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岁 男孩叛逆怎么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4 15:18:56

点击下载

作者:岳贤伦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13-18岁 男孩叛逆怎么办

13-18岁 男孩叛逆怎么办试读:

前言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孩子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转折期,这一时期孩子会表现得非常叛逆,因此也会积聚更多的教育问题,家长常常对此感觉手足无措。其实如果能够掌握青春叛逆期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就能使孩子顺利度过这一人生转折期。

尽管叛逆期的孩子有很多共同点,但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而言,男孩和女孩会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化差异,因此对男孩、女孩应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面先来了解一下男孩在青春期的各种变化及相关特点。

男孩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他们的身体在长高,体型在发生变化,喉结变得突出,嘴唇上开始长胡须等。当然,这时候他们的生殖系统也日渐发育成熟,开始产生性欲,出现遗精、手淫现象等。这些生理的变化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变化,也决定了他们的日常行为,当然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家长对于这些问题要慎重对待,耐心讲解,及时引导,从而让男孩形成一种健康的性心理。

男孩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他们的独立意识在增强,自我意识也在增强,还常常喜欢表现自己等。这时候,家长也会发现,孩子不再是自己印象中的乖宝贝了,他们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意见不合时甚至和家长“对着干”,在心理上不再依赖家长。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不需要父母在旁边“指手画脚”了,所以他们常常反抗父母的安排和管制,拒绝父母向自己灌输任何思想,并且希望能够离父母远远的。当然,这一时期的男孩在心理上还常常表现为矛盾的状态,他们一方面想要摆脱父母,自己做主;另一方面又很依赖父母。这个时期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断乳期”。

另外,这一时期有的男孩还会表现出明显的叛逆行为。比如,穿奇装异服,喜欢特立独行;喜欢独立,自己的事情不希望父母干涉;与父母关系紧张,和父母顶嘴;与老师关系紧张,上课不认真听讲;厌学、逃课、抽烟、喝酒、打架、沉溺于网络游戏等。对此,如果父母采用不恰当的管教方法,那么他们的叛逆心理就会更加强烈。

青春期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只要家长能够了解青春期男孩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就能把男孩的叛逆期变为成长的关键期。

本书分别从理解、尊重、信任、倾听、引导、鼓励、换位思考、包容和关爱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以期为家长提供科学、合理、全面、深入的青春期问题解决方案。编著者2012年5月第一章青春叛逆期,男孩最需要理解青春发育期,了解男孩的生理变化⊙ 家有叛逆期男孩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进入青春期以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身体上的变化,只是和女孩相比,男孩的生理变化相对不是那么明显。青春期男孩的生理变化主要是指第二性征的出现,如长喉结、变声、遗精等。如果在第二性征还没有出现之前,父母就已经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那么他们就不会为这些改变感到紧张或者害怕。反之,男孩会存在很多的迷茫和困惑,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帮助。

小超今年13岁,青春期已经悄然而至。他经常照镜子,因为他老觉得咽喉不舒服,脖子都“鼓”起来了,声音也不像以前清脆了,有些沙哑。为此小超很苦恼,“我不是得了什么病吧?”他总是这样想。他很少出门,不得已要出门的时候,他也会找一件高领的衣服,来遮挡自己的脖子。妈妈对小超的行为很不理解,甚至觉得这孩子八成脑子出问题了。

一次,妈妈要带小超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并且为他买了一身特别好看的西装。可是小超说什么也不穿,妈妈对他说:“这西装怎么了啊?多好看的衣服啊!看你身上的衣服,怎么能穿去参加聚会呢?”小超还是摇摇头,并且手死死地捏住自己的衣领,不让妈妈看。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妈妈没办法,只能亲自给儿子换衣服。妈妈生气地一把扯过小超,用力扳开他的捏衣领的手,可是小超却更加用力地捏着衣领,妈妈盛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并且大声地说道:“你能不能不闹了?存心找打是不是?”小超还是死死地捏住自己的衣领,并且大声地喊道:“不穿,不穿,就是不穿!”说完就跑了出去。

喉结的出现是男孩进入青春期很重要的一个标志。经过青春发育期以后的男性,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一般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喉结突出的现象。很明显,小超就是长喉结了,而且变声期也正在到来。由于缺乏正确的青春期教育和科学的指导,他对自己长喉结的现象感觉很羞耻,再加上妈妈的粗心和不理解,造成了小超不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青春期变化,最后引发了母子冲突。

男孩进入青春期,生理变化在所难免,而生理变化会导致发生一些心理变化,所以父母要抽时间给孩子讲解一些青春期方面的知识,或者到书店为孩子选择一本青春期读物,帮助孩子对自己的生理变化作更加详细的了解。另外,父母还要时刻和孩子保持沟通,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加顺畅地应对孩子的心理变化。叛逆期男孩怎么教

建议一:男孩有了生理变化,父母要注意和他保持交流

青春的懵懂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这是非常正常、非常健康的现象,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怀疑或者羞怯。可是很多刚刚迈入青春期的男孩面对自身的变化,由于知识的缺乏,再加上身体的“异样”,常常会产生莫大的“羞耻感”和恐惧感。作为父母,要及时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他做好指导工作,帮助他了解必要的生理知识,以避免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

由于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小涛很早就被妈妈喊了起来。小涛起来以后,发现床单被自己弄脏了,他赶紧把床单扯掉。可是细心的妈妈还是发现了儿子的“怪异”行为,她悄悄地告诉小涛的爸爸“儿子梦遗了”。

爸爸思考了一会儿,决定借朋友结婚这件事来给小涛讲一讲性知识,于是他来到窘迫的小涛身边,说道:“儿子,你知道爸爸妈妈的朋友为什么要结婚吗?”小涛摇了摇头。爸爸接着说道:“因为他们结婚以后,就可以合法地发生性关系,孕育下一代了。”爸爸接着向儿子讲述了人类的繁衍、婚姻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爸爸的讲解,小涛终于明白自己的梦遗行为是每一个男人都曾经遇到过的,所以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可羞耻的了。

最后,爸爸对小涛说:“欢迎你加入男子汉的行列!”小涛听到爸爸称呼自己为“男子汉”既欣喜又很骄傲,他向爸爸保证一定要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本事的男子汉。

