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膳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3 21:09:46

点击下载

作者:郝建新,丁艳蕊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药膳学

中国药膳学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中国药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材。全书分为上篇基础理论、下篇为药膳配剂和附篇常用入膳中药材的鉴别等三部分。上篇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断学基础知识等内容;下篇主要包括入膳药物学知识、药膳配剂学知识等内容。编写内容突出了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是进行中国药膳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专用教材。本书不仅适用于初学者及对中国药膳感兴趣的人士,亦适用于营养医生及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系统惟一一家中央级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您增长知识和才干。编者的话

在我国步入富裕的小康社会过程中,人们对饮食的需求开始由解决温饱问题向追求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近20多年来,保健食品市场兴盛不衰的态势,更有推波助澜作用。但遗憾的是,人们的相关追求虽多,而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却极其匮乏。以致大众的保健消费活动中,存在大量常识性的盲区或误区。

其中,当以我国的传统“药膳”,首当其冲。诸如“中药无毒”、“中药能补”等错误观念流传甚广,以致服药膳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不仅对受众有害无益,甚至会对整个中国药膳保健学科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与中国药膳学知识的普及不够及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指导有关。

中国药膳学,是以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为底蕴,集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烹饪工艺与技法于一体,并能充分体现我国独特的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理念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在几千年的实践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曾为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人民身体保健做出过巨大贡献。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的药膳保健市场的兴起,其规模逐年扩大,正说明中国药膳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为了保证中国药膳学科的存续与发扬,药膳保健品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国民的养身保健事业提供更科学、更安全、更有效及更实用的药膳保健方法与产品,有必要培养出一大批掌握中国药膳学理论及正确制作和指导药膳食品应用技能,能为受众追求保健强身、延年益寿活动提供帮助的专业人才。

本书即以此为宗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药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三篇,上篇基础理论、下篇药膳配剂和附篇常用入膳中药材的鉴别。上篇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断学基础知识等内容;下篇主要包括入膳药物学知识、药膳配剂学知识等内容。该书的前身已被作为“职业药膳师”培养教育的专用教材使用,并受到了学员和教师的好评。在此基础上,编者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及发现的问题对其内容和编写体例进行了全面地调整与增删,使之更符合教学及指导实践的需要,亦能被初学者与专业人士接受。

本书的参编者均为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专家团成员及湖北守一保健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师,都有多年从事“职业药膳师”培养的经历和丰富的执教经验。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专家团其他专家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囿于参编者的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不足乃至谬误的出现恐在所难免,祈广大同仁、学员及读者予以赐教指正。主编 郝建新 丁艳蕊2006年9月10日于武昌昙华林绪论第一节 概述

中国药膳学是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烹饪学相结合,并以研究药与食的配剂规律、特殊制作工艺及在保健、预防、康复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方法和规律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以传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包括中医药学和烹饪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为核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理念。

中国药膳学在我国的传承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科学研究的结晶,还是其原创科学体系中的一枝奇葩。几千年来,药膳在我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群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并为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人民的健康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其在我国民间有着长期大规模的应用历史,不仅凸现出了药膳的卓越功效,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及大量行之有效且较安全的药膳配剂与产品,而且形成了极富特色的理论体系。故在今天中国药膳仍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引起现代国人乃至国际社会的重视。

中国药膳有着药食兼用,以药配膳,以食为形的独特应用形式。其应用原则和制作工艺实际上是中医药学与传统烹饪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所用的药物和食材均为被赋予了中医药学理论内涵的纯天然的动、植物,并有很大一部分为药食兼用之品,如核桃仁、红枣、龟、鳖等。这些可食性很强的药物在长期的中医学实践中被发现和认识到其所具有的药物学价值,经过理论上的概括,中医对几乎所有品种都赋予了明确的性能标志,如性、味、归经、毒性大小和有无、功效等等。因此,药膳的配剂和应用必然要受中医药学理论和应用原则的指导。

由于药膳的最终应用形式为膳食,故有“以食为形”的说法。既称为膳,其加工工艺则应以中国传统烹饪工艺为主,评价标准也仍以色、香、味、形等项目为主。因配入了药,所以还必须涉及辨证配剂和适用对象等内容,与普通膳食相比较其针对性更强于普适性。目前,药膳的研究不仅是中医药学界的任务,也是中国烹饪学界应涉足的领域。因药膳为药食兼用之品,其特殊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故应定义为特殊食品,而不是药物。其加工工艺与普通食品的加工比较,不仅特殊而且更为复杂。其应用亦需由专业人员指导。所以从事药膳配剂、制作和指导应用的人员,不仅应掌握中国传统烹饪知识和技法,而且还应掌握一定的中医药学知识、药材鉴别、中药炮制及药膳配剂原则和应用规律等。

药膳作为有保健强身和防治、治疗疾病等功能的一类特殊食品,与药物还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不仅在保健、康复和预防等方面能起到主要作用,还可充分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但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则多起辅助和促进作用,以避免过分夸大药膳的功能。所以正确合理地配剂、加工和指导应用药膳食品,是一名专业药膳师应掌握的基本技能。第二节 中国药膳学的基本内容一、基础知识

1.阴阳五行学说

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我国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有悠久历史传承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又是中医药学说明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药理、食理,并能直接指导诊断、治疗,指导正确、合理的药膳食疗保健、预防等的重要工具。

2.中医学基础理论

主要包括精气血津液、脏腑、体质、养生保健和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内容。其中,前一部分主要介绍的是中医对人体生理状态的认识;后一部分主要介绍的是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本质认识的概述。这些内容是学习中国药膳学时,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3.诊断学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诊法与辨证两部分内容。其中,诊法以发现和收集人体的异常现象和病变症候,及其产生的病因、病机、病证等为主;辨证则主要介绍中医根据外在的异常现象和病变症候进行辨析,并做出判断的规律与方法。这部分内容主要解决运用中医的观念去认识人体的异常和病理状态,是指导辨证施膳的重要依据。学习诊断学基础知识也是将中国药膳广泛用于各类人群的必由之路。二、入膳药物学知识

主要包括药性学说与药物的相关知识两部分内容。其中,药性学说主要介绍中医对药物性能的认识;药物的相关知识包括药物的基原、命名、产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药膳中所配药物为“中药”。故欲科学、合理地配膳或用膳就必须掌握中医认识和赋予药物的这些性能特点及相关知识。三、药膳配剂学知识

药膳配剂是指在中医复方配伍原则指导下,所进行的将药与食合理组配的活动,也是实施药膳养身保健、预防治疗的关键一步。中医认为,选药和食物组方,是以理、法为依据。因此,药膳配剂原则即可称为法。依法立方是提高药膳食物的针对性及效果的关键。四、入膳中药材鉴别

主要介绍了常用入膳中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及方法。目前,由于许多用以入膳的中药材标准未定、品质优劣差异较大、假伪品种混杂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药膳的效果和安全性。因此,了解和掌握常用入膳中药材(尤其是贵重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及方法,可保证入膳药物的质量,减少受骗上当或误用伪劣之品的可能。第三节 中国药膳的发展简史

据史书记载,药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时期,如《后汉书·列女传》中记载有“母亲调药膳……”,由此被沿用至今。若就其起源而言,时间可上溯得更加久远。目前,在中医药学和史学界关于中药起源的研究中亦提出了“药食同源”说,故在中国古代的药物学专著中药物和食物之间并无绝然界限。这些都说明药膳自古以来,就是在中医药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独特的应用形式和发展路线自成流派以发展至今。它的配剂原则、方法和应用规律虽受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但其应用形式和方法却类同于普通食品。以至于形成为独立的中国药膳学学科,并已成为我国养生保健领域、中医药学学科及传统烹饪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中国药膳在华夏民族繁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史料为基础,分作以下几个阶段来展现其发展和传承的态势。一、药膳的起源阶段

就药膳而言,必须从药物和膳食的起源论起。就时间而言,此阶段甚至可上溯至远古。根据“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等观点,可推测我国先民在与大自然斗争并求得生存、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食物资源问题,亦同时发现了药物,从而获得了保证生存、维护健康和战胜疾病的重要武器。如《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有:“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方兴焉。”亦有文献记载,商汤(公元前16世纪)的宰相伊尹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厨师。其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不仅精通烹调之术,亦谙熟疗疾之道,被遵为“先医”,并著有《汤液经》。其中记载了不少以烹调之法疗疾的内容。如《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的伊尹与汤的交谈内容有“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阳朴之姜(生姜),招摇之桂(桂枝)”等与配膳与烹调相关之事。

酒:酒的起源据考证可溯至夏禹时代,传说酿酒术为仪狄所发明,如《世本·作篇》中有“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的记载。近代史学家认为酿酒术的发明甚至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不仅如此,其对我国的饮食文化和医药学的发展亦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如古“医”字,因此由“鏲”变为了“医”。酒在医学领域内得到了更广泛应用。如《诗经·风·七月》中谓:“为此春酒,以介寿眉”,又如《十问》中云:“酒者,五谷之精气也,其入中散流,其入理也,彻而周”,生动地描述了其产生的药理作用。迄今,酒仍以其可食可药之性为饮食和医药界所重视,亦是配制药膳的佳品。

时至周代,宫廷内的医疗机构即有分科,并设置了“食医”一职。如《周礼·天官》中记载有:食医“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亦记录了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等内容。可见当时不仅有了较完备的医政制度,开创了临床医学分科的先河,而且亦认识到药膳食疗对王公贵族们身体具有的保健、预防、治疗等重要作用。食医相当于今天医院中的营养师,通过合理膳食以养生保健,辅佐治疗;而疾医相当于今之临床医师,亦用食物与药物配合治疗疾病。故可推测当时临床中药食同用的情况是常见的。

由此可知,当时所言的药食之间并无泾渭之分,医厨之间亦有相通之处。且先民们发现并认识到许多可食之品又具有可药之性,或反之。此即为后世的药膳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基础。二、药膳学理论形成阶段

此阶段贯穿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随着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创造出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一种思想空前活跃的局面,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其中与中医药及药膳理论体系形成直接相关的首推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的《黄帝内经》。此书被认为是中国医学现存最早最完备的经典文献。其标志着当时的中国医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对后世中国医学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历史影响。《黄帝内经》中不仅详细论述了医学问题,而且亦用了较多的篇幅讨论了膳食养生保健及治疗康复等问题,还记录了可被称之为药膳的处方。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腹中论》中记载的:“四乌一虑茹丸”(此丸由乌贼骨、茜草、雀卵组成,用鲍鱼汁送服)、《灵枢·痈疽》中记载的“豕(猪)膏(脂)”、《灵枢·邪客》中记载的“半夏秫米汤”等。

被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公元1~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大量的药食兼用之品,如大枣、核桃、百合、薏苡仁、芝麻、蜂蜜、莲仁、龙眼肉、赤小豆及菌芝类等。可见当时的医药学者在继承《黄帝内经》中已经形成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广泛地认识和研究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食物,并发现了其亦药亦食的特点,从而为药食兼用及药膳的发展与推广,给予了实证性指导。因此,后世的许多经典本草著作中即开始设置谷、果、菜等条目进行专门论述。如梁·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即按其收载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兽虫、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大类。

时至东汉末年,被遵为“医圣”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创制了许多卓有实用性并可称之为药膳的著名经方,如“桂枝汤”、“小建中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汤”、“猪肤汤”、“甘草小麦大枣汤”等,并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于身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可见其不仅开创了辨证施膳的先河,亦为后世制定了正确配制和施用药膳的指导原则及应用实例。至今,张仲景所创之法与方仍在有效地指导实践。

从这一阶段问世的几部经典医药学著作中,可窥见药膳理论形成的基本态势。一是以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为基础;一是经历了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为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三、药膳学的发展阶段

由两晋至金元时期,可算是药膳学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以相关的专著、专论大量问世,及药膳不再局限于上流社会享用,而为社会各阶层人群所接受和运用为标志。如对药膳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的《食经》。此书较系统地论述了药膳食疗保健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使万物向有利于维护人体健康方面转化的观点。《食经》的原书虽已遗佚,但其精要却为后世所继承。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科学文化十分繁荣昌盛的时期。唐政府对医药学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如由政府组织编撰了具有药典性质的《新修本草》。其中在前世本草著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有较高药用价值的食物,对于药膳学的发展亦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同时期的医药学著作亦可予以佐证,如被后世遵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设有“食治”篇,并分为序论、果、肉、菜、米5部分进行专论。他还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痊,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其门生孟冼所著的《食疗本草》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食疗专著。全书共3卷,收载了261味药食兼用之品,并对这些品种的性味、产地、鉴别、烹制及配剂、适用对象等进行了详细叙述。这些史料都说明当时社会上已经在广泛地使用药膳进行保健养生、防治疾病。

宋元时期,与药膳食疗相关的专著更是纷纷面市,反映了当时蓬勃发展的状况。如宋代名医唐慎微所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就记载了大量属于谷、肉、果、菜之类的品种,并辑录了《食疗本草》、《食性本草》、《食医心镜》等前世著作的相关内容。同时期的相关专著还有《寿亲养老新书》、《日用本草》、《饮食须知》、《云林堂饮食制度集》、《饮膳正要》等,其中尤应提及《饮膳正要》。此书作者忽思慧为元代御膳太医,专职司掌帝王宫廷中的“补养调护之术,饮食百味之宜”。此人身兼医厨两职,专门研究医药与饮食结合的学问,在运用药膳食疗保健养生、防治疾病方面自成一家。故《饮膳正要》被后世誉为现存第一部完整的药膳食疗专著。其中记载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药膳配方及烹饪工艺,如“椒羹面”、“良姜粥”、“葵叶羹”、“鹿蹄汤”等。四、药膳学的成熟阶段

迄至明清时期,中国药膳学体系已基本成熟,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联系更加密切。这种态势在当时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反映。如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等。这些作者在描述人物的日常生活时,都不约而同地涉及到药膳食疗的内容,尤其以《红楼梦》中的描写更加丰富多彩。其时的药膳食疗保健养生普及程度可见一斑。

所谓成熟的标志当然更指学术上的成就。这一阶段所涌现的学术专著大有空前之势。如明·朱棣所著的《救荒本草》是一部专门论述药食兼用植物品种的专著。其科学性、实用性、普及性俱佳。而同时代医药学大家李时珍所撰的巨著《本草纲目》,更是记载了518种药食兼用之品,并附有大量的药膳配方,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此外,还有卢和的《食物本草》、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章穆的《调疾饮食辨》、费伯雄的《食鉴本草》、鲍山的《野菜博录》、黄云鹄的《粥谱》等大量的综合性及专业性的专著面市,有效地将药膳食疗保健的理念和方法推介到广大民众之中,使之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亦对药膳学今天的复苏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今天,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促进下,民众的自我保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全面预防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在此态势下,中国药膳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应用经验,大量的实用配方,卓越的功效,纯天然的原料,传统的加工工艺,奇特的色、香、味、形,及其贯彻的东方养生保健思想和良好的安全性等特点,将使之再放异彩。上篇 基础理论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我国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有悠久历史传承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而不断地孳生着、发展着和变化着。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者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元素,物质世界的万千变化与和谐共存,无非是这五种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运动变化的结果。

这种在长期生活与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观念和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不仅广泛涉及天文、地理、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兵法、农业等多个学科领域,而且也渗透到医药学领域,尤其是对医药学理论体系及养生保健理念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五行学说被运用到中医药学和药膳食疗学领域,能说明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药理、食理;并能直接指导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等。它不仅对中医药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而且至今仍在指导着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的实践。由于中国药膳学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因此阴阳五行学说亦是掌握和运用中国药膳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范畴。其最初的含义产生于对日、月变化规律的认识。古代思想家由此发现世间一切事物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性及变化规律,于是就用阴阳的变化来解释事物对立和消长的现象,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发现阴阳的对立和消长现象是事物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固有特性和普遍规律,进而指出其是宇宙变化的基本规律。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中称:“一阴一阳谓之道”;《类经·阴阳类》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学说作为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当时被人们用以概括和说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其认为,自然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本身即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变化及相互作用,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和阳一般可用以代表自然界中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属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由此推演,凡运动的、上升的、向外的、明亮的、温热的事物都属于阳;反之,静止的、下降的、向内的、晦暗的、寒冷的事物则属于阴。

由此可知,宇宙间的一切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都应包含着阴与阳两个方面,亦可以根据阴阳的属性特征对不同的事物加以概括、归纳和区分。但阴阳学说还认为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相互转化。如白天可转为夜晚、冬天可转为春天;白天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等。这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可有阴阳之别;一个事物之中仍有阴阳之分。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即指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学说即通过所认识到的阴阳交感、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运动规律来解释世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中医药学及中国药膳学就是运用阴阳的这些运动变化规律来概括和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体的生理、病理、药理、食理,并指导诊断、治疗、保健、养生、预防、康复等实践活动(参见下图)。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阴阳变化示意图一、阴阳交感(一)阴阳交感的含义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若阴阳二气在运动中不能交合感应,则新的事物和生命现象就不可能产生。如《易传·咸》中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传·系辞下》又云:“天地氤,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可见阴阳交感是可用以说明自然界物质的发生规律。(二)阴阳交感的现象

自然界中有春、夏、秋、冬、云、雾、雷电、雨露等气象变化,被认为是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的结果,由此则大地万物滋生。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谓:“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应,而变作矣。”作为万物之一的人类亦是如此,若无阴阳交感、男女交合即无法诞生新的生命个体,亦无法繁衍生息。可见阴阳交感是地球上生命现象产生的基本规律。(三)阴阳交感的规律

阴阳交感规律的基础是运动,感应是在运动中发生和进行的。阴阳二气运动的终极状态为阴阳平衡协调,又称为“阴阳和”。“和”被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最佳状态。如《管子·内业》中指出:“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当阴阳二气运动达到“和”的状态时,即可发生相互感应,从而滋生新的生命。故阴阳交感规律可用于反映自然界事物在运动感应中发生的规律,以致进入繁衍循环的过程。二、阴阳对立制约(一)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中都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或两个部分,即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如《类经·阴阳类》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例如天为阳,地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为阳,降为阴;热为阳,寒为阴等。说明阴、阳可代表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中对立且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并且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或现象之中。在一个统一的事物中存在的对立双方,既要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又要给对方施加影响,以致双方和谐共处,此即谓制约。可见对立制约是反映事物中相互关联、相互对立的不同侧面,及其协调稳定状态的重要规律。(二)阴阳的属性特征

阴阳不仅可用于普遍地概括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而且还代表着这两个方面的一定属性。阴阳学说认为: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并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这就是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然而,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既不能任意指定,也不允许颠倒,而是按照其一定的属性特征来进行识别和类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这两段描述清楚地指出了阴阳属性的一般特征。以此为据即可将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归纳为阴、阳两大类。故凡有温热的、向上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向外的等特征的就统属于阳的范畴;凡有寒冷的、向下的、晦暗的、抑制的、沉重的、向内的等特征的则统属于阴的范畴。

兹将事物或现象中的阴阳以其属性特征进行类归,参见表1。(三)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诚如上表所述,从总体方面看,事物或现象中存在着阴阳对立面的属性特征,是不变的、绝对的。但是,就具体事物或现象而言,如果按不同的概念或范围划分,可以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这说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的阴阳属性又是相对的、可变的。例如白天为阳、黑夜为阴,而白天和黑夜之中还可以再分阴阳,即白天的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黑夜的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这种阴阳中再分阴阳的情况,说明阴阳不仅存在于一切事物或现象之中,而且每一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都是一分为二的。这种阴阳属性的相对性,既说明了具体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变化规律,又反映了其中的复杂性,而且还指出了用阴阳学说概括和解释事物或现象的属性特征的普适性。故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一阴一阳来进行概括说明之。(四)阴阳对立制约规律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1.概括正常人体

根据阴阳对立的观点,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的现象。如在概括人体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方面,按人体部位分: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背属阳,腹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四肢内侧属阴。按脏腑功能特点分: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在五脏之中,按五行属性分心(火)、肝(木)属阳,肺(金)、脾(土)、肾(水)属阴;而且每个脏中又可分阴阳,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经和阳经两大类。在概括人体生理的阴阳属性时,精、津、血等物质性的部分属阴,阳、气等功能性的部分属阳等。可见人体中的任何部分无不可以用阴阳加以概括说明之。

2.概括致病因素

自然界客观存在着许多危害人体的致病因素,对于这些复杂多样的致病因素,就其根本属性而言,可分为阴邪和阳邪两大类。如在概括六淫致病因素中,“风”、“热”、“暑”属阳邪,“湿”、“寒”属阴邪等。

3.概括药物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如四气(又称四性)中有寒、热、温、凉之分;五味中有酸、苦、甘、辛、咸之别。因气为无形之性故属阳,味为有形之滋则属阴;而四气之中,温、热者属阳,寒、凉者属阴;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淡味能渗泄健脾,故辛、甘、淡属阳,如桂枝、甘草、茯苓、薏苡仁等;酸味能收敛,苦味能泻下,咸味能润下软坚,故酸、苦、咸属阴,如大黄、芍药、芒硝等。若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地轻泡,具有升浮特性的属阳,如桑叶、菊花等;药物质地沉重,具有沉降特性的属阴,如龟板、赭石等。掌握了药物的特性,即能正确合理地运用药物来调节机体的阴阳以达到治愈疾病、保健强身的目的。如《类经附翼·医易》中指出:“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三、阴阳互根互用(一)阴阳互根互用的含义

阴阳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联系,即无论阴与阳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正所谓以对方为己之根。可见没有阴,阳就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这深刻说明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之间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又如《医贯砭·阴阳论》中谓:“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二)阴阳互根互用在医学中的运用

1.说明生理联系

依据阴阳互根互用之规律,可知人体中的任何生理活动不仅存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这种正常的互根互用联系,贯穿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始终。例如,在生理活动中物质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就包含着阴阳互根互用的规律。物质有形属阴,功能无形属阳,物质是发生功能的基础,功能则是物质的外在表达。当脏腑的功能活动正常,就会不断促进营养物质的化生;而营养物质的充足,又保证了脏腑功能活动的健全。人体在其物质(阴)和功能(阳)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时,内环境才能算是正常的,整体上才表现为健康。

2.概括病理变化

阴阳互根互用在概括病理变化时,主要用以反映由其间密切的生理联系,而导致在病理过程中互为影响。最常见表现有如下两种。(1)阴阳互损:是指人体阳气和阴精任何一方的不足,都可以导致另一方的耗损,即阳损可以耗阴,阴损可以耗阳。例如,长期脾阳(气)虚弱的病人,多表现为食欲减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阳气不足,运化无力,则不能消化吸收转输食物而产生营养物质,以致人体内的血(阴)的来源减少,即出现阳损及阴之病证。又如大失血的病人,由于血(阴)的大量损失,而常见形寒肢冷、大汗淋漓等阳气虚衰现象,则可出现阴损及阳之病证。正所谓“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最终可致“阴阳两虚”。(2)阴阳相离:又称为阴阳离决,是指当事物中阳气(功能)和阴精(物质)等在互根互用关系破坏达到了极限时,甚至某一方已趋消失,因而另一方也就会丧失其存在的基础,那么这个事物也就终结了。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当人体中出现阴阳相离的趋势时,其任何一方都将缺乏继续存在和延续的前提条件,也就意味着人的生命即将结束。所以中医临床常用阴阳离决来定义死亡。如“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等。

3.指导确立治法

根据因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所引起的病变的特定规律,确立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在应用时,可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规律,通过益其所损、促其滋生的方法,使之恢复到正常的互根互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就气血关系而言,气属阳,血属阴,血虚病人,不仅要补血(阴),而且要补气(阳),以补气(阳)促进生血(阴),可奏阳生阴长之效;若涉及肾虚,有些肾阳虚者,单纯予以补肾阳,未必有效,以互根互用为指导,辅以滋阴填精,常可达到阴长阳生的目的。故《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中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四、阴阳消长平衡(一)阴阳消长平衡的含义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始终处在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其运动变化规律表现为彼此消长平衡的形式;其可反映阴阳双方在运动过程中量的变化规律及二者数量间的关系。由于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方面,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事物才能维持正常的发展变化。例如四季气候,由春至夏,寒气渐减,温热日增,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秋至冬,热气渐消,寒气日增,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这种正常的阴阳消长,反映了四季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四季气候出现了反常变化,也就往往是阴阳消长的异常反映。因此阴阳消长平衡是用以反映事物动态平衡的规律。阴阳运动变化示意图(二)阴阳消长平衡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1.解释人体生理活动

生命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阴阳不断运动变化,消长平衡的过程。就此而言,人作为一种生命现象亦是如此。例如人体中的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反之,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化生,又必须消耗一定的功能(阳),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正由于这种物质与功能的阴阳消长过程,才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2.概括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变化,体现了人体动态平衡的生理活动过程。当人体的这种动态平衡失调时,就会发生病理变化。换言之,人体内的阴阳消长平衡失常是疾病产生的基础。如中医常用阴阳的偏盛偏衰,来表述疾病的变化规律。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言:“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1)阴阳偏盛:即阳盛、阴盛,是属于阴阳消长中某一方“长”的太过,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现象。阳盛是指病理变化中以阳邪亢盛为主的现象。因“阳胜则热”,故可出现高热、口渴、面赤、脉象滑数等热性症状;阴盛是指病理变化中以阴邪亢进为主的现象。因“阴胜则寒”,故常见形寒肢冷、脘腹冷痛、口泛清诞、脉象沉迟等寒性症状。此外,由于阴阳异常消长的相互影响,阳盛到一定程度可以导致阴液的消耗,阴盛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导致阳气的损伤。此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这些都是阴阳偏盛所致病变的重要规律。(2)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消长中某一方“消”得太过,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现象。阴虚是指人体以阴液亏虚为主的病证,阳虚是指人体以阳气损耗为主的病证。但是由于阴阳消长异常的相互影响,又可能因一方的不足,而导致另一方的相对偏盛,如阴虚时阳则相对亢奋,故可出现潮热、颧赤、盗汗等虚热性症状;阳虚时阴则相对壅盛,而常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等虚寒性症状。这种“虚寒”、“虚热”现象的出现就是阴阳偏衰所致病变的基本规律。如《素问·调经论》中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3.指导确定治疗法则

既然阴阳消长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故治疗疾病时,即可针对此病变的规律,以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状态,促使其病理性的异常消长恢复为生理性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状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若欲纠正或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恢复平衡,主要是采用消长拮抗的法则。如对于阴阳偏盛的病变,多选用拮抗抑制性的药物,或用寒凉性药物以抑制过盛之阳热,或用温热性药物拮抗过盛之阴寒,正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若针对阴阳偏衰的病变,则多选用滋补促进性的药物,或可采用滋阴清热性药物以消阴虚内热,或用益阳祛寒性药物以消阳虚外寒。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谓:“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如王冰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注中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五、阴阳相互转化(一)阴阳转化的含义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的阴阳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即由阴转阳,或由阳转阴,从而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以自然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为例:寒来暑往,不断变更,冬寒之极,春暖必至,夏暑至盛,秋凉必来。然而,阴阳发生质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即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物极必反”等。这些表述都说明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必须在具备了“重”、“极”等内在条件之下才能产生。其表现形式既可能是渐进的,也可以呈突变状。如一般的正常气候变化和昼夜的交替,即属渐进的变化形式,而异常的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则多呈突变形式;人体亦然,正常的生理转化可为渐变形式,而病理性的转化则多呈突变形式。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所言:“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二)阴阳相互转化在医学中的运用

1.解释人体生理活动

在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包含着物质与功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代谢演变过程。如营养物质(阴)不断转化为功能活动(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等,都可以用阴阳相互转化来加以概括与说明。

2.概括病证演变和指导治疗

一般病证的病变部位、证候性质和邪正盛衰状态等几个方面均可用阴阳来加以概括。如从部位上分表证属阳,里证属阴;从性质上分寒证属阴,热证属阳;从邪正盛衰状态来分虚证属阴,实证属阳等。而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些转化都可以用阴阳相互转化的规律来进行表述。若能掌握病证的阴阳转化规律,不仅有助于认识病证演变的过程与趋势,而且对于确定相应的治疗法则、选择有效的方药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阴阳学说实际上是通过从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几个不同角度,去说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两面间的相互关系与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其从哲学层面指出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一般联系和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和规律,故对研究任何个体都具有最普适性的指导意义。概言之,阴阳交感是万物发生的基础;阴阳对立制约是事物稳定存在的前提;阴阳消长平衡是事物运动并获得动态平衡的基本形式;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可以由渐进形式的量变,发展为质的变异,形成阴阳相互转化。掌握和运用阴阳学说,是学习中医药学和中国药膳学,认识生命现象,把握生命过程,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健康者的保健养生、预防与康复等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具。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同样属于我国传统哲学的范畴。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可用来作为概括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元素,并通过五行之间存在的“相生”、“相克”与“制化”的关系来描述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运动变化规律,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用以探求和解释宇宙间事物特性、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将自然界或人体内环境表述为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任何事物都在其间运行,并发生着相互联系和影响。其与阴阳学说有着理论上的互补性,亦是我国传统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和工具。

五行学说起源甚早,可上溯至先殷商时期。当时人们已经产生了“五方”的观念。后来又有了“五材”的说法。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此“五材”即为木、火、土、金、水。较系统论述五行元素特性的当推《尚书·洪范》,其谓:“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而在《类经图翼·运气·五行统论》中则对其具有的“相生”、“相克”的制化关系做了描述:“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之道,斯无穷已。”

可见,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无非是由具有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属性的物质所构成。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中医药学里,不仅可以用五行来概括和说明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及其间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变化规律,也可以表述或演绎人体与自然界的内在联系,从而指导对其生理、病理变化的分析,亦可用以指导诊断、治疗和养生保健等实践活动。一、五行属性归类

五行学说主要采用“取象比类”的归纳方法,按照五行中各行的特殊属性,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并根据五行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一)五行的特性及归类方法

五行学说对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的认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界长期观察体验总结出来的。它认识到“木”行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火”行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土”行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金”行具有清静、肃杀的特性;“水”行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然后采用“取象比类”的归纳方法,依据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属性,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分成五类,将具有相似属性的每种(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例如古人所说“万木皆青”、“春风吹又生”等词,就形象地概括了木与春、风、生、青等事物和现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而都可归为五行中的“木”行。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去探讨和说明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及运动变化。

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及复杂联系,把人体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等现象,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或现象做了广泛的联系。现简要地归纳如表2。(二)五行归类的意义及其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从上表横列的方面看,它概括了人体及其与自然界中同类事物或现象在属性上的某些内在联系。明确了这种联系,就能使人们概要地掌握人体脏腑之间的生理联系,亦可解释脏腑发生病理性异常变化时的内在病机,从而指导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等实践活动。例如脾为“土”脏,而五官中的口,情志中的思,以及季节中的长夏,气候中的湿等又都属于“土”行,因此被认为其间存在着较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故而有“口为脾之窍”、“脾在志为思”、“脾主湿恶湿”等表述。可见,运用五行归类的方法既可以反映脏腑脾的生理特征,又可以探讨脾的发病和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为预防、治疗脾脏之病,保健维护其正常功能提供指导。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及其在医药学中的运用(一)五行生克制化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及生克制化的运行规律。这种联系及运行规律是促进系统中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相关系统获得稳定状态的基础。它说明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某一事物一定属于某个相关的系统,并与其中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且在生克制化的运行中产生相互影响,以维持系统的稳定状态。因此,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可以演绎自然界中万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的基本运动状态,发现维护宇宙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1.五行相生的含义

相生:即有相互资生、促进、助长的意思。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又称为“母子关系”。

2.五行相克的含义

相克:即有相互制约、克服、抑制的意思。五行相克的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个方面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所以又称为“所不胜”与“所胜”的关系(参见下图)。五行生克制化示意图

就“生”和“克”两个方面来说,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因此,没有相生,便没有相克;没有相克,也就无所谓相生。

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相互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着系统中的事物正常的生长、发展、变化的过程,并维护着系统的整体稳定状态。(二)生克制化规律在医学上的运用

