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领袖故事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9 11:47:58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军事领袖故事会

军事领袖故事会试读:

前言

书籍是用生命镌刻的铭文,是用智慧雕塑的丰碑。它伴着我们奋斗的历程,伴着我们生命的足迹。鉴于此,我们精心为您编写了此套《感动青少年的经典历史故事》。

岁月磨洗不去历史的沧桑,风霜阻挡不了温暖的记忆。生命长河静静流淌,丝丝感悟、缕缕情意都是河面泛起的涟漪。徜徉于其中的我们,是否真的能在人生的波澜中,体味爱的真谛?是否真的能在岁月的磨砺中,洞察奋斗的价值?是否真的能在命运的风雨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翻阅书卷,答案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你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唤醒沉睡的记忆;从别人的奋斗中找回曾经的梦想,点燃希望的火种;从别人的感悟中找到成功的诀窍,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别人的性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播洒爱的阳光。从而在愉悦与感动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念,阔步向前方迈进。

本套丛书集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于一体,富有极强的人文气息和启发性,非常值得广大青少年品读。

一、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

二、思考和实干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和实干必须结合:在学习中应该善于思考,从学到的每一点经过思考能够扩展出许多知识,这样就丰富了你学习的内容。

研究学习方法和实践学习方法必须结合:通过思考得到了学习的方法,就一定要试一试,通过尝试为自己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通过反复的思考这些经验又能够想出新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不断的有新的学习方法。这才是确定学习方法的方法。

三、态度决定一切

学习中的态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动、进取和奋斗。

拥有一个主动的态度十分重要,可以说:"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遇到了每一件事绝不退缩,积极地去做,这就是一种主动的态度。主动可以使你比别人多许多做事的时间,可以比别人多做许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练习就会很多,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关注。

进取可以让你不停地向上,防止人变得堕落。向上看,至少能够不往下走。

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

态度是实力的前提,有良好的态度才能题得到自信、过硬等一系列的东西。态度和兴趣同等重要。

四、会玩,然后会学

玩主要指在学习之余要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另外还要通过玩来放松身心,使下一次的学习更有效果。兴趣爱好可以使人有机会调整自己的身心,有办法通过更换自己的注意力所在,来调整自己的兴奋点。有了爱好,也有助于培养学习上的兴趣。爱好决不是占用学习时间没用的东西,它有利于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及其他一些事情的效率。这种爱好必须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不是别人逼迫的。做消耗体力的运动也能够缓解脑力上的疲劳。

硬学不会有最好的成绩。如果多出去旅游还能丰富一下自己的经验,可以培养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人经常做到以上两点,可以变得有灵气。这就是有些人不那么努力就会取得很好成绩的道理了。

浓郁的书香沁人心脾,精美的文字感人肺腑。本套丛书是我们奉献给广大读者最诚挚的礼物。希望它成为您的良师益友,激励您的人生,启迪您的智慧,成就您的梦想!感动青少年的经典故事经典历史故事感动青少年的经典故事。

阿育王

1.残酷的征服

阿育王是古印度伟大的统一者,他积祖、父之余威,东征西讨,使整个南亚次大陆基本上都归入了孔雀帝国的版图,使印度成了一个空前强盛的帝国。在帝国的创建和国家的统一上,阿育王是印度史上的第一人。就这一点而言,他将超越印度4000余年的历史而不朽。

阿育王的祖父旃陀罗笈多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他率领孔雀帝国抵御了外族的入侵,并在北印度地区大肆扩张,经过多年的征战,他统一了北印度,这是古印度历史上的第一次。旃陀罗笈多的征战活动为后来孔雀帝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旃陀罗笈多的勋业对阿育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两位伟大的人物缔造了古印度最为辉煌、最为强盛的帝国。

前273年左右,阿育王继承了帝位,成为一强盛帝国的统治者。即位后的阿育王继承了其祖父统一古印度的遗志,就像半个世纪后东方的秦王嬴政横扫六合、席卷天下一样,阿育王也开始了他在南亚次大陆的征战与统一活动,一个时代已悄然来临。

征服战争是残酷的,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寸土地的夺得都要经过流血与牺牲。战争是历代帝王将相名垂史册的良方,但万千遭屠戮的百姓何辜之有?伟大的亚力山大大帝东征,在小亚细亚、中东等地一再屠城;长平之战,赵国40万降卒被坑杀;古罗马人将征服城市的居民杀的杀、卖的卖,这一切都充满了血腥。我们在欣赏历史上那些著名统帅、军事天才的赫赫战功时,不应忘了战争是无情的,不朽勋业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尸骨,是一个个血流成河的悲惨场面。

阿育王的征服战争逃脱不了血腥,可以说阿育王是用被征服者的鲜血浇灌出了他古印度第一人这一地位的。据历史记载,阿育王时代,帝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征服是对印度半岛的揭陵伽国的征服,这也是孔雀帝国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征服战争。揭陵伽国依赖外贸,很是富庶,他们对阿育王的征服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阿育王最终还是征服了揭陵伽国,阿育王对揭陵伽采取了毁灭政策,他在那里屠杀了10万人,掳走了15万人。

征服了揭陵伽,阿育王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南亚次大陆的战争,阿育王也因他的统一勋业而被写入史册。从此,在整个印度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幅员空前的统一的强盛帝国,阿育王高居于帝国的权力宝座之上,俯视着匍匐在他脚下的亿万臣民,志得意满。

2.统一南次亚大陆

在亚洲的历史上,常出现一些强盛的帝国和伟大的征服者,如纪元前的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以及后来出现的孔雀帝国和半个世纪后在东方出现的秦帝国,这都是声名赫赫、影响深远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出现,一个个伟大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也在历史的舞台上开始了他们的活动,像居鲁士、大流士,以及阿育王和秦始皇都是帝国的缔造者、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最有可比性的是阿育王和秦始皇,两位强盛帝国的创建者在位时间都较长,这使得他们在较长的时间内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心,创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阿育王在祖辈创下的基业的基础上,一举统一了南亚次大陆,在印度历史上建起了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帝王;秦始皇则奋六世之余烈,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建起了亘古未有的强大帝国,自己做了千古一帝。此二人都是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在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勋业篇章,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都是自己民族与国家的伟人。

阿育王在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后,采用各种手段加强自己的统治,他掌握着帝国的军事、行政、司法的最高权力,而且阿育王还极力神化自己,他称自己为“诸神的宠爱者”,是带人形的伟大之神,这就像秦始皇称自己为天子,是代表无所不能的上天统治天下苍生的,都是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寻找根据,神化自己的统治。在阿育王时期,帝国的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阿育王一方面神化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国家机器的功能。在阿育王之下,有太子辅佐朝政,并设有顾问和贵族会议,在边远地区设总督加以控制,而总督多由皇子充任,另外特务机构也遍布全国,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孔雀帝国是以武力征讨而建立的,所以,阿育王手中有一支在当时所向无敌的庞大军队,它成为阿育王对内统治的重要工具。

