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克育儿经:精华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3 19:15:21

点击下载

作者:(美)斯波克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斯波克育儿经:精华版

斯波克育儿经:精华版试读:

第一章 和孩子交流——读懂孩子的秘诀

通过亲切的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

孩子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做父母的如果想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就要学会读懂孩子。

哭闹是孩子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哭闹是健康的表现,那是孩子告诉你他需要你。如果做父母的能读懂孩子的哭闹、姿势和平常的行为,你和孩子的关系一定会更加亲密。

我认为学会倾听孩子非常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应该学着倾听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倾听就是你要集中注意力,用观察的心态去倾听,而不是以焦急忧虑的心态对待孩子。

要懂得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可以通过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来学习,但是最主要的方式还应该是仔细观察孩子。也就是说,你要花时间去听、去观察孩子,而不仅仅是喂饱了、洗干净了、哄睡觉了这样简单,你要特别注意地去关注孩子。

你要相信自己,你会比想象中的自己更能读懂孩子。

哭闹:孩子和父母早期交流的方式

孩子是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星期,他一饿就会哭,再大一些,尿布湿了,或者哪里不舒服,孩子都会哭闹起来。

在刚出生的几个周里,孩子一哭,你就给他喂奶,他可能没到喂奶的时间就饿,这时喂他并没有什么不妥,并不会惯坏他。

在最初的几周里,小婴儿可能随时需要喂奶,他吃奶的时间可能有规律,也可能毫不规律。你要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孩子自己会告诉你多久该给他喂一次奶。

喂奶后哭闹是因为孩子胃里不舒服,做父母的要帮他拍拍背。你可以把孩子抱直伏在你的肩膀上,轻轻拍拍他的后背,让他打打嗝,把吃奶时吞进胃里的空气排出来。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学会分辨孩子哭闹的不同原因。观察一段时间后,你就能分辨出孩子为什么哭,究竟是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

有些孩子白天哭得多,有的夜里哭得多,还有的没有时间规律。不同孩子的不同哭闹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他对新环境的情绪反应,他的活跃程度,以及他对周围人和事的关注情况。这种情绪反应各异,是每个孩子特有的,是孩子与外界沟通的纽带。

我发现,如果家长能懂得孩子哭闹的原因,就会及时作出反应,给孩子以安慰。

婴儿肠痉挛

婴儿肠痉挛的症状

有的孩子固定在下午晚些,或是晚上某个时候哭闹,这叫婴儿肠痉挛。

大多数有肠痉挛症状的孩子每24小时会哭闹3个小时甚至更久,表现为腹部鼓鼓的、肚子有气、胀而疼痛,以致哭闹不停。

患婴儿肠痉挛的多为2~4周的孩子,这种症状3个月之后就会渐渐消失。

有些孩子在吃奶后出现哭闹、烦躁情绪,这可能是喂得太多或根本没喂饱。

喂奶前一般不会发生肠痉挛,喂奶前哭闹大多是因为孩子饿了。

肠痉挛的发病原因及解决方法

值得庆幸的是,肠痉挛并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水平。另外,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吃奶粉,孩子都可能发生肠痉挛。如果孩子出现了肠痉挛,大多数父母会自责,觉得非常对不起孩子,认为他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这时要请医生做全面检查,如果无大碍,就可以放心了。

改变孩子的配方奶粉对缓解肠痉挛没有太大作用。

如果妈妈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或吃过多的巧克力会加重孩子哭闹,远离这两类食物则会减轻孩子的哭闹。

有时,肠痉挛可能是因为孩子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一旦发现这种异常哭闹的现象,孩子的看护者首先应该做的是停止喂这种奶粉,然后赶紧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有时,给孩子吸吸奶嘴可能有用,你会发现孩子的胃感到舒服多了。把孩子抱起来轻轻地摇晃,或用透气的小毛毯把他包裹好放在小床上的方法会让有些孩子觉得很舒服。

有些孩子的肠痉挛发作是因为家里刺激过多。因此,不要让家里环境太吵,放点轻柔舒畅的音乐,以免过度刺激孩子。有时,婴儿床旁呼呼作响的吹风机和吸尘器也会是孩子哭闹不停的罪魁祸首。

抱抱你的孩子

记住,在小婴儿时期,你不必担心孩子一哭就抱会把他宠坏。稍大一点后孩子可能会有要求,他用哭闹的方式指使父母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没有到百天的孩子不会因为一哭就抱而养成娇纵任性的坏脾气。

孩子哭是因为他确有需要,而不是要控制父母。

你完全可以把孩子早期的哭视作真哭——是因为他难受了、不舒服了,这时你大可不必担心会宠坏他。

婴儿激惹性哭闹

排除肠痉挛,经常性地、无故地、定时哭闹(往往在下午晚些时候或晚上)叫做激惹性哭闹。

这种哭闹通常在3个月以后就自行好转。出现这种情况时,孩子看起来疼得并不厉害,或者比肠痉挛疼的程度要轻,只是在哭闹时间上有特定的规律。

对激惹性哭闹的孩子,做家长的抱一抱,哄一哄,摇一摇,就会让他大感安慰。或许再喂喂他就不哭了,或者只是给他安慰奶嘴吸吸就好了。婴儿烦躁

婴儿烦躁是指:孩子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不安稳。哭闹没有规律,肚子看上去既不疼,也不胀,这样的孩子需要一段调整时期去适应生活环境。

这种现象常常在前3个月很明显,然后孩子就会慢慢适应外界环境并且安静下来。

这是因为孩子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不成熟,在生后的前3个月需要时间逐渐适应与母体不同的环境。因饥饿而哭闹

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哭闹一般都是由于饥饿。孩子这时只有通过哭闹这唯一的办法告诉爸爸妈妈他饿了。

如果上次的喂奶量不足,比如妈妈只喂了半边奶或者孩子只吃了一半的配方奶,那么孩子可能没到预先估计的喂奶时间就饿了。

如果孩子生长得快而喂养没有跟上,也会在睡梦中饿得哭醒。

喂奶时间

这就需要做父母的缩短喂奶间隔,一天多喂孩子几次,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给孩子喂奶并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间隔4小时,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但是,千万切忌孩子一哭马上就喂(最初几周除外)。

