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3 12:10:53

点击下载

作者:(战国)荀子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荀子

荀子试读:

前言

往行,以蓄其德。”实乃读经典之要旨所在。

基于此理念,我们决定出版此套《谦德国学文库》,“谦德”,即本《周易》谦卦之精神。正如谦卦初六爻所言:“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我们期冀以谦虚恭敬之心,用今注今译的方式,让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普及到每一个人。引导有心的读者,透过扫除古老经典的文字障碍,从而进入经典的智慧之海。

作为一套普及型的国学丛书,我们选择经典,不仅广泛选录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经、史、子、集,也将视野开拓到释、道的各种经典。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基本全部收录。同时,有一些不太为人熟知,但有当代价值的经典,我们也选择性收录。整个丛书几乎囊括中国历史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基本经典。

在注译工作方面,版本上我们主要以主流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为底本,在此基础上参考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整套丛书的注译既能博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今文白话不求字字对应,只在保证文意准确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使译文更加通俗晓畅,更能贴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古籍的注译,固然是现代读者进入经典的一条方便门径,然而这也仅仅是阅读经典的一个开端。要真正领悟经典的微言大义,我们提倡最好还是研读原本,因为再完美的白话语译,也不可能完全表达出文言经典的原有内涵,而这也正是中国经典的古典魅力所在吧。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打开阅读经典的一扇门而已。期望藉由此门,让更多读者能够领略经典的风采,走上领悟古人思想之路。进而在生活中体证,方能直趋圣贤之境,真得圣贤典籍之大用。

经典,是一代代的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恩泽与财富,是前辈先人的智慧精华。今日我们在享用这一份财富与恩泽时,更应对古人心存无尽的崇敬与感恩。我们虽恭敬从事,求备求全,然因学养所限、才力不及,舛误难免,恳请先贤原谅,读者海涵。期望这一套国学经典文库,能够为更多人打开博大精深之中华文化的大门。同时也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襄助和博雅君子的指正,让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团结出版社2017年1月前言《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此书论题鲜明,组织严密,分析透辟,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书中的语言丰富,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论述的气势,有其独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荀子》一书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凡是自然、社会、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学等皆有所涉猎,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为国家社会的运行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理论机制。《荀子》由荀子和他的弟子们整理成书。

现存的《荀子》共二十卷,三十二篇,一般认为它的大部分章节出自荀子之手,只有极少数篇章是荀子的学生和门人记录荀子的言行编纂而成。西汉刘向校书时说有三百二十二篇,去其重复,定为三十二篇,取名《孙卿新书》。唐人杨倞则把三十二篇分为二十卷,次序略作调整,并为之作注,取名《荀卿子》,从此杨倞的《荀子》注本便作为通行本流传于世。到了清末,王先谦采纳众家之说而著成《荀子集解》,是清儒中最完善、最精详的注本。《荀子》在自然观方面,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儒家认为“天”是有意志、有精神的宇宙万物主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荀子吸收了墨家“非命”观的部分理论,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并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不应该由自然主宰人,与其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而为人服务。这是荀子思想中具积极进步意义的观点之一。《荀子》在人性论方面与传统儒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分歧,《荀子·性恶》篇中提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人性问题上,本书坚持“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要想达到儒家追求的至善境界,就要用礼义法度来制约人之恶性。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承二人之后提出“礼”、“法”,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荀子》在修身方面认为,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注意修身,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乎规范。首先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举止风范是给予对方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其次注重言谈,表现出珍惜、贵重、神圣的样子;最后重视道德修养,“善”和“诚”尤为重要。书中还具体列举了如择居慎立、博学省己、尊师重礼择友、注重实践、持养德操等具体的修身方法。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视为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代表人物。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被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名讳称为孙卿。五十岁时,开始游学于齐国,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因遭谗言而去楚国,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之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当时名声显赫的韩非、李斯和蒙恬都曾拜师于他门下。

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时期道家、墨家、儒家、法家等各家的精髓,它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又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所写的《荀子》将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对后世说理文章写作有很大影响。

在秦代,荀子的学说得到尊奉。荀子的学生李斯在秦始皇时代任宰相时,常常引用他的话来增强说服力。到了汉代,荀子的威望进一步提升,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把荀子和孟子并列,自孔子死后,“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还写成《孟子荀卿列传》。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很多思想也与荀子的观点有不少的联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时期,荀子学说都是受到肯定的。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非常尊崇荀子,经常引用《荀子》中的话,比如他的《封建论》一文就引用《荀子·劝学》中有关“善假于物”,还特别标明“荀卿有言”等。学者杨倞称颂荀子是“真名世之士,王者之师”,他重新整理了《荀子》一书,并为之作注,对《荀子》一书及荀子学说的流传起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宋明时期,由于宋明理学的兴起,荀子的学说被批判较多。比如理学认为“行事在天”,而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理学认为“格物致知”,而荀子主张“学而知之”;理学认为“天人合一”,而荀子主张“天人相分”。特别是针对荀子的“性恶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都表示反对:“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清代随着理学的衰微,人们对荀子的学说开始重视起来,甚至认为荀子的思想超过了孟子,并常将其与孔子并列,出现了一大批为《荀子》作注的著作。到了近代,荀子被看作汉学宗师来崇拜,梁启超曾说:“汉代经师,不问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间,宗派属变,壹皆盘旋荀子肘下。”《荀子》中最有名的就是《劝学篇》,集中论述了关于学习的见解,认为博学并时常检查、反省自己则能“知明而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荀子很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此篇的不少内容,对于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起着引导实践的作用。

