试读:

序 一

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长期从事中药研究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是我国本土科学家获得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彰显出中医药的宝贵科学价值。在当代医学模式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的进程中,中医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药行业的源头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矿物资源,因此中药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是发展中医药、满足人类健康需要的基本保障。

蟾酥是名贵中药材,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因其所产蟾酥品质优良而成为蟾酥药材主要来源。它曾经是我国广泛分布、资源丰富的蟾蜍物种,但近十年来由于过度开发建设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其栖息地急剧减少,加上不合理的采集方式(致死性),中华大蟾蜍野生资源数量锐减,有些地方甚至趋于枯竭。中华大蟾蜍的规模化养殖是改变这一状况的必然途径。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为保障中药大品种、国家基本药物麝香保心丸的蟾酥药材品质和原料供应,自2013年起进行中华大蟾蜍规模化养殖的探索,包括关键技术研究、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等。在此之前,国内尚没有大规模养殖的先例,虽有一些实验研究的报道和材料,但对中华大蟾蜍规模化养殖技术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更缺乏充分的实践经验和验证。这项工作难度很大,詹常森博士及其团队克服了许多困难,从山里田间到实验室,又从实验室到山里田间,与农民养殖户工作、生活在一起,进行技术研究和指导,讨论基地建设规划和方案,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中药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几年来我一直关注这项工作的进展,对其取得的科研进展及产业化成果感到欣慰。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专业介绍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和相关技术的书籍。该书从我国现行相关政策法规的介绍入手,在全社会倡导以生物保护利用(非致死性利用)模式进行中华大蟾蜍的养殖和利用;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等养殖条件,介绍了“圈养”和“半野生人工抚育”两种模式养殖基地建设的相关技术。根据研究结果,书中提出:为实现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规模效益的目标,一个基地应具备“孵化、养殖、越冬、昆虫饲料养殖(或野外诱虫)”四个基本功能模块,要重点把控“幼蟾成活率”、“成蟾回捕率”等关键技术环节。书中倡导的中华大蟾蜍非致死性利用的先进模式,有利于改变传统“杀蟾取酥”的落后模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野生资源,不仅具有专业技术成果推广的价值,也具有向社会公众传播生态保护科学思想的科普价值。我衷心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再加上现场培训和推广,能让更多的养殖户或养殖单位受益,实现中药事业发展与产业扶贫工作双赢的结果。中国科学院   院士上海市科协   主席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   终身教授

序 二

中药行业是一个自然资源依赖度很高的行业。近年来,中药资源能否为中药产品提供充足的原料药材和良好的品质保障越来越成为中药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知名中药生产企业,近年来也在重点产品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生脉注射液的药材生产基地以及质量溯源体系建设方面加快步伐,自行建设或合作建设了人参、肉桂、蟾酥、青皮、麦冬、五味子等药材基地。

自2013年起,上海和黄药业开始了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关键技术研究与建设工作,几年来,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并对基地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先后建设了山东、辽宁基地,获得了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和国家工信部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的支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单县浮岗镇人民政府、辽宁省桓仁县人民政府、辽宁三达药材有限公司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深知,野生动物资源走向衰竭,必然有栖息地减少和不合理利用的深层次原因,加强栖息地保护和规范监管是恢复野生动物资源生态的必要手段,发展人工规模化养殖、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是当今重要的可行手段。

本书的出版是为了指导养殖户开展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建设,希望通过更多养殖户与我们的共同努力,使中华大蟾蜍养殖规模化,并形成长期稳定的产业,为中药事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致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前 言

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是《中国药典》蟾酥药材的动物来源物种之一。十多年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建设、环境污染等引起的栖息地的减少以及至今仍存在的致死性利用的不合理利用模式,导致中华大蟾蜍资源锐减并逐渐衰竭,分布区域缩小。为保护中华大蟾蜍野生资源,实现蟾酥药材可持续利用,有必要大力推广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建设。

这是第一本专业介绍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建设相关技术的书籍,编者为中药及农业专业背景的博士、硕士,内容是编者在多年药材基地建设实践中的探索和总结,全书力求生动、可操作、可推广。中华大蟾蜍是“三有”野生动物、两栖动物、特种经济动物,本书从目前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介绍入手,在全社会倡导生物保护利用(非致死性利用)模式进行中华大蟾蜍的养殖和利用,根据“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介绍了“圈养”和“半野生人工抚育”两种模式建设基地的相关技术。为实现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规模效益的目标,提出基地应具备“孵化、养殖、越冬、昆虫饲料养殖(或野外诱虫)”四个功能模块,重点把控“幼蟾成活率”“回捕率”等关键技术环节。