很多父母都有过带孩子去参加别人婚礼的经历,但是很少有父母借机为孩子解释两个人结婚的具体原因。大多数孩子也只知道两个人相爱了,然后就结婚生孩子了。小涛的爸爸就不一样了,他抓住朋友结婚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了必要的性教育,让孩子对生命的孕育和人类的繁衍有了大致的了解,既消除了孩子对自己梦遗行为的羞耻感,也对孩子进行了恰当的性教育,帮助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婚姻观,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还有可能出现早恋的问题,所以给孩子讲必要的性知识,父母一定不能回避。很多孩子有了遗精等现象之后,会有强烈的羞耻心理,如果父母不及时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触及性的问题都缄口不言,这反而促使孩子对性产生好奇心理。如果孩子通过合理的渠道了解了相应的知识,这种好奇心理就会随之减弱,但是如果孩子根本没有渠道或者通过不正常的渠道了解这些知识,很有可能就会对性产生误解,甚至有越轨等不良性行为。

建议二:男孩处于生理发育期,父母要重视情感交流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男孩由于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心理承受能力也变得相对薄弱,甚至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果家长对这种问题不重视、不引导,很有可能使其发展成为心理疾病,轻者孩子会出现叛逆行为,重者对孩子的一生会造成不良影响。

正读初三的泽辉,由于早恋并且导致女孩怀孕而被学校发现,受到了开除学籍的处分。而他在和父母“解释”的时候,说道:“你们没有资格埋怨我,今天的结果都是你们造成的。”爸爸骂道:“你个混账东西,我们让你和人家早恋去了,还是让你把人家搞怀孕了啊?”泽辉理直气壮地说道:“你们没有让我那么做,但是就是因为你们对我的漠不关心,我才会去那么做的!你们整天除了给我钱,管我吃穿,问过我心里的感受吗?当我碰到困惑、难题的时候,你们都在哪儿啊?我怎么知道那样她就会怀孕啊。现在出事了,你们来埋怨我了,早干吗去了?”爸爸被泽辉堵得说不出话来,他意识到自己作为家长的失职。

后来,爸爸为泽辉找了一所学校让他继续读书,为了不让泽辉重蹈覆辙,他开始注意和孩子加强沟通。渐渐地,泽辉对父母的隔阂消失了,人也变得积极起来。

情感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需求,青春期的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的诸多生理变化,会产生想与父母沟通的强烈愿望,这时如果父母推脱自己工作忙而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就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父母要懂得适时把握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机会,集中注意力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或者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等,以便和他们拉近距离,时刻了解他们的动态,避免孩子在这一关键期迷失方向。心理断乳期,了解男孩的心理变化⊙ 家有叛逆期男孩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富于变化。生理上在变,他们喉结突出,身体日渐发育成熟;心理上在变,独立意识更加强烈;情感上也在变,他们变得敏感,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情绪……所有这一切变化说明他们不再是小孩子了。

而这时候的父母也发现,孩子不再是自己印象中的乖宝贝了,他们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意见不合时甚至和父母“对着干”,在心理上不再依赖父母。这个时期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断乳期”。

这一时期的男孩在心理上常常表现为矛盾的状态,他们一方面想要摆脱父母,为自己做主;另一方面又很依赖父母。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缺乏,他们不能恰当地理解自尊,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产生厌烦,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继而产生叛逆心理,变得和父母对立起来。如果父母采用不恰当的管教方法,那么,他们的叛逆心理会更加强烈。

小辉很讨厌自己的父母,觉得他们都很烦。他上了中学以后,父母每天跟着他就是念叨学习,为此,小辉不止一次地反抗过。可是爸爸和妈妈都说:“你知道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你还不识好歹了!”爸妈的独裁让小辉产生了叛逆情绪,他一再地和父母强调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但是父母却熟视无睹。

现在小辉最讨厌的地方就是家里,经常连续几天不和父母说一句话。每天放学以后,他就到附近的广场上玩儿或者去网吧玩游戏,一直到夜里才回家,这样就可以避免父母在他的耳边唠唠叨叨了。但是,他这种做法又引起了父母的强烈不满,小辉怎么看父母的行为都不“顺眼”,想方设法地找茬儿,顶撞父母,让父母难堪。可是事后又非常后悔,他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可是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很显然,小辉已经进入心理断乳期。他对父母的行为很看不惯,而且对父母关心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莫名的反感,做事冲动,常常让父母觉得难堪,事后却又会后悔自责,这些都是男孩进入心理断乳期的典型特征。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生活经验的增加,青春期男孩的内心世界也丰富起来,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如果父母不能理解男孩的这一心理变化,一味地把自己的价值观生搬硬套在孩子的身上,就会迫使孩子产生叛逆的情绪和行为。叛逆期男孩怎么教

建议一:理解男孩的心理变化,包容其“反常”行为

很多父母都发现:孩子上了中学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他们开始出现一些“反常”行为。他们开始和父母“隔心”了,他们不愿意什么都告诉父母,什么都听父母的,有时候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和朋友、同学分享。不仅如此,他们的独立意识也增强了,自己事事都有主张,处处表现出一副大人的样子。于是,他们对父母也冷淡了,经常三句话不到头就已经和父母吵起来了,甚至离家出走,这让父母既伤心又非常无奈。

小军一直是一个让父母贴心的孩子,可是上了初中之后他就变了,他开始喜欢自作主张。前段时间把爸爸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自行车借给了同学,但自行车被送回来的时候已经“毁容”了,父母特别生气,忍不住骂了他。可是小军却振振有词:“我乐意!那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它是我的,我喜欢把它借给谁就借给谁,你们管不着!”听到这话,爸爸气得忍不住抽了他一巴掌。没想到他为此怀恨在心,竟然带着一些衣服离家出走了。

父母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他,没办法就报了案。在小军出走后的第四天,警察在一家商场的地下通道找到了他。由于离开家的时候身上也没有带钱,无奈之下小军做起了乞丐,在地下通道靠乞讨为生。父母看到儿子狼狈的样子非常心疼,赶紧向小军道歉,并且保证以后会尊重他的自由,小军这才跟父母回了家。

小军上了中学之后,喜欢自作主张,顶撞父母,有严重的叛逆心理和行为,这些都说明他已经迈入了青春期。青春期男孩在心理上要经过脱胎换骨的蜕变之后才会成熟,小军的叛逆行为是蜕变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小军的父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盲目地指责、打骂孩子,这必然会引起他的不满。

