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1 13:35:54

点击下载

作者:谷园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四书

人生四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人生四书作者:谷园设计:小暑暑排版:小暑暑出版社:天地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2-01ISBN:9787545531343本书由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序言中国式励志的根本在儒家“中国式励志”是我在《吃透曾国藩》的序言里提出的概念。我认为,今天市面上那么多励志书,基本都是卡耐基一路的外国人写的,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的。咱们国家有几千年的文化,青年却要靠外国人的文化精神来激励自己,来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挺悲哀的。曾国藩这么成功,他也没看卡耐基啊,还有无数的圣贤豪杰,他们的成功靠的都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智慧,这些文化和智慧,就是中国式励志的基础。那么,这些文化和智慧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有必要梳理一下,把这些好东西都明明白白地整理出来,让大家一目了然,再去跟卡耐基PK一下高低。怎么梳理呢?挺简单的,就是看看曾国藩看得最多的书是什么、影响他最大的书是什么,就OK了。什么书呢?这也是很容易回答的,就是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他在28岁中进士之前,天天抱着啃的,就是这四本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对这四本书的内容倒背如流、滚瓜烂熟,你随便念一句里面的话,他闭着眼都能知道在书里的哪页哪行。你要不信,可以让你家孩子从3岁到28岁天天看这四本书,他也能这么厉害。不止曾国藩如此,还有王阳明,近来读王阳明也成风气,我们看他的全集里,多数的内容都是在讨论对“四书”的理解,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从“四书”里引申出来的。还有蒋介石等近代史上的风流人物,大致都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很多人即便对“四书”持批判的态度,但人生作派却是受了“四书”深刻的影响,比如胡适晚年就讲,自己其实是个儒教徒。“四书”从元代以来,就被官方确立为科举考试的教材,无论权贵还是平民,想当官,一般就得参加科举,考秀才、举人、进士,考题都不出“四书”的内容之外。要知道,在古代,那个官本位思想比现在要严重得多,读书为什么?上学为什么?为科举!所以凡读书识字的,都是奔着吃透“四书”的。吃透“四书”,就可以考高分,然后就能当官。有人可能会问:就凭读好了这四本书就有能力有资格当官了?皇帝老儿的脑子进水了吗?进水也不可能都进水吧。这只能说明“四书”是真有用,吃透了“四书”的,出来当官,大致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反过来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讲:当一个好官,一个好的领导者,或者一个成功者,所需要的那些思想、智慧、精神,“四书”里全都有。这样说,大体是不错的。而且,也不单纯是想做官的才读“四书”,《红楼梦》里“宝黛相会”那一段,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十几岁的黛玉说自己在读“四书”,宝玉则接过话来说,除“四书”之外,别的书都是垃圾。要知道,曹雪芹对传统文化是批判的,可他对“四书”却是喜爱的。总之,几百年来的中国人,凡读书的都必读“四书”,“四书”就是中国人的“圣经”。那么,既然“四书”如此好,为何“五四”运动时,要被批判呢?要打倒孔家店,要把孔子贬为“孔老二”呢?这里就有一个大问题:儒家思想的打破与新生。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元的,先秦有诸子百家,东汉之后又传入了佛教。但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一直是主流。中国的古书分四大类:经、史、子、集,最尊贵的就是经,到南宋时,经部里最终确定了十三本儒家的著作,被称为“十三经”,而这十三本书,简而化之,就是四书五经。儒家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中庸,就是凡事要做到正好,不能过分,因为物极必反,一旦太过分,就会走向反面。可以说,截至五四前夕,儒家发展得太过分了。像王阳明这样被公认为有开创性的思想家,我们看他的著作,都很难看到真正的原创思想,他所标榜的也无非是自己对经典的解读更接近孔子的原意,而不是超越孔子。有个观点:一部西方哲学史都是在给柏拉图作注解。这话放在中国思想史上是更恰当的。这使得儒家越来越成为思想发展的禁锢,特别是在清末民初,面对世界列强的欺凌和各国的快速发展,知识精英们出来打破儒家,就成为一种必然。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矫枉过正也是难免的。被打破的儒家思想并没有被毁灭,用学者余英时的话讲,它只是从一系列“建制”中退出了,不再是官方的意识形态,不再是思想家的“天花板”,它以一种“心灵积习”的状态,回归到日常生活,回归到每个平常百姓的身上,回归到一种更加平易自由的状态。在我看来,这被打破的儒家,更本质了,更纯粹了,打破反而开启了儒家思想的新生。新生的儒家思想,必然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它要在全球化的、文化思想异常丰富而多元的格局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怎样找到这个位置呢?我认为,这就像企业的产品定位,要分析对比竞争者的情况,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并发展这种优势,使之成为核心竞争力,最终在市场格局里占据一席之地。我们要明白,在今天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哪些问题,儒家可以给出更加切实有益的解答或者帮助。我想,起码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上,儒家已经不先进了,只是仍有借鉴的意义。儒家的优势价值还是在于做人,在于人生,在于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按儒家自己的说法,今天儒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具体到个人的“修己治人”上。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儒家的价值将由个人层面传导到社会层面。