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新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2 12:08:51

点击下载

作者:杨忠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试读:

内容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蒙学教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流传广泛,可谓家喻户晓。

本书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并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同时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

全书涵盖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系统惟一一家中央级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您增长知识和才干。

第一章 教习篇

【原文】①②③④⑤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译文】

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差不多,只是由于随着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性情才有了差别。【注释】①初:初生,刚开始有生命。②性:本性、天性③本:本来、原本。④性:性情。⑤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特性。【评解】

人的天性是否“本善”,在古代思想家中曾有过很大的争议。不仅是中国,就是在西方思想家中也有类似的人性善恶之争,但不管哪一派都充分肯定教育对于人性的重大作用。“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篇》,孔子并没有肯定人性本来是善还是恶,但他坚持认为,后天环境的熏陶对人的禀性有很大的影响。

三字经中的“习”并非指学习,而是习染,是两个并不相同的状态。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接受,而习染则是被动的影响,古人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

三字经中所指的“环境”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环境本身,还包括社会、家庭、朋友及艺术作品对自我内心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自我身心的全面发展,一个人应该更多地选择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多阅读和欣赏优秀文化精品,以提高自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私塾是如何教学的私塾读的书有《蒙求》、《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千家诗》、《幼学琼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尺牍》、《杂字》。古代私塾私塾不设班级,都是个别教授,好处是因材施教。当时教法有几种:1.点书。塾师的教桌上,常备着一个朱砚和一支朱笔,每天上午学童陆续上学,先生逐个把他们叫到桌旁。先生边读边点,学童句句跟读。2.还书。每天点书之前,学童要把昨天点的书给先生还读,也叫“还书”。还书有“正读”与“背书”两种。“正读”,就是面对老师看着书本朗读;“背书”即背向老师,高声背诵。3.温书。先生点完一本书,学童还要“温书”。尤其是“四书”,非要读得滚瓜烂熟不可。4.写字。学童每天下午一到馆,就得靠在书桌上写字。5.练习对偶句。先生教学童做“对子”,先教两个字的,如“竹叶”对“梅花”,三个字的,如“人独立”对“燕双飞”,然后提高难度。【相关链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晋思想家傅玄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说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晏子春秋》中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同样的橘子因生长的地理位置的改变,果实的味道也随之改变了,可见客观环境对事物的影响。

客观环境不但可以影响事物,对人同样如此。

孟子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发人深省。孟子说:“有一个楚国的士大夫,希望他的儿子学说齐国话,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呢,还是找齐国的人来教他好?很明显是找齐国的人来教他好。但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用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反之,把他带到齐国去,住在齐国的某个街市,比方说名叫庄岳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几年,那么,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了。【原文】①②③④⑤⑥⑦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译文】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注释】①苟:如果。②乃:就。③迁:迁移,变化。④道:道路或方法。⑤贵:最重要的。⑥以:于。⑦专:专一,专心致志。【评解】

后天的教育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人光有善良的本性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启发和教导,善良的本性就会受到外在环境事物的影响而逐渐变坏。“教之道,贵以专”是教育的原则,含有多重意思。

第一,教育要持之以恒。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的是恒心和责任心,需要时刻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是我们一辈子都应该做和值得做的事。

第二,教育的方法要专一,教学的内容要精专,这是教育取得良好收效的保障。而现代教育让孩子学习无法专心,往往无所适从,即使设置多项学习项目,仍然收效甚微,这是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都应反思的事情。

第三,对学生而言,也要养成专心专注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所谓“一心不可二用”,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若不能做到身心合一,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国学小百科】

古代母亲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母亲在教育子女上的地位作用极为显著,曾出现过许多楷模人物。她们重视子女教育、教子有方,被历代人们誉为“母仪”。我国古代母教包括:1.注重言行母亲的言行将对子女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国古代的母亲很注意在子女面前的言行举止。2.注意环境《颜氏家川》中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行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小时候所受的环境影响,会自然而然形成品德。古代母亲很重视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如大家熟悉的“孟母择邻”便是生动的一例。3.反对溺爱古代注意到母亲多性格温柔,对孩子十分爱抚,但强调母亲不能对子女娇惯溺爱。“慈母败子”成为古代母亲的座右铭。4.寓教于喻古人特别注意在教育儿童中运用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某些道理。5.教子清廉廉洁奉公是一种美德。我国古代的母亲,在他们的儿女长大成人当了官以后,也不放弃教育的责任,教训他们为官清廉,不能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表现了古代妇女的高尚品德。【相关链接】梁启超教子有方

梁启超这位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有着深厚的家学底蕴。他以不断奉献心血才华的济世精神,叱咤政坛,潜心学问,光遗留下来的著作就有1400多万字。更使人惊叹不已的是:在忧国忧民、投身社会、匡国济世、勤奋著书的同时,他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因此他的孩子个个成才。他的长子梁思成是众所周知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梁思礼则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仅他的子女中就出了三个科学院院士!我们看一看他是如何进行子女教育的。

1.忧国爱民,言传身教

梁启超崇拜墨子的人格,自称“任公”。他一直以吃苦耐劳、修身齐家、养性律己,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始终以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大气派,关怀着中华民族的自强自立,并以此影响自己的孩子。他有晚上喝点酒的习惯,喝酒时,他常常给孩子们讲故事。那是以中国古代民族英雄为主的。梁启超和家人

譬如讲他们家乡新会的南明忠臣陆秀夫,怎样在竭力御敌失败后投海就义,讲人民为了纪念他,在新会县沿海崖石上刻了“崖门”两字。这些民族英雄的英勇和气节给了孩子们深刻的印象。应该说多年以后,学贯中西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为新中国服务,与父亲的教育有着很大关系。

2.科学教育,因势利导

梁启超将国家的兴旺寄托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他的政治热望与人文取向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子女。梁启超自己学识渊博,要求子女博采众长,既广博又要有专长,体现了与时代并趋的精神。他以坚强的奋斗精神和乐观风趣的博大情怀教育子女:“我平生对于自己所做的事,都是津津有味,而且还兴致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从没有在我的词典里出现过。”他自己生活俭朴,也这样要求子女。民国初年,他家已经进入上层社会,但他不改往日的寒士家风。他对孩子们说,一个人要好学、坚忍、勤俭。他给一个个外出留学的子女的信中说:“一个人物质的享用,只要维持生命就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呢!”