我们这次注释的《荀子》,释译以《荀子译注》为底本,对正文有详细的注释和翻译,由于此书是先秦儒家的经典古文读物,适合不同古文水平的爱好者阅读,尤其是希望打好文言文基础的中小学生。劝学篇【题解】《劝学》篇为《荀子》一书中十分重要的篇章之一,该篇通过骈俪的句法、丰富的辞藻、繁多的比喻以及精辟的说理等向人们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篇中系统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他所论述的学习,不是一般意义上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其他方面,诸如修身、养道等。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一样,品德和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熏陶形成的,因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文章涉及学习的效用、意义、目的、态度、方法以及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劝学》宛如一朵奇葩,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绽放。(1)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2)(3)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4)知明而行无过矣。【注释】(1)蓝:即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发酵后可提制深蓝色的有机染料靛蓝。(2):通“煣”,用火熏使木材弯曲以造车轮等物。(3)中:符合,适合。(4)暴:通“曝”,晒。【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蓝颜(染)料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是它比蓼蓝还要蓝;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但比水还要冷。木材挺直而符合木工的墨线,然而用火烤过使之弯曲做成车轮,它的曲度能拿圆规来衡量,即使有时经过火烤、日晒,都不能够重新挺直,这是经过火烤的结果啊!所以,木材经过墨斗划线加工就变得挺直,金属经过磨刀石磨过之后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上也不会有什么过错了。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1)(2)《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注释】(1)靖:恭敬。(2)共:通“供”。【译文】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诗经》上说:“哎呀,你们这些君子啊,不要常常歇息着。安心供奉你的职位,爱好正直行为。上帝知道了这些,就会给你们大福气。”精神修养没有比融化于圣贤的道德更高的了,幸福没有比无灾无难更大的了。(1)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2)(3)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注释】(1)跂:踮起脚后跟。(2)生:通“性”,指人的资质。(3)这句喻指君子凭借学习贤师益友来提高自己的修养。【译文】我曾经整天思考,但不如学习片刻所得的教益多。我曾经踮起脚去远望,但不如登到高处看得远。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但是能被很远的人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没有加大,但是使人听得更清楚。乘坐马车的人,并不是善于行走,却能达到千里之外;乘坐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生来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别的事物罢了。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1)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2)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3)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4)(5)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注释】(1)射干:一种草药,根可入药。(2)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3)渐:浸泡。(4)滫:臭水,脏水。(5)游:交际,交往。【译文】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它用羽毛做成巢,然后用毛发编在一起,系到苇子上。偶尔有风吹过,芦苇折了,鸟蛋打破,小鸟摔死。鸟巢不能说不完善,但所系的地方却不对。西方有一种草,叫做射干,茎长四寸,生长在高山之上,下临百仞的深渊。并不是茎有所加长,而是由于它所生长的地方很高。蓬草生长在大麻之中,不用扶持就可以挺直;白色的沙子混合到黑泥里,就会和黑泥一样黑。兰槐的根就是芷,若是放到臭水中,君子不会靠近它,百姓也不会佩戴它,它的本质不可谓不美,只是它周围的环境不好。所以,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邻居,交往的人也一定要是有道德的,这是防止自己误入斜途而接近中正之道的方法。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1)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2)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3)(4)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5)(6)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注释】(1)柱:通“祝”,折断。(2)畴:通“俦”,类,类别。(3)质:箭靶。的:箭靶的中心,也指箭靶。(4)斤:斧子。(5)醯:醋。(6)蜹:蚊子一类的昆虫。【译文】各种事物的兴起,一定有它的起因;荣誉或耻辱的来临,必定与人的德行相应。肉腐烂了就生蛆,鱼枯死了就生虫。懈怠疏忽而忘乎所以,灾祸就会发生。刚强的东西自己招致折断,柔弱的东西自己招致约束。邪恶污秽的东西存在于自身,是怨恨集结的原因。铺开的那些柴草都好像一样,但火总是向干燥的柴草烧去;平整的土地好像一样,但水总是向低湿的地方流去。草木按类生长,禽兽合群活动,万物都各自依附它们的同类。所以箭靶一张设,弓箭就向这里射来了;森林的树木一茂盛,斧头就来这里砍伐了;树木一成荫,群鸟就来这里栖息了;醋一变酸,蚊子就汇集到这里了。所以说话有时会招来灾祸,做事有时会招致耻辱,君子要小心自己立身行事啊!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1)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2)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3)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注释】(1)跬: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一步。古人所说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相当于现在的两步。(2)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3)跪:脚。【译文】土堆积起来成为山陵,风雨就在这里兴起;水汇集起来成为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起来;积累善行成为有道德之人,自会心智澄明,从而达到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没有一步一步地积累,就不会达到千里的路程;没有小溪小河的凝聚,就不会有江河湖海的浩瀚。骐骥等一类的千里马一跃,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跑十天也可以达到千里,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不放弃。雕刻东西若是中途放弃了,就是一根腐朽的木头也不能折断;雕刻东西而不放弃,就是金属和石头也可以雕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壮的筋骨,但是它能在地里吃泥土,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用心专一。螃蟹有八只脚和两只螯,但是若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没有容身之处,这是因为它性情浮躁。没有精诚专一的志向,就不会有通达事理的品性;没有埋头苦干的行为,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在歧路上徘徊的人是不会到达目的地的,侍奉两个君主的人是不为世人所容的。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还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听两种声音还能听明白。螣蛇没有脚却能够飞翔,鼫鼠有五种技艺却还是困顿。《诗经》上说:“布谷鸟住在桑树上,七只小鸟它哺育。贤良君子们,他们的行为非常专一。行为专一,是由于心志专一。”所以,君子学习的时候也要专一。(1)(2)

