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 挺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0 17:32:38

点击下载

作者:李飞跃,蒲宏凌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冰鉴 挺经

冰鉴 挺经试读:

前言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今湖南双峰县)人。清代著名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十年升七级,三十七岁官至二品,三十四年恩宠不衰;他修身治心,重礼慎法,出将入相,功勋卓著;他孝悌友恭,诚以待人,严以治家,所撰《家书》流播至今。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因材施教,知人善任,据《清史稿》记载,曾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因此全国各路精英“一时思自效者,无不投趋辕门”,“幕府宾僚尤极一时之盛”。对此,容闳《西学东渐记》称“各处军官寄于曾文正之大名者不下两百人”,其中仅幕府“有一百多人”,幕府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此外“怀才之志士,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家无不聚集”。据统计,曾国藩推荐保举的下属就有千人之多,成才扬名者四百六十多人,三品以上官员七十多人,总督巡抚四十余人,“疆臣阃帅,几遍海内”。其中,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郭嵩焘、丁日昌、沈葆桢、罗泽南、李翰章、李元度、赵烈文、刘蓉等在曾国藩的提携下,都成长为一代名臣良将。

这些人不但助他实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抱负,也对晚清政治乃至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得到了同时代和后人的高度评价。李鸿章对曾国藩“师事近三十年”,称其“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蒋介石说:“曾公乃国人精神典范。”毛泽东也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曾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中总结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近代以来,由于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很多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因此渴望知命转运。与此同时,许多落魄文人为求温饱,也摇身一变成为江湖相士,“相书、命书,坊间汗牛充栋”。这些相命之书的特点是穿凿异迹,附会名人。如许负、袁天罡、李淳风、陈抟等人,不一定著有相书,而后人每每根据其事迹或异闻汇辑,成书嫁名,以增加可信度与影响力,附骥尾而行世。书商更是乐得如此,以求广售。曾国藩一生阅人经验丰富,享有“知人之鉴,并世无伦”的盛誉,自然也成了附会目标。《冰鉴》虽然有部分内容来自曾国藩的言论或受其影响,但无论从版本、内容、风格,还是相关文献记录上来看,与曾国藩关系都不大,至少可以断定非曾国藩本人所著。后人不辨所以,一直以来都将其作为曾国藩的作品,甚至是代表作之一。更有甚者,说曾国藩的十三门学问,仅传其二,《冰鉴》是其中之一。本书应为当时“书房派”的相士所为,但作者已无考。为了尊重传统习惯,兼以尚无铁证否认是曾所作,也无法找出真正的作者,加以书中一定程度上能体现曾国藩的人才思想,故虽然存疑,仍沿用旧说,题名为曾国藩著。

冰鉴,取其以冰为镜,能察毫末之义。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一度罕传此书。20世纪90年代初,陈赞民先生以台湾藏本为底本注评,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冰鉴注评》,始得广为流传。本书以《冰鉴注评》为底本,参照各种流行版本作了校订,分章并添加了小标题。为了不影响阅读,不出校记。二

命相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影响的范围极为深广。上至王公贵族,下逮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常和相士打交道,这种需求也促进了众多命相书的出现。相对于一般命相之书,《冰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强调部分特征,但更注重整体搭配。全书虽然分别从神骨、容貌、声

、气色等方面分章论述,但每章都强调形体的局部与整体的搭配、协调,讲究“相顾相称”、“如背如凑”,认为整体功能大于个别功能。

二是强调静态把握,更注重动态观察。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尤其结合一个人的言语、动作以及情态等来进行判断,一定程度上矫正了以往相书中的静止机械之流弊。

三是强调仪表形状,但更注重内心修养。俗话说:“相由心生,心由相生。”与“江湖派”重形轻神不同,《冰鉴》十分注意心相的省察,甚至认为心相比表相、形相更重要。

四是强调先天格局,但更注重后天努力。曾国藩曾说过“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明确提出人才是由培养和陶冶而成的主张,这种思想在其书中也有较好体现。

五是强调绝对性与普遍性,但更注重灵活性与辩证性。书中强调综合一个人的相貌、言语、行动特征来考察其思维和做事的方法,从而判断他才能的大小,以此确定他适合做什么,结果如何等。虽然宣扬传统的升官发财的富贵荣显之说,但也不排斥一技之长者。“凡刑名、钱谷、盐法、河工及中外通商诸大端或以专家成名,下逮一艺一能,各效所长者”,都是人才,并对相与才的对应关系作了新的阐述。三

相对于其他相书,《冰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就与价值。

一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可操作性。曾国藩观人鉴人,目的是为了选贤任能,因此矫正了“江湖派”重形轻神、重奇轻常、重术轻理的倾向。他一生博览群书,阅人无数,许多相人经验在家书和文集中都有体现,这方面曾被人收集整理,在本书中也有体现。《冰鉴》成书于社会动荡时期,人才辈出,鱼龙混杂,也促进了人们对什么是真正人才的思考,这也影响和丰富了本书的写作。

二是借鉴和汲取西学的合理成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近代相学在理论、实践和观念上都有了发展,一些相书将相学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试图将其上升到科学与学术层面,这在本书中也有所反映。因此,有人还将相术运用到司法、行政、教育、商业之中,开发了相学新功能与新价值。

三是撷取和集中了古今相书的精华,简明扼要。全书以有限篇幅,囊括中国古代道家、阴阳家和医家之精华,以及古代相术之精华,体系完整,思清意深。书中各个章节既相互独立,又成其系统,是众多相书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

四是文辞洗练,言约意丰,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书中多次将文人作为论述对象,行文不疾不徐,句式骈散错落,寓意含而不露,文风清丽雅致。诸多警句朗朗上口,铿锵可诵,流传颇广。

和众多相书一样,《冰鉴》也带有一定的忠君孝亲、富贵荣显、男尊女卑等观念印记。书中的一些鉴人之法,以形状定人一生富贵,流于静止片面的机械主义,且宣扬命运天授思想,看不到个人努力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时代和观念认识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是相书这种文类写作和表达的需要,为了吸引读者,不免夸饰其辞。人的富贵荣华,受家庭环境、历史条件、个人奋斗等多种因素影响,仅凭相貌来判一生运势,过于简单片面,也违反了科学常识和历史规律,这方面需要我们批判地看待和辨别。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张彩梅老师和王水涣兄的悉心指教,谨此致谢!李飞跃2014年5月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卷一 神骨鉴

总论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译文】俗话说:“糠作为稻谷的外壳,去掉后并无多大用处;大米作为稻谷的精华,不会因外壳磨掉而损失。”如果说大米是稻谷的精华,那么,精神就是一个人的精华。俗话又说:“崇山峻岭虽然经常有泥石流和石块脱落发生,但却巍然屹立,不会崩塌,是因为它有坚硬的岩石支撑。”骨骼之于人的身体,就像岩石之于大山。精神状态好坏,主要通过两只眼睛来反映;骨骼是否强健,集中体现在面貌上。对于农、工、商、兵等阶层的人来说,既要考察他们的内在精神,又要兼顾他们的相貌体态,但对读书人而言,主要看他们的精神是否健旺,骨骼是否丰俊。精神与骨相令人一见而印象深刻,正是阅人相命首先要关注的地方。【点评】“神”为“形”之表,“形”为“神”之依,“神”是蕴涵在“形”之中的。“形”是“神”存在的基础,与“神”的外在表现紧密相关。“目”是“神”的集中表现。在中医看来,眼睛与肝、肾相通相连。如果一个人双目炯炯有神、精光外露,表明肾气旺盛,身体健康,终非池中物;反之,目光黯淡无神,或眼神游移不定,说明精神状态不佳,缺乏活力,不能集中精神工作,难成大器。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痛等各种感受和欲望,甚至人的智愚忠奸、贤不肖,都会从眼睛中表现出来。

据《麻衣相法》记载,形不足者“头顶尖薄,肩膊狭斜,腰肋疏细……多病而短命,福薄而贫贱矣”;神不足者“不醉似醉,常如病酒;不愁似愁,常如忧戚……多遭牢狱枉厄,官亦主失位”。骨骼对身体起着框架和支撑作用,骨相优劣决定着人的体貌美丑。头为群阳会集之府,五行正宗之乡,头骨为整体骨骼的代表,面骨又是头骨的代表,因而面骨之优劣能鉴头骨之优劣,进而可鉴全身骨骼之优劣。精神和骨骼就像两扇窗户,透过它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也能预示将来的成就。骨骼丰俊,一表人才,自然易为上选,能担大任。如果骨相不昂扬挺拔,而是畏畏缩缩,一般难成大器。

神之清浊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译文】古代的文人在研究、观察人的精神时,常分为清、浊两类。人的精神的清纯与昏浊容易分别,但神“清”中有奸邪、忠正之分,则不易分辨。观察一个人是奸邪还是忠正,应先看他在活动和安静时的表现。静下来,目光安详沉稳而又熠熠有光,真情含而不露,如同两颗晶亮的明珠;活动时,两眼精光闪烁,敏锐犀利,如春天草木抽出的新芽。处于静态时,双目清明澄澈,旁若无人;处于动态时,目光犀利,锋芒外露,如同持弓箭瞄准目标,引而未发。澄明清澈,是纯正的神情。处于静态时,目光如同萤火虫发出的光,微弱而闪烁不定;处于动态时,目光如同流动的溪水,虽然澄清却游移不定。这两种目光,一是善于伪装的神情,一是奸心内萌的神情。处于静态时,目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处于动态时,目光像惊鹿一样惶恐不安。这两种目光,一是有智能而不循正道的神情,一是深谋图巧又怕别人窥见内心的神情。有前两种神情者,多是有瑕疵之辈;有后两种神情者,则是心机深沉之人,都属于奸邪神情。可是它们却掺杂在清纯的神情之中,这是应当仔细加以辨别的。【点评】

水有清浊之分,人有智愚贤不肖之别。古人常用“清”与“浊”来区分人的精神,测知人的命运。由于“正”和“邪”都蕴藏在“清”之中,并都以“清”的面目出现,要准确地分辨它们,就要结合动静情况。“动”、“静”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两种状态。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最易于运动中流露、呈现出来,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关头,最能见人真心。“静”虽然是稳定状态,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它处于其先其后的两“动”之中,在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的变化中,仍呈现为动态。因此,通过“动”能够看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通过“静”也能够看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动”,文中指眼睛正在看人观物之时的状态;“静”,指目光暂时静止的状态。有动必有静,静后必是动,它们是相互连贯的永恒状态。《太清神鉴》曾对精神清浊作了形象阐释:神清者,眼色清莹,顾盼不斜,

