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实战手册(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达摩教养法)全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9 23:34:22

点击下载

作者:(美)罗伯特·基思·华莱士(Robert Keith Wallace),(美)弗雷德里克·特拉维斯(Frederick Travis),吴晓玲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庭教育实战手册(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达摩教养法)全2册

家庭教育实战手册(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达摩教养法)全2册试读: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实战手册

吴晓玲 著ISBN:978-7-111-63440-9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

在本书中,作为蒙氏家庭教育专家、蒙氏父母系统课程开发者,作者把深奥的蒙台梭利教育哲学思想与日常家庭生活相融合,提出了父母的两大重要身份,即孩子成长的协助者和灵魂的服务者,让我们重新认识孩子、认识自己。

父母如何在家庭中扮演好协助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如何真正地在家庭中实践蒙氏教育,书中给出了全面而详尽的方案。前言教育即一场生命的成全第一个真相

孩子只想成为他自己,这是有“信号”的,没有谁强加给他!

还记得那一句全世界孩子都会说的话——“妈妈,让我来”吗?

这是0~6岁孩子的标志性语言,像空谷的回音一直萦绕在每个孩子的童年里!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只是成人反而“听不懂”如此直接的语言,还四处询问“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然而,正是这一句被成人忽视了的呐喊——“让我来”,道出了儿童深藏的秘密:他们只想成为自己!

什么事都要自己来,为的就是建构自己,“创造自己”,最终成为自己!

玛利亚·蒙台梭利有句经典语录“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帮助我以自助),即源于对孩子“I want to do it by myself”(我想自己做事)的成全与尊重。

花一点点时间,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生活细节。

6岁,孩子正在想一个单词怎么拼写时,妈妈走过来就给他一个标准答案。孩子急得甩笔走了:“不写了!我要自己想,你为什么要说出来?”

5岁,孩子正在练习使用螺丝刀,遇到一点困难时,爸爸上来就要动手帮忙解决,孩子急着大叫:“爸爸,不要,让我自己来!”

4岁,孩子从幼儿园带回了涂色作业,妈妈看见孩子正准备用蓝色涂花时,马上插话说:“花朵应该用红色。”孩子回应道:“我就要涂蓝色。”当大象即将被涂上绿色时,妈妈又说:“大象应该用……”孩子立即捂起耳朵大声叫起来:“不要你说,不要你说,这是我自己的作业,让我自己来做!”

3岁,按电梯“让我来”,开门“让我来”,要不要分享及如何分享“让我来”,等等。

2岁,扫地“让我来”,接水“让我来”,浇花“让我来”,开电视“让我来”,开灯“让我来”,擦脸“让我来”,刷牙“让我来”,吃饭“让我来”,喂鱼“让我来”,倒水“让我来”,搬东西“让我来”,等等。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想跟谁玩,不跟谁玩,统统“让我来”。

1岁,妈妈要去拉正在摇摇晃晃学走路的他,被推开,他自己扶着沙发走;妈妈要去帮忙拿他正努力想抓到的玩具,被推开,他自己去抓;妈妈要帮忙拿着奶瓶喂他,被推开,他自己拿着喝;妈妈要用勺子喂他饭,被推开,他自己用手抓起来吃;等等。

不难发现,年龄越小越“自助化”,2岁完全爆发。如果时间再继续往1岁以前推移,你依然能够找到孩子“要自己来做事”的蛛丝马迹,回溯到其出生也不例外。

这些细节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他们个头很小,本领也不大,却是这个地球上最无畏、最勇敢、最执着的人类群体。因为他们正在从事一生中最伟大的“工程”,那就是“创造自己”。

我给孩子的这种天性成长模式取了个名字叫“自助式成长”,而引导我看到这一点的正是被称为“儿童发现者”的玛利亚·蒙台梭利。她曾说:

儿童并不是一个等待被填充的瓶子,他们不是每时每刻都等待着我们的帮助。

婴儿的第一本能就是拒绝别人的帮助,自己去做事情。

承认儿童具有不同寻常的能力并不会降低父母的权威。当父母可以说服自己把孩子成长过程的主角位置还给儿童,心甘情愿地当好配角时,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毋庸置疑,“自助式成长”为儿童找到了最原创的、最佳的成长方案!只要给孩子一个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人人都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自己,就像阿基米德所说的那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遗憾的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足够幸运得以施展自己的天赋成为自己,他们有可能在创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抗拒的“阻力”而非“助力”后,最终成为“别人”。

在一次公开授课的讲台上,我不自觉地就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每个孩子为成为自己所投身的“战斗”,并不亚于人类为自由投入的真实战斗。只不过它发生得是那样隐秘且无助,有些都还没来得及轰轰烈烈就已销声匿迹了,因为他们的“对手”是他们最爱也是最爱他们的父母!我们常常以“爱”之名剥夺孩子“自己做”和“做自己”的权利。

孩子只有先成为自己,才能恰到好处地做到各尽功用。因为只有每个人的不同,才能填补这个世界的空白。如果教育只是为了改造谁,那么我们宁愿没有教育!“孩子什么都要自己来”,这是“生命要成为自己”的一个重要信号,也是本书所揭开的第一个成长真相。第二个真相

过去,父母不知道自己是比幼儿园老师还重要的“老师”,孩子学不好都怪老师没教好。

后来,父母知道了,自己对教育孩子有脱不开的干系,这是一次进步。

再后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一时间遍布各大家庭教育讲座和书籍,让父母知道了家庭教育才是根,而且自己具有重要身份,这又是一次进步。

这仍不是真相,父母的确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影响者,也的确是外在形式上的第一任老师,但追本溯源,我们并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老师,其实“老师”另有其人。

本书将改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固有思维,揭开生命有自我教育这一本能的真相,说清道明:谁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如何与“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合作,让孩子以最自然和优雅的姿态成长。第三个真相

第三个真相是关于父母身份的。

伟大的教育服务灵魂,平凡的教育服务身躯。

父母只关注孩子“吃什么、喝什么”,这只能养活孩子,但并不一定能养好孩子。伴随每个肉体降生的还有他的灵魂(精神),我们用什么来喂养孩子的灵魂?

