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5 12:25:05

点击下载

作者:李涛,陈丙先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菲律宾概论

菲律宾概论试读:

前言

“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等11个国家。该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幅员辽阔,北接东亚大陆,南望澳大利亚,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毗邻,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桥梁地带,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东南亚是中国周边邻国最为集中的地区。通过陆地和海洋的连接,东南亚与中国为邻,是中国通往外部世界的最重要的海上通道,是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门户。由于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虽然其间也曾有过摩擦和冲突,但和平友好一直是中国与东南亚交往的主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正确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周边环境。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出现了有利于中国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国际大气候,为中国稳定周边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东南亚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它既是中国实施“睦邻、安邻、富邻”外交的重要目标,也是展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窗口。无论是中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还是实施“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对外战略,东南亚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经济上,东南亚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市场,是中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因此,密切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对于中国构建稳定、和谐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关系取得了迅速、全面、深入的发展。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以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真诚支持和援助获得了东南亚各国的一致赞赏,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也使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全面推进,不断拓展和深化。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也标志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此后,双方又将合作拓展到政治、安全和战略领域,相继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及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等,奠定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进行整体性制度合作的框架基础,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由此进入了合作共赢的发展阶段。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步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昆河铁路、昆曼公路等一批跨国合作项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可以预见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会更加密切,合作机制会更加健全,双方的相互依存度会更加牢固。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人希望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东南亚。但是随着奥巴马政府2009年上台,美国对东南亚的再度重视对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使中国在东南亚的投资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保护中国在东南亚主要国家的投资、让中国企业更多地了解东南亚国情已成了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因此,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依据自身的研究特点以及出版社的要求,组织编写了《新加坡概论》、《文莱概论》、《菲律宾概论》等著作,分别从自然地理、历史简况、民族与习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政治制度、国民经济、军事与国防、对外关系等方面对上述三国的国情与社会文化进行了阐述。参加丛书编撰工作的既有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资深教授,也有初出茅庐的博士生和硕士。他们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外语水平,曾经主持或参加过多个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在写作过程中较多地采用了第一手资料,使丛书内容具有丰富、翔实、权威的特点。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如何把握住时机,继续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提升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安全等各领域的广泛交流与深入合作,是一个重要课题。《东南亚研究》丛书旨在为希望了解东南亚情况的人士提供较为客观、全面的知识和信息。由于受资料收集和学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书中所表述的观点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有更多更好的东南亚研究成果问世。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2012年11月

引言

在东南亚地区,菲律宾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地理方面,菲律宾处在东南亚的边缘地带,濒临浩瀚的太平洋。作为一个群岛国家,其领土十分破碎。因为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菲律宾火山、地震频发,台风肆虐。在经济方面,由于地理上偏离地区内的传统商道,近代以前,菲律宾群岛的社会发展程度相较于地区内的其他一些地区要落后得多。西班牙人入主菲律宾后,随着大帆船贸易的兴起,马尼拉成了地区内的贸易中心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菲律宾是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70年代以后,由于政局不稳、人口增长过快等因素,菲律宾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了。在政治方面,西班牙人到来前,菲律宾群岛基本上是一个巴朗盖社会(即村社或部落),巴朗盖几乎遍布群岛。历经西班牙人、美国人、日本人近四百年的殖民统治,独立后的菲律宾在形式上复制了美国式的民主制度,但又与之相区别,因为菲律宾政治中家族政治的特征明显,宗教与军方势力对政治的影响很大。在文化方面,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影响,当今的菲律宾是亚洲最大的天主教国家,也是亚洲最早建立大学的国家之一。

在东南亚诸国中,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也较为特殊。菲律宾乃中国近邻,虽不像部分中南半岛国家与中国山水相连,菲律宾北部与中国台湾省也仅隔一道海峡。但地理上的邻近并未给中菲关系带来多大的影响。相较于东南亚其他一些国家,中国史籍中有关中菲交往的确切记载要晚得多。中菲交往具体起于何时,学界尚无定论,从中国史籍记载来看,中菲有明确记载的交往始于宋初。自宋代以来直至西班牙殖民者入主菲律宾,中菲间维持着较为密切的政治交往,但贸易规模不大。这期间见证中菲关系的历史事迹众多。古麻剌朗王和苏禄东王在访问中国后,于归途中分别病逝于中国福建和山东,中国朝廷将其就地安葬,分别谥号“康靖”与“恭定”,以致菲岛有两位国王长眠中土。特别是苏禄东王薨逝后,明成祖闻讯不胜哀痛,立派礼部郎中陈士启带着祭文赶往德州,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在德州北郊为其造墓;让随行来访的两位王子安都禄和温哈喇以及王妃葛本宁并仆从十人留在德州为东王守墓。此后东王后裔便开始客居中国,融入中华后两位王子的后代分别改姓“安”和“温”。宋咸平六年(1003年)至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菲律宾南部邦国蒲端前后四次遣使宋朝。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菲律宾各邦国前后十三次到访明廷。特别是明永乐十五年,苏禄东王和西王以及峒王之妻,各率领其部属以及随从与头目访问中国,总人数达340余人,规模空前。然而,在前殖民时期,由于菲律宾群岛地理上偏离传统商道,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滞后,且产出不多,中菲贸易的规模不大。在西治时期,由于明清朝廷在对外关系方面坚守华夷秩序,直至19世纪中期,中菲双边政治交往一直只局限在菲律宾殖民当局与中国沿海省份的地方政府之间,西班牙王室与中国明清朝廷之间并未建立起中央层面的官方关系。然而,随着东洋航线的开辟,大帆船贸易的兴起,中菲之间地理上邻近的优势凸现出来,贸易与人员往来相较于前殖民时期大幅提升。在美治时期,虽然美国政府将排华法案适用的范围扩大到了菲律宾,但中菲之间的贸易与人员往来还是非常密切。独立后差不多四分之一个世纪,由于冷战的影响,新中国与菲律宾并未建立外交关系,双方之间的贸易与人员往来几乎断绝。但自1975年建交以来,中菲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继承和发扬中菲友好传统,积极发展和推进中菲关系尤为必要。积极推进中菲关系乃国家利益之所需。菲律宾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和谐的双边关系有助于周边的稳定,有助于为国家的和平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当今的菲律宾是一个有着近亿人的人口大国,且矿产资源丰富,对中国企业而言,既是一个庞大的出口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进口来源地,中菲两国间经济合作的空间十分广阔。再者,菲律宾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也是创始国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在积极推动东盟内部合作与东盟一体化进程,因此,发展中菲友好关系有助于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与推进。

然而,由于制度差异、文化差异、岛屿争端等因素的影响,中菲关系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障碍,所以迫切需要两国之间加强相互了解,以增进互信,最终克服困难与障碍,稳步推进中菲关系。

第一章 自然地理和资源

第一节 地形

一、概况

菲律宾(Philippines),全称“菲律宾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hilippines),其名源于16世纪西班牙一位王太子的名字——菲利普。它是一个群岛国家,位于亚洲东南部,全国领土分布于西太平洋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即北纬4°23′~21°25′、东经112°~127°之间。东临太平洋,西濒南中国海,北与中国台湾省隔巴士(Bashi)海峡相望,南面、西南面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隔苏拉威西(Sulawesi)海、苏禄海,和巴拉巴克海峡相对,扼亚洲、澳洲与太平洋之间及东亚和南亚之间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菲律宾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由7 107个大小岛屿和露出水面的石礁组成,其中有名称的3 000多个,而有人居住的岛屿仅1 000个左右,只有466个岛屿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

从地理分布上看,菲律宾群岛的轮廓为:两个最大的岛屿,即北面的吕宋(Luzon)岛和南面的棉兰老(Mindanao)岛雄踞国土两端,加上中间的为米沙鄢(Visayan)群岛,构成菲律宾国土的躯干;由吕宋岛向西南方向延伸的巴拉望(Palawan)群岛和由棉兰老岛向西南方向延伸的苏禄(Sulu)群岛构成菲律宾国土的双腿,为菲律宾通向加里曼丹的两条岛链。

菲律宾国土总面积30万平方千米,南北距离1 851千米,东西距离1 107千米,海岸线长达18 533千米。境内天然良港和海峡众多,各岛之间多为浅海,多珊瑚礁。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Samar)岛等11个主要岛屿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6%,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

沿海平原较窄,宽度一般不超过15千米。不过在吕宋、棉兰老等大岛屿上有较大的平原,是菲律宾经济活动的主要中心。多数山脉的海拔在2 000米以上,并且火山众多,平原与河谷稀少。各岛河流密布,多短狭湍急,不利航行。气候终年炎热,雨水充沛,自然灾害较多,常遭台风、地震、暴雨和泥石流等的袭击。

菲律宾群岛没有特大岛屿,各岛内地距海边较近,多在50千米以内,在吕宋、棉兰老两大岛上也没有离海边120千米以上的地方。各岛之间的距离也很近,被各岛包围着的内海均为浅海,多珊瑚礁,风平浪静,宛若内湖,所以对国家发展经济和维护领土完整非常有利。被岛屿环绕而成的海众多,有20多个,如苏禄海、卡加延(Cagayan)海、棉兰老海、萨马海、米沙鄢海等。

二、山地

菲律宾群岛地形嵯峨,山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且大部分山地的海拔在2 000米以上。绵亘于群岛东部的沿海山脉,由北到南纵贯整个菲律宾地区,由吕宋岛向南延伸经萨马岛直至棉兰老岛。此外,吕宋岛、棉兰老岛、米沙鄢群岛又各自拥有很多山脉。中部向北的马德里山脉、西部的三描礼士山脉、中间偏西的中科迪勒拉山脉,它们相互平行,南北走向,纵列于吕宋岛东西两侧。东部的太平洋科迪勒拉山脉、中部的中棉兰老山脉、三宝颜半岛上的三宝颜科迪勒拉山脉,也都是南北走向,绵亘于棉兰老岛。米沙鄢群岛中的一些较大岛屿也有各自的中央山脉和大小山脉。

菲律宾凸起高度在1 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9座,绝大多数是火山,分布在8个岛屿上,其中棉兰老岛有11座,吕宋岛有9座,巴拉望岛有3座,民都洛岛有2座,另外4座分布在其他4个岛。

菲律宾的火山举世闻名,死、活火山有200多座,其中在过去600年间喷发过的活火山有22座,最为著名的则有3座。棉兰老岛的阿波火山(Mt.Apo)为菲全国最高峰,海拔2 954米,有“火山王”之称,近百年没有喷发,但一直冒烟。吕宋东部的马荣火山(Mayon Volcano),海拔2 416米,周长130千米,为菲最大的活火山。吕宋西南的塔尔火山(Taal Volcano),海拔仅为300米,是世界上最低、最小的火山。表1-1 菲律宾29座凸起高度在1 500米以上的山峰 单位:米资料来源:PHILIPPINES MOUNTAINS,29 Mountain Summits with Prominence of 1500 meters or greater,http://www.peaklist.org/WWlists/ultras/philippines.html.

三、岛屿

吕宋岛是菲律宾全国第一大岛,绵延1万多千米,面积10.4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5%。该岛西海岸有首都马尼拉(Manila),全国最大的港口马尼拉港。旅游胜地碧瑶(Baguio)市的东南方有岛内最高、全国第二高的山脉普洛格(Pulog)山,高2 955米。该地区由于山峰连接而成为广阔的高原,因此在行政区划上被辟为“高山省”。在地形上,该岛北部的中央山脉(Cordillera Central)与马德里山脉(Sierra Madre)并列由北向南延伸,处于两大山脉之间的卡加延(Cagayan)纵谷平原,盛产烟草。中央山脉为全岛的脊梁,山势庞大,平均高度达2 000多米。中央山脉南端与马德里山脉会合,继续沿东海岸前行,又与西海岸的三描礼士(Zambales)山脉成并列之势,该岛最大的中央平原位于二山之间。南部山势转向东南行,比科尔(Bicol)河顺半岛而流,沿河的狭长低地为该岛南部最大的平原。

棉兰老岛为菲律宾全国第二大岛,面积9.4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32%。东部的狄瓦塔(Divata)山脉呈南北向与东海岸并行,西部三宝颜(Zamboanga)半岛上的科迪勒拉(Cordillera)山脉与中部的中棉兰老山脉也呈南北走向。中北部的兰老(Lanao)和武经纶(Bukidnon)火山高原,海拔500~800米,南连菲律宾最高山峰阿波(Apo)火山,上有宽阔的兰老湖。阿古桑(Augusan)谷地位于兰老高原与狄瓦塔山脉之间,其下游河口地区农田渐拓,有海港城市哥达巴托(Cotobato)。苏禄群岛为三宝颜半岛的西南延伸,其陆上多火山,海岸多附有珊瑚礁。

除了吕宋岛和棉兰老岛外,其他一些较大的岛屿多数集中在米沙鄢群岛上,即萨马岛,面积1.33万平方千米;内格罗斯(Negros)岛,面积1.27万平方千米;班乃(Panay)岛,面积1.15万平方千米;莱特(Leyte)岛,0.72万平方千米;宿务(Cebu)岛,0.44万平方千米;保和(Bohol)岛,面积0.39万平方千米。此外,巴拉望岛,面积1.17万平方千米;民都洛(Mindoro)岛,面积0.98万平方千米;苏禄群岛从东北向西南排列,共29个岛屿,总面积约984.2平方千米,主岛为苏禄岛,霍洛岛为其首府。

四、平原

菲律宾的平原与河谷不多,主要分为内陆谷地平原和沿海平原两种。内陆谷地平原大多由于地下断层陷落作用或河流冲积而成,分布于吕宋和棉兰老这两个最大的岛屿上,主要有吕宋岛北部的卡加延谷地,总面积达5 000平方千米,是亚洲最大的烟叶产区;吕宋岛的中央平原,面积为卡拉延谷地的两倍,是著名的菲律宾粮仓;棉兰老岛东北部的阿古桑谷地,南北长约300千米,中部宽度最大处达40千米;棉兰老岛西南部的哥达巴托谷地,长400千米,中段宽度最大处达85千米,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在菲律宾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于沿海平原,由于菲律宾东部沿海山脉从海洋边缘急剧隆起,各岛沿海平原难以伸展,加上山涧溪流的冲刷,形成断续间隔的小块冲积三角洲,宽度一般只有15千米左右。

第二节 河流湖泊

一、河流

菲律宾地处热带,为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多雨,且地形嵯峨,山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所以菲律宾境内河流众多,有132条之多,仅吕宋岛就有60多条,水资源十分丰富。然而菲律宾是一个群岛国家,国土破碎,绵延千里的大河流无法存在,加上菲律宾山地陡峭,所以河流多半源短流急,不利于航行。棉兰老河(Mindanao River)能航行的地段不长,河槽曲折,河边沼泽众多。卡加延河(Cagayan River)雨季船只可上溯240千米,旱季仅110千米。有意思的是,长约4 380米的著名的巴拉望岛地下河,除尾部的30米外,其余河段均可通航。表1-2 菲律宾部分河流简介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rivers_of_the_Philippines.

二、湖泊

菲律宾湖泊众多,其中知名的有吕宋内湖(Laguna)和塔尔湖(Taal Lake),以及棉兰老的兰老湖(Lanao)。菲律宾最大的湖泊是内湖,长48千米,宽40千米,渔产丰富。兰老湖(Lanao)南北长35.5千米,东西最宽处27千米,面积357平方千米,高出海面2 300米,是全岛最好的修养地。此外,许多河流穿行于山谷间,飞流直下,形成景色壮观的瀑布。马里亚克里斯提纳大瀑布,位于棉兰老岛北部,比尼亚加拉瀑布高出33米,是菲律宾的景色奇观。

大多数菲律宾湖泊的形成与火山和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很多小湖泊是由死火山凹陷的火山口形成;有些湖盆是由于火山活动或板块运动造成的地陷而形成;其他的则由于山体滑坡、熔岩流以及火山尘造成通道堵塞而形成。表1-3 菲律宾的部分永久性湖泊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Lakes_of_the_Philippines.

第三节 气候

一、气候类型

菲律宾群岛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征为温度较高,湿度重,降雨量大,台风多。不过菲律宾各地的气候特征有所差异,基于降雨量的分布,有四种公认的气候类型:

类型一:一年清晰地分为两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其余时段为湿季;

类型二:没有旱季,从11月至次年1月有明显的降雨;

类型三:季节区分并不明显,11月至次年4月相对较干,其余时段较湿;

类型四:全年的降雨量分配大体平衡。

气候类型一:大马尼拉地区(Metro Manila)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Climate_of_the_Philippines.

气候类型二:布隆甘(Borongan)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Climate_of_the_Philippines.

气候类型三:宿务市(Cebu City)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Climate_of_the_Philippines.

气候类型四:桑托斯将军市(General Santos)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Climate_of_the_Philippines.

特别气候:碧瑶市(Baguio)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Climate_of_the_Philippines.

二、降雨量

菲律宾雨量充沛,终年有雨。但全国降雨量的分布因地而异,主要取决于湿空气的方向和山脉的区位。菲律宾的年降雨量在965毫米与4 064毫米之间浮动,大部分地区年均降雨量2 000~3 000毫米,由北向南渐多,年平均湿度为77%。受东北季风影响,菲律宾多山的东海岸地区终年降雨,尤其11月、12月和1月降雨最多,其中碧瑶市、萨马岛东部(eastern Sarmar)和东苏里高(eastern Surigao)降雨量最大。西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旱季和雨季明显。南部(棉兰老岛大部)气候具有赤道地区的特点,终年多雨,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宿务岛和吕宋岛的卡加延谷地则因山岭屏蔽,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 500毫米,是全国比较干燥的地区。哥特巴托(Cotabato)南部降雨量最小,其中的桑托斯将军市年均降雨量仅为978毫米。

5月至10月夏季的季候风给菲律宾群岛的大多数地区带去了强降雨。季候雨虽然雨量大,但不一定连带狂风巨浪。在菲律宾北部地区,至少有30%的年降雨量是由热带气流带来的,不过带给南部岛屿的不到其年降雨量的10%。迄今所知,影响菲律宾群岛湿度最大的热带气流发生在1911年7月,在24小时之内给碧瑶市带去了1 168毫米的降雨量。

三、气温

综合菲律宾所有的气象站,碧瑶市的除外,菲律宾全年的平均气温为26.6℃。最冷的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25.5℃;最热的月份为5月,平均气温28.3℃,最热和最冷的月份温差不超过3℃,无明显的热季凉季之分,只有旱雨两季。在菲律宾各地,最高平均温度为33℃~39℃,最低平均温度为16.7℃~20.9℃,除高山地区外,其余地方年温差很小。在菲律宾,纬度并非气温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海拔却造成了气温的巨大反差。设在三宝颜(Zamboanga)的菲律宾最南端气象站的年平均气温,与设在佬沃(Laoag)的最北端气象站的年平均气温差别不大。换句话说,就是在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各个沿海或近海地区测量到的年平均气温差别不大。而有着1 500米海拔高度的碧瑶市,年平均气温仅为18.3℃,这使得碧瑶市的气温和那些气候温和地区的相当,被认为是菲律宾的夏都。1915年《菲律宾科学杂志》的William H. Brown在海拔2 100米的Banahaw山顶主持了一项为期一年的调查,测量到的年平均气温为18.6℃,比低地的平均气温低了10℃。在马尼拉和大多数低地地区,气温很少高于37℃。菲律宾最高气温的纪录是1912年4月29日和1969年5月11日出现在Tuguegarao卡加延谷地的42.2℃,最低气温纪录是1903年1月出现在碧瑶市的3℃。

在菲律宾,日温差比年温差大。全国平均温度日差6℃~12℃。一般来说,雨季的日温差较小,旱季较大。不过,在海拔1 500米的碧瑶市,11月至翌年2月夜间最冷时可接近0℃,还有霜冻。其他一些海拔较高的地区每年也有温度很低的时候。

四、湿度

湿度指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由于高温和四周环水,菲律宾的相对湿度很高,月平均相对湿度在5月的71%和9月的85%之间浮动。高温加上很高的相对和绝对湿度,使整个群岛都让人觉得很热,特别是3月至5月令人不舒服,那时的温度和湿度都处于高位。

菲律宾的湿度很大,这主要是受环绕菲岛的海水的大量蒸发、每年不同季节不同季候风、热带国度的大量降雨等因素影响。第一点可以被认为是高湿度一般原因,全年在所有的岛屿都能观测到这一点。后两点在每年不同的月份和群岛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湿度。在低温月份,即使菲律宾东部地区东北风盛行,降雨量更丰沛,湿度还是低于处于旱季的西部地区。从6月至10月,即使整个群岛普遍降雨,但由于西风和西南风盛行,菲律宾西部的降雨量更为丰沛,因此那里的空气湿度比东部地区的还大。

五、台风

在菲律宾,每年的11月至翌年5月,多有东北季候风。6月至10月多西南风,往往在群山西坡及西南坡凝聚成季候雨。此外,还有对菲律宾影响巨大的源自西太平洋加罗林群岛(Caroline Islands)和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一带的台风,其在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有15~20次自马里亚纳群岛东南吹袭菲律宾,大部分皆横贯菲律宾的中部和北部,唯米沙鄢群岛以南地区很少受到台风影响。

菲律宾横跨在台风带上,每年的7月到10月遭受着台风的袭击。对吕宋岛东北部、比科尔岛和东米沙鄢地区而言,那些台风特别危险,马尼拉也周期性地遭到破坏。根据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局(PAGASA)从1948至2004年所作的统计,平均每年大约有20场风暴或台风进入菲律宾,每年登陆或穿越菲律宾的平均有9场。1993年有19场台风登陆菲律宾,是台风登陆次数最多的一年。台风登陆次数最少的年份是1955年、1958年、1992年和1997年,全年只有4次。

第四节 资源

一、矿物

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其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有利于矿床的形成,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国。菲律宾国土面积相对较小,却拥有丰富的天然矿产资源,在世界矿产资源储量中占有的份额较大。菲律宾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分为贵金属矿、铁合金矿、贱金属矿、肥料矿、工业矿、宝石和装饰石矿等六类。菲律宾拥有许多世界级高品质的矿藏,是世界重要的铜、金、铬、镍、钴生产国和出口国,铁、煤、油气、硅砂等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藏中,就有金、铜、镍、铝、铬、钴、银、铅、锌等13种金属矿和磷酸盐矿、黏土、白云石、长石等29种非金属矿。根据菲律宾国家地质矿业局的数据,以单位面积矿产储量计算,菲律宾金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铜矿储量居世界第四位,镍矿储量居世界第五位,铬矿储量居世界第六位。根据1996年菲律宾国家矿业局公布的报告数据,菲律宾金属矿储量为71亿公吨,非金属矿储量为510亿公吨。(一)储量及分布

根据菲律宾投资委员会采用的2005年的数据,菲律宾的金矿储量为30.56亿公吨,铜为29.68亿公吨,镍为9.53亿公吨,铬铁为1 800万公吨,铁为4.10亿公吨,铝为2.92亿公吨。

铜、金矿化物大多数出现在Central Cordilleras以及棉兰老的很多地方,主要的镍矿化物出现在巴拉望和苏里高。与之前发现的低品质、埋藏浅的矿区不同,菲律宾还新发现了有着世界级潜在储量的新矿区,即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未开发的铜金矿藏之一Tampakan铜矿,还有Far Southeast铜金矿和Boyongan铜矿。菲律宾矿产和地球科学局确认,在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地区都有含有矿藏的特定区域。菲律宾已发现的含矿陆地区域达3 000万公顷,另有约900万公顷的地域被认为在地质构造上含有金属矿藏,并且地域可能随着勘探和地质构图的持续而进一步扩大。表1-4 菲律宾的金属矿藏分布资料来源:Philippine Board of Investments:The Philippine Mineral Potential,June 21,2011.(二)开采与贸易

2010年菲律宾的镍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1%,产量较2009年增长了10%。其他的矿产品还包括白垩、铬、铜、金、海盐和银。同年,菲矿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约为1.2%,产值相较2009年增长了11.5%,为菲吸引了2.775亿美元的FDI,占了同年吸收的FDI总数的32.72%。2010年,菲律宾的铜矿开采总数达58 412吨金属含量,黄金生产量为40.847千克,镍产量达172 991吨。表1-5 2006—2010年的矿物生产资料来源:http://www.nscb.gov.ph/secstat/d_natres.asp.表1-6 菲律宾2010年的金属矿出口资料来源:Philippine Board of Investments:The Philippine Mineral Potential,June 21,2011.

二、植物

(一)概况

菲律宾的植物群体至少有1.4万物种,占了世界物种总量的5%。有8 000多种开花植物或被子植物,33种裸子植物,1 100种蕨类植物,1 271种苔藓类植物,3 555种以上的真菌类,1 355种以上的藻类,790种地衣。其中被子植物占了马来植被区的22.5%,世界维管植物的3.8%。在菲律宾所有的植物物种中,有26个属的开花植物和蕨类是本土的,其中茜草科4个,萝摩科3个,姜科2个,无患子科2个,槟榔科、紫苑科、大戟科、蝶形花科、芸香科、荨麻科、桑寄生科、野牡丹科各1个。也有4个属的本土蕨类植物:Psomiocarpa,Podosorus,Tectaridium和Nannothelypteris。这些本土属的物种中有17个是单一植物类型的。

菲律宾的自然植被总体上是一张不同类型的森林构成的拼图,那些森林在结构、外观、植物构成上各不相同。主要植被可以分为12种类型:低地常绿雨林、半常绿雨林、半落叶林、石灰岩林、超碱岩林、滨海林、红树林、泥炭沼泽林、淡水沼泽林、低山雨林、高山雨林、亚高山林。

菲律宾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大面积草地主要覆盖着白茅类和甜根子草类。这两者中,白茅更具扩张性,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生长快速的草。甜根子草是一个更高且更粗糙的物种,是丛生的。在中、北吕宋的松林地,其他种类的草取代了白茅和甜根子草。澳大利亚营草是一种低矮、终年生长的草,通常和一种粗糙、终年生长的草中国芒生长在一起。这两种草都具有抗火性。(二)龙脑香类森林

龙脑香类森林是印—马热带雨林中的主要森林类型。世界三大片热带雨林分布于印—马、热带美洲和热带非洲。这些热带雨林的特征是植被层次多,树种种类众多。所谓龙脑香类森林并非指龙脑香科植物的纯林,而是指由许多科的树种组成,但以龙脑香科植物的组分占优势的森林。

菲律宾的龙脑香类植物大多为中至大乔木,离地相当高才分枝,树高通常达40~65米,胸径或基径60~150厘米,有的粗至300厘米,树干通直。1984年,龙脑香类森林的立木材积80 520万立方米,占菲全国95 573万立方米的84.2%。在森林开发局辖下的10 765 279公顷林地中,生产性的龙脑香类森林有8 136 792公顷,非生产性(保护区)的龙脑香类森林有1 421 812公顷。在全国651万公顷的商品林地中,龙脑香类占95.3%。菲律宾以龙脑香科植物生产的商品用材数量最多,以“桃花心木”的商品名广销世界各地。羯布罗香树脂可用来制造清漆、硝基漆和稀释剂,木材可用来做柱子和桩木,或者用来制薄板和胶合板、纸浆和纸张、硬板、家具等。(三)非龙脑香类森林

菲律宾有3 000多种非龙脑香类植物,《菲律宾动植物指南》介绍了菲律宾所固有且与其主要森林类型有关的许多阔叶树种,以及从外国引进的一些用材、粮食、药用、薪炭、观赏和其他用途的树种,共6科,29种,6个亚种,15个变种和6个变型,但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上面所介绍的是各科的重要树种,其中多数种与海拔0至1 000米的低地龙脑香类森林有关。该类森林最上层的优势树种多数为龙脑香类树种,其他科属的树种有橄榄属、人面子属、胶木属、朴属、蒲桃属、橄榄属等;中层的树种有双盘属、破布木属、柿树属、五亚果属、榕属、韶子属、山矾属等副木。最低层的非龙脑香类植物有藤黄属、水冬哥属和扁担杆属等。在海拔1 000至2 700米的低山林,樟科的新木姜子属、樟属和木姜子属是优势树种。具温和气候条件的地区其代表种为蒲桃属、新乌檀属、褐鳞木属和山茶属。这些树种联成热带山地栎树—月桂型森林的一部分。牡荆树林通常分布于由蜂巢结构的晶体珊瑚石灰岩构成的、土层浅薄的低山上,由油楠属、印茄属、合欢属、华来士树属、枣属、紫檀属、米仔兰属、决明属、Pteraspermum和野桐属等的某些种,以及小花牡荆(Vitex parviflora)所构成。红树林分布于河流入海口的近水低洼滩涂上,以及护堤泥、海湾、河口和礁湖等淡海水交界地带,由红树属、木榄属、角果木属、榄李属、木果楝属、海桑属和蜡烛果属等的一些种构成。菲律宾是个岛国,海滨树种遍布各地,其中典型的树种属于胡桐属、玉蕊属、木麻黄属、榕属、苹婆属、榄仁树属和银叶树属等。表1-7 菲律宾1991—2010年的木材产量 单位:千立方米② 原木包括锯材原木、饰面板材、纸浆用木材、木柱和木桩。① 初步统计资料来源:http://www.nscb.gov.ph/secstat/d_natres.asp.

