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7 10:50:17

点击下载

作者:王晓燕 张秀梅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试读:

前言

2006 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等38个具体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并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2014 年 7 月,根据《财政部关于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决定〉》,财政部新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 年~2017 年,财政部陆续发布了新增或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了更好地体现会计准则的核心内容,并以会计准则为指导处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我们编写了《中级财务会计》一书。本书注重实务操作的理解和应用,注重财务会计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财务会计可以分为初级财务会计(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三个层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运用“会计基础”课程阐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全面阐述企业持续经营条件下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一般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介绍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通过学习本书,读者既可以掌握企业具有共性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为其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奠定了基础。

本书以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为主线,按照会计要素构成及具体会计准则体系介绍了会计业务流程全过程的会计处理。本书附有大量例题,由浅入深,力求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直观化。为了帮助学习者进行复习和训练,本书在每章结束后都有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同时,本书根据学习进度安排了课堂测试,以使学习者综合、全面地领会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的有关书籍,运用了其中的一些观点,在此对有关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本书由天津科技大学王晓燕、张秀梅担任主编,天津商业大学王旸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王晓燕编写前言、第1章、第2章、第6章、第12章、第13章;张秀梅编写第3章、第4章、第5章、第7章、第8章;王旸编写第9章、第10章、第11章。全书由王晓燕总纂定稿,王晓燕和张秀梅对本书进行修改和校对。

有需要练习题答案的读者可通过邮箱与编者联系,编者邮箱:wxy089@126.com。编者2017年11月第1章总论

本章主要阐述了财务会计的含义、特征和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确认基础与计量属性,以及财务会计要素的构成内容。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读者应了解财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财务会计的含义、特征和目标;了解会计假设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会计确认基础与会计计量属性;掌握财务会计要素的构成内容、了解每个会计要素的概念、特征和确认条件。1.1 财务会计概述1.1.1 财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劳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会计最初表现为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计量与记录行为,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而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产生了货币以后,会计逐渐成为一项独立的工作。

借贷复式簿记方法产生以后,特别是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初的产业革命,使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时,生产组织日益社会化,开始出现了股份制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的社会联系也日益广泛,从而使会计核算的重心逐渐转向了企业。

1.世纪末到20世纪初,股份有限公司逐渐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的迅猛发展,使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公司往往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向社会公众筹资。公司依靠所筹集的资金,从事范围广泛的经营活动,形成较为复杂的经营业务及其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因此,其经营活动也更多地受到政府的监督。凡此种种,在公司外部形成了与企业利益相关的集团、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政府管理部门等。他们都会成为公司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这些企业外部的利害关系人,都要求公司能如实地向他们提供有关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信息。这样,不仅使企业会计的服务对象进一步扩大,也对会计信息提出了社会化、标准化的客观要求。同时,企业为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管理当局也需要更及时、更丰富、更灵活、更能符合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作为其经营决策的参考。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会计的发展出现了分化的趋势。到20世纪中叶,企业会计分化为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1.1.2 财务会计的概念

现代企业会计中,以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当局提供进行经营决策和业绩考核所需信息为主要目标的分支是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当局提供进行经营决策和业绩考核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也称对内报告会计。

现代企业会计中以向企业外部各种利害关系人提供会计信息为主要目标的分支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虽仍应用传统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但是其又有不同于传统会计之处。为了防止财务信息的失真和漏报,并加强可比性,企业外部各种利害关系人要求企业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如实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时,要对传统会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规范化。这种规范化的进程,是通过会计准则来实现的。因此,财务会计是规范化的传统会计。综上所述,财务会计的一般概念可表述为:财务会计是运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对企业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并将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情况等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一门专业会计,也称对外报告会计。