他崇尚科学教育,提倡个性发展,以培养兴趣为先导,注重精神引导、毅力培养。他用自己的治学心得启发儿女,强调学习的专心致志。他教导儿女:“不骄不馁,方能成就事业。”这点成为梁家子女们的学业指针。他告诉孩子,他的三步读书法是:鸟瞰、解剖、会通。鸟瞰即粗略了解大概,了解重点。解剖即对各部分仔细钻研,重要处细细解剖,疑难处仔细研究,使自己有深刻记忆。会通即上下左右融会贯通,将全书全面彻底了解。

3.良师益友,慈爱长辈

梁启超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儿女,尊重他们对生活、专业的选择。他很尊重孩子,非常细致地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对每个孩子的前途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同时又不强求他们一定按照自己替他们筹划的办。

梁思庄进入大学选专业时,梁启超以自己的远见卓识看到将来生物学及信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建议思庄学当时在中国几乎是空白的现代生物学。但思庄当时就读的迈基尔大学生物教授教得不好,她也没兴趣,非常苦恼,便与她的姐姐哥哥们诉苦。梁启超听说后,忙写信给思庄:“庄庄,听你的哥姐们说你不喜欢生物学,既如此,为何早不与我说?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发展方向我不知道……”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原文】①②③④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用割断织机上的布来教育他。【注释】①择:选择。②处:居处。③不学:不好好学习。④杼:织布机上的梭子。【评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为孩子提供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法对其人生的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昔孟母,择邻处”讲述的就是环境对孩子身心成长的巨大作用。而“子不学,断机杼”则阐释了读书要努力用功,并持之以恒这一道理。【国学小百科】

江南贡院——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初建于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起初供县、府学考试之用。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集乡试与会试于此。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这里仍留作乡试考场。后经不断扩建,至清同治年间已形成一座占地30余万平方米,仅考生号舍就达20644间的中国最大科举考场。仅清代经过江南乡试后考中状元者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方苞、袁枚、林则徐、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民国时期此处为南京市政府所在地,抗战期间此处曾为汪伪政权行政院及最高行政法院。【相关链接】孟母教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名轲,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但小时候的孟轲天性顽皮好动,不想刻苦学习。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开始又骂又打,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近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没有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后,孟轲还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边洗衣服,回来一看,孟轲又脚底板抹了油。孟母心想,这周围又没有小孩,他又会到哪里去呢?找到邻居院子里,见那儿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叮叮当当”地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围没有邻居,门外是一片坟地。孟母想,这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吸引儿子了,他总会用心念书了吧!但转眼间,清明节来了,坟地里热闹起来,孟轲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气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干脆拿了两条干肉做学费,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又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问他:“你最近书读得怎么样?”孟轲说:“还不错。”孟母一听,气极了,骂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逃了学还有脸撒谎骗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织布为了什么!”说着,揪着他的耳朵拖到织布机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厉声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这一次,孟轲心里被震动了。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真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儿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原文】①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译文】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注释】①义方:指合乎孔孟之道的教育方法。【评解】

当今社会,孔孟之道的教育方法似乎有些落伍,但是其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对子女身心的成长依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及意义。

因此,父母要善于教育,即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给以积极、合理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国学小百科】《颜氏家训》——中国最早的家教名著《颜氏家训》是北齐文学家颜之推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家教名著。此著作经过颜家后人再三翻刻,成了流传最广的家训之一。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内容广泛涉及儒学、佛学、道家、玄学、史学、文学、音韵、训诂、风俗习惯以及当时各地的生活方式,“又兼论字画音训,并考定典故,品弟文艺”,内容的确“曼衍旁涉”。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有许多意义积极的见解。如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各种技艺和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颜氏家训》使该家族出了许多人才。颜家十几代人都极为富贵荣耀,担当朝廷要职,这与颜氏家学熏陶是分不开的。颜氏族人在世所得家产最终往往散放社会,只留给后辈这本祖训,并训谕后人谨遵不违,这才有了严家十几代兴旺。《颜氏家训》中强调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极大,父母应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切忌“无教而有爱”,“爱子要爱得其所,爱得有方”。【相关链接】五子登科

窦燕山,原名窦禹驳,因他居住在幽州(现在北京),故称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秤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平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梦到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燕山醒来,梦境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天,窦燕山路宿客栈,偶然捡到一袋银子。他为了能让银子物归原主,在客栈等了一天,终于等到了失主,将银子完璧归赵。失主感激万分,要以部分银子相赠,他分文不取。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他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嫁娶。同时,窦燕山还在自己的家乡设立学堂,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因此积了大阴德。

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老人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当他醒来,发现也是一个梦,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

后来,他果然有了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其中大儿子做到礼部尚书,二儿子做到礼部侍郎,其余三子也都做了官。

当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零春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原文】①②③④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译文】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注释】①教:教育。②过:过错。③严:严格,严厉。④惰:懒惰。【评解】

孩子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教育来自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可以说,教育的成败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在起作用。但是,家教与师教并非完全孤立的个体,它们只有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原因就是两个方面的互补性。如果说家教是播种和浇水,那么师教就是施肥和修剪,离开了哪一个环节幼苗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的一种选士制度,从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设科举,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科举,实行了1300年之久。科举考试的基本方法是由国家设立科目,通过逐级统一考试,按成绩选录人才,分别授予相应官职。考试范围历朝不尽相同,隋唐以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秀才、一史、三史等为常设科目。元明两朝起,统一在“四书”范围内命题,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阐释经义之作文考试采用八股文体。到明清时,科举考试程序亦日臻完善。考试分为四级:郡试(府州县考试)、乡试(省级考试)、会试(全国考试)、殿试(皇帝直接考试)。清朝时又将“郡试”下放到县级,称院试。童生经院试合格称秀才,秀才经乡试录取称举人,举人经会试录取称贡士,贡士经殿试合格者称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均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凡中进士者,金榜题名,授予较高官职。【相关链接】陶母封鲊

陶侃是晋初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后来迁居浔阳(今江西九江市),是晋末著名作家陶渊明的曾祖父。

陶侃青年时代,家境并不富裕,父亲早死,由母亲湛氏抚养成人。他在浔阳县里当一名小吏,负责管理鱼池。

陶侃经常挂念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生活太艰苦,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拿了场里的几条鱼,盛在罐子里,腌咸了,便托人带回家去孝敬母亲。

没过几天,母亲托带信的人把那罐鱼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还亲自写了一封信给陶侃。

陶侃以为母亲一定会在信中夸奖他一番,谁料拆开信一看,连一句夸奖他孝顺的话也没有,反而在信中严厉地责备说:“你身为县吏,领取朝廷的薪俸,首先应该做到廉洁奉公,一尘不染。现在竟利用职权,拿公家的财物来孝敬我,我真为你感到羞愧和担忧!”

读完母亲的信,陶侃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辜负了母亲的期望,痛悔不已。他马上写了一封回信,诚恳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以此为鉴,不再重蹈覆辙。

此后,他勤政为民,政绩出色,深得民心,官运也因此亨通,从长吏、大尉、都督大将军,一直做到长沙郡公。

这就是旧时文人传颂的“陶母封”的故事。他们认为陶侃一生廉洁勤劳,同他母亲的教育影响是分不开的。“陶母封”被作为母教的一个经典范例。【原文】①②③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译文】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注释】①非:不是,表示否定的意思。②宜:适宜,合适。③何为:做什么呢?【评解】

常言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人如果错过了人生的重要黄金阶段,就会凡事事倍功半。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所谓“厚积薄发”,不要轻视年少时的点滴努力和积累,这些都将成为你日后成功的资本。

学会珍惜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不仅是对父母和师长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国学小百科】《演小儿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明代吕坤编辑的《演小儿语》。吕坤(1536—1618年),字叔间,号新吾,宁陵(今河南商丘)人。他编的《演小儿语》,全书一卷,收有包括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流传的46首儿歌。文字浅近,内容生动,便于口耳相传。编者在每首歌下面都加上评语,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不符原意,但将古代儿歌中许多遗产借以保存下来。吕坤在《演小儿语》的序跋中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儿歌的理论问题,对今天的儿歌创作也有借鉴之处。【相关链接】凿壁偷光