秀而长,精彩耸动,容貌澄澈。坐似介石不动,卧如鸷鸟不摇,行如平水之流,立如孤峰之耸。言不妄发,性不躁动,喜怒不动其心,荣辱不改其操,世态纷扰而心念如一。神浊者,不醉似醉,常如病酒;不愁似愁,常怀忧戚;不睡似睡,才睡便觉;不哭似哭,常如惊恐。不嗔似嗔,不喜似喜,不惊似惊,不痴似痴,不畏似畏。神色凄惨,常如有失;恍惚仓皇,常如恐惧。言语涩缩,体貌低摧。面色初鲜而后暗,言语先快而后钝。

如果一个人的“神”澄澈,表明道德高尚意志坚定,对人忠心耿耿,不会因周围事物的变化而随意改变其节操和信仰。如果一个人的“神”昏浊,其品格卑下,心怀邪念,就容易见异思迁。“静若萤光”,萤火虫的光在夏夜中比较微弱,闪烁不定,比喻有精神而无定力。“动若流水”,流水的特性就是漂流不定,忽东忽西,比喻有智慧却难恒守。不停地寻找目标、窥探目标,因此两眼“静若萤光,动若流水”的人多是善于伪装的奸诈之徒。“动若鹿骇”,像受惊的鹿一样惶恐不安。正如引而不发之徒,隐时不发,一发神驰。之所以称为别才,就是说虽有才智,却不能始终如一,笃守正道,容易见异思迁。

观神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译文】一般而言,观察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对那种矫揉造作、故作姿态的人,是比较容易识破的;而对那种看起来做作,又可能真的是精神振奋的人,就比较难以识别了。精神不足,即便故作振奋之态,但其后继乏力是掩盖不了的。精神有余,才能自然流露并蕴涵于内。道家有“收拾入门”的说法来观察精神。尚未“收拾入门”的,主要观其轻慢不拘之时;已经“收拾入门”的,主要观其精细周密之处。对于谨小慎微的人,要重点观察其尚未“收拾入门”时的状态,这样就会发现,他举动越是小心谨慎,就越难做到精细、周密,总是好像漫不经心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轻慢不拘。对于豪放直率的人,要重点观察他已经“收拾入门”时的状态,这样就会发现,他越是豪放直率,就越是慎重周密,一丝不苟,这就是所谓的精细周密。这种精神状态普遍存在于内心,但是它们只要稍微向外流露,就会表现为情态,而情态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点评】

精神状态指的是某种相对稳定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当某种情绪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形成一种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具有弥漫性,它奠定了一种情绪的基本倾向,主观体验、外部表情和生理反应都会受其影响,认知和行动也会随之改变。处于愉悦状态的人,能够笑谈挫折,嬉言艰辛;处于痛苦境地的人,往往觉得周围的山水树木对他都冷淡无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不同精神状态产生不同的认知和行为的形象描绘。根据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可以洞悉和把握其心理活动与人格特征。

影响精神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境遇、工作顺逆、人际关系、健康状况、自然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引起精神状态变化的原因。人的精神状态,根据其表现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率真自然,一是矫揉造作。前者是有感而发,完全出自内心的天性,表现出来也是自然而然,情真意切。后者则与自然流露相反,是故意做给人看。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比较容易地看出他是情真意切,还是故意造作。综合人的各种言语行止表现,完全可以察看“神”之真假。由外在的情态举止,去探察其隐伏在内的精神气质,窥视他的心灵深处真实的活动。

当一个人面对困难的事情时,往往能观察到他比较真实的内心与精神状态。粗枝大叶的人即便把事做成功了,也会露出破绽,遗下后患;胆大心细的人则会密切注意周遭事物的细微变化,力求事情的各个环节都不出差错。应全方位考察一个人,不应被其相貌或言谈举止所迷惑。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司马迁曾说:“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

,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司马迁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说明了因貌取人,也会因貌失人的道理,值得我们借鉴。

观骨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项骨平伏起。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译文】九种贵骨的姿态各不相同,天庭骨丰满隆起,枕骨充实显露,顶骨平正突起,佐串骨像角一样斜插入发际,太阳骨直线上升,眉骨骨棱如同平伏的犀牛角显而不露,鼻骨如同芦笋竹芽挺拔而起,颧骨有力有势又不陷不露,项骨平伏厚实又隐约显露。看一个人头部的骨相,主要看天庭骨、枕骨、太阳骨等三处关键部位;看面部的骨相,主要看眉骨、颧骨两处关键部位。如果以上五种骨相完美无缺,此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只具备其一,此人终生不会贫穷;如果能具备其二,此人终生不会卑贱;如果能具备其三,此人只要稍作努力,就会兴旺发达;如果能具备其四,此人一定会大富大贵。【点评】

王充《论衡》“骨相篇”云:“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而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是故知命之人,见富贵于贫贱,睹贫贱于富贵。案骨节之法,察皮肤之理,以审人之性命,无不应者。”意思是人的命运受之于天,表现在身体。凭什么来预见一个人的命运呢?就是他的骨骼和体形。如果承认一个人是受命于天,就应该认识到这种命运一定会有在身体上表现出来的征候。考察人身体上表现出来的征候来预测他的命运,就像用斗升等量器考察一个容器的容积一样。一个能预知人的命运的人,能预见到一个贫贱的人将得到富贵的命运,也能预见到一个富贵之人即将沦为贫贱的命运。考察人的骨相,观察人的皮肤纹理,用来预测这个人的命运,没有不清楚准确的。

相骨指占骨骼之大小、形状、起伏、排列,或观察外形,或以手揣摩。相士还常将摸骨与听声合二为一,称之“揣骨听声”。《神相全编》云:“大凡观人之相貌,先观骨骼,次看五行。”极言骨法之重要,其中“木骨瘦而青黑色,两头粗大,主多穷厄。水骨两头尖,富贵不可言。火骨两头粗,无德贱如奴。土骨大而皮粗厚,子多而又富”。此外,“骨不耸兮且不露,又要圆清兼秀气。骨为阳兮肉为阴,阴不多兮阳不附。若得阴阳骨肉均,少年不贵终身富”。可见,相骨之法亦是以阴阳五行为根据。《照胆经》云:“骨者,四体之干,所受宜清滑长细,内外与肉相称。”“若骨沉重粗滞而皮肉厚者,近于浊也。若骨坚主轻细而皮肉薄者,又近于寒也。大抵要耸直,不横不露,与肉相应者,乃为善相。”“九贵骨”除了文中所说,还有另外一种表述。一是颧骨,面部左右两边、眼尾下方突起的骨头,共有两块。二是驿马骨,即颧骨势入“天仓”(眼角与眉尾部位)的骨头,共两块。俗话说:“颧插天仓号驿马,此人决不居人下。”颧骨不入“天仓”,则叫做驿马骨未成。三是将军骨,即耳骨,也是两块。四为日角骨,左眉上方隐隐突起的骨头,一块。左眼为日,故其上方的骨叫日角骨。五是月角骨,右眉上方隐隐突出的骨头,一块。右眼为月,故其上方的骨称月角骨。六是龙宫骨,围绕双眼突出的骨头,共两块。七是伏犀骨,由鼻上一骨直线向上到额部“天庭”,再由“天庭”直贯到头顶(一说脑后)的一段骨头,一块。其状如隐伏的犀角,故称伏犀骨。八是巨鳌骨,两耳后耸起直到脑后的大骨头,共两块。九是龙角骨,又称辅骨,为两眉眉尾上方隐隐凸出、稍高似角的骨头。“九贵骨”各有所主,各有其势:颧骨显示威严,驿马骨显示尊严,将军骨显示勇武,日角骨显示智慧,月角骨显示机敏,龙宫骨显示毅力,伏犀骨显示勤勉,龙角骨显示果断。古人认为,通过九种骨相,可以大体把握一个人的性格、才干、志向和命运。

据说隋唐时期著名相师袁天罡颇善此道,曾为中书舍人岑文本相骨云:“舍人学堂成就,眉覆过目,文才振于海内。头又生骨,犹未大成,若得三品,恐是损寿之征。”之后,岑文本官至中书令,不久就死了。他又为大臣马周相骨说:“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当富贵不可言。近古已(以)来,君臣道合,罕有如公者,公面色赤,命门色暗,耳后骨不起,耳无根,只恐非寿者。”后来马周果然官至宰相(中书令),还兼任皇太子李治的老师。由于为国事操劳,积劳成疾,最后一病不起,终年才48岁。

骨之色质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译文】骨头有不同的颜色,面部颜色以青色最高贵,俗话说,“少年公卿一半都是青面之人”,就是这个意思。黄中透红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而面如枯骨涂粉的白色最为下等。骨头要有一定的气势,头部骨骼以相互关联、气势贯通最为高贵;互不贯通、支离破碎的略次一等。总之,头上不要有恶骨,面相再好也不如头相好。但是,如果头大天庭骨却不丰满隆起,也终究是卑贱之人;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要出家为僧;如果鼻骨冲犯两眉,则父母寿命不长;如果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则子孙后继乏人。这里的富贵与贫贱之间的差别巨大,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点评】

古人认为佳骨自有佳色。“色”现于外,“气”蕴于内,“色”只是“气”的外在表现,“气”才是“色”的根本,“气”不足,“色”自然就衰减了。因此,这里的“骨色”是指“骨有气,在面为色”。“骨有气”,也就是说骨的健康状况与人的生命活力有密切联系。春天是万物生长、活力显现的时候,“青色”就是指像春天一样活泼有力、象征着生命茁壮成长的青春

气色

。因为春天有青草、有绿树的特征,因而谓之“青色”。这种气色,富有生机,却也不失庄重端严。“紫色”比青色有不足,因此也可言“贵”,但难以“大贵”。“白色如枯骨敷粉”,这当然不是健康、活力的颜色,就像苍白中隐着一种秋后的枯黄,灰暗惨淡如枯枝败叶,是气血亏损之兆。由此可见,相术也有一定的医学根据。

脑髓居头盖之中,为精神首府,其容积之大小多寡,关乎人之贤愚智能。而脑髓多寡,又与头盖骨成比例,智能优胜之人,头盖骨必大,反之则小。至于头盖骨具有何种形状,拥有何种才能,就属于骨相学之范围。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认为自己被贬谪到海南是因为自己骨相不佳所致。青年时,他在京都开封相过一次面。相士断言他的眼睛长得好,所以能做学士,而半个脑袋长得不好,将来会被发配他乡。《瑞桂堂暇录》记载:“东坡自谪海南归,人有问其迁谪艰苦者。坡答曰:‘此乃骨相所招。少时入京师,有相者云:‘一双学士眼,半个配军头。异日文章虽当知名,然有迁徙不测之祸。’”这正是苏轼一生名满天下却坎坷流离的命运写照。

卷二 刚柔鉴

总论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曰“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与命相通,此其较然易见者。【译文】在鉴别神骨之后,应当进一步辨别刚柔。刚柔是五行生克的道理,道家称为“先天种子”,不足的增补它,多余的消泄它,使刚柔平衡,五行和谐。盈虚损益与人的命运相通,这种现象在对比中很容易发现。【点评】