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并且懂得包容其一反常态的行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心态不成熟,做事容易冲动,如果父母也很急躁,那么就容易和孩子发生冲突,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所以,父母遇事首先要冷静下来,通过和孩子平等沟通,洞悉孩子内心的想法,了解孩子突然变化的原因,这才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议二:“满足”男孩的独立愿望,让其在实践中明白道理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男孩,独立自主的意识非常强烈,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是由于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都比较少,他们的想法往往不科学,甚至有些偏激。针对这种情况,父母不要急于指出他的不足,或直截了当地批评他,这样会让他感觉很没面子,有可能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使双方的沟通陷入僵局。因此,父母不妨让其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让其在实践中逐步成长。

庆东开车带儿子去游玩儿,在街上吃饭的时候,儿子看上了一辆自行车一定要庆东买给他。庆东对儿子说:“儿子,不是老爸舍不得给你买,而是这样的自行车太大了,我的车后备箱根本就容纳不了它。”儿子听后很不高兴,说道:“还说你不是舍不得,就是抠门,这一辆自行车能有多大啊,你的车怎么就装不下?你要是把它给我买回去,我就跟你回家,要不然我就不走了。”说着,儿子坐在了商店的门口,引来很多来往行人的目光。庆东觉得特别尴尬,可是如果买了真的是不方便带,他转念一想,对儿子说道:“我可以给你买自行车,但是如果我的车装不下它,那你就负责把它骑回去。”儿子听后非常高兴地就同意了。

庆东为儿子买了那辆自行车,果然不出所料,自行车根本就不能放到车里,没办法,儿子只能骑着它回去了。一路上,庆东开着车跟在儿子的后面,儿子骑得满头大汗,庆东也没有帮他。回到家以后,儿子直接扑到他的床上,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这件事让儿子感触很深刻: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在案例中,庆东知道儿子不会轻易地向自己的观点妥协,所以采取了让孩子亲自实践的办法,既有效地避免了和孩子之间发生直接的冲突,也让孩子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以想象的是,在孩子体验过这一次的辛苦之后,下一次他一定会认真对待长辈的建议了。成长关键期,理解男孩的独立愿望⊙ 家有叛逆期男孩

青春期的孩子都渴望独立,就像是一匹野马,讨厌缰绳的束缚。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不需要父母在旁边“指手画脚”了,所以他们常常反抗父母的安排和管制,拒绝父母向自己灌输任何思想,并且希望能够离父母远远的。这就是青春期男孩强烈的独立愿望。

今年刚升入初中的小明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书桌上等处都张贴了便笺:我的地盘听我的!就连房间的门上也是如此。从前不“轻易”洗脸的他,每天恨不得洗上三遍,而且还要往脸上涂抹各种洗面奶。现在就连他的“品位”也改变了,从前妈妈的品位就是他的品位,现在他嫌妈妈的品位太老土,妈妈给他买的衣服,他也不穿了,而是自己买一些时尚而充满个性的衣服;他的课余时间也不再遵从父母的安排了,一问他要干吗去,他会说“我有安排”,然后就走了,不到夜里是不会回来的,有时甚至身上满是酒味儿,父母追问,他会说“这是应酬”。

不仅如此,小明最近还经常顶撞父母,惹父母生气。只要父母和他有不同意见,他一定会坚持自己的,父母的建议一点也听不进去。如果父母把话说得重一点,他就夜不归宿,以示抗议。他不止一次地说他不喜欢家里的这种氛围,再在这种氛围中生活的话,迟早会被憋死。儿子为何变成这样了呢?小明的父母非常纳闷。

小明的种种行为,都是他独立意识觉醒并且日渐强烈的外在表现。随着男孩进入青春期,他渐渐发现父母并不是完美的化身,有很多问题父母也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情况下父母原来的权威便受到了挑战,男孩时不时地开始反抗父母,这是男孩独立愿望增强的表现。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都会产生一定的独立意识。独立意识是个体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产生的一种长大成人的意愿。有了独立意识的男孩认为自己长大了,并且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渴望自己能够独立出来,这就是独立愿望。产生独立愿望,是男孩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重要转折点,对男孩的心理成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的成长和成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虽然男孩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愿望,但是并不代表他成熟了。而实际上处于这一阶段的男孩,既渴望独立,又不可避免地要依赖父母,这种矛盾在男孩的内心纠结着,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大烦恼。当男孩的独立愿望不能完全实现,自我成长受到阻挠的时候,他就很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和行为。

这时,父母要理解孩子并且顺势对其进行引导,以激发出他潜在的能力,让他做最好的自己,帮助他尽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

那么,对于男孩的这种独立愿望,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叛逆期男孩怎么教

建议一:和男孩平等沟通,满足他的独立需求

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会经常和他们进行沟通,但是等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就很少和他们沟通了,大多数父母认为这时的孩子已经不那么需要和自己沟通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不管孩子多大,即使成年以后,孩子的内心深处仍渴望和父母保持沟通,因为亲人的关心和理解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所以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仍要和孩子保持沟通,而且是平等的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并理解孩子的独立需求,尽最大可能地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乐乐上初中了,他以前一直都很听话,可是最近妈妈发现他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现出独立的愿望。注意到这一现象之后,妈妈意识到孩子长大了,她在和乐乐沟通的过程中更多地倾听并捕捉乐乐的需求,然后提供合适机会,尽量满足他的需求。

比如,妈妈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到乐乐不喜欢每天上学出门的时候妈妈追着给他添加衣服,这样让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学生。经过几天的思考之后,妈妈和乐乐约定,只要他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并且在上学之前能够把衣服穿好,那么妈妈就不再干涉乐乐穿衣服的事情。从那以后,乐乐每天都很乖地做到了,妈妈也没再管过他穿衣服的事情。当然,乐乐也没有再抱怨过。

沟通不仅可以让父母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想法,也可以让父母及时地了解孩子的独立需求,并且提供机会满足他,让孩子尽早独立、成熟。

建议二:站在男孩的角度,理解他的独立愿望

其实进入青春期以后的男孩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觉得自己长大了,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独立解决了。所以,父母的关心变成了没滋没味儿的“废话”,老师在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像以往那么高大了,就连从小在一起玩儿的弟弟妹妹也觉得很幼稚,很令人讨厌。所以,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学会站在男孩的角度来理解和尊重他,而不是看似关心,实则唠叨不断。

晓雷升入初中之后,就变得很独立了。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属于自己的,他都不允许父母干涉。幸好父母了解儿子的性格,一般都会放手让他去做。