匡衡是西汉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白天要劳动,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却穷得点不起灯,他为此很苦恼。后来,他发现邻居家夜夜有灯光,就想了个办法。因为邻家点灯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间,只隔着一堵墙,于是,他便在墙上凿了个小孔,灯光果然从小孔里透过来了。从此以后,他每夜蹲在墙脚,借着这一线亮光读书,直到邻居家熄了灯,才心满意足地去睡觉。

过了不久,又发生了另一个问题,他仅有的几册书早已被读得滚瓜烂熟,却一直没有钱买新的,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又常常碰钉子,他又开始苦恼起来。

当地有个叫“文不识”的富豪,家里藏书很多。匡衡便请人介绍,去文家当长工。到了文家,他干活既卖力又不要一文工钱。“文不识”觉得很奇怪,就问匡衡道:“你为什么自愿做工,而不要工钱呢?”“我给您做工,不为别的,只希望您把书借给我,让我好好阅读。”“文不识”答应了他的请求。匡衡一得到丰富的图书,就像几天没有吃饭的人得到美食佳肴一样,贪婪地、津津有味地读啊读啊,读完一册又一册。凿壁偷光

这样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著名的大学者。【原文】①②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译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礼仪,不能成才。【注释】①琢:打磨,雕琢。②器:才。③义:礼仪。【评解】

人的一生是一个磨炼的过程,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遭受诸种挫折,但是,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就如同雕刻玉器一般,只有经过层层打磨,才会亮出闪光的一面。

学习是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如此简单的“学习”二字,需要我们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付出自己的努力。【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小学教育古代教育,小学是从7岁到12岁,教学宗旨、目标是培养正知正见,培养他的勤劳,怎样侍奉父母,怎样友爱兄弟。所以这个阶段,老师只教句读,不讲解,利用学生天赋的记忆力让他熟记。背下来之后,老师再督促学生,要背一百遍、背二百遍。到第二天,先把前面教的背一遍之后,然后再教新的经文。这是童蒙教学用的方法,天天教他朗诵、教他熟记,因为这个时候,他智慧没有开,不需要讲解,讲他也未必能理解。到13岁或14岁,智慧开了,懂事了,再开讲。所以中国古时候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和太学,太学就仿佛现在讲的大学。太学里面就是讲解,小时候所背的这些经论,要在太学里面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讲解辩论。等学生的人事关系明白之后,再进一步,教给学生人与环境的关系,与动物的关系,与植物的关系,与山河大地的关系。再进一步,这才讲到所谓玄学,即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相关链接】不琢不成器的和氏璧

卞和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一天,他跑到荆山上游览,发现一块不同寻常的石头,表面发出白色亮光,击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他凭着几十年的经验,认定这块不寻常的大石头的里面蕴藏着一块非常珍贵的白玉,如果打开以后,请能工巧匠取出来,再加以精心雕琢,肯定是一件“国宝”。

当卞和抱着这块“璞玉”回家以后,心中盘算着,这样的稀世之宝只有献给当今的国王才是上策。主意既定,他就离开家门,带着“璞玉”奔向国都而去。玉器和氏璧

当时楚厉王当政,听到这个好消息要亲自接见他。卞和向楚厉王讲述了一遍“璞玉”发现的经过以及“璞玉”的珍贵。厉王听后,将信将疑,反复察看这块“璞玉”,终究看不出玉的样子来。于是,喊来王宫里的玉匠,玉匠们也查看了一遍,皱皱眉头,毫不在意地对厉王说:“这有什么稀奇,不像玉,而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厉王大怒,再不让卞和分辩,立即下令:“卞和犯了欺君之罪,给他处以刖刑!”武士们立刻将卞和推出宫外,一刀砍掉他的左脚。

楚厉王去世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萌发了献玉的心思,他想,也许武王是位英明的君主,能够识宝,不妨再去试试。于是抱着“璞玉”,一跛一跛地走向王宫,将宝玉献给楚武王。

谁知楚武王与楚厉王一样,都是不识玉的君王,于是又找来玉匠来鉴别,没想到,这个玉匠就是上次楚厉王找过的,这个玉匠自然又是漫不经心地说:“这不是玉,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上次企图以此来欺骗厉王没有成功,如今又想故伎重演,再骗一次武王,你存什么心思?”

不等卞和开口申辩,武王就喝令武士将卞和推出宫门,把右脚砍掉了。

楚武王去世后,楚文王即位。卞和又萌发了献宝的决心。怀着一线希望,又抱起“璞玉”爬向王宫。他一面爬,一面哭,一连3天,几乎血都哭出来了,终于来到王宫。

文王十分感动,决定亲自接见。同时,文王还召来好几名熟悉玉石加工的巧匠,一起来“会诊”,经过他们再三察看,终于得出共同的结论:“表面虽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里边确实埋藏着一块玉,一块很珍贵的宝玉。”

文王命令玉匠当场打开验看,果然是一块颇大的白色无瑕、微微透明、放射着珍珠般光芒的玉石。在场的君臣与工匠们都傻了眼,无不交口称赞卞和的耿耿忠心和他识玉的特殊本领。

随后,楚文王又命工匠们加工雕琢成一块白璧,为了纪念和表彰卞和的功劳,命名为“和氏璧”,存放在国库内妥为保管,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第二章 孝道篇

【原文】①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译文】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注释】①礼仪:礼节。封建社会礼节繁多,要求孩子学会礼仪,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评解】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的教育源远流长,尊师重道、谦和礼让是每一个少年子弟从小就要接受的教育。《礼记》篇首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俨若思”,因此,人要“习礼仪”。

一个人,只有待人以诚、进退有度才能不失君子风范,赢得更多人的尊敬和爱戴。【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生活礼仪1.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神位;清代无高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2.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3.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4.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5.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矲(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矲,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矲、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矲、井的专祀,只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6.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相关链接】因礼获福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张良拜师

张良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

张良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应该早点来。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张良起了个大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张良对老人表示感谢后,老人扬长而去。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原文】①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替父亲扇草席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效仿和坚持的。【注释】①执:坚持。【评解】

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孝”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黄香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孝心,他的行为是每个为人子女者都应当学习的榜样。【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亲属的称谓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具体称谓如下:祖(王父、祖父):父之父。祖母(王母):父之母。曾祖父、母:祖之父、母。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曾孙:孙之子。玄孙:曾孙之子。来孙:玄孙之子。世父(伯父):父之兄。叔父:父之弟。世母(伯母):世父之妻。叔母(婶):叔父之妻。姑(姑母):父之姊妹。姑父:姑之夫。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父之伯叔。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父之伯母、叔母。从祖父(堂伯、堂叔):父之从兄弟。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父之妻。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族父:族祖父之子。族兄弟:族父之子。嫂:兄之妻。弟妇:弟之妇。从子(侄):兄弟之子。从女(侄女):兄弟之女。从孙:兄弟之孙。甥(外甥):姊妹之子。女婿(子婿、婿):女之夫。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舅(舅父):母之兄弟。舅母(妗子):舅之妻。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姨父:姨母之夫。中表(姨表):姨之子女。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妻之父。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姨(姨子):妻之姊妹。妻侄:妻之兄弟之子。舅(嫜、公):夫之父。姑(婆):夫之母。姑嫜、舅姑:夫之父母(俗称公婆)。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兄弟。小姑子:夫之妹。娣妇:夫之弟妇。姒姆:夫之嫂。娣姒、妯娌:弟妇与嫂的简称。【相关链接】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母亲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儿就冰凉冰凉的了。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黄香温席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原来,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扇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原文】①②③④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译文】