三、动物

菲律宾是17个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同时它也是全球新物种发现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过去10年发现了16种新的哺乳动物。因此,菲律宾物种的本土特有率上升了,并且有望进一步上升。(一)哺乳动物

菲律宾有191种哺乳动物,其中8种濒临灭绝,13种有灭绝危险,30种易受伤害,1种快要有危险了,1种已经灭绝。哺乳动物中有很多物种是菲律宾本土特有的。诸如民都洛岛的野水牛,牛角呈V形,身躯矮小,但凶猛如虎。保和岛的眼镜猴,是世界上最小的猴子,体长仅15至18厘米,尾长22至25厘米,体重100多克,眼大而圆,好像戴着一副眼镜,性格倔强。巴拉望岛附近巴拉巴克岛上的鼠鹿,是世界上最小的鹿,身高不到30厘米,但行动敏捷,体毛呈条形,乌黑发亮,头毛为白色和暗橙色。此外,还有棉兰老岛的刺猬,吕宋岛北部山区的纹鼠等。(二)鸟类

在菲律宾发现了612种鸟,其中194种为本土特有物种,3种是由人类引入的,52种是稀有的或只是偶尔出现的。其中的67种有在全球灭绝的危险,这包括红褐犀鸟和食猴鹰。红褐犀鸟是菲律宾特有的,在吕宋、萨马、莱特等11个岛上存在,生活在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食猴鹰是菲律宾森林特有的一种鹰,翅膀褐白相间,头部羽毛蓬松,通常86至102厘米长,重4.7至8千克,是世界上最稀有、最大、最有力量的鸟之一,被宣布为菲律宾的国鸟。但濒临灭绝,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面积砍伐造成其栖息地大量减少。(三)爬行和两栖动物

在菲律宾群岛发现了332种爬行和两栖动物,其中215种是本土特有的。据认为,菲律宾总数114种蛇中有毒的不多于14种。菲律宾本土特有的淡水鳄鱼被称为“菲律宾鳄鱼”或“民都洛鳄鱼”,是在菲律宾发现的两种鳄鱼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体形更大的印度—太平洋鳄鱼或咸水鳄鱼。菲律宾鳄鱼由于河流开发以及过度捕鱼而造成数量不足,濒临灭绝。1982年该种鳄鱼的野生数量为500至1 000条,至1995年野生的只剩下100条。灰白蜥蜴是一种巨蜥,长约180厘米,体重超过9千克,至今仅在吕宋东部的龙脑香森林,以及邻近诸如波利略岛等几个菲律宾小岛上发现,主要栖息在树上,现有灭绝的危险。新近发现的班乃巨蜥出现在班乃岛上,是仅有的两种食果巨蜥中的一种。(四)昆虫

在菲律宾发现有近2.1万种昆虫,其中大约70种是菲律宾特有的。此外,在菲律宾发现有915种蝴蝶,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本土特有的;发现的130多种斑蝥中有110种也是本土特有的。世界上最大的蝴蝶之一,也是菲律宾最大的蝴蝶Magellan Birdwing,是以菲律宾的探索者麦哲伦的名字命名的,在菲律宾及台湾的兰屿均有发现。(五)水产

菲律宾专属经济区海域面积达220万平方千米,其中193.4万平方千米属深海水域。在菲律宾的海域中约生长着3 088种海洋动物。面积为26.6万平方千米的海岸水域水深约200公尺,属近海捕捞区,其中河口湾渔场是东南亚最大的渔场,面积达176 200公顷。目前菲律宾已发现的海水鱼和淡水鱼共有约2 400种,其中最重要的几种海水鱼是:沙丁鱼、金枪鱼、黄鱼、马鳜、斑圆鲭及切齿鱼等。菲律宾所属海域中甲壳类海产品也十分丰富,对虾、明虾、螃蟹及青口等已进行商业性生产,并在国际市场上有广阔的销路,其中青口养殖发展很快,使菲律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青口生产国。菲律宾内陆水域中的鱼类品种也很多,其中养殖最多的是遮目鱼、罗非鱼、鲶鱼和鲢鱼。表1-8 菲律宾的陆地脊椎动物资料来源:Renee Galang,A Critical Review of Wildlife Conservation in the Philippines,the Philippine Spotted Deer Conservation Foundation,2004,p.10.

第二章 人口和政区

第一节 人口与分布

由于菲律宾采取自由的人口政策,且家庭计划受天主教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人口不断膨胀,稠密度跃居世界第12位。根据菲律宾《2010年人口与住房》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5月1日,菲律宾人口总数达到9 210万,比2000年的7 630万人口净增长了1 580万,增速达20.7%,比1990年的3 150万人口净增长了6 060万,增速达52.1%。虽然与1990—2000年的年均增速2.34%相比有所放缓,但2000—2010年菲律宾人口仍然以年均1.9%的速度在增长。目前菲律宾人口估计为9 580万人,居全球第12位。菲律宾人口委员会报告说,菲律宾人口增长率为2.04%,虽然低于20世纪80年代的2.36%,但仍高居亚洲第一位,每年约有170万名婴儿出生。根据世界银行在《2009世界发展指示报告》的预测,菲律宾将会是东南亚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预计在2015年增至1亿人。

2010年菲律宾的人口密度平均达到308人/平方千米,比2000年的人口密度(255人/平方千米)多了53人/平方千米(增长了20.7%),比1990年的人口密度(202人/平方千米)多了106人/平方千米。菲律宾各地区的实际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国家首都区,2010年人口密度高达19137人/平方千米,是全国人口密度平均水平的62倍之多,也远远高于该地区2000年的16 032人/平方千米和1990年的12 830人/平方千米。除了国家首都区,其他五个行政区的人口密度也超出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分别是甲拉巴松区的758人/平方千米,中吕宋区的460人/平方千米,中米沙鄢区的428人/平方千米,伊罗戈斯区的366人/平方千米以及西米沙鄢区的342/平方千米。与此相反的是,还有三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低于100人/平方千米,分别是科迪勒拉区的82人/平方千米,民马罗巴区的93人/平方千米和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的97人/平方千米。

2010年,在菲律宾全国的17个行政区当中,甲拉巴松区人口数最多,为1 260万人,紧随其后的是国家首都区的1 180万人,人数最少的是科迪勒拉区,仅有160万人。与菲律宾2000年的人口规模相比较,甲拉巴松区增长速度最快,达35.3%;其次是SOCCSKSARGEN区的27.6%,中吕宋区的23.5%;增长最慢的是伊罗戈斯区的13%。图2-1 2010年菲律宾的人口分布情况 单位:百万人资料来源:“Household Popuation of The Philippines Reaches 92.1 Million”,http://www.census.gov.ph/data/pressrelease/2012/pr1 265tx.html.

就家庭规模而言,2010年菲律宾全国的家庭数达到2 020万户,比2000年的1 530万户增长了32%,是1990年1 140万户家庭数的2倍。甲拉巴松区以283万户家庭数高居菲律宾各行政区的榜首,其次是国家首都区的276万户和中吕宋区的224万户。科迪勒拉区依然是家庭数最少的行政区,仅为263 851户。菲律宾全国家庭人口平均为4.6人,低于2000年的全国家庭人口平均数5人和1990年的5.3人。就区域家庭人口数量来看,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家庭人口平均数最高,达每户6人,其他区域的每户家庭人口平均数是:比科尔区每户4.9人,卡拉加每户4.8人,东米沙鄢、三宝颜、达沃区均为每户4.7人,国家首都区每户家庭人口平均数最低,只有每户4.3人。

菲律宾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化。2010年,菲律宾的全国平均年龄为23.4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年龄为22.9岁,女性平均年龄为23.9岁。据201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15岁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3.4%,约3 070万人。其中5岁以下占11.1%,5~9岁占11.2%,10~14岁占11%。5~24岁的学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41.8%,拥有投票权的18岁以上人口占全总人口的60.3%,60岁以上的人口占6.8%。就年龄与性别的分布而言,0~54岁的男性数量要高于该年龄段的女性,约占该年龄段的51%;相反,55岁以上的女性数量要高于该年龄段的男性,男性比重约占该年龄段的45.9%。在全国9 210万的人口数量中,男性比重(50.4%)要高于女性比重(49.6%),这使得男女性别比变为102:100。在菲律宾,总抚养比率(Overall Dependency Ratio)是61,这意味着每100个工作年龄人口需要负担受61个抚养者(54个小孩和7个老人)。

第二节 行政区划

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协调委(National Statistical Coordination Board,NSCB)公布的资料,菲律宾全国划分为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三大岛组,设有17个大区(包括国家首都区、科迪勒拉行政区和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下设80个省、40个市、1 494个镇和42 026个村或社。表2-1 菲律宾的行政区划 单位:个注:数据截至2012年6月。资料来源:Regions,provinces,municipalities,cities and barangays in the Philippines,National Statistical Coordination Board,NSCB,http://www.nscb.gov.ph/activestats/psgc/listreg.asp.图2-2 菲律宾政区图(一)国家首都区

国家首都区(National Capital Region),行政上简称NCR或“首都区”,坐落在马尼拉湾和湾内湖所组成的地峡中,地基为菲律宾最大的冲积平原,属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范围包括首都马尼拉市在内的16座城市,是直属菲律宾总统的全国首善之区。2010年,总人口为1 180万人。加上临近内湖省、甲米地省、黎萨省和比立勤省,通称大马尼拉地区,人口逾2 000万。

国家首都区是菲律宾的工商业中心,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32%。全国三分之一的银行总部设于此,存款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在行政区划上,国家首都区又划分成马尼拉市、奎松城市、卡卢坎市、帕西格市、巴伦苏拉市、拉斯皮纳斯市、塔伊格、帕拉那克市、马卡蒂市、马里基纳市、孟廷卢帕市、帕塞市、马拉邦市、曼达卢永市、那沃塔斯和圣胡安德芒特等16个城市。(二)科迪勒拉行政区

科迪勒拉行政区(Cordillera Administrative Region,CAR)是菲律宾唯一一个内陆大区,没有设立编号,包括高山省(Mountain Province)、伊富高省(Ifugao)、本格特省(Benguet)、阿布拉省(Abra)、阿巴尧省(Apayao)和卡林巴省(Kalinga)6个省,行政区位于吕宋岛中部,首府设在碧瑶市(Baguio City)。科迪勒拉有许多有色金属矿产,许多大公司集中在碧瑶市。碧瑶市也是菲律宾的夏都。伊富高省的巴拿威梯田有2 000年到6 000年的历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菲律宾人自称其为“世界第八奇迹”。(三)伊罗戈斯

伊罗戈斯(Ilocos Region)是菲律宾的第一大区,位于吕宋岛西北,包括南伊罗戈斯省(Ilocos Sur)、北伊罗戈斯省(Ilocos Norte)、拉乌尼翁(La Union)和班诗兰(Pangasinan)4个省。伊罗戈斯是菲律宾第三大种族伊罗戈斯族主要聚居区,总面积为13 055平方千米,2010年的人口为470万人,其中三分之二是伊罗戈斯人,另外三分之一是班诗兰人。首府是圣费尔南多。(四)卡加延河谷

卡加延河谷(Cagayan Valley)是菲律宾第二大区,位于吕宋岛东部,包括5个省和3个市:巴丹群岛省(Batanes)、卡加延省(Cagayan)、伊萨贝拉省(Isabela)、新比实加耶省(Nueva Vizcaya)和奎里诺省(Quirino)以及卡加延市(Cagayan)、土格加劳市(Tuguegarao)和圣地亚哥市。卡加延土格加劳市大区首府设在土格加劳市,圣地亚哥市是当地的商业中心。卡加延河谷如同它的名称,整个大区基本覆盖在菲律宾最长的河流卡加延河的河谷地带。(五)中吕宋

中吕宋(Central Luzon)是菲律宾的第三大区,位于吕宋岛中部,下辖奥罗拉(Aurora)、新怡诗夏(Nueva Ecija)、打拉(Tarlac)、三描礼士(Zambales)、巴丹(Bataan)、邦板牙(Pampanga)和布拉干(Bulacan)等7个省,总面积为21 543平方千米,2010年的人口为101万人,首府位于圣费尔南多。(六)甲拉巴松

甲拉巴松(Calabarzon)是菲律宾第四A大区,位于吕宋岛上,面积16 230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126万人,首府奎松城。下辖八打雁(Batangas)、甲米地(Cavite)、内湖(Laguna)、奎松(Quezon)和黎刹5个省。(七)民马罗巴

民马罗巴(Mimaropa)是菲律宾西部一个大区,位于吕宋岛,由马林杜克省(Marinduque)、西民都洛省(Occidental Mindoro)、东民都洛省(Oriental Mindoro)、巴拉望省(Palawan)、朗布隆省(Romblon)5个省等组成,区名来自于这些省的缩写。民马罗巴区总面积29 621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为270万人。(八)比科尔

比科尔(Bicol Region)是菲律宾第五大区,位于吕宋岛,面积14 544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540万人,首府黎牙实比(Legaspi)。下辖阿尔拜(亚眉)(Albay)、北甘马粦(Camarines Norte)、南甘马粦(Camarines Sur)、卡坦端内斯(Catanduanes)、马斯巴特(Masbate)和索索贡(Sorsogon)6个省。(九)西米沙鄢

西米沙鄢(Western Visayas)是菲律宾的第六政区(Region VI)。该政区是由6个省份组成:阿克兰省(Aklan)、安蒂克省(Antique)、卡皮兹省(Capiz)、吉马拉斯省(Guimaras)、怡朗省(Iloilo)、西内格罗省(Negros Occidental)。政区内有17个城市,怡朗市(Iloilo City)是政区中心。2010年人口为710万人。(十)中米沙鄢

中米沙鄢(Central Visayas)是菲律宾的第七大区(Region VII)。它是米沙鄢群岛的一部分,由4个省份所组成:保和省(Bohol)、宿务省(Cebu)、东内格罗斯省(Negros Oriental)和锡基霍尔省(Siquijor)。政区范围是以宿务语作为母语的人口分布区来界定。本政区首府是宿务市。政区的土地面积为14 852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680万人。(十一)东米沙鄢

东米沙鄢(Eastern Visayas)是菲律宾的政区中,与其他政区没有土地边界的两个政区之一,另一个是民马罗巴。该政区被指定为第八政区(Region VIII),由6个省份组成:比利兰省(Biliran)、东萨马省(Eastern Samar)、莱特省(Leyte)、北萨马省(Northern Samar)、萨马省(Samar)、南莱特省(Southern Leyte)。这些省份位于米沙鄢群岛最东边的莱特岛、萨马岛及比利兰岛。政区中心是塔克洛班市(Tacloban City),为莱特省的三个城市之一。卡尔巴由格市(Calbayog City)是西萨马省的两个城市之一,也是菲律宾国内最老的城市之一。2010年人口为410万人。(十二)三宝颜半岛

三宝颜半岛(Zamboanga Peninsula)是菲律宾棉兰老岛西部延伸出的一个半岛,同时也是菲律宾的第九大区,下辖有北三宝颜省(Zamboanga del Norte)、南三宝颜省(Zamboanga del Sur)、三宝颜锡布格(Zamboanga Sibugay)省和半岛顶端的三宝颜市。三宝颜半岛北临苏禄海,南临西里伯斯海的摩洛湾,西为苏禄群岛,面积14810.7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340万人。

三宝颜半岛是菲律宾棉兰老岛西部半弧形长条半岛,往西南伸向苏禄群岛与婆罗洲,面积约14 500平方千米。北面和西面濒苏禄海,南临莫罗湾(Moro Gulf)。达皮丹(Dapitan)港是中央特别市,位于第波罗东北方,是菲律宾国父黎刹1892—1896年的放逐地,现为黎刹国家公园所在地。半岛大部分居民是从米沙鄢群岛迁来的天主教徒,但穆斯林是一个强有力的少数民族。(十三)北棉兰老

北棉兰老(Northern Mindanao)是菲律宾第十大区,位于棉兰老岛上,面积17 125平方千米,首府卡加延—德奥罗(Cagayan de Oro)。下辖布基农(Bukidnon)、甘米银(Camiguin)、北拉瑙(Lanao del Norte)、西米萨米斯(Misamis Occidental)和东米萨米斯(Misamis Oriental)5个省份。(十四)达沃区

达沃区(或称大堡区,Davao),是菲律宾南部的行政大区。该政区被指定为第十一政区(RegionⅪ),位于棉兰老岛东部,临菲律宾海和大堡湾,包括北达沃(Davao del Norte)、东达沃(Davao Oriental)、南达沃(Davao del Sur)和康波斯特拉谷省(Compostela Valley),总面积20 244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430万人,首府为达沃。(十五)Soccsksargen

Soccsksargen是菲律宾的一个大区,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的中部。该政区被指定为第十二政区(Region XII),面积14 373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410万人。

Soccsksargen旧称中棉兰老大区,在加入一个原属南棉兰老大区的省份后,改作今日的名称。此名称由大区内四个省及一个城市的缩写所组成,SoC-C-SK-Sar-Gen所代表的省份及城市为:SoC:南哥打巴托省(South Cotabato);C:哥打巴托省(Cotabato);SK:苏丹库达拉(Sultan Kudarat);Sar:萨兰加尼(Sarangani)及Gen:圣多斯将军市(General Santos City)。因此,或许可以按各省及城市翻译后的缩写译为“南北哥苏库萨将大区”。

Soccsksargen的行政中心是科罗纳达尔市(Koronadal City),位于南哥打巴托省。在2004年3月30日以前,该大区的行政中心仍在哥打巴托市,之后迁移到科罗纳达尔市。

哥打巴托市(Cotabato City)在地理上虽然位于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的马京达瑙省(Maguindanao)之内,但行政上却属于Soccsksargen,享有独立的行政。不过,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在国会的席位却设于哥打巴托市内。在1987年穆斯林自治区成立之前,马京达瑙省属于中棉兰老大区,即现在的Soccsksargen大区。

流经哥打巴托市的棉兰老大河(Rio Grande de Mindanao)是本岛最长的河流,也是菲律宾第二长的河流。(十六)卡拉加

卡拉加(Caraga)是菲律宾南部的行政大区。该政区被指定为第十三政区(Region XIII),位于棉兰老岛东北部和附近的岛屿上,包括北阿古桑(Agusan del Norte)、南阿古桑(Agusan del Sur)、北苏里高(Surigao del Norte)、南苏里高(Surigao del Sur)和迪纳加特群岛省(Dinagat Islands)5个省,总面积21 741平方千米,首府为布图安市(Butuan)。(十七)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

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Autonomous Region in Muslim Mindanao,ARMM)是菲律宾南部一个穆斯林自治大区,包括了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巴西兰省(Basilan)、南拉瑙省(Lanao del Sur)、苏禄省(Sulu)、塔威塔威省(Tawi-Tawi)、马京达瑙省(Maguindanao)5个省。该大区拥有自己的政府,驻于哥打巴托市。面积26 974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为320万人。

由于菲律宾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特点,在殖民地时期,菲律宾的穆斯林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冲突持续了几百年。菲律宾独立以后,南部棉兰老岛的穆斯林分离主义势力和政府之间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武装冲突,约有12万人在冲突中丧生。

第三节 主要城市

根据菲律宾亚洲管理研究所(As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AIM)一份2007年菲律宾城市全球竞争力调查,将菲律宾90座城市依规模分成大、中、小三个等级,再依生活质量、经商成本、地方经济活力、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以及地方政府效率等项目评分,选出了总计25座表现优异的城市。以下选取几个主要城市加以介绍。(一)马尼拉

马尼拉是菲律宾共和国的首都,素有“东方明珠”之称,是菲律宾总统府马拉卡南宫的所在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它地处菲律宾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吕宋岛西岸,也称“小吕宋”,濒临天然的优良港湾——马尼拉湾。

马尼拉建在巴石河两岸,河流把城市分成两大部分。1976年11月,菲律宾政府决定把马尼拉、奎松、卡洛奥坎、帕萨伊4个市和玛卡蒂等13个区合并,组成大马尼拉市,面积达636平方千米。马尼拉现有人口1 000多万,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亚洲最欧化的城市,有人称之为“亚洲的纽约”。

马尼拉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它在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及中亚古文明的基础上,融合西班牙、美国的西洋文明,形成东西合璧的文化。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黎盖斯比从马尼拉登陆,入侵并占领了菲律宾,然后在现在的马尼拉市中心——巴石河南岸建立了城堡和炮台。自那时起,这里便成了西班牙殖民统治当局的首府。1898年,美国人打进马尼拉,取代了西班牙对菲律宾的统治,随后又征服了附近的尼格罗族,把四周的乡镇和地区并入马尼拉,使马尼拉范围逐渐扩大。1901年7月31日,马尼拉被辟为菲律宾的特别城市,成了美国统治菲律宾的基地。从此,巴石河北岸的商业区内,大银行、大公司、大饭店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1946年7月4日,菲律宾正式独立,将马尼拉定为首都。今天的马尼拉,是一座市容整洁的热带花园城市,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商埠。

马尼拉是菲律宾的经济中心,它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工业企业,主要有纺织、榨油、碾米、制糖、烟草、麻绳、冶金企业等,产值占全国的60%。近年来,跨国公司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优势,纷纷将呼叫中心等设在马尼拉,形成独具特色的全球服务外包基地。马尼拉还是菲律宾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港口,全国出口货物的三分之一和进口货物的五分之四集中在这里。

马尼拉集中了许多所高等学府,最著名的有菲律宾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菲律宾亚洲管理学院(As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雅典耀大学(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等,菲律宾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毕业于这些学府。(二)奎松城

奎松市(Quezon City)是全国第一大岛吕宋岛上的城市区域,是菲律宾人口第一大城,也是1948年至1976年的首都。面积166.2平方千米。奎松市建市于1939年,市名源自前菲律宾总统曼努埃尔·奎松(Manuel L. Quezon)。今天的奎松市是马尼拉大都会的一个主要部分,菲律宾另有一个奎松省,位于吕宋岛东南部的甲拉巴松,其省名也是取自前总统曼努埃尔·奎松之名。由于奎松市曾经是菲律宾首都,所以有许多政府大厦和国会前址可见。菲律宾两所名门学府——马尼拉大学和菲律宾大学(分校)均坐落于此城。奎松市是菲律宾最富有的地方政府,市内建有许多宽广的公园、绿荫大道及许多住宅区和商业区。奎松市亦是菲律宾主要娱乐中心,许多电视节目、音乐及电影在此制作,所以被称为菲律宾的好莱坞。市民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2002年,该市内新增两个主教辖区,分别是Cubao和Novaliches。(三)宿务市

宿务(Cebu)是菲律宾最早开发的城市,被誉为“南方皇后市”(Queen City of the South)。1521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由西班牙航行到中南美洲,途中惊喜地发现了这个美丽静谧的小岛。宿务市位于宿务岛的东部沿海,是菲律宾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马尼拉,系中央直辖市。宿务面积340平方千米,人口70多万。宿务市、曼达威市和拉普拉普市组成大宿务,总人口110万,是米沙鄢地区的经济中心。

宿务市由于地处战略位置,已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和工业中心,是马尼拉之外的最大的经济中心。玉米、椰子干、芒果、烟草、水产和木材等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宿务拥有全国最大的椰子油提炼厂。此外,还有卷烟厂、糖厂、陶瓷厂和啤酒厂。宿务的贝壳工艺品制作业因有丰富的资源,产量很大。宿务常年温度在24℃~30℃,全年温度均衡;6~10月,降雨量平均为150毫米,3~5月降雨最少。宿务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强烈地吸引着海内外游人,每年有约40万国内外游客。宿务的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是菲律宾南部的海运和空运中心。菲律宾80%的国内航运以宿务港为基地,有20多条海运线通往国内40多个港口。(四)达沃市

达沃市是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最重要的城市,位于该岛东部,面积2 433.61平方千米,2007年常住人口136万人,加上流动人口超过200万,是菲律宾第三大城市。达沃市临达沃湾,是达沃区首府,为棉兰老岛主要港口和贸易中心。30多年前,它还是菲律宾的第六大城市,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马尼拉和宿务的第三大城市。达沃市的战略位置使其不仅成为棉兰老岛地区南部以及整个棉兰老岛的贸易中心,同时也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的贸易中心。达沃市也是菲律宾棉兰老岛空运、海运中心和繁忙的商业中心,每年吸引国内外大批游客到此游览。达沃还是南岛会议、展览中心,每年都举办很多展会,吸引着关注南岛事务、商务的人来此参会和参展。

达沃市属无台风区域,全年气候温和,无明显湿润或干燥天气,温度升降幅度在20℃~32℃间,年平均降雨量达到2 000毫米。由于四季如春,众多的椰林和香蕉园相互交错,环境幽静,达沃素有“南海乐园”之称,是菲律宾著名游览胜地。农业是达沃市最大的经济产业,盛产西瓜、芒果、榴莲、柚子、红毛丹果、草莓、菠萝等。

作为菲律宾南部的门户城市,达沃市与菲律宾主要城市之间的海陆空运输渠道都非常便利。从达沃市飞往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只需1小时40分钟,而飞往宿务市只需40分种。达沃市拥有两个公有港口以及9个私有港口。(五)碧瑶市

碧瑶(City of Baguio)是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本格特省的一个城市。1900年,美国人在Ibaloi村庄的遗址上创建了碧瑶。1909年9月1日,碧瑶市被菲律宾议政委员会(Philippine Commission)指定为菲国的“夏都”。

碧瑶原是菲律宾北方山区部落伊戈洛特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市至今才80多年。和马尼拉、宿务一起被认为是菲律宾华人的主要聚居城市。“碧瑶”这一称呼,当地土话意为“风景”,后来福建籍的华侨用闽南话称它为“碧瑶”,既谐音又雅气。古人称“瑶池”为“仙景”,云雾缭绕的迷人山城,碧瑶真的如仙境一般。这使它获得了三个雅称:夏都、松树之城和花都。碧瑶是一座建在海拔1 500米高山之上的山顶之城,四季如春,气温常年在20℃左右,这对地处热带的菲律宾的确是个难得的避暑胜地。马尼拉的气温与碧瑶相差很大,当马尼拉人在30℃以上的炎热高温下煎熬时,碧瑶的天气却可以穿夹衣。