而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励志,也无非在于做人,在于人生,在于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所以,我大胆地推论,今天儒家的价值在于励志,而这种基于儒家的励志,就是“中国式励志”。然后我们会发现,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我称之为中国式励志的新生的儒家思想,早已经以异常生猛的态势包围了我们。何出此言呢?很简单啊,看看今天的“国学热”吧,《三字经》的热、《论语》的热、曾国藩的热、王阳明的热,都在印证这一点。这种“热”建立在人们怎样的心理基础上呢?是想去参加科举考试吗?还是想要独尊儒术吗?当然不是!大家都是本着很实际的态度,想从这些传统文化中得到做人的教益、人生的启示,让自己更加成功。而且,在这种热潮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儒家的“回流”。就像佛教发源于印度,却兴盛于中国,当印度本土的佛教几乎湮灭之时,又从中国传回了印度。儒家在中国被“五四”运动打破,之后的100年来一直被边缘化,但在日本、韩国却一直坚挺,并且培育出了优良的社会文化和无数精英分子。如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还有与他一脉相承的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他们都提倡并践行儒家思想来经营实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儒家思想不单塑造了曾国藩这样的杰出官员,竟然还隐藏着财富成功的金钥匙!财富,这是现代价值的毋庸置疑的重要核心,是启动儒家的新引擎。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越是企业老板越是在追捧王阳明,越是起劲地读“国学班”,而知识界却相对冷清,这是挺有意思的。我们把眼界放得再宽一点,儒家的发展早已不是中国及亚洲周边范围内的事了,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儒家就开始受到西方的重视,伏尔泰、托尔斯泰、爱默生等西哲们都对儒家称颂有加。曾经的中国首富梁稳根收购过一家德国著名企业,梁老板称,之所以能收购成功,要感谢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因为,那家德国企业的创办者最迷恋两样东西:一样是风电,另一样就是儒家思想。因为他相信,这两样东西未来可以拯救人类。而梁老板本人对儒家学派颇有研究,两人一见如故,收购这事也就成了。可见,即使在创建之后两千多年的今天,儒家思想仍然有着积极而巨大的现实意义。上述这些,大致讲了四书所承载的儒家思想的价值,以及与中国式励志的关系,点到为止吧。下面还有一个问题,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四书五经加在一起也有上百万字,又都是文言文,一般人怎么学啊?对这个问题,儒家本身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思路。用曾国藩的话讲,“肢体虽大,针炙不过数穴”,四书五经虽然浩繁,但可以取其精要。《论语》则讲,“道不远人”“切问而近思”,对于经典不必深究玄奥高深的道理,而应结合当下的工作、生活,朝着平易简单的方向去理解。《周易》讲,“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本着“简易化”的思路,一切就不是难题了。怎么“简易化”呢?答案是:化整为零。长篇不是难读吗?咱把它拆分开,取出精华的句子来赏析把玩,然后把这些精华的碎片重新拼合连缀起来,既容易读了,整体的精神又不损失。这就是我的构思。曾国藩传世文字数百万,《吃透曾国藩》只选了二百句,我相信,这二百句足以涵盖曾氏的主要精神。这本书也是如此。事实上,南宋的朱熹之所以编定“四书”,也是出于“简易化”的思路,四书比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要简单易懂得多,所以更容易普及,结果把儒家推向了新的高度。可见,“简易化”并不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减损,而是一种发展方式。所以,我坚信这本书对于儒家学派有发展的意义,即便是微乎其微的。古人有句话叫“皓首穷经”,他们注解四书五经常常是花一辈子的工夫,朱熹临死都还在修订《大学》,凭我这样的小青年还能整出点新东西来吗?我想,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我们对于圣贤有了平等观的态度,我们对于宇宙有了更多了解。孔子提倡“举一反三”,我的理解和发挥即便有不合其原意之处,他应当也会原谅吧。是的,我理解的未必准确,可人生有标准的答案吗?我想,重要的在于我们了解了,思考了,奋斗了!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里,我阅读了张君劢的《新儒家思想史》、钱穆的《四书释义》、蒋伯潜的《四书新解》、陈立夫的《四书道贯》、吴量恺的《四书辞典》、汤一介的《儒学十论及外五篇》、余英时的《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和《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杜维明的《体知儒学》、施忠连的《四书五经十日谈》和《四书五经名句辞典》等挺多的现代学者写的儒学方面的书,很受启发,这里也向他们致敬。当然,更重要的是向孔子致敬。就像现在很多人误会曾国藩是一个官场厚黑的高手,也有很多人误会孔子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匠,甚至有学者断章取义地称其为“丧家狗”。事实上,即便以今天世俗的标准来看,他在生前都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人了。他做到了鲁国的司寇,起码相当于今天省部级的官位;他授徒三千,其中俊杰辈出,算得上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私立学校的校长,放在今天肯定也上市了;他周游列国,拜访国君,虽然未被重用,但起码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他的思想学术水平,得个诺贝尔奖绰绰有余吧。你还要他怎样成功?再看身后,他不但被尊为“素王”(无冕之王)、万圣先师,还有两千多年世代望族的孔氏子孙。还有谁比他更成功?而他的起点有多低呢?他从小就是由单亲母亲带着,很小就给富人家放羊帮佣,一切全凭自学,你还要他怎样励志?就是这样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留给了我们怎样的文字呢?用四个字可以概括:自强不息!这就是四书五经的灵魂,是中华文化的精义。/ 人 / 生 / 四 / 书 /GU YUAN人 生/ 融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的人生智慧体系/人为什么活着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一门哲学至少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人应当怎样活着?否则就称不起哲学。

