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精华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9 14:19:46

点击下载

作者:纪乾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精华版)

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精华版)试读:

前言

纵观中国历史,英雄豪杰不在少数,风云人物更是层出不穷,历朝历代,各色君王将相,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上下五千年,留名青史者,浩荡如天军,璀璨如银河,就连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坏人”也多如恒河沙数,数不胜数,但历史中的英雄也好,奸臣也罢,大多都是男人,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完全是一边倒的“阳盛阴衰”,就像历史的英文“history”,是“他的故事”,看来外国的情况也同样如此。而女人是否就只有躲在历史的大幕背后,充当相夫教子、端茶倒水的可怜角色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一次,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中国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们。

为什么是“坏女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时坏名声要比英名美名传播得更为久远,更能激发人的好奇之心。英雄好人,世世传颂,流芳百世,被当作学习和效仿的典型,时间久了,难免令人产生审美疲劳;坏人代代遭人唾骂,遗臭万年,却又并非一无是处,毕竟不是什么都可以留名青史。而能留名于世的“坏女人”就更不得了,更让人难以抑制地想揭开她们的粉色面纱,一窥究竟了。

三千年前的妲己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坏女人,并且一坏就坏得个彻彻底底。《史记》有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妲己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妲己非但极尽淫秽之事,且心毒如蛇蝎,她创出“醢刑”(将人剁成肉酱)、“炮烙之刑”等残酷刑罚,还残害忠良,挖比干之心这一事迹想必所有人都不陌生,因此这苏妲己可真不愧对她“千古毒妇第一人”的恶名。

时间推移到两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绝对不是个省油的灯,单是帮刘邦杀掉韩信这一事就可见一斑,因刘邦曾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吕后就偏偏把这韩信用布兜起来,用竹签刺死,杀他个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真可谓“坏”得极有水准。而和她的另一种手段相比,杀韩信就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对于眼中钉,肉中刺的戚姬,吕后砍其手足,挖眼烧耳,灌上哑药,丢进粪坑,任其哀号,称为“人彘”,真可谓惨绝人寰,仅此一招,也使得吕后在“坏女人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了。

再往前推一千年,在“顶级盛世”的唐朝,一位“坏女人”将自己的一生“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牌的女皇帝——武则天。武媚娘“坏”在她的心机叵测,她玩弄权术,比满朝奸臣更为狡猾;武则天还“坏”在她的绝情灭欲,虎毒尚且不食子,而她为了达到目的竟不惜掐死自己的亲生骨肉,此种手段,实在有悖天理伦常,为人世间所罕见。

历史风云变幻,如天马行空,一下子又来到距今一百多年的大清朝,在这里我们又得以看到一位著名的“坏女人”的身影——慈禧太后。慈禧为独揽大权,巩固地位,不择手段,诛杀异己,更在垂帘听政之后,只手遮天,刚愎自用,贪图奢靡享乐之余,还对家国危难置若罔闻,签订了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使芸芸众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果说杨贵妃是红颜祸水的典范,那么慈禧无疑就是祸国殃民的典型。

列举了诸多“坏女人”的罪状,对于她们,今天的我们是否就只有批判和唾骂吗?不,就像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一样,每一位“坏女人”也无不有她的可取之处。吕后临朝称制,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将唐朝盛世推向极致,就连饱受诟病的慈禧老佛爷,也曾平定太平天国,推行洋务运动,使清朝实现了短暂的“同治中兴”。所以说,凡事皆有两面性,辩证地来看,每一位历史上的“坏女人”也都自有她们的过人之处,甚至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坏女人”大多是美的,不论是美艳绝伦的北齐胡太后,还是脂若凝霜的武媚娘,都是一等一的美人,更不要提倾国倾城的杨贵妃,美色是她们致命的武器,是她们“使坏”的资本;“坏女人”也是有智慧的,她们的手腕比帝王更强硬,她们的心机比弄臣更狡猾。她们靠美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们靠心计在险恶宫斗中站稳脚跟。她们“坏”亦有道,有的甚至取得了无数男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历代极品女人的奋斗史,就是当代强悍女性的启示录。我们今日看这些“坏女人”,不是学她们的心狠手辣,而是学她们敢作敢为的勇气,学她们颠倒乾坤的计谋。

历史很有意思,因为它是一场不间断地永远也看不腻的大戏,而演戏的是和我们一样有手有脚有爱有恨的人,只不过是换了时空,换了背景。现在的你我也同样身处这场戏中。

当代社会纷繁复杂,竞争残酷,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女人想要立足,就要敢于抛弃“弱者”的身份。现代常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而女人这次要占据主动:“女人要敢使坏,人生才会精彩,女人要会使坏,人生才能立于不败。”

第一章 中国最早的“狐狸精”——妲己

她是历史上有名的祸水红颜,在神话传说中被描述成狐狸精。她带着任务接近纣王,却在经过一系列的打击后选择放弃,最终沉沦下去。她是一个失败的女“间谍”,搭上了青春,搭上了爱情,搭上了性命,最后还背上了千古骂名。

一、阴谋与“爱情”

妲己出生在商朝最后一个皇帝——纣王统治的时期。这个纣王,其实姓“成”,名叫“受”,他的父亲叫“乙”,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君王。

纣王20岁继位,当时商朝开国已经300年了,国力雄厚,物阜民丰,人心稳定。纣王继位的时候,先帝给他留下了一批名臣贤相,纣王在这些大臣的劝谏教育下,也曾经勤于政事,所以当时的政治也还清明,周边都还平安。纣王血气方刚,威武有力,传说能和猛兽打架,神勇在当时无人可比。同时,他又非常聪明,能言善辩,还通晓音律,加上相貌堂堂,仪表不凡,于是刚愎自用起来,常常自以为天下之人都不如自己,并且常以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来标榜自己。他还凭借丰沛的国力与自己过剩的精力,大举向东南方向发展,征服了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天的淮河流域)。

纣王在位的第40年,也就是公元前1047年,纣王继续扩张领土,扩张到一个叫有苏的国家的时候,有苏国抵挡不住,国王苏护只好把女儿——苏妲己献出来求和。

苏妲己来到纣王身边的时候,纣王已经是60岁的人了。苏妲己却正值青春年少,相貌俊丽,美言传情,于是马上把纣王的心套得牢牢的。

纣王并不知道,苏护舍得把女儿送给纣王,一来是作为缓兵之计,二来其实酝酿着更大的阴谋。

妲己从小就和其他女孩长得不一样,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像两颗夜明珠。打从妲己出生之日起,巫师就曾叮咛苏护,这个女子非同寻常,必须细心呵护,日后必成大器。

妲己长大以后,更是生得惹人喜爱:秀发如泼墨,杏脸桃腮,眉毛像春山浅黛,眼睛若秋波婉转,胜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苏护很喜欢自己的这个女儿。

为此,苏护特地为女儿建造了一所芙蓉园,院子里有一个大池子,池子里满眼都是芙蓉。每到夏天,芙蓉盛开的时候,满园的艳丽景色让人目不暇接,红花翠叶,朵朵争艳。然而花儿再美,也美不过妲己。

妲己的美貌迅速远近闻名,15岁那年,前来求婚的人踏破了门槛。这些人大多是各个诸侯的王孙王子,还有朝廷里的大臣将军。古时候,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妲己对这些人都不知道。而老爸苏护呢,也在前来求亲的年轻人里挑啊挑,终于挑到了一个满意的人物,他就是西歧王的第二个儿子姬发,也就是后来建立周朝的周武王。

西歧王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商朝国力强盛,西歧王也对它表示臣服,他的国家成了商朝最西边的一个属国。

姬发相貌清秀,气度高贵,有帝王风范。同时他为人稳重成熟,深沉内敛,宽厚仁慈。苏护很是满意,但是他不知道女儿是怎样想的,于是就决定让两个孩子先相处相处。

这个时候正是芙蓉刚刚盛开的季节,妲己刚刚起床。来到院子里,看到一夜之间满池的芙蓉都开了,她不禁心花怒放。蹦蹦跳跳地跑到池边,一边喊一边招呼女仆过来陪她玩。她掀起裙子,想也不想就把脚伸到了水里,然后几阵扑腾。水花溅到叶子和花上,很好看,妲己“咯咯咯”地笑起来。

15岁的她还是一个孩子,那个时候还没有对女子的礼仪有所规范,妲己虽然是一个千金小姐,却一点不讲究。她和女仆摊开坠满宝石的裙摆,摆弄起长到脚跟的发辫,说说笑笑,还时不时把池塘当做镜子,自我欣赏着。

正在说笑着,妲己突然看到池子里除了自己和女仆的倒影外,又多了一个男子的倒影,她下意识“啊!”地叫了起来。

这个年轻男子就是姬发,姬发看到妲己,不由得感叹道:“妲己果然是绝色佳人啊!”

可妲己似乎对这个不速之客很有敌意:“你,你到底是谁?”

姬发行了个礼:“在下姬发,是西歧王的二公子,应你父亲的邀请,来这里做客,冒犯了小姐,还请小姐谅解。”“噢,原来是这样。”妲己松了一口气,开始打量起这个年轻的公子来。只见他有两道浓郁的剑眉,眼睛深邃,看起来仪表不凡。他看着妲己的时候,还露出微微的笑意,让妲己有点不好意思。妲己长到15岁,很少见到其他男子,也从来没有对哪个男子动过情。在一个仲夏的早晨,遇到这样一个彬彬有礼、谈吐不凡的男子,这个15岁的女孩心里不禁泛起了一阵涟漪。

这天以后,姬发每天都来找妲己,妲己本来对这个姬发印象就不错,时间一长,对他越来越有好感,甚至有点难舍难分了。苏护见女儿对这位姬发公子也很满意,就把这门婚事先定下来。他让姬发先回国,准备改天成婚。

西歧国离有苏国很远,姬发去了两个月还没有回来,妲己等到满池的荷花都谢了,天气也凉了,还是没有见到姬发的影子。

这个时候,商纣王还在扩张领土。由于兵力强盛,他先后吞并了周围的好几个小国,紧接着把矛头指向了有苏国。

有苏国只是一个小国,领土不大,人口也稀少,正在苏护为怎样抵抗外敌入侵犯愁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来报,说纣王派使者来了。

苏护很吃惊,这个时候,纣王没有发兵,反而派使者来,有什么企图呢?苏护还没有想明白,使者就进来了。使者环视了一周,看着苏护说:“您就是苏护?”

苏护说:“正是。”他招呼仆人为使者倒水,“不知道大王派您前来鄙处,有什么指教吗?”

使者笑了笑说,“不瞒您说,我这次来,是来讲和的。”

苏护有点吃惊,商国和有苏国国力悬殊很大,这次纣王派使者来讲和,说不定有别的要求。那会是什么呢?

使者见苏护神色紧张,微微一笑,说:“听说贵国有一位女子叫苏妲己,貌美如花。我们大王也不忍心和贵国大动干戈,所以就想到了这样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如果您把妲己献给我们大王,我们不就可以避免这场战争了嘛!”

苏护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他心想,妲己可是自己最喜欢的女儿啊,而且已经许配人家。这个纣王据说已经有60岁的年纪,后宫也已经有很多女人,他的女儿也有妲己这么大了,我怎么忍心把亲生女儿往火坑里推呢?

使者见苏护很为难,就对他说:“您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我们大王说了,给您十天期限,十天以后如果还迟迟没有回应,就休怪大王不讲情面了!”说完甩袖离去。

使者走了以后,苏护坐在那里半晌没动。姬发还没有来,就算来了,又能有什么作用呢?他也只是一个臣子罢了,臣子能抢得过国王吗?看来,他只有对不起女儿了。

妲己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哭得死去活来,可是也没有办法。她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知道父亲这个时候很为难,为了有苏国,她也只能豁出去了。

一天,妲己正倚在树旁,天气渐渐凉了,树叶已经开始变黄,慢慢飘落下来,妲己伸出手,接住一片落叶:“叶子啊叶子,你曾经也很翠绿,生机勃勃,今天却这样衰老。你还爱这棵树,对吗?为了他来年更加旺盛,所以你甘愿离去,对吗?”她说着说着,忍不住掉下泪来,“我马上就要被送给纣王了。可是……姬发,姬发你在哪里呢?”

猛然间,树下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同她的影子重合了,他给她擦去泪水,牵起她的手。“姬发?”“妲己,我来晚了。发生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姬发……”妲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她扑到姬发的怀里,大哭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姬发给她擦了擦眼泪,牵起她的手,说道:“跟我来。”

妲己疑惑地跟着他走。

姬发带着妲己,躲过层层护卫的双眼,来到一所废旧的庭院。院门口堆满了厚厚的一层落叶,门框上布满了蜘蛛网,满是灰尘。门缝之间透出若有若无的丝丝寒气,令人不禁心生恐惧。妲己禁不住就要后退,然而姬发却紧紧拉住她的手,带着她钻了进去。

想不到院子里竟是另一番景象:遍地栽满别处从未见过的奇花异草,四周萦绕着薄如轻纱的白雾,而稍远处的房舍中则传来一波似有似无的琴音。“这是哪里?”妲己不解地问。“嘘!”姬发示意她小声点,“这里囚禁着一个占卜师。”他顿了顿,又问道:“你想知道你的命运吗?”

妲己点了点头。“那你随我来。”

妲己看着姬发,他的脸上满是坚定的神情,她不自觉地握紧了他的手。

一个声音从黑暗处传来:“二位敢越过那一重封印到我这儿来,还算是有胆识的年轻人,如果有什么事,不妨直言。”

姬发于是回答:“请告诉我们两人的未来。”

那人想了想,只说了一句话:“紫星之辉夺白昼,皎月之光遮半天。”

姬发正要问是什么意思,忽然听到门外有动静,暗说一声:“不好!”拉起妲己就往门口跑去。他们刚迈出大门,门就重重地关上了,好像盖上了一具棺材。“妲己,”姬发严肃地说,“这次要你进宫,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了。”

妲己点点头。

姬发接着说:“商纣王横征暴敛,已经很不得民心,只是苦于没有力量能够推翻他。你去了以后,可以作为内应。有朝一日我西歧国力量壮大起来,就可以联合有苏国对抗纣王了,到时候你和我们里应外合,肯定可以一举打败纣王。到那时,臣民也会感谢你为黎民百姓铲除了这样一个昏君的。推翻纣王的时候,也就是我接你到西歧国的时候。”

妲己含着眼泪,点点头,她终于明白,命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临走之前,姬发又从怀里掏出一支雕着芙蓉的珠钗,让她见物如见人。妲己含泪送别了姬发,她心中默默地想,这一去生死茫茫,只愿有生之年还能见君一面,便死而无憾了。

二、入宫梦商亡肇始

在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的护送下,妲己踏上了进宫的征程。由于刚刚经过战乱,路上全是荒废的田地,人烟稀少。遇到一些百姓,也都是些叫苦连天的饥民,还有一些饿死或战死的死人,没有人给他们安置,就横七竖八地躺在路边。妲己透过帘子看到这些,不禁心惊胆战。“战乱真可怕,”她想,“可能这就是姬发与父王不惜一切要推翻商纣的理由吧。”

经过几天几夜的旅程,妲己来到了都城,在稍微安顿好之后,她被带去见纣王。

在大殿里,她见到了传说中的纣王。纣王这个时候已经60岁,看起来浓眉大眼,有一种威武之气,但明显有晚年发福的迹象。妲己看到这个和自己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心里凉了半截,可既然来了,就没有回头的余地。纣王旁边坐着姜王后,后面还有一些妃子。大家齐刷刷地看着妲己,心里各怀鬼胎。有的人眼睛里冒火,有的人心里暗暗羡慕,有的人不置可否。

妲己垂着眼,轻轻走到纣王身边,行了个礼。“把你的头抬起来。”纣王说。

妲己微微抬起头,但还是垂着眼,不敢看纣王。

纣王看着妲己,不禁感叹道:“美人,美人啊!”

就在纣王笑呵呵地看着妲己的时候,妲己感觉到旁边有一双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她,她不禁抬头看了一眼,原来是姜王后。妲己明显感觉到姜王后眼神里的醋意。

只听姜王后说:“大王喜欢的话,就让她住在后宫,让我和其他妹妹好好照顾妲己。”说完得意地瞟了妲己一眼。

纣王欣然同意,于是封妲己为妃子,把她安排在离纣王最近的一个宫殿里。

从此以后,纣王天天来妲己这里,赐给她很多金银珠宝首饰,还派了很多宫女服侍她。妲己享受着在家里也享受不到的奢华生活,心里却时刻没有忘记她的姬发,还有远在有苏国的父母。

纣王宠信妲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除了上朝,其他时间他都跑到妲己的寝宫里,这让姜王后和其他妃子非常生气。在妲己之前,从来没有哪一个妃子让纣王这样鬼迷心窍。姜王后于是处处给妲己设绊。妲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却处处受气,又不能说,所以只有偷偷抹泪。

越是受气,妲己就越想念姬发,想到了自己来这里的使命:“我来这里不是和这帮女人争风吃醋的,而是来帮助姬发成就大业的。”

想到这里,妲己的心里好受一点。可怎么帮姬发呢?

妲己心想:“姬发啊姬发,你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又委这样的重任给我,我怎么办呢?”

妲己其实并没有读过多少书,而那个时候也确实没什么书可读。孔孟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四书五经也要几百年以后才能出现,天文地理更是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的人们极少接触科学,接触的主要是图腾、宗教、神话传说。妲己虽然也算出身名门,但也没有学过什么知识。这个15岁的小姑娘面对国家社稷的重任,不免头大起来。

这天,妲己又被姜王后叫去骂了一顿,正在抹眼泪,忽然听到有人进来。妲己正在气头上,于是头也不抬,训斥道:“不是让你们不要进来的吗,怎么这么没记性!”“是,我这就出去。”

妲己听到的是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她抬起头,看到一个宫人打扮的男子。殷商时候,皇宫里还没有太监,宫里的男子都叫做宫人。“你是谁?”“我是新来的宫人。”“新来的宫人怎么了,她们没和你说我谁都不让进来的吗?”“是,是,奴才该死,奴才不知道。只是有人让我带口信给您。”“谁?”