如果距离上次喂奶还没超过2小时,就要等几分钟,或拿个小奶嘴给孩子吸吸,观察一下再做决定不迟。这是因为喂奶间隔还太短,哭闹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如果距离上次喂奶已超过2小时,或者上次喂得不够饱,就可以考虑该给孩子喂奶了。亢奋的孩子

有的孩子过于亢奋,表现为常常手抓脚蹬,无法安静下来。突然的声响、噪音或是洗盆浴时感觉非常不适,往往会使这种孩子烦躁起来。

有些孩子也会同时出现消化不良的肠痉挛或激惹性哭闹。

解决孩子亢奋的方法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亢奋的表现,可以用柔软的毛毯把他包起来,让他觉得舒舒服服的,从而起到缓解亢奋的作用。

另外,这种孩子更喜欢擦浴,而非泡泡盆浴。

为避免这种现象,做父母的要尽量减少家里的噪音,减少生人来访及突然的声响等其他有可能引起孩子亢奋的情况。尿布湿疹和出牙——孩子哭闹的另一原因

尿布湿疹

有些孩子皮肤比较敏感,尿布一旦湿了就会哭闹起来,尤其是在出现湿疹红屁股的时候。

如果你觉得孩子哭和尿湿了有关系,就需要赶快给他换个新尿布。

通常纸尿布的吸水性比布尿布强,但是如果你发现及时地更换纸尿布可以减少对孩子皮肤的刺激,就应该第一时间更换以便让孩子更舒服。

孩子出牙时的表现

如果孩子哭闹时有流涎、喜欢咬东西的现象,就表示孩子要出牙了。这种伴随出牙的一系列表现大多会在孩子3~4个月时出现,可以一直持续到1岁半至2岁牙出齐。

这时孩子总喜欢往嘴里塞东西:自己的小拳头、玩具以及一切他能拿到手上的东西。

做父母的最好能识别孩子出牙的表现,因为这种表现可能会持续几年时间。

健康的孩子出牙的具体方式和情况可以说千差万别。有些孩子出牙时没那么烦躁不安,而有些孩子则会对出牙比较敏感。

橡胶环

出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安全的咀嚼物,如橡胶环(注意!千万不能给孩子太细小的脆塑料制成的玩具,这种塑料一旦碎了就有可能被孩子吞下去,非常危险)。

处于出牙期的孩子很喜欢嚼橡胶环,有些孩子因为出牙可能会食欲不振或夜间哭闹,有时,只要让孩子吃一会奶,他就会重新入睡了。得心应手对付孩子哭闹:一些有效的建议

解决孩子哭闹的办法

有多种方法可以缓解孩子的哭闹,不同的孩子对爸爸妈妈不同的处理方法反应各异。在实际生活中,爸爸妈妈要留心孩子对不同的处理所做出的反应。

1.把孩子抱起来搂在怀里。放心,孩子还小,不会把他宠坏。

2.如果你发现孩子饿了,就该给他喂奶。如果刚喂过不久,那么给他一个奶嘴吸会儿再喂。

3.有些孩子,走一走、摇一摇就能把他哄睡着,而有些孩子更喜欢被毛毯包裹起来,一被裹起来就会安静下来。

4.有些父母喜欢把孩子放进婴儿车或轿车的安全座椅里,带孩子出去透透气、散散步,这是完全可以的。

5.如果孩子看起来哪里疼,可以先试着把他放在膝上轻轻摇晃。

6.如果你怕孩子在洗澡时被烫到,可以在把孩子放进水中时围个小肚兜或毛巾加以保护。

7.如果孩子烦躁,给他唱歌或放音乐听听。

对0~3个月的孩子增加肌肤接触

至今仍未有研究揭示引起婴儿烦躁和婴儿肠痉挛的直接原因。最近科学家们发现: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妈妈和孩子皮肤接触比较多,时间比较久,因而孩子很少哭闹;而在发达国家,孩子常常独自一人睡在婴儿床里,更有甚者,有的妈妈尽可能地让孩子睡在单独的房间里,远离任何声响,这反倒不好。

我的建议是,在前3个月,做爸爸妈妈的不必担心过多接触会把孩子宠坏,对于有肠痉挛或烦躁不安的孩子,家长应该经常给他裹个毯子多抱一抱他,在小摇床里摇一摇或者让他听听优美的音乐,不要等到他哭起来了才这样做,平时就要给小孩子多多的关怀才对。

爸爸妈妈也别把自己累垮了。孩子也可能跟你一样疲劳,过了头3个月,他可能就不会那么爱哭闹了。

如果孩子因为上述原因而容易哭闹,父母也不必觉得内疚而自责。只要通过认真倾听和积累经验,做家长的能知道孩子为什么哭闹就行了。孩子病了吗

在患上感冒或者感染上某种疾病之前,孩子就可能变得异常烦躁不安。这时,先给孩子量量体温,并做记录,以备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孩子可能会有流涕、咳嗽、肠蠕动减慢、恶心等症状,这时孩子的哭闹可能与平时不同。

做父母的要密切关注孩子任何细微的变化,比如粪便的变化、体温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你要告诉医生孩子的所有症状,以便他告诉你如何护理孩子。吸吮

孩子尤其喜爱吸吮。他并不是因为要吃奶、进食,就是喜欢吸吮。吸吮反射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领,在孩子刚一出生妈妈还没下产床时,就可以吸吮妈妈的乳汁了。

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孩子吸吮的需求,就要花足够长的时间给孩子喂奶。这并不单纯是要把孩子喂饱,还要满足他的吸吮要求。

母乳喂养可以很好地满足孩子这种需求。20分钟的喂奶时间足够满足孩子的肚子和嘴巴了。

如果喂奶粉,橡胶乳头上的小孔不要开的太大,不然匆匆地几分钟就吃饱了,但是吸吮的要求还没有被满足。

吸吮的作用

吸吮能帮助孩子缓解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情绪,使烦躁不安的孩子安静下来。有时候孩子喜欢吸手指头,就是这个原因,让他吸吸好了。准妈妈甚至可以在做B超检查时看见孩子吸手指头的影像!