碧瑶周围的金、银、铜矿含量十分丰富。20世纪初成立了开采公司,由政府和私人联合股份,但开采的技术仍然十分原始,以半手工操作为主,直到二战后才采用半机械的设备。其次是手工艺雕刻生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欧美东南亚一带。第三为蔬菜生产,战后五六十年代有许多华侨曾从事农业蔬菜生产。

碧瑶的文教事业凌驾其他省市之上,被称为菲律宾北部教育中心。全市有5所大专院校,40多所中小学,学生总数10万余人,占全市人口二分之一。全市有十多家电影院,五六家电台电视台。由于市民有阅读报刊的习惯,每天夜间均有派送报纸的专车。许多菲律宾的全国会议甚至国际会议都选择将碧瑶作为召开地点。在碧瑶,较为突出的风景区和名胜古迹有十几处。其中有矿景公园、万寿宫、海约翰美军休养所、菲律宾士官军事学校、罗列斯圣母纪念坛、普陀寺、少数民族博物馆等等。(六)三宝颜市

三宝颜市是菲律宾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就人口而言,是菲律宾第六大城市;就面积而言,是菲律宾第三大城市。三宝颜(Zamboanga)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三宝颜半岛上,与苏禄群岛遥望,濒临巴西兰海峡,面积1 483.384 9平方千米。处在狭窄的沿海平原,终年炎热,年平均降水量为900毫米。三宝颜建于1635年,曾被西班牙殖民者焚毁,后重建。1936年成为直辖市。三宝颜的名字来自马来语,意思是“鲜花之城”。“三宝颜”中的“三宝”是一种蒿杆,在潮水低的时候用来撑船的。三宝颜是摩洛人的黄铜和紫铜制品中心,也是贝壳集散地、重要的渔业基地。三宝颜主要经济行业是制造业和农渔业,是菲律宾沙丁鱼之都,是棉兰老岛的商业、工业、银行、教育、会展、旅游中心。三宝颜还是菲律宾的国际转运港,是中国香港—菲律宾马尼拉—澳大利亚航线必经之地。出口橡胶、珍珠、椰子、优质硬木、鱼类、麻和果品等,并进口大米。

三宝颜市最古老的少数民族是萨马人、苏巴农人、巴姚人和陶苏格人,从13世纪起他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三宝颜市使用的方言受西班牙语的影响很深,是菲律宾甚至整个亚洲唯一一个大多数人说西班牙克里奥尔语的城市,70%带有克里奥尔语的痕迹,30%是本地方言。(七)八打雁市

八打雁(Batangas)是菲律宾吕宋岛西南部港市,八打雁省首府,位于八打雁湾东北部,北距马尼拉约90千米,人口30万左右(2010年)。八打雁与马尼拉有铁路和公路连接,沿岸有航运的停泊港。而且它还是稻米、糖、玉米、椰子和鱼的集散地。(八)黎牙实比市

黎牙实比(Legaspi)市位于菲律宾吕宋岛,是阿尔拜省的首府。黎牙实比位于阿尔拜省的东南部,是阿尔拜省唯一一座城市,也是贸易中心。这里土地肥沃,火山众多。

黎牙实比原为人名,是15世纪西班牙入侵菲律宾时的总指挥。1569年,西班牙国王任命黎牙实比为菲律宾总督。1572年,西班牙军攻占吕宋岛当年,黎牙实比在马尼拉病死。为纪念这位成功的殖民者和冒险家,于是将该城以其名字命名。(九)卡加延—德奥罗市

卡加延—德奥罗市(Cagayan de Oro)是菲律宾棉兰老岛港市,东米萨米斯省首府,位于棉兰老岛北部的马卡哈拉湾南岸。17世纪曾作为西班牙传教站,建立城堡。横贯棉兰老岛北岸的公路由此通过。该地主要出口稻、玉米和椰干;进口鱼和鱼制品。

第三章 民族、宗教与习俗

第一节 民族

一、概况

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2007年人口88 574,614人,2010年人口达9 210多万人,有180多个本土民族(indigenous ethnic group),其中半数以上代表着独特的语言群体(unique linguistic group),讲171种本土语言(native language)。此外,菲律宾还有华人、西班牙人、美国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日本人、犹太人、韩国人、墨西哥人等非本土族群,有着西班牙语、英语、华语、阿拉伯语、日语、马来语、南亚语等外来语言。在人种特征方面,本土民族中的绝大多数属于蒙古人种马来类型,只有阿埃塔人属于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利陀类型。本土语言和方言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1962年,他加禄语被定为国语,英语为通用语言。

菲律宾民族的渊源非常复杂。据菲律宾著名考古人类学家拜也教授的研究,现在菲律宾的民族皆为外来移民的后裔,菲律宾历史上共有七次移民浪潮。在距今2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菲律宾就有通过陆桥移入的类似“爪哇人”的人类在那里栖息,此为第一次移民浪潮。这一波移民在冰河时代的末期就已经全部消灭了。在距今2.5万年前至1.5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又有一种小黑人和古澳型沙盖族从南方迁入菲律宾,现今近于消灭的小黑人、巴格里道族和沙盖人就是他们的后裔,此乃第二次。距今1.5万年前至1.2万年前之间的中石器时代末期,有一种矮小圆头的原马来人循着小黑人过去迁入的路线进入菲律宾,其后裔分布在今菲律宾的山野丛林间,生活仍极为落后,此为第三次。约在6 000年前至5 000年前之间的新石器时代初期,有一种身材较高的水上民族,学名为“印度尼西安甲型”的移民,由北方乘独木舟或竹排木筏来到菲律宾,这是第四次。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的后期,有一批“印度尼西安乙型”的水上民族从中国南部沿海和安南迁到台湾和吕宋岛,此为第五次。约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间的菲律宾青铜器时代,作为第五次移民的延续,又有一批在文化上较上一次进步的移民进入吕宋岛的北部,此为第六次。最后一次移民约在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后300年之间,有一大批新马来人乘船来到菲律宾的南部。一路从婆罗洲的西海岸移入巴拉湾、民都洛,而至吕宋岛;另一路从西里伯海峡移入棉兰老岛,而至米沙鄢群岛。此外,来自中国南方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海商也对菲律宾民族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殖民者东来后,一些非亚洲族群进入菲律宾更是加强了菲律宾民族渊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民族众多,语言也众多。除了171种本土语言外,还有很多种外来语言在菲律宾使用。1565年随着黎牙实比从墨西哥启航前往菲律宾,西班牙语开始被引入这个群岛。1593年,第一台印刷机在菲律宾问世。17世纪,西班牙各修会在菲律宾建立了第一批大学,其中有些被认为是亚洲最古老的大学。在西班牙王室通过墨西哥间接统治菲律宾时期,西班牙语是教育、贸易、政治和宗教用语。到了19世纪,西班牙语成了菲律宾的通用语,尽管主要是在受了教育的菲律宾人中使用。1899年短命的第一菲律宾共和国将西班牙语定为国语,宪法和国歌都是用西班牙语写的。1898年美西战争后,西班牙将菲律宾转让给美国,西班牙语的使用开始下降。195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将西班牙语作为第一或第二语言来使用的菲律宾人仅为人口的6%。199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西班牙语的使用者缩减为2 500人。1973年开始,西班牙语不再作为官方语言,1987年开始不再作为大学必修课。但是西班牙语还是被菲西混血者以及西班牙裔所使用。

菲律宾第一次接触英语是在1762年,这一年英国人开始入侵马尼拉。但是那个时期英语的使用很少,也没有持续的影响力。1898年至1946年,菲律宾处在美国的主权之下,英语成为一种重要语言。至今英语仍为菲律宾的官方语言。英语在菲律宾的商业、政府、立法系统、医药、科学和教育等方面是主导语言。

汉语普通话是菲律宾华文学校的教学媒介,也是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的通用语。其分支闽南话是大多数菲律宾华人使用的语言,使用者多为来自中国福建省的移民后裔。另一分支广东话也在菲律宾华人中使用,使用者多为来自中国广东省的移民后裔。

阿拉伯语为一些穆斯林人所使用,自14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后便成为宗教和教学用语。阿拉伯语主要在伊斯兰宗教学校使用,很少在官方文书或日常会话中使用,其功能和使用情况很像在天主教中使用的拉丁语。

二、本土主要民族

菲律宾民族众多,民族渊源错综复杂,其民族群体通常依照血统和语言界定自己的身份。现将菲律宾一些主要的本土民族作一简要介绍。(一)米沙鄢人(Visayans)

米沙鄢人是一个本土民族,主要分布在米沙鄢群岛、民都洛岛南部沿海、巴拉望岛北部、棉兰老岛东部和北部沿海。米沙鄢人使用菲律宾中部地区的米沙鄢语,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该语有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文化水平较高,主要有宿务语(Cebuano)、希利盖侬语(Hiligaynon)和瓦瑞瓦瑞语(Waray-Waray)三种方言,200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见表3-2),以上述三种方言为母语的人数分别为2 000万人、700万人、310万人,总数达到了3 010万人,超过了总人口的39%。此外还有诺姆布罗玛侬语(Romblomanon)(200 379人)、马斯巴特诺语(Masbateno)(53万人)、阿克那农语(Aklanon)(52万人)、吉那瑞语A(Kinaray-A) (105.1万人)以及库优侬语(Cuyonon)(179 185人)等其他的方言群体。米沙鄢人信仰天主教,但仍保有万物有灵信仰的残余。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种族语言群体,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陶苏格人(Tausugs),使用的语言属于米沙鄢语,但是他们并不认同自己为米沙鄢人,只是用米沙鄢人身份来指称那些基督徒。相传米沙鄢人的祖先古代是从中国经吕宋岛迁入的。7世纪中叶至13世纪末,又有一批新马来人从加里曼丹岛逐渐迁入,他们相互融合逐渐成为米沙鄢人。米沙鄢人早期受印度文化影响,后来受西班牙和美国文化的影响。米沙鄢人过去擅长航海贸易,也喜欢抢掠,现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椰子、烟草等。表3-1 米沙鄢语各语支* 仅限菲律宾。** 仅限菲律宾。*** 仅限菲律宾;全世界有102.2万人。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Visayans.(二)他加禄人(Togalogs)

他加禄人是菲律宾第二大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以他加禄语为母语的人数为2 2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9%。主要居住在吕宋岛的中、南部,以马尼拉市及其周围地带为聚居区,部分居住在民都洛岛、马斯巴特岛和马林杜克岛。使用的他加禄语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由拉丁字母组成的文字,1937年被选定作为国语的基础。菲律宾的国语Filipino事实上是他加禄语的一个标准化版本,全国大约有70%的人口能讲国语。80%以上的他加禄人信仰天主教。他加禄人是公元前3世纪由亚洲大陆迁来的新马来人的后裔,现在多混有华人和西班牙人的血统。该民族早期受印度文化影响,近代主要受西班牙和美国文化影响,是菲律宾各民族中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城市里的他加禄人大多经商或在政府机关工作,许多人在政府里担任领导职务。大部分他加禄人生活在农村,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并广为栽种香蕉、椰子、芒果、咖啡等树种以及各种蔬菜、蕉麻、甘蔗、烟草等。(三)伊洛克人(Ilocanos)

伊洛克人是菲律宾的第三大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以伊洛克语为母语的人数为770万人,约占总人数的10%。使用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伊洛克语,有文字。多数伊洛克人信奉菲律宾独有的教派——阿格里佩教,部分人信仰天主教,还有少部分人保持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伊洛克人因倾向迁徙而出名,其主要居住地是在吕宋岛西北部的低地和沿海地区,但是历经西班牙殖民统治时代的数个世纪一直到现在,今天的伊洛克人已经扩散到了中吕宋、马尼拉、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的一些城镇。很多的菲裔美国人是伊洛克人血统,在夏威夷,他们占了菲裔美国人人口的85%。伊洛克人是1 000多年前迁入的新马来人的后裔,历史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则受西班牙和美国文化的影响较多。他们主要从事灌溉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烟草、甘蔗和薯类,是菲律宾群岛上第一个引种棉花的民族。(四)比科尔人(Bicolanos)

比科尔人是菲律宾的第四大民族,使用比科尔语,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本民族的文字,有阿尔拜比科尔语(Albay Bicolano)、中比科尔语(Central Bicolano)、艾里加比科尔语(Iriga Bicolano)、北卡坦端内斯岛比科尔语(Northern Catanduanes Bicolano)、南卡坦端内斯岛比科尔语(Southern Catanduanes Bicolano)等多种方言,使用各种方言的群体之间相互难以理解。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以北卡坦端内斯岛比科尔语和南卡坦端内斯岛比科尔语为母语的人口共有370万,约占总人口的4.8%。多数比科尔人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比科尔地区,天主教堂每天都做弥撒。比科尔人分布在吕宋岛东南部近海地区、比科尔半岛以及卡坦端内斯岛、马斯巴特岛上,系铁器时代来自中国南方讲南岛语的移民的后裔,其中一些混有华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血统。在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帆船贸易时代,比科尔地区是主要的造船基地,但是由于地处台风地带,该地区仍然是菲律宾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番薯、豆类、可可、蕉麻等。表3-2 菲律宾18种母语及其使用人数对应表(2000年人口普查)* Philippine Census,2000. Table 11. Household Population by Ethnicity,Sex and Region. 2000.** Lobel,Jason. An Satuyang Tataramon-Ethnologue. Albay Bicolano(Dialects:Buhi,Daraga,Libon,Oas,and Ligao).*** Lobel,Jason. An Satuyang Tataramon-Ethnologue. Central Bicolano(Dialects:Naga,Legazpi,Daet,Partido,and Virac).资料来源:维基百科英文网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Languages_of_the_Philippines.

三、本土少数民族

(一)摩洛人(Moros)“Moro”一词的英文含义为“Moor”,是其他族群对菲南穆斯林的一个蔑称,不过一些菲律宾穆斯林却应用这一词并自豪地用“Bangsamoro”(意为“摩洛民族”)来称呼其家乡。摩洛人分布在棉兰老岛西部和西南部、苏禄群岛和巴拉望岛南部,由多个种族语言群体构成,主要有马拉瑙人(Maranaos)、马京达瑙人(Maguindanaos)和陶苏格人(Tausugs)三大亚族,(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分别为115万、110万和102.2万,共327.2万,约占总人口的4.3%。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亚族,包括苏禄群岛的萨马尔人(Samals)[或称巴召人、巴交人(Bajaus)]、南三宝颜省的亚坎人(Yakans)、南棉兰老地区的伊拉农人(Illanuns)和桑吉尔人(Sangils)、巴拉望南部的美拉巴格兰人(Melabugnans)、卡加延群岛的贾马—马蓬人(Jama-Mapuns)等。摩洛人是由15至16世纪接受伊斯兰教的当地居民和来自印尼、马来亚的马来人混合而成,属于蒙古人种马来型,使用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多种语言,有阿拉伯字母组成的文字。摩洛人有独立的司法和教育系统,主要集中在哥达巴托市。

这些亚族群尽管都被称为摩洛人,但是他们在宗教信仰、血统、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并且一直到最近在政治上才彼此独立。大部分的亚族群信仰伊斯兰教,但亚坎人并不信仰伊斯兰教,散居在各小岛的巴召人没有宗教信仰;陶苏格人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有“穆斯林中的穆斯林”之称,而巴召人和亚坎人在伊斯兰教义的遵守和实践方面并不热忱。马京达瑙人主要分布在南北哥达巴托省的棉兰老河流域,多数人从事农业,刀耕火种,有些人从事手工业,能制造各种武器。马罗瑙人主要分布在兰老湖周围地区,种植稻谷和玉米,并从事渔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陶苏格人主要分布在苏禄群岛,住在内地的以务农为主,种植稻谷、玉米、椰子、木薯等;住在沿海的则以经商和航海著名,部分人从事渔业。萨马尔人分布在三宝颜半岛沿海地区及苏禄群岛南部,靠渔业和经商为生,长年生活在船上,有“水上吉普赛人”之称。亚坎人主要分布在巴兰西岛,从事旱地农业,种植稻谷和番薯,同时也捕鱼和狩猎。(二)邦板牙人(Kapampangans)

邦板牙人分布在吕宋岛的中央平原,从巴丹省直到新怡诗夏省,使用邦板牙语,语音与他加禄语相似,有本民族的文字。据2000年人口普查,菲律宾以邦板牙语为母语的人数为240万人,约占总人数的3.1%。大部分邦板牙人是天主教徒。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代,邦板牙是有名的勇敢战士的来源地,在殖民军中有一支邦板牙分遣队帮助守卫马尼拉,以抵抗林凤的进攻,也帮助西班牙人同荷兰人、英国人及穆斯林袭击者战斗。在近代,邦板牙人连同他加禄人在菲律宾革命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此外,邦板牙人因其烹饪才能而出名,特别是能做独特而又美味的食物,也因其友善和快乐而出名。邦板牙人现已逐渐同化于他加禄人,社会经济水平较高,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谷和甘蔗,也种植蔬菜和水果;手工业发达,刺绣手工艺达到很高水平。(三)邦加锡南人(Pangasinan)

邦加锡南人分布在吕宋岛西北部的沿海地带。据菲律宾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以邦加锡南语为母语的人数为154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邦加锡南人的语言接近伊洛克语,有本民族的文字,现逐渐同化于伊洛克人。不过,到底是邦加锡南人源自伊洛克人还是相反,至今还没有结论。邦加锡南人是菲律宾最早同中国发生联系的民族之一,同中国人有着定期的贸易,也有中国人在那里长期定居,特别是在仁牙因湾附近的城镇。邦加锡南人多信奉天主教,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谷、玉米、芒果、甘蔗、烟草、椰子等。(四)伊巴纳格人(Ibanag)

伊巴纳格人也称卡加扬人,分布在卡加延省、伊沙贝拉省和新比斯开省,在许多地方和伊洛克人杂居并逐渐同化于伊洛克人,人口50多万人,是菲律宾最大的少数族群之一。伊巴纳格人使用伊巴纳格语,无文字。由于菲律宾政府力图取代少数民族语言,强加菲律宾语国语(Filipino)作为通用语,如今伊巴纳格语的使用人群减少了,据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以伊巴纳格语作为母语的人数仅为32万,伊巴纳格语正慢慢被取代。不过国外的伊巴纳格人依然使用着伊巴纳格语。此外,很多的伊巴纳格人使用伊洛克语,伊洛克语多年来一直在排挤伊巴纳格语而成为地区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在经济上,伊巴纳格人主要种植烟草。(五)伊巴坦人(Ivatan)

伊巴坦人是菲律宾的一个种族语言群体,是居于吕宋北部和台湾之间的巴丹群岛的主体居民,2000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5 834人。伊巴坦人的母语是伊巴坦语,同伊洛克语很相近,属南岛语系,有两种方言,包括Basco和Ibayáten,可能还包括雅美语(Yami)。伊巴坦人普遍讲他加禄语和英语。尽管有些伊巴坦人还是保留有祖先崇拜和精灵崇拜,但大多数人是天主教徒。不过基督教的教派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巴丹群岛的一些主要城镇。有关伊巴坦人的历史,文献中没有多少记载,目前学者还是不能确定他们确切的族群起源,即史前的伊巴坦人到底是来自吕宋北部还是中国南部和台湾岛。伊巴坦人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甘蔗和各种蔬菜,还饲养水牛;手工业中纺织和编织较发达。(六)桑巴尔人(Sambal)

桑巴尔人主要分布在三描礼士省、奥隆加坡市、邦加锡南省的玻璃脑和安达市。目前三描礼士省伊拜市以北的城市桑巴尔人占了大多数。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为134 887人,使用桑巴尔语,提那语(Tina)、玻璃脑语(Bolinao)和波特兰语(Botolan)是其分支。桑巴尔语与邦板牙语和尚在黎刹省塔内市使用的古他加禄语十分相近,有本民族的文字。至今大多数桑巴尔人奉行偶像崇拜和自然崇拜。桑巴尔人主要从事渔业。现在桑巴尔人与吕宋岛的较大民族日益接近,北部的桑巴尔人同伊洛克人、南部的桑巴尔人同他加禄人由于杂居和通婚而出现了人种混合,生活习惯逐渐接近。(七)部落群体(Tribal groups)

菲律宾有100多个基于高地和海洋而生活的部落群体,他们是最少受西方和伊斯兰文化影响的群体。尽管一些吕宋的部落群体已经西方化,如在科迪勒拉行政区,基督新教占了主导地位,但生活在棉兰老和巴拉望的部落群体一般还是信仰万物有灵论,尽管棉兰老很多的部落群体奉行民俗回教(或称通俗伊斯兰教)。

1. 伊戈罗特人(Igorot)

伊戈罗特是菲律宾吕宋岛高山地区人们的称呼。伊戈罗特人也被称为山民(Cordillerano),一个近来非正式的吕宋山区部落民的称呼,试图在政治上纠正并避开“伊戈罗特”一词的争议,因为它含有野蛮、落后等负面的意涵,一些卡林加和伊富高人也不愿意接受“伊戈罗特”这一称呼。高山地区是伊戈罗特人的祖传居住地,包括阿布拉、阿巴尧、本格特、卡林加、高山、伊富高6个省及碧瑶市。伊戈罗特人分为6个种族语言群体:邦都人(Bontoc)、伊巴吕(Ibaloi)、伊富高人(Ifugao)、阿巴尧(Apayao)、卡林加(Kalinga)、坎卡奈人(Kankanai)。邦都人生活在中部高山省,使用邦都语,过去因其猎头习俗而闻名,主要从事农业,耕种梯田,保持较原始的集体协作劳动方式。伊巴吕人生活在南本格特,使用伊巴吕语,从事传统农业,种植水稻。伊巴吕语与邦加锡南语相近,属于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伊富高人生活在伊富高省,使用四种不同的伊富高语,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保持万物有灵和多神信仰,也盛行祖先崇拜,因其梯田稻作而闻名,著名的“巴纳伟”(Banaue)梯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阿巴尧人生活在北阿巴尧,阿巴尧河岸及其支流地区,使用阿巴尧语。以往有猎人头的习俗,从事刀耕火种式的旱稻种植,不过在周边邻人的影响下也开始从事水稻种植。男人负责清理林地,从事狩猎和捕捞,女人负责耕种和收割,处理家务并从事手工业。主要商品作物是咖啡。卡林加人分布在卡林加—阿巴尧省,部分居住在卡加延省,使用卡林加语。卡林加社会很重视血族关系,亲戚被认为有义务为任何一个成员所受的伤害进行复仇。但是争执通常由地方头人处理,他在听取各方意见后惩罚犯错者,这一和平协商制度将传统的战争和猎人头行为减至最低,并充当了一种血族关系和社会联系的肇始、维系、修复及强化机制。卡加林分为南北两支,北支被认为是菲律宾北部身佩饰物最多的民族(族支)。主要种植旱稻和水稻。坎卡奈人分布在高山省西部、南伊洛戈斯省东南部、本格特省北部及其他一些地区。坎卡奈人在山区的崎岖地带修建梯田以尽量扩大农作空间。

2. 鲁玛徳人(Lumad)“鲁玛徳”(Lumad)为宿务语词,是katawhang lumad(意为“本土民族”)的缩写,意为“本土的”(native or indigenous),用来表示菲律宾南部的一群本土民族,这一名称被1986年建立的棉兰老本土民族联盟(LMPF)的代表正式采用,表示棉兰老非伊斯兰化本土族群的自我归属和集体人同。鲁玛徳人包含有18个种族语言群体:阿塔人(Ata)、巴国波人(Bagobo)、板瓦恩人(Banwaon)、布拉安人(B'laan)、布基农人(Bukidnon)、迪巴巴翁人(Dibabawon)、希盖侬人(Higaonon)、麻蛮瓦人(Mamanwa)、曼达雅人(Mandaya)、蛮谷宛干人(Manguwangan)、玛娄波人(Manobo)、曼萨卡人(Mansaka)、苏班侬人(Subanon)、塔噶考娄人(Tagakaolo)、塔萨代人(Tasaday)、梯波伊尔人(Tboil)、特杜瑞人(Teduray)和乌波人(Ubo),生活在山区腹地、森林地带、低地及沿海地区,其中以棉兰老东南部达沃地区最多。

3. 芒扬人(Mangyan)“芒扬人”是一个总称,包含有8个在民都洛岛发现的土著部落群体,每个都有自己的部落名称、语言和传统习俗。总人口大约在10万,但是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因为要统计边远而又隐居的部落群体有很大的困难,很多的部落与外界没有联系。从北到南,岛上的部落群体依次为:伊拉亚人(Irayas)、阿郎甘人(Alangans)、塔狄阿望人(Tadiawans)、托布伊徳人(Tawbuids)、布熙徳人(Buhid)、哈努诺人(Hanunoos)。南部海岸还有一个被称为惹他格弄(Ratagnon)的部落,岛东部一个被称为邦贡(Bangon)的部落可能是托布伊徳人的一个分支,因为他们讲托布伊徳语的西部方言。芒扬人各部落的语言相互之间难以交流,尽管共有一些词汇,倒是托布伊徳语与熙徳语比较相近。芒扬人传统的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论。大约有10%的人皈依了基督教,包括罗马天主教和福音新教,《新约圣经》已以6种芒扬部落语言出版。芒扬人身材矮小,头发硬直,肤色较其他矮黑人浅,可能是尼格利陀人的一个支派。芒扬人大体上是生存农业从事者,种植各种甘薯、高地旱稻和芋头,也捕捉野猪和一些小动物,很多生活上与平原地区的人联系密切的就兜售诸如香蕉和姜之类一些经济作物。

4. 尼格利陀人(Negritos)

尼格利陀人是菲律宾群岛上最古老的民族,广泛地分布在吕宋岛东部和北部山区,以及棉兰老、民都洛、巴拉望和内格罗斯等岛屿的山林地带。他们文化落后,原有自己的语言,现改说马来语,无文字,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尼格利陀人与非洲的俾格米人有一些共同的身体特征,包括身材矮小,皮肤黝黑,毛发卷曲,但是他们的起源和前往亚洲的迁徙路线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尼格利陀人在各地有不同的称呼,住在吕宋中部的叫巴鲁牙斯(Balugas),住在伊洛克地区的叫阿埃塔(Aetas)、阿提或伊他(Ati,Ita),住在吕宋岛东部地区的叫杜麻牙斯(Dumagas),住在巴拉望的叫巴达克斯(Batacs),住在民都洛岛的叫芒扬人(Mangans)。他们种植旱稻、玉米,饲养家禽,捕鱼狩猎,过着半定居生活。

5. 巴拉望部落(Palawan tribes)

巴拉望是菲律宾最大的省份,有几个本土种族语言群体生活在那里,即塔巴努阿人(Tagbanuas)、巴拉望人(Palawanos)和巴塔克人Batacks),他们住在山区或者是沿海偏僻的村庄里。据称,12世纪后期或13世纪来自印尼麻诺巴歇帝国的马来定居者到达那里之前很早,这些部落群体的祖先就已经是那里的主人了。巴塔克人是游牧民族,散居在巴拉望岛东南海岸,部落的大小事情由酋长决定。塔巴努阿人居住在巴拉望岛最北端,是游牧式水手,有自己的音节文字,部分人已定居。巴拉望人和塔巴努阿人很相似,在过去,他们无疑是同一个民族。巴拉望人居住在彼此看不见的房子里,房子周围是一些小块的耕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旱稻。

