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4 04:48:00

点击下载

作者: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尊老爱幼(下)

尊老爱幼(下)试读:

前言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惩恶扬善、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她不仅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心与主轴。所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际是进行“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她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与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弘扬也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造人类当代精神文明,推进世界伦理道德的发展与建设,树立新的荣辱观,我们编选了本丛书,本书共分三大部分,即:理论卷,故事卷和名言警句卷,并参考有关书籍做了分类。

各分册编排结构有综述,着重阐述本德目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然后,是所选取的内容集合。每个故事每条言论根据揭示德目的需要进行了再编写,力求以内容明伦理、明思想、明形象、明榜样,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再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研究资料、历史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筛选编写、综述论证等方面,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7年6月陈颜冒死救父

陈颜,是金代卫州汲县(河北汲县)人。

他家祖祖辈辈都是以种地为生。他父亲陈光在北宋末年,被选为“武举”。北宋官府调他当寿阳县尉,他还没来得及去上任,寿阳就被金兵攻下来了。当时他正病在汴梁城里,又赶上金兵攻打汴梁。

这时,汲县已被金兵占领了。陈颜住在家里,不知父亲病情怎样,又听说金兵攻打汴梁,心里十分挂念父亲的情况。一天晚上,他偷着出汲县城,到汴梁去探视父亲。因为他常去汴梁,路比较熟,他摸黑出城后,走小道,抄近路,很快来到汴河岸上,从芦苇深处,没人走的地方蹚过汴河,沿着河走,一直走到汴梁城,正好从河道口爬进城里。在兵慌马乱中找到了父亲住处,看到父亲病已经好了,正愁出不去城呢。于是他扶着父亲,从爬进城的那条路逃出城去,回到汲县老家。

这时汲县的金兵正在布告安民,搜查散兵游勇,让街道举报。陈颜的一家当户,不知道他父亲陈光的底细,为了表白他们自己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就检举诬告他父亲陈光勾结宋兵杀过人。

陈光被捕下狱了,在严刑拷打下,被迫招认了,在狱中等待处死。

陈颜为救父亲,四处奔波,都没有成功,最后,冒死投到太守官府,申诉父亲的冤枉,甘愿替父亲死,自己入狱,请放出父亲。姓徐的太守,被陈颜的孝行所感动,他也听说陈光是没到任挂名的寿阳县尉,不可能勾结宋兵杀人。但因为陈光自己已经招认了,不敢决定怎么办。正在这时,金朝大臣来汲县视察。徐太守便把这件事向大臣报告了。大臣传讯了原告和被告,弄清了真相,释放了他们父子二人。朱丹溪改行学医

朱丹溪,1281年生于浙江省义乌县。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少年时代的朱丹溪,深知母亲的难处,非常体谅母亲。他母亲无力供他上学读书,他就自学。白天帮助妈妈干活,晚上挑灯读书。家中没钱买书,他就去村上一户藏书多的人家去借。就这样日积月累,他学习了很多知识,到了青年时代,就已才华出众,成为当地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邻里见他学问过人,劝他考科举,弄个一官半职的,日子也好过,又能光宗耀祖。但朱丹溪对此劝说从未动心,因为他一心想着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可是,朱丹溪后来却改学医学了,这是为什么呢?

朱丹溪30岁的时候,与他相依为命的老母患上严重的胃疼病,朱丹溪甭提有多着急了。他到处寻医问药,请了很多医生给母亲治病,可母亲的病始终不见好转。

朱丹溪见母亲病痛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于是他暗下决心,改学医学,亲自为母亲治病。从此,他日以继夜地钻研医学,如《内经》,《难经》等,并努力研究“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尤其是研究胃病的常用药物。他不畏劳苦,亲自上山采药,亲自泡制。为安全起见,熬成后他先亲自尝试,体味药性,然后才给母亲喝。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丹溪就这样,经过整整五年时间,竟奇迹般地把母亲的病治好了。乡里人都夸他是个大孝子,母亲为有这样孝顺的儿子而感到宽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朱丹溪见母亲的病治好了,他决定要给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于是他一方面继续自学医学,一方面寻访名师。一天,他终于打听到一位叫罗知悌的医生,医术很高明,就亲自登门拜师请教。而罗知悌拒不收徒。朱丹溪经过三年的努力,才被收门下。

这样,朱丹溪在名师罗知悌的精心指导下,没过几年,就达到了药到病除的程度。朱丹溪很快就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杜环义奉常母

杜环,明初官吏,金陵人。

杜环父亲杜一元有位朋友,是兵部主事常允恭。允恭在九江死了,家境衰败。

允恭的母亲张氏,年已六十多岁了,在九江城下伤心地痛哭,哀叹自己无人奉养。

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张氏年老,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是允恭的朋友,让她前去投奔,念及与允恭旧存的交情,一定会照管她的。