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3)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4)(5)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6)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7)(8)(9)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10)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11)(11)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11)《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注释】(1)瓠巴:楚国人,善于弹瑟。沈:同“沉”。(2)伯牙:古代善于弹琴的人。六马:古代天子之车驾用六匹马拉,这里指拉车之马。仰秣:《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仰秣,仰头吹吐,谓马笑也。”一说“秣”通“末”,头。(3)崖:岸边。(4)数:指学习的具体科目。(5)《礼》:汉代称为《礼经》,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6)没:通“殁”,死。(7)《书》:《尚书》,汉以后又称《书经》,是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8)《诗》:汉代以后又称《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9)中声:和谐的音乐。止:存。(10)大分:要领,总纲。类:与“法”(规范)同义,但它与“法”字相对使用时,则指法的类属,即依规范类推出来的具体准则。(11)文:花纹,文采,引申指表现义的礼仪制度。(12)《乐》:《乐经》,六经之一,亡于秦。(13)《春秋》:是春秋时鲁国史官记载当时史事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曾修订过。微:精深隐微,这里是指“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译文】从前,瓠巴在鼓瑟的时候,沉在水里的游鱼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在弹琴的时候,正在吃草的马也停下来仰头而听。所以,声音无论怎么细小,都会被听到;行为不论多么隐蔽,都会有人知道。山中若是藏有宝玉,草木就会显得润泽;深渊中生有珍珠,崖岸就不会显得干枯。如果经常做善事,哪里会有不名闻于世的道理呢?

学习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君子说:学习的方法,应当从诵读《诗》、《书》开始,以研究《礼》为目的;做学问的意义,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以成为圣人为目标。只有真心真意,日积月累地力行而持久,才能够入门而有所成就,学习要坚持到死才能够停止。所以,虽说学习的方式是可以中止的,若是从学习的意义上说,追求成为圣人就是一刻也不能停止。这样做的就是堂堂正正的人,不这样做的就和禽兽一样。《尚书》是记载古代政事,《诗经》是中和之声的极致,《礼》是礼法的总纲,也是各种条例的纲要,所以学习一定要达到《礼》的要求才算到了终点。这就叫做具备了道德的最高境界。《礼》有敬重礼仪的规则,《乐》使人能够中正和悦,《诗经》《尚书》的内容广博,《春秋》包含微妙的道理,这些典籍把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包括殆尽了。(1)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2)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3)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4)(5)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向矣。【注释】(1)箸:通“著”,附着。(2)曷:何。(3)犊:小牛犊。(4)囋:啰嗦。(5)向:通“响”,回声。【译文】君子的学习,要把学到的听在耳朵里,记在心里,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即使是极细小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的学习,只是从耳中听见去,从口中说出来。嘴巴和耳朵之间,只有四寸的距离,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修养而完美起来呢?古时候的学者,他们学习是为了自己进德修业;当今的学者学习,是为了向人炫耀。君子的学习,是用来美化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好别人。所以,别人不问却告诉他,这是急躁。别人问一却答二,就是啰嗦。急躁是不对的,啰嗦也不正确。君子问一答一,就像回声应答声音一样。(1)(2)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3)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4)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5)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6)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注释】(1)说:解说。(2)故:过去的典故、事情。(3)方:通“仿”,效仿。(4)经:通“径”。(5)特:只是。(6)原:追究根源。【译文】学习没有比选择一个贤人做老师更便利的了。《礼》《乐》记载了法度而未加详细解说,《诗》《书》记载旧事而不切近现实,《春秋》文简辞约而不易迅速理解。仿效贤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那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选择一个贤人做老师更便利的了。