1.说明五脏之间的联系

中医学认为,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脏与脏之间的相互联系、平衡协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保证其健康无病的基础。运用五行学说来描述脏与脏之间的联系,就是先将五脏与五行相配,如肝归木行、心归火行、脾归土行、肺归金行、肾归水行等。并类推出五脏之间也存在生克制化的运动变化规律,由此可以描述每一脏与其他四脏的关系。例如肝脏,“生我”者为肾,“我生”者为心,“克我”者为肺,“我克”者为脾(余此类推),从而推演出五脏系统的整体图境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由于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能较准确地表述人体内环境中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及维持平衡协调的条件,故而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为药膳食疗养生保健领域崇尚和谐、平衡、稳定的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

2.概括五脏病变转化的规律

由于五脏在生理上存在生克制化的联系和协调,故在疾病状态下,某脏的病变也因此会影响到其他脏。这种脏与脏之间的影响,称之为“转化”。五行学说中表述的五脏间发生的病理影响,可以概括为相生关系转化和相克关系转化两种。(1)相生关系转化: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向。如肝病及心,称为“母病及子”;肝病传肾,称为“子病犯母”,余可类推。(2)相克关系转化:包括“相乘”和“反侮”两个方面。相乘,是因相克太过而致病,如肝病乘脾,又称为“木乘土”;相侮,又称为“反侮”,是因反克而致病,如肝病侮肺,又称为“木侮金”,余可类推。

总之,五脏在病理上存在的相互影响是客观事实。这种影响有的可以运用母子相犯,或用相乘相侮等病理变化的规律来解释。五行学说通过生克制化和母子相犯、相乘、反侮等内容,形象地将人体内环境的生理和病理两种状态展现出来。

3.指导诊断和确定治疗用药(1)用于指导诊断:通过五行归纳可以认识到内在之脏与外在之器的联系,如肝之窍为目、心之窍为舌等。《灵枢·本脏》中即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凡内脏之病变,可以通过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表达出来。如肝火旺属于木病,患者常可见到目赤肿痛;用五行描述的病理变化规律可以解释脏与脏之间的病理影响,如肝火旺又兼有口泛酸苦,被认为是“木乘土”的病证,又称为肝木中(土)。因此可以解决临床诊断问题。(2)用于指导保健、治疗:按照五脏的生克制化和母子相犯、相乘、反侮等生理、病理规律,可指导和确定保健方案、病证治则及合理选药。如保健中尤重调理和维护五脏生克制化的状态;若言及治疗,可运用五行表述的脏与脏之间的转化规律,拟方选药,以防传变。如“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难经·七十七难》);又如“滋水涵木”、“培土生金”、“扶土抑木”等治法,不仅行之有效,而且被广泛地使用。可见用其来指导保健、治疗,能充分体现中医学和中国药膳食疗所独有的整体调整,保健养生、预防治疗的特点。此外,药物的五色、五味入五脏、药物归经等,也都是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指导的范例,至今仍对实践活动产生着影响。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我国传统的辩证法思想,不仅对当时的医药学和养生保健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而且对今天的中医药学和药膳学的发展与复苏仍旧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第二章 脏腑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脏和腑两大类。其中肝、心、脾、肺、肾合称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五脏是以化生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等为主要生理功能;六腑则以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为主要生理功能。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指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此外,还有所谓“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组织器官。“奇”者,是异的意思;“恒”者,为常的意思。由于这些组织器官有其形似腑(腔、管),其功似脏(藏精而不泻)的特点,所以称为“奇恒之腑”。其中“胆”腑较为特殊,它既是六腑之一,而所贮藏和排泄的胆汁却不是糟粕,而属“精汁”范畴,故又属奇恒之腑。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脏与腑虽各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但在人体中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人体的毛发、皮肤、肌肉、经脉、筋骨等组织和眼、耳、鼻、口、舌、前阴、后阴等器官,与内在脏腑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心开窍于舌,其充在脉;肝开窍于目,营养于筋;肺开窍于鼻,输精于皮毛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也与脏腑之间存在着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关系。精神情志活动失常,可影响某些内脏的生理功能而引起疾病;某些内脏发生病变时,也可影响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脏腑学说,又称脏象学说,是指中医学研究人这种生命现象时以脏腑为核心内容。由于中医学是在不借助解剖手段的条件下,从整体层面去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生理过程与病理变化,并发现和掌握了外在之现象与内在之脏腑的联系规律,所以就产生了“脏象”概念。所谓“脏象”,脏指的是藏于体中之内脏;象指的是表现于外的与内脏相关的生理和病理的现象。古人云:“有诸内,必形诸外”,即指内藏之脏可通过外在的特定部位的一些现象予以表达。这亦是中医学所以能在“黑箱”状态下去描述脏腑的生理过程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原因。正如《灵枢·本脏》中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脏腑学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阐述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阐述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脏腑学说的形成,是以长期大量的医疗实践为理论升华的基础。主要知识体系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古代的解剖知识。二是对生理、病理现象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例如,机体受寒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为皮肤和鼻与肺有联系。三是对长期而丰富的临床资料的总结和分析;例如,应用补肾药治疗骨折,可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因而认识到肾的精气有资助骨骼组织生长的作用,于是概括出了“肾主骨”之说。

脏腑学说中的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虽与西医学里的内脏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上,却不完全相同。一般中医学里的一个脏腑可被理解为一个功能系统,可能包括西医学中几个脏器的功能;而西医学里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中医学的几个脏腑功能系中表达。由此可知,中、西医学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故没有必要将中医学的脏腑与西医学所说的同名脏器的功能进行对照,以避免发生概念上的冲突和理解上的模糊。第一节 五脏一、心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护卫于外,有主宰人体生命的作用,被称为“君主”,故《灵枢·邪客》中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属五行中的火行。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血脉,主神志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

1.主血脉,其华在面“主”,有主宰、主管的意思;“华”指光华、滋润及华于表的意思。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又称经脉)内运行的作用。《素问·痿论》中曰:“心主身之血脉。”

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路,血液的运行靠心气的推动,只有心气旺盛,血液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从而满足全身的需要。由于心、血、脉相互关联,面部血脉又较为丰富,所以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脉搏的变化和面部色泽的改变上反映出来。如心气旺盛,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心气不足,则脉象虚或细弱,面色苍白;若心血暴脱,则面色白而无光泽。

2.主神志

神志,又称神明,古人多简称神。中医学认为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外在表现,如在望神中,对精神焕发,目光炯炯,语言洪亮,反应灵敏,称之为“有神”或“得神”;狭义之神,则特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志,主要强调的是心对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管功能。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谓:“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目前,西医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脑的功能。由于中医学强调心脏在人体中的主导地位,而血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血又为心所主,所以认为心有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故当心的气血充盈时,人即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若心血不足,常可致心神的病变,而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心神不宁之症;若热入心血,可扰乱神志,常见谵妄、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

3.开窍于舌,在液为汗《灵枢·经脉》中记载:“手少阴之别……循经入心中,系舌本。”说明手少阴心经有一条络脉与舌直接相连,从而使二者在生理上建立了密切联系。因舌为心之窍,故可以通过舌象的变化来反映心脏的气血盛衰,故有“舌为心之苗”一说。当心的气血充盛,舌就红润光泽,活动自如;若心的气血发生病变,即可从舌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痰迷心窍,则见舌强语謇,舌淡胖苔白腻等。

中医学认为心与汗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有“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等说法。通常在生理状态下人体有两种情况出汗,一是以散热为主的出汗;一是因精神情志波动而出汗。前者有调节平衡体温的作用,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后者与心神异常有关,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惊而奇精,汗出于心。”在病理状态下,过汗可伤血,血损即伤心,故患者常见神志涣散、心悸头昏,甚至神昏痴呆等症状。二、肺

肺位于胸中,因其位最高,被称为“华盖”,故《灵枢·九针论》中谓:“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属五行中的金行。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其上通咽喉,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主气,司呼吸,是指肺具有主呼吸的功能,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得到交换,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谓:“天气通于肺。”肺又主一身之气,此气为人体自身的“宗气”。所谓“宗气”,指的是由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微之气与肺所吸入之自然之清气相结合而成的能发挥生理功能之气。其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又可通过心肺而布散全身,以温煦四肢百骸和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故称肺能主一身之气。故《素问·五藏生成篇》中曰:“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亦曰:“肺者,气之本。”

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如果肺气不足,宗气的生成受到影响,人体的呼吸运动即会减弱,因而出现呼吸无力,胸闷喘促,或少气不足以息,语音低微,身倦无力,自汗畏风等症状。

2.主宣发,外合皮毛,司汗孔开合

所谓肺主宣发,即指肺能将卫气布散于全身体表的意思。此功能可推动卫气及津液输布到体表,以温润肌肤,司汗孔开合,抗御外邪。所谓外合皮毛,强调了肺与体表皮毛之间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皮毛是人体抗御外邪的屏障,通过肺的宣发功能,使皮毛得到卫气和津液的温养、滋润与管理,即可发挥其调节体温,抵抗外邪等功能。如《灵枢·决气》中指出:“上焦(肺)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由于在生理上肺的宣发功能与体表的皮毛紧密关联,所以在病理上也常常会互相影响。如外邪侵袭,常由皮毛而入以犯肺,从而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甚则气喘少息等肺气失宣的证候;若肺气虚弱,不能宣发卫气于皮毛,不仅能引起卫外功能低下,遭受外邪攻击,以致反复感冒,而且常见皮毛憔悴枯槁之症;卫气宣发于表,能司汗孔的开合,即有管理肌肤腠理舒缩的功能,从而发挥御邪作用。若因卫气亏虚,则肌表不固,毛窍舒张不合,可见自汗不止,恶寒畏风之症;若因外寒袭表,卫气郁闭失宣,毛窍紧锁,则常见无汗发热等症状。

3.主肃降,通调水道

所谓肺主肃降,指的是肺气有向下通降的功能。此功能主要表现在影响气和津液的运行代谢两个方面:(1)肺主肃降。肺为诸脏之华盖,在生理状态下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故素有“气沉丹田”之说。其与宣发功能组合,是肺脏双向运动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其间相反相成,互为依存和制约,以满足呼吸及体内气的运行代谢。若肺失肃降,则气即上逆,可出现咳嗽喘气,胸部憋闷,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等症。故《素问·脏气法时论》中称:“肺苦气上逆”、《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曰:“诸气鄛郁,皆属于肺。”(2)通调水道。通有疏通之意;调为调节;水道为水液运行之通道。此功能特指肺对水液运行输布道路的通畅有调节和维护作用,以保证体内津液的正常循环代谢。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所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又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等说法。若肺失肃降,水道失调,则水液即不能下输膀胱,停聚而不行,可出现胸闷咳痰,质清稀量多,或小便不利,尿量减少,肌肤水肿等症状。

4.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鼻为呼吸的通道,肺为呼吸之主脏,所以称“鼻为肺之窍”。鼻主要有通气和嗅觉两大功能,都是依靠肺气的作用。肺的功能正常,呼吸通利,则嗅觉灵敏。如《灵枢·脉度》中所谓:“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窍能知臭香矣。”正因为鼻为肺窍,所以邪气犯肺,多由口鼻而入。故在病理上,若因风寒外袭,肺气失宣,则鼻窍不利,常见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等症状;若见热邪壅肺,鼻窍不利,则常见胸闷喘促,鼻翼煽动等症状。

涕为鼻中分泌之津液,有润泽鼻窍之功能。鼻又为肺之窍,可见此液应为肺津所化。故《素问·宣明五气篇》中称:“五脏化液……肺为涕。”在生理状态下,鼻中之涕以润泽鼻窍为功,一般不会外流。若肺窍受寒,其多流色白清稀之涕;若热袭肺窍,则常见其流黄浊之涕;若受燥邪损伤,可见鼻窍干涩无涕等症。

此外,咽喉与肺、鼻相通,是呼吸的门户和发音的部位,又是肺的经脉所过之处,故自古即有“喉为肺之门户”之说。可见咽喉的正常通气与发音,直接受到肺气的影响。反之,若肺脏病变时,往往引起咽喉部位的病变,见咽喉痒痛,声音嘶哑,甚则失音等症。三、肝

肝位于右胁之内,属五行中之木行。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其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等。

1.主疏泄

疏泄即疏通开泄的意思。肝主疏泄功能在生理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调畅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即谓“气机”。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血液等的正常运行及功能表达,全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而肝的疏泄调畅功能是气机的疏通、畅达、升降自如的前提及必要条件,即肝气疏泄则气机正常,人体就处于健康舒适的状态。若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则可引起人的气机及情志异常变化,常表现为抑郁或亢奋两个方面。例如:肝气郁结,可见胁腹、乳房等处胀痛不适,郁闷不乐,多疑善虑,甚则沉闷欲哭;而肝气亢奋,气机壅滞,则常见面红目赤,胸闷气促,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目眩头晕等症。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言:“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2)促进消化:如上所述,肝的疏泄功能,可以调畅气机。脾与胃同居中焦,为人体消化和转输食物及营养的主要脏腑,其气一升一降,被称为一身气之“枢机”;胆汁是参与食物消化的重要精汁;胆又附于肝,并与之相表里,故胆汁的分泌、排泄都与肝密切相关。因此,肝气的疏泄调畅功能实为维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及胆汁正常分泌与排泄的重要前提条件。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谓:“土(脾)得木(肝)而达”,《血证论》中亦指出:“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可见,若肝失疏泄时,气机的升降异常,即会直接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转输及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而出现消化异常方面的病变。例如:肝失疏泄的患者,不仅能见胸胁胀痛,脘腹痞满,郁郁不乐等症状外,且常兼见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嗳气频作,矢气便溏等脾胃升降异常,气机壅滞的症状。(3)调畅情志: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属心所管理。但因肝(木)为心(火)之母,在生理上肝的疏泄调畅功能对心的藏神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以维持人的精神情志状态稳定、舒畅。因而人的精神状态的稳定与否,除了与心有关外,亦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至为密切。可见,只有在肝气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时,人才能保持气血平和,心情舒畅的状态。此外,肝脏本身亦直接与情志变化中的“怒”相关,故有肝“在志为怒”之说。《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表述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若肝失疏泄,心神异常,情绪波动,即可见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心悸多梦,寝食不安等症状。故《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杂病源流犀烛》中亦谓:“治怒为难,惟平肝可以治怒,此医家治怒之法也。”

2.主藏血

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人体内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流量。当人处于休息和睡眠时,机体对血液需要量就减少,多余的血液则藏于肝;而在劳动或工作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则增加,肝脏就排出其贮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曰:“人卧血归于肝”,其后王冰又注释道:“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可见肝脏对体内的血液具有调节的作用,所以其他脏腑与组织等的生理活动,都与肝脏有密切关系。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此外,肝与女子胞均能藏血,皆有“血海”之称,然肝藏之血乃胞宫藏血,女子经血来潮之源。若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即会影响人体正常活动,同时也容易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例如:肝血不足,常可见到两目昏花,筋肉拘挛,四肢麻木,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病证。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筋膜是一种连接关节、肌肉,主管四肢关节运动的组织,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称:“诸筋者,皆属于节”;爪,即指甲,是筋的外露部分,故有“爪为筋之余”一说。《灵枢·九针论》中称“肝主筋”,《素问·痿论》中亦谓:“肝主身之筋膜”,而《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都是指全身的筋膜及爪甲有赖于肝的精气滋养,才能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肝的精血充足,筋、爪得到滋养,则筋健爪华,四肢关节运动自如。若肝血受损,筋失所养,就会出现筋缓无力,爪甲色淡,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病证;若肝热伤筋,则可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病证。

4.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目又称为“精明”,是人体上的视觉器官。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称:“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而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不仅能为目提供营养和功能调节,而且其状态亦可通过目来加以表露。如《灵枢·脉度》中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但肝中所藏之精血,又有赖于与其他脏腑功能的内在联系和协调及精气的补充。目亦因此与其他脏腑形成了内在联系,故《灵枢·大惑论》中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据此后世医家建立了“五轮”学说,为中医眼科的诊疗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目毕竟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肝主藏血,其经脉又上联于目系,所以称“目为肝之窍”。肝的功能是否正常,往往可以通过目来反映,而目视的正常与否,又多与肝有关。例如: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或视物模糊,甚则夜盲等;肝经受风热所侵,可见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肝火上炎,常见目赤肿痛,滋生翳障等;而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则多见头目眩晕,目睛上吊等。四、脾

脾居中焦,属五行中的土行。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其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

1.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吸收转化。所谓脾主运化,在生理功能上包括运化水谷精微与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水谷精微: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实际上是指对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转输等功能,如《素问·经脉别论》中所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厥论》中亦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可见脾的运化功能强健,吸收进来的水谷精微的转输就正常,则人体内的精、气、血、津液等才得以化生有源,其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等才能得到营养而正常发挥功能。同时脾气健运,亦是胃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若脾失健运,则会出现纳呆食少,脘腹胀满,神疲倦怠,肢体酸重等症状。(2)运化水液:水液,又称津液、水湿等。水流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营养物质,体内水液在正常情况下始终是处于循环运动的代谢状态。而脾则是推动体内水液正常循环运动的中心脏腑,故有脾主“运化水湿”之说。水液在脾的运化作用下,上输于肺,再输布到周身各脏腑组织中去,使人体得到水液充分营养和濡润。因此,脾气的健运,是水液正常代谢的重要前提。若脾失健运,水液的代谢失常,即可致水湿停聚而生病变。例如:水湿停聚,可生痰化饮;水停湿聚,泛溢肌肤,可致水肿;停留肠道,可致泄泻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方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其关键即指脾具有的运化功能。习惯上将其正常的运化功能称为“健运”,而在病理状态下常称“失健运”或“失健”等。

2.主升清

升,是指脾气的升降运动特点,正常生理状态时,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故有“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之说。清,指的是水谷精微。所谓“升清”,即是指脾在正常发挥功能的情况下,能将水谷精微上输至上焦肺、心以化生气血,供应全身。反之,脾气不升反降,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即无来源,人体可见衰弱之象,正如《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所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3.主统摄血液

统,有统摄、控制、约束的意思;血,指的在经脉中流行的血液。所谓脾主统摄血液,指的是脾气对脉中循行之血有控制和约束作用,以使血液循经正常运行,不致溢于脉外。如《难经·四十二难》中谓:“脾裹血,温五脏”,《金匮要略注》中亦曰:“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之所以能统血,是依赖于脾气的固摄作用。气作为人体功能活动的主体,对体液的运行和代谢有着强大的控制和约束作用,中医常表述为“统摄”或“固摄”等。脾气旺盛,则统摄之功正常发挥,血液即在经脉中正常循行,此谓“血自归经”。若脾虚气弱,失去统摄的功能,则血可溢出脉道,而见慢性失血性病证。如长期反复发生的便血、崩漏、紫癜等。

4.主肌肉、四肢《素问·痿论》中谓:“脾主身之肌肉”,《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中亦称:“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由此可见,所谓脾主肌肉、四肢,实际上指的是通过脾的运化水谷精微之功能,使肌肉、四肢得以营养,并发挥其正常功能的作用。人体四肢的正常功能活动,是以肌肉的发达强健为基础。而发达强健的肌肉,又需要水谷精微来营养。脾是转运输送水谷精微的中心,肌肉、四肢的营养源泉,故称之。脾气健运,则肌肉发达,四肢轻劲,灵活有力;若脾失健运,营养匮乏,则肌肉消瘦,四肢倦怠无力等。

5.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灵枢·脉度》中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可见,口是消化系的外窍,与脾相连,故人的饮食与口味可以直接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脾开窍于口,指的即是此关系。若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若脾失健运,则不欲饮食、口淡乏味;若湿邪困脾,则口中黏腻、口甜等。

脾主肌肉,唇乃肉质,为口之外沿,故称之为“其华在唇”。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谓:“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因此,也可以说唇是脾在体表的表达部位,观察唇的荣枯及色泽等变化即能反映脾主运化水谷功能及气血盛衰的状态。如脾气健运,气血充盛,则口唇红润、光泽;若脾气不健,气血不足,则口唇淡白,或萎缩不泽等。

涎为口中之津,具有助消化及吞咽、润泽口腔、防御外邪等作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称:“脾为涎。”由此说明涎与脾在生理上有密切联系,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正常情况下,口中涎津溢出,则食欲良好,味觉灵敏;且其下流于咽,而不会溢出口外。若脾胃失和,则涎津分泌异常,或分泌量增多,或减少。增多者涎津流出,不能自止,口淡乏味;若减少则口燥咽干,味苦纳差,食难下咽等。可见,涎津的分泌、流动及功能的变化亦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状态的外象。五、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称:“腰者,肾之府。”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繁衍,主骨生髓通脑,主水,纳气;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繁衍,主骨生髓通脑

藏精,是肾的最基本的生理功能。所谓“精”,是构成人的生命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后天各种脏腑、组织、器官发生、发展及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有贮藏精的功能,故称“肾主藏精”。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谓:“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但通常所言之“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此称肾中所藏之精应为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则来源于饮食,由脾胃化生,二者不能混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构成新一代生命的最原始物质,故《灵枢·本神》中曰:“生之来,谓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中亦曰:“夫精者,生之本也。”不过,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出生之前,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的化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出生之后,后天之精则能不断补充和促使先天之精趋向完善。

肾中所藏之精,是人体后天各种脏腑、组织、器官、形体及生育功能发育成熟的物质基础,故称其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亦有“肾为先天之本”之说。人从幼年开始生长发育,与肾中之精逐渐充盛直接相关。如婴儿时期的形体发育、齿更发长、功能渐多等;至青春时期,肾中之精已趋完善,即有“天癸”至。所谓“天癸”至,是以男子精液溢泻,或女子月经来潮为标志。说明人的性机能成熟,而有生殖功能,即谓进入育龄期;待到老年,肾中之精气逐渐衰减,性机能和生殖功能亦随之减退,以致消失,人的形体也逐渐衰老,即谓进入老年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即对此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其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这段描述准确地表达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生、长、壮、老、已五个阶段的自然规律,并指出这个过程与肾中之精的盛衰长消密切相关。若肾藏精的功能失常,或肾精先天不足,则后天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成熟就必然要受到影响。如男子不育及女子不孕症的发生不少与之相关;再如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无力等,亦有与先天肾精不足相关的。

肾中所藏之精,又为骨骼及脊髓、骨髓化生、发展、成熟的根本和物质基础。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肾生骨髓”、《素问·六节脏象论》中称:肾“其充在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亦谓:“肾主生之骨髓。”所以有肾“主骨生髓”之说。肾精能生髓,髓居于骨中,骨赖髓以充养。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养而发展至坚固有力。同时,人们还认识到髓有脊髓和骨髓之分,脊髓亦有养骨之功,但还上通于脑,脑为髓聚之所,又被称为“髓海”,可见脑的发育、成熟及维护与肾精的关系极为密切,故称其“通脑”。脑对人的整体功能发挥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所以《灵枢·海论》中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所谓的:“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谈的也是脑对肢体精细动作的支配作用。可见,如果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不能生髓养骨,不仅会出现腰膝酸软,甚至肢体痿软,行动不能,或小儿发育不良,囟门迟闭等症,而且还会导致髓海空虚,出现脑转耳鸣,肢体废用等症。

人的“齿”,质地坚硬、色白如骨,与骨同源于肾,为髓所养,习称“齿为骨之余”。所以《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中即谓:“齿者,肾之标,骨之本也。”至今牙齿仍是观察骨骼生长、发育、成熟及衰败的重要标志。若见牙齿坚固,则肾精充足;若见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则知肾精不足。

综上可知,肾精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和最本原的物质基础。根据阴阳学说的观点,其可分为阴阳两部分,即肾阴和肾阳。因其来源于先天,又为新生命发生的“本元”,故又称之为“元阴”、“元阳”。肾中之元阴是人体阴血津液发生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等作用,主要反映肾精中的物质性部分,古时又称“真阴”;肾中之元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推动等作用,主要反映肾精中的功能性部分,古时又称“真阳”。在生理状态下,“元阴”、“元阳”应处于平衡和谐,且藏于肾中。而在阴阳和时的功能表达被称之为“肾气”,又称为“元气”。

肾阴和肾阳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维持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及发挥肾精功能的基础。当其关系紊乱,机体平衡状态即遭到破坏,不仅肾精的功能不能发挥,而且还会产生疾病。如肾阴虚少,不足以制阳,则阴虚阳亢时,可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病症;若肾阳虚衰,温煦和推动的功能不足,则阳虚阴盛时,常见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症;当肾中阴阳两虚,若现肾气不固,失于封藏固摄的职能,多见小便频数清长,遗尿,小便失禁,滑精早泄等;若现肾精不足,骨髓失充,脑无所养,多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动作迟缓,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由于肾阴虚和肾阳虚的本质,都属肾精不足,所以肾阴虚和肾阳虚之间在病变过程中常相互影响,即肾阴虚到一定程度可以累及肾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也可以伤及肾阴,最终发展为“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

2.主水“水”,实际上特指人体内在的津液。肾主水,是对肾所具有的输布水液和调节水液代谢功能的表述。故《素问·逆调论》中称:“肾者水脏,主津液。”生理状态下,津液源自胃受纳之水,吸收后经脾的转输,上至肺,经其通调,而下归于肾。再通过肾阳气化作用,分清别浊,清者上升,复归于肺而为津,浊者经膀胱排出而为尿。可见,津液的正常运行输布及代谢与胃、脾、小肠、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都有关,但对体内津液代谢的调节,则是以肾阳的温煦、气化和推动作用为基础。故《素问·水热穴论》中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紿肿。紿肿者,聚水而生病也。”所以当肾阳不足时,下关开合失职,既可见水液停留所致的尿少尿闭,肢体浮肿等;又可见封藏固摄不能,水液外泻所致的夜尿频多,或遗尿等。

3.主纳气“纳”,有摄取、受纳之意。肾主纳气,是指肾有将肺所吸入之清气,摄纳至肾中的功能。故《难经·四难》中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而《类证治裁·喘症》中更明确指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可见,人的呼吸运动不仅为肺所主,而且与肾对清气的摄纳之功密切相关。在生理状态下,肺肾协调,呼吸则深浅有序,调节自如,以满足人体在各种状态时对清气的需要。肾的纳气之功可以腹式呼吸的强弱来加以表达,故《医碥》中曾描述道:“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若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能维持人体正常活动的需要,俗称“气沉丹田”;若肾的纳气功能衰弱,无力摄纳,则常见气息表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又称“肾不纳气”或“气不归根”等。

4.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发”,即指头发及须毛等。而毛发的生长和濡养皆源于血,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然肾精与心血,有互为资生的关系,精足则血旺,故称“精血同源”或“精血互生”等。可见,人体毛发的生机与肾精的盛衰密切相关。因此,毛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等均能作为观察肾精盛衰的外象。如青壮年的肾精充沛,气血旺盛,则其毛发明润光泽;而老年人的肾精渐衰,则毛发渐白,枯槁脱落。

耳位于头,与脑相连,为髓海所养,主司听觉。肾生髓而通于脑,其所藏之精即能充养于耳。故《灵枢·脉度》中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所谓开窍于耳,不仅表述了耳为肾精所养,亦指出耳是肾的重要外泉。如肾中之精充足,耳得其养,则听觉灵敏;若肾精亏虚,耳失充养,则见耳鸣、耳聋等症。“二阴”,即指前阴(尿道和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前后二阴位于腰以下,有生殖和排尿、排泄粪便等功能。尿液的排泄,虽主要在膀胱,但肾的气化功能却是膀胱开合排泄的前提;而人的生殖功能也由肾所主(如前阐述);至于大便的传导排泄亦与肾的封藏固摄功能有关。因此,在生理状态下,肾气充盛,则二阴所主之功能皆正常,而能正常排尿、生育和排便等;若肾精虚衰,则可出现尿频、遗尿或尿少,或遗精早泄、阳痿、不孕不育,或五更泄泻及大便失调等病证。第二节 六腑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依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以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传化与排泄为主的胆、胃、大肠、小肠等;一是以津液转输布散与排泄为主的膀胱、三焦等。但凡六腑,其生理运动的特点可概括为“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且与五脏之间存在“表”“里”关系。一、胆

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并与之以经脉互为络属而为表里。其内藏“精汁”,泄入小肠,有助食物消化之功。因其虽有腑腔之形,却无传化物之功;虽能藏“精汁”,但又常泄之,故又属于“奇恒之府”。

所谓“精汁”即胆汁。其来源于肝,味苦色黄,贮藏于胆囊,注入小肠中,以助饮食物的消化。故《灵枢·本输》中曰:“胆者,中精之府”,《东医宝鉴》中更明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可见,所谓胆,应包括胆汁与胆囊。前者源于肝,而以助饮食物的消化为功;后者为贮泄之器,以调节胆汁的贮泄为功。

胆与肝互为表里,其所藏精汁又源于肝,故胆的功能受到肝主疏泄的控制与调节,即肝气疏泄畅达,则胆气疏泄,精汁下降于小肠,可促进食物消化。若肝失疏泄,胆汁郁滞,则可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甚至胆气上逆而出现口苦,呕吐苦水;或胆汁外溢,则见身黄、目黄、尿黄等。此外,肝、胆都与人的情志活动有一定联系。生理状态下,肝胆之气疏泄条畅,人的情绪稳定,食欲良好;若其疏泄异常,气机郁滞,则可见惊悸、失眠、多梦、口苦、纳差等症状。二、胃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上口为贲门,即上脘,下口为幽门,即下脘,上下脘之间名中脘,三个部分统称“胃脘”。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受纳及腐熟水谷,运动方向趋下,有“胃气以和降为顺”之说。

所谓“受纳”,有接受、容纳之意;“腐熟水谷”,指的是饮食物在胃中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过程。由此描述了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先容纳于胃,容纳于胃中的水谷,并在其中腐熟消磨后,再下传于小肠,被视为供养周身的关键之腑。故《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曰:“人以水谷为本”,《灵枢·玉版》中亦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说明胃的功能正常,是决定人体营养供应及保障其生命存在的关键,机体内的其他脏腑组织赖以发展的物质亦皆源于此。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所言:“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因此,中医在诊疗和保健养生中尤其重视胃气的盛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曾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所以又有“得谷则昌,失谷则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等说法。

所谓“和降”,意指胃气的正常运动方向是朝下通降于小肠,即饮食入胃,受纳腐熟后,下行至小肠。可见,食物在胃中只是阶段性停留,待初步消化完成后,必须向下运动,以进一步消化吸收,故称胃“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若胃失通降,则腑气壅滞,气逆于上,常见脘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呃逆、食欲减退等症。三、小肠

小肠位于腹中,胃腑之下,其形为管腔,上端接幽门,下端接大肠上口。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为受盛、化物及分别清浊,故《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而后人张介宾在其注解中则指出:“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所谓“受盛”,有接受和盛装之意;“化物”,即指对食糜有消化或使之进一步变化的意思。可见,小肠不仅能盛装由胃所传下来的食糜,而且还能对其进一步消化,并使之达到可被吸收的程度。

所谓“分别清浊”,即有将进一步消化后的食糜中的清浊两部分分离开,并将清者吸收,浊者留于肠中的意思。清者为水谷精微,吸收后由脾转输;浊者为食物残渣,则通过阑门下注于大肠。同时小肠的分清别浊之功对津液的代谢亦有影响,尤其是与尿液的排泄量及大便中的含水量有关。若其功能正常,则二便调适;若其清浊不分,则常见大便稀溏,小便短少等症。四、大肠

大肠亦位于腹中,小肠之下,上端接阑门,下端为肛门。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及燥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所谓“传导糟粕”和“燥化”,系指大肠能将由小肠下注来的食物残渣,继续向肛门推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形成粪便,再由肛门排出。若大肠的功能正常,则粪便呈条状软便,排出顺畅;若其发生病变,或传道失常,燥化不及,常见大便稀溏、频频下泻;或燥化太过,便干粪燥,则常见大便秘结、排便艰涩等症。五、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上与肾经脉相通,下连尿道。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为贮津液和排尿。故《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居下焦,与肾相表里。二者共为机体津液正常循环代谢及调节的主要脏腑。膀胱所藏之津液源自于机体中循环至下焦的水液;其在肾阳的气化作用下,分离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因气化作用再进入津液的正常循环代谢;另一部分即为尿液,在气化作用下,经膀胱开合而排出,并产生维持体内津液平衡的功能。可见,膀胱的贮藏津液和排尿功能的正常发挥,完全依赖肾阳的气化之功,所以古人言其“气化则能出矣”。若肾阳不足,气化不利,则膀胱开合失常,或见尿少、尿闭、肢体浮肿;或膀胱失约,而见遗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余沥不尽等症。六、三焦