本书提出了父母的两大重要身份,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案。(一)孩子灵魂的服务者“为孩子的精神服务”,对很多父母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理念。就算人们对这个理念不陌生,也可能因为缺乏具体方案而把它束之高阁。希望本书会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二)孩子成长的协助者

孩子虽然充满了自主的愿望,还能自己教育自己,但他不是孤军奋战,他会遇到专属于他的“助手”,即他的父母。他在自己建造“伟业”的过程中需要这个协助者。只不过,父母时常会“篡夺”权位,从协助者的身份变到“造物主”的身份,把孩子视为己有,随意指挥,大包大揽。

蒙台梭利总是说“任何多余的帮助都是成长的阻碍”,所以本书会向父母介绍如何做真正的协助者,协助孩子自己做事。出于对生命的崇敬和信任,我们坚定地认为:孩子不是“教”出来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做”出来的。

众所周知,蒙氏教育在国际幼儿教育界的耀眼地位已经保持了一百多年,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很多家庭没有机会接受如此卓越的教育。“让蒙台梭利走进家庭,点亮每个生命的起点”是我现在能想到的最乐意做的事。

相对于物质环境,我更愿意把蒙氏教育理解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它不是只有教具和操作方法。传播者要像蒲公英一样把种子远播四海,唯一能真正带走和传承的也只有蒙台梭利的精神和信念。所以,面对千千万万没有条件让孩子上蒙氏学校的家庭,如果他们能够获得这种精神的指导,那么孩子也会最终成为专注、独立、有秩序、有使命的人,成为最美好的自己,谁又能因为他没有操作过粉红塔,没有玩过棕色梯,而否认他的成长呢?

是孩子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对于生命的意义——成全!

既然几十万的中国父母起初是从《蒙爱之声》认识我的,也都喜欢听我讲述蒙台梭利,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一个个文字想象成声音,听我从孩子前六年的根基部分娓娓道来……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本书的伯乐刘利英编辑的耐心跟踪和等待,是她的热情催化了本书的诞生。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不想辜负生命的父母!

献给我挚爱的儿子(他才是我手里那支看不见的笔)和幕后默默付出的孩子爸爸!吴晓玲

特别说明:

1. 本书选用的所有案例都是真实人物和事件,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均采用化名。

2. 本书中凡涉及孩子的第三人称统一用“他”来表述。第1章上帝吻过的前六年孩子,牵你走路的时候感觉时间好慢,放手的时候才发现时光匆匆!没有怎么做会最好,只有错了再站起来2012年8月7日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概括今天的感受,那么只有上午我在产房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时,嘴里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那句:“孩子,感谢你的到来!”33岁的我做了一个男孩的母亲!今天我对见到的所有人都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妙和伟大的一天!”“比你结婚那天还要美吗?”“是的!是的!”我说这话的时候,孩子的爸爸也频频点头,感觉得出他内心和我一样激动快乐,丝毫没有“吃醋”的意思。我们一家的新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时间停止了!

孩子刚出生的那些日子……

妈妈每天关心: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时间仿佛是停止的。日复一日:喂奶、睡觉、换尿布、各种清洗(洗澡、洗衣、洗床单)……

看着自己怀里除了吃睡,还时不时哭闹两声的小宝宝,再看看马路上自由奔跑,什么都会做的大孩子,只愁着自家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像人家那样让人“省心”!巴不得把时间摇醒,让它快跑起来。想看孩子走路、想听他说话、想看他自己玩,想快点“解放自己”。时间醒过来了!

孩子开始爬了……

感觉是一觉醒来的工夫,孩子就会自己移动了。

他爬呀爬,动呀动,他好像还没有完全适应自己爬的样子。突然有一天,他自己站起来了,扶着沙发跌跌撞撞走起来,直到有一天他真的放开了妈妈的手,一个人奔向前方……

妈妈这时候才开始意识到时间“醒了”,而且还有点小失控,拿不准它的节奏。孩子昨天还“咿咿呀呀”,今天你耳边就传来这辈子听到的最动听、最感人的声音:“妈妈!”明明昨天还在床上挪来挪去,今天你离开房间时,就感觉身后跟着一个小东西了,转身一看,原来是孩子跟着你爬出来了。你不再像前几个月一样,每天清楚地知道自己喂了多少奶、孩子接下来将会睡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接下来他又会干什么。你还不太确定自己到底是做了什么,小家伙现在一天一个样儿,总之每天都会给你带来惊喜和感叹。似乎开始有点明白孩子的成长完全是“自带程序”的,成人能做的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时间开始跑了!

转眼5岁了……

此时,孩子之间的差异开始加大,大部分妈妈开始感觉自己孩子的种种“问题”有点棘手了,可是力不从心,纠正起来已经有点难了。父母感叹要是时间再慢一点就好了,巴不得把孩子的问题都解决了,时间再继续往前走。父母的焦虑指数飙升,只求时间你别跑。时间去哪儿了?

6岁,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过去那个天天吵着要跟你睡,要你陪,要抱抱的“宝贝”几乎在一夜之间悄悄溜走了。

孩子就这样匆匆过完了他的黄金小童年,还来不及停一停,孩子的“自带程序”将带着他,而他也要带着自己前六年遗留下来的问题一刻不停地走向下一站。

丢下我们这些矛盾的父母:想让孩子继续健康成长,又梦想时光要是可以倒流就好了;遗憾越多,越想把孩子的童年重新过一次,以此来安慰自己这些年盲目的“匆匆岁月”!父母不可能没有遗憾

我相信为人父母这件事,不管重复多少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遗憾!

当我几经周折、崩溃,孩子的重度湿疹依然如影随形时,我痛苦而果断地选择坦然接受和面对,拒绝抱憾的人生。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孩子1岁,而我的感受是仿佛过了一辈子。从出生20多天到1岁,孩子无间断地出疹,最严重的时候从头到脚全部溃烂,全身巨痒难忍,到了我想亲亲这个可怜宝贝都没完好地方可以亲的地步。我还要在孩子面前强忍住泪水,用各种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从巨痒难忍的皮肤问题上转移。我和孩子爸爸带着孩子跑遍当地各大医院,医生们看见他的病症都直摇头,说没见过湿疹这么严重的孩子。接下来就是试药,排查过敏原,换环境等一次又一次的折腾。好心的朋友们还从国内外寄来各种药物,但都没有结束湿疹的“侵袭”。我大多是含着眼泪一天给他换好几次衣服、被褥,不停地擦药、换药。有时才穿了一上午的衣服就可以抖落一层厚厚的皮屑,真叫人痛心。我们夜以继日地看护着孩子,周而复始,每天都想着次日来临病就好了。

这一年,特别困扰我的事情除了疾病本身,还有一件事就是孩子的正常生理发展。我们想让他像所有孩子一样晒晒太阳(但过敏严重的人要避免日晒),想让他的小手自由活动,想任由他像所有口欲期的孩子一样用嘴自由探索,可是都做不到。这一度成了我的烦恼,甚至我还暗暗说胡话:要是我什么都不懂,也许还会好受一点;懂那么多关于孩子的事,又解决不了这些烦恼,真叫人抓狂。