学习的途径没有比心悦诚服地受教于贤师更迅速有效的了,尊崇礼仪就比它差一等。如果上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贤师的教导,下不能尊崇礼仪,而只学些杂乱的知识,记诵《诗》《书》中的一些教条而已,那么直到老死,也不过是个学识浅陋的书生罢了。至于想要追溯先王的道德,寻求仁义的根本,那么遵行礼法正是那四通八达的途径。这就好像提起皮衣的领子,然后弯着五个手指去抖动它一样,那数不清的裘毛就全理顺了。不遵行礼法,而只是依照《诗》《书》来立身行事,打个比方来说,就像用手指去测量河流的深浅,用长戈去舂米,用锥子进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以尊崇礼法,即使对其精义领会得还不够透彻,也不失为一个崇尚礼法的士人;不尊崇礼法,即使聪明过人,能言善辩,也不过是一个思想涣散的文人罢了。(1)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2)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3)(4)(5)“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注释】(1)楛:恶劣,不正当。(2)瞽:眼睛瞎。(3)匪:同“非”,不。(4)交:通“绞”,急。(5)予:通“与”,赞许。【译文】别人问了不合礼法的事情,不要告诉他;别人告诉了不合礼法的事情,不要去追问;谈论不合礼法的事情,不要去听;态度蛮横,不讲道理的人,不要和他争辩。所以,必须是按照礼义之道前来请教的人,才接待;如果他不合礼义之道,就回避他。所以,来者恭敬有礼,然后可以同他谈论有关道的学习方法;看他的言词比较恭顺的,才可以和他谈论道的原理;见他乐意听从,才和他谈论道的精深义蕴。所以对于那些不可以交谈的人,却偏要与之交谈,这叫做急躁;对于那些可以与他交谈的人而又不与他谈论,这叫做隐瞒;不看对方的表情而与之谈论,这叫做盲目。所以,君子不急躁、不隐瞒、不盲目,而是谨慎地顺着那说话的对象来发言。《诗经》上说:“不急躁、不怠慢的人,是上天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1)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2)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注释】(1)利:贪。(2)光:通“广”。【译文】射箭一百次其中有一次没有射中的,就不能称为善于射箭;驾车行走千里,只要半步不到,就不能叫做善于驾车;伦理规范不能贯通,仁义之道不能奉行,就不能称作善于学习。所谓学习,就是应该一心一意地坚持到底。一会儿这样学,一会儿那样学,这只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学习善的少,不善的多,就成了夏桀、商纣、盗跖一样的人;学习善行达到完全彻底,才算得上是好的学者。