四、华侨华人

中国人很早就移居菲律宾。黄滋生在其《十六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中菲关系》一文中认为,“自公元七世纪起,即有华人移居菲律宾,这一说似较合理”,“至迟在唐代,我国同菲律宾就已存在贸易关系。由此推断,在唐朝时期,或具体说来是晚唐时期,我国就可能有移民在菲律宾”。此一说立足于贸易与移民的关系,认为出于贸易自身的需要,受限于航海技术、自然条件(如季候风),遭遇海难等因素,使得中国的出海商人和船员不得不在海外作短期或长期的居留。黄先生将海外贸易看作海外移民的主要诱因,与庄国土教授在《海外贸易与南洋开发与闽南华侨出国的关系——兼论华侨出国的原因》一文中的有关观点相一致,庄教授认为“古代闽南华侨出国主要与对外贸易相联系”。而在时段上与Eufronio M. Alip在其《十个世纪的中非关系》(Ten Centuries of Philippine-Chinese Relations)一书中相关观点相一致,即“华人移居菲律宾由几个浪潮组成,即七世纪的移民,十六十七世纪的移民,以及十九世纪的移民”。

最早明确记载华人在菲律宾居留情况的是西班牙殖民者。据史料汇编《菲律宾群岛》(The Philippine Islands,1493—1898年)所载,当1570年5月戈第抵达马尼拉时,发现那里住着40名已婚的中国人和20名日本人;而当黎牙实比1571年再次进攻马尼拉时,发现居住在那里的华人有150名。据Alip估计,至1565年黎牙实比登陆菲岛的时候,那里的中国人很可能不少于1 000人。

随着西班牙殖民者开始殖民菲律宾,马尼拉与墨西哥之间大帆船贸易的建立,菲中贸易迅速发展,抵达菲律宾的华人也大大增加,他们或为商人,或为工匠,或为劳工。至1584年,在菲中国人达4 000至5 000人,1588年达1万多人,1603年达2.5万人左右。1603年的第一次大屠杀后,在菲华人人数锐减。但到1639年第二次大屠杀发生前,华人人数又达到了3万人。第二次大屠杀后华人人数又锐减,但至1644年又有了2.5万至3万人,并且自1649年至1661年仅八连市场的华人都通常维持在1.5万左右。1662年的第三次大屠杀后,西班牙王室将在菲华人人数限制在6 000之内,以致17世纪余下的时段内在菲华人人数一直未能恢复旧观,在17世纪80年代八连市场通常只有5 000至6 000名华人。18世纪和19世纪前期,由于西班牙殖民政府的屠杀和驱逐,以及其他各项限制和迫害政策,在菲华人长时间维持在几千人左右,1839年达到11 575人后,1840年又骤降为5 729人,1849年才缓升至8 757人。1850年菲律宾总督颁布法令,鼓励庄园主和种植园主进口华人农业劳工,从那时起,中国移民的数量几乎不受限制。到1864年全菲华侨已超过1.8万人,1876年达30 797人,1896年则达10万人。

在菲律宾革命和美菲战争期间,菲律宾华侨为了躲避战乱,大量离菲。1903年,美国殖民当局对菲律宾进行人口普查,华侨仅有41 035人。1935年,华侨人口增至110 500人。1939年,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对旅居菲律宾的华侨进行一次全面登记,登记所得人数为13万,其中5万在马尼拉。日本占领时期,菲华侨社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生命财产受到了惨重的损失,华侨牺牲者估计达1万人,财产损失近2.5亿比索,也有很多华侨逃离菲律宾。

菲律宾独立后,菲华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是华人人数大幅上升,创历史新高。20世纪80年代末,菲律宾华人人数在60万至80万人之间。据庄国土教授的研究,2006年菲律宾华人的数量达到了150万。其次,华人政治地位变化。在殖民地时期,菲律宾华人一直作为外来侨民被区别对待,受到殖民政府的各种政策歧视甚至是迫害,无政治地位可言。二战结束至70年代中期,菲律宾政府对华人实行的严厉入籍政策,使华人在菲律宾社会政治生活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1974年中菲建交后,华人成批入籍,从侨民转变为公民,基本上享有与菲律宾土著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政治权益,也因此提升了华人的经济地位。菲律宾华人在继续保持出色的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开始表达参政意识,谨慎地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最后,华人经济地位的变化。自西属初期开始,华人就在菲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在由侨民向公民转变之前,菲律宾华人的政治地位低下,经济权益得不到保障。菲律宾独立后,华人政治地位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经济地位。

五、民族问题

菲律宾的民族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山地少数民族问题和摩洛人的分离主义问题。(一)山地少数民族问题

山地少数民族是指生活在内陆山区、人口较少和主要从事狩猎、采集、捕鱼及简单农业的民族,在菲律宾有60多个这样的民族,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成为“濒危”部落和民族。为了民族生存和发展,他们掀起了争取民族自决权的斗争。

山地少数民族的边缘化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早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前,菲律宾的各山地少数民族已经有了他们关于土地使用和所有权问题的惯例与实践。尽管他们对于土地价值的概念不时变化,但土地所有权皆基于共同使用、族人和邻里产品共享。在西班牙殖民地时期,殖民政府引入法律,否认山地少数民族关于土地使用和所有权问题的惯例,通过“赐封制”将土地所有权授予王室,以致土地的授予权归西班牙国王,管理权归“封主”。在王室所有权下,殖民政府还实行“莫拉”法,规定所有山地少数民族的土地是受保护的,不得转让,因为它们属于国王。土地王室所有的概念被美国殖民政府所延续,政府颁布法律强化对公共土地的国家控制,因为西班牙时期没有有效的土地登记制度。1902年的496号法案《土地登记法》宣布,所有的土地都得进行登记,授权政府给任何合法申请者划拨一块土地。1903年178号法案规定,所有未登记的土地为公共土地,只有政府才有权力进行开发。

1987年的菲律宾宪法也保留了土地王室所有的概念,这体现在该宪法的第2款、第12条中。但是该宪法的第22款、第2条也规定,承认“在国家统一与发展的框架内本土文化群体的权利”,在穆斯林棉兰老和高山地区设立自治区。但是,国家宪法承认“国家发展背景”下山地少数民族的权利,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境况。政府的政策和计划,如造林计划、1992年的全国保护区域一体化制度法案、1995年的矿业法案和海外发展援助项目,在山地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内实施。尽管实施这些计划和项目的本意是友善的,特别是那些出于保护森林以及帮助山地少数民族谋生以降低贫困率的计划,但另一方面,山地少数民族为谋生而使用土地的行为受到了限制。

除了祖先遗留下来的土地被侵占,所谓的“文明进步”和“现代化”计划也给山地少数民族造成了灾难性后果,包括经济贫困、政治上丧失自治权、社会失序和文化消亡等,导致部落或民族解体。

菲律宾各地的山地少数民族为了生存而展开了不屈的斗争。他们不追求民族分离或独立,只要求实践宪法规定的民族自决权。他们提出:第一,尊重祖居地并使其得以继承;第二,不受现实政治约束;第三,民族文化自决。为此他们成立了自己的政治组织“菲律宾少数民族协商会议”和“争取少数民族权利联盟”,每年开会商讨共同关心的问题,把协调好的立场报告政府,要求在政府保证少数民族权益的条件下达致民族一体化的目标。他们还有自己的武装,即在他们居住区活跃的两支军队:人民解放军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阵线。菲律宾各届政府均未能提出有效而又让少数民族满意的对策,山地少数民族问题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二)摩洛人的分离主义问题“摩洛”一词是西班牙殖民者对居住在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族群的称呼,意味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摩洛人的分离主义运动发生于马科斯当政时期,现已部分演变为独立运动或恐怖主义活动。

摩洛人分离主义运动的根源始自殖民地时代,按照菲律宾学者马拉南的说法,“实际上穆斯林人从来没有做过菲律宾人,从来没有被当政的菲律宾政府征服过”。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前,菲律宾南部已在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分散的伊斯兰社会,伊斯兰教也由菲南部向北传到了马尼拉湾东岸。1571年占领马尼拉后,至1578年西班牙殖民者基本上完成了对菲律宾中、北部地区的殖民征服,随后便开始了向菲律宾南部的殖民征服,由此挑起了同菲南部穆斯林近乎300年的战争。至19世纪中期,西班牙殖民当局最终征服了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政权,但南部穆斯林与北方基督徒之间的仇恨没有消弭。

美治时期,殖民政府执行的同化政策严重冲击了穆斯林社会原有的结构和秩序,特别是当殖民政府借用天主教徒来实现各项政策举措时,不可避免地激起了穆斯林社会的反抗。最重要的是,殖民政府执行的土地政策和移民政策削弱了穆斯林的生存基础,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1919年的公共土地法规定所有土地为公共领地,每个天主教徒最多可以申请20公顷土地,每个穆斯林只能申请10公顷土地。通过土地政策的吸引和移民法的鼓励,棉兰老地区非摩洛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由1903年的24%升至1939年的66%,摩洛人口的比重则从1903年的76%降到1939年的34%。伊斯兰教义也激发了穆斯林对日益扩张的天主教的反抗。这一切都导致摩洛人与北方基督徒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菲律宾独立后,穆斯林聚居区的发展被忽视,穆斯林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不断下降,地区控制权逐渐落到了外来基督徒的手中。更主要的是基督徒源源不断地移居棉兰老地区,利用政府的各项政策剥夺穆斯林的土地。棉兰老非摩洛人的比重从1939年的66%迅速上升到1975年的80%,人均土地则由1939年的5公顷下降到1960年的1.75公顷。自1951年起,棉兰老岛和苏禄群岛爆发的起义日益频繁,60年代一批穆斯林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参与并领导反抗运动,使之逐渐演变成分离主义运动。目前,菲律宾南部主要的分离主义势力有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解或MILF)、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摩民解或MNLF)和阿布沙耶夫武装(Abu Sayyaf)。

第二节 宗教

一、概况

菲律宾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本土的原始宗教等。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见表3-3),总人口的92.6%为基督徒,其中罗马天主教徒占总人口的81%,新教徒占7.3%,伊格莱西亚教(Iglesia ni Cristo)占2.3%,阿格里佩教占2%。另一个大的宗教群体为穆斯林,占总人口的5.1%。信仰原始宗教的部落民占总人口的0.2%,佛教徒占总人口的0.1%,剩下的为其他宗教信仰者或无神论者。表3-3 菲律宾不同宗教类型的人口比例构成* 源自:http://www.census.gov.ph/data/pressrelease/cent-qs.html** 2000年的百分比包含了部落宗教,以前的普查数据没有这一分类。注:1903年的人口普查,只将人口分成文明人(91.5%)和野蛮人(8.5%),而文明人事实上全是罗马天主教徒。资料来源:pewforum网站,http://pewforum.org/world-affairs/countries/?CountryID=163#1.图3-1 菲律宾1960—2000年主要宗教类型的比例变化资料来源:pewforum网站,http://pewforum.org/world-affairs/countries/?CountryID=163#1.表3-4 菲律宾不同宗教类型的人口数量* code指数据来源。** 联合国统计署关于菲律宾2000年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和菲律宾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有一些出入。* DJ即Population de droit。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署网站,http://unstats.un.org/unsd/demographic/sconcerns/popchar/popchar2.htm.

二、主要宗教

(一)罗马天主教

罗马天主教由西班人殖民者传入菲律宾。当黎牙实比于1565年开始在菲律宾建立殖民制度的时候,就在菲律宾推行赐封制度(Encomienda System),菲律宾人只有在受洗并登记为天主教徒之后才能获得土地,也不得不向所在区域的监护人(Encomendero)进贡物品以换取监护人保护他们的安全以及向他们传授基督教信仰方式。有四个受命将菲律宾土著基督教化的比较固定的教派:最早的是奥斯定会(Augustinians),同黎牙实比一同来到菲律宾;方济各会,1578年到达菲律宾;耶稣会,1581年到达菲律宾;多明我会,1587年到达菲律宾。他加禄地区主要由奥斯定会和方济各会负责,耶稣会也负责一小块地方;涧内(Parian)由多明我会负责;邦板牙省和伊洛克省被分派给奥斯定会;甘马粦省被分派给方济各会;米沙鄢群岛被分派给奥斯定会和耶稣会。棉兰老岛则由于穆斯林社会的激烈抵抗,使得天主教势力难以渗入。现在菲律宾全国有16个教省(Ecclesiastical Province),即16个大主教管区(Archdiocese),下辖72个主教区(Diocese)。2000年人口普查,天主教徒占菲律宾全国总人口的81%。(二)新教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教开始传入菲律宾,其多数教派主要由美国传教士在那时引入,也有一些创于菲律宾本地。1898年8月28日,美国占领军随军的卫理公会派牧师乔治·斯戴尔在菲律宾主持了第一次新教礼拜,有很多菲律宾人参加。1909年第一个菲律宾本土福音教会(Iglesia Evangelica Metodista en las Islas Filipinas or IEMELIF)成立。1921年大约19个独立的教派向股票和交易委员会(Security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or SEC)登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教会团由1941年的38个增加到1967年的179个,1990年增加至368个。现在菲律宾全国共有基督教合一教会、卫斯理会、浸礼会传教会等25个主要的新教教派;有3个主要的教会联合会:1963年成立的菲律宾全国教会联合会(NCCP),1964成立的菲律宾福音教会联合会(PCEC)以及1990年成立的菲律宾耶稣运动(PJM)。(三)伊格莱西亚教(Iglesia)

他加禄语Iglesia ni Cristo简称为INC或者Iglesia,意为Church of Christ。伊格莱西亚教是源自菲律宾本土的最大的基督教组织,也是亚洲最大的独立教会。1914年7月27日,弗利克斯·马纳罗正式将伊格莱西亚教注册为独体法人,自任首席牧师。该教教义认为耶稣基督是该教的创始人,马纳罗是上帝的最后一位信使,因为最初的教会已经变节,他被派来重建原来真正的基督教会;认为罗马天主教会就是变节的教会,诸如三位一体之类的天主教条就是变节的证据;不相信三位一体,也不认为《圣经》证明了耶稣的神性和圣灵。该教从一开始就用菲律宾语布道,1914年在马尼拉就有一小撮支持者,至二战前已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网络。战后,该教的教团人数从1936年的大约8.5万人增至1954年的20万人,1970年达到了50万人,至2008年该教在菲律宾已建立了5 000个教团。2000年菲律宾人口普查,该教人口占到了其总人口的2.3%。(四)阿格里佩教(Aglipayan)“阿格里佩教”是菲律宾的独立天主教会,成立于1902年,为格利高里·阿格里佩神父所创立。该教否认三位一体教义和基督神性,并对天主教义进行了有利于民族独立的改革,否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要求驱逐西班牙传教士,主张菲律宾自由独立。在宗教礼仪方面,允许神职人员结婚,但也保留了天主教的许多传统形式,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教主要分布在吕宋岛中部、西北部和棉兰老岛北部地区,2000年人口普查时,信仰者占总人口的2%。(五)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最先从苏禄群岛传入菲律宾,和乐岛(Jolo)的陶苏格族是最早的菲律宾穆斯林,是来自加里曼丹的马来穆斯林移民。1310年在和乐岛发现的一块墓碑上记载了墓主杜汉麦巴鲁是当地穆斯林移民的首领,可以推定13世纪末已有一批以商人为主的穆斯林移民来到了苏禄。1380年前后,第一位传教士阿尔·马赫来到苏禄传教。1450年,谢里夫·哈希姆从巨港来到苏禄传教,娶巴金达之女,继承了王国,自封为苏丹,创立了苏禄苏丹国。15世纪中叶已有伊斯兰教士来到棉兰老岛。1515年,马来半岛的柔佛王族谢里夫·卡本斯旺从柔佛率领随从来到马拉邦(Malabang)海岸,通过显示武力和联姻相结合的办法,和土著首领结为联盟,在棉兰老建立了马京达瑙苏丹国。到16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已逐步从棉兰老向北传到了民都洛岛及其周边地区,并且继续向北传到了吕宋,出现了一批信奉伊斯兰教的巴朗圭和大督,诸如苏莱曼统治下的马尼拉巴朗圭。此后,历经西班牙殖民政权、美国殖民政权及独立后菲律宾政权,通过长期大量的战争和抗争,伊斯兰教在菲律宾的分布和发展才形成今天的局面。2000年菲律宾人口普查,穆斯林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1%,多属逊尼派,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规与马来西亚相似。

三、其他宗教

(一)佛教

8世纪至13世纪期间,信奉大乘佛教的室利佛逝(Sri-Vishaya)帝国曾将其势力扩张到菲律宾的南部群岛,故也将佛教传入菲律宾南部。13世纪后伊斯兰教、基督教相继传入菲律宾,致使菲律宾的佛教消失无影。近代汉传佛教的传入,始自1937年厦门的性愿法师赴菲弘法。目前整个菲律宾共有汉传佛教寺院39座,分别有比丘、比丘尼、清姑和居士所住持。2000年人口普查,佛教信徒占菲总人口的0.1%。汉传佛教传入之初,因信众多为闽南华侨,法师也都来自闽南,以闽南语作佛事课诵,乃至闽南特有带发出家修行的清姑也来到菲律宾。故早期菲律宾的整个佛教形式,犹如闽南佛教的翻版。1958年以后,由于台湾的外省法师、闽南以外的大陆法师的加入,使菲律宾佛教更多元化。(二)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进入菲律宾之前当地居民的一种图腾信仰,是一个扎根于人们思想中的信仰和文化道德观念的集合体,认为世界充满了精灵和超自然的力量,既有善良的,也有罪恶的,人们应该通过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来尊重那些精灵和超自然力量。他们信仰万物有灵,把大自然作为崇拜的对象;相信灵魂不死,祭拜祖先,供奉用石头、木头以至金银制成的祖先偶像;供奉部落神灵。目前在菲律宾的一些山区少数民族中仍有很多人信仰原始宗教,2000年人口普查时,信奉原始宗教的人口占总人口中的0.2%。

此外,还有巴哈伊信仰(Bahá'í Faith)、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小乘佛教、藏传佛教等外来宗教存在于当今的菲律宾,但信众都不多,且多为外来移民的后裔或外国国民。

第三节 风俗习惯与主要节日

一、风俗习惯

(一)服饰

据宋元时期的史籍记载,三屿国人“男顶拳〔发〕,妇人椎髻,俱披单衣”,麻逸国人“男女椎髻,穿青布衫”,民多朗国人“男女椎髻,穿短皂衫,下系青布短裙”,麻里噜国人“男女拳发,穿青布短衫,系红布缦”,而苏禄国人“男女断发,缠皂缦,系小印花布”。至明代,沙瑶、呐哔啴,“男女蓄发椎髻,衣服无内外领,或用布丈余抄折,男子多袭以二三重,妇人一袭而止。男著皮履,妇人乃却跣足,足极细润,耳皆穿大孔,令可容极重金锩,衣服即锦绮,或甚奇细之布,必剪破服之,以衣服多为富”。吕宋,“身衣衫裤,足穿皮履”。至清代,莽均达老人“男女服短衣、丝缦,跣足”。苏禄人“剪发裹头,去须留髯,衣裤俱短,绛帛系腰,露胫而著履”,“女椎髻跣足,短衣长裙,以幅锦披肩,能织竹为布”;“男女俱无衣服,惟披搭绒一片遮其身”。

现代菲律宾人的服饰相较以往变化很大。平时大多数菲律宾男士喜欢穿T恤衫、衬衣或者当地透明、白色的“巴隆”衬衣,穿西装裤。“巴隆”是菲律宾的国服,适用各种正式场合。菲律宾女士喜欢常年穿无领连衣裙,或下身围“纱笼”。多数菲律宾青年爱穿西式皮鞋,有些老年人则还穿用木、麻或草做成的拖鞋。菲律宾的穆斯林男子多穿紧身短外衣和宽大长裤,围“纱笼”作腰带。到麦加朝圣过的教徒头上还围一条白色头巾或戴一顶白帽子。穆斯林妇女则上身穿紧身短袖背心,上有两排金属纽扣,下身穿紧口的宽大裤子,或者穿裙子,多结发髻,有时还裹着颜色鲜艳的头巾,爱戴手镯、项链或耳环。当然,菲律宾民族众多,文化各异,他们在穿戴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除衣着装饰外,文身在棉兰老岛绝大多数民族和吕宋岛北部山麓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小黑人中广泛流行。(二)饮食

大米和玉米是菲律宾人的两大主食。约有70%的菲律宾人以大米为主食,约有30%以玉米为主食。对于大米做成的饭食形式,椰子汁饭是菲律宾人的最爱。玉米经过晒干、磨成粉之后也能做成各种食品。副食以各类蔬菜、海鲜、蛋禽及肉类为主。菲律宾人传统的进食习惯是用右手抓食,后受西方文化影响,西餐在城市流行,进食习惯已有较大改变。菲律宾人已习惯吃西餐,同时对中餐也感兴趣。菲律宾人嗜嚼槟榔,在待客中总少不了以槟榔来招待。

菲律宾菜肴讲究色彩悦目,注重菜品鲜嫩。口味一般不喜太咸,喜香、甜、微辣,调味品常用香醋、糖、辣椒、大蒜、胡椒、咖喱粉等。菜肴有辣味但不浓,可谓香辣可口、味美适中,这是近代长期受西班牙人烹调法影响的结果。菲律宾代表性菜肴有咖喱鸡肉、烤乳猪、烤猪腿、香蕉心炒牛肚、肉类炖蒜和虾子煮汤等,孵化到一半的鸡蛋和鸭蛋煮熟后也是菲律宾人喜欢的食物。

菲律宾是多族群的国家,族群不同,文化各异,各种族群在饮食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同。单从主食和佐食来看,菲律宾穆斯林人的主食是大米,有时也吃玉米和薯粉,佐食有蔬菜和水果等。比萨扬人的主食也是大米,但喜欢煮饭时放少量的盐,佐食有鱼羹、蔬菜和香料。他加禄人喜欢吃稍带咸味的米饭和玉米饭,以及蔬菜、水果。伊洛克人主食是稻米饭,佐以各种蔬菜,如豆类、番茄等。伊富高人的主食是稻米,贫困人家也吃番薯和玉米。伊戈罗特人的主食是大米和甘薯。矮黑人的食物是狩猎所获得的禽兽的肉、鱼、卵、野生水果、蜂蜜、初生的蜂虫和各种野生植物的根实。塔萨台人则以野薯为主食。此外,历史、宗教信仰等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如菲律宾穆斯林人禁食猪肉、不喝烈性酒、不吃牛奶等。(三)住房

高脚屋是传统的住房,目前农村大都保留这种传统的住房。它一般建在陆地、傍水或水上,离地1米到3米不等,四周围着竹篱笆。这种房屋的建造材料比较特别,墙用藤条片编结,屋顶用一种叫聂柏棕的叶子覆盖,地板用竹片铺垫,墙上往往会留一个长方形的口作窗户。室内干爽通风,但不设床,人就睡在“地”上。在城市,居民的贫富差距十分悬殊,因而住房的形式呈现多样化,有高楼大厦、花园别墅,也有十分简陋的纸屋和铁皮屋。富人往往住高楼大厦、拥有私人豪华别墅;一般居民多住在用破铁皮、旧木板和硬纸皮等勉强拼凑而成的矮小又不稳固的陋屋里。(四)婚姻

菲律宾传统婚姻形式较多样,包括自由恋爱婚姻、包办婚姻、群婚制等,有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男子在婚姻中处于绝对的“尊贵”地位,这与菲律宾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有很大关系,菲律宾女多男少,有些岛上男女比例是三比一,最悬殊的可达七比一,男子可以有多个配偶,而女子却常常为婚事发愁,老处女在菲律宾比比皆是。菲律宾人在恋爱中,男子多送给女方化妆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颜色以白色和桃色为佳,茶色和红色乃属禁忌之色。婚姻实行早婚制,少女十二三岁便被视为已达结婚年龄。菲律宾穆斯林的婚姻由父母决定。男方须通知媒人向女方家提出求婚,并交付聘金。婚礼仪式由伊斯兰阿訇主持,并举行盛大宴会款待客人。

菲律宾诸多族群的传统婚姻风俗差异也很大。比萨扬人一般禁止近亲通婚,但为避免财产外流,富人之家也不避近亲结婚。伊洛克人、他加禄人、卡林加人实行一夫一妻制,曼达亚人还保留一夫多妻制。卡林加人、曼达亚人、延吉安人婚姻由父母包办,在孩提6~7岁时,父母就为他订婚。摩洛人、阿埃塔人可以一夫多妻,但绝大多数家庭还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土著人的婚俗比较奇特和原始,尚存有群婚制的残余。伊戈罗特人盛行自由试婚制,他们认为结婚的最大目的就是生儿育女,因此在青年男女正式结婚前,接连试婚好几次的现象屡见不鲜。伊富高人可以自由选择配偶,在婚前享有充分的性自由。巴召人允许多偶婚,婚姻多半由父母包办。巴拉湾岛的苗独族,实行“招标结婚”的习俗。父亲把女儿当商品出售,公开招标,谁出的价钱高,谁就娶其作妻子。而且不但未曾嫁人的姑娘被投标,已婚女子,只要有人看上,也可以出高价招标。

在菲华通婚方面,几乎都是男性华人娶菲律宾姑娘。由于华人与菲律宾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有很大差异,华人妇女嫁给菲律宾人的情况较少。但随着时代在变化,华人女孩不嫁菲律宾男人的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五)丧葬

菲律宾是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丧葬多数按照天主教的丧葬仪式,但由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或传统习俗不同,有的民族也有特殊的葬礼,如悬棺、海葬、土葬的习俗。

菲律宾萨达加村的村民为去世的亲人举办葬礼,往往是将装有已故亲人的棺材吊挂在悬崖上,或者安放入洞穴里。当地人认为,悬棺更加接近天空,从而使逝去的灵魂能得到永远的祝福。如今,这种悬棺习俗几乎完全消失。

以海为家的把扎人丧葬习俗是海葬。人们按照习惯把死者遗体放在木筏上,用纸剪成一些马头鱼来超度亡灵,然后让木筏漂向大海。伊夫加奥族以及附近的卡林加、邦特克、丁将等民族丧葬习俗是土葬。对于意外死亡的人在安葬前还要进行象征猎头的仪式,仪式结束后,才能将死者抬到山洞里埋葬。大约一年后,将死者的尸体掘出,洗骨之后再以普通的葬礼埋葬。这样,死者的亡魂才能进入祖先所在的灵魂世界。(六)禁忌

在菲律宾,忌进门时脚踏门槛,当地人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不可冒犯。拜访菲律宾人时,进门前脱鞋,不要窥视主人的卧室和厨房。老年人在菲律宾特别受到尊重,见面时要先向年长者问候、让座,一般情况下不能在老人面前抽烟。跟菲律宾人聊天,忌谈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人们常谈论教育、孩子等大众话题。菲律宾人喜爱打听私人情况,因此,与人谈话时要小声。在菲律宾收受或者赠送礼物不要当众打开,否则客人会有被当众羞辱的感觉。菲律宾人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抓取食物。他们认为左手是肮脏、下贱之手,使用左手是对他人的极大不敬。

菲律宾人很忌讳13这一数字和星期五。红色与茶色被菲律宾人视为不详之色,白色则受其珍爱。忌鹤和龟以及印有这两种动物形状的东西。菲律宾人不爱吃生姜,也不喜欢吃兽类内脏和腥味大的东西,对整条鱼也不感兴趣。还有,菲律宾人不喝牛奶和烈性酒。(七)礼仪

由于菲律宾深受西班牙和美国的影响,当地人一般都喜欢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英语成为通用语言,衣着要求整齐。菲律宾上层社会盛行女士优先的风气,他们无论做什么事,一般都习惯对女士给予特殊的照顾,但在农村,妇女的地位却还是很低下。