阳刚阴柔说源于《周易·贲卦·彖》:“刚柔相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卦传》说:“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从《周易》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把阴阳作为推动宇宙生命互动的两种基本因素,柔与刚则分别是阴阳所具有的两种属性,这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根本宇宙观——“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一宇宙观也成为古代相学家探讨命运的哲学基础。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常,阴阳失调,事物的协调性便会遭到破坏,从而出现反常现象,在自然界表现为自然灾害,在人体表现为疾病。这种反常现象,主要是“亢乘”和“反侮”。亢乘,物盛极为亢太过。凡事物亢极则乘。乘,乘虚侵袭,强而欺弱,相克太过。五行中并不只存在着顺克,有时也会出现逆克,如土旺木衰,木受土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金克。这种逆克、反克,亦称反侮。曾国藩说过:“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浩瀚者,喷薄而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阳刚之气外向,阴柔之气内敛。外向,所以其气雄强,划然轩昂,气势浩瀚。内敛,所以其气含茹,优雅谦谨,温和柔顺。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便恰到好处。“刚柔并济”一词出自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有“凡为将者,当以刚柔并济,不可徒恃其勇”之语。刚是做人的脊梁,是立世的根本;柔是做人的血脉,是为人的通达。只知勇敢、刚毅、强悍只是一介武夫或勇夫罢了,而在具备这些品质的同时又保持文采、柔和、温柔才是真正的男儿。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描写诸葛亮舌战群儒:“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激之便了。’”诸葛亮通过“相”孙权,见孙权相貌非常,性情刚烈,绝非懦弱无能之辈,因而采取了“激”,而不是“说”的策略,最后取得了预期效果。

外刚柔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金与火仇,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贵非常。然所谓逆合者,金形带火则然,火形带金,则三十死矣;水形带土则然,土形带水,则孤寡终老矣;木形带金则然,金形带木,则刀剑随身矣。此外牵合,俱是杂格,不入文人正论。【译文】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仇关系为“合”,而“合”又有顺合与逆合之分,如木生火、水生木是顺合。顺合之相会发家致富,但不会显贵,即便偶然得贵也会浮沉升降,难以持久。金仇火,火炼成金,二者相辅相成,类而推之,水与土等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这种逆合是大贵之相。逆合中,如果是金形人带有火形之相,便非常高贵,反之,如果是火形人带有金形之相,可能活到三十来岁就会死亡;如果是水形人带有土形之相,便非常高贵,反之,若是土形人带有水形之相,就会一辈子孤单无依;如果是木形人带有金形之相,会非常高贵,反之,如果是金形人带有木形之相,就会有刀剑之灾,杀身之祸。至于此外那些牵强附会的说法,都是胡编乱造,不入有学识的文士的法眼。【点评】

五行观念在相术中应用十分广泛。相术把五行与人的身体部位相配,不仅将五行与五官相配(眼属木,眉属火,口属土,鼻属金,耳属水),还比类取象,根据人的形体划分为木形人、金形人、水形人、土形人、火形人等五类。《神相全编》说:“木瘦金方水主肥,土形敦厚背如龟。上尖下阔名为火,五样人形仔细推。木色青兮火色红,土黄水黑是真容。只有金形是带白,五般颜色不相同。”相师甚至以五行匹配气色、骨法、声音等推测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达。

在形体方面,古人也用五行分类来说明人的性格、品德和命运,即“五行形相”,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性质,用类比取象的方法,把人的形体相貌、性格气质归类为金形、木形、土形、火形、水形等五种。《麻衣相法》说,由于禀气不同,人的性格气质不同,因此有不同的相形,于是便有五行之相的分类和飞禽走兽之相的分类。“禀五行以生,顺天地之和,食天地之禄,未尝不由于五行之所取,辨五行之形,

尽识五行之性。”人生于五行,与天地相合,既然来自五行,要想了解五行的形态,就必须知道五行的性状,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其中,金形人面方耳正,眉清目秀,唇齿相配,手端小而方,腰腹圆正,色白气清。性格上易清高气傲,不服输,敏感,缺乏安全感,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洁癖。对生活、对下属都比较挑剔,喜欢跟有能力的人打交道。富有神秘感,不易接近。《神异赋》认为“金形得金局,逢土可比陶朱”,金形人的命相本来就不错,再兼有土形人的某些特点将会好上加好,因土能生金,主财禄,故可富比春秋时的陶朱公范蠡。

木形人皮肤青白,头小,长脸居多,身材挺拔,肩背宽大,手足细长多青筋,穿衣服特别有型。博学多才,善用谋略,勤于思辨,但体力有限,多从事脑力劳动。在领导和用人方面欠缺天赋,总是事无巨细,自己亲力亲为、劳心劳力。善于隐忍,不喜欢争名逐利,却又渴望得到大家对自身能力的认可,稍不如意时,内心易产生压抑和郁闷之气。根据五行生克之理,水可生木,故木形人兼有某些水形人的特点方为吉相。金木相克,木形人兼有金形人的特点为凶相,因此《神异赋》有“木主金伤,钱如雾消”之说。

水形人皮肤微黑,富有光泽度和亮度,脑门和两腮比常人稍宽,两肩小,脊背长,塌臀。水形人语言亲和,学识过人,常通多个领域的知识,知识面非常广。处事不呆板僵硬,灵活变通,为人足智多谋,社交能力强,但缺乏恒心,做事缺少条理。《神异赋》说:“水局得金终须快畅”,“水逢厚火终破资财”。即水形人兼有金形人的特点,终身幸福;兼有火形人的特点,则穷困潦倒。金可生水,水形人的聪慧与金形人的刚毅结合将会更加完美;水火难容,火泄水势,则主破财。

火形人皮肤发红、发赤或古铜色,脊背宽广而肌肉丰满,头小,面瘦,手足小,身形上尖下阔,如火焰一般;步伐稳重,走路晃肩,浓眉小耳,精神矍铄。性子急、易冲动,多为爆脾气,但心肠好。为人有气魄,讲义气,轻财物,乐于助人,有恩必报。但火形人易好大喜功,听不得逆耳的话。一般为自己操劳少,为别人操劳多。《神异赋》说:“火人带木必定荣超”,火形人以兼得木者为佳,因木能生火,以木形人的仁慈温顺来补火形人的焦躁,可完美无缺,终身发达。

土形人身材短,脖子短,手指短。肤色偏黄,头大面圆,肩背丰满。相对比较安静,对人和善、友好,不喜欢争名逐利。性情慵懒,开拓心、进取心不是很强,很容易满足现状。土为财物生长之所,故土形人得土局之正,必定财源丰茂,仓殷廪实。

兼形人基本上合乎五行形相中的某一形局,又兼有其他形局的特点。主要指外观形体和肤色的相兼,有自身相兼、二重相兼和多重相兼等形式。如金形兼金,即为自身相兼;金形兼木,即为二重相兼;金形兼木又兼水,即为多重相兼。按相兼的范围则有完全相兼与部分相兼之分。完全相兼指形色俱兼,部分相兼单指形兼或色兼。评判兼形所体现的命相,依据的是五行生克之理。相兼为生,属吉相。《神异赋》说:“土局得土形见火有如王恺。”王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母舅,官至龙骧将军、骁骑将军等,生活极其奢靡,曾与富商石崇斗富,并获晋武帝的支持和帮助。土形人本来财旺,兼得火局,火又生土,因此富上加富。兼形若是相克之兼,则主凶厄。自身相兼,一般为吉相。

内刚柔

五行为外刚柔。内刚柔,则喜怒、跳伏、深浅者是也。喜高怒重,过目辄忘,近“粗”。伏亦不伉,跳亦不扬,近“蠢”。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内奸者,功名可期。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纯奸能豁达,其人终成。纯粗无周密,半途必弃。观人所忽,十有八九矣。【译文】前面所说的五行,是人的阳刚和阴柔之气的外在表现,也就是“外刚柔”。除了外刚柔,还有内刚柔。内刚柔是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激动或平和的情绪、深浅不一的心机或城府。遇到高兴的事情就乐不可支,遇到烦恼的事情就怒不可遏,而事情过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阳刚之气太盛,近乎“粗鲁”。平静之时一点都不张扬,激动时也兴奋不起来,这种人阴柔之气太盛,近乎“愚笨”。遇到事情,初看起来想得似乎很浅显,而转念又思考得深入细致,这种人阳刚与阴柔并济,近乎“奸诈”。内藏奸诈的人外柔内刚,遇事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日后必定能成就一番功名。既“粗鲁”又“愚笨”的人,乐天知命,寿命往往超过一般人。奸诈大度之人,遇事能以退为进,以顺迎逆,终会获得事业的成功。那种举止粗笨,气质粗鲁的人,只知一味刚强,做起事来必将半途而废。以上这些就是“内刚柔”,十有八九可以从人的不经心处观察到。【点评】

文中所用的“粗鲁”、“愚笨”、“奸诈”等词汇,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外粗内细,其细处就在于柔的涵养与功夫。人一般可分为刚强活泼与柔和沉静两种类型。沉静之人办事不声不响,认真执著,往往会成为某一个领域里的专家和能手。缺点是行动不够敏捷,抓不住生活中擦肩而过的机会。性格柔和的人,尽管平时不太爱讲话,但看问题往往深远,只因不愿讲出来,有可能被别人忽略。对于这类人的意见一定要充分重视。无刚不能自立,无柔不能亲和;太刚则折,太柔则靡。只有刚柔相济,才能无往而不胜。《老子》崇柔抑刚,将柔理解、规定为生之本。孔子则强调动静得宜适中,不动则无功,而恒动则亡;不静则不安,而久静则沉沦。可见,刚与柔、动与静,都有其得失,关键在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把握好其辩证关系,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刚柔有体,动静搭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时,刚与柔,动与静,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世事、人生,莫不如此,均可从中得到启迪。若能掌握这些规律,则动,可以建功立业;静,可致安泰吉祥。如此,则治国、理政、治事、养身,无不得宜。

卷三 容貌鉴

总论

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胸腹手足,实接五行;耳目口鼻,全通四气。相顾相称,则福生;如背如凑,则林林总总,不足论也。【译文】观人的形貌,姿容要以七尺躯体为主,面貌要把天庭地阁结合起来评断。人的胸、腹、手、足都和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相关联,具有它们的某些属性和特征;人的耳、目、口、鼻,都和春、夏、秋、冬等四时之气相贯通,具有它们的某些属性和特征。一个人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果能相互照应、搭配,彼此对称、协调,就会给他带来福气;如果相互背离或彼此拥挤,奇形怪状,相貌显得纷纭散乱、支离破碎,其前程往往不值得一提。【点评】