三焦由上焦、中焦、下焦组成,为六腑之一。其在定位上的概念并不具体,故《难经·二十五难》中谓:“有名而无形。”其实不然,《类经·藏象类》中即明确指出: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可见,三焦从形态学上可理解为除各实质性脏腑、组织、器官外的间隙,中医视其为运行气和津液的通道。故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有二:一是运行原气,通达全身,激发和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二是运行水液,维持水液正常的运行、敷布和代谢。

所谓“气”,虽属无形之物,但为人体功能之本。其可行于周身,无处不到,以发挥温煦、推动等功能。气的运行除以经络为通道外,三焦亦为其布散之通路,尤其是肾中之元气,非经此而无以充沛于周身。故《难经·六十六难》中指出:“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而《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中说得更明确: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其中“决”有疏通之意;“渎”意为沟渠。所谓“决渎”,即疏通水道。可见,三焦是津液循环输布的通道。人体内的津液正常循环代谢虽与肺、脾、肾、小肠、膀胱等脏腑密切相关,但三焦作为其运行的通路,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且津液的运行还有赖于气的推动。因此,可概述如三焦为通道,气乃动力,可推动津液在其中运行输布。

古代医家还借鉴自然界水循环过程及其形态变化,将人体内津液的循环描述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其中,“上焦如雾”主要指心与肺输布津液的作用,形容在此位的津液形似雾露,向下弥散滋润万物;“中焦如沤”,主要指脾与胃消化、吸收、转输津液的作用,形容在此位时津液形似潮湿之地,以生养万物;“下焦如渎”,主要指肾与膀胱贮藏、运行津液的作用,形容在此位时津液形似水入渠道,流畅通达,以助长阴精,调节平衡。

此外,三焦亦可专以表述部位。如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则指肝、肾等。六腑可依其与脏的表里关系,配属到上、中、下焦。第三节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其中胆腑较为特殊,其形为腔囊,却内藏“精汁”即胆汁,此功似脏;而胆汁排泄于肠则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故属六腑之一。然胆并不直接受盛和传化水谷,故又属奇恒之腑,且与肝有表里关系。此外,其余的奇恒之腑均有无表里配合关系及五行配属这一特点。因脉、髓、骨、胆等府的生理功能已在相关脏中加以论述,故本节仅对尚未论及的脑与女子胞二腑进行阐述。一、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为奇恒之腑之一。《灵枢·海论》中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说明其与骨髓有密切的联系,且同为一物,故《素问·五脏生成篇》又曰:“诸髓者,皆属于脑。”其主要生理功能有二:(1)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脑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谓:“头者,精明之府”;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所撰的《本草纲目》中更明确地指出:“脑为元神之府”;清代医家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提出:“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同时代的王清任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更详细的表述,如其在《医林改错》中写道:“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由此可见脑亦有藏神之功,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活动密切相关。(2)视觉、听觉、嗅觉等功能都归于脑。发生视觉、听觉、嗅觉等功能的眼、耳、鼻等器官皆位于头,且通于脑,故脑髓中之精气为眼、耳、鼻等器官发挥视、听、嗅等功能的物质基础。故《灵枢·海论》中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口问》中亦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这样就从病理的角度反证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功能与脑的生理关系。

此外,中医学早已认识到脑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其与人的生命攸关,不可丝毫受损,否则即刻危及性命。如《素问·刺禁论》中指出:“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对此言《类经·针刺类》中的注释称:“脑户,督脉穴,在枕骨上,通于脑中。脑为髓海,乃元阳精气之所聚。针入脑则真气泄,故立死。”这二段描述足以说明脑是人体中极其重要的器官,是生命要害之所在。二、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即子宫。其位于小腹正中,居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未受孕时,形态像一个倒置的梨;是女子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的发挥与天癸、冲任二脉及心、肝、脾等脏均有密切关系。(一)“天癸”对女子胞的作用“天癸”源于肾精,为后天过程中肾精盛衰长消变化的表达。“天癸至”表达后天发育过程中肾精达到了完善成熟的状态,以女性出现月经,并能孕育胎儿为标志。此时,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的发育已趋完善。可见“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具有表达生殖器官发育而至成熟,以及维持生殖功能的作用。若至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少,则“天癸竭”。其作用即随之减弱,甚至衰竭,女性则进入绝经期,而丧失孕育的功能。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谓:“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二)冲、任二脉对女子胞的作用

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是维持胞宫正常生理功能的二条重要经脉。其中,冲脉与肾经并行,与阳明经相通,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故有“冲为血海”之称;任主胞胎,经小腹部与足三阴经相汇,能调节全身的阴经中之气血,亦有“阴脉之海”之称。胞宫的功能正常发挥,以充盛的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脉为输入管道。故通过冲、任二脉可将十二经脉中充盈的气血,注入胞宫,以发生月经,孕育胎儿。儿童期,肾精未盛,天癸未至,气血未充,子宫尚在发育成熟的过程中,任脉未通,冲脉未盛,所以没有月经,也不具备孕育能力;青春期、育龄期,肾精盛,天癸至,气血充,故任脉通,太冲脉盛,始有月经及孕育能力;进入绝经期,肾精渐衰,天癸渐竭,气血渐少,冲、任二脉则空虚,故表现月经闭止,孕育能力消失。此为正常的生理过程。若在育龄期出现冲、任二脉失调,即可发生月经不调、崩漏、闭经以及不孕等病证。(三)心、肝、脾对女子胞的作用

女子以阴血用事,故其特有的月经及孕育胎儿等生理功能均以阴血为物质基础。心、肝、脾三脏是参与全身血液的化生、运行和调节的主要脏器。如心主血,肝藏血、主疏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所以女性月经的周期性来潮,以及孕育胎儿等功能,不仅与气血的充盈盛衰有关,亦与心、肝、脾三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正如《济阴纲目》中所言:“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故而育龄期妇女若出现心、肝、脾三脏功能异常,即可导致月经紊乱、崩漏、不孕等病证。

综上所述,女性的月经和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正常发生、变化与全身的整体状态协调稳定有着密切关系,若就脏腑、经络与之的密切程度而言,应以心、肝、脾、肾和冲、任二脉最为重要。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脏腑、经络、骨骼、肌肉等许多器官组织所构成。在这个整体系统中,所有的脏腑、经络、骨骼、肌肉等都发挥自身的功能,但又不是孤立的动作,而是整体生命活动统一协调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某一部分的功能发生异常即有可能引起其他部分或整体功能紊乱。故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同而发挥功能,而且在病理上亦可能相互影响,相因而病。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为心主血,肝藏血,即反映在血液的运行和调节分布方面。血液化生于脾,贯于心脉,心血充盈,经血脉运行于周身;血运正常,则肝有血藏,方能发挥调节血液分布的作用,以适应机体活动的需要。肝主疏泄,有调畅气机之功,气行则血行,可使脉中之血液不致瘀滞,有助于心气对血液运行的推动。

由于心肝两脏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故在病理上也会相互影响。例如:心血不足,常常导致肝血亏虚,多见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淡白无华,或头晕目眩、视力减弱、月经涩少等症状;若肝阳上亢,又可上扰于心,在出现头痛、目赤、易怒等症的同时,又兼有心烦、失眠、多梦等症状。

2.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为心主血,肺主气,即反映在心血的运行与肺司呼吸之间的关系。血赖气之推动,气由血载而敷布全身。所以心与肺、气与血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其关系被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若血没有气的推动则血凝而不行,成为瘀血;若气无血载,则气无所依而涣散不收。例如:肺气上逆,久咳不愈,可以导致血络受伤而出现咯血、心悸等症状;若久病失血,心血不足,可导致肺气的衰弱,而出现心悸怔忡,喘息胸闷,气短懒言等症状。

3.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为心主血,脾生血、统血的关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功能正常,则生血有源,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即可推动血在脉内循行。血行脉中,既为心所推动,又赖脾气的统摄和约束,血液才能在脉道中正常循行,而不会溢出脉外。其关系主要反映为心血的生成与正常运行。

因此,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亦常互为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血的化源不足,则心血亏虚,常见失眠、多梦、健忘等症;若脾不统血,则能导致血溢脉外,常见衄血不止、皮肤紫癜等症;若心血耗伤,脾失健运,即可形成“心脾两虚”,则多见心悸头昏、少寐失眠、面色无华、纳差食少、神疲肢倦等症。

4.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为心主火,肾主水,即水与火的关系。心火位于上,属阳,肾水位于下,属阴,阴阳之间在生理状态下,处于升降互济、平衡协调。如心火(阳)下降入肾而温暖肾水(阴),以助气化,则肾水不寒;肾阴上济入心而滋润和抑制心阳,则心阳内藏,不致亢奋。二脏之间的这种既交互相助、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人体内环境协调稳定的重要基础,故常称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推持心和肾之间的阴阳平衡协调,即可保证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若心与肾之间阴阳互济协调的关系被破坏,就会产生病变。例如: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往往导致心阳偏亢的“心肾不交”,而出现心烦失眠、少寐多梦、腰膝酸软、阳强遗精等症;若肾阳衰虚,气化不能,水液停聚,逆而上泛,则能抑遏心阳,而出现水肿尿少、形寒肢冷、心悸气短、胸闷喘促等症,即所谓“水气凌心”。

5.肝与肺

肝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升降方面。肺主气,司呼吸,位于上焦,为脏中之阳,其气肃降;肝主疏泄,居于下焦,为脏中之阴,其气升发。如此阴阳升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功能正常。在病理状态下,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循经上行,灼肺伤津,则多见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被称为“肝火犯肺”。

6.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为脾主运化,肝主疏泄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对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生化、运行、调节等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气机升降协调,以保持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转输;同时,脾气健运,化生的水谷精微充足,则肝血的来源也旺盛;肝藏血,脾统血,互相协调,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与调节,以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故在病理状态下,若肝郁气滞,疏泄失职,则脾的运化即会壅滞,常见胁痛、郁闷、易怒,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大便失常等症;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血的化源不足,则可致肝血亏虚,多见食少、脘痞、视弱、形瘦、月经量少或闭经等病症。

7.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为肝藏血,肾藏精,即精与血的关系。肝、肾同居下焦,有母子之谊。肝血依赖肾精滋养,肾得肝血而精充。二者相互资生,相互为用,故有“肝肾同源”、“精血互生”之说。故在病理状态下,若肾精不足,则肝失所养,以致肝阴(血)亏虚,常见腰脊酸软、耳鸣耳聋、目睛干涩、视物昏花等症状,被称为“水不涵木”。

脾与肺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气和津液的生成与转输等方面。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气的充沛,有赖于自然之清气与后天之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二者亦有母子之谊。故肺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脾气健运是肺气充沛的基础,而肺的通调水道之功则有利于津液敷布,可助脾转输水湿,不至壅滞。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为用,共同保证机体中气与津液的正常生化与代谢。故在病理状态下,若脾气虚弱,则肺气不足,常见食少、腹满、咳喘无力、少气懒言等症;若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津液停聚,则脾湿不运,多见久咳不愈、痰多稀白、胸闷短气、纳差腹满、肠鸣腹泻等症。

8.脾与肾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先天与后天互为促进方面。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精。先天之元精在后天发展过程中,依赖后天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补充与维持;后天脾的运化功能,又有赖于先天肾中元阳的温煦与推动,才能保持正常。这就是脾与肾之间的先天促后天,后天滋先天的密切关系。故在病理状态下,脾肾之间亦会相互影响。如肾阳不足,则脾阳亏虚,阴寒内生,常见腰膝冷痛、形寒肢冷、食少腹满、肠鸣便溏等症。

9.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和气运行调节等方面。肾主水,纳气;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故气的运行与水液代谢是否正常,与肺肾两脏的功能协调甚为密切。在生理状态下,肺在上,主肃降,气与水即在其作用下向下运行输布;肾居下,主气化和摄纳,水在其气化作用下可向上输布,气则因其摄纳而归于肾中。如此升降有序,则水、气的运行、输布正常,故有“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若二者失于协调,升降无序,则可致病。如肺失宣降,或者肾无气化,可以造成水液代谢的严重障碍,可见咳逆喘息不得卧、肢体水肿、小便短少等症;若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不归根,浮散于上,则常见喘息胸闷、不得平卧、动则加剧、少气懒言、腰膝酸软、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等症。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化物、通行和输布津液。其中,胃、小肠、大肠及胆以传化水谷为主;三焦、膀胱则以通行和输布津液为主。其间相互联系、互为协同,共同完成饮食物及津液的消化、吸收、转输与排泄等功能。故《灵枢·本脏》中谓:“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下降于小肠,再经小肠进一步消化,并泌别清浊;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运化转输,以养全身;浊者为糟粕,进入大肠,经燥化与传导,继由肛门排出体外。在上述过程中,胆汁的助食物消化作用不可或缺,是传化物功能正常进行的前提。

饮入的水液被吸收后,经脾运化,即转输至肺,经肺的宣降,通调水道之功布散于周身,再经三焦下渗入膀胱;渗入膀胱的水液,经肾阳的气化作用一部分继续返回参与津液的循环,另一部分排泄于外而为尿。故《素问·经脉别论》将津液的代谢过程表述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三焦与膀胱二腑主要参与津液的循环代谢。

综上所述,六腑功专传化水谷,过程为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其功能特点为虚实更替,全程宜通而不宜滞,其气宜降而不宜升,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

由于六腑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结构上均有密切联系,故其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如胃热炽盛,消灼津液,则常见大便燥结不通等症;若大肠传导不利,肠燥便闭,则腑气不通,胃失和降,逆而上泛,即见恶心呕吐、嗳气口臭等症。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概言之即阴阳表里关系。脏属阴在内,腑属阳在外,故称脏为里,腑为表。脏腑的表里配属关系是以经脉的相互络属及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协同为依据。故凡相表里配属的脏与腑不仅在生理上的关系密切,而且在病理上极易相互影响。

1.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表现在病理方面,如心经实火,可通过相关经脉“移热于小肠”,而引起尿少,尿赤,排尿灼热等小肠实热的病证;若小肠有热,亦可循经脉上扰于心,而见心烦少寐、舌赤糜烂、小便热赤等病症。

2.肝与胆

胆附于肝,不仅在结构上互为附着,而且又以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肝的疏泄功能是胆汁正常分泌与排泄的保证。故在病理状态下,肝胆的证候常同时出现。如肝火炽盛或胆火内扰时,均可出现胁肋灼痛,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等症;若湿热内蕴肝胆,可致胆汁外溢,而见一身面目尽黄、口苦纳呆、胁肋灼痛、抑郁不乐等症状。

3.脾与胃

脾与胃同居中焦,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输布,以营养全身,藉此将二者统称为“后天之本”。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相反相成,升降有序,则是一身之气运行正常的关键,饮食物正常代谢的保证。故《临证指南医案》中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主升,能将水谷精微上输到心肺,胃主降,将腐熟过的水谷下移小肠。胃属阳腑,喜润而恶燥,为中焦燥土;脾属阴脏,喜燥而恶湿,为中焦湿土。生理状态下,二者阴阳相合,燥湿互济,可保证中焦气机升降有序,故《临证指南医案》中又曰:“太阴(脾)湿土得阳始运,阳明(胃)燥土得阴自安。”

在病理状态下,脾胃之间经常相因为病。如脾气不足,不升反陷,即可见胃下垂、反复泄泻等症;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常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等症。

4.肺与大肠

肺脏居于上,大肠位于下,通过经脉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肃降,则大肠传导如常,粪便排出通畅;而大肠的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气的肃降。二者表里配合,上下协同,保证了气津的正常运行与输布和糟粕的排泄。若大便积滞,肠腑不通,则可致肺气不降,气逆于上,常见喘息短气、心胸憋闷等症;若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则可见大便干结,排出艰难等症。

5.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同居下焦,以经脉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肾为先天之本,主水之脏,藏精而寓元阴元阳,有气化而司膀胱开合之功;膀胱为藏津液,贮尿之腑。生理状态下,膀胱的开合之功,取决于肾中阳气的盛衰。肾中阳气是膀胱中所藏津液的气化和尿液排出的关键。肾中阳气充足,气化固摄有权,膀胱则开合有序,机体中的水液即能维持正常代谢。若肾气不足,气化不利,固摄无权,则常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或小便失禁、遗尿、尿频等病证。第五节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及功能表达。一、气

气,是古人对自然界一切现象本原的高度概括,即认为气是构成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物质,宇宙则是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如《周易·系辞》中曰:“天地氤,万物化生。”其所谓“氤”为氤之气,究其本意应属于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气”被引用到医学领域里后,即被具体地用以解释和探究人的生命活动。

在中医学里,通常“气”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一是指气本身以及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如《素问·刺志论》中称:“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难经·二十二难》中亦曰:“气主煦之。”

1.气的生成

气的生成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即禀受于父母藏于肾中的先天之精气、化生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之气和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肾中的精气来自先天;水谷精微之气依赖脾胃的运化功能,从饮食物中摄取而化生,为后天之精气;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经肺吸入体内。因此,气的生成与先天之精气是否充足,饮食物是否丰富足够,肺、脾、胃、肾等脏腑的功能是否正常和协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任何环节的异常或其间失去协调平衡,均会影响气的生成及气的生理功能,而引起气的病变。

此外,脾胃的受纳与运化功能对气的生成而言尤其重要。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完全依赖中焦脾胃的正常运作。否则,即如《灵枢·五味》中所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2.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人体中的气,是一种始终处于不断的、有序的运动循环中,且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无处不在,无处不到,并完成人体中的各种生理功能。

气的运动,即称为“气机”;其运动的基本形式从理论上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人体的各脏腑、组织、经络、器官等,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场所,其生理功能亦是通过气的运动来加以表达。因此,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运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结。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所言:“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气的升降出入,可通过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得以具体体现。例如肺的呼吸运动,呼为出,吸即入;又如饮食物进入胃之后,在胃里经过初步消化,再送入小肠进一步消化,此为胃气主降的体现;水谷精微部分由脾运化,上输于肺,并送到全身各部,这即是脾气主升的表达。上焦肺脏的出入,中焦脾胃的升降之间又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气的有序运动,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外,由于人体中各个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不同,故其气的运动在形式上常有所侧重。如肝气主升,胆气主降等。在病理状态下,若气的运动发生障碍,或升降失调,出入紊乱,就会影响脏腑、组织、经络、器官的功能活动,而发生“气滞”、“气逆”、“气闭”、“气陷”等病证。

3.气的生理功能

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人体及其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基本动力。故《难经·八难》中称:“气者,人之根本也。”《类经·摄生类》中又曰:“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在中医学中更侧重气的功能表达。通常将其主要功能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气化作用:气的运动可促使体内物质产生各种变化,即称为气化。具体来说,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都是在气的运动促进下产生的。(2)推动作用:气是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组织、经络等的生理活动具有推动和激发作用,亦是营养物质和津液运行与输布的基本动力。故可以说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气的推动为基本保证。(3)温煦作用:气属阳,性温,有温煦人体之功,以维持体温恒定为体现。而脏腑、组织、经络、器官及津、血等的正常功能活动,也必须以气的温煦作用为保证。(4)防御作用:气性升散,有内入脏腑、外行肌表的特点。其布散于肌表,能发挥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若气的防御功能减弱,外邪就极易入侵机体而致病。故《素问·评热病论》中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5)固摄作用:气对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摄、统约和控制等作用,既可约束其在正常路径中有序运行循环和分泌排泄,又能防止这些物质的无故丢失,以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6)托举作用:气在体内具有托举和维系脏腑、器官正常位置的作用,可防止其脱离原来的部位,以保证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综上所述,气的六个基本功能,只是从不同侧面及气的功能进行表述。实际上六者应是协调统一的,在生理状态下,密切地协同作用以发挥其保证生命活动正常的总体功能。故有在理论上可分而述之,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却不可绝然分离的特点。

4.气的分类

由于气的来源有不同,分布的部位有不同,因而生理功能亦有不同。根据其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人体中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1)元气:被认为是人体中最本原之气,亦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原始动力,又称“原气”、“真气”。其以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为物质基础,故有“元气根于肾”之说。元气虽然以肾为根,但在后天过程中又依赖水谷精气的补充与维护,以保证其充沛。正如《景岳全书》中所言:“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

元气的主要生理功能,为推动人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等的生理活动。因此,可以认为元气是启动和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原始动力。(2)宗气:被认为是积于胸中之气,又称“大气”;而胸中则称为“气海”。如《灵枢·五味》中所言:“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其由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与脾转输而至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为人体后天所生的气之宗,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等的气皆因此得到补充与维系。

宗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走息道以司呼吸、发声、语言等;一是入贯心脉以化血和行血,而营养与温煦周身。故《灵枢·邪客》中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宗气形成后,派生出二支,一曰“营气”;一曰“卫气”。二气循行部位及主要生理功能虽有不同,但又能协同完成宗气的功能。故《灵枢·营卫生会》中称:“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因脉中为里属阴,脉外为表属阳,故前者又称“营阴”,后者又名“卫阳”。(3)营气:古文中“营”通“荣”,故又称“荣气”。营气源于宗气,入贯心脉,与血并行,以布于周身。二者因此有可分不可离的密切关系,而有“营血”之称。正如《灵枢·邪客》中所言:“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化生血液、营养周身和推动血液运行等。因营气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水谷精微之气,故以营养作用为主。正如《素问·痹论》中所言:“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4)卫气:卫有保卫、防御之意。卫气源于宗气,运行于脉之外,布散于皮肤、分肉、胸腹等处。

卫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三:一是外温肌肤皮毛,内暖脏腑组织;一是调节腠理,司汗孔开合;一是抗御外邪入侵。故《灵枢·本藏》中谓:“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此外,还有所谓“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谷气”、“水气”等名称。其中有的以表达气的功能性为主,如“脏腑之气”等;有的则主要表达气的物质性,如“水气”等。说明在中医学中,气是一个重要名词,应用十分广泛,内涵意义颇为丰富,故在理解时应以表述对象为确定其义的依据。二、血

血,是循行于心脉之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故《灵枢·决气》中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1.血的生成

血,由营气和津液化赤所成,以经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及肾精为物质基础。故《灵枢·营卫生会》中谓“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肾精源自先天,为后天血的发生之本;肾精所以能维系,又需得后天血之补充。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转化与资生的关系,故有“精血同源”、“精血互生”之说。总之,血的生成与脾、胃、肺、心、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其间协调统一的气化过程,是水谷精微及肾精得以化生为血的保证。

2.血的运行

血液生成之后,依靠心肺之气的推动,运行于闭合的脉道之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敷布全身。正如《灵枢·营卫生会》中所言:“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此外,血液在闭合的脉道之中正常循行,还需依赖脾气的统摄和约束,才能循经而行,不致溢出脉外;肝的疏泄及藏血功能,能调节血量及其分布,亦是保证血的正常运行和发挥功能的重要条件。总之,血液的正常循行,是心、肺、脾、肝等内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

3.血的生理功能

血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营养滋润作用: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其外能滋养皮肉筋骨,内能滋养五脏六腑,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2)养神作用:心主血,藏神。说明心中之血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故《素问·八正神明论》中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可见,人的正常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才能精神充沛,思路清晰,反应灵敏,行动自如。三、津液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形体及各脏腑、组织、官窍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汗等。津液与气和血一样,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涉及多个脏腑协同作用的复杂生理过程,在《素问·经脉别论》中被概括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胃的腐熟,肠的吸收,脾的运化而成;津液的输布,要通过脾气的运化功能,上输到肺,再经肺的“宣散”和“肃降”及“通调水道”等功能,即被输送到体表、三焦和膀胱等处;肾是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其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是水液在全身进行正常代谢的关键。故肺、脾、肾三脏之气,是津液在体内升降运行、循环代谢的基本动力,使之布散到全身。而三焦则为津液通行之管道,膀胱为贮藏津液及排尿的重要器官。诸脏腑相互协调配合以保证津液的正常生成、输布与排泄。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即可导致津液的升降运行、循环代谢发生障碍。如津液生成不足或丧失过多,即可见伤津、脱液等证;再如果津液的输布、排泄发生障碍,则多见痰饮、水肿等病证。

2.津液的生理功能

津液以滋润、濡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等为主要生理功能。如《灵枢·决气》中所言:“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三者虽在性状、运行部位及生理功能上各有特点。但却均以水谷精气为生成来源,又皆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故在生理状态下,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又相互协同的密切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阳,以功能性表达为主;血属阴,以物质性表达为主。故《难经·二十二难》中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可见二者的生理功能是有差别的。但其却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的精气,所以二者之间又存在密切关系,古人将之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所谓“气为血之帅”,是指气有生血、行血、摄血等功能。血的生成,始终离不开水谷精气和脏腑之气的运动变化,故有“气旺则血旺”之说;血液的正常循行,必须依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和肝气的疏泄,故称为“气行则血行”;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地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溢出脉外,依靠的是脾气对血的统摄与约束作用,常称“气能摄血”。

所谓“血为气之母”,是指气依附于血,并需得到血的营养,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推动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可见,气的功能表达,必须以血液为物质基础。如果血液的数量减少,可直接导致气的功能衰退。

2.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类同于气和血,故亦可描述为“气为津之帅,津为气之母”。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离不开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功能,故气亦有生津、行津、摄津之功。若相关脏腑的气化功能失常,即能导致津液的病变,或为化源不足,或为停聚,或致流失过多。

津液亦能养气、载气,是气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若津液大量消耗(如大汗、大吐、大泻等),也可导致气随之而散脱。

3.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都是源于水谷精微,在气的作用下生成的液态样物质。虽前者色赤,行于脉中,后者色白,行于脉外,但均以营养、滋润为主要生理功能。津液同时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生理状态下,能不断进行交换,故其关系被称为“津血同源”、“津血互生”。若见反复出血或突然大出血,常可严重损耗津液,而见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症;若津液大量耗伤,常直接引起血液的化源不足,而见津枯血燥之证。故《灵枢·营卫生会》中指出:“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综上所述,气、血、津液三者间的关系,可被概括为气能生津血、行津血、摄津血;津血又能养气、载气;津血又有同源互生的关系。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又相互协同的闭合性三角环路,其协调有序的互根互用的生理关系是人的生命所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功能和物质基础之一。第三章 经络

经络学说是古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实践,并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而产生的对人体传导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且逐步形成的理论概括。迄今,其不仅仍是指导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亦是指导其他各科临床及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养生保健的重要基础。其与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养生学说等共同构成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以完整地阐释人的生命现象及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内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其中经脉为主干,络脉为分支,如《医学入门》中阐释道:“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经脉大多循行于较深的部位,络脉则多位于浅表,《灵枢·经脉》中即有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脉有规则的循行路径,络脉则呈网络形式,纵交错,将全身所有的脏腑、组织、器官、孔窍及皮肉筋骨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气血循行,是人体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中的经脉有正经和奇经之分。正经有十二条,为手足三阳经和手足三阴经。每条正经有左右二支,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为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联络、汇集和调节十二经脉中气血的功能。二者的区别如《圣济总录》中所言:“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以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由别络、浮络、孙络等组成。别络为较粗大的络脉,浮络以循行于表浅部位为特点,孙络则是最细小的络脉。络者联络也,其以网络错综,遍布全身,有联络沟通,运行气血等作用。第二节 经络的生理、病理及临床运用一、生理方面

经络的生理功能,归纳起来有联络沟通全身各部、运行调节气血、传导感应信息等方面。经络遍布全身,把人体五脏六腑、筋骨皮肉、五官九窍等组织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表里上下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并在心的主导下运行气血,使气血周流全身,濡养和温煦各组织器官,发挥抗御外邪的作用。在针刺治疗时的人体局部有酸、麻、胀的感觉,并沿经脉走向传导,中医称为“得气”,即为经络传导感应信息作用的体现。二、病理方面

经络在生理状态下,以行气血,导感应为主。若因病邪入侵,其间的气血失于流畅,则致壅阻,常见疼痛之症;若其间的气血不足,则经络空虚,可见面白无华、肢体乏力等症。同时经络又是外邪由表入里,损伤脏腑的路径,亦是脏腑的病变显现于体表及其间相互传变的通道。如《素问·皮部论》中谓:“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又如肾虚水停,可上泛凌心射肺;心火炽盛,可下移小肠;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上逆壅肺等。三、诊断方面

由于经络是沟通人体表里,联络脏腑与各个组织、器官等的通道,且其循行又有一定的规律和起止点。因此,各脏腑通过相关的经络在体表都有特定的显现及表达部位。故在病理状态下,亦可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的循行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病症的依据。如头痛症,若见于前额痛则属阳明经,后头痛应属太阳经,两侧头痛属少阳经;发生巅顶、两胁和小腹两侧的疼痛多属厥阴肝经。再如针灸科常用的穴位诊断法亦是运用了这种规律。如肺脏有病,可在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或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穴找到压痛点等。四、治疗方面

经络学说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科指导治疗,尤其是在针灸、推拿、气功和药物治疗方面更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如在针灸、推拿、气功治疗时,就是根据某一经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在其相应的部位上取穴或针或灸或推,以调节经络气血,传导信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药物治疗也是如此,任何一味中药都只能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经或某几经所属脏腑,此即“药物归经”理论。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根据药物对经络的选择性作用,采取分经用药法,能有效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及疗效。如太阳经头痛宜用羌活,阳明经头痛宜选白芷,少阳经头痛则用柴胡等。第四章 体质学说

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人类既有形体官窍、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相同的形质和功能活动,也有神、魂、魄、意、志,以及喜、怒、思、悲、恐等相同的神志活动,这是人体的生理共性。但在正常状态下,人的每个个体又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不同的个体在形质、功能、心理上又都有各自的特点。所谓“体质”就是对人的个体在生理上的身心特征进行的概括,也就是说人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体质类型上的区别。

由于体质不仅能反映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易感性、疾病发展的趋向性等,还能影响患病个体的发病类型及其对治疗措施的反应性。因此,每个人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都带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不过在人群中,体质类型上的差异性并不是不可捉摸的,通常都具有很强的群体规律性。故重视人的体质特征的构成要素及形成规律研究,不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人的个体生命特征,而且有助于分析、研究、确立针对个体的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方法及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并对相关的诊断、治疗、及康复进行指导。可见了解体质学说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研究和探索人类生命发生、演变规律亦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体质学说,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及成果,研究正常人的个体在形体与心理上存在个性化差异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生命过程、健康状态的特异性影响,并有助于对其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进行把握,进而指导养身保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其融我国传统的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于一体,成为研究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的重要学说,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研究人类体质与健康、疾病关系的新的分支学科。第一节 体质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在《黄帝内经》中多用“形”、“质”等词表述。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称:“五形之人”,而《素问·厥论》中谓:“是人者质壮。”可见,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形与质所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所谓“形”,指的是人的外在形体,以物质性表达为主,故《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曰:“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而“质”则有性质、特质之意,指的是内在质的特异性,其无形而有象,以功能性表达为主。古人认为“质”以先天赋为基础,如《千金要方》中称:“质”,《妇人良方》中称:“气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又称:“赋”。而“体质”一词最早见于明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中曰:“矧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总之,中医学认为人的形体和内质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否则无形则质无以附,无质则形无以动。形有高、矮、胖、瘦之别;质有高雅、粗俗、聪慧、愚钝之差。二者的统一则构成每个人的特征。

在中医学领域,体质多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综合而相对稳定的特性。换言之,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并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内在的个性化特征。其个体差异性可以通过人的形态、功能和心理活动等表现出来。其在生理上多表现为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在病理上则可表现为对某些致病因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趋向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质特点,这种特点或隐或显地体现于健康或疾病过程中。因此,体质实际上就是人在群体的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个体所具有的生理特殊性。二、体质的基本特征

体质是研究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每个人在体质上的特异性形成与演变过程是具有显著的规律性,并在一定的群体中普遍存在。这就是人的体质特征所以能被把握的基础。了解体质的生理学特点,对把握具体对象的个性化体质特征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究其一般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体质的身心特征

体质是人的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等方面基本特征的一种综合体现。其既具有内在的潜隐性和模糊性,又能通过形体、心理活动和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功能活动予以表达,即身与心的统一,心在内主藏,身形在外主现。所以,每个人体质的身心特征就是对其个体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的总体概括。

2.体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特征

体质是人的形神统一体,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个体中。每个人在生活过程中都必然地会显现出自己的身心特征。这些特征又可能通过个体形态、功能和神情活动等各方面予以明确表达。也就是说,人的体质存在具有普遍性。

