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有章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8 10:36:04

点击下载

作者:杨冰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办事有章法

办事有章法试读:

第1步 善谋事 ——办事的准备

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办事无章法,没艺术,即使最简单的事情,也会办坏;即使最优秀的计划也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因而,掌握办事的章法,是我们工作必备的素质。

古人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谋事就是想事,就是加长领导的手、加大领导的脑、加亮领导的眼,减少领导的工作量、减少领导的工作失误。

机关干部的助手位置决定其工作处在被动的一面,许多工作特别是临时性、事务性工作有时难以预料。但是,自己主管的业务和常规性工作,以及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确定后,自己可能承担的任务,还是可预测的。我们只要做到眼勤、脑勤、嘴勤、手勤、腿勤,事事比别人早想一点,先走一步,提前准备,就能变被动为主动,走出“围着指示转”“跟着感觉走”“临时抱佛脚”的被动窘境,避免仓促上阵。要有超前的意识,要早想多思,经常根据自身的职责,认真思考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情况,比如上级可能会给自己布置什么任务,提出什么要求,如何根据本单位、本职工作实际去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和困难,怎样解决和克服等等。只有平时有准备,领导需要什么,才能及时地拿出什么。

一、悟透领导的意图

机关干部作为党委、领导的参谋和办事人员,无论是为领导起草讲话、拟制公文,还是完成领导交办的事情,都会遇到如何正确把握、领会领导意图的问题。

所谓领导意图,主要是指领导在布置工作、下达任务、发出指令时的本意或精神实质,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或标准的打算。

作为机关干部,能不能正确领会领导意图,这是机关干部能否创造性地把上级的指示命令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基础,也是衡量机关干部工作能力和成绩的一个尺度。

由于领导交代意图的时机、场合和方法不同,领会起来有难有易,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意图十分明确、具体,有的则比较笼统、模糊。对只交代大体思路或基本想法的意图应如何领会?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注意从上级的文件中领会

上级党委、领导机关下发的各类文件,是领导对各项工作的部署和规划,基本反映了上级意图和决心。各类文件是机关干部获取领导意图的主要依据和基本途径。因此,机关干部必须结合自己分管的具体工作把握意图,才能确保其针对性。(二)注意从领导的言谈举止中捕捉信息

平时,领导的发言和口头交代,是领会领导意图的主要途径。领导的设想、主张,大都要通过言谈阐发出来。无论是与领导一起检查工作、参加会议,还是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对领导的发言以及主要观点和主张,要注意准确记录下来,特别是对领导的口头交代,更要全面记录、反复领会。另外,对领导在各种非正式场合的谈话,平时比较零碎的看法、意见等,也要“善闻其言”,注意收集。这些虽然一时可能用不上,但往往是形成领导意图的重要过程和内容,准确把握就能为及时、准确捕捉领导意图打下基础。另外,无论是领导亲自撰写的文稿,阅读各种文件、报刊的批示、阅示,还是为下级人员草拟材料提出的修改意见,都常常是领导对某一问题的思想和观点的反映。我们只有悉心研究领导者的这些反映,才能从中把握其思想本质,洞察其意图,为办好事做好准备。(三)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把握问题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如果看问题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和结论也往往不同。领会领导意图时,如果站在自己分管工作的局部看问题,往往导致理解层次偏低、得出结论片面。若立足点与领导保持一致,就容易正确理解和把握领导意图。同时还必须做到与领导同步思维。善于围绕领导的主要观点,按照其原有的思路进行思考,并以此为主线反复琢磨、领会,把领导的思想和意图拿准吃透。这样,我们在办事时,才不会走弯路。(四)注意细化和完善领导意图

我们在领会领导意图时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由于工作忙、头绪多,领导传达意图时,往往只是一些零碎的观点和初步设想,作为领导的“参谋”,在这方面就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一步细化领导意图,并根据时间的发展及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使领导意图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遗漏的予以弥补,偏差的予以校正。特别在理解重要问题时,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联系背景条件进行分析、综合、提炼、概括,得出符合领导意图的结论,为深化领导的意图提供保证。要创造性地领会好领导意图,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拓宽思维渠道,善于集思广益,不断积累学习,否则就难以向领导交出满意答卷。