这个宫人环顾了四周,确定没有人,于是小声说:“是姬公子。”

妲己“霍”地站了起来:“是姬发。他在哪?你是他什么人?”

宫人示意她冷静下来:“您不要激动。姬公子让我和您说,他也很想念您,他知道您在这里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他请您一定要坚持下去。”

妲己不由得又掉下眼泪,心想:“姬发,我还以为你把我忘了。”

宫人顿了顿,又说:“姬公子知道您在宫里只身一人,没有帮手,于是派我来助您一臂之力啊!”

妲己擦了擦眼泪,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伍言。”

伍言的到来给妲己的生活增添了一些色彩和依靠。他一方面协助妲己对付纣王,另一方面保护妲己,此外,还兼任妲己的“心理医生”。每次妲己强颜欢笑送走纣王,或者受到后宫其他人的冷遇,伍言都会来安慰和开导妲己,妲己对伍言越发信任起来。

伍言还和妲己商量了计策:一方面,要利用纣王对妲己的宠爱,魅惑纣王,让他荒废朝政,好让更多的人反对他;另一方面,要结识拉拢朝廷里更多的人站到自己一边,为以后姬发发动暴动做内应。

由于有伍言这个军师和朋友在身边,妲己对宫里的生活更加有信心了,气色也更好了。纣王每次来见她,都说妲己越来越娇艳了,也越来越喜欢妲己。妲己应付着这个自己不喜欢的君王,却经常在登山的时候,朝着有苏国的方向,还朝着姬发所在的西歧国的方向,极目远眺,盼望着姬发早日来解救她。

三、宫廷斗争残忍血腥

妲己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坏心眼儿的女子,但是宫廷的斗争和生活的变故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情。如果这些打击是致命的,那么这个人的性格也会彻底改变。

纣王见妲己这么思念家乡,就下令把妲己的父母——苏护夫妇接到宫里,还准备赐给他们供奉,好安心在宫里陪伴妲己。

妲己很开心,来到这里一年了,还没有见过父母,确实挺想念的。于是她就安心地在宫里等待他们的到来。

苏护夫妇带着几个随从就出发了,经过一个县的时候,这个县的县官已经被叛乱的百姓打死了。苏护夫妇经过这里的时候,这些人见他们衣着华丽,也把他们抓了起来。

这些都是被逼无奈而造反的百姓,个个吃不饱、穿不暖,对贵族很仇视。他们在得知苏护夫妇是纣王的岳父岳母以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我们在这里生活得饥寒交迫,钱财全被你们这些人挥霍光了,我们岂能放你们走,到皇宫去享福?”于是把苏护夫妇还有随从全杀了。

妲己在宫里等了很久也不见父母的到来,最后却得到了父母惨死的消息,不禁哭得死去活来。在痛定思痛以后,她对纣王说:“我父母是为了我而死的,我一定要为他们报仇!”

纣王说:“那是当然。我马上就派军队,把这伙叛贼缴杀了。”

很快,造反的百姓一个个被活捉,押到都城。妲己派人砍断他们的手和脚,让他们在痛苦中死去。

伍言第一次见识到妲己这样狠心,他握住妲己的手:“娘娘,您的手怎么那么凉?”

看到杀害父母的仇人痛苦地死去,妲己露出快意的笑容,这个时候,她的牵挂只有两样了:一是姬发送给她的芙蓉钗;二是伍言。

然而妲己没有想到,她的寄托正在一个一个的消失。姜王后和后宫的妃子们见伍言和妲己走得较近,竟然诬陷伍言和妲己有私情。

一天,纣王打猎回来,看到妲己和伍言在一起弹琴,虽然没有出格的举动,却也让他醋意大发,于是马上派人把伍言拖出去。

伍言为自己辩解,纣王听了更生气,马上派人把伍言的舌头割了下来。妲己看到伍言血淋淋的嘴,吓得尖叫起来。

伍言醒来以后,反而安慰起妲己。妲己每天都瞒着纣王偷偷地给伍言换药,一边换,一边哭。伍言的伤口不再流血之后,妲己的心也变得坚硬起来,这让她以后即使看见炮烙之刑,听到犯人凄厉的叫声,也能无动于衷,心如止水。

父母惨死、伍言为自己受伤,这一切对妲己来说打击太大了,她长到16岁,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惨烈的事情。随着这些不幸事件的发生,妲己的心也渐渐变得冷静起来,但她还有一个盼头,那就是有一天姬发能够来拯救她。

但是很遗憾,这个愿望也化为泡影。纣王自从伍言这件事情以后,对妲己的防范加强了。通过多方打听,纣王得知妲己和姬发之前有过婚约,加上姬发又迟迟没有娶妻,纣王不禁怀疑起来,这两个人是不是还在想念着对方呢?

纣王派人打听姬发和妲己婚约的事情很快就让姬发知道了。姬发马上派人选了一个妃子,即刻完婚,同时在冬天进贡的时候送了很多东西,以表自己的忠心。

妲己听到姬发娶妻的消息后,不禁瘫坐在地上,半天缓不过神来。

伍言偷偷地来到妲己身边,安慰她,虽然他已经不能说话,但是他比划着,让妲己明白他的意思。“姬公子这样做,肯定是有自己的原因,他不会对您变心的。”

妲己看不懂,也听不进任何解释,她只知道,她来这里就是为了姬发,可现在,姬发背叛了她。

这个以爱情为生命的女人,听不进任何解释,固执地认为姬发违背了诺言。她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这个心灰意冷的女人眼里透出绝望和愤怒,她把芙蓉钗从楼上扔了下去。

四、心如蛇蝎媚力欲狂

妲己逐渐变得更加妖媚,天天浓妆艳抹,开始了浑浑噩噩的生活。她嫌弃原来的宫殿太陈旧,缺乏刺激,就要求纣王为她另外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要求所有的栏杆梁柱都要用玛瑙装饰。

纣王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为了凑足建设的费用,他调用了大量国库的经费,还向民间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搜刮了大量民脂民膏,另外还征召了十万民工,不分白天黑夜地施工。宫殿终于在七年以后竣工了,这就是有名的“鹿台”。

鹿台是一座宫殿群,大宫殿有100处,小宫殿有72处。

鹿台建造好了以后,妲己搬了进去,天天歌舞升平,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纣王见妲己喜欢歌舞,就让乐师创作出靡靡的音乐和下流的舞蹈,在宫殿里朝夕欢歌。从此,纣王彻底荒理朝政,日日夜夜和妲己在鹿台醉生梦死,纵欲行乐,甚至忘记了时间。

纣于还在卫州设了“酒池”,把肉挂在树上,称之为“肉林”,天天在这里摆宴,宴请大臣贵族来宴饮,最多一天请了3000人来吃饭。纣王还派宫里的宫人和宫女不穿衣服,裸体在肉林里追逐嬉戏,场面不堪入目。

由于纣王对妲己和姬发已经产生怀疑,姬发不便派人向妲己说明自己的真心实意。眼看着妲己自甘堕落,姬发心里也很不好受,但也没有办法。

对于自己的日渐沉沦,姬发竟然一句话也不说,为此妲己不禁更加心灰意冷了,她开始找不同的方式来发泄自己。但是她舍不得对姬发下手,而且这样做还可能引起纣王的猜疑,于是她想起了整天刁难自己的姜王后。

姜王后虽然对妲己有时候会有点小小的刁难,但她本质并不坏,也并没有加害于妲己的意思。妲己想要铲除她就只有加重她的罪名。

于是妲己暗中派人扮做刺客,趁纣王不在的时候刺杀自己。刺客被抓住以后,承认是姜王后派来的。

姜王后百口莫辩,怎么解释纣王也不相信,妲己就在一旁哭哭啼啼地说:“我来到宫里事事低眉顺眼,对王后的话百依百顺,但王后一直不领我的情,经常刁难我不说,今天还要置我于死地。”

纣王赶紧安慰她:“那就把姜王后打入冷宫好了。”

纣王正要发令,妲己却说:“姜王后出身名门,朝中也很有势力,虽然被打入冷宫,不能保证她指示外面的人再来暗害我啊!”

纣王没了主意,就问她:“那你说怎么办呢?”

妲己擦了擦眼泪,说:“我向来处事忍让,她却还要来害我,今天我不给她点颜色看看,以此警告其他的人,恐怕我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请大王对姜王后施以极刑,以此警告那些想害我的人。要不我以后怎么活啊!”说着她又哭了起来。

纣王心软了,虽然姜王后是他的结发妻子,但是妲己说的也很对,于是他问妲己:“什么极刑呢?”

妲己说:“这个陛下就交给我好了。”

于是妲己使出了很残忍的方法,先挖了姜王后的双眼,还用滚烫的油把她的双手烫伤,姜王后最后在痛苦呻吟中死去。听着姜王后痛苦凄厉的叫声,妲己发出丧心病狂的笑声,这个时候的妲己已经不是原来的妲己了。

姜王后死了以后,妲己就被封为王后。纣王天天和妲己混在一起,对她言听计从,荒理朝政。

妲己开始变得越来越残忍。自从把姜王后害死以后,妲己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感,这种快感弥补了姬发背叛她的绝望,弥补了父母死去的悲痛,也让她不再总想着已经变哑的伍言了。

纣王喜欢喝酒,经常让妲己陪他喝。为了在喝酒的时候能欣赏不同的景色,他让人在他的宫殿和邯郸之间每隔五里建一所离宫,每隔十里建一个别馆。邯郸到都城很远,路上的离宫和别馆也不计其数。纣王就和妲己乘一辆逍遥车,白天在车上戏谑,夜里张灯结彩,管弦歌韵,做长夜之饮,在不同的离宫和别馆里喝酒寻乐。

一个冬天,纣王和妲己来到摘星楼上摆宴喝酒,远远地看到岸边有几个人想过河,可那时候没有船,河里也没有结冰,几个人就想蹚过河。这时,几个老年人先挽起裤管蹚了过去,剩下的年轻人却犹犹豫豫不敢下水。

纣王很奇怪,就随口说道:“年轻人和老年人比起来应该更耐冷才对,怎么这些老人都下水了,年轻人却不敢下水过河呢?”

妲己听了就说:“陛下您难道不知道吗?是不是耐冷,和年龄没有关系,却要看个人的体质的。一个人的体质,是父母所赐。如果父母在年轻的时候生育,孩子就会气脉充足,身体强壮,骨头里都是骨髓,即使到了老年,也会很耐冷。如果父母年龄大点时生育,身体状况已经不及以前,生出来的孩子就气脉衰微,骨头也是松的,不到中年就很怕冷。这几个年轻人之所以怕冷,不敢过河,就是因为他们不是在父母身强力壮的时候生的。”

一番话让纣王张大了嘴:“竟然还有这种事?”

妲己于是说:“大王不信的话,就把这些过河的人抓来,砍断他们的腿骨就知道了。”

纣王于是照办了,答案果然像妲己说的那样,于是纣王哈哈大笑:“爱妾果然料事如神啊!”

在纣王没有原则的宠爱下,妲己开始提出一个又一个越来越残忍和荒唐的要求。有一年严冬,妲己看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和常人不同,就叫纣王命人将他双脚砍下来,研究那两只脚不怕寒冻的原因。

还有一次,妲己看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出于好奇,她不惜叫纣王命人剖开孕妇肚皮,看看腹内究竟,因而竟白白送了这母子的性命。

妲己的残忍引起了大臣们的反感和担心。后来,九侯为了分散纣王对妲己的宠爱,就送了一个女儿给纣王。但是这个九侯女不喜欢阿谀奉承,加上看不惯妲己的淫荡,被纣王杀掉了。妲己还给纣王出主意,残忍地把九侯剁成肉酱,分给诸侯,以警示天下。

五、丧心病狂激起众怒

纣王和妲己的荒淫无度和残忍无道,引起了大臣和诸侯的非议,很多大臣屡次劝谏纣王不要沉湎于女色,荒废朝政。鬼迷心窍的纣王根本听不进忠臣的劝谏,于是很多诸侯有了叛逆的想法。纣王听不进大臣的建议,反而采纳妲己的建议,以酷刑镇压人心,为此他设制了炮烙之刑,来惩罚所谓的“叛臣贼子”。

炮烙之刑的第一个实验者是一个叫梅伯的大臣,姜王后死了以后,梅伯曾经觐见纣王说:“姜王后没有过错却被处死,确实是冤枉,请大王再重新调查这件事情!”

妲己见有人替姜王后说话,就在背后参了他一本,说:“梅伯原来是姜王后的党羽,所以才为她说话。”

纣王问:“那怎么对付这些人呢?”

妲己说:“这些大臣这么不把大王放在眼里,是因为刑罚太轻了。大王何不制造一些残酷的刑罚,教训这些有异心的人,也让他们知道害怕,不敢这样对待您。”

纣王就问妲己:“爱妾有什么好主意吗?”

妲己说:“可以特别制造大铜斗,用火烧红,让受刑人用自己的双手提起铜斗把,熨在自己精赤的裸体上,肌肤即刻被烫得焦烂。这样他们才知道畏惧,朝中也不会有奸党了。”

纣王于是采纳了妲己的建议,将梅伯的衣服剥光,绑在铜柱上,顷刻间烧得肉焦骨碎化为灰烬。

这样的酷刑,妲己还认为看得不过瘾,建议纣王铸造大铜柱,竖立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之中,令受刑人赤足裸体站在炭火上,身体紧紧环抱烧红的大铜柱,如果昏绝倒下,便被烈火烧成灰烬。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炮烙”之刑。

妲已听到犯人的惨叫,笑了起来。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在大殿之前立了铜柱、铜斗各数十,凡有罪的大臣,就用这种刑罚惩戒。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敢劝诫纣王了。

这个时候的妲己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看到大臣们害怕受刑罚,不敢劝谏,纣王和妲己就更加恣意妄为,早晚荒淫欢宴,常常在摘星楼摆宴喝酒,让男男女女裸体在肉林里跑来跑去,追逐打闹。

有一天,纣王和妲己在摘星楼喝酒,还有很多妃子和宫女、宫人也都聚集在摘星楼下,妲己一时兴起,就让他们都脱掉衣服,跑到肉林里表演追逐打闹。妃子们敢怒不敢言,于是都照办了,只有姜王后后宫的72名宫女和宫人,一直暗暗流泪,不肯按妲已说的做。

妲己很生气:主子都不在了还逞什么强?那就让你们都不得好死。于是她转过脸来微笑着对纣王说:“大王,你看下面那些宫女和宫人,怎么还在那里不动啊?”

纣王往下看了一眼:“这些都是姜王后的宫人和宫女,姜王后刚死,他们可能太难过了吧,要不就算了。”

妲己说:“不能算了啊!大王有所不知,这些宫人宫女由于姜王后的死都很怨恨大王,听说私下里打算造反,暗杀大王。我原来也不相信,现在看他们竟然敢公开违抗您的命令,想必心里正在暗暗怨恨大王呢!”

纣王吃了一惊:“真有这种事?”

妲己跪了下来:“谋反乃是大事,臣妾不敢戏言!”

纣王就说:“那就让人把他们都拖下去杀了吧。”“大王且慢。”妲己叫道,“如今后宫很多人也因为姜王后的事情怨恨大王,大王何不对姜王后的宫人、宫女采用刑罚,以告诫这些对大王不忠的人呢?”

纣王于是答应了妲己的要求。

妲己接着说:“可以在这个摘星楼前,挖一个大坑,方圆数百步,深高五丈,然后把蛇蝎蜂虿之类丢到里面,再把这些宫人、宫女投入坑穴,让他们被这些毒虫啃咬。看他们还敢不敢作乱。”

纣王拍手笑道:“好办法好办法。”于是命人照妲己的话做了一个虿盆,把这72名宫人、宫女,一齐投入坑中,一时间坑下传出揪心的悲哀号哭。这就是令人发指的虿盆之刑。

太子看着这一切,觉得妲己越来越过分。一开始他还很同情这个和亲而来的女子,但是现在却发现这个女子变了一个人,越来越残忍无道了。他很担心年迈的父王被妲己蛊惑,弄不好还把商朝的江山弄丢了。于是他觐见纣王说:“法令是为有罪的人设立的,这些宫人、宫女们并没有罪,却被处以这样惨烈的刑罚,都是因为妲己进献谗言,让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妲己祸国殃民,已经触犯了众怒,以致天下人都把您看成是昏君。请您杀了妲己,以正朝纲。”

纣王觉得太子说的有道理,但又舍不得妲己。这时候,妲己说话了:“大王您不知道,太子是姜王后所生,对姜王后的死,太子一直怨恨于我,所以要诋毁我。而且据说,姜王后死了这件事让太子对大王也记恨于心,他已经和姜王后的宫人串通好了,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把您废了,自立为王呢!”

纣王听了大怒,说:“他竟然有叛逆之心,理当处死!”

妲己忙装好人说:“大王不可啊,太子丧母,心里肯定很难过,做出不恰当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您就把他发配到边疆吧,干吗要置他于死地呢?”

纣王叹了口气:“还是爱妾你通情达理啊!”于是就把太子贬谪到了偏远的地方。

纣王的残暴让大臣们非常害怕,而且当时的商朝社会也已经非常破败,民不聊生。纣王的宗亲没有不担心王朝命运的。

纣王的哥哥微子,多次劝谏纣王,纣王都不搭理他。微子没有办法,又不忍心眼看着商朝这样沉沦下去,就对他的家人说:“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江山,因为纣王的昏庸无道,马上就要完了。现在法度一片混乱,百姓都想反抗了。殷灭亡就在今天了啊。”

于是他决定去隐居,临别的时候对别人说:“如果哪天殷被灭了,请你们也不要把国家危亡的事情告诉我。”

在西边的西歧国,姬发和父亲励精图治,国力渐渐壮大起来。于纣王在位第44年的时候,姬发率军讨伐黎国,并把黎国灭了。黎国是商朝西边的邻国,灭了黎国就意味着对商朝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了。这个消息传到商朝都城,满朝大臣都为之震惊。祖伊劝谏纣王不能再荒废朝政、淫威无度了;要遵守常法,否则就是自绝于先王,上天也不会保佑商朝了。

昏了头的纣王根本没有引以为戒,他坦然地说:“我是天子,还用担心上天不保佑我吗?”祖伊踉踉跄跄地走下殿来,说:“纣王真的是不可以劝谏了”。

纣王的叔叔比干看到微子去隐居了,非常难过,又觉得他没有尽到人臣的责任,认为君王有过错而大臣不劝谏,选择逃避,就是不忠;怕死而不敢进谏,就是不够勇敢。于是他以死相争,接连三天苦苦劝谏纣王,不肯离开一步。

比干忠心直言,并指责纣王杀皇后、杀大臣、谪太子,斥责妲己的暴政,要纣王改过,建立新的朝纲,他说:“不修先王的典法,却听一个女人的话,大祸不远了。”

这句话说得纣王很生气,他觉得比干在群臣面前这样说自己,让自己很没面子,于是要杀比干。

这时,妲己说:“比干认为大王有这么多不对的地方。天子之上就是圣人喽?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比干自称是圣人,那就剖开比干的心看看怎么样?”