同时,人的个体体质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形成与其先天赋和后天培养密切相关,而个体的体质特征又正是其特异性的先、后天因素的总体表现。故就群体而言,人的个体体质特征上存在的差异性,使之又具有千差万别的复杂性特征。不过,这种复杂性变化仍是有规律可循。体质学说的任务就是在把握体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的过程中,去揭示其规律,并可从复杂的个体体质特征中,发现和掌握其中普遍存在的共性特点,以进行合理的归类。

3.体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特征

体质禀受于先天,得成于后天。先天禀赋决定着每个人体质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和体质的特异性;而后天存在的各种因素,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自然环境、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等,又可能对人的体质产生极大的影响。故先天因素虽然是决定人的体质发展、形成的基础,但后天因素则是个体体质特征形成的关键条件,亦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人的个性化体质特征,常常会随着个体生命发育、成长的过程而发生演变,并具有显著的阶段性。总之,人的体质特点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对的,其中稳定性多呈阶段性存在,而可变性则可能不断发生。

4.体质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特征

所谓体质的连续性,是指每个人的体质特征自始至终地存在于其生命的全过程之中,具有连续而不间断的性质。体质既可表现为生理状态下的正常反应性,又能表现为病理状态下的病变趋向性。同时,特定体质类型者,在初显端倪之后,多具有循着这类体质固有的发展、演变规律缓慢演化的趋势。因此,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即可能预测其健康状态、病理变化等的发展、演变趋向,为其保健和预防提供指导。三、体质的构成要素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实际上就是形与神(质)的协调统一,即“形神合一”或“形与神俱”。其中,形是构成神(质)的物质基础,又可称为要素。中医学认为,健康的基本特征就是“形神合一”。所谓健康,是指人的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即人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精神心理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最完好状态。

神(质)又是形的重要表达形式,通过观察可从神的变化中把握形的特点,即人的神是以其形体为存在的依据,故称“神以形而立”。神既是形的功能表达,且又能协调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即神能反作用于形,亦被称为对形有主宰作用。正如《类经·脏象类》中所言:“形神俱备,乃为全体。”也就是说,人只有在形与神协调统一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完整意义上的健康。因此,形壮则神旺,形衰则神衰。中医学的这种人体观、生命观和医学观决定了体质概念之“体”,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形体,是形神合一之体。故体质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形与神两方面的内容。人的个体形态结构必然会产生出相应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而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则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其体质的固有特征即被综合地体现出来。由此可见,人的体质主要由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共同构成。

1.形态结构要素

人的形态结构是体质形成的基本要素。而人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的差异性是构成个体体质特征重要基础。其中,包括外部形态结构(高、矮、美、丑等)和内部形态结构(如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根据中医学“司外揣内”的认识方法,人的内、外形态结构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体质则以内部形态结构为基础,并通过外部形态结构予以表达。换言之,通过对人的外在形体活动的观察,可以了解和掌握其内在的体质特点,即“现象反映本质”。所以人的内外形态结构的完整性是体质形成的物质保证。

人的体表形态变化与活动最为直观,故备受古今中外体质研究者重视。体表的外观形态特征,包括体格、体形、体重、姿态、面色、毛发、舌象、第二性征等。体格能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等状况来加以判断,是反映体质特点的重要标志之一。体型是指人体的高、矮、胖、瘦等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亦是衡量体质特点的重要指标。中医十分重视体型的观察,如将体型的胖、瘦与体质特点及发病趋势相联系,提出了“胖人多痰,瘦人多火”的观点,对其日常保健与疾病诊治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生理功能要素

人体上的内外形态结构都能产生相应的生理功能,故其为构成体质的基本要素之一。当某人个体的形态结构上存在着特异性时,其生理功能及反应强弱就可能与其他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反之,人体生理功能上的体质特征,又可能影响其形态结构。因此,可以说生理功能上的差异性表现不仅能直接反映其形态结构上的特异性,也是个体体质特征的表达。

因此,人的体质特征应是其内外形态结构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协调性的综合反映,亦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功能的正常体现。而每个人在生理功能上的差异性,可以反映其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状态。一般可通过人体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感觉运动、精神意识思维等各方面功能的强弱差异加以表达;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性格上的兴奋,或抑郁等基本状态,亦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的生理功能强弱密切相关;再如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语言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性机能、运动姿态、活动能力、睡眠状况、视听觉、触嗅觉、耐痛能力、皮肤肌肉弹性,须发数量和色泽等,均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生理功能的反映,亦是了解和把握每个人的体质特征的重要内容。

3.心理活动要素

现代认为,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是对其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总称。在中医学中,心理活动属“神”的范畴,与心的功能直接相关。如前所述,人的神与形是统一的整体,亦是其体质特征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每个人的心理状况实际上都是其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而特定的心理状况又会对其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故人的形态、功能与心理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因此,某个人若存在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上的特殊性总是可能表现出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中医学认为人的一些特定的情感表现、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与不同的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等。

此外,人的心理特征的形成与表达不仅与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有关,而且亦受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的极大影响。所以,即便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类同的人群中,也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心理特征。可见,人在生活中涉及的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亦是其体质特征形成的要素之一。如在相同的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下,极有可能形成相类似的体质特征;反之,即可能造成差异。因此,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上的差异,是心理特征产生的基础;而心理特征又是构成人的个体体质特征的要素之一。

了解和掌握人的体质特征的构成要素,对研究人的体质类型,以及保健、预防、疾病诊治、康复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四、体质状态的评价

体质的状态,是通过体质的构成要素来体现的。因此,要了解一个人的体质状况,应从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征及其对生活中的相关社会、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下为较实用的评价体系之一。(一)体质的评价指标

1.身体的形态结构状况:包括体表形态、体格、体形及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协调性。

2.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特别是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的功能。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及走、跳、跑、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运动能力。

4.心理的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

5.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各种精神心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病因、疾病损害的抵抗、调控能力、修复能力等。(二)理想体质的标志

所谓理想体质,即健康体质,是指人体在充分发挥遗传潜力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积极培育,使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处于相对良好而稳定的状态,即达到中医学的形神统一状态。具体的理想体质标志表述如下:

1.身体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形匀称,体重适当。

2.面色红润,双目有神,须发润泽,肌肉皮肤有弹性。

3.声音洪亮有力,牙齿清洁坚固,双耳聪敏,脉象和缓均匀,睡眠良好,二便正常。

4.动作灵活,有较强的运动与劳动等身体活动能力。

5.精力充沛,情绪乐观,感觉灵敏,意志坚强。

6.处事态度积极灵活、镇定自如、有理性和主见,富有创造性。

7.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有较强的抗干扰、抗不良刺激和抗病的能力。第二节 体质的分类

人的体质是在先天禀赋与后天培养共同作用下所形成。故凡人类的体质中必然地存在某些共性部分,同时每个个体又会表现出其体质上的差异性。一般而言,人的体质间存在的相对共性部分是形成某些特定体质群体的前提,而体质间表现出的差异性则是确定其体质特征的条件。也就是说,人类体质的共性中存在群体性差异,而群体体质的共性中又存在个体性差异。因此,根据此规律既可将整个人类按其体质中的共性与差异性的综合体现分为若干体质特征群,又能在某个特定体质群体中确定每个人的个体体质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其养生保健、预防康复、疾病诊治等。以下即从常用分类方法、判定标准等方面进行阐述。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现代的体质分类方法很多,应用最广泛的是以健康体质为基点的三分法。如整个人类可按是否符合健康标准分为健康、亚健康与疾病三类;再如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倡的以体液多少为基点的气质四分法,将其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郁抑质和黏液质等四类。目前,许多学者与专家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设定了一些不同的分类标准及分类命名方法,如有四分法、五分法、六分法、七分法、九分法、十二分法等。

中医学很早就十分重视人群的体质分类,如《灵枢·通天篇》中按人体上阴阳脉中气血的盛衰进行分类,其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则以五行为依据进行分类,其谓:“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可见,古代中医的体质分类方法很多,亦很实用,至今仍是中医体质分类方法中的主要内容。究其方法的核心而言,无非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工具,以藏象及精神、气血津液等理论为依据的分类。目前,最常用的中医体质分类法,仍是以阴阳为基点的方法。

人体内的阴阳盛衰消长变化,是有规律性的,而作为体质生理学基础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及精气血津液等的生理活动皆可以阴阳的消长变化加以概括。如健康人的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沛,互相协调,则阴阳消长变化处于一种良好的动态平衡状态,于是人不仅无病,而且有劳动和反应自如,感觉舒适等特点,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可以说运用以阴阳盛衰消长变化为依据的体质分类方法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及良好的操作性,尤其便于掌握。二、阴阳分类及其判定标准

综上所述,目前在中医学中运用最广泛的是以阴阳盛衰消长变化为基点的体质分类法。人体的阴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虽总是处于动态的消长变化之中,但亦或有阴阳平和者,或有偏阴盛者,或偏阳盛者等。体质类型不同的人,其机体的内在结构、气血津液、生理功能及外在表现即可显示出差异性,且健康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趋势亦有不同。因此,明确人的体质类型,将有助于指导其养身保健、预防康复和疾病诊治等。以下即按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和偏阴质三个类型,分述其含义及判定标准。(一)阴阳平和质

阴阳平和,是指人体内的阴阳消长变化始终在生理范围内波动,并能自动协调至最佳状态。故阴阳平和质,就是理想健康的体质类型,在《素问·调经论》中被称为:“阴阳匀平……命曰平人”,《灵枢·通天篇》中又云:“阴阳平和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其判定标准为:体形协调,胖瘦适度,运动自如,反应灵活;面色与肤色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精力充沛,性格开朗、随和,情绪稳定,思维敏捷;食欲良好,食量适中,二便通调;夜眠安和,肢体冷暖适中;工作潜力大,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对社会和自然界的异常变化的适应能力强;舌红润,脉象缓匀有神等。此类型的人在《灵枢·通天篇》中被描述为:“阴阳平和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一般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在青、壮年中居多。其还有抗病能力强,很少生病,或患轻浅之病,易于诊治,康复亦快,甚至不药而愈;体能充沛,暴发力及耐久力强,且尤易恢复,适于从事较大运动量的项目;若后天调养得宜,无意外伤害及不良生活习惯,其体质状态较为稳定等特点。故此类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能按规律、均衡、适度的原则保健,即能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二)偏阳质

偏阳质,是指人体内的阴阳消长在生理范围内波动时,阳气常旺于阴气,“阳盛则热”,故其阴阳的动态平衡关系较易遭到破坏,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平素多见亢奋、燥热、喜动等表现的类型,故《灵枢·通天篇》中称:“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其判定标准为: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多动少静,反应敏感;面色多偏红,或皮肤多呈油亮;精力旺盛,性格外向,好强争胜,情绪急躁,自控力较差;食欲偏旺,食量较大,喜食生冷,大便易干燥,小便色偏黄;夜寐易躁动,肢体畏热喜凉,动则出汗;工作干劲大,但易冲动,喜表扬忌批评,对外界的异常变化的适应能力有相应的局限性;唇、舌偏红,苔色偏黄,脉率偏数等。此类型的人在《灵枢·通天篇》中被描述为:“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事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

一般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以儿童、青壮年男性及妊娠期、更年期妇女为多。如儿童被称为“纯阳之体”。其还有对风、暑、热等阳性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较强,发病后极易从热化,多见发热,甚至高热,且易伤津化燥;皮肤易生疖疮;容易发生火热上攻所致的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热迫血行所致的出血等病症的特点。故此类体质的人在平素生活中的保健应遵循动静协调,多凉少热,多饮水液等原则,尤忌酗酒嗜烟、嗜辛辣、嗜油腻厚味、以我为主、纵欲情乱等不良习惯。(三)偏阴质

偏阴质,是指人体内的阴阳消长在生理范围内波动时,阴气常旺于阳气,“阴盛则寒”,故其阴阳的动态平衡关系亦较易遭到破坏,有“阴常有余,阳常不足”的特点,平素多具有抑制、畏凉、喜静等特征的类型,故《灵枢·通天篇》中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判定标准为: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松软,喜静少动,反应偏慢,容易疲劳;面色多偏白或黄,或皮肤少泽而干;精力偏弱,性格内向,遇事少争,或胆小易惊;食欲欠佳,食量偏少,喜食温热,大便易稀软,小便色清,常起夜排尿;畏寒喜热,肢体偏凉;工作中服从性强,而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弱,喜内勤忌外交,对外界的异常变化的适应能力亦有相应的局限性;唇、舌偏淡或暗,苔色偏白,脉率偏缓等。此类型的人在《灵枢·通天篇》中被描述为:“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

一般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在更年期男性和老年人中居多。其还有对寒、湿等阴性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较强,发病后较易从寒化,多表现为畏寒、恶冷,且易见水停生痰;易生脾胃之疾;冬天易生冻疮;容易发生阳虚阴盛所致的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症的特点。故此类体质的人在平素生活中的保健应遵循劳逸结合,多热少冷,多食助阳湿之品等原则,尤忌过食生冷、荤油腻滞、过于顺从、抑郁自闭等不良习惯。第三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不仅能使之了解了正常人体质的概念、构成要素和表达形式,而且也反映了人的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并强调了人体脏腑、经络等结构上存在的偏颇与人体内的精气阴阳的盛衰消长对形成体质的差异性的作用,从而揭示了个体体质差异性的形成规律及机制。因此,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无论是健康、亚健康,还是疾病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种种差异,都与其个体的体质特征有着密切关系。体质上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决定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转归、预后的好坏,并对相应的保健、预防和治疗措施的确立与效果产生影响。所以,体质学说在养身保健、预防康复、临床诊疗等活动中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此即中医学中“因人制宜”的原则提出的原委。而在制定个性化的保健、诊疗方案时,“因人制宜”原则尤其重要。一、指导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活动的主要对象应是健康人,主要目的就是维系健康状态,并使之免遭破坏。所谓“健康”就是人在生命过程中的最完美最佳的状态,只有长期而规律的精心呵护,才不至于遭受损伤。由于健康人群中亦存在体质上的差异,故应针对个人的体质特征,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才有可能达到个性化的养生保健目的。

如体质特征为阴阳平和质的人养生的方法,应以顺时养生、调摄精神、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均衡膳食、适度运动及良好睡眠等为主要内容,且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与工作规律,凡事不得强求,并持之以恒,正如《养生论》中所言:“善养生者则不然也,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泊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再如,偏阳质者,应以动静协调,多凉少热,多饮水液等为主要内容,克服酗酒嗜烟、嗜辛辣、嗜油腻厚味、以我为主、纵欲情乱等不良嗜好和习惯,且要针对偏阳质而存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生活与工作规律,如注意调适情绪,避免冲动,遵重并接受他人的意见与建议等。

而偏阴质者,应以劳逸结合,多热少冷,多食助阳湿之品等为主要内容,克服过食生冷、荤油腻滞、过于顺从、抑郁自闭等不良嗜好和习惯,且要针对偏阴质而存在的“阴常有余,阳常不足”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生活与工作规律,如注意增强自信心,扩大社会交际面,提高工作主动性,善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与意见等。

总之,养生保健是建立在人的体质状态为健康时的一种保护性活动。中医认为尤以调阴阳、和脏腑、通经络、充气血、摄精神为主要方法。然万变不离其宗,概而言之,即调阴阳使之归于平衡,偕五行使之归于制化。尽管健康人的体质特征亦存在差异,但只要能掌握“因人制宜”的原则,即可获得良好效果。不过,应该指出的是现代人的养生保健观念中存在不少盲点和误区,其关键无非是“浮躁”二字,故极易为商业化宣传所蛊惑和左右,正如《养生论》中所言:“夫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譬犹豫章生七年,然后可觉耳。今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意速而事迟,望近而应远,故莫能相终。”二、体质特征与病因的易感性及发病趋向性相关

人的个体体质特征往往是某些致病因素更容易加以攻击或感染的条件。换言之,体质上的差异可以决定人对不同致病因素的抵抗力或耐受力的强弱。通常,阴阳平和质的人由于体内的阴阳二气始终能在运动中维持协调与平衡,其适应外界异常变化的能力较强,故抗病力亦强,较少发病,即使发病,多较轻浅,且易诊治,易康复;而偏阳质者因体内的阳气偏盛,与阳性致病因素有一定的亲和性,故易受风、暑、热等阳邪的攻击,发病多从热化,常见高热之症等;偏阴质者因体内的阴气偏盛,与阴性致病因素有一定的亲和性,故易感染寒、湿等阴邪,发病多从寒化,常见畏寒、恶寒之症等。

体质特征对发病趋向性亦有较大影响。如小儿的体质特征为脏腑娇嫩,形质未充,抗病力弱等,故极易患外感、咳喘、食积、腹泻等病证;年事已高者,五脏精气渐衰,自调阴阳力弱,体质转虚,抗病力减退,故易患痰饮、咳喘、眩晕、心悸、消渴等慢性和复发性病证;胖人易患痰湿内盛所致的中风、眩晕之证;瘦人则易患阴虚火旺所致的肺痨、瘿瘅诸疾等。三、阐释病变机制

体质特征不仅决定着人对病因的易感性及发病趋势,而且还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疾病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邪正交争的过程。正气亏虚,邪气必然壅盛,疾病则逐渐深入与加重;若正气充盛,抵抗力强,邪气必然衰退,疾病则逐渐向愈。而正邪之间的盛衰消长变化即是所有疾病的内在本质之一。如青、壮年人,体质多强壮,正气旺盛,抗病力强,邪气侵入多浅,常被正气迅速消灭和清除,故病程或疗程多短,甚至能不药而愈;而小儿和老年人,体质多羸弱,正气不足,抵抗力差,邪气易于乘虚侵入,并滞留不去,故病程或疗程多长,不经治疗极难痊愈。

此外,疾病过程中常见的,或即时而发,或伏而后发,或时而复发,或证候类型各异的现象亦都与人的体质差异性密切相关。因此,人的个体体质特征对认识和阐释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与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四、指导辨证

辨证,是中医临床诊断学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认识与判断过程,其结论为“证”或“证候类型”等。中医学认为,人的个体体质特征可能决定疾病的证候类型。如阴阳平和之人,病变时多见表证、实证等;偏阳质者,多见热证、阴虚证等;偏阴质者,多见寒证、阳虚证等。再如同样感受寒邪,素体强壮,正气可以御邪于肌表者,则多见风寒表实证;而素体阳虚,正不胜邪者,即常见脾胃阳虚证。可见,患者体质上存在的差异性,是其所患疾病的“证”形成的内在基础之一。

由于体质的个性化特征导致了疾病的证候类型形成的趋向性。因此,中医学在辨证时十分重视了解和把握患者的体质特征,并将其视为确立“证”的诊断的重要条件和依据,以保证“证”的诊断能有效地表达患者的个性化特征,也就是说“证”是可以反映患者个体体质特征的诊断结论。而“证”又能为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和指导。五、指导用药和饮食

如前所述,患者“证”的性质实际上就包括了其体质上的基本特征。而在针对患者的择药和配膳时又必须遵循“辨证施治”和“辨证施膳”的原则。为此,在中医学体系中,常用的药物和食物都被赋予了与“证”相对应的性、味、归经等性能概念。了解其性能概念就能掌握药物的适应证,或食物的宜忌,从而可针对患者的“证”和体质特征选择相应药物配方及进行膳食指导。可见,把握病人的体质特征对合理用药与合理膳食均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使所用的药与食既能达到治疗疾病,又不致损伤正气,且能保健身体,防止传变,促进康复等目的。

1.掌握药物和食物性能特点与体质特征的关系

一般来说,偏阳质,或诊断为阳证者,无论是保健还是治疗,宜选性味为甘寒、酸寒、咸寒、苦寒等的药物和食物,而忌进辛温发散或燥热助火之品;若偏阴质,或诊断为阴证者,则宜选性味为甘温、酸温、咸温、苦温等的药物和食物,应忌进辛凉表散或寒凉腻滞之品;若见素体亏虚者,宜选甘温滋补之品,忌用攻伐通泻之药;若属阴阳平和质者,保健时宜进平调阴阳之品,治疗时可依证选药,但多以邪治病之品为主,惟忌妄攻蛮补。

2.了解药、食剂量与体质特征的关系

体质特征有差异的患者对所用药物和食物剂量大小的反应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体质强壮者,对药物耐受力较强,用药的剂量宜偏大,作用较峻猛,可奏邪去正安之效;而体质瘦弱者,对药物耐受力较差,治疗时间多长,故用药的剂量宜偏小,作用宜平缓,可奏扶正邪之功。例如:有泻下通便之功的大黄,攻下作用较强,通常用9g,即足以达到通便泻下的目的,但亦有病人服至18g才见大便转软。进食量亦是如此,有的人患病后的进食量不减,且有助于治疗和康复,而有的患者进食量稍多即无法消化,且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

此外,疾病初愈或趋向好转时,促其康复与善后调理亦应针对其个体体质特征合理地选用药物、膳食等。如偏阳质者初愈,要忌食鱼、虾、狗肉、羊肉、卤制品、桂圆、辣椒、姜葱、大料等温热助火及辛辣油腻之味;若偏阴质者大病初愈,要忌食龟、鳖、蟹、绿豆、西瓜、鸭梨、熟地等寒凉滋腻之品。第五章 养生保健

养生,有保养生命之意,又称为“摄生”、“道生”、“保生”等;保健,有保护、维护健康之意。人类的寿命具有相对固定时限,且生命过程有着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健康则是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处于阴阳协调、体用和谐、身心舒适的最佳状态,是人能达到寿终正寝,逸养天年这一最高境界的保证。所谓养生保健,即是人在生命过程中,采用各种调摄、保养、维护的方法与手段,以维持人的自然生理状态、内环境稳定,及其与外环境间协调的关系,从而保证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等始终良好,以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中医学中的养生保健,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探究维护其生命活力、预防疾病和逸养天年的方法。就目前涉及到的养生保健内容,可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 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的养生保健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命活动与外部环境中的万事万物的活动息息相关。因而整体观是其养生保健思想的基本内核,调适阴阳、顺应自然则是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以下内容即围绕此基本原则展开。一、顺应自然变化规律

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相适应的能力,如《灵枢·邪客》中称:“人与天地相应。”如果人能掌握其规律,主动地采取各种措施以维护其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能力,就能达到避邪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即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种“顺时摄养”的原则,就是要求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节律进行养生保健,以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如目前广为人们接受的“冬病夏治”方法,即是得此启发而产生的。二、重视精神调养

1.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其主要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创造与维护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顺应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等,尽量地减少或避免由外界环境而至的不良精神刺激。简言之,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自身的精神调养;二是,在对待自身所患疾病时,要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并能接受医生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内生颓丧情绪。因疾病既可给患者造成躯体上的痛苦和不适,亦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负担。这种内源性的精神刺激,可加重病情,影响治疗,阻碍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2.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过激、过久的情志刺激,只有在超越人的心理调节范围时才能成为致病因素。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如《灵枢·本脏》中所言:“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其中,“志意和”即包涵心理调节的内容。所谓心理调适能力实际上指的是人的心理状态是否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俗称“顺其自然”。在人群中,由于个体间的体质、性别、年龄、生活经历、文化思想修养等有不同,故在心理调适能力上亦有差异。其表现在对情志刺激因素的耐受性、敏感性、易发生性等方面即有很大不同。因此,人们只有通过提高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心理适应能力,才能强化自我心理调适,以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三、房事有节

所谓“房事”,系指男女交媾之事,即其间的性生活。性功能和性生活是先天赋予人类的本能,是人类所以能繁衍昌盛的生物学基础。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男女从进入育龄期时,其生殖系统即发育成熟,性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开始自然地产生性的欲望,并追求性生活。中医学认为,性功能活跃是肾中精气充盈的表现。正常的性欲表达和有节奏性生活,是肾中精气代谢发展的结果。不但有利于维护人的健康状态,亦是人类繁衍的需要及家庭和社会的安定和谐重要条件。因此,性生活是人类的必须,正常的性生活则应顺应自然的生物学节律。如果,处于育龄阶段的男、女没有适当的性生活,无论是过少或过于频繁则都有可能损害自身健康,甚至危害家庭和社会的安定和谐状态。四、注意体魄锻炼

所谓体魄的锻炼,是指人在生命过程中必须要“动”。“动”实际上是人体各部作功的表达。其不仅可以促进体内的气血流畅,使人体筋骨劲强,肌肉发达结实,脏腑功能健旺,增强整体素质,还能以“动”与“静”结合,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因而,适度运动是养生保健活动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体魄锻炼若能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形劳而不倦”,即可收到良好的养生保健效果。五、饮食调养“民以食为天”、“食以养生”等古训都说明,饮食活动是保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活动。由于饮食亦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界直接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故中医学认为,饮食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养生,即保证人的生存;一是保健,即维护人的健康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如《备急千金要方》中即曰:“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因而,重视饮食调养,的确有利于养生保健。一般饮食调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平衡膳食:饮食可为人体提供生命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以满足其生理需求为限度。要达此目的,人类摄入的饮食物一要品种多样;二要数量足够。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即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今将这种配膳原则称为“平衡膳食”或“均衡膳食。”在此原则指导下,人们的日常膳食调配要尽可能地做到品种丰富、营养素全面、摄入量足够等。

2.饮食宜忌:中医学认为,凡饮食物皆有自身的性能特点,而人之体质亦有阴阳之差异。因此,若具体某一种食物,未必适于所有的人摄食,或者说有的人能食,有的人不能食,或食之反为害。此即饮食的宜与忌,能食者为宜,不能食者为忌。故《金匮要略》中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如:体质偏阳质者,宜食凉而忌温;体质偏阴质者,宜食温而忌凉;阴阳平和质者,宜进平衡饮食而忌偏颇。因此,饮食宜忌亦是饮食调养的原则之一。六、防止病邪侵害

中医学认为,病邪是致病的重要条件,有时甚至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若无病邪的干扰或侵袭,人的健康状态就更容易得以维护,故有“邪去则正安”之说。所以,慎避外邪,当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之一。一般情况下,根据病邪的不同性质,慎避原则有三:其一是掌握六淫等病邪的致病特征、规律和途径,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以避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其二是要注意“避其毒气”,即疫疠、毒物、意外伤害等,采取避源头,断途径等措施,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有针对性地摄入相应的药物或食物以加强体内正气的防御功能,如《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就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第二节 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

人类有着相对固定的寿命期限,即所谓“天年”,据《左传》记载,天年应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左右。一般认为,人类的生命过程有两种发展态势:一为同时间紧密相关的生理性变化规律,如生长壮老已;一为在生命过程中因躯体、精神疾患或应激反应所致的病理性变化及对此过程产生的影响。前者为自然生命过程,人可至天年而终;后者指自然生命过程中存在异常干扰因素,并使其出现病理性变化,以致人不能至天年,而中途夭折。中医学的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采用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与措施,可以起到维护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及逸养天年的作用,使人类期望的寿命可大为延长。根据上述原则,常被采用的主要养生保健方法如下。一、顺时摄养

即顺应四时气候及阴阳变化的规律的养生保健方法。其可促使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提高人对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为诸方法中的基础。

例如: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之时,有利于人体化生精气血津液,故此季节应以养阳为法,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动,根据“两阳相合”的原理,此季节养阳效率最高;秋季是少雨天干,万物成熟,气温渐降的季节,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渐长,此季节应以保津养阴为法;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寒盛极,阳气闭藏,此季节应以敛阳护阴,养藏为本。二、调神养生

即提倡顺其自然,节制欲望的养生保健方法。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对其内环境的协调稳定及对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的影响极大。如《灵枢·天年》中即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故调神养生是维护健康状态的重要方法。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静养藏神:所谓“静”,系指人的心理状态要经常保持在安宁、愉悦、少私寡欲的境界。其关键为“节欲”。此言之“欲”,特指人对名利之物欲。若能做到对物欲有所节制,即“节欲”,人的心神自可调畅,以致身心合一,无病无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如《素问·痹论》中亦谓:“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而《老老恒言》中则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

2.动形怡神:动形,即指散步、传统健身术等形体锻炼方法。适度的运动可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以致人的精神焕发,心旷神怡,此即动形怡神之法。换言之,通过适度而有规律的动、静结合,能对人的神志有良好的调养保健作用。

3.移情易性:“移”有转移之意;易有改变、变更之意。所谓“移情易性”,是指转移或排遣情思,或改变自我意识的调神方法。若运用得当,往往能有效地实现心理焦点的转移,改变其内心指向性,可达到排解恶性情志刺激,使心境恢复愉悦平和。如华蚰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三、节欲惜精养生

此节欲为节制性欲,古谓房事有节。中医学认为,性欲以肾精充盛为物质基础,为性功能成熟的表现。正常而符合生物学节律的性生活,有维护肾精代谢与发展,繁殖后代,调理一身之阴阳,使其归于平衡的作用。一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

1.节制房事:通常,育龄期为男、女性欲较为旺盛之时,经常追求性生活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过度频繁的性生活,可致肾精过量消耗,且得不到有效补充与维护,而导致肾精亏虚。可见有节制的房事,能避免肾精反复外泄,而过量消耗,使肾中精气经常保持充盈和正常代谢的状态,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2.注意房事卫生:房事卫生,包括环境、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卫生问题。如性生活的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安全等;双方在心理上应保持感情融洽、愉悦舒畅的状态;在生理上以身体健康无病、无异常变化为最佳,且性器官应保持清洁。如此即能保证性生活在安全而和谐的状态下进行,不仅能给男、女双方带来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而且还能产生调摄养生的效果。四、饮食养生

饮食具有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生理需求,促进内、外环境的物质交流,保证人的生存,维护其健康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等功能。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合理饮食,确是养生保健重要方法之一。掌握饮食养生的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饮食有节:所谓“有节”包括饮食活动要有时间上的节奏,与进食量上的适度两方面,即提倡饮食要定时定量。如《吕氏春秋·尽数》中称:“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2.饮食有洁:所谓“有洁”指的是饮食卫生问题。一般可能引起饮食卫生问题的因素概括而言,无非有物理、化学及生物三类。如物理性因素有重金属、放射性污染等;化学性因素有农药残留,化学合成的色精和香精污染等;生物性因素有致病微生物、寄生虫污染等。重视饮食卫生问题,提倡食用“绿色食品”,是现代人更应关注的养生保健方法。

3.克服偏食偏嗜习惯:偏食偏嗜习惯是导致人体全面营养需求无法实现,发生营养素缺乏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提倡平衡膳食,树立全面合理营养的饮食调养观念,是克服偏食偏嗜习惯的最好方法。如《保生要录·论饮食门》中所指出的:“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

4.药膳保健:所谓“药膳”,是指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药物(特指经特殊炮制后的中药)与食物相配合,通过传统的烹调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保健强身和防治疾病等功能的特殊食品。药膳的主要特点,包括以药配食,以食为形,养疗结合等。药膳的应用原则,有三因制宜、辨证施膳和安全可靠等。其适用对象包括健康、亚健康及疾病等人群。实践表明,安全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药膳,确能收到养生保健、预防康复、辅助治疗等功效,是本书讨论的主体内容。五、传统健身术

我国的传统健身术,内容十分丰富,如有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各种气功以及武术运动等。其种类、套路或功法虽各具特色,但均属“动”范畴,即形体锻炼。如前所述,适度而有规律的动、静结合是养生保健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我国的传统健身术中都蕴含着动、静结合的理念,主张“意、气、形”全面修炼,尤其强调修炼中的“身心合一”和“天人合一”,能更好地发挥其养生保健的功能。其与目前国际上提倡的较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不谋而合。六、推拿、艾灸养生

推拿,古称“按跷”、“跷摩”、“案抚”等,是通过各种手法(如推、拿、按、摩、揉、撩、搓、擦、抹、抖、摇等),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效果的一种方法。推拿作用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手法对人体施加刺激,经脉络的信息传导作用,以调整人体内环境,使之归于协调稳定,或纠正其紊乱状态,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虽然推拿的治疗性手法操作复杂,难度较大,非专业人员不可施行,但一般的保健手法却较易为非专业人士所掌握,加之其又有非药物、非损伤等特点,故亦是常用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