东汉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注释】①融:孔融。②弟:同“悌”,表示敬爱的意思。③长:兄长。④闻:看到的事情或听到的事情。【评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社会,虽然独生子女较多,但是谦恭礼让的为人处世方式仍不过时,尤其在和谐社会的大好环境下,学会礼让将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孝悌”观“孝悌”是属于道德范畴的概念,其内容是很丰富的,“孝”、“悌”都强调下位者服从上位者。在宗法制社会里,儿子服从父亲,弟弟服从兄长,往往就是下级服从上级。推而广之,就会形成一个个小家族内部的安定统一,然后小宗又逐级地服从大宗,就会形成整个社会的安定局面,犯上作乱的因素就会从根本上被消除。《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相关链接】孔融让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在村里非常出名,一是因为他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4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是个远近闻名的奇童;二是他年纪小小,就懂得尊老爱幼,一段让梨的佳话更是流传至今。

当时,孔家有七个孩子,孔融上有五个哥哥,下还有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这日恰逢祖父六十岁寿辰,全家上下齐聚。酒足饭饱之后,一大盘酥梨端来,放在了桌上,母亲吩咐孔融来分。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怎么分才能公平呢?只见他不慌不忙,先按照长幼顺序给了祖父、叔伯和父母,然后给了五个哥哥和小弟弟,各人得到属于自己的,惟有他的是最小的。大家原以为孔融会先拿最大的梨,可现在见他拿着最小的梨,却吃得津津有味,都十分惊讶。父亲看到孔融的行为,心里分外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把好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梨,又让你来分,你为什么不分给自己最大的,而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长辈和哥哥们吃。”

父亲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父亲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其他族人也交口称赞孔融小小年纪就有谦让之美德,实在难能可贵。

后来,果然如父亲所说,孔融文才甚丰,为建安七子之首,更成为东汉有名的文学家。

第三章 名物常识篇

【原文】①②③

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译文】

一个人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数学,认识文字,阅读文学。万物之数从一开始,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注释】①数:数学。②文:文字,文学。③而:连词,表示是的意思。【评解】

中国的计数方式采用十进制,一到十看起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如此累积下去,便可以无穷无尽。

数学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它用最简单的数字符号系统,概括了宇宙的复杂性,使人类彻底更新了自己的生存手段和生存能力。因此,无论学生还是其他社会工作者,都应重视数学这门科学,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国学小百科】

古人的计数方法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人们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计数和记事。一件事打一个结,大事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办完了一件事就解掉一个结。古人不仅用绳结记数,而且还使用小石子等其他工具来计数。例如,他们饲养的羊,早晨放牧到草地里,晚上必须圈到栅栏里。这样,早晨从栅栏里放出来的时候,出来一头就往罐子里扔一块小石子,傍晚羊进栅栏时,进去一头就从罐子里拿出一块小石子。如果石子全部拿光了,就说明羊全部进圈了;如果罐子里还剩下石子,说明有羊丢失了,必须立刻去寻找。【相关链接】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地,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开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仓颉造字碑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推广开了,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上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事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120多个结,表示他已是120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儿,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惟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传说从这时起,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原文】①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译文】

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注释】①者:虚词,没有实际意思。【评解】

大千世界纷繁芜杂,人类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看清它的本来面目呢?那就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学起,只要抓住了事物的总纲就不难理清它的头绪。“天”、“地”、“人”,此三才者囊括了宇宙万物、芸芸众生。“天”指的是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昼夜更替不乱,风霜雨雪应时而生,这些都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地”是指万物借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物质对象;“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规律和物质对象的掌握者,人也只有顺天地化育万物,才能使天地万物生生不息。

人类作为宇宙的灵长、万物的主宰,更应发挥自己的才智,在广阔的星河下有所作为。【国学小百科】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别称1.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1)直称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2)喻称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如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将上述别称相互交错,两两组合,又派生出许多词,如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2.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别称(1)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地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如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2)吴刚伐桂——“桂”字系列别称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等等。(3)嫦娥奔月——“娥”字系列别称传说后羿之妻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月亮的“娥”字系列别称,如嫦娥、姬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篳娥、娥月、娥影、娥灵……“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4)蟾蜍成精——“蟾”字系列别称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成了精,由此产生了“蟾”字的系列别称,如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等等。在以上四个系列别称之外,还有由“兔”、“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新的别称,如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等等。(5)其他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由此形成的别称非常丰富。传说为月亮驾车的神叫“望舒”,月神名叫“结鳞”(又叫“结瞞”),月中的五夫人名“月魂”,月亮的归宿处为“月窟”,月亮中有宫殿名叫“广寒宫”……这些都成了月亮的别称。3.来源于阴阳学说的别称古人认为,月为阴气之精,日为阳气之精,故以“阴”、“阳”分别指月、日,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系列别称,如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精、阴兔、阴魄等等。【相关链接】盘古开天地

据说在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还没有形成天地,一片混滞,好像一个浑圆的球体,没有上下左右的区别,更别想辨明南北东西。这个浑圆的球体也有一个中心,这中心里孕育着人类始祖盘古氏。盘古氏在这个浑圆的东西中间孕育了一万八千年,他孕育成熟后觉得十分憋闷,于是使用他自己制造的一把巨斧,劈开了这混混浊浊的浑圆球体,做出了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举。

这浑圆的球体被盘古氏一劈开,就分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清且轻,一部分浊且重。清且轻的那部分不断往上升,一天升一丈地往上升,高高的天便渐渐形成了;浊且重的那部分不断往下降,一天降一丈地往下降,广阔无垠的陆地便渐渐形成了。盘古氏也在每天成长,一天长一丈,成为一个高大无比的巨人。从盘古氏开天辟地到天地最后形成,一万八千年之久的时间不知不觉又流逝了。

盘古氏开天辟地以后,他孤孤单单地一个人生活在天地间,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喜怒无常。因为天地是他开辟的,所以随着他的喜怒哀乐,天地也会发生各种相应的变化。盘古氏高兴的时候,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碧空如洗;盘古氏愤怒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阴沉得像是要塌下来;盘古氏哭泣的时候,那一阵阵的倾盆大雨是他的眼泪化成,江河湖海因此汇集而成;盘古氏叹息的时候,那一阵阵的狂风来自于他的呼吸,吹得大地上飞沙蔽目,石头乱滚;盘古氏一眨眼,闪电就从空中划过;盘古氏睡觉的时候发出的鼾声好像雷声隆隆,回响在天地之间。

孤单的盘古氏独自生活在这寂寞的天地间,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更不知经历了几番沧海。最后,他终于死去了,头东脚西地在大地上倒下,高高隆起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是那么气概万千,雄伟壮丽;他的两脚脚趾朝天,变成了西岳华山,是那么峭立挺拔,雄险瑰丽;高高挺起的腹部,变成了中岳嵩山,是那么风景秀美,绵延清丽;他的左臂在身体的南边,变成了南岳衡山,层层叠叠的群峰,雄壮威武;他的右臂在身体的北边,变成了北岳恒山,山势起伏,令人心仪。他的头发与汗毛,变成了大地上葱郁的树木和芳香的花草。【原文】①②③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译文】“三纲”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夫妻之间要和顺相处。【注释】①纲:纲常,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②亲:亲近。③顺:和顺。【评解】