有一次,孔子的大徒弟子路问他怎样去跟鬼神打交道。在那个时代里“巫”是很普遍的,鬼神的概念应当很明确。我们的童年在农村里度过,晚上没有电,关于鬼的话题就很多。儒家在这个问题上,一贯是相对理性的,但还达不到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高度。于是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人应当关注当下,关注日常生活,跟人打交道都做不完美,就去想跟鬼神打交道,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可没想到子路的话是有埋伏的,他说,如果不考虑鬼神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面对死亡呢?以现代人头脑里的那些鬼神思想,很容易理解子路的困惑: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仍然活着呢?如果没有,一个人活了几十年就死掉了,就清零了,那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没有意义,那人为什么还要活呢?

但孔子依然用刚才的句式,淡然地回答:“未知生,焉知死?”似乎是回避了这个问题:你先自己好好活着,活明白了再说吧;活都活不好,还想什么死?

对于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我是在十七岁时为之困惑并认真思考过的。我曾经请教一个很聪明的女同学,她的回答跟孔子的回答很像,她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应当就是过好眼下的生活。当时,我并不满意这个答案,恰好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生物学家写的关于蚂蚁的世界的文章,这篇文章启发我从一只蚂蚁的角度去反思生命的意义。一只蚂蚁为什么活着?答案是:不为什么,只因为蚂蚁这个物种存在。如果所有的蚂蚁都死掉,那么这个物种就完了。如果所有的物种都死掉,那宇宙间的生命就完结了。如果所有的生命都没有了,那冷冰冰的宇宙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周易》讲:“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存与发展是宇宙的大德、大道,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也是宇宙存在的意义所在。每一个渺小的生命,之所以活着,就是为了贯彻和实现这种生命意志、价值、意义。《周易》讲:“天行健!”人唯有好好活着,活出这种“天行健”的精神,才是对“人为什么活着”最好的回答。人应当怎样活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这是《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它回答了人生中第二个重要问题,即:人应当怎样活着?“大学之道”不是今天上大学的道,而是指人生之道、人这辈子像样的活法!怎样的活法呢?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点,并称为儒家的“三纲领”。所谓纲领,就是说,儒家千言万语、千百年来、千辛万苦弄的这套思想体系的根子,就是这三点。

儒家的主流相信人性本善,人有先天的良知、良能,人的天性中就包含了仁、义、礼、智等价值和能力,天性中就存在着真、善、美。这些品质就是人的“明德”。“明明德”就是把这些“明德”彰显出来,就是要不断完善人的内在修养和德行,追求圣人的境界。

外在的要“亲民”,仁者爱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要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善待亲朋同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仁爱之心不断推而广之,进而造福社会,甚至于把这种爱给予人类之外的自然万物。要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实践,把这些爱落到实处。

如此一内一外,用儒家的术语讲,就是“内圣外王”。“止于至善”一方面是对前两项的总结。人不论内在的也好,外在的也好,都应当向一种至善的境界不断努力,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它强调的是一个方向。每个人各有不同的天赋和际遇,在这两个方面最终走多远,同样各有不同,但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这个方向。“止于至善”另一方面是对前两项的超越。超越物我,超越现实人生中的追求,进入一种形而上的境界。这类似于道家、佛家所谓的得道或成佛,用《中庸》里的话讲,则是要“参天地之化育”,使自我融入天地自然的大道之中。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对于“人应当怎样活着”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现世人生的倾向。唯有儒家最为积极地肯定现世人生的意义,教会人们怎样活着,并且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最高的意义。人生的八大基本问题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欲明明德于天下”,就是要把自己的天赋才能贡献给天下苍生,为提高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这不是要我们去解救世界上四分之三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阶级兄弟的妄言,而是人生终极的追求。在互联网时代里,任何一个小人物其实都更加具备了这种可能。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称为儒家的“八条目”。前文所述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三纲领”,是方向、目标;条目则讲落实。

八条目中的后四条好理解,前面四条的意义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对这八个概念,应当超越原始文本中的先后顺序和概念背景,以儒家所提倡的与时俱进的观念,作全新的理解,即:体验、理性、信仰、欲望、自我、家庭、社会、人类。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八大基本问题,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格物就是感知事物,就是体验,这是人的基础的本能,是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最先做的——他会看到妈妈的脸庞,吮吸甜美的乳汁,倾听催眠歌谣。这种对事、对物的感知,是人生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创造、享受、奋斗、快感、苦痛、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以及一切实践活动,站在生命的角度,都是体验。人一辈子追求名、利、权、情,说到底都是为了某种体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体验高于理性。奥斯卡电影《心灵捕手》中有一段老男人与天才少年之间的经典对白:我跟你聊米开朗基罗,你可能会讲一堆关于他的艺术理论甚至逸闻趣事,但你不曾闻着西斯廷大教堂的味道,仰望天花板上的他的原作;我跟你聊女人,你可能也会如数家珍地讲一通,但你不曾体会当自己在心爱的女人身边醒来时,涌自内心的喜悦;我跟你聊战争,你肯定能背诵莎翁“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这样的诗句,但你不曾把挚爱的战友抱在怀中,看着他临死时无助的眼神。

致知就是在各种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的过程,就是理性。如1+1=2、是非判断、微积分、相对论、四书五经、世事洞明,这些都是知识、学问、智能,是理性,是追求和实现真、善、美的阶梯。

诚意。在体验和理性的基础上,人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起生命的信仰。俗话讲:“心诚则灵。”诚意强调的就是坚定的信仰。只有坚定的信仰,才有强大的力量。

正心。在体验、理性、信仰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影响和制约我们做人、做事的还有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即各种各样的欲望。正心就是控制欲望。

在体验、理性、信仰、欲望等四大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完善自我,改善家庭,造福社会,为人类发展尽自己的努力。这就是儒家所认识的人生。做你自己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之谓教。——《中庸》

这是《中庸》开篇第一句,同样是讲“人应当怎样活着”这个问题。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禀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种差异堪称上帝的杰作。中国人不讲上帝,讲上天。上天赋予你的那些特质,就是你的天性,依循这种天性,把它尽量发挥出来,展现出不同于别人的鲜明个性,这就是道。道就是路——最佳的人生之路。