总之,善谋事,就要善于领会领导意图。它要求机关干部不仅要具有聪慧的头脑、敏捷的思维、细致的观察力,而且更要有正确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的觉悟,以及对下面实际情况的真实了解。准确领会、把握领导意图的过程,是一个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总结、提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提高领会、把握领导意图的技巧,提高办事的本领,提高工作的质量。

二、受领任务要明事

我们受领任务后,首先要明事,就是明确办事的目标。这个目标要具体可行。(一)大胆而详细

在办事时,我们要制定一个大胆而详细的目标。所谓大胆,就是这个目标要令人振奋,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所谓详细,就是在制定目标时要科学合理,具体可行,不能好高骛远。(二)切实而可行

办事制定的目标应切合实际情况,且与长期目标一致。只有切合实际情况,这个目标才可靠可行,才具有行动指导和激励的作用。(三)会分解目标

办事的目标就应该像金字塔一样从低到高。先建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完成小目标之后就是中目标,最后到达顶尖,完成终极目标。(四)明确完成时间

应该为自己的目标设立期限,这样才会有危机感,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调动自己和他人的潜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时间,就难免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效率低下。(五)做好目标规划

要设定每季、每月、每周、每日的工作计划,集中精力去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

三、做好办事的准备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好准备,是成功的首要秘诀。”充分的准备,对于任何行动来说无疑是必需的。(一)思想准备

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不妥协、不退缩的勇气。只有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才会有一个好的开始。(二)信息准备

我们不仅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还要了解事情发展的状态,对对方了如指掌。因此,在办事前,我们要收集信息,掌握对方的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应对复杂的环境和问题,才能把事情办好。(三)能力准备

要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平时就应当加强学习,给自己充电,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宽广的视野和掌控大局的综合能力。(四)人脉准备

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时候,一个人单枪匹马很难成事。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与人交好,结交众多比我们优秀的人,当你求人办事时,才能有贵人相助,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五)预案准备

要想把事情办成、办好,办事之前一定要精心统筹、精心谋划、精心设计、精心安排,把繁杂的工作头绪理清理顺,做到全局在握、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增强工作的严密性、条理性,切忌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随意干、打乱仗。因此,在受领任务后,一定要紧紧围绕领导的指示意图,深谋细划,先拿出一个办事的具体方案来,简单的事可在心中打个腹稿,复杂的事则要见之于文字,有的还要形成一个办事程序图表,切实把要办的事务如何处理,从哪里入手,先办什么,后办什么,包括每个小环节、小细节、小事情、小部位都要考虑得十分周密,并要尽量估计可能发生的意外、困难、矛盾和不协调因素,本着从难处着想、向好处努力的原则,逐个逐项想出解决办法,个别的还要多预设几套方案,做好多手准备,真正想在前、谋在先,防止仓促上阵、“瞎忙乎”。

四、端正办事的态度

决定一个人能否办成事,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态度。态度,控制着人的行为和思想,决定着人的视野和成就。(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许多人在办事时容易产生这种心理:既想求人帮忙,又怕被人拒绝;既想谈出自己的想法,又怕被人轻视;事先尽管做好了准备,可是一到实际运用时就什么都讲不出来了,面前一片空白,不知怎么办好。而一旦离开这种场合,所有的感觉又都正常了。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自卑感比较强的人身上。这种自卑感强的人在办事时比较容易遭受失败。因此在办事前应对自己和对方多加分析,通过比较找出自信。平时则应多跟人交谈,多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充实自己,使自己树立起自信的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二)建立起足够的自信

自信是办事成功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不行,要办的事太难,则他必然办不成功;反之,如果他觉得自己行,要办的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则会使出浑身解数,最后必然成功。总而言之,办事时最需要的就是胆大心细,充满自信。(三)有很强的耐心

办事时无论遇到多么困惑的情况,也要有耐心。如果你觉得异常急躁,则可对自己说“没什么可急躁的,平静下来”。同时去想一些非常平静的画面或事,将思绪带离现在的处境,你就会非常有耐心,保持平静,成功的把握也就多了几分。急躁使人偏离正确的判断,容易给人造成不易接近的印象。当你丧失耐心时,同时也丧失了别人对你的支持。暴躁易怒的人,朋友会越来越少。保持平静心态的另一个诀窍是充满幽默感,善于将尴尬转化为幽默的人不但聪明,而且招人喜爱。实践证明,有耐心的人向人展示的不仅是平静,而且还是一种修养。(四)拓展办事的渠道