要过年了,妈妈打算重新布置一下家里。晓雷知道了以后声明“我的地盘我做主”,第二天去买了一些看上去很恐怖的海报,然后把它们贴在墙上来“美化”自己的房间。他还把自己房间的物品重新进行摆设,比如他把自己的书桌挪到了门后,而把书架挪到了床附近,这样他在床上躺着的时候就可以拿书看了。妈妈看到了,虽然担心晓雷会常常躺在床上看书影响视力,但她还是尊重了儿子的安排,为的就是满足孩子“独立”的愿望。

但是,过了几天之后,妈妈告诉儿子很多孩子都是在青春期开始近视的,然后越来越严重,所以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近视。晓雷也非常讨厌鼻子上架着眼睛,所以他也愿意听从妈妈的建议。于是,妈妈和晓雷一起上网查阅了关于预防近视的资料,这时晓雷才知道,自己躺在床上看书很有可能会导致近视。为了改正自己躺床上看书的习惯,晓雷过后又把床附近的书架挪开了。

在晓雷看来,自己的地盘就应该自己来规划,所以当妈妈要重新布置房间的时候,他强调他的房间自己布置。妈妈了解儿子迫切想要独立、表现自己的心理,所以虽然发现儿子的布置有问题,但是仍然夸奖了他,这让晓雷增强了自信心,之后妈妈的帮忙让他自觉地认识到了自己那样布置的弊端,并且改正了过来。可是如果起初妈妈不让晓雷独自布置房间,或者在了解到晓雷布置的弊端之后坚决地否定,那么一定会引起晓雷的反感。晓雷会觉得妈妈不信任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布置房间的能力,这样他就会产生叛逆心理和行为。

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的独立愿望,但是很少有父母能够做到,导致孩子责怪父母不了解自己,不信任自己,从而影响了亲子关系的融洽。因此,父母要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并且适当地满足孩子的独立愿望,帮助孩子更加成熟。

建议三:利用男孩的独立心理,培养他的个性

青春期是男孩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会明显地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愿望,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来帮助他形成自己的个性。

宇迪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穿着一条绿色的牛仔裤,非常喜欢,而自己的牛仔裤都是蓝色的,所以他向妈妈提出买绿色牛仔裤的请求。妈妈知道如果这个时候直接否决了儿子的请求,那么他一定会很生气,并且会埋怨自己,所以就决定带他去店里买一条。

店里的牛仔裤有四种颜色,绿色、蓝色、红色和黑色。妈妈让宇迪自己挑。宇迪觉得自己可以判断哪一种颜色更适合自己,所以就认真地挑起来,还边挑边琢磨:蓝色的太俗气,我不要;黑色的太暗了,一点活力都没有,我也不要。这样想着,他的眼睛在绿色和红色之间徘徊。这时,妈妈说:“儿子,妈看你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你认为青春是什么啊?”“个性呗!”宇迪随口回答着,转而又对妈妈埋怨道,“到底是我买裤子还是你买裤子啊?”妈妈赶紧说道:“你买,你决定。”宇迪又想了想:绿色的邻居家的孩子已经穿过了,如果我也买这种颜色的话,那他一定说我在学他。最后,宇迪很确定地拿了红色的裤子交到妈妈手上。

回到家以后,宇迪立即把新买的裤子穿上,然后找朋友玩儿去了。回来吃饭的时候,他欣喜地对妈妈说:“妈,你知道吗?我朋友都说我有‘个性’呢!”“噢?”妈妈假装不明白。“因为我穿了一条红色的裤子啊!他们说我很个性,而且说我眼光很好。”妈妈听后对宇迪说道:“妈也觉得呢,我儿子眼光就是很‘个性’,所以注定了以后会不平凡。”宇迪也接着说道:“妈,我想好了,以后我要把我的个性发挥出来,不走寻常路!”

当宇迪为了“做主”而做主的时候,妈妈没有强硬地与孩子争着做主,而是利用这次机会,帮助宇迪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并且让他喜欢上自己有个性的感觉。这种做法既避免了两种思想碰撞到一起时产生“火花”,也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个性。青春叛逆期,理解男孩的逆反行为⊙ 家有叛逆期男孩

或许大多数父母都能发现,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似乎各方面的问题多了起来,无论是学习上的、生活上的,还是与父母交流等方面的。很多父母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呢?怎么不如小时候听话了呢?是的,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各方面的确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且他们的确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对父母不再言听计从了,女孩不像以前的“乖乖女”了,男孩不像以前的“乖宝贝”了。这令很多父母想不通,其实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青春叛逆期,是孩子很正常的表现,只不过需要父母“因时制宜”,调整一下教育方法就可以了。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看看这位妈妈是怎么说的。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说什么都不听,似乎处处想跟我们作对,几乎天天跟我们怄气。这不,刚进11月份,“战争”就爆发了,我老公打了儿子,虽然按理说不该打儿子,可是儿子的变化真的伤透了我们的心。这个学期我的儿子学习成绩一而再,再而三地退步,加上青春期的叛逆,他脾气也增大了,不管我们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软硬都不吃。那段时间,我们这些“活闹钟”也不管用了,早上叫他起床,往往是喊了十几声他才会“嗯”一声,然后接着蒙头大睡。今天居然和我们说不想去上学了,原因是起晚了,我们再劝他,他却很不耐烦地说:“我的事不用你们管!”我听了这话,心里的滋味就甭提了。14年来,我和老公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地工作赚钱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让他生活得更舒适,学习条件更好一些吗?今天居然对我们说这样的话,孩子的不理解让我们心寒啊!