菲律宾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无论男女都习惯以握手为礼。熟人或亲朋好友则常以拍肩膀示礼。年轻男子与长辈相见时,要吻长辈的手背,以示对老人的敬重;年轻姑娘见长辈时,则要吻长辈的两颊为礼。伊斯兰教徒见面时,要施双手握手礼;在户外相见若没戴帽子,则必须用左手捂头。菲律宾的一些原始部落的人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的方式很独特,握过手后就转身向后走几步,意思是向对方表明身后没有藏刀,他们认为这才是真诚的、真正的握手。

茉莉花是菲律宾的国花,人们常向来客敬献茉莉花环,以表示他们对来访客人的纯真友谊之情。(八)娱乐

斗鸡是由西班牙传入的,已成为菲律宾民间极为流行的一项娱乐活动。斗鸡方式五花八门,场面非常激烈。菲律宾人热爱舞蹈。菲律宾从南到北,每个地方都有标志着其传统文化特色的民族舞,如国舞“Carinosa”被视作菲律宾人的求爱舞,舞蹈“Malalatik”或称“Magbabao”是描述一场椰浆战的舞蹈,北部地区盛行著名的“La Jota Moncadena”舞,还有一种著名的求爱舞“Daling Daling”。

二、主要节日

菲律宾是世界上节假日最多的国家之一,全国各民族大大小小节日有几百个,其中全国性的节日就有20多个。充满民族、宗教韵味的热闹节日庆典,经常在各岛之间举行。菲律宾90%以上的居民信仰天主教,不少节日与天主教有关,此外,还有一些本国传统的节日。传统民风与外来文化的共同熏陶使菲律宾群岛的节日有着独特风情。(一)法定节日

菲律宾每个月份有1~3个法定节日。有些节日大多数国家都有,但在菲律宾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1月1日新年,新年与家人团聚是菲律宾的传统,人们汇集于各区教堂,充满虔诚和期望,参加新年的第一个弥撒。2月25日人民力量革命纪念日,纪念本国人民第一次通过群众起义推翻霸权暴政。3月15日圣周节,从棕榈主日(复活节前一个星期日)开始到复活节结束,是菲律宾最重要的假期,是为纪念耶稣上十字架而举行的整整一周的宗教庆祝活动。4月9日英勇纪念日,人们缅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国家而英勇牺牲的战士,向他们致哀。5月1日劳动节,菲律宾人的庆祝习惯与世界各国一样。5月花节,人们手捧花束和用花做的供品向圣母玛利亚致敬。6月12日独立日,纪念菲律宾在1898年6月12日脱离西班牙独立,结束长期的殖民统治。8月21日阿基诺日,纪念阿基诺被暗杀。10月1日开斋节。11月1日万圣节,为纪念已逝的亲人,在这天一家人会到墓园去献鲜花和蜡烛,并通宵守夜。11月30日博尼法西奥诞辰日,纪念为推翻殖民统治、争取菲律宾自由独立而牺牲的民族英雄。12月25日圣诞节,在黎明前举行弥撒敬礼,在这天人们互相赠送礼物,家人欢聚团圆。12月30日黎萨纪念日,纪念菲律宾伟大的民族英雄黎萨。12月31日新年前夕特别假日。(二)民间传统节日

居住在菲律宾萨玛岛上的渔民信仰海神,认为海神会给他们一年带来好运气,因此在每年4月底5月初的鲭鱼渔汛期都会举行捕鱼节,祈祷每次出海捕鱼都能有丰厚的收获,海神能护佑渔民们平安归来。

居住在菲律宾巴纳哈一带的人们习惯过“圣伊斯多”节。圣伊斯多是勤劳的象征,当地人每年5月15日都要过圣伊斯多节来庆祝丰收。

5月18日至23日是血盟节,是菲律宾卡拉潘市居民的传统庆祝节日,节日里再现1 000多年前中国商人和本地芒雅族首领歃血为盟与当地人民通商交往的情景。血盟节是源远流长的中菲人民友谊的生动写照。

农历一月初一也是菲律宾的春节。在菲律宾的华侨、华人一直保持着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其庆祝习惯与中国区别不大。

斗鸡运动在菲律宾可谓根深蒂固。每逢星期日,菲律宾全国各地都有斗鸡比赛。人们喜欢在惊险而残酷的斗鸡场面中得到一种精神的渲泄和满足。现在的斗鸡已发展成为一种赌博,每场输赢可高达1.5万美元。虽然斗鸡运动已给当地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要禁止人们在节假日斗鸡并非易事。

第四章 菲律宾简史

第一节 古代史(史前—1521年)

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距今约四十万年前,即更新世中期,属于直立人系统的远古人类就已经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卡加延河谷活动,他们留下了大量石器和被他们猎杀的大批古哺乳动物遗骨。1936年在塔布克的一个山崖上发现了古哺乳动物的腭骨,经拜尔等学者鉴定,源自现已灭绝的菲律宾犀牛和原始象,属于远古大哺乳类动物。所发掘的石器大多数为片石石器,由黑哇石制作而成,既可用来加工制造木器,也可用于开割兽尸。石器系打制而成,体积较大者重达一千克以上。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在一处同时发现动物化石与石器的约占87%,这有力地证明了这些化石和石器并非偶然凑合在一起,而是相互关联的。菲律宾考古学家均认为那些遗址是使用旧石器的原始人类宰杀大哺乳动物的屠场。此外,在卡加延河谷还发现了一件象牙刮削器,系由原始象或剑齿象的牙齿加工制作而成,现被认为是菲律宾的国宝,因为它雄辩地证明了更新世中期原始人类在菲律宾的存在。除了卡加延河谷外,菲律宾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还有巴拉望岛上的很多岩洞,其中29处经考查发现曾被人类利用作为住处或葬址;最著名的是塔崩洞,1962年5月28日在该洞发现了更新世晚期的人骨化石,即塔崩人化石,年代约在2.2万至2.4万年前。塔崩人眉棱颇高,前额微向后斜,脑容量不低于近代菲律宾人的平均数,是智人的早期代表之一。他们是食物采集者,主要以植物和小动物为食,渔猎本领不高。

约公元前7 000年,菲律宾的石器文化有了较大的进步,表现出了显著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多样性表现为,除了片石石器外,又出现了两种不同制作技术的石器:一种为“细石器”,特征为体积很小,但非常锋锐,用黑曜石、燧石等尖锐石片制作而成;另一种为“和平石器”,特征为从两面或单面打制成拳头大的卵石,使之成为圆形、卵形或杏仁形的工具。不平衡性体现在片石石器传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同新石器并存。

大约公元前5 000年或更早一点,菲律宾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相较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菲律宾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使用磨制石器,但旧有的石化石器继续保留了一段时期;约于公元前1 500年出现了陶器;人们开始原始耕种,种植木茨、芋头等根茎作物,后来还种植旱稻;开始驯养动物;社会分工有所发展;各地区间已有一定程度上的物物交换;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菲律宾的金属时代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金属时代和后期金属时代。前者在中吕宋和巴拉望持续的时间约自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金属工具仅限于铜器和青铜器,未能完全取代石器,且青铜器为数不多,还是输入品。后者约自公元前200年持续到900年左右,开始出现铁器并逐渐被普遍使用。金属时代菲律宾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水稻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制陶和纺织这两门手工技艺发展迅速;商品交换关系开始发生并发展;造船技术大为提高;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以血缘和亲属关系为基础,尚未出现部落等组织;土地公有,但已出现贫富分化,人们普遍参加劳动。金属时代的菲律宾仍处于原始社会。

直至16世纪西班牙人入侵前,菲律宾的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某些内陆地区还存在原始公社制,而在南部苏禄群岛和棉兰老岛西部等处则阶级社会已经确立。在菲律宾大部分地区,原始社会正处于分解过程的不同阶段中,社会明显带有过渡性质。据估计,西班牙人入侵时菲律宾的人口不足100万,其中吕宋和米沙鄢的平原地区约占四分之三。巴朗盖(Barangay)是那些地区居民的基本社会组织,每个通常由30至100个家庭组成,人口100至500人,有少至二三十人的,也有多至2 000人的,但不多见。巴朗盖多在沿海或沿河地区,一般由数个巴朗盖形成村落,也有一村一个的。巴朗盖居民大都经营农业,已有相当明确的等级制度,出现了首领、自由民、依附民、家内奴隶等阶层。但从社会形态来看,那些地区尚处在具有过渡性质的原始社会末期的瓦解阶段。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归巴朗盖公有。血缘关系是联系巴朗盖全体成员的纽带,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巨大作用。牢固的国家政权机构尚未出现。奴隶占有关系虽然存在,但仅停留在家内奴隶制阶段,奴隶劳动并未成为社会劳动的基础。与中、北部的吕宋和米沙鄢地区不同,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和苏禄群岛的社会发展更快,在苏禄群岛、普兰吉河流域和拉瑙湖周边地区等处已先后形成了早期封建国家,这些国家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央和地方政法制度,并成立了法庭、警察等强制机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以苏丹为首的地主阶级掌握了大部分土地,佃户与奴隶耕种土地需要缴纳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

从10世纪至16世纪初,菲律宾同亚洲邻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显著加强,菲律宾史学界不少人称这一阶段为“贸易与联系的时代”。正是因为同中国联系紧密,中国典籍中留下了诸多菲律宾这一时期的相关记载。

明中叶前出现于中国典籍的菲律宾古国。据宋代典籍所载,宋代出现的菲律宾古国名(地名)有麻逸、三屿、白蒲延、蒲里噜、里银东、流新、里汉、三麻兰、沙华公、蒲端等共十个。据元代典籍所载,元代出现的菲律宾古国有麻逸、三屿、蒲端、麻里噜、沙胡重、苏禄、民多朗、答陪、海赡(胆)、巴弄吉、蒲里姥和东流里。对比宋元两代的典籍记载,宋代出现的菲律宾古国麻逸、三屿、蒲端、蒲里噜、沙华公至元代仍在,白蒲延也见载于已遗失的元人偰玉立撰的《清源续志》中,只是里银东、流新、里汉和三麻兰不再见于记载。至明代,宋元时期中国典籍所载的菲律宾古国,除了南部的苏禄外,都在明代典籍如《明实录》、《明会典》、《明史》、《殊域周咨录》和《东西洋考》中消失,新出现了冯嘉施兰、吕宋、合猫里、猫里务、网巾礁老、古麻剌朗、沙瑶、呐哔啴等古国,其中以北部的吕宋和南部的苏禄最为强盛。那些消失的古国或已衰落,或被新的古国所取代。西班牙殖民者东来后,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古国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苏禄存在至19世纪中叶,是菲律宾历史最长的古国;沙瑶和呐哔啴估计在18世纪后才被西班牙所侵占;网巾礁老系马京达瑙族所建,以族名其国,存在于15至19世纪;古麻剌朗建于元末明初,存在于15至16世纪。表4-1 明中叶前出现于中国典籍中的菲律宾古国(1)很多古国(地)名见于诸多古籍,此处不全列。(2)引自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1980年所编的《中国古籍中有关菲律宾资料汇编》的相关注释。(3)《宋史》、《文献通考》兼作摩逸,《太平寰宇记》作摩逸。(4)《云麓漫钞》作白蒲迩。(5)《云麓漫钞》作蒲里唤。(6)《岛夷志略》作三岛。(7)《南海志》作麻叶。(8)《南海志》作麻里芦。(9)《南海志》作苏禄。(10)《南海志》作文杜陵。(11) 蒲里姥即蒲里噜。* 西班牙殖民者东来后,指西班牙殖民政权。**《殊域周咨录》作麻剌国。*** 猫里务和合猫里同国异名之说首见于《东西洋考》,其实并非一地,黄重言认为猫里务乃是合猫里的属国。

中国典籍所载的明中叶前的菲律宾社会。宋元两代中国典籍所记载的菲律宾古国,不过是一些酋长统治的“团聚千余家,夹溪而居”,“凭高依险,编茅为屋”的大的聚落或部落而已,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菲商用来同华商交换的产品除了木棉布外,都是天然的土产品,即使是中国典籍所载有着多个属国的麻逸,其用来交易的产品在宋代也只是黄蜡、吉贝、珍珠、玳瑁、药槟榔、于达布,在元代仅为木棉、黄蜡、玳瑁、槟榔、花布,也大多属天然土产;只是成书于元末的《岛夷志略》才提到三岛、麻逸、民多朗、麻里噜、苏禄等国有煮盐、酿酒、织布等手工业。明代典籍的记载与宋元典籍的记载相较更为简略,也未见各邦国的社会生产力有大的提升。合猫里国“土瘠多山,人知耕稼”;沙瑶、呐哔啴则“物产甚薄”;苏禄国则“地瘠寡粟麦,民率食鱼虾,煮海为盐,酿蔗为酒,织竹为布”。

至于风俗习惯,据宋元典籍所载,麻逸国人诚实守信,华商贸易时将货物赊给蛮贾,待蛮贾将货物转贩他岛换回土产后再偿付华商。三屿国人却得不到华商信任。华商在三屿贸易时不敢上岸,即使议好了价钱上岸交易,也要留下几个蛮人在船上做人质,交易毕再返还人质。沙华公、白蒲延和蒲里噜等国皆好劫掠。沙华公,“其人多出大海劫夺,得人缚而卖给阇婆”;白蒲延则“大掠流鹅湾,同巡检战而溃”;蒲里噜则“人多猛悍,好攻劫”。麻逸和麻里噜俗尚义。据《岛夷志略》载,在麻逸“凡妇丧夫,则削其发,绝食七日,与夫同寝,多濒于死;七日之外不死,则亲戚劝以饮食,或可全生,则终身不改其节;甚至丧夫而焚尸,则赴火而死”;在麻里噜“若番官没,其妇再不嫁于凡夫,必有他国番官之子孙,阀阅相称者,方可择配,否则削发看经,以终其身”。此种守节殉夫习俗,连同“有铜佛像,散布草野,不知所自”的记载,说明当时菲律宾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较深,印度宗教已传入菲律宾。

据明代典籍所载,沙瑶、呐哔啴“男女蓄发椎髻,衣服无内外领,或用布丈余抄折,男子多袭以二三重,妇人一袭而止。男著皮履,妇人乃却跣足,足极细润,耳皆穿大孔,令可容极重金锩,衣服即锦绮,或甚奇细之布,必剪破服之,以衣服多为富。字亦用纸笔,第画不可辨。筑版为城,竖木复茅为宫。拜则两手和南,伸身直伏;跪,屈足而俯,两手支地。人多奉佛,在处礼拜寺甚夥。凡入寺者将死,堆柴坐其上,自下焚之。男女之禁甚严,夫行在前,其妻与人嘲笑,夫径刃其妻,所嘲笑之人亦不敢逃,听其刺割。盗不问大小,辄论死。其人愿到家与妻子别,辄听去,及期,妻子自送诣酋,酋令架高棚,登棚自剖其腹。孕妇以水灌之,仍用水涤所生子,置子水中,生而与水习矣。”古麻剌朗“其国有百余州,有城四重。国人不荤食,有佛宇四千区,四万余妓每日歌舞以献佛饭。王出入乘象,戴金冠,从者骑马持剑随之”。网巾礁老人则“最凶悍,海上行劫,舟若飘风,遇之无免者。然特恶商舶不至其地,偶有至者,待之甚善”。吕宋“人颇质朴,不喜诉讼”。

第二节 殖民地时期(1521—1945年)

一、西治时期(1521—1899年)

(一)西属菲律宾殖民政权的建立

横渡太平洋的壮举首先是由葡萄牙籍航海家费迪南德·麦哲伦进行的。他的好友弗朗西斯科·塞拉诺写信告诉他在马鲁古群岛的东面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这使他坚信香料群岛和亚洲大陆距离美洲西海岸很近,他决心追随哥伦布的足迹,寻找一条通向香料群岛的新航路。他给远在香料群岛的塞拉诺的信中写道:“不久我将和你在一起,若非通过葡萄牙的路线,则是通过西班牙的路线。我的事业总是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同时,西班牙王室对葡萄牙所垄断的利润丰厚的香料贸易垂涎已久,并且根据16世纪初盛行于西班牙国内的地理学观点,认为香料群岛应该属于西班牙所有,而通往香料群岛印度洋航线已为葡萄牙所控制,所以迫切希望开辟一条通往那里的新航线。麦哲伦绕道南美向西航行直达马鲁古群岛的建议对葡萄牙来说显得多余,却迎合了西班牙的需要,得到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的欣赏和大力支持,他为麦哲伦提供了充足的人员和物资装备,并在远征队的准备过程中每周都过问具体情况,多次下达谕令为远征队排除障碍。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船队离开圣卢卡港,1521年3月16日,船队的瞭望哨发现了萨马岛上高高耸起的山岗,这就是菲律宾的再发现,是欧洲人第一次西向航行登上亚洲的土地,西班牙终于开辟了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道。但由于航线偏北,麦哲伦原本是寻找香料群岛,却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菲律宾群岛,意外带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版图的拓宽。17日,麦哲伦率远征队在萨马岛旁边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合茫夯(Homonhon)岛登陆建立临时营地。28日,麦哲伦率船队来到距离合茫夯岛不远的利马萨瓦(Limasawa)岛。统治这个岛的大督名叫科兰布(Kolambu),麦哲伦通过欺骗及利诱的手段,取得了他的信任并与其歃血为盟,结成兄弟,这是菲律宾纪年史中第一次歃血盟约。与远征队随行的教士佩德罗·德·瓦尔德拉马还在该岛上举行了第一次天主教弥撒,麦哲伦乘机宣布岛民已经皈依天主教,利马萨瓦岛并入西班牙王国的神圣版图,并将之命名为圣·拉萨罗(St. Lazarus)岛,在一座山顶上竖起一个十字架,上面摆放一顶木制的西班牙王冠,以示西班牙王室的权力。4月7日,在科兰布的带领下,麦哲伦率领船队来到了宿务,远征队继续运用武力威胁与欺骗相结合的手法,最终使宿务岛上的大督拉贾·胡马旁(Humabon)接受了天主教洗礼,接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同意以武力帮助麦哲伦成为那一地区的首领。麦哲伦在所到之处树立十字架以证明那些地区已成为西班牙国王的神圣领土,因为根据与查理一世订立的合同,麦哲伦被授命担任那些被发现领土的最高长官并具有世袭权。但他当时没有力量去直接统治那些广阔的领土,希望找一个代理人来代为统治,他看中了胡马旁,所以召集宿务所有的酋长,命令他们服从胡马旁的统治,同时要求所有岛民皈依天主教,否则没收一切财产,并处以死刑。其后,两千余宿务岛居民皈依了天主教。

然而,麦哲伦远征队的殖民活动遭到了马克坦岛(Moctan)首领锡拉普拉普(Cilapulapu)的坚决抵制。他派人告知胡马旁,他绝不会背弃传统宗教,对于背弃者,他会联合其他酋长对之进行讨伐。4月27日凌晨,麦哲伦率领60名远征队员直接攻打马克坦岛,决定杀一儆百,以树立西班牙人的权威。战争的结果出人意料之外,西班牙人的火力优势无法发挥,麦哲伦死于非命。战争的失败与麦哲伦的死,也让胡马旁开始反叛。5月1日,他假借宴会之名诱歼了20余名远征队员,其余的队员仓惶逃离宿务岛,辗转来到了马鲁古群岛的蒂多雷岛,在那里装满香料之后,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远征队环球航行成功后,“西班牙的历代国王都对在东方建立一个立足点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查理一世立刻在西班牙西北角的拉科鲁尼亚(La Corunia)港设立了一个“香料贸易局”,意想利用这个港口来和葡萄牙的里斯本竞夺香料贸易,“收获麦哲伦发现的果实”。为了鼓励勘探“西方群岛”,查理一世还授予最初前往的五支远征队以33种特权。

1525年7月24日,一支以洛阿萨(Fray Garcia Jofre de Loaisa)为首的西班牙远征队从拉科鲁尼亚港启航,前往东方,洛阿萨被任命为香料群岛的省督,并被授权“统治任何其他大陆和岛屿”。但是该远征队一路上多灾多难,极不顺利。1526年7月30日,洛阿萨病逝,他的两任接替者也在一个多月内相继死去。9月20日,远征队终于到达了棉兰老岛。由于供应无法得到满足,10月15日远征队决定前往宿务,结果却被西北季风吹到了蒂多雷。由于远征队人员损失太重,无力在那里与葡萄牙人对抗,只能等候援救。

1526年4月3日,查理一世组织的另一支远征队在锡伯斯坦·卡博特(Sebastian Cabot)率领下从塞维利亚启航,结果卡博特误将拉普拉塔河当成通向太平洋的海峡,以至于在河区转悠了三年一无所获,最终只好于1530年8月带着残余队员返回了西班牙。

奉查理一世之命,征服墨西哥的著名冒险家科尔特斯组织了自麦哲伦之后开向远东地区的第三支西班牙远征队,于1527年10月31日从墨西哥的萨瓜塔内霍启航。该远征队除了要营救或搜寻麦哲伦及其后两支远征队的人员或船只下落之外,还负有一个重要使命,即“选择一个理想的定居地作为殖民据点,同时探寻从东方返回新西班牙的航路”。该远征队也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最后仅剩旗舰“佛罗里达”号于1528年2月抵达棉兰老岛,在那里与岛民发生冲突而无法立足,被迫驶向蒂多雷,在那里与洛阿萨远征队的余部会合。此后,科尔特斯两次试图返回墨西哥,结果都失败,他本人也于1529年10月9日死于海上。走投无路的其他远征队员,最后都投降了葡萄牙人。

自从“维多利亚”号返航之后,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了香料群岛一直争吵不休,都要求对这些岛屿的所有权。为了平息双方争议,1529年4月22日,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缔结了《萨拉戈萨条约》,西班牙以35万金杜卡特(ducat)的价格,把双方的分界线划在香料群岛以东297.5里格之处。这样一来,不仅香料群岛成了葡萄牙的领土,就连菲律宾也都划到葡萄牙一方。

1529年4月22日,西、葡两国《萨拉戈萨条约》签订后,西班牙人并未放弃继续拓殖菲律宾群岛,染指香料群岛的野心。1542年11月1日,一支在墨西哥装备的远征队在Villalobos率领下从纳维达德港(Navidad)出发,于1543年2月2日到达棉兰老岛。为了补给粮食,远征队于3月初开往了萨兰加尼岛(Sarangani)。在那里,他们采用武力手段进行掠夺,遭到了岛民们的顽强抵抗,维拉洛博斯被迫派出小分队到棉兰老岛沿岸各地四处搜寻。在各地岛民的打击下,远征队无法建立殖民据点,被迫转往马鲁古群岛。1546年4月,维拉洛博斯死于安汶岛,远征队陷于崩溃,残留的队员则辗转经印度回到了西班牙。

1556年,菲利普二世继任为西班牙国王,他一继位就开始谋划向远东地区扩张,首当其冲的就是菲律宾群岛。1559年9月24日,他命令墨西哥总督路易斯·韦拉斯科负责装备一支前往东方的远征队。1564年11月21日,远征队在黎牙实比的率领下由墨西哥的纳维达德港启航。这支远征队的主要使命为:尽力使当地土著皈依天主教,探明当地物产,探索返回新西班牙的安全航路。此外还授命黎牙实比在适当的地方建立殖民地,与土著维持“最稳固的友好关系”。1565年2月13日,远征队到达萨马岛附近,在获得补给之后南下先后来到了莱特岛和利马萨瓦岛。远征队后来又来到了保和岛,黎牙实比在取得岛民们的信任后获准上岸,并按菲律宾人的传统与当地首领卡图纳歃血为盟。4月22日,远征队开始向宿务进发,黎牙实比决心将宿务建成西班牙的第一个殖民据点,作为征服菲律宾的基地。在非武力占有的企图受挫后,远征队集中所有炮火向那里的村落轰击。6月4日,宿务首领图帕斯被迫与黎牙实比签订和平条约,规定:图帕斯及其人民承认西班牙的统治;岛民得向西班牙人进贡;黎牙实比承诺保护他们不受敌人攻击;双方相互进行贸易;冒犯西班牙人的宿务人要交给黎牙实比按西班牙法律处罚。该条约的签订是菲律宾开始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的标志。1565年由菲律宾到墨西哥的归程航线开辟后,黎牙实比获得了墨西哥方面源源不断的支持,实力得到了充实,开始以宿务为据点,不断向萨马、莱特、班乃、内格罗斯、棉兰老等诸岛屿派出探险队,拓宽势力范围。1569年1月又决定在班乃岛建立第二个殖民据点。后又在米沙鄢地区建立了一系列殖民据点。1569年8月14日,西班牙国王正式任命黎牙实比为菲律宾总督,隶墨西哥总督府管辖。1570年5月,黎牙实比派戈第率领远征队开始对马尼拉进行第一次攻击,后由于后援不继退回了班乃。1571年4月,黎牙实比率领远征队主力开往马尼拉,并于5月16日再次占领了马尼拉,6月最终征服了马尼拉。6月24日,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建立市政厅,并修筑堡垒、教堂,逐步建立起一座全新的西班牙城市,马尼拉也最后成为西班牙在菲律宾殖民统治的中心。至1578年,西班牙人基本上完成了对菲律宾中、北部地区的殖民征服,随后开始了向菲律宾南部的殖民征服。在一连串的征讨行动后,西班牙人陆续在棉兰老岛一带的岛屿群设立了殖民据点,“自此,被这些据点所形成的面所构成的岛屿群,大体上形成人们今日所称的‘菲律宾群岛’”。西班牙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得以初步确立。(二)殖民制度

1. 行政官僚体系

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建立了一套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系,驻在马尼拉的中央政府统治整个菲律宾殖民地,中央政府下辖各省政府,省政府下辖各市镇政府,代表西班牙国王的总督处在这一官僚体系的最顶端。黎牙实比远征菲律宾四年之后,菲利普二世于1569年8月14日正式发布诏令,任命他为菲律宾总督,这是菲律宾殖民地殖民制度构建之肇始。

按惯例,总督皆由国王从印度事务委员会提供的候选名单中选任。但到1720年左右,总督皆为墨西哥的新西班牙副王临时委派,然后由国王加以确认或重新委任他人。总督的薪资,普遍认为除了最初每年8 000比索的固定工资外,还有数量不等的津贴和各种特殊收入,合计收入应有2万比索左右,后期甚至达4万比索。总督任期一般为八年,可以连任,但很少有人能够做满任期。1569年到1761年的192年间共有38任,平均五年一任。19世纪以后,总督更换更为频繁,92年间换了61任总督,平均任期仅一年半。对于总督职位的继任,征服初期制度不完善,无一定成规。1664年4月2日,西班牙王室正式颁令对菲律宾总督的继任作了明确规定:总督若因死亡或其他意外事故无法视事,则由马尼拉王室最高法院接管其民事和行政权力,首席法官为军事长官暂掌军事。1720年9月8日,西班牙王室再次对总督的继任制度作出调整,总督职位空缺时由马尼拉大主教继承。1762年马尼拉设立副总督一职,规定总督职位空缺时由副总督继任。至于总督的权限,在所有西班牙帝国内的官职,没有比菲律宾总督享有更大的权力,总督可运用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等职权。在政治方面,总督有权控制和监督所有的行政官吏,毋须经国王同意即可任免官吏。在军事方面,总督是菲律宾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负有保卫菲律宾的重任。在司法方面,总督是马尼拉最高法院(Royal Audiencia)的主席(直至1861年为止),有权任命法官,并终止来自西班牙的法律或不予执行。在宗教方面,总督是皇家副保护圣徒(Royal Vicepatron),有权管理教会事务。此外,总督并有权收税、颁发条例以便地方官吏遵循、赦免罪犯、监督贸易和工业。同时为了制约总督的权力,西班牙王室除了通过最高法院和教会的势力来制衡外,还出台了一系列制约措施,主要有终任审查制度和巡视制度。

