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第5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6 13:29:18

点击下载

作者:董光器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市总体规划(第5版)

城市总体规划(第5版)试读:

前言

《城市总体规划》一书,东南大学出版社决定再版。由于时隔数年,数据应该更新,但是因为工作量很大,一时难以做到,好在主要提供的是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况且作者的基本观点没有大的变化,所以这次暂不改动。

只是对于如何科学地预测城市规模,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感触良多,觉得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科学预测城市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城市规模的预测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关系到能否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保持城市持续、和谐、健康发展。为此,特借再版的机会,在“城市规模”这一章增加了“科学预测城市规模,建设节约型城市”这一节,作为预测城市规模的指导思想。同时,结合对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研究,对第4.6.2节的“城市规模测算举例二”加以重新改写,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更具体的参考。董光器2007年1月前言

受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委托,撰写《城市总体规划》一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草成一稿。鉴于我是从事具体工作的,且数十年来一直在北京工作,没有接受太多的理论熏陶,实际经验可能有一些,但局限性比较大,要写这个题目是十分困难的。1998年接受了《城市规划导论》主编邹德慈先生之邀,撰写大城市规划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接触了一些国内外大城市发展规划的资料。近年来,我参与国内大、中、小城市的总体规划或纲要的研讨、评审的机会较多,也较多地了解了国内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情况。为了使本书的资料更丰富一些,我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人民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等报刊登载的相关资料,这些也是本书编撰的基础。

我认为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与基础,多年来城市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不够紧密,很难校核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提供的空间是否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不少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目标不是过分超前,把摊子铺得过大,浪费了资金与土地,就是过于保守,城市规模定得过小,因而很快被经济社会的发展所突破。因此,本书的第1章至第5章,着重论证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的结构和劳动结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如何根据经济发展速度确定城市化的速度;如何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区位、交通条件来确定城市性质,预测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计算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进行城镇体系布局。为了使大家更具体地了解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在第2章“城市发展战略”中,根据国内外经济较发达城市的经验,专门论述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趋势,特别对第三产业做了更为详尽的阐述,尽可能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新兴产业进行重点介绍,也对一些产业在国内发展的动态作了描述,试图从战略、宏观的层面使大家粗略地了解现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容、趋势与特点。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有着悠久的城市发展史。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改造的关系,如何用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去指导城市建设,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形象,是大多数城市面临的问题。本书第6章重点论述了城市设计如何跳出建筑师、规划师的专业局限,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用综合、长期、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正确处理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清当前形势,明确城市设计的任务与具体内容。

21世纪是环境与发展的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如何用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来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各项专业规划的任务,如何建设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如何加速城市信息化的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今后若干年城市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第7、8两章对这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作了介绍。第9章着重提出了城市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用开放城市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明确了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中应该抓的几项主要任务。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在明确一定时期(20年左右)城市发展方向与目标的同时,也要对长远发展有所估计,留有充分的弹性,不能把内容定得过死、过细。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密切注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向,分析新形势,研究新问题,不断地加以调整、深化、补充、完善,为修改下一轮总体规划积累资料。到规划目标即将完成时,必须加以修订,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根据一般规律,10年左右就要修订一次)。城市建设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滚动发展的。董光器2002年10月1经济发展与城市从1978年算起,党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已走过了30多年,从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也经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我国的GDP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以及沿海首批开放城市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中央提出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策略,我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建设正在逐步从沿海地区向内陆推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我国从建成小康社会到走向国家富强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必将走得更快、更稳。城市规划如何适应转型期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至今尚在不断探索之中。从许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根据城市发改委提出的内容表述,而城市性质、规模、布局还是按传统的规划概念阐述,两者缺少必然的联系,规划所提供的空间能否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无法进行校核,这样城市规划很难有效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此外,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模糊概念。到底是经济发展带来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建设推动了经济发展,两者何者为因,何者为果,存在什么辩证关系,似乎不大清楚。目前,不少地方提出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推动经济发展的口号,提出要把城市做强做大,似乎不做成百万城市誓不罢休,不建成国际大都市誓不罢休。联想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有40多个城市在城市性质中提出建成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至今还有不少城市把建设“世界城市”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是,城市政府的豪言壮语似乎并不灵验,经济仍然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发展,这样做当然会使一些人对城市规划的作用产生怀疑,因而造成一些新的误解,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没有弄清楚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第1章首先谈这个问题,是为了使城市规划工作者了解经济发展对推动城市发展的作用,并以此为主线,贯穿于城市规划工作的始终;明确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与方法,以便使城市规划更好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城市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把城市建设引入健康、有序、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1.1世界城市发展回顾