全书附有较多的基地实践图片,并有相关视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力求让养殖户能看懂,并且有实践的兴趣。为了能真正帮助到养殖户,本书编者可以提供技术指导,编者所在单位可以收购合格的蟾酥鲜浆产品作为中成药原料,为保障民众基本用药和我国的“精准扶贫”战略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编 者2018年6月第1章蟾蜍资源保护及药材基地建设政策法规第一节蟾蜍资源保护政策及资源分布情况

蟾蜍为陆生野生动物,进行蟾蜍的养殖和利用需要了解和遵守国家或地方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做到合法合规经营。

我国所有的蟾蜍科动物都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按“三有”保护动物进行保护管理。“三有”指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三有”定义为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

分布在我国并列入“三有”动物目录的蟾蜍类物种有93种,包括铃蟾科4种:强婚垫铃蟾、大蹼铃蟾、微蹼铃蟾、东方铃蟾;角蟾科61种:沙坪无耳蟾、宽头短腿蟾、缅北短腿蟾、平顶短腿蟾、沙巴拟髭蟾、东南亚拟髭蟾、高山掌突蟾、峨山掌突蟾、掌突蟾、腹斑掌突蟾、淡肩角蟾、短肢角蟾、尾突角蟾、大围山角蟾、大花角蟾、腺角蟾、肯氏角蟾、挂墩角蟾、白颌大角蟾、莽山角蟾、小角蟾、南江角蟾、峨眉角蟾、突肛角蟾、粗皮角蟾、凹项角蟾、棘指角蟾、小口拟角蟾、突肛拟角蟾、川北齿蟾、棘疣齿蟾、景东齿蟾、利川齿蟾、大齿蟾、密点齿蟾、峨眉齿蟾、秉志齿蟾、宝兴齿蟾、红点齿蟾、疣刺齿蟾、无蹼齿蟾、乡城齿蟾、高山齿突蟾、西藏齿突蟾、金项齿突蟾、胸腺齿突蟾、贡山齿突蟾、六盘齿突蟾、花齿突蟾、刺胸齿突蟾、宁陕齿突蟾、林芝齿突蟾、平武齿突蟾、皱皮齿突蟾、锡金齿突蟾、圆疣齿突蟾、巍氏齿突蟾、哀牢髭蟾、峨眉髭蟾、雷山髭蟾、刘氏髭蟾;蟾蜍科20种:哀牢蟾蜍、盘古蟾蜍、华西蟾蜍、隐耳蟾蜍、头盔蟾蜍、中华大蟾蜍、喜山蟾蜍、沙湾蟾蜍、黑眶蟾蜍、岷山蟾蜍、新疆蟾蜍、花背蟾蜍、史氏蟾蜍、西藏蟾蜍、圆疣蟾蜍、绿蟾蜍、卧龙蟾蜍、鳞皮厚蹼蟾、无棘溪蟾、疣棘溪蟾;树蟾科8种:华西树蟾、中国树蟾、贡山树蟾、日本树蟾、三港树蟾、华南树蟾、秦岭树蟾、昭平树蟾。[1]

蟾蜍的主要经济和社会价值在于采制蟾酥,为人类健康提供中药材。蟾酥为贵细药材,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之功效。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将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黑 眶 蟾 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列为中药材蟾酥的来源动物物种,规定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根据《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国家对野生动植物药材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蟾酥的来源物种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的保护级别为二级,属于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收载42种药材的76个来源物种,分为三级。

一级:指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简称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涉及药材包括虎骨、豹骨、羚羊角、鹿茸(梅花鹿)。

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简称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涉及药材包括鹿茸(马鹿)、麝香、熊胆、穿山甲、蟾酥、蛤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

三级: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简称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涉及药材包括川贝母、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石斛、阿魏、连翘、羌活。表1—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收载的蟾蜍物种

中华大蟾蜍(如图1—1所示)和黑眶蟾蜍(如图1—2所示)在我国分布广泛。中华大蟾蜍除宁夏、云南、青海、新疆、西藏、台湾、[2]海南省区外,广布于我国各省区;黑眶蟾蜍在我国南方各省区广泛分布,分布于宁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浙江、江西、福建、[3]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图1—1 中华大蟾蜍 图1—2 黑眶蟾蜍