口欲期要满足孩子口腔探索的需要,手的敏感期要让孩子做手部探索……而我的孩子却不得不在这几个关键期被“捆着”手。因为湿疹巨痒难忍,所以孩子会忍不住抓挠,而抓挠又会带来二次伤害,皮肤溃烂得血水交加。孩子每次被捆得不能动,我们看着本该活泼好动的小人被弄得就像一个小“囚犯”,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一阵阵地痛。

在此过程中,他和所有孩子一样也是什么都想自己来,我个人认为自主性敏感是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而宝贵的天性,不能因为眼前外在的疾病就什么都帮他做,这种耽搁估计以后是我们父母承担不起的,所以我就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保留他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种苗。比如,我时常偷偷放开他的小手,让他做当时那个阶段他要做的动作和探索,只是这要花费我更多的看护时间,几乎不能松眼。一旦发现他又被痛痒困扰,想去挠的时候,我就只有赶快给他上药,以减轻他的痛苦。随着我给他安排的“工作”越来越丰富,孩子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他有时居然被“工作”深深吸引而暂时忘记了痛痒。这一点很明显,一旦什么时候没有事做了,他就这里痒那里痛,想到处去抓挠。

总之,我们尽量尊重他想自己做事情的想法,变着法儿地让他满足体验。实在不能满足的,我们也只能当他能听懂一样,告诉他:“我们知道宝贝很想自己做,而且也相信你能做得很好,等你的皮肤好一点了,就可以自己做了。”

到了后来,当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的时候,没有什么再影响他了,他做事就更加得心应手了,也更容易专注。

不过有几次我还是失败了,因为我实在不忍心让他捆着手睡觉,就让他带着婴儿手套睡了,结果一家人几乎整夜都没有睡成觉。隔几分钟,他就会被自己的手“摧残”一次,“重灾区”不是流血就是出水,然后自己难受得直哭。这是我最不愿意回忆的一段经历,每次想起来都有无法言表的复杂感受……

这个话题请允许我就说到这里吧!这是我在任何授课场合从来不讲的经历,借着这次写书的机会,我才有感而发,也许这也正是文字的魅力。我的口才再好,讲座场面再感人,始终都不愿提到这段经历,以至于很多家长学员和听众粉丝都以为我讲蒙氏,因为我本来就很“蒙氏”,看我的孩子就知道了;我本来就很幸福,听我的蒙氏幸福课就知道了。这个问题是在一次和家长的座谈中我才意识到的。

有一位看起来很沮丧的妈妈说:“我先讲讲我的经历……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遭受那么多不幸,要是像晓玲老师这样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和幸福家庭该有多好。”听她说完后,我真的在那一刻动过念头(要不要讲讲自己的经历),但我最终还是没有那么做,因为我还没有准备好。于是,我也只有淡然处之,诚恳地安慰和劝导了她一番。也许等本书面世的时候,我应该亲自送到她的家里,得到她的谅解。告诉她,我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幸福的家庭和优秀的孩子都不是天生的,它只属于对自己和孩子永远不放弃的灵魂。温馨贴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孩子,更没有绝对完美的父母,不要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消灭遗憾上,而是要尽一切可能用在享受孩子与我们共度的时光里!爱是比磨难更强大的力量

我孩子(乳名恩恩)的病情大幅度减轻时,他已经两岁多了,上幼儿园以前病都是反反复复,这里不出疹就那里出疹。三岁后病情减轻,但一直复发,直到现在还隔三岔五发作,只是出疹面积越来越小了。我很感恩生命中在我的家庭最艰难的时候照亮和温暖过我的家人和朋友,感恩遇见激活和唤醒我内在教育潜质的蒙台梭利精神。我通过自己孩子的特殊经历,验证了科学理论,同时也推翻了许多偏激的论调,从此才有了许多教学上的成绩。

可以说,恩恩在童年虽然遭遇了一些磨难,但是有一种比磨难更强大的力量真真实实击退了它,把对他的伤害降到了最小,以至于今天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磨难的痕迹。我们能看到的是他被激发出来的某种内在的坚强和抗干扰能力(专注)。那个力量就是爱!我和他爸爸都默认,那段时光承载着我们此生到目前为止自己最有觉知的爱,我们试图用“爱”这种良药去对抗疾病对心灵的伤害,结果也令人宽慰。而至于他后来各方面的发展还算不错,没觉得缺少什么,这又得益于博大精深的蒙台梭利教育。这些在后面的章节里都会详细谈到。球掉了,捡起来,就这么简单

说完我自己家庭的经历,再来看看别的家庭,毕竟还是健康的孩子居多。试问,如果没有像我孩子一样或者情况比之更严重的这些经历的家庭,是不是遗憾就会少一些呢?依我看,不见得。

我每年当面接触到的家庭至少有上百个,因为除了给正式学员上课,平常一有空我就会做一些公益讲座或者到企业、学校讲课,案例还真不少。间接接触的家庭就更多了,比如通过电台、电话、邮箱、微信等方式。这些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是健康的,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身体问题和其他问题,但是每家父母都有说不完的遗憾。并没有让人觉得他们的孩子少了健康方面的麻烦,遗憾就少了多少。比如,父母没有时间陪孩子,隔代教养产生的后遗症,不知道怎么带孩子而错过了各种关键成长期,父母自身性格不好给孩子带来的不同伤害等,遗憾数不胜数。

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个以上的遗憾和烦恼。

之所以开篇就谈这个话题,绝不是让你成为一个被动者,放弃对美好的向往,相反,我是想让你知道“遗憾是在所难免的”,你应该做一个生活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想到就要去做,不要太在乎结果。从生老病死的角度看,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生命的过程和灵魂的安放。养育孩子不注重过程,注重什么呢?很多你羡慕和看起来很成功的父母都不是因为他们的人生没有遗憾,而是因为他们跌倒再站起来,就这么简单!