办事时的具体表现往往是多种多样的,知识多、情趣广的人在办事过程中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增加别人对你的亲切感。如果一个人不会普通的交际手段,就很难在办事过程中与人沟通,从而使人产生距离感,因而容易失败。例如,你和大家一起去唱卡拉OK,大家都在热闹地唱歌、交谈,你却独自坐在那里出神,这时在大家心目中你必定很怪异。因此,学会正常的交际手段是必要的。此外,懂得一定的社交礼仪也是必要的。例如,怎样与人打招呼、寒暄,怎样知晓一些通常的仪式,坐立行的姿态该怎样,都很重要。多掌握一些这方面知识,可以让你在办事时潇洒自如。(五)学会控制情绪

情绪是办事成功的催化剂。轻松而稳健的情绪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效果,而暴躁发怒却会使你很快失败。办事成功需要很强的自控力,需要有处变不惊的素质。学会自制,最主要的是经常将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想一想,有时自己被激怒并不是对方故意的,而是无意的行为,这时如果自己闹情绪就显得不好相处。如果你的脾气比较暴躁易怒,那么至少在办事时应有意识地克制,办完事之后再寻找发泄途径,这种途径必须是无损于你和他人关系的。当感到愤怒时,一定要竭力避免冲动以导致恶性后果,你不妨尝试喝一口茶,压制一下怒气。还有一个办法是数数,基本数到10,就差不多消气了。(六)心态要平和

托人办事时难免会遭到冷遇,遇到冷遇时应用合适的心态来对待。不要因为受到冷遇而怨恨不已,这样只会误事。遭到冷遇应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段应对:

第一种是由于自我估计错误造成的冷遇。无论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还是过低,都容易给对方造成错觉,认为你不诚实,从而导致冷遇。在这种情况下,应首先对自己重新分析、判断,摆正自己的位置,及时纠正对方的看法,这样冷遇就会缓解。

第二种是由于对方考虑欠佳,不经意造成的冷遇。如果受到这种冷遇,你不应过分计较,因为每个人平时都生活在多重人际关系中,你无权要求别人随时照顾到你的存在。毕竟人们难以面面俱到,遭受这种冷遇是难免的,你应充分理解,不要因此弄僵与对方的关系。

第三种是对方故意给你冷遇和难堪。对于这种情况,你应努力克制愤怒,不论对方如何冷落你,你仍然热情地与之交往,使对方慢慢对你好起来。

五、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首因效应,是说人与人第一次见面时产生的印象,会长久地存在对方头脑里,并在以后的交往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决定一个人第一印象好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55%体现在外表的穿着打扮上,38%体现在肢体语言,而语气和谈话内容只占7%。一位杰出的礼仪专家曾说过:“办事要从学会打扮开始。”由此看来,一个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在面对别人时,一定要始终衣着整洁得体。这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同时,一个人还要注意自己的肢体动作,要从细节入手,做到谦虚有礼。一个人举止文雅,落落大方,就能给人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好的形象不仅能帮助一个人得到良好的社会声誉,而且也会成为这个人办事时的垫脚石。因此,我们应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形象。(一)注意着装

与人初次见面的前10秒钟,对方的心里就会对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或者评价,这主要来源于你外在的容貌和穿着打扮。中国人经常讲“相由心生”,别人通过你的外貌和打扮,就可以猜测你的内心。无论你外表美不美,你的穿着打扮一定要整洁、得体,这样会让对方,尤其是属于“外貌协会”的人非常乐意与你交谈。(二)气质高雅

见面时最佳的气质就是给别人最好的礼物。因此,在平时一定要注重内在的修养,提升你的气质。这样,即使你的外貌不出众,穿着打扮不精美,但是,只要你精神状态好、气质佳,就可以掩盖外在的不足。(三)举止得体

在与人交谈时,态度要自然、诚恳,给人一种你值得信赖的感觉;要善于与人沟通,能够清晰地向别人表达你的想法,给人一种你做事有条理的感觉;在与人相处时,举止要落落大方,对对方要细心体贴,从细节入手,体现你的良好修养,表现出你为人爽直却又细心的个性。

总之,机关干部平时一定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在与别人见面或者办事时,要注意衣着整洁、行为举止得体。

第2步 能办事——办事的条件

清楚明白记事而不要误事

一、预先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我们常说,办事要有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或者召集同事共同商议完成工作任务的策略。一旦有了初步的工作思路,就开始分头开展工作。