老夫人遵从这个人的指点,坐船到了谭敬先处。可是谭竟婉言谢绝,不肯容纳。

老夫人处境非常窘迫。想到允恭曾在金陵做过官,亲戚好友或许还有存在的,也许能有点希望。可是她到了金陵,一个也没有访到。

老夫人又打听杜一元家在什么地方。知道情况的人告诉说:“杜一元已经死了很久了,只有他的儿子杜环还在。”并告诉他家位于鹭州坊中,门口有两棵枯树可以辨认。

张氏穿着破旧衣服,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杜环家。此时,杜环正陪着客人,见到常母这副样子非常惊讶。一打听,常母便把遭遇哭着告诉他。杜环听着也流下了眼泪。

杜环扶着老人坐下,对老人行了晚辈之礼,又呼唤妻子和孩子来行礼。

杜环的妻子马氏换下常母的湿衣服,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常母穿,捧着粥让常母吃,抱来被子让常母歇息。

常母问起平素较为亲近的、情谊深厚的老朋友和她的小儿子常伯章的下落。杜环知道老朋友没有存在的了,又不知常伯章的死活。只好婉转地安慰常母说:天正下雨,等雨停了替您老人家打听一下他们的近况。假若没有人侍奉您老人家,我家即使再贫穷,也能奉养起您老人家。况且我父亲和常老伯亲如兄弟,现在您老人家贫困窘迫,不到别人家去,投奔到我家来,这也是两位老人在天之灵把您老人家引导来的啊!希望您老人家就别见外了。

当时正值战后,年成不好。一般人家亲生骨肉都不能保全。常母见杜家也不富足,雨停后坚持要再找找其他朋友。杜环只好派一陪嫁的婢女跟着同行。

到了天黑,常母再找不到熟人,只好返回来,才安心住下来。

杜环买了布料,让妻子替常母缝制衣服被褥。

杜环一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地侍奉她。常母性情急躁,稍有不满就生气骂人。杜环私下告诫家人,要顺从她的心愿,不要因为她处境困难就轻视、怠慢她。

常母患老年疾病,杜环亲自替她煎药,送勺匙、筷子。

过了十年,杜环做了太常寺的赞礼郎,奉皇帝的诏令,到会稽举行祭祀。返回时,路过嘉兴,正遇到张氏的小儿子常伯章。杜环告诉他说:“你的母亲在我家,日夜想念你,都想病了,你要早点去见她!”

常伯章不以为然,只说,“我也知道这情况,只是因道远没能去罢了。”

杜环回到家,又过半年多,常伯章才来。

这一天,正是杜环的生日。常母看到自己的小儿子,放声大哭。杜环家里的人要制止她,说这不吉利。

杜环说:“这是人之常情啊!有什么不吉利的?”

过些日子,常伯章看到母亲年老,不能远走,竟然谎称办其他事情,辞别而去,再也没有回来看望老母。

杜环侍奉常母更加慎重小心。然而,常母越来越思念儿子伯章,病情越来越重了。快要断气时,常母指着杜环说:“我拖累你了,拖累你了!你比我的亲儿子还要亲!愿你的子孙都像你这样忠厚善良啊!”

杜环备办了棺材和套棺,隆重地安葬了常母,每年还按时节为她祭祀。

杜环悉心照料常母十几年,一直到养老送终。大家都称赞他的孝行,是仁爱的典型。谢定住打虎救母

谢定住,明代大同广昌(河北涞源县)人。12岁时,父亲外出经商,家里只有他和母亲带着一个吃奶的小弟弟。

一天过午,母亲叫定住把小牛牵到后山坡上去吃草。他牵着小牛,走上了山坡,选了一块草木茂盛的地方,停了下来。小牛贪婪地吃起草来,不时地摇着尾巴驱赶蚊蝇。定住抚摸着心爱的小牛,看它在老老实实地吃草,便把它放在那草地里,自己跑下山去,帮母亲干活。

太阳快落山了,小定住想起小牛来,就急匆匆地跑回了山坡,一看,小牛不见了。这下子小定住可傻了眼,急得两眼直冒火星。这时母亲因不放心也抱着弟弟来了。娘俩一商量,决定到山上去找。

母亲抱着弟弟走在前头,小定住拖着一根棍子紧跟在母亲身后。越走山越险,草越茂,娘俩心越急,天色越来越暗。突然从深草丛中跳出一只老虎,张着血盆似的大嘴,向母亲扑去。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不容小定住多想,他拿起棍子,纵身一跳,从母亲身旁穿过,猛向虎嘴戳去,正好刺进虎嘴。猛虎呼啸着,晃着脑袋逃了。母亲吓呆了,小定住接过弟弟,扶着母亲,赶忙往山下跑去。这时老虎又追了上来,母亲为了保护定住和弟弟,奋不顾身地用身子去挡住老虎,老虎猛一纵身,咬住了母亲的衣服领子。眼看老虎就要咬伤母亲了,小定住一手抱紧弟弟,一手抡起棍子,使足了力气,朝老虎打去,正好打在老虎的嘴巴上,老虎又松开母亲跑走了。没走上几步,老虎又转回来了,拦路趴在地上去咬母亲的脚,母亲奋力抵抗着。正巧路边有堆石头,小定住拣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尽全力朝老虎的脑袋砸去,老虎疼得大吼了一声,径直向一个山沟里逃去。小定住保护着母亲和弟弟,平安地回到了家中。