君子知道在学习时不全面不纯粹是不能够称之为完美的,所以他们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思考探索以求领会通晓,效法良师益友来实践它,去掉自己有害的作风来保养它;使自己的眼睛不是正确的东西就不想看,使自己的耳朵不是正确的东西就不想听,使自己的嘴巴不是正确的东西就不想说,使自己的脑子不是正确的东西就不想考虑。等到了那极其爱好学习的境地,就好像眼睛喜爱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耳朵喜欢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嘴巴喜欢甜、咸、酸、苦、辣五种味道,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因此,权势利禄不能够使他倾倒,人多势众不能够使他变心,整个天下不能够使他动摇。活着的时候遵循这礼义,就是死也同样遵循,这就叫做道德操守。有了这样的道德操守,才能站稳脚跟;能够站稳脚跟,才能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能够站稳脚跟,又能够应付各种情况,这就叫做成熟完美的人。天显现出它的明亮,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就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非相篇【题解】《非相篇》批判、否定了相人之术,认为“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除此之外,该篇还论述了道德修养、“法后王”以及有关辩说的方法和重要性等相关问题。荀子指出,相面是古代所没有、学者所不齿的方术,与人的吉凶无关,并用大量的实例证明了相面术的虚妄。关于对吉凶的看法,荀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肯做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事,必将陷于“不祥”和“必穷”的困境;要想规避穷邪,趋向富贵,关键在于遵循礼法,就必须“法后王”。这种吉凶观对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改变命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1)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2)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3)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注释】(1)姑布子卿:春秋郑国人,曾为孔子和赵襄子看过相。(2)唐举:战国时相士,曾为李兑和蔡泽看过相。(3)论心:研究人的思想。论,考察。术:方法、道路,指所行所学而言。【译文】看相,古代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有知识的人也不屑说这些事。古时候有个姑布子卿,现在魏国有个唐举。他们观察人的容貌、面色就能知道他的吉凶、祸福,世俗之人都称道他们。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相貌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处世的方法重要。立身处世的方法正确而思想又顺应了它,那么形体相貌即使丑陋,也不会妨碍他成为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与立身处世的方法丑恶,也不能妨碍他成为小人。君子可以说是吉祥,小人可以说是凶邪。所以人的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上的特点,并不是判断吉凶的标准。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1)(2)(3)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4)(5)。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广三寸(6)(7)(8),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9)(10)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11)(12)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居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故士(13)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注释】(1)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朝时周部落的领袖,周武王之父,以贤明著称。(2)周公: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姓姬,名旦,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他曾辅助武王灭商,是著名的贤臣。(3)仲尼:即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孔子,名丘,字仲尼。(4)子弓:孔子的弟子,姓冉,名雍,字仲弓。(5)卫灵公:名元,春秋时卫国国君。(6)焉:通“颜”,额。(7)孙叔敖:春秋时楚庄王的令尹(宰相),辅助楚庄王建成了霸业。(8)期思:地名,在今河南省淮滨县东南。(9)轩:卿、大夫乘坐的车子。较:车厢两旁的横木。(10)叶公子高: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楚国大夫。(11)白公:名胜,楚平王太子建的儿子,号白公。(12)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别国的相国。子西:即公子申,春秋时楚平王的长庶子。司马:官名,掌管军政。子期:即公子结,楚平王之子、子西之弟。(13)揳:同“絜”,度量物体周围的长度叫“絜”。【译文】帝尧身材高大,帝舜身材矮小;周文王身材高大,周公身材矮小;孔子身材高大,子弓身材矮小。从前,卫灵公有个大臣叫公孙吕,身高七尺,脸长得很狭长,有三尺,额头宽三寸,鼻眼耳朵虽然都有,却相去甚远,但他的名声却震动了天下。楚国的孙叔敖,是期思这个地方的粗人,头秃发少,左手比右手长,身高不及车前的横木,却使楚国称霸于诸侯。楚国大夫叶公子高,长得又瘦又小,走起路来好像连衣服也撑不起来,然而白公之乱,令尹子西、司马子期都死于其中,叶公子高却引兵入楚,诛杀了白公,安定了楚国,行事如翻过手掌一样轻松自如,他的仁爱和功名,远扬于后世。所以,对于士,不要只去看他的高矮、壮弱、轻重,而要看他的志气如何。高矮大小、外形体貌的美丑,难道值得一谈吗?(1)(2)