这个时候,作为办事的责任人,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把自己当作策划人员或者关键执行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而是要对保证完成此项工作任务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的思考,制订一个完整、系统的办事方案,作为指导自己及同事全面推进所办事项有序进行的基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曾经说过一句话:“科学的本质就是科学的方法。”制订工作方案也离不开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否则制订出的方案也会是盲目、无序、零散、片面的。

那么,如何才能制订全面、有效、可行的办事方案呢?(一)收集与分析全面有效的信息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制订一个有效的办事方案,不能闭门造车,除了需要充分了解领导和基层的需求以外,还必须对内外部的消息进行充分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是制订有效办事方案的基础。(二)精细制订办事方案的逻辑结构

5W2H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发明者用5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2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设问,以进行设计构思,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后因其简便、易于理解,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中。我们在制订办事方案时,也参考使用5W2H法,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有条理地去思考办好一件事情的原因、目标、时间、地点、具体的工作策略,以及需要参与的人员、需要投入的费用等,不但可以避免思考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疏漏关键因素。“5W2H”的含义是: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What:是什么?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工作内容是什么?

Who:谁?参与工作的人员有哪些?谁负责?

When:何时?在什么时间段开展工作?什么时间完成?

Where:何处?开展工作的地点在哪里?工作范围多大?

How:怎么做?采用什么方法?如何实施?

How much:做工作的费用是多少?

5W2H法对我们办事方案的制订,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我们在制订办事方案时,不妨参考5W2H法。(三)注重确定有效的办事目标

制订办事方案时,有必要对“如何确定有效的工作目标”加以特别说明。我们经常制定工作目标,包括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度目标以及周工作目标,但是很多目标笼统空泛,因此当工作周期结束时,不论是上级还是我们自己根本无法衡量目标是否达成,因此也就无法评估、无法考核工作完成情况。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先生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曾写道:“真正的困难不在于确定我们需要什么目标,而在于决定如何去设定目标。”那么,如何才能确定有效的工作目标呢?在此给大家介绍目标管理的黄金法则——SMART原则。

S(specific):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M(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

A(attainable):目标必须是可实现的。

R(relevant):目标必须是与总目标或者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的。

T(time-based):目标必须是有时间期限的。

我们无论是制定工作目标还是绩效考核指标,都必须符合SMART原则,五个要素缺一不可。

二、结合领导的特点开展工作

每个领导有每个领导的特点,机关干部要做好工作,就要了解领导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机关干部常常被人称为领导的“外脑”,是领导的参谋助手,只有适应领导的特点,才能够真正做到善参能谋,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一)按照领导的思路完成工作任务

许多工作由于其复杂性和实际情况的多变性,完成某项工作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动作,领导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往往与机关干部工作思想有所不同。因而机关干部不能一意孤行,自行其是,必须要明确领导下达给自己任务的意图,按照领导的思路去完成工作任务,以达到总的目的。(二)了解领导的工作特点和作风

要明确领导的工作意图,适应领导的工作特点,需要有思维的敏感性和准确的选择能力。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捡,留声机式的生吞活剥,舍本逐末,把次要的当成主要的,把主要的当成次要的,是机关干部之大忌。适应领导,还应历史地、全面地了解领导的过去,了解领导的工作特点和作风,进行一番由此及彼的思考和联想,找到其内在的联系,从发展的角度把领导的思想有机地串联起来,全面地适应领导。不同的领导由于其工作的阅历、生活的经历,以及气质、性格的不同,对完成工作的方法、标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有的领导讲话喜欢开门见山,直来直去,而不喜欢委婉含蓄,隐晦曲折;有的领导喜欢长篇大论,面面俱到,而不喜欢三言两语,少枝缺叶;有的喜欢谈笑风生,幽默诙谐,而不喜欢庄严古朴,严肃持重,如此等等。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中,必须适应不同领导的这些特点,务求领导者的意图和实施者完美统一,而不能以我为中心,不注意研究领导的工作风格。(三)争取领导对工作的支持

机关干部还要尽量做一些“争取领导”的工作,当在工作中对领导的工作特点不尽了解,而工作任务比较急,没有时间去了解领导的工作时,就不能自以为是,擅作主张,应适时向领导请教,争取领导对工作的支持。如主动向领导汇报正在进行的工作进展情况,请领导谈谈自己对工作的设想和要求,及时吸收领导的思想,校正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等等。通过这些措施,“获取”领导的意图,加深对领导工作特点的理解。