走进家门一看,小牛正趴在槽下倒嚼呢。原来它跑到了人家的庄稼地里,被邻家给赶回来了。看着小牛,母亲真后悔不该到山里去找牛,多险啊。

谢定住打虎救母的事迹从此传开了,永乐12年,皇帝召见了谢定住,并嘉奖了他,给他家送了一块“打虎救母”的匾。洪祥笃行孝道

洪祥是明朝的一位大孝子,他笃行孝道,处处事事体贴关怀父母。

一次,他父亲患了重病,倒在床上,生活全不能自理。他到处求医,给父亲看病,抓药、煎药、喂药都自己亲自去做。他一连几天几夜不离父亲左右。在洪祥的精心护理侍候下,父亲的病情开始好转了,洪祥也要支持不住了。看着儿子那疲惫憔悴的样子,父亲很心疼,恨自己不争气,生了这么一场大病,让儿子跟着受罪。就说病已经好了,让儿子回到自己屋里睡觉去,一定不要在床边照料了。洪祥再三要求仍留在身边照料,父亲装做生了气,把洪祥给骂走了。

洪祥知道父亲身体仍很虚弱,气力不足,还需在床边照顾,但不能违背父亲的意思,只得安排佣人守在床边,嘱咐佣人细心照料,自己退出父亲的病房,在门外静静地坐着,暗中注意父亲的动静,一旦有情况,好前去照料。因为连夜没睡好觉,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快到下半夜了,父亲要起床小便,一连叫佣人几次,因佣人已经睡熟了,竟没叫醒。父亲自己勉强坐起来,可是两条腿支持不住,不能站起来走动,只好又坐在床边,又一个劲地喘着气。里屋的动静虽然不大,但时刻想着父病的洪祥并没有睡实,突然被惊醒了。开门一看,父亲坐在床边,喘着粗气,便赶忙上前把父亲扶住,问要做什么。父亲责怪他为什么不回房睡觉,洪祥说:“因为怕佣人只顾自己睡觉,不能及时照应,不放心就留在门外,好随时照顾父亲,现在这种情景,如果您再叫我离开,我可不敢从命。”说完便去拿便器给父亲接尿,然后又把父亲安放在床上,把被盖好,看着父亲安祥地睡着了,他才安下心来。

在洪祥的精心护理下,父亲的病不久就全好了。身体也逐渐有气力了。他在大门外坐着散心,逢人便讲自己儿子如何孝顺,讲着讲着便流出了欣慰的热泪。邻里们都羡慕他有这样一个好儿子。王翱焚书教子孙

明朝英宗皇帝时,有位吏部尚书,名叫王翱。他一生勤勉正直,襟怀坦白,是当时有名的贤臣。

有一回,王翱办事有功,受到明英宗的称赞和奖赏。退朝之后,明英宗的心情还很兴奋,越想越觉得王翱这人不错,自己对他的赏赐太少了。于是,英宗叫来管理赏罚的官员说:“朕(zhèn)觉得王翱忠正廉洁,勤勤恳恳,可以作为本朝全体大臣的榜样。所以,今天对他的赏赐还不够,应该再加一些封赏,以便勉励大家都学他的样子去做。你替朕想想,应该再赏他些什么呢?”

这位官员想了想说:“王尚书不爱奢侈豪华,多赏钱财对他也没有什么用,不如再赐给他子孙一个功名,也算是对贤臣后代的勉励吧。”

英宗点头同意了,第二天就传下圣旨,给王翱的第二个孙子授予了一个监生的位置。

监生就是在国子监里读书的太学生。在明朝初年,监生享有很高的待遇。他们不仅可以在太学里研究学问,还可以到民间去查访民情,向朝廷举报冤狱。其中成绩突出者,还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被推选去做官。

王翱再三推辞,说自己尽心职守本来是应当应分的事情,怎么敢一再领受额外的恩宠呢?英宗对他说:“爱卿不必推辞了,忠诚有功者不赏,国家就没有清正的风气,赏你也是为了勉励大家。”

这样,王翱的二孙子就进了国子监。虽然王翱很爱这个孙子,也知道他勤奋好学,去国子监读书是很适合他的,但王翱总是觉得这是自己一家不该得到的好处,而且认为这容易养成子孙们的依赖习惯,所以心里一直很不安。

第二年秋天,正赶上三年一次的乡试,二孙子有意参加这次考试,打算考取一个实实在在的功名,也好让祖父安心。在准备考试期间,有人劝他:“你做为监生参加乡试,要是考不上甲等,就太失身分了。其实,就凭你祖父大人的声望、地位,你要是活动一下,何愁不能得到一些便利呢?”