3.大力弘扬佛教

阿育王在统一了南亚次大陆后,为加强对庞大帝国范围内的臣民的控制,他开始利用佛教,把它作为加强精神统治的工具,大力提倡佛教。

在征服了揭陵伽之后,整个印度基本上都归属于阿育王的帝国,他拥有庞大而无敌的军队,已没有明显的对手了,阿育王以后的任务就是如何治理其帝国了,这时,他想到了在印度流传已久的佛教,它作为一种精神上的鸦片,可以为他的统治服务。于是阿育王便故作姿态,宣布在帝国内要用“法的声音”代替“战鼓的响声”,他要让佛教充当他统治和征服人民的工具。

在揭陵伽战后,阿育王在其帝国范围内大力弘扬佛法,教导人民服从忍让,开始使佛教成为国教,这可从遍布全国的刻石中看出。同时,阿育王还对其他传播于印度的宗教如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宗教持宽容态度,利用它们作为麻醉人民的工具,以利于其地位的巩固。

在阿育王的支持下,大约在前253年,在孔雀帝国的都城华须城召开了佛教历史上著名的第3次“结集”,即是进行佛教经典的编纂。此次集会历时9个月,使佛教经典最后成型,经律论三藏皆备。在进行了大规模的佛教经典的整理之后,阿育王派大批僧侣到全国各地去宣扬佛法,向人们灌输佛教教义,以便于他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统治。除了在国内发起大规模的传教活动外,阿育王还广派僧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弘法。

这样,在阿育王的大力提倡与支持下,佛教不但在印度盛极一时,而且还开始走向世界,在亚洲地区广泛传播,佛教开始成为世界性宗教。随着佛教的流布,佛教经典也随之流出,当时佛教的南传北播,其书写经典的语言也出现了分野,南传锡兰的佛教,其经典是用巴利文写就的;北播中亚内陆的佛教,其经典是用梵文写出的,后来中国接受的经典大多是用梵文写成的。

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流布广,影响大,特别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对各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佛教流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与中国文化互塑,形成了独具中国色彩的禅宗佛教文化。

阿育王大力倡导佛教,其本意在于加强自己的统治,但却在不经意间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使他成为人类佛教史的重要人物。

居鲁士

1.亚洲的统治者

居鲁士是古代世界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古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帝国之一的波斯帝国的创始人。他从一个小国之君,在短短的十余年的时间里,灭掉了西亚的3个强国:米底亚、吕底亚和新巴比伦王国,建立起一个东至印度、西达地中海的空前庞大的帝国,不仅完成了自己征服者的历史任务,而且对当时的文明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居鲁士作为波斯帝国的创建者,他是依靠武力征服来完成他的不朽勋业的,在这些大规模的征服中,居鲁士表现出了他的军事天才,同时也奠定了他作为一个伟大征服者的地位。

前553年,居鲁士起兵攻击米底亚,确切地说,应该是居鲁士造反,因为在此之前他一直是臣属于米底亚王国的。米底亚人和波斯人在血缘和语言上都十分相近,居鲁士的造反其实是要改朝换代。经过3年血战,居鲁土征服了米底亚,生俘其国王阿斯提亚格斯。

征服米底亚之后,居鲁士又发动了向西亚的征服战争,先后使亚述、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的东部归入波斯的版图。但居鲁士并未满足,他继续西进。前547年,居鲁士率军攻击小亚细亚最富有最强大的吕底亚王国。双方在吕底亚王国都城萨迪斯以东的平原上展开了决战,居鲁士取得了胜利。前546年5月,居鲁士攻占萨迪斯,俘虏吕底亚国王伊洛伊斯。居鲁士的西征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不仅据有了小亚细亚,而已使半岛沿海的众多的希腊城邦臣属于波斯,开始了与希腊在地中海的争霸时期。

在荡平西方后,居鲁士又率波斯大军东进,征服整个东部伊朗,并在阿富汗设省。随后居鲁士又渡过乌浒河,到达了药杀水,他把这条河流作为了帝国的边界,并在药杀水的南岸修建了7座城池,联成一道坚固的防线。7座城池中最大的一座叫“居鲁士城”。前540年,居鲁士又将帝国疆域扩展到印度河畔。

2.征服巴比伦

征服印度后,在居鲁士的视野里便只剩下巴比伦王国了。巴比伦王国控制着中东地区最肥沃的土地,它的富有让人羡慕不已,巴比伦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那里有奇迹般的空中花园,有美轮美奂的通天塔。而且巴比伦人原是米底亚王国的盟国,现在又与埃及结成了反波斯的同盟。居鲁士不能容忍一个富有的反波斯的巴比伦王国的存在,现在他已征服了东西部广大地区,波斯人已成为了“亚洲的统治者”,踌躇满志的居鲁士决定征服巴比伦。

而此时的巴比伦已是江河日下,虽拥有广大的地盘,但只是徒有虚表,其内部的重重矛盾使得它根本无法与蒸蒸日上的波斯相抗衡,更何况波斯拥有居鲁士这样伟才大略的人物。前538年,居鲁士率大军进攻两河流域,10月,波斯、巴比伦在底格里斯河西的亚述古城奥庇斯展开大战,巴比伦的军队遭到败绩,整个巴比伦已无心抵抗。10月13日,居鲁士的波斯军队进入了巴比伦城,他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不久,巴比伦王国的末王郡波尼德也被俘,巴比伦王国灭亡,两河流域的历史从此便掀开了新的一页。

居鲁士在短短的10余年时间里,通过军事征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不停的征服中,居鲁士显示了他的军事天才,同时,他还是一个卓越的仁慈的政治家。居鲁士并非一味地靠武力征讨而创建其帝国,他不喜欢极为残忍的征服,尤不像亚述帝国那样的以烧杀掳掠为能事。居鲁士常表现得极为宽厚,他尊重被征服地区的宗教和风俗,从不把波斯的宗教强加于被征服的地区。居鲁士征服巴比伦后,在新年里,他遵照巴比伦的习俗,握住马都克神像的手,显示他是巴比伦正统的王者。他把巴比伦王掳掠到巴比伦城的神像又都送还原地,由此而受到各地僧侣的欢迎。在征服巴比他后,居鲁士释放了“巴比伦之囚”,使被囚禁的四万多名犹太人重归故里,允许犹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居鲁士的这一决策意义实在重大,影响也足够深远,没有居鲁士的开释,犹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有可能就会消失。