有很多父母认为叛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标志”,孩子叛逆说明他正在成长,然后孩子有需要就尽力去满足,听之任之。这种做法显然无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有反作用。众所周知,青春期青少年身体以及心理变化迅速而明显,在这个时期,男孩从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社会价值观等方面,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各方面也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而明显的变化,会使他们产生困扰、不安、焦虑、叛逆等心理问题,甚至有不良行为,进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青春期的男孩更加需要父母的关心与呵护。青春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作为父母应该在帮助男孩把握人生方向、树立人生理想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叛逆期男孩怎么教

建议一:对待孩子的逆反行为,父母要“淡定”

孩子小时候很听话,进入青春期后突然变得不听话了,这令很多父母十分纳闷,也很生气。尤其是当孩子的青春期和妈妈的更年期撞在一块儿时,这种母子间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双方之间有时“剑拔弩张”,就像一触即发的火药桶。这种情况下,对父母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遇事要淡定,要淡然看待儿子的种种叛逆行为。

我儿子小鹏今年13岁,因为懂事听话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的夸奖,我和老公都感到非常骄傲。但是最近原本乖巧的孩子不知道是怎么了,变得很顽皮,他爸爸的话他也不像以前那样听了。而且不知道和什么人学的,开始顶嘴了,我和老公都是脾性温顺的人,从没有吵过架,和长辈顶嘴就更不可能了。最近学校老师说,小鹏上课经常用弹弓打人,也不管是男同学、女同学,打伤人也不道歉,每一天我去接他放学的时候都有家长为此追上来讨说法,我只能不住地道歉和赔医药费。现在小鹏在学校的好朋友越来越少了,甚至有些同学开始讨厌他,我和老公真的都很着急。

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告诉我们说:“你们也不用太着急,孩子现在是处于青春期,这些行为属于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作为家长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多和孩子沟通,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多引导他,帮助他顺利度过这段时期。”

想必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本来是很乖巧听话的,一直让人感觉贴心暖背。父母在外面辛劳了一天,回家之后,孩子甜甜地呼唤一声,或者端来一杯水,帮父母捶捶背,都会让父母的疲倦消失。但是有一天孩子突然变得顽皮,在学校里只会惹麻烦,回家以后也不听话,这时候父母就会感觉又着急又窝心。

伴随着生理上的日渐成熟,孩子在心理上也会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这时他们就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而且时时都想向大人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人”。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就会表现得与人格格不入,甚至不惜一切搞破坏或恶作剧,小鹏的事情就属于这种情况。遇到类似问题,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这一心理,心态放平和,不要激起他的逆反行为,以便引起更大的麻烦。

建议二:给男孩一定的自主权利,适当满足他的“大人”瘾

父母要懂得给男孩自由的空间,在一些事情上可以让其“自治”,以满足他的“大人”瘾。当然,即使孩子在中途做错了什么事情,父母也不要怪罪于他,而是要尽全力地理解他、支持他,并且引导他在错误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为成功做准备。

读初三的向恒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但是父母担心他因此而影响了学习,所以禁止他玩儿,并且给他制订了各种学习计划,比如每天要做多少习题、记多少单词等,这引起了向恒的强烈不满。他想,既然父母这么挖空心思地逼他学习,他就不能让父母如愿。因此向恒每天在家都装模作样地学习,但是到了学校之后,上课就趴在桌上睡觉,下课就出去和同学玩儿,结果成绩一落千丈。

虽然向恒心里也明白父母是在为他好,但是他就是喜欢看着父母干着急的样子,谁让他们自作主张安排学习计划逼迫自己学习呢?后来他的班主任了解到这一情况,然后找他的父母谈了谈。在班主任的帮助下,父母意识到不能一意孤行地为向恒安排学习计划,应当和他商量着来,或者让他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父母认为有道理,于是采纳了班主任的建议。后来,得到父母的“格外开恩”后,向恒非常开心,自己制订了一套学习计划,玩儿的时间和学习时间合理搭配,渐渐地,他的叛逆行为有所收敛,成绩也有了起色。

很多青春期的男孩很想过把“大人”瘾,加上逆反心理在作怪,他们为达目的便“故意”气自己的父母,希望父母能够给他一定的自主权,让其自由发挥,向恒就是这样的孩子。了解了孩子的这一心理,父母应当多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权利。

建议三:男孩叛逆,重在理解不在批评

孩子不听话时,很多父母都会很生气,甚至用各种办法来压制孩子,结果非但没有压住,还导致孩子出现了逆反心理。虽然男孩在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存在叛逆行为都是普遍现象,但是如果处理不善,很有可能会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洋洋最近喜欢上了周杰伦,上课不好好听讲,回到家就扎进自己房间听周杰伦的唱片,根本就不把书从书包里掏出来,更别提做什么家庭作业了,为此他的成绩直线下滑。

不仅如此,从发型到穿着,洋洋处处都模仿周杰伦。因为周杰伦不爱说话,原本很开朗的他故意学着不爱说话,无论谁和他说话,他都尽量置之不理。爸爸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就说“跟周杰伦学的,这叫酷!”爸爸告诉他周杰伦那是“明星的个性”,说话都说不清楚,语言表达能力一定很差。洋洋却说爸爸在诋毁自己的偶像,并且要和爸爸“断交”,这让爸爸很无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敌对”之后,爸爸改变了对周杰伦的看法,甚至还和儿子一起去“追”周杰伦,这样父子俩之间的关系才缓和了过来。

青春期男孩一般自控能力都不强,喜欢感情用事,是非观念也不及成人。因此,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作为父母要做到理解孩子,然后逐渐引导孩子从盲从中解脱出来,切不可胡乱批评指责孩子的行为,以免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让亲子关系陷入不和谐状态。

另外,如果父母能够先对孩子的行为或者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再指出其不妥之处,孩子会更愿意接受。第二章尊重男孩,让他做最好的自己尊重男孩的兴趣爱好⊙ 家有叛逆期男孩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掌握多项技能,能够有一个美好而光明的前途,所以往往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感受,一意孤行,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孩子的学习。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被”接受中,愿望得不到满足,兴趣得不到尊重,特长得不到发挥,导致孩子厌学、叛逆,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报纸上曾经登载过这样一条新闻:一名14岁中学生,因不愿上暑期兴趣班而与父亲发生了激烈争吵,一气之下从家中三楼跳下。所幸,被树干挡了一下,摔在草地上,除面部有一些挫伤、擦伤外,身体并无大碍。

记者调查发现,原来父亲花了差不多2000元钱,给上初二的儿子报了3个兴趣班。父亲这样解释说:“说老实话,这些兴趣班没有一个是孩子自愿的,我也想让他玩,但是明年他就要中考了。人家在学,他在玩,没有前途,将来后悔的是他啊!路要他一个人去走,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还不就想帮他找好方向,让他少走弯路吗?”而他的儿子却立刻反驳说:“拜托!你们别那么自私好吗?我想上我喜欢的兴趣班,你们选的我一点都不喜欢……再说了,好不容易盼到了暑假,别的同学都可以休闲放松,就我非得上兴趣班,烦不烦哪?”