财务会计按课程体系又可具体分为初级财务会计(亦称会计基础或会计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本书属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范畴。中级财务会计所处理的会计事项都是以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假设)(具体内容见 1.2 节)为基础,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般会计事项。它提供的最终产品是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见 1.4 节)。因此,中级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前提为基础,以会计要素为构成框架并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亦称特殊业务会计或企业特殊会计。它研究的范围是特定企业(如矿产企业)、特殊时期(如破产)、特殊情况下出现的会计事项,如外币交易、租赁、物价变动、债务重组、矿产资源、企业并购与合并报表等会计事项的处理。1.1.3 财务会计的特征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服务对象具有多元性,侧重于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财务会计主要是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会计信息。它不仅服务于企业内部,更侧重于为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管理会计仅服务于企业内部,服务对象单一。(2)定期提供已经发生的信息。财务会计主要提供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即财务会计是定期地向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个人提供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连续的和综合的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规划未来,对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以及加强事中控制,其提供信息的时间跨度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企业需要而定。(3)工作程序以会计准则为约束依据。财务会计工作必须遵守“公认的会计原则”,以保证其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可比性。公认的会计原则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准则,是组织会计活动、处理会计业务的规范。公认会计原则由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所组成。作为补充,我国又制定了适用于不同行业和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会计制度。这都是我国财务会计必须遵循的规范。而管理会计则不必严格遵守公认的会计原则。(4)会计程序与方法相对固定。财务会计按照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其程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而且相应的会计方法比较稳定。财务会计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是统一的、定型的方法。管理会计则不拘泥于既定的规范和程序,方法灵活多样,完全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特定要求。(5)会计工作主体是整个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是整个企业,所反映的信息是整个企业的信息。管理会计工作主体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部门。它所反映的信息根据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来确定。1.1.4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也叫财务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结果。或者说,财务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环境下运行财务会计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会计目标是现代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其集中体现了财务会计活动的宗旨。

财务会计目标需解决 3 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提供会计信息的对象是谁;二是会计信息的用途有哪些;三是提供什么信息。

对于财务会计目标,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二是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企业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决策有用观认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其做出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

我国基本准则明确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因此,我国基本准则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兼顾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即我国财务会计拥有双重目标。因为财务会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是统一的,所以,投资者出资委托企业管理层经营,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从而进行可持续投资;企业管理层接受投资者的委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化发展,能够更好地持续履行受托责任,为投资者提供回报,为社会创造价值。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努力满足这些目标,以服务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说,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合理的决策。财务会计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一般认为,最为关注企业会计信息的莫过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这两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对于资源分配具有重大影响。此外,符合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的信息,一般对其他使用者也是有用的。因此,财务会计把服务于投资者和债权人作为其主要目标。

投资者和债权人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包括企业某一时日的财务状况、某一期间的经营绩效和财务状况的变动。从决策有用性的观点看,不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甚至企业职工,其经济利益都同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动密切相关,例如,投资者应分得的股利,债权人应得到的贷款本金及利息,职工应得的薪酬等,都需要预期现金流量的信息。(2)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国家是国民经济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为了达到有效实施宏观调整这一目标,国家还要求从一切企业编报的会计报表中,获取进行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国家不仅是通用报表的使用者,而且是特殊报表的使用者。(3)考评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资源的责任和绩效。企业的经济资源均为投资者及债权人所提供,委托企业经营者保管和经营,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投资者和债权人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者管理和运用其资源的情况,以便考评经营者的经营绩效,适时改变投资方向或更换经营者。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并说明企业的经营者怎样管理和使用资源,向所有者报告其经营情况,以便明确其经营责任。(4)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企业管理人员也要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经营。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应怎样处理数据和加工信息,最后将提供什么样的财务报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目标。目标指引着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方向。1.2 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2.1 会计假设

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极为复杂,而且变化不定。面对复杂且多变的经营环境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必须建立一些合乎情理的假设条件,并以此作为确定会计核算对象、选择会计政策、处理会计数据、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前提。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所谓会计假设,就是对会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做出合理的设定,也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4个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是一个独立的特定经济实体。会计主体假设包含了以下3个方面的含义。(1)明确会计核算范围。对于企业会计来说,只是针对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即站在企业自身角度对企业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确定会计主体,就是要明确为谁核算,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此,《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了正确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企业的利润,必须以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实体的权利义务为界限,相对独立于其他主体。(2)企业的经济活动独立于企业的投资者。会计主体主要是规定会计确认、计量的范围。它不仅要求会计确认、计量应当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还必须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企业会计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涉及的只是企业主体的活动。将企业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反映了企业经营者正确计算并严格考核企业盈亏的要求。另外,从进一步记录财产和收支的角度看,所有者的财产一旦投入某一个企业,就应在账簿上独立地记录,以分清哪些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无关而属于所有者本人的财产收支或其他经济往来。(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即法人)是有区别的。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如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非法人,如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独资与合伙企业通常不具有法人资格,它们所拥有的财产和所负担的债务,在法律上仍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与债务,但在会计确认、计量中,则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来处理。集团公司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集团公司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会计主体,定期对外报告个别企业财务信息。为了反映集团公司整体财务信息,集团公司应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编制自身的合并报表。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会计人员要采用特定的方法将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内部的债权债务相互抵销,并扣除所属企业之间的销售活动而产生的利润。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时间范围的界定。