容貌包括容和貌。容指人的整个躯体,不仅包括胸腹、手足、腰背等,还包括人的举止、情态,如行、坐、卧、食,以及言谈话语和喜怒哀乐等。貌特指人的面部的形象或状貌,包括口、鼻、耳、目及其动静形态。面部是生命力旺盛与否、先天禀赋是否优良的一面“镜子”,古人说:“列百部之灵居,通五腑之神路,推三才之成象,定一身之得失者,面也。”古代圣贤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胸腹手足,实接五行;耳目口鼻,全通四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说明人是由身体各部位互相配合、互相作用的整体,各部位应相顾相称。

近代历史上曾有人认为相术是统计相貌特征后得出的结果,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神秘主义者切萨雷·洛姆布罗索(1836—1909)提出的“犯罪型”特征,如薄嘴唇、高颧骨、窄鼻梁、招风耳、塌额、头发浓重而汗毛较淡等。后来有人在英国用较为严谨和精密的方法,配合统计技术做了大规模的调研,结果推翻了这个说法。又有人在美国测量了一万三千名罪犯的长相特征,企图维护这一说法,也未获成功。此外,还有人把形相方面的某一项目或特征(如高额、浓眉、薄唇等)与性格方面的某一特征或品质(如聪明、忠厚、奸诈等)共二百多个项目逐一测量,并分别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相关系数平均几乎等于零。可见,仅凭容貌判断一个人是否善恶贤愚是不科学的。

虽然如此,容貌毕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观察其仪容言行,即可对其人有大体掌握。一个体态潇洒、仪表堂堂、言谈举止文明的人,会给接触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反之,则给人以不良印象。以容貌观人,古已有之。据《大戴礼记》记载,尧依据人的容貌设官授职,《孝经》里也有“容貌举止可以观瞻,进退有据,可为法度”的记载。《礼记》中更有详细地规定:步履要稳重,手势要恭敬,目光要安详,口气要和蔼,声音要恬静,头颈要端直,气色要肃穆,态度要端庄,等等。

论容

容贵“整”,“整”非整齐之谓。短不豕蹲,长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鹊寒,所谓“整”也。背宜圆厚,腹宜突坦,手宜温软,曲若弯弓,足宜丰满,下宜藏蛋,所谓“整”也。五短多贵,两大不扬,负重高官,鼠行好利,此为定格。他如手长于身,身过于体,配以佳骨,定主封侯;罗纹满身,胸有秀骨,配以妙神,不拜相即鼎甲矣。【译文】人的姿容贵于“整”,“整”并非整齐划一,而是身体各个部分均衡匀称,和谐优美。就身材而言,个子可以矮,但不能矮得像一头蹲着的猪;个子可以高,但也不能像一颗耸立的茅草。从体形来看,体态可以胖,但又不能臃肿得像一头贪吃的熊;体态瘦也不妨,但又不能单薄得如同一只寒风中的鹊鸟,这就是所谓的“整”。从身体各部位来看,背部要浑圆厚实,腹部要突出平坦,手要温润柔软,手掌要弯曲如弓,脚背要丰厚饱满,脚心空到能藏下鸡蛋为佳,这也是所谓的“整”。五短身材看似不佳,却大多地位高贵;两腿过长的人,往往命运不佳。走起路来如同背负重物,必有高官之运;走路若像老鼠般步子细碎急促,左顾右盼,目光闪烁不定,必是贪财好利之徒。这些都是定评,屡验不爽。还有其他的情形:如两手长过上身,上身比下身长,再配以上佳之骨相,一定会位至高官;再如皮肤细腻柔润,如同绫罗布满全身,胸部骨骼隐而不现,文秀别致,再有一副奇佳神态,日后即便不能拜相,也会科举高中,前程远大。【点评】

在相学上,脸圆的人主金水,对人际关系及财运都有加分的作用。下巴丰满尤其是有双下巴的人,一生富有。一个人的腰愈细,气就愈旺,寿命愈长。臀部大代表有财运,所谓“十肥九富,不富在没屁股”。纤细的腿固然令人赏心悦目,然而相学上却认为“腿长脚瘦,奔走不停,辛苦之相也”。小腹像悬箕的形状是一种福寿之相,“背无三甲,腹无三壬,此皆不寿之验”。一说三甲为“垒”字,三壬为“垂”字。“垒”字者,言其厚实;“垂”字者,言其大而有容。背厚、腹垂、胸阔、脐深,俱主厚福。仅以三甲三壬而言,是主寿;若三甲三壬加胸阔脐深,是主福寿。爱美是人的天性,当代很多人把“瘦”当做减肥的终极目标,曲解了减肥的真义,其实真正的减肥是要能“匀整”,使身体的比例均匀,和谐优美,也就是“容贵整”。

传说中孔子的姿容就体现了他作为圣人的特征:头如尼丘山,中央低,四周高,为“德泽所兴,藏元通流”之处,是思想家、道德家的头脑。身高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似牵牛,通体放光,近看如昴星,远看似斗星。孔子身躯高大伟岸只有周文王堪与论伯仲,是真正的文王事业的光大者与“素王”。海口、牛唇、骈齿、辅喉、舌理七重,刻画出了孔子作为游说者、说教者的形象。而老虎的手掌、灵龟的脊梁、方形合矩的胸部,则是“制作定世符运”的帝王师表的形体特征。

论貌

貌有清、古、奇、秀之别,总之须看科名星与阴骘纹为主。科名星,十三岁至三十九岁随时而见;阴骘纹,十九岁至四十六岁随时而见。二者全,大物也,得一亦贵。科名星见于印堂眉彩,时隐时见,或为钢针,或为小丸,尝有光气,酒后及发怒时易见。阴骘纹见于眼角,阴雨便见,如三叉样,假寐时最易见。得科名星者早荣,得阴骘纹者迟发。二者全无,前程莫问。阴骘纹见于喉间,又主生贵子;杂路不在此格。【译文】人的面貌有清丽、古朴、奇伟、秀气的区别。这四种相貌主要通过科名星和阴骘纹来辨别。科名星在十三岁到三十九岁时可以看到,阴骘纹在十九岁到四十六岁时可以看到。如果阴骘纹和科名星二者兼备,将来一定会成为大人物,得其一样也会富贵荣显。科名星出现在印堂和眉彩之间的位置,时隐时现,形状有时像钢针,有时如小球,是一种红光紫气,在酒后和发怒时最易看到。阴骘纹出现在眼角处,遇到阴天或下雨时能看见,类似三股叉,在人将要入睡时最容易看见。有科名星,少年时就会功成名就;有阴骘纹,发达的时间要晚一些。两者都没有的话,就不要再问前程了。另外,阴骘纹若现于咽喉部位,主人喜得贵子;若出现在其他部位,则不能如此断定。【点评】

貌,指面貌,也就是一个人的面相。据《麻衣相法》记载,“三停”是相士看相的三个最基本的部分,它们都是对人的面相的划分。上停是从人面部额头的发际到两眉之间的位置,大体相当于额部。中停是从两个眉毛下来一直到鼻尖的位置。下停是指从鼻尖一直到下颏的一大块。古代相术认为上停部分记载着人早年的命运,因此,要看一个人早年的命运如何,那么就仔细观察额头。中停部位记载着人中年的命运,中年发与不发,那就都在中停了。要想知道晚年的命运如何,看下停就可知晓。如果三停比例匀称,左右对称,这种面相便属上乘。因此,《麻衣相法》说:“上停长,少吉昌;中停长,近君王;下停长,老吉祥。三停平等,富贵荣显;三停不均,孤夭贫贱。”又说:“额尖初主灾,鼻中主逃,欲知晚景事,地阁喜方高。”如果“天庭饱满、鼻如悬胆、地阁方圆”则为上等命运,而“额头下陷、鼻孔朝天、尖嘴猴腮”则是下等命运。“三主”也是对面相的划分,即额、鼻、地阁(即下颏部位),分别称为初主、中主和末主。“三停”从横的角度来划分,“三主”则是从纵的方向来划分。“三停”注重的是面,“三主”注重的是点。三主以丰隆为上相,即额头要高广不陷,鼻子要丰隆,下颏要圆厚。“三停”的均匀平等可以弥补“三主”的缺陷,反之亦同。

人的相貌有清丽、古朴、奇伟和秀气之分,尤其应注意分别真假。“清”是指人的精神澄明,举止文雅,如桂林之枝、昆山之玉,洒然超脱,不染俗尘,使人望之如鹤立鸡群,气势豪迈。反之,寒酸贫薄,故作斯文,自以为是,酸不溜秋是假“清”。“古”指的是人的气质古朴,风度自然,见多识广,才高八斗。而举止令人费解,思维怪异,故作深沉,心浮气躁都是假“古”。“奇”是指人身材高大奇伟,气宇轩昂。而装模作样,大摇大摆,不可一世,阴阳混淆则是假“奇”。“秀”是指人气势和祥,眉清目秀,且眉目之间有怡人的神采。而浓妆艳抹,故作矜持,雄性雌声则是“媚”。

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步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貌、五官与脏腑器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相术认为耳耸过眉者百岁不死,耳轮坚厚者长寿,耳轮薄者命浅,耳轮模糊者损寿等,这些皆源自中医“肾生脑”、“肾发为耳”、“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等理论。耳贯脑通肾,为心与肾的表征理论的引申。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正是肾气健旺的表候反映,已在中医临床实践上得到充分印证。

论目鼻口齿

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鼻者面之山,不高则不灵。口阔而方禄千钟,齿多而圆不家食。眼角入鬓,必掌刑名。顶见于面,终司钱谷,此贵征也。舌脱无官,橘皮不显。文人有伤左目,鹰鼻动便食人,此贱征也。【译文】人的眼睛如同面部的两方水潭,如果神气不深沉含蓄,面部就不会显得清爽明朗。鼻子如同支撑面部的山梁,如果鼻梁不挺拔,鼻尖不丰圆,面部就不会呈现机灵聪慧之气。嘴巴宽阔方正,其人有当官作宰的福气;牙齿细小圆润,适宜在外地发展。两眼秀长直至鬓发的人,必掌司法大权。秃发谢顶,头与面额相连无限界的人,一般能掌握财政大权,这些都是富贵的征兆。口吃者无官运,面部肌肤粗糙的人不会发达。文人左眼有伤,如同文星陷落而难有作为;鼻子如鹰嘴的人,内心阴狠,动辄伤人,这些都是贫贱的征兆。【点评】