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应该向孩子学习。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如果他要捡一个球,摔几次都不妨碍他捡球。在他们充满童真的小脸上,我们看不到一点犹豫和伤感。他们实在摔疼了,顶多是哭几声,然后继续向球走去。拿到球露出笑脸的那一刻,也许脸上还挂着泪水呢!匆匆前六年,影响悠悠几十年2015年4月9日儿子今天去超市又是只要笔,我和他爸一开始都不太想答应,因为家里已经有不少了,但是看到儿子很坚持,而且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于是我们就想测试一下他的坚定程度。我们用各种好吃的零食“诱惑”他,但是眼前这个两岁多的小男孩却眼睛都不眨一下,肯定他要的就是笔。这下我们被他折服了。看着他拿着自己心爱的彩笔一蹦一跳走出超市,我又开始“穿越”了。他从小见得最多的就是妈妈用笔写字(我除了写作几乎没有别的爱好),每次我写他也“写”(一开始是画,后来是自创文字),有时写完自己的还会到我的日记本上写一写。我从来不纠正他拿笔的姿势,也不教他写什么和怎么写。现在我的日记本上都还留有他的“小作品”,我的这种“不作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书写和画画。至少到今天,他还认为最好的礼物就是笔,最好的自我表达方式之一就是写写画画。如今看来,那些“小作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没有阻止他画,反而给我留下了很好的教学素材。

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0~6岁这一阶段,而并不是大学阶段。因为,人类的智慧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而且人的心理也是在这个阶段完成发展并定型的。——玛利亚·蒙台梭利孩子6岁前的奥秘

建设一栋高楼大厦叫“建筑工程”,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叫“航天工程”,那培养一个孩子呢?我们叫它“人类工程”。

大概20年前,我第一次到建筑工地参观的时候,看到几百个工人正在一个深坑里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那坑大概5米深,全部用的都是桩基,很是震撼。我当即就问了旁边的项目经理:“这是要盖多高的房子?”他说是20层的大厦。他们已经两天没合眼了,因为浇灌地基不能停下来,很多地方都要一气呵成,地基打不好,这栋大楼就废了。他还介绍说,他们建筑公司在另一条街同时还盖着一栋30层的当时同城最高的大厦,那个地基更深也更复杂,现场看起来更壮观。我当时对建筑的第一印象就是“盖楼靠地基”。

当然,这在今天已经不算什么了,世界最高的哈利法塔桩深50~110米,上海中心大厦桩深86米。楼房的高度取决于它的地基。虽然地基最终都会被掩埋,能看到的只是主体部分,但人们依然明白应该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地基上,不敢掉以轻心。

那么堪称比盖房子复杂得多的“人类工程”,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刚好相反。

人类工程之所以后续问题不断,就是因为对基础建设的疏忽。人们总是把重心放在那些外在的东西上,比如学习成绩、工作单位、社会收入等。这些相当于大厦的主体和装饰部分。仿佛父母一生的积蓄就是为了花在让孩子上个名校,有个体面的工作,有个成家的房子上。有一大帮的家长等着孩子上小学后,才开始在财物和时间上“发力”。而在奠定人生基石的前六年,让他们糊涂“混大”。孩子要么让老人或者保姆带着,要么就是自己敷衍了事地带,要么就是一知半解,听说流行什么就盲目给孩子学什么,以示重视。

也许在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就没有把育儿当成是一个所谓的“工程”。他们认为各阶段之间没什么联系,也没有什么目标和宏观意义,一切都只是随机发生的,包括生命的到来和逝去。对生命整体观的无知与漠视导致人们对儿童的误解:小孩能知道什么,他们能记得什么,懵懂无知又没有什么实质的生产贡献;只要给他们吃好、穿好,让他们健康长大、快乐一点就好了。自己要抓住这个“黄金时间”赶快工作赚钱,等真正上学的时候再想办法给他们找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就可以了。

有一次家长交流会上,一个爸爸振振有词:

我孩子现在才两岁,对他好,他顶多亲你一下,高兴一下;不满他的意,连我都不认,耍脾气不说,还动不动就叫着不要爸爸、不喜欢爸爸,一个劲儿要妈妈。

我只要出差超过一个月,回到家他就对我生分了,这不记情分的小家伙,就像我之前对他所做的都没有发生一样。反正现在我做什么他都记不住,而且天天陪着他也看不出什么明显的成效来,还不如现在就让他妈多带带,我还是老老实实出去多投入工作,多赚点积蓄。等他大了,长记性了,我多为他做点什么,恐怕他还知道一点我的好。

也许成人的无知才是教育真正的障碍。

孩子的前六年是无比宝贵的黄金岁月。蒙台梭利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她用了大量的论证和实践向世人证明:0~6岁是一个创造性的阶段,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孩子对世界的印象和感知、性格的形成、学习、生活习惯的形成等,都出自这个阶段。她说:“虽然刚刚出生的婴儿还没有形成性格,但他们的性格恰恰是从这时开始发展的。”

蒙台梭利把人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见图1-1)。图1-1 成长四阶段

成长阶段的划分和研究让人类的教育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按照各阶段人的成长规律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帮助一代又一代的人。

生命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成长目标,如果某个阶段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或者造成一些伤害,那么这些缺陷将会一直保留下来,延续到下一个阶段,而且影响也将越来越严重。

比如,孩子在出生后的3年内,如果他遭受心灵的伤害、暴力或其他不良的影响,其性格就有可能发生一定扭曲。如果想对儿童在0~3岁期间形成的缺陷进行矫正,那么3~6岁是宝贵的修缮机会,此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抓住这个重要的时期进行补救。因为此时大自然还在帮助儿童形成和完善他们的其他能力,是基础构建的末尾阶段。但是,如果孩子的缺陷没有得到纠正,那么这些缺陷将会对他的心理和智力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到了第二个阶段(6~12岁)孩子就会出现学习困难、对正确与错误的不良认知、智力发展水平低于正常值等现象。其他阶段依此类推。

蒙台梭利曾经把孩子的成长比喻为“织布的过程”,她说:“6岁以前的时间对于儿童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因为‘布’是在这段时期内织成的。儿童在这时候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将陪伴他们的一生。具体来说,他们走路的方式、做事的风格都会形成一定的模式,融入他们的性格,成为稳定的特征。”不动声色的0~3岁

晶晶妈妈刚来到我们蒙氏家长学校的时候,是一个问题很多的家长。她几乎每次上课都是“有备而来”,有问不完的问题。她3岁的女儿非常粘人,特别爱哭,不喜欢跟小朋友玩,恋乳情结严重,语言发展相对迟缓。幸运的是,每周在她妈妈来上课的时候,我都有机会能观察到她,当我发现她除了妈妈描述的那些性格问题,并没有其他身体和智力方面的缺陷时,我决定了解这位妈妈的相关信息,内容如下:● 父母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父母生育时的年龄。● 怀孕期间的一些情况(如妈妈是否在怀孕期间发生过什么意外情况,是否曾突然摔倒或被惊吓,是否抑郁等)。● 儿童在出生过程中是否正常,出生时是否健康,是否缺乏活力,是否在婴幼儿期住过院或者和母亲分离。● 母乳周期、断乳方式。● 教养过程中对孩子是否过于严厉、是否打骂,孩子是否受过大的刺激和惊吓等。