为使会计确认、计量中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保持稳定,保证企业会计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可靠,《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使用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来偿还它所负担的各种债务。会计确认、计量上所使用的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前提基础之上。这解决了很多常见的财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题。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这一基本假设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而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假定持续经营,也就是假定企业经济活动将会无休止地运行。那么,在会计实践活动中,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从何时开始,又在何时终止。所以,会计确认、计量应当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期间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距相同的会计期间。这就是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持续经营的客观要求。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可以是日历年,也可以是营业年。我国规定以日历年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在我国,中期是指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所包括的上半段时间的报告期间。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于确定会计确认、计量程序和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为此,企业需要在会计处理上运用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会计方法。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货币计量包含两层含义。(1)假定币值稳定,不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币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币值的变动。本书讲述的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均是在此假设下进行的。然而,由于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如何反映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客观要求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并因此产生了通货膨胀会计。(2)确定记账本位币。在多币种货币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需要确定一种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该币种称为记账本位币,其他币种按照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进行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一般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如果企业的经营大量使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进行结算,也可以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除此之外的其他货币应按照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进行计量。但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将以其他国家或地区货币为计量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人民币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表。

注意:“外币”作为会计术语,不是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而是指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1.2.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衡量或评价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会计信息应当具备的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1.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并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会计信息首先应当达到的质量标准。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如果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就会对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带来损失。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应当做到以下3个方面。(1)真实性。即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会计的记录和报告不加任何掩饰,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2)完整性。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3)中立性。所谓中立性是指会计信息应不偏不倚,不带主观成分地将真相如实地和盘托出,结论让用户自己去判断。这要求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如果企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为了达到事先设定的结果或效果,通过选择列示有关会计信息以影响决策和判断的,则这样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就不是中立的。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这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因此,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是否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1)预测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例如,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以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等,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2)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反馈价值有助于未来决策。信息反馈价值与信息预测价值同时并存,相互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需要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让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想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就必须首先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熟知会计信息内容。这就要求企业提供的信息要准确、清晰、简洁、易懂,既能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又容易为使用者所理解:从会计核算上看,要依据合法、方法适当、记录清晰准确、账户对应关系清楚;从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看,要内容完整、项目齐全、数字准确、勾稽关系清楚。

可理解性是决策者与决策有用性的联结点。若信息不能被决策者理解,那么这种信息则毫无用处。因此,可理解性不仅是信息的一种质量标准,也是一个与使用者有关的质量标准。会计人员应尽可能传递表达易被人理解的会计信息,而使用者也应设法提高理解信息的能力。

4.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其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即纵向可比,是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并非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则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即横向可比,是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从而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这主要是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

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如能相互可比,就会大大增强信息的有用性。一家企业的会计信息如能与其他企业类似的会计信息相比较,如能与本企业以前年度同日期或其他时点的类似会计信息相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相似相异之处,进而发现本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管理上的问题。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吻合的业务或事项。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期未满以前,从法律形式上讲,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承租人,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讲,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控制,因此,承租人应该将其视同自己的固定资产,一并计提折旧。

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确认、计量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

6.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在会计核算中,企业应当对交易或事项区分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这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强调重要性的要求,一方面可以提高核算的效益,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使会计信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遵循会计处理重要性的要求,必须在保证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兼顾全面性和重要性。

对某项会计事项判断其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重要性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从性质方面讲,当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时,就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数量方面讲,当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总资产的一定比例(如5%)时,一般认为其具有重要性。

7.谨慎性

谨慎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等。这些时候,企业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就是会计谨慎性的要求。例如,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等确认预计负债等,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谨慎性要求体现于会计确认、计量的全过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个方面。但是,企业不能漫无边际、任意使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否则将会影响会计确认、计量的客观性,造成会计秩序的混乱。