安抚奶嘴

有些父母更喜欢用安抚奶嘴而不让孩子吃手指。安抚奶嘴可以在3~4个月时就停用了,可是咬手指的习惯却不容易改掉。但是,1岁以内用过安抚奶嘴的孩子对环境的变化更敏感、更易怒。

如果做家长的想给孩子用安抚奶嘴,那么一定要观察1~2周,直到孩子学会吃奶了。如果过早给孩子用安抚奶嘴,他就很难适应母乳喂养。伸伸手

如果孩子向你伸出小胳膊,那么可能是要你抱抱他,不用担心会把他惯坏。在初生的几个月里,孩子需要通过你的怀抱、温柔的摇晃、跟他说话、抱着他多走动而和你亲近。

当孩子向你伸出手要你抱时,不管他哭不哭,都需要你做出反应,大多数父母都会把孩子抱起来哄一哄。

有时你正在忙着给孩子换尿布,他就要你抱他,跟他玩,但是你没法立即就满足他。不用担心,只是一小会儿,不会让孩子觉得你不理他了,更不会让他失望沮丧,因为孩子知道你最终是会满足他的。蹬蹬腿

如果孩子在洗澡时欢快地蹬着腿、笑着、咿咿呀呀地说着什么,说明他洗得非常开心。这时,父母可以继续让他洗,让他在水里玩。

孩子兴奋时也会蹬蹬腿,比如快开饭时,他就会非常开心。孩子有时会手舞足蹈、蹬着腿、挥着小手、小脑袋也不停地动来动去。

孩子哭闹或烦躁时也会使劲地蹬腿。需要强调的是,单纯的蹬腿不能说明你必须做出哪种回应,这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来决定。

孩子是哭着蹬腿,还是笑着蹬腿?他是在享受蹬腿带来的快乐吗?如果是的话,就不用在意了。孩子的发声练习

孩子发出的一些声音和动作有时可能没有什么意义,或在不同的时候具有不同的意义,关键是看孩子接下来的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比如大多数孩子偶尔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这可能是他叫着玩或清喉咙的声音,孩子可能在欣赏自己的声音呢!

孩子还会模仿大人的声音,他也会很开心地发出哼哼声。有时候他在胃疼或尿布湿了的情况下会发出这种哼哼声。我想,这时你想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发出这种哼哼声,而不是置之不理。

另外,孩子的面部表情也会给你很多提示。孩子可以在睡眠中发出这种哼哼的声音,就像在做梦,也会在醒后期待吃奶时这样欢快地叫。做父母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在孩子大约2个月的时候,会从喉咙后部发出喔喔的声音了,这是孩子要学说话的最初征兆。高声尖叫

突然有一天,小孩子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发出的声音,他会一次又一次地欢快地叫喊,享受自己发出的美妙声音。

有些孩子高声尖叫给自己听,还不停地重复。这种尖叫让孩子感到欢快,如果父母能应和他,孩子会更加兴奋。

孩子会毫不疲倦发出这种学话前的声音,并且自娱自乐,一般情况下,家长不回应这种发声也没关系。

有些父母喜欢应和这种声音,陪着孩子一起探索咿咿呀呀的这种冒话前的“说话”。对孩子这种“发声练习”给予回应,并适当地鼓励孩子就足够了。父母的应和

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会使父母非常激动。在初生的几周里,孩子除了吃就是睡,渐渐地开始发出声音,做出各种动作,这些都反映着孩子各自的性格。

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欢你,不管你怎么回应,他都会非常高兴。当爸爸妈妈和孩子说话,把孩子抱起来,对他微笑,孩子会模仿爸爸妈妈的样子。

重要的是要用爱心和善意去关怀孩子而不是单单分析孩子每次不安的原因。分析孩子的一举一动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一直陪着他,关心着他的一举一动,并对他的进步欣喜不已,继而将这种感情带入到你跟他交流的语气中。

如果你太在意分辨出孩子的每个声音、每个举动,你对孩子的爱、温暖、善意、为孩子感到的兴奋都会无形中因你的小心翼翼大打折扣。

父母的热情回应比确切地思考“我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意思”要有价值。从高兴到哭泣

孩子可能上一分钟还很开心,下一分钟就哭起来了,也能立即就不哭了,然后很开心,转变很快。他的情绪就是可以这样飞快地转变。

如果你能知道孩子为什么不高兴,就能懂得孩子能很快就转变这种不好的情绪。

有些孩子由于吃了奶不饿了所以变得很高兴,而有些孩子一被抱起来立即就不哭不尖叫了。

只要你能够适时地回应孩子,他就很容易获得满足。

孩子一旦觉得无法沟通,就会哭闹起来;一旦家长做得对了,孩子很快就不闹了。

如果你的孩子情绪变化如此快,你也就不必担心把他放下来换尿布的间隙他会哭。

只要父母对孩子的表现做出回应,而且这种回应正是他想要的,他就一定会立即做出相应的反馈。疼爱你的宝贝

总而言之,做父母的一定要记得时刻爱你的孩子。父母要在孩子发出的所有声音——尖叫也好,咿咿呀呀也好,以及其他的交流方式中欣赏、疼爱他。

你的一言一行中流露出的喜爱给了孩子自我欣赏的自信,会让他觉得自己是被关心的、被疼爱的。

尽管此时的孩子如此幼小,然而如果你能够对他的要求做出回应,他就会感受到愉悦并获得自信。陪伴在他的身边是对孩子首要的和最好的回应。你陪伴孩子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读懂孩子的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与孩子建立起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第二章 新生儿父母关注的问题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一版《斯波克育儿经》出版后,很多家长写信向我咨询新生儿期间的一些具体问题。尤其是在第一个小生命来临时,大多数家庭会感到有点手忙脚乱。

因为现代新家庭大多比较独立,离亲戚和父母比较远,从他们那得到的育儿指导明显不足。因此,下面我对父母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详细解答,并试着给予可行的建议。

问:我孩子的脐根处很红,看上去很吓人,是不是感染了?