纣王正在气头上,就把比干活活杀死剖开,看他的心是否真有七窍。

相传比干在朝廷上被纣王挖心以后,面如土色,他摸着自己的胸口,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愤慨地跑出朝廷,骑着马往河南新乡走。这个地方商朝叫“心地”,据说到了这里就能长出心来。谁知道还没到目的地就被一个妲己派的老妇人拦住,让他买空心菜。

比干问她:“空心菜没有心能活,人没有心可以吗?”

老妇人回答:“菜没有心能活,人没有心该去死才对!”

比干听了以后,顿时口吐鲜血,从马上掉下来,死了。

这时,忽然天昏地暗,刮起了狂风,飞沙走石,这些石子沙子把比干的尸体盖住,形成了一座坟,后人把它称做“天葬墓”。

箕子看到纣王如此残酷地害死自己的叔父,知道他无药可救了,就开始装疯卖傻来活命。但是纣王看透了他的把戏,也把他抓了起来,关到牢狱里。

从此,满朝大臣谁也不敢再进谏了。看到商朝日薄西山的趋势,大臣们纷纷做了另外的准备,打算另谋高就。

于是商王朝中两个管理祭祀的乐官——太师疵和少师疆抱了宗庙中祭祀时使用的乐器逃出商都,投奔了西歧国。自此朝廷上忠良的大臣几乎已荡然无存。

六、牧野之战香消玉殒

商纣王和妲己荒淫无度,又残忍无道,制造了很多骇人听闻的刑罚,还拒绝听从忠臣的劝告,使得大臣、贵族、诸侯以及原来臣服于他的东夷、有苏国和西歧国都离心离德。

为转移人民的视线,纣王对周边各国连年征战,后又把全部兵力用于对东夷的战争。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商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不可收拾。

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文王在儿子姬发的协助下,将西歧国治理得蒸蒸日上。

当时的九侯、鄂侯和周文王西伯号称“三公”。九侯的女儿献给纣王以后,因看不惯妲己的淫荡,被纣王给杀了。事后纣王虽然有些悔恨,但鉴于自己的“一贯正确”,他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只好找了个罪名,把女孩的爹九侯做成了肉酱,以免他寻衅报复。鄂侯得知此事,非常震惊,于是跑到王宫里质问纣王为什么这样做,结果也被一起斩首,做成了人肉干。西伯姬昌看到九侯、鄂侯都被害了,私下里叹息了几声。没想到被崇侯虎听见了,向纣王打了小报告。西伯姬昌于是被逮捕,囚禁起来,几年后才被放出来。纣王还把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杀死并剁碎,和在食物中送给周文王吃,还得意洋洋地说:“谁说西伯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的肉还不知道呢!”

姬发协助父亲周文王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子牙为军师,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使百姓安居乐业。此后,姬发和父亲决定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要把纣王推翻。

第一步就是先灭掉商朝周边的小国,对商都形成包围。为此,周文王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继征服犬戎、密须、阮、共等方国,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组织军事力量向东发展,东渡黄河,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的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周文王看成是未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黎、崇等商朝的重要属国先后臣服,从而打开了进攻商朝的通路。在伐崇的第二年,周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至此,周人已处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态势,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对商朝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伐纣灭商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一次,周文王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因医治无效,带着未能实现灭亡商朝的遗憾就死去了。姬发继承了王位,就是周武王。他继续拜姜太公为军师,并用自己的弟弟周公旦等为辅佐。君臣同心协力,上下齐心,抱定了有朝一日灭商复仇的决心。

太师疵、少师疆抱着乐器逃奔到西歧国以后,向武王诉说纣王昏庸暴虐更加严重,杀了比干,囚禁了箕子,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姬发认为出兵的时候到了。

于是公元前1026年,周武王和姜太公率领战车300辆,勇士3000人,披甲战士4.5万人,东进伐纣。不久,军队就全部渡过盟津。

正在盟津休整的时候,侍卫来报,说庸的诸侯派使者求见,姬发于是请他进来。

使者来了以后,给姬发行了个礼,然后说道:“我是奉国王之命率兵前来助您一臂之力的。商纣王大逆不道,杀害忠良,引起众怒,我们愿意加入您的队伍,一同讨伐这个昏君,诸侯还派我带了一万将士,前来协助您共成大业!”

武王很高兴,于是好好安顿了庸国的使者和军队。在周军到达盟津的消息传开后,又有羌、徽、彭、濮等邻近部族首领们纷纷前来参战,姬发算了算,差不多有八百路诸侯。西歧国的军队一下子扩大到三十多万。姬发见大家士气高涨,就做了伐纣的总动员,他说:“上天设君王来统治天下,这个君王就要遵循天理。现在商纣王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疏远他的亲族弟兄,又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淫荡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去讨女人的欢心。商纣王不以夏朝的灭亡为镜子,现在他的罪恶远远超过了夏桀。今天,我们就替天行道,惩罚这个杀害无数忠良的昏君吧。希望大家同心同德,以立不世之功!”他说得慷慨激昂,士气大振。

盟津离商朝的都城约有四百里,他们于是骑马前进,从而大大提高了进军速度,终于在第二年二月到达牧野。联军到达牧野时,已经是晚上了。周武王下令军队停下来休整一夜,等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发动总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全体将士就准备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姬发举行了誓师仪式。他面对滔滔的黄河,左手拿着黄色大斧,右手拿着在旗杆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对周军将士和各部族的首领们说道:“我的友邦国君和将士们,你们辛苦了,请高举你们的戈,排齐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让我们来发誓吧!”

他接着说:“古人有句老话:‘母鸡不报晓。母鸡报晓,就会使家毁败。’如今商纣王只听妇人之言,废弃祭祀祖先的事不加过问,荒废朝政,任用奸佞之臣。我们周国接受上天的使命,从先王起就致力于顺天灭商,拯救万民。先王不幸早逝,归天前将重任托付于我。现在我姬发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你们要全力助我,上顺天意,下合民心。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伟大的功业。努力吧,各位将士!希望大家威风勇武。在商都郊外,不要阻止前来投降的殷纣士兵,要让他们帮助我们西方诸侯,一定要努力呀,各位将士!”说完他下令渡河。只见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千舟齐发,不一会儿便到了对岸。

当时的纣王刚刚灭了东夷,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他正在鹿台摆庆功酒。歌舞升平中,纣王收到了周武王联合各路诸侯已经杀到牧野的消息。“什么?”纣王大吃一惊,虽然之前也有大臣提醒纣王提防日益壮大的西歧国,但是纣王一直没有把这个西边的小国放在眼里。今天的情景着实让他吃惊。“快!在牧邑筑高台!”

纣王仓皇从鹿台下来,乘车来到牧邑的黄土岗上。天色已近黄昏,他登上临时筑起的高台,远望周师,但见牧野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篝火,那是周军的士兵在休整做饭。篝火面积很大,绵延到远方,犹如火的海洋。姬发军队的人数,大大出乎纣王的意料之外。“据说到盟津的时候,有八百路诸侯前来助阵,所以周军数量大大壮大了。”旁边的信使说道。

纣王紧张得酒也醒了,火速返回朝廷,组织兵力迎战。但由于国家的主力部队还在东夷前线,远离都城,现在调遣也来不及了,纣王没有办法,只好把从东夷前线抓获的战俘和都城及周边的奴隶,临时整编起来,作为前锋,前往牧野迎战。在都城这边,也留了一些军事力量作为后卫。

由于事情紧急,纣王决定亲自率军出征。当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时,他率领军队列阵于牧野。两军对垒,看起来商军人数众多,但商军的士气却极为涣散。

夏历的二月,春光无限好,这天又是一个明媚的天气,艳丽的阳光照着大地。空旷的田野上,两支大军静静地沉默着,大战一触即发。

随着战鼓的敲响,大战开始了,呐喊声充满了战场。但是一个时辰过去了,仍不分胜负。这两支军队各有优势,一个人多势众,一个士气振奋。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战局终于有了变化。

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却都没有打仗的心思,心里盼着周武王赶快攻进来,因此,尽管纣王左右挥动他手中的令旗,命令前锋应战,纣军却不前进。有几个士兵看着迎面而来的周军,竟然掉转矛头,跟着周军向回杀来。纣军阵脚顿时大乱。接着武王的军队掩杀过来,纣王的奴隶们纷纷掉转兵器攻击自己的军队,给武王做了先导。

周兵乘乱突击,打开了纣军的缺口。纣军抵挡不住周军和临阵倒戈的奴隶,潮水般地溃败下来。

在外城,纣王重整队伍,准备作背城一战。于是守卫都城的军队和周军展开了一场恶战,杀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嚎,死伤众多,把护城河的血都染红了。结果纣王又失败了。

纣王于是逃到鹿台。周军在攻下金牛岭以后,也冲进鹿台。在鹿台,双方又作了最后的拼杀。纣王的残余部队要么被杀,要么被俘虏。纣王在仓皇中返回城中,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宝玉衣,投火自焚而死了。

纣王死了以后,姬发的大军当天便进入商都。武王命人打扫了通往社坛的道路,祭祀了殷社。最后,姬发建立了西周王朝,并在几天后把都城迁往镐京。昏庸无道的纣王,终于被姬发推翻了。

在破败的皇宫里,姬发见到了十几年没见的妲己,他曾经的恋人。妲己正坐在花园里,宫女和宫人早就全部逃走了。姬发发现这个花园里也有一个池塘,里面种满了芙蓉,只是没到夏天,芙蓉并没有开。

姬发示意随从全部退下,他轻轻地走到妲己身边,说道:“池塘没有花,你在这里赏什么花呢?”

妲己没有抬头,她平静地看着池塘,幽幽地说:“这个池塘我来的时候就有,我让人在这里种满了芙蓉。但是芙蓉早就死了,这也只是个废池子罢了。”

姬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眼前的这个女人,是个恶贯满盈的妖后,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单纯美丽的小姑娘了。现在回忆从前,澄清过去,似乎已没有必要了。既然一切都成为过去,也已经无力挽回,就让遗憾永远地遗憾下去吧!

在将士和百姓愤怒的叫喊声中,妲己被砍下了头颅,这个时候的姬发却已经踏上了回国的路。

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一个红颜祸水的传说有关,妲己是最典型的一个。人们说她狐媚惑主,把纣王搅得魂不守舍,最后连好端端的河山也给弄丢了。不过,把国家的灭亡完全算到一个女人的头上是不公平的。妲己进宫,其实是以一个“间谍”的身份进去的,这个任务,不是助纣为虐,而是推翻纣王。但是这个“间谍”显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太脆弱,受到几次打击就把自己的任务放弃了,不仅搭上了自己的爱情,也搭进了性命。

第二章 中国历史第一“大众情人”——夏姬

中国古代第一“大众情人”夏姬是春秋时代的绝色美女,传说夏姬会采补术和永保处女之身的内视法。一直到四十多岁,仍容颜娇嫩,皮肤细腻,保持着青春少女模样。无论岁月怎么增加,她都照样美丽窈窕,妩媚动人。凡与她发生关系的男人都当她是处女,夏姬一生,与陈灵公等三个国君有不正当关系,故称“三代王后”;她先后嫁了七次,又称“七为夫人”;有九个丈夫死于她的采补之术,又称“九为寡妇”。每一个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男人都没有好下场,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实为千古第一美女杀手。

夏姬是郑国国王郑穆公的女儿,出生于公元前630年左右。自幼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具有骊姬、息妫之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之狐媚,是一个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后嫁至陈国,成夏御叔之妻,夏姬之名由此而来。

按野史传说,夏姬在十五岁那年,得遇仙人传授房中之术,学会了吸精导气、青春永驻的“素女采战术”,能使女人欲老还少,从此开始了她那多姿多彩、放荡淫靡的一生。著名艳情小说《株林野史》就以此为内容。

一、少女美丽的错误与放荡风流的寡妇

春秋中叶(公元前640年左右),有个小国名叫“郑”,国君叫做姬兰(史称郑穆公),膝下有一女,生得既美丽,又妖娆。她的美丽是绝世级别的,她的妖娆也是足以被称颂为“性感女神”。如此一个兼具美丽和风骚的女人,注定了会有一个沧桑的一生。

这个女人就是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的夏姬(准确的生卒年已不可考,“夏”是从她第一个丈夫的姓,“姬”是她的父姓)。

传说,夏姬少女时便得到了异人指点,学会了一套“吸精导气”之方与“采阳补阴”之术,不仅能让男人在床上欲仙欲死,还能够令自己驻颜有术,青春常在。这个传说当然是不足为信的,但是写史之人为了对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男人迷恋夏姬找一个看似合理的原因,于是创造了这个传说。不过,无论如何,夏姬的美和媚,一定是震撼人心到了极处。

据说夏姬的第一个男人是她同父异母的兄弟,名叫子蛮。但二人好景不长,子蛮早死,于是美丽和妖媚兼备的夏姬便成了国内权臣争相染指的对象。郑穆公无奈之下只得把她许配给了陈国的大臣夏御叔。

夏御叔本是陈国君主的后代,官拜司马(国家最高军事指挥官),有封地在株林。自从得到夏姬这个绝世妖姬之后,夏御叔便再也不愿踏出株林这片温柔乡了。夏姬婚后生下一子,取名夏征舒,又称作夏南。

好景总是不常在,夏御叔命中注定无福消受这天大的美人恩,很快就死翘翘了。

寡妇门前是非多,更何况夏姬这样的寡妇中的极品。没过多久,夏御叔的生前好友孔宁与仪行父便成了夏姬的入幕之宾。这二人同为陈国的大夫,在陈国的地位颇高,夏姬和这两个陈国重臣有了床第之欢,对她母子二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水平来说,当然有决定性的帮助。而最重要的是,夏姬那得天独厚的美貌和性诱惑,是她无法丢弃的“璧”,所谓怀壁其罪,即便她想要低调点龟缩在家里不招惹谁,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仅不可能,若她真做出一副烈女像,反而有可能把她和她的儿子送上绝路。

时光荏苒,转眼夏南已经十来岁的年纪了,夏姬为了不让小小年纪的儿子受到自己身不由己的“风流放荡”生活状况的影响,便把夏南送回了娘家郑国学习深造。郑国地处现在的河南新郑一带,无险固可以据守,历来被晋、楚、齐三国蹂躏欺负。不过比起地处偏僻的陈国来说,还是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先进很多。

长期以来,夏姬和孔宁、仪行父三人之间的默契都没有被打破。直到孔宁这老小子忽然心血来潮,向陈国君主陈灵公盛赞夏姬的妙处,于是又演绎出一段三龙戏一凤的“千古佳话”来。

陈灵公一开始并不相信已经“奔四”的夏姬还能有孔宁说的那么天花乱坠,但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夏姬不仅没有受时光无情的摧残,反而在历经沧桑之后更加增添了一份令男人看到她便不能克制的欲望,简直可以说是容光愈发妖艳如“艳妇迷情”般的让男人不可抑制。

在臭味相投的谄媚大臣的安排下,陈灵公一旦尝到了夏姬那天下仅有的妙处后,便一头扎了进去,再也不愿出来。甚至于这三个有同好的君臣之间为了相互炫耀,竟然在朝堂之上穿着从夏姬那里拿到的内衣攀比笑闹,丑闻四溢,弄得朝野上下乌烟瘴气。

从这个时候开始,这君臣三人便常常联裾而至,也是逆来顺受,破罐破摔,反正既已如此,再难听的名声,在他们眼中早已算不上时髦的词了。

陈国有个大臣叫做泄冶,看不惯陈灵公等君臣三人和夏姬之间的Party(不知道是不是吃不到葡萄的缘故),于是劝陈灵公道:“君臣同床,不仅于礼不合,怕影响不好吧?”陈灵公当面还是很不好意思的,当着泄治的面连连认错,不过转眼他便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孔宁和仪行父,这二人岂能由得他人对他们既Happy,又可以拍马屁的集体娱乐活动提出质疑?

泄治怒气冲冲,辞出朝门,见孔宁、仪行父尚在门外打探,又将他们教训一通。

泄治说:“君有善,臣宜宣之;君有不善,臣宜掩之。你等自行不善,以诱其君。复当堂宣扬,何以为训?”

孔宁、仪行父答不出来,只好感谢泄治教诲。

孔宁、仪行父求见陈灵公,“主公自今起不要再去株林了。”

陈灵公说:“卿二人可往?”

二人说:“臣等可往,君不可往。”

陈灵公说:“寡人宁得罪泄治,怎舍此乐地?”

君臣三人都闷声不响。

孔宁、仪行父说:“主公若再往,泄治絮聒,如何?”

陈灵公说:“二卿有何策?”

孔宁说:“除非使他不开口。”

陈灵公说:“他自有口,寡人怎禁之?”

