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文学(贾祖璋 科普大师经典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9 02:34:00

点击下载

作者:贾祖璋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花与文学(贾祖璋 科普大师经典馆)

花与文学(贾祖璋 科普大师经典馆)试读:

一树独先天下春

王象晋《群芳谱》曾以“荔枝无好花,牡丹无美实”为遗憾,的确这是植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除了每种植物的花和果实都有特定的形态构造以外,一株植物,营养物质有限,用来滋养艳丽巨大的花朵,就难以再生鲜美肥硕的果实;反之,丰于果实,就只能啬于花朵。不过,普遍之中,也会有特殊,如梅、杏、桃、李等便是既有好花,又有美实,两者兼具。而且都是我国原产的名花和名果,尤其值得重视。

这里单说冰清玉洁,香幽粉艳,“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梅花。

现在四川大渡河上游丹巴县的山谷地带,雅砻江下游会理县的山间台地,川鄂边界的山岳地带,以及广西兴安山区的沟谷间,都有野生梅树。《诗经·秦风》:“终南何有?有条有梅。”陶弘景《名医别录》:梅“生汉中川谷。”可见古代梅也野生于秦岭南北。《诗经》还记载栽培的梅,如:

摽(biào,落下)有梅……顷筐塈(jì,取)之。(《召南》)

山有佳卉,侯栗侯梅。(《小雅》)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陈风》)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曹风》)

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都栽培梅树。《夏小正》:“正月梅杏柂桃则华。”“五月煮梅。”《夏小正》可能是春秋时期杞国的文献,为孔子所称道。它保存了夏代的一些风俗习惯。“则华(花)”记载梅的物候,“煮梅”指出梅的用途。这样,梅的栽培和食用的历史,或许可以追溯到周代以前。《左传》:“和如羹焉,水火醯(xī)醢(hǎi)盐梅,以烹鱼肉。”“醯醢”是醋和酱,把梅与醋、酱、盐并列,可见当时梅是作调味品用的。

尽人皆知的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是关于梅子生食的较早的记载。《齐民要术》引《诗义疏》:“梅,杏类也,树及叶皆如杏而黑耳。实赤于杏而酢,亦可生啖也。煮而曝干为(sū),置羹臛(huò,肉羹)齑(jì,细末)中,又可含以香口;亦蜜藏而食。”除了作调味品外,生食和制作蜜饯,与现代相同。又制成乌梅和白梅供药用,作下气除热安心药,也早有记载。

30年代我写过一篇关于梅的文章,收入《生物素描》。说到我国古代只重视梅子的实用价值,后来注意到它的花朵,最后才推崇梅花高洁耐寒的性格。自认这样看法,他人没有说过。不久前,读到杨万里《和梅诗序》,才知道他早已这样说了。他认为梅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诗经》等典籍,都是只说梅实,不提梅花。《离骚》列举各种香草瑞木,也遗漏了梅花。到六朝,梅才以花著名;经过唐宋,梅便居于桃、李、兰、蕙的首位。以下,再就他的意见,补充阐发一下。《说苑》记载越国使者赠送梁王一枝梅花,大概当时中原一带梅花还是稀有之物,所以会千里迢迢,带去作为礼品。晋代陆凯从南方折一枝梅花,托人带到长安送给至友范晔并附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是较早的重视梅花的两个故事。

梁何逊在扬州,官舍有一株梅树,他常在树下欣赏吟咏。后来在洛阳,又想起梅花,便再去扬州,正逢梅花盛开,竟终日看花不止。何逊是一位喜爱梅花的诗人,所以杜甫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是,从晋代到六朝,诗人歌咏梅花,大部分还只是慨叹梅花的易于飘落:

东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梁简文帝萧纲《梅花赋》)

可惜阶下梅,飘荡逐风回。(鲍泉《咏梅花》)可怜芬芳临玉台,朝攀晚折还复开。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常唱《梅花落》。(陈江总《梅花落》)

对户一株梅,新花落故栽……倡家怨思妾,楼上独徘徊。(徐陵《梅花》)

梅花飘荡,任人朝攀晚折,与轻薄少年为伍,只能引起贱妾倡家的愁思。足见当时对梅花的评价,还是很一般的。

唐代是从轻视梅花到重视梅花的过渡时期。

馨香虽尚尔,飘荡谁复知?(张九龄《庭梅咏》)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消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张籍《梅溪》)

涧梅寒正发,莫信笛中吹。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许浑《看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释齐己《早梅》)

从飘荡消落转变为不“信笛中吹”,进而推崇它的素艳清香,突出它的耐寒习性,对梅花的看法逐渐向宋代人的思想靠近。

与陶渊明爱菊一样,宋代出了一位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号称“梅妻鹤子”的林逋,物以人贵,孤山梅花就为人所称道。林逋的梅花诗,又多名句传诵于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山园小梅》)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梅花》)

从林逋以后,人们常把梅花比喻为高人逸士,如说“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等。宋代其他诗人,对梅花也极为推崇,如:

冷香疑到骨,琼艳几堪餐……赠春无限意,和雪不知寒。(王珪《梅花》)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苏轼《再用“松风亭下梅花盛开”韵》)

到了南宋,诗人范成大著《范村梅谱》,称梅为“天下尤物”,说经营园林,首先要种梅树,愈多愈好,其他花木,无关轻重,把梅提高到一个特殊的地位。

同时,梅花就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有关梅花的各种诗文,除了散见于各家的诗文集中以外,更有人把咏梅诗选成总集,如前述杨万里《和梅诗序》说,那位和梅诗作者陈晞颜搜集到的原作有800篇之多,而且早在北宋已有总集《梅苑》,后来又有《梅花鼓吹》等多种。另有几种《梅花百咏》,则是个人咏梅诗的专集。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名臣于谦,也有一本《梅花百咏》,他是借用高洁清远的梅花精神来抒发自己忠贞刚毅的性格的吧。史可法殉国后,扬州梅花岭上给他筑了一座衣冠冢,增添后人凭吊景仰的情怀。