在封建礼教的约束规范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每个人都据此认清了自己所处的角色、地位,这对维护封建秩序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社会在发展,民主社会制度下,“君臣义”这一条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而“父子亲”则仍是应该秉承的传统美德,父子和睦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最后,“夫妇顺”,在抛弃“夫为妻纲”的前提下,这一条是完全成立的,和谐美满的家庭必须要以夫妻和顺为保障。【国学小百科】

闹洞房的由来闹洞房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礼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结束后,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传衍至晋代,民间已有戏弄新娘的习俗:于大庭广众之前,以各种怪问题来难新娘,甚至对新娘施以种种恶作剧。后来流行的“闹房”,可能就是这一习俗的演变。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相关链接】岳飞尽忠

提起岳飞,几乎无人不晓。他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他曾为保卫南宋的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反而被秦桧迫害致死。

当时,女真人南侵,占领北方大片土地,建立了金朝,随后继续南下。为了“精忠报国”,年轻的岳飞应募从军,参加抗金斗争。很快他就成了一名能干的军官,并组建了“岳家军”。岳飞有句名言:“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

不久,宋军从金兵手中收复大片土地。1140年秋,岳飞率领军队在河南大败金兵,并准备把金兵赶回东北老巢。就在他踌躇满志之时,皇帝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召他班师回朝。他和将帅们收复国土的宏图大志也不得不半途而废。岳飞的书法

原来这是当朝丞相秦桧捣的鬼。当时宋朝内部分为主战、求和两派。秦桧是当朝最大的实权派,也是最富有的官僚。为了保存财产与官职,他主张尽快求和。求和的先决条件是除掉主战派代表岳飞。秦桧绞尽脑汁,终于有了办法。

他首先诬陷岳飞手下的将领张宪谋反,然后又诬陷岳飞之子岳云给张宪写过谋反信,是同谋。凭借这些诬陷的罪名,岳飞与张宪就稀里糊涂地被关进了监牢。接着,他又借口质问岳飞几个问题,令他到当时的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去。岳飞一到临安,就被捕入狱。

为了掩人耳目,处死岳飞,秦桧宣布岳飞、岳云和张宪共同策划谋反。抗金名将韩世忠对此愤愤不平,他质问秦桧:岳飞抗金,何罪之有?岳飞谋反,证据何在?秦桧支支吾吾,作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的意思,就是“大概有”。

按照秦桧的授意,岳飞三人很快就被判处死刑。在公元1142年春节的前一个晚上,在杭州风波亭遭到杀害,当时岳飞只有39岁。【原文】①②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译文】

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个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注释】①曰:叫。②运:运转。【评解】

四季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的祖先依靠自己的智慧制定历法,将时间安排得极为妥当。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人得以依靠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懂得四季的来历,掌握它的规律,更能预测天气。因此更应利用这些便利条件为社会发展中的各个行业提供方便,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国学小百科】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相关链接】黄帝制历

中国的历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历法之一,既科学又实用,相传它是在皇帝时期发明的。

黄帝有两个大臣,一个叫羲和,一个叫常仪,他们对天文都感兴趣。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黄帝就叫羲和研究太阳的运行规律,常仪研究月亮和星辰的变化规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研究出一套历法,因为是在黄帝时期开始使用的,所以就叫做“黄历”。经过后人的不断补充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用到今天。为什么农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来,当时历法的产生,是中国古人为了掌握农务的时候(简称农时),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终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实用方便。

中国的历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原文】①②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译文】

东、南、西、北,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注释】①应:应该。②中:中间,中央。【评解】

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司南,也就是今天的指南针,以此来指示方向,即东、西、南、北。而事实上,地球本身是圈的,并不存在“四方”之说。《庄子》一书中就提到“南方有穷而无穷”的辩题。南方看似有头,你走走看,保证转一圈又走回来了,因为地球是圈的。因此,“四方”只是人们的一种假设。

但是,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以方向作为人们的指引,比如航海、航空、旅游、探险、考古等等。人如果失去了方向感,也就会迷路,甚至生活也会失去目标。因此,每个人都应不断地把握自己的生活重心,以寻得发展上的平衡。【国学小百科】

指南针的发明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寻找铁矿的实践中,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最初的指南针就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古人把它称为“司南”。东汉王充《论衡》中描述了司南的形体及其机制:“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意思是说,司南勺在地盘上自由旋转,当它静止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那时,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磁化技术,使司南得到了很大发展。指南针就是在这个时期发明出来的。北宋时期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并详细介绍了磁化过程。随后,人们又掌握了另一种更好的简便有效的人工磁化方法,即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使之磁化,在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这种磁化法是磁性指向仪器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一直为后世所沿用。古代指南针指南针在用于航海中才真正发挥出了它的巨大威力,同时,也正是伟大的航海事业推动了指南针的发展。北宋《萍洲可谈》是最早记载航海中使用指南针的文献,书中说:“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南宋《诸藩志》里写道:“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可见当时指南针在航海中的重要地位。南宋时期,人们根据指南针的原理又研制出了罗盘,使罗盘上的指针永远指向某一特定的方向,后来广泛用于航海中。吴自牧《梦粱录》里这样记录:“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及火长掌之,毫厘不取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这是中国航海中使用罗盘的最早的记载。南宋以后,中国航海中运用一种磁针浮于水面的水罗盘。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运用了水罗盘。指南针在后来的航海事业中建立了伟大功勋,开辟了人类交往以及征服自然的新境界。在人类社会文明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发明和运用,大大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促成新大陆的发现,促进了商业贸易的扩大和人类文化的交流,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相关链接】女娲补天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叫女娲。女娲是个什么样的呢?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说她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

女娲来到人间,发现了一种羊油干,女娲知道这泥团能炼成补天的五色彩石,就在那里挖了一个大坑,搬来三块大石头放在坑边,支上了一个大锅,把泥团盛在锅中,然后取出一个宝贝瓶儿,打开瓶盖,放在坑内。那瓶里立刻喷出三昧真火,把锅内的泥团煮沸。每一锅泥团,都能炼成一块五色彩石。女娲把白天炼石剩下的石渣倒在东面,晚上剩下的石渣倒在西面,这些石渣越堆越高,渐渐堆成了两座大山。因为这石渣多孔,又很轻,可以浮在水上,人们就把它叫做浮石。这东面的山,自然就叫做东浮山;西面的山,也就叫做西浮山了。女娲一直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好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彩石。可是没有撑天柱不行呀,女娲想起大鳌的腿很长,于是就急忙到大海里找大鳌。

女娲打败了大鳌,拿回鳌腿做撑天柱,把五彩石一块一块顶到天上,渐渐把西北天顶补上了。可是补到最后,还差一块彩石,天顶才能补全。女娲一数,糟了,那彩石少了一块。原来那宝贝瓶儿崩开的时候,竟把一块彩石崩到天空,后来落到了今天的南京青峰山摔碎了,南京人就把那些石头叫做雨花石。因为五色彩石落地时发出一声钟一样的响声。人们就把青峰山叫做钟山。