艾灸(用中药艾叶制成的灸条或灸炷),是一种用艾灸火在人的体表特定经络、俞穴部位的施加热刺激的方法。这种药物性热刺激可以产生疏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并传导其外加信息等作用,以调整人体内环境,使之归于协调稳定,并有补肾健脾等作用,能奏增强人体抗邪抗病能力和强身健体之功。其亦有散寒祛邪、通络止痛、化瘀消肿等功能,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因其具有与推拿相似的特点,故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亦常用之。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人在健康状态时,自身的外在形体结构与其内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一个可以用阴阳关系高度概括的对立统一整体。其在生理状态下,始终是处于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以维持人的正常生命过程,并保持人体对变化着的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某种内、外异常因素的干扰强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人体一时又不能通过自行调整加以适应,这时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干扰而产生功能障碍,即会发生疾病。可见,疾病是否发生,固然与人体内、外各种异常因素的存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体本身对内、外界环境异常变化与干扰因素的适应能力。简言之,即病因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而人体对异常变化与干扰因素的适应能力则是发病的关键,从发病的角度来看疾病的产生,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本章要讨论的两个基本内容,即致病因素和疾病发生。第一节 病因

病因,即能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中医学又称为“邪”。一般而言,凡是足以破坏人体内部结构或生理功能,以及能导致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失调的各种因素,就是致病因素。故对人而言,能够致病的因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六淫、疫疠、情志异常、饮食失宜、痰饮、瘀血、劳逸失度、结石、寄生虫以及各种外伤等。而以研究病因的性质及致病规律和特征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称为病因学。

中医病因学还有一个非常突出和重要的特点,即在认识和发现病因时,除了联系病人发病时内、外界可能存在的客观因素(如痰饮、久卧湿地、异常的精神刺激等)外,还能在无法直接发现病因时,以各种病证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为依据,分析并推导出可能存在的致病因素,此即所谓“辨证求因”的方法。如病人出现不思饮食,腹胀,大便稀溏,舌苔白腻等症状和体征时,经分析可知符合湿邪致病的特点,故可推知患者是因感染湿邪而发病。由此可见,中医病因学并不仅是简单地、孤立地去研究致病因素的客观形质,而且更重视致病因素与机体在相互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和现象,即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探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造成损害的内在规律及现象上的特征,从而达到迅速认识和发现致病因素,以指导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预防及其诊治。

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征的不同可以对常见病因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能发现相类病因致病的共性规律,更有利于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金匮要略》中指出:“千般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而《肘后百一方·三因论》所言更简要:“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本节即按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分类阐述如下。一、六淫“淫”的本义是太过、太甚,这里可引伸为异常,或称“淫邪”。“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温、热)等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温、热),通常是一年四季中的正常气候变化,被称为“六气”。“六气”的变化是万物生命过程中的基本条件,人有适应六气变化的能力,故其不会加害于人,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但当六气的变化发生异常,并达到足以破坏人体正常形体结构及其生理活动的程度时,即可使人发生疾病;或在人体的适应六气变化的能力显著减退时,人亦可发生因之所致的疾病。此时即可称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淫。

由于六淫之邪均生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故其致病有以下几点共性特征。

1.六淫之邪致病多有季节、气候异常变化及特定的生活环境等特征。如春季多风病;夏季炎热,多暑病;长夏(农历六月)湿盛,多湿病;秋季干燥,多燥病;冬季寒冷,多寒病;高温环境作业,多燥热病;久居阴湿寒冷之地,多寒湿病等。

2.六淫之邪既能单独攻击人体而致病,亦常兼夹在一起使人发病。如中暑、湿阻、风寒表证、暑湿伤中、风寒湿痹等。

3.六淫之邪在致病过程中,其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如寒邪致病可入里化热;暑热损伤可伤津化燥等。

4.六淫之邪致病的攻击途径以人的肌表或口鼻为主。故又被称为“外感六淫”,所致疾病的初期多为表证。

此外,还有一部分因脏腑功能紊乱所致的内伤疾病,其临床证候中亦可表现出与风、寒、湿、燥、火等病邪致病特征相类似的症状和体征。因其不由外感所至,故有“内生五邪”之称,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总之,无论是因外感六淫,还是内生五邪致病,关键皆在于把握其主要性质与致病特征。(一)风

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其他诸季亦有风,尤其是季节交替之时。不过,春季仍是风邪致病的主要季节。中医学认为,风邪是外感疾病发病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其攻击人体的途径尤以皮毛腠理为主,如《素问·风论》中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通常,风邪致病具有以下特征。

1.风为阳邪:风为阳邪,其性有升发、上行等特征,尤易伤及人体上部。故风邪伤人,多先侵犯人体上部。如风邪引起的感冒,就常有头痛、鼻塞、咽痒或喉痛等症状。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中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开泄:风为阳邪,有使肌肤腠理汗孔开泄的特征。故风邪从外侵入人体,能使卫气受损,腠理汗孔舒张,而常见汗出、恶风等症状。

3.风性善行数变:风邪具有来去迅速,变化多端的特性。故其致病有发病迅急、变化较快、病位游移不定,症状时隐时现等现象。如以风邪为主所致的“行痹”,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之症;而因风所致的“瘾疹”则有时隐时现,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征。故《素问·风论》中称:“风者,善行而数变。”

4.风性主动:风有使自然界物体动摇的特点。故风邪致病后亦能显示出这种特点,如常见的眩晕、四肢抽搐、肌肉拘挛、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异常运动均被认为与风邪致病有关。不过致动之风有外风与内风之别,如“破伤风”多属前者,“真中风”则属后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称:“风胜则动。”

5.风为百病之长,易兼夹它邪致病:长即首也。说的是风邪不仅所致疾病较多,而且极易与其他外感病邪兼夹致病,并成为它邪攻击人体的引导,位于六淫致病之首。故《素问·骨空论》中称:“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中亦称:“风者,百病之长也”。如外感病中,常见的有风寒、风湿、风热等的兼夹所致的表证,少有无风所致的表证。故《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其余五气,则不能互相全兼,如寒不能兼暑与火,暑亦不兼寒,湿不兼燥,燥不兼湿,火不兼寒,由是观之,病之因乎风而起者自多也。”(二)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们不注意保暖,就常易感受寒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或贪凉露宿,或过食生冷等也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寒邪攻击人体的途径,既可由表入里,又能直中脏腑、肌肉、骨骼。由表入里者多称“伤寒”,直中脏腑者习称“中寒”。

其致病具有如下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盛则寒”说明寒为阴气过盛之象。其攻击人体最容易损伤阳气,使之失于温煦而发生寒性病证。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不但不足以抗御阴寒,反遭其伤,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言:“阴胜则阴病。”如寒邪侵犯肌表,腠理闭塞,卫阳被遏,多见形寒恶冷,四肢不温等症。

2.寒性收引、凝滞“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凝滞”有凝结、阻滞之意。寒邪致病可使人体的筋脉收引挛缩,气血运行阻滞,甚至经络凝结不通。故《素问·举痛论》中曰:“寒则气收”,“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所以,当寒邪客于四肢关节,导致筋脉收引,气血凝滞时,常见肢体关节冷痛,屈伸不利等症;若因外感寒邪,经络中气血凝滞,则多见形体恶寒、骨节酸痛、头项强痛等症。可见,寒性的收引、凝滞之性最使人患疼痛之证,正如《素问·痹论》中所言:“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此,“寒多则痛”、“血得寒则凝”、“不通则痛”等观点,至今仍对寒邪致病的诊断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此外,人体内在的阳气若不足,阴气相对偏盛,阴盛则寒,此即所谓“内寒”,故有“阳虚生内寒”之说。一般而言,外寒与内寒所致病证的症候极为类似,都以畏恶寒冷为主,但前者以阴寒盛为主,多为急病;后者以阳气虚为主,多呈慢性过程。(三)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性如火热,故《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曰:“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暑邪与其他外邪不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尤以夏至后立秋前为甚,正如《素问·热论》中所言:“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炎夏季节,气温过高,或烈日之下,长时间露天作业,或工作场所闷热,极易感暑热而患病。

其致病具有如下特征。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为火热所化,其性炎热,故为阳邪。暑邪侵害人体后,多表现明显的阳热证候,如高热、肌肤灼热、心烦、脉洪大而数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发泄。故暑邪伤人,极易上犯头目,开泄腠理,而见头昏目眩等。若暑热酷盛,开泄太过,大汗不止,则易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津液过伤,即随之耗气,而合并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症状,甚则卒然昏仆,不省人事等。

3.暑易夹湿:夏季除有气温较高外,且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常相兼致病。暑湿相兼侵袭人体,可致湿热蕴阻,脾胃失调,则多见身热不扬、身重倦怠、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腹胀不舒、大便泄泻等症。(四)湿

湿为长夏之季(每年农历6月)的主气。此季位于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为一年之中地湿最盛的季节,亦是湿邪最易致病的季节。此外,长期阴雨、住处潮湿、水上作业、淋雨或汗出后湿衣未换等亦是湿邪致病的重要条件。

其致病具有如下特征。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为阴邪,性寒而滞,最易阻遏气的正常运行,造成气机不畅;湿重阴盛,尤易伤阳而致病,即“阴胜则阳病”;脾乃中焦湿土,主运化水湿,有喜燥而恶湿之特性,故湿邪入侵,尤易因脾致病。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则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甜、大便稀溏、四肢欠温等症状,甚至可以发生水肿,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曰:“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紿肿。”

2.湿性重浊、黏滞:“重浊”有沉重、秽浊之意,“黏滞”有黏腻、停滞之意。在六淫之中,唯湿邪为“有形之邪”,侵袭人体后多沉着留连难去。其主要致病特点分述如下:(1)湿邪致病,多致身体困重、如负重物、头昏沉重、如裹布帛等症,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曰:“因于湿,首如裹”;又如以湿邪为主引起的一种痹症,常见肢体关节酸重而痛,故称为“着痹”。(2)湿邪致病,易致分泌、排泄物秽浊不堪。如湿蕴皮肤所致的湿疮,常见患处潮湿不净,或流黄水,甚至糜烂破溃等;若湿热下注,妇女可见阴道分泌物增多,质黏稠,腥秽气味较重;若湿蕴大肠,则常见大便溏泄、下痢黏液脓血等;若湿蕴膀胱,多见小便混浊等;而凡湿邪致病者,其舌苔多为浊腻苔或垢腻苔等。(3)湿邪致病,黏滞难解。除患者多有分泌、排泄物排出涩滞而不畅的感觉外,湿病还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常反复发作等特点。如湿疹、湿温、湿痹等。

3.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人体的下部即为阴位。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故伤人尤易侵袭其下部,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中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因此,人体较低部位比较容易感受湿邪。如常见的肛周湿疹、小便淋浊、赤白带下、下肢疮疡、下肢水肿、下肢关节肌肉酸重疼痛等症,多与湿邪下注有关。

此外,脾为主湿运湿之脏,若其功能障碍或衰退,即可致水湿不能正常转输而停聚,此即“内湿”由生。内湿为脾病之结果,又能加重脾病之程度,同时亦为外湿袭脾之内应。故脾运失健,外、内之湿即相因为病,则缠绵难愈。(五)燥

燥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少雨,水液极易耗散,而呈天干物燥之状,故为外燥致病的高发季节。然初秋气候尚余夏热之气,故燥邪常兼温热之邪合而致病,深秋则气温转凉爽,燥邪多夹寒凉之邪致病,故常见燥病又有温燥和凉燥之分。

其致病具有如下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由于燥邪有易耗伤津液,使之干燥的特性,故致病后常见口舌干燥少津、鼻腔干燥、口唇皲裂、皮肤干燥皲裂、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称“燥胜则干”。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与外界相通,主司呼吸,开窍于鼻,为五行中之“燥金”,有喜润而恶燥之特性。故燥邪致病多由口鼻而入,最易损伤肺脏阴津,肺失濡润,则宣降失司,常见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以咯出,或痰中带血等症。

此外,人体中的津液是濡润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官窍等的物质基础。人体中的津液一旦亏损,无以濡润,则易生干燥之证,此即“内燥”。外燥易伤津,津伤生内燥,二者亦有相因为病之特点。(六)火(温、热)

火为阳盛之气,虽于多见于炎热的夏季,但在其他季节中,因火邪所致的疾病也不少见,通常夏季所见多称“暑热”,其他的则称“火热”。火与温、热性属同类,仅有程度上的轻重差别,自古即有“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之说。三者的致病特征十分相似,故常并称为“火热之邪”、“温热之邪”等。

其致病具有如下特征。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阳主升主动,火属阳邪,其性升腾炎上。其致病多见上部头面及躁动之征,如面红目赤、头痛头昏、发热口渴、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烦躁失眠,甚则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谓:“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2.火热之邪,易伤津耗气:火热内盛,最易迫津外泄,灼伤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致病后除可见到一般火热之象外,还常见到口渴喜饮(尤喜饮冷)、咽干口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津伤液耗的症状。阴津耗伤,气无以附,随之泄脱,多见神疲倦怠、肢体乏力、少气懒言等症。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壮火食气”之说。

3.火热之邪,易动血生风:血液的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火为阳邪,侵袭人体,以致体内阳热过盛,轻者可使血行加快,脉来疾数;重者可致络脉受伤,血液妄行,溢出脉道,形成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皮肤紫斑等,故有“血得热则行”之说。肝为风木之脏,主筋,对肢体、肌肉、关节等的正常运动功能有控制作用。若火热侵袭,劫耗阴津,则筋失濡养,可致肝风内动,常见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或手足蠕动、肌肉震颤等症,此所谓“热极生风”。

4.火热之邪,易致肿疡:火热之邪,侵入血分,尤易致局部热壅血瘀,血肉腐败。如其致病,局部多发为肿疡,常见红、肿、热、痛,或局部脓血杂见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火)。”《灵枢·痈疽》中亦曰:“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

此外,若体内之阴阳失调,阳气偏盛,阴液偏虚,则能生热,此即“内火(热)”。故《素问·调经论》中谓:“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同时,气郁日久,亦有化火之势,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五志化火”等。内、外之火热致病,虽症多类同,但有内生者多虚,外生者多实之别。二、疫疠

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又称为“疠气”、“瘟疫”、“戾气”、“乖戾之气”、“毒气”、“异气”等。

疫疠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笃重、症状相似、易于传染、多呈流行趋势等特点。故《素问·遗篇·刺法论》中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而元代的《诸病源候论·卷十》中亦曰:“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至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原病》中更进一步指出:“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

一般情况下,疫疠是否导致群体发病与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的异常及预防措施失当等的关系极为密切。疫疠攻击人体的途径很多,如可以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入致病;也可随饮食侵入,或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侵入而致病。

疫疠所致疾病,又称“疫病”、“瘟病”、“瘟疫病”等。常见的有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烂喉丹痧)、疫毒痢、白喉、天花、肠伤寒、霍乱、鼠疫,以及疫黄(急性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AIDS)等。其既可形成流行趋势,亦可呈散发状态。目前,应包括现代临床上常见的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以下分述其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一般而言,疫疠多属天地间的异气,其性类热毒之邪,致病迅疾,而且常与环境中的毒雾、瘴气等秽浊之邪兼夹侵犯人体,故致病力较六淫更强。其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变化多端,病情险恶,并常见高热、神昏、出血、动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的共性特征。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疫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空气、食物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一般处于疫疠流行的地域的人群,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凡触之者,多可发病。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通常,疫疠致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特定的疫疠之邪攻击人的途径及损伤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故在临床表现和传变规律上亦有其特征,即所谓“一气致一病”。同时,人群中凡感染同一疫疠而致病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基本相似。如痄腮,无论男女,一般都见到耳下腮部肿胀等症。此外,疫疠致病还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如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冬春交替之季等。

综上所述,了解疫疠致病的条件、特征及规律即十分重要。通常,疫疠致病的条件有三,一是传染源;二是传播途径;三是易感人群。而特定疫疠病在临床表现和传变规律上的特征则是掌握“一气致一病”的重要依据。这对疫疠病的预防、控制、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三、七情内伤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人的正常情志活动,亦即现代所谓的心理活动。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都能有不同反应,而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则是其反应之一。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情绪只是起到宣泄或排解的作用,能发挥调节和促进内环境稳定协调的功能,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当某种情志刺激强烈而持久的存在,并超越了人的心理和生理适应能力,即可能导致内环境稳定协调的状态破坏,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或当人体正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对外界的不良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低下时,即能诱发或引起疾病,此即所谓“七情内伤”。

中医学认为,人的正常情志活动是以脏腑气血为物质基础,并受之控制,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等。若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沛,运行良好,则人有正常的情绪反应与表达。若外界存在异常的恶性情志刺激,或内有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郁滞,即可致人的情绪出现过度反应而发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的:“怒伤肝”、“喜伤心”等,又如《灵枢·本神》中所言:“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可见,过度异常的情志刺激或情绪反应,确是导致脏腑、精气的功能紊乱而致疾病发生的一种致病因素。其所致疾病现代称为“身心疾病”。其发病率极高,已经成为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及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

由于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反应,而过度异常的情志活动又是致病的因素。故其致病有以下基本特征。

1.可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是以内脏的精气与功能为物质基础,以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为表达的生命现象。因此,当人的情绪反应过度激烈时,即可能直接伤及内脏,破坏其间协调统一的状态而致病。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中更明确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说明“七情内伤”是导致脏腑损伤的直接因素之一。

中医学认为,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君,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宰。尽管五脏六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情志又分属不同的内脏,但心对情志的主要控制作用是不庸质疑的。故《类经》中明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着重强调心是控制情志活动的关键,对掌握情志因素伤及内脏的致病规律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亦是情志疾病多先从心发的依据。

2.可直接影响脏腑气机

气的运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理状态下,气的运动表现为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如肺主宣降,肝气升,脾气升,胃主降等。正常的情志活动既需要脏腑气机升降协调作为保证,又对脏腑之气的正常运动有调节和稳定作用。若人的情志异常或紊乱,即可直接导致脏腑气机的逆乱,如《素问·举痛论》中即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可见,某种情志活动的过度异常表达,往往是导致某个特定脏腑气机逆乱的直接因素,并进一步破坏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协调关系。

3.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并以情志的异常过度表现为主要症状的病证。通常,情志病包括:①因情志刺激而发生的病证,如郁证、癫证、狂证等,即以情志异常为主要表现;②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等身心疾病,即既有情志异常的表现,又有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的存在;③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这三类情志病证的发病规律可概括为“因郁致病,因病致郁”。换言之,即情志的过度刺激可致以情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发生,并可进一步损伤脏腑气血;反之,以脏腑气血紊乱为主的病证又可导致情志异常。总之,心病能引起身病,身病又能导致心病,最终身心俱病。

4.七情异常直接影响病情发展趋势

一般情况下,情志的异常变化对病情的发展具有两方面的直接影响:一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如患者的情绪积极乐观,反应适当,当怒则怒,但怒而不过,当悲则悲,但悲而不泻,则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二是加重病情,或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如患者的情绪悲观消沉,紧张绝望,或情绪波动难以稳定,可使病情加重或加速恶化。因此,掌握情志活动对病情发展趋势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对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后果,采取全面正确的预防、治疗措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四、饮食失宜

饮食,是人体为其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生理过程,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转输水谷精微,共为后天之本,是饮食活动发挥生理作用的关键脏腑。中医学认为,虽然饮食能为人体提供营养,但若饮食失宜,则又可能导致疾病发生,即成为致病因素之一,且最易直接伤及脾胃而致病。通常,饮食失宜的行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1.饮食不节:所谓“不节”主要包括摄食量的失度及饮食节律的紊乱两个方面。前者多以饥饱失度或暴饮暴食等为主要表现,如《素问·痹论》中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又如《灵枢·五味》中所言:“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可见,无论是吃的过多,还是过少,均可发生疾病。例如:婴儿因母乳不足,营养不良可影响其生长、发育;而成年人进食过少,则营养不足,气虚血亏,可致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抗病力减弱等;若过量饮食,直接伤及脾胃,以致食物阻滞,则常见脘腹胀痛、嗳腐泛酸、厌食口臭、泻下物臭如败卵等症。

后者多以饮食活动缺乏规律为主要表现,即日常饮食餐次无规律。生理状态下,人的脾胃及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是有节奏和规律性的。如果其生理节奏被破坏,人的消化功能即会发生障碍,而产生疾病。如小儿的饮食活动常缺乏规律性,加之其脾胃的消化功能又较脆弱,故尤易发生食滞脾胃,营养障碍所致的“疳疾”证;而成年人的某些脾胃之疾,亦与此密切相关。

2.饮食偏嗜:自古以来,人类的合理饮食即应遵循“丰富、均衡”的原则,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先,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可见,健康饮食的内容应以满足人体所需各种必要营养素的补充为目的,而只有广泛摄食多种食物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若有择食偏嗜的不良习惯,日久便可引起体内的某些营养成分缺乏,以致发生疾病。正如《素问·五藏生成篇》中所言:“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脉急而爪枯;多食酸,则内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所以,偏嗜习惯亦是危害健康,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嗜烟、酗酒、过食生冷、嗜食辛辣、嗜食肥甘厚腻等均属此类,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亦提及:“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3.饮食不洁:所谓“不洁”主要包括饮食物被污染和腐败变质两个方面,如《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所言:“諫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不洁的饮食物可能对人体产生直接攻击或伤害,并每以胃肠为首要部位,而常先见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症,进而则可引起机体广泛中毒。其有发病突然,变化多端等特点。其致病后,轻者仅见脘腹疼痛、呕吐腹泻等;重者甚至出现昏迷、功能丧失等严重中毒症状。故此,饮食不洁早就被作为导致损伤,引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尤应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五、痰饮

痰饮,既是人体因各种异常因素所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证产生的致病因素,或称“继发性致病因素”。一般将质地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痰又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两类。有形之痰,有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等特征,如咳嗽咯痰、喉中痰鸣、皮下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是指以辨证求因的方法所确诊的痰病,如眩晕、癫狂、郁证等,其虽不见痰之形质,但仍有病变非它邪单独所致,伴见舌苔厚腻、脉象濡涩等痰象,且用痰、化痰的方药治疗可奏效的特征。

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所致,且尤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关系最为密切。如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则聚水而生痰饮;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而为痰为饮;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亦能聚水生痰。同时,痰饮的形成,还与某些外感或内伤因素直接相关。如外感湿邪,留滞体内;火邪伤人,煎灼津液;恣食肥甘厚味,湿浊内生;七情内伤,气郁水停;血行瘀滞,水液不行;以及饮食不化等,也可导致痰饮滋生。因此,凡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之脏腑的功能失调,以及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均可以导致痰饮形成。

痰饮一旦产生,可随气流窜全身,外而经络、肌肤、筋骨,内而脏腑,全身各处,无处不到,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病变。其致病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可使气血循行障碍。如若痰饮流注于经络,以致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则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或结聚而成瘰疬、痰核等;若痰饮留滞于脏腑,则阻滞脏腑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紊乱,或阻于肺,则肺气失于宣降,多见胸闷气喘、咳嗽咯痰等;或停于胃,则胃气失于和降,常见恶心呕吐、口泛清涎等;或痹阻于心脉,则气血郁滞,可见胸闷心痛等。

2.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但是痰饮一经形成,即可阻滞三焦水道,干扰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使水液代谢的紊乱状态进一步恶化或加重。如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痰饮阻肺,可致宣降失职,水液不布;痰饮停滞下焦,可影响肾、膀胱的气化功能,以至水液停蓄等。

3.易于蒙蔽心神:心主神明,心脉气血充沛,流行畅通,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气定神闲。若痰饮内盛,气机逆乱,其随气妄行,尤易入走心脉,蒙蔽清窍,扰乱神志,常见头晕目眩、精神昏蒙、抑郁痴呆、语言謇涩等症;若随风、火上犯,扰乱心神,则可见神昏谵妄、语无伦次,甚至发生癫、狂、痫等疾病。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痰饮内盛,亦可随紊乱之气流行于全身各部,或内至五脏六腑,外及四肢百骸、肌肤腠理,而滋生多种疾病。由于其致病部位广泛,病变繁多,且又易与它邪兼夹致病,因而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六、瘀血

瘀血,既是指因各种异常因素所致的体内血液循行障碍或停积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疾病产生的致病因素,亦称为“继发性致病因素”。一般而言,瘀血包括瘀积于脏腑之中、组织之间的离经之血,以及经脉中的血液运行不畅,或停滞不行的血液。体内形成的瘀血不仅丧失了其正常生理功能,而且更是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故又称“死血”、“恶血”、“败血”、“羦血”等。

瘀血的形成,不仅与内、外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因素,如寒、热、气滞、外伤等损伤人体密切相关,而且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功能,及气的推动与统摄作用和脉道的通利与否关系密切。故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以致血液运行不畅,或溢出经脉而形成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瘀血形成之后,停积于经脉内外不散,不仅失去其濡养作用,而且可致新的病变发生。瘀血的致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于阻滞气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运血,血能载气,气血同行。若瘀血形成,气机即刻郁滞,所谓“血瘀必兼气滞”;反之,气机郁滞,又更加重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障碍。二者相因为病,可形成血瘀而气滞,气滞而血瘀的恶性循环。如局部外伤,血脉破损,血出致瘀,伤处气机郁滞,常见局部肿胀、疼痛、青紫等症。

2.影响血脉运行:瘀血为血液运行障碍的病理产物。一旦瘀血形成,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反过来影响局部或全身血液的正常运行,甚至加重气血阻滞的程度。如瘀血阻滞于心脏,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胸痹心痛等;瘀血留滞于肝脏,可致肝脏络脉阻滞,气血运行障碍,常见胁肋刺痛等,故有“恶血归肝”之说;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溢脉外,可致出血,其色紫暗有块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症。

3.影响新血生成:瘀血一经形成,不仅失去了濡养滋润作用,而且阻碍了脏腑之气的正常运行,以致新血的化生过程发生障碍,故有“瘀血不去,新血断然不能再生”之说。如瘀血停滞于体内,尤其是日久不散,即可能严重影响气血的运行,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失常,新血的再生障碍,故常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症。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血脉贯通于周身,血液循脉则无处不到。故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均可发生因瘀血所致的病证。其所致病证虽多,但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不移,症候多相类同的特征。一般瘀血病证多具有疼痛、肿块、紫绀、出血等四症。①疼痛:一般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势尤甚等;②肿块: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多固定不移。若在体表则可见局部青紫,肿胀隆起,即所谓瘀肿,若在体腔内则扪之质硬,坚硬难移,即所谓积;③紫绀:一般可见面色紫暗,或口唇、爪甲青紫,或舌质紫暗,或舌质上有瘀斑、瘀点等;④出血:部分瘀血为病者可见出血之象,通常出血量或多或少,其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等。此外,尚可出现肌肤甲错及脉象涩滞或结代等症。七、结石

结石,既是指在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的沙石样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证产生的致病因素,亦称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常见的结石有泥沙样、圆形或不规则等形状,大小不一。一般来说,结石小者,易于排出;而结石较大者,难于排出,多留滞而致病。

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有些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比较常见的因素有:①饮食不当。或偏食偏嗜,或喜食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内生湿热,蕴结于胆,久则可形成胆结石;若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肾结石或膀胱结石;若空腹食柿,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又可形成胃结石;②情志内伤。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气不舒,胆汁郁结,排泄受阻,日久亦可形成结石;③服药不当。或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或药物蓄积于体内某些部位而形成结石;④体质差异。先天禀赋差异,以致体内某些物质的代谢异常,可形成易患结石病变的体质。此外,某些地域的饮水中含有的过量矿物质及其他杂质等,也可能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结石的形成机制虽不甚明晰,但其致病特点则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肝气疏泄,关系着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肾气的蒸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功能失调易生成结石;且肝肾有管道与胆及膀胱相通,而胃、胆、膀胱等腑为空腔器官,易于结石停留,故结石为病,多见胆结石、胃结石、肾和膀胱结石等。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结石多为湿热内蕴,日渐煎熬而成,故大多数结石的形成缓慢,病程漫长。由于结石的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故临床症状表现差异很大。一般来说,结石小,病情较轻,有的甚至无任何症状;若结石过大,则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发作频繁。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势必阻滞脏腑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尤易导致病变局部出现疼痛。如轻者可见局部胀痛、掣痛、隐痛等;重者,因结石突然嵌顿于管道的狭窄部位,如胆道或输尿管等,形成梗阻,以致气血严重郁滞,常出现局部绞痛,疼痛难忍等症;若结石损伤脉络,可致出血,如尿血等。八、劳逸失度

劳逸,即指劳动与休息,是人在生命过程中的二种最基本状态。生理状态下,劳动意味着作功与消耗,休息则为补充与恢复。二者之间亦遵循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等规律交替进行,其中体现出的生物学节律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劳逸失度,或长时间过于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不利于健康,甚至导致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神等的失常以致发生疾病。因此,中医学认为劳逸失度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一)过劳

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其中,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1.劳力过度:劳力过度,指较长时间的体力过度消耗,以致机体中的气大量损耗,且得不到有效补充与恢复,从而积劳成疾,或者是病后体虚,正气尚未完全恢复,此时勉强劳作,重伤正气以致疾病复发。故《素问·举痛论》中谓:“劳则气耗。”目前,过劳致病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一般情况下,其致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劳而耗气,损伤脏腑的精气,以致精气亏虚,功能减退,如常见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等症;二是过劳而伤形,即劳伤筋骨。体力劳动,主要是人体筋骨、关节、肌肉的运动,如果长时间用力太过,则易致形体组织损伤,久而积劳成疾。

2.劳神过度:劳神过度,指长期思虑用脑,则可劳神过度而积劳成疾。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藏神,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在志为思。故指出血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若长思久虑,用神过度,则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以致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发病,并常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纳少、腹胀、便溏、消瘦等症。

3.房劳过度:所谓房事,意为房内之事,即指男女之间的性生活。性功能是人类的基本功能之一。生理状态时,育龄期人群的性生活应有节律性和适度的特点。中医学认为,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封藏之本,是人的性功能产生和维持的物质基础。故肾精宜藏,不宜过度耗泄。房劳,即房事太过,或频繁性交,或手淫自爱,或早孕多育等,则最易耗伤肾精而致病,如常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早泄、遗精、阳痿、不育等,或妇女滑胎流产、早孕不孕、月经失调,带下过多等病。此外,房劳过度也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二)过逸

过逸,是指过度安逸,即长期少动多静。其中,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等。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阳气才得以振奋。若较长时间少动安闲,或者卧床过久,或者长期用脑过少等,可使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血、神的失调而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故《素问·宣明五气论》中谓:“久卧伤气。”

过度安逸致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逸少动,气机不畅,可以导致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呆滞不振,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肢困、肌肉软弱或发胖臃肿等症。久则进一步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可形成气滞血瘀或水湿痰饮内生等病变;二是安逸少动,阳气不振,以致脏腑组织功能减退,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等,常见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或易感外邪致病;三是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症。

本节重点阐述了六淫、疫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痰饮、瘀血、结石、劳逸失度等常见的致病因素。但因篇幅及内容所限,还有外伤、虫积等其他致病因素即不再赘述。第二节 发病

中医学将人体内具有维持内环境协调稳定,及其抗御和消除各种致病因素的功能,总称为“正气”,又简称为“正”;而将那些足以破坏人体内环境稳定,以及破坏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的致病因素,统称为“邪气”,简称为“邪”,如“六淫”、“疫疠”、“痰饮”、“瘀血”、“食积”等。所谓发病,即是指由于邪气的侵害与正气抗侵害之间的相互斗争,并导致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结构的损伤和破坏的过程。换言之,疾病的发生,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结果。

不过,正、邪二者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有所区别。正气在人体健康时,是具有抗御邪气的功能,也就是说,邪气之所以能侵袭人体而致病,是因为正气不足以抗邪,故正气充足与否应是疾病是否发生的内因。而邪气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邪气致病有两种情况,一是邪气的致病力过强,以致人体正气无法抗御,如《素问·评热病论》中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是在人体正气虚弱,不能抗御或及时消除邪气的侵袭和影响时,才有可能使其致病,如《灵枢·百病始生》中所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综上说明,疾病的发生实际上就是正气(内因)与邪气(外因)双方盛衰消长的斗争结果。但是在强调正气是发病的内因时,并不能忽略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在一定条件下,邪气甚至能起到主要作用,如某些强烈的理化因素(高温、化学毒剂、外伤等)作用于人体时,即使正气不衰,也难免受其伤害;又如疫疠(某些烈性传染病等),对多数人来说,也往往难以抵御,而受其侵害。