梅花在国画的花鸟画中占有重要位置。宋代著名画家赵昌的《四喜图》,就画有雪后梅花。明代起流行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图,便以梅为首。各种画谱都讲到画梅。另有画梅专著,如《梅花喜神谱》,南宋宋伯仁撰,共二卷,上卷分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5类;下卷分烂漫、欲谢、就实3类。图100幅,每幅图都附五言绝句一首。明代有刘雪湖《梅谱》,汪懋孝《梅史》,也都是画谱。

成片梅林,缤纷开万树,如苏州邓尉,无锡梅园,杭州西溪,武昌梅岭,都是赏梅胜地。花雪相映,冰清玉洁,幽香淡淡,弥漫空际,因而被称为“香雪海”。

古人还特别重视古梅,《范村梅谱》说:古梅会稽最多,四明、吴兴偶然也有。“其枝樛(jiū,向下弯曲)曲万状,苍藓鳞皴(cūn,开裂),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苔须就是地衣类的松萝。陆游《古梅》诗说:

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一朝见古梅,梅亦坠凡境。

梅花散发淡淡的芳香,别种花木全都可以不要;如果能有古梅,那么作为尤物的一般梅树也不足道了。陆游比范成大更加推崇古梅。

范成大记载了成都的卧梅,号称梅龙,相传是唐代种植的。还有清江酒家一枝遮阴几间屋子的大梅树。现在浙江台州国清寺有一株隋梅,树干已经半枯,但依然枝繁叶茂,花覆半庭,当时范成大大概不知道。

范成大还移植古梅,观察藓苔生长情况。他说:“余尝从会稽移植十本,一年后花虽盛发,苔皆剥落殆尽。其自湖之武康所得者,即不变移。”他认为会稽距范村远,湖州距离近,原产地土宜不同,所以藓苔一落一不落。他的措施和结论是否完全正确,无法论述,但存心对照比较,暗合科学实验精神,是可贵的。《范村梅谱·后序》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把古梅的神韵,作为欣赏的准绳。又说:“近世始画墨梅,江西有杨补之(无咎)者尤有名。……观杨氏画,大略皆气条耳。虽笔法奇峭,去梅实远。”这又要求画梅必须表现古梅的神韵。

范氏贬低的“气条”是什么呢?他说,新嫁接的幼树,往往抽生直上的嫩枝,长达三、四尺,“吴下谓之气条,……无所谓韵与格矣”。还有一种“短横枝,状如棘针”,花朵密缀,“亦非高品”。这“气条”便是现在果树园艺学上所说的“徒长枝”,短横枝则是结果枝中的“短果枝”,状如棘针的是短果枝中的“针枝”。范成大憎嫌它们无韵无格,但留下“气条”这一类名称,却是有价值的科学记载。同时也说明范成大对梅花的观察和记载,相当细致正确。

盆栽的梅花特称梅桩,也多重视模仿古梅枯干樛枝,古拙怪奇之状。或弯曲主干,蟠绕枝条,精心修剪,使成种种形状。与范成大同时的张鎡,著有《梅品》一书,已经讲到“蟠结作屏”,可见梅桩起源很早。但张鎡认为这是梅花的屈辱,与清代龚自珍的见解相同。

龚自珍把梅桩叫作病梅,特意撰《病梅馆记》一文,虽然他是借物喻人,用以揭露封建旧习束缚人才的弊害的。他说“梅以曲为美”,“以欹(qī,斜)为美”,“以疏为美”,仅仅是文人画士的一种癖好。“斫直、刐密、锄正”,阻遏生机,于是江浙的梅都病了。他购买300盆,毁掉花盆,解去棕缚,全都种在地上,希望五年以后,全都成为生态自然的梅树。

撇开讽喻的用意,从园艺的角度来看,梅桩也是一种艺术,现在也还是需要的。

植物经过人工栽培,大都能发生变异,分化成不同的品种。梅栽培历史久远,《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时梅已有7种:

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丽。

梅七:朱梅、紫蒂梅、紫华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

仅有名称,未加说明,所以难以知道这些梅树的性状。如“紫华梅”,显然就是紫花梅,梅花原本白色,2000年前已经有紫色的了。“同心梅”是一朵花里有两个花心,只有重瓣花才会偶然出现这种现象,所以重瓣梅花的起源也是很早的。《齐民要术》引录时,“燕梅”作“燕脂梅”,是指果实的色彩。“猴梅”作“侯梅”,大概是以出产的人家命名的。

从魏晋六朝到唐代,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梅的品种的记载。北宋梅尧臣有《读吴正仲重台梅花诗》,“重台梅”就是现在的台阁梅。宋徽宗赵佶《御制艮岳记》:“植梅以万数,绿萼承趺(fū),芬芳馥郁……号绿萼华堂。”堂以“绿萼华”名,就因为万数梅树都是绿萼梅。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大隐庄梅……盖早梅,香甚烈而大。”这是北宋时代三个梅花品种的记载。

范成大的《范村梅谱》是关于梅花最早也是唯一的一本谱录。范成大搜集当时苏州地区所有的各种梅树,陆续栽种在家园里,每得一种,记录一种,合成一帙,再加前后序文,便成这本《梅谱》。过去都说这书“记所居范村之梅,凡十二种”。实际上其中第五种“古梅”并不是梅的一个品种。第十二种“蜡梅”,他自己就说“本非梅类”。所以记载的梅一共是10种,即江梅、早梅、官城梅、消梅、重叶梅、绿萼梅、百叶缃梅、红梅、鸳鸯梅和杏梅。其中从重叶梅至鸳鸯梅5种是花梅,其他5种则是果梅。