众所周知,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居无定所,并无城市可言。直至大约5000年前,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使部落的聚居点开始相对固定下来。为了防御其他部落入侵,已运用筑墙御敌的手段,形成城邑;在聚落集中居住的地方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形成集市,这两种功能的结合,形成了原始的“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分离,城市成为地方政权的所在地,形成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例如战国时代的方国都城、欧洲的公国。进入封建社会,在部族争战中出现了统一的大帝国,帝国的统治中心形成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例如汉长安、隋唐洛阳、元大都、明北京城,这些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往往是倾全国之财力与物力营造宫阙城池,统治着广大农牧地区,虽然当时城市也有商业与手工业,但主要是消费型的,还不能称为现代城市。同时,在自然经济时代,城市发展是比较缓慢的,绝大多数农牧民还是居住在农村。城市的形态是比较封闭的,其辐射范围很小,对外交流极少,大多是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

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发明为起点,爆发了工业革命,机器代替了手工,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以家庭、作坊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经济逐渐被社会化的大生产所取代,工厂企业大量集中于城市,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了工业城市;随着产品增加,贸易市场扩大,区位适中、交通方便的地方成为商贸中心,形成了商业城市,现代意义上的城市也就在这个基础上涌现了出来。

200多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2009年全世界约有50.3%的人口住在城市地区,到21世纪中,这个比例将达到65%左右。大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据联合国人类聚落研究中心的报告(1987),1900年全世界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只有13个,1950年增加到71个,1960年为114个,1980年达222个,在20世纪末突破400个。其中,4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60年为19个,到20世纪末增至66个,到21世纪中将突破100个。根据《全球城市展望》(1992)所载,人口规模在800万以上的巨大城市,1950年只有纽约和伦敦两个,1970年增至10个,1990年为20个,20世纪末已接近30个。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的出现是工业化的产物,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城市化的速度将不断加快。1.2科技进步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各国的城市发展史表明,凡是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必然会成为经济发展中心,也是现代城市首先崛起的地方。

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由于机器代替了手工,生产效率呈十倍、数十倍地增长,英国成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有“世纪工厂”之称,英国的大量产品倾销国外,取得了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城市群,19世纪中叶,伦敦首先成为国际经济中心,人口突破200万,同时,又涌现出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一批工业或工商业城市。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的德国和美国,以电、化工技术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出现了电力、电气机械、汽车、石油、化工等一批新型产业,推动了欧美各国经济的发展,造就了欧洲西北部由大巴黎地区、莱茵—鲁尔地区、荷兰兰斯塔德地区以及比利时等地区组成的城市群和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五大湖城市群,先后涌现出欧洲的巴黎、科隆、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美国的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以及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等一批新兴城市。

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以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出现了电子、宇航等新的主导产业部门,推动了以美国西部旧金山、洛杉矶为代表的城市群的发展。东亚日本通过吸收先进技术与创新,经济发展很快跃居世界领先地位,造就了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