古人根据人与自然同源同理、对应同构的观念,一步一步展开对世界的认识。在相术中,又将这种思维方式推进了一步,以为不仅人的一身是天地的缩影,而且人的容貌、手掌等都记录着整个宇宙的信息。“五岳四渎”和“五星六曜”就是重要代表。“五岳四渎”中的“五岳”是指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东岳泰山,“四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古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认为一人之身,便是一个小天地。头圆似天,足方像地,两眼则为日月,口似江河,眉为山林。五岳的构成以饱满高耸、气清色润、相互朝拱为上相。鼻子要高耸、丰隆、形正,额头应圆隆、高挺,下颏要丰厚、方阔,左右两颧应圆厚挺起。四渎若好,对五岳会有补救的作用。眼为河渎,以深长、清秀为上,眼要黑白分明,闪烁神光。耳窍为江渎,耳要阔深,便于藏纳生气。嘴则要方正有生气,最好上下唇能厚薄一致,不致有缺,两鼻孔也以圆深不露为佳。“五星六曜”原为宇宙间几种主要星宿、天象,中国古代相术借以指代人的颜面部位或器官。五星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分别指代人的左耳、右耳、口、鼻、额;六曜指太阳、太阴、月孛、罗睺、计都、紫气,分别指代人的左眼、右眼、鼻梁、左眉、右眉、印堂诸部位。古代相书一般以“五星六曜”指代的部位、器官与所托名的星象特点相符即为吉善之相,反之便为凶厄贫贱之相。如金星、木星为耳,其轮廓分明,色白过面,大小均等为富贵聪明之人,大小不均则为不吉之相。

评判人的命运好坏,主要看处于宇宙整体结构中的人对于自然形态、自然规律的对应与和谐程度。对应有序、合乎自然规律即为上相,反之则为下相。这就是五行生克制化原理,是从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整体联系来说明五官须成平衡对称的关系。五行生克平衡为命运上佳之相的标志,反之则不合规律,为命运不佳之相。此外,中国古代相术还经常采用飞禽走兽相法,以自然界的飞禽走兽比类取象,将人的相貌分成许多类型,同时分别赋予相应的命理内涵。看相时观察被相者的形貌特征,然后根据所类同的动物类型来测断其命禄前程,其所依据的也是人与自然同源同理、对应同构的“天人合一”观念。古代相术又认为,评判人的命运好坏,还应看人与社会规律的对应和谐程度,合乎社会规律即为上相,反之为下相。

古人相眼,认为目秀而长贵比君王,目长如寸可辅佐圣主,目如凤莺必做高官,龙睛凤目必享重禄,目光威烈众人归顺,目尾上翘福禄不断,目大而光收成丰登,目短眉长田粮厚丰,目光如电贵不可言,眼似虎盼神圣不可冒犯,黑白分明人必聪慧。概括地说,就是眼形宜长、宜秀,这种眼仕途坦荡,高官厚禄;眼光宜明、宜亮,这种眼禀性聪慧,正直善良;眼神宜严、宜威,这种人众人依附,威不可犯。阴骘纹,位于两眼下的卧蚕部位,又称龙宫、凤袋、泪堂等,又名阴骘宫。阴骘的含义,是指现世积阴功大德、行善做好事。在古人看来,阴骘纹是一个人有无阴德及其大小的晴雨表,也是“变相”的主要依据。《水镜神相》云:“阴阳纹现,必主儿孙富贵。”

古人相鼻,将鼻脊至两眼中间处,叫山根;鼻的下端叫鼻准(或叫准头),鼻准与山根之间的中点叫年寿。准头的左右两翼,左为兰台,右为廷尉。宋代《麻衣相法》论鼻说:“鼻如悬胆身须贵,土曜当土得地来。鼻头尖小人贫贱,孔仰家无隔宿钱。又怕曲如鹰嘴样,一生奸计不堪言。”意思是说鼻若悬胆将财运亨通,山根饱满贯额,官至三品以上;而准头尖小,鼻孔朝天,是家无隔夜粮的穷相。年寿(鼻梁中间部)高曲准(鼻尖)勾如鹰嘴,则是奸险之人。准头圆润则财多,鼻势高直则尊贵。鼻体匀厚则家兴,鼻梁不正者中年遇困,鼻梁无骨者恐遭夭折。鼻体露骨,准头尖者,多疑且心狠。露脊准头,鹰嘴鼻者,多为恶人之相。鼻孔外露者,一般是败家坏祖业之人。

古人相耳,一般认为两耳垂肩、耳带垂珠、耳门垂厚者,皆命当富贵。耳白过面者,声名远播。耳生毫毛者,富贵寿长。耳大、贴脑、坚厚者,豪门贵族之相。总括来说,耳宜高、宜大、宜坚、宜厚、宜亮。高则福寿,大则英豪,坚则有威,厚则富足,亮则智聪。相反为不善之耳,包括:轮翻廓反、垂珠低反、上大下卷者,为低贱劳碌之相。耳薄如纸者,命易夭折。耳薄向前、两耳招风者,败家之流。耳门窄小、耳巧细微者,贫寒之人。耳轮拼裂、状若开花者,败落漂泊之相。总而言之,耳是忌翻、忌卷、忌小、忌薄、忌裂、忌暗。翻多劳碌,卷多低贱,小多贫寒,薄多病弱,裂多败落,暗多愚鲁。

古人相口,有如下说法:口大容拳,口形方阔者,位列高官。口赤如丹者,富享荣华。口不见唇者,仪态威严。口角上弯者,意志刚强。两唇上下平齐叫龙口,为仪态威严之人,终将位列朝班。《相理衡真》说:“口如砂,食如荣华。口如抹丹,不受饥寒。口如红朱,富贵相宜。口如角弓,位至三公。口紫而方,广置田庄。口角不张,缺乏储粮。口不见唇,主有兵权。口大容拳,位至公侯。”口相还需看纹理,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周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亚夫笑曰:‘臣之兄已代父矣,有如卒,子当代,亚夫何说侯乎?然既已贵如负言,又何说饿死?指示我。’许负指其口曰:‘有从理入口,此饿死法也。’”许负的意思就是:“你脸上有纵纹入嘴,这就是饿死的标志。”周亚夫当时不相信,最终被他的人生道路所证实——封侯、为将相,威重“于人臣无两”,但最后却因被冤绝食而死。

卷四 情态鉴

总论

容貌者,骨之余,常佐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大旨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译文】容貌是一个人骨骼状态的余韵,常常能弥补其骨骼的缺陷。情态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流韵,常常能弥补其精神的不足。长时间观察,主要看其精神;初一观看,先看其情态。像高官显宦、硕儒高僧等贵重之人的行为举止,即便是羞涩之态,也不失大家风范;而像市井小民那样又哭又笑、又跳又叫,越是矫揉造作,越显得轻佻粗俗。看一个人的情态,宏观上要分辨清浊,微观上不但要分辨清浊,还要分清主次,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取舍。【点评】“神”与“情态”是里、表关系,“神”蓄含于内,“情态”则显露于外。精神是本质,情态是现象。阅人看相,不仅要准确了解其表现方式和形态,还要把握他们善于隐蔽自己的种种手段,尤其从情态变化中来把握。淮军刚创立时,李鸿章曾带领三个人来拜见曾国藩,次日向他请教观感。曾国藩说:“那位脸上长麻子的,将来会有大成就;高个子的也不错,只有矮子前途有限。”李鸿章请他进一步说明,曾国藩于是解释道:“他们三人来到后,我要其在大厅外台阶上站着等,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就叫他们走了,始终未与他们正式见面,也未说一句话。这中间我来回走动,借厅内一个穿衣镜观察他们。那个麻子可能认为我不传见,是刻意羞辱,因此咬牙切齿,面红耳赤,似欲殴人,足见他有威武不屈的气概。高个子则一直从容冷静地站着,显现此人沉毅有为。至于那个矮个子,我面对他们时,他规规矩矩站好,我一背过去,他便放松下来,这个人实在没出息。”这三个人,麻子是刘铭传,高个子的是张树声,矮小的姓吴。姓吴的以后作战常畏葸不前、投机取巧,只做到道员。张树声则转战南北,积功升至两江总督,政绩卓著。至于刘铭传,中法越南战争爆发后,他统兵大败法军。其后治台六年,修筑铁路、兴办实业,政绩斐然,遗爱在民,留名青史。可见曾国藩善于把握人的情态,识人之术高明。“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他还总结了几句识人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志量看神采,风波看脚跟;如若看条理,全在言语中。”

恒态

有弱态,有狂态,有疏懒态,有周旋态。飞鸟依人,情致婉转,此弱态也。不衫不履,旁若无人,此狂态也。坐止自如,问答随意,此疏懒态也。饰其中机,不苟言笑,察言观色,趋吉避凶,则周旋态也。皆根其情,不由矫枉。弱而不媚,狂而不哗,疏懒而真诚,周旋而健举,皆能成器;反之,败类也。大概亦得二三矣。【译文】人们通常有以下几种精神状态,即委婉柔弱之态,狂放不羁之态,怠慢懒散之态,圆滑周到之态。弱态一般如同小鸟依人,情致婉转,娇柔亲切。狂态一般是不修边幅,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疏懒之态一般是言行随意,不分场合,不论忌宜。周旋之态一般是心机深藏,处处察言观色,事事趋吉避凶,待人接物圆滑周到。这些情态都源于人的真实内心,不由人任意虚饰和造作。如果委婉柔弱而不曲意逢迎,狂放不羁而不无理取闹,怠慢懒散却坦诚纯朴,交际圆滑却强梁能干,到了一定时候,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反之,将会沦为无用之人。情态瞬息变化,往往让人捉摸不定,只要能观其大体,今后谁会成为有用人才,谁将沦为无用之人,也能看出二三分。【点评】

不同类型的人物,有着不同的情态。画家认为“人各有习,习能有宜”,有口诀总结道:“美人样: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慢步走,勿拿手,要笑千万莫张口。贵妇样:目正神怡,气静眉舒,行止徐缓,坐如山立。贱妇样:薄唇鼠眉,剔牙弄带,叠腿露掌,托腮依榻。丫环样:眉高眼媚,笑容可掬,咬指弄巾,掠鬓整衣。贵人样:双眉入鬓、两目精神,动作平稳。富人样:腰肥体重,耳厚眉宽,项粗额隆,行动猪样。寒士样:头小额尖,口小耳薄,两脚如跛。卑者样:口斜胸凸,头低仰视,齿落眉错。武士样:脸如敷粉白面貌,天庭阔来地阁饱,通天鼻梁颧骨高,剑眉凤目威严好,五绺墨髯挂嘴梢。”总之,帝王胄子,臣僚宰相,将帅武官,女冠道士,才子佳人,梨园歌妓,工艺匠人,贤妇烈女,孝子贤孙,儒子学士,鸡鸣狗盗,三教九流,都是贵有贵相,贱有贱相,忠奸有别,文武殊异,强弱分明。