女娲想再炼一块石头把天补起来,可是盛三昧真火的宝贝瓶儿破了,她也没办法了,只好叹了口气。谁知她叹出的气是蓝色的,把那没补的天空遮了起来,看上去,天顶像是补平了。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灭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东汇流。【原文】①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译文】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注释】①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评解】“五行”是古人根据自然界中各种物质构成的特点总结出来的,中国人认为物质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国人认为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行”,在人为“五经”,也就是人的五脏。“五行”包含了很深的哲学道理,由它推出的学理逻辑也非常复杂和繁琐,若非专业人士很难把握,我们只要掌握它的基本内容就可以了。真若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行。【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五行图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相关链接】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17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延伸阅读】五行与身体健康

中医学里讲究“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他们彼此勾连,相互提携,相生相克。五行和谐与否直关身体运营,哪一项强了、弱了都会出现相应的身体症状,所以,了解机体五行也是保证健康的必要知识。

属金的时令:秋季。秋天最应该保养的是肺,最容易出现的病痛是咳嗽,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响。秋天草木开始枯萎,很容易让人感时伤月,心情抑郁。

属金的器官:肺、大肠、鼻

属金的情志:悲。悲属金,跟肺同源,过度悲伤就会造成肺损伤。

属金的味道:辛

属金的食物:金系食物对应的主要是肺脏,大多是白色食物,它们性情偏平、凉,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如洋葱、大蒜、梨、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银耳等。

属木的时令:春季

属木的器官:肝、胆、眼睛。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所以加班时的零食不妨准备一些酸味的,比如话梅。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

属木的情志:怒

属木的味道:酸

属木的食物:青色食品,如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

属水的时令:冬季

属水的器官:肾、膀胱、耳。外餐过多会伤肾,这可是我们最在意的器官。大厨做饭共同的特点就是油大盐大,这样更下饭更香。可是咸味属水,和肾一族,适量是有益的,过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时面色发黑,肾脏可能有问题。

属水的情志:恐

属水的味道:咸

属水的食物:黑色食物,这些食物对应的是肾脏及骨骼,经常吃能帮助和肾、膀胱、骨骼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正常,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体表水肿,有强壮骨骼的作用,如黑豆、黑芝麻、蓝莓、香菇、黑枣、桂圆、乌梅等。

属火的时令:夏季

属火的器官:心、小肠、舌

属火的情志:喜

属火的味道:苦味

属火的食物:心属火,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如红豆、红枣、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等。

属土的时令:长夏,指在夏天中干热过去,开始下雨的一段时间。

属土的器官:脾、胃、口

属土的情志:思

属土的味道:甘

属土的食物:土系器官出现问题,对应的是黄色食物,如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等。

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这时候在饮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补充脾气;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可以健脾。【原文】①②③④⑤⑥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译文】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注释】①仁:仁爱。②义:道义。③礼:礼仪。④智:智慧。⑤信:信用。⑥紊:紊乱。【评解】“仁”是指仁爱之心,是五德之首,最早由孔子提出,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义”是指道义、正义,是由孟子提出的,它要求人们公正合宜、主持公道;“礼”是指礼仪、礼节,做人应该谦恭礼让,识大体、知礼节;“智”是指才智、智慧,是指人明辨是非、英明果决的能力;“信”指诚信、守信,做人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这“五常”是古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同时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妇女的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方面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丧年限(为夫三年,为父一年)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引申为作为女儿、妻妇和母亲的妇女应对男性服从。中国古代的妇女“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意思是说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四德”包括: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相关链接】言归于好

言归于好一词出自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即魏文帝。第二年,刘备在四川称帝。

东吴孙权也想成就帝业,就投靠曹丕。曹丕封孙权为吴王,还想立孙权的儿子孙登为王太子。孙权以孙登年幼为理由辞谢。

这一年,魏文帝向吴王孙权索要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等古玩珍奇,遭到东吴群臣的一致反对。孙权却说:“其实大家都知道,魏文帝立我儿子孙登为王太子只是一个幌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孙登接到许昌,然后囚禁起来,以便挟持我听命于他。魏文帝要的雀头香、大贝之类,对于他来说是宝贝;对于我来说,比起我儿子的性命来,只不过是瓦片、石头而已。把这些东西给他,以轻代重,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孙权派沈珩携带珍珠宝贝前往许昌见魏文帝。

魏文帝十分高兴,问沈珩:“吴王是否不满寡人,说寡人贪得无厌?”“没有。”沈珩回答,“陛下信守诺言,与东吴言归于好,所以吴王决不会存有不满之心。倘若陛下背弃前盟,与东吴为敌,那么东吴说不定或许会存有异心。”

魏文帝点了点头,又问:“你是否听说寡人要册立吴王的儿子孙登为王太子这件事情?王太子应该来朝谢封,未知他生活起居安宁吗?”

沈珩答道:“臣在东吴,早上不入朝议事,有宴会也不参加,臣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

魏文帝见沈珩机智过人,能言善辩,便与他谈论了整整一天,还办了册立孙登为王太子的手续,应允孙登不必前来许昌朝拜。

沈珩对待魏文帝不卑不亢,不辱使命,回东吴后被封为安乡侯,官居少府之职。

言归于好的意思是重新和好,告诉人们,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大的仇恨,就应该以礼相对、和好如初,继续维持彼此的良好关系。【原文】①②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译文】

稻子、高粱、豆类、小麦、黍米和谷子这六种谷物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食品。【注释】①菽:豆类的总称。②稷:我国古代的农作物,有说是黍的变种,也有说是散穗高粱。【评解】

稻子、高粱、豆子、麦、黍(黄米)、稷(小米)称作“六谷”,是我们人类所食用的主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气候、水土、民情不同,出产的谷物和食用的主食也各不相同。“黍稷”是古代中国,特别是黄河流域地区最主要的两种粮食作物。黍是比小米稍大、煮熟以后有黏性的一种黄米,因为要在大暑节气下种,故称为黍。稷又称为粟、谷子、小米,秋种夏熟,要经历四时,似四时之祭,故称为稷。粱是高粱,因其性凉故称为粱,有青黄白三种,都可以酿酒。菽是豆类的总称,包括青赤黄白黑各种豆类。麦子有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秋种夏实。【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五大农书《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统称为五大农书,是我国古代农学著作中的杰作。《氾胜之书》,西汉胜之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出一种叫“区田法”的耕作方法,还介绍了“穗选法”、“浸种法”等选种方法和育种方法。《齐民要术》,北宋贾思勰著,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全书共10卷,92篇,11万多字。书中对农、林、牧、副、渔各方面都有详尽论述,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陈敷农书》,宋代陈敷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陈敷自耕自种,下苦功夫钻研,于74岁时写完这部著作,对古代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王祯农书》,元代王祯著。全书共36卷,13.6万多字,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个部分,是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著。这是一部集前人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全书60卷,50余万字,书中汇集了有关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各种农具制造以及水利工程等农业技术和农学理论知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相关链接】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之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原文】①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译文】

马、牛、羊、鸡、狗和猪,叫做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注释】①饲:饲养。【评解】

我国蓄养家畜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在陕西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以及其他殷墟遗址上就发现有这六畜的遗骨。甲骨文“家”字的字形,也显示无豕不成家。古人将马牛羊称为上珍三品,鸡犬豕为下珍三品。举行祭祀典礼时,普通的用三牲(羊犬豕)供,高级的要用五牲(马牛羊犬豕)供。