清初《广群芳谱》一书,在《花谱》部分转录《群芳谱》所记梅花13种,并增加《范村梅谱》4种,《花镜》5种,共计22种。《果谱》部分转录《群芳谱》12种,增加《范村梅谱》1种,《具区志》2种,共计15种。两者共37种,但有10种重出,实际只有27种。大部分没有注明出处,从名称看,是杂采《尔雅》《西京杂记》《范村梅谱》《花镜》等书的。

对于梅的品种,首次作植物学分类记载的,是已故的林学家陈嵘,他著《中国树木分类学》,作为《中华农学会丛书》之一,于1937年9月刊行于南京。所记梅及其变种的名称和性状,摘录如下:

梅(《诗经》)[别称春梅(南通);朹(qiú);柟(《尔雅》);(lǎo)(《周礼》《广志》)]

学名Prunus mume Sieb.& Zucc.

变种(1)绿萼梅(《花镜》)P. mume var.viridicalyx Mak.

璋按:出处应为《范村梅谱》。(2)品字梅(《花镜》)P. mume var.pleiocarpa Maxim.心皮在一花中有3~7枚,一花内能结数果实。(3)早梅(《群芳谱》)P. mume var.microcarpa Mak.花小,单瓣,果实小,圆形。

璋按:出处应为《洛阳名园记》。(4)*细梅P. mume var. cryptopetala Mak.萼绿色而微带紫色,花瓣5片,甚小。

璋按:*号示这个汉名是陈氏自拟的(下同)。(5)杏梅(《花镜》)P. mume var. bungo Mak.枝强大,小枝暗紫色,叶大,花亦大,半重瓣。

璋按:出处应为《范村梅谱》。(6)*毛梅P. mume var. goethartiana Koehne.叶、花梗、萼、子房与花柱下半部均有毛。(7)*白梅P. mume var.alba Rehd.花白色,单瓣。(8)红梅(《花镜》)P. mume var. alphandii Rehd.花粉红色,重瓣。

璋按:出处应为苏轼诗。(9)冰梅(《花镜》)P. mume var. albo-plena Bailey.花白色,重瓣。(10)照水梅(《花镜》)P. mume var. pendula Nichols.枝下垂,花开时朵朵下向而香浓。(11)*光梅P. mume var. tonsa Rehd.叶近于平滑无毛,花白色。(12)*香梅P. mume var. laciniata Maxim.叶楔形或披针形。花有香气,淡红色,重瓣,亦有单瓣者。

依据目前的调查和研究,全国梅树品种,已在200种以上。随着果树园艺和花卉园艺的日益发展,花、实齐美的梅树将对我们更为有用,我们将对它更加重视和珍爱。1985年9月诺伊塞特玫瑰

块石艺灵苗

几年前初住闽南山乡,那是一个四面山峦环绕,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市集,清溪旁流,田畴平展。时届季冬,却是紫云英红霞铺地,油菜花金黄耀目;麦浪起伏,蔗翠如竹。屋角溪边,龙眼树郁郁葱葱;远处一枝两枝芒果树,高耸云表。路口的榕树,绿荫沉沉,鸟雀争鸣。生性喜爱自然,虽是异乡风光,却只觉新鲜而可亲。

后来听说,这个地方离开漳州附近的水仙之乡,只有百余里路,水仙花一向爱好,虽然长住北方,每年春节,总能取得一些,作为案头点缀。而且依据书本知识,竟也写过几篇介绍水仙花的文章。现在到了水仙之乡的邻县,岂非意外机缘!但是,刚刚是“以粮为纲”的年份,水仙之乡,早已不种水仙,于是,水仙之乡相距匪遥,却第一次过了一个不见水仙花的春节。两年后,花农们悄悄地种了一些,才又重新看到它。

水仙花是我国的特产,但原产在哪里,已不可考。据《南阳诗注》说:“此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本生武当山谷间,土人谓之天葱。”如果武当山真的有野生水仙花,那么,湖北省倒是水仙花的原产地了,不知植物学工作者有否调查考察过。

栽培的水仙花种子不会萌发,全靠鳞茎繁殖。鳞茎的形状略似小的洋葱头,而与石蒜最为相似,因为它们是同科植物。漳州栽培的,鳞茎特大,呈扁侧的馒头形,能够抽生4~5枝花茎,最多可以有近10枝,因而最为人所贵重。漳州可说是水仙花的唯一产地,据地方志记载,栽培开始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6),迄今已有500余年历史。近几年,厦门也已在栽培。还有上海的崇明,几十年前开始栽培,鳞茎形小,只抽生1~2枝花茎,未能与漳州产的相匹敌。

依据文献记载,过去江浙两省,都出产水仙花,如:

适从闽越来,绿绶拥翠条。(南宋许仲企《水仙花》)

见画如花花似画,西兴渡口(杭州对岸)晚晴时。(元张伯淳《题赵子固水仙图》)

杭州近江处,园丁种之成林,以土近咸卤,故花茂。(明王象晋《群芳谱》)

以单叶者为贵,出嘉定,短叶高花,最佳种也。(明王世懋《学圃杂疏》)

水仙江南处处有之,惟吴中嘉定种为最,花簇叶上,他种则隐叶内耳。(《群芳谱》引于若瀛语)