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周公之状,(3)(4)(5)身如断菑;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6)(7)(8)(9)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10)(11)舜参牟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注释】(1)徐偃王:西周时徐国国君。传说其目只能仰视,可以看到自己的额头,但却不能俯视。(2)倛:古代打鬼驱疫时戴的面具。这里指孔子的长相很凶。(3)菑:立着的枯树。(4)皋陶:上古人名,相传是舜的司法官。(5)闳夭:周文王的大臣,曾设计使纣释放了囚于羑里的文王,后来辅佐武王灭纣。(6)傅说:人名,曾是为人筑墙的工匠,后为殷王武丁的大臣。(7)身如植鳍:身上好像长了鱼鳍一样。这里指驼背。(8)伊尹:商汤王的大臣。(9)须麋:同“须眉”,即胡子眉毛。(10)参:相参。这里指有两个瞳仁。牟:通“眸”。这里指瞳仁。(11)从者:指荀况的学生。一说指“学者”。【译文】再说徐偃王的相貌,他的眼睛可以向上看到自己的前额;孔子的相貌,他的脸上好像蒙上了一个丑恶难看的驱邪鬼的面具;周公的相貌,他的身体好像一棵折断的枯树;皋陶的相貌,他的脸色就像削去了皮的瓜那样呈青绿色;闳夭的相貌,他脸上的鬓须多得看不见皮肤;傅说的相貌,他身体像鱼有鳍一样驼背;伊尹的相貌,他的脸上没有胡须眉毛。大禹瘸着腿,走路一跳一跳的,汤则半身不遂;尧和舜的眼睛里有两个瞳仁。相信相面之术的人是考察他们的志向思想、比较他们的学问呢?还是只区别他们的高矮、分辨他们的美丑来互相欺骗、互相傲视呢?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然(1)(2)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注释】(1)僇:耻辱。(2)稽:考察,指以之为借鉴。【译文】古时候,夏桀、商纣魁梧英俊,是天下相貌超群出众的人物;他们的体魄敏捷强壮,足可以对抗上百人。但是最后落得身死国亡,为天下人羞辱,后世一说到坏人,就一定会拿他们作例证。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而是由于那些相信相面之术的人见识浅陋,所以谈论起来才是这样的不高明。(1)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2)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然则从者将孰可也?【注释】(1)儇子:轻薄巧慧的男子。(2)俄:不久,一会儿。这里指有朝一日。束乎有司:被司法机关逮捕。【译文】现在世上那些犯上作乱的人,乡里的轻薄男子,没有不美丽妖艳的,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像妇女那样装饰打扮自己,神情态度都和女人相似。妇女们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丈夫,姑娘们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未婚夫,抛弃了自己的亲人、家庭而想与之私奔的,一个接着一个。但是,即使是一般的国君也羞于把这种人作为自己的臣子,一般的父亲也羞于把这种人当作自己的儿子,一般的哥哥也羞于把这种人当作自己的弟弟,一般的人也羞于把这种人当作自己的朋友。用不了多久,这种人就会被官吏绑了去而在大街闹市中处死,他们无不呼天喊地号啕大哭,悲痛今日,而后悔当初。这并不是他们的容貌造成的祸患啊。但是那些相信相面之术的人见识浅陋,思想卑下,所以谈论起来才是这样的不高明。既然如此,那么在以相貌论人与以思想论人两者之间应该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1)(2)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3)(4)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诗》曰(5)(6)(7)(8):“雨雪瀌瀌,宴然聿消。莫肯下隧,式居屡骄。”此之谓也。【注释】(1)乡:通“向”,面对面。若:顺。(2)偝:同“背”,背后,私下。谩:诋毁。(3)曲直:能与不能,指才能上差别甚远。有:通“又”。县:同“悬”。(4)知:通“智”。明:尊。(5)引诗见《诗经·小雅·角弓》。(6)瀌瀌:雪大的样子。(7)宴:通“暥”,天晴日出和暖的样子。聿:语气助词。(8)隧:通“坠”。这里指退位。【译文】人有三件不祥之事:年轻而不肯侍奉年长的,地位低而不肯侍奉地位高的,才智驽钝而不肯侍奉贤能之士,这是人的三种不祥。人在三种情况下一定会处于困境:做君主的不爱护臣下,做臣子的喜欢非难君主,这是第一种情况;当面不顺从,背后毁谤别人,这是第二种情况;知识品行浅薄,才能与贤人差得很远,却又不能推举仁人、尊崇智士,这是第三种情况。人如果有这三不祥、三必穷的行为,做君主就一定会危险,做臣子就一定会灭亡。《诗经》上说:“大雪纷纷扬扬地下,太阳出来一照就融化了。可是有人却不从位置上退下,反而占据着高位,傲视别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1)(2)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3)以其有辨也。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无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4)食其胾。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注释】(1)已:同“以”,由于。(2)辨:这里是指上下、贵贱、长幼、亲疏的等级区别。(3)狌狌:猩猩。形笑:应该是“形状”。(4)胾:块状的肉。【译文】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什么呢?答:因为人能辨别上下、贵贱、长幼、亲疏等等级秩序。饿了想吃,冷了想暖,累了想休息,喜欢好处而讨厌祸害,这是人天生就有、不需要学习就具备的本性,是大禹和夏桀都有的人性。这样说来,人之所以为人,不只是因为人长了两只脚,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能分辨等级秩序。猩猩的样子也是长了两只脚,脸上没有毛,但是人却能喝它的汤,吃它的肉。所以人之所以为人,不只是因为人长了两只脚,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能分辨等级秩序。禽兽也有父子关系但却没有父子亲情,有雌雄而没有男女之别。所以人类社会的根本在于有各种等级的区别。(1)

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2)(3)(4)焉?故曰:文久而熄,节族久而绝,守法数之有司极而褫。故(5)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6)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7);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8)以微知明。”此之谓也。【注释】(1)分:名分。(2)文:礼法制度。(3)节族:节奏,乐的节奏。族,通“奏”。(4)极:久远。褫:废弛,松弛。(5)粲然:明白、清楚的样子。(6)数:考察。(7)周道:周朝的治国原则,即所谓文武周公之道。一说指完备的道路。此处取前说。审周道体现了荀子的“法后王”思想。(8)微:微弱,细小。明:明显,广大。【译文】分辨等级秩序没有比确定名分更重要的了,确定名分没有比遵循礼法更重要的了,遵循礼法没有比效法圣明的帝王更重要的了。有人会问:圣明的帝王有上百个,我们效法哪一个呢?那我就要说:礼仪制度因为年代久远就会湮没了,音乐的节奏因为年代久远就会失传了,掌管礼法条文的有关官吏也因与制定礼法的年代相距久远而使礼法有所脱节了。所以说:想要了解圣明帝王的事迹,就得观察那些保存清楚明白的,后代帝王的治国之道便是。那所谓后代的帝王,就是现在统治天下的君王;舍弃了后代的帝王而去称道上古的帝王,拿它来打个比方,这就好像舍弃了自己的君主去侍奉别国的君主一样。所以说:要想观察千年以前的事情,那就要仔细审视现在;要想知道成千上万的事物,那就从弄清楚一两件事物开始;要想知道上古的社会情况,那就要审察现在周王朝的治国之道;要想知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那就要审察他们所重视的君子。所以说:“根据近世来了解远古;从一件事物来了解上万件事物,由隐微的东西来了解明显的东西。”说的就是这种道理。(1)(2)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3)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妄人者,门庭之间,犹可诬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上乎?【注释】(1)妄人:无知妄为的人。(2)其:指代“古今”。(3)无说:不能辩说。无度:不会分析思考。度,揣度。【译文】有些愚妄的人说:“古今情况不同,所用来治理天下的道也是不同的。”于是一般群众就被这种话迷惑了。那些一般群众,愚昧而不能辩说,浅陋而不能测度。亲眼目睹的事,都能被欺骗,更何况千载相传之事!这些愚妄之人,在日常生活中,尚且要进行欺诈、蒙骗,更何况对于那些千载之上,人所不能见的事情?(1)