8.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

及时性在会计确认、计量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在实务中,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可能需要在有关交易或者事项的信息全部获得之前就进行会计处理,从而满足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但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之,如果企业等到与交易或者事项有关的全部信息获得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的信息披露可能会由于时效性问题,对于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将大大降低。这就需要会计处理在及时性和可靠性之间作相应权衡,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为判断标准。1.3 会计确认基础与会计计量属性1.3.1 会计确认基础

会计确认是指判断某一项是否应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会计报告的过程。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时,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正确处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关系,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1.权责发生制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指在确认收入或者费用时,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货币资金为标志,而是依据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是否归属于该期间来确定。权责发生制与会计分期相联系:凡是属于当期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于收入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原则,判断收入是否实现,主要看产品是否已经完成销售过程、劳务是否已经提供。如果产品已经完成销售过程,劳务已经提供,并已取得收款的权利,就代表已经取得收入,而不管是否已经收到货款,都应计入当期收入。对费用的确认应以发生为原则,判断费用是否发生,主要看与其相关的收入是否已经实现,费用应与收入相配比。如果某项收入已经实现,那么与之相关的费用就已经发生,而不管这项费用是否已经付出。在确认收入的期间也要确认与之相关的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是收付实现制。在收付实现制下,对收入和费用的入账,完全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为基础来确定它们的归属期。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记账基础,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

2.配比

配比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配比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关系的配比,即按照收入和费用的因果关系进行配比。收入是由于一定费用耗费而产生的结果,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如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的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即按照收入和费用的发生时间,将一定期间取得的收入和该期间发生的费用进行配比,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与当期收入的配比。

3.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应当根据支出的性质,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必须反映于本期的损益之中。资本性支出则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不是仅仅为了本期收益,而是与本期和以后几期的收益有关系。因此,应当在以后逐步分配计入各期的费用。

在会计核算中,合理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可以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果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将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就会低估资产价值和当期收益;而将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就会高估资产价值和当期收益。1.3.2 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确认的前提下,对会计要素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并予以确定,使其转化为可用货币表现的信息。简言之,会计计量就是对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

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密切相关。会计确认解决定性问题,即解决“是不是”和“是什么”的问题;会计计量则解决定量问题,即解决“是多少”的问题。会计确认是计量的基础,确认的原则不同,会计计量的结果就不一样。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或建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支付的货币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重新取得相同的资产或其相当的资产将会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因为历史成本它最可靠。基本准则强调,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1.4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从财务会计目标角度分析,会计要素可称为财务报表要素;从财务会计核算角度分析,会计要素可称为财务会计要素。它是设置会计账户、规范会计核算指标体系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理论依据,是财务会计对象的具体体现,是对资金运动的两种形态的基本分类。财务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必要因素,是设定财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1.4.1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要素是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经营资金的来源和分布情况的各项要素,一般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

财务状况要素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3个要素所构成。

1.资产(1)资产的概念及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经济资源。也就是说,资产必须是现实资产,是由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拥有的经济资源,而不是预期的资产。未来交易或事项以及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属于现在的资产,不得作为资产确认。

②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是确认资产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经济资源都是企业的资产。一般来说,企业拥有产权的经济资源才能确认为资产,即企业拥有资产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对于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然对其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够实际控制的,也应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③ 资产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是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资产必须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用货币进行可靠地计量。例如,企业的机器设备,在未来生产中能够加工产品,创造价值,且产品通过销售能够收回其价值,则该机器设备属于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反之,如果该机器设备不能加工合格的产品,不再具有有用性,无法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则不能确认为资产。

资产按其流动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包括现金以及可合理预计在一个营业周期或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两者孰长)内转换成现金、或被出售、或被消耗的其他资产。正常的营业周期指为取得商品和接受劳务,支出现金到这些商品和劳务转换成现金的平均时间。因此,它是从现金支出,至存货销售,至应收账款又回到现金的平均时间长度。

非流动资产是与流动资产相对立的概念,也称为长期资产,是在一个营业周期或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两者孰长)以上的时间里转变成现金、或被出售、或被消耗的资产。(2)资产的确认条件

某一资源符合资产的概念,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①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但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所取得的证据判断,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进行确认。