脐带是在宫内连接胎儿和胎盘,以便将营养供给胎儿的通路,在分娩时被切断结扎而形成脐根,脐根在1~3周后结痂脱落。

有时在脐带脱落时,脐部会有少量渗液,或周围呈粉红色,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父母不必担心。

一旦脐部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或表面发亮红色,说明可能已经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如果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得脐炎。也可以每天用消毒棉签蘸外用酒精(均为75%),擦拭脐带根部,每天2次,直到脐带残端脱落。

在脐带残端脱落期间,要避免在洗澡时让脐根沾上水。洗澡时可以用海绵或湿毛巾给孩子擦身体,避免碰到脐部。保持干燥可以预防感染,加快脐带残端脱落。

你的孩子这种“脐根红得吓人”必须去看医生了,不过很多时侯经过医生仔细检查后并无大碍。

问:当我和孩子从医院回家后,我发现孩子的头软软的立不起来,我该怎么办?

孩子刚生下来头都是软软的,立不起来,因为刚出生孩子颈部的肌肉还没有发育强壮起来,还不能支撑起头部。

孩子出生时,头占整个身体的比例最大,这更让刚出生的孩子的头看上去摇摇欲坠的。

重要的是,这对初生的孩子来说是正常的自然情况,2个月后孩子的颈部肌肉就会足够强壮,可以支撑起头并保证头的安全。到了那时,做父母的才可以安心地用胳膊支撑起孩子的头,采用摇篮式的抱孩子方法。把他直立抱着趴在大人肩上时,也不用用手扶着头了。

问:我该如何避免孩子发生婴儿猝死征(SIDS)?

SIDS即婴儿猝死征,其表现为6个月以内的健康孩子在襁褓中突然死亡。

虽然至今病因并未明确,但这种死亡跟大脑控制呼吸中枢失灵和控制肺呼吸失调有关。

幸好我们知道怎样可以降低孩子发生SIDS的可能性,那就是家里一定要是无烟环境、母乳喂养、在把孩子放进婴儿床时要让他仰卧,这些都可以降低孩子发生SIDS的几率。

当我第一次写《斯波克育儿经》时,大家还不知道这些方法。儿科医生们的认真研究可以避免SIDS的发生,这给广大的家长们带来了巨大希望。

令人吃惊的是,只要把孩子趴着睡的姿势调整成仰卧,SIDS的发生几率就减少了一半!

我们曾一度担心让孩子仰卧着睡会有漾奶和窒息的危险。但是事实是,大多数孩子这样睡毫无问题,所以我今天向你推荐这种“仰卧睡姿”为孩子最安全的睡姿。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漾奶或呕吐,请向儿科医生咨询,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考虑他应该怎样睡才比较好。

问:家里有客人时,怎样避免孩子暴露于感染源?

所有的家长都在试图保护孩子免于感染。虽然保护孩子完全免于感染并不现实,但家长确实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一般常识。

如果即将造访的客人得了感冒、流感或者其他传染病,你要恳请他们痊愈了再来家里做客。他们会理解你是为了孩子,并会抽空来做客。

请客人或来照顾孩子的阿姨在抱孩子之前洗洗手是个非常好的预防感染的方法,尤其是1~2个月的孩子,特别容易被感染。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哪怕他们已经感冒了,当他们与小孩子们玩的时候,经常是忘乎所以,不亦乐乎,也就不会注意是流涕了,还是冲着小孩子咳嗽了,无意中自然就成为了小孩子的大感染源。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要把孩子与亲戚和朋友们隔离,孩子需要外界的刺激,父母们也需要从照顾孩子的繁忙中抽身歇一下,我的这些建议是提醒做家长的要在隔离孩子免受感染和参加家庭社会活动之间权衡利弊,保持平衡度。

问:我的孩子吃得够吗?我如何知道他是不是饱了?喂奶时间不规律是问题吗?

有很多方法判断母乳喂养的孩子是不是吃饱了。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在喂过后表现出明显的满足而睡得很安稳,说明他吃饱了;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闹,也不爱吃奶,说明他没吃好。

在初生几天妈妈有奶后,一般情况下尿布每天会被尿湿6次左右。如果正常喂养,尿液颜色呈无色或微微发黄;如果尿色过深,尿量少,或呈淡粉色尿(尿中有结晶)则说明喂奶量不足。

大多数孩子在出生1周后每天肠蠕动3~10次,有些孩子仅仅隔一天蠕动一次。孩子吃母乳时粪便是稀样深黄色的。肠蠕动少或粪便很少都说明孩子没有喂足,孩子的尿和粪便突然减少,肯定是因为摄奶量突然减少所致。

给孩子测体重是很重要的检查。如果你担心孩子是否吃得够,别迟疑,找医生帮孩子测测体重就知道了。

还有个方法能判断孩子是不是吃饱了,妈妈可以留意喂奶前乳房是满满的感觉,喂奶后立即变得软些。

有些妈妈通过喂奶时听到孩子吞咽的声音,看到孩子嘴里的乳汁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正常健康的孩子通常都没有固定的喂奶时间。在出生后前几周,许多孩子每2个小时吃一次奶。如果你的奶量充足,孩子喂养得很好,一般可以每3~4个小时喂一次奶。

每个孩子喂奶的规律都不一样。更重要的是你的孩子吃过奶后心满意足、尿布更换的次数和大便的量合适、孩子体重的增长也合适。如果达到上面的要求,孩子一定会茁壮成长的!

问:为什么新生儿的头肿的那么大,好像在重量级拳击赛中被揍了?

孩子出生时通过产道很耗时间,可能让孩子和你感到这个过程漫长而无止境。由于孩子的头比身体大得多,在出生时便会被挤压,所以头会肿得跟足球一样大。

一两周内,孩子的头会迅速恢复成正常大小。这种挤压不会对孩子的脑或其他身体部分造成任何负面损害。

少数孩子后脑部会有水肿,往往位于单侧,这种水肿可能持续几周才会消退,这是头皮附近的皮肤形成血肿造成的。同生产时头被挤压一样,这种血肿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奇怪的头形也会很快恢复正常。

问:我家宝贝的呼吸每时每刻都不一样,有时候急促用力,有时候轻柔舒缓,哪种情况应该引起我的注意?