二孙子知道这样做不那么光彩。可是,他又怕万一考不好,误了自己的前程不说,还要丢了祖父的脸。眼下,考生们在考试前做点手脚的事情多得很,只要自己不去做贿赂考官、私下做弊那样的事,稍微活动一下关系也不算什么丑事。

这样一想,他就私下托人去活动了一下。您想,王翱身为吏部尚书,专门主管选拔、考核各级官吏。朝廷上的很多官员都曾经受过王翱的推荐。现在,他的孙子来求他们办点事,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很快,就有人为王翱的孙子办了一份证明文书,凭着这份证明文书,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去找主考官,保证自己在考试中取得优等的成绩。

二孙子把文书带回家,心里十分得意。他想:这既不能算做弊,又为自己考取打了保票,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他把文书拿去给王翱看,以为慈爱的祖父准会夸奖他能干。没想到,王翱一见文书,立即把脸沉了下来。“你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呢!”王翱严厉地责问他。“这并不是靠贿赂、收买得来的呀。只是他们看重我的学问,向考官做些说明罢了。这里没有一丝一毫见不得人的事啊!”“我做了一辈子官,官场上的勾当难道我还不清楚吗?要不是大家看我的面子,怎么会给你开出这样不合规矩的文书呢?假如你只是个地方上的穷书生,他们能为你做这些事情吗?”

二孙子低下头去,不敢再争辩。王翱也缓了缓口气说:“孩子,你立志科举,这是件好事,我当然很赞成。如果你能够凭真才实学考取,我是绝不会让你埋没下去的。可你要是凭这份文书考取优等,那我要为你感到羞耻。你想想,你自己生在名门,年纪轻轻就有了监生的地位。而那些贫穷的书生苦苦读了多年的书,想通过考试得到一个功名。你这一张文书就能把他们顶下去,也许从此就断送了一个人的前程,难道你忍心这样去做吗?”

听了这一席话,二孙子羞得无地自容,他向王翱承认了错误,并表示要记住这个教训。

王翱这才高兴起来,他把文书举到烛火上点燃,一边看着红红的火苗,一边又对二孙子说:“你要记住,七尺男儿生在世上,就要活得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时时刻刻都要以诚实正直来勉励自己。凡是自己不该得到的东西,决不要去索取;凡是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也不要凭着侥幸心理,勉强去做,这样,你才能称得上是个君子。”椒山临刑著遗训

明朝河北保定府容城县有一个杨继盛,别号椒山。他七岁丧母,从小受庶母的嫉妒,失学牧牛。后来在他的极力要求下,父亲才同意他边放牛,边读书,到了十三岁时才被允许专门跟老师读书。因为家贫而且从小受虐待,杨继盛加倍刻苦学习,终于在嘉靖二十六年得中进士。任官南京(明朝的陪都)吏部主事、户部主事和刑部员外郎等。他虽然官职不高,但为官正直,不畏权奸。曾经数次上奏本。列数十大罪状,弹劾大奸贼严嵩,不幸遭害,终年四十。被称为当时受害的直谏诸臣之首。

据史书记载,杨继盛弹劾严嵩的奏本送到皇帝手中,嘉靖帝信严嵩谗言,立即将杨继盛重责百杖,交吏部定罪,落入严嵩党徒手中。杨继盛入狱三年吃尽苦头,常常因伤重而半夜痛醒,但他决不向严嵩低头。有时痛醒后,他打碎瓷碗,手刈腐肉,腐肉刮尽筋膜挂落,他又忍痛刈去。狱卒见了这种情形,吓得打颤,连手中的灯也差点儿掉在地上。然而杨继盛自己却面不改色。临刑时,他又悲壮赋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不但自己刚直不阿,至死不屈,而且要其子女秉承自己的志向和品格,做光明正大的天下第一等人。杨继盛在临刑前的夜晚,思绪万千,挥笔疾书,给夫人张贞写了遗书,也给儿子应尾、应箕写了遗书。在给两个儿子的遗书中,他首先要求儿子要立志。他说:“人须要立志,幼时立志为君子,后来多有变为小人的。若初时不先立下一个定志,则中无定向,便无所不为,便为天下之小人,众人皆贱恶你。你发愤立志要作个君子,则不拘作官不作官,人人都敬重你。故吾要你第一要先立起志气来。”

其次,他希望儿子正心。他说:“心为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坏了心。”他希望儿子日后“若是作官,必须正直忠厚,赤心随分报国。固不可效吾之愚,亦不可因吾为忠受祸,遂改心易行,懈了为善之志,惹人父贤子不肖之笑。”

他也希望儿子见贤思齐,见善必行,决不为恶。他说:“读书见一件好事,则便思量吾将来必定要行;见了一件不好的事,则便思量吾将来必定要戒;见一个好人,则思量吾将来必要和他一般;见一不好的人,则思量吾将来甚休要学他。则心地自然光明正大,行事自然不会苟且,便为天下第一等人矣。”

他要求儿子将这一遗训的手稿装入布袋,日后放在他的灵前桌上,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全家大小都要在灵前听读遗训,足见他用心之良苦。戚景通从严教子

戚景通,明朝的将领,山东蓬莱人。他是一位为人正直、治军严明、清正廉洁的武官。

戚景通和列祖一样艰于子嗣,在他五十六岁的时候,才得到了一个儿子。婴儿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降生的,所以,戚景通为儿子起名叫“继光”。戚景通夫妇晚年得子,对戚继光自然十分钟爱,然而,他们对儿子要求也十分严格。

有一次,他家的房屋需要维修,请来很多木工,戚景通要木工在堂屋前两边的柱子之间安设四扇雕花门扇。

木工的领头认为戚景通是将门之家,又是江南运粮把总,应当把宅第修建得富丽堂皇一些。打算将四扇雕花门扇改为十二扇雕花门扇。木工的领头不敢擅自做主,便把此事告诉刚满十二岁的戚继光,要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

戚继光兴冲冲地跑到父亲的书房里,满以为父亲听了他的话定会高兴。谁知父亲却对戚继光严厉斥责,说他小小的年纪就讲排场,爱虚荣,长大成人得了一官半职,那还了得?

