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漫画古诗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5 12:40:01

点击下载

作者:丰子恺 绘 常迎春 评注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书坊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丰子恺漫画古诗文

丰子恺漫画古诗文试读:

序 绘画与文学的握手

第一部分 道路阻且长(先秦两汉卷)

诗经 小雅 采薇

论语·子罕(节选)

论语·子张(节选)

孟子·梁惠王上(节选)

孟子·梁惠王下(节选)

孟子·万章上(节选)

孟子·告子上(节选)

孟子·尽心上(节选)

列女传·仁智·鲁漆室女

新论·启寤(节选)

小麦谣

短歌行

饮马长城窟行

古诗十九首·其一

第二部分 折梅寄江北(魏晋南北朝卷)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停云(并序)·其二

陶渊明家书

移居·其二

桃花源记

杂诗·其一

饮酒·其十一

九日闲居(并序)

拟古·其五

西洲曲

青溪小姑曲

第三部分 明月落谁家(唐五代卷)

凉州词·其一

渡汉江

望天门山

听蜀僧浚弹琴

忆东山·其一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

乐游园歌

羌村·其一

佳人

草堂即事

客至

登楼

秋兴八首·其三

听弹琴

寒食

送春词

没蕃故人

行营即事

卜居

与歌者米嘉荣

渔翁

客喜

寻隐者不遇

暮春浐水送别

和孙明府怀旧山

题鹤林寺壁

送隐者一绝

阿房宫赋

黄陵庙词

利州南渡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南乡子·兰棹举

剑客

散句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散句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柳枝辞十二首·其七

第四部分 燕归人未归(宋金卷)

题惠泉师壁

木兰花·般涉调

相思儿令·昨日探春消息

破阵子·春景

更漏子·槛花稀

青梅

浪淘沙·今日北池游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题西太一宫壁·其一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九日次韵王巩

如梦令·春景

秋蕊香·乳鸭池塘水暖

苏幕遮·风情

神童诗

除夜雪

游山西村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泣然

伤春

清平乐·村居

鹧鸪天·著意寻春懒便回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浣溪沙·漫兴作

乡村四月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南乡子·春闺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洞仙歌·赋茉莉

散句

荆江口望见君山

晓窗

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

颂古三十六首·其二十七

姚江

玉楼春·玉阶琼室冰壶帐

吉水夜泊

溪上

题临安山水

第五部分 余响入云飞(元明清卷)

红蔷薇花

木兰花·未开常探花开未

涌金门见柳

客中除夕

苍溪野望

中秋月

山中示诸生五首·其四

次韵柳渡头答乡友·其一

玉合记·杭海

天目山居

浣溪沙·闺情

览镜词

普和看梅

山居

聊斋志异·阿英词

听琴

临江仙·柳絮

醉公子·马首山无数

题《荷塘忆旧图》

大姊索诗

散句

酒后客来

连理枝

晚起

偶吟

偶成

绝句

己亥杂诗·其五

山居

夜登华光楼

香消酒醒曲·春晓

第六部分 芒鞋破钵无人识(民国卷)