其中,“弱态”之人,性情温柔和善,平易近人,但缺乏阳刚之气,优柔寡断。其长处在于内心敏锐,感受深刻,适宜从事文学艺术事业或宗教慈善事业,但不太适合做开创性的工作。“狂态”之人,愤世嫉俗,耿介高朴,自视甚高。其优点是聪明自信,勇于进取,但过于狂傲而失分寸,又会带来不少麻烦。“疏懒态”者多有才,对世俗公认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不以为然,对一般人倨傲不恭。其长处多会在学术研究或诗歌创作上有所展现,但因不愿在人际关系方面花费精力和时间,与上司相处多不融洽。“周旋态”之人,智慧高而心机警,待人接物游刃有余,往往能独当一面,是天生的外交家,但因为过于活跃,每每耐不住寂寞。如果一个人的情态不纯粹,不真诚,杂以其他情态,则是坏相。如“弱态”带“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则是小人之相;“狂态”带“哗”,喧嚷跳叫、无理取闹,则是粗俗之相;“疏懒态”无“真诚”,一味狂妄自大,将招祸致灾;“周旋态”无“健举”,城府极深,近似狡诈、阴险之人。

弱态的一个典型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形象是“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蛟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特征是轻烟般的细眉、眼中含情、愁容常挂、形体瘦弱,在《麻衣相法》中是薄命之相,所谓神不足者:“不愁似愁,常如忧戚。不睡似睡,才睡便觉。不哭似怖,忽如惊怖。不嗔似嗔,不喜似喜……神不足者,多遭牢狱枉厄,官亦主失位矣。”林黛玉先是幼弟过世,后父母双亡,与《麻衣相法》所说“眼不哭而泪汪汪,心无忧而眉缩缩,早无刑克,老见孤单”,亦相符合。由“娇喘微微”可推断其声气微弱,《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林黛玉于怡红院外叫门,脂砚斋批注云:“想黛玉高声亦不过你我平常说话一样耳。”声音响亮为富贵之人,由此可反推林黛玉之命薄运悭。

时态

前者恒态,又有时态。方有对谈,神忽他往,众方称言,此独冷笑——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言不必当,极口称是,未交此人,故意诋毁——卑庸可耻,不足与论事。漫无可否,临事迟回,不甚关情,亦为堕泪——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三者不必定人终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译文】前文说的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态,除此之外,还有几种不经常出现的情态。如跟人正交谈时,他却忽然把目光转向其他地方去了,足见其毫无诚意;众人言笑正欢,他却漠然冷笑,足见其冷峻寡情。这种人城府很深,居心险恶,不可与之交好。别人发表的意见不论对否,他都当面极口称赏,足见其胸无定见;虽未曾与人交往,他却在背后诽谤诬蔑,足见其不负责任。这种人卑鄙下流,不能与之合作共事。遇事不置可否,而事到临头却迟疑不决,足见其优柔寡断;遇到一点小事,他却大动感情,伤心流泪,足见其缺乏自制。这种人多是“妇人之仁”,不能与他们推诚交心。但是,以上三种情态不一定能决定其终身命运。如果能够反而求之,找到足以论情者、足以论事者和足以谈心者,并以此为准绳与人打交道,那么几乎可以遍交天下英雄豪杰而不失人了。【点评】《大戴礼记·曾子制言》说:“蓬生麻直,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皆黑。”可见朋友的优劣高下,对一个人德业的崇卑,学养的丰歉,实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孔子曾说过,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君子想的是道德和法度,小人想的是乡土和恩惠。孔子乐于交友,目的是“以友辅仁”。同时,他又告诫弟子,对所交之友还须分清稂莠,以趋利避害。在交朋友之前,首先要确认所交之友是益友还是损友。《论语·季氏》篇中对此曾有阐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任,损矣。”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博学多闻的人交朋友,就对自己有益。同善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而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就对自己有害。管宁割席的故事,就生动反映了古人的择友观。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管宁与华歆一道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照旧挥锄劳作,把金子看得跟瓦石没什么两样,而华歆却捡起来又扔了出去。又有一次,他们一块儿坐在一张席上读书,这时有达官显宦乘坐华贵车子经过门前,管宁一动不动,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管宁于是将席割成两半,与华歆分开坐,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本节关于这三种不经常出现的情态的描述,可供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性情,识破生活中的那些奸佞之人,找到足以论情、论事和谈心的人,结交真正的朋友。

晏婴也说过那些邪恶奸诈的人,侍奉国君,谄媚迎合而不尽忠心;交朋结友,无原则地凑合,不干好事。以阿谀阴险的手段谋取私利,与奸诈之徒结党营私。夸耀自己的权势俸禄,来凌驾于别人之上;用铺张礼仪、装饰门面等手段来哗众取宠,招摇过市。不被重用时,就轻率地议论朝廷;与朋友相处不融洽时,就在背后诽谤。所以,在朝廷为官,老百姓就遭殃;在下面做事,就危及君王。因此,让这种人辅佐君王,简直是罪过;这种人和谁交朋友,谁就要大祸临头。这种人得到重用,会带来耻辱,任其发展会破坏刑律。所以,这种人在朝为官就会滥杀无辜,在下行事就会谋害君王。本文关于这三种不经常出现的情态的描述,可供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性情,识破生活中的那些奸佞之人,找到足以论情、论事和谈心的人,结交真正的朋友。“凡相之法,看其所作。虽有好相,犹须好行。行若不善,损相毁伤也。”裴度还带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唐朝中书令晋国公裴度,长得又瘦又小,多次在功名场上受挫。正好有个相面的人在洛中,被士大夫官员称颂推崇。裴度特意拜访了他。问命,相面的人说:“你的相貌神采同一般人稍有不同,如果不作达官贵人,就会饿死。现在还看不出来贵处,可再过些天来访,我给你仔细看看。”裴度答应了。有一天他出去游览香山寺,徘徊在走廊和侧房之间。忽然看见一个妇女把一件丹黄色贴身单衣放在寺庙的栏杆上,祈祷祝愿很长时间,瞻仰拜谢之后走了。过了一会儿,裴度才看见那件单衣还放在原处,知道是那个妇女遗忘了,追上送给她已经来不及,于是就收起来,等待那妇女返回再还给她。太阳已经落山了还不见来,裴度就带回到旅馆。第二天早晨,又带着那件衣服去了。寺门刚开,就看到昨天那个妇女急急忙忙跑来,茫然失措,惋惜长叹。裴度上去问她出了什么事。妇女说:“我的父亲没有罪被拘押起来,昨天有个贵人给我二条玉带,一条犀牛带,价值一千多串钱,打算用它来贿赂主管的人,不幸丢失了,这样我父亲就要大祸临头了。”裴度仔细追问那些东西的颜色、形状,都答对了,就将物品还给她。妇女哭着拜谢,请裴度留下一条,被裴度婉拒了。不久他又到之前相面的人那里,相面人仔细审看后,发现裴度的声音和脸色都改变了,惊叹说:“你一定是积了大阴德,前途不可限量!”后来,裴度果然位居高官。

卷五 须眉鉴

总论

“须眉男子”,未有须眉不具可称男子者。“少年两道眉,临老一副须。”此言眉主早成,须主晚运也。然而紫面无须自贵,暴腮缺须亦荣:郭令公半部不全,霍骠骁一副寡脸。此等间逢,毕竟有须眉者,十之九也。【译文】人们经常说“须眉男儿”,是将胡须和眉毛当作了男子的代称,还从未见过将那些既无胡须又无眉毛的人称为男子。俗话说:“少年两道眉,临老一幅须。”意思是说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命运如何,主要看他的眉毛之相;中老年时期的命运如何,主要看他的胡须之相。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如果面呈紫气,即便没有胡须,也会富贵荣显;两腮突露,即便胡须稀少,也会功成名就:如唐朝名将郭子仪虽然胡须稀少,却位极人臣,富甲天下;汉代名将霍去病虽然没有胡须,一副寡脸相,却功高盖世,青史流芳。但这种情况只是极少数,男人中胡须和眉毛俱全而功成名就的,毕竟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点评】

胡须,俗称胡子,泛指生长于男性上唇、下巴、面颊、两腮的毛发。如果要仔细区分,“胡”本来是指长在嘴边的毛,而上唇的称为“髭”(又叫“八字胡”、“八字须”、“两撇胡”),下巴的叫“山羊胡”,两鬓连至下巴的叫“落腮胡”(又叫“络腮胡”、“连须胡子”),两颊上的叫“髯”,蜷曲的叫“虬髯”。古代,人们普遍认为胡须是权力、智慧、阳刚和长寿的象征。根据胡须的色泽和形状,可以大体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黑色的胡须,代表勇敢,富有行动力。稀疏的胡须,文职发达,具有理性。褐色的胡须,代表聪明,才艺超群,且情感丰富。粗硬的胡须,单纯正直,性急容易招怨。没有光泽的胡须,性情不定,诸多反复。有光泽且柔细富有弹性的胡须,性格高贵,多得人助。浓密粗硬、长到喉咙的胡须,多半具有雄心和远大志向。

眉毛既看上去美观,又反映了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预示了其命运前程。眉以疏朗、细长、秀美为佳。眉毛细软、平直、宽长者是聪明、长寿和尊贵的象征,而眉毛粗硬、浓密、逆生、散乱、短促、攒缩者,是愚蠢、凶顽、横死之相。

胡须和眉毛,在古代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一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须”属肾,胡须丰满美丽正是肾水旺、肾功能强的表现,也是一个人身体健康和精力旺盛的重要条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一般会事业有成。古人以多子多孙为福,而肾功能强,自然就容易多子多福,晚年养老有保障。二是精神状态的表现。少年得志的人眉毛昂扬,而老来幸福的人胡须润泽,正是生活幸福、精神充实的表现。因此,不是说须眉主富贵,而应说须眉好是精神好的表现。三是个人形象的代表。眉是“两目之华盖,一面之仪表”,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性格气质、贵贱贤愚都可通过眉毛和胡须显示出来。眉、须之相佳,人就显得英俊秀挺,易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增加成功的机会。

须眉之鉴,也有助于认识头发之相。人们对头发的研究证明,其与人之性格、情感、健康等有关。科学家通过对头发的研究,发现发质细软的人往往个性温和,发质粗硬的人大都个性刚强,头发色泽越亮,情感越丰富,发色灰黄,则情感较淡薄。相术也根据发相谈及个性、智力、健康,同时以其推演人的贵贱、贫富、吉凶等。如认为人的头发如山之草木,草木盛则山岳被遮蔽不明,故头发细而密、短而润、黑而光、秀而香者为贵人之相;反之,色黄者多妨克,色赤者多灾祸,发硬者性刚,发枯焦者孤贫,发卷者性狡,发际高者性和,发细润者求官易得,发硬如猬毛者为人不忠,等等。眉