经过了解,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引起了我的关注,晶晶两个月大的时候住了一次院,大概是20多天。我请晶晶妈妈就这次住院再多谈谈,果真说出了不少细节。她说,在医院治疗期间,第一周家人只能是限时探望,孩子并没有一直和她在一起。当出院回家后,她就明显感觉到孩子和之前大不一样了。特别爱哭,睡不安稳,夜里也总是要醒来好几次,每次含着乳头就不愿意放,除非是真的睡着了。因为当时没经验,所以即便发现孩子已经变得很难带了,还以为这么大的孩子可能就是这样的,就没太在意。现在回想起来,孩子住院前后差别的确是挺大的。

无独有偶,在我们的学员中,刚好有另外3个家庭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他们的孩子都是刚出生或者出生后3个月内长时间住过院,其中有两个孩子后来出现了自闭的倾向,剩下那个则是偏多动、缺乏安全感。虽然不能说都是生病住院的原因,但是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即生命最初是在医院度过的,而且曾经与妈妈分离。

孩子在最初正准备与子宫外的新环境、与他朝夕相处了10个月的妈妈建立联系和信任的时候,遇到了非正常的经历(生病)和隔离,这对新生儿来说是十分不幸的。就像蒙台梭利说的那样,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就应该顺藤摸瓜仔细查看、反复核查他之前的经历。

孩子年龄越小,经历的事情对其影响越大。这和我们过去以为的“小孩不懂什么,不记得什么,这没关系的”等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们最弱小、最没有话语权、最得不到尊重、最没有“生产力”,所以很多成人(包括父母)习惯轻视第一阶段的孩子。

我继续把晶晶的案例讲完。这个可怜的小姑娘后来的断乳经历也不太好。由于那次出院,孩子变得特别依恋乳头,而且还越来越严重,妈妈经常睡眠失调,不得已在9个月的时候,用抹苦汁、离家等强行的方式断了奶。以至于孩子后来已经不吃母乳了,但变成了每天要手摸着妈妈的乳房才能入睡,而且还特别容易惊醒。

种种迹象都表明晶晶的成长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她遭到了强制而粗鲁的对待(强行离乳),精神胚胎时期收录了一些她自认为不太安全的信息,比如治疗期间没有拥抱和亲吻,没有人跟她说话,只有冷冰冰的病床、病房、医生和护士;妈妈会没有规律地消失;她的哭声没有人可以理解,病情本身给她带来的不良感受等。她是一个内心极不安全和对外界极不信任的女孩。

其实晶晶的这种情况并不特殊,在我们身边和老一代人中,不知道有多少个家庭重演过。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问题是问题。就算已经显现出来,比如懦弱胆小、不专心、好动、智力障碍、恋物癖等,成人依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有的可能归结到先天,有的可能归结到别人和外界的影响。谁会知道是那些懵懂岁月留下的痕迹呢?0~3岁发生的事不动声色、不易察觉,而实际上每件事都是刻骨铭心、惊心动魄的。

每个孩子的差异不是从“一个考了100分,另一个考了50分”那天开始的,他们的差异是从出生的那一刻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了。晶晶和他们不同的是,她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她妈妈的意识拯救了她,及时抓住了其3岁后的成长。

我告诉这位年轻的妈妈:“从现在起,你专心做两件事,一件是开始耐心地长时间做信任感训练,一件是让孩子工作。”

简单的妈妈最有福,她在蒙氏家长学校的学习很认真,会提很多问题(一般只有亲自实践过的人,才能提出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现在晶晶5岁了,和两年前我看到她时已经判若两人了。她们母女俩现在有时间还会时不时地回来看看我,或者重温一下课堂。女孩的成长和变化时常令我感慨万分:

孩子,就是那一粒种子,你只要给她恰当的环境,成长的事就不用你担心了。我们成人不应该太关心孩子会不会长大,我们应该关心的是自己会不会“给它浇水施肥”。如何增强孩子的信任感

针对安全感不足的孩子,要从建立信任入手。温馨贴○ 对于孩子来说,信任就是不改变!○ 所有孩子才来到世界时,他们都以为万物是不变的、恒定的。人物、环境、空间的改变总是会给孩子带来不小的麻烦——内心的恐慌和躁动。恒定而有序的事物能让他们有安全感。○ 这种现象会在秩序敏感期结束后逐渐减弱,直至孩子可以像成人一样接受改变。在孩子已经获得内在定位,清楚了自己的归属,获得对周围环境与人的基本认知之后,这种现象才会逐渐消失。认知的过程就是安全感建立的过程。收集到的恒定信息越多,孩子就越安定。

导致孩子安全感不足的人为因素大致有:

①孩子出生时没有被欢迎和关爱,曾被隔离或生病住院;②频繁更换照顾者;③孩子常常被恐吓和威胁;④父母关系不稳定或离异;⑤孩子的“重要他人”(依恋对象)常常不规律地出现和离开;⑥成人常常不守约、不守时等。

针对上述各点,父母需要有如下认知:

第①点,是无法再改变的事实,往往知道的时候已经成为过去,除非照顾者提前了解新生儿的精神需求才可能避免。

第②~④点,是人为可控、可改变和补救的部分。

第⑤和⑥点,可通过信任感训练改观的部分。

守时,会让孩子对成人产生信任。有了信任,他们就会对成人的离开与出现有一定的心理把握,不再莫名地恐慌。父母可以按如下几个阶段,对孩子进行信任感训练。第一阶段

和婴儿玩“躲猫猫”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以游戏的形式让婴儿开始对物体的“出现与消失”有一个心理认知。

在这个阶段,大人还不能离开婴儿身边。只是当面对婴儿时,大人要蒙住自己的脸部,从2秒到5秒循序渐进地延长蒙脸时间。大人数着秒数(注意,这很重要,人类天生就有数学倾向,不要担心婴儿是否听得懂。我们对数学的认知最重要的就是要与生活发生关联)。婴儿本来就比大人敏感,长此以往做这种练习,孩子对数字和钟表时间都会异常敏锐。第二阶段

学步期以后的幼儿就可以逐步做“分离式信任感训练”了。

从很短的10秒开始训练,时间根据幼儿的接受度而定。妈妈告诉孩子自己有什么事,10秒钟以后回到他身边。10秒钟以后,妈妈一定要准时出现(不要离开家)。这样反复多次多日的练习,以孩子已经完全适应和接受为前提,再适当延长时间:20秒、30秒、1分钟……第三阶段