20世纪末,以微电子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发展,生物工程、光电子、新材料、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正在不断涌现新的产业部门,特别是信息技术(IT)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互联网的形成,把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向新高潮,使世界进入大数据时代。一方面通过数字化大大推动了工业自动化,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与价值,同时也提升了流通效率,改变了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和可再生资源结合,化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契机。这场意义深远的科技革命,必将极大地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1.3经济能量的集聚与扩散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各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和经济能量的集聚有关,经济能量在什么地方集聚,什么地方就会出现城市化高度发展地区,随着城市群的形成,必然涌现出大城市。经济发展重心转移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城市群和大城市。1.3.1 经济能量集聚促使大城市的诞生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群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由于蒸汽机的动力是煤,因而最早的城镇是在接近煤和其他原料的产地发展起来的,例如英国的伯明翰和德国的鲁尔地区,当时的城市除了工业生产外,还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商贸职能。铁路交通的出现,把松散的城市通过铁路和内河航道串联起来,密切了城市间的经济往来与生产协作。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力、内燃机和化工技术的发展,汽车、飞机以及大吨级海轮的出现,使交通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联系更为方便;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分工越来越细,各城市完全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在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中承担自己最擅长的角色,以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城市就从分散的点,逐渐连接成线,扩展成片,最后形成数量规模不等、各具特点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区域城镇体系。这种城市群体,经济学家称之为城市带、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在这个城市群体中,必然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由于具有良好的气候和土地条件,且有靠近港口或内河航运以及铁路、公路干线的交叉点等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条件比其他城市优越,促使产业和人口向该地集聚,使其经济实力大大超过其他城市。城市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组织生产和流通,为城市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城市从制造业中心逐步扩展为贸易、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中心以及管理决策中心,使其成为对一定区域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处于经济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这就是大城市的诞生。1.3.2 经济能量的扩散引起新城市崛起

经济能量集聚能给城市带来繁荣,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负面效应。(1)大城市产业与人口高度密集使城市用地日显紧张,在级差地租的作用下,土地价格越来越昂贵。例如,在2000年时香港每平方米土地的批租价格为3500美元左右,而纽约高达3000~10000美元,东京市中心地带批租价格一度10倍于纽约。(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也越来越贵,例如,1977年,日本制造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748美元,而韩国只有143美元。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产品成本不断提高。(3)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对生产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产品超过需求,市场日趋饱和,因而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状况持续发展下去,就会引起经济衰退。为了克服经济衰退,振兴经济,就要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加以调整。一方面要开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竞争力,占领市场,争取更高效益;另一方面要为老产品寻找出路,通过技术和资本转移,实现产业和贸易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样,既可缓解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矛盾,又可使发展中国家利用土地、劳动力价格便宜和潜在市场巨大的优势,借用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推动本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增强经济实力。因而经济能量在经济动态比较利益驱动下向外围扩散、转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种能量在转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大大刺激接受转移地域的城市的发展。据联合国人类聚落研究中心的报告(1987),发展中国家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在20世纪下半叶大大快于发达国家。1960年发达国家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62个,发展中国家只有52个;到1980年,发达国家有103个,发展中国家却增至119个,超过了发达国家。20世纪末,发达国家大城市达129个,而发展中国家增至279个,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

200多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在经济能量不断集聚与扩散的运动中成长的,在一定地域,经济增长达到高峰以后,必然有一个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低谷,引起增长重心的转移。接受转移的地域,由于接受现成的先进技术,且可博采众长,少走弯路,产生后发优势,以极快的速度赶上先进国家,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就会从量变到质变,超过老牌的发达国家,后来居上,成为新的经济中心。德国、美国在20世纪上半叶先后超过英国,日本又在20世纪下半叶超过欧洲发达国家跃居世界第二位,都是先引进、后创新的结果。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长周期波动,完成一次波动的周期大约需半个世纪。200多年来,世界已经历过4次经济发展长波周期,经济增长重心先后从英国转向欧美又转向亚太地区。目前,正处于第四次长波下降和第五次长波上升的交替时期,21世纪谁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还要拭目以待。1.4城市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城市现代化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3个阶段。

前工业化时期。也可以理解为以农牧业为主的时代,生产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人口是人口的主体,城市只有手工业和商业,往往是行政中心,管辖着一定的农村地域。

工业化时期。产业革命引起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非农业人口超过了农业人口,成为地域人口的主体,标志着城市进入工业化时期,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开始,这个时期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起飞,成为三次产业的主体。根据三次产业革命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又可以分为工业化初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工业化初期大量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城市发展;工业化发展期开始出现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体系,带动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成熟期,技术密集型的工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造业工人的比重逐渐下降,服务业职工的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与第二产业旗鼓相当,甚至略有超过。

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成为三次产业的主体,科技高度发达,高新技术逐步取代传统产业。城市的职能从以制造业为中心逐步转化为金融、贸易、信息咨询中心及生产中枢管理中心。制造业工人的比重大大下降,而服务业职工的比例上升。据美国的统计,20世纪初服务业职工人数只占就业总数的30%;到1950年服务业和制造业两者比例持平;1968年服务业职工比重上升到60%;20世纪90年代初,东京、纽约从事商业金融、决策管理、广告、会计、律师、工程服务、商业服务、运输通信等广义服务的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高达70.6%~83.9%。