仪行父说:“人死则口闭,主公可传旨,杀泄治,则终身之乐无穷。”

陈灵公说:“寡人不能为之。”

孔宁说:“臣使人刺之。”

陈灵公说:“此乃卿自为。”

孔宁和仪行父辞出朝门,两人商议停当,各出一半,重金贿得一名刺客,伺机行刺。

很快到了冬天,连日数雪,路面冰结。天黑得早,正午时分,已如黄昏一般。泄治下朝,孔宁和仪行父谨恭有加,请他喝酒,言谢谏议之恩。

酒喝得酣畅,不知不觉间天色全暗。泄治大醉而归,眼看着家宅将近,雪地里猛地跃起一人,手持利刃,扑到他身上一阵乱捅。转眼功夫而已,泄治揉了揉飘到眼中的雪花,睁开眼睛,什么人也没有。他以为自己眼花,笑一笑,接着走,身躯却直直地倒在雪地上。

雪越下越大。泄治的尸体很快冻硬,被厚雪埋住。

陈灵公礼葬泄治,表他为忠臣。百官私底下都觉得泄治为陈灵公所害,并不知孔宁、仪行父之谋。

泄治死后,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益无忌惮,三人不时同住株林,公然不避。夏姬善于“调停”,一妇三夫,终成“和谐”,同欢同乐,君臣其乐融融。

孔子后来曾评价泄治说道:“以区区之一身,欲正一国之淫乱,死而无益。”连孔圣人都这样评价泄治,更何况一介弱女子的夏姬,她可从来没有主动勾引过谁啊。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夏姬在陈国的地位也相对稳固,生活水平保持了她丈夫在世时候的标准。

夏姬的儿子夏南聪明勇敢,不久后从郑国学成回家,被陈灵公封为司马,承袭了他父亲的职务。自此陈灵公更是以和“司马”商讨政务为由,三天两头的往株林跑。《诗经》“陈风”里有一首《株林》,开头几句是“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匪适株林?从夏南兮”,便是说的陈灵公和两个大臣常去株林Happy的事情。

要说这夏姬的魅力到底有多大,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一斑。株林地处陈国的西部边境,离陈国王宫还是有点远的,特别是在当时那种连橡胶轮胎都没有的交通条件下,陈灵公和孔、仪二人还如此频繁的奔命于两地之间,足以看出夏姬对男人那致命的诱惑。

此时的夏姬保守估计也得有三十好几岁了,正是女人最让男人痴迷的年纪。夏南的回家,却让这出三龙戏凤的戏出现了曲终人散的结局。

二、亡君亡子亡国与颠沛流离的命运

从《诗经》里的《株林》一诗不难推断,在当时陈灵公和孔、仪三人与夏姬之间的娱乐活动,一定是广为流传开来了的。所以很多人对于后来夏南杀陈灵公的理由大多认为是夏南对夏姬和陈灵公及孔、仪三人之间的“淫乐”感到羞耻,才动手杀了陈灵公,迫得孔宁和仪行父逃亡楚国。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值得商榷的。《史记》对夏南杀陈灵公一段是这样记载的,“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戏二子曰:‘征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征舒怒。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厩门射杀灵公。”从这一段记录来看,好象是因为陈灵公和孔、仪三人在夏南家饮酒过量,把夏南当作“大众儿”来占便宜开玩笑,才令夏南大怒,所以射杀了陈灵公。不过我们若把这个事件结合到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就会发现史书记载的不一定是历史的真相。

首先我们应该要清楚,春秋时代遵守和奉行的礼教以周朝的那一套为准。

周朝初期依然保留着“亚群婚”的生活习俗。所谓“亚群婚”,指的是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集体通婚,也就是说,一群男人是另一群女人的“公共”丈夫。所以,夏姬所处的时代,类似她那样生活的女人并不鲜见。我们仔细研读《左传》,可以看到大量的诸侯间姐妹同归、姑侄女同嫁一男的事例。因此,夏南不会是因为这么一点在当时看来毫不稀奇的小事,便要背上弑君的罪名。

那么夏南是因为什么要拿自己的生命前途来冒险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他的母亲——那个叫夏姬的美丽女人,为了她们寡母孤子的生存,不得不与有权势的男人们周旋,还得强颜欢笑。夏南不是因为后人强加给夏姬的“荒淫”之罪感到羞耻,而是因为长期以来他的母亲为了家庭,不论自己是否喜欢,都得和这些有权势的男人们虚于伪蛇的屈辱;他所感到的愤怒,来自于母亲被当权者强迫的愤恨,却不是后人所说的什么夏南是对他母亲的性行为感到羞耻,才杀掉陈灵公的。

不过夏南杀掉陈灵公却是大事。春秋时期人们的道德水平相当高,弑君毕竟是逆伦之首罪,孔宁和仪行父侥幸逃脱性命,不敢在陈国呆下去,连夜投奔楚国。

楚庄王正在愁找不到伐陈国的理由,此来的孔、仪二人恰好给他带来了一个最合适的战争借口。次年,大概是公元前598年的冬天,楚庄王以平乱的名义,率领诸侯伐陈,陈国战败,夏南被杀。逃奔晋国的陈灵公的儿子被接回来继位,为陈成公。

在政治权力和利益搏杀残局里,夏姬无论如何的美丽,却也根本挽救不了自己儿子的凄惨的命运,夏南被残忍的车裂处死。

杀掉夏南之后,楚庄王连忙找来了闻名已久的美艳女人夏姬,虽然此时的夏姬最起码已经有四十岁左右了,但她看起来依然如同二许佳人一般的年轻,她那让每个见到她的男人都会忍不住想要“不顾一切扑到她身体上去”的致命诱惑,让曾经是春秋五霸的楚国君王也看得“哈喇子”流了成河,当即便要不顾一切娶夏姬为小老婆,正在这个时候,半路上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来。

此人便是楚国的大臣屈巫。屈巫是何时爱上夏姬的史书上都没有记载,不过从他冒险进谏来判断,极有可能他对夏姬是一见钟情。

正当楚庄王口水长流拉着夏姬那软若无骨的小手准备做爱做的事的时候,外表老成但内心纯洁的屈巫跳了出来反对。《左传》记载他对色极攻心的楚庄王说道:“不可!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周书》曰:‘明德慎罚’。文王所以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若兴诸侯,以取大罚,非慎之也。君其图之!”一番大道理说得楚庄王再不好公然打夏姬的主意。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又跳出一名夏姬的粉丝来。何人也?乃楚国大将子反是者。子反老早便在旁边窥视着夏姬的美色,好不容易逮到楚庄王公开表示放弃宣淫夏姬这么个机会,连忙说:“我要,我要。”

屈巫心中把子反祖宗八代骂了个遍,不过嘴上却说道:“(夏姬)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蛮,杀御叔,杀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

屈巫这个爱情的虔诚信徒,为了得到暗恋的夏姬,说出了这么一番大道理来,意思是这样的:子反老弟啊,这个女人是不祥之人呀,你看她已经让几个男人因为她而死了,又让两个大臣被迫逃亡,还把一个国家颠覆掉了,哪里还有比她更不祥的女人呢?人要死还不容易,何必沾染夏姬这个“不祥妖姬”来加速自己的死亡呢,天下美丽的女人多得很,你何必非要她不可?

其实屈巫的真正意思只有一句话,“别跟我争夏姬啊”。

子反将信将疑,虽然舍不得夏姬的美色,不过古人信奉鬼神,却也被屈巫一席话搞得不敢染指夏姬了。

但是楚庄王和子反也不是傻瓜,而且看着色泽诱人的“葡萄”吃不到嘴里,那可比死还难受。当然,他们更加看不得别人得这个好,于是楚庄王慎重的下了禁令,“屈巫,你小子也不准沾染夏姬。”

屈巫心头唱着“暗恋的代价”,面上只能做出一副“我怎么可能要她”的表情来。恰好楚国有个老头叫作襄老,才死了老婆,于是楚庄王便下令把夏姬给了老年人襄老解决性苦闷。

公元前597年,夏姬嫁给襄老一年了。襄老主要时间都待在军中,整军备战。这一年,楚庄王亲率楚国大军北上伐郑,晋景公派出晋国三军驰援。六月,双方在郑国邲水进行决战。

这是继城濮之战后,晋楚两国第二次会战。这一次,晋军大败,楚国获胜,取得霸权地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邲之战,我在赵氏灭族事件系列中曾详细描述过战役情景。

襄老就是在这场战役中阵亡的。

当时,因为诸将抢功,造成指挥系统紊乱,晋军大败,残军抢着渡河逃跑,楚军在后面紧紧追赶。咬得最紧的那支楚军追击部队,正是襄老率领的。

晋国大将荀首本来已经登上渡船,得知儿子荀罂被楚军俘获,马上下船,集合家兵去救。荀首平日恤民爱士,很得军心。听闻荀首要深入楚军救子,一时从之者众。

两年后在晋楚鄢陵决战中,一箭射中楚共王左眼的晋将魏锜,素与荀罂交好,也自愿前往。荀首本人也是晋军中数一数二的神射手。虽然晋军败局已定,这支救子部队倒显出一股强旺锐气,返身杀入楚军丛中。

襄老正带兵掠取弃车,晋兵猝至。荀首一箭射出,力穿襄老面颊,襄老当下倒毙车上。楚国公子榖臣见襄老中箭,驰车来救,魏锜迎住厮杀。

荀首又一箭射中榖臣右腕,榖臣忍痛拔箭,魏锜将他拉至车下。晋兵将榖臣活捉,又把襄老尸体放在车上。

荀首说:“有此二者,可以赎我儿子了。”

荀首带领大家在大批楚军到来前,策马疾驰,归队回国。

老年人襄老没有多少艳福,得到了夏姬这个千年妖姬却没有多久便战死在了异国他乡,连尸体也拿不回故乡。此时的夏姬孤身活在楚国,为了生存,又和襄老的儿子黑要发生了超友谊的关系。襄老战死沙场,消息传回楚国。黑要因为贪恋夏姬美色,竟然不张罗求取父亲的尸体,在楚国引起了众愤。

三、历尽沧桑收获纯洁的爱情

屈巫当然一直都对夏姬痴情不改,不过他这么聪明的人,应该早已对夏姬表明了心迹,不再是当初暗恋的纯情老男了。于是他借此良机,正式向夏姬求婚道:“归,吾聘女。”意思是,你借口取回襄老的尸体,回到郑国去,我要娶你为我的妻子。

夏姬历经沧桑,能够得到屈巫这样一个不仅爱她的美丽和妖娆,也同时爱她这个人的男人,肯定也是情感汹涌,说不定,此时才是被称为“妖姬”的夏姬真正的初恋。于是夏姬依照屈巫的安排,上奏楚王说要去搬运襄老的尸体。

楚庄王便询问屈巫的意见,屈巫当然不会反对,还分析了一番夏姬必然能够拿到尸体的“裙带关系”的道理。于是楚庄王答应了夏姬回国的请求,夏姬临行前“宣誓”道:“不得尸,吾不反矣。”这句话便是为她长期留在郑国等待痴情老男人屈巫找的一个借口。屈巫也派人告诉郑国君主,“我要娶你的姐姐为妻,帮我照顾好她,等着我来正式结婚”。

不过这一等,就是长达十来年之久。因为屈巫是楚国的一流谋士,也是当时名满天下的人才,所以行动受到政府的高度监控,再加之楚庄王和子反等人一直怕屈巫有染指夏姬之心,所以屈巫需要等待机会才能前去郑国会他的爱人。

天若有情天亦老,屈巫的真情应该是感动了苍天,几年以后(公元前589年),齐、晋两国大战,齐国兵败,于是遣人想要和楚国缔约同盟。楚王答应了,屈巫经过积极争取,得到了这个前去齐国缔约的天赐良机,不过此时却已经离屈巫第一次见到夏姬一见钟情以来历时十五年之久了,但屈巫依然疯狂的爱着夏姬,于是趁着这次路过郑国的机会,对郑国谎称他是奉了楚王的命令来娶夏姬,终于把这黜爱情长跑剧发展到了一个美好的局面。

而反观夏姬,在她回到郑国不需要再为生存担心之后,史书上就再无她与某某男人之间的什么“荒淫”记录了,而且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她和屈巫婚后直到她死。

屈巫正式和夏姬终成眷属的时候,保守估计夏姬的年龄也应该有五十岁左右了,自从屈巫爱上她以来的十五年时间,二人一直少有机会在一起,难道真爱往往都非得经历一个漫长的分离才算是真爱吗?真是很戏剧化的事情,不过却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

也不知人一生能有几个十五年,不过对于屈巫和夏姬来说,对于懂得爱情的人们来说,能和自己相爱的人厮守上一个十五年,便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了,哪怕十五年之后被对方抛弃,哪怕十五年之后两人之中任何一人死去,都可以足慰一生了。

屈巫因为要娶夏姬为妻,无法再回到楚国,于是他转投晋国门下,本来他想的是靠自己的治国之才为他和夏姬的生活谋点稀饭钱,却不料子反妒忌屈巫得到夏姬,于是怂恿楚王把屈巫留在楚国的一家老小统统杀掉,借以泄愤。

已经到了晋国称臣的屈巫收到消息后,痛苦万分,他怨恨的写了一封信给子反,信文如下:“尔以谗慝贪惏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罢於奔命以死。”意思是,即便我有罪,你们也不能乱杀我的家人老小啊,我必会让你们疲于奔命而死,以报此仇。

正好此时在楚国后方有个原始的部落慢慢跳出了历史舞台,史称吴国。其时吴国相当落后,于是屈巫向晋王献计“联吴制楚”,晋王高兴的采纳了意见。屈巫也改名为巫臣,抛弃了自己楚国的“屈”姓,和吴国订立了盟约之后,又派自己的儿子前去吴国进行军事现代化。

后来吴国渐渐强大,和晋国一头一尾交相呼应,对楚国连年用兵,搞得楚国鸡飞狗跳。后来晋国利用楚国被吴国消耗了大量国力的时机,和楚国在鄢陵决战,一举击溃楚军。曾经的春秋霸主楚国由此开始走上了没落之路。

夏姬的美和艳,被无数事实证明了是天下无敌的,但同时也给她带来了长期被当权者玩弄的痛苦生活。那些因她而死的男人,其实一点也不冤枉,时至今日,一个男人要是敢娶一个绝色美女为妻的话,不仅仅是有被强戴绿帽子的可能性,还和春秋战乱时期一样面临着死无葬身之地的危险。

就象巫臣,一个真正痴情的男人,为了和夏姬的爱情,付出了满门老小的代价,不过他的勇气可嘉,而且算得上幸运,最终得到了他想要的女人,而从此后再无关于这二人的记录来看,他和夏姬的爱情生活应该是美满和幸福的。

这二人的浪漫爱情故事,比起现在任何一黜所谓的爱情肥皂剧来说,绝对要晶莹剔透、真实浪漫得多。

四、后世评说

夏姬周旋在诸多男人中间,而且似乎魅力始终不减。

围绕着她,亡国、灭族、身死……一系列的事情周而复始地发生,而男人们始终前赴后继,无怨无悔。

美丽的容颜,真有倾城倾国的威力。

民间对夏姬奇特的身世,以及她的男人们的遭遇啧啧称奇,于是村野怪谈层出不穷,野史中甚至还说,夏姬会采补术和永保处女之身的内视法。这些方法可以使人童颜不改,青春常在,不论岁月怎么增加,她都照样美丽窈窕,妩媚动人。凡与她发生关系的男人都当她是处女,只是,凡与她发生过关系的男人都不长寿,原因是她的采阳补阴青春不老术损伤了男人,使他们体衰而亡。可尽管如此,一些男人仍贪恋她的美色和不同一般的妙处,纷纷与她往来,因而发生多起争风吃醋杀人的事件。

且不说“采补”的歪理邪说是否成立,光是考究年代,就足以证明这一点:《素女经》是战国时期的著作,直到两汉年间才真正完成,而且观点在后世中不断被修改。与春秋年间的夏姬能有什么关系?

传说夏姬一生,与陈灵公等三个国君有不正当关系,故称“三代王后”;她先后嫁了七次,又称“七为夫人”;有九个丈夫死于她的采补之术,又称“九为寡妇”。

郑国公主夏姬绝色诱人,一直是各国君臣追逐的对象。在群雄林立争霸的春秋乱世,身处于列强夹缝中的小国女子,夏姬的一生注定要辗转各国,饱经沧桑。也许正是她颠沛流离的传奇,才被人们念叨了数千年,也许她并不会什么采补之术,只不过恰好与几位“名人”产生了暧昧关系罢了。

第三章 从荡妇到国母——齐姜

文姜是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她曾被许配给郑国公子忽但很快被退掉亲事。退亲的真正原因是文姜的私情曝光——她的情人,就是她的胞兄,世子诸儿。这段乱伦之恋不可能得到认同,因此文姜被父亲嫁到了鲁国,成了鲁桓公的夫人,并为他生育二子。文姜嫁到鲁国的第十五年和诸儿旧情复燃,她留宿齐宫彻夜不回鲁侯居住的驿馆,鲁桓公为此大为恼火并斥责了妻子。为和妹妹长相厮守诸儿起了杀心。他设宴款待鲁桓公,同时交待公子彭生在送鲁桓公回驿馆的路上将其杀死。一国国君为情谋杀另一国国君,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事件。齐襄公姜诸儿后来被手下杀死,文姜仍然留在齐国遥控指挥儿子鲁庄公管理政事。以放荡出名的艳星未必胸大无脑。文姜在处理政务上展现了她敏锐的直觉和长袖善舞的本领,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岂其娶妻,必齐之姜?”

这句诗歌,从侧面反映了周朝时诸侯联姻的一个有趣情形:齐国姜氏以出美女著称,当时的上流社会男子,都以迎娶齐国姜家女子为人生乐事——齐国姜家先祖姜子牙先生,似乎在话本小说里的形貌有些古怪,怎么后代女娃们却生得那么娇艳?