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不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依据“三有”动物法规进行保护管理。此外,传统主产地根据野生资源存量情况,会调整保护政策。目前江苏、湖南、湖北三省已将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列入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眶蟾蜍在江苏、湖北有保护但无分布);安徽、江西两省将中华大蟾蜍列入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在我国主要分布情况及相关保护管理法规见表1—2,未列省、区、市为两种蟾蜍均没有分布或较少。表1-2 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在我国主要分布情况及相关保护管理法规(截至2017年12月31日)续 表第二节基地建设政策法规

2017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施行。它提出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提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要同时保护,要重视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将“三有”动物的定义更新为“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明确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应当以人工繁育种群为主,有利于野外种群养护。因此,鼓励建设中华大蟾蜍规模化人工繁育基地。

多年来,为引导和扶持中药材尤其是濒危稀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多年实施了中药材扶持项目,其在2011年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品种及区域布局》中就将蟾酥药材列为国家支持建设药材基地的品种。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公布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提出实施优质中药工程,鼓励支持重点建设濒危稀缺中药材养殖基地,加快人工繁育,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到2020年百强中药生产企业主要中药材原料基地化率达到60%;推进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支持中药生产流通企业、中药材生产企业强强联合,因地制宜,共建跨省(区、市)的集中连片中药材生产基地;实施中药材技术创新行动,强化中药材基础研究。

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16年实施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为保证中药质量稳定均一,需要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立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中药产品的质量溯源体系。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要求中成药所用中药材要进行资源评估,通过选择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或建立中药材基地,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因此,建设中华大蟾蜍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基地是中药产业现实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一个产业扶贫、保护生态、富农惠

农的好项目。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83—384.

[2] 费梁,胡淑琴,叶昌媛,等.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卷无尾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29—537.

[3] 费梁,胡淑琴,叶昌媛,等.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卷无尾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11—517.第2章提倡蟾蜍生物保护模式养殖与利用

蟾蜍,俗称癞蛤蟆。提起蟾蜍,有些年纪的人都会说,小时候在农村的房前屋后、小溪河滩、道路草丛,到处都是,特别是雨天,蟾蜍爬得满地都是,吓得有些大人和小孩不敢走路。是啊,蟾蜍是低等动物,繁殖能力很强,一对雌雄蟾可产2000~8000个卵,对生存环境要求并不苛刻,阴凉潮湿环境即可。但为什么野生资源日益衰竭呢?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城镇不合理开发建设、水利设施硬化建设、环境污染等引起蟾蜍栖息地减少和生殖能力下降;二是致死性利用,包括致死性药用和食用,导致成蟾减少,资源繁殖能力下降。当资源补充不足以弥补资源消耗时,资源减少,生态密度下降。当种群密度低于一定值时,种群衰竭,物种濒危。

野生动物栖息地是野生动物野外种群生息繁衍的重要区域。国家已充分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性,如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五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以及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需要,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实施可能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产生的整体影响,避免或者减少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都明确提出要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由于历史使用习惯,不合理利用即致死性利用方式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历史上,我国蟾蜍资源非常丰富,甚至泛滥,国家鼓励采用各种方式开发利用。在食用方面,有的江南小镇将蟾蜍杀死后做成风味小吃“熏腊丝”。在药用方面,蟾蜍被杀死,做成“干蟾”、“蟾皮”等。但是,目前蟾蜍资源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再不加以保护、再不杜绝传统致死性利用方式,将导致物种濒危或灭绝的后果。《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在目前蟾蜍资源衰竭的现状下,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资源保护,加强药材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蟾蜍非致死性利用,做到既发挥其药用价值,又可以不影响其生衍繁殖,从而不断丰富资源。

蟾酥药材是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耳后腺或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之功效,在心血管、咽喉中成药中常有配伍使用,用量小,但药效强,可快速改善冠心病患者发作时的症状,快速治愈难治性咽喉疾病。它在抗肿瘤领域也有应用。因此,蟾酥在临床上不可或缺。由于蟾酥药材临床应用需求量增大,开展蟾蜍规模化人工养殖,并推广非致死性利用方式势在必行。