父亲这样做是出于好意,但孩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兴趣是孩子获得真知的最大动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而盲目地替孩子选择兴趣班,往往会将孩子本身的特长、优势扼杀在摇篮之中。像例子中的这位爸爸,为了孩子的“未来”费钱费心思不说,还招来了孩子的反感,甚至导致孩子做出了极端的事情。

我国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说过:“不要在孩子不感兴趣、还没有能力理解的时候,让他做任何不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做他感兴趣或者喜欢的事情,他往往能够全力以赴;可是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冲突就在所难免。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父母盲目地帮男孩选择方向只是在浪费时间,逼迫自己的孩子走弯路、绝路,而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发挥出特长,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

那么怎样做才能既尊重孩子又能培养他良好的兴趣呢?叛逆期男孩怎么教

建议一: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男孩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多家长希望男孩跟着自己的思想方向发展,希望男孩能像自己期望的那样成功,这样做本意是好的,可是他们忽略了男孩自身的意愿和想法,蛮横地剥夺了男孩选择自己喜好的权利。由此可见,父母尊重男孩的兴趣爱好,承认男孩拥有兴趣爱好的权利,对培养男孩良好的兴趣爱好有重要意义。

张瑞的爸爸在小学里当音乐老师,他一直期望儿子能够成为一名歌唱家,完成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可是刚刚小学毕业的张瑞天生对音乐不感兴趣,与在光鲜耀眼的舞台上唱歌的歌唱家相比,他更想做一个待在实验室搞研发的工程师,但他的愿望却遭到了爸爸的强烈反对。

爸爸对他说:“你是我的儿子,你就要听我的。”一有时间,爸爸就带他去听演唱会,练发音,可是任凭爸爸怎么努力,他依然没有任何兴趣。这不,刚上初中,爸爸就给他报了声乐班,每天放学之后他需要去声乐班学习,每天早上同龄的孩子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他就要起来练声。尽管如此,张瑞唱起歌来还是难听极了。现在张瑞学习也一塌糊涂,这让他极其郁闷。

爸爸发现儿子不仅在唱歌上没有什么进步,学习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于是开始反思自己的初衷,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他与儿子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谈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决定尊重孩子的想法,当然最后也获得了孩子的谅解。

父母过分干涉男孩的兴趣容易影响男孩对自己喜好的判断,使他对自己的爱好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懂,从而失去自信。如果父母继续忽视孩子的兴趣,强加给他们一些自己的想法,就会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有的男孩天生对钢琴没有兴趣,却被父母“逼迫”着每天练琴,结果琴技总是没有提高,于是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开始唠叨或者责骂,用诸如“你怎么这么笨”、“你真不给我争气”等言语责骂、刺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开始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则变得自卑,甚至产生自闭倾向。

建议二:发掘并尊重男孩的兴趣爱好

古人认为,“学而优则仕”,现在的父母也普遍认为,孩子只有学习好才可以出人头地,学习好才有饭吃。其实,这个观念在今天已不再适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父母要做男孩兴趣爱好的发现者,为男孩提供发展兴趣爱好的条件,让男孩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一味地强迫他“学习、学习、再学习”。做科学家可以成功,卖猪肉也可以成功,只要孩子有兴趣的,父母都要尽力支持他,而不能单纯地盯着他的学习成绩。

小刚上初三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父亲用尽了办法都没有什么效果。

一天,父亲发现儿子竟然破天荒地坐在书桌旁看一本书,而且一坐就是近两个小时。父亲特别开心,为了不打扰孩子,他既不敢开电视也不敢走路,心里还在念叨着千万不要有电话打来或者谁来敲门啊。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小时,父亲轻悄悄地走近一看,原来吸引住小刚的是自己几年前买的一本关于甲骨文的书。父亲大失所望,可是转念一想,也许这也是让孩子重新对学习感兴趣的大好机会。于是他就借这个机会,给小刚讲述甲骨文的历史。小刚过生日时,父亲用甲骨文给儿子做了一张生日贺卡。平时,父亲还经常去书店给儿子买甲骨文方面的书,让儿子学写甲骨文。渐渐地小刚喜欢学习了,成绩也开始上升。有一天他和父亲说要考重点高中,还问以后大学里有没有甲骨文研究方面的专业。听到父亲肯定的回答以后,小刚更加努力,中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进入重点高中。再后来高中毕业后,他还以在甲骨文方面的特长被一所重点大学破格录取。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哪个不是因为对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在自己所钟爱的领域中辛勤耕耘,最终收获辉煌成就的呢?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有强烈多样的趣味,沉溺于我感兴趣的事物中,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天文学家哈雷,也是自幼就对天文感兴趣,然后努力追逐,最后在天文学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男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会感受到快乐,获得成就感,尤其是在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一个男孩能否成功和这段时期兴趣的发展有莫大的关系。所以父母要强化男孩由于兴趣爱好产生的愉悦感,并鼓励男孩将兴趣作为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这样男孩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努力,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建议三:引导和培养男孩的兴趣爱好

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兴趣爱好往往是不确定的,作为父母,应该因势利导,既要为男孩创造发展兴趣爱好的条件,也要引导男孩选择良好的兴趣爱好。

刘易阳今年13岁,从开始接触钢琴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参加钢琴培训班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拿到了钢琴四级证书。每天放学后他都坚持到培训中心练习。妈妈问他:“弹钢琴时有什么感觉?”刘易阳说:“弹钢琴很有趣,每次弹都觉得很开心,手指在黑白键上跳跃的时候,我的心情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快乐起来。”妈妈又问他:“儿子,你这样学习钢琴能坚持多久呢?”刘易阳回答说:“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长大以后就像朗朗一样,也去维也纳演奏。”为了更加便于儿子学习钢琴,妈妈特地为他买了一架钢琴,尽管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太好。这让刘易阳很开心,也很感动。他每天更加努力练习,他目光坚定地对妈妈说:“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妈妈!”