居鲁士的宽大政策或许有其政治上的目的,但这不会减损他的伟大,他由此获得极大声望,以至于叙利亚人和腓尼基人都对他表示效忠,希腊人虽然视居鲁士的波斯为最大敌人,但他们对居鲁士还是充满了崇敬之情。

3.改变历史进程的功臣

在征服巴比伦之后,居鲁士回到了波斯,他用了几年时间去消化因征服带来的问题,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将他庞大的帝国组织起来。然后居鲁士进行了他一生中最后的远征,去对付帝国东北边境上的游牧民族——马萨格泰人。前529年,居鲁士在与马萨格泰人的激战中,身负重伤,随后死去。居鲁士的尸身后来被运回波斯,葬在波斯古都怕萨尔迦德,一代征服者长眠了。200年后,又一位伟大的征服者来到了居鲁士的陵墓前,他就是亚历山大大帝,雄盛一时的波斯帝国灭在了他的手里,他站在波斯帝国创建者的墓前,看到了居鲁士墓入口处镌刻的文字:“人啊,不论你是谁,也不论你来自何方,我,居鲁士,波斯帝国的缔造者,不要吝惜这一小块供我栖身之地吧!”亚历山大的感受无人能知,两个征服者就这样对了话。

居鲁士死后,波斯帝国还在继续向外扩张,继位者居鲁士的儿子冈比斯征服了埃及。把整个中近东统一成一个大帝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的亚、非帝国出现了,它前后持续了200年的时间,在中东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居鲁士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征服者,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延续了200年之久。在征服的业绩上,后来的亚历山大可以与居鲁士相提并论,但就创建帝国而言,亚历山大无疑则逊色得多,亚历山大帝国持续的时间极短,很快便分崩离析了。可以说,波斯帝国是罗马帝国诞生前最有影响的帝国。它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居鲁士则是首席功臣。

居鲁士一生的活动是世界历史上的主要转折点之一。人类的文明在前3000年左右在苏美尔地区和埃及的尼罗河地区发展起来,在此后到居鲁士征服的2500多年间,苏米尔以及闪米特人相继生活在中东地区,在这整个的历史时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与尼罗河三角洲及河谷可以说是世上最富饶的地区,而且文化也处于最先进的行列中。但居鲁士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创建的波斯帝国使上述两个文明的无可比拟性成为历史,它们占据中心地位的时代一去不返。自居鲁士征服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埃及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不再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了,它们从属于边缘地区。在此后的1000年间,曾经创造过辉煌的闪米特人再也未获得独立。先是波斯人,随后是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再随后是帕提亚人、罗马人,最后是萨珊人,他们相继统治着这一古老的文明地区。直到7世纪时,半岛上的阿拉伯人才又重新夺回了祖先的统治地区。

由此可以知道,居鲁士的伟大并不在于他赢得了众多战斗的胜利,也不在于他征服了多少土地,就前者而言,居鲁士比不上亚历山大和拿破仑,就后者而言,居鲁士不如成吉思汗。居鲁士的伟大在于他建立的帝国深深地,也是永远地改变了古代世界的政治体系,在于他真正地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秦始皇

1.离奇的身世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他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但是他的身世却很离奇。

战国时期,各国连年征战,局面混乱,彼此都有吞并别国的野心。为了互相表示信任,各国互相交换王子王孙为人质。秦赵两国为了表示友好,也互派人质。秦昭王派王孙异人到赵国去做人质。当时异人已是壮年,异人兄弟很多却派他当人质,是因为母亲夏姬失宠。异人在赵国当人质期间,秦国不守信用,几次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对待异人就像对待奴隶一样。正当这个落难异国他乡的王孙归国之心相当强烈,而希望却非常渺茫的时候,富商吕不韦却主动找上门来,要帮助他归国继位。

颇有政治头脑的富贾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做生意时见到了秦国公子异人,他立刻意识到“奇货可居”,决定在异人身上做一笔一本万利的大生意:倒卖国王,并谋取政治地位,光耀门庭。

吕不韦对秦国王室内部形势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并答应以千金为异人游说安国君和受宠的华阳夫人,使他们同意立异人为嗣。异人感激地说:“如果登上王位,封吕不韦为相国。”吕不韦于是经常往返赵秦,四处用金钱开路,再加以鼓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安国君终于同意立异人为嫡嗣,并请吕不韦为异人的老师。

异人并没有马上归国。有着常年经商生涯的吕不韦,算盘越打越精,胆子也越来越大,他正酝酿一个更大的阴谋,就是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秦王宝座。在他的姬妾中有一位能歌善舞美貌出众的女子,名叫赵姬,吕不韦很喜爱她。当他知道赵姬已怀孕后,就进行精心安排。请异人到家中喝酒,有意要赵姬为异人敬酒献舞,因为她容貌端庄俊雅,被异人看中。异人请求吕不韦把赵姬送给他为妻。吕不韦顺水推舟,将赵姬送给了异人。赵姬此时身中怀孕的就是以后的秦始皇,实际上是吕不韦的儿子。秦昭王48年正月,赵姬在赵国邯郸生下一个男孩子,取名政,秦为嬴姓,故名嬴政。

嬴政随父在赵国生活了9年,9岁时,秦昭王死了,安国君即位,异人以太子的身份带着嬴政回到了秦国。安国君即位时已年过半百,在位一年就死了,异人即位,即秦庄襄王。庄襄王当了秦国的国王以后,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封吕不韦为相国,食洛阳10万户。至此,吕不韦贩卖国王的大生意才算真正一本万利。

嬴政13岁时,庄襄王死了,嬴政即王位。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在吕不韦辅政的9年中,不断强化着自己的权威。秦王政步入青年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见。虽然在“大一统”这点上,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在追求统一的形式、道路上,尤其是由谁主持统一大业上,却有很大的分歧。秦王政对吕不韦专权很不满,和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可是,在当时“世变主少,群臣相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吕不韦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在嬴政初即位的一段时间内,秦国可能会发生内乱。所以吕不韦对稳定国家政局起了很大的作用。到嬴政20多岁时,他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与吕不韦无论是在思想上、政见上,都有很大差异,有些甚至根本就是对立的。吕不韦也觉察到这一点,所以吕不韦想通过撰写《吕氏春秋》对秦王政的思想加以控制,他派人写好了一本《吕氏春秋》经过修改后,诏告天下:凡是能改动其中一个字的,赏千金。而秦王政是一个专断而又骄横的人,决不受制于人,对吕不韦的说教,有些根本就不接受,他要自己网罗人才。