成功者都是有鲜明的个性的,这种个性不是刻意张扬出来的,不是标志性的发型、胡子、墨镜、烟斗、口头禅、坏脾气等等这些外在的打扮或表现,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特有气质、一种独到的思维和做事方式。

曾国藩讲书法,“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不相同”。我在分析这段话时,提出书法的三层境界:第一层是知道字怎么写;第二层是精熟;第三层就是出自家风貌——随便写个字让人一看,人家就知道是谁写的,那你就成家了。

做人何尝不是如此:第一层,知道基本的做人原则,并有所坚守;第二层,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并有所成就;第三层,给这个世界添一道新鲜的色彩,让世界因你而不同。

然而,现实就如一句玩笑话,每人生下来都是“原创”的,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什么叫赝品?就是你活的这一遭,说的做的怎么看怎么像别人,唯独不像你自己,把自己活没了。这样的生命价值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怎样做你自己,怎样发现自己的天赋、个性,并形成一定优势呢?我提供三点参考:

一是奥巴马讲的:学校教育的意义在于发现自己的优势。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体育、文艺等等,哪个你更喜欢、更容易出成绩,你的个性、天赋可能就藏在那里面。

二是乔布斯讲的:相信自己的直觉。

三是我自己的发现。结合现实工作和生活,在接收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过程中,你会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兴奋点,这时要意识到,你的天赋就在附近了。

另外,对于个性也要有所把握,就像小树全任个性去生长,也可能长不成材,要经过修剪,才能长得更高。培养个性优势,也离不开师长的教导和自己的学习。

取与自己个性所长相契合的方向去学习和实践,可事半功倍。

取对自己个性所短有砥砺的方向去学习和实践,可立于不败。中庸之道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中庸》君子之道,黯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

在本书后面的“修养”篇中,我将“中庸”理解为凡事都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和处理的极高的修养境界。而“中庸之道”则是将这种修养落实在人生实践上,依循传统的价值观,中规中矩地走正道,踏踏实实地做好人,勤勤恳恳地干事业。这样,纵使一辈子湮没无闻,也无怨无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方法是正确的,你也尽力了,而且凡事都问心无愧,那么,结果如何,实非你能做主的。

不论什么年代,规规矩矩、低调、不张扬的生活方式和做事风格,确实容易把人埋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些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善于自我包装和炒作的人,更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甚至暴得大名。但前者的方式一旦成功,就是可以真正站得住的;后者则常常“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正派武功与邪派武功的差别:前者容不得半点浮躁,动作得规范,周期得长,见效慢;而邪派武功可以出奇招、走快捷通道、短平快,“欲练神功,挥刀自宫”——武功是有了,根没了,风险还高,一不留神就走火入魔筋脉尽断。还像两种电影的差别:那些刺激眼球的电影,热闹一阵子就过去了;而那些在平平淡淡中传递深沉的人生哲理的电影,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书法艺术上也有这个问题,十多年前,国内书坛曾盛行“流行书风”,打破传统,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力,可流行了几年就过去了,整个书坛最终还是重新回归到了传统上。

从书法这个例子也可以发现另外一个视角。中庸代表传统的力量,比较平稳、保守、低风险。所有的创新总是从反对中庸开始的。所以,在强调革命或者变革的大批判中,中庸之道总是首当其冲的。

然而在我看来,“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恰恰显示的是一种内敛的执着和深刻的革命精神。做一个理想主义者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中庸的境界很难达到,怎么办呢?退而求其次。孔子说,做不到中庸,我宁可狂狷。

狂与狷是理想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

狂者进取,就是敢于做人们都做不了的事。《乔布斯传》扉页上写着: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还有一位IT巨人则讲: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孔子也一样,别人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孟子则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只要是坚持真理,千万人挡着我,我也不回头!他还放出豪言:治理天下,舍我其谁。这都是狂。

我们都曾经年少轻狂,我十六七岁时给自己起过一个笔名:狂派战车。这个名字来自动画片《变形金刚》。那时不知天高地厚,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我相信伸手就能够着天”,然而一上班,特别是进了机关,那股子轻狂劲立马就没了,因为大部分领导不喜欢轻狂的兵。

但我的一位领导也曾对我讲:年少要狂,年老要板。年轻人就得有股闯劲,不要唯唯诺诺,不要未老先衰,那样就干不成事了;老同志不一样,不板一点、稳当一点,会让人说是老不正经。

狷者有所不为,就是要敢于不做人们都在做的事。

百度的老板李彦宏讲,想干啥就干啥不叫本事,想不干啥就不干啥才叫本事。

万科地产的老板王石自称,坚持不行贿。地产业里行贿是公认的潜规则,不行贿是另类,这就是狷,狷介。

人们都去跑官要官,你不去,这是狷;人们都去泡小姐、找情人,你不去,这是狷;人们都在名利场中做那些出卖灵魂、违背良心之事,你不做,这是狷;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是狷。

狷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任世间风云变幻,任你们争名夺利,我自清高自守岿然不动。

凡思想信仰,必有高于世俗的理想主义精神在其间,儒家尤为突出,它强调仁、义、忠、信等等所有至真至善的美德,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伟大的责任,这种理想主义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所以,一个真正的响当当的中国人,定然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在世俗生活中,这样的人往往会成为另类,会被孤立,就像那些寂寞的圣贤。是的,那些圣贤跟你是一样的,不要害怕,是你在改变世界!简单人生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俟命,就是听命于天,用基督教的说法,就是把自己交给上帝,等待上帝的裁决。

人这一辈子,秉持这样一种宗教情怀,然后“居易”“行法”“修身”就可以了。这三个词实质是一回事,即:专注于当下的工作和生活,按照一套成熟的模式去处理各种问题,就OK了。