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城市现代化发展大体可以分为500美元、1000美元、2000美元、4000美元、10000美元、20000美元6个阶段。人均500美元常常标志着完成了城市工业化的准备阶段,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大体上是以此为起点,开始工业起飞的。人均1000美元,一般进入城市高速发展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人均4000美元,是国际上公认的实现初步现代化的标志,城市化的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已有较大增加,逐步接近以至超过第二产业,届时,人口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0美元时,标志着工业化已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向后工业化时期过渡。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20000美元时,可视为该城市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进入发达国家城市的行列,届时,人口规模趋于稳定。

一个城市从工业化开始发展到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城市,英国的伦敦经过了大约200年,纽约经过了100年,而后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在直接接受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起步,时间大大缩短,东京、新加坡、首尔和我国的香港、台北,只用了三四十年。1.5中国大城市发展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不论是欧美,还是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台北、香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都有调整产业结构、扩散部分产业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这无疑为具有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巨大潜在市场的中国提供了接受产业、技术和资本转移,加快经济发展的机遇。

另一方面,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格局和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隔离的障碍正在逐步消除,中国的经济运行方式正在与国际接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已逐步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之中。

30多年来,通过分阶段、分步骤、不失时机地逐步扩大开放,正在使机遇变成现实,目前已初步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从沿江经济开发区到内陆省会开放城市,从内陆经济开发区到沿边开放区,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贸易依存度大大提高。2009年,国际贸易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29位上升到第3位,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13年中国的进出口规模4.1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从1979年至2012年,外商来华投资项目累计达76.3万个,实际使用金额已近12761.0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目前有近30%的工业增加值是由“三资”企业实现的。

我国对外开放的起点日益提高,一大批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截至2004年,世界500强中,已有450家在华投资,其中已进入上海的有256家,深圳64家,广州58家,北京53家,青岛31家,厦门24家,2013年,世界500强中有280家在北京落户。美国《财富》杂志前不久向跨国公司作了一个问卷调查,92%的公司表示在若干年内计划将地区总部设在中国,其中30%表示首选在上海,15%首选北京,11%首选深圳。世界上排名前50位的著名大金融机构大都已在中国落户,金融活动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在上海开办的外资金融机构和代表处已达110多家。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已有了实质性的开端。

体制改革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经济的高速发展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大城市的发展。1.5.1 大城市数量增加

近60年来,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1949年,我国共有城市120个,城市化水平仅5.1%,百万人口以上(以市区非农业人口计,下同)的城市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广州5个,其中只有上海人口超过400万。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城市总数为170个,城市化水平增至8.4%,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加到10个,新增的城市为哈尔滨、南京、武汉、重庆、西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城市总数增加到195个,比1957年仅增加0.15倍,城市化水平仍维持在比1957年稍低的水平,为8.3%,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13个,比1957年增加了长春、太原和成都,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上海和北京2个。1991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前,经过改革开放13年的发展,城市总数增加到479个,比1978年增加1.45倍,城市化水平提高到13.5%,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加到31个,比1978年增加1.38倍,全国75%的省会城市进入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行列,其中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上海、北京、天津3个。1992~2012年,全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12年底,城市总数高达657个,比1978年增加2.37倍,城镇化水平达52.5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6.59%),在地级以上的城市中,年末辖区总人口达到400万以上的城市有14个,其中上海、北京的人口突破2000万,200万~400万人的城市有31个,100万~200万人的城市有82个,50万~100万人的城市有108个,50万人以下的城市有54个。1.5.2 城市群加速形成,日趋成熟