秦王政22岁时,举行冠礼,这就意味着,秦王政要亲理朝政了。在这期间,宦官嫪毐利用太后的宠爱,大力发展自己的权势,权势能与吕氏比高低,并且企图杀害秦王政,立他与太后的私生子为国君。在公元前238年4月,秦王政在旧都雍举行冠礼时,嫪毐便乘机发兵攻打秦王。秦王政早有防备,两军在咸阳交战,嫪毐发兵不得人心,部队倒戈,秦王抓到嫪毐后用“车裂”的死刑,灭其亲族,并杀死他与太后所生的私生子,遣太后于贳阳宫。通过镇压叛乱,充分表现了秦王政政治才能。镇压嫪党徒必然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本想诛杀吕不韦,考虑到他在先王和自己年幼时辅政有功,于是免除死刑,只解除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并把他全家迁出咸阳,吕不韦出咸阳后,暗中与六国国君往来,被秦王政所知。吕不韦担心死在自己儿子手里,就喝毒酒自杀了。秦王政下令:从今以后,如有像嫪毐和吕不韦这样专横的,一律照此处置。

2.统一六国

秦始皇是一个胸中有远大抱负的人,他常一个人站在山冈上看着太阳,眼中炯炯有神。他的心中已经燃起熊熊烈火,这场火必将燃烧在整个中华大地。

秦王独揽大权之后开始招揽人才,他废除了“逐客令”,命令外出使节到各国去物色人才,楚国的李斯慕名而来,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六国”的政治主张,这与秦王不谋而合,所以李斯很受秦始皇的器重。另外魏国的张仪提出的“连横”主张,就是让秦国和六国分别结盟防止六国结成反秦同盟,然后一个个的消灭掉,也被秦王采用。秦始皇非常重用他们,常对他们说:“你们就是我的两条腿,没有你们,我什么也做不成呀!”后来,李斯成为秦国的宰相,张仪则帮助秦始皇打败了六国。

秦王20年,嬴政派王翦、辛胜大举攻燕,燕、代联军抵抗,被秦军破于易水之西。次年,秦又征调大军支援王翦,大败燕军,攻陷燕都蓟城,燕王逃向辽东。秦将李信穷追不舍,在衍水大破太子丹军,燕王被迫杀太子丹,将头颅奉献秦军求和。秦王25年,秦将王贲灭燕,俘虏了燕王喜,至此燕国灭亡。

秦王22年,秦将王贲率兵攻魏,挖开黄河,水淹魏都大梁,魏王请降,魏亡。灭魏以后,秦国乘胜向楚国开进。秦王24年,秦将王翦攻入楚都寿春,楚王负刍被俘,楚亡。秦王26年,秦将王贲攻齐。齐王建被俘,齐亡。

秦始皇从秦王17年灭韩开始,到始皇26年,历经1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3.郡县制与统一度量衡

统一天下后,嬴政知道,靠武力统一的天下并不一定长久。于是,他以秦国制度为蓝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全面改革。自然,确定嬴政的地位和权力成为主要任务。他认为“王”涵义狭小,必须更新方可彰显自己的无量功德和人君的至上权威,于是责成群臣议举尊号。群臣和博士认为秦王平定天下,功业空前,远超五帝,鉴于古有三皇而秦皇最贵的传说,建议尊号更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自称为“朕”。秦王嬴政觉得自己功兼三皇五帝,决定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号为“皇帝”,并批准“制”、“诏”、“朕”作为皇帝专用术语,不许他人染指。

但秦始皇又犯难了,天下应当怎样统治呢?他向臣下问起,大臣对秦始皇说:“六国诸侯刚灭,燕国、齐国、楚国离京城太远了,您不如把几个皇子分封到那些地方去做王,协助陛下统治天下。”

宰相李斯反对分封皇子的建议,说:“陛下统一了天下,可以在全国设置郡县。子弟功臣多,赏些赋税钱财,不要分封诸侯,这样您才容易控制他们!”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他说:“以前天下战争不断,是因为分封诸侯王的原因。如再分封诸侯王,是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于是秦始皇把他的天下划分为36郡,郡以下设县。秦始皇在中央朝廷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廷尉、治粟内史等重要的官职协助皇帝治理国家。所有这些官员都归皇帝任免和调动,一概不得世袭。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

后来,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政治体制,大体上是在秦始皇的这套体制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的。

秦始皇把原6国的兵器全都收缴到京城咸阳来,回炉熔铸成12个大铜人和许多铜器。把它们立在咸阳宫殿前面的两边,象征着秦始皇灭亡6国统一中原。

秦始皇以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秦始皇下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如尺寸、升斗、斤两等。这样各地经商,做买卖都没有困难,因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原六国的车辆和道路也都不同,这样不方便。于是秦始皇下令,规定车辆上两个子间的距离,一律都定为6尺。又修筑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个重要地方的大路。

战国时期的文字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秦始皇又下令统一文字,规定一种叫做小篆的字体,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后来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作隶书。隶书跟现在的楷书已经很相像了。

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就方便多了。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北部的匈奴势力对秦王朝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他们经常派兵抢夺内地的财物,为了保证中原地区的安定,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攻匈奴,经过几次大战,蒙恬攻取了河南、高阙、阴山、北假等地方,并在这里设置了34个县。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从中原地区迁移3万多户到这里垦荒种植。接着,秦始皇便开始大范围地修筑长城,在秦、赵、燕3国长城原有的基础上,加以连接、修补,构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东至鸭绿江,长度达1万余里的长城。这就是至今仍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高度智慧的结晶。它的建成,对于防范匈奴,保卫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

秦王朝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旧贵族们还大量存在,拥有大批奴隶的大商人还大量的存在,而代表这些旧势力的儒生也大量存在。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在一次庆祝宴会上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李斯提出了反对意见,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并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1.史书方面除《秦记》之外,其他六国的史书一律烧掉;

2.《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的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监督烧掉;

3.医药、卜筮、种树等科技文化方面的书不在禁止之列;

4.如有人敢相互谈论《诗》、《书》的,判处“弃市”;借古讽今者将被灭门;其他人或官吏见到而不举报的与他们同罪;令下30日后不执行的,即面额刺花,服4年筑城劳役。

秦始皇看后立即批准了这个建议。于是,全国各地烟尘弥漫,大批古代文献、典籍焚毁于大火之中。

第2年,由于大量焚书,引起不少读书人和方士的不满,他们继续大造舆论,谩骂、攻击秦始皇,说他像一个专职杀人的狱吏,并以处罚削斩人为乐以此逞威等等。有两个方士叫做卢生、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大为恼火,再一查,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儒生经不起拷打,又东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来。秦始皇对于这些敢于反抗、继续散布“妖言”、“以乱黔首”的儒生采取了坚决镇压的手段,先后逮捕了460多个儒生,并把他们全部坑杀在咸阳。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消除割据的意识,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秦始皇所采取这种野蛮的、残酷的手段,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无疑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摧残。