蟾蜍生命周期长,生长到适合取浆至少需要2年以上,至性成熟则需要3年。蟾蜍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蟾酥鲜浆是保护自己不被天敌捕食的一种化学防御武器,自然情况下在遭到威胁的时候会从腺体中喷射出乳白色的浆液。蟾蜍的浆液主动喷射或被动挤出后是可以再生和恢复的,人工挤取蟾酥不会直接造成蟾蜍死亡。根据我们的实践,蟾蜍一年可取两次浆,取浆间隔两个月为宜。取浆后,将蟾蜍放置在阴干的陆地上,三天后,伤口可痊愈,蟾蜍又可回归大自然,第二年继续繁殖后代。因此,非致死性利用方式是实施蟾蜍生物保护的一种模式,利己、利人、利国家。利己:养蟾取酥,长期养殖,多次取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利人:养殖蟾蜍,提供蟾酥药材,解除患者病痛,服务人类健康;利国家:保护国家野生资源,恢复生态,有利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让我们采用非致死性方式利用蟾蜍,维护和谐生态,自觉做文明守法的公民。第3章中华大蟾蜍的生物学特性

目前中华大蟾蜍在我国分布区域最广,也是目前国内制作蟾酥的主要来源动物,发展人工养殖以该物种为首选。第一节中华大蟾蜍的分类学地位及分布

中华大蟾蜍,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科现已有25个属300种左右,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中华大蟾蜍属于蟾蜍属(Bufo)中华大蟾蜍种组(Bufo Gargarizans Group),分布最广。

中华大蟾蜍分布在我国除宁夏、云南、青海、新疆、西藏、台湾、海南省各省、区、市外,在俄罗斯、朝鲜,也是很常见的一个物种。第二节中华大蟾蜍的外部形态特征

中华大蟾蜍体形大且壮,雄蟾一般长约95毫米,雌蟾一般长约105毫米,大者可达120毫米以上;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且高,口中无齿,眼间距大于鼻间距;前肢较长且粗壮,后肢粗短;背面皮肤粗糙,颜色变异较大,多为灰绿、黑褐或赤绿色;腹后部及胯部有一深色斑块;雄蟾前肢内侧三指有黑色婚垫。蟾蜍的头部两侧长有长条形隆起的耳后腺一对,呈“八”字形排列,该腺体能分泌出白色浆液,[1]即蟾酥。

雄性蟾蜍无声囊,只能发出很低的“勾勾勾”的鸣声,雌性不能鸣叫。

蟾蜍的性别可从外形上辨认,凡前肢第1~3趾背面皮肤上有黑色角质层(即婚垫,如图

3—1所示),体背皮肤瘤状突起上无黑色角质斑点,且又能鸣者,为雄性,其准确程度达100%;凡前肢第1~3趾背面皮肤上无黑色角质层,体背皮肤瘤状突起上有黑色角质斑点(即瘰粒,如图3—2所[2]示),且不能鸣者,为雌性。视频3-1 中华大蟾蜍雄蟾蜍鸣声特征图3—1 雄蟾蜍图3—2 雌蟾蜍第三节中华大蟾蜍的生态、生活习性

中华大蟾蜍是我国分布区域最广的一种蟾蜍,从近海边到海拔1 830米的各种环境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春末至秋末日间常隐匿于住宅附近及耕作地边石下、草丛中或土洞内,黄昏时常爬到路旁或田野中觅食,清晨及暴雨后也常出外活动。中华大蟾蜍体态笨拙,行动缓慢,不善于游泳和跳跃,常匍匐爬行;由于后肢短,所以只能做短距离的跳跃。在夏、秋期间,中华大蟾蜍皮肤上的瘰粒高度角质化,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因此它能生活在较干旱的地区。10月下旬以后,一般性成熟的蟾蜍多入水隐匿于水底烂草或稀泥中越冬,有的在河滩沙堆上掘洞冬眠,越冬期间停止进食。中华大蟾蜍在越冬期间表皮层和它下面一层细胞紧密结合,无蜕皮现象,能防止水分渗入体内;另外,它的表皮角质化不显著,有利于气体交换(此时肺呼吸不[3]起作用)。

中华大蟾蜍产卵季节因地而异,最早的是四川成都地区,多在1月至2月产卵;最晚是部分山区,在5月产卵;东北、华北地区,在4月至5月产卵。产卵期间蟾蜍在水域及其附近活动,雄蟾在夜间常发出低沉的鸣叫声,雌蟾被招引到繁殖场所进行配对。蟾蜍一般多在阴天、阴雨天或阴转晴的夜间产卵,水温为10℃左右,水深20厘米左右,pH为7~8左右。卵产于静水或腐殖质较多的水沟或烂泥田内,常延续9~12小时,有时长达24小时。产卵时雄蟾紧抱雌蟾腋部(如图3—3所示),雌蟾潜没在水中,头朝上,躯干朝下,后肢外伸;雄蟾躯干向上,后肢放在雌蟾两腿间;卵和精子同时排出,进行体外受精,一般雌蟾驮着雄蟾在池塘或水坑内水草间爬行,卵带多缠绕在水草上(如图3—4所示),直到产完卵后才分离。