随着经济能量在一定地域相对集聚,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加快了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群迅速崛起。与港、澳地区相对应的深圳、珠海和广州,与台北、高雄隔海相望的福州和厦门,处于长江下游的上海、南京与杭州、宁波,山东半岛的济南、青岛与烟台、威海,华北京、津、唐地区,辽中南沈阳、鞍山、抚顺和大连,长江中游以武汉为中心,长江上游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等8个城市群正在逐步形成,其中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最有条件率先走向成熟,并崛起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17个市、2县组成的广大区域。总土地面积55506km,2012年人口5571万,国内生产总值47780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32%)。该地区开放最早,毗邻港澳,城镇数量多,经济实力强,城市化程度高,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善,具有滨海优势。随着港澳回归,将形成中部以广州为核心,东部以深圳、香港为核心,西部以珠海、澳门为核心的三大都市区,香港是该地区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中心的142个地级以上城市及所辖地区。总土地面积96111km,2012年人口10170万,国内生产总值83233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5%)。该地区城市群发展比较成熟,各类城市规模级配和空间布局合理,经济实力雄厚,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内在素质好,且有长江流域广阔腹地,是我国发展潜力大、最具后发性效益、前景最广阔的经济发展带。上海地处长江流域的出海口,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沿江两大经济发展带的交汇点,对全国最具集聚与扩散效应,是我国继香港之后最有条件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城市。

环渤海经济区包括了辽中南、京津冀和山东半岛3个城市群,共2有27个地级以上城市。总土地面积325555km,2012年人口13176万,国内生产总值99988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42%)。

其中,辽中南城市群包括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11个地级2以上城市,总土地面积104226km, 2012年人口3564万,国内生产总值24988亿元。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等8个地级以上城市,总土2地面积152600km,2012年人口6676万,国内生产总值44705亿元。

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等7个地级以上城市,总土地面2积68729km,2012年人口3936万,国内生产总值30295亿元。

环渤海地区与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相邻,有传统的贸易关系,在5800km长的海岸线上可通过40多个港口与对外进行联系,且有方便的交通深入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中原广阔的腹地;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科技发达,有雄厚的科技实力。但三个城市群之间联系较弱,地域过于分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方面有诸多优势,且信息集中,交通方便,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发展都优于其他城市,客观上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串联起来的地区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发达的经济发展带。京、津、唐三市合起来的人口规模、经济能量均超过上海,目前已开始打破地区分割的制约,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分工与协作,北京的钢铁、重化工已向唐山滨海港口疏散,京、津已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成为京津冀北首都圈的双核心,北京、天津可望共同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1.6年中国城市发展的展望

为了解我国各城市处于什么经济发展阶段,到2020年城市发展可能达到什么水平,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8年所载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资料和2006年、2012年所载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大体结果如下:

1)城市发展现状

经过30多年努力,我国城市工业化的水平已有极大提高。按地区范围统计,2012年已有半数以上城市(54.67%)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向工业化成熟期过渡;有近半数城市(44.6%)突破1000美元,进入城市快速发展时期(表1.1)。表1.1 按地区范围统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

如果按市区范围统计,1998年90%的城市处于从500美元向4000美元发展的阶段;至2012年这个比例下降至22.73%,突破4000美元的城市却从3%增至76.47%(表1.2)。表1.2 按市区范围统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

以上统计表明,多数城市的工业化已趋向成熟,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已提到日程上来,今后在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城市实力的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主要任务。

2)从人均500美元起步到实现初步现代化(人均4000美元)大体需要14~20年

在编制经济发展规划时,都会遇到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很多城市都把这个指标定得过高,希望在20年左右始终保持15%以至20%以上的增长率,实践证明这个估计过于乐观。到底经济发展可能以什么样的速度增长,影响因素很多,如城市的规模大小、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经营策略、能否抓住机遇等主客观条件,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从我国和亚洲一些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还是有一个大体规律可供参考。(1)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状况

根据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规划与建设》第七期提供的资料(1991年3月),韩国197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35美元,1977年突破1000美元(1028美元),1984年突破2000美元(2044美元),1988年突破4000美元(4127美元),从工业化开始到实现初步现代化,经历了14年。

我国台湾省197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19美元,1976年突破1000美元(1130美元),1980年突破2000美元(2315美元),1986年接近4000美元(3688美元),如果突破4000美元按1987年计,从工业化开始到实现初步现代化经历了15年。

新加坡在1965年宣布独立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6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编写的《世界发展报告》,新加坡从1967年到1987年的20年时间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660美元增至7940美元,1991年超过10000美元,1994年达23532美元,大约花了31年时间进入经济发达城市的行列。根据推算,从工业化开始到实现初步现代化大约经历了17年(1963~1980年)。