三、切实掌握办事的最佳时机

办事时机其实就是要把握办事的“火候”。这里所说的“火候”,是指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最有利于促进事物发展的局势和形势。抓住这一局势,事物的发展就特别顺利,错过了这一局势,开展工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一)平时要做有心人,全面地掌握情况

在机关工作,要做有心人,事事留心皆学问。要想作好诗,功夫在诗外。作为机关干部要把握好办事的时机,掌握好“火候”,先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做个有心人。(1)做领会上级精神的有心人。机关的同志,对上级的每一项指示和领导的每一句话,都要及时正确地学习理解,搞清楚其精神实质和意图是什么,基本要求有哪些,这样承办事情才有正确的依据和遵循。(2)做善抓课题搞调查研究的有心人。机关干部要善于抓住领导关心、对单位目前或长远建设有利、对与本职有关、对提高自身素质有促进的课题,搞好调查研究。(3)做学习领导、同事、下级工作方法的有心人。机关干部要善于留心别人的工作方法,对照自己的特点,汲取别人的工作经验,才能不断地成熟和进步,才能全面地掌握情况,便于把握时机。同时也要对某些问题做深入的调查了解。早在1941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时时事事留心,才能全面地掌握情况;只有经常针对某些问题作调查研究,才能深入透彻地了解情况。也唯有全面透彻地掌握了情况,才能搞清楚优势和有利条件是什么,不利因素和薄弱环节有哪些,并从这些实际出发,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和指示,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厘清工作思路,知道什么事可行,什么事不可行;什么时候可行,什么时候不宜行,从而充分地发挥有利因素,把握好时机,做出最有利的决策。(二)临事要解剖麻雀,找准问题的症结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做一切工作,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要很好地解决问题,就要把握好工作时机,也只有把握好工作时机,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弄清存在问题的大小,已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把握住“火候”。

1.对领导要尽心

机关干部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出谋划策、直接办事的成员,对领导务求尽心,时刻牢记领导交代或关注的事情,善于发现、提醒、弥补领导遗忘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上级精神,明确工作方向,从而把握准工作时机。

2.对本职工作要细心

办事前要统筹协调、充分考虑、合理安排,务求万无一失。办事中出现的漏洞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汲取教训。只有对本职工作非常细心的机关干部,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捕捉住工作时机。

3.对同事和下级要有爱心

机关干部不但对上级和领导要负责,对同事和下级还要有一颗爱心,发现身边同事和下级的缺点和错误,要掌握分寸,出于关心爱护的态度,选择合适有效的方式指出来,这样才能有利于相互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好内部团结。只有内部高度团结,关系融洽,才能相互提供或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时机。

4.对基层要有一片苦心

时刻关心基层建设,深入基层,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形式地去观察分析,经常思考基层建设的薄弱环节何在,并总结基层工作中存在的经验、好的典型,加以推广和宣传。基层是机关工作的根本方向,所有的工作时机都来源于基层,所以,机关干部要深入地了解基层情况。

5.平时检查工作要精心

机关干部要精于本职和相关业务,这样在平时下基层检查工作时,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好工作时机,进行有效的检查指导。(三)凡事当机立断,把握好轻重缓急

时机是指某种行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利的时间条件。但这种时间和条件,总是稍纵即逝。所以古人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因为如此,所以作为机关干部更要审时度势,分清事态的轻重缓急,及时抓住时机。机关既是抓政策落实的部门,也是做决策的机构,在机关工作,没有当机立断的本领,在抓工作落实、做决策、出谋划策时,就会把握不住机遇,坐失良机,造成工作被动,使有利的局面也变得不利,甚至导致全盘皆输。

所以,在机关工作,就必须培养当机立断的本领。机关干部向领导提出建议,要很好地把握住时机,这样才能正确地为领导出谋划策。领导大多是从机关干部成长起来的,如果不从成长初期开始培养当机立断的本领,将来即使走上了领导岗位,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或重大问题上当断不断,贻误良机,留下后患,给国家和单位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或影响。因此,当机立断,是每个机关干部所必须培养和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发挥好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机关干部既是上级指示的执行者,又是具体工作的承办者,同时也是领导决策工作的参与者。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遇事能提供情况,能拿出见解,能想出办法,能给领导当好“谋士”。(一)熟知领导,换位思考