戚继光如实把父亲的意思告诉了木工。木工只好照戚景通原方案施工。

又一次,戚继光的外祖父为他买了一双很讲究的丝绸面鞋子,穿在脚上闪闪发亮。戚继光非常喜欢这双鞋子。他的母亲说:“孩子既然喜欢,就穿在脚上好了,不要脱了。”

戚继光穿着这双漂亮的鞋子,兴致勃勃地赶过庭院,一边走,一边低头看看鞋子弄脏了没有。

猛然间,他的父亲把他喝住,严厉地责备他说:“继光,你怎么穿这种鞋子?从小追求奢侈华丽的东西,长大一定是个纨绔子弟,这岂不败坏我戚家的声誉吗?”

继光连忙向父亲解释:“这是外祖父托人送来的,是母亲要我穿上的。”

戚景通虽然知道这不是孩子的责任,但还是责令继光立即回去脱掉,不许再穿,并说:“奢侈的恶习,万万不能在戚家出现。”

戚继光在父亲的熏陶和教育下,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品质:他喜欢读书、击剑,生活简朴,能吃苦耐劳,有强烈的上进心,终于成长为一代名将。徐母为霞客做远行冠

徐霞客(1586~1641)是江阴南畅岐人,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名,乃取青山大川烟霞常客之意。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

徐霞客出生在书香门第,家中藏书很多。小时候,他就读过很多书。一入塾就显得特别聪明。他博闻强记,落笔成章,颇得老师偏爱。

徐霞客常常向往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旅行家,高飞远扬,亲眼饱览考察九州的锦绣江山,并能用自己的笔把祖国的山山水水如实地描绘下来,叫人人都知道祖国的山河多么壮美。

徐霞客把自己的想法和父亲说了,他的父亲徐有勉知道儿子的志向以后,非常高兴,连声称赞道:“好,大丈夫就该胸怀天下,志在四方,不做钻营利禄的蛆虫!”

父亲的鼓励,更坚定了霞客的信念和报负,他决心踏遍九州,登上五岳。

徐霞客十八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了,这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久,他又结了婚,挑起家庭重担,这时堂上老母已年过花甲,这种情况下自己怎能离家远游呢?徐霞客发起愁来,不知怎么办才好。

徐霞客的母亲为人性情豁达开朗,通晓事理,虽年事已高,却常年坚持劳动,身体很健壮。她早已看透儿子的心事。一天,她把儿子叫到身边说:“你的志向我知道。你父亲在时,他支持你。现在,你更不要辜负你父亲的期望。你身为七尺男儿,就该志在四方。什么‘父母在,不远游’,别听那一套,你一辈子守在我身边,无所事事,我才不高兴呢!你只有展翅高飞,干出一番事业来,才是对我最大的孝心,也是对你父亲在天之灵的最好安慰。”

霞客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他激动地说:“孩儿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徐霞客决定离家远行了。

在徐霞客启程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把儿子和儿媳叫到房中,只见她拿出一件东西,笑眯眯地看着儿子。

儿子和儿媳都感到奇怪,只看那物,说帽子又不像帽子,足有一尺高,有一层筒横在前方,上边还装饰有美丽的鹬毛。

徐霞客禁不住问道:“母亲,这是什么东西?”

徐母看着儿子,得意地说:“远——行——冠!”“远行冠?”“对,这叫远行冠。古代,人们出远门的时候,都要戴上这种帽子,以壮行色。我用三天三夜,给你赶制了这项远行冠,就是希望你展翅高飞,鹏程万里。”

霞客夫妇听了,感激万分,霞客流着热泪说:“儿一定永远铭记您的教诲,一定要戴着这项远行冠,踏遍我中华的万水千山。”

二十一岁的徐霞客开始了漫长的旅游生活。他怀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以惊人的毅力和科学的态度,登上一座座险山,涉过一道道恶水。他出生入死,历尽险阻,整整三十四个春秋,他常年风餐露宿,不停地考察游历。

徐霞客终于写出了《徐霞客游记》一书。这本书,对我国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部著作是徐霞客一生的心血,也是他父母一生心血的结晶。张履祥听从母教

清初有个学者张履祥博学多才,一生著述甚丰,曾经著有《愿学记》、《读易笔记》、《读史偶记》、《言行见闻录》、《经正录》、《初学备忘》、《近古录》、《训门人语》及《文集》45卷流传于世,是当时学界很有影响的人物。