人生没有那么复杂的,你把它看简单了,它真就是非常简单的。一套简单的人生观,一套简单的为人处事的原则,一份工作,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一个老婆,一两个孩子,简简单单,从容淡定地面对这一切,这辈子混得绝对差不了的。

可很多人却正相反,没有一套明晰的人生观和做事原则,什么都随机决断,全无套路,什么都不满意——单位不好,工作不好,老婆不好——这山望着那山高,心里总是躁动不安、跃跃欲试。具体到某件事上,这些人可能成功,可能会达到一定的满意度,但最终会发现,人生是一场“零和游戏”,得到总伴随着失去,人生的整体并不因为你的折腾而收获更多。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正在于此。

简单人生,以逸待劳,以静制动,珍惜现在你所拥有的,并尽力去完善它,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你的终将会是你的!人生的框架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

这段话里包含了人生的几大问题,组成了人生的框架:

一是五伦,即人际关系。

二是智、仁、勇,即人的内在品质。

三是知与行,即人的外在活动。

行为学认为,在人的各种生存技能中,人际关系的能力排在第一位,是决定人生成败最重要的能力。这个论断放在中国人身上,应当更加贴切。咱们的文化,从古至今最讲究“关系”,先贤本意是要形成一套社会交往的规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将有利于社会和谐及个人发展,可惜搞到最后过犹不及,弄得买壶酱油都要找关系,有什么都不如有人脉。这固然是挺可悲的,但我们除了适应,别无选择。

智、仁、勇涵盖了人的智力、情感、意志三大内在品质,智力上要聪明睿智,情感上要有仁爱之心,意志上要勇敢刚毅。而且孔子对这三点进行了拓展。某人可能智商不高,见识也不广,怎么办呢?好办!好学就可以将勤补拙,人的智慧就会不断提升,所以好学就是最大的智。仁爱不能只停留在心里,要施之于人,造福社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实践,才是真正的仁。人性有诸多弱点,比如恐惧、懒惰,怎样才能力争上游拼搏进取呢?知耻就会激发勇气,以甘居人下为耻,以缺少大丈夫的气概为耻,以退守安逸为耻,被逼被激之下,人的斗志和潜能都会被激发出来。那些名垂青史的英雄豪杰,不论武的,还是文的,哪个不是有胆有识、智勇双全?而仁,则是对智与勇的统驭。

儒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人要积极入世,人活一世要立德、立功、立言,要“参天地之化育”,在天地创造万物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力量。而人的活动无非两方面:知与行,这是中国哲学的一大课题。《中庸》的这段话里提出,知有三种方式:一是先天的良知,二是学习,三是实践活动中由解决问题而总结的经验。行有三种方式:一是自然而为,二是利益驱动,三是被动改变。明代王阳明进一步提出著名的“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一个知识分子以最大的热情去搞研究、做学问,是知,也是行;一个企业家以最大的热情去赚钱、搞管理,是行,也是知。总之,知行都是做事,“知行合一”说白了,就是教人干!干!干!用基督教的说法,这就是作为人的“天职”,是人获得救赎、进入天堂的方式。生命是一个走向永恒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十五而志于学。这个“学”不是指做学问、当学者,而是指“大学之道”,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不断完善自我、造福社会、追求卓越的人生志向,就是在十五岁时树立起一个健康的人生观。这个人生观不可能一开始就如此宏大而明晰,应当有一个随成长不断加深的认识过程。我是在十八岁左右才从傻皮傻玩傻学的年少无知中略微觉醒,开始反思人生问题,慢慢形成一个初步的模糊的人生观的。这是自觉的人生的起点。

三十而立。这个说法给年轻人很大压力,接近三十岁时就会比较焦虑,感觉自己还一塌糊涂,家庭、事业都在起步阶段,还面临一大堆问题和烦恼,每天疲于奔命,什么也没有立起来啊,自己是不是太失败了?其实,“三十而立”的本义是“三十而位”,不是说三十岁就立业了、就有成就了,而是说三十岁时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应当做什么、这辈子应当吃哪碗饭,而不能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盲目蛮干。这是对人生观的调整和明确,是对人生规划的巩固。接下来,就可以更加坚定地放手去拼搏。

四十不惑。孟子讲,我四十不动心。林语堂讲,连苏东坡这样的男人,生命也是从四十岁才开始。俗话讲,“男人四十一枝花”“四十不富永不再富”“人过四十天过晌”,等等。这些观点的正反倾向不同,但都在强调,人在四十岁时应当具备丰富的经验阅历,足够成熟,对自身、对人情事理、对各种问题都应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人活一辈子得活明白了,得能对命运和自然规律有所参悟和顺应。具体怎么做呢?曾国藩有段话讲得很透,“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意思呢?古来学者莫衷一是。研究传统经典,这种情况很多,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越是没有明确的答案,越是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求。我是这样理解的:耳朵是用来听的,听什么?听人说话,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听音乐,听天籁。《论语》里有一句著名的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个“乐”何以高于“诗”和“礼”呢?因为,诗形之于文字,礼形之于人际,而乐是大象无形的,是最具自然属性的,是最贴近“道”的,所以音乐无国界嘛。乐要靠听来感受,这种感受呈现出人与自然的融合交流。这就是孔子在六十岁的境界。另外,繁体的“圣”字里有个“耳”字,说明圣人一定是有“听德”的。相对“看”的空间性,“听”具有时间性,中国先秦的音乐是非常发达的,而绘画则不如西方,这里面隐藏了民族性格的密码。当然,也可以简单地把“耳顺”理解为什么话都能听进去,对什么话都不动心,与自然和人群完美融合、和谐相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七十三岁死的,孟子是八十四,所以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是坎儿”的说法。孔子从十五志于学,一生努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实现了心灵的自由解放,如此,死有何憾!