以上各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却都不再栽培。

北宋刘邦直诗说:“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荼(mí)倒,只比寒梅无好枝。”现在看来,“借水开花”,并不奇怪。水仙是多年生植物,秋季到初夏,是它的生长期。生长期过后,地上部分枯萎,鳞茎经过一段休眠时期(盛夏和初秋),就又会抽叶生长。幼小的鳞茎,只抽叶,不开花。成长的鳞茎,休眠期中形成花芽,水养时,就依靠鳞茎贮藏的养分抽叶开花,这就是“借水开花”的秘密所在。假如种在泥土里,除了依靠自身的养料以外,还能吸收和制造新的养分,那就不仅抽叶开花,而且可以新生鳞茎,继续繁殖。即使是水养的鳞茎,花后把它种在泥土里,也能正常生活。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说:“其花不藉土而活,应入石草。”他只见水养的水仙,不知道原本是经过泥土栽培的,因而在人为分类上,把它从“山草类”(《本草纲目》)改入“石草类”,虽然有创新立异的精神,但并不正确。

南宋诗人杨万里说:“世以水仙为金盏银台,盖单叶者,其中有一酒盏,深黄而金色。至千叶水仙,其中花片卷皱密蹙,一片之中,下轻黄而上淡白,如染一截者,与酒杯之状殊不相似,安得以旧日俗名辱之。要之,单叶者当命以旧名,而千叶者乃真水仙云。”所谓“单叶”就是单瓣,“千叶”就是重瓣,这是关于重瓣水仙花的最早记载,距今已有700余年,而它的起源,当然远在这个记载之前。

单瓣是水仙花固有的、原始的形态,出现在前;重瓣是经过人工培养选择而成的、新生的形态,出现在后。杨万里说“千叶”是“真水仙”,便颠倒了它发展的过程。后来《群芳谱》说:“一云单瓣者名水仙,千瓣者名玉玲珑。”把单瓣的直称为水仙,给重瓣的另取一个名称,那就正确了。

至于说“有一酒盏”,是指植物形态学上所说的副花冠,因为色黄,所以叫它“金盏”。而“银台”是指它的6片花被(花瓣)。重瓣花系它的雄蕊变成花瓣所成。这些花瓣没有原来的花瓣那样整齐,说它“卷皱密蹙”,形容得很生动。同时副花冠分裂成黄色小片,紧贴在新生花瓣的基部,说它是“如染一截者”,却是观察不精之故。水仙花“定州红花瓷,块石艺灵苗。”(许仲企)这是说养水仙花时,把它放在瓷盆里,并用石子衬填,与现在的水养方法,完全相同。漳州习惯把鳞茎雕了再养,方法是:用锋利的小刀,削去鳞茎的一侧,微微显露幼芽,再把幼芽两侧的鳞叶,也仔细修去;同时使芽的花梗和叶片,略受肤伤。然后把鳞茎平放在栽培的水盆里,上覆棉絮,保持切面润湿。这样,花芽已裸露在外,不受鳞叶拘束,生长较快,不待长高,就会开花。经过切割,受伤处生机减弱,另一侧正常生长,便盘曲而不挺直,整株水仙显得瘦小,这就叫“蟹爪水仙”。花工又能使用不同的刀法,让各个幼芽的发育各不相同,于是每一球水仙会各自呈现不同的奇异形状,分别给以“金鸡报晓”“凤凰朝阳”等名称,这是我国盆栽园艺上一种特殊的技术。但跟梅桩被称为“病梅”一样,失却水仙花原本的翠带袅袅、玉蕊盈盈的素淡幽雅的风韵,也不免有点缺陷。

水仙的花形花色,比较简单,只有一个重瓣的变种,又全都是白色的;不像菊花、山茶、牡丹等花那样丰富多彩,品种不计其数。但是,我们能不能应用遗传学的原理,培育出多种色彩、多种形状的水仙来呢?这在园艺学上应是值得试一试的吧。1979年12月

银花玉雪香

1912年春季,我第一天上高等小学堂读书,踏进校门,小天井中间是石砌的走道,西侧一株红梅,残英无几,嫩叶新绿。东侧一株干径近尺的玉兰,高耸半空,洁白玉润的花朵,辉耀在阳光中,蝶舞蜂鸣,芬芳满庭。第一次见到这花,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校读书三年,毕业后数年,又回校执教三年,欣赏它前后六年之久。后来到过不少地方,都未能再见到玉兰。1938年春季,这校舍,连同这株玉兰,全给日寇焚毁,花如有知,亦应恨恨。50年代居住北京,才在颐和园和大觉寺重又欣赏到它。

玉兰是落叶大乔木,高可达16米;树冠卵形,枝条疏生,芽和嫩枝有毛。叶片倒卵形,全缘,长10~18厘米;上面亮绿色,疏生短柔毛;下面淡绿色,仅脉上有毛。花先叶开放,花被9片,矩圆倒卵形,长8~10厘米,白色芳香;花径12~15厘米;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果实为褐色的蓇葖,聚生成圆筒形,长8~12厘米。种子红色。

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都栽种玉兰,间有野生。青岛公园内有玉兰园,是观赏胜地。北京大概已经是它露地栽植的北限。玉兰花期早,美丽而芳香,宜推广繁殖,作为城市园林、风景胜地绿化、美化、香化的重要树种。玉兰

繁殖玉兰,应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都可以。秋季采摘种子,可立即播种,也可沙藏到翌年春天再播种。幼苗要注意遮阴;在北方,冬季要壅土或包草防寒。

夏季剪取带踵嫩枝扦插,不到两个月就会生根,翌年春天便可移植。压条春季进行。嫁接用靠接法,以木笔为砧木,接后三个多月,即可切离成一小苗。

玉兰有一个变种,花被外面紫色,内面和雌雄蕊鲜红色,叫作紫花玉兰。较为少见,又更美丽,尤足珍贵。

用作砧木的木笔,以花蕾形似笔尖而得名(玉兰的花蕾同样是笔尖形,但较为粗大),也叫辛夷。它是落叶灌木,高2~3米,小枝无毛。叶片倒卵形或矩圆倒卵形,全缘,先端尖;长10~18厘米;上面暗绿色,疏生细毛,下面淡绿色,脉上有毛,与玉兰叶相似。花被9片,外层3片是萼,形小而色绿,早落;里层6片是花冠,矩圆倒卵形,长8~10厘米;外面紫色,内面白色。另有小花和深紫色的变种。原产湖北等地,栽培比玉兰为普遍。