张履祥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在世的时候对他要求很严格,对他的学习抓得很紧。在父亲严厉地督促下,张履祥的学习进步很快,很小的年纪《四书》就学会了。可是父亲去世以后,张履祥的学习就松懈下来了。开始时每天还翻翻书本,渐渐地连书本也懒得翻了,整天只知贪玩,与邻居的小朋友打闹。他的母亲很慈祥,看到这种情况也舍不得打他、骂他,只是整天愁眉不展的。一天晚上,张履祥发现母亲又是眉头紧锁,愁容满面,满腹心事的样子,就问母亲为什么不高兴?母亲叹了口气说:“我发现自从你父亲去世后,你越来越不爱学习了,我听说孔子与孟子都是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可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志气,学习用不着督促,所以最后成了万世师表,名垂青史。你父亲虽然去世了,可是他生前已经教会了你识字读书,你为什么不继续努力,刻苦钻研,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为父母争口气呢?……”说着说着,母亲伤心得眼泪就流下来了。张履详见母亲很悲伤,他十分悔恨,于是向母亲保证,今后再也不贪玩了。从此张履祥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读书学习,学习进步很快。后来他就成了当时著名学者刘宗周的高足弟子,在刘宗周那儿研读四书五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他又涉猎百家,博通经史,著书立说,最后终于成为当时有名望的学者。方观承千里探亲

在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出了一位叫方观承的名士。方观承当过直隶总督,他为官清正,替百姓做好事,为治理黄河做出了很大贡献。

方观承小时候,他的祖父方登峰曾经当过朝廷里的工部主事,他的爸爸方式济也考取过进士,当过内阁的中书,他家住在南京。

没想到,有一年,祖父的朋友戴名世写了一本叫《南山集》的书,被朝廷看成是有反叛思想的禁书,把方观承的祖父和父亲,也牵连进去了。

方观承的祖父和父亲的官做不成了,家里的财产也被没收了,还被抓起来流放到黑龙江守卫边疆。

这时,方观承和他的哥哥年龄很小,罪犯家庭的子弟没人收留,一时间,门庭冷落,亲友们都装作不认识他们哥儿俩,与他们断绝了来往。

幸好,父亲和祖父做官时,和清凉山寺里的和尚是好朋友。和尚见兄弟俩可怜,就收留了他们。每天,兄弟俩只能吃点施主给和尚们的饭过日子,生活苦极了。

方观承哥俩过着这样苦的日子,仍然惦记着在北国被流放保卫边疆的父亲和祖父。

一天,方观承与哥哥找到老和尚:“长老,我们想到北国去看望父亲和祖父,二老在那里受苦,我们放心不下!”

老和尚十分感动,他看到孩子们还小,就劝阻说:“路途遥远,我又无力给你们凑那么多路费,怎么去呢?”方观承说:“我们都有两条腿,可以走着去!”“那可远得很哪!”老和尚说,“还是等你们大点了再去吧!”方观承说:“父亲和爷爷天天在北国受苦,我们一天也等不下去了!”

寺里的长老无法,只好给方观承弟兄俩凑了一点钱作为路费。弟兄俩辞别老和尚,离开了清凉山,上路了。途中,尽管方观承和哥哥省吃俭用,还是很快就把那点钱用光了。但是哥俩并未因此怯步,而是艰难北行。饿了,就去敲沿途人家的大门,舍着脸跟住家要口饭吃。本来,他俩是当官人家的子弟,跟人家要饭吃,总是难以开口的。但是,肚子饿极了,只好壮着胆子对人家讲了实情。若碰到好人家,见他们可怜,又是去北方探亲,被他们这种孝顺长辈的精神所感动,就送给他们一些吃的。有时,碰到凶狠的人家,不但不给吃的,还唆使恶狗咬人。兄弟俩只好互相保护着逃到村外。饿得两眼昏花时,只好在庄稼地里随便挖点东西充饥。

千里征程,哥俩儿走得脚上磨出了血泡,血泡又变成了老茧。经过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北国军营,找到了在这里服役的祖父和父亲。亲人们相见,抱头痛哭。祖父和父亲万万没有想到两个孩子会来看望他们,内心得到极大的安慰。以后,他们兄弟俩每年都到北国去探望亲人。

方观承和哥哥千里探亲的故事后来被传为佳话。朱柏庐治家撰格言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家庭教育的著作中,流传最广的,要算是清朝初年的《朱柏庐治家格言》。

朱柏庐,名用纯(公元1617年—1688年),江苏昆山人,是明朝的秀才,柏庐是他的号。进入清朝以后,朱用纯在家隐居,康熙时有人要荐他应博学鸿儒科,他坚辞不出。他的学生很多。《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这篇家训是用格言的形式写的,一二十字一句,一句一个意思。整个篇幅不长,一共只有五百一十六字,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

朱用纯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又处于无权的地位,在《家训》中向子孙宣扬了“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的思想,这当然是错误的,也是不奇怪的。同时,他又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活了七十一岁,却始终没有出去做官,和劳动人员有一定程度的接近。他教育子女要勤俭持家等等,却是有积极意义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的第一条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虽然没有讲到要参加生产劳动,然而他不让子女睡懒觉,要他们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对于养成勤奋的作风,保持身体健康,都是有利的。朱用纯认为:“颓惰自甘,家道难成”,所以把勤劳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和“勤”相配合的,是“俭”。朱用纯要求子孙“自奉必须俭约”,“居身务期质朴”。要达到这个要求,一要明确物质生活的好坏,要以实用为标准,不必追求浮华。朱用纯认为“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二要有一个爱惜物力的思想基础。朱用纯告诫他的子孙:“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虽然不是亲身参加劳动的人,对这个问题很难有真正深刻的体会,可是他说的这个道理却是很对的,后来经常被人们引用。《朱柏庐治家格言》的主要部分是讲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里有许多封建性的糟粕,也有一些正确的思想。