六畜与人类关系密切,如马可负重至远,牛能运货耕田,羊有跪乳之恩,鸡有报晓之功,犬有守夜之义,猪有庖厨之用。【国学小百科】

猪——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猪”的含义十分丰富,褒贬皆有。猪是古人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猪历来就是农家之宝,老百姓常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过去农家过年时往往贴上“肥猪拱门”的新春年画,以增加新年的喜庆气氛。但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猪却代表懒惰、肮脏、贪婪和愚笨。因此,汉语中有关猪的成语、词语大都是含有贬义的,如蠢猪、猪脑、懒得像头猪、肥得像头猪。在口语中,以《西游记》中猪八戒为形象的习语更多。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扮新娘——好歹不像。猪八戒唱大戏——尽说大话。猪八戒招亲——无人应聘。猪八戒跳芭蕾——装模作样。【相关链接】六畜的传说

传说,女娲升天住在天堂,伏羲老祖住在地上。每年二月春暖花开的时候,伏羲隔天河跟女娲娘娘见一次面,你东我西,两人说得没完没了。

有一回见面,伏羲低头朝天下一瞧,望见了一个黑糊糊的东西,问女娲娘娘那是什么,女娲娘娘说那是猪。伏羲说:“猪一生真不值呀,黑夜白天寻吃找喝,辛辛苦苦吃了一身肉,到头来,人一刀把它杀吃了,辛苦一世,到死落个碎尸万段,多可悲呀!”女娲娘娘笑了,她对伏羲说:“猪天塌地陷前是个好吃懒做的女人,不耕不织,全靠她男人养活。男人放牧、打柴,累得皮包骨头露青筋,这个懒女人还不知足,冰天雪地里逼她男人下河捞鱼。男人无奈,暖冰捉鱼,刚把鱼交到懒女人手里,就气绝而去。这事儿被天帝知道了,叫她‘懒王’,让这个懒女人变成了个猪,一天到晚自己找食吃,找多少吃多少,长成了个儿,人一刀把它杀了,千刀万刀吃个净。”

伏羲听罢,点点头。他看到了地上有片白茫茫的东西。问女娲那是什么,女娲娘娘告诉他说那是羊。伏羲说:“羊为什么吃草呢?羊一生好苦哟!”女娲对伏羲说:“在天塌地陷以前,羊是一个很贪婪的人,有了吃的东西,他凭着人多势众,一下全揽完了,谁也别想吃一点。有一年遭了天灾,仅有点吃的,被他藏了起来,人饿死了大半,他却吃得又白又胖。这个可恶的人,天帝叫他‘贪王’。如今,天帝把他变成了羊,一生一世吃草,偿还当初欠人家的债。”

伏羲明白了。他又指着一匹被人鞭打奔驰的东西,问女娲娘娘那是什么,女娲娘娘说那是马,天帝叫他‘恶王’。天塌地陷以前,他是千人头上的首领。这人可恶了,对人张口就骂,抬手就打,人见了他就打哆嗦,被他折磨死的人没法数,这个骑在人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恶人,被天帝变成了马,任人骑,任人打。”

伏羲指着一片黄糊糊的东西问女娲娘娘:“那是牛吧?这家伙是个好东西吧?”女娲娘娘笑了。她摇摇头,告诉伏羲说:“在天塌地陷前,这家伙最不老实,对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一说十,阴阴阳阳。这家伙最大的本领是陷害人,常常无中生有加害人,受害的老实人不知有多少,不知多少人死在他手里。见了上神点头哈腰当孙子,见了下人横眉竖眼当大爷,嘴比蜜都甜,心比药都苦,手比刀都狠,文过饰非,杀人不见血。他凭着一张能把地说成天的会狡辩的嘴,常去跟人到天帝那里打官司,却也常常获胜,最后,天下人都认识了他,天帝也认识了他。这家伙陷害了不少好汉,天帝非常恼火,杀他三代,把他变成了天下最老实的牛,让他一生一世老老实实地为人干活,谁想甩它一鞭,它都得驯驯服服地挨着。”

伏羲问女娲:“妹妹,那是一群鸡。这些鸡婆们原先怎么样?”女娲娘娘对伏羲说:“鸡原来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做了一点好事,走东窜西到处表功,走南穿北到处吆喝。他有一分功至少要说十分,要是人家比他强了,他会把人家骂得狗屎一样!天帝骂他是混世王。这家伙刁习难改,虽然变成了鸡,下了个蛋,还咯咯嗒嗒叫个不停,弄得满世界都不得安宁!”伏羲说:“这东西真叫人讨厌!”

女娲娘娘说:“叫人讨厌的还有一种,像鸡一样,也是刁习难改!这家伙叫哈巴狗!”女娲娘娘对伏羲说:“天塌地陷以前,他最会巴结人,讨好人,对用得着的、对他有利的人,恨不得一天九拜,追着人家讨好。他善察言观色,又能说会道,一张巧嘴能说得天花乱坠,把人捧得昏乎乎的,人们都恨死他了,可他在首领那里香得要命。天帝叫他‘巴结王’。”

多少年过去了,牛、马、羊、鸡、狗和猪的传说,还在民间流传。【原文】①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译文】

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怒,伤心叫做哀,害怕叫做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贪恋叫做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注释】①具:具有。【评解】

喜悦、愤恨、忧伤、恐惧、爱恋、厌恶、欲望,是人人具备的七种情志,称为七情。“七情”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每个人都不要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适度的发泄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但凡有智慧、有修养的人都能够对自己的“七情”做适当的调节控制,不受情绪左右。只有懂得如何去做控制情绪的主人,才能成为一个健康、成功的人。【国学小百科】

三多九如“三多九如”是我国传统中常用的祝颂之辞。“三多”者,即多寿、多福、多子孙。“九如”者,即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出自《诗经·小雅·天保》。诗中连用九个“如”字,列举出九种祥瑞之征,歌颂有德之君恩泽万民,福寿延绵不绝,极具气势和感染力。……天保定尔,(皇天保佑您宁,)以莫不兴。(万事无不兴盛。)如山如阜,(好似山冈广大,)如冈如陵。(好似高高丘陵。)如川之方至,(又像大河奔涌,)以莫不增。(福禄更加昌隆。)……如月之恒,(犹如上弦之月,)如日之升。(犹如旭日东升。)如南山之寿,(犹如南山常在,)不骞不崩。(不会亏损塌崩。)如松柏之茂,(犹如高大松柏,)无不尔或承。(永远郁郁葱葱。)后来人们以蝙蝠或佛手谐音“福”,以桃寓意“寿”,以石榴暗喻“多子”,表现“多福多寿多子”的寓意,另用九只如意与之相配,谐意“九如”,从而构成了一种固定的吉祥纹样,称为“三多九如”,常见于瓷器、玉器、金银器之上。【相关链接】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公元1043年,范仲淹由陕西调回京城,担任副宰相。

那时候,北宋政治非常腐败,封建官僚的特权大得惊人。做官全凭关系,升官更靠资历。只要一个人当了大官,家属亲戚都可以做官。结果大小衙门里塞满了多余的官员,好多官员又尽干坏事。范仲淹