最出名的姜家女儿名庄姜,诗歌赞颂她的绝世姿容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庄姜既美,而且操行也很好,令男人心驰神往,可是继她之后的姜家女儿却似乎在操行方面每况愈下,还因此惹出了天大的祸事。

公元前七世纪初,齐鲁大地上,有一对超凡脱俗的姐妹花,她们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她们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真正的名字。

当然,她们姓姜,姐姐嫁给了卫宣公,被称为宣姜,妹妹被称为文姜,嫁给了鲁恒公。

照道理说,嫁得门当户对呀,可是这对姐妹的人生悲剧,就是跟她们的婚姻同时开始的。而她们的婚姻悲剧,又影响着公元前七世纪初的东周历史。

公元前718年,年方15岁的宣姜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

夏天,卫国派来了使者,为太子向宣姜公主求婚。

卫太子姬伋的身上也流着姜家的血液。他的母亲名夷姜,曾经是卫宣公之父庄公的妃子,可是卫宣公却与这位庶母私通,生下了这个儿子,偷养在宫外。当宣公终于继位为王的时候,他便正式将夷姜纳入自己的后宫,并立夷姜与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姬伋这年不过十六七岁,和公主的美貌闻名于世一样,太子的俊美儒雅,也是诸国间有名的。虽然身世方面有些小小的问题,但是并不妨碍他的未来国君身份。

齐僖公当然立刻就答应了这桩十全十美的婚事。

可惜卫国人才辈出啊,为太子求婚的使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回到国内,这个家伙就立即向国君卫宣公禀报:公主简直比花儿还诱人,主公啊,这样的绝色美女,你老人家不如自己摘了吧。当然,臣子我如此忠心,你可不要忘记喽。

——小储君要想当国王,还不知是哪年哪月的事呢,当不当得上也未见得,还是现成的国王马屁要拍好喽。

老色鬼姬晋想当年无权无势时,就敢在父王的眼皮子底下勾引庶母,德行之劣和色胆之大可想而知,如今一朝权在手,更是没了忌惮。立即就对没过门的儿媳妇口水直流,君臣两个一番密商,把骗亲的计划整得妥妥贴贴。

期待迎娶心上人的太子被派出使宋国,老头儿赶紧在淇水河边修了一座行宫,名为“新台”。

小公主盖着盖头,糊里糊涂地和老东西行了婚礼。

直到进入洞房,宣姜才发现,当初来相亲的俏郎君变成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诗经新台》,将这出乱伦悲剧如实地记载了下来。

新台有砒,河水淋渺:燕婉之求,“遵涤”不鲜!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通涤、“戚施”都用以形容宣公老丑狠恶的形貌,宣姜本是满怀才貌佳偶的愿望来到卫国的,却没有料到最后自己的归宿却是这个老丑无德的家伙。

在别人的地盘上,她能怎么办呢?

就这样,公主成了意中人的后妈。

对于齐僖公来说,当然消息是让他愤怒了一阵子的。不过他毕竟是条政治老狐狸,女儿提前嫁给了国王,对自己的好处那更是大大地,所以他也就笑纳了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女婿。

但是,可怜的公主和太子呢?

老色鬼在自己的后宫里,挑了几个女人,送去给儿子,将其中的一个指定为太子妃。

太子失去了一见钟情的意中人,娶进门的是老爹姬晋的侍妾。你如果是一个男人,你会怎样?

根据史书上记载,从此以后,姬伋经常发呆,木讷无语。然而姬伋是个老实人,对父亲更是从小就敬若神明。他没有表示任何不满,默默地接受了这个屈辱的安排。

而女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她即使被强暴,都会怀孕生子。

宣姜很快就生下了两个儿子:姬寿与姬朔。

真正的悲剧,就要在从前的情人间发生了。

女人可以不爱男人,却不可以不爱儿女。

而这两个血肉相连的儿子,更是宣姜全部的寄托和希望。

15年过去了,宣姜的儿子都长大了。

老色鬼也是真的老了。

看着衰老的卫宣公,宣姜无时无刻不在为老头死后,自己和孩子们的前途担忧。慢慢的,她心中对那个少年身影温柔的记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

宣姜的长子姬寿,是一个清秀善良的少年,可是他的弟弟姬朔,却不是一个什么好货色。

终于有一天,姬朔向母亲告密,说大哥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夺妻之恨,甚至还发誓在继位之后,要将他母子铲除干净。

没有哪个母亲不相信儿子的。

宣姜大惊失色,带着姬朔去找老头丈夫,希望能够救得儿子一命。

老头根本不觉得,这件事的祸根在自己身上,他把姬伋的生母喊来,痛骂她教子无方。

姬伋的母亲夷姜,就在这天夜里自缢了。

接下来,老色鬼要斩草除根了。

宣姜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她根本不愿意有谁死去,更不愿意死去的是姬伋。

然而,宣姜的哀求已经起不了作用了,姬朔告的这一状,对老色鬼的影响更大:他已经老了,害怕自己会死在正值盛年的长子手里。

卫宣公派姬伋出使齐国,并让太子使用一面特别的旌旗:“四马白旌尾”。以此为标志,派杀手在路上准备暗杀。

宣姜得知了这个消息,连忙让自己的儿子姬寿去给大哥送信。

可是姬伋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亲爹,能对自己痛下杀手,坚持要出发。

姬寿决心为哥哥赎罪,在送行宴上,他将姬伋灌醉,自己代替他出发了。

杀手不分青红皂白,将姬寿杀死。

姬伋醒来,终于明白事实真相,连忙去追赶弟弟。

他赶到的时候,姬寿已经倒在血泊里。

姬伋痛骂杀手,叹道:“误矣!”

醒过神来的杀手一不作二不休,把他也乱刀砍死。

宣姜闻听消息,顿时昏死过去。

诗经二子乘舟记载着宣姜对姬伋和姬寿的思念。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死而复苏的宣姜,从此也像当年的姬伋一样,面无表情,木讷无语。

在整个事件中,唯一的胜利者就是姬朔。

这小子躲在暗处,狂笑不已:杀手们真是了不起啊,一下子铲除了我两个对手!

老色鬼不久一命呜呼。

姬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卫国的贵族们不能接受这个坏蛋当王,发动了政变,姬朔被赶到了姥姥家。临走的时候,他压根就忘了他的母亲。

宣姜落在了卫国左公子的手里。

她请求左公子杀了她。但是卫国的贵族们并不想得罪齐国,饶了她。

齐国此时的国君是宣姜的哥哥襄公。

齐襄公想出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好办法:让死去的卫太子姬伋的同母弟弟——公子硕,迎娶宣姜,以完哥哥的心愿。既安慰亡灵,又巩固两国交好。

卫国贵族都觉得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于是,被灌醉的公子硕和宣姜,被关进了新房。

虽然名为公主,实际上只不过国家间的联系工具,宣姜在茫然中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后来她又生了三男二女:齐子、戴公申、文公毁、宋桓公夫人、许穆公夫人。

宣姜死于何年,没有记载。

一朵鲜花,凋谢在东周大地上。

说句实话,文姜当年实在是不应该出嫁的。

文姜是宣姜的妹妹。她的美貌,比姐姐毫不逊色,而她的婚姻生活,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效应,比姐姐还有过之。

当时的齐国,已是春秋强国之一。而强大的齐国,又有两个貌若天仙的王女,既贵且妍,自然是诸国求婚的好对象。

宣姜许嫁卫国世子(又名急子),文姜则许嫁郑国世子姬忽。

然而和姐姐被骗嫁急子之父灵公相似的是,郑国世子因为“齐大非偶”的流言,而单方面解除了婚约。

文姜从小就自负美貌,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男人抛弃。不免伤情悲春。

在这种心境之下,不知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她居然转而和自己的亲哥哥姜诸儿之间,发生了男女私情。

纸总是包不住火,这桩丑事很快就传到了父亲齐僖公的耳朵里。这消息令齐僖公面无人色,只得匆匆为儿女另觅婚姻,将他们拆开。

正在此时,鲁桓公派人前来求亲。

这正中齐僖公的下怀,立即满口应允,为了防闲,还一反兄弟送嫁的惯例,决定亲自将女儿送往鲁国成亲。

然而深陷畸情的男女,岂是老父一双眼睛能看得过来的?

就在出嫁的前夕,姜诸儿与文姜虽然无法见面,却依旧以诗传情。

姜诸儿写道:“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

齐姜比诸儿还要直接,答曰:“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

不过,叮咛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良辰吉日已到,文姜被如期送往鲁国,成为鲁桓公的夫人了。

目送心爱的妹妹远嫁他乡,姜诸儿恋恋不舍。

民间流传的《诗经南山》讥讽这桩既不善始,又不善终的婚姻,以及缺乏理智的姜诸儿兄妹: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南山高巍啊,雄狐在那里徘徊。去往鲁国的道路是如此平坦,齐王的女儿从这里出嫁。既然她已经嫁了,你为什么还想要她回来?

葛麻鞋成对,帽带成双,去往鲁国的道路如此平坦,齐王女顺着这条路前往鲁国。已经是出发去了,你为什么又要跟着不放?

麻该怎么种?在田地里横直成行。娶妻怎么做?必须要禀告父母。既然已经禀明了父母,好事怎么会变得如此糟糕?

柴该怎么劈?没有斧头是不行的。娶妻怎么做?没有媒人是不行的。可是既然已经依着规矩成了婚,怎么会坏到这种地步?

作为父亲,齐僖公对两个不给自己长脸争气的女儿又羞又恼。在终于将文姜嫁出之后,他拒绝宣姜与文姜的归省,即不让她们回娘家。这个决定,用在文姜身上倒还有些道理,但是用在宣姜身上,就是太不公平了——白天还是万千宠爱的公主,晚上就被无耻老头强暴,无辜的少女眼泪还没抹去,却成了家族的羞耻——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当爹的怕女儿回了娘家就拒绝回卫国,给自己惹来麻烦。

无法归省,就不可能与姜诸儿再继前缘。齐文姜只得安心做她的国君夫人。她为鲁桓公生下了两个儿子:姬同与姬季友。

生育有功,美貌非凡,娘家又实力超群,文姜在丈夫鲁桓公面前,真是地位稳固,没有办不到的事。

鲁桓公十四年,碍事的齐僖公终于一命归西,姜诸儿当上了齐国的国君襄公。文姜理所当然地随着浩大的仪仗,前往阔别18年的故乡齐国贺喜。

一直对文姜念念不忘的齐襄公听说妹妹夫妇返国,心花怒放,给予最高规格的待遇:亲自到边境迎接鲁桓公及夫人齐文姜。

18年未见,姜诸儿已为国君,举手投足间满是男人的威严英武,而齐文姜则已是风情万种的成熟美妇。如此的兄妹重逢,两人都是心荡神摇。

一番眉目传情之后,心领神会的齐襄公借口后宫的妃嫔们想与小姑见面,将文姜迎进了自己的后宫。

此时的齐宫,早已没有了妨碍好事的齐僖公,襄公的妃妾们也不敢逆君王的心意。终于得偿夙愿的诸儿文姜,逐在王宫里双宿双飞,抵死缠绵了。

鲁桓公独个儿被丢在驿馆里,孤枕冷衾,想着从前老丈人隐晦的提醒,耳边又不时传来风言风语,心情恶劣,饱受煎熬。

当心满意足的文姜再次出现的时候,早已按捺不住心头怒火的鲁桓公迎面一个耳光掴去,痛斥姜氏兄妹的禽兽行径,下令立即启程返国,回去再跟文姜算账。

文姜大惊,将鲁桓公声言报复的话通过侍从传给奸夫兼兄长的齐襄公,要求他维护自己的平安。

齐襄公团团乱转之后,顿起杀机。下令在临淄的牛山设下筵席,借口请妹夫饮宴出游,将鲁桓公哄了出来。

人在他乡,鲁桓公无奈,强忍着怒火出了门。

在这场宴席上,鲁桓公被齐国的臣工们灌得酩酊大醉。

回去的路上,与桓公同车的公子彭生奉襄公之命下了手。桓公被弑于车内。可叹桓公,本是年青有为的一国之君,现在不但被妻子背叛,还被奸夫杀害。

得知消息的鲁国留守大臣,悲痛无比,在扶立世子姬同继位为庄公之后,便前往齐国迎回桓公的灵柩,并要求追查国君猝死的原因,要求齐国给一个交代。

追查的结果当然是明摆着的:刚刚还在邀功请赏的彭生,转眼就成了齐襄公的刀下鬼替罪羊。

彭生被主君出卖,不禁怒火中烧。既是将死之人了,当然没有什么顾忌,在大殿上当众喊冤,痛骂齐襄公与文姜的丑行,以至弑夫,现在又嫁祸他人。

齐襄公捂着耳朵,连连挥手,武士便将彭生推搡了出去。

临刑之时,彭生发下誓言,死后定为厉鬼,向齐襄公追魂索命。

姜氏兄妹料理完鲁桓公的丧事,将这件事勉强支撑过去,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享受起二人世界来。《诗经载驱》曰:“载驱薄薄,蕈弗朱郭,鲁道有荡,齐子发夕。四骊济济,垂辔弥弥,鲁道有荡,齐子岂弟。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汶水滔滔,行人,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四匹骏马拉着轻车,外饰豪华铺陈柔软,文姜与兄长襄公共乘一车,那前往鲁国的平坦道路他们看不到,过路人的眼光他们也看不到,只顾在车中寻欢作乐,乘着车四处游玩。

文姜的儿子鲁庄公吃不消各方非议,派遣臣工到齐国来,接母亲回鲁国去为父亲守寡。文姜拗不过公理,只得恋恋不舍地登上马车。当辘辘的车轮行驶到齐鲁之间的禚地时,文姜停住了脚步,不愿再向前行,对鲁国的大臣说:“此地不齐不鲁,正是我的家呀。”

鲁庄公身为人子,只得默许了她的选择,在祝邱建了一座宫殿,让母亲住在那里。

姜诸儿听说妹妹长住禚地,心领神会,也在附近的阜盖了一座宫室,作为自己出猎的行宫。

此后,姜诸儿频频“行猎”,目的地当然都是禚地了。

鲁庄公二年冬,文姜与诸儿相会;庄公四年春,文姜再次与诸儿共宴;庄公五年夏,越发光明正大起来,文姜迳自前往齐国驻军之地与诸儿相会。在庄公七年,一年之内就会了两次……所有这些会面,《左传》毫不客气地明说:“奸也”。

这对漏网之鱼,凭着特殊的身份,逍遥法外,快活无比。

姜诸儿此时后宫空虚,有名分的女人不过侧室连妃一人。和妹妹的韵事也惹来诸多非议。于是他决定向周王室请婚,求娶周庄王的妹妹。按照礼制,“王姬”的婚礼是要由同姓公侯来主持的。于是这桩任务落在了同样姓姬的鲁庄公头上。

鲁庄公的身份在婚礼上实在是很困窘的:姜诸儿是他的舅父,也是他的杀父仇人,更是他母亲的奸夫。这位主婚人就在这种难堪的场面中,为齐襄公主持了这场婚礼。更是成为诸侯之间的笑料。

然而政治一向与情理没有什么关系。

不久后,齐襄公邀鲁伐卫,也就是两舅甥相约,到妹妹兼姨妈宣姜出嫁的国家去打了一架。为了赢得鲁庄公的认可,齐襄公将战后所获的战利品,全部送给了这位“假子”。

珠光宝气眩了庄公之目,年方弱冠的鲁庄公顿时对这位舅父大生好感,杀父之仇全抛到了脑后。

不久,王姬为齐襄公生下了一个女儿。文姜按捺住满腹醋意,不顾年龄悬殊,将尚在襁褓中的外甥女许配给了自己已经19岁的儿子鲁庄公。还说,为了亲近母亲的家族,就是等这婴儿20年又有何妨。鲁庄公早已被母亲降服,齐襄公更不敢违抗妹妹的意志。姻缘就此缔定。

齐襄公的正妻王姬得知丈夫与小姑之间的关系,大受刺激,更难堪于寂寞孤独,不久死去。襄公也不再复立正妻。

此事再次成为诸国间的话柄。

五年又过去了。齐国发生了内乱,大夫连称及管至父勾结,更以立正夫人的承诺,与齐襄公侧妃连妃内外勾结,将出游归来的齐襄公杀死。

还有一种传说,说齐襄公在那日出游归来的途中,看见当年被他杀之替罪的公子彭生化成一只野猪,立在出巡的车前,说齐襄公死期已到,他前来索命。齐襄公惊吓生疾,叛军当夜轻而易举就取了他的性命。

齐襄公一命呜呼,文姜却也不能再离开禚地。虽然无国可回,但是她仍然遥控着鲁国的国事。

丈夫情夫都没有了,文姜专心帮助儿子鲁庄公料理家务,处理政事。

这时人们才发现,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美女,在处理政务方面,她有着敏锐的直觉与左右逢源的手段。在政治军事方面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不久她就掌握了鲁国的政治权柄,并将从前的孱弱鲁国建设成经济军事双方面的富强国家,在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中,屡屡得胜。

鲁庄公二十一年,文姜去世了。第二年,鲁庄公大赦天下,为母亲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文姜虽然去世了,她对齐鲁两国的影响仍在,当齐襄公的女儿终于成年以后,鲁庄公于二十四年时,将母亲为自己定下的妻子迎娶了回来,使齐鲁两国再次紧紧相联。

齐文姜在美色与聪慧双方面的成就,令诸侯不得不刮目相看。

因此,郑国的臣民,都认为自己的世子姬忽当年无故与文姜退婚,乃是愚蠢之举。并在《诗经》中毫不掩饰地赞美文姜的美貌与才华,认为若非当初婚约被毁的话,她本应是内助贤德的美女,为此感叹备至。

当然喽,《郑风》与《卫风》就此被后世的卫道士们讥刺为“淫诗”。不过他们似乎忘了,他们自己还宣称《诗经》是经过他们的宗师孔丘先生筛选的哩,照此说来,孔夫子对这两章“淫风”居然会手下留情,也真是奇事啊!

