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为了什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9 03:36:46

点击下载

作者:安生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业为了什么?

创业为了什么?试读:

推荐序1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年末,我收到了安生寄来的她的处女作书稿——《创业为了什么?》,她希望我为这本书的正式出版写几句话。

创业,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40年来生生不息,成为伟大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北京中关村是中国创业大潮的发源地之一。最初的创业者是从大学、科研院所走出来的教授和科研工作者,接着具有一技之长的机关干部、国企员工、刚毕业的大学生、从海外学成回国的“海归”,先后加入了创业队伍。创业者们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禁锢和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以争天下之先、敢于冒险、不惧失败的精神,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他们是改革开放的探路者,也是拥抱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先行者。正是像在中关村创业这样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国,形成了后来涌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燎原之势。安生笔下记述的这几位创业者就是众多创业者的代表,他们的创业历程是40年波澜壮阔、激情燃烧岁月的缩影。

其实,本书的作者安生也是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安生是我从小看大的孩子,在我眼里她一直是个漂亮、随和、听话的乖乖女。然而这个“乖乖女”只有在考大学时,听取了我的建议,填报了编辑出版专业,之后她的每一次选择都超出了我的预期。

她先是在上大学期间报名参了军。我支持她的这个选择,因为我自己也曾是一名军人。再次见到她,是她刚从部队退伍回来,虽然没有穿军装,但是英姿飒爽,仍然保持着军人的姿态。我叮嘱她尽快回学校报到,继续学业。而她却告诉我要先和几个朋友合伙创业,还满腔热情地给我介绍了她们将要开始的创业项目,把所谓的商业模式头头是道地说了一通。

当时我想跟她说,创业成功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尤其是对一个刚刚退伍、大学还没毕业的女孩子来说,不懂技术、不会经营、没有人脉资源,现在创业等于失败,可是话到嘴边,却没有说出来。看着安生那张真诚而充满自信的脸,我想,与我们相比,年轻是安生最大的资本和资源,她就像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面对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败,自主创业,试一试、闯一闯,也是一场历练。后来,我听说安生参加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失败了,她又到互联网公司当了一名记者,负责采编和主播工作。离开互联网公司以后她回到校园继续她的大学学业。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安生把她在工作中搜集积累的资料,结合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写出了这本书——《创业为了什么?》。

在这本书中,安生以其细腻、流畅、生动的文字,记述了几位创业者的故事,字里行间也融入了她自己创业的经历和对创业的感受。《创业为了什么?》这本书写出了所有创业者的回答:为了实现自己那个飞翔的梦想!看完书稿,我被创业者们的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地感到安生这个昔日的乖乖女长大了。

在安生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写过关于创业者的故事,但我还是要向读者特别推荐这本书。

因为,大学生可以把它作为励志的课外书,创业者可以把它作为创业入门的必读书,家有创业儿女的父母可以把它作为了解自己子女创业心路历程的参考书。

因为,写这本书的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小女孩,同时她现在也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一个退伍军人、一个记者、一个作者、一个创业者。2018年是她24岁的本命年,而她的未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戴卫(曾任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2019年2月26日于北京

推荐序2

安生曾是我的主播搭档,我们共同做了一档节目——《蛋解创业》。

这档节目让我们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创业者,也挖掘了很多真实的创业故事。

初见安生时,感觉像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有点仙气,但也有点戾气,听闻她曾当过兵,退伍后又创业,这可一点也不“安生”!

后来我们一起录节目,举办活动,我发现这姑娘最大的优点是善于倾听,总能让搭档和嘉宾感觉舒服自在,从而放下戒备,畅所欲言地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虽然她也曾妄自菲薄,担心自己并不是专业主播出身,年龄和经历的匮乏让她无法更深入地挖掘信息,总结商业规律。但好在,她聪明又好学,她做到了。

越来越多的听友开始喜欢她的声音。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愿意选择信任她,与她讲述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可有一天,她却告诉我,她想回到学校,继续念书。

尽管我有诸多不舍,但我还是真心祝福她,并告诉她,《蛋解创业》是你的港湾,随时欢迎回家。

她是个理想主义者,许多创业者也是,但是创业圈却是实实在在的名利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很少有人倾听失败者的声音,而只会关注成功的企业家。我知道她内心的挣扎,也知道她在渴望什么,寻找什么,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帮助更多的创业者找到自己的出路。