本事诗

早秋

春游

序绘画与文学的握手丰子恺漫画题材丰富,意趣盎然。意趣从何而来?当然主要来自于生活。如他的儿童漫画、世相漫画等,均系其细致体察生活之后的写照。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丰子恺非常善于将生活所见与古诗文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将现实生活赋予诗性,并作种种人文关怀。早在丰子恺漫画创作的初期,朱自清、俞平伯等就已发现了其中奥妙,朱自清在为丰子恺第一部漫画集《子恺漫画》所作的序文中就写道:“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而俞平伯的跋文居然也说:“您是学西洋画的,然而画格旁通于诗。所谓‘漫画’,在中国实是一创格;既有中国画风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法的活泼酣恣。虽是一时兴到之笔,而其妙正在随意挥洒。譬如青天行白云,卷舒自如,不求工巧,而工巧殆无以过之。”类似这样的评论,至今仍然成为研究者经常引用的精彩论断,也是广大读者乐意接受的评判。丰子恺漫画的内容、形式几经变迁。他自己在1947年所写的《漫画创作二十年》一文中对自己的创作有过这样的回顾:“我作漫画断断续续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今日回顾这二十多年的历史,自己觉得约略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描写古诗句时代;第二是描写儿童相的时代;第三是描写社会相的时代;第四是描写自然相的时代。但又交互错综,不能判然划界,只是我的漫画中含有这四种相的表现而已。”细读丰子恺这“四种相”的漫画作品,可以发现,除了“儿童相”画作中部分直接描绘儿童生活情趣的漫画外(如《穿了爸爸的衣服》《阿宝赤膊》《花生米不满足》等),其他诸相的画作,大多与古诗文有着密切的关联,或以画题点明,或有古诗文意韵,文学性极强,因而也就可以体味出更深广的人间情味。丰子恺何以对古诗文有如此偏爱?记得他自己说过:“文学之中,诗是最精彩的。”“古人云:‘诗人言简而意繁。’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拿来准绳我所喜欢的漫画。我以为漫画好比文学中的绝句,字数少而精,含意深而长。”他在《随笔漫画》中曾这样说:“我希望一张画在看看之外又可想想。我往往要求我的画兼有形象美和意义美。”同样是在《漫画创作二十年》中他又说:“我自己觉得真像沉郁的诗人,诗人作诗喜沉郁。‘沉郁者,意在笔先,神在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写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须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可一语道破’(陈亦峰语),此言先得我心。”由此足见丰子恺对古诗文中所蕴涵的丰富美学思想的执着追求。同时,这或许也就是评论家们常说的丰子恺漫画文学性的主要因素。不过,联系到丰子恺的具体画作,也可以发现,他往往只是选取古诗文中的一句,甚至只是几个字来作画。对此,他也有明确的解释:“我觉得古人的诗词,全篇都可爱的极少。我所爱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句。”“余每遇不朽之句,讽咏之不足,辄译之为画。”夏丏尊曾经把丰子恺的这些描写古诗文句的漫画称作“翻译”,因为这些“古诗词名句,原是古人观照的结果,子恺不过再来用画表现一次”。所不同的是,丰子恺作这类画,是运用古诗文,用简洁的几笔,画出现代人的生活,将古诗文或文句作现代性关照,别有韵味。宋代词人李清照擅长表现爱情,这或许也是因为她曾拥有过与赵明诚之间的恩爱生活。她有过一首《醉花阴》,是专门为远游的赵明诚写的。词如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丰子恺算是吃透了李清照的词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画的画面上有黄花、有卷帘,当然还有这消瘦的现代相思女。李后主有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理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画,须从两方面着眼。从构图上看,此画可与《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作比较,二画表现的是相同的情境,只是后者没有人物罢了;从作者本人来讲,作此画时正值1925年——他刚从白马湖回上海不久。按他自己的说法:白马湖的生活是“清静的热闹”,而上海的生活则是“骚扰的寂寞”。好友星散,几时才会有当年那样亲密的欢聚?《世上如侬有几人》画题出自五代南唐李煜《渔父》词。挪威汉学家克里斯托弗·哈布斯迈尔在他的著作《漫画家丰子恺——具有佛教色彩的社会现实主义》中对此画有过这样的评说:“渔夫念念不忘的是鱼,他一直是在留心注意。他的全神贯注不会因其周围世界的琐碎事物而受干扰。这是一幅有关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漫画。当然,丰子恺并不是想说钓鱼活动是一项不错的业余爱好,而是想借此表明处事要目标专一的人生态度。就其简朴的绘画风格而言,这是丰子恺最好的漫画之一。画中的钓鱼竿纹丝不动地垂入水面,正是这种风格特征的完美体现。”就丰子恺漫画的形式风格而论,“这是丰子恺最好的漫画之一”的评价实不为过,但就此画所体现的内容而言,还应该在以上评论的基础上再补充一句:画中还表现了一种恬淡超脱的生活态度,此亦柳宗元所谓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有你的生活方式,我有我的处事态度……丰子恺作这类画,取自于古诗句、词句或文句,而画中人物穿的却是现代服装。为此,他也有过说明:“初作《无言独上西楼》,发表在《文学周报》上时,有人批评道:‘这人是李后主,应该穿古装,你怎么画成穿大褂的现代人?’我回答说:‘我不是作历史画,也不是为李后主作插图,我是描写李后主所得的体感。我是现代人,我的体感当然作现代相。’”其实,丰子恺是要借古诗词的意境来表达现代人的生活。例如《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幅画,是柳永词《雨霖铃》中的一句。原作写相爱之人别离的情景,然而到了丰子恺的笔下,则成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写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诗新画”并非只是丰子恺早期漫画中才有的,此后他在各个历史时期中都有这类画出现。这说明他对作这类画是十分热衷的。丰子恺重视文学与绘画的融通之关系,他曾专门出版过一本叫《绘画与文学》的书。他认为:“各种艺术都有通似性。而绘画与文学的通似性尤为微妙。探究时颇多兴味。”丰子恺作漫画常常取自于文学,而其画也就有了更浓的文学味。所以,俞平伯认为,欣赏丰子恺的漫画,应该是去“读”,而不是去看。丰子恺对于漫画文学性的追求是直言不讳的。他这样表示过:“我近来作画,形式是白纸上的墨画,题材则多取平日所讽咏的古人的诗句。因而所作的画,不专重画面的形式的美,而宁求题材的诗趣。即内容的美。……我的画虽然多偏重内容的意味,但也有专为画面布局的美而作的。我的朋友,大多数欢喜带文学的风味的前者,而不欢喜纯粹绘画的后者。我自己似乎也如此。因为我欢喜教绘画与文学握手,正如我欢喜与我的朋友握手一样。以后我就自称我的画为‘诗画’。”这样的“诗画”,不仅在当时受到读者的欢迎,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醉倒无数当代人。据我所知,《丰子恺漫画古诗词》出版后不到一年,居然已经印行了数万册,颇受欢迎。如今再推出其“姊妹篇”《丰子恺漫画古诗文》,所选之画不仅未与前者重复,且除了古诗词外,还增添了一些赋文。我以为,这样的编辑方式更有益于人们对丰子恺漫画的文学性的全面理解。夏丏尊曾认为,对于生活,丰子恺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不能不羡其是一个幸福者。我倒也希望,今天的读者在品味丰子恺的具有文学性的漫画时,也能成为一个幸福者。陈星2018年6月25日*序言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第一部分道路阻且长(先秦两汉卷)昔我东征 杨柳依依 今我南徂 芳草萋萋星霜数易 人事已非 唯有我心 始终不移诗经 小雅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种子、茎、叶均可食用。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止:句末助词,无实义。