至于地方政府,殖民当局在中央政府下划分行省。早在1571年,邦板牙就被划入行省的范围,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殖民当局开始在菲律宾群岛地区全面实行行省制度。到龙其虑总督(1580—1583年)任职时,行省数量达15个,到17世纪初达17个。省督为行省的最高长官,根据法律该由国王任命,但实际上往往由马尼拉总督指派。省督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在所辖区域内执行来自马尼拉的指令;作为地区内最高长官,兼有行政和司法职能;负责各自区域内的军事防御、镇压叛乱与骚动、征发兵役。省级行政机构之下还有大小不等的城镇和村落。城镇和村落都是在前西班牙时代的土著聚居区的基础上设立的,首领都是当地居民,具有一定的自治性质。城镇首领为镇长,下辖一定数目的警察和官吏作为辅助人员。每个城镇又下辖若干个村落,即巴朗盖。村长由巴朗盖成员担任,负责调解村民关系、解决争端、征收贡赋。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殖民当局通常设立城市,按照颁定的专门宪章组织市政府。每个市建立一个市政厅,由市长、市议员、警长、秘书等组成,其中市长拥有司法和行政权。

2. 司法体系

最高法院是西属菲律宾司法制度的典型代表,在整个西班牙殖民时代其作用独一无二。1583年5月5日,菲利普二世发布敕令建立马尼拉王室最高法院,敕令细致、明确地规定了马尼拉最高法院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人员构成、薪酬以及其他一些与司法相关的事务。根据敕令,最高法院主席由总督兼任,下辖三名联席法官和一名起诉检察官以及其他一些必需的辅助官员。1584年5月,马尼拉最高法院正式成立。王室最高法院最初建立的目的是解决菲岛的司法纠纷,但它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除了司法职能外,还兼具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甚至管理教会的职能。

关于司法职能,最高法院拥有了对菲岛地区所有初审过的民事和刑事案件进行复审的权力,同时还被赋予了所有涉及政府和官员案件以及马尼拉城周围五里格范围内的刑事案件的初审权。在民事诉讼方面,最高法院不仅拥有民事案件的复审权,也拥有一些民事案件的初审权。在刑事诉讼方面,马尼拉最高法院可以受理来自所有菲律宾群岛居民的上诉。马尼拉城五里格内发生的刑事案件一般由最高法院法官直接进行初审,情节特别重大的则委派专门的调查人员以最高法院的名义进行审讯。

关于行政职能,为了在政府事务管理上给总督以有效的帮助和制衡,西班牙国王授权允许最高法院参与审核殖民地政府的财政预算、起草年度报告,要求总督在制定有关殖民地行政的某些政策和法律时,必须与最高法院协商一致。最高法院还有权对总督的命令提出异议,并向国王直接汇报。此外,如果总督职位临时空缺,最高法院将在新总督到达前临时代行总督职权,军事指挥则由首席法官负责。(三)西班牙统治下的菲律宾社会

1. 菲律宾的天主教化

不管是在征服阶段,还是在随后三百余年的殖民统治中,天主教会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西班牙天主教会的传教士同西班牙远征队一同踏上了菲律宾土地。据载,麦哲伦船队中的佩德罗神父先后施洗了2 200多人,包括胡马旁和他的王后。

1565年黎牙实比远征队启航时,有五名奥斯定会士同行。第一个接受奥斯定会士施洗的菲律宾人是宿务首领图帕斯的一个侄女,图帕斯本人也于1568年3月21日受洗皈依天主教。随着西班牙人征服范围的扩大,奥斯定会也继续向周围的班乃、马斯巴特、甘马鄰等地区扩展,最后随远征队一起发展到以马尼拉为中心的吕宋地区。1571年奥斯定会在马尼拉兴建了该会的总教堂和修道院,即“圣奥斯定教堂”,它是菲律宾境内最早的教堂。1574年和1575年又有两批奥斯定会修士来到马尼拉,1575年3月7日,奥斯定耶稣圣名省正式在马尼拉成立,至1760年该会在菲岛共有传教士1 693名,辖有教民37万余人。

紧随奥斯定会而来的是方济各会。1577年6月24日,第一批共15名方济各会修士来到马尼拉。方济各会对天主教化菲律宾贡献重大。在1578年方济各会的第一次教团会议上,普拉森西亚按照美洲殖民地的经验,建议在菲律宾实行“移民并村”计划,即把分散在各个巴朗盖里的菲律宾人聚集到较大的村庄和市镇里,将居住在山上的部族迁至沿海低地居住,并积极倡导修建公共设施,以利派遣传教士传教,这一政策对天主教在菲律宾的迅速传播作用重大。方济各会传教士还倡导学习菲律宾的民族语言以用于传教布道,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菲律宾民族语言的发展。

1581年抵达马尼拉的耶稣会是第三个来到菲岛的修会。1593年,耶稣会士在菲律宾建立了该会的第一个传教点,1594年又有14名耶稣会士来到菲岛,并建立了永久传教团。1651年,在菲律宾的耶稣会传教士已达96人,到1768年被逐出菲律宾时已拥有传教士148名,98个传教点,下辖教民209 527人。

两名多明我会神父于1581年与耶稣会士同船到达菲律宾,即刚刚被任命为首任马尼拉主教的萨拉萨尔神父及其随从。1587年7月21日,多明我会派遣的正式使团到达菲律宾,由15名教士组成,其中5名留在了马尼拉并建立了多明我会圣玫瑰省,修建了圣多明各修道院;其余4名去了巴丹,6名去了冯嘉施兰,这两个地区后来都成为多明我会重要的传教区。

奥斯定重拾会的第一批传教士于1606年来到菲律宾,并迅速在马尼拉郊外的巴贡巴扬地区建立了自己修会的修道院和教堂。在整个17世纪,共有270名该会成员在菲律宾地区传教。

传教士们接踵而来,菲律宾的天主教化被大幅推进。1576年,菲岛仅有13名修会传教士,1586年已经增加到94人,1594年迅速攀升至267人。据学者统计,在西班牙统治的300年间,西班牙各天主教派派到菲律宾的传教士共达1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受洗奉教的菲律宾原住民人数急遽上升。西班牙进入菲律宾的前5年仅有100人受洗皈依天主教,1583年约有10万人受洗,1594年受洗者有28.6万人之多,到1622年更是突破了50万人,而当时菲律宾群岛总人口也不过60万人左右。到17世纪中叶,除了山区和棉兰老岛穆斯林地区外,四分之三的菲律宾人都已经皈依了天主教。天主教的影响渗透了菲岛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教堂取代了原始的偶像,十字架、圣像、祭台到处可见,教会在菲律宾人接受洗礼时也给他们加上了教名,西属菲律宾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天主教化。

2. 菲岛的主要经济活动

西班牙王室不仅在西班牙本土继续净化天主教信仰,还将传播天主教作为海外殖民的重要目的之一,让西班牙传教士与殖民者在海外相伴相随。正是由于西班牙王室对在海外传播基督福音的重视,作为帝国东方前哨站的菲律宾群岛,不仅是西班牙传教士传教的目的地,还被视为谋建“东方天主教王国”的前进基地。Edward Gaylord Bourne认为,“从一开始,菲岛的西班牙人居留地是一个宗教社团,准确地说不是一块殖民地,被建立和治理是出于宗教利益,而不是商业或工业利益。那些居留地是基督教前哨基地,传教力量由此可以部署到中国、日本等国家”。此外,菲岛在海外殖民征服中的战略重要性是西班牙王室最终没有将之放弃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西班牙更多地着眼于菲律宾在其海外殖民征服和传教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再加上菲律宾本身经济落后、资源贫乏,使西班牙对于发展本地区经济缺乏信心,在18世纪60年代前的200年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最重要的经济活动莫过于推行委托监护制和大帆船贸易。

西班牙人到达菲律宾后,沿用了原来在美洲推行的土地制度。征服菲岛后,西班牙人很快就把他们在美洲实行多年的委托监护制引进到了菲律宾。早在1567年7月,黎牙实比就写信给菲利普二世,请求王室实行“委托监护制”,以奖励其部下对国王的忠诚,1568年11月,菲利普二世在回信中正式答应了他的要求,允许其在菲岛分配监护地。1571年,黎牙实比在宿务进行了第一次分配:宿务港和宿务城分配给王室,岛上的其他土地则分派给随行的征服者。此后,“委托监护制”就在菲律宾各地广泛地推行起来。到1572年黎牙实比去世时为止,已经分出监护地143处。在委托监护制下,监护主们的横征暴敛摧残了菲律宾本来就不太发达的生产力,严重阻碍了其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大帆船贸易的逐渐繁荣,监护主们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纷纷离开领地跑到马尼拉城投身于激烈的贸易竞争中,管理领地反而成为他们的副业,委托监护制日渐衰落。1721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下诏,凡是已经无主的监护地立即收归王室,不再分配给任何人,从法律上结束了委托监护制。

1565年,乌尔德内塔由菲律宾北上发现由西太平洋沿岸返回美洲大陆的航线后,往返亚洲与美洲之间的“太平洋航线”得以形成。从1565年到1815年的250年间,这条航线上的贸易完全处于西班牙的垄断之下,其间每年有1至4艘吨位不等的西班牙船只从马尼拉起航前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这条航线上的贸易,欧美学界一般称其为大帆船贸易。大帆船贸易对菲律宾殖民地来说至关重要,“在西班牙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马尼拉和阿卡普尔科之间的帆船贸易已经成为菲律宾群岛经济史的最主要内容”。“由中国商人或澳门葡人运往菲律宾的丝货,在到达马尼拉后,除一小部分在当地消费,或向日本输出以外,绝大部分或几乎全部都由大帆船转运往西属美洲出售”。正因为中国商品一直是大帆船船货的主要内容,所以墨西哥人往往称大帆船为“中国之船”(Nao de China)。

除了丝织品外,经大帆船输往墨西哥的还有大量的中国生丝。西班牙议会于1727年开会时宣称:大帆船自菲运美的货物(以生丝为主),虽然以4 000包为最高限额,但是通常都多至1万或1.2万包。运抵墨西哥的中国生丝多半在那里加工织造,然后运往秘鲁出售。运销于美洲各地市场上的中国丝货,在拥有大量银子的西班牙人看来,售价虽然低廉,事实上已经远较原来成本为高。再加上需求增大,销路扩展,丝货贸易的利润自然也非常大。以1587年为英国人Cavendish所掠的Santa Anna号为例,当时的菲岛王室财库管理人Román和菲岛最高法院院长兼临时总督Vera宣称,该船装载的货物在墨西哥的总的销售价值会超过200万比索,并指出马尼拉在那些货物上的投资超过100万比索。1599年7月21日,王室驻菲岛财务官Hieronimo de Salazar y Salcedo写信给国王,“陛下应该像过去一样让您的臣民自由地与中国进行各种商品的贸易,但要垄断和禁止生丝贸易,要求从中国开来的每艘商船载5担生丝来——这个数量很小,付予那些商船合理的价格,再将这些生丝送往墨西哥,在那里零售,将会获得400%的利润,这样,中国商船载来生丝就能(为王室府库)生利”。1602年,Rio主教Fray Martin Ignacio de Loyola写道,“在过去20年,(中国丝货)贸易仅由菲岛西班牙居民经营,他们往往赚取1 000%的利润”。菲岛总检察官Martin Castaňos曾于1620至1621年间搜集马尼拉及利马的丝货价格资料,加以比较后发现,派遣一艘载重200吨的大帆船,自马尼拉载运各种生丝及丝织品至利马出售,可获净利200万比索。1638年,一位西班牙海军将领Hieronimo de Baňuelos y Carrillo在墨西哥写道,“当时自马尼拉把品质最差的中国生丝和棉桃运往墨西哥出售,可获得400%的利润”。1640年,耶稣会士Diego de Bobadilla,S.J.撰写了《菲律宾群岛记》一文,其中谈到,“所有那些货物(以中国丝货为主)被出口到墨西哥,在那里当场销售,获利丰厚,我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比那更有利可图的贸易”。中国输出的货物并不以生丝及丝织品为限,但这些丝货因为价值大而体积、重量小,宜于远道运输,故以马尼拉为转运口岸,每年都由大帆船大量运往出售。经营大帆船贸易的西班牙人,因为中国丝货的运销美洲,给他们带来了巨额的利润,故在1565年以后的200余年内,自菲运美的商品,以这些中国货的价值为最大。大体上说,菲墨间经营丝货贸易的净利润,约为投资额的100%至300%,因时而异。

经马尼拉转口输入墨西哥的中国商品主要是丝货,不过根据陈国栋教授近年来对16—17世纪东亚绵布的研究看来,可能这些丝织品中包含了相当数量的中国绵布。运往美洲大陆的中国瓷器价值虽不高,但是在数量上仍是相当可观的,因此至今在墨西哥境内的许多博物馆内,仍藏有许多明清时期的中国瓷器。美洲大陆的银矿需使用大量的水银,使得美洲大陆对水银的需求极大,而中国云贵一带价廉物美的水银吸引了墨西哥殖民地西班牙矿主的注意,由于水银这项商品牵涉太多殖民母国的水银专卖利益,因此一直没有获得太大的突破。

西班牙殖民者征服菲律宾之后近200年的时间里,将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经济制度移植到菲律宾,使菲律宾长期停留于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社会分工无法扩大。18世纪的下半叶至19世纪,菲律宾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七年战争”后菲律宾遭到了严重破坏,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菲律宾殖民当局试探发展菲律宾本地的商品生产。18世纪70年代巴斯科总督就任后,立即着手制定菲律宾的经济发展计划,鼓励私人集资开发当地资源,奖励农业、矿业和丝织业生产,推广棉花种植、丝织和榨糖生产的最新方法。他在商业方面让殖民政府继续垄断大帆船贸易,但一定程度地放弃了“锁国”政策,放松了对马尼拉港的管制,允许一定数量的外国商船驶入马尼拉,与殖民政府进行官方贸易。为了达到开发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充实殖民政府财力的目的,巴斯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781年,巴斯科成立了“国家之友经济协会”,目的是引进技术,发展农工商业,奖励经济作物种植,进行职业教育。巴斯科采取的另一项经济措施是实行烟草专利制度,政府全部垄断烟草生产,强迫农民种植。巴斯科的经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引起了西班牙王室的重视。1785年“菲律宾王室公司”成立,公司活动遍及菲律宾商业和农业的各个领域。18世纪中叶后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在巴斯科总督执政期间收效很大,这在客观上推动了菲律宾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菲律宾的经济形式发生质变,走出自然经济状态。19世纪30年代,马尼拉港正式向国际贸易开放,菲律宾经济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美治时期(1899—1935年)

(一)菲美战争

到了19世纪,随着菲律宾资产阶级的形成,特别是新型知识分子的崛起,菲律宾人的民族意识开始形成和发展,各阶级的不满渐渐汇合,随着1892年7月7日革命组织“卡蒂普南”的诞生,菲律宾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争取民族解放的阶段。1896年8月,菲律宾爆发了反西革命,革命浪潮迅速席卷中吕宋和吕宋西南部及北部,并扩展至民都洛和班乃以及棉兰老北部。革命在1897年12月严重受挫后转入低潮,至1898年初又重新高涨,革命不仅摧毁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还催生了菲律宾共和国。然而就在反西起义再次兴起之际,美西战争爆发。1898年4月25日,美国国会批准正式向西班牙宣战,5月1日,美国亚洲舰队司令杜威率领舰队闯入马尼拉湾,一举摧毁了那里的西班牙舰队,封锁马尼拉,并于8月13日占领了马尼拉。1898年12月10日美西签订《巴黎和约》,规定西班牙把菲律宾割让给美国,收受2 000万美元作为抵偿。从香港回国再次领导革命的阿吉纳尔多,鉴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迅速土崩瓦解,于6月12日在甲米地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布菲律宾已经从西班牙统治中解放出来。1899年1月21日,菲律宾革命政府颁布宪法;1月23日,菲律宾第一共和国诞生,阿吉纳尔多当选为共和国总统,马比尼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兼外交部长。

美军占领马尼拉后,成立军政府,计划将统治权扩展到整个菲律宾群岛,导致菲美关系紧张。1899年2月4日,美军一名步哨开枪打死了马尼拉市郊德尔蒙特兵营的一名菲律宾士兵,挑起了菲美战争。2月5日,菲律宾共和国正式向美国宣战。

在战争的开始阶段,菲律宾军队由于缺乏准备而处于被动,无法抵挡美军的猛烈进攻。然而菲律宾军队的激烈抵抗也大出美国的意料之外,使得美军需要很多的兵力来驻守马尼拉和一些已经占领的地方,而要占领整个菲律宾群岛则需要更多的兵力。但是从2月底到3月间,援兵从美国源源开来,使得美军有更多的力量展开新的攻势。虽然美军新的军事攻势由于菲律宾军队顽强抵抗而收效有限,但美国方面的政治攻势却成功地造成了革命阵营的分裂。1899年3月4日,美国派遣的“第一届菲律宾委员会”即舒尔曼委员会抵达马尼拉。4月4日,该委员会发表《告菲律宾人民书》,许诺将给菲律宾自治;给予菲律宾人个人自由;公正的文官制度;发展工农业,修筑道路;兴办教育和改善卫生等。这份宣言获得了菲律宾保守分子的支持,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动摇和投降,后来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内部也发生了分裂,以佩德罗·帕特尓诺和费利佩布恩·卡米诺为首的妥协派开始寻求向美国妥协,希望达成“体面的协定”,并因美方的政治和军事双重攻势而逐渐在共和国政府内部得势。妥协派的掣肘加上军事上的失利,导致1899年的战局对菲律宾已极为不利,共和国岌岌可危。10至11月,美军分别由劳顿、惠顿和麦克阿瑟指挥分三路进攻,占领广阔的地区,夺取了菲律宾共和国的大量军需品和武器,以及粮秣库、火药厂、陆军部的卷宗和国库,连司库员、内政部长和国会主席都落入了敌手,菲律宾军队的主力被击溃,已不能进行正规作战了。11月12日,菲律宾共和国召开了一个短期会议,会上决定转入游击战。到1899年末,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游击战争进行得非常艰难。1901年3月23日,阿吉纳尔多被擒,并在美方的利诱之下于4月1日宣誓效忠美国,随后又在4月19日发表宣言,规劝菲律宾人民接受美国统治,停止流血。随着阿吉纳尔多的投降,绝大多数起义将领都先后投降,菲律宾的独立战争失败了,菲律宾第一共和国也随之灭亡。(二)殖民制度

美菲殖民体系的构建始自“第二届菲律宾委员会”,即塔夫脱委员会。在军政府时期,根据美国陆军部长的特令,塔夫脱委员会于1901年1月31日通过了第82号法令(也称镇政府法典),2月通过了第83号法令(也称省政府法典),开始组建镇、省级地方政府,共建立了765个镇、35个省。另据1901年7月31日通过的法令,马尼拉被划为特别市。根据上述法令成立的镇政府设有镇务会议,设民选正、副主席各一人,任期2年;镇司库、秘书由主席任命,由镇务会议批准;镇政府的职权为征税、管理镇的财产、建筑房屋等。省委员会设三个成员:省长、财务长官和公务长官,起初均由塔夫脱委员会任命,后来省长和公务长官由选举产生。镇政府的活动受省政府监督,而省政府则完全处在由美国人控制的“行政局”的严密监督之下。同时司法权则完全掌握在美国人手中,菲律宾最高法院由一位首席法官和6名陪审官组成,在14个司法区建立了初审法院,美国人占据了最重要的法官位置。

1901年3月2日,美国会通过了《斯普诺修正陆军拨款法案》,规定美国在菲律宾建立文治政府,授权美国总统着手构建。7月4日,文治政府在马尼拉就职,威廉·塔夫脱任民政长官。9月1日,菲文治政府建立了内政、商业和警察、财政与司法、公共教育四个部,“菲律宾委员会”的委员担任各部部长。“菲律宾委员会”变成了立法机关,委员由5名增至9名。但文治政府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军政的完全结束,在菲南摩洛地区,军政统治持续到了1913年。

1902年7月1日,美国会通过了《菲律宾法案》,是美菲殖民政府第一个组织法案。法案规定在菲律宾宣布完全和平,在公布人口普查后两年成立一个民选的菲律宾会议,履行众议院的职能,由“菲律宾委员会”履行参议员职能,两院共同行使立法权。但“菲律宾会议”实际上只在形式上拥有立法权,殖民总督和“菲律宾委员会”对它的决议有批准和否决权,美国会更有权改变、补充和取消它通过的任何法律。法案还规定,菲律宾最高法院的法官由美国总统任命,由美国参议员批准,成员多由美国人组成,拥有复审权,有权审查、修正、补充和取消菲律宾各级法院的任何判决。法案还规定,民政正、副长官,“菲律宾委员会”委员,各部部长均由美国总统任命,由美国参议员批准。法案还规定,任命两名菲律宾人常驻美国会,但只有发言权,没有否决权。法案中还包含一个权利法,规定把民主自由扩展到菲律宾,保障菲律宾公民任何人身和财产不受侵犯,享有民主、自由和选举权。根据1902年的组织法案,1907年7月30日举行了第一次“菲律宾会议”选举,主张“立即、绝对、完全独立”的国民党获全胜。

1916年,美国会通过了第二个组织法,即《琼斯法案》,也称《菲律宾自治法》。该法案给予了菲律宾人较大的自治权,规定政府各部部长均由菲律宾人担任,经总督任命,由参议员批准;建立一个选举产生的参议院,取代“菲律宾委员会”,参议员任期6年;原菲律宾会议成为众议院,众议员任期3年。法案规定,行政权由总督行使,总督由美国总统任命,经美国参议院批准。总督有权任命地方官吏;批准或否决菲律宾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案;有权监督和控制全部政府机关。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立法机关。不过,涉及菲律宾移民、通货、制币等问题的法案,未经美国总统批准,都不能成为法律。司法权授予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最高法院法官均由美国总统任命,经美国参议院批准。1916年《琼斯法案》所确立的殖民政体一直存续至1935年。(三)美国治下的菲律宾社会

1. 经济发展

1909年8月5日,美国会制定了调整美菲贸易关税的法案即《佩恩—奥尔德奇法》,规定美国商品输入菲律宾完全免税,也不限制数量,菲律宾商品输入美国则区别处理。这一法案的施行,使得美国在菲律宾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快速上升,地位大变,至1917年居于垄断地位。同时,这一法案的施行还促进了菲律宾经济的畸形发展,几种供出口的经济作物的生产飞速发展。1910至1913年,糖、麻、椰品和烟的出口占总出口值的93.15%。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菲律宾经济短暂繁荣,因为战争期间国际市场对菲律宾的一些原料和农产品需求大增。因为农产品出口是菲律宾经济的基础,所以对外贸易直接反映了其国内经济的发展。1910至1914年,平均每年的对外贸易额为1.992亿比索;1914至1918年平均贸易额达3.069亿比索,平均每年的贸易顺差达4770万比索。其中麻、糖、椰油等几种主要出口产品的增长十分显著。同时菲律宾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国有企业,殖民政府征收的税赋、通过拨款资助的方式予以建立,如国家煤炭公司、铁矿公司、国家银行、马尼拉铁路公司、国家石油公司、水泥公司等。但是,由于菲律宾的经济完全卷入了世界市场,后者的波动对前者的影响十分巨大。1920至1922年以及1929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都严重波及菲律宾经济。

2. 土地政策

至于殖民政府的农村土地政策,总的来说是维护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保持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以博取地主的支持。美国占领菲律宾之后,继承了曾属于西班牙国王的所有土地。1902年,美菲殖民政府制定了土地《登记法》。由于西班牙时期土地登记混乱,没有地契发放的完备记录,加上农民对土地法令不关心,致使无地契的农民为数众多。土地登记法的施行,反而使得掌控土地登记法庭的人肆意掠夺农民的土地。

3. 教育

兴办教育在美国殖民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军政府时期,美军就在其占领地区开办学校,每所学校配一名英语老师。1901年1月21日,“菲律宾委员会”通过了74号法令,规定建立公立教育制度,设立公共教育局,由总学督和“菲律宾委员会”任命的另外4名成员组成。法令还规定从美国聘请1000名教师来菲律宾,月薪定为75至125美元;所有公立学校均以英语为教学语言。1903年,菲律宾已办起2 962所学校,其中公立学校1 633所,私立学校1 004所,教会学校325所,学生总数为266 362名,其中74.8%属于公立学校学生。1908年在马尼拉创办了菲律宾大学。

4. 宗教

随着美国征服菲律宾,美国的新教传教士也大量涌入菲律宾,他们在民众中布道,宣讲新教教义,规劝菲律宾人改宗新教。据统计,1918年菲律宾已有30万人改宗教徒。

三、自治时期(1935—1941年)

(一)《独立法案》的通过

1932年12月17日,美国会通过了《海尔—哈卫斯—加亭法案》,也称为《菲律宾独立法案》,规定在十年过渡期后给予菲律宾独立。在过渡期间,菲律宾成立自治政府;自治宪法由民选的宪法会议制定,经由美国总统批准;美国总统有权取消菲律宾通过的任何法律;美国政府仍然掌控菲律宾的外交,并为保证美国公民权益而干涉菲律宾内政;美国最高法院仍然对菲律宾行使裁判权;英语继续作为学校的教学语言。过渡期满,菲律宾必须保证美国投资者的权益,保留美国在菲所有军事基地的领土主权。法案还规定了过渡时期菲美间的特殊关税,即美国商品输入菲律宾仍然免税,但菲律宾商品输入美国,得从自治第五年起征收5%的关税,并逐年递增5%,直至达到美国规定的外国商品的全部进口税率。

然而,由于菲律宾广大民众的反对,菲律宾立法会议于1933年10月17日通过了46号决议,拒绝接受《海尔—哈卫斯—加亭法案》。1934年3月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并颁布了《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案》,以替代《海尔—哈卫斯—加亭法案》。前后两个法案的差异仅在于,《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案》规定:在过渡期满后,把陆军基地交回菲律宾,暂时保留海军基地,两年后由双方政府谈判确定去留问题。1934年4月1日,菲律宾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通过决议,接受《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案》。1935年2月,菲律宾制宪会议制定了10年过渡期的宪法,规定在菲律宾成立自治政府;10年后宣布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自治期间,菲律宾全体公民仍将效忠美国,自治政府承认并接受美国最高权力,对美国保持忠诚和效忠。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正、副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立法权属一院制的立法会议;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1935年5月14日,菲律宾就自治宪法举行全民公决,结果大多数选民投票赞成。9天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该宪法。

自治宪法通过后,菲律宾便进行自治政府总统选举。1935年9月17日进行了投票,奎松和奥斯敏纳分别当选为自治政府的正、副总统。同年11月5日举行了隆重的自治政府成立大典,正、副总统宣誓就职,宣告成立菲律宾自治政府。自治政府设立了9个行政部门,各部部长均由菲律宾人担任,并建立了一院制的“国民会议”。根据“国民会议”通过的第3号法令,改组了司法部。最高法院成员由9人减至7人,创立了由15人组成的上诉法院;将全国分成9个司法区,并改组了初审法院。(二)自治时期的国家建设