但是,文姜虽然聪明,却永远没有料到,她为儿子选定的妻子:自己的外甥女,却做出了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事情,使她的子孙,也落得了像她丈夫那样的下场。

哀姜风情万种,非常诱人。早在完婚之前,庄公就曾经到齐国去过好几次看望她,抵抗不住小表妹的诱惑力,与她有了“试婚”的关系。等到娶回了家,更是宠爱不已。

容易得来的宠爱,就容易被轻视。哀姜对表哥丈夫的百般溺爱感到厌倦,想找刺激,反而与两个小叔子公子庆父、公子牙私通起来。

后来,鲁庄公去世了,哀姜没有为丈夫生下儿女,另一位妾室孟任为庄公生了一个儿子般,而作为媵妾陪嫁的哀姜妹妹叔姜则生了一个儿子启。

哀姜恋奸情热,一心想要让自己心爱的公子庆父执掌大权,于是同谋杀害了般,立公子启为王,是为闵公。闵公还未成年,对嫡母无能为力。于是庆父与哀姜越发地公然明铺暗盖起来。

不过,怎么说,背后掌控也没有公开称王来得痛快。于是,哀姜再次与庆父同谋,又把庶子启给杀了,准备正式立庆父为鲁王。

鲁国上下,对这位姜太后和王叔庆父的行径感到无比愤怒,想要除掉这对狗男女。得到消息的哀姜和庆父手足无措,连忙分头逃跑。庆父逃往莒地,哀姜则逃往邾,都希望齐国能为自己撑腰。

这时的齐国君是齐桓公,哀姜的叔父。他与哀姜没有什么情谊,更恨她丢了姜家的脸面,不但不帮她的忙,反而从邾地将她要回。知道鲁国人是不好对哀姜下手的,所以齐桓公为之代劳,立马将她杀掉,将尸体送回鲁国。

鲁国得知消息,顿时心雄胆壮,接着就把庆父也给杀掉了。

齐桓公杀了侄女,作主册立了鲁庄公的另一个庶子申为国君,是为鲁僖公。

哀姜虽然作恶多端,毕竟还是强大的齐国姜家女,所以鲁国最后仍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如果当真在天有灵,不知道文姜目睹这一系列变故,当做何感想?

第四章 悲惨弃妇到大汉朝最高统治者的角色转换——吕后

吕后早年,与刘邦在沛县的时候,有着吃苦耐劳、贤惠温柔、忍辱负重的性格特征。但是由于刘邦的好色寡情、秦末战乱、与子女几度被抛弃等后来的诸多原因使吕后的性格得到了重新塑造,成为一个坚定隐忍、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坚毅果敢的女政治家。

一、下嫁刘邦

吕后名叫吕雉,是单父县人,父亲吕公好结交权贵,在当地也是一个人物。吕公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吕雉是长女。后来吕公在单父县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结了仇人,为了避仇,吕公带着一家老小从单父县来到了沛县,投奔了当地的县令。

吕公一家人作为县令的好朋友,迁到沛县以后,在沛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吕公正想利用刚来到的机会结交这里的官员和乡绅,于是就在县令家里举办了一场酒宴。参加酒宴的有当地的官员、富绅,县令手下的人也正好找到一个巴结的机会。可是前往赴宴的人太多,主持宴会的县吏萧何便决定,凡是礼钱不到一千的宾客都只能坐在堂下。

在酒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从门外闪进了一个人。他虽然中等身材,却生得方脸大耳、鼻梁高隆,脸上须髯丰美,气度放荡不羁、洒脱不凡。人未走近,先已飘来一股酒香,想来已经喝过一顿了。负责收钱的萧何抬头一看,不觉微微一笑,原来是本县泗水亭长刘邦来了。

刘邦是沛县丰邑人,出身于普通农家,可是他生来既不好读书,也不愿务农,只喜欢交朋结友。刘邦性情豪爽,我行我素,既好酒也好色,还经常为喝酒付不起钱而赊账,惹得父亲刘太公对他一通责骂。但由于他朋友多人缘好,后来竟当上了亭长。秦朝的制度是以十亭为一乡,亭长只不过是个基层地方官而已。做了亭长的刘邦仍然是终日作乐,夸夸其谈,账也越赊越多。虽然没有娶妻,在外头的风流账可从来没有少过,于是哪家的父母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所以他直到30岁出头还是光棍一个。

听说县长家里来了一位好友,刘邦自然也不想放过这样一个巴结的好机会,可是他穷得一屁股债,哪里还有礼钱送人?他不禁有些为难。没有大礼相送,吕公又怎么知道他是谁?想来想去,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写了一张“贺仪一万钱”的帖子送了进去。

果然,他的贺帖一送进去,众人都吃了一惊。一千的礼钱已经很多,能出一万肯定不是一般人。萧何和刘邦关系很好,知道他没这么多钱,于是就悄悄地让他进去了。吕公仍然亲自出迎,他一见到刘邦,立刻就被刘邦的面相震住了,说:“这个人的面相了不得!隆准龙颜,是有天日之表的人物啊!”然后就立即把他拉到堂上坐。

刘邦面不改色地登堂入室高坐上位,旁若无人地谈笑风生,将满座官位财产比他强得多的宾客都比了下去。

在喝酒的时候,吕公对这名亭长仔细打量,又派下人对刘邦说:“请您喝完酒以后不要马上走,我家主人有话对你说。”

刘邦见主人这样注意自己,就答应了。

吕公等客人都走完了,把刘邦叫到自己身边,给他上茶、让座,对他说:“我这个人喜欢看面相。一辈子给很多人看了相,但是像你这样好面相的却是第一次见到。”

刘邦赶紧客气一下:“您过奖了。”

吕公接着说:“我有一个女儿,想把她嫁给你,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刘邦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个人作风也不好,竟然有这样一个大户人家要把女儿嫁给他,真不知道其中是不是有诈。但是他嘴上还是一口答应了。

回家以后,刘邦仔细打听了吕公家里女儿的情况,得知吕家大小姐是貌美又有教养的大家闺秀时,刘邦乐得嘴巴咧到了后脑勺,高高兴兴地准备迎娶吕家大小姐。

在吕家,吕夫人得知吕公见了刘邦一面就把女儿许配给了他,气得吃不下饭。她派人打听了刘邦的为人,得知是一个小混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她对吕公发怒说:“你见人一面就决定女儿的终身大事,未免太草率太荒唐了。嫁给一个好人家还好,这个刘邦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浪荡穷鬼,而且风流成性。你天天说女儿以后一定能嫁给一个贵人,我以为你会物色到什么了不得的贵人呢,原来是这样一个风流浪荡的穷鬼。这么多富家公子来家里求亲,你都不愿意,怎么会看重刘家老三?”

吕公是个大男子主义者,而且固执、好面子,他坚信自己是对的。既然话已经放出,怎么可能轻易改变?于是他说:“女人家懂什么,我主意已定,你就不要多嘴了。”

然后吕公又去对女儿说起婚事,吕雉是个温顺、听话的乖乖女,听说父亲给自己安排了婚事,就听从了父亲的安排。

吕公把吕雉嫁给刘邦,虽然嘴上说是看中了刘邦的面相,其实是有自己另外的考虑的。刘邦所在的时代正是秦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很多县令都被杀掉了,虽然沛县暂时还比较安全,但是谁也不能保证第二天会发生什么。在这样的形势下,把女儿嫁给一个有能力、有人缘的底层小官,要比嫁给一个县令好得多。

于是很快地,刘邦和吕雉的婚礼在刘邦的破茅屋里举行了。结婚以后,吕雉扮演了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虽然是大家闺秀,但也亲自下地种田、织布,照顾孩子,是一个勤劳持家的家庭主妇。

这个时候的吕雉,只是一个安分善良的大家闺秀,和后来心狠手辣的吕后是不一样的。是什么使得吕雉有这样大的变化呢?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小时候的家庭影响,一个是结婚以后的生活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所以对于吕雉的变化还是要从后来和刘邦在一起的生活中来考察。

二、相夫教子

吕雉虽然出身富家小姐,却也很有吃苦耐劳的品德。她天天带着孩子下地干活,织布耕田。

刘邦结婚后却依然不改往日的恶习,天天借口公务与朋友们周旋,戴着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三天两头不见人影。于是家里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的责任,都一股脑儿地落在吕雉一人身上。渐渐地,吕雉由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农妇。

刘邦对家里并不是很过问,他非但不帮助吕雉做家务,还在外面继续欠债,有酒债,也有风流债。刘邦在结婚之前在外面就有一个私生子,叫刘肥。虽然是继母,吕雉对刘肥也非常好,把他当亲生儿子看待。吕雉和刘邦结婚几年以后,为刘邦生了一男一女,男孩叫刘盈,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有了自己的孩子,吕雉也没有分散对刘肥的关心,把三个孩子同等看待。家人和邻居对吕雉的评价都很好,都说她是个好媳妇、好母亲。

一次,吕雉带着儿女在田里劳动,忽然来了一个老人。老人衣衫褴褛,浑身散发出一股臭气。他经过的地方,人们都捂着鼻子躲开了。

吕雉见到老人,不但不躲避,还把老人带回家中,给他水喝,并让他吃了顿饱饭。

老人很感激,吃过饭后对吕雉说:“你真是个好人,这样吧,我给你相相面吧,这饭也不能白吃。”

当时很多人都说自己会相面,但是准不准只能另当别论。

吕雉说:“那你就给我看看吧。”

老人仔细看了看吕雉,说:“你的面相很尊贵,以后一定是大富大贵之人。”

然后又给她的儿子刘盈看了相,说:“你的儿子更是显贵之人,而且你是母以子贵。”

老人又给她的女儿看了相,说她女儿也是贵人。看完相以后老人就走了。

这天刚好刘邦在家睡觉,刘邦醒来以后,吕雉就把刚才老人说的话和刘邦说了。刘邦说:“你怎么不叫醒我?我也想找他看看相。”

于是他马上跑出去,追了几里地才追上老人。老人看了看刘邦,大惊失色,掉头就走。刘邦又追上老人,问:“你跑什么呀?”

老人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尊贵的人。你的家人之所以能够大富大贵,完全是因为你的命数太富贵的原因。”

刘邦听后非常高兴,接着回家睡觉去了。

但是老人的话并没有马上给刘邦带来好运。一次,刘邦奉命押解一批囚犯,在快到陕西西安一带的时候,他喝醉了酒,囚犯全都逃走了。因为没法交差,刘邦也不敢回家了,东躲西藏,在安徽北部的砀山一带躲来躲去。贤惠的吕雉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要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据说,不管刘邦躲在什么地方,他的头上都有五色的云彩,吕雉循着这个云彩一找就可以找到他。

刘邦的流亡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开始了打天下的生涯。公元前208年,秦二世统治暴戾无道,农民起义迭起,最有名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刘邦也在外面集结了一支人马。

这时候,萧何、曹参等人也劝沛县县令造反。得知刘邦已经有了人马,县令就派吕雉的妹夫樊哙前去召回刘邦商量起义的事情。

谁知道刘邦回来后,县令有些后悔了,刘邦看出了县令的意思,就杀了他,自己领着沛县百姓揭竿而起,兴兵反秦,开始了打天下的生涯。此后,刘邦反秦国、灭项羽,和吕雉分开了七年之久。

这七年里,家务事全部由吕雉一个人承担,家里没有了男人,吕雉更是男人女人的活都做。寂寞和无助的吕雉独自拉扯着几个孩子,不但要照顾孩子,做家务,还要照顾老人。这时候,一个男人走进了吕雉的生活,他就是审食其。

审食其是吕雉青梅竹马的玩伴,一直没有结婚,在刘邦不在的时候他经常帮助吕雉照顾孩子,做一些重体力活。在吕雉和刘太公被项羽抓起来的时候,审食其作为吕雉的侍从,也一直陪伴在身边。两年后吕雉被释放,回到刘邦身边,审食其因为有功,也被封为王侯。到吕后当政时期,审食其更是如鱼得水,万人之上,连皇帝也要敬他三分。朝廷上下一切事情都要先听他的意见才能决定,可谓权倾一时。

对于审食其和吕雉的暧昧关系,刘邦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自己在外面的女人也不止一个,而且他对家里不闻不问,也没什么理由好说,所以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邦死了以后,汉惠帝继位。一次,审食其触犯了刑法,汉惠帝对审食其在宫廷里权势很大非常不满,就想借这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于是把他逮捕入狱,准备治死罪。吕后知道以后,想替他说情,又怕人揭短,于是找了一个中间人去找惠帝宠信的太监宏孺说情。

宏孺是皇帝的宠信,但是皇帝都得听太后的,所以太后的男宠审食其在宫里也比他们地位高,这让宏孺很不服气,因此他不想在皇帝面前为他说情。

这个中间人名叫朱建,朱建于是说:“我今天请你来为他说情,其实是为你着想。如果审食其死了,你的性命也难保。”

宏孺大吃一惊,问:“此话怎讲?”

朱建说:“你受皇上宠爱,审食其受太后宠爱。一旦皇上把审食其杀掉,太后为报复,自然不会拿皇上开刀,肯定会杀掉他的男宠。到时候,你的脑袋怎么保得住啊?”

宏孺一听,觉得朱建说的很有道理,于是马上到皇帝那里为审食其说好话,几天以后,汉惠帝还真被他说动了,赦免了审食其的死罪。

在结婚之前和刚结婚的一段时间,吕雉还是一个很善良安分的女子。但是和刘邦结婚以后,她并没有得到刘邦的爱护,反而要承担所有的家务,渐渐由一个富家小姐沦为一个普通的农妇。刘邦开始打天下以后,更是对家里不闻不问,七年没有和吕雉在一起过,以致孩子们连父亲的样子都记不清楚了。

刘邦在外征战,军帐里更是没有断过女人,共有薄姬、戚姬、曹姬等女子,在刘邦做了汉高祖以后,她们也都成了刘邦的宠妃。

吕雉独自在家,孤苦伶仃地拉扯着几个孩子。在一个关心爱护她的男人出现的时候,吕雉动摇了。

三、乱世之妻

公元前206年,刘邦决定与项羽决裂,楚汉之争开始,双方在睢水大战,刘邦大败。

楚汉战争开始以后,天下大乱,吕雉也被迫带着一家老小,开始了流亡的生活。项羽为了报复刘邦,把吕雉和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抓了起来,吕雉的一双儿女侥幸逃脱。

刘盈和妹妹与母亲失散以后,很幸运地遇到了父亲刘邦,刘邦把刘盈姐弟俩救起来以后,不久又被项羽的军队追上,尽管夏侯婴拼命推车,可是追兵仍然越来越近。刘邦眼看车上人多影响速度,干脆就把儿女们都推下了车。

刘盈姐弟不禁又哭又叫,夏侯婴见状,赶紧跳下车去,把他们抱了上来。

刘邦瞪了夏侯婴一眼,又把他们推了下去,夏侯婴就又把他们抱上来。

两次以后,刘邦大叫:“你竟敢违抗我的指令。现在追兵马上就到了,你怎么能为了这两个孩子耽误时间?你想让我们都死吗?”说着,又把两个孩子推了下去。

夏侯婴也吼道:“你怎么能这么没有人性!”然后跳下去把两个孩子又抱起来,然后把马车赶到附近的密林里,终于救下了刘盈和姐姐的性命。

这个时候,吕雉被项羽关在军营中,备受煎熬。她既担忧儿女又担忧丈夫,还时时唯恐自己被项羽杀掉。

公元前203年秋,项羽与刘邦处于对峙状态之中,刘邦躲在军营里不肯出来应战。项羽就下令把吕雉带出来,并支起一口锅。他对刘邦说:“刘邦,你看看这是谁?你要是再不出来,我就把你的娘子丢到锅里去。”

刘邦听说项羽抓了吕雉,很着急,但是这个时候顾忌家人便必败无疑了。于是他狠狠心,派人传话给项羽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

吕雉听到这个消息心凉了半截,项羽也傻了眼。项羽想,自古百善孝为先,你可以不顾结发妻子,生身父母总是要管的吧。于是他派人押出刘太公,要挟要把他烹杀掉。

刘邦听说项羽把自己的老爹也抓来了,恨得咬牙切齿,但表面上还装成无赖,对项羽说:“你和我曾经情同兄弟,我的爹就是你的爹,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爹煮来吃的话,别忘了分我一杯羹。”

刘太公听到这话,当场晕了过去,项羽也没想到刘邦连老爹也不要了。

这时候部下项伯对项羽说:“刘邦自从睢水大战,兵力大减,现在我们又抓了他的老爹和老婆。这个时候如果他背水一战,谁胜谁负还不一定,我们还是不要惹急他,找到合适的时机再和他较量。”

项羽见遇到了刘邦这样的无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接受了项伯的建议,和刘邦停战议和了。

于是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这时项羽才把吕雉归还刘邦。到这个时候,吕雉已经在楚军中被关押了29个月了,回到刘邦身边的时候,吕后不禁感觉到恍如隔世。

虽然回到了丈夫身边,吕雉却感到了无比的心酸。吕雉被关在牢里两年多,时刻担心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却被刘邦那句“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的话伤透了心。想起自从结婚以后刘邦就没有尽过多少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吕雉不禁又生气又难过。直到在刘邦的军营里看到自己的儿女安然无恙,吕雉才对刘邦找回了一点夫妻情分。

吕雉在楚军中做人质,受尽了折磨和凌辱,又听到刘邦冷冰冰的话语,精神上自然受到了沉重打击。曲折的经历使吕雉的心肠越来越硬,丈夫的无情也造就了她狠毒的性格,以至于后来以极其残忍的方法害死了刘邦的宠妃戚姬。

楚汉之争持续了四年,以刘邦的胜利告终。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吕雉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

汉高祖刘邦长年在外征战,随军帐幕中不乏红粉佳人,这也是他与项羽的一点不同之处。刘邦的这些红粉佳人中,共有薄姬、戚姬、曹姬等多人。

戚姬叫戚懿,是山东定陶一家地主的女儿,刘邦正是在楚汉之争的混战时候遇到她的。戚懿国色天香,能歌善舞,加上年纪轻轻,一下子就把吕雉比下去了。她和刘邦两人情投意合,成了一对誓同生死的烽火鸳鸯。刘邦建立西汉以后,虽然立吕雉为皇后,立吕雉的儿子刘盈为太子,但是最爱的还是戚姬,连外出征战的时候都要把戚姬带着。

刘邦对吕雉则是态度冷淡。吕雉被项羽释放,回到汉营以后,刘邦对她更是可有可无,他很少去吕雉的寝宫,吕雉作为皇后也只是名义上的皇后罢了。

吕雉对刘邦没有了指望,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刘盈身上,希望他长大以后继承王位,自己能够母以子贵,颐享天年。