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义。

莫:通“暮”。

靡:音mí,无。

猃狁:音xiǎn yǔn,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不遑:不暇。遑,闲暇。

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

聘:问候的音信。

刚:坚硬。

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

盬:音gǔ,止息,了结。

启处:休整,休息。

孔:甚,很。

疚:病,苦痛。

我行不来:我不能回家。来,回家。

常:即棠棣,音táng dì,植物名。

路:高大的战车。

君子:指将帅。

业业:高大的样子。

捷:接战、交战。一说指一月多次改道行军。

骙:音kuí,威武,强壮。

小人:指士兵。

腓:音féi,庇护,掩护。

翼翼: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

象弭:两端以象牙装饰的弓。弭,音mǐ。

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思:用在句末,无实义。

霏霏:雪花纷飞的样子。霏,音fēi。

简评

丰子恺先生此画作于1943年,时值抗战,他身处川渝大后方,虽然无法投笔从戎,却心系国家命运,用漫画表达抗战的决心和精忠报国的志向。因图画里有一戎装将军,骑在马上,瞭望祖国大好河山,这幅作品被后人命名为《还我河山图》。题画诗巧妙改编自《诗经·小雅·采薇》,而《采薇》正是一首从军将士的悲歌,将军旅生涯的艰辛生活和思归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采薇》的最后一章是一个返乡戍卒的内心咏叹:当年出征之时,还是春天,杨柳轻飏;如今征战归来,已然寒冬,大雪纷飞。他拖着衰残的身躯步履蹒跚,饥寒交迫,内心充满悲伤,却无人知晓。