1. 国防建设

1936年1月,菲国民会议通过了自治政府第一号法令“国防法”,规定建立一支1.9万人的常备军,另外每年培训后备军4万人,预计到1946年拥有后备军40万人;置备鱼雷艇50至100艘,轻型轰炸机250架。但由于经费和执行力问题,5年多时间内菲律宾仅训练了13万人,置备飞机40架和鱼雷艇2艘,培养飞行员约1万人。

2. 经济建设

1935年12月,菲律宾自治政府通过了第2号法令,创建国家经济委员会,其任务是在经济和财政问题上向政府提供咨询,包括如何促进工农业发展,如何推进农作物和产品多样化,如何进行税收改革等,并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根据国家经济委员会的建议,奎松政府改革了税制,建立了国家信贷机构,以增加国库收入,促进生产发展。

在自治时期,菲律宾的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菲律宾主粮和主要农产品之一的稻谷,其种植面积从1936年的204.87万公顷扩大到1941年的228.919万公顷,产量相应地由4 221.96万卡瓦增加到5 412.994万卡瓦。第二位的主粮和重要饲料玉米,种植面积由1936年的68.501万公顷增至1941年的96.692万公顷,相应的产量则由637.069万卡瓦增至1941年的936.49万卡瓦。农作物糖和烟的生产也有所发展。采矿业则是发展最快的行业,贱金属的产值由1934年的10.2万比索升至1941年的近1 400万比索,金银矿产值由1935年的3 200万比索升至1941年的6 460万比索。但自治时期菲律宾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发展不平衡,过于依赖国际市场等不足。总的来说,自治时期的菲律宾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3. 文化教育

自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政策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根据1936年2月19日通过的第19号行政命令,菲律宾创建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其任务是向政府提供教育政策的相关建议,以便进行教育改革。自治政府在教育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在教科书方面,自治政府推动采用菲律宾人所著的新教科书和补充读物,以替代旧课本。在课程设置方面,重视研究菲律宾本国历史;发扬民族文化;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向菲律宾青年灌输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菲律宾全国小学义务教育免费,政府还鼓励私人办学,并成立私人教育局以进行监督管理。

所以,自治时期菲律宾的教育事业有所发展,体现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数量的增多。1935—1936年菲律宾的公立学校有7830所,教师27 921名,在册学生1 236 791人;1940—1941年则公立学校增至12 057所,教师增至43 754名,在册学生增至2 027 957人。同期私立学校的数量由500所增至884所,在册学生人数由99 392人增至171 134人。

此外,1937年12月30日菲律宾颁布134号总统令,宣布他加禄语为国语的基础,进而于1940年6月7日宣布国语是菲律宾的正式语言,规定于1946年7月4日生效。

四、日治时期(1942—1945年)

(一)日本入侵

由于菲律宾在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使之成了日本南进的必争之地。1941年12月8日,在偷袭珍珠港数小时之后,日本战机便飞临菲律宾上空,轰炸了达沃、图盖拉加奥、碧瑶、伊巴等地,并于中午狂炸了美军的克拉克空军基地,摧毁了三分之二的飞机。12月10日,日本飞机又对甲米地的海军基地进行了毁灭性打击。这样在战争一开始,日军就夺取了菲律宾群岛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12月8日,日本先遣部队在台湾与吕宋岛之间的巴坦群岛登陆,10日在吕宋岛北部的阿帕里和该岛西海岸的美岸登陆,12日又在吕宋岛东南部黎牙实比登陆,19日又开始在菲南部的达沃与和乐登陆。日先头部队的任务是控制登陆地区的机场,为日主力部队登陆铺路。

12月下旬日军主力开始登陆。20日,本间雅晴指挥的第14军的43 110名士兵由85艘运输船载送,开始在仁牙因登陆,并未遭到多少有力的抵抗。24日,一支7 000人的日军在拉蒙湾登陆,击溃了帕克将军指挥的1.6万名美菲军。日本两军登陆后,从南北两面夹击马尼拉。美菲军司令麦克阿瑟23日决定将军队撤至巴丹半岛,24日就将司令部迁到了科雷吉多岛,同日,自治政府总统奎松和政府要员以及美国高级专员都退到了那里。27日,麦克阿瑟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1942年1月1日,美军且战且退,一路炸毁桥梁,成功撤至巴丹。1月2日,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日军开进了马尼拉。2月20日,奎松接受罗斯福总统的意见,带着家眷和幕僚乘潜艇前往华盛顿去组织流亡政府。

日军对巴丹半岛的进攻,由于易守难攻,且美菲军顽强抵抗,一度受挫,且伤亡惨重。随着援军的到来,4月3日,日军发动总攻,4月9日,巴丹守将金克少将下令投降。防御设施坚固的科雷吉多岛不仅人满为患,特别是巴丹陷落后,军事上也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5月5日,2 000名日军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强行渡海登岸,虽伤亡近半,却成功抢占了滩头阵地。6日,温赖特少将升起白旗,率1.5万士兵投降。他还下令菲岛各地的美菲军全部投降,至6月9日,有组织的抵抗结束了。(二)日本在菲律宾的统治

法西斯统治进入马尼拉后,日军总司令就宣布美国对菲律宾的占领已经结束,接着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法西斯政策。

日军占领当局在政治上实行军事专政。日军一方面对任何反抗或不合作行为予以惨酷镇压和血腥屠杀,将所有工厂、银行、学校、教会、印刷厂和剧院都置于军事管制之下,建立“邻组”以强化法西斯警察制度,将战前的一切政治组织、文化协会、工会等团体解散或宣布为非法。一方面对菲律宾社会上层人物进行拉拢和利用。1942年1月23日,日军总司令对何尔盖·瓦尔加斯这位原奎松总统的行政秘书发布了第1号命令,责成他组织中央行政政府“行政委员会”,并规定了该委员会的职权范围。行政委员会统辖内政、财政、司法、农商、教育卫生和公众福利、公共事业等6个部,由日军总司令任命行政委员会委员任各部部长,同时受行政委员会主席领导,各部由1名日本顾问以及若干助理顾问指导。日本顾问掌握着政府实权,对行政委员会进行严密监视。行政委员会未经日军总司令批准也不能任命任何官员。1号命令还责令成立一个咨询机构“国务会议”,很多社会贤达被胁迫加入。地方政府和各级法院与自治政府时期大致相同,大多数官员均保留原职。

为了进一步笼络菲律宾地主资产阶级的上层人物,以巩固统治,1943年日本准予菲律宾“独立”。当年1月28日,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国会宣称,日本希望准予菲律宾“完全独立”。6月28日,日军占领当局发表了《菲律宾独立纲要》等文件,规定菲律宾“独立”之后要在军事上为日本帝国提供一切便利,为日本生产战争特需物资,政治上由日本顾问所领导。在日军当局的操纵下,9月4日还炮制了一部宪法,当月23日进行了国会和总统选举,原自治政府高等法官劳雷尔当选总统。10月14日,菲律宾共和国正式宣布成立。日本则宣布“撤销”军事管制,承认菲律宾“独立”,并于当天签订“日菲同盟”条约,规定日菲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合作,以确保大东亚战争的胜利。

日军占领当局极力控制菲律宾的教育和文化,使之为日本的战争政策服务,一方面严禁任何反日言论与书刊,一方面极力宣扬泛亚主义。1942年2月17日,日军总司令向行政委员会主席瓦尔加斯发出了第2号命令,对菲律宾教育规定了六项原则,第一条便规定:要让菲律宾人了解菲律宾是“大东亚共荣圈”中的一员,以及在“大东亚共荣圈”内建立新秩序的真正意义。六项原则中还规定了要普及日语,逐渐停止使用英语。在教学内容方面,凡是宣传英语与反日的相关内容一律删除。占领当局还对报刊出版以及文艺喜剧严格管制。

经济上,日军占领当局强行改变菲律宾的农业结构,最大限度地掠夺菲律宾资源来为其战争服务。因日本的纺织业需要大量棉花进口,日军占领当局极力压缩甘蔗和烟草的种植面积,扩大棉花和亚麻的种植,仅1942年就打算将1.2万公顷甘蔗地改种棉花,预计收获3.7万担脱子棉花。在日本占领时期,水稻的种植面积也大为减少,由1941年的231.9万公顷减为1944年的145.4万公顷。贸易和工业完全由日军占领当局所控制,日本人在贸易、工业和矿业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但由于战争的巨大破坏,工矿业生产未能恢复。

第三节 独立后的菲律宾

一、美军重占与菲律宾独立

(一)美军重占

日本侵略者对菲律宾人民的屠杀,对菲律宾资源的肆意掠夺,激起了菲律宾广大人民的反抗,抗日游击战争烽烟四起,参加抗日游击队的菲律宾人计有27万人。到了1944年,随着美军的反攻,日本在菲律宾的法西斯统治开始走向末路。9月9日与10日,美军哈尔西第三舰队的舰载机开始空袭棉兰老,12日和13日又空袭了米沙鄢群岛。9月21日和22日,第三舰队的舰载机轰炸了马尼拉,摧毁了日机405架,10月10日至14日又袭击了冲绳、吕宋和台湾,摧毁日机502架。12月26日莱特战役基本结束,日军死亡80 557人,798人被俘,第16师全军覆没。12月15日,美军在民都洛登陆。1945年2月3日,美国先头部队进入了马尼拉。至3月3日,马尼拉的日军已被肃清。日本战败投降后,在菲律宾负隅顽抗的第14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将于8月21日奉命停战,9月,他和他的残兵败将相继向美军投降。

美军一面对日本占领军进行毁灭性打击,一面忙着接管菲政权。攻取马尼拉后,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倾全力恢复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对菲律宾抗日武装力量反目成仇。1945年2月5日,马尼拉的战斗尚未结束,美军却下令解除参与攻打马尼拉的人民抗日军的武装,对其强行缴械。7日,美军又指示马克朗匪军在马洛洛斯活埋了人民抗日军第77支队的109名战士,并任命马克朗为马洛洛斯市长。2月22日,人民抗日军的总部人员也遭到了美军反间谍大队的逮捕。一方面美军又利用菲律宾“民政局”来扼杀人民抗日军在解放区建立的地方民主政权,强行撤换地方民主政府官员,然后多由美国远东陆军部队的官员接任。由于菲共一味的妥协,幻想和平的议会斗争,结果人民抗日军被缴械遣散,抗战的胜利果实被美国人夺走了。

因为菲律宾的战后经济恢复完全依赖于美国的援助,虽然得到经济援助不多,结果“美国援助”完全控制了菲律宾的财政和金融。相反,美国资本家却利用援助菲律宾这一机会渗透到了菲律宾的各个经济领域,掠夺菲律宾的农产品和其他自然资源。美国人通过经纪商用极低的价格大量收购马尼拉麻,并且用旧衣服来偿付。在生产凋敝、烽火尚存的1945年,美国人却从菲律宾运走了79.1万美元的椰干、马尼拉麻等农矿产品。此外,菲律宾的石油产品、汽车配件等的供销和港口货物运输都被美国公司所垄断。

虽然1945年2月27日菲律宾自治政府得以重建,但是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却任用亲信,通过菲律宾民政组(Philippine Civil Affairs Unit)、反情报部队(Counter Intelligence Corps)等美方机构独揽一切行政权力,把自治政府总统奥斯敏纳完全撇在一边。菲律宾民政组在登陆莱特岛之前就已建立,下设公案、司法、财政、运输、供给、救济、医药卫生、工程、劳工等9个分组,由麦克阿瑟的亲信惠特尼准将主持。在美军重新占领的地区,一切重要事务都出于民政组,而省、市各级官员的任命则由民政组和反情报部队共同决定。(二)菲律宾独立

战后东南亚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蓬勃发展,在菲律宾也不例外,尽管美帝国主义和菲律宾的反动势力想方设法企图阻止菲律宾独立。迫于压力,美国会于1945年12月宣布,将本该于当年11月11日举行的菲律宾总统选举推迟到1946年4月23日进行。选举如期举行,自由党提名的候选人罗哈斯战胜了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奥斯敏纳,罗哈斯的竞选伙伴季里诺也当选为副总统。自由党还赢得了多数国会席位,在参议院,自由党占13个席位,国民党占11席,众议院自由党占65席,国民党和民主同盟占36席。5月28日,罗哈斯和季里诺在马尼拉举行了隆重的就职典礼,就任菲律宾自治政府最后一任正、副总统,他们也将在7月4日独立的那一天就任菲律宾共和国的正、副总统。7月4日,菲律宾独立,菲律宾共和国宣布成立。

二、独立初期的菲律宾

(一)政治

1948年4月15日,菲律宾罗哈斯总统在克拉克空军基地突发心脏病死亡,副总统季里诺按宪法继任总统。罗哈斯病死后,自由党内部孕育着分裂。总统季里诺和参议院议长阿韦利诺因争当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而相互攻击,最后阿韦利诺以自由党的名义另组政派,与季里诺对抗。因此在1949年的大选中,自由党出现了季里诺和阿韦利诺两位总统候选人,国民党则推出前日本傀儡政府“总统”何塞·劳雷尔参加总统竞选。结果季里诺靠“武力、金钱和骗术”以微弱优势赢得了1949年的总统选举。由于季里诺政府不得民心且政绩平平,1951年的国会选举,执政的自由党惨败给国民党,季里诺本人也丧失了美国的支持。1953年大选来临时,虽然失去了美国的支持,总统季里诺仍想凭借手中的权力和自由党的竞选机器来争取连任。同党的国防部长麦格赛赛深获美国支持,羽翼已丰,也一心想要当总统。为了与季里诺竞选,麦格赛赛从1952年8月起便同国民党密谈,想转向加入国民党,成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1952年11月16日,麦格赛赛同国民党资深政治家劳雷尔、雷克托等人达成秘密协议,1953年2月辞去国防部长职务,当年3月宣布加入国民党,并很快成了该党的总统候选人。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麦格赛赛于1953年11月的总统选举中获得了70%的选票而成为菲律宾共和国第三任总统。

1957年3月17日,麦格赛赛因飞机失事身亡,副总统加西亚继任总统。当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共有四位,除了加西亚外,还有进步党候选人曼纳汉,自由党的尤洛,民族主义公民党的雷克托。结果加西亚在票数分散的有利条件下以总得票数41%的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自由党的马卡帕加尔当选副总统,形成菲律宾历史上第一次正、副总统分属不同政党的局面。然而加西亚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倾向为美国所不容。在1958年冬被揭露的一场政变阴谋中,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联系紧密的国防部长巴尔加斯牵涉其中,被迫辞职。美国中央情报局还直接插手1959年的参议院改选,在自由党人和进步党人之间穿针引线,给他们提供巨额竞选经费,拉拢他们联合反对加西亚方面的候选人。美国的干预却并不十分成功,国民党在改选的8个席位中夺得5席。但与加西亚最密切的帕霍在竞选中惨败,自由党的马科斯所得票数最多,美国中央情报局据此认为加西亚可能在1961年的大选中被击败,于是决定支持自由党的候选人马卡帕加尔。由于国民党最高执政当局内部相互倾轧,争权夺利并贪污腐化,结果在1961年的大选中,马卡帕加尔以较大的优势击败了加西亚,当选为菲律宾共和国第五任总统。(二)经济

二战给菲律宾造成的物质破坏是东南亚地区最严重的,怡朗、宿务、奎松、甲米地、碧瑶、三宝颜等大、中城市几乎成为一片废墟,首都马尼拉的损失最为惨重,十分之九的建筑物被毁坏了。农村地区同样受到了严重破坏,成千上万个村庄被日本人烧毁。据菲律宾人口普查办公室的估算,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95亿美元。虽然战后美国为了弥补菲律宾在战争中所遭受的损失,向其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援助,但由于损失过于严重,仍是杯水车薪。这使得战后菲律宾经济恢复缓慢。

另一方面,美国却加紧对菲律宾经济的掠夺与控制。就在菲律宾独立的当天,美菲签署了《美菲关于菲律宾独立后过渡时期中的贸易和有关事项的协定》,规定美菲双方将执行《贝尔贸易法案》。该法案的基础就是延长自由贸易时期,给予美国人最优惠的贸易待遇,规定在菲律宾独立后,美菲必须保持所谓的“自由贸易”制度,优惠贸易权将延长28年,直至1974年7月3日止。该法案使得美国能够继续控制菲律宾的对外贸易,使菲律宾继续成为美国资本家垄断下的原料供应地和倾销商品的市场。由于进出口贸易极不平衡,生产水平低下,以及税收不足,菲律宾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1950年,美国总统派出经济调查团到菲律宾,试图为菲律宾找到和解决经济上的难题。根据调查团的建议,1950年11月14日,菲总统季里诺和美在菲经济合作委员会主席威廉·福斯特缔结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1951年4月27日,季里诺又和美国驻菲律宾大使迈伦·考恩缔结了《美菲经济和技术合作执行协定》。这两个协定使得菲律宾在经济上更依赖美国,美国当局有可能随时随地更直接地影响和控制菲律宾的经济和政府行政事务。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美国垄断资本加紧向菲律宾输出资本,美洲银行、大通银行、福特公司、费尔斯通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许多金融组织和垄断公司纷纷前来投资,垄断了菲律宾的加工、采矿、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对外贸易等重要经济部门。

面对严峻的经济问题和经济形势,季里诺政府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为了应对进出口贸易不平衡问题,菲政府在1949年实行了部分进口控制和外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商品的进口狂潮,1950年又实行外汇控制,使美国资本家不能随意将在菲赚取的利润汇回本国,以此矫正国家的收支平衡。这种统制措施一直持续到1962年。面对农村普遍贫困的问题,菲政府通过建立农业信贷和市场机构来发展农业。为了改善外汇短缺和财政赤字的状况,季里诺政府还建立了一个关税委员会,开始修改1909年制定的关税法。季里诺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使菲律宾经受住了50年代初期经济危机的冲击。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菲律宾的出口收入快速提高,由1949年的2.54亿美元上升到1953年的4.04亿美元。1951年6月,菲律宾的财政年度收支达到了平衡。1950至1953年期间的国民收入增加了28%。与1950年相比,生产指标上升了35%,农业生产上升了32%,采矿业上升了61%,制造业上升了40%。

麦格赛赛当选总统后,1954年6月菲律宾国会通过决议,同意麦格赛赛总统成立新的机构“国家移民和善后管理局”,代替“土地和移民开发公司”,负责移民和垦殖服务。为了发展农业,麦格赛赛政府还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并实施新的“农业租佃法”,给予佃农比分成制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大份额的收成。但是麦格赛赛政府的土地改革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成功。

加西亚继任总统后,一方面实行经济紧缩政策,限制信贷并严密管制外汇,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一方面又推行“菲人第一”的经济政策,规定菲律宾公民为从事工商业而申请外汇的,应较外国人得到优先配给;如果菲律宾企业意图进入外国人控制的经营领域,菲律宾政府将采取必要步骤予以帮助;在外汇配给中,凡是菲人资本占60%或以上的合资企业也可得到优先。但是美国政府不仅抗议“菲人第一”的经济政策,还通过各种途径施加压力,迫使菲律宾政府全部撤销外汇和进口统制。最后在美国的压力下,加西亚政府软化、后退了,保证不动美国在菲律宾的特殊利益,并同意逐步撤除经济统制。

马卡帕加尔当选总统后,1963年8月8日,菲国会通过了土地改革法案。该法案要求完全废除租佃制度,由政府征用地主超过75公顷的那部分土地,将之卖给无地的佃农去耕种,地主们将得到公平的补偿:30%的土地银行股票,70%的土地银行抵押债券。然而由于该法案带有很大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广大农民仍然受着地主的剥削。1962年1月21日,马卡帕加尔宣布全部取消外汇统制并停止进口配额制。马卡帕加尔政府还实行了自由企业、吸引外资的政策。这几项政策使得美国资本加强了对菲律宾经济的控制。(三)外交

总体上来说,独立之初的菲律宾在军事外交方面十分依赖美国,也深受美国的影响与控制。在菲律宾独立的第一天签署的《美菲总关系条约》就规定,美国保留为了美菲两国共同防御而保持使用的基地和基地的必要附属物及与基地有关的权利;在菲律宾尚未有外交机构的国家和组织里,或在菲律宾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美国将代表菲律宾的利益。1947年3月14日和3月21日,美国与罗哈斯政府分别签署了《美菲军事基地协定》和《美国对菲律宾军事援助协定》。《美菲军事基地协定》为期99年,规定美国政府拥有保持使用在菲律宾的23处军事基地的权利,并可根据需要扩大基地、变换基地或增加基地,在基地享有全部司法权,包括对违法的菲律宾人的司法权。协定还对美菲军事协作的其他诸多方面进行了规定。《美国对菲律宾军事援助协定》规定,美国政府向菲律宾派遣军事顾问团,为菲律宾政府装备和训练军队,顾问团成员从菲律宾政府领取薪金和特别补助费,顾问团享有豁免权和特权。在外交上,菲律宾坚定追随美国,奉行反共政策,一方面对国内的共产党武装进行征剿,一方面对外敌视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菲律宾不但不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或发展任何其他形式的正式关系,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都不愿意按字母顺序与波兰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坐在一起。菲律宾外交部还禁止外交官出席由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官在联合国或其他国家举行的招待会或宴会。

季里诺政府公开要求美国保障其外部安全,在1950年6月与美国签订了《扩充美国在菲律宾军事基地的协定》,为美国的侵朝军队提供转运基地。朝鲜战争爆发后,季里诺总统以承担联合国义务为名,派出了一支五个营的武装部队,参加侵朝战争。1951年,美菲签署《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菲律宾被更紧地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但季里诺政府只是在对日政策上没有追随美国。

麦格赛赛登上总统宝座后,菲政府继续对菲共和菲人民解放军武装进行围剿,对外奉行反共政策。1954年9月,麦格赛赛倡议召开了马尼拉会议,随后菲律宾加入了反共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并在越南和台湾问题上盲目追随美国的政策。尽管麦格赛赛政府在外交上追随美国,但这一政策遭到了执政党内部民族主义者的强烈反对,因而受到了一定的牵制。

加西亚总统的民族主义倾向明显,体现在其1957年大选获胜后实施的施政纲领中,如通过采行“菲律宾人第一”政策及类似措施来完成菲律宾的经济独立,通过解决美国人“同等权利”问题来建立菲律宾人作为自由民族的尊严。然而,加西亚政府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受到了美国的强烈抗议与抵制,最后被迫退让。在外交上,加西亚政府也十分软弱,屈从于美国。1959年,美菲就军事基地问题举行谈判,菲方希望收回美军事基地的司法权,却无果而终。加西亚政府同时又坚持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一方面颁布《反颠覆法》,从法律上取缔菲共和菲人民解放军;另一方面在外交上同南越、南朝鲜和台湾等往来甚密,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马卡帕加尔政府时期,菲律宾在经济上全面向美国资本开放,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仍然顺从美国的旨意。1961年,菲政府派出400名作战人员帮助老挝镇压人民反抗。1964年7月和1965年3月又派遣经济技术小组和医疗救护小组约100多人前往越南战场,参加越战。但是在强大的反美民意面前,菲政府又不得不稍微调整其外交政策。马卡帕加尔将菲律宾的独立日由每年的7月4日改为6月12日,即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发表《独立宣言》的日子。1963年8月,马卡帕加尔政府单方面宣布废除《美菲总关系条约》。此外,马卡帕加尔还在“回到亚洲”政策的幌子下在东南亚国家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

三、马科斯统治时期

(一)政治

1965年的大选来临时,马卡帕加尔违背了自己1961年向自由党主席、参议院议长马科斯所作的不竞选连任的承诺,再次谋求总统职位,结果使得执政的自由党因为总统选举而分裂。为了赢得总统选举的提名,马科斯效法前总统罗哈斯和麦格赛赛,毅然退出自由党,跳槽到国民党。受美国以及势力雄厚的糖业集团一派的支持,加上马科斯的能言善辩以及民众对马卡帕加尔政绩的失望,结果击败后者成为菲律宾共和国的第六任总统。

当选总统后,马科斯以灵活的政治手腕掌控了众议院,并且争取到了参议院在立法上的合作;整顿了政府各部门,裁减人员,提高效率;在最高法院的支持下,撤销马卡帕加尔总统下台前对1 000多名政府官员的提拔和任命。1967年的中期选举中,马科斯总统支持的候选人赢得了参议院8个席位中的6席。尽管牢固地掌握了菲律宾的政治局势,但马科斯第一任期内的菲律宾社会并不十分安定。人民解放军在中吕宋地区再度活跃起来,1967年发展到近1 000人。菲共也开始公开活动,1968年12月26日至1969年1月7日召开了重新建党代表大会,制定了新的党纲,选举了以何塞·西松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提出了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路线。1969年3月29日,菲共将1948年底组建的人民解放军改编命名为“新人民军”,并颁布了《新人民军守则》。仅1969年下半年,新人民军在游击战中打死政府军警200多人。同时菲南部穆斯林反抗政府的活动日益增多,他们袭击各种政府机构,反抗他们的土地被侵占。1968年5月,前哥达巴托省省长马达兰建立了“穆斯林独立运动”,后改名为“棉兰老独立运动”,寻求建立一个“棉兰老和苏禄伊斯兰共和国”。

由于马科斯牢牢控制着政治局势,1969年大选来临时他毫无争议地成为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他在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吉纳罗·麦格赛赛投奔了自由党,成为了自由党的副总统候选人。相反,自由党由于争夺总统候选人提名的人数较多而处于四分五裂,最后奥斯敏纳被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在美国的支持下,马科斯最后以压倒性多数赢得了连任。

然而,马科斯连任后,菲律宾的社会动荡局势并未得到改善。70年代初,菲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正在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投奔菲共,控制了一些地方城镇。1970年,马科斯总统下令取缔“棉兰老独立运动”,但同年该组织中的激进青年成员成立了“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穆苏瓦里教授担任主席,寻求建立“摩洛民族共和国”。相应地,当地穆斯林与基督徒的冲突,穆斯林武装与政府军警的冲突急剧增加。在马尼拉还发生了一系列的工人罢工斗争,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游行示威。此外,菲律宾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加剧了,利益集团之间矛盾不断,政治谋杀事件大增。

尽管如此,马科斯政权的统治尚且稳固。1971年11月10日,菲律宾成功举行制宪会议选举。1971年6月初,制宪会议的全体代表着手进行修宪工作,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将总统制改为议会制,至1972年7月,宪法草案初步完成。为了让新宪法获得通过,使其第二任期满后能够将统治延续下去,马科斯竭力夸大所谓共产主义颠覆政府的威胁,并蓄意制造紧张局势,为实行军事管制寻找借口。1972年9月21日,马科斯签署第1081号总统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实行军事管制。1972年11月29日,修改宪法会议正式批准新宪法草案,菲律宾政体由总统制改为议会制,总统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总理拥有实权,对议会负责。在新旧宪法的过渡阶段,将成立临时国民议会,成员以马科斯总统为首,包括副总统、两院现任议员和制宪会议委员,并成立临时政府。但何时终止临时国民议会及临时政府,何时举行大选,将由马科斯总统个人作出决定,新宪法草案没有作出明确规定。马科斯原计划于1973年1月8日就新宪法举行全民投票,后来却改成以“公民集会”的投票方式来代替,3.5万名“公民集会”代表中选出的4 600名代表投票批准了新宪法。1973年4月2日,最高法院裁定新宪法具有法律效力,马科斯总统的权力合法化了。