我不赞成人们都对自己的生命如此划线,都来比照孔子的这个过程。但这个心智不断成熟、人生境界不断提高的过程,应当给我们一个启示:

生命不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而是一个追求完美、走向永恒的过程!终极价值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道是什么?有人说是仁政,也有人说是真理,不论是什么,肯定是孔子这些人一生追求的价值或梦想。“闻道”的“闻”字不能仅理解为“听”,而应当引申一下,理解为接近、贴近。“道”作为一个终极的价值,个人可能永远也达不到,但可以无限接近。如果你的一生这样去努力,死又何憾?

人都怕死。好死不如赖活着,谁都想长命百岁,甚至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之流,都干过寻仙问药、奢求长生不死的事。但是,“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上天在这一点上绝对公平。人难免一死,生命都要清零,而意义却不一样。就像那首著名的诗所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种差别在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可是我飞翔过了。项羽、王勃、谭嗣同、雪莱、聂耳、雷锋等无数英才,生命虽短,却都不朽了。

儒家是强调保身的,特别爱惜生命,但在大节面前却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要以身殉道。文天祥就义后,人们发现他写在衣带上的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无数志士仁人、风流人物在作出生死抉择的一刻,岂不正是终极价值的实现。

咱们把调子再拉低些。这个终极价值,其实就是你心底的一个情结、一个最牵挂的东西。这个情结你解开了,这个牵挂的东西你放心了、没有遗憾了,你也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了。当孩子们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时,这样的父母会被亲友们恭维:你们多好,完成任务了!对于大多数平常人,这其实就是“闻道”。

王阳明临终时,弟子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阳明先生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就是“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还有一层涵义,就是:你现在决定做什么,其实都不晚的,有生之年,你肯定可以做成的,那样的话,生命就没有遗憾。不要精神胜利法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四书”里经常讨论君子如何、小人如何。这里的“君子”和“小人”,多数是按社会阶层或道德水平来划分的。不过,我们现在来理解经典,可以简而化之,把它们都作为价值评判来看待,凡是“君子……,小人……”这样的句式,都可以替代为“要……,不要……”,比如开头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要上达,不要下达。

上达,就是追求脖子以上的:脑袋的、思想的、精神的、文化的、形而上的。下达,就是追求脖子以下的:肚子的、脐下三寸的、物质的、形而下的。

我看,老夫子这话主要是给知识分子、给书呆子们打气的,特别是给他的一班弟子们打气:你们好好读书,跟着我追求真理,在现实中却吃不开、混不好,不要紧的,君子上达!你看那些吃得开、混得好,黑白两道手眼通天,要钱有钱、要权有权的家伙,看上去很美,可他们是小人!

所谓精神胜利法,莫过于此。

在我看来,一个人既能下达,又能上达,才是完整的。比如曾国藩,要事功有事功,要官场谋略有官场谋略,有小说家者流甚至给他总结出个“光屁股升官法”,这不可谓不是“下达”;但他一生手不释卷,诗文、考据、义理、书法,样样有所建树,洋务思想也开一代风气,这可谓真正的“上达”。

现实中很多大老板,出身低微,谈不上有什么学问,但事业发达之后,却对文化领域青睐有加。有人斥之为附庸风雅,而在我看来,英雄不问出处,先下达而后上达,这是值得尊重的。当然功夫有高低,也有个提高的过程,这是可以理解的。日本的涩泽荣一、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实业家,他们的事业大到一定程度,本身就不能用“下达”来描述了,而他们的思想则早已达到“上达”的层次,为世所重。

现在的问题,反而是这些“上达”的书呆子们,悬在半空里,靠阿Q兄弟来自我安慰。德才之辩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好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是必须的,更必须的是德好,要忠于主人、善解人意。电影里经常看到,危难时刻,马不离不弃,呼啸而来,驮起主人逃出险境。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悲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这里的“骓”就是他的乌骓宝马,英雄、宝马、美人,悲壮之美尽矣。

中国文化中,龙是虚拟的图腾,而马是实在的图腾。马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赵国为富国强兵而“胡服骑射”,甚至马镫的发明曾开启了一个时代。生活中,马是主人尊贵的体现,就像今天的豪车,在交通、生产和文化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习惯把马与龙联系在一起:马如龙,龙马精神。汉代通西域得宝马,武帝喜作《天马赋》。东晋名士爱马则曰“爱其神骏”。

以马喻人才,是马的另一个重要意义,这是一个传统了。战国郭隗讲千金买马首,唐代韩愈讲伯乐相马,等等,都是如此。开启这个传统的就是本节开头孔子这句话,寥寥九个字,就定下了中国人才观的基调:德重于才。

你问任何一个老板,员工的品德重要还是才干重要,他一般都会回答:品德重要。才干不足,可以慢慢培养;品德不好的话,没准让他咬一口,那就亏大了。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取人之法”,孔子讲,你要用弓,这把弓起码得能射得直、射得正,才能进一步求其射得远;要用马,起码这马老实让骑,才能进一步求其速度;用人也一样,起码是忠诚可靠的,才能进一步求其才智。“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迩。”很多著名企业家甚至喜欢用“笨人”,曾国藩也喜欢用无官气、少大言的质朴之才。

也不乏唱反调的。曹操用人讲究“唯才是举”,重才不重德。他认为,德才兼备的人是极少的,退而求其次,有德无才不足为用,而有才无德者,取其所长,加以控制,就可以做成事。人皆自私,无所谓德不德,重要的是达成利益的平衡。与孔子同时的阳虎是公认的有才无德之人,在鲁国和齐国混得名声很坏,只好投奔赵国,大臣们担心如果用了阳虎最终会被其窃取国政,但赵王驭人有术,使阳虎的才能得以发挥,同时又不敢为非作歹,最终使赵国得以强盛。