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逐步延长分离时间。在家人轮流照顾的情况下,可以离开家,但一定要在约定的时间出现。

因为之前已经有长达一两年的时间在玩这个“游戏”,孩子早已经对妈妈信任有加,他已经明白妈妈即使离开也会在约定的时间出现,所以不再会对妈妈的离开焦虑、哭闹。总结

这个训练的重点在于,妈妈一定要在约定的时间出现,否则就会失去效果。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要循序渐进,不能第一次训练就时间过长,让孩子不能接受,否则会导致孩子抗拒再次尝试。小技巧

婴儿时期是大人口头数数,孩子两岁以后就可以使用时钟了(沙漏和计时器也都可以)。时钟的用法是离开前指给孩子看针指到哪里的时候妈妈会回来。孩子不懂得看时间也能完成这个任务。

除了时间之外,你和孩子还会有很多其他约定。比如,明天带你去游乐场,睡醒了做什么……如果父母有随口承诺而过后又不一定执行的习惯,那么孩子对你的信任就会逐渐减少。前六年如何影响孩子的一生

关于孩子的前六年,父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做着本末倒置的事情。蒙台梭利对发展四阶段特征与教育现状做了对比(见图1-2)。图1-2 成长四阶段与教育现状的对比

图1-2非常直观地表明孩子第一个阶段的成长在所有阶段中所占的比重。尤其是前三年,这是人的成长最神秘的时期,具有巨大的潜能。蒙台梭利坚定地认为,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是在前六年,因为人类的智慧和心理是在这个阶段形成并定型的。这与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谋而合。

婴幼儿居然能学会复杂的语言而且不止一门,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吗?蒙台梭利说,儿童吸收和学习语言是一件特别深奥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可是他们却悄悄在一两岁前就掌握了,而且这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试想,他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能学会一门高难度的本领,这不是天赐良机又是什么呢?这对成人来说也是很难的事。

那小小生命到底还蕴藏着多少潜能?也许前三年全身心照顾孩子的妈妈们都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可靠数据。

从图1-2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身体发育和心智成长变化最大、最关键的前六年得到的教育配比是最少的;另一个成长冲突较大的青少年期(人的第二个“婴儿期”),在蒙台梭利看来并不是最适合学习的阶段,教育任务却是最密集的。青少年要承担身心发育方面的巨大矛盾和繁重学习任务的双重压力,这是不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难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厌学和叛逆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这值得我们所有人深刻反思。

不得不说,是蒙台梭利把孩子的教育时间整体提前了。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6岁的孩子才能进学校。

为什么前六年有那么重要呢?

下面我从各个方面来说明。学习

一个人爱不爱学习、会不会学习,这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前六年)就已经奠定基调了。孩子爱学习源于成人对孩子兴趣爱好的保护和给予探索的自由程度,会不会学习源于孩子接受的教育方式是否自然合理。

从原则上说,所有孩子刚出生都是爱学习的,几乎是为了学习而生的,但是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爱学习甚至抵触学习了呢?这要拜瞎指挥的成人所赐。不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就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成人以为学习就是被“教”,就是学知识,就应该有知识点的成果反馈,比如,学数学就是数字和计算,学语文就是读书和写字,搞得孩子兴趣全无。殊不知这些所谓的知识,它们的原理都藏在生活和大自然里,每个孩子都知道这个秘密,所以他们拼命地用身体去感知世界,对什么都感兴趣。孩子就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环境中学习,不被教授、不被填塞,一切趋于自助化。成人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教孩子,这对他们是极大的束缚。

如果理解并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那么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就会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终身成长。反之,如果违背学习天性,自然就会连同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起被逆转。

再说说比较典型的语言学习。前六年和之后学习,效果完全不同。6岁以下的孩子能同时学会几门语言,可以接受和重现所有的腔调和发音方式(近乎母语)。但是7岁以后这种特殊的能力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此之后学会的新语言多少都会带着一些功能性缺陷,即发音和语言逻辑思维的缺陷。习惯

当你的孩子在3岁前养成了物品归位和分类摆放的习惯;6岁前养成起床叠被、随手关灯和关门、遵守时间和约定、睡前阅读或写作、道谢等习惯,那么你会惊奇地发现,只要没有经过什么特别的干预或破坏,这些习惯会像影子一样伴随孩子一生。处理情绪

6岁前的情绪训练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0~2岁是孩子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速、最重要的时期。3岁基本“格式化”完毕,之后就是“编程”。虽然人的大脑一生都有可能在变化,但是年龄越大变化越小,其基本构造在7岁前就已经成形了。我们都知道情绪是由大脑来控制的,孩子在情绪方面的学习和经历都将直接影响大脑处理情绪的定式机制。在第一阶段(0~6岁),如果孩子形成一生气就打人、砸门、摔东西等这些情绪反应模式,那么日后纠正起来的难度是难以想象的;反过来,如果他生气的时候,从一开始接受的处理模式就是先冷静后处理或用语言和运动等方式来处理,那么这类模式也会让他终身受益。情绪反应模式一旦定型是很难改变的(不是绝对的),成人应该在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关键期用“身教”的方式帮助他,使他成为一个有情绪管理能力的人。思维模式

先来看三个例子:(1)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总是一哭就被大人用美食哄,一哄就乖,那么他长大以后悲伤情绪的应急方式极有可能就是“吃”!(2)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总是一哭就被强行阻止或者惩戒、被暗示“哭是不好的行为”,那么他长大以后也将会有处理悲伤情绪的障碍,要么过度反应,要么回避。(3)如果一个孩子从幼年就是以故意出格、犯错来吸引成人的关注,而且这种行为未能得到照顾者的及时纠正,照顾者也终未改善自己对孩子的精神照顾,那么这种行为将会影响孩子终身思维习惯的形成,他将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将不自觉地采取这种“引人关注”的方式去解决人际和生存问题,这并不是正常人格的表现。[1]

这些都是成长经历带给人的思维模式,用卡罗尔·德韦克的思维模式理论来说,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与之相应的成功思维模式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卡罗尔·德韦克在她的调查中发现,年仅4岁的孩子就已经出现思维模式的差异。这跟成人给他们的暗示(贴标签)和灌输有很大的关系。思维模式受环境的影响巨大,这就是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语言及思维模式有差异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应急思维模式是影响终身的,比如以上我举的三种思维模式就很典型。不管何时何地,当遇到紧急或者突发事件的时候,最先跳出来的还是他童年形成的那种思维模式。心理