香港196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14美元,1973年突破1000美元(1160美元),1978年突破2000美元(2207美元),1981年突破4000美元(4260美元),19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650美元,大约花了27年时间进入经济发达城市的行列。香港从工业化开始到实现初步现代化经历了13年。

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不同年份发展很不平衡,既有高达20%~30%的,也出现过负增长,但是平均增长速度均在10%左右,最高不超过15%,也就是说,在实现工业化的初期,在10~15年内保持10%或者稍高一点的两位数增长是有可能的。(2)我国城市的发展状况

上海198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美元,1992年突破1000美元(1055美元),1995年突破2000美元(2310美元),2000年突破4000美元(4131美元),共花了14年时间实现了初步现代化的目标。大体上保持了近10年两位数增长的记录。

北京198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500美元(471美元),1993年接近1000美元(972美元),1997年突破2000美元(2042美元),2003年突破4000美元(4241美元),历时15年,实现初步现代化的目标。北京持续两位数增长的年头与上海相似。

根据2012年地区和市区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的城市和1998年的资料对照,多数城市可以用14~17年时间实现初步现代化的目标,少数城市需要20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

如果再细分一下,大体上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美元增加到1000美元需要花4~6年时间,少数需要8年;从10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需要花4~7年时间;从20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需要花4~8年时间,简言之,每一个五年计划上一个台阶是有可能的,一般经济发展规划,用3个五年计划或更多一点的时间,完成初步现代化的目标应该说比较切合实际。

这个推论对于小城市是否适用呢?我们对北京近郊10个县作了分析,大体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500美元增加到1000美元经历了4~8年时间,平均在6年左右,和大城市差别不大,大体也可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定位的参考。

以上参考数据是对一般条件下多数综合性城镇而言的,对于沿海首批开放的特区或者国家重点投资开发的一些工矿城市来说,速度要快很多。例如:

深圳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104美元,约在1983年突破500美元(约574美元),1988年突破1000美元(1554美元),1990年突破2000美元(2413美元),1992年突破4000美元(约4887美元),仅用9年时间走完了其他城市需要14~20年的历程。

珠海198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312美元,约在1987年突破500美元(约554美元),1990年突破1000美元(约1488美元),1991年接近2000美元(约1949美元),1998年突破4000美元(4625美元),用了11年时间实现了初步现代化的目标。

厦门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美元(551美元),1998年突破1000美元(约1241美元), 1994年接近2000美元(1931美元),1998年突破4000美元(4027美元),用了8年时间实现了初步现代化。

东营、嘉峪关等工矿城市也有同样的状况。

以上例子说明在特殊机遇的状况下,少数城市可能以超常的速度发展。但是,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经济发展定位不能操之过急,还是应该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把经济发展目标定得过高,片面强调把城市做强做大,可能会欲速而不达。过早占用土地发展城市,过多进行房地产开发,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出现许多“烂尾楼”的现象,在“九五”期间不少城市都犯这个毛病,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时至今日,我国房地产开发过热的问题尚未扭转,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

3)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为了对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特征有一个大体了解,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发展定位的参考,我们根据2006年的资料,对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全市域范围)的现状特征,作如下粗略分析。(1)城市化水平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其城市化水平越高。我国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的城市共有36个,86%以上的城市,城市化水平超过40%;人均GDP在2000美元至4000美元之间的67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超过40%的降至52.3%;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2000美元之间的128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超过40%的只占16.4%;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下的55个城市,几乎全部城市化水平不足30%,其中80%的城市,城市化水平在20%以下(表1.3)。表1.3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地区城市化水平统计

由于各地区行政辖区大小很不一致,地域范围内农业地区所占比例越大,其城市化水平越低,反之,由于地域范围内农业地区所占比例很小,城市化水平也可能比较高。因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计算是以非农业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核算的,而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兴起,不少农业劳动力实际已从事二产与三产,但仍计入农业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未完全反映在城市化水平上。因此在确定城市经济发展定位时,市区(中心城市)与建制镇、乡镇应该根据不同的城市化水平确定发展目标,地区规划城市化水平实际是辖区内城镇体系的综合水平,这个指标将会比市区(中心城市)低,而比其他城镇高,这样可能比较切合实际。不能用市区的城市化水平作为地区城市化的目标,不少城市经常出现概念混淆,城市化目标因此定得过高。