秦始皇的暴政,引起老百姓的不满。楚地流行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歌谣,诅咒秦王朝灭亡。始皇36年,东郡落下一块陨石,有人在石上刻了一行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知道后,派遣御史追查刻字人,由于无人承认,便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杀死,然后销毁陨石。

在这样的局面下,秦始皇难免有些害怕起来。他一方面自认为功盖三皇五帝,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必须得以长生不老,方可将秦王朝的统治延续下去。所以在他的一生中,秦始皇为了寻求能长生不老的仙药,总是接连不断地出巡。

始皇37年,秦始皇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巡游。他从咸阳出发,首先来到南方的云梦,在九疑山祭祀了虞舜。然后顺江东下,由丹阳登陆,来到钱塘,绕道向西120里渡江登上会稽山,在山上祭祀了大禹。祭罢大禹,秦始皇在会稽山刻石留念,然后下山,经吴中北上。秦始皇一行从江乘渡江,一直沿着海边向北,又来到琅琊。他总想能在海边有所收获,遇见仙人或得到仙药,所以一直靠着海岸走,然而仍一无所获。看看求仙无望,便决定返回咸阳。连日的旅途劳累,加上途中遭到张良等人的伏击,心情沮丧,到平原津就病倒了。于是秦始皇和随从一路疾驰,准备赶回咸阳,不料到了沙丘,秦始皇病逝。时为始皇31年7月。秦始皇在位37年,称王25年,称帝12年,终年50岁。安葬于骊山。

华盛顿

1.平凡少年的不凡气质

1657年春,一位英国教士的儿子、25岁的约翰·华盛顿作为“伦敦海马”号双桅船船主的助手,漂洋过海来到弗吉尼亚。约翰有幸结识了当时弗吉尼亚的富家纳撒尼尔·波普一家。后来,约翰就同安妮·波普小姐喜结伉俪,约翰看来是一个极能干的人,到了1668年他已变成一个拥有5000英亩土地的种植园主了,约翰还以上校的身份投身于平息印第安人“侵扰”的活动,后又参与镇压培根起义的事件。

约翰·华盛顿死后留下3个儿子,其中劳伦斯·华盛顿就是乔治·华盛顿的祖父。劳伦斯的儿子奥古斯丁·华盛顿是乔治·华盛顿的父亲。

奥古斯丁和玛丽结合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就是乔治·华盛顿。那是1732年2月22日早晨10点钟左右,小生命在布里奇斯溪庄园的老屋里来到了人间。还在乔治幼年时,父亲就送他到附近的一所学堂接受些初步教育。这所学堂十分简陋,教书先生是父亲的一个佃户,名叫霍比。这位先生水平不高。只能简单地教些识字和写算技能。

稍长一些后,乔治从师于威廉斯先生,他擅长数学。在他的影响下,乔治也热衷于数学。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他的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

13岁以前,他已经把各类商业文件、法律文件、汇票、期票、契约、债券等的格式都抄录成册。靠着早年的自学,他学会了律师们起草文件的技能,养成了商人们随时记账、毫厘不爽的习惯,这些使他终身受用。当时在北美殖民地,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土地测量。他用心钻研并且彻底掌握了这一学科的知识,运用先进的土地测量方法,对周围的地区进行测量,并且把测量结果定期记入田亩登记簿中。

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用的土地测量技能为他日后的土地测量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华盛顿在学校里,经常和小伙伴们玩军事游戏,有时操练,有时阅兵,有时还玩警察抓小偷,有时也像模像样地模拟战斗游戏。

一天下午放学后,小伙伴们聚集在学堂门前的空地上,华盛顿提议来一次模拟战斗游戏。“我们得选一个总司令。”一个小伙伴提议。“选乔治。”另一名同学高声喊道。“同意!”一些同学表示赞同。

有一个名叫威廉的男孩,也很想当总司令。另有几个孩子也跃跃欲试。华盛顿看到这种情况,就说:“这样吧,我们玩攻城游戏。威廉当守军司令,我当攻城司令。你们守前面那个土丘,如果我们攻上去,你们就得听从我们指挥。如果我们攻不上去,就听从你们的指挥。”

威廉和其他孩子都表示同意。“守军”爬上土丘,捡了一些石子、棍棒当武器。华盛顿思索了一会儿,开始布置任务。他让大部分孩子在土丘前面,佯装往上冲,自己则带着两个机灵的伙伴,绕到土丘后面,借着几株小树的掩护,悄悄摸了上去。当他们一出现在敌军阵地上时,在正面佯攻的孩子们,就开始发起真的冲锋。不一会儿,华盛顿的“攻城部队”就攻陷了对方的阵地。

华盛顿大约6岁时,成了一把斧子的阔气的主人!他非常喜欢这把斧子,常常拿着它到处玩耍,见到东西就随意砍去。一天,在庭园里,他看到一棵美丽的英国小樱桃树,忍不住在上面试试斧子,结果将樱桃树给砍死了。这是他的父亲最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父亲见树被砍了,十分气愤,就到处查问,许多孩子吓得不敢吭声。正在这时,华盛顿提着斧子走进房间。“你知道是谁把花园里那棵小樱桃树砍死的吗?”父亲问。

刚才还兴冲冲的华盛顿,被父亲严厉的语调和目光吓住了,但是,他很快镇定下来。他看着父亲,甜蜜的充满稚气的脸上流露出诚实的神情。人们说,他脸上这副坦诚可爱的神情,是语言无法描绘的。

华盛顿望着父亲,勇敢地承认:“我不会说谎,爸爸您知道我不会说谎。是我用斧子砍的。”

父亲一听,不但没有责骂,反而感到高兴,他为孩子从小具备的诚实性格而高兴。他一把抱住华盛顿,大声说道:“乔治,让我拥抱你,我真高兴,你虽然把我的树砍死了,可是你还给我的比这多1000倍!”