范仲淹早就看不惯这种状况。他担任副宰相后,决心改革,就大胆地向宋仁宗提出十项改革方案。宋仁宗正信任范仲淹,对范仲淹提出的方案全部接受了。因为范仲淹是在宋朝庆历年间提出这个方案并进行改革的,所以历史上称为“庆历新政”。

为了推行新政,范仲淹首先整顿官吏制度。他派一些官员担任监司(监察官),到全国各地视察,然后根据他们的报告,把各地的坏官从登记簿上除名,加以撤换。

新政在推行中,触犯了一些封建贵族的利益。许多保守的官僚纷纷起来反对,诽谤范仲淹和推行新政的人,说他们结成朋党,滥用职权。宋仁宗动摇了,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多,范仲淹就被降职,调到外地做官去了,新政也跟着失败了。

范仲淹虽然遭受打击,但他忧国忧民的信念却丝毫不变。不久,他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去做地方官。这时,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被降职,在岳州做地方官。滕子京在岳州重新修建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一篇纪念文章。范仲淹答应滕子京的要求,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指出自己的更高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这样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成了世世代代的名篇。【原文】①②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译文】

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注释】①匏:匏瓜,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茎上有卷须。②乃:称作。【评解】

这是说中国古代演奏音乐的八种乐器,最早具体提出“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八音分类方法的是《周礼·春官》。《三字经》作为一部儒家思想的通俗读本,之所以将“八音”的内容列入其中,是因为儒家传统讲究“礼乐”治国,注重音乐的政治效果。

广义的乐是艺术形式的总称,包括了现代的音乐、舞蹈、美术、影剧等所有艺术形式。狭义的乐指音乐。

没有艺术修养,人生会很枯燥乏味,所以要用乐来调心即可,不要刻意去追求成为一名音乐家。【国学小百科】

大司乐——中国古代最早的音乐学校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的“大司乐”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时统治阶级很重视音乐,把音乐看作是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大司乐”作为周朝的音乐机构,掌握着音乐教育和执行礼乐的职能,它的培养对象主要是王室和贵族子弟,也有一些从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音乐人才。学习内容主要为音乐美学、演唱和舞蹈;学时为7年,从13岁开始学习,20岁毕业;学生人数达1400余人,其中音乐教师(乐工)有600多人,可称得上是一所师资雄厚、机构完备的音乐学校。【相关链接】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南郭先生所吹的乐器——竽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起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

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王继承了王位。齐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他将让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原文】①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②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译文】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注释】①身:自己。②伦:次序。【评解】“九族”代表了一个家族,更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自上而下、长幼有序,是不容混淆和颠倒的。“九族”代表的是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直系血亲,因此,它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和认识“九族”的组成和关系,还要学会如何更好地去维护这种关系。

古代苛法酷刑中有灭九族之说,实在是残忍之极,毫无人性。秦灭六国以后,人心不服,为巩固统治地位,秦始皇实行苛法,动辄祸灭三族剪草除根。九族还只是垂直的父子一脉,三族则要加上母族、妻族二脉,要灭二十七族,上千口人。李斯造孽自己被腰斩不说,还被夷三族。明朝以后又加上师族,连老师一脉也牵扯进来,这样的帝王是绝对的暴君,走向灭亡是必然的结果。【国学小百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并没有解释此“三”究竟是哪些。虽然孟子没有明示,但是汉朝的经学家赵岐在注释这一篇的时候,给出了起码是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赵岐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有了一些进步。从不孝的第一条“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表面上的顺从、唯唯诺诺,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而到了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反思,对于这种情况,孟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这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不孝。对于第二条,也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孔子的思想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是中国历来所宣扬的崇高思想品德之一。【相关链接】愚公移山中的九族之序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胡惟庸:中国最后一个被诛九族的宰相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这里,愚公所说的“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就提及到了九族这个概念。

九族指的是同一祖宗的人,依照辈分排列的长幼顺序。九族之首为高祖父,凡是高祖所生的后代,都可以称为同族。之后依次为曾祖父、祖父、父亲,然后才是自己。等到自己成家立业之后,所生的后代就是自己的子女,子女的后代就是自己的子孙,然后依次为曾孙、玄孙。从高祖到玄孙,构成一个庞大的家族系统,体现了家族之间亲疏远近、老幼尊卑的伦常秩序。【原文】①②③④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⑤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⑥

此十义,人所同。【译文】

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

这十条原则即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注释】①恩:恩情。②从:顺从,和睦。④③友:友爱。恭:恭敬。⑤序:次序,秩序。⑥同:共同,一样。【评解】

这里讲的就是儒家著名的五伦十义。五伦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脱离的最基本的关系。

人在社会中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种人际关系,要处理好它们其实并不困难,只要认真做人、用心做事,一切看似复杂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休妻的七条标准中国古代休妻的七条标准,也叫七出和七去。其实七出和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考量其利益,可说是对于妻子的一种压迫。但另一方面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也使女性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七出”一词到唐代以后才正式出现,但其内容则完全源自于汉代记载于《大戴礼记》的“七去”,又称作“七弃”。七去的内容如下:1.“不顺父母”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大戴礼中所说的理由是“逆德”。在传统中国,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的重要性更胜过自身父母,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2.“无子”即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理由是“绝世”。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儿子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以《唐律》为例:妻年五十以上无子,听立庶以长。疏议据此认为四十九以下无子,未合出之。随传统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逐渐成熟,真正以无子的原因而休妻的情形大为减少。3.“淫”亦即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也就是认为淫会造成妻所生之子女来路或辈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缘的混乱。4.“妒”指妻子好嫉妒,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忌妒会造成家庭不和以及“夫为妻纲”这样的理想夫妻关系的混乱。而许多看法中,更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嫉妒有害于家族的延续。5.“有恶疾”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盛”,是指不能一起参与祭祀。在传统中国,参与祖先祭祀是每个家族成员重要的职责,因此妻有恶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虽然必定不只是祭祀,但仍以此为主要的理由。6.“口多言”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女性尤其是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表示意见,而妻子作为一个从原本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话就被认为有离间家族和睦的可能。7.“窃盗”即偷东西,理由是“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整体来看,七出和七去的内容大多是以夫家整体家庭家族的利益为考量,凡是因为妻子的行为或身体状况,不能符合于这个考量,夫家或丈夫就可以提出离婚。【相关链接】忠孝不能两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句谚语,即使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徐庶,字元直,开始辅佐刘备,出谋划策多次打败曹操的进攻。曹操知道徐庶事母至孝,就派人将徐母骗到曹操地盘,用母亲胁迫徐庶投降。面对着曹操手中的母亲,徐庶不得不选择离开刘备,他的智慧和谋略也随着他进入曹营而销声匿迹了。在“忠”与“孝”面前,徐庶选择了后者。

曹魏天下传至曹髦,大臣王经跟随少帝曹髦征讨篡位的司马昭,结果兵败被俘。司马昭要王经投降,并抓来他的母亲相威胁。王经说:“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司马昭决定处死王经母子。临刑前,王经哭着对母亲说,是自己连累了她。母亲却说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自豪,王经母子视死如归,同时被害。这就是《三字经》中“母子同刑”的故事。在“忠”与“孝”面前,王经选择了前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