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的规模,根据从1978~2009年的城市化速度分析,平均年增长率为0.91%;但是,从1978~1999年前21年,年均增长仅0.76%,1999年以后增速加快,1999~2009年的10年间,年均增长为1.22%,按这个城市化速度推算,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0%需8~10年时间,沿海经济发展比较快,城市化速度可能快一些。我们既要看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城市化的水平成正比的趋势,也要看到并非城市化水平高的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必然会提高。目前,许多城市在实施加快城市化战略的计划时,把每年的城市化年增长率的指标提高到2%~2.5%,甚至更高,有盲目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应当引起注意。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起因和基础,城市化是反映经济发展的结果。如果经济上不去,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就业岗位不足,就会给城市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2)市区(中心城区)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

一般来说,市区是地区政府所在地,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但是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于辖区范围有大有小,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从现状分析很难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律。从大趋势看,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市区的规模大小有关,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关。根据对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分析,大体趋势如下:

①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大城市的比重相对越大

小城市一般难以起到地区中心的作用。据统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的城市,其规模超过50万人的占城市总数的72.2%,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降低,大城市的比重也依次递减;反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500美元的城市,其规模没有超过50万人的,66.4%的城市人口不足20万(表1.4)。表1.4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规模城市的比重(单位:%)

②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占该地区的比重越大,大城市的比重也越高

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于4000美元时,有47.2%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地区的比重超过70%,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递减,市区对地区的贡献率也随之递减。反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越低,市区对地区的贡献率也越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500美元时,市区的贡献率均低于50%。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提高,不足50%的城市比例依次减少为90%、78.6%、60.3%和30.6%(表1.5)。在市区贡献率超过70%的同类城市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的,大城市的比例较高,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递减,大城市的比例也随之降低(表1.6)。表1.5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地区的比重表1.6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0%的城市占同类城市规模的比例(单位:%)

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规模,在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目标时,不必刻意追求大城市的方向,还是应该根据现有基础,力争经济实力有实质性的增长,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适度扩大城市规模。

③2020年城市规模变化展望

据2012年统计28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中心城市的规模超过1000万人口的城市有5个(占1.7%),处于400万~1000万之间的有7个(占2.4%),处于200万~400万之间的有19个(占6.6%),处于100万~200万之间的有39个(占13.5%),处于50万~100万之间的有87个(占30.1%),处于20万~50万之间的有107个(占37%),20万人以下的城市有25个(占8.7%)。

如果按城市总数统计,在657个城市中,中心城市的规模超过1000万人口的城市有5个(占0.8%),处于400万~1000万之间的有7个(占1.1%),处于200万~400万之间的有19个(占2.9%),处于100万~200万之间的有39个(占5.9%),处于50万~100万之间的有90个(占13.7%),处于20万~50万之间的有254个(占38.4%),20万人以下的城市有243个(占37%)。

粗略估计,从2012年至2020年的8年中,按较快的人口年均增长率(30‰)估算,在87个50万~100万人的城市中有30个可能进入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的行列,届时特大城市将从70个增至100个。

在107个地级以上中等城市中有38个城市可能进入大城市的行列,届时地级以上大城市将从157个增至195个。如按城市总量估算,254个中等城市中有48个可能进入大城市的行列,届时大城市将从160个增至208个。

至2020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必然还有一批新城涌现,也有相当数量的小城市发展成中等城市,这个数字目前还无法估计。(3)产业结构的变化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产业结构的构成比例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大。城市产业结构所呈现的产值比例和劳动力构成大体上成正比关系。研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构成比例,对确定城市的用地与人口规模的关系极大,这里根据2006年的数据作一些一般性的介绍。

① 第一产业

从大趋势看,第一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减少。按地区范围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的城市,80%以上城市,一产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以下,没有城市一产产值比重大于20%;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降低,一产所占比重相应增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500美元的城市,一产产值所占比重全都超过20%(表1.7)。表1.7 城市(按地区计)按一产比重不同分类统计(单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