圣人何以不可欺?曰: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类不悖,虽久(2)同理,故乡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以此度之。【注释】(1)以己度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衡量古代的事情。(2)乡:通“向”,面向。邪曲:邪僻,不正。【译文】然而圣人为什么不会受骗呢?答:圣人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衡量古代的东西。根据人性去测度一个人,以常情去测度个别人的情感,根据事物的一般情况去衡量其中的个别事物,依据言论的内容来测度实际的功业,用道来观察一切事物,这些古今都是一致的。只要同类事物不相背离,即使时间相隔很长,道理还是一样的,所以面对邪说歪理也不会迷惑,看到杂乱无章的事物也不会困扰,这就是因为按照这个道理推测一切事物的缘故。(1)

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2)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小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注释】(1)五帝:传说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2)举:列举。大:大概。下文的“小”指细节。【译文】除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五位帝王之外,那个时代没有流传到后世的名人,并不是那时没有贤能的人,而是因为时间太久了的缘故。五帝之中没有流传到后世的政治措施,并不是他们没有好的政治措施,而是因为时间太久了的缘故。夏禹、商汤虽然有流传到后世的政治措施,但不及周代的清楚,并不是他们没有好的政治措施,而是因为时间太久了的缘故。流传的东西时间一长,那么谈起来就简略了;近代的事情,谈起来才详尽。简略的,就只能列举它的大概;详尽的,才能列举它的细节。愚蠢的人听到了那简略的论述就不再去了解那详尽的情况,听到了那详尽的细节就不再去了解它的大概情况。因此礼仪制度就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了,音乐的节奏就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了。

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法先王,(1)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2)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3)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鄙夫反是,(4)好其实,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埤污佣俗。故《易》曰:“括囊(5),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注释】(1)党:亲近。(2)观人:当作“劝人”。(3)无厌:不厌倦。(4)埤污:卑污。佣俗:庸俗。佣,平庸。(5)“括囊”二句:括,结扎。囊,口袋。咎,过错。【译文】凡是说的话不符合古代圣王的道德原则、不遵循礼义之道的,就叫做奸邪的言论,即使说得动听有理,君子也不听。效法古代圣王,遵循礼义,亲近有学识的人,但是不喜欢言谈,不乐意宣传礼义,那也一定不是个追求真理的学者。君子对于正确的学说,心里喜欢它,行动上遵循它,并且乐意宣传它。所以君子一定是说话有条理、能言善辩的。凡是人没有不喜欢谈论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而君子更是这样。所以君子赠人以善言,比金石珠玉还要贵重;用善言来勉励别人,比穿华丽的衣服更美;让别人听到善言,比让人听钟鼓琴瑟之音还要快乐。所以君子对于善言,津津乐道而从不厌倦。鄙陋的小人与此相反,他们对言论只注重实惠,而不顾及文采,因此一辈子也免不了卑陋庸俗。所以《周易》说:“就像扎住了口的袋子,既得不到责怪,也得不到赞誉。”说的就是这种迂腐的儒生。(1)

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2)(3)则病缪,近世则病佣。善者于是间也,亦必远举而不缪,近世而(4)(5)不佣;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嬴绌,府然若渠匽、栝之于

(6)(7)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注释】(1)说:这里指游说。(2)远举:援引上古之事。缪:荒谬,谬妄。(3)佣:庸俗,一般化。(4)偃仰:俯仰,高低。(5)嬴绌:这里是进退伸屈的意思。嬴,通“赢”,盈余,满。(6)府然:宽广包容的样子。渠匽:渠堰。匽,通“堰”,渠坝。栝:矫正弯木的工具。(7)曲:委曲。【译文】大凡劝说的难处是:用极其崇高的道理去劝说那些极其卑鄙的人,带着最能将国家治理好的政治措施去接触那些最能把国家搞乱的人,这是不能直截了当达到目的的。举远古的事例容易产生谬误,举近代的事例容易流于庸俗,善于游说的人是取其中间,那就是必须做到举远古的事例而不发生谬误,举近代的事例又不会显得庸俗;说话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动,随着世俗的变化而变化;是说得和缓些还是说得急切些,是多说一些还是少说一些,都能适应情况,就像阻拦流水的渠坝、矫正竹木的工具那样控制自己;婉转地把所要说的话都告诉对方,但是又不挫伤他。(1)(2)