了解和掌握正气与邪气在发病学上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正邪双方盛衰消长的变化规律,对指导养生保健、预防康复及疾病诊治等都有重要作用。第七章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内在机制,主要用于反映与表述病证的内在变化规律与本质。尽管临床疾病的种类繁多,征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若“透过现象看本质”,就病机而言,总不离阴阳失调、邪正盛衰、气血津液失常及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等内容。以下仅从总体上就临床病证的主要病机分述之。第一节 阴阳失调

中医学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可用以概述天地间万物的变化规律。人的健康状态被表述为“阴平阳秘”,即阴阳协调平衡。反之,即为疾病。故疾病的本质无非阴阳失去协调平衡。换言之,阴阳失调是对人体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高度概括,也就是疾病的总病机。当机体的阴阳失去相对的协调平衡状态时,即可能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等病理状态。此时,体内的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之间的协同关系失调,以致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退,而发生疾病。所以,阴阳失调是所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本质。以下将分述阴阳失调的几种常见状态:一、阴阳偏胜

阴气或阳气的偏胜,实际上指的是阴邪或阳邪的侵袭。因邪气侵袭为主发生的疾病,多属实证,故有“邪气盛则实”之说。中医学认为,阴阳属性不同的病邪侵入人体,必从其类,有“同气相求”的趋向。通常,阳邪入侵则从阳,可形成阳偏胜;阴邪侵入易从阴,形成阴偏胜。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谓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即含此意。

此外,阴和阳有相互制约、消长转化的关系,如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阳偏胜终会制约阴,以致阴偏衰;阴偏胜也必然会制约阳,导致阳偏衰。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此概述为:“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1.阳偏胜,是指阳气盛,失于阴的制约状态。在疾病过程中,若出现阳气偏胜时,人体常呈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其病机多为阳盛而阴未虚,见实热证特征。阳偏胜状态的形成,多与外感温热之邪,或情志内伤,久郁化火,或痰浊、血瘀、食积等有形之邪郁而化热等因素有关;也可由阴邪侵袭,入里从阳化热所致等。

阳偏胜所致的实热证以热、动、燥为其证候特征,如见壮热、面红、目赤、便结、尿黄、舌红、脉数等症。故《素问·调经论》中称:“阳盛则外热”,指的即是外邪客于体表,卫阳充盛与之抗争,从而引起发热等症状。

2.阴偏胜,是指阴气盛,失于阳的制约状态。在疾病过程中,若出现阴气偏胜时,人体常呈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其病机多为阴盛而阳未衰,见实寒证特征。阴偏胜状态的形成多由外感寒湿之邪,或过食生冷,寒湿中阻,或痰饮停聚,阻遏阳气等因素有关。

阴偏胜所致的实寒证以寒冷、郁静、清稀为其证候特征,如见形寒肢冷、神疲倦怠、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迟等症。故《素问·调经论》中曰:“阴盛生内寒”,指的即是外寒之邪直中脏腑,困遏阳气,使之失于温煦、气化等作用,以致出现畏寒恶冷等症状。

此外,阳盛可致阴虚,即“阳胜则阴病”;阴盛亦可致阳虚,即“阴胜则阳病”。就病机而言,反映的是盛者的对立面出现了绝对亏损,使之丧失了对盛者制约能力。因此,其相关证的虚实性质即发生根本性转化,如实热证即转化为虚热证;实寒证即转化为虚寒证。二、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偏衰,实质上是指人体内在的阴津或阳气的亏损。因阴津或阳气的亏损为主所致的疾病,多属虚证。故有“精气夺则虚”之说。中医学认为,阴津包括精、血、津液等物质性部分;阳气则主要包括功能性部分。因此,阴或阳的偏衰所致的疾病的病机,无非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减退,或机体的精、血、津液不足或亏虚。一般情况下,阴津不足,无以制阳,常现虚热证,故有“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之说;阳气亏损,无以制阴,常现虚寒证,故有“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之说。

1.阳偏衰,是阳气亏虚,无力制约阴气的状态。在疾病过程中,若见阳气虚损,人体常见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其病机多为阳气不足,阴气内盛,见虚寒证特征。阳偏衰状态的形成多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过度,或久病伤阳等因素有关。

阳偏衰,一般以脾肾损伤为主,其中尤以肾中之阳最为关键。肾中之阳,源于先天,为后天诸脏之阳的根本,故肾阳虚衰是阳偏衰所致病证的病机关键。阳气的虚衰,不能制阴,其温煦、气化、推动等功能即减弱,阴寒内盛,以致气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停聚而不化,经络阻滞,故常见面色淡白、形寒肢冷、便溏尿清、神疲少气、舌淡暗、脉迟缓等症状。

2.阴偏衰,是指阴津亏虚,无力制约阳气的状态。在疾病过程中,若见阴津不足,人体常见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失于濡养,阳热相对偏胜的病理状态。其病机多为阴亏失养,阳热偏胜,可见虚热证特征。阴偏衰状态的形成多与热盛伤阴,或暴吐峻泻、大汗淋漓、出血不止、遗精滑泻等,或久病耗伤阴血,或五志化火,伤阴耗液等因素有关。

阴偏衰,一般以肝肾损伤为主,其中尤以肾中之阴最为关键。肾中之阴,为先天之元阴,是后天诸脏之阴的根本,故肾阴不足是阴偏衰所致病证的病机关键。阴津不足,其濡润滋养等功能即减弱,阳失制约,则生内热,内热躁扰,故常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低热不退,面色潮红、形体消瘦、夜寐盗汗、咽干口燥、便秘尿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症状。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至相对的一方亦出现损耗,最终呈阴阳两虚状态的病机。若以阴虚为前提,继而导致阳虚者,称为阴损及阳;而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引起阴虚者,称为阳损及阴。由于人体中之阴阳皆以肾中所藏的先天之元阴元阳为本。因此,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最终尤以肾脏的阴阳两虚为关键。

1.阴损及阳,系指阴液亏损,累及阳气。阴虚则阳无所依附而耗散,以致阳虚;阳虚则气化不足,阴无以生,从而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状态。例如:阴虚初现,水不涵木,阳失制约,则亢奋于上,其症见上热下虚之象;病情若继续发展,即可损及肾阳,而逐渐出现畏寒肢冷、面色淡白、脉沉弱而缓等阳虚症状,最终转化为阴损及阳所致的阴阳两虚的复杂证候。

2.阳损及阴,系指阳气虚损,累及阴气。阳虚则阴无以生,以致阴虚;阴虚则阳无所依附而进一步耗散,从而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状态。例如:阳虚初现,气化失司,津液停聚,水湿内生,其症见寒盛水泛之象;若病变进一步发展,阴津无以化生,即可损及肾阴,而见日益消瘦、烦热躁动,甚则抽搐、瘛等阴虚症状,最终转化为阳损及阴所致的阴阳两虚的复杂证候。第二节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相互斗争时所发生的盛衰消长变化。邪正之间的斗争,不仅是疾病发生的启动因素,而且能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同时也是病证的虚实性质转化的依据。所以,在绝大多数的疾病过程中,都存在邪正斗争及其盛衰消长变化。关于邪正盛衰与发病的关系前已论及,本节不再赘述。一、邪正盛衰与病证的虚实转化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力量对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正邪双方在斗争的过程中,在力量强度上经常发生着消长盛衰的变化。一般而言,正气增长,邪气则必然会逐渐消退;反之,邪气壅盛,就必然会损耗正气。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形成病证的虚实性质即可能发生转化。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所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此外,邪正的盛衰消长,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也可在某些长期的、复杂的疾病过程中,呈现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这与疾病的失治,或误治,或治疗不当等,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或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因正虚而功能减退,以致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脏腑、经络等有关。

总之,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病机反映的因邪正的盛衰消长所致的虚和实,及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等转化规律,是疾病过程中的本质性变化之一。二、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疾病的转归,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趋势。邪正的盛衰消长,对这一趋势的影响是显著的,甚至可以决定疾病是趋向于好转、痊愈,还是趋向于恶化、死亡。因此,了解和掌握邪正的盛衰消长的状态,即可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如在一般情况下,若正盛则邪退,疾病的转归即朝向好转或痊愈;若邪盛正衰,疾病则可能向加重、恶化,甚至死亡的方面转归。

此外,在邪正盛衰消长的过程中,若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则可出现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或邪去而正气不复等状态,这就意味着疾病可能出现由急性转为慢性,或留下后遗症,或反复发作等转归。第三节 气血津液失常

气血津液失常,包括气、血、津液的数量不足、功能异常、循行紊乱,以及三者间互根互用的关系失调等病机。由于气、血、津液是人的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功能和物质基础。因此,其中任何一种或几种的不足或功能、循行紊乱,都是各种疾病的病变基础。换言之,所有疾病的病理变化中都存在气血津液失常。故气血津液失常亦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以下即分述之。一、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包括气的不足、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紊乱等。前两者多表现为气虚、气陷、气脱,后者则多为气滞、气逆、气闭等证。

1.气虚,系指气的化生不足,或耗损过多,以致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减低、体能下降,而形成气虚、气陷、气脱等病理状态。气虚的形成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等脏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或劳倦过度,久病不复等因素有关。其症常见神疲倦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动则加剧,自汗,易于感冒及脏器脱垂、久泻不止,甚至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

2.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紊乱,以致脏腑功能异常,而形成气滞、气逆、气闭等病理变化。气机失调的形成主要与病邪侵袭,或经络损伤、阻闭,或肺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情志抑郁等因素有关。其症常见胁腹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咳喘胸闷、喜叹息、情绪郁闷,甚至突然昏仆等。二、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包括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或循行紊乱,以致其功能减弱或消失等。前者多致血虚;后者多见血热、血瘀等证。

1.血虚,是指血液不足,以致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其形成与脾胃虚弱,营养供应不足,以致血液化生障碍;或失血过多,血液得不到及时补充;或因久病不愈,营血暗耗等因素有关。

血的濡养,是全身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等功能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在血虚时,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失荣失养,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等虚弱的证候。如面色无华,唇、舌、爪甲色淡,头目眩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征象。

2.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甚至妄行的病理状态。其形成与邪热侵入血分,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等因素有关。

血得热则行,当邪热侵入血分,血液的运行速度即加快,甚则迫血妄行,使之溢出脉络,失去正常功能,或变为瘀血。同时,邪热又能耗血伤津。在血热时,常见血流加速,耗血、动血及伤阴等证候。如发热或局部见红、肿、热、痛,面红目赤、心悸怔忡、皮下紫癜、咯血、衄血、吐血、咽干唇燥、便结尿赤、舌红脉数等征象。

3.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或阻滞,从而丧失其正常功能的病理状态。其形成与气机郁滞,或气虚推动无力,或寒邪入血,血得寒则凝,或痰浊、肿块阻闭脉络,或邪热入血,热壅血郁等因素有关。

血行不畅是血瘀的主要病机。所以,瘀血阻滞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等任何部位时,常见血液瘀滞,经络阻闭,组织失养等证候。如病变部位刺痛而固定不移,得寒则加重,或可见肿块,质硬推之不动,亦可见面目黧黑、肌肤瘀斑或甲错、唇舌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涩滞或结代等征象。

此外,气机郁滞,可致血行瘀滞;反之,气机又更加郁滞,从而形成气滞致血瘀、血瘀致气滞的恶性循环,病变即会逐渐加重。三、津液失常

津液的失常,包括津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和排泄过多,或是输布失常、排泄障碍,输布失常,以致其濡润滋养功能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水液滞留、停积、泛滥等病理变化。前者易致津亏;后者可致津停等病证。

1.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数量上的亏少,失去了濡润滋养作用,进而导致脏腑、孔窍、皮毛等产生干燥失润的病理状态。其形成多与津液补充或化生不足,或因火、热、暑、燥等邪侵袭,或因高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等耗损,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等因素有关。

津亏失养是其主要病机。所以,津液不足时常见口渴引饮、口鼻皮肤干燥、目陷、骨突、小便短少、舌干苔燥、脉细而数,甚则转筋等征象。

2.津液停聚

津液停聚,是指津液代谢中的输布和排泄功能障碍,以致其在体内不能正常循行而停滞的病理状态。其形成多与气机郁滞,或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功能紊乱,或寒、湿等邪侵袭,或过食滋滞之品,或过逸少动等因素有关。

津停壅滞是其主要病机。所以,津停壅滞时多致水、湿、痰、饮诸证,常见水肿、尿少,或纳呆、食少、口泛清涎、大便溏泄,或咯痰清稀量多、胸闷喘息,或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或舌淡胖有齿痕、苔腻、脉濡缓等征象。四、气血津液间的功能失调

气、血、津液之间有互根互用的关系。其中,气对于血和津液,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等作用;血和津液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等作用;血与津液又互为滋生。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包括津液)之帅,血(包括津液)为气之母及津血互生。

若气的功能异常,即必然会影响到血和津液。如气虚则血和津液无以生化,其必因之而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统摄等功能即减弱,血和津液必因之而凝滞或外泄不止。再如气机郁滞,升降出入异常,血和津液则必因之而瘀阻或停聚;随气上逆或下陷,或见吐衄、咯痰、口泛清涎,或见便血、崩漏、水肿、尿少、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等。反之,当血和津液亏虚或运行代谢失常时,也必然会影响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以致气的亏损或气机郁滞。

若血液亏虚,津液亦随之受损;反之,津液不足,血液亦必因之而亏损,最终形成津血两亏的病理状态。其常见津亏血虚之证,如可见心烦口渴、鼻咽干燥,或五心烦热、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瘙痒或落皮屑,或肌肤甲错等症状。

因此,一般情况下,凡因气、血、津液失常所致的病证,其病机少有单一因素能概括者,绝大多数都为多因素失调的综合反映。如常见的复合性病机可分为虚、实和虚实夹杂三类。虚者,如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津两伤、气虚津泄、气随津脱、津血两虚等;实者,如气滞血瘀、气滞津停、血瘀气滞、津阻气滞、津停血瘀等;虚实夹杂者,如气虚血瘀、气虚津停等。第八章 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是防止疾病发生和治疗疾病以阻断其发展、变化过程,并使之趋向好转或痊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医学的预防和治疗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提出的,能反映中医防治疾病的规律和特色,亦是正确运用药膳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预防

中医学历来就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所谓“预防”,就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复发。一般来说,对于健康人,可通过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防止疾病发生;对于已患病者,应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对于已经向愈的病人或已经痊愈的人,要防止疾病复发或再感邪复作。经概括可归纳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三个方面。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治未病”的提法,既表达了未病先防的思想,又反映了积极主动的预防原则的重要作用。通常,未病先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养生保健和防止伤害两类方法。(一)养生保健

如前所述,养生保健,主要是指在未发生疾病时,即健康状态下,所采取的一些有预防疾病作用的保健活动。从预防的角度看,这些活动应能维护人的健康体质,保持其内在正气充盛,对内、外环境异常变化的适应性和自我调整能力良好,保证机体对各类致病或伤害因素有较强的抗御能力。具体措施与养生保健的方法类同或一致,故此不再赘述(请参阅第五章)。(二)防止伤害

防止伤害,是指在了解和掌握了存在的致病或伤害因素的致病规律和特点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或措施,有效地避免机体受到伤害的方法。

1.避其致病或伤害因素

致病或伤害因素的存在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然每种致病或伤害因素致病都有一定的致病规律和特点。所以,有可能采取一些积极主动,并有针对性的方法或措施,以避免受其伤害。如春天防风,夏日防暑,长夏防湿,秋天防燥,冬天防寒等;注意与患者隔离,可防止疫毒感染;注意环境状况,居安思危,可防止意外损伤或虫兽咬伤;讲究生活卫生,能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污染的伤害等。这种方法的关键为“避”。而“避”的核心是掌握存在的致病或伤害因素的致病规律和特点,即所谓“知己知彼”。

2.药物预防

在常用的药物中,有一些具有增强机体的一般或特殊的抗病能力,或消灭或减弱病邪致病力等作用。若用之得当,能有效地防止病邪的侵袭,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自古以来,采用药物预防方法,在预防疫疠所致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效果。如用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行性感冒、传染性流行性腮腺炎等;用茵陈、贯众预防传染性肝炎等。近年来,在这种预防思想的指导下,用药膳来预防许多慢性现代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用三七、丹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用核桃仁、列当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用山楂、泽泻预防高脂蛋白血症、单纯性肥胖;用茯苓、薏苡仁预防癌症等。这种方法的关键为“主动”。而“主动”的核心是要掌握了特定病邪的致病规律和特点,或掌握了某些疾病发生的内在规律,主动采用有针对性的防御性药物,以防止疾病发生的方法。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后,应采取积极主动,且针对性很强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以控制病情,并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或传变。换言之,疾病发生后,即可能发展或传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病情,阻断其发展或传变的途径和过程,病情就可能持续加重,甚至发生合并证,以致更复杂化。如《难经·七十七难》中所言:“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就着重强调了这一预防思想。既病防变的关键包括控制或消除疾病(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阻断其发展或传变两个方面。(一)强调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三早”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由于疾病在病变初期,存在病位较浅,病情多轻,症状隐匿,不易发现等特点,常常被忽视,以致失察而误诊。但在病变初期,人的正气未衰,能与治疗措施里外相应,若诊断及时准确,一般较易治疗,且因其尚未进入发展或传变阶段,故可能迅速控制病势。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体现既病防变方法的关键,能有效控制或消除疾病,防止其加重或蔓延。(二)阻断疾病发展或传变

疾病发生后,是一定会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或传变规律进行变化。因此,若要遏制疾病的发展或传变趋势,就必须掌握其发展或传变规律及其可能的途径。如《温热论》中即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故中医学中,很早就提出了“截断”和“先安未受邪之地”等两种方法。

所谓“截断”疗法,即指针对疾病特定的发展或传变途径,实施阻截性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深入、加重与蔓延。通常,此法多被用于急性病证的既病防变。如治疗温邪所致卫分证的首选方“银翘散”的配伍中就贯彻了“截断”疗法的思想。其中,金银花、连翘即为“表里双解”之功,不仅能外散温热之邪,亦同时阻断了温邪向气分传入的途径。

所谓“先安未受邪之地”的疗法,即在掌握了疾病的传变规律,实施预见性治疗,以控制其病理性传变的方法。通常,此法多被用于慢性复发性疾病的既病防变。如慢性肝病最容易传至脾胃,形成肝郁脾虚、肝胃不和等复杂证。故凡治慢性肝病,无论脾胃是否受邪发病,均应配合调理脾胃的药物同用,以顾护中焦,防止脾胃受邪而病。三、病愈防复

病愈防复,是指疾病被有效控制或消除后,在康复阶段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巩固疗效,恢复正气,防止再次感染病邪或旧病复发的方法。在疾病过程中,一是人体的正气会遭受严重损伤;一是有的慢性复发性疾病虽被控制,但病根未除。故在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时,却不能因此而忽视康复阶段的治疗和养身保健。

康复阶段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巩固疗效,即“除恶务尽”,但与治疗阶段应有所区别,以避免过度治疗而产生的副作用。如《温热论》中所言:此阶段用药应注意“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即疾病的大势已去,再予少量药物,清除余邪,防止反复。其关键在于准确判断此阶段的正邪消长状态,以设定康复阶段的巩固治疗方案。通常,康复治疗方法多被用于急性疾病的病愈防复。

康复阶段养身保健的目的,主要在于恢复正气,即“邪去正安”。由于疾病可造成人体正气的损伤,尽管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或消除,但正气已经亏虚,且短时间内很难恢复至患病前的状态。因此,患者处于疾病虽被有效控制或消除,而其抗病和自体调整等能力仍很低下,极易为病邪所复感而滋生新病,或固有旧病再次复发。故康复阶段养身保健的关键在于掌握正气亏虚可能导致的后果及正气中气、血、阴、阳的偏衰状态,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定养身保健的方案。通常,此阶段养身保健的方法与未病先防中的养生保健方法不同,更注重患者当时的个体特征,且多以补益方法为主。故多被用于慢性复发性或老年性等疾病的病愈防复。第二节 养疗法则

养疗法则,即养生保健、治疗疾病和预防康复的法则。其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或施膳)精神指导下,以经分析判断而概括和确立的体质类型或证候病机为依据而设定的。养疗法则对养生保健、治疗疾病和预防康复等过程中的选药配膳,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通常,法则中又有总则和具体方法之别。前者是依据一般的体质类型或病机而确定的,有概括性反映施膳思想和原则的作用,其含义较抽象,为本节阐述的主要内容;后者则是针对某个特定对象的体质类型或证候病机所确定的,有具体指导保健、治疗和康复实践活动的作用,其含义很具象,是本书下篇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根据以上所述的相关内容,如体质分类、养生保健、病机、预防等,从总体上讲,无论是预防保健,还是治疗疾病,其总的法则概括起来无非有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治病求本、扶正邪等内容。以下即分述之。一、调整阴阳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无非阴阳的运动变化。阴阳之间平衡协调时人则健康,此称“阴平阳秘”;若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失调,人不仅会失去健康,甚至发生疾病。换言之,当阴阳失调时,人只能是亚健康,或疾病状。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使之恢复平衡协调,即是指导养生保健、治疗疾病和预防康复等活动的最基本法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此外,由于阴阳所具有的概括性作用,而调整阴阳可被广泛用于表述其他多种法则,如外为阳,里属阴;脏为阴,腑属阳等。这亦是将调整阴阳作为所有治则之首的原因。通常,调整阴阳的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1.损其有余:“损”有减损、减少之意;“有余”是指阴或阳的偏胜,即阴或阳一方过盛有余,失去了另一方制约的状态。“损其有余”,就是采用消除其偏胜一方的多余部分,使之与另一方相平衡的方法。若见阳盛则热的实热状态,应采用寒凉清热泻火之法,如“治热以寒”、“热者寒之”等;若见阴盛则寒的寒实状态,则应采用温热散寒之法,如“治寒以热”、“寒者热之”等。

此外,人在处于阴或阳偏胜的状态时,无论哪一方较长时间的偏胜,都可能导致另一方的不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言:“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即阳热亢盛易于耗伤阴液,阴寒偏胜易于损伤阳气,故在调整阴或阳的偏胜时,亦应注意相对应的另一方是否存在偏衰的情况。若偏衰情况已出现,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如“滋阴清热”或“温阳散寒”等。

2.补其不足:“补”有补充、补益之意;“不足”是指阴或阳偏衰,即阴或阳一方虚损不足,不能对另一方产生制约的状态。“补其不足”就是采用补益其偏衰一方的不足部分,使之与另一方相平衡的方法。若见阴虚不能制阳的虚热状态,应采用寒凉滋润以制阳,如“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若见阳虚不能制阴而致的虚寒状态,则应采用温热补阳以制阴,如“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此外,由于阴阳之间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故当阴或阳较长时间偏衰时,都可能损及相对应的另一方,最终形成阴阳两虚状态。故在调整阴或阳的偏衰状态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以避免发展至阴阳两虚。故《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称: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二、调理气血

气血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能保证各脏腑、经络及其他组织功能活动正常发挥。二者之间在生理状态时有相互协调为用的关系。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当气血之间的这种关系失常时,就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协调状态破坏,脏腑、经络等即出现功能障碍或衰退,更加重气血的失调。因此,调理气血,并使之恢复数量充盛,运行通畅,关系和谐,则是维护健康,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最基本法则之一。通常,“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为其最主要的具体方法。

如有余泻之,针对的是气或血的运动障碍或逆乱状态的法则。如气滞、气逆、气闭,或血瘀、血热、血寒等,可拟行气、降气、开窍,或活血、化瘀、凉血、散寒等法则。

如不足补之,针对的是气或血的数量不足或功能衰退状态的法则。如气虚、气陷、气不固,或血虚等,可拟补气、升举、固脱,或补血等法则。

此外,由于气血之间在生理上有可分不可离的关系。故在异常或病理状态时,常互相影响,或相因为病。如气虚或气滞,均可致血行减慢或瘀滞不畅,以致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等,对此可拟补气行血或理气活血之法;若气机逆乱,血行也会随之逆乱,以致血随气逆,出现咯血、呕血等症,对此可拟降气和血之法;若气虚不固,对血失于统摄和约束,可致血液溢出经脉而出血,对此可拟补气摄血之法。

若血液亏虚,则不能母气,气即随之而虚;反之,气虚生血不足,又可致血虚,最终形成气血两虚的状态,对此可以补气养血之法为主。由于气有促使血液生化之功,故凡需补血养血时,皆应结合补气之法,以保证血的化源充足,一般少有单纯补血者。至于在大出血时,常见的气随血脱状态,其时虽出血情势急重,但仍应以补气固脱为第一原则,故有“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说。三、调整脏腑

脏腑,在人体这一有机整体中,占居核心地位。其发挥的生理功能,及其之间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保证及健康状态的基础。但这种生理上的联系,又为其在异常或病理状态时产生相互影响提供了条件。故当某一脏或腑发生病变时,就极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相关脏腑的功能活动,以致其随之发生异常变化。因此,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都不能只考虑单一脏或腑的问题,而应注重多脏腑调整,使其之间恢复到协调统一的状态。

如肺脏受邪,功能异常,可致心、脾、大肠等处发病。如温热之邪袭肺,可逆传心包,而见心悸、短气;若肺气上逆,则肠气壅阻,常见喘息、便秘等。反之,心、肝、脾、肾及大肠的病变,亦可引起肺脏病变。如心气不足或心脉痹阻,可致肺气失降所致的喘咳;若肝火旺盛,上逆犯肺可致咯血;若脾虚湿聚,痰饮内生,壅阻于肺,则肺失宣肃,痰阻气逆,常见咳嗽痰多;若肾阴亏虚,水不上济,肺失津润,多见干咳、口咽干燥;若肾精亏虚,摄纳不能,气不归根,肺气上浮,可见久咳虚喘、不能平卧;若大肠热结,腑气不通,则肺失肃降,而致便秘不通、喘促胸闷。再如脾脏的功能异常或发生病变,可致肺、胃、肝、胆、大小肠等处发病。反之,肝、胆、心、肾及胃等脏腑功能异常或病变亦能导致脾功能异常或病变。故其他诸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皆可依次类推。

总之,调整脏腑之法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各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发现和准确判断其在异常状态时相互影响的规律,并采取有效方法,使其恢复到功能协调的状态。四、三因制宜

所谓“三因”,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有制定相适宜的对策之意。三因制宜,即是指要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地区生态环境差异以及人的个体体质特征或病理特征等因素,来制定更适宜个体特质或特定病变的法则。由于人的生理或疾病的过程,都会不断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或影响。其中,外在因素如时令气候的更替,地理环境的高低不同,又是人的体质特征形成的重要条件,故三者综合作用对人的健康状态或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影响极大。因此,无论是在预防保健,还是诊治疾病时,都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三因作用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适宜人的个体体质特征或病理特征的法则,以指导养生保健或治疗。

1.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或病理变化均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及气象的异常变化,来考虑设定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或治疗疾病方案的原则,即为“因时制宜”。

一般而言,春、夏时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易感风热之邪,故宜食辛凉之品,以疏风清热,此时即使偶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之季,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藏,皮肤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易感风寒之邪,故宜食辛温发散之品,以发散风寒,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伤阳之品,以防阳遏阴盛。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指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正是这个道理。再如,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暑多兼湿,故暑天保健或治病,尤其要注重解暑化湿;而秋天雨水渐少,气候干燥,易感秋燥之气,故宜食生津润燥之品,以免燥伤津液。

此外,气象的异常变化,又称气象灾害,亦是直接影响健康,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故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设计保健、预防、治疗等方案亦必须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

2.因地制宜:长期在特定地区生活的人,由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生活习惯中的特点,会使其在体质特征、生理功能及发病和病变规律等方面与其地区的人不尽相同。换言之,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在体质特征、生理功能及发病和病变规律上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诊治疾病时均应注意其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等对之所造成的影响。这种根据生活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设定相适宜的保健、治疗方案的原则,即为“因地制宜”。

如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其民依山陵而居,经常处在风寒的环境之中,多食鲜美酥酪骨肉和牛羊乳汁,体质较壮,故外邪不易侵犯,若患病多为内伤;而东南地区,滨海傍水,平原沼泽较多,地势低洼,温热多雨。其民傍水而居,喜食鱼而嗜咸,大都皮肤色黑,肌理松疏,患病多发痈疡,或较易感染湿热之邪。故《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谓:“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所以,长期生活在西北方的人,易感寒冷,发病多见外寒里热,宜食温热滋润之品,治病多散外寒与清里热并举;而长期生活在东南方的人,因阳气外泄,毛窍疏松,易感湿热,故宜食甘凉淡渗之品。由于东南方气候酷热,人多贪凉饮冷,尤易伤阳而生内寒,所以在除湿热之时,亦应结合温散内寒。此即《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可见,地区生态环境的特征亦是制定相适宜的养生保健或治疗疾病方案,应予以重视的因素。故《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指出:“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如不同地区的人虽同患外感风寒证,但在西北严寒地区,多用功力较强的麻黄、桂枝等辛温解表药;而在东南温热地区,则常用功力较缓的荆芥、防风等辛温解表药。

3.因人制宜:由于人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其个体体质特征亦存在差异。人的体质特征常常是决定其健康状态或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故在设定个人的养生保健或疾病治疗方案时,就必须考虑其年龄、性别、个体体质特征等个性化因素,并以之指导设计。这个原则,被称为“因人制宜”。(1)年龄: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如小儿虽有生机旺盛的特点,但其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故在日常生活中,尤不宜过饥过饱,过寒过热。若其发病则变化较快,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故治疗时,尤忌峻补猛攻,宜少少与之,轻拨缓调;而老年人生理功能减衰,气血不足,故在日常生活中,尤宜滋补扶正。若其发病多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且过程多缓慢而长,故治疗时,尤宜扶正邪兼用,切忌专邪无补,克伐无过;青壮年形体壮盛,气血充沛,抗病力和适应能力俱强,故在日常生活中,只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即可。若其发病多见急证、实证,故治疗时,尤宜突出祛邪之法。正如《温疫论·老少异治论》中所言:“凡年高之人,最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盖老年荣卫枯涩,几微之元气易耗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其捷,其气勃然,但得邪气一除,正气随复。所以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何况误用也。亦有年高禀厚,年少赋薄者,又当从权,勿以常论。”(2)性别:男、女因性别不同,不仅存在生理构造和功能上的差异,亦由此而致体质类型上的迥异。如女性有形体圆润、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现象;男子则见体形壮硕、喉结凸起、须毛丛生、精液溢泄特殊生理现象。故中医学认为,女子以阴血用事,有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生理特点;男子以阳气用事,有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生理特点。所以,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都必须考虑性别因素。如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宜多食养血滋阴之品;男性则宜常食振奋阳气之品。再如医院中一般都设有妇科、男科,这说明性别差异的存在是男、女专科疾病发生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指导设计相应治疗或用药方案的基本原则之一。(3)体质:体质是对人的多项因子状态的综合表述(前已有专章论述),有很明显的个性化特征。而这种个性化特征又可能是决定人的健康状态或发病及病变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故亦是指导设计相应的养生保健或治疗疾病方案的基本原则之一。实际上,在因时、因地及年龄、性别等内容中已经反复涉及到人的体质特征。换言之,人的体质不是一个单因素所能表达的。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个性化表现来加以把握。

如人的形体功能有强弱之别,总体状态有阳偏胜或阴胜盛之异等。通常,强者忌补宜泻,弱者宜补忌泻;阳偏胜者,应慎用温热助火之剂,阴偏胜者,要慎用寒凉伤阳之药。故《灵枢·论痛》中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盛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亦曰:“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这都说明针对体质特征,制定相适宜的个性化养生保健或治疗疾病方案,是“因人制宜”法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三因制宜法则,在强调整体调整观念的基础上,更突出了人的个性化体质在制定相适宜的养生保健或治疗疾病方案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并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或施膳)思想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五、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是指治疗疾病并欲获得良效的前提是找到致病的本原,再针对这个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即提出:“治病必求于本。”的观念。说明此法则主要是针对人的疾病状态而言。

不过,论“本”就必须涉及“标”。因本与标在中医学中,是一个相对概念,有很强的概括作用,多用以说明人体结构、功能及病变过程中各种对立或矛盾间的主次关系。如外为标,里为本;腑为标,脏为本;或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旧病或原发病为本,新病或继发病为标等。