一般植物分类学书籍,都说木笔又叫木兰,胡先骕《经济植物手册》则说玉兰又叫木兰,命名互相歧出。《楚辞》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辛夷车兮结桂旗”等语;各种《本草》,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都分条记载木兰和辛夷(木笔),显然被认作两种不同的植物。因此把木笔(辛夷)叫作木兰,并无根据。

直到南宋还没有玉兰这个名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韩愈“《感春》诗:‘辛夷花高开最先。’洪庆善注云:‘辛夷高数丈……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余观木笔、迎春,自是两种:木笔色紫,迎春色白;木笔丛生,二月方开;迎春树高,立春已开。然则辛夷乃此花耳”。韩诗没有说明花色,所以难以断定所说的辛夷究竟指哪一种植物。洪注首先记载“迎春”这一花名,是有用的资料;但认为辛夷或木笔便是迎春,却未必正确。胡仔指出树高、花白、早开三个特征,符合玉兰的形性。但胡认为迎春就是辛夷,木笔是另一种植物,则与木笔便是辛夷的传统观念不符。

明代才出现“玉兰”这个名称,如王世懋《学圃杂疏》说:“玉兰早于辛夷,故宋人名以迎春。今广中尚仍此名。千干万蕊,不叶而花,当其盛时,可称玉树。树有极大者,笼盖一庭。”大概因为当时已经熟悉玉兰,所以才能正确认识迎春。

比王世懋早一个世纪的名画家沈周,以及比王世懋年长60多岁的文徵明,都有“玉兰”诗,可以说沈周是现在知道的最早歌咏玉兰的人。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沈周《题玉兰》)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文徵明《玉兰》)

王世懋的哥哥王世贞,在《弇山园记》中说:他种有10株玉兰,“花时交映,如雪山琼岛”。足见当时是重视玉兰,广为栽培的。

花鸟画中玉兰也是一个重要题材,像《玉堂富贵》那样通俗而又世俗的画面,不知起源于什么时期?

一些有关玉兰的文献,都没有提及木兰,因而说玉兰又叫木兰,也是没有根据的。在植物分类学上,玉兰和木笔都是木兰科木兰属植物,但古代的所谓木兰,既不是木笔,也不是玉兰,究竟是一种什么植物,尚难确指。如果中药铺里尚有“木兰”这一味药物,那就可以依据实物或调查产地来确定它的名称,望中药学者赐教。

木笔花蕾含柠檬醛、丁香油酚、维生素A等成分,辛温解表,可治急慢性鼻窦炎、头痛等症。根可治肝硬化腹水。树皮、叶和花都可提炼香精。

玉兰花蕾民间也供药用。花可提炼香精。花瓣也可拖面油炸作点心。种子可榨油。1984年11月

我爱桃花

友人来信,嘱写一篇《春风桃李》,一个多么好,多么生动有趣,而且意义深长的题目。但文思拙滞,命题作文,不知怎样下笔才好。无奈,只能自己出个题目,内容单纯一些,叫作《我爱桃花》。

我爱桃花,爱它庭心墙角,篱边宅旁,山陵原野,湖畔路侧,不择地宜,随处安身。爱它临窗映户,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爱它最接近人,人人都认识它,熟悉它。

我爱桃花,爱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植物。虽然西方学者误认它原产波斯(伊朗),把它定名为“波斯桃”。但这正足以证明,大概早在汉代,它便已沿着丝绸之路从我国传播到了西亚。

我爱桃花,爱它是春的使者。桃红柳绿,便是最通俗的描写春景的字眼。“一曲桃园树,平沙十里春”(明方九功)。云蒸霞蔚,红雨成阵,烂漫春光,凭它装点。

我爱桃花,爱它多姿多态,多种多类,色彩形态,富有变化。爱它有绛桃、绯桃、碧桃、二色桃、日月桃、鸳鸯桃、寿星桃,种类繁多,不可胜数。“重门深锁无人见,惟有碧桃千树花”(唐朗士元)。这是碧桃一名的首次记载。明杨基《写生碧桃花歌》:“枝上白云吹不散,阶前明月照疑空。”说的是白花。宋范成大《咏绯碧两桃花》诗:“碧城香雾赤城霞。”好像说碧桃花真是碧色的。明王象晋《群芳谱》:“千叶桃,一名碧桃。”现在也把专供观赏的重瓣桃花,不论花色红白深浅,不论树形高矮大小,都叫作碧桃。花并非碧色,为什么叫作碧桃,希望有人能够给予解释。

我爱桃花,爱它有花又有实。这是桃、李、梅、杏、苹果、梨子等蔷薇科果树的通性,而桃子的形状、色彩、大小、时令,变化特多。它有五月桃、六月白、水蜜桃、肥城桃、黄金桃、蟠桃、油桃、冬桃,和花一样,也是种类繁多,不可胜数。

蟠桃是一个别致的名称。东方朔《十洲记》:“东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树,屈盘数千里,曰蟠桃。”由于树形屈蟠,所以叫作蟠桃。后来把扁形的桃子叫作蟠桃,却不知是什么意思了。这名称首先见于《洛阳花木记》:“蟠桃,一名饼子桃。”《群芳谱》不载蟠桃,只记饼子桃和方桃,方桃大概也是蟠桃的异名。

水蜜桃、肥城桃等都是形大色美,玉液琼浆,甘甜适口,为人喜爱的佳果。但不耐贮藏,供应期短,是一大缺憾。油桃皮坚肉硬,冬桃果小迟熟,都较耐贮藏,能否让它们跟水蜜桃等优良品种杂交,创造出“水蜜油桃”“水蜜冬桃”等新的品种来呢?不知果树园艺学家试验过没有?