1977年12月17日的公民投票决定,马科斯可以在临时国民议会成立后继续担任总统和总理,随后,马科斯宣布第一次立法议会选举将于1978年4月举行。1978年2月1日,马科斯总统宣布,国民党决定改名为“新社会运动党”,由支持“新社会运动”的国民党人、自由党人和其他民间团体、无党派人士组成联合阵线,参加临时国民议会竞选,马科斯本人担任这个新联盟的主席。而一些反对派人士则组成人民权力党参加竞选,在马尼拉地区推出21名候选人,以前参议员贝尼尼奥·阿基诺为首。结果,“新社会运动”联盟在选举中大获全胜,人民权力党虽然在马尼拉地区获得了40%的选票,但21名候选人却全部落选。1978年6月12日,临时国民议会召开,马科斯宣誓就任菲律宾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同时兼有总统和总理的所有权力。但是马科斯以国内政治局面还不能令人放心为借口,迟迟不予解除军事管制。1980年8月29日,菲8个反对党宣布组成统一民族民主反对组织,发表声明要求马科斯立即终止军事管制,并举行大选。

在各方势力的反对下,1981年1月17日,马科斯宣布停止实施军事管制法令。但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力,马科斯又决定由国民议会考虑修改宪法,采用法国式总统制。新宪法规定,总统必须年满50岁,任期6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及14人执政委员会;总统所采取的官方行动在任内和退职后都免受法律诉讼。1981年4月,新宪法由“公民投票”通过,6月,马科斯在无人竞选的情况下当选为总统,任命比拉塔为总理。

尽管取消了军事管制法,举行了大选,菲律宾的政治局势仍在恶化中。1981年4月的“公民投票”遭到了34%的人口抵制,统一民族民主组织拒绝参加当年6月的大选。当年9月18日,马尼拉爆发了自军管以来最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提出了“打倒马科斯”的口号。同时,新人民军和南部穆斯林的武装斗争仍在开展。马科斯政权内部也出现了剧烈矛盾。1983年8月21日,菲律宾反对党领袖贝尼尼奥·阿基诺自美返菲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被枪杀。此事件激化了本来就很紧张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矛盾,成了政治爆炸的导火索。阿基诺夫人和反对派公开宣称马科斯是凶手,并发动了一系列群众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等抗议活动。阿基诺的葬礼有上百万人参加,成为菲律宾历史上空前浩大的一次群众示威抗议活动。此后,反马科斯政府的浪潮迅速蔓延全国,要求马科斯立即辞职,严惩凶手。马科斯总统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被迫下令成立调查委员会展开调查。调查委员会1983年11月开始工作,调查历时整整1年,结果显示,所谓的共产党嫌犯加尔曼不可能是凶手,谋杀阿基诺是有预谋的。1985年1月,菲律宾国家检察院向法院正式控告贝尔将军等25名军人和1名商人与谋杀案有关。经过漫长的审判,1985年12月2日,法庭作出终审判决,宣布贝尔将军等26名嫌犯无罪释放,确认枪杀阿基诺的凶手是加尔曼。然而判决的结果并未被阿基诺夫人和反对派所接受,他们愤怒地呼吁所有的菲律宾人都站出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反马科斯政府的呼声反而越来越大了。1984年5月的国会选举中,反对派在200个席位中夺得63席。阿基诺事件还引起了执政集团内部的矛盾以及美国对菲政策的变化。到了1985年,美国一再向马科斯施压,催促他提前举行总统大选。综合权衡之后,马科斯于1985年11月4日宣布提前举行大选,在与反对派讨价还价之后将大选日期定在1986年2月7日。

菲反对派一直四分五裂,经过选前的几次分化组合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以统一民族民主组织为核心,总统候选人为该组织主席劳雷尔;另一派支持阿基诺夫人为总统候选人。后来经过美国驻菲大使和马尼拉大主教海绵·辛居中调停,在总统候选人登记截止的最后时刻,两派达成协议,阿基诺夫人和劳雷尔分别登记为反对党的正、副总统候选人。由此开始了马科斯政权和反对派势力的决定性较量。(二)经济

马科斯一上台就将施政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他上任时,菲律宾国库枯竭,财政赤字和政府公债近40亿比索。政府每天的财政收入仅为400万比索,支出却达600万比索。他在施政的第一年,就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使菲律宾经济秩序得以恢复,使政府摆脱了困境,不过远未达到理想目标。除了对内采取各种经济措施,他还积极对外争取经济援助和私人投资,以改善恶劣的经济形势和实施土改激化。马科斯于1966年下半年亲自前往美国和日本争取投资,并于1967年9月制定了《投资奖励法》,宣布鼓励外国投资是菲律宾的基本国策。受这一法律的推动,外资在菲投资总额的比重明显增大,1969年达54.9%,1971年达64.7%。

在经济发展计划中,马科斯将发展农业作为当务之急。政府一方面于1966年提高粮价以刺激生产,一方面继续购进大米。同时,马科斯政府宣布继续实施前政府制定的《农业土地改革法》,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土地改革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

获得连任后,马科斯还是面临诸多经济问题。由于选后政府亏空严重,外汇储备不足,推高了本来就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外债和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1970年2月,政府再度将比索贬值,由此又造成价格飞涨,工业生产停滞,失业率增加。

在军事管制时期的前一阶段,即1973至1975年,菲律宾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经济增长很快;后一阶段,即1976至1980年,则经济局势逐渐恶化。1972年10月21日,马科斯签署关于解放佃农的法令,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改革,把佃农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由于统治集团内部地主阶级代表的抵制,实施土改法困难重重,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土改措施,农民们的总收入有所增加,整个农业部门的增长率也有所提高,1973至1976年的增长率为5.3%。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1960至1970年的国民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仅为5.1%,而1973至1979年期间的增长率为6.6%。1976年菲律宾初步实现了大米自给,1977年还有余粮出口,基本上改变了经济作物依赖出口,粮食依赖进口的经济结构。在新的优惠和特权的吸引下,一批资本密集型大企业在外资的投资下兴建起来,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发展让菲律宾马路纵横交错,高楼林立,高级旅馆鳞次栉比,豪华壮观的国际会议中心、文化中心、艺术中心等不断出现。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富悬殊也在不断扩大,并且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依靠外国资本。由于国外借贷是菲律宾在7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筹集资本的主要形式,使得菲律宾的借款数额一直在持续上升,到1980年底时,外债总额达到120亿美元,成为亚洲债务最重的国家。

到了1980年代,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菲律宾的经济一直呈下降趋势,经济困难越来越重。1981年的GDP增速为3.7%,1982年仅为2.6%,1984和1985年GDP分别下降了6%和5%,战后首次出现负增长;财政赤字也越来越大;外贸出口不断萎缩,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外债负担越来越重,1983年达到了246亿美元,成为世界十大债务国之一,1985年更是高达256亿美元。经济衰退也导致生产紧缩和失业人数猛增。(三)外交

马科斯总统在执政之初,提出了具有浓厚民族主义色彩的“菲律宾第一”的口号。在国际事务中,从本身的民族利益出发,继续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开始考虑改变完全依附于美国的僵硬外交政策。马科斯就任后,很快就向国会提交了一份紧急援越议案,要求国会批准派遣一支2 000人的工兵部队赴越助战,并且拨款3 500万比索作为经费。由于遭到诸多反对,马科斯只得施展各种政治手腕,最终议案于1966年7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并在1967年的国会例会上通过了2 500万比索的援越菲军拨款。然而,由于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和菲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马科斯总统又不顾尼克松政府的反对,毅然在1969年底全部撤回了赴越参战的菲军事人员。1970年4月,美国军事干涉柬埔寨王国,菲律宾拒绝对柬埔寨的朗诺政权提供任何军事援助。

同时,菲政府还积极发展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1966年6月3日,菲律宾与马来西亚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互派大使。1967年8月,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外交部长在曼谷发表《曼谷宣言》,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马科斯也试图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寻找新的贸易伙伴。1968年,马科斯下令取消了不与共产党国家进行直接贸易的禁令,准许进行有限度的贸易,允许菲律宾的贸易代表团和友好人士访问中国。19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势力更加发展,菲律宾为了适应形势也在外交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1975年5月,马科斯在全国企业家会议上发表演说,提出6项外交方针:(1)在广泛领域内强化与东盟各国的关系;(2)大胆执行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的政策;(3)试图与第三世界各国建立密切关系;(4)继续与日本的互惠关系;(5)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正义斗争及中东和平的确立;(6)将原来的美军基地变为与亚洲现实相配合的新基地,以健全与美国的关系。1973年5月,菲外长罗慕洛要求美军撤出菲律宾的基地。从1976年4月起,美国被迫同菲律宾开始了长达4年多的军事基地问题的正式谈判。1979年1月2日,双方正式签署新的军事基地协定。在新协定中,菲律宾重申了对基地的主权;任命一名菲律宾人担任基地司令官;菲律宾武装部队担任基地外围的治安任务;基地面积削减为10 003公顷,其余土地由菲律宾收回;每5年进行一次对基地协定执行情况的检查;美国继续使用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支付5亿多美元的租金;美军不能介入菲律宾的内部冲突,当菲律宾遭到外来侵略时,菲律宾政府将要求美国的援助。1982年12月,菲美双方又签署了菲律宾在美国基地内实施关税、移民和检疫法律的协定。

东盟成立以后,菲律宾一直是其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为加强东盟的团结,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1975年4月17日,马科斯总统首先提出召开东盟首脑会议的建议。1977年8月在吉隆坡召开的第二届东盟首脑会议上,马科斯总统宣布菲律宾将采取具体措施放弃对沙巴的主权要求。1978年8月,菲律宾与马来西亚签署边界协议,马来西亚保证不再支持菲律宾南部穆斯林的反政府活动。

20世纪70年代,菲律宾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有了新的发展。1973年,菲律宾先后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和蒙古建立了外交关系。1975年6月7日至11日,马科斯总统夫妇应邀前来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签署《联合公报》,宣布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中菲签订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1976年5月,马科斯总统夫妇访苏,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二月”革命和阿基诺夫人执政

(一)“二月”革命

经过激烈的竞选活动,总统大选投票于1986年2月7日如期举行。然而,由于选举充满了贿选、欺诈、暴力等弊端,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反对党的指责。2月16日,国民议会正式宣布马科斯总统领先阿基诺夫人150多万票,赢得了选举,前者于2月25日宣誓就职。

但是,反对党人并不认输,认为马科斯利用欺诈行为获得了虚假的胜利,阿基诺夫人表示要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民众不服从运动来迫使马科斯总统下台。公布选举结果的第二天,阿基诺夫人和反对派就在马尼拉举行盛大集会,抗议政府的选举舞弊行为。2月22日晚,国防部长恩里莱和拉莫斯将军发动兵变,在国防部大楼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同马科斯总统决裂,转而支持阿基诺夫人。兵变发生后,马科斯以武装部队总司令的名义派遣部队平叛,结果被调部队或者投奔了反对派,或者消极应对。马科斯号召平民携带武器到总统府保卫他的安全,响应者也寥寥无几。24日,拉莫斯将军向马科斯发出最后通牒,若不下台就要进攻总统府。但马科斯仍然于25日早上在总统府举行总统就职仪式。同时阿基诺夫人也在马尼拉郊区一家“菲律宾俱乐部”宣誓就任总统。然而,9个小时之后,马科斯总统便携带家眷、亲信乘美国飞机逃亡到了夏威夷。马科斯王朝的垮台,菲律宾民众的力量是决定性的,同时菲律宾天主教会、军队兵变和美国政府的作用也非同小可。(二)阿基诺夫人治下的菲律宾

1. 政治

阿基诺夫人执政后,便宣布废除《1972年宪法》,解散国民议会,筹组制宪委员会以制定新宪法。1986年10月15日,新宪法制定完成,规定总统任期6年,不得连任;总统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政府重要职务;实行美国式两院制;军队不得参政,不得支持任何政党。1987年2月2日,菲律宾就新宪法举行全民投票,结果以76%的支持率获得通过。1987年5月11日,菲律宾举行国会参、众两院选举,共有四派政治势力参与角逐,即人民权力党、民主大同盟、新社会运动党和人民党。6月25日,选举署公布参议员选举结果,结果执政党获得压倒性胜利,夺得总数24席中的22席。6月30日的选举署公布众议员选举结果,执政党和独立人士获得162席,反对党获得29席。7月27日,菲律宾参、众两院分别举行开幕仪式,结束了总统令治国的时代。1988年1月18日,菲律宾举行地方官员选举。经过此次选举,科·阿基诺政府选出了全部的民选官员,完成了新政府的整个组织构造。

阿基诺夫人还在国内推动和解。1986年2月25日就任总统后,阿基诺夫人立即成立由萨隆加领导的“研究立即释放政治犯委员会”,下令释放包括菲共前主席何塞·西松和新人民军领导人布斯凯诺在内的400多名政治犯。6月组织政府代表团同菲律宾左派组织——全国民主阵线谈判。11月26日,菲政府和菲共达成60天的停火协议。不过1987年1月6日开始的第二阶段的谈判并未取得任何进展,谈判陷入了僵局。1987年2月9日,菲政府同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在马尼拉举行初步谈判,伊斯兰教三大武装组织,即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改革派和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均派代表出席,但是进展不大。

尽管如此,科·阿基诺政权并非完全稳固,在其总统任内发生了7次军人政变。

2. 经济

科·阿基诺总统上台后,菲律宾经济进入了一个转型期。阿基诺夫人对旧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在经济领域进行自由化改革,引入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1986年阿基诺夫人上台后,菲国家经济发展署颁布了《1987—1992年中期经济发展计划》,设定了经济增长目标,阐述了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第一是增加资金投入,以刺激经济发展。阿基诺夫人上台后,经过磋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菲律宾政府通过扩大公共开支来刺激国内需求,激发私营部门扩大投资和增加生产,争取国外官方援助来填补由此产生的财政赤字。1990年,菲律宾获得的国外官方援助达14.28亿美元,1986至1991年平均获得9.56亿美元。此外,阿基诺夫人还通过提高工资来刺激消费,以发展经济。第二,加大农村土地改革力度。1987年7月,科·阿基诺政府颁布了《全面土地改革计划》,规定全国80%以上的耕地和65%以上的农户将被包括在土地改革计划中。但是该土改计划并未得到严格执行。不过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阿基诺夫人执政的6年中,菲全国共分配土地172万公顷,超过马科斯执政时期土地分配数量的4.7倍。第三,推行经济自由化与私有化。科·阿基诺执政期间,开始在经济领域实施自由化改革,为私营经济提供较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在自由化改革方面,科·阿基诺政府于1986年对出口税进行改革,并放宽多种货物的进口限制。在推行经济私有化方面,科·阿基诺在其《1987—1992年发展计划》中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方案,即限制设立国有企业,出售国有企业资产,建立国有企业业绩评估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控制。到1992年9月,科·阿基诺政府出售了274项政府资产,完成了国有资产私有化计划的61.4%。第四,扩大外资引进,放宽投资领域,引入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1987年,科·阿基诺政府颁布了《1987年综合投资法》,以指导国内外投资,1991年6月又颁布了《1991年外资投资法》,给予了外资较大的鼓励和活动空间。主要措施有:放宽引进外资的限制;引导外资向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落后地区投资;鼓励外资投资于出口型企业,吸引跨国公司到菲律宾开展业务。

3. 外交

阿基诺夫人上台后推行“发展外交”,即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菲律宾的政治和经济重构,将其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一项国家举措。这一原则指导了菲律宾同世界其他地区的交往。为了追求“发展外交”,科·阿基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1988年在马尼拉主办了第一届新恢复民主政体国际大会。随着1993年重新恢复民主政体国际大会在尼加拉瓜召开,这一会议的召开被制度化了。菲律宾与印度、越南和缅甸加强了关系。菲律宾主办了第一届西班牙—亚太会议,立意于加强受西班牙文化影响的国家之间的联系。菲律宾建立或改善了与西亚以及伊斯兰国家组织成员国的关系。

菲美关系对菲律宾而言仍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1986年9月,阿基诺夫人第一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美国会议员戴着黄丝带对其表示支持。在其演讲之后,美国众议院以203票对197票通过议案,同意为其新政府提供2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但是菲美在军事基地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1991年6月15日,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摧毁了美军的苏比克海军基地。靠得更近的克拉克空军基地则被完全摧毁,被迫关闭。早在《1947年军事基地协议》到期之前很久,菲美两国政府就开始了紧密的磋商,最后达成了《菲美友谊、和平与合作条约》,据此菲律宾会向美国出租军事基地。然而,1991年9月13日,菲律宾参议院拒绝批准这一条约。12月27日,科·阿基诺总统正式通知美国于1992年底撤离。

1986年11月,科·阿基诺总统访问日本,裕仁天皇会见了她,并为二战期间日本在菲律宾犯下的罪行致歉。在这次访问中,菲日签署了新的对外援助协议。科·阿基诺还于1989年前往日本参加了裕仁天皇的葬礼,1990年参加了明仁天皇的登基大典。一系列互访加强了菲日两国的经济和贸易联系,使得日本投资者和游客大量涌入菲律宾。

1988年,科·阿基诺第一次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同邓小平总理举行了会谈,两位领导人讨论了菲中经济关系。科·阿基诺总统还访问了其在福建的祖籍地。

五、拉莫斯执政时期

(一)政治

1991年12月,拉莫斯宣布竞选总统,但他在菲律宾民主战斗党的提名角逐中输给了众议长拉蒙·米特拉。随后他宣称不公平,并退出了该党,组建了人民力量党,邀请宿务省长做他的副总统候选人。1992年5月11日,他以微弱优势打败了农业改革部长米里亚姆·圣地亚哥,仅获得了23.58%的选票,为菲律宾史上最低的多数票,并且他的竞选伙伴也输给了参议员约瑟夫·埃斯特拉达。

拉莫斯总统一上台就开始推动国内和解,呼吁各派捐弃前嫌,并公开呼吁右翼反叛部队、摩洛民族阵线和菲共领导的游击队放下武器,与政府和解,并向他们提出大赦计划。他签署共和国7636号法案,使之成为法律,该法案取消了《反颠覆法》,因此一度非法的菲律宾共产党的成员资格变得合法了。1996年,菲律宾政府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署了最终和平协议。

1995年5月8日,菲律宾举行议会选举和地方选举。选举充满了暴力和骚乱,据菲律宾国家警察局统计,有5人因选举而死亡,选前有200多个地方出现骚乱,选举当天有300个地方出现骚乱。拉莫斯执政联盟在参议院赢得9席,在众议院也赢得多数席位。

在拉莫斯执政后期,曾竭力想修改《1987年宪法》,科·阿基诺和天主教会发动了大规模的抗议,终于阻止了他推行修宪计划。(二)经济

1992年5月拉莫斯上台后,便出台了《1993—1998年中期发展计划》,提出到2000年将菲律宾建成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将人均GDP由720美元增加到1 000美元。拉莫斯政府一方面加大经济改革的力度,一方面更加注重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为此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首先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拉莫斯上台后,将自由化改革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并开始实施“旗舰计划”,很快在全国的增长中心地区选定并开始实施96项战略基础设施项目,涉及道路、运输、水资源、电力等。1994年,菲政府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BOT的覆盖范围加以扩展,包括了固体废物处理、信息技术、卫生与教育设施、数据库网络以及由政府批准的其他项目。其次,加大金融改革力度,为经济的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拉莫斯上台后,加大了对金融业的调整和改革。一是进行机构调整,扩展银行部门的业务范围;二是进行股市现代化改造,提高融资能力;三是取消外汇管制,为外资引进和扩大外贸创造条件;四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稳定金融秩序;最后,全力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拉莫斯政府上台后,一方面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外资引进规模;一方面加快经济区建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国际竞争力。

至1998年4月止,拉莫斯政府制定了79项有关经济改革的法规,对经济领域的调整和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一届政府。在推行经济改革的同时,拉莫斯政府还高度重视经济的平衡发展。1993至1997年间,菲GDP年均增长4.46%。(三)外交

拉莫斯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确定了四大优先的核心目标,即提升国家安全,推进经济外交,保护海外的菲律宾劳工和菲律宾国民,向国外树立菲律宾的良好形象。拉莫斯总统通过一系列国事访问和首脑峰会,推进对外贸易,增进国外对菲律宾投资和官方发展援助。为此,菲律宾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行动。由菲律宾提议,1992年东盟通过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着眼于增进互信,避免声索国之间的冲突。1994年,菲律宾与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一同创建了“BIMP东亚增长区”。1994年东盟地区论坛创设,成为亚太地区唯一政府层面进行的多边安全对话机制。《1995年移民劳工和海外菲律宾人法案》为更有力地保护海外菲律宾劳工确定了一个行动方案,创设了法律援助基金和国民援助基金,在外交部任命一名移民劳工事务法律助理,级别等同于副部长。1996年,菲律宾成功举办了APEC峰会,达成了《APEC马尼拉行动计划:1996》协议。1996年9月2日,菲律宾政府和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署了《棉兰老和平协议》。

六、埃斯特拉达与阿罗约执政时期

(一)政治

1. 埃斯特拉达执政时期

由于拉莫斯总统在其任期末寻求修改宪法,以谋求连任,当时作为副总统的埃斯特拉达连同前总统科·阿基诺、海绵·辛大主教、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参议员以及其他政治领导人,在黎刹公园领导了一场反修改宪法集会,抗议拉莫斯及其支持者的宪法修改行动,动员了约50万民众参加。寻求连任失败,拉莫斯转而支持他的朋友,当时的众议长德贝内西亚(Jose de Venecia)参加1998年的总统选举,让本想参与总统竞选的阿罗约作为他的竞选伙伴,竞选副总统。然而电影明星出身的埃斯特拉达,享有很高的民意支持度。他提出的优先发展农业,并以此带动经济振兴,消除贫困,以及发展教育、打击贪污犯罪、严惩腐败等主张,受到广大选民欢迎。在1998年5月11日的大选中,他以史无前例的高得票率战胜对手而当选为菲律宾共和国第13任总统,而他的竞选伙伴安贾拉却惨败于阿罗约。6月30日,即将卸任的总统拉莫斯陪同他的继任者埃斯特拉达前往菲律宾第一共和国的摇篮——布拉坎省马洛洛斯镇的巴拉索延教堂进行宣誓就职。当天下午,埃斯特拉达在黎刹公园的基尼诺大看台发表就职演说,在菲律宾遭遇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恶劣天气带来诸多农业问题的境况下就任总统。

由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寻求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尽管与菲政府达成了一些协议,但针对政府军和平民的袭击仍然继续。这些袭击不仅影响了菲律宾的外在形象,也吓退了菲律宾所急需的外来投资。此外,埃斯特拉达政府还认为该组织与基地组织有联系。2000年3月21日,埃斯特拉达总统宣布对该组织全面宣战。战争期间,菲律宾天主教主教会议曾要求埃斯特拉达总统与该组织实现停火,但埃斯特拉达总统反对这一主张,认为停火或激起更多的恐怖袭击。在接下来交战的3个月里,该组织的总部、13个主要营地和43个次级营地都被政府军攻陷,并且都处在菲政府的控制之下,领导人哈希姆·萨马拉逃往马来西亚。7月10日,埃斯特拉达前往棉兰老,在那里升起了菲律宾国旗以象征胜利。

但是埃斯特拉达总统不久就被各种侵吞财产和腐败指控所纠缠。2000年10月,一位公认的赌博业经营者,即南伊洛克省省长路易斯·辛森,宣称他个人从非法赌博业赢利中拿了4亿比索给埃斯特拉达作为酬劳,并从政府给烟农供销合作社的价格补贴中拿了1.8亿比索给他。辛森的宣称在菲全国激起了轩然大波,这一骚动在2000年11月13日众议院对埃斯特拉达进行弹劾时达到了顶峰。由于参议院弹劾法庭的多数成员是埃斯特拉达的政治盟友,2001年1月16日,该庭以11票对10票裁定,不打开据称含有不利于总统的指控证据的信封。由众议员和律师组成的控方小组退出弹劾法庭,抗议这一投票结果。当天晚上,反埃斯特拉达的抗议者聚集在黎刹靖国神社前,一场政治骚乱随即发生了,要求埃斯特拉达辞职的呼声空前响亮。接下来几天,抗议人数达到了几十万。看到全国性的政治骚乱,19日,菲武装部队决定撤销对总统的支持,转而效忠副总统阿罗约。20日,最高法院宣布总统的位置空缺。当天中午,最高法院宣布埃斯特拉达“建设性地”辞去了他的职位,首席大法院让宪法规定的继任者阿罗约宣誓就任菲律宾总统。

2. 阿罗约执政时期

作为副总统的阿罗约在2000年10月就辞去了内阁职务,与总统埃斯特拉达渐行渐远。最初她顶住政治盟友的压力,公开反对埃斯特拉达,最后则要求后者辞职。埃斯特拉达下台后,就丧失了刑事豁免权。2001年4月的最后一周,菲律宾反腐败法庭以盗窃国家财产的指控下令逮捕埃斯特拉达和他的儿子乔斯。几天之后,埃斯特拉达的支持者聚集在黎刹靖国神社,抗议他的被捕。埃斯特拉达被捕后长期被软禁,2007年9月12日被反腐败法庭以盗窃国家财产罪等罪行,一审判处终身监禁,但允许他继续处于软禁状态,同年10月25日又被阿罗约总统赦免。

除了面临埃斯特拉达支持者的挑战外,阿罗约总统还面临着军事政变的威胁。2003年7月27日,菲律宾发生了橡树林军事政变,陆军上尉吉纳尔多·甘巴拉和海军少尉安东尼奥·特里兰尼斯率领一群武装士兵占领了马卡迪市雅诗阁马卡迪服务公寓,向菲律宾人展示阿罗约政府的腐败。2006年2月24日,菲当局揭露了一场接管政府的阴谋,据称牵头者为达尼诺·林将军和其他右翼军事冒险主义者。为此阿罗约签署了1017号总统公告,并以此为基础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2003年10月,阿罗约宣布参加2004年5月的总统竞选。结果阿罗约大胜对手100多万票。2004年6月23日,菲国会宣布阿罗约和诺利·德卡斯特罗分别为正、副总统。然而一年之后,阿罗约选举舞弊传言越来越多,并激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她的内阁主要成员辞职,并催促阿罗约也辞职下台。但是阿罗约否认她影响了选举结果,坚称自己公平地赢得了选举,顶住了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没有辞职。这一选举争议让阿罗约在2005年遭遇了弹劾,不过弹劾案未能通过。2006年她又遭遇弹劾,不过弹劾案在众议院也没有通过。2007年,律师艾伦·帕圭亚对阿罗约提出弹劾指控,认为她涉及贿赂。2008年10月13日,对阿罗约的长达97页的第四份弹劾指控提交到了众议院,上有3位众议员的签名,指控阿罗约腐败、司法外杀戮、施用酷刑和非法逮捕。

2007年的中期选举,阿罗约阵营在参议院赢得3席,众议院赢得123席。在第二任期内,阿罗约也曾想修改宪法,同样未能如愿。(二)经济

1. 埃斯特拉达执政时期

尽管埃斯特拉达政府有着很强的经济团队,但是未能利用好前届政府所取得的成就,并因用人唯亲、不称职和腐败而饱受批评,因此导致外国投资者对菲律宾失去了信心。在埃斯特拉达总统任期的第二年,他被指控对其一个朋友涉嫌操纵股市所展开的调查施加影响,这使得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更大的破坏。炸弹威胁、爆炸、绑架和其他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动荡也加剧了各种经济问题。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极端天气也破坏了埃斯特拉达政府的经济表现。到埃斯特拉达政府末期,菲律宾的财政赤字翻了一番,由1998年的490亿比索增至了1 000多亿比索。尽管如此,1999年菲律宾的GNP增长率由1998年的0.1%增至了3.6%,GDP增长率由1998年的-0.5%增至了3.2%。1999年的政府负债达2.1万亿比索。国内债务总计为9 867亿比索,外债522亿美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