刘易阳的妈妈通过和儿子的谈话知道儿子已经把弹钢琴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她不惜“重金”,买回钢琴,让儿子勤加练习,强化儿子对钢琴的兴趣,这是一位明智而可敬的妈妈。其实每个男孩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男孩对音乐感兴趣,有的男孩喜欢武术,有的男孩擅长体育运动……其实在男孩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之后,他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对家长而言,我们不仅要尊重男孩的兴趣爱好,更要支持和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别把男孩当成考试的机器⊙ 家有叛逆期男孩

让孩子进入好的小学,然后进入好的中学,再考上好的大学——这是每位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家长常常根据考试成绩给男孩下“菜碟”:男孩的考试成绩好,得了第一,就把他当做“宝”,想要什么都尽力满足;男孩的成绩不好,家长就把男孩当成“草”,又是训责又是辱骂。把考试成绩作为决定孩子未来的唯一标准,是中国家长的通病,在他们心里,没有优异的成绩等于没有未来。

迟雨泽和迟雨桐是双胞胎,但是两个人在家里的地位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哥哥迟雨泽是一个学习很棒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好,全家上上下下十几口人都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一会儿爷爷说:“孙子,只要你考上重点,爷爷就给你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会儿姥姥对他说:“雨泽一定能考上清华的,到时候雨泽想要什么,姥姥给买什么。”叔叔阿姨也不落下,这个说要给他买名牌衣服,那个说买名牌手表……

弟弟迟雨桐没有哥哥的脑袋聪明,学习成绩一般,很不受家人重视。家里人已经养成了习惯,模拟考试成绩单下来以后,只会问哥哥的成绩如何,没有人会关心雨桐成绩提高还是下降。哥哥进步一分也会受到表扬,而他进步了多少都没有用。这件事让他很伤心,现在,他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了,下课、放学也不温习功课,有时间就出去玩儿,对学习完全不上心。

毫无疑问,接受教育在现代化的今天非常重要,没有好的学习成绩孩子就上不了好的大学,就难以接受更专业的教育,但是父母不应该把男孩当成考试的机器。尽管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努力学习是学生的义务,但学习成绩好坏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衡量孩子优秀与否要看他的综合素质。因此,对男孩要注重全面培养,除了学习成绩之外,还要注重培养他的优良品格,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否则,把男孩当做考试的机器,过分注重他成绩的好坏,那么培养出来的可能只是一个书呆子,一个无法完全融入社会的非正常人。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怎样对待男孩的学习呢?叛逆期男孩怎么教

建议一:不要对男孩的学习成绩期望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的父母都有的想法,孩子成才是父母对他们的最大期盼,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对孩子抱有过很高的期望和美好的愿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为此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的学习抱有很大的期望。当然,父母对孩子有适当的期望可以促使孩子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但期望过高却会给孩子增加精神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加上这种精神压力会让孩子不堪重负,使他们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

今年初二的钟晓由于父亲工作变动转到了另一所学校,两所学校的老师教学方法差异很大,周围陌生的环境也让他不能适应,因此他学习成绩大不如转学前。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失败,每次拿回试卷给爸妈签字,看着爸妈充满期望的眼神在看到那红红的两位数后眼底掠过的失望,都让我觉得好愧疚。我对不起爸妈,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不再失望,我感到很无奈、很无助。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对孩子学习成绩要求太高会让他们变得不快乐,所以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学习保持一颗平常心,给孩子适当的期望,为孩子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孩子怀着健康、快乐的心态去学习。

建议二:指导、帮助男孩提高学习成绩

实际上,进入青春期的男孩,早已经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社会生存的巨大压力。但是就像俗话说的那样“十个手指伸出来也有长有短”,每个男孩的先天智力因素、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考场发挥水平、心理素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相互之间考试成绩也总会有差距,所以不能把学习成绩当做评价孩子的标准,而应当综合考量,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考试中成绩好,适当地进行鼓励;考得不好,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找出出错的原因,这样做更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与孩子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初杰刚上六年级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每次考试过后,妈妈都帮他分析,一道题都不放过,并且还不断地安慰儿子:“没关系,儿子,不要有压力,只要你真正努力了就行,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考好。”不仅如此,她还很注重儿子课堂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初杰的英语成绩一直在拖他总成绩的后腿,妈妈为此很发愁,后来她从教育杂志上看到了一些帮助孩子提高英语成绩的方法,于是她决定在孩子身上用一用。

首先,初杰的妈妈从培养他的英语学习兴趣入手。为了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妈妈经常带儿子去公园的英语角,让孩子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此外,妈妈还经常给初杰买一些有趣的英语图画书,然后母子二人共同阅读。这种做法不仅激发了初杰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也增进了母子之间的交流,融洽了母子关系。

作为父母,希望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无可厚非。但是,父母也要理智地分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不能武断地认为孩子学习不努力、不认真,把孩子当成考试的机器。正确的做法是与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技巧,从而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建议三:注重培养男孩的综合能力

其实,考试只是老师用来检验孩子在某段时间内对教科书的掌握程度,而分数只是形式,既不能证明孩子的知识量多少,也不能说明孩子的品德、才能如何。

人的能力表现在多个方面,学习成绩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对父母而言,不要单纯地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要注重发现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潜力,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

毕加索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天才画家。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在艺术方面的天赋,他的剪纸惟妙惟肖,他的绘画作品更是栩栩如生。所有知道他的人都叫他“天才”。但是对于毕加索来说,上课是老天对他的一种折磨,学算数是最要命的。他曾无奈地对父亲说:“一加一等于几,二加二等于几,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不是我不努力,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同学和老师都认为他智力低下,老师为了表示他根本没法教,也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述他上课时的“痴呆”症状,左邻右舍也都在私下议论:“瞧他那副呆头呆脑的样子,也只能画几幅画罢了。”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认为:毕加索只是一个大笨蛋。

几乎所有人都在嘲笑和讥讽毕加索,然而他的父亲却始终坚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在绘画方面一定会有很深的造诣。于是他对儿子说:“算术不好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能成为一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望着父亲坚毅的面孔,从中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如他的父亲所料,毕加索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画家。

在当今社会,有很多人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们一样在某个领域中有所建树。这不是说文化知识不重要,而是说成绩不能说明一切,除了分数以外,男孩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以及待人处世的能力都非常重要。所以,对父母而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这才是他立足社会的根本。尊重男孩的隐私和自由空间⊙ 家有叛逆期男孩

有中国“童话大王”之称的郑渊洁曾经在《如何毁掉你的孩子》中说过:“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由此可见,孩子的健康发展需要父母给予独立的自由生长空间。

许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小的时候每天回家会积极主动地讲述学校里发生的“奇闻逸事”,谁和谁打架了,谁上课时古诗没有背出来,谁被老师罚抄写课文五遍等。可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突然变得沉默了,父母问起学校的事情也是漫不经心地回答,而他更多的不愉快都说给朋友或者自己的玩具听。为什么孩子上中学以后就不再喜欢和父母“絮絮叨叨”了呢?难道朝夕相处的父母在孩子心里还不如认识没几年的朋友和连生命都没有的玩具?