那么,用人者究竟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我看,应当视自身的用人能力和工作情境而定。

而对于用人者自身来讲,重视自身的德行修养,则是重要的。这是塑造领导者魅力、感召他人、成就大事业所必须具备的。类似的格言很多,如“小富靠勤,大富靠德”“小成靠才,大成靠德”。孔子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不只适用于君王,也适用于所有成就大业之人。游戏的意义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孔子的意思是,与其干待着,还不如找人下下棋、打打麻将什么的。

下棋曾是我的一大爱好,还得过学校比赛的前三名,但后来觉得太浪费时间,就给戒了。对于玩网游、打扑克、打麻将,我也有些成见,感觉读书、做事尚且忙不过来,怎么还有心把工夫搭这上面呢?有时我也从道家的角度想:读书、写字其实跟打麻将一样,都是填补人生的空白。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于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游戏,我反而增加了正面的看法。

很多大人物都有类似的爱好。邓小平、比尔·盖茨都喜欢打扑克,曾国藩则不论忙闲每天都下盘围棋,史玉柱据说痴迷玩网游,等等。这些游戏都有训练思考能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都是人际交往的利器。人际交往的圈子,很大程度上是与游戏伙伴的圈子重合的。而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决定人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有时,甚至不用借助游戏的方式,大家只是在一起闲扯一通,侃点八卦新闻,同样会有情感的收获。有学者甚至将这种情况提升到中华文明的层面,称之为“对话的文明”。

当然,功利心也不能这么强,游戏的主要意义还是休息、放松。

某著名学者著作等身,非常高产,有人问他:“您是不是每天的工作都非常紧张,全力以赴啊?”这位学者讲,自己也爱玩,“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总是“张”着,一根弦总绷着,工作的效率肯定也不会高的,身体也受不了啊。

有一种说法:充实而完美的人生在于三方面的平衡——工作、爱情、娱乐。游戏是娱乐的主要内容,说白了,娱乐也好,游戏也好,都是玩。喜欢玩,是人的天性。关于玩的产业,往往有最庞大的顾客群体,所以娱乐业里有许多万众瞩目的明星,网游业最赚钱。总之,游戏的意义是值得我们这些忙碌的人们深刻反思的。要有长远的考虑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的“终身之忧”,忧什么呢?忧这辈子能否成为尧舜那样的伟人。他讲,尧舜是人,咱也是人,尧舜可以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咱凭什么不能呢?人应当设定一个终生奋斗的目标,将自己的心思、情感锁定在上面,这样在面对眼下生活中的各种困扰时,就能超脱出来,就能淡定一些,就不会太在意了。

反之,人生无方向,就像大海上迷路的航船,哪边的风都不会是顺风,总是被眼下繁琐的事务围困住,对每一个短期利益都想去拼命抓住,为之心动神疲,却根本判断不了是否值得,永远不能从忧虑和烦恼中挣脱。

以上是从人生的方面理解,我们要以长远的规划来理顺眼下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也可以从人心的方面来理解。网上有很多“艳照门”,我想,除极少数人为了自我炒作之外,多数的照片都是某个当事人为了伤害另一个当事人而发上来的。食色性也,两情欢洽,床笫之间如何如何无可厚非。但是当事者却没有意识到,人心会变的,而且比什么变得都快——今天是情人,明天是仇人;今天是朋友,明天是对手。古人讲“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相逢千般好,日久无好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在人际交往中,对于人心的反复无常,我们应当有一个认识,对于与某些人的人际关系,要有一个长远的把握,不能以为眼前的交情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必有近忧。

总之,凡事都要有长远的考虑、整体的把握。儒家的三大柱石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知命、知礼、知言,这是《论语》结尾所强调的三点,可谓儒家思想体系的三大柱石。“命”指的是人生观。尽人事而听天命,这是儒家的基本信仰。就像不信上帝肯定不是基督教教徒,不知命当然不算是儒家的君子。“礼”指的是做人的原则,是人行为活动、待人接物、处理事务的一套指导规范。“言”指的是圣人之言,就是圣人的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性的思想。对人性没了解,就不可能“知人”——包括了解自己和别人,就不可能实现身与心、内与外的和谐。

命是一个统驭,礼重外,言重内,三者组成关于人的一个完整体系,这就是《论语》要表达的,就是儒家要建构的。

知命,则必然对天命怀有敬畏,会深知人的渺小,深知人在做天在看,从而不会张狂放肆,会要求自己恭敬严谨、勤勉无倦、笃行仁义。

知礼,首要的是尊重秩序,而日常之中最基本的秩序就是尊重大人。谁是大人?孟子讲:“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官职高的叫大人,年长的长辈叫大人,德高望重的人物叫大人。这跟人人平等不矛盾,美国人人平等,那国务卿也得听总统的,奥巴马也不能跟他爸论哥们儿,见了神父也得恭敬。这就是知礼、畏大人。做不到这一点,最后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为何要畏圣人之言呢?今天人类社会的科学、人文都取得空前的发展,人类的整体智力水平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凭什么还得听从2500年前的孔子的教导?这是不是倒退呢?