处于助手地位的机关干部,要尽可能熟悉领导的风格、习惯等,并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力求准确领会领导意图,避免无功而为。领导各有不同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而这些又往往反映在领导交代工作任务时的思维和思路中。因此,机关干部平时就要注意熟悉领导在这些方面的不同特点,掌握领导思考问题的思路、心态、脉络。(二)超前工作,争取主动

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要首先定好计划,每领受一项工作应提出承办意见,主要方法和进度都应明确,不能想起什么抓什么,干到哪里算哪里,力戒随意性。当工作头绪多感到难以应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区分轻重缓急,重点工作和急办的事项优先办理,重点突破。(三)逆向思维,变频策划

有的单位、有的部门、有的同志,谋划工作总是跟不上领导的思路,过不了“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维单一,缺乏逆向、变频、多层次、多视角地看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此路不通另辟径”。有这样一个通过逆向变频思维强化管理的故事,一定会给我们一些启迪。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种满了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但时常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情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大门上方竖起了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窃花卉者奖200美元。”打这以后,植物园再未出现过丢失花卉的现象。有好奇的游客问管理人员为何不写成“凡偷窃花卉者罚款200美元”,管理人员若有所思地答道:“如果那样写的话,只能靠我们有限的几个人去看管,而这样,就可能充分调动游客,使几百几千甚至更多的人参与我们的管理,而且还能让动机不纯的人产生一种‘四处都有目光’的惧怕心理。”变罚为奖,变管住人人的被动局面为人人参与管理的主动局面,这着实让人拍案叫绝。事实上,这只是源于管理人员转换了思维角度,巧妙地变动了一下管理的支点而已。(四)善于思考,认真琢磨

机关干部是领导的助手,领导的思路要通过机关干部去落实。而领导的思路有时是方向性、宏观性的,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领导的思路,站在领导的高度去认识和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领导的工作意图,高质量地完成好本职工作任务。某单位办公室有位老同志,比主任年龄还大些,由于在机关时间长资历老,于是干事情总喜欢按自己的思路去干,即使领导认为他的想法不对,他也一意孤行,结果经常让领导很被动,他负责的工作也一直难有起色。大家可能会感到这个人的主要问题是不服管,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还是他在筹划工作时没有跟上领导的思路,起码是没有主动地、有意识地去领会领导的意图。领导往往是站在全局上去思考问题、设计工作的,跟不上领导思路,就意味着你在工作筹划阶段就开始游离于全局之外。如果你的工作总是与全局不合拍,那你最终只能变成“局外人”。这个事例说明,机关干部要想办好事,办成事,就得跳出自身的业务小圈子,站在领导的高度去思考谋划,善于围绕领导的思路去琢磨问题。我们所有的计划、目标,都是思考的产物。思考不是胡思乱想,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一手材料,坚持不懈地总结积累经验,博览群书充实自己,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于闹中取静。事实证明,善思考,多思考,常思考,勤思考,一定会收获甘美的果实。

实践告诉我们,思维一变天地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按照垂直单一的思维来运作,可能会很难,但是采取逆向思维或是多向变频式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谋划,事情往往就会变得不那么难办了,就能由被动变主动,跟上领导意图。

五、沟通协调好才能顺利办事

协调办事是机关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机关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机关干部应当具备的一项业务基本功,一项经常性事务。

协调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任务而融洽关系、化解矛盾、达到步调一致的一个行为过程。协调的目的是要让所进行的工作达到理想的结果,这也是协调的原动力。目的明确,才能指向清楚,避免协调的盲目性。矛盾无处不在,协调也无处不在。在实际工作中,之所以会出现诸如因主观因素偏离协调方向、因重点不明影响协调过程等问题,都是因为对协调目的把握不准。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协调的目的,必须多时空考虑、全方位衡量,根据领导意图、工作需要和现实情况,做到协调目标明确、指向清楚、重点分明,只有这样才能为协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开端。

协调办事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素质。有效的协调沟通,对于提高工作效能、完成目标任务至关重要。(一)协调有据、办事有道

就是办什么事情都要讲规矩、讲程序、讲章法,也就是办事要在理,不搞歪门邪道,不违反政策纪律。政策、法规和制度、规定是最根本的协调依据,协调中要绷紧这根弦,不能超出允许的范围,不能拿原则做交易,不能用感情代替政策。领导、机关的指示、命令和要求也是重要的协调依据,协调中不能主观臆断,断章取义,更不能自作聪明,随心所欲。(二)方中有圆、灵活处置