在常温下从产卵到变成幼蟾,共需64天左右。卵粒经过6~7天后,胚胎在神经褶或神经沟期即穿出卵带,并以口盘吸附在胶质带壁上,其全长约2.7毫米;第9~11天出现外鳃,再经4~10天后消失;第22天后肢芽开始出现;第37天趾开始分化,到前肢伸出约需60天;再经4天即完全变态。图3—3 成年蟾蜍抱对图3-4 蟾蜍卵带照片

野生状态下蝌蚪的食物范围非常广泛,可吞食水中浮游生物及水内腐烂的动植物碎片。蝌蚪多集群在水塘边或腐物上,常向一个方向游动,如图3—5所示。

野生状态下,蝌蚪期的死亡率很高,主要由缺水或遭遇天敌所致。早春如果久旱无

雨、塘水干涸,可造成卵和蝌蚪的大批死亡。此外,很多动物,如多种鱼、蛇、蛙、鸭等会捕食蝌蚪。

野生状态下,刚完成变态的幼蟾亦常因气候酷热、干旱或遭遇敌害而死亡较多,不仅猎食成蟾的天敌都会捕食幼蟾,而且一些昆虫如大青缘黄步甲的幼虫和成虫也都会捕食幼蟾。另外大蟾蜍捕食小蟾蜍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图3—5 中华大蟾蜍蝌蚪群

幼蟾的生活习性与成蟾有所区别。幼蟾有借雨后泥土湿润时陆地扩散迁徙的习惯,雨后是幼蟾上岸后扩散寻找栖息地和觅食地的良好时机,晴天幼蟾只沿湿润道路扩散,茂密低矮草丛的存在可为幼蟾迁徙提供荫蔽条件。上岸初期的幼蟾一般白天活动,夜晚蛰伏,与成蟾相反。白天幼蟾一般在开阔偏湿润的地面扩散、觅食和活动,天黑以后它们则爬上阔叶草本植物叶面和干柄处蹲伏,或湿润的石缝下、遮蔽物下潜藏。一两个月后的幼蟾的习性逐渐变得和成蟾一样,但在低温条件下,幼蟾活动频率高于成蟾。幼蟾比成蟾入蛰晚,出蛰早,适宜活动温度下限低。

中华大蟾蜍能大量捕食危害农作物、树木、牧草、建筑木材和人类健康的有害动物,如蚱蜢、蝼蛄、椿象、叩头虫、玉米螟、象鼻虫、棉铃虫、小地老虎、蚜虫、谷盗、金龟子、蚁类、黏虫、蛆、蚊、蜗牛、椎实螺等,以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等害虫为主要食物,如图3—6所示。各地蟾蜍食性因所在环境及不同季节而有所差异。图3—6 捕食野外昆虫图片

野外中华大蟾蜍在体外常有水蛭寄生,肠内也有线虫和绦虫等寄生,在较严重的情况下有抑制生殖现象。多种蛇类、猛禽、黄鼬等动物均能捕食蟾蜍。第四节中华大蟾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中华大蟾蜍喜阴凉潮湿的环境,一般的潮湿荫蔽环境基本可以满足成年蟾蜍的生存条件。但幼蟾体弱,上岸后水分和空气湿度对幼蟾[3]的存活起决定性作用,是幼蟾上岸后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所在,在蝌蚪变态为幼蟾的上岸阶段需要适宜的潮湿条件。参考文献

[1] 费梁,胡淑琴,叶昌媛,等.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卷无尾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29-537.

[2] 吴骏良.蟾蜍雌雄性别的外形辨认[J].山东师范学院学报(生物版),1959(2): 87-92.