在财产关系上,他主张“勿贪意外之财”,“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反对“刻薄成家”。

在婚姻关系上,他提出“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无计厚奁(liɑn)。”比起当时盛行的买卖婚姻来,确是很大的进步。

他主张“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认为“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在朋友关系上,他认为“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这是总结了许多人的实践经验得出来的认识,很值得一些相信“哥们义气”的年轻人三思。

和人争论,他主张要慎重,要从严要求自己。“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总之,他主张“教子要有义方”,要讲道德。所以他不厌其烦地告诫子孙:“施恩无念;受恩莫忘。”“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而且,“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更反对“匿怨而施暗箭”,背后算计别人。他的这些意见,都是很好的。谭母示教

谭嗣同的父亲没作官之前,家境贫寒。其母徐夫人在贫困中克俭治家。她常常背上背着孩子,怀里又抱一个孩子,提水做饭,浆洗缝补,种菜织布。五更即起,三更才寝,辛苦操劳十余年,全力支持丈夫读书投考。

当谭父进士及第,京师差人来湖南浏阳谭家报喜时,谭母还挑着粪桶在菜园里浇菜,京差以为她是谭家女佣,冲着她直叫:“快请你们夫人出来!”徐夫人这才放下手中工具洗手接待,差役为此惊疑万分。

后来,谭嗣同的父亲任四品官在京供职,一家人都搬到京都居住。家中收入也逐年增加,家境骤然好转,已经不需要徐夫人亲自操劳。但她却一如既往,全家每餐用膳不过三、四菜,都是蔬菜竹笋之类;她身上的一件棉衣,面子裂开,絮棉外露,还舍不得换新,自嗣同知事日起,直穿到她临终之日。

谭府家塾,和谭母住房只一墙之隔,家塾老师因为常听隔壁漏夜纺纱,非常奇怪。有天早晨,他问谭嗣同兄弟说:“你们家里的女佣人,怎么这样勤劳,每晚纺纱至深夜?”谭嗣同回答:“这是家母在纺纱。”先生听后大为惊讶,感叹道:“你父亲当官已十多年了,而且还是个四品官,你母亲尚且还不图安逸,可是你们竟整天嬉游,懒于学习,难道不觉得羞愧吗?”谭嗣同兄弟听了老师的一番话,被母亲的身教所深深感动,从此勤奋攻读,不敢怠惰纵乐,放松学习。汤渊不再娶

汤渊,清代江苏常熟人,他八岁上死去了父亲,跟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靠母亲纺线织布维持生活。母亲每天早起晚睡,手脚不停地劳做。背,驼了,腰,弯了,脸上出现了丝丝皱纹。看着过早地衰老了的母亲,汤渊心里真不是滋味,常常背着母亲流眼泪。

汤渊15岁时,母亲凑了一点本钱,叫他跟着一个邻居贩卖布匹。邻居很同情他们母子,教汤渊很多为商之道,一路上又多方关照,第一次买卖,就挣了钱。母亲接过儿子挣来的钱,竟热泪盈眶,儿子不知所措,直叫妈妈。他,一个15岁的孩子是很难理解母亲的复杂感情的。就劝母亲说:“妈妈,我能挣钱了,说明我已长大了,您拚死拚活地守住这个家,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应该高兴才是。今后您不用再那样地劳累了。”

母亲转啼为笑,回答说:“我心疼啊,若是你父亲还活着,我死也不会让你到处奔波的,你还是个孩子呀。今后妈妈更要多织些布,你还没娶媳妇呢,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汤渊听了母亲的话,觉得还不能供养母亲,使母亲终日劳动不息,心里难过极了。

后来汤渊娶妻了,妻子对婆婆也十分孝敬,又能勤俭持家,勤奋劳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不幸的是妻子在生下一个男孩之后不久,就病死了。当时邻里都劝他再娶一个妻子,母亲也老催他,可他就是执意不再娶妻。他说:“妻子虽然死了,但给我留下了儿子,何必再娶呢,还是省下娶妻的钱去多孝敬孝敬母亲吧!”

他终于没有再娶,省吃俭用,供养母亲欢度晚年。泮周岱深夜登山取泉水

清朝安徽省泾县有个做竹器的工人,叫泮周岱,是个有名的孝子。

他年轻时和父亲同在一个竹器厂做工,手工业工厂里的活奇轻奇重,每天领活时,他都把父亲领来的重活,自己拿来干,轻活留给父亲去干。

一次,父亲干活扎伤了脚,但工厂主非让去上工,说不能干重活,还可干些轻活嘛。泮周岱就背着父亲去上工,往返走十来里路,到了工厂已精疲力尽了,还得马不停蹄地去领活来做,其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从不叫一声累,一直背到父亲的脚能走路了为止。