季节变换,时光流逝,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被消耗在战场上,《采薇》用最富诗意的语言对战争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丰子恺先生固然也表达了反战的思想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但作为战争中保家卫国的一方,他对这场战争还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及抗争到底的勇气。仰之弥高论语·子罕(节选)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

颜渊: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

弥:越发,更加。

末由:没有办法。

简评

颜回对孔子十分崇敬,把孔子的学问和道德描述得高不可攀。他觉得孔子越仰望越觉得高远,越钻研越觉得深邃,机巧灵变,神秘莫测。孔子又很善于引导学生,让人一旦爱上学习就不能自拔。自己哪怕用尽全力,也追不上他,因为面前有一个太过卓越的榜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非常高尚的学养与品格。仰望山之高,才能明白自身的渺小,所以更要自强不息;见证行之大,才能懂得一己的狭陋,从而愈加三省吾身。丰子恺先生游雪窦山,观千丈岩飞瀑,见山之高,临渊之深,慨叹“仰之弥高”,实是有感于天地自然对人襟怀的开拓。窥见室家之好论语·子张(节选)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释

叔孙武叔、子服景伯:二人皆鲁国大夫。

赐:端木赐,字子贡。

官:房舍。

简评

有人认为子贡比他的老师孔子更贤能,对此,子贡不以为然。他以围墙作比喻,认为自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所以路过的人都能窥见屋里陈设的精美;而夫子的围墙有数仞之高,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到宗庙的堂皇、房屋的富丽。不过,能找到孔子之门进去的人很少,所以不了解的人才会这样说。

孔子的思想的确很博大,子贡的修养也很深厚,那么“窥见室家之好”的丰子恺先生呢?很顽皮!1942年11月,在抗日战火蔓延全国的局势下,丰子恺应邀来到重庆,一住就是四年。在这四年里,他不仅画下无数反映抗战与社会现实的作品,而且记录了重庆独特的山城风貌以及这里的日常生活。这幅画非常富有生趣,作为江浙人士的丰子恺,在重庆看到与小桥流水人家迥然不同的民居、风物,难免会觉得新鲜,带着好奇心窥上一眼,其中闪现的童真、童趣,令人莞尔。重庆凯旋路颁白者孟子·梁惠王上(节选)[战国]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鼈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鼈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数罟:密网。罟,音gǔ。

洿池:大池。洿,音wū。

谨:认真从事。

庠序:古代的乡学,泛指学校。庠,音xiáng。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负戴: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

简评《孟子·梁惠王上》是代表孟子仁政思想的重要篇章,在孟子心中,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把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不违农时,不做竭泽而渔的事情,注重社会公平,在施行王道的基础上重视对人民的教化,教导人们孝顺父母、礼敬兄长、尊老爱幼,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拥护国君,国家也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丰子恺先生此画取名“颁白者”,对这个饱经风霜、为了谋生而肩挑重担的老人满含同情。不过这种同情是有节制的,他笔下的白发老人虽负重前行,脸上的表情却宁静平和,让我们叹息劳动人民生活之艰辛的同时,也感受到他们的质朴勤劳。云霓孟子·梁惠王下(节选)[战国]孟子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注释