一般情况下,人的生理状态或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总是会通过体表形态或症状、体征显现出来的。而这些能够显现在外的只是现象,还不是其内在本质。但要了解和掌握其内在本质,又只有在充分搜集和掌握外在的各种现象的前提下,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过程即所谓“求”。也就是说,“治病求本”原则实际上是指导透过现象看本质,并确立针对致病本原的治疗方案的一种法则。

通常,治病求本法则包括“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等内容。

1.正治与反治《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两种方法。究其本质而言,仍是治病求本法则的具体表述。(1)正治:所谓“正治”,是指采用的治疗性方药的性质与所治病证的性质相反,即逆病证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法则,故又称“逆治”。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因此,确立“正治”法的前提是首先辨明病证的性质,如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等。通常正治法尤适用于外在征象的性质与内在本质完全一致的病证。如寒病现寒象、热病现热象、虚病现虚象、实病见实象等。由于内、外性质一致的病证居多,故正治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法则,且在日常药膳保健和预防、康复活动中亦有重要指导作用。(2)反治:所谓“反治”,是指在病证的外在表现性质与内在本质的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的治疗性方药的性质与病证的外在表现性质相一致的一种法则。当病证的外在表现的性质与内在本质不一致时,外在表现的性质即为假象,而这种假象通常恰好与内在本质的性质相反。故又称这种顺从病证假象而治的方法为“从治”。若究其实质,“反治”法有“从标”“逆本”的特点,没有违背治病求本的法则,只不过是在“表里不一”的特殊而复杂情况才被使用,不属常规法则。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

2.治标与治本

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正与邪、寒与热、虚与实等矛盾双方是复杂多变的,故有必要先辨明其标本主次的情况,才能决定治疗上的先后缓急。

一般情况下,“治病必求于本”是治疗过程中的基本法则。但在某些情况下,标病甚急,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将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导致疾病迅速发展和加重时,就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法则。待病情缓和,病势停止发展时,再考虑“缓则治其本”。因此,治标与治本的选择,应视病证表现的先后缓急状态而定。若见标本并重,亦可标本兼顾,标本同治。(1)急则治其标:何谓“标急”?如《素问·标本病传论》中称:“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其所谓中满、大小便不利等都是较急重的标象,故当先治疗。如水臌病人,当腹水大量增加,腹部胀满,呼吸喘促,大小便不利时,应考虑先采用有效方法,迅速减少腹水,以缓解病情;大小便不利,可致腑气闭阻,十分危重,故可用攻泻逐水之法,迅速通利腑气,以缓里急内迫之证;又如大出血病人,无论为何原因所致的出血,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后,病情缓和,再治本病,故《血证论》中提出了:“塞流、澄源、复旧”的治疗程序和法则;而在某些慢性病变的过程中,常常是宿疾未除又复感外邪,外感新病多来势迅急,故先治外感新以去其标,待新病愈后,再治宿疾以去其本。(2)缓则治其本:何谓“缓本”?多指慢性复发性病证或急性病向愈进入恢复期时。在这种情况下,病情较为稳定,病势发展缓慢或开始向愈,有时间亦有条件去发现、认识和掌握致病的本原及正气衰退的状态,以实现“治病必求于本”的法则。如风湿痹病,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多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症,其本为风湿之邪侵袭,肢体关节经络阻滞,故治疗不应一般性的消肿止痛,而应以风湿,通经络等治本之法;又如在急性发热性病证的中、后期,虽大热已去,病势向愈,但伤阴耗津的状态已经形成,依正为本,邪为标的判断,此时邪已渐退,正虚凸现,故应治本以养胃滋肾。(3)标本兼治:是指在标象本病并重时,应以标本兼治为法。因此时病证的标本俱急,单纯治标有可能伤正,若单纯治本标象有可能加重或深入,故宜二者兼顾。如腑实津亏证,常见日晡潮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等症,此属邪热里结为标,阴津大伤为本,标本俱急,可选增液承气汤标本兼治。其中,承气汤能泻肠中燥热结聚之邪以急去其标;增液汤能滋阴生津,润燥滑肠可扶其正,二方相辅相成,可收标本同治之功;又如气虚之人感冒外邪,反复发作证,其因气虚卫外不能,外邪乘虚反复侵入所致。故治宜益气解表,益气扶正为治本,解表邪是治标;而表证未解,里证又现,呈表里同病之状时,则应表里双解,亦属标本同治。

总之,治标与治本法则,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但均以病证的标本双方的轻重、先后和缓急状态为确立的依据。故或缓治其本,或急治其标,还是标本兼治,应视病情、病势变化的情况而定。但最终以实现治病求本为目的。六、扶正与祛邪

正气与邪气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最基本的矛盾之一。邪正之间斗争的胜负结果,决定着病情的轻重或病势进退的变化。通常,邪胜正则病进,正胜邪则病退。因此,扶正与祛邪亦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之一。无论是扶助正气还是祛除邪气,都可能有效地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并使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转化。但若要正确运用扶正与祛邪两法则,还必须掌握正气与邪气双方相互斗争的态势及力量对比情况。以下即就此进行讨论。

1.扶正与祛邪的一般运用规律:所谓“扶正”,有扶助正气之意。通常,扶正之法多以各种补益的方法加以体现,如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故多适用于正虚之证。通过补益扶正,能扶助正气,补充阴精,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等。一般除了使用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外,饮食营养、药膳、精神的调摄、针灸、气功及体育锻炼等亦具有扶正作用,若用之不当可能产生腻滞之弊。

所谓“祛邪”,有祛除病邪之意。通常,祛邪之法多以各种有消除致病因素的方法加以体现,如风、散寒、清热、解毒、化痰、消瘀等,以治疗邪实之证为主。通过消除致病因素,能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不过,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一般多使用药物,若用之不当可能损伤正气。

扶正与祛邪,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被概述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二者的指导作用虽然不同,但在实践中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如通过扶正,正气得以加强,即有助于机体抗御病邪或协助邪;而祛邪能驱除病邪,消减损害或干扰,则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故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或可单用,亦可联用。

2.扶正与祛邪的具体运用:在具体运用扶正或祛邪法则时,要以掌握正邪两方消长盛衰的状态为前提,并根据正邪双方在矛盾斗争中所处的地位,来决定扶正与祛邪是否可单用,若需联用则应分清主次和先后。一般有如下几种用法。

在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邪气并不显著的虚性病证中,扶正法即为核心和主体。如气虚、阳虚的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治疗;阴虚、血虚的病人,应采取滋阴、补血的方法治疗。

在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不甚虚的实性病证中,祛邪法即为核心和主体。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若痰涎壅塞于肺胸、宿食或毒物停滞于胃脘等,宜用涌吐法;若实热与糟粕互结于大肠、实热与痰浊痞阻于心下等,应采取通下法;火热实证,宜用清热泻火之法;阴寒内盛之证,宜用散寒温中之法;湿浊中阻证,宜用化湿、利湿之法;食积不化证,则宜用消食导滞之法;有痰应祛痰;有瘀则应活血化瘀等。总之,邪之法是针对病邪而言,故特定病邪即有特定的邪方法。

当发生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病证时,即应扶正与祛邪二法联用。一般可奏扶正以助邪,祛邪又不会伤正的效果。但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分清以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状态,若以正虚为主,则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若以邪实为主,即应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若正邪双方相持不下,即可扶正祛邪并举。

此外,若见虚实夹杂之证,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兼顾扶正反有恋邪之弊时,可采用先祛邪,而后扶正的策略。如瘀血内阻所致的崩漏证,若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之法,待瘀血去尽,而后再补血扶正。

若见虚实夹杂之证,但正气过于虚弱,如果兼以攻邪,反会更伤正气时,可采用先扶正,而后祛邪的策略。如某些患有肠寄生虫症的病人,因正气虚衰,不耐攻伐,若径驱其虫,易重伤正气,故宜先健脾扶正,待正气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时,再考虑驱虫消积,切忌操之过急。第九章 中医诊断基础第一节 绪论一、诊断的含义

诊:有了解、诊察之意,即指医生采用一定的手段、方法来收集患者身上出现的各种异常感觉和征象,如用视觉等器官观察、动手体检、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等。

断:有分析、判断之意,即指医生在相关理论、知识和经验的指导下,对已经收集到的各种体质特征和病情资料,进行归纳、综合、分析,最终针对疾病本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概括性的病理判断。

中医诊断:即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的各种手段、方法收集病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归纳、综合、分析,然后做出病、证等概括性的病理判断。二、中医诊断的主要内容(一)诊法(四诊)

1.含义:是指中医在临床上诊察、收集病情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的基本方法与手段。通常,有望、闻、问、切等四种方法,故又称为“四诊”。

2.内容

望诊:是指医生以自己的视觉去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分泌物、排出物等变化的一种方法。

闻诊:是指医生以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去感知患者发出的声音、语言、气息、气味等变化的一种方法。

问诊:是指医生通过与患者或陪诊者进行语言交流,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诊疗经过、有关病史及患者的自我感觉等病情资料的一种方法。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或其他触觉器官去接触病人的受检部位及病变部位,如脉诊、按诊等,以了解病情资料的一种方法。(二)诊病(辨病)

1.病,是指具有独特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且在临床上表现出特定症状和/或体征的病理状态。通常,用病名对其进行概括性表述。即每一种特定的病理状态都有一个特定的病名,或称为某病。如感冒、痢疾、哮喘等。一般病所表达的是特定的病理状态中的共性部分,即无论何种人患某病都可能存在的病理特征。

2.辨病,是对从病人身上收集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发现其症状和/或体征的特点,及其内在病变规律和本质,并做出病名判断的思维过程。(三)辨证

1.证,是指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等所做的病理性概括。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的病理学概念,通常多以证名、证型来表述,如表证、里证、肝胆湿热证等。一般证所表达的是特定的病理状态中的个性部分,即在疾病过程中病人所表现出的以个体特质差异为主的病理特征与变化。

2.辨证,是指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从病人身上收集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对当前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性等所做出的证的判断,并以证名(证型)加以表达的诊断思维过程。(四)病案(今称病历,古称诊籍)

病案,是指临床有关诊疗活动的书面记录。其具有及时、客观、真实、可操作等特点,对医、教、研等领域的专业人员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原始资料,亦是解决各种医疗纠纷的重要证据。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

1.含义:通过全面而详细的体表观察,发现和收集患者外露的异常现象,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原理,可以推测内在脏腑、经络等可能存在的病理变化,及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和病理本质。此外,亦可将之运用于健康人的体质分类,以指导日常药膳保健。

2.依据: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内外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又是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基础。因此,掌握内在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与体表皮毛、四肢百骸、官窍、分泌物、排泄物等的生理联系,即可在疾病状态下,“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发现其病理本质。(二)见微知著

1.含义:通过观察发现患者体表某些局部存在的微小异常变化,根据局部是整体的缩影或投影的原理,可以测知在更大的系统或整体上存在的病理变化状态。如目病属肝,舌病属心,发脱属肾等。

2.依据: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任何局部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孤立存在,而这个整体又是各个局部由纵交错的经络所构成的网络联系而形成的。故人体的每一个局部,又都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所以,人体上的每个局部都可能是整体的缩影或投影,即系统或整体上存在的病理变化可以通过某些特定的,甚至很微小的局部表现出来。如通过脉象变化、舌象变化、面象变化、形体姿态变化等,都有可能指示存在的更大更重的病理现象。(三)以常达变

1.含义:所谓“常”,包括正常生理状态和疾病的常规变化规律与特征;所谓“变”,包括与生理状态不符的异常变化,即疾病;或与疾病常规变化规律与特征有异的特殊变化。故以常达变,是指在掌握正常生理现象和疾病常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经用对比的方法,既可发现人体有太过或不及等异常变化,又能发现疾病可能的非常规性病理变化趋势。

2.依据:中医学认为,其一疾病是有异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异常变化,或有太过,或有不及等表现,如亢奋与抑郁,高热与恶寒等;其二通常情况下,每种疾病都具有自身的一般性病理发展和变化规律,即其都具有独特的自然发展过程。但每种疾病又都有可能在一定条件的存在或影响下发生异常变化。了解和掌握以常达变的原理,就能预知人都可能罹患疾病,或疾病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及其异常变化的趋势。这对及时发现和确诊疾病,或对疾病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正确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1.整体审察

是指在诊查疾病时,要以整体观为指导,全面、周详地进行诊察,以求更多地掌握能支持准确判断的证据。中医学的整体观包括人与外部世界是一个整体,人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诊断时,既要注意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亦要注意某些局部的病理表现可能反映整体上存在的问题,或局部病变对整体产生的影响。如:眼病与肝有关,感冒与气候、环境、时令有关,瘿瘤与地理环境有关,哮喘与气候、花粉(季节)、粉尘、食物等有关。

2.诊法合参

中医学常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收集更多不同的异常表现。故其各有特定的功能和适用范围,相互之间不能互为替代。因此,只有诸法合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才能保证实现整体审察原则,达到全面、周详地收集临床资料的目的,为归纳、综合、分析,最终准确判断提供可靠依据。所谓中医只用切脉诊病,完全是一种谬传。

3.病证结合

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历来都是在先明确病的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辨证诊断,即病证结合。综上,病的判断可反映疾病变化的一般性过程、规律及临床特征。证的判断则可表达患者当前阶段疾病变化的主要矛盾、所在的位置与性质特征,即患者的个体性病理特征。二者呈纵交错状,病从纵向表述了一般性过程和规律,证从向反映了阶段性病理特征。中医若要保证诊断的精确性,就必须遵循病证结合的诊断原则,先做病的判断,再做证的判断,切忌有所偏废。第二节 望诊

望诊,是指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一种方法。一、望神(一)神的含义

神可分为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前者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外在表现,包括人的精神意识、面色、眼神、形体动态、语言、呼吸、反应等;后者特指具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即指通过观察病人的总体外在表现的变化来了解病情的方法。(二)神气的判断

1.得神(有神)的表现:神志清楚、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两目精彩、黑白分明、体态自如、动作协调、运动灵活、反应灵敏、呼吸均匀平稳等。表明人体的正气不衰,五脏功能正常,精气充足。可见于健康人,或病情较轻的病人,其预后较好。

2.少神(神气不足)的表现:精神萎靡、两目乏神、面色少华、少气懒言、嗜睡少动、动作迟缓、反应迟钝等。表明人体的正气不足,五脏功能减退,精气受损。多见于中、轻度疾病患者,或恢复期病人,或体弱者。二、望色(泽)

1.含义:望色又称“色诊”,即指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毛发及官窍的颜色、光泽等变化来了解病情的方法。本节重点介绍望面色,以概括人体色泽变化的一般规律。

2.常色:即指生理状态时,人的皮肤、面部等处的正常色泽。人在健康状态时,皮肤、面部等处的正常色泽有光明润泽,隐隐含于皮肤之内等特征。如中国人的正常色泽,可概括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一般情况下,常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主色,是指在生理状态时,人与生俱来即有的肤(面)色,且一生基本不变者;客色是指因季节、气候、工作生活环境等因素变化所致的肤(面)色发生的相应正常变化。故客色在判断人的体质特征和疾病时应加以注意,以免影响和干扰判断。

3.病色:即指在疾病状态时,皮肤、面部等处所发生的异常色泽变化。人在疾病状态时,皮肤、面部等处多见色晦暗而少或无光泽,或暴露而彰显(颜色异常明显而且特异)等。

通常,病色有善色和恶色之分。善色,是指病人的色泽明润光泽,与常色相似,多表示脏腑未衰,精气尚充,胃气仍能上荣于面,常见于新病、轻病的患者,一般预后较好;恶色,是指病人颜色枯槁晦暗,多表示脏腑功能衰退,精气耗散,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常见于久病、重病的患者,一般预后较差。

4.病变色泽(1)白色:多由气血不足所致,常见于虚证、寒证、血虚、脱气等。一般情况下,气血亏虚证多见淡白无华;阳虚水泛证多见淡白而虚浮;阴寒内盛或脱气证多见面色苍白等。(2)黄色:多由脾虚湿蕴所致,常见于脾虚证、湿阻证等。一般情况下,脾气亏虚,气血不足证多见淡黄枯槁,又称“萎黄”;脾虚水湿内停证多见面黄虚浮,又称“黄胖”;若见面目一身尽黄,可称为“黄疸”。其中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又称“阳黄”,与湿热蕴脾有关;若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又称“阴黄”,与寒湿困脾有关。(3)赤色:多为气血壅盛之象,常见于热证,因血有得热则行的特性。一般情况下,实热证多见满面通红;虚热证多见午后两颧潮红等。(4)青色:多由经脉气血瘀阻所致,常见于气滞证、血瘀证、寒证、疼痛证、惊风证等。一般情况下,寒证多见青灰、青黑色;气滞证多见青黄或苍黄色;血瘀证多见青紫、青灰色;疼痛证多见淡青、青灰、青黑色(时呈阵发性出现);惊风证多见眉间、鼻柱、口唇周围发青等。(5)黑色:多为肾虚、阴寒水盛之象,常见于肾阴虚证、肾阳虚证、水湿内盛证及血瘀证等。一般情况下,肾阴虚证多见色黑而焦干(憔悴);肾阳虚证多见色淡黑而晦暗;水湿内盛多见眼眶周围发黑;血瘀证多见肤色黧黑,肌肤甲错等。第三节 望舌一、望舌的内容

望舌,是指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以了解和掌握人体体质特征及疾病变化特征的方法,又称舌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之一。所谓“舌象”,主要由舌质(体)和舌苔两部分综合构成。其观察内容包括舌质(体)颜色、形质、动态等的变化,和舌苔颜色、形质等的变化。一般,舌质(体)主要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状况;舌苔主要反映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邪正消长的态势及病情进退的趋向等情况。

舌象的变化之所以能反映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特征,是基于舌与脏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舌为心之苗、脾之经络连舌本而散舌下、肾之经络挟舌本等。说明五脏六腑的精气皆可通过相关经络上达于舌。故观察舌象的变化即能了解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的情况。根据历代医学典籍的记载,各脏腑在舌的表面都有特定的投影部位,如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的两边属肝胆等。通过了解舌象的部位变化特征,对脏腑定位诊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此外,因舌体中的脉络丰富,气血充沛,故尤能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所谓“心开窍于舌”,即强调了心与舌的关系。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人的一身气血盛衰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心的功能状态。故舌象即能更直接地反映心的功能状态。

关于舌苔的形成,中医学认为其胃气所生,有辨别滋味与反映消化功能状态的作用。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有水谷之海的称谓。二者共为消化功能的核心,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舌苔的生成与变化尤与脾胃的功能状态关系密切,所谓“舌为脾胃外候”,即是这种关系的描述。因此,观察舌苔的变化可以了解脾胃的功能状态及气血盛衰状态。二、正常舌象

人在健康状态时,脏腑功能正常,经脉贯通,气血充沛,循行流畅。其舌象表现为,舌质淡红鲜明、润泽,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细腻、润泽(干湿度适中),一般简称为“淡红舌、薄白苔”。所谓“薄白苔”,又称“见底苔”,即可透过舌苔均匀薄白的舌苔见到舌质的淡红色。

不过,舌象在生理状态下亦常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种在生理状态下发生的变异,被称为生理性变异。了解能引起舌象产生生理性变异,及舌象的生理性变异的特征,能有效减少对人的生理、病理状态的误判。一般情况下,诸如年龄、性别、体质特征、气候变化等,都是引起舌象产生生理性变异的常见因素。

例如:年龄因素:儿童因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其舌象多见舌质淡嫩、舌苔少或部分剥落;老年人则因脏腑功能减退,精气渐衰,气血运行迟缓,而常见舌质较暗红或带紫暗色。

性别因素:女性在经、孕、产、乳等特殊生理期时,由于生理负担明显加重,气血运行的速度亦会加快,其舌质颜色往往偏红,与男性有明显差异。

体质因素:有的人舌象的生理性变异,与其先天赋或体质特征有相关性。如先天性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等。

季节气候因素:通常,健康人在夏季,因暑热潮湿而多见舌苔较黄、苔质厚腻等特征;在秋季,因天干物燥而多见舌象干而欠润等变化。

总之,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舌象也可能受其他受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异。但无论其受何种因素的影响,舌象的光泽、感觉及运动等的变化不会很大,且从整体上亦见不到任何能支持病证诊断的其他异常现象或证据,即孤立的舌象变异不能作为病理学判断的依据。三、望病变舌质

1.望颜色

在病变时,舌质常见的颜色变化有淡红、淡白、红、绛、青、紫等七种。

淡红舌:舌质颜色淡红(白中透红)、润泽。多见于正常人(气血调和),或外感病初起,或病情较轻浅的病人。表明人的脏腑气血均较正常,或尚未受到明显损伤。

淡白舌:舌质颜色较正常者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又称“淡舌”;若见舌色白,全无血色,可称为“枯白舌”。多见于气血两虚,或阳气亏虚的病人。表明气血不足,或阳气亏虚,无力推动,尤以心、脾、肾三脏受损明显。而“枯白舌”则常见于气血严重耗竭的病人,是一种较危重的现象。

红、绛舌:舌质颜色较正常为深,或呈鲜红舌者,称为“红舌”;若见颜色深红或略带暗红色者,可称为“绛舌”,古有“绛者,深红色也”之说。凡热证病人皆常见此色。一般实热证者多见舌红或绛而干;虚热证者多见舌深或暗红。表明血因热而循行加快,以致经脉中的气血壅盛。通常,实热证时热势较盛,虚热证时热势较缓,故脉中之血的流行状态与热势的高低有关,因而可致舌色发生红、绛之变。

青紫舌:舌质颜色呈均匀青色或紫色或舌色中泛现青紫色,可称为“青紫舌”;若呈浅淡的青紫色,可称为“淡青紫舌”;若见舌体的某一局部出现大小不等的青紫色斑点或斑块,且不高于舌面,可称为“瘀斑舌”或“瘀点舌”。凡见青紫色者,多为寒盛、热壅、血瘀、中毒等证。表明经络不通或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或瘀血形成,且无论面积大小。一般情况下,多见局限性青紫舌,特殊情况或危重症时可能见到全舌青紫。

2.望形质

望舌质的形质,主要指观察舌体的外观形状和表面质地等的变化。其常见变化包括荣枯、老嫩、胖瘦、点刺、裂纹等。

荣、枯:“荣舌”的舌质表现为红活鲜明、滋润光华,显示体内的气血津液充盛状态;“枯舌”的舌质表现为色泽晦暗、干燥枯槁,显示体内的气血津液衰竭状态。

老、嫩:“老舌”的舌质表现为舌体表面纹理粗糙皱缩、坚敛苍老、舌色较暗,常见于实证、热证等;“嫩舌”的舌质表现为舌体表面纹理细腻娇嫩,或舌体浮肿、舌色浅淡,常见于虚证、寒证等。

胖、瘦:“胖舌”的舌质表现为舌体浮肿胖大,或舌边有牙齿痕迹者,又称为“齿痕舌”,多由脾虚失运,或阳虚不化,水湿内停所致,常见于湿阻证、津液停聚证等;“瘦薄舌”的舌质表现为舌体较正常人瘦小而薄者,多由气血两虚或阴津亏虚所致,常见于虚劳证等。

点、刺舌:舌质表现为舌体表面出现散在的点、刺状的凸起,抚之碍手,与舌体表面的蕈状乳头肿胀有关。其中,呈圆形凸起者,称“点舌”;呈锋刺状凸起者,称“芒刺舌”。二者多由热邪炽盛所致,常见于实热证。

裂纹舌:舌质表现为舌体表面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沟裂,深浅不一,多少不等,亦多与热盛伤津有关,或因精血亏虚及津液耗损所致,常见于实热证、虚劳证等。四、望病变舌苔

1.望苔质:主要观察舌苔质地的变化。苔质常见厚薄、润燥、腻浊、剥落等几种变化。

薄、厚苔:“薄苔”的苔质特点为,能透过舌苔隐隐见到舌质〔体〕的颜色,又称“见底苔”。多见于正常人,或外感表证及内伤轻病等,说明脏腑气血正常,或未受到明显损伤;“厚苔”的苔质特点为,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之颜色,可称为“不见底苔”。多见于里证、重病等。

此外,通过观察舌苔厚薄的变化态势,可以判断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退、疗效的好坏等。如薄苔多表示邪气在表,厚苔则为里;病情进展情况,薄苔者病轻,厚苔则为重;若苔由厚变薄则表示病情向愈,正气渐复,治疗奏效;反之,则为病情加重,正气渐衰,疗效欠佳。

润、燥苔:“润苔”的苔质特点为,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表示津液未损;若舌苔扪之滑利,甚则伸舌涎欲滴者,称为“滑苔”,表明水液过多排泄障碍,属润苔类;“燥苔”的苔质特点为,舌苔望之干燥少津,甚则苔质粗糙、开裂,表明津液损耗,或由热盛伤津,或燥邪伤津,或阴津亏虚,或吐、泻伤津等所致。

总之,苔质的润、燥可用以判断体内津液的盛衰状态。此外,苔质润、燥的转化态势对判断津液的消长情况亦有重要意义。如苔质由燥转润,表明津液逐渐恢复;若由润转燥,则显示津液损伤加重。

腻苔:其苔质特点为,舌苔的颗粒细腻致密、均匀成片,中间厚周边薄,苔面似乎有一层污染物,并紧贴舌面,不易刮脱,表明脾胃运化失职,津液循环障碍,甚至停聚。常见于水饮内停、湿浊阻滞、痰涎壅滞、食积胃肠等证。

剥落苔:其苔质特点为,舌苔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即“无苔”,表明体内脏腑,尤其是胃的气阴受损,或气血两亏。一般常见的剥落苔有以下几种变化。“地图舌”,可见舌苔大片剥落,且剥落区边缘呈不规则状,界限清楚,形似地图状,但舌面其他部位仍有舌苔;“花剥苔”,可见舌苔散在多处脱落,脱落区光滑无苔,边界明显,脱落区之间仍有舌苔;“镜面舌”,可见舌苔全部脱落,剥落处光滑(洁)如镜,又称为光滑舌、光剥舌等。

根据脏腑在舌面的特定投影区,以上几种剥苔能起到指导定位诊断的作用。如舌面中部见地图舌,显示胃的气阴受损,边部见地图舌,显示肝的气阴受损;若见花剥苔多表明有多个脏腑气阴亏虚存在,病情较为复杂;而镜面舌是剥落苔中最严重的一种,表明胃中气阴衰竭,常见疾病的危重阶段。

2.望苔色:主要观察舌苔颜色的变化。苔色常见白、黄、灰黑等几种变化。若将苔色与苔质的变化综合起来考虑,对准确判断人的生理、病理状态即更有指导意义。

白苔:其苔色特点为苔面色白。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痰湿证等。

若见薄白苔而润,表明为正常人的苔象,或外邪客于肌表,尚未入里;若见舌苔白而厚腻,多为湿浊内困,或痰饮内停,或中焦食积等所致等。

黄苔:其苔色特点为苔面色黄。一般常见于热证等,且有热势越重,颜色越深的变化规律。

如见苔色淡黄,表明热势较轻,病变或轻或在初期;若见苔色深黄,表明热势较重,病情进展加重;若见苔色焦黄,表明热势壅盛,津液严重受损,病入极期;若见薄黄苔,表明为风热袭表或风寒化热所致;若见黄腻苔,表明内有湿热蕴结,或痰热互结等。

灰黑苔:其苔色特点为苔面色或灰或黑。其表现虽可分为灰苔和黑苔二种,但在形成的原因上并无本质性差异,故合而论之。一般常见于里热证、里寒证、痰饮内停证等。

如见苔色灰黑而干,表明内有热盛津伤,或阴虚火旺等;若见苔色焦黑而燥裂或起芒刺,表明热极津枯,病情危重;若见苔色灰黑而润,表明内有脾失健运,以致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等;若见苔色黑而湿滑,则表明内有阳衰阴盛,水液停聚等。第四节 闻诊

闻诊,是指医生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了解人的生理、病理状态与变化的诊察方法。

听声音

听声音,是指医生通过辨别人的语声、语言、气息等的变化,及在病理状态时才可能发出的异常声音,如咳嗽、哮、喘、呃逆、呕吐、叹息等,以判断人的生理、病理状态与变化的一种诊察方法。

1.正常声音

人在正常情况下,声音的一般特征为发声自然,音调和谐,言语清晰,言意相符,应答自如等。但由于人有个体体质和性别、年龄等的差异,故在正常情况下其声音亦有大小、高低、清浊等不同。如男性多声低而沉,女性声高而清,儿童清脆尖锐,老人苍劲浑厚等。

此外,语声的变化与人的情感因素关系亦很密切。如喜时语声欢悦而流畅,怒时剧厉而忿疾,悲时哀吟而断续,敬时谦恭而严肃,爱时温柔而和蔼等。但这些声音的变化与差异只能算是生理性变异,不能作为病理性判断的依据。

2.病变声音(1)声音异常变化的一般规律

人在疾病时,若闻之声音高亢,宏亮有力,声音连续,前轻后重者,多属于阳证、实证、热证,说明人体处于正盛邪实,正邪交争,机能亢进的状态;若闻之声音低微,细弱懒言,断续不连,前重后轻者,多属于阴证、虚证、寒证,则说明人体处于正气亏虚,功能减退的状态。因此,在病理状态时,人的声音强弱高低不同,能反映人体正气的盛衰与邪气的强弱。故掌握人在病变时,声音异常变化的一般规律,对准确判断其病理状态是有很大帮助的。(2)常见的异常声音

声重:是指患者发出的语声鼻音浓重而沉闷,又称“语声重浊”。多与肺气郁闭,鼻窍不通有关,常见于外感风寒表证,或痰浊内阻鼻窍等病证。

音哑、失音:“音哑”,指的是声音嘶哑;“失音”,指的是欲语而无声(古称“喑音”)。二者的病理基础相类同,只是在表现上有轻重之别。通常,音哑为失音之轻,失音为音哑之甚。其发生有新发与久病之分。新病者,多属实证,与外邪袭肺(风寒、风热),或痰浊壅肺,肺窍失利,或暴叫高喊,或持续高声讲话,损伤肺之气津等有关;若为久病者,则多属虚证,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消烁肺津,或津亏肺损,肺窍失润有关。

咳嗽:是指在病理状态时,有气从呼吸道经口快速呛出所发出的异常声音。通常,咳嗽时往往伴有咯痰,故古人称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声有痰即为咳嗽。中医学认为咳嗽发生的关键是肺气上逆。一般致病原因有外感和内伤二大类。外感因素以六淫为主,侵袭体表,以致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病多急,且表证、实证居多;内伤因素则较为复杂,《素问·咳论》中即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且多为痰湿阻肺,肺气上逆,故发病或急或缓,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均可见到。

喘(气喘):是指在病理状态时,出现呼吸困难,急促短迫,气息较粗,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其病机关键亦为肺气上逆。一般常见的有实喘和虚喘二类。实喘,多见发病急骤,胸满息高,气粗声涌,呼吸深长,以呼出为快,尤以风寒袭肺,或痰热壅肺,以致肺气上逆为多;虚喘,常为病势缓慢,声低息弱,短促难续,动则喘甚,深吸为快,且有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等特点,以肺肾气虚,摄纳无力,肺气上逆为多。

哮:是指在病理状态时,出现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时作时止等。其病机关键仍为肺气上逆。但宿痰内伏,复感外邪,往往是致哮的主要原因。此外,哮的发生亦与人的个体体质特征及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呕吐:是指在病理状态时,胃内容物(如食物、分泌物、水液等)上逆,经口冲出时所发出的异常声音。古人称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其病机关键为胃气上逆。一般情况下,见吐势徐缓,呕出物清稀,气味微腥,常见于虚证、寒证;若见吐势较猛,呕吐物黏稠,气味浓烈,多见于实证、热证;若见呕吐物酸腐,夹有食物残渣,则多为宿食内停证。

呃逆:是指胃及食管中之气从咽喉冲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其声短而频,不能自制,古称“哕”,俗称“打呃”。其发生亦与胃气上逆有关。但一般因受风遇寒,或进食过急等,以致偶然发生,又旋而即止者,不属病态;若发作后顽固不停,或反复发作者,即属病态,与肝郁横中,胃气上逆等有关。