眉尚彩,彩者,杪处反光也。贵人有三层彩,有一二层者。所谓“文明气象”,宜疏爽不宜凝滞。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上也;如泼墨者,最下。倒竖者,上也;下垂者,最下。长有起伏,短有神气;浓忌浮光,淡忌枯索。如剑者掌兵权,如帚者赴法场。个中亦有征范,不可不辨。但如压眼不利,散乱多忧,细而带媚,粗而无文,是最下乘。【译文】相看眉毛主要看其光彩,光彩就是眉毛梢部闪现出的亮光。富贵之人眉毛的根部、中部和梢部共有三层光彩,也有的人只有两层或一层光彩。通常说的“文明气象”,就是指眉毛要疏密有致、清秀润朗,避免厚重呆滞、又浓又密。远远望去,像两只凤凰乘风翱翔,如同一对蛟龙腾空飞舞,这是上佳的眉相;如果像一团散乱的墨迹,乱七八糟,则是最下等的眉相。双眉倒竖,呈倒八字形,是上佳的眉相;双眉下垂,呈八字形,是下等的眉相。眉毛如果较长,就要有所起伏,如果较短,就应昂然有神;眉毛如果浓密,不应有虚浮之光;如果散淡,切忌形状像条干枯的绳子。双眉如果像两把锋利的宝剑,其人将会成为统领三军的将帅;双眉如果像两把破旧的扫帚,其人将会有杀身之祸。另外,这里面还有其他种种迹象和征兆,不可不认真辨识。但是,如果眉毛过长压迫到了双眼而使目光显得迟滞,眉毛散乱而使目光显得散漫无神,眉形过于纤细以致带有媚态,眉形过于粗阔而失去了文秀之气,这些都属于最下等的眉相。【点评】

关于眉毛所表现的身体语言,主要有五种形态:一是表现恐惧、惊吓的眉毛上耸型;二是表现愤怒的眉角下拉型;三是困窘、不愉快时,表现不赞成意思的眉毛并拢型;四是做出询问表情的斜弯型;五是充满亲切,表示同意时的迅速上下动作型。

古人相眉,总括《麻衣相法》的论法,就是一看浓淡,二看清杂,三看眉形。相理认为下列之眉相多为善相:眉毛长垂,高寿之相;眉长过目,忠直福禄;眉如弯弓,性善富足;眉清高长,声名远扬;眉如新月,善和贞洁;眉角入鬓,才高聪俊。概括来说,眉毛宜长、宜秀、宜清、形宜弯。长则寿高,秀则福禄,清则聪颖,弯则善洁。如果眉短于目,性情孤僻。眉骨棱高,多有磨难。眉散浓低,一生孤贫。眉毛中断,兄弟离散。眉毛逆生,兄弟不和。眉交不分,年岁难久。短促不足,漂泊孤独。概括来说,眉忌短、忌散、忌杂。短则贫寒,散则孤苦,杂则粗俗。

不佳的眉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散财眉,接近尾部的眉毛较散乱。拥有此眉相的人,往往财来财去,缺乏理财智慧。二是交连眉,即两条眉毛的眉头有力地联结起来,一般是眉心较窄而气量狭小,事业上难有大成就。三是黄薄眉,眉毛稀疏浅薄,眉色呈棕色或啡黄,此种眉形的人工于心计,利害得失之心非常重。四是交加眉,在眉的中间或尾部另叉开了一条眉毛,既像叉子,又像两条眉毛交加在一起。有这样眉的人,常会经受亲人至爱的生离死别之苦。五是杂乱眉,只要眉毛一杂乱,任眉形怎样有势,眉目如何相配,眼睛就算生得再好,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因素破坏,做事往往会弄巧成拙。六是尖刀眉,眉头倾斜往上,形状如尖刀状,其人一般性情乖戾暴躁,喜怒无常。七是重压眉,眼眉特别粗浓,眉低压目,眉眼之间为浓眉所遮盖,其人个性急躁,缺乏自信心。

眉毛要与眼睛相搭配协调。《红楼梦》中王熙凤有一双凤眼,本是吉相。据《麻衣神相》说:“凤眼波长贵自成,影光秀气又神清。聪明智慧功名遂,拔萃超群压众英。”长着一双细长的凤眼,是一种富贵的模样,眼神清澈,神气清秀。但她“眼有三角,狠毒孤刑”。三角眼的人一般心狠手辣,对夫君子女不利。王熙凤的眉毛是柳叶眉,本也是吉相。根据《麻衣神相》的说法:“眉粗带浊浊中清,友交忠信贵人盼。骨肉情疏生子迟,定须发达显扬名。”柳叶是指眉毛粗中带点逆毛,逆中又显清顺,这样的人对朋友忠诚守信用,贵人愿意亲近。但对自家骨肉亲爱不足,子息上困难。她还是掉梢眉,就是眉外梢下垂,带点儿八字眉的样子,而这种眉毛预示着主人“头疏尾散压奸门,到老数妻结不缘。财帛一生足我用,子息终须依螟蛉”。螟蛉,代指养子。额头处眉毛稀少,眉尾处松松连到外眼角处,这样的人一生中虽娶妻,却没有白头到老的缘分。虽然一生中不缺少钱财,但自己孩子的生活最终还要依仗别人。由此可见,眉眼之相正是王熙凤一生命运的写照。须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多者,宜清、宜疏、宜缩、宜参差不齐;少者,宜光、宜健、宜圆、宜有情照顾。卷如螺纹,聪明豁达;长如解索,风流显荣;劲如张戟,位高权重;亮若银条,早登廊庙。皆宦途大器。紫须剑眉,声音洪壮,蓬然虬乱,尝见耳后,配以神骨清奇,不千里封侯,亦十年拜相。他如“辅须先长终不利”、“人中不见一世穷”、“鼻毛接须多滞晦”、“短髭遮口饿终身”,此其显而可见者耳。【译文】有人胡须较多,有人胡须较少,但无论多少,都要和眉毛搭配协调。胡须多的,应当清新明快,疏朗有序,不直不硬,长短相得益彰;胡须少的,应润泽光亮,刚健挺直,气韵生动,并与眉毛、头发等部位协调照应。胡须如果像螺丝一样弯曲,其人聪明有远见,豁然大度;胡须如果像磨损的绳子一样弯曲蓬乱,这种人生性风流倜傥,但没有淫乱之心,将来会功成名就;胡须如同一把张开的利戟那样气势森然,将来就会位至高官,掌握重权;胡须如果像闪闪发光的银条那样清新明朗,年纪轻轻就会成为朝中大臣。这些都是仕途官场上才高器大的人物。如果一个人的胡须呈紫色,眉毛如利剑,声音洪亮;或者胡须蓬松劲挺散乱,并且有时还长到了耳后,再配上一副清爽俊朗的骨骼与精神,即使不会封侯千里,也能当十年的宰相。此外,如果辅须先长出来,一般没有好下场;人中没有胡须,一辈子受苦受穷;鼻毛连接胡须,命运不顺,前景暗淡;短胡须遮住了嘴,一辈子忍饥挨饿。这些胡须的凶相显而易见,这里不再详说。【点评】

胡须有不同的分类和名称,上唇生的为髭,下唇生者为须,下巴生者为髯,颐颊生者为胡,耳旁生者为鬓。髭、须、髯、胡、鬓都以黑亮、白润、金黄、紫红、清疏、柔细为吉,以枯黄、灰白、赤红、浓浊、枯燥、粗硬为忌。按照相书的说法,吉者事业大成,贵人帮扶;忌者诸事运蹇,六亲刑克。具体来说就是:髭、须、髯、胡,粗浓者主血气旺,柔软者品性优良,黑亮者富贵顺遂,白润者子贤孙孝,干燥者运蹇,过硬者无谋,杂色者是非多,棕红黄褐性急,人中没髭做事少力,络腮者中年波折。需要指出的是,须相有数忌:忌尖下巴蓄髯,忌蓄棕红黄褐色胡须,忌胡须锁口,忌胡须锁喉。《黄帝内经》云:“美眉者,足太阳之脉血气多;恶眉者,血气少也。……审察其行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依中医理论解释,眉毛秀美正是人体气血丰足的表现,而气血丰足之人自然生命力旺盛。雄性荷尔蒙睾丸素让男性的下巴和眉骨长得非常突出,而且脸上的毛发也多。这种荷尔蒙能够促进免疫系统,而且能把能量转化到肌肉上。须眉旺盛意味着睾丸素旺盛的男性有更强大的免疫系统,而且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

胡须和眉毛都是面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须不管多与少,都必须和眉毛相称。眉毛多的话,胡须也要多;眉毛少,胡须也要少。胡须和眉毛相称为上相,不相称为下相。相称相合,显得匀称、均衡,使整个形体呈完美之相。相称为有成之相,反之则为无成之相。

卷六 声音鉴

总论

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译文】人的声音与天地间的气息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声轻而上扬,浊声重而下沉。声音起于丹田,在喉处发声,在舌处转化,在牙齿处发生清浊之变,才由唇部发出,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等五音密切配合。相人的时候,听其声音,要辨识其独特之处,不一定要完全与五音相符。要能听到声音就知其为人,不必非得见面才能分辨出他究竟是英才还是庸才。【点评】

声音的生理基础由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三大部分构成,声音发生的动力是肺,肺决定气流量的大小,音量的大小主要由喉头和声带构成的颤动体系决定,音色主要取决于由口腔和鼻腔构成的共鸣器系统。“声音”是体内气流运动引起专用带的振动发生的,古人认为“声音”的变化是由于心气的作用。《礼记》记载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不但声音与气能结合,也和音乐相呼应。因为声音会随内心变化而变化,所以可以从一个人的声音判断他的内心世界。《逸周书》早已指出,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内心诚信的人,说话声音清脆而且节奏分明,这是坦然的表现;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阴阳怪气,非常刺耳;内心宽宏柔和的人,说话声音温柔和缓,如细水长流,不紧不慢。因此,《大戴礼记》记载商汤曾通过声音选取人,刘劭《人物志》也记载了通过声音选人的方法。

声音与说话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大小、轻重、缓急、长短、清浊等变化都与人的心性息息相关,如内心清顺畅达时声音清亮和畅,内心渐趋激动之时言语偏激,这正是闻声识人的基础。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修养的不同,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与文化品格。声