汤:商汤,商朝的创建者。

书:《尚书》。

葛:葛国,与商紧临的小国。

归市者:做生意的人。

吊:安抚。

徯我后:等待我们的王。徯,音xī,等待。后,君王。

反其旄倪:放回老人和小孩。旄,通“耄”,音mào,指老人。倪,音ní,小孩。

止其重器:不再掠夺贵重的祭器。

简评

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因此,他以君主能否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为标准来衡量国君的价值。他理想中受人爱戴的明君不应以暴虐的武力来征服敌国,而应该以高尚的德行、宽大的仁政让对方诚服。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人民盼望他,就会像大旱之中盼望云霓。他征伐某地时,那个地方不会受到侵扰,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该种地的种地。他的杀伐仅限于无道的暴君,而对那里的人民多有安抚。于是,他攻占哪里,那里就像下了及时雨一样,人民都很欢喜。

1934年夏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严重旱灾。丰子恺先生有感于民间疾苦,创作了一系列漫画,把其中60幅集结成册,以此画为卷首,将书命名为《云霓》。在此书的序言中,丰先生写道:“我觉得现代的民间,始终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但也有几朵‘云霓’始终挂在我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态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在这幅画里,两位农民一边踩着水车踏水,一边仰望天边的云朵,正是“大旱之望云霓”的写照,此“云霓”象征的不正是“希望”二字吗?得其所哉 得其所哉孟子·万章上(节选)[战国]孟子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注释

子产: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郑国贵族。

校人:主管池沼的小吏。

舍:放生。

圉圉:不够舒展的样子。圉,音yǔ。

洋洋:缓缓摇尾的样子。

简评

在管池塘的小吏心中,君子子产也有不那么睿智的时候。比如,明明是自己把子产养在池子里的鱼给煮了吃了,却编了个瞎话骗他说,已经把鱼放生了。还把细节描绘得有鼻子有眼:刚放生时,鱼儿还懒懒的,过了一小会儿,就摇头摆尾转瞬即逝。以至于子产高兴地连声感叹:它去了该去的地方啊!它去了该去的地方啊!正所谓:君子的大智慧有时候防不了小人的小聪明,还会被小人得意扬扬地嘲弄。不过,小聪明终究是小聪明,君子固然可以被合情合理的谎言欺骗,却不会被荒谬的思想带偏,这就是大智胜过小智的地方。

丰子恺先生有菩萨心肠,一生力劝人们护生戒杀,所以,看到两尾小鱼活泼地入水嬉戏,游入生门,他的“得其所哉”应该和子产一样,充满了慈悲的喜悦。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节选)[战国]孟子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简评

孟子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人性本善。所以,他在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探讨时,是以“性善”为前提的,认为“生命”就像鱼,“正义”就像熊掌,正如熊掌比鱼珍贵一样,正义也比生命更重要,当两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而取义。

丰子恺先生画中英气勃发的男子,面对“生”和“义”,毫不犹豫地将手伸向了“义”。是什么令他如此义无反顾呢?大概是一腔热血吧。根据题款,我们可以知道此画作于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爱国志士,丰子恺虽不能投笔从戎,却用自己的创作表达对抗战的支持,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一片赤诚,日月可鉴。仰不愧于天孟子·尽心上(节选)[战国]孟子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释

故:事故,即灾患病丧。

怍:音zuò,惭愧。

简评

这幅《仰不愧于天》,是丰子恺先生1944年(甲申年)送给国民党耆老武葆岑之作,林青是武葆岑的字。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件乐事:其一,父母健在,兄弟安康;其二,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其三,能做个好老师,教育天下的英才。而拥有天下不在此列。为了强调这一点,他甚至把这句话原封不动说了两遍。

人活一世,能做到心地无私、俯仰无愧,便可以说是坦荡的君子,哪怕前路坎坷、独行无侣,亦可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就像这幅画里这个背对苍松、伫立巉岩的孤独身影,单薄,却有劲拔的风骨。漆室心情无人会 还道是 背人偷堕相思泪列女传·仁智·鲁漆室女[汉]刘向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始吾以子为有知,今无识也。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吾闻河润九里,渐洳三百步。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甚忧之。子乃曰妇人无与者,何哉!”邻妇谢曰:“子之所虑,非妾所及。”三年,鲁果乱,齐楚攻之,鲁连有寇。男子战斗,妇人转输不得休息。君子曰:“远矣漆室女之思也!”《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之谓也。颂曰:漆室之女,计虑甚妙。维鲁且乱,倚柱而啸。君老嗣幼,愚悖奸生。鲁果扰乱,齐伐其城。