嗳气:是指胃中之气上出咽喉,发出一种长缓而音低沉的声音,古称“噫”或“噫气”,俗称“打饱嗝”。其发生仍与胃气上逆有关。但若在进餐饱食后出现,不属病态;若见嗳出之气有酸腐之味,应为食积不化所致;若未进餐饱食,又频作嗳气,发声响亮,则多与肝胃不和有关。第五节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者陪诊者有目的地询问,以了解其体质特征及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一般通过问诊所获得的信息,多为病人的自我感觉和体会,临床医学将之称为“症状”。因“症状”的表述上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故在利用时应与通过其他诊法收集到的“体征”互参,以保证信息的真实、客观性。问诊可能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根据本教材的要求,此节只重点介绍问诊中的几个主要内容。一、问寒热

所谓“寒”,即怕冷。常见的表现有恶风、恶寒、畏寒等。恶风者,见遇风则冷,避之则缓,多与外感六淫,肺气失宣有关,常见于表证;恶寒者,常见自觉怕冷,甚则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而仍不能缓解,多与阴寒内盛有关,常见于寒实证;畏寒者,亦见自觉怕冷,但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能有所缓解,多由阳衰阴盛所致,常见于虚寒证。

所谓“热”,即发热。中医学认为“热”有二类,一是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水平;一是患者自我感觉全身或某一局部发热,但体温并不升高,仍在正常范围。前者多由热邪侵入所致,常见于实热证;后者多为阴虚阳亢所致,常见于虚热证。

人体感觉的寒、热异常变化是发生病变时最常见的现象。其致病因素甚为复杂,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本节仅介绍几种主要寒、热变化类型的特点及病机。

1.恶寒发热:是指病人感觉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的一种病理现象,即恶寒的同时又觉发热,或发热恶寒的同时又觉恶寒。其常见于外感表证,与外邪束表,体热无以宣散有关。

如外感风寒所致的表寒证,可见恶寒重发热,多兼有无汗、头身痛等症;若见外感风热所致的表热证,可见发热重恶寒,常兼有微汗、口渴等症;若见外感风邪所致的伤风证,可见微热而恶风畏寒,常兼有自汗等症。

2.但寒不热:是指病人只感觉到恶寒(或畏寒)而无发热的一种病理现象。其多见于里寒证,与阴寒内盛,或阳虚阴盛等有关。

如见发病急、病程短,以局部恶寒怕冷为主者,多属寒邪侵袭所致的寒实证;若见发病缓、病程长,以全身畏寒,肢冷蜷卧为主者,多属阳气虚衰所致的虚寒证。

3.但热不寒:是指病人只感觉到发热而无恶寒的一种病理现象。其常见于里热证,与阳热亢盛,或阳虚阳盛等有关。一般最常见的发热类型有壮热、潮热、微热等。(1)壮热:又称“高热”(即体温多在39℃以上),以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兼见满面通红,烦渴饮冷,大汗出等为特征,多属里实热证,与阳热亢盛有关。(2)潮热:是指患者感觉发热如潮水样定时而来,或定时发热加剧,且尤以午后或入夜后发热出现或体温更高为多见。一般情况下,潮热时的体温多在38℃左右,或体温不升高。其中,体温不升高者常有局部发热的感觉,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等,并常兼见盗汗、两颧发红、口咽干燥、舌红少津等症。其常见于里虚热证,多与阴虚阳盛有关。(3)微热:又称“低热”(即体温多在37~38℃),以热度较低,持续不退为特征,常见于内伤病和温热病的早期或后期,也多与阴津亏虚,阳甚内热有关。

此外,小儿夏季热亦是一种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儿童常见疾病。其以夏季发病,体温升高,且持续不退,入秋自退等为特征。中医学认为,与儿童脾胃不健,以致气阴不足,阳热偏甚有关。目前认为,可能由小儿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完善所致。二、问汗

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有调节体温,润泽皮毛,滋养肌肤等作用。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的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即为汗。汗的管理与调节,是由肺卫之气完成,故肺卫“司(汗孔)开合”的记载。正常情况下,出汗与环境温度升高、体力活动、饮食活动、衣被过厚及情绪异常波动等因素有关。故可以说,生理性出汗是有条件和原因的,若无条件则人是不会出汗的。

因此,在问汗时首先即应了解出汗或不出汗的条件和原因是否存在,其次为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及气味等。

一般在病理状态时,汗出与不出对疾病的诊断是有提示的。以下仅介绍几种常见的病理性汗的特征与病机。

1.表证之无汗与有汗:表证为外感病邪,侵袭肌表,肺卫失宣,汗孔开合紊乱所致。如常见的风寒表实证即多为无汗,以汗孔闭锁为主,故兼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而风寒表虚证或风热表证则多见有汗,以汗孔开放为主,故兼见恶风、发热、头痛、咽痛等。通常,汗孔闭锁者的散热环节障碍,体温多明显升高;汗孔开放者的散热功能尚能发挥,故体温升高多不明显。

2.自汗:是指病人在日间,无论条件是否存在即经常性汗出不止,且活动后加剧,常见于阳虚证、气虚证等。一般认为与阳气不足,卫表不固,津液外泄有关。患者多兼有气短懒言、体倦乏力、恶风畏寒等症,且易反复感冒。

3.盗汗:是指病人在夜间,入睡后即汗出,醒后汗则止,常见于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等。一般认为与气阴两虚,虚热内扰有关。患者多兼有五心烦热、少寐失眠、两颧潮红、口咽干燥、舌红少津等症。三、问疼痛

疼痛,是病人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中医学认为,疼痛的发生与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有关,故有“不通则痛”的说法。由于经络无处不在,气血则通行周身,故疼痛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

此外,人体因正气亏虚(如气血不足,阴精亏损),脏腑经络失养时,亦可发生疼痛,故又有“不荣则痛”的说法。如妇女月经后腹部空痛,老年人常见的肾虚腰痛等。可见,引起疼痛的原因虽多,但概括起来无非虚、实两类。

通常,疼痛之实证,有发病急,病程短,疼痛持续不解,痛而拒按,按之痛甚等特点;而疼痛之虚证,则有发病缓,病程长,疼痛时有缓止,痛而喜按,按之痛减等特点。

故在问疼痛时,应涉及致痛原因、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喜按还是拒按等内容。但以下分述的主要为几种常见的疼痛性质。了解患者的疼痛性质对准确判断致痛原因及病机有重要意义。

胀痛:是指疼痛部位伴有撑胀感,或时有走窜不定,多为经络不畅,气机郁滞,或火热上涌所致。其常发生于胸胁、脘腹、四肢、头部等部位,如扭挫伤、肝气郁滞、肝阳上亢等病证。

刺痛:是指疼痛部位伴有针刺样感觉,且痛处固定不移,多为瘀血内停,阻滞经脉所致。其可发生于机体的任何部位,如跌打损伤、心脉痹阻、脑络瘀阻、癌肿疱块等病证。

灼痛:是指疼痛时伴有灼热样感觉,且喜凉恶热,多为火邪窜络,气血壅阻,或阴虚阳热亢盛所致。其常发生于两胁、脘部及皮肤等多个部位,如肝火炽盛、胃火炽盛、丹毒、蛇窜疮等病证。

冷痛:是指疼痛时伴有怕冷感觉,喜暖恶寒,多为寒邪侵袭,脉络收引凝滞,或阳虚阴甚,经络失于温养所致。其常发生于头部、脘腹、腰部、四肢关节等多个部位,如冻疮、风寒湿痹、寒滞胃肠、胃阳虚、肾阳虚等病证。

隐痛:是指疼痛隐隐,按之痛减,时作时止,持续时间较长,多为气血不足,无以温养经脉、组织,或阳虚阴寒内盛,气血运行滞涩所致。其常发生于头部、脘腹、腰部、小腹等处,如脾胃亏虚、气虚血瘀、肾精亏损等病证。

空痛:是指疼痛时伴有空虚感,多为气血阴精亏虚所致。其常发生于头部、脘腹、腰部、小腹等处,如产后血虚、久病正亏、老年腰痛等病证。四、问睡眠

睡眠亦是人体生理活动之一,有调谐阴阳,交通心肾,使机体内环境恢复稳定和谐等功能。中医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卫气昼行于阳经,阳气外出则醒;夜行于阴经,阴气盛则寐。故古人有“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神安则寐”等说法。若阴阳失调,昼夜错乱,睡眠即可发生异常。通常,睡眠的异常状态多见失眠与嗜睡两种。

1.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包括时间不足、深度不够、质量较差等)。一般有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不能再睡,或时时惊醒睡而不安,甚则彻夜不眠,并常伴多梦等特点,又称“不寐”、“不得眠”等。其病机关键为阳不入里,神不守舍。通常,可概括为虚证和实证二类。虚证多由心肾阴虚,或心脾两虚,以致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所致;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或胆郁痰扰,或食滞胃脘,浊气上逆,扰乱心神所致。

2.嗜睡:是指以经常精神疲惫,睡意时起,以致不由自主地入睡,或睡眠时间延长,醒后精神仍难振奋,并常伴肢倦乏力等为特点的睡眠异常状态,又称“多寐”、“多眠”等。其病机关键多为阳虚阴甚,精神衰惫。一般常见虚证,以心脾肾三脏阳虚,水液不化,引起痰湿阻遏,清阳不升所致者为多。五、问饮食口味

所谓饮食口味,实际上指的是食欲。食欲是人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尤以消化系统功能正常为基础,往往与体内缺水和饥饿同时出现,或者说食欲的出现即是体内缺水和饥饿状态的表达。究其含义,人的食欲包括对水和食物的生物欲求。通常,人们将对水的欲求称为“口渴”,以与对食物的欲求相区别。故本节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口渴和食欲两部分。当人的食欲发生异常时,即可反映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状态。

1.问口渴与饮水:通常,口渴与不渴是反映体内津液盛衰、消长变化与输布状态的标志。正常情况下,口渴与饮水呈正相关,即口渴明显则饮水量多,口渴不明显则饮水量少。在发生疾病时,一般口不渴多表明津液未伤,常见于寒证、湿证等;口渴则多表明津液不足,或津液受伤,可能与发热,或燥邪伤津,或汗、吐、下太过,或失血太多等因素有关,常见于实热证、虚热证、燥证、消渴等。

2.问食欲与食量:中医学认为,食欲的正常出现与脾胃功能直接相关。通常,正常的食欲是有规律的出现,并与进食量呈正相关,是脾胃升降谐调,水谷运化正常的标志。若见食欲与食量的关系失调,或食欲出现的规律紊乱,即可反映脏腑功能及水谷运化发生异常。以下仅介绍几种常见的食欲异常。

食欲减退:以无饥饿感,口中无味,不想进食,或食之不香,甚则厌食,进食量明显减少等为特点,又称“纳差”、“纳呆”、“食欲不振”、“厌食”等。其病机关键多为脾胃升降紊乱,水谷运化失常,常见于脾胃气虚,或湿邪困脾,或肝胆湿热,或食滞胃脘,或妊娠恶阻等证。

此外,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食欲的好坏往往能作为判断病势进退,预后好坏的重要依据。

消谷善饥:以食欲过于旺盛,进食量多,食后不久即感饥饿,餐次增多,但身体反见消瘦等为特点,又称“多食易饥”。其病机关键多为胃火炽盛、腐熟太过,常见于消渴、瘿瘅等病证。

饥不欲食:以虽有饥饿感,但又没有食欲,或进食不多,食欲即消失等为特点,即进食量与食欲分离。其病机关键多为胃阴不足,虚热内扰,常见于胃阴虚、肝胃不和等证。

偏嗜食物:“偏嗜”是指特别喜好某一事物的行为。偏嗜食物,即指患者有特别喜好某种食物的不良饮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若有偏嗜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可能引起多种疾病,目前被称为“饮食相关性疾病”、“营养相关性疾病”等。如偏嗜肥甘厚味,易生痰湿;偏嗜生冷,易伤脾胃;过食辛辣,易生燥热;偏嗜生鲜,易生虫病等。

此外,亦有一些疾病可能致使患者出现偏嗜行为。如儿童患有肠寄生虫病时,可能偏嗜油炸、焦香等食物,甚至喜食生米、泥土、纸张等异物。六、问二便

大小便是人体正常的排泄物。正常的大小便排泄对维护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谐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认为,大便的形成与排泄虽直接由大肠所司,但与脾、胃、肝、肾、肺及小肠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小便的形成与排泄则直接为膀胱所主,并受肾、脾、肺、小肠及三焦等脏腑所制。因此,大小便的排泄若出现异常变化,即可能成为判断脏腑病变及内环境紊乱的重要依据。

通常,问二便应主要涉及诸如排便次数、性状、颜色、气味、排便量、排便时的感觉及伴随出现的其他异常表现等内容。

1.问大便

正常情况下,大便有每日或隔日1次或每日2次,排出物呈条形软质黄色样、排便过程顺畅(一般不超过5分钟)为特点。正常的大便排泄,不仅能反映体内水谷的新陈代谢状态良好,亦表明腑气通降正常。一般,在病变时,大便排泄的异常表现最多见便秘和便溏二种。

便秘:以大便的排泄次数明显减少,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排出物虽成形,但干燥坚硬,且呈块状,并伴排出困难、艰涩,排便过程时间延长(多超过10分钟,甚至更长)等为特点。便秘的发生多由肠道涩滞,传导不畅所致。

通常,可辨为便秘实证和虚证两类。前者发病多急,病程较短,便秘不通,肠腑阻滞明显,常伴有程度较重的腹痛等;后者发病多缓,病程较长,虽有排便不畅,排出物干燥坚硬,但腹痛并不明显或无腹痛等。如热结肠道、大肠津亏、阴血受损、气津两虚、寒凝气滞等证中皆可见便秘之症。

总之,便秘可作为腑气不畅或不通的标志。六腑之气以通降为顺,若其失通畅,即可能导致水谷的消化、吸收等的异常。

便溏:以大便的排泄次数明显增多,排便间隔时间缩短,排出物稀溏而不成形,或呈水样,或夹有食物残渣,或夹有红白色黏液,排便过程时间或有延长,排便感觉常难完全消失,即有排便未尽的感觉等为特点,又称“泄泻”、“腹泻”等。便溏的发生多由大肠燥化不及传导失职所致。

通常,亦可辨为便溏实证和虚证两类。前者发病多急,病程较短,排泄次数明显增多,甚至每日超过10次,排便前常伴有程度较重的腹痛,或腹痛即泻,排出物气味浓郁,或呈水样,或夹有食物残渣,或夹有红白色黏液,并多有排便未尽的感觉等,其病变部位多以大肠为中心;后者发病多缓,病程较长,时作时止,排泄次数每日在6次以内,排出物稀溏而不成形,气味腥淡等,其多与脾运失健有关,故有“无泄不由脾”之说。如脾虚失运、脾肾阳虚、湿困脾胃、寒滞中焦、宿食停滞、大肠湿热等证中皆可见便溏之症。

总之,便溏可作为大肠、脾、肾等脏腑功能紊乱的标志。一般情况下,急性便溏多责之于大肠;慢性便溏多责之于脾及肾等脏。

2.问小便

正常情况下,小便有每日白天3~6次,睡眠时0~2次,排出物呈无色或淡黄透明的液体,排出量一般为1000~1800ml,且与摄水量呈正相关,排尿过程通畅,排尿后感觉舒爽等特点。正常的小便排泄,不仅能反映体内水液的新陈代谢状态良好,亦能有效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与稳定。由于正常小便的排尿次数、尿量及颜色等,经常会受到饮水量、水质、环境温度、出汗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故在问小便时需要加以注意,以避免误判。一般在病变时,小便的异常表现最多见的是小便增多和小便减少两类。

小便增多:以尿量增多(>2500ml/日),或排尿次数增多(如尿频尿急,或夜尿频数等),即以日排尿总量增多或排尿次数增多等为主要特点。

一般可辨为虚证和实证两类,如由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者,可见日间排尿次数增多,或夜尿频多,量多色清,并常伴有尿后余沥不尽,腰膝酸软等;由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者,可见尿频、尿急、小腹急迫、尿道疼痛、小便短赤,虽每次排尿量少,但日排尿量正常等;由肾气不足,或心神扰乱,膀胱失约所致的睡眠时经常不由自主排尿者,称遗尿症,多见于儿童;由阴津亏损,燥热内盛,肺肾不足,膀胱失约所致的饮一溲一,多饮多尿者,称消渴病,多见于成年人。

小便减少:以尿量减少(<400ml/日),并伴排尿次数减少,即以日排尿总量减少,并同时见排尿次数减少等为主要特点。

一般亦可辨为虚证和实证两类,如由汗、吐、下太过,津液严重损耗,或由阴津亏虚,化源不足所致者,可见日间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小便短少等;若由里热炽盛,耗伤津液所致者,可见小便次数减少,尿短赤,排尿时有灼热感,且伴有口咽干燥,舌红少津等;若由肺、脾、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者,可见小便次数减少,排泄不利,尿量短少,且伴有肢体、肌肤水肿等。第六节 切脉

切脉,又称脉诊,是指医生用手指端切按人体体表的动脉搏动处,通过感知到的脉动应指形象变化,以了解人体体质状态及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其也是中医特有的诊病方法之一。但切脉只是中医切诊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根据“诊法合参”的原则,通过切脉获得的脉象资料必须与其他诊法收集到的病情资料结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为君主之官,有统领全身各组成部分,并将之整合起来,协同作用的功能。血脉通达周身,以行气血,可为脏腑、组织、四肢百骸正常发挥功能提供营养物质及传达心所发出的控制信息。反之,在病理状态下,全身各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部位出现异常,亦有可能通过血脉反馈到心脏。因此,中医通过切脉,即能了解人体体质状态及病变的相关信息,为准确判断其本质状态提供依据。

由于切脉是以医生手指的触觉和体会为基础,因此,要想熟练掌握切脉的技巧,既要学习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规范等,还要勤于实践操作,悉心体会,积累经验等。因本教材的宗旨所限,本节仅介绍切脉的最基本内容与方法,为进一步研习中医脉学奠定基础。一、切脉的部位

目前,常用的切脉部位,单指切按桡骨远端茎突(古称“高骨”)内侧的一段桡动脉所在的部位,或称拇指侧腕后高骨内侧动脉搏动处。古人将此处称为“寸口”、“气口”、“脉口”等。在“寸口”处切脉,以了解人体体质状态及病情资料的方法,就称“寸口诊法”。

在寸口处,可以桡骨茎突(或高骨)为标志,分为“寸”、“关”、“尺”三部分。通常,高骨的内侧定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故有“高骨定关”之说。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计“六部脉”。

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和“见微知著”等原理,寸口处的六部脉与五脏有定位相连的关系,即各脏的功能状态可能通过寸口处特定部位的脉象变化显现出来。目前,在学界认识较一致的脏与脉的相连关系为:右侧寸候肺、关候脾、尺候命门(肾);左侧寸候心、关候肝、尺候肾等。古人则概述为“左候心小肠肝胆肾,右候肺大肠脾胃命”二句话。二、切脉时间与注意事项

1.切脉时间:切脉时间有两个,一是切脉的时间;一是切脉操作的时间。前者的最佳时间一般选择在清晨人刚从睡眠中醒来,尚未起床之时;人起床后至睡眠前为切脉的一般时间。后者指在切脉时,每只手的切按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通常以3~5分钟为佳。

2.注意事项:切脉时,一要注意切脉者与被切脉者的状态,要求二者都要处于安静平息的状态,尤其是切脉者必须澄神内视,全神贯注,才可能体会到脉象的细微变化与差异;二要注意被切脉者的体位。一般应要求其取正坐位或仰卧位,尤其是其寸口脉位与心脏位应近于同一水平,手腕平直,手心向上;三要在被切手的腕关节下垫上脉枕。脉枕中应填充有弹性的材料(如棉花),其中间厚度以2~2.5cm为佳,目的是使手腕搁放自然松弛,不致影响手臂的气血流行。三、切脉的方法

1.指法:切脉者首先以中指定关,即先以中指触按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处。然后以食指关前定寸,无名指关后定尺。下指后,应三指平齐,指节略呈弓形(与寸口脉的水平面约呈45°的夹角)。

切脉指接触脉管的部位,称为“指目”。所谓“指目”指的是指腹与指尖交界侧棱起处,或指甲二角连线之间的部位。指目是手指端最不易经常摩擦的部位,皮肤上的角化层薄,触觉灵敏度高,是感觉脉象变化的最佳部位。

指目触按感觉脉动最清楚的部位,称为“脉脊”。血脉是一种圆形的弹性管道,在脉动部位有一点的位置离皮肤最近,显现的最清楚,这就是“脉脊”。故切脉时切脉者的指目应寻找并触按这一点。

2.指力:是指切脉者下指后,对切按部位施加的压力。因血脉是一种弹性管道,内部又存在一定的压力。在外部施加的压力作用下,血脉会产生相对应的反弹力,此即“脉力”、“应指力”。切脉者施加的指力不同,血脉的应指力亦有差异,从而可反映人体内环境的变化状态。一般切脉者施加的指力有举、按、寻三种。所谓“举”,为指力较轻(即接触力),又称“浮取”;“按”,为指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上,古有“推筋着骨”之说,又称沉取;“寻”,为指力适中,并兼有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推寻,细细体验脉动之意,又称中取。

3.总按与单按:所谓“总按”,是指切脉手三指平齐,寸关尺三部齐按的方法,以体会脉动的总体形象变化,了解人的整体状态好坏,并同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局部问题。

所谓“单按”,是指在总按时发现有某部脉象异常的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获得精确映像而采取单独触按某一部脉的方法。如单按右手关脉,可测知脾胃之虚实。四、切脉的体会要点

中医脉学记录的脉象变化种类很多,且很复杂,并在脉象的形象表述上不甚统一,故对后学者而言就增加了学习难度,常有“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后学者尽快掌握切脉的要领和基本方法,于是就将切脉时应注意感觉和体会的主要观察点归纳为脉位、频率、节律、粗细、长短、强弱、软硬、流利度等八个因子。初学切脉者应悉心地从这八个方面去感觉和体会脉象的变化。

如脉位,是指脉搏位置的浅深;频率,是指脉搏单位时间内的搏动次数;节律,是指脉搏跳动的规律;粗细,是指脉管的径向宽度;长短,是指脉管的轴向长度;强弱,是指脉搏应指力的大小;软硬,是指脉管壁的硬度;流利度,是指脉搏连续搏动的流畅程度。五、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即健康人的脉搏跳动的形象,古人称“平脉”。若从上述八个观察点去感觉和体会,应表现为,脉搏跳动不浮不沉,中取可得;60~90次/分;节律整齐;不粗不细;不长不短,寸关尺三部均触及;应指有力,从容和缓;脉管壁软硬适中;脉搏连续流畅等。初学切脉者应悉心地先从体会健康人的脉搏跳动形象入手。因为,只有在熟练掌握健康人的脉象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发现脉象的异常变化。

此外,脉象亦有随环境改变、年龄和性别差异而发生生理性变异的特点,故在切脉时应加以注意,以免造成误判。此外,还有少数人因先天秉赋特异,以致桡动脉在腕关节附近的走行位置发生变异,如斜飞脉(桡动脉不前出寸口,而斜向高骨的外侧缘)和反关脉(桡动脉不前出寸口,而脉搏出现在寸口的背侧)等,均为脉象的正常生理变异,不可作病脉而论。六、常见病脉

目前,常见的病理性脉象有28种。一般可按脉象的主要观察点归纳为8类主脉,计17种。另外的11种被称为“类脉”或“附脉”。根据本教材的教学目标,本节只介绍几种最基本的病理性脉象特征及病机。

1.浮脉:其脉象特征为脉位浅表,轻按即得,重按反弱。

见此脉象常表明由外邪侵袭肌表,正气与之相争,脉气鼓动于表所致,常见于表证。其中应指有力者多为表实证,无力者为表虚证。

2.沉脉:其脉象特征为脉位深伏,轻按不应指,重按始得。

见此脉象常表明由邪郁在里,或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内困或气血亏虚所致,常见于里证。其中应指沉而有力者多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3.迟脉:其脉象特征为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次(即少于60次/分)。

见此脉象常表明由寒邪凝滞,气血运行缓慢,或阳气虚弱,阴寒内盛,温运失常所致,常见于寒证。其中应指迟缓而有力者多为寒实证,迟缓而无力者多为虚寒证。

4.数(音:溯)脉:其脉象特征为脉来急数,一息5~6次(即超过90次/分)。

见此脉象常表明由热邪炽盛,血行加速,或阴虚火旺,血行加速所致,常见于热证。其中应指快数而有力者多为实热证,快数而无力者多为虚热证。

5.虚脉:其脉象特征为双手六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又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通常,习惯用无力脉或弱脉等加以表示。

见此脉象常表明由脏腑衰弱,气血亏虚所致,常见于一切虚证。

6.实脉:其脉象特征为双手六部脉举按皆应指有力,又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通常,习惯用有力脉加以表示。

见此脉象常表明由邪气亢盛,正气不甚虚,正邪交争,气血壅盛,脉络充满所致,常见于一切实证。

7.滑脉:其脉象特征为脉搏往来流利,应指圆滑,有如盘走珠之象。

见此脉象常表明多由实热内盛,血流加速,或痰饮(湿)内生,或食滞胃肠等所致,常见于里实证。此外,健康孕妇亦可见到滑脉,与其正聚血养胎,血流加速有关。

8.涩脉:其脉象特征为脉搏往来迟缓,艰涩不畅,有如轻刀刮竹,或脉细而迟,时有一止等。

见此脉象常表明多由精血亏损,脉道虚涩,或气滞血瘀,脉道阻塞,或痰食内阻,脉道不利等所致,既可见于里虚证,亦可见于里实证。

9.细脉:其脉象特征为脉管细如丝线,但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见此脉象常表明多由气血不足,脉道不充所致,亦可因湿阻脉道,或经脉拘挛等所致,故不仅多见于诸虚劳损之证,亦可见于湿阻证或疼痛证等。

不过,有一点必须指出,脉象的各观察点虽在理论上可分解为单一因素进行介绍,但在实际切脉体会时则往往遇到的是多因素变异的复杂脉象,即所谓“相兼脉”、“复合脉”,如浮数脉、沉迟脉等。可见,在病理状态时,患者的脉象变化都是复杂的。因此,在收集脉象变化时要全面考察,多点体会;在分析脉象,为判断提供依据时,则要遵循综合各点异常变化特征所表示的病证来确定最终判断的原则和一般方法。若概言之,即相兼脉的主病,一般等于各组成的单一脉象主病总和。如浮数脉中,浮脉主表证,数脉主热证,二者相加即等于表热证,可按此类推。第十章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中医临床诊断中最基本,并最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的辨证方法和技能,亦是初学者必须首先掌握的内容。所谓“八纲”,即指中医将千变万化的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机理中的共性部分,及繁杂的病理现象中的一般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提出了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个纲领性概念,有效地建立了一个中医的病理模型,以“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地指导学习和临床辨证。

由于“八纲”是从各种具体病证中抽象出来的反映普遍规律的共性纲领。因此,可以用其归纳和认识任何一个病证中所表现出的一般共性特征。如中医在讨论任何一种疾病时,从病位而言,总不离在表或在里;从病性来说,总可区分为寒性或热性;从邪正双方的消长状态看,总有实象或虚象之别;从病证类别的归纳入手,皆可分属阳证或阴证两大类。简言之,八纲概括的内容中实际上只包含了四个对立项,即表里辨病位、寒热辨病性、虚实辨邪正消长、阴阳分大类。可见,其实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病证的一般共性特征,反映疾病的病理特点。若将之综合考察,就能形成对某种特定病证的总体认识和判断。

所谓“八纲辨证”,即是在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对通过四诊收集到的各类异常变化及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并运用八纲中概括出的病证的一般共性特征,分析并初步判断出关于该病变在病位、病性、邪正双方的状态及阴或阳的类别上的特征的一种辨证思维过程及方法。

任何病证在经过八纲辨证的初步分析和判断后,其基本病理特征即被掌握,医生的辨证思维线路开始清晰,思维方向开始明确,为下一步进行更精确判断奠定了基础。可见,中医学的辨证诊断体系是由多种辨证方法按其精确度分层次组成的。八纲辨证方法位于这个体系初始层,是中医临床辨证诊断活动的开端。以下主要介绍八纲辨证方法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表里辨证

八纲辨证中的表、里是辨别病位深浅的一对纲领。通常,病位表浅者多辨为表证,病位深入者多辨为里证。一、表证

是指六淫等外感致病因素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出的病位表浅,病情较轻,并以起病急,病程较短等为特点的一类证候,故又常称为“外感表证”。

表证的特征性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脉浮,苔薄白,多伴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表证的证候类型不多,常见的有风寒束表、风热犯表、风湿遏表、燥邪犯表、暑湿袭表、风邪袭表等。二、里证

即泛指病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处受病所出现的一类证候。因里证的证候类型繁多,很难概括出一组共性特征,故其概念较笼统,与表证相比则更抽象。所以,在辨里证时应以表证的特征性证候表现为参照,不能被辨为表证者,就可判断为里证,即所谓“非表即里”。

里证的证候类型不仅繁多而且复杂,少有共性的证候特征。故在辨里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证候表现中可见但热不寒、但寒不热、不寒不热等特点。

2.里证一般多有病位较深,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等特点。

3.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因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所致病证;脏腑功能紊乱及衰退,气血阴阳的逆乱或亏损等所致病证。

常见的里证可概括为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等证型。第二节 寒热辨证

八纲辨证中的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通常,人体异常的寒、热表现能反映阴阳盛衰消长的变化状态,故有“寒热乃阴阳之化也”之说。凡阴盛或阳衰即可形成寒证,阳盛或阴虚则可形成热证。一、寒证

凡因外感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或机体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并以怕冷、畏寒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证候。

寒证的特征性表现,可概括为冷、稀、淡白等。如常见恶寒、畏冷、冷痛、喜暖;面色淡白、舌苔白润;口淡不渴、泪、涎、尿、便等排泄物澄澈清冷,气味淡腥;脉迟缓等。

常见的寒证可概括为因感受外界寒邪,或过食生冷而致的实寒证;或因机体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机体失温而致的虚寒证等二类。二、热证

凡火热阳邪侵袭,或体内阳热之气过盛,或内伤久病,阴精亏耗而致阴虚阳亢所表现的证候。

热证的特征性表现,可概括为热、稠、浓郁、赤黄等。如常见发热、恶热、喜凉、烦躁不宁;口渴欲饮、痰涕黄稠、大便干结;面红目赤、患处红肿、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干燥少津;气味浓郁;脉滑数等。

常见的热证可概括为因火、热、暑等阳邪侵袭,或五志五气化火而致的实热证;或因内伤久病,阴虚阳亢而致的虚热证等二类。第三节 虚实辨证

八纲辨证中的虚、实是辨别病变时邪正盛衰或消长变化状态的一对纲领。通常,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无非是人体正气与致病因素之间的斗争过程或力量对比变化的过程。凡邪气亢盛所致疾病多见实证,而正气亏虚所致疾病则多见虚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中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一、虚证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相争,并表现出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类证候。此时虽邪气不甚明显,但正气已虚,无力抗邪的现象却十分突出。

虚证的表现虽较复杂,但其特征性表现,仍可概括为不足、滑泄、衰退等。如常见久病难愈,体质衰弱;病势缓慢,精津气血等外泄不止;脉象虚弱等。

常见的虚证可概括为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等四类。二、实证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相争,并表现出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类证候。此时正气尚不甚虚,仍能与病邪斗争,邪正剧烈相争,脏腑功能异常而紊乱,经络闭阻,阴阳气血失调,故阳、热、滞、闭等现象十分突出。

实证的表现亦较错综复杂,但其特征性表现,仍可概括为有余,壅塞,亢进等。如常见新病急发,体质壮实;暴病沉重,滞、闭等现象突出;或可见病理产物存在,如痰浊、瘀血、宿食、结石、燥屎、寄生虫等。

常见的实证可概括为表实证、里实证等二类。第四节 阴阳辨证

八纲辨证中的阴、阳辨证有广义和狭义二层含义。一、广义

阴阳作为哲学意义上的一对纲领,可以用于概括其他六纲包含的所有病证,故为八纲中的总纲。在此意义上,所谓的阴证或阳证概括的是同类病证都具有的一般共性特征。进行广义的阴、阳辨证,可以有效地缩简思辨范围,确定辨证方向,为精确判断奠定基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