声与音不同。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清”为上。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上上。“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出而不返,荒郊牛鸣;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市井之夫,何足比较?【译文】“声”和“音”看似密不可分,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声产生于发音器官启动时,可在发音器官启动时听到它;而音产生于发音器官闭合时,可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辨识声相优劣高下的方法很多,但一定要着重根据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来仔细甄别。欣喜的声音如同翠竹折断,清脆悦耳;愤怒的声音如同平地炸雷,豪壮激烈;悲哀的声音如同击破薄冰,破碎凄切;欢乐的声音如同风中飞雪,轻盈洒脱。这些声音的共同特点是轻扬而清朗,属上佳之音。阳刚之声,如果刚健激越,像钟声一样洪亮沉雄就高贵,而像锣声一样轻薄浮泛就卑贱;阴柔之声,如果是温润柔和,像鸡鸣一样清越悠扬就高贵,而像蛙鸣一样喧嚣空洞就卑贱。远远听去,刚健激越,充满阳刚之气,而近处听来却温润悠扬,充满柔婉之致;声起的时候如同乘风而起,悦耳动听,止的时候却如同琴师弹琴,雍容自如,这才是上乘的声相。“高谈阔论却不大张其口,低声细语牙齿却含而不露”,这也是上乘声相。发声后,或散漫虚浮,缺乏余韵,像荒郊野外的老牛哀鸣;或语速急切,断断续续,像夜深人静时老鼠在偷吃东西;或嘴快气促,一句紧接一句,而又语无伦次,没完没了;或口齿不清,吞吞吐吐,含混模糊。这些说话声,都属于市井之人的粗鄙庸俗的声相,又怎能跟以上那些声音相提并论呢?【点评】《灵山秘叶》中说过:“察其声气,而测其度;视其声华,而别其质;听其声势,而观其力;考其声情,而推其征。”“声气”相当于声学中的音量,通过“声气”的粗细,可以察看人的气度;“声势”相当于声学中的“音长”,“声势”壮者,其力必大;“声华”相当于声学中的音质音色,“声华”质美者,性善品高;“声情”相当于带感情的声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情状态。可见,人的喜怒哀乐一定会在声音中表现出来,即使极力掩饰和控制,也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发声的位置不同,效果也不同。气发于丹田,经胸部直冲声带,再经由喉、舌、齿、唇,发出的声音与仅用胸腔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在气度、节奏和感觉等方面都不相同。发于丹田的声音,沉雄响亮,是肾水充沛的表现,可知其人身体健壮,心强气盛。发于胸腔的声音,浑厚悦耳,甜润婉转,可知其人温和平易,容易交往。发于喉头、止于舌齿之间的声音,根基浅薄,虚弱衰颓,显得中气不足,也是身体虚弱、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根据人的声音预测吉凶的相人之法,春秋时期已有相关记载。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晋国大夫叔向的儿子伯石刚生下来的时候,叔向之母去探视,走到堂屋,听见他的哭声立即转身返回,说“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叔向之母预言这位刚生下来的孙子将使宗族遭到灭族之灾,因为其哭声如同豺狼。以其人独有的声音特点预测吉凶,即相音色。楚国司马子良的儿子子越椒出生后,其兄子文说:“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同意。子文为此大为悲戚,临死,召集本族人,告诫他们如果子越椒执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并且流着泪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子文预测侄子如果执政,必定带来族灭的大难,若敖氏宗族的祖先就成了无人祭祀的野鬼。这种可怕预言的依据,是子越椒的如同豺狼的哭声和熊虎一般的相貌。音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也。凡人说话,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译文】音是声的余波或余韵,二者相差不大,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从细微的地方听出来。贫穷卑贱的人说话有声无音,显得粗野不文;圆滑机巧的人说话有音无声,显得矫揉造作,这种情形就是俗话说的“鸟鸣无声,兽叫无音”。普通人说话,只不过是把声响散布在空中而已,并无音可言。如果说话的时候饱含感情,到话说完了还有余音在耳,这种人不仅是温文尔雅的人,而且还可以称得上是社会精英;说话的时候,即使口阔嘴大,却声气控制自如;即使口齿伶俐,却不矫饰轻佻,这种人不仅内在素养深厚,而且还将会获得盛名隆誉。【点评】

古代相术家曾说过:“上相之相审声,中相之相察色,下相看骨。”“上相之人审声”,是说判断一个人通过听声音就可知道其吉凶祸福。《神相全编》认为:“声小亮高,贤贵之极。语声细嫩,必主贫寒。”意思是不用大声去说话,声音就雄浑洪亮,铿锵有力,就是贵命,是发号施令的领导者;费了很大力气去讲话,发出的声音反而细嫩,别人很难听清,这样的人一般是贫寒劳碌的命运。身材瘦小,本难当大任,但此人若精神抖擞,声如洪钟,一定不是等闲之辈;如果身材高大,像是能担大任之人,声音却细小若无,此人则身弱多病,难有成就。此外,声如破锣是破财之相,声音火爆是无依无靠之相。总之,声音要洪亮圆润,才能身健命佳,富贵发达。

心动为性,性发为声,声音的产生离不开气,声音的大小、长短、清浊、缓急皆与命禄有关。《太清神鉴》认为,声音清而圆,坚而亮,缓而烈,急而和,长而有力有威。大如洪钟发音,小似寒泉飞韵,远而不断,浅而能清,深而能藏,大而不浊,小而能新,都是上佳之声相,并主福禄永年。如果声音喘急,促而不远,紊杂而断续,急而嘶,缓而涩,深而带滞,浅而带躁;或大而散,或如破鼓之声,或如寒鸡哺雏,或似孤雁离群;细如蚯蚓低吟,大似寒蝉噪鸣,雄如犬狂吠,雌似蝉乱鸣。这些都是下等之声相,一般是浅薄无福之人。

当然,任何科学原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范围的引申,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生理学已经证明,声音的特点与肺活量密切相关,而肺活量又与人的体格强弱有关。因此,根据一个人的声音特征推究其健康状况,当是一种科学的手段。但是,如果将声相漫无边际地推演到人的一切命运,认为对人生命运起决定性作用,这就使科学的原理离谱变调了。

卷七 气色鉴

总论

面部如命,气色如运。大命固宜整齐,小运亦当亨泰。是故光焰不发,珠玉与瓦砾同观;藻绘未扬,明光与布葛齐价。大者主一生祸福,小者亦三月吉凶。【译文】如果说面部象征并体现了人的大命,那么气色则象征体现了人的小运。大命虽然由先天生成,但仍应与后天实际遭遇保持均衡,小运也应该一直保持顺利。因此,如果光辉不能焕发出来,即便是珍珠宝玉,也与碎砖烂瓦并无两样;如果色彩不能呈现出来,即便是绫罗锦绣,也与粗布糙葛毫无二致。大命决定了人的一生祸福,小运也能够决定人的一段时间内的吉凶。【点评】

命运是宇宙中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从生到灭的轨迹。历来人们对命运有不同的看法,如儒家的天命观、道家的自然命定论、佛家的因果论、基督教的上帝决定论、伊斯兰教的前定说、古典物理学的机械决定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科学的非决定论及中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决定论及菩提量子的大统一命运观,等等。中国古代相术认为,通过气色可以观察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

气,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色,《说文解字》解释说:“色,颜气也。”中医认为,气是判断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而色是气盈与气亏的外在表现。相气、相色与预测吉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气”既是生命体内流转无息的综合性物质,又是生命的原动力。它无形无体,无色无味,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在体内如血液一样流动不息,气旺者可外现,即能为人所见。“色”是“气”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显现于人体表面就是肤色。

汉代刘劭的《人物志》一书中就把“气”和“色”分开来识别人才,他认为“躁静之决在于气”,即通过一个人的“气”的观察,可以看出他是好动型的还是好静型的,因为气之盛虚是一个人性格的表现,气盛者则其人好动,气虚者则其人好静。“惨怿之情在于色”,即通过对一个人“色”的观察,可以看出他情感的表现。因色是情绪的表征,色悦者则其情欢,色沮者则其情悲。“夫声畅于气,则实存貌色;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就像气流的通畅发出了声音,一个人的性格则会在相貌和气色上有所流露。所以,仁厚的人必有温柔的貌色,勇敢的人必有激奋的气色,智慧的人必有明朗豁达的面色。气色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有终身之气色,“少淡、长明、壮艳、老素”是也。有一年之气色,“春青、夏红、秋黄、冬白”是也。有一月之气色,“朔后森发,望后隐跃”是也。有一日之气色,“早青、昼满、晚停、暮静”是也。【译文】人以气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主宰,气在体内表现为精神,在体表表现为气色。人的气色有多种形态:有贯穿人一生的气色,就是俗话说的“少年时期气稚色薄,青年时期气勃色明,壮年时期气盛色艳,老年时期气实色朴”,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年的气色,就是俗话说的“春季气色宜青,夏季气色宜红,秋季气色宜黄,冬季气色宜白”,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月的气色,就是俗话说的“每月初一日之后如枝叶盛发,十五日之后则若隐若现”,就是这种气色。有贯穿一天的气色,就是俗话说的“早晨气色开始复苏,白天气色充盈饱满,傍晚气色渐趋隐伏,夜间气色安宁平静”,就是这种气色。【点评】“气”有内外两种存在形式,内在形式是“精神”,外在形式为“气色”。观察“气”,既要观察内在的“精神”,又要观察外在的“气色”。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变化都有一定差异,有些方面甚至非常显著。人的肤色有明暗不同的变化,如同一株树,初生之时,色薄气稚;生长之时,色明气勃;茂盛之时,色丰而艳;及其老时,色朴而实。人少年之时,色纯而稚;青年之时,色光而洁;壮年之时,色丰而盛;老年之时,色朴而实。人的一生不可能有恒定不变的气色,应辩证地看待人气色的不同变化。

人的生理状态和情绪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内在变化就会引起气色的变化。“春青、夏红、秋黄、冬白”,是取其与四时气候相应所作的比拟。“一月之气色”,随月亮的隐现而发,初一日之后,气色如枝叶之生发,清盛可见,十五之后,气色就若隐若现,如月圆之后,渐渐被侵蚀而消失。“一日之气色”,则因早、中、晚气候的变化而有小范围的变化,大致上是早晨气色复苏,如春天之草绿;中午气色饱满充盈,如树木之夏茂;傍晚气色渐隐渐伏;夜间气色平静安宁,即秋收冬藏之义。

气与色密不可分,气为色之根,色为气之苗,色表现着气,气决定着色。气有先天所禀之气,有后天所养之气,如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色也有先天所禀之色与后天所养之色两种。古人常用气和色来判断人的优劣、命运的吉凶,如“骨骼管一生之荣枯,气色定行年之休咎”。气色既有后天所养者,它们一定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所以古代又有“行年气色”之说。

在《红楼梦》一书中,作者曹雪芹对贾宝玉的描写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脂砚斋批注曰:“‘少年色嫩不坚牢’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少年色嫩不坚牢”,出自《麻衣相法》。《金锁赋》亦谓:“老年色嫩招辛苦,少年色嫩不坚牢。”面若秋月、色如春花,指神色嫩秀。相反,薛宝钗之气色则是“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发色黑亮、红唇、浓眉、肌肤丰盈洁白、举止端雅,在《麻衣相法》中均属富贵长寿之相,为个性温良的有德之人,正与薛宝钗性情相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