但是怀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戚姬。戚姬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刘如意。戚姬受到刘邦的宠爱,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立为太子,于是戚姬就天天晚上吹刘邦的枕头风,让刘邦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当时还有一个妃子给刘邦生了一个皇子,这个妃子就是薄姬。薄姬是苏州人,是一个私生女,由母亲独自拉扯大。薄姬姿色并不是最出众的,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刘邦看中,召来侍寝。但就这么一次偶然的机会,薄姬居然就怀了身孕,当年便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刘恒。

但是从此以后,刘邦就再也没有找过薄姬,他当初召她侍寝,几乎等于是在“日行一善”,所以很快也就把她抛到了九霄云外,特别是她怀孕生产之后,更是连面都不见一次。薄姬虽然为刘邦生了儿子,却还是长年枯守孤灯,纯粹守活寡。所以吕雉也并没有把薄姬放在眼里。

一个人既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多几个女人侍候,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吕后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让她不可忍受的是,刘邦不但对这些妃子宠爱有加,甚至连太子都想改成她们的儿子。

吕雉半辈子都是在血雨腥风中过来的,性情已经被锤炼得“刚毅”了,怎么也不能让别人夺取她儿子皇太子的位置,于是一场激烈的争夺太子的战争开始了。

四、废立太子之争

戚姬的儿子刘如意,言谈举止都有刘邦的风范,刘邦对他十分钟爱。戚姬还经常对刘邦说,吕后儿子刘盈怯懦胆小,根本没有太子的样子,所以刘邦很不喜欢刘盈。这一天,刘邦终于下定决心,想帮戚姬母子一个忙,废掉刘盈,让刘如意继承自己的衣钵。

于是,刘邦首先找准一个机会,封刘如意为赵王。本来,赵国的皇帝叫张敖,刘邦称帝以后,准备把鲁元公主嫁给张敖为王后。然而就在这年冬天,刘邦在与匈奴冒顿单于的战争中大败,刘邦也被困在匈奴,不能回来。由于西汉刚刚建立,国力还没有恢复,刘邦就决定采用和亲的政策和匈奴化敌为友,于是他决定把鲁元公主嫁到匈奴。

鲁元公主是吕雉的亲生闺女,吕雉哪里舍得让她嫁到这么远的地方?于是她背着刘邦,偷偷地给鲁元公主和张敖办了婚事。这让刘邦很下不来台,于是他回来后对赵王张敖的态度很恶劣,而且百般刁难。

张敖想着刘邦是自己的岳父,就没有太计较,但是他的国相贯高却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刺杀刘邦。

由于走漏了消息,刺杀最后没能进行,刘邦也保住了性命。刘邦非常生气,对吕雉说:“早说过不该让他当女婿。”

他把赵国上上下下的大臣都抓到监狱里准备治罪。虽然在吕雉的求情下,张敖保住了性命,但是被刘邦贬为“宣平侯”,赵王这个肥缺则给了刘邦最心爱的儿子——戚懿的儿子刘如意。

正因为戚懿知道自己在刘邦心里的分量比吕雉要重得多,所以戚懿天真地认为,自己为亲生儿子谋太子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然而她不知道,对于政治,她远远不是吕雉的对手;朝堂上的文武群臣更不是那个被她随意拿捏的老头刘邦。

这天上朝时,刘邦提出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这马上引起了大臣的强烈反应。刘盈这时候已经被立为太子八年。虽然他经历过不少磨难,生性胆小,但是对大臣非常尊敬礼遇,做事也认真仔细,和刘邦的浪荡样子截然不同,很有群众基础。所以对于刘邦要废掉刘盈的事情,大臣们一致反对。

但是刘邦有自己的道理,他说:“刘盈虽然年长,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性格懦弱,资质平庸,没有帝王的风范。如意聪明伶俐,灵活变通,和我年轻时候一样,将来也必成大器。”

这时御史周昌站起来大声为刘盈辩护。周昌有口吃,情急之下更是结结巴巴。面对刘邦的质问,他说不出话来,只是反复地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不可行。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看到周昌这个样子,刘邦和大臣一阵哄笑,辩论太子的事情顿时没有了气氛,于是刘邦宣布退朝,改天再讨论这个事情。

在朝堂后面,吕后早就得到刘邦要废太子的消息,看到这个情景,她不由得舒了一口气。退朝以后,她走到周昌面前,当众跪下为周昌叩谢说:“多谢周大人,要不是你刚才据理力争,太子已经被废了。”

周昌扶起吕后,对她说:“看来皇上这次是真的想废掉太子,今天虽然躲过这一劫,但是皇上改天还会提起此事,你还是赶紧想办法吧。”

刘邦不再坚持废太子,是因为通过这次讨论,他看出朝廷上大部分元老都是支持刘盈的,而且他们都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刘邦虽然是个粗人,但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这次暂时作罢,以等待其他时机再提。

不久,刘邦因战争中的创伤复发,在长乐宫一躺就是很多天。戚姬非常担心,刘邦一旦作古,刘盈继承王位,吕后做了皇太后,她和未成年的儿子刘如意的性命肯定难保。于是她又过来向刘邦哭诉,刘邦于是又提起废太子的事情。

刘盈的老师叔孙通知道了,强烈要求进宫。叔孙通也是开国元老,他对刘邦说:“如果陛下废掉太子,我愿意先死!”

刘邦知道如果把事情闹大了,会引起满朝文武大臣的不满,于是连忙摇手:“我不过是说说玩罢了。”

叔孙通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动的话,天下都要跟着遭殃,怎么能以废太子这件事情为儿戏呢?”

吕雉这边也一直在想办法,她知道张良足智多谋,就让自己的兄弟吕泽去请张良来想办法。但是张良却说:“我虽然善于出谋划策,但是太子问题是你们的家务事,我一个外人,不好干预。你们还是自己商量,我没有办法。”

吕后见张良不肯帮忙,就软磨硬施,张良被逼无奈,便勉为其难地出了一个主意,他说:“如果能让不买皇帝账的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皇上便能知难而退了。”

原来刘邦生平最崇敬四个人,也就是商山四皓。他们分别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和角里先生。刘邦很尊重、很看重这些人,建国以后就要把这四个人找来为他出谋划策。但是这四个人见刘邦不喜欢礼贤下士,不但喜欢骂人,还不尊重读书人,于是就不愿意来,常年在大山里隐居。

吕雉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态度谦恭地礼请商山四皓出山。四个老头儿见刘盈生性敦厚,态度诚恳,就答应了吕雉的请求,做了太子刘盈的宾客。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造反,恰恰这个时候刘邦伤病没有痊愈,就让太子领兵平叛。但是刘盈这个时候并没有作战的经验,商山四皓就对吕后说:“太子从没有经历过大战,但英布却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这次前去应征,如果胜了,是应该的;如果败了,太子的位置可就废定了。”

吕后听了大惊失色,赶紧去找刘邦,对刘邦说:“太子年纪还小,这些老将都是叔叔伯伯辈的,让他去带领他们打仗,怎么能服众人呢?皇上虽然有病在身,不能骑马,但还是请您勉为其难,坐在战车里指挥吧!”

刘邦听了气不打一处来,骂道:“什么太子,一点用都没有。老子重病在身,还要亲自上阵。”

但是事关重大,刘邦没有办法,只好亲自出征。

第二年,叛乱被平复,刘邦回到长安,就想借这件事废掉刘盈。

就在形势对刘盈越来越不利的时候,吕雉精心安排了一场宴会。太子的身后就站着商山四皓,四个老人目光炯炯,鹤发童颜,气度不凡。

刘邦没有见过商山四皓,看到太子背后站着四个老人就问他们:“你们是谁?怎么从来没见过你们?快快报上名来。”

四个人分别报上自己的名号,刘邦听了大惊失色。他说:“我请了你们这么多年,你们都不出来,现在怎么愿意追随我的儿子了?”

商山四皓说:“您的儿子仁义宽厚,礼贤下士,很得民心,和您很不一样。天下的人都愿意为太子去死,这样的好主子,我们为什么不来呢?”

刘邦没想到自己很小看的刘盈竟然能请来自己请了很多年都请不来的商山四皓,而且他们对太子这样死心塌地,便意识到自己小看了刘盈。看来太子真是羽翼丰满了,假如强行更换,只怕立即就要捅出大娄子来。

刘邦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说了一句:“那你们就好好地保护太子吧!”

从这以后,刘邦就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刘邦清楚地知道,刘盈继承王位以后吕后会怎样对待戚姬母子。这时大臣赵尧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让吕雉和刘盈的恩人——那个口吃的周昌先生去做赵王刘如意的国相,吕雉一定会给周昌这个面子。

刘邦没有别的办法,这个时候他已经重病在身,离撒手人寰也不远了。于是他采纳了赵尧的建议,把周昌调到赵国做了宰相。不久他就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至此,废立太子之争以吕后和刘盈的胜利告终。刘邦非常了解吕雉,知道她在多年生死关头的磨炼中,已经变成了一个怎样心狠手辣的政治人物。他以为自己给心爱的戚姬母子营造了一条生路,但是吕后的心狠手辣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死前为戚姬母子做的安排也只是平安的假象罢了。

五、杀鸡儆猴

巩固了太子的地位,吕后接着就要树立自己的威望。吕后在树立威望中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杀了韩信,把自己的威望建立在韩信的人头上面,使群臣慑服。

刘邦在建国之初,曾经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韩王信、赵王张敖、齐王韩信(后改为楚王)、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芮。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这一帮与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仍然举止粗鲁,不顾礼法,甚至有人喝醉以后仗剑起舞,把大殿上的柱子都砍掉了,闹得不成体统。

后来叔孙通制定了宫廷礼仪,朝廷上才算有了规矩。刘邦感叹地说:“我到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滋味。”

礼法约束了大臣的行为,却约束不了这些王侯的叛乱之心,汉高祖严厉打击,首当其冲的就是韩信。

刘邦建立西汉离不开三个最重要的将士——张良、韩信和萧何,史称汉初三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在汉朝建立后就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已不构成威胁;萧何也不是那种爱好权力的人,而且萧何懂得经济,在政权建立后是急需的建设型人才。

只有率兵取得多次胜仗、出奇制胜的韩信,始终是刘邦放心不下的,更何况韩信当年在楚汉之争中,在刘邦最危急的时刻,要挟过刘邦封他为王。

公元前202年,韩信写信给刘邦,请刘邦假装封他为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的军队围困在荥阳,日夜盼望韩信率军来援。援兵没盼到,却盼来了韩信的这封信。刘邦不禁气不打一处来。

张良、陈平这时对刘邦说:“现在形势对汉军不利,如果不答应韩信,他可能在外面自立为王。所以不如顺水推舟,给他一个王侯的头衔,以笼络更多的军队。”

刘邦明白了张良和陈平的意思,就说:“大丈夫能平定四海,就可以封为真王,为什么要假封为王呢?”于是就把韩信封为齐王。韩信带领援兵赶去救驾,为刘邦解了燃眉之急,后来韩信辅佐刘邦,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楚汉之争结束以后,刘邦就收回了韩信的兵权,把他封为楚王。这时,韩信的谋士劝他:“将军神勇超过刘邦,又有挟难邀功的前科,归附汉王刘邦,会让汉王害怕。这个时候你如果不自立为王,何处是你的归宿呢?”

韩信听了连连摆手说:“请不要再说了,汉王待我恩重如山,让我坐他的车,把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饭给我吃。古人曾经说过:坐人家的车,要替人家分担忧患;穿人家的衣服,也应替人分担忧患;吃人家的饭,就应该为人家卖命。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

但是韩信的忠心并不能消除刘邦对韩信的戒心。汉高祖六年,刘邦就以有人告发韩信谋反为由,把韩信从楚王降为淮阴侯,又用陈平的计谋捉住韩信,废为平民,但刘邦一直没有杀韩信,因为汉高祖曾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

韩信一再被降职,心里非常不痛快,特别是在后来竟然被贬为平民,于是他准备和陈烯发动一场政变,但是一不小心被别人告发了,刘邦就率领部队打陈烯。

韩信想联合都城的一批正在宫廷做苦役的奴隶、劳工,把他们组织起来攻打吕后和太子。

吕后非常着急,刘邦不在家,她就去找萧何商量计策。

萧何说:“现在我们只有把韩信骗到宫廷里才有优势。于是就派人对韩信说,皇上已经把陈烯打败了,现在请文武大臣到宫廷里宴饮祝贺。”

吕后就说:“那就请你去请他吧!”

萧何就去了,韩信推说自己有病,不愿意去。

萧何说:“这样重要的国事,你不去也不太合适吧!还是勉强去吧!”

韩信怕欲盖弥彰,于是决定去了。到了皇宫以后,吕后就派人把韩信抓起来杀掉了。

刘邦听说韩信被吕后处死,心里又喜又悲,喜的是吕后代自己了却了自己的心病,悲的是这样一个功臣被杀掉了,不免可惜。

吕后这招确实收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几个诸侯王看到她连韩信这样的人都敢杀,不免都对她畏惧几分。

在平定陈豨叛乱的时候,对不肯尽力的诸侯王,吕后也采取了非常无情的处置。当时的梁王彭越,出兵时拖拖拉拉,刘邦发出命令以后,很晚才出兵。刘邦很生气,就找了一个借口,把他贬成庶人,发配到了四川。

彭越走到陕西华县这个地方时,正好遇到了吕后。彭越看到吕后,以为遇到了救星,就向吕后哭诉。

吕后就说:“你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你和我一起回去,我和皇上说说情,让他对你从轻发落吧!”

彭越相信了吕后的话,就跟她到了刘邦那里。

吕后找到刘邦,对他说:“彭越这种人你也敢放,你放了以后不是你的后患,你还把他免为庶人、发配,赶快把他杀掉。”

结果彭越被诛杀,还被灭其宗族。彭越先被枭首示众,又被剁成肉酱。吕后又命人把肉酱分送给各地诸侯,并派人监视着让各诸侯吃下去,要他们引以为戒,好自为之。

刘邦平定了诸侯内乱,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朝代。这个时候诸侯王的势力过大,必将威胁中央的权力,造成政权的不稳定。所以,吕后剿灭诸侯王这件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是有进步意义的。

六、吕后当政

淮南王英布反叛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高祖正在病中。他原本是要派遣太子刘盈率兵讨代,却硬是被吕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逼上了战场。

刘邦扶病出征,虽然很快就平定了叛乱,但也不幸身中毒箭,伤口很快溃烂,病情一天比一天重。于是吕后找了一位当时很有名气的医生来给他治病,但仍然不见好转。

刘邦眼看自己不行了,就在心里盘算着自己死后江山社稷的安排。

吕后早有野心,现在见高祖就要命归西天,就想打听打听以后的皇权继承问题。这天,她趁空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如果丞相萧何也死了,谁能接替他?”

刘邦想了想说:“曹参可以。”

吕后又接着问:“曹参以后谁可接替呢?”

刘邦说:“王陵能接替,但是需要陈平的辅佐。周勃可以做太尉。”王陵这个人虽然忠厚正直,却有点智商不高;陈平虽然很有智谋,但不能够独当一面,所以两个人的联手是最完美的。周勃这个人虽说没多少文化,但办事稳重,为人厚道,是刘邦看好的安定刘家天下的人物。

吕后还要往下问,刘邦却不耐烦地说:“那已不关你什么事了。”

吕后就没敢再问。

刘邦的病继续恶化,拖了三个月就驾崩了,只活了63岁。

刘邦一死,吕后就动起了心思。俗话说,一朝皇帝一朝臣,虽然刘邦为新皇帝安排了辅佐的大臣,但是都不是吕后的亲信,于是她决定把这些大臣都拉下马,扶植自己的势力。她对亲信审食其说:“朝廷中的大将,都是先帝的功臣,战功赫赫。让他们来辅佐年轻的皇帝,他们可能会心有不甘,有人可能会趁皇帝年轻,翅膀不硬,蓄谋造反。我看不如把他们一个个都除掉,以免以后有麻烦。”

审食其知道吕后的意思,他想了想说:“虽然这些功臣可能会有谋反的想法,但是目前他们的势力还很大,兵权都掌握在他们手里,陈平和灌婴带着10万兵马驻守在荥阳,樊哙和周勃率领20万兵马在平定燕代。这个时候您想灭掉他们,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者,您想灭掉他们,弄不好真会让他们有造反的想法,那时候,不就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吕后听了以后,考虑了很久,也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于是就把太子刘盈立为皇帝,即汉惠帝,同时按照刘邦临终的要求任命几位大臣。

惠帝继位以后,吕后理所当然地就成了皇太后。惠帝从小和母亲一起经历战乱,历经差点被抓的生死关头,同时又差点被父亲抛弃,受到很多次惊吓,因此这个孩子的性格比较胆小怕事。

俗话说,母强子弱。因为有吕后这样一个历经磨难、心肠硬实的母亲,惠帝的性格也就比较顺从温和。惠帝从小到大的事情都是母亲安排,特别是废立太子的事情,吕后更是一手为儿子操办。所以惠帝做了皇帝以后,国事也基本上是由母亲负责的。

吕后还为汉惠帝安排了一门别出心裁的婚事。为了扩大吕家的势力,吕后把鲁元公主的女儿嫁给了汉惠帝,也就是说,汉惠帝娶了姐姐的女儿,他的亲外甥女。这样,以后的皇子也都是吕家的人。但是,这个皇后在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孩子,于是吕后就从宫里抱来一个美人生的婴儿,并把那个美人杀了,让这个婴儿做了皇后的养子,立为太子。

汉惠帝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在位八年就死了,他死了以后,太子继位,史称“少帝”。少帝继位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孩子,于是吕后又理所当然地把持了所有的权力,全权处理国事,这就是历史上的“吕后称制”的时期。

掌握大权的吕后,开始了她的复仇计划。这个复仇计划主要针对的就是她的情敌戚姬和戚姬的儿子刘如意。

吕雉自从嫁给刘邦,一直勤勤恳恳,安安分分,为刘邦养育儿女,赡养老人,却没有从刘邦那里得到多少夫妻情分。刘邦不但对家里不闻不问,而且在父亲和吕雉被项羽抓住要烹杀时无动于衷,让吕雉伤透了心。此外,她还听说刘盈姐弟差点被刘邦推下车,交给项羽,这更是让吕雉从心底里恨透了刘邦。

生气归生气,既然又回到了刘邦身边,吕雉还是愿意嫁鸡随鸡,为刘邦处理国事出谋划策。但是刘邦却专宠戚姬,把已经人老珠黄的吕雉晾到了一边,吕雉自然对这个女人恨之入骨。

更可气的是,这个女人竟然要斩断她的后路,凭借自己受宠,想抢夺她儿子的太子之位。吕雉已经把全部的指望都投向了自己的儿子,所以拼死也要和这个女人斗到底,保住自己儿子的太子名分。于是两个女人围绕刘邦和太子,展开了明争暗斗。

吕后和戚姬的矛盾由来已久,但是之前戚姬有刘邦撑腰,吕后对戚姬也是敢怒不敢言。双方废立太子之争的结果,也就决定了谁是最后的赢家。尽管刘邦在驾崩之前,对戚姬母子有过安排,把吕后和惠帝的恩人周昌任命为赵王刘如意的国相,但是满腹仇怨的吕后哪里会买周昌这个面子?她在刘邦死了以后马上对戚姬和刘如意下了毒手。

七、吕后的复仇

吕后保全了儿子的太子之位,从而也就稳定了自己的地位。刘邦安排了曾让吕后感恩戴德的周昌做赵王刘如意的相国,希望在他死后,周昌能保障爱子如意安然无恙。

谁知道刘邦病情越来越重,吕后眼看他不行了,就把他强行从未央宫迁到了自己住的长乐宫,离开了戚姬。

刘邦死后,吕后就对戚姬和赵如意下了黑手。她让人剃光戚姬的头发,用铁链锁住她的双脚,又给她穿了一身破烂的衣服,关在一间潮湿、阴暗、破烂的屋子里,让她一天到晚舂米,舂不到一定数量的米,就不给饭吃。

戚姬从一个宠姬沦为阶下囚,她的内心充满了悲伤。她虽然没有出身豪门显贵,但是从小也没有做过活。嫁给刘邦以后,更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每天只是弹琴唱歌,一双柔嫩的玉手,怎么禁得起那个石杵呢?