新生儿的呼吸声在白天、晚上的不同时间都可能不一样。你可能会在孩子睡觉时发现这种变化:孩子可能突然加快呼吸,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频率。这是正常现象,很多健康的孩子也会这样呼吸。

有时孩子的鼻子不通气,呼吸声可能会比平常粗。如果孩子没有什么不适,皮肤颜色也正常,就不用过多担心。孩子偶尔会打打呼噜,这也没有关系。

呃逆,由于其声音大、持续时间长,往往会把家长吓到。大多数孩子都曾有过呃逆的经历,这对健康并无大碍。

打呼噜和呃逆都应视为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孩子的呼吸声粗快而且持续好几分钟,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所致,也可能与肋间肌被向里拉有关。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上述任何症状,一定尽快询问医生。

问:如果使劲压孩子的囟门会不会损伤他的大脑?

孩子头前部的柔软部分叫做囟门,是四块头骨汇合以组成头骨前部的地方。囟门闭合需要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这个区域并不那么敏感,当你在给孩子洗澡、换衣服、陪他玩耍时,偶尔碰到柔软的囟门并不会伤到孩子的大脑。囟门跟孩子其他部分没区别,但同样需要呵护。

问:如果我太用力或者向上拉拽孩子的胳膊,会不会使他的肘关节脱位?

父母和孩子安全快乐地玩耍是非常有益的,新生儿肘关节脱位是非常少见的,但是有些姿势很容易造成暂时性肘关节脱位。这种脱位经常发生于3个月至3岁的孩子。

引起脱位的最常见情况是:学习走路的孩子突然被父母单胳膊拉起来;当孩子要跌倒或者要下蹲耍赖时,父母下意识地提起胳膊,往往就会造成肘关节脱位。受伤的胳膊下垂无法动弹,一动就疼。

在婴儿期,这种脱位往往是由于快速拉拽孩子的胳膊而造成的。虽然肘关节脱位不常发生,但家长还是要警惕这种拖拽动作,以免孩子受伤!

一旦发现孩子无法正常活动胳膊,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医生会迅速做出诊断,并且只用一个动作就可以把孩子错位的肘关节复位了。

问:我的孩子经常漾奶,有时候我分辨不出他是呕吐,还是单纯的漾奶,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所有孩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漾奶现象,这是因为胃入口处的肌肉环尚需要时间才能发育成熟。

如果孩子除漾奶外没有什么不对劲,就请家长放心好了。大多数孩子长到6个月大时就不会再漾奶了。如果孩子频繁漾奶,且漾奶量很大,这就叫做反流。虽然孩子漾奶量很大,给家长带来很多麻烦,这却是孩子健康而有活力的象征。

如果医生检查后确定孩子经常漾奶是由反流导致的,会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养,把牛奶调稠一些,喂完奶后,稍微让孩子俯卧一会,抬高他的头部和胸部,从而加速胃排空。

呕吐指的胃容物喷射而出。呕吐时,胃里的食物涌出呈喷射状。比起漾奶,对于这种呕吐现象,家长要多加注意,因为呕吐可能是感染、肠梗阻或其他疾病的一种表征。

问:由于孩子很早就出院了,万一在家中发生黄疸,我该怎么分辨,又该如何应对?

很多新生儿皮肤发黄,叫做黄疸,这是由才初生几天孩子肝脏的还未发育成熟造成的。黄疸从身体的上部开始,有些会蔓延到下肢。黄疸并不可怕,在孩子生后的第二周就会慢慢消退了。

有些孩子是因为摄奶量不足而发生黄疸,所以黄疸也是母乳不足的早期线索。全身的黄疸大多是由于母婴的血型不合、感染和肝功能异常。医生会根据简单的血液生化检查来检测黄疸的情况。

第三章 新生命的到来

做好迎接新生命的物质和心理准备

照顾初生的婴儿与照顾两三个月大的孩子相比,只有两点不同而已。一是两三个月大的孩子的父母终于要从没有经验的困难中走过来,二是婴儿激惹和腹痛现象也减少或消失了。

在并不怎么发达的社会,四五岁的小孩都可以照顾自己刚出生的弟弟妹妹,经验看起来并不重要,这基本是由于没有计生措施,孩子才会陆陆续续地到来。

所有女孩子和妇女都懂得怎样照顾小孩子,从没有手忙脚乱,也没有任何书籍指导,她们很自然地从实践中学到这方面的知识。

此外,如果发生不知如何处理的特殊情况,都至少会有一位姥姥或奶奶在旁边立即给予指导。

我敢说迄今为止最普遍的问题是找到如下问题的答案:孩子为什么会哭,我该怎么做?

大人往往觉得孩子哭是因为尿布湿了,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很难受。其实孩子跟成人一样,比如盖上被子或毛毯,肯定是感觉更温暖而不是寒冷。所以从正常成人的角度分析孩子哭的原因就可以了,不必绞尽脑汁。

在孩子大哭时,打开别尿布的别针,查看孩子是否尿湿了是一直沿用的方法,尤其是在过去孩子们都用别针别尿布的时候。这么多年,我从未听说过哪个妈妈做不好,这并不难。

新生儿哭闹

孩子哭闹是因为饿了吗?这最难回答了。

如果开始母乳喂养,你一定希望多次且频繁地哺孩子,以给予乳房足够的刺激。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孩子特别爱哭闹跟上次喂奶的多少毫无关系,那么这个孩子的易激惹、烦躁不安、哭闹就很难说是不是因为饥饿。

婴儿肠痉挛往往在下午晚些时候或傍晚发作,由于每天都在固定的那4个小时期间发作,所以非常容易诊断。

如果孩子是因为烦躁或饥饿哭闹,你可以试试给孩子喂奶。但是如果孩子总是频繁地烦躁哭闹,可能是因为妈妈喂的时间太长,而导致孩子非常累,从而很不耐烦。

可用下面的方法加以缓解:不要每个小时都喂孩子,偶尔用奶嘴代替,用摇篮摇摇孩子,或者抱着孩子走动走动。

对于人工喂养的孩子,不用花心思猜想孩子是焦躁还是饿了,如果1个月的孩子在不到2个小时前吃了85克的配方奶,大多是不会饿的。

我给出上述缓解的建议不是要力求简单,而是不想让妈妈们过于疲劳。如果你可以做到几乎不停地喂奶。而且孩子也健健康康的,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如果你想给孩子喝配方奶,可以视孩子情况随时给他吃奶。我认为逐渐形成4小时一次的喂养方法既准确又方便,而不需要等到孩子哭闹不安了才急急忙忙地去准备奶瓶。

开奶方法

如果想母乳喂养,应怎样开奶?怎么做最好?