这是最隐秘的部分,微妙而复杂。蒙台梭利在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时,也提到了潜意识这个层面。她说3岁前的记忆仿佛是一个谜,被造物主巧妙隐藏起来了,但不记得不代表不存在。日后会在人的性格和应急机制方面表现出来。孩子所经历的事件和情感都会不同程度地形成潜意识里的一部分。她认为“神游、说谎、占有欲、抵触、依附、支配欲、自卑、恐惧”都是儿童的心理偏差所致,这些偏差在6岁之前都是有机会修正的,但是如果不帮助孩子进行修正,心理偏差就会慢慢变成心理疾病。

几乎所有研究青少年犯罪和心理学的人都有一个“倒推公式”,那就是暴露罪行的年龄不等于产生罪行的年龄。根源往往在童年的经历中,而且多半与亲子关系有关。其他方面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幼年时孩子遭受过严重暴力或者其他创伤性伤害,大脑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容易罹患精神疾病、药物成瘾、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孩子的前六年去而不返,他们总是原谅你、相信你,总是死心塌地、毫不保留地爱你,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从不隐藏,你甚至都还没明白他是怎么学习的,转眼就又学了一个新本事……这些宝贵的特质,是今后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可能再重现的。

请带孩子避开急功近利的商业教育模式,让孩子畅畅快快地感受亲情、享受生活。玩着就可以长大,父母何乐而不为呢?很多妈妈诉苦道,养孩子费力又花钱,但这多半都是自找的,因为你忘了让孩子“玩”,只顾着让他“忙”着上各种辅导班。当世界越来越复杂时,简单便成了稀有品质。我自己带孩子的“前六年”

我绝对算不上一个特别细致和勤快的妈妈。生活线条很粗,不会什么都想要,只专注于我认为重要的事情,所以经常做“减法”。但同时我又算得上是一个十足的走心派和实干派。想好的事情说干就干,没人看好也会干。

就拿当妈妈这件事来说吧!自从知道自己怀孕就果断停止了一切工作上的筹划,毫不犹豫。我严重被新生命的到来“冲昏了头脑”,马上被大脑主动调到最紧急、最重要的档位上。对于一个专门挑“大事”做的人来说,做出这个选择一点儿都不难。

没人知道当我得知自己身体里住着一个小生命时的那种喜悦和感恩之情。我的精神世界完全被充满,甚至还觉得这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即便当时的我在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我非常非常兴奋,仿佛已经知道了将来要和肚子里的这个小家伙大干一番事业似的,随时一副“备战”的架势。估计是受我的强大气场影响,连孩子爸爸也慢慢被我带动了起来,对未来的生活满心期待,工作也特别带劲。

就这样,再高的收入和职位也抵挡不了我“变身”的计划。快速完成角色转化之后,便一心驶入了教育的轨道。我开始学习和研究各种教育模式,寻找与自己内心相符并且能打动我的声音,直到认识蒙台梭利。

孩子出生以后,小家伙更加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着我。他的一举一动都仿佛在召唤着我,软化着我。他对妈妈天然的需要让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仿佛自己这一生最大的事业就是养好他。以前那些我追求过和在意过的所谓的职场成就、事业发展统统在我的世界退出了。那时我才意识到因为孩子的到来,自己的变化有多大。不是学习研究的对象变了那么简单,孩子的出现已经深深影响到了我的人生价值观。从那一刻起,我眼里只有孩子,到哪里都在观察孩子,琢磨孩子。

我下定决心全职陪孩子享受前三年,还十分确定这是家庭最重大的“投资”。孩子爸爸很支持,而且自己也加入了陪伴的行列。我尽可能多地待在家里,尽量不应酬、不出差、不加班。所以,那段时间我们的家庭收入急剧下降。但这是我们做过思想准备的。我们一致认为,钱可以慢慢赚,以后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工作,而陪伴孩子的时光是去而不返的。后来事实证明,生活可以很富有,也可以不富有。其实人真正的需要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出于“欲望”。

在这期间,和所有父母一样,自从有了孩子,我们的手机经常会收到各式各样的早教课程推销、这样那样的潜能开发课程推销,还有就是身边妈妈们的各种躁动(让孩子学这学那)等,出于了解考察,一般我还是会去看看,但是从来没有为此焦虑和纠结过。我日夜构思的蒙氏家庭理论和实操越来越成形,看完一圈,始终还是没有更能打动我的,我还是暗自深深地佩服蒙台梭利。家庭中的儿童只要遵循蒙氏原则和理念教养,一定会更出色,这一点我从来没有怀疑过。

所以我的孩子并没有上过外面的早教班和培训班。他上的是最亲切、最实惠、私人订制的早教,“教室”就在家庭中、就在大自然中。说句题外话,这还为我们家省下了一大笔费用。倒是我花掉的学习费用不算少。

孩子两岁多的时候,我已经有很多育儿经验和心得了,像是不分享出来便要溢出来,《蒙爱之声》就是在那时开始录制的,但纯属个人情怀和爱好,不为一分钱收入。

那段时间,我都是利用晚上孩子睡着以后的时间来学习、录节目、写稿子。白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全情投入地带孩子。我的投入是周围人和朋友们都公认的,我不离开孩子,但也不怎么“管”孩子,他自己有最大限度的自由。我的投入更多是在详细记录和观察孩子的每一点成长与变化,甚至详细到他词汇的发展统计以及喜怒哀乐。无论走到哪里,我的眼里几乎只有孩子,不只是我的孩子。我对这些神秘的小精灵着迷,他们的一举一动仿佛都转化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数据输送到我的大脑,我认真做着比对、组合、筛选、推测。我企图一点点地去验证和实践蒙台梭利家庭教育。所以那三年即便我也会带孩子去商场和街上,但都不是为了消费,在那段时间我几乎没给自己买过比较贵的衣服。我的重心早已经从那些物质的诱惑里解放出来了,这一点也要感谢孩子的到来。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节俭的生活反倒成了我最舒服自在的时光。人一旦内心充实就不会流于外表,这一点毋庸置疑!

是儿子给了我无限的教育灵感,他与其他所有我观察和接触过的小朋友都成了我的活教材,他们才是我真正的老师。

三岁那年,我们准时、顺利地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他不再需要我的全天照顾和陪伴了,他需要一个有自己理想和目标的妈妈来做他新的榜样。

到我们工作的时候了。

任何生命都应该在其特定的阶段发挥其特定的价值!