要注意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按原则进行协调才能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在实际工作中,能按规定办的要坚决按规定办,对于没有规定的要按惯例办,对于既没有规定也没有惯例的要商量着办。要把握好协调时机是成功协调的关键。把握好时机,协调工作往往事半功倍;错过时机,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一方面,要善于预测协调工作中的问题。作为当事人,要对自己协调的工作进行预测,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想清想透应对和解决的办法,增强协调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增强敏锐性,准确预判协调时机,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错过最佳的时机,要根据协调事项的轻重缓急和上下级事务,巧妙利用时机进行协调。(三)把握方法、站对角色

协调方法既有影响教育法、组织调整法,也有当面协调、会后协调、口头协调、文书协调、集体协调、个别协调等多种方法。应根据协调的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区别运用。同时要把握协调尺度,避免“杀鸡用牛刀”或“蜻蜓点水”等情况的发生。准确定位和把握协调角色,对于增强协调过程的和谐性,提高协调效能非常重要。要明确基本角色,树立大局意识,避免乱办事、帮倒忙;要多请示汇报、多沟通交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发生。(四)把握关系、加强沟通

一是搞好领导之间的协调。这也是最重要的协调。机关的许多工作,大多涉及全局,很多事情都需要向领导报告,每个领导都可能有自己的态度,这些态度有些可能是一致的,有些可能不尽一致,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就会感到比较难处理。应当怎么协调呢?要把握好这样几条原则:按领导分工负责制协调,谁主管谁负责;按职务高低协调,对不同的意见,依照谁的职务高就按谁的意见办;按兼顾平衡的原则协调,在不违背大的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尽量照顾到。二是搞好与上级机关的协调。对上级机关的协调,主要是及时请示、汇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机关的支持,特别是要以请示的口气与上级机关讲话,不要大大咧咧。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要有时间观念和质量意识,要求什么时间报,必须准时报,不得延误时间。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要多请示、多报告,不擅作主张。三是搞好机关内部的协调。搞好与部门的协调,工作是大量的、经常性的。协调要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围绕怎样把事办好,积极取得对方的支持配合。要注意通报情况、沟通意见,与其他部门、其他机关干部之间建立相互理解、支持、协作、配合的关系。四是搞好与下级的协调。由于工作需要,领导机关与下级打交道是比较多的,机关很多的工作都需要下级的支持配合。交代任务时,要具体明确,不含糊其词,以免导致下级无法落实;要充分考虑下级的承受能力,不搞突然袭击,给下级造成被动。检查工作时,要坚持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不给下级留下处事不公的印象。答复请示时,要坚持原则,严格程序,及时给予回应,不敷衍了事。解决难题时,要真心实意,把下级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办。五是搞好对外的协调,加强与外单位的沟通,增进感情,密切关系。

六、建立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朋友的支持与合作。

工作单位,无论是机关、企业,还是学校,都是许多人为了某种目的而集合在一起,进行一定活动的团体。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多靠近“好人缘”

有时候你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就是某某人在单位很受欢迎,领导也喜欢他,同事也喜欢他,很有人缘。一个人受到大家普遍喜爱的原因则是千差万别的:或者是因为他诚实可信,值得信赖;或者是因为他沉稳老练,办事踏实;或者是因为他知识丰富;或者因为他机警灵活,善处人际关系,等等。总之,他有某一方面或者许多方面被大多数人认可或接受。(二)以诚对待他人

诚实是人的第一美德。在古代原始人群的部落里,撒谎是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的。在现在的人际交往中,也应该是真心诚意,忠厚老实,心口如一,不藏奸,不耍滑,否则,是不会有真正的朋友的。不要在人生舞台上,披上盔甲,戴上面具去“演戏”;不能像王熙凤那样,“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也不能像薛宝钗那样“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对人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城府很深,惯有心机。在机关,做人要真诚坦荡,更要有一些侠骨柔肠,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三)多考虑他人

要学会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人与人相处,应当减少“火药味”,增加人情味。在人家最困难的时候要善解人意,急人所难,伸出友谊之手,替人家排忧解难。世界上任意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如果彼此不迁就,就很难达成共识。如果双方都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一下,那么,彼此就能相互理解,各让一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四)乐于帮助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独地活在地球上,需要相互关爱,共同与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