有一天,耀翔爸爸无意中听见儿子和一只玩具青蛙说话,他很纳闷也很担心,怀疑儿子心理上有什么疾病。耀翔妈妈却不这样想,她觉得儿子长大了,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和父母讲,就像自己小时候也会向父母瞒一些事情一样。但是,孩子这种表现,如果是一些开心事倒无所谓,如果是不开心的事,时间久了就有可能发展成一种心理疾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危害。心中有了不良情绪,对着玩具倾诉,只是一种单方面表达,对孩子排解不良情绪而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第二天,妈妈给耀翔送去一部手机,并且对耀翔说:“儿子,你长大了,妈知道,有些事情可能不方便和爸妈说,你可以通过这部手机和朋友联系,你们是同龄人,交流起来方便,如果不能解决,爸妈随时欢迎你来敲门。”耀翔听完妈妈的话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晚上,耀翔敲开了爸妈的房门,他说:“爸妈,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其实我只是想买一双篮球鞋,但是怕你们会骂我,所以没敢说,没想到被你们看出来了。不过我没有想到你们和别的家长不一样,愿意给我属于自己的空间,有你们这样的爸妈,我真的觉得很幸福。”

男孩进入青春期之后,与父母之间的主动交流也会大大减少,父母有时会担心孩子对自己隐瞒什么,如果孩子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再加一把锁,那更会引发父母的联想。然后父母还会做出一些既伤害孩子自尊又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比如偷看孩子的日记、拆看孩子的信件、偷看孩子的QQ聊天记录、电话“监控”孩子的行踪等,这自然会引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那么,父母要怎样对待孩子的隐私和秘密呢?叛逆期男孩怎么教

建议一:尊重男孩的隐私,沟通从信任开始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也会有自己的“秘密花园”,那里可以说是一方净土,承载着他们不愿意和别人说的“秘密”。青春期男孩的自尊心极强,有些事情他们甚至不愿和朋友说,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放进自己的“秘密花园”,这个花园可能是一个日记本、一个玩具或者心中的一块领地。

张铎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张铎今年刚升入初中,母亲在他5岁时遭遇一场车祸,撒手人寰,因为担心儿子受委屈,父亲一直没有再找,独自一人带着儿子。

最近父亲偶然发现张铎在做完作业以后,经常拿出一个带锁的日记本在上面写些什么,之后才去睡觉,连续观察几天一直如此。父亲马上意识想到儿子可能是早恋了,但是要怎么和儿子沟通呢?父亲明白如果沟通不好很有可能让儿子产生反感,于是决定以说心里话的方式了解一下儿子的想法。

一次,张铎做完作业后正准备拿出日记本时,父亲叫住了他:“儿子,爸爸想和你聊聊。”张铎放下了日记本,走到父亲身边:“爸,怎么了?”父亲说道:“儿子,爸爸最近经常想起你妈妈,想起年轻时和你妈妈谈恋爱的场景,每一个夜晚,爸爸都要看着你妈妈的照片才能睡着。爸爸还担心你妈妈会怪我没有照顾好你,没有给你更好的生活。”说着说着父亲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张铎懂事地帮父亲擦眼泪:“爸,别难过,我也想念我妈,妈是不会怪罪爸的,爸是最好的老爸。”这时,张铎拿出了那个每晚他都要写点东西的日记本,对父亲说:“爸,每天我都会写上想念我妈的话,并且把您每天都在做什么写到上面去,虽然妈不在我们身边了,但我想告诉妈,老爸把我照顾得好好的,她可以在九泉之下安心了。”父亲听到儿子的话,才知道儿子不是在早恋,总算松了一口气,但是想到儿子从小就失去妈妈,眼泪流得更厉害了。

大多数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都很难做到完全尊重孩子。其实,人人都需要尊重,青春期的男孩也不例外。在别人面前父母是他们的家长,是他们的合法监护人,但是在男孩面前,只是朋友,可以陪他们玩、聊天的朋友。案例中张铎的父亲的做法值得大家去借鉴。试想如果父亲发现张铎开始写日记时,就盲目地认为儿子早恋等,从而像其他家长那样不但不信任儿子,反而质问儿子,对儿子恶语相向,不仅会遭到儿子的抵触,也会伤害儿子的自尊心。

信任是维系父母和男孩关系最好的纽带。当男孩信任父母时,他就会将包括情感、秘密等在内的许多事情告诉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利用好“信任”这个工具,打开与男孩沟通的闸门,陪伴男孩安全度过青春叛逆期。

建议二:增强法律观念,尊重男孩隐私权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孩子也有隐私权。在很多父母的眼里,18周岁以下的孩子没有隐私,所以当孩子喊出“那是我们的隐私”的时候,父母表示无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孩子同样拥有隐私权,所以父母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承认孩子拥有隐私权这一事实,然后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尽管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增强了,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在处理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寸,因此需要父母的指导。另外,青春期的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甚至因此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结交一些不好的朋友等。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通过合理的方式清除他们“隐秘花园”里的不良因素,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建议三:通过活动加强沟通,帮男孩答疑解惑

男孩常常把自己的隐私藏在心中,并常常为此困惑不已。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借助参加活动的方式与男孩保持良好沟通,打开他的心扉,帮他答疑解惑。

晟敏的父亲是一家跨国公司的总经理,一直忙于工作,晟敏经常几天都见不着他的面。但是,父亲从没有忽略过对晟敏的关心,一有时间他就会陪晟敏打球或者带他出游。

晟敏这样讲道:“我知道父亲为了我在很辛苦地赚钱,所以我很珍惜父亲陪我的时间。每次和父亲出去玩,我都会觉得很开心、很轻松,心里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和父亲说,我们一起探讨,父亲从不觉得我还是个孩子。记得初二放暑假时,有一次父亲陪我去打棒球,我和父亲说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父亲突然大笑了起来说‘我儿子真的长大了’。我当时脸就红了。

我又对父亲说,‘我想听真话,我妈知道一定会骂我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问您的’。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爸不会骂你,你妈知道也不会骂你的,因为你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幸福就是她的一切,如果你还不能给予她幸福的话,你们在一起就等于是在害她,你明白吗?’父亲还告诉我,大事不能急于一时,恋爱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