[3] 徐大德.黑眶蟾蜍幼蛙适宜生境的探讨[J].生态科学,2001,(ZI):47-50.第4章中华大蟾蜍养殖基地的建设第一节养殖模式的选择

中华大蟾蜍养殖包括圈养和半野生人工抚育两种模式。总的原则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圈养是指在缺少天然防逃屏障或在养殖需要的情况下,人为设置围栏将蟾蜍圈在固定地方开展养殖获取蟾酥的方法。半野生人工抚育是指在中华大蟾蜍原生或类似环境中,野生资源辅以人工抚育,人为增加其种群数量,使其资源能被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种群平衡的生产方式。

养殖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若养殖面积较大,借助山势地势可以开展封沟养殖的地点,养殖户可以开展像林蛙一样的封沟养殖,沟底陆地设立围栏防止下逃。若是面积较小、较平坦的养殖地点,养殖户可以采取围栏圈养。目前蟾蜍养殖主要借助合适的自然条件开展养殖,室内养殖尚在研究阶段。第二节养殖基地功能区

一个完整的养殖基地应包括以下四个功能区:孵化池、越冬池、养殖区、昆虫饲料养殖场(或野外诱虫灯组)。第三节基地地址的选择

为实现蟾酥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无公害的目标,在基地的勘察选址上要深入备选基地进行勘察,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用地规划与土地资质

勘察养殖基地所属市、县、乡的用地规划,确定选择的基地在未来5~10年内是作为农业、养殖业用地,非城镇或工业区用地等。

土地有承包或转租合同/协议,并至承包期结束至少3年或3年以上。且在签订合同后,至少未来三年内不得转包。GPS定位并测量,确定土地位置和面积与合同/协议一致。

为了体现规模化效应,产生预期的收益,建议圈养模式的养殖场地面积单个养殖点至少3.33公顷(50亩)以上;半野生人工抚育养殖场地面积至少66.67公顷(1 000亩)以上。

环境符合《GB/T 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中第3.1和3.3节的规定,即养殖地、养殖池不能建立在垃圾场和工业“三废”区域。

2. 地理环境与污染源

基地及周围自然环境良好,相对阴凉湿润,没有对养殖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药重金属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

建议地势平坦开阔、向阳,坡度不能超过30°。

理想的养殖地区条件:植被条件较好,下层为低矮草本、枯枝落叶层、沙石滩或部分裸露平地等,中层无或有少量灌木,上层可以为遮阴乔木(天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或果树或者其他高大遮蔽物,有利于保持空气湿润、土壤潮湿和昆虫繁衍。

不避讳靠近村庄、畜禽养殖场等虫源丰富地区。

自然的“两山夹一沟”有天然围墙,有利于大面积养殖,建议半野生人工抚育养殖;平坦地区(林场、农田、沟渠荒地等)建议设立围栏,进行人工圈养。

3. 基地的条件

水源充足,位于河流、溪流、池塘、水库附近,排灌方便,水质偏肥且清洁,pH=6~7。基地周围有适合蟾蜍养殖的水文条件或方便建设蟾蜍养殖的孵化池、越冬池等的地面条件,能满足蟾蜍的产卵、孵化、变态和越冬等需求。

陆地和水域面积比大于10 ∶ 1为宜。靠近河道的养殖区,需要有河道以外适合挖掘养殖池的陆地条件。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

自然环境安静,不喧闹。基地内应有适宜的蟾蜍躲避条件。基地周围有便于运输的交通条件。基地有电力条件和通信条件。

调查基地前期及目前用途,包括农作物耕作制度及作物栽培情况,如种植模式、种植或轮作期间化肥、农药使用情况等;或果树品种、种植年限、化肥农药使用等情况(了解农药化肥对水的影响,每茬作物的时间是否适合混养蟾蜍,作为主要食物的昆虫种类);或林蛙养殖年限、孵化越冬池建设等情况(了解该地气候冷暖,林蛙和蟾蜍的各自分布区域)。

4. 药材道地性、产量和质量调查

对勘察地的中华大蟾蜍野生资源分布进行调查,确认基地是否为中华大蟾蜍野生资源分布区域,并调查产、供、销情况。

调研勘察地中华大蟾蜍或蟾酥的产销历史、蟾蜍的抓捕时间、蟾酥采制时间、历年规模和蟾酥质量情况。

5. 产地适宜性调查

收集该地的气象资料,确认气候条件是否符合中华大蟾蜍的养殖需要,包括年均气温、年辐射量、最大温差、年无霜期和降雨量等。

通过调查,收集有关原始检测资料并做好调查勘察记录。根据GPS定位及测量的基地面积,绘制基地的规划简图。

6. 取样检测

若药材道地性、产地适宜性、基地生态环境质量、基地水分条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