我爱桃花,爱它生长迅速,容易栽培。白居易《种桃歌》:“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忆昨五六岁,灼灼盛芳华。”宋陆佃《埤雅》:“谚曰:‘白头种桃。’‘桃三李四,梅子十二。’”直到现在,还是流传这些谚语。

关于种桃,还有一个故事。宋代诗人石曼卿在海州做官时,那里山高路险,树木稀少。他教人把桃核裹上泥土,投掷山上,几年以后,满山都是桃树,花时烂漫如锦。现在飞机造林,也用裹泥的种子,而这裹泥的方法,在我国已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了。石曼卿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提倡绿化,并且有所发明的人。

我爱桃花,爱它的果实被称为寿桃,可用以祝贺长寿。只是桃树生长迅速,衰老也早,仅有一二十年寿命。短命的桃树,长寿的桃子,多么矛盾。这又只好用神话来解释了。相传也是东方朔的著作《神异经》说:“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煮食之,令人益寿。”这大概是寿桃的出处吧。

寿桃也叫作蟠桃,现在所用寿桃,都是有尖嘴的水蜜桃一类的桃子,并不是前面讲过的那种扁平形的蟠桃。这样寿桃为什么又叫蟠桃,又是一个不可解的问题了。

我爱桃花,爱它是文学上的重要题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3000年前的诗人已经歌颂了它。“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唐代诗人刘禹锡描绘的这一幅春山春水的画幅,桃花呈现多么生动艳丽的色彩。隐逸诗人陶渊明那篇《桃花源记》,塑造了千余年间封建社会所祈求的一个理想乐园。他如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故事,刘晨、阮肇天台遇仙的传说等等,都是桃花给我们的文学遗产。

我爱桃花,但我并未能栽培桃花,研究桃花,歌咏桃花,甚至几十年来欣赏桃花的机缘也很难遇见。桃花有知,必将感到多么口惠而实不至啊!1981年1月初稿,1986年3月修改

兰和兰花

一般讲到兰花,总要引用《易经》的“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离骚》的“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畮”以及“国香”“王者香”等旧记载来称誉它,并用以说明兰花观赏栽培历史的悠久。其实这完全是误解,是把现在的“兰花”与古代所说的“兰”混为一谈了。

现在的兰花是北宋诗人黄庭坚首先记载的。清初《广群芳谱》一书说:“兰花蕙花,一类二种……皆非古之所谓兰草蕙草也。……今以兰花蕙花合为一谱,兰草蕙草附录于后,以备参考。”这样区分,完全正确。但谱内记载的资料,仍不免互相混淆。

古代的兰,有兰草、蕙草和泽兰三种,都是菊科植物。

兰草简称为兰。多年生草本,高1.2~1.6米,叶椭圆形而尖,有锯齿,基部有裂片。秋季生小头状花,伞房状排列,花冠管状,淡紫色。叶片干燥后散发芳香。

兰草别名为“”(jiān),见于《诗经》:“方秉兮。”《传》云:“,兰也。”盛弘之《荆州记》又叫它作都梁香:“都梁县(今湖南省武冈县)有山,山下有水清浅,其中生兰草,因名为都梁香。”

前面说起的“国香”,出于《左传》。“王者香”则是孔子说的,见于东汉蔡邕所著的《琴操》:“《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为也。……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

旧《辞源》引录这段文字,末尾附加一句“后因称兰花为‘王者香’。”画蛇添足,就让孔子看到的“兰”变成了“兰花”。当然称兰花为“国香”和“王者香”,久已习非成是;但应该知道它实际是张冠李戴,那才是科学的态度。

孔子又有“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家语·六本》)、“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同上《在厄》)的话。“芝”同“芷”,“芝兰”就是香兰。看来孔子对于兰颇有兴趣。后世有“陶渊明爱菊”“林和靖好梅”的说法,却没有人说“孔子爱兰”,应是兰并非观赏植物之故。

蕙和蕙草的名称,见于《楚辞》和《名医别录》。《楚辞》除了说“又树蕙之百畮”之外,又有“光风转蕙,泛崇兰些”(《招魂》)等语。《名医别录》则说:“薰草一名蕙草,即香草。”“薰草”也简称为“薰”,《左传》所谓“一薰一莸(臭牡丹),十年犹有臭”就是。《开宝本草》称它为零陵香,以湘水发源处的零陵(今广西全县)所产为最著而得名。

泽兰,《神农本草经》说:“一名虎兰,一名龙枣。”吴普的注解是:“一名水香……生下地水旁。叶如兰,二月生,香,赤节,四叶相值枝节间。”叶卵圆形,无裂片;花白色,可与兰草区别。苏轼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游蕲溪》)指的大概就是这一种。

前面说过,最初记载兰花的是黄庭坚,他在《书幽芳亭》一文中说:“一干一华(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简单几笔,把现在的兰和蕙的特征都勾勒出来了。不过他虽然认识这两种兰花,但还是误认它们就是古代所说的兰。后来朱熹在《楚辞辨证》一文中,才把古代的兰与黄庭坚所说的兰明确区分开来,他说:“兰蕙,名物,《补注》所引《本草》,言之甚详。……其与人家所种叶类茅而花有两种如黄说者,皆不相似。……大抵古之所谓香草,必其花叶皆香而燥湿不变,故可刈而为佩。若今之所谓兰蕙,则其花虽香,而叶乃无气,其香虽美,而质弱易萎,皆非可刈而佩者也。”朱熹是一位唯心的理学家,但他识别兰蕙,倒是实事求是的。