②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会计要素确认的前提是可计量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只要实际发生的购买或者生产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就应视为符合了资产的可计量性确认条件。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取得的资源没有实际成本或实际成本很小,但是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也被认为符合了资产的可计量性条件。

符合资产概念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概念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2.负债(1)负债的概念和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 负债是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作为企业承担的一种义务,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已承担的义务。如银行借款是因为企业接受了银行贷款形成的债务,如果没有接受贷款,就不会发生银行借款这项负债。应付账款是因为赊购商品或接受劳务形成的债务,在这种购买未发生之前,相应的应付账款并不存在。

②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无论负债以何种形式出现,其作为一种现时业务,最终的履行预期均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具体表现为交付资产、提供劳务、将一部分股权转让给债权人等。对此,企业不能或很少可以回避。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能够回避的义务,不能确认为一项负债。

负债按照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的债务。流动负债一般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和应交税费等。这些项目的清偿到期日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两者孰长)。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通常是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和其他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等。(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企业履行偿债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特别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判断,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

②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的负债也要符合可计量性的要求,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负债概念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概念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也称为净资产。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包括3类: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留存收益。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发生的不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称为其他综合收益。

利得和损失有两个去向: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列示在利润表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留存在企业的部分,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根据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 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 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③ 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同时,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1.4.2 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经营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与耗费相比较的差额。

经营成果要素一般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由收入、费用和利润等3个要素构成。

1.收入(1)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的特征

① 收入是由企业的日常活动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② 收入可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③ 收入能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以及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3)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定义外,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①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大概率流入企业。

②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③ 经济利益的流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收入概念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2.费用(1)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的特征

①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

② 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③ 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定义外,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①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③ 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符合费用概念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3.利润(1)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其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利润的来源构成: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差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以及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

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税后利润,也称净利润。(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1.5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构成1.5.1 我国会计相关法规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由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等4部分组成。

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制定依据是《会计法》,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它主要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和对外提供的要求、法律责任等。它是对《会计法》中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的细化。(2)《总会计师条例》。它主要规定了单位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任免、奖惩等。

会计部门规章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财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调整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包括《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

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印发的制度办法,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小企业会计准则》《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如表1-1所示。表1-1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1.5.2 会计准则体系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2006]33号)和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财会[2006]3号),对旧的会计准则进行了完善。完善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 1 项基本准则、38 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可理解为 3 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第二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第三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

2.14 年 7 月 23 日,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关于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决定》,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准则结构发生了变化,每项准则的结构包括 4 个部分:准则主体、应用指南、起草(或修订)说明及会计准则主体的英译文。继2014年发布新增或修订的8项企业会计准则之后,截至2017年7月,财政部陆续正式发布了6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4 项会计处理规定及一项新增、6 项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新增一项《企业会计准则第42 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修订 4 项金融工具相关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 号——套期会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 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政府补助》准则和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如表1-2所示。表1-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本章小结】(1)财务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是运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对企业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并将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情况等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一门专业会计,也称对外报告会计。(2)会计假设。会计假设就是对会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做出合理的设定,也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衡量或评价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会计信息应当具备的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4)会计确认基础。会计确认是指判断某一项是否应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的过程。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时,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正确处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关系,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5)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确认的前提下,对会计要素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并予以确定,使其转化为可用货币表现的信息。简言之,会计计量就是对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6)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账户、规范会计核算指标体系,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是财务会计对象的具体体现,是对资金运动的两种形态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经营成果要素两类。财务状况要素是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经营资金的来源和分布情况的各项要素。一般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财务状况要素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 3个要素所构成。经营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具体地说,它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收入与耗费相比较的差额,一般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经营成果要素由收入、费用和利润等3个要素构成。思考与练习

1.财务会计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有哪几方面?

3.如何理解会计假设的概念?具体包括那些假设?

4.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哪些内容?你是否同意将现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

5.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要素分别有哪些?

6.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有哪些?

7.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的确认条件有哪些?第2章货币资金

本章主要阐述了货币资金包括的内容和管理规定,以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方法。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读者应知道货币资金包括哪些内容;熟知库存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库存现金的会计处理方法;了解银行存款的种类,掌握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掌握银行存款的会计处理方法;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及其会计处理方法。2.1 货币资金的含义和管理2.1.1 货币资金的含义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