少年华盛顿的身上存在着欧洲移民的特征,英国贵族的思想传统,内向的性格和军人的气质。这些因素在他跨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越来越显示着某种力量。

2.走向军界政坛

1746年9月8日,弗吉尼亚暑气未消,只有吹到身上的海风才带来几分凉意。乔治迈着矫健的步子从自家的费雷农场来到弗雷德烈克斯堡,只见那里砖房掩映在葱茏的树木之中,一条主街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忽然,乔治看见他敬重的威廉·费尔法克斯向他迎面走来,邂逅相遇,格外亲热。寒暄以后,费尔法克斯郑重其事地从口袋里掏出两封信,又用关切的口气告诉乔治:这是劳伦斯写的信,内容非常重要。并要他仔细阅读,认真思索,领会其中的意义。

原来,劳伦斯在信中向他介绍了海上生活的许多好处,语气中带着几分劝导乔治从事海上工作的意味,并叮嘱他要对母亲严加“保密”。乔治很快从信中咀嚼出劳伦斯的真意,加上富有冒险性的海上生活对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乔治立即告诉费尔法克斯他决定接受劳伦斯的忠告去海上参加工作。

次日,威廉·费尔法克斯正式向劳伦斯提出派遣乔治去英国海军舰队工作的计划,因为英国皇家海军格林上校需要一名水手。为此他又通过同华盛顿母亲玛丽有来往的斯潘塞医生说服她同意让儿子出海。开始,玛丽仿佛动心答允。可是几天以后,她又变了卦,坚决不让乔治出海。

自从老奥古斯丁去世后,劳伦斯对乔治格外关心爱护。尽管乔治就学于布里奇斯溪庄园,但劳伦斯常常去看他,也常常把乔治接到弗农山庄里来。缘于这样的基础,几年后的1747年秋天,在满园枫叶变得鲜红的时候,乔治正式搬到了弗农山庄,和劳伦斯朝夕相处了。

事实上,在弗农山庄的生活为乔治·华盛顿以后的出类拔萃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和劳伦斯的岳父一家的交往,对他的影响巨大。

劳伦斯的岳父威廉·费尔法克斯爵士,出身于英国约克郡的名门望族。这位爵士受过高等教育,就读过牛津大学,有着渊博学识,并且阅历深厚,从军征战多年,屡建功勋。上了岁数以后,他来弗吉尼亚定居,是因为要照顾他堂兄托马斯·费尔法克斯勋爵在贝尔沃的大片庄园。

那时,按着英国的时尚,勋爵豢养了一群马匹和猎犬,专门用来狩猎。这位老勋爵非常喜欢打猎,尤其是猎取狐狸。

骑马打猎需要娴熟的骑术和奋勇向前的精神。勋爵发现,年少气盛的华盛顿骑在马上时所表现的机智和勇敢,跟他当年戎马倥偬一样,这仿佛就是他少年时期的影子。这使老人感动,把他当作自己最得意最亲密的猎伴。同老人的友谊,给了华盛顿一个走向独立生活的机会。

早在1747年夏天,威廉·费尔法克斯就有一个重要打算。这就是要把贝尔沃附近蓝岭西边的大片领地重新勘察丈量。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许多不知来自何处的非法移民“强占”领地,伐木开垦,种上了庄稼。雇请土地测量员对这些土地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考察和测绘,登记造册,一直是老勋爵的愿望。

在物色人选的过程中,始终有个人物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就是乔治·华盛顿。老人认为,华盛顿虽然年轻,脾气有点急躁,但这位小伙子办事迅速认真,一丝不苟,精干敏捷,英勇果敢,且能吃苦耐劳。

华盛顿在16岁的时候,开始了独立生活,到西部土地上当了土地测量员。20岁那年,他当上了民团少校副官,实现了当军人的志愿。

在弗吉尼亚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叫俄亥俄的地方,当时尚未开发,是一片大草原。弗吉尼亚的富人们,看好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就成立了一个叫俄亥俄的公司,准备占领和开发这个地区。华盛顿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之一。这时英法两国都在争夺北美这块地盘。法国殖民者,早就对这片沃土垂涎欲滴,他们抢先派出军队,占领了那儿。

弗吉尼亚总督丁威迪,也是俄亥俄公司的成员,他对法国人的行径非常愤怒,但决定还是先礼后兵。他首先派华盛顿去送信,向法国人提出书面抗议。遭到拒绝后,他决定采取武装行动。

在丁威迪总督的心目中,华盛顿是最为勇敢机智的军官了。他让华盛顿担任副总指挥,组织起一支300人的远征队,去驱逐法国人。

那是一条极其危险的道路,茫茫草原上荆棘遍地,人迹罕至,常有野兽出没。华盛顿知道,在草原深处,居住着一支印第安人。他们以草原为家,熟悉地形,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对于顺利完成任务,是会大有好处的。华盛顿率领部下,找到了印第安人的住处,送给他们礼物,向他们宣传,远征军不是来抢占他们地盘的,是来驱逐法国人的。这些印第安人,也曾遭受过法国人的骚扰,十分仇恨法国人,所以,愿意帮助远征队打击法国人。

一天,几个印第安人来到华盛顿的指挥所,报告说:在维尔河边的树林中,发现有法军的营地,人数不多,没有什么战斗准备。华盛顿听后欣喜万分,决定发动一次袭击。

华盛顿把部队分成两股,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向法军营地包抄,黎明时分,到达阵地:

此时,法军士兵正在酣睡,门口值勤的哨兵,也在低头打瞌睡。“打!”华盛顿一声令下,密集的枪弹射向法军营地。

法军乱作一团,不少人赤条条地被打死在床上。个别机灵的士兵,忙举枪还击,指挥官朱蒙维尔拿枪向外冲的时候,被打死在门口。这一仗,远征队只用了15分钟,法军死伤数人,其余全部被俘,华盛顿初战告捷。

这是华盛顿参加的第一次战斗,他成功地运用突然袭击的办法,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后来,他担任大陆军总司令的时候,运用这个办法打了许多的大胜仗。

1776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不堪英国殖民当局的压迫,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他们组织起自己的队伍——大陆军。“我认为,目前局势危机。我们的军队必须联合起来,任命一个总司令。”亚当斯从座位上站起来,这位未来的美国第2任总统,目光急切,扫了扫参加费城第2次大陆会议的代表。

他的目光停留在坐在门口处的华盛顿身上。亚当斯凝视着。他了解这位来自弗吉尼亚的中年人,只有这样一个既富有献身精神和坚韧性格,又有军事经验和卓越美德的人,才能率领一支并不强大的军队,战胜英国。

代表们的眼睛都盯着他。华盛顿也凝视着他。会场寂静无声。亚当斯稍稍镇静一下情绪,便坦率直言:“我知道,此刻还不是提出人选的适当时候,确定人选有一定困难。但是,我还是愿意毫不犹豫地表示,在我的心目中,只有一位先生适合于担任这个重要指挥职务。他是一位来自弗吉尼亚的先生,他现在就在大家当中——”