从此以后,所谓兰蕙,就都指兰科植物,而菊科的兰蕙,就很少有人注意到了。

朱熹逝世后33年,即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赵时庚著《金漳兰谱》,记载兰的品种22个。其中“弱脚”一种,说是“独头兰”“一干一花”,显然是“春兰”。另一种“名弟”,说是“新长叶则旧叶随换,人多不种”,那应是形似兰花的其他植物。余下的20种都是“建兰”,现在著名的品种“鱼(zhěn)”也已在其中,足见其栽培历史已相当久远。

首先明确记载兰花栽培的,也是黄庭坚,他说:“余居保安僧舍,开牖于东西,西养蕙而东养兰。”这“兰”应是“春兰”;“蕙”却不知是指“蕙兰”,还是也包括“建兰”,这里无从悬揣。

梅兰竹菊是中国画的主要题材。《图绘宝鉴》说:汤正仲“水仙、兰亦佳。”这应是有关画兰最早的记载。汤正仲是十二三世纪之交的人,生卒年代稍后于朱熹。有关兰花的绘画,应是兰花栽培起源的一个旁证,不知美术工作者能提供其他资料否?

兰花主要有春兰、蕙兰和建兰三种。

春兰以早春开花而得名,也叫草兰或山兰。花茎短,只生1朵间或2朵花。叶细狭,弯曲下垂。产于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甘肃南部和云南。

蕙兰简称蕙,俗称九节兰,因为1茎有花多至9朵的;又叫夏兰,以花期后于春兰,初夏才开而得名。植株稍大,叶长,也弯曲下垂。产地同春兰。

建兰花6、7朵,秋开。叶宽而直,深绿色。性喜温暖,分布福建、广东、云南等地。

中国画里的兰花都是春兰和蕙兰,因为它们叶片细长弯曲,花朵娟秀,有潇洒飘逸之致。

与建兰相似的,尚有墨兰、寒兰和台兰。

墨兰,花5~10朵,颜色深,有紫褐色斑纹。花期早,春节前就开,所以又叫报岁兰。香气较淡。叶片阔于建兰,长达100厘米。分布闽、台、粤等地。

寒兰,花5~7朵,花瓣稍狭,有白、黄、桃红、青、紫等色,芳香,花茎细。分布浙江南部及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台兰也叫小蜜蜂兰。花多至20余朵,深紫色,无香味。花期同墨兰和寒兰。分布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省。

兰草是菊科植物,兰花是兰科植物。菊科,在双子叶植物中所占的分类位置最高;兰科同样是单子叶植物中最高等的一科。同名为兰,同占最高的分类位置,真是一个巧合。1982年3月

兰草名录

兰草Eupalorium chinense L.

蕙草E. fortunei Trucg.

泽兰E. japonicum Thunb.

兰花名录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C.virescens Ldl.)

蕙兰C. faberi Rolfe

建兰C. ensifolium(L.)Sw.

墨兰C. sinense(Andr.)Walld.

寒兰C. kynran Makino

台兰C. pumilum(Roxb.)Sw.波瓣兜兰

兰花描述

我曾写过一篇《兰和兰花》,专门辨别古人所说的兰是香草,是菊科中的兰草等植物;现代栽培的兰花是香花,是兰科中的春兰、建兰等植物。两者同名为兰,但不是同类植物,希望人们不再把它们混作一谈。同时也说到兰花的种类和栽培的起源。现在从植物学和园艺学的观点来谈谈兰花的形态和构造,供认识和欣赏兰花者参考。

一朵兰花有6片花被,2层排列,左右对称。外层3片是萼片,形状较大,倒卵形,绿色;中间向上的1片叫作中萼片,旧称主瓣;分列左右的两片,叫作副萼片,旧称副瓣。

内层3片是花瓣,形状较小,两片向上并列,旧称棒或棒心,以两片不密接在一起的为上品,一片在下方,叫作唇瓣,旧称舌,质厚而短,有显著的色彩;通常3浅裂,中裂片大,向上卷呈唇状,侧裂片小,不反卷。

兰花的雄蕊和雌蕊的花柱合生成蕊柱,旧称为鼻。蕊柱顶上有4粒花粉块,是1枚花药生成的;花药原本有3枚,其他2枚已退化。花粉块上有黄色的药帽盖住。又蕊柱接近顶部的前下方,有一凹窝,叫作药腔或药穴,那便是变形的柱头,有黏液,便于黏着花粉块。子房下位,内含多数胚珠。

蕊柱还有蜜腺分泌蜜汁,用以引诱昆虫。宋叶廷珪《海录碎事》说:“凡兰皆有一碎露珠,在花蕊间,此谓兰膏,不啻沆瀣(露水),多取损花。”所谓兰膏便是花蜜。蕊柱的药腔附近,组织内有多数油细胞,散发芳香。正是“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元张羽《咏兰花》)。入山采兰,往往是“谷深不知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苏辙《答琳长老寄幽兰》)。也就是先闻到香气,追踪寻觅,才能发见兰花。几置一盆,则阖室芬馨,宋戴复古形容它为“室有兰花不炷香”。其实兰花的芳香,馥郁而不浓烈,醇厚而又清幽,远比烧香为好。文殊兰

兰花的颜色和形态,变异不大。不像牡丹、菊花等等,有多种颜色和大小,多种瓣形和姿态,却始终保持幽雅素淡的风韵。兰花的变异之一,是副瓣开展的形式。品种一般的兰花,开放时,副瓣下垂,旧称落肩或大落肩;有的开放后慢慢下垂,旧称渐落肩。较好的品种,副瓣一字形平展,不下垂,旧称一字肩。最名贵的,副瓣向上翘,旧称飞肩。

变异之二是萼片和花瓣的形状,包括大小、宽狭和尖平的不同,旧时把它们类归为4种:

1. 梅瓣 萼片短阔,先端平或微尖,肉质而厚,棒心和唇瓣都向内卷,形似梅花,有宋梅等很多品种。

2. 水仙瓣 萼片中间宽,先端尖,肉质透明;棒心厚,向内卷,唇瓣下垂;大概形似水仙花,有水仙等品种。

3. 荷瓣 萼片阔大而厚,边缘向上卷,近似荷花瓣,有郑同荷等品种。一种叫绿云的,1茎2花,花被多达8~9片,是兰花中少有的重瓣品种,叶片短阔而厚,较为特异。

4. 蝴蝶瓣(蝶瓣) 花小,副瓣向外卷,形似蝶翅,有杨氏素蝶(素瓣)、迎春蝶(荤瓣)等品种。

变异之三是唇瓣的色彩。唇瓣原本有深浅不一的紫色斑点,这叫作荤瓣。有的斑点淡褪或消失,叫作素瓣,有素瓣的兰花,总称为素心兰。素瓣以颜色不同,分为绿胎素、黄胎素、白胎素3种。也有红色的,叫作朱砂素;也有斑点淡褪而残留痕迹的,叫作刺毛素,这些都是名贵品种的特征。

花后结生蒴果,圆筒形,有3棱,绿色,顶端有残留的蕊柱和花被,褐色。成熟时干燥而呈褐色,3纵裂,散出种子。种子微细如粉末,放大观察,呈纺锤形,中间是胚,四周是透明的种皮。极难萌发,一般不供繁殖之用。

以上说的是春兰,蕙兰除了是总状花序,一条花茎生花6~7朵,甚至10余朵,其余形态大致与春兰相似,同样有荷瓣、梅瓣、水仙瓣、荤瓣和素瓣的不同。又兰花花蕾外面的苞叶,旧称为壳,蕙兰就以壳的颜色不同,分为3类:

1. 红壳类 壳红色,有程梅等品种。

2. 绿壳类 壳绿色,有大一品等品种。

3. 红绿壳类 壳绿色微红,有大绿荷等品种。

还有翠蝶等少数品种,是蝴蝶瓣素心兰。

建兰也以素心为贵,如鱼,花色素净,几乎透明,早记载于《金漳兰谱》,已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建兰因品种不同,花期先后不一,从6月到10月都有开花的,观赏期特长。

兰花性喜丛生,繁殖以分株为主。但须3~4年才能分株一次,为了加快繁殖速度,可推广试管培养新技术。

兰花的优良品种都是栽培过程中偶然发现而选择出来的,也有的是从野外采集来的。兰花怎样会发生变异,怎样会产生新的性状,怎样能造成新的品种,是园艺学者和花卉爱好者可以留意研究的一项工作。1986年2月蕾丽亚兰

杜鹃啼处花成血

20年代,我写《鸟与文学》时,完成的第一篇稿子是《杜鹃》,由于古代有杜鹃花是杜鹃鸟啼血渍成的传说,所以那篇文章也涉及了杜鹃花,说到《花镜》记载了杜鹃花栽培的方法:“上海等处……初春严寒季节,和牡丹同样,用温室促成开花,与梅花、水仙相映成趣。”这算是近今较早介绍杜鹃花的一段文字。

当然,在我国,杜鹃花的栽培,起源很早。据《续仙传》记载:

鹤林寺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有杜鹃花高丈余,每至春月烂漫。僧相传云,(唐德宗)贞元中(785—804),有僧自天台移栽之。

足见至迟唐代已有栽植。栽植的事实,也见于诗人的歌咏: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白居易)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茜罗。(韩偓《净兴寺杜鹃花》)

现在鹤林寺有一杜鹃楼,楼前杜鹃花一丛,高1米余。已经不是旧物,但枝叶茂盛,花以千数,依然烂漫可观。

杜鹃花有许多别名,见于唐代的就有山石榴、山榴、山踯躅、踯躅和红踯躅5个,有诗为证: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山榴花似结红巾。(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

五度溪头踯躅红。(张籍《寄李渤》)

勅赐一窠红踯躅,谢恩未了奏花开。(王建《宫词》)

宋代起还有映山红和石岩的名称,见于洪迈等人的记载:

润州鹤林寺杜鹃,乃今映山红,又名红踯躅。在江东弥山亘野,殆与榛莽相似。(南宋洪迈《容斋随笔》)

近时又谓先敷叶、后着花者为石岩以别之。然前人但谓之红踯躅,不知石岩之名起于何时,今江南在在皆称石岩。(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引《嘉泰志》)

花之红者曰杜鹃,叶细花小、色鲜瓣密者曰石岩。(明王世懋《学圃杂疏》)

总之,杜鹃花种类繁多,古人未能细加区分,种种别名,可能是同种异名,也可能是异种同名,也就不必细加推究了。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最常见的一种是映山红,分布长江流域,东至台湾。落叶灌木,高可达2米余。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疏生粗毛,下面较密。花1~2朵顶生于枝梢;花冠漏斗形,5裂片,长3厘米左右;红色,深浅不一,上方3裂片里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10枚。花后结生卵圆形小蒴果。

杜鹃花是一大属,全世界约有800种,我国就有650种之多。旧记载花色,除了红色以外,还有紫色、深红和白色3种:

紫踯躅,我向通川尔幽独。(唐元稹《紫踯躅》)

玉泉南涧花奇怪,不似花丛似火堆。(白居易《玉泉寺南三里涧中多深红踯躅繁艳殊常感惜题诗以示游者》)

冰肌玉骨擅无双,不与山花斗艳妆。欲染啼红冤杜宇,争如傅粉伴何郎。(南宋赵成德《白杜鹃花三首》之一)

大概白杜鹃花种类稀少,不易见到,所以记载较迟,而对它的描写,却细腻而有赞颂之情。

杜鹃花一般春夏开花,旧记载也有秋季再开一次花的,如: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唐吴融《送杜鹃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