研究发现,早期开奶,甚至是妈妈还没下产台时就开始让新生儿吸吮妈妈的乳汁,不仅加强了母婴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最好的开奶办法。

有的妈妈觉得用枕头支撑身体,半坐着喂孩子很舒服,也可以在孩子身下或者妈妈胳膊下面放一个或几个枕头来起支撑作用。另外,可以采用妈妈躺下来面对孩子喂奶的姿势。可以向在母乳喂养方面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或者国际母乳协会(La Leche League)寻求帮助,找到你最合适的喂奶姿势。

孩子出生后3~4天才会大量分泌母乳,而在最初的几天里孩子大多都在睡,并不饿。过后的几天里他就会很能吃,随着这种刺激,妈妈泌乳量也会相应增加。

在母婴室,妈妈和孩子在一起,会促进奶量的增加。

喂奶方法

你可以这样做:只要孩子是完全醒着的,且看上去饿了,就要给他喂奶。

在有些国家,妈妈工作时,孩子就被放在旁边的吊篮中,不到1个小时就会醒1次,妈妈就得立即喂他,好让孩子安静下来,本来喂奶间隔时间就短,胃还没有完全排空,所以喂一小会儿孩子就又睡着了。

在我们的习惯里,都把孩子放进婴儿床里,喂奶间隔时间长些,每次喂奶量也要相应地多些。

妈妈奶量的多少取决于每次是不是完全排空乳房和多久喂一次奶。

在孩子刚到来的几周内,送给妈妈个奶瓶用好像是一种善意的举动,但这会相应地使乳房减少泌乳量,所以一定要不惜代价避免使用奶瓶。

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在孩子醒了哭闹时,特别是距上一次喂奶2个小时或以上时,给孩子喂奶。如果你觉得孩子已经特别饿了,只隔1个小时喂奶也没有关系。

可以先让孩子在一侧乳房吃个够(一般前5分钟孩子就吃得差不多了)。但如果孩子10分钟或15分钟后还没有吃够,就让他换另一侧吃,直到他吃饱为止。妈妈要记得下次喂奶时要先喂另一侧乳房。

巧妙喂奶有助于新生儿入睡

有些孩子很难哄入睡。虽然他吃奶后在妈妈怀里睡着了,但一把他放在冰冷的床上,他立即就会醒,还会哭闹不停。这时再把他抱起来喂,他又会安静地睡去了。没有经验的妈妈一定要有判断力,否则就会累得体力不支。

可以尝试1个小时喂饱一次,至少控制在1个半小时内喂2次,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可以尝试使用小奶嘴或让孩子躺在你的臂弯或摇篮里轻轻摇摇、哄一哄,也可以轻轻按摩孩子的背部。一般情况下,孩子1个小时会饿醒一次。

人工喂养

如果你决定不选择母乳喂养,医生会教你使用配方奶、奶瓶的方法和技巧。婴儿配方奶有三种剂型:粉末型、浓缩型和即食型。粉末型和浓缩型都要加水调配后才能给孩子喝,只要参照包装上的调配指导就行了。即食型奶粉价格最贵,其次是粉末型奶粉。

在美国大部分地区,已不需要烧开水来调配配方奶了,只要遵从医生的指导就可以了。

奶瓶、奶嘴、奶嘴环都要在每次使用后用皂类和水清洗干净。为孩子的到来做准备

有些父母毫无缘由地害怕买婴儿用品,直到等孩子出生了才置备,觉得这样最保险可靠。

但是正如一些刚做妈妈的人跟我讲的一样,这样做的唯一缺点是:如果你有产后忧郁症(产后几周感觉莫名伤心),或者只是觉得累,或不知道刚一回家做些什么,任何一件小事都会被扩大而令人烦恼。

就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必需品,什么是没必要购置的吧(对于什么是必需的,做父母的看法各异)。

购买婴儿床上用品

婴儿床可以用到孩子3岁。婴儿床要有一圈衬里,因为孩子在床里会滚来滚去,贴到床的四壁。婴儿床四周的条板(形成婴儿床的四壁的木条)间隔应该小于6厘米。

床垫也要选择刚刚适合小床的,通常是海绵裹着内置的弹簧,或者海绵外面覆无孔防水布料。有时旧式的动物毛制成的床垫,会使有家族过敏史的孩子致敏。

婴儿床的床单要选择有弹力、容易卷起、不易窜位且干得快的布料。小毯子往往要选聚酯的、棉的或丙烯酸类纤维的。当然不能只备一两张床单,除非你给孩子用睡袋。你总要准备几张防水床单,以免孩子的尿把没有保护性外罩的床垫弄湿了。

体重秤

如果你定期带孩子看医生,就不用准备秤了。家里的秤会使没有经验的父母过分担心孩子的体重变化。

洗澡容器

将有顶部的织物浴具改成换尿布的台子是非常方便的。然而,用厨房洗涤槽中的塑料盆做容器洗澡或站着洗,也是可以的。

衣物

孩子的睡袍白天晚上都能用。连指手套可以防止孩子把自己抓伤。长的睡袍可以防止孩子踢掉被子。

睡袋

等到孩子6个月的时候,与其把他包起来还不如把他放进婴儿用睡袋,放在床上。睡袋的材质取决于季节,带扣子或者拉链的睡袋可以从脖子到脚地包裹孩子,白天晚上都适用。

尿布

一次性尿布很方便,而一些家长还是更喜欢布尿布,每天在家自己清洗用过的尿布。这样你可能每天要洗24个,那么如果72个呢?可就是个大工程了。如果你要自己洗尿布,就要备一个大大的装尿布的桶。