父亲年纪大了,工厂主就把他打发了,全家只靠他一个人在竹器厂挣钱来维持生活。他拚命地干活,尽全力多挣些钱,好让父母欢度晚年。

竹器厂主人,为了让工人多干些活,有时拿出酒肉来犒劳工人。泮周岱总是舍不得吃,把自己应得的那份,全都带回家去给父母吃。开始,工人们看他把酒肉包起来带走,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小气,有的说他不合群,不够朋友。后来,当人们发现是带回家去孝敬双亲的时候,就都理解了,有时还让他多带一些。工厂主听说了,也拍着泮周岱的肩膀说:“泮周岱,你是个孝子,好样的,我今后不会亏待你的。”

家里平常吃饭,他总是让父母先吃,然后自己才吃。遇到粮食紧缺时,总是先让父母吃好,自己经常吃糠咽菜,省下粮食,供养父母。

后来,母亲病了,他侍候母亲不离左右。母亲年轻的时候,家住在一座山下,山间有泉,母亲曾喝过这清泉的水,觉得特别清凉解渴,后来一直不忘。这次母亲病重了,半夜口渴,又想起那清泉的水,就自然自语地说:“小时候,房后是一座大山,山上有个清泉,那水特别好喝,真想再喝一次那泉中的水呀。”有心的泮周岱听在耳里,急在心里,马上拿个瓶子,上路了。山高月黑,石路难行。他心急如火,奋力攀登,终于找到那口泉水了。手里拿着满瓶的清泉水,欣喜若狂,恨不得飞到母亲身边。他带着小跑,终于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到了家,往返40多里路。

喝着清新的泉水,母亲心里格外地甜,这水中有儿子的孝心呀。

泮周岱深夜为母取泉水的事,不翼而飞,传遍了乡里。穷苦竹工泮周岱孝敬父母的事迹,后来受到了清政府的表彰。陆葇诵诗救父

明朝末年,清军南下攻打平湖,平湖军民奋勇抵抗,结果因寡不敌众,城池被清军攻陷,明军很多将士阵亡,也有一部分兵士被清军俘虏。这些被俘的明军士兵被押解到一所寺院里,由一队全副武装的清兵监押起来。寺院守卫很严,内外布满岗哨,杀气腾腾,平民百姓谁也不敢靠近。

第二天一早,寺院前来了个五六岁的孩子,哭着喊着要进寺院,说是要见他父亲,守卫的士兵把他抓起来带来见将军。那位将军样子倒没有士兵那样凶,他见抓来的是一个小孩子,而且这个孩子眉清目秀挺可爱的,就和颜悦色地问他叫什么名字,又问他为什么要闯军营,孩子说他叫陆葇,父亲是守卫平湖城的明朝兵士,现在被监押在寺院里,他是来探望父亲的,还说他愿以身代父在寺院里被监管,只求将军能释放他的父亲。将军见陆葇口齿伶俐,就问他读过书没有,陆葇说读过。于是将军提起笔来在自己手上写了两行诗,然后伸出手掌让他看,还对他说:“这首诗你如果能读下来我就放了你的父亲。”陆葇毫不犹豫地朗诵道:“收兵四解降王缚,教子三升上将台。”朗诵完之后还解释说这是宋朝人当时赠给曹武惠王的诗,称赞他用兵如神而不乱杀无辜。陆葇解释完后又对那位将军说:“将军你如果能不嗜杀俘虏,你也与曹武惠王一样会受到百姓的赞扬。”将军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当场释放了他的父亲,让他们父子团聚。

后来战事结束,将军北归时就把陆葇带在身边。他对陆葇像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还请当地最有名望的学者做老师,以后又把他送到京师太学学习。陆葇没有辜负这位将军的期望,他读书非常刻苦,终于在康熙六年考中了进士。

陆葇中了进士之后,被授予国史馆编修的职务,并且参加编撰《明史》。有一次康熙皇帝玄烨在丰泽园考核朝中官员。他先是测试论文,之后又测试诗歌,结果,两场测试陆葇都取得了第一名。康熙皇帝非常高兴,也当着各位大臣的面夸奖陆葇是朝中诸臣的佼佼者。李氏庭训

李烈钧将军是辛亥革命的参加者,民国初年当过江西都督,“讨袁”任过五省联军总司令,曾经慷慨高呼:“宁做自由鬼,不做专制奴。”后来又当过孙中山先生的广东军政府和大元帅府的参谋总长,北伐军滇、黔、赣联军总司令等。李将军为人正直,严以律己,曾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促进南北统一和团结抗日作出可贵的贡献。

李将军戎马征战,公务繁忙,但并未放松家教。他有李赣驹、李赣骥、李赣骅三个儿子,从小对他们管教很严。兄弟三人年幼时,李将军都让他们剃平顶头,每天晚上临睡前,要他们排着队,挨个儿在父母亲面前背诵庭训:“一点点好事都要做,一点点坏事都不能做”;“子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子孙强于我,要钱做什么!”

这些庭训,都是平时李将军教训儿子的警言,每天让儿子在父母面前认真严肃地背诵一遍,晓以大理,无疑起着强化作用。而且,背庭训时那种严肃的气氛本身,就使孩子们体验到,只有心口相符,言行一致,才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