戚姬知道吕后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自己总有一天会被吕后害死,但是她更担心自己的儿子赵如意。然而吕后根本不让她出去,母子很久不能相见,无法诉说心中的痛苦,戚姬只能靠唱歌来发泄自己内心的酸楚。

一天,戚姬在舂米的时候又想起了儿子,于是一边流着眼泪舂米,一边又唱了起来:“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谁知道被吕后听到了,吕后气急败坏地骂道:“贱货,你还指望你儿子来救你吗?我就让他死在你之前,看你还有什么念想。”于是,她命人去邯郸召赵王刘如意来长安。

赵王刘如意听说了母亲的遭遇,痛哭流涕。现在又见吕后召他去长安,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于是在相国周昌的建议下,三番五次拒绝了邀请。

吕后见周昌在旁边出主意,就干脆先派人把周昌召到长安。周昌没有办法,只有奉命启程。临走之前,他派人火速给惠帝送去了一封信。

惠帝和弟弟赵如意从小一起玩耍,很疼爱这个弟弟,听说这件事,就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护他。当惠帝得知赵王正在来长安的路上,便亲自到城郊迎接他入宫,并且安排他住在自己的寝宫,吃饭睡觉都和他在一起,和他形影不离,使吕后没有机会下手。这样一来,吕后有好几个月都没有机会对如意下手,虽然她气得咬牙切齿,但也没有办法。

公元前194年12月的一天早晨,惠帝外出打猎,但是这个时候正是冬天,赵王贪睡,没有起来,于是惠帝把他留在宫里,自己出去打猎。

吕后这时也在睡觉,听到她安插在皇帝身边的心腹过来了,她警觉地睁开眼:“有机会了?”

心腹会心地点点头:“恭喜太后,今天终于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皇上去打猎,留下了赵王独自在寝宫内睡觉。”

吕后听了大喜,说:“果然好机会,快,派人赐赵如意毒酒,让他在皇上回来之前喝掉。”

于是赵王被人从睡梦中叫醒。看到吕后送来的毒酒,他失声痛哭,大叫惠帝,但是惠帝听不到。万般无奈的刘如意喝下了毒酒,一会儿就死去了。

汉惠帝打猎回来,发现如意口、鼻子全部流血,变成了一具直挺挺的僵尸。他知道这一定是母后指使。经过这件事,惠帝对母亲有很大的不满。

刘如意死了以后,吕后就走到戚姬面前,把毒死戚姬儿子的事情和戚姬详细地说了一遍。戚姬不禁痛哭流涕。吕后得意地笑着,对戚姬说:“你不是强吗?和我争宠,争太子的位置。今天怎么不能了?先帝喜欢你,说你漂亮。今天我就把你给废了,看你凭什么勾引男人。”

说完,她派人砍掉她的手和脚,挖掉她的双眼,把她的耳朵烧掉,还给她灌上哑药,变成哑巴。这时候的戚姬,已经没有人样,吕后就派人把她丢到厕所里。

戚姬在厕所里辗转哀嚎,疼痛难忍,又倍感羞耻。

几天以后,吕后叫来惠帝,对他说:“我有一样东西要给你看。”

惠帝很奇怪,就问:“是什么东西,先说来听听吧。”

吕后说:“你见了就知道。”

惠帝尾随吕后,经过好几座宫殿,来到一个破落的院子里。进去后,惠帝就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那就是戚姬的号叫。

惠帝问:“母亲,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奇怪?”

吕后回答说:“我要给你看的就是这个东西。”说完,她领着惠帝来到一个厕所前。在这里,惠帝看到一个圆鼓鼓的东西,黑乎乎的,浑身沾满了鲜血和屎尿,臭气熏人,就是这个东西在发出凄惨的号叫。

惠帝不由得捂住鼻子,问吕后:“母后,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说猪又不是猪。”

吕后哈哈大笑:“你说对了,这个东西和猪很像,叫‘人彘’。”“彘”就是猪的意思。

吕后接着说:“你知道,这个‘人彘’是谁吗?”

惠帝大惊:“什么?您说,这是一个人?”

吕后笑着说:“不错,这就是戚姬啊!”

惠帝大惊失色,回去后大哭了一场,病了一年多。他在病中对吕后说:“把人折磨成这个样子,这哪里是人的行为?我作为您的儿子,没有脸再治理这个国家了。”从此,惠帝天天借酒浇愁,不理朝政,继位八年后就在抑郁中死去了。

汉惠帝死了以后,吕后装模作样地哭了一场。这时候,张良的儿子张辟疆就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哭惠帝,其实是在哭自己。她很怕你们这些功臣。如果你请太后的子侄掌握大权,太后就放心自己的权力不会外流,这样你们这些大臣也不会有危险了。”陈平听从了他的意见。

吕后一直想扶植自己吕姓家人,但是一直没有借口,陈平主动提出加封她的吕氏子侄,她不由得眉开眼笑。

但是,吕后要分封吕氏家族的人为诸侯王,有个困难:刘邦在去世前,曾经和大臣订立了一个盟约,叫白马之盟。白马之盟规定,如果不是姓刘的人称王,天下都要攻击他。

吕后就开始问右丞相王陵:“我要封吕氏的人为王,您看妥不妥?”

王陵说:“这万万不行,当初先帝定下了白马之盟,非刘姓子孙不得封王。”

吕后很失望,于是拉着脸,去问陈平和周勃。

陈平、周勃知道吕后的心思,就说:“这个天下是先帝打下来的,他的兄弟后代都封为王了。但是现在呢,天下又转到您的手里了,您封几个王又算什么?况且您是先帝的结发妻子,您要分封几个王侯,先帝也会同意的。”

吕后听了不由得一阵欣慰,立即转怒为喜,脸上有了笑容。

不久,吕后就免掉了王陵右丞相的职务,把他封为小皇帝的老师,王陵咽不下这口气,推说自己身体不适,提前退休回家养老去了。

王陵走了后,吕后就把陈平和亲信审食其分别封为左丞相和右丞相,然后分封了很多吕姓的子侄。吕台被封为吕王,把济南郡作为他的封国。看到没人反对,吕后就更加大胆,又连续分封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台的儿子吕通为燕王。

在大力扶植吕姓势力的同时,吕后还排斥打击刘姓的子孙。吕雉和刘邦结婚之前,刘邦就在外面有一个私生子,叫刘肥。惠帝继位以后,分封这位同父异母的兄长为齐王。刘肥虽然不是吕雉所生,但也是吕雉一手养大,可以说是母子情深。然而,为了排斥刘姓,吕雉不惜对刘肥也下毒手。

公元前193年10月,刘肥入朝觐见母亲和弟弟。

一天夜里,吕后召来刘肥和惠帝喝酒。惠帝认为这个时候不需要拘泥于礼节,就对刘肥说:“我虽然是皇帝,但是兄长大我几岁,应该上座才对。”

刘肥没有在意,就坐下了。

这让吕后很不痛快。她想:“刘肥这样自居兄长,以后可能会对惠帝不利,谋反篡位也是可能的。”于是吕后悄悄地让人在刘肥的酒杯里放上毒药,准备除掉刘肥。

谁知道惠帝在向刘肥敬酒的时候,却端错了刘肥的杯子,吕后看到后,急忙把惠帝的杯子碰碎。

惠帝和刘肥都非常奇怪,问道:“母亲,您怎么了?”

吕后支支吾吾回答不出来,于是推说自己不舒服,先回去休息了。

刘肥回去以后,他的左右对他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刘肥见吕后竟然要置他于死地,非常震惊,也非常担心,整天不敢出门,于是吕后派粱上柱夜里去刺杀他。

粱上柱是吕后的侄子吕产的家人,他虽然奉命去刺杀刘肥,但是却不忍心置刘肥于死地,于是在刺杀之前故意制造很大的动静,把刘肥惊醒。

刘肥看到一个蒙着脸的刺客,正要叫人,粱上柱扯掉面纱,对刘肥说:“小人粱上柱,奉太后旨意,取大王首级。只是小人不忍动手,有几句话要说。”

刘肥就问:“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粱上柱说:“现在太后已经盯上大王,正想尽办法对大王动手。大王这次来京凶多吉少,就算能够侥幸逃出京城,以后也难保平安。”

刘肥默不作声。

粱上柱接着说:“现在小人为大王献一计策。大王有封地七郡七十余城,为什么不献出一郡给鲁元公主呢?鲁元公主是太后唯一的女儿,宠爱有加,您这样做,一定会使太后高兴,大王也可以无后顾之忧了。请大王珍重。”

说完他拔剑自刎。

刘肥被粱上柱的豪气打动,再三考虑后,接受了他的计策,把城阳郡献给了鲁元公主。这一招果然管用。吕后的顾虑被打消,就放刘肥回齐国去了。

八、吕后之死

吕后执政15年,后来得了重病,但是仍然不肯放弃权力。这时,刘家子孙和一班元老重臣已经对她执政忍无可忍,刘璋、周勃、陈平等纷纷发动兵变,这让吕后始料不及。

虽然吕家的兄弟都手握重兵,但都不堪一击,吕后已经病入膏肓,又受了惊吓,很快就死了。

有人认为吕雉是一个刚毅凶狠、手段残酷的女人,但这只是后来的吕后。从吕雉的经历可以看出,她最初也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子。

吕雉在刘邦贫贱的时候就嫁给他做妻子,从一个富家小姐自甘成为一名农妇,跟着浪荡穷鬼刘邦吃尽了千辛万苦,还差点惨死在敌军手里。刘邦打下天下以后,吕雉还为他在治国用人方面出谋划策,可以说,刘邦能够得天下并坐稳天下,吕雉确实有很大功劳,绝非一般坐享其成的妇人所能比拟。

可是做了皇帝的刘邦,却宠爱自己的妾,冷落了自己的结发妻子。更让吕雉不能忍受的是,宠妾想借助刘邦抢夺她儿子的太子之位。吕雉想尽办法,才保住太子。

吕后当政期间,刘邦休养生息的政策进一步得到推行。吕后遵守了刘邦临终前所作的人事安排,重用了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这些大臣们都推行了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都得到很大发展,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死后,匈奴的冒顿单于趁机羞辱吕后,向吕后求婚:“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不如我们两个结为连理互通有无吧!”

吕后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但是她压抑住怒火,采纳季布的主张,心平气和地给冒顿单于回信说:“我已年老色衰,发齿也落了,步行也不方便,恐怕难以长途跋涉到匈奴那边。”然后赠给匈奴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后来派使者向汉朝认错。

吕雉的一生是不完美的,她并没有得到丈夫的爱护,从一次次的惊吓和考验中挺过来后,吕雉开始变得冷酷和残忍。执政以后,她更是以令人发指的手段对待了自己的宿敌。吕雉的性格来自她动荡的经历和对现实的失望,因而对她的评价也要以历史的眼光辩证地看待。

第五章 掀起民族大分裂巨浪的黑丑淫妇——贾南风

贾南风长大成人,并没有出落个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只长得身材矮小,面目黑青,奇丑无比。谁知,这么一个丑女竟能嫁给当时的皇太子司马衷。这样的婚姻无论如何来讲,其中都一定会有可以述说的故事!自从大权在握,她更毫无顾忌,大肆搜罗男宠供其淫乐,搞得朝野上下沸沸扬扬。西晋宗室之间也开始了互相残杀。贾南风的干政,终于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更使西晋“宗室日衰”,大一统的中国,从此陷入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其中贾南风本人是罪责难逃的。

西晋晋惠帝元康年间,京都洛阳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洛阳城南有个捕捉盗贼的小差役,年轻貌美,身体健壮,一表人材,人见人爱。他虽然喜欢穿着打扮,但薪俸不高,因此日常穿着极为平常,整洁而已。可是,有一天,他身上的衣服突然鲜丽光洁起来,都是极高档华贵的衣料,式样和做工也都非常讲究,像是王府甚至皇家宫中的物品,不要说像他这样一个小差役,就是更大一些的官员及有钱人家,也无人穿戴得起的。这种反常的现象,自然引起周围人们和他的上官盗尉(官名)的怀疑:这家伙华丽的衣物是到什么地方偷盗来的呢?

凑巧当朝贾皇后家的一个远房亲属家失了盗,向盗尉报案。这个小差役自然成了嫌疑的对象。盗尉部的长官就将他找来盘问。小差役辩白说:“小人这身衣物绝不是偷的,是在一次奇遇中,一个很高贵的官家送给我的。”

盗尉叫来贾府的人旁听审案,叫这个小差役将何时何地遇到何人送衣物与他,定要一五一十,说清楚,说不清就定他的偷盗罪。小差役本来答应送他衣物的主人家,绝不敢对外人透露半点奇遇,但禁不住上官和众人的威逼,只得将他的一番奇遇,也是一番艳遇,和盘托出:

一天,我出门走在街上,迎面过来一位老婆婆,上来就拉住我,求道:“好后生,我家主人得了个怪病,请巫师占卜,说是中了邪魔,必须到城南找个少年男子,来宅子里镇服,就能驱走邪魔。麻烦好哥哥跟我去一趟,帮忙救救我家主人。事成后一定重重酬谢。”

众人屏心静气地听他说,他则继续道:

于是我就跟随老婆婆走。她带我到一辆有帷帐的马车前,让我爬进马车,放下车帷,又叫我钻进一口大竹箱中,盖上箱盖,才驾车而行。也不知朝什么方向走去。感觉过了将近一个时辰,大约转了十多里路,进了一座大宅门,又过六七道门槛,车才停下。打开箱盖,叫我出来。我下车睁眼四望,眼前一片明光,只见一座华丽炫目的豪宅。我嗫嚅着问:“这里是什么地方?”老婆婆笑笑说:“小伙子,你到了天上的神仙府第了。”说时,就有一群服饰华丽的年轻女子过来,带我进入一间散发着不知名的浓郁香气的房间,侍候我用弥漫着另一种香气的热水洗了澡,换上洁净华丽的衣服,吃了一顿美餐,然后将我领到一间布置雅洁高贵,更加香气扑鼻的内室。

只见床帷边坐着一个穿戴高贵的女子,约三十五六岁,但身材短小,皮肤青黑色,眉后有个小疤,相貌并不怎么好看。见了这个女子,其他女子都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

那女子拉住我,显得非常娇媚爱怜的样子,与我亲热起来。我想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制止我说:小哥哥,你什么都不要问,只管陪着我玩就行了。吃的珍羞美味,睡的罗帐牙床。那女子想是这豪宅里的主人了。她留我住了几天。白天欢宴歌舞,夜里则与她共枕而眠,极尽温存。后来,她命人依照来时的方法,将我送出。至今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地方。你们查抄的这些衣物,都是临出府时,那豪宅之家送我的。请大人明鉴。

一边旁听的贾家族人,听了小差役所说到的那个女子的年龄、相貌,就知道她是当今风流满京城的贾皇后,又好气又好笑,又羞愧,也不好意思发作,只得各自散去。而盗尉也明白了其中有奥秘,将这个小差役开释了。

原来贾皇后是个喜爱风流的女人。虽然皇帝健在,她竟偷偷地与太医令程据等人搞淫乱。但这并不完全让她满意,而经常叫身边的亲信,秘密到民间寻找年轻漂亮而健壮的男子,带进宫供她取乐。凡进去的人,等她玩乐够了,就被秘密处死,以防走漏风声。

只有这个小差役幸运,能够活着出来,这是因为他太讨贾皇后的喜欢了,贾皇后不忍心杀死他。

贾皇后本名叫贾南风,小名为告(古“时”字),因她人既矮小,皮肤又呈青黑色,有人称她贾黑皮,或者黑皮皇后。贾皇后的父亲叫贾充,字公闾,是个会用心机善于奉承、见风使舵的人。他本是三国时曹魏的大臣,后来依附司马昭父子。他帮助司马氏父子篡夺曹魏政权,立了大功,因此深得晋武帝司马炎的宠信,担任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等权势要职。贾充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贾黑皮,就是贾皇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