安全座椅

可以放进轿车里的折叠婴儿座椅非常方便。一种政府批用的准许体重不到9千克的孩子使用的靠椅,还可以做轿车减震器。

你开车时,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经过安全测试的安全座椅,哪怕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小心地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安装座椅。

9千克以下的孩子坐在安在后座的小椅子上是最安全的。很多汽车供应商都会指导家长如何正确使用这种汽车用婴儿或儿童座椅。做好当哥哥姐姐的准备

向家人宣布新生命的到来

如果家里已经有孩子了,让他们做好迎接弟弟妹妹的心理准备是必要的。跟3岁以上的孩子说他们要有弟弟或者妹妹了他们容易接受,因此,你也不必担心。

有些家长迫不及待地宣布新生命即将到来,有些家长会等一阵子,确定肚子里的孩子和妈妈都健康才会向家人亲戚宣布。

与孩子一起布置婴儿房

即将做小哥哥、小姐姐的孩子还会帮助父母在新婴儿出生前重新布置房子、添置家具、衣物,比如翻新婴儿床,收拾出部分衣橱给新婴儿用,将哥哥姐姐的衣物、玩具传给婴儿。

父母可以建议他们怎样能帮上忙照顾弟弟妹妹,但千万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东西被抢走而给新到来的孩子了。图书馆和书店提供很多优秀的育儿书,父母可以参阅。

帮助大孩子理解新生命的到来

经常在前一个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第二个孩子到来,跟这么小的孩子解释清楚家里会有什么新变化、他会有什么感觉是很难的。

让孩子摸摸妈妈的肚子,或者在公共场所让孩子注意其他的小婴儿,问问他们愿不愿意也有个弟弟或妹妹。

在跟家里的孩子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表现得太兴奋或者显得是在鼓动孩子,一定要表现得自然轻松。其实孩子们在面对即将有个弟弟或妹妹时,往往既高兴又反感。

如果在新出生孩子到来前后,家里的大孩子表现出不高兴、厌恶,家长应该理解他们的心情,对他们说:“我知道你的心情,有时候你并不希望家里多个弟弟妹妹,对不对?”诸如此类的话。

不管亲戚朋友们以前对先前的孩子的出生多么热情,这次他们可能就不会那么关心了。

如果打算把大孩子送到长托幼儿园或寄宿学校去,要在新出生孩子到来之前的几个月就把孩子送去。否则,如果只在新孩子出生前后才把他们送去,孩子会认为爸爸妈妈是因为新弟弟或妹妹的到来而赶他们走,这样会使孩子的误会加深,嫉妒心更重。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

对于第一个孩子的到来,爸爸妈妈做好思想准备是最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他们人生经历的最大变化之一。

在孩子来临之前,只要不和工作冲突,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突然间他们要对一个新生命负责,要给他喂奶、换尿布、哄他睡觉,还要猜他为什么哭,因为孩子只会哭不会说话。

对于一个陌生的、不会说话的新生命,爸爸妈妈的责任感尤其重大,特别是那些有责任心的,要照顾经常哭闹的孩子的家长们。做妈妈的准备即将做妈妈的要有心理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天或几周内,有可能情绪低落(产后忧郁症),也会有说不出原因的悲观沮丧。

孩子哭闹可能会被这种妈妈认为孩子有病,但大夫却医治不好,也没有必要解释,也会认为丈夫不再爱她了,她再没有吸引力了。

做爸爸的准备

由于妈妈和孩子被亲戚朋友层层包围,悉心照料,新手爸爸可能会不自觉地有种被忽视、被排除的感受。

有这种不好的感受,有些新手爸爸泡在酒吧不回家,甚至跟其他女人调情,这会大大地伤害新手妈妈,甚于前面提及的产后忧郁。

夫妻双方应该开诚布公地谈谈心,把这些不快乐都说出来,不能忽略这种矛盾,两个人也不要争吵,要认认真真地、坦诚地以解决问题的态度共同努力,增进彼此感情。帮助妈妈的人

姥姥

如果条件允许,新手妈妈至少需要几周,最好1个月的帮助。很多情况都是孩子的姥姥来照顾母子俩。

姥姥知道妈妈的喜好甚至怪癖,可以更好地照顾好新手妈妈。当然,姥姥也特别愿意从孩子一出生就近距离照顾孩子。

但是有些妈妈并不想让自己的妈妈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这种妈妈的童年没有受到自己妈妈的重视。她害怕由妈妈带孩子会让自己的孩子觉得她不够重视他们。新手妈妈会以母亲那个时代的育儿经验已经过时了为借口拒绝自己妈妈的帮助。

丈夫

如果工作允许,新手爸爸是最理想的育儿助手。做爸爸的应该在孩子出生后几周内请假回家,照顾妻子和孩子。

父亲和孩子的感情同妈妈和孩子的一样,也需要逐步建立。有些爸爸很容易就能得心应手地帮上忙,有些则要多花些时间才能上手。当然如果还有其他亲戚来帮忙,那就更好了。

月嫂

家里也可以请月嫂来伺候月子。最好选择那些性格好的、勤快能干的、能随机应变的月嫂,可以通过随便一点的面试来选择雇用月嫂。

如果你发现月嫂性格倔强、不好沟通,要尽早辞退,因为她会把本来可以很享受子、很开心的最初几个月弄得一塌糊涂。

如果做妈妈的不好意思炒人家鱿鱼,可以让丈夫或者朋友委婉地对月嫂说。我曾经遇到没有经验的妈妈被态度强硬的月嫂气哭,可是却因其强势没有勇气将其辞退。

问:如果我的孩子是个男孩儿,有没有必要做环切手术?