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送完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一本全新的笔记本开始狂写不止。我写了一份一万字左右的前三年总结。一写就是一天,时哭时笑、时呆时狂,那天我像足了一个“疯子”。写着写着,我意识到那些经验的宝贵,它不应该只属于我们一个家庭。我有了全新的规划:求学、考证、考察、创作、办学校……

蒙台梭利就这样正式走进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

我再一次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化:从一个全职妈妈变成了一个有多项职能的女性——孩子放学,我就是妈妈;孩子上学,我就是老师。这也许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亲子关系是一生中最值得投资的关系,它关系到两代人的幸福,尤其是对孩子以后的婚姻、家庭、事业影响深远。无数的例子证明,从小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长大后婚姻和事业的失败率远远高于与父母关系好的孩子。他们非常容易不经意间就走上了父母失败的老路。尤其是父亲和女儿关系不好的这种模式,对女孩一生的影响巨大,她们的安全感令人担忧。为了寻求童年缺失的爱,女孩会盲目寻爱,放纵自己,甚至沾染社会恶习。另外,男孩在幼年得不到充足的母爱也是人生一大悲剧,以后便会多了一个没有爱的能力的男生,少了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男人。这些关系十分微妙,人们在处理的时候时常不去考虑它的后果,被眼前的假象蒙蔽。

对于父母来说,亲子关系始于婴儿期。其他关系都会随着你的工作、经济、环境的变动而变动,并不能和你的生命发生实质性的连接,只有亲子关系终身相随。温馨贴在孩子3岁前,你应该是一个全职妈妈。○ 在婴儿期,婴儿与母亲是一体的。母亲的陪伴能较大程度地减少婴幼儿的心理焦虑和情绪波动,这无形中为儿童适应社会、完善自己提供了帮助。3年时间并不算长,但影响孩子的却是一生之久!○ 3岁前被迫分离和寄养都不符合自然规律,妈妈应该尽一切可能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为他提供充足的精神营养,让他成为一个人格正常、精神富有的人。○ 努力挣钱,让早教机构来教育你的孩子,这是最不划算的“买卖”。用生命影响生命才是这个阶段最合理的教育。○ 如果你有时间但不懂怎么带孩子,提前投资自身的学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孩子3~6岁时,你应该是一个兼职的妈妈。○ 孩子上了幼儿园,你还是全职妈妈的话,就是你的失误了。你应该活出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生,给孩子做榜样。闲散和空虚都会让人意志消沉,这样的状态难以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精神营养。○ 这个阶段,你的工作不在于多么忙碌和如何晋升,也不在于积攒更多的财富,你需要的只是适当地工作,充实你的人生,发挥你的价值。孩子只是不完全需要你,并非一点儿都不需要你,他还在第一个成长阶段,依然需要你的陪伴。

[1] 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女,美国心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首届“一丹教育研究奖”获得者。第2章有一种父母叫『蒙氏父母』父母和孩子无论怎样,都应该彼此有尊严地活着,幸福地活着!被遗落的“初心”2015年4月20日上午带儿子到小区的儿童娱乐区玩,我看与他同龄的孩子都敢滑那个弯道滑梯了,唯独他不敢滑。起初我还按捺得住,一言不发,提醒自己不要催促孩子。但是后来,当比他小的孩子也敢滑的时候,我居然莫名其妙走向儿子,想说服他也去试试。当无论我怎么劝说和鼓励都无果时,心里禁不住沮丧起来。我今天是怎么了?哎!说好让他慢慢长大的。

人的一生中最没有准备的事,为人父母算一件!

不管你多么渴望成为父母,准备了多久,当一个鲜活的生命降生在你的怀里时,你依然会深深感到准备得还不够。每个人都是从“笨手笨脚”开始这一段奇妙旅程的!

我记得:

第一次给孩子洗澡的时候,仿佛手都不是自己的,简直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无论放哪里,都生怕伤到那个娇嫩、幼小的生命。

第一次给孩子喂奶的时候,一开始还自我感觉良好,但是身边的医护人员和自己的爱人都看得出姿势别扭,大家都在说这里不对、那里不对的时候,当妈的我开始焦虑了,生怕孩子吃不饱。

第一次剪指甲、第一次换纸尿裤、第一次孩子生病……

似乎一切都和想象的不大一样。每个父母都会有那么一瞬间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把眼前这个小宝宝养大?

当然,父母们后来都会明白自己当年的担心是多余的,只会越来越娴熟,还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从一开始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笨手笨脚地摸索,到后来孩子开始出现了差异,教育问题才开始浮出水面。这时候,家长议论和担心的话题再也不是吃饱穿暖了,而是集中在孩子的能力和学习上。所谓父母“自己的风格”也就成了孩子差异形成的原因。

父母在解决了起初的基本喂养问题后,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并强壮起来,他们也开始不再谦虚,甚至变得越来越强势。当初只专注于解决孩子的喂养问题而没有多少自我情绪,为了给孩子换纸尿裤到处请教的父母悄悄不见了,他们开始对孩子的态度发生改变,开始调整自己的期待。从单纯只希望孩子健康长大,到希望孩子各项发展技能达标,再到要求孩子不给自己丢脸、出类拔萃等,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一直都在变。

当初那段笨手笨脚的日子,成了家庭最温馨的回忆。孩子要是能为自己发言,我想他们一定会说:

我宁愿自己的父母一直都那样“笨”!这样他们就不会什么都跟我抢着做,还对我有那么多要求了,说不定我还成长得更好,偶尔给他们露两手,让他们刮目相看,也不至于像现在整天奔着他们给我定下的各种目标跑。我总感觉给家庭拖后腿的是我,老犯错的人是我。他们这么能干,我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我还没有当妈妈的时候,我似乎更偏向于家长一些,当听到家长的各种诉苦时,我也偶尔会被他们带动,不自觉地站在他们这一边,想好好找孩子们谈谈。但是当我自己做了妈妈,我的笨拙与孩子的坚强和神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有限的爱和原谅跟孩子无限的爱和原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经几度让我羞愧自己当年的武断和傲慢。我越来越敬佩造物的神奇,孩子的难能可贵。我自己孩子重病的那些日子,虽然一方面心理上我是伤痛的,有时还会把问题想得很糟,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是被鼓舞的,因为孩子每天都在让我看到生命的顽强,他每天都在克服一切困难发展自己,仿佛在说服我:忧虑不能帮助我,妈妈你要振作,享受我今天的样子,明天我又是新的我了,时间会溜得很快哦。

于是,在2015年的那个冬天,我决定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对蒙氏教育的真实体验用自己最熟悉的工作方式——电台,传播给别的妈妈。站在理解孩子与父母的双重角度,我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数以万计父母的关注。从此,在这条路上我就再没有停下来。从简单的经验分享到形成课程体系、开办父母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我亲身见证了父母们的蜕变和孩子的成长,后来逐步形成了群体风格,我亲切地称呼他们为“蒙氏父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