注释《列女传》: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纪传体史书,作者刘向。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著,只是由其编订成书。

刘向: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简评

丰子恺先生此画作于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硝烟弥漫之际。款识里的馥珍女士,全名吴馥珍,是抗日名将顾葆裕的夫人。顾葆裕投身抗战后,吴馥珍既牵挂丈夫,又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担忧,故丰子恺创作此画,以表慰问。“漆室”之典故,出自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讲的是在鲁国漆室这个地方有一个女子,老大不小了还不出嫁。有一天,她靠着柱子长啸悲吟,邻居妇人忍不住问她:“你为什么悲伤啊?难道是想嫁人了?我给你找个丈夫吧!”漆室女说:“我怎么会因为没有嫁人就不痛快呢!我是哀叹我们鲁国国君太老、太子又太小啊!”邻居妇人说:“这是公卿大夫该考虑的事,我们妇道人家想那么多干嘛!”漆室女说:“我不这么认为。曾经有个客人住在我家,把马拴在园子里,结果马脱缰,把园子里的葵菜都踩烂了,害我一年没有葵菜吃。邻居家的女儿跟人私奔了,邻居请我哥哥去追,结果路上发大水,把我哥哥淹死了,从此我就没了兄长。别人的事并非与我们无关,如果国家遭遇了祸患,君臣父子都要忍辱蒙垢,老百姓肯定也会遭殃,我们女子又岂能逃脱?”漆室女的话颇有远见,没过几年,鲁国果然大乱,不断遭遇外敌入侵,男子都上了战场,而女子要做后勤保障,也都不能安生。“漆室心情无人会,还道是,背人偷堕相思泪”,丰子恺先生此题款,不仅是在安慰吴馥珍,更对她深明大义的爱国之心给予了高度称赞。谁说女子没有远见卓识,只会在小情小爱里打转?你看吴馥珍和漆室女,不都能超越一己悲欢,为国家、民族深谋远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可比“相思之泪”博大多了!闻长安乐 则向西而笑新论·启寤(节选)[汉]桓谭颜渊所以命短,慕孔子,所以殇其年也。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此犹时人虽不别圣,亦复欣慕。如庸马与良马相追衔尾,至暮共列宿所,良马鸣食如故,庸马垂头不复食;何异颜渊与孔子优劣。

注释《新论》:又称《桓子新论》,东汉桓谭所著。

桓谭:字君山,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

简评

颜回之所以短命,是因为和孔子相比是英年早逝;普通的马和好马赛跑,白天还能勉强跟得上,到了晚上回到马厩,好马又叫又吃,不异平常,而普通的马却累得低着头,连草料也吃不下去,这正是颜回与孔子的优劣。所以,就像关东俗语所说:有人听说长安繁华安乐,就出门向着西边的方向笑;知道肉味鲜美,就冲着卖肉的屠户大口咀嚼。两者比喻的都是欣羡而不可得、只能通过想象来自我安慰的心理。三国曹植《与吴季重书》曰:“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曰:“十年罢西笑,揽镜如秋霜。”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夫何在西击胡小麦谣[汉]无名氏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注释

姑:婆婆。

丈人:一作“丈夫”。

鼓咙胡:话哽在喉咙里。咙胡,即喉咙。咙,音lóng。

简评

年轻的媳妇下地播种、收割,年迈的婆婆也要砍柴、挑担,干重体力活,这就是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真切痛苦。因为家中的男子都被抽调上了战场,繁重的劳动就压在妇女老弱肩头,官僚贵族还可以通过花钱“买马具车”来逃避兵役,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则只能背负战争全部的苦难,过着悲惨的生活。