关于环切手术,我现在的建议与我在《斯波克育儿经》一书早期版本中的建议有很大出入。

环切手术的弊端

覆盖阴茎头的袖子形状的皮肤叫包皮,在环切盛行的时代,给小孩子切掉长出的包皮是出于“清洁”原因。大人们都认为孩子长大了就不会记得疼痛了,所以这种手术经常不使用麻醉药,虽然当时小孩子还是会疼地哭天抢地。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曾见过几个1岁多的孩子在做环切术后变得紧张焦虑,过分护着自己的阴茎。

起初往往因为孩子总是触碰阴茎,引起父母的注意才到医院就诊的。医生检查后发现包皮下轻度感染会让孩子发痒,这时,医生会建议家长做包皮环切,切掉可能引起感染的隐患。

以前父母带着孩子来做环切手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孩子患上手淫的习惯危害身体健康。得知父母的决定后,小男孩会很害怕,时常护着自己的阴茎确认它还在。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我经常听到这种父母和孩子的误会,以及孩子类似的举动,所以,我非常理解小男孩在婴儿期懂事以后对环切手术的恐惧和厌恶。

虽然事实上环切手术并没有把他的阴茎怎么样,他仍会感觉你要切掉它,而且已经切掉了一部分。

我认为,婴儿早期后进行环切手术会对孩子造成创伤,并会影响成人后的性功能。

经常清洗包皮垢的弊端

在我从业10年后,也就是我写第一版《斯波克育儿经》时,我对包皮处理的三种办法做了解释。当时我也推崇生后几天内给孩子做环切手术,因为一个儿内科大夫没有机会给一个大孩子下环切的医嘱,且懂事后的孩子十分惧怕这种手术。

由于未接受过环切术的丈夫的妻子得肿瘤的几率要大得多,这一认识被医学界广泛接受,所以我更加建议孩子出生后接受环切手术。

在早期的几版书中,我还提到了在给孩子洗澡时怎样推开和拉回包皮给孩子清洁包皮垢——由阴茎头产生的白色蜡状物质。

对于成人而言,包皮垢起到使包皮与龟头不会形成永久粘连的作用,并在性交时起润滑作用。这使得很多家长不给孩子做环切,而是给他们按流行的说法每天清洁包皮垢。

但是我必须指出,每天给孩子推开包皮做清洁是有害处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包皮的开口很小,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增大,所以成人推开包皮反褶很容易。但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经常强行推开包皮对小孩子来说是很痛的,肯定会使他大哭大闹。并且,如果一旦形成粘连,会使包皮粘住龟头的大部分。

不进行环切手术的原因

我当时建议的另一个选择就是不切包皮。

在20世纪70年代,医学界并不认为某些人群的宫颈癌发病是由于其丈夫没有做环切手术造成的。并且,大多数大夫都承认,新生儿期之后的环切手术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而不会建议给孩子做。

美国儿科学会也得出定论——环切手术并没有正面的医学依据。

我也在1976年版的《斯波克育儿经》一书做了相同的建议。我更加强调了推开包皮清洁无益,甚至对孩子的阴茎有潜在危害。

我建议不给孩子做环切手术。

我希望这种争议能尘埃落定,但是近年来大家的想法又倒向环切了。有些支持者认为,环切术至少可以降低成年后性病的发生率,如生殖器疱疹、疣、念珠菌感染、梅毒、淋病、软下疳甚至艾滋病,但是这种说法无法让其他很多医生信服,包括我。

经研究证明,做环切术可以减少婴儿期尿路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男孩本来就不容易患尿路感染(1岁前比例的1%)。环切术是阴茎癌的保护因素也没错,但是,这是非常罕见的病种,全美每年也只有150人死于此病。

你会选择每年给200万男孩子做环切术,以预防150人今后死于阴茎癌吗?家长们对此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美国儿科协会再次给出了环切术的理由和作用,认为出生后实施环切手术确实会有一点好处,但并未达到建议每个新生男婴都实施环切术的程度。

对于那些给自己的儿子选择环切手术的家长,儿科大夫会建议这些家长给孩子选择局部麻醉,使孩子感觉不到疼痛。我赞同这个人道的举措。

如今的家长有各自的理由做不同的选择。孩子出生后几天,家长根本没有做环切术的概念。

产科和儿科医生或者家庭医生会在产后几天问孩子的妈妈:“你要给这个男孩做环切手术吗?”或者“我建议您给您的儿子做环切手术。”妈妈往往还没来得及和丈夫商量这个问题,选择给孩子做环切手术也是因为医生给的建议,好似孩子除了做这个环切手术之外,别无选择。

纵观20世纪,只有5%的美国男性做了环切手术,而20世纪60年代之前,有大约90%的男性做过环切手术。从那时起,在美国有些州,做环切手术的比率有所下降。而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这个比率更小。在英国比率降到1%。

我个人的倾向是,如果我还有幸再有一个儿子的话,我是不会动他的阴茎,不会选择给他做环切手术的。

第四章 应该多久喂一次孩子

喂养常识对喂养的错误认识

在半个世纪以前,大家提倡的是绝对按时喂养,比如上午2点、6点、10点和下午2点、6点、10点,甚至连提前、错后10分钟都不行。

还要求绝对精确的奶量,在前几周喝100毫升,既不能多也不能少。那时,母乳喂养也非常少见,医生会推荐配方奶、水、果汁。

然后会建议每天增加1勺果汁、谷物或蔬菜,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都要绝对照办。

这种刻板的理论在今天看来真是不可理喻。并不是因为那时的儿科医生很主观、很武断,而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婴儿腹泻很严重,几乎每个夏天都有数千婴儿死于腹泻。

大家都认为不规律的喂养、喝奶不定量是导致腹泻的病因,医生对此非常焦虑又束手无策。正确喂养

乳制品细菌污染——腹泻的主要原因

到19世纪40年代早期儿科医生终于证明了牛奶的细菌污染、冲泡奶粉时的细菌污染,以及保存牛奶的方法不正确(家里没有冰箱的,将牛奶放在高台上储存)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而不是喂养时间和奶量的不规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