他的目光又一次落在华盛顿身上。虽然他没有说出名字,但代表们都明白了,所有目光一下子全落在华盛顿身上。

大厅里,断断续续传来亚当斯的声音:“我说的这个人,大家都非常熟悉。他的军事才干和经验,他的富有财产、巨大才能和整个卓越的品格,都足以赢得全美洲的赞同。他能够把所有殖民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在这一点上,他要胜过所有人。”

1775年6月15日,大陆会议再度表决。结果,全体一致通过,任命华盛顿为美洲大陆军总司令。

这是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真正决定华盛顿未来命运的转折点。

第2天,华盛顿平静地出现在会场上,没有丝毫得意神情,反倒更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华盛顿走马上任了,成千上万的人涌集坎布里奇。他骑在马上,检阅部队。行至一棵榆树下,他掉转马头,对着部队,以总司令的身份抽出了指挥刀。整个城镇顿时喧闹起来。人们欢呼自己的统帅,穿过历史烟云,来到了他们面前。

从此,华盛顿的命运,和大陆军、美国密不可分。他时刻清楚意识到,自己代表着一支独立的军队,代表着一个新生中的国家。他必须维护总司令的尊严,不仅仅为个人,更是为祖国。

摆在华盛顿面前的局面,十分严峻。他统率的大陆军,仅仅是几千殖民地居民组成的民兵,既缺少弹药,又未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而面对的一万多英军,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华盛顿一方面整顿军队,一方面采取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战术,不断给英军以打击。

马萨诸塞的首府波士顿,是殖民地的一个重要港口,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就是在这里点燃的。以威廉·豪为首的英军主力,就布防在波士顿。因此,收复波士顿势必给英军以沉重打击,还能大大鼓舞殖民地人民的士气。

当时,驻守波士顿的英军有1.1万人,其中大部分布防在前沿阵地,距大陆军的阵地仅有150米,在城东侧,有3座机动炮群监视着海口,在波士顿和半岛之间的海面上,游弋着一艘装有20门炮的军舰。另有大批英军驻在城南,扼守着由陆地通向波士顿的唯一通道。

大陆军的士兵,散布在一条长约八九英里的半圆形弧线上。为了蒙蔽敌人,号称有1.5万人,而实际人数不足一万。

1776年3月,寒风凛冽,港口开始封冻。华盛顿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袭击英军,一举收复波士顿。

在波士顿东部,有一个隘口,名叫道彻斯特高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如果谁占领了这块高地,也就差不多占领了波士顿。这时,英军也在打算占领这块高地。

3月2日,华盛顿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他跟普特南将军率部分士兵,分两路进攻南面的波士顿通道,以牵制英军主力。同时,命令大陆军炮台炮击英军阵地,佯装着掩护进攻的部队。连续两个晚上,英军对华盛顿的意图毫无察觉,第3日晚,华盛顿派托马斯将军,率另一部分士兵悄悄占领了道彻斯特高地。士兵们不顾疲劳,奋战一夜,在高地上矗立起两座炮台。

英军完全暴露在大陆军的炮火之下。次日,豪将军妄图反扑,但因气候恶劣延误了行动。3月6日晨,大雨如注,大陆军士兵顶风冒雨,向驻波士顿的英军猛烈开炮。英军乱作一团,曾经不可一世的威廉·豪率领英军狼狈逃出波士顿。

收复波士顿,使北美殖民地军民扬眉吐气,士气大振,人们更加爱戴和尊重华盛顿。

转眼之间,1776年圣诞节快要来到了,驻守在特拉华河畔的华盛顿,决定利用节日之机,向对岸特伦敦城里的英军,发动一次突然袭击。

圣诞之夜,特拉华河畔,寒风怒吼,大雪纷飞。华盛顿率领衣着单薄的士兵,趁着夜色登上船只,乘风破冰,向对岸驶去。

凌晨3点左右,大陆军登上河岸。“兵分两路,向特伦敦进军。”华盛顿压低声音发出命令。

天亮时分,华盛顿的军队接近了特伦敦附近的一个村庄。四周白雪茫茫,方向难辨,这时正好有一农夫早起拾柴,华盛顿上前问道:“请问先生,去特伦敦怎么走?”“不知道!”拾柴的农夫冷冷的回答,头也没抬。“他是华盛顿,您也许愿意向华盛顿将军提供些情况吧?”华盛顿的副官上前插话。“华盛顿?大陆军总司令?收复波士顿的那个乔治·华盛顿?”“正是。”华盛顿肯定地点了点头。

望着华盛顿和战士们身上的冰甲,农夫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又是惊喜,又是激动:“上帝保佑你们,英军的哨兵就在前面的那间房子里,附近的树林里也布有哨兵,不过由于过圣诞节,又天寒地冻,他们没有出来巡视。”

华盛顿立即下令包围哨兵站,主力部队继续向特伦敦逼近。

中午时分,华盛顿率部到达特伦敦北部,另一支部队也从侧面包抄上来。特伦敦守军是一支雇佣兵,经过整整一夜的圣诞狂欢,他们刚刚进入香甜的梦乡。

随着一阵滑膛枪声,特伦敦骚动起来。大多数雇佣兵在床上束手就擒,有的还在梦里就稀里糊涂地当了俘虏。一部分雇佣兵提着没有来得及系好的裤子,跑到了街上,他们横冲直撞,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逃窜。英军指挥官拉尔,也在逃跑的途中中弹落马,乖乖地把指挥刀交出,投降了。

夜袭特伦敦,大陆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他们击毙敌人22名,俘虏敌人948人,而大陆军只伤亡了7人,其中一位名叫詹姆斯·门罗的伤员,后来成为美国第5任总统。

特伦敦大捷,不仅在美国,而且使整个欧洲都认识到,华盛顿是一个了不起的将军。

英军的统帅豪将军,正在纽约度假,他得知华盛顿全歼特伦敦守军的消息后,恼羞成怒,立即命令他得意的将军康华里,率8000大军去围攻特伦敦。企图一举消灭华盛顿的部队,以解心头之恨。

在特伦敦的西北方向,还有一座小城,叫普林斯顿,在那里驻守着3个团的英军。康华里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他与普林斯顿的英军商定,从东西两面夹击华盛顿,打败华盛顿不在话下,并为自己的如意算盘洋洋自得。

驻在特伦敦的大陆军,腹背受敌,处境非常危险,将士们都很焦急。华盛顿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金蝉脱壳的妙计,他决定避开敌人的主力,进攻敌人最薄弱的部分,乘英军夹击特伦敦之时,放弃特伦敦,去攻取普林斯顿。给敌人一座空城,让他们空欢喜一场。