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3)下法则矣。接人用抴,故能宽容,因众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4)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5)术。《诗》曰:“徐方既同,天子之功。”此之谓也。【注释】(1)绳:绳墨。(2)抴:通“枻”,船桨,接人上船之物,引申为引导。(3)因众:依靠众人。(4)罢:同“疲”,指才劣之人。(5)“徐方”两句:此处引诗见《诗经·大雅·常武》。徐方,古代偏远地区的一个国名,在今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译文】所以,君子严于律己就像木工用墨线来取直一样,对待别人,就像梢公用舟船来接客一样。用墨线似的准则来严于律己,所以能够使自己成为天下人效法的榜样;用舟船似的胸怀来引导别人,所以能够对他人宽容,也就能依靠他人来成就自己治理天下的大业了。所以,君子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博闻多识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这叫做兼容并蓄之道。《诗经》上说:“徐国已经来归顺了,这是天子的大功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1)(2)

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3)喻之,分别以明之,欣驩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4)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虽不说人,人莫不贵。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传曰:“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此之谓也。【注释】(1)矜庄:庄重、严肃。莅:临。(2)端诚:正直真诚。(3)欣驩芬芗:指和气。驩,通“欢”。芗,通“香”。(4)说:通“悦”,使……喜悦。【译文】谈话劝说的方法是:用严肃庄重的态度去接近人,用正直坦诚的态度去对待人,用坚定刚强的意志去帮助人,用比喻称引的方法去启发人,用条分缕析的方法来使人明了,热情、和气地引导人,使自己的话语显得宝贵、珍异、重要、神妙。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你所说的话就往往不会不被接受,即使不去讨好别人,别人也没有不尊重的。这叫做能够使自己所珍重的东西得到珍重。古书上说:“只有君子才能使自己所珍重的东西得到珍重。”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1)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2)若其呐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于上所以道于下,政令是也;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小(3)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4)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注释】(1)中:符合。(2)呐:同“讷”,拙于言辞。(3)小辩:辩说小事。端:头绪。(4)分:职分,分界。具:全备。【译文】君子一定要辩说。人都喜欢谈说自己崇尚的东西,君子尤其如此。所以小人宣扬的是邪恶,君子宣扬的是仁爱。言论与仁爱无关,那么他说话就不如不说,善辩还不如口齿笨拙;所言与仁爱有关,则以好说为上,以不好说为下。所以仁道之言的意义很重大。发自君主,用来引导人民的言语,就是政令;出自臣子,忠于君主的言论,就是建议、谏言。所以君子对于仁的践行从不厌倦。一定是志之所好在此,行之所安在此,并以积极宣扬为乐。所以说君子一定是喜好辩说的。辩论细节不如把握头绪,把握头绪不如抓住根本。辩论细节能够精察,把握头绪能够明白,抓住了尊卑上下的根本就能得到辩说的根本意义。圣人、士君子所应有的作用全在于此。

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1)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2)(3)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4)(5)君子之辩者也。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6)(7)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8)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注释】(1)居错:举措,举用或废置。居,读为“举”。错,置。迁徙:变动,变化。(2)斯须:片刻,一会儿。(3)党:同“谠”,正直。(4)无统:没有要领。(5)用其身:任用其人。(6)均:调也。这里指说话动听、口舌调均。(7)噡唯:语言或多或少。噡,多言。唯,少言。(8)奇伟:夸大。偃却:同“偃蹇”,高傲。【译文】有小人式的辩说,有士君子式的辩说,有圣人式的辩说。不预先考虑,不早作谋划,一发言就很得当,既富有文采,又合乎礼法,措辞和改换话题的时候,都能随机应变而不会穷于应答,这就是圣人式的辩说。预先考虑好,及早谋划好,片刻的发言也值得一听,既有文采又细密实在,既渊博又正直,这是士君子式的辩说。听他说话虽然言辞动听但没有系统,任用他做事则诡诈多端而没有功效,对上不能顺从英明的帝王,对下不能使老百姓和谐一致,但是他讲话很有分寸,或夸夸其谈,或唯唯诺诺,调节得宜,这类人足以靠口才而自夸自傲,可称为坏人中的奸雄。圣明的帝王一上台,这种人是首先要被杀掉的,而盗贼还在其次。因为盗贼还能够改过自新,而这种人却不会改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