这首童谣流传于汉桓帝即位之初,当时为了平定西凉诸羌反叛,朝廷大肆征发士卒,农村男丁被征调一空,农业生产也无以为继。在残酷现实的逼迫之下,人们只能用这样的童谣表达内心的怨愤。这首诗语言朴素而感情强烈,可谓底层人民的悲歌。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短歌行[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

杜康:相传是最早酿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音duō,摘取。另解作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掇,通“辍”,读作chuò,停止。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枉驾。用,以。存,问候。

契阔谈讌:久别重逢,欢宴畅谈。讌,音yàn,通“宴”。

周公吐哺: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周公求才心切,经常急于迎客,吃饭吃到一半就吐出来。后遂以“周公吐哺”称赞在位者礼贤下士。

简评

这首《短歌行》的创作时间已不可考,小说《三国演义》把它设定为赤壁之战发生之前:曹操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讨伐孙权,在长江上设宴欢饮,酒酣之际,立于船头,横槊赋诗,慷慨而歌,所吟之诗,就是《短歌行》。

曹操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大力强调“唯才是举”,而且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系列政令。《短歌行》其实就是一曲“求贤歌”,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了希望人才都来归附自己、为己所用的政治愿望。这首诗在万丈豪情背后,隐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古直悲凉,苍茫大气,无愧“枭雄”“奸雄”本色。客从远方来 苍松伸手迎饮马长城窟行[汉]无名氏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释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

简评

1961年,丰子恺先生一行游黄山,黄山文殊院有迎客松,气势高拔,故创作此画,“客从远方来”的款识就出自这首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古时徭役繁重,男子多远游,文学作品中也就出现了大量思妇怀人之作,这首诗也是其中之一。河畔春草,绵延远方,一如女子对丈夫连绵不绝的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精诚动天。终于,她收到了客人带回的丈夫的家书。在书信里,丈夫体贴地嘱咐她要保重身体好好吃饭,并表示自己在远方也很想念她。

这首诗作为乐府名篇,被认为“造语平淡,但感情浓郁,流宕曲折的叙事中蕴含感人肺腑的力量”。浮云蔽白日古诗十九首·其一[汉]无名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

行行重行行:走了又走。

弃捐:丢开。

简评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里的第一首,也是思妇怀人之作,一般认为作于东汉末年。正如云翳遮蔽了阳光,丈夫的远游像一道阴影沉重地笼罩在思妇心头,相隔天涯的丈夫迟迟不归,而自己的青春正匆匆流逝,美好的容颜也在岁月的摧残下日渐憔悴。

这首诗情意真切,是动荡岁月里的离乱哀歌。元代陈绎曾《诗谱》谓其:“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第二部分折梅寄江北(魏晋南北朝卷)日入相与归 壶浆劳近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释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忧道不忧贫:出自《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耒:音lěi,犁柄,这里泛指农具。

平畴:平旷的田野。畴,音chóu,田亩。

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

岁功:一年的收成。

行者无问津:出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桀溺是古代的隐士,作者以沮、溺自比,意思是在耕作休息时,没有孔子那种有志于治理社会的人来问路。

劳:慰劳。

简评

写这首诗时,陶渊明已经有了告别官场、隐居乡野的打算。此前三年,他原本在桓玄所辖州府当差,后来母亲去世,他退职丁忧。一年后,桓玄攻陷京师,把持朝政,陶渊明对政局失望透顶,决心远离政治,躬耕田园。

同一切古道热肠的人们一样,陶渊明虽然决定不再操心国事,但他的内心并不能彻底放下对时局的担忧。所以,以“冲淡自然”著称的陶氏诗歌,仔细读来,常含“不平则鸣”的愤郁。他欣赏孔子“忧道不忧贫”的高尚境界,但又觉得这种境界只能向往,却很难达到,于是退而求其次,在隐士生活里寻找安身立命之所。作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歌颂农民的勤劳、质朴,歌颂田野的自然、清新,歌颂耕读生活的闲逸、自由,然而,这些都不能真正消除他内心的忧患,他依旧为现实中没有孔子这样有志于道的人而郁郁不平。