傍晚,为了迷惑敌军,华盛顿让士兵们在阵地前面燃起篝火,佯装挖工事巩固阵地。

康华里果然上当,他令士兵们早早休息,以便迎接第2天的战斗,自己到阵前巡视一圈后,也回到营帐,高枕无忧地睡大觉去了。

夜深人静了,华盛顿命令队伍悄悄集合,他们用棉被裹上车轮,用耳语传达着命令,神不知鬼不觉的撤出了特伦敦。然后往西北悄然潜行,在天亮前,到达了距普林斯顿一英里处的郊外。

此时,普林斯顿的英军正在集合,准备南下,与康华里合围华盛顿。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一会儿了。

华盛顿命令麦西迎战英军的先头部队,沙利文率部围歼整装待发的两团英军,汉密尔顿率另一支部队进入普林斯顿,占领制高点——普林斯顿大学。

天亮时分,经过一场漂亮的围歼战,华盛顿结束了攻占普林斯顿的战斗。大陆军击毙英军100多人,其余的英军,全部当了俘虏。

这天夜里,康华里一直在做着围歼华盛顿的美梦,甚至有几次都笑出声来。天破晓时,他被远处传来的枪炮声惊醒,匆忙到阵地上察看,发现对面的美军阵地上已空无一人。他才明白又一次上了华盛顿的当。

这次战役后,康华里羞恼至极,大病了一场。从此,他只要一听到华盛顿的名字,心里就发颤,已在精神上彻底输给了华盛顿。

转眼间,美国独立战争已进入第5个年头。这年夏天,罗尚博统率的6000名法军抵达美国。美法联军的组成,加速了彻底打败英军的进程,大决战的日子就要到了。

此时,英军的主力已退守到沿海,主要集中在纽约和约克敦这两座城市中,准备伺机而逃。华盛顿的主力部队,围住了驻守纽约的英军。但是,这里并非是华盛顿选择的决战地点,美法联军经过细致地分析和协商,决定把决战地点定在弗吉尼亚的约克敦。这次,华盛顿又使用了声东击西的计谋。

为了迷惑敌人,华盛顿故意令部队在纽约附近调集炉灶、饲料和船只,作出要与英军在纽约决战的姿态。暗地里,他却率大部队南下弗吉尼亚,准备与英军在约克敦决战。

当时驻守纽约的英军首领叫克林顿,康华里则驻守在约克敦,他们两人对华盛顿的意图全然不知。被蒙在鼓中的克林顿,唯恐法国舰队再开进哈德逊湾,断了他的海上逃路,便连连向康华里求援。真正处于危险之中的康华里,对自己的处境毫无察觉,自以为占据了有利地形,华盛顿是无可奈何他的。因此,他一再表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抽调一部分兵力,北上支援克林顿。

康华里据守的地域,在他看来是有利地形,但实乃兵家忌守的危地险境。约克敦西邻威廉斯堡,东临通往切萨比克湾的约克河口,这是一条狭窄细长的水域,只要一支小小的舰队,就能将其封锁住,再有一支部队从西往东进攻,康华里就插翅难逃。华盛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舍纽约而取约克敦的。

当康华里终于明白过来的时候,已为时太晚。美法联军已经封锁了约克河口,占领了威廉斯堡。不久前还表示要援助别人的康华里,这时,赶紧向克林顿求援,但已无济于事,美法联军的布防水泄不通,克林顿的援军开不进切萨比克湾。华盛顿率领着美法联军,向约克敦发起了强大攻势,康华里见大势已去,走投无路,只好率8000名英军无条件投降。

约克敦战役,在美国独立战争史上,真的是“天翻地转、扭转乾坤”的一仗。

1783年3月下旬,德斯坦伯爵属下的法军“胜利号”军舰抵达费城,带来了各方代表在巴黎谈判和约的消息。同时英军司令盖伊又给华盛顿写来了信,内称英国政府已命令他在海上和陆上停止一切敌对军事行动。

4月17日,华盛顿接到大陆会议关于停止战争行动的公告。

第2天,华盛顿宣告:美利坚合众国与不列颠王国实行休战。而4月19日为战争结束日。

停战,像一颗晨星,预示着西半球更加灿烂光明的一天即将来临,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并存活了。

华盛顿的心情是激动的,他为战争的结束而感到欣慰。

他祝贺他的部队:“……我们国家的自由已经得到充分的承认和明确的保障,爱国军队的美名已经使那些备受艰苦和危险、坚持战斗的人流芳百世。”

现在结束了战争,所面对的就是广大士兵的退役问题,华盛顿自己的归宿问题。

军队退役可能会有麻烦,因为政府拖欠部队的军饷、津贴等问题始终没有妥善解决。这使华盛顿感到头疼。

他得赶快催促大陆会议,要大陆会议迅速做出决定。他认为,应该让士兵把武器带回家中,作为“大陆会议的一种光荣奖赏,表明他们尊重这些卓越的人物,并认可他们在饱受痛苦时表现出的道德和作出的贡献”。始终,华盛顿把每个人的荣誉和国家联在一起,用以唤起人的公心。这是他思想精华的一个重要部分。

接着,华盛顿行使他的权力,把大批士兵放回家中休假。事实上,这些士兵一回到家中,就一心一意过起了自己的日子,渐渐地就把政府所欠他们的薪饷之事忘在脑后了。但是,带回家中的武器几乎都被置放在显眼的位置上,因为这些武器是士兵们的荣耀,是勇敢无畏和军事功勋的光荣标志。

尽管他们没有带回钱来,但是带回的武器却成了他们在后代面前津津乐道,并使人肃然起敬的资本。武器使他们引以自豪。

华盛顿又一次解决了政府束手无策的问题,部队是在友好而顺利中逐渐遣散的,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是,从更深的地方去想政府,华盛顿通过政府拖欠部队薪饷这件事,看到了当时美国联邦政府的种种弊端。他为政府能否在日后治理好国家而捏着一把汗。

1783年6月8日,在思考了多天以后,他写出了数份告别辞,发给了每个州的州长。

告别辞的开头部分写道:“在离开家乡的漫长而痛苦的岁月里,我从来没有断绝过引退回家的想法。我希望在那远离尘世的没有诸多烦扰之事的地方平静地度过余生。”

1783年10月18日,大陆会议决定解散大陆军。

11月2日,华盛顿向军队发表演讲:“总司令现在要做的是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美国军队讲话,并亲切地、长期地向你们告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