对此,学术界有一个“轴心期文明”的共识,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提出的: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中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而中国则有孔子、老子。他还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命运靠自己把握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公孙丑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离娄上》

儒家相信天命,敬畏天命,但不教人迷信天命,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样制定一套烧香拜佛、礼拜上帝的仪式。国家层面有祭天祭地的仪式,但个人没有。儒家认为在天命面前,人不是完全被动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改善命运的。所以,我把儒家的人生观称为“积极宿命论”。

我在《吃透曾国藩》里有两三篇文章都谈到这个问题,包括袁了凡的故事。袁了凡早年以为一切皆有命定,便无欲无求,听其自然,后经高人点拨,才知行善可改善命运,行之果然。另外,“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都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命运的影响。

曾国藩也讲过:“若作人不苟,办事不错,百姓赖之,远近服之,则神必鉴之佑之,胜于烧香酬愿多矣。”“天作孽,犹可违”,命运不济,自我坚持努力,则可改善;“自作孽,不可活”,自己不往正道上走,那就没救了。祸由己出,各种问题的出现,往往内因是主导。

网上有一则性侵的事件,犯罪嫌疑人是个年轻男子,等待他的将是十年以上的牢狱生涯。他哭着说,是那个女孩子把他的人生给毁了。当时,深夜12点了,孤男寡女钻进了车里,将发生什么,那个女孩难道不心知肚明吗?最终这个女孩受伤害,难道没有自身的原因吗?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有个词叫“诲盗诲淫”。女孩子衣着得体、举止大方、态度明确,真正色胆包天、敢伸手的男人应当是极少的。咱们国家也一样,哪次被异族侵凌,不是因为自己先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才给外敌可乘之机?儒家的出世态度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孟子·离娄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古典诗歌音韵优美,读来令人神清气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水清澈干净,好,可以洗帽带啊;水不大干净,也没问题,可以洗脚嘛。洗帽带还是洗脚,是你自己说了算的,与水无关。这便是儒家的出世态度。

道家的出世有逃避之意,比较消极,出世之后寄情山水,融入自然。这固然潇洒,但人是要生活的,怎么生活,道家语焉不详。

儒家的出世则不然,生活仍在继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随遇而安,因地制宜,在各种人生处境里都能找到乐趣,都会发出自己的光,都可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苏东坡中年被贬到黄州,他在《寒食帖》里写道:“破灶烧湿苇,死灰吹不起。”足见生活之窘迫凄凉。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的书法达到了巅峰,这幅《寒食帖》成为书法史上的“三大行书”之一。晚年被贬到海南岛,“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穷困潦倒,买不起酒,他索性自己酿,一下子成了酿酒的土专家,甚至还写了本《东坡酒经》,详细记载了酿酒工艺,据说至今仍在酿酒业中发挥着作用。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一段名言:“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穷而修德,困而著书,在人生的低谷里,在舞台之外,顺势而为,有所收获,这就是儒家的出世。谁都能成功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孟子·离娄下》

这三段话体现了儒家基于理性的理想主义精神:推崇圣人,但不迷信圣人,更没有把圣人神化,而是鼓励大家学做圣人。圣人也是人,生理上、身体上与常人无二致,先天的本能、良知、智力、情感、意志也都跟常人一样,既然如此,那凭什么人家成王成圣,咱就庸碌一生?在孟子讲了这话的大约100年后,陈胜讲得更来劲:“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成功有命运、机缘的关系,但就像大家都去抓彩票,谁也不能说谁就一定抓不到500万。事实上,我们都曾经非常非常幸运过,在一次3亿精虫参加的生死角逐中,你我一举夺魁!

既然有可能,那还等什么?

于是,曾经的“笨小孩”下定决心,“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咬牙励志,做成了曾国藩!而梁启超则讲:人能不能学成尧舜,我不敢说,但学成曾国藩没问题。因为时代很近,他的人生经历大家都了如指掌,他如何修身立业,大家都很清楚,照着学呗,纵使境遇不同,一路学下去总不会差的。梁启超的治学正是得益于曾国藩,网上可以找到一份他给青年开的必读书单,跟曾国藩给儿子开的书单几乎一本不差。

网上马云的励志演讲很火,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考大学考了三次才考上。他说,像他马云这样的“笨人”都能成功,那谁都能成功!“海豚人”尼克·胡哲,没有四肢,只有脑袋和躯干,人家照样活得快乐、充实,潜水,踢球,到世界各地演讲,还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非女优的日本女孩。他的演讲题目可谓重口味:“没手没脚没烦恼。”这样的人都能成功,咱凭什么不能?!

王阳明讲:“个个人心有仲尼。”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基因,每个人都是一个成功者的苗子!每个人都曾经在童年展现出天才的感觉,一般一两岁时,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都很强,会随着节奏跳,非常逗人;五六岁时,都喜欢画画,让家人惊喜。俗话说,孩子都是自家的好。其实,这一点都不主观,每个孩子都很了不起。

最后再唆两句。二十出头的草根青年们尤其要建立这个意识: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不能小看了自己。二十来岁年轻吗?这个年龄的人成就怎样事业的都有了,比如Facebook的老板扎克伯格,还有绝大多数的成功人士,他们并不是大器晚成的,而是早早就崭露头角了。起点低吗?比你起点低百倍的人成就多大事业的都有了,有要饭的当了皇帝,有收废纸的成了首富。千万不要把自己搞成了“丝”,纵容自己虚度光阴。人生三乐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王天下不与存焉”。做天下之王都跟快乐无关,成就与快乐无关。名、利、权固然能带给人满足感,但有名、有钱、有权之人照样有无穷烦恼,难得开心。“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上承父母膝下之欢,下得兄弟姐妹手足之爱,一家上下都没病没灾的,这可算是得天命的垂青啊。人世间最单纯而持久的快乐是亲情之间的天伦之乐。“仰不愧于天”,上天赋予我性命和才能,而我没有荒废这一切,凡事都尽力而为了,无怨无悔;“俯不怍于人”,我不做亏心事,谁都对得起,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吃得香、睡得着,无忧无惧,所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