陶渊明对田园的讴歌并非艺术家式的旁观和体验,而是实实在在地参加劳动,与农民打成一片。同其他农人一样,他日出下地干活,日落回家休息,有酒与之同饮,交谈只话桑麻。虽然身处乱世是一种不幸,但能在简朴的乡村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那也是离乱人间弥足珍贵的一方乐土。有酒有酒 闲饮东窗停云(并序)·其二[晋]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注释

停云:凝聚不散的云。

罇:同“樽”,酒杯。

湛:盈满。

醪:音láo,浊酒。

不从:不顺心,不如愿。

霭霭:云雾密集状。

八表: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泛指天地之间。有酒有酒 闲饮东窗

简评

辛弃疾有词曰:“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他所推崇的“停云诗”,就是这首。此诗是陶渊明模仿《诗经》创作的四言诗,原诗有四章,类《诗经》之比兴手法和重章叠韵的形式,表达思念亲友而不得相见的怅恨之情。

春雨绵绵,凝云茫茫,天地昏沉,平原如江,小饮新酒,闲坐东窗,思我亲友,不能前往。陶渊明的思念为何如此伤感呢?只因写作这首诗时,国家政局又发生了动荡,他所牵挂的朋友也身在乱局、生死未卜,故令他忧心忡忡。

丰子恺先生的水彩画风格淡雅、柔丽,而其黑白画则简洁、朴实,具有浓浓的禅的味道、诗的风韵,信手几笔,就把意境勾勒丰满,诗与画水乳交融。此亦人子也陶渊明家书[晋]陶渊明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注释

力:劳力,指仆役。

薪水:此处指劈柴、挑水。

简评

这封简短的家书,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撰写的《陶渊明传》。陶渊明去做彭泽县令,不带家眷上任,为了解决家人日常生活的困难,他派了个仆人给儿子,帮助家里砍柴挑水,并特地写信嘱咐儿子,要他善待仆人,因为正如陶渊明疼爱自己的儿子一样,这个仆人也是别人所疼爱的儿子。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论是陶渊明善待给儿子帮佣的仆人,还是丰子恺关注在垃圾堆里讨生活的小孩,能够想到“此亦人子”,就是推己及人的善良。移居·其二[晋]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

将不胜:意为岂不美。

无为忽去兹:不要忽然抛弃这种快乐。

纪:经营。

简评《移居》是两首组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辞去彭泽令的职务归园田居。义熙四年(408年),陶渊明隐居之所失火,只能栖身于一艘小船。两年后,诗人移居浔阳南村,《移居》组诗就是移居后不久所作,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二首。

陶渊明不仅是田园诗人,是隐士,还是老庄自然美学观念的践行者。他笔下的邻里村民淳朴天真、所思无邪,其中与诗人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仅可以一起劳动,还可以一起登高赋诗、披衣互访、言笑无厌,这种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精神的默契,正是诗人热爱田园的根本。也因如此,他没有居高临下地俯视农业劳动者,而是由衷地认为用勤劳的双手努力种好田地,经营好衣食,才是快乐潺潺流出的源泉。衣食当须纪 力耕不吾欺豁然开朗桃花源记[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简评

儒家有“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在大同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没有战争,没有犯罪,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道德高尚。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描写的这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古朴村落,正是儒家大同社会的缩影,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充满了动荡和战乱,政治黑暗、税役繁重、军阀纷争、生灵涂炭,不仅没有世外桃源,甚至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因此,世外桃源这个恬静安宁、自由平等的社会,只存在于文学想象中。《桃花源记》堪称中国历史上把大同理想描写得最美的文字,还创造了“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这些优美的成语。“豁然开朗”,意即穿过一段黑暗狭窄的空间,眼前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正是丰子恺先生穿山越径,走出逼仄,蓦然看到碧波万顷、山朗水阔之景时的感受。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