没想到一年过后,当她捧着这部书稿给我看,邀请我做第一位读者,为她写推荐序时,我既欣慰又感慨,她还是那个不“安生”的安生,尽管回到学校读书,还是停不下脚步。她用才情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用细腻守护住了创业者的一方净土,冷静却又温暖,客观却又真诚,创业者众生相跃然纸上,动人心扉。

希望读完这本书后的你,可以加深对创业的理解,明白自己到底为何创业。同时也要提醒想创业的朋友,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冷静!耿伟(蛋蛋)蛋解创业创始人

推荐序3

我觉得所有看这本书的人都会有疑问。

一个20岁出头的小丫头能写出什么创业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群“老江湖”凭什么跟你掏心掏肺?不会又是整本的公关稿吧?

作为一个认识安生很多年的朋友,以创业者的尊严担保——不会的。安生这种任性地去当兵、辍学去创业、神农尝百草一样体验过人生百味后,又回到学校读书的丫头——她容不得不真实,不性情。

创业有多简单,跑趟工商,门口发名片的代办立刻就能告诉你。

创业有多难,创始人不时传出自杀的新闻,曾经的明星企业以各种方式崩盘会告诉你。

创业有多像生养孩子,安生小姑娘来告诉你。

一般来说有两种创业,一种把事业当猪养,一种把事业当孩子养,安生只讲当孩子养的那种。

有一个寓言描述创业——小黄鸭的故事。

从前有一天,一万多只小黄鸭相约要涉水过鳄鱼池,经过一场血腥的大迁徙之后,就那么几只小黄鸭过去了。记者采访游到对岸幸存下来的小黄鸭,幸存者说:“我先一个鹞子翻身,再一个夜战八方藏刀式,然后托马斯全旋,接一个老太太钻被窝,于是终于涉险过关,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天赋异禀和坚毅的信念。”“那你给我们再表演一次,从鳄鱼池游回去呗?”“绝不!”

幸存者偏差让我们看到的都是反推成功学,我们被迫功利地去关注什么能让我们成功,而不是关于创业的全貌。

那么对于创业这个“围城”,我们其实更愿意了解,这一万多只小黄鸭到底是为什么踏入这鳄鱼池——是生活所迫,还是游到鳄鱼池的对面就能变天鹅,还是因为“I have a dream ?”

所以我作为洪流之中一只“小黄鸭”,其实更希望看到创业者不足为外人道的另一面——浮华背后真实的创业者。

在A面,他们是一个融资了四轮的有限责任公司的CEO,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精英气十足;在B面,每个创业者还是孩子的家长、妻子的丈夫,是员工的主心骨,是背负投资人和用户信任的无限责任人。

让一个混迹创业圈的小姑娘讲述一下这些人B面的样子,不设防的样子,真实的样子,可能就是这本书想呈现的样子——那些鲜活的人、鲜活的理想、鲜活的人生。

——那些有限责任公司背后的无限责任创始人。阚欧礼捌比特咖啡创始人自序 写在最前面

2015年11月份,我通过众筹参加了一个新媒体培训的课程,意外地结识了蛋解创业的小伙伴孤鹜。课程结束后,我们站在马路边等车,他说:“我们在做一个电台,一直想找个女主播,有空来棚里玩。”无心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连名字都没告诉我,我也没太当回事。

直到后来某个周六,我和孤鹜约好来他们棚里坐坐。当时我和蛋解创业团队6个人外加听友挤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录音棚里,我好不容易搬个板凳坐下了,左手边一个胖子说话了:“我是蛋蛋。”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可能是留给我一个发出仰慕尖叫的时间。“谁?”

对面的女生开始笑。孤鹜向我介绍道:“这是我们蛋解创业的创始人蛋蛋。”“哦,你就是老板啊!”

蛋蛋眯缝起一双小眼睛,开始打量我:“你听过我们的节目吗?”“没有。”我实话实说。角落里另一个胖子“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我开始主动挑衅:“你们蛋解创业是做什么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我们呀,就是一帮人胡说乱道啊!”“胡说乱道?那你们怎么拿到投资的?”我有点狐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看见对面那个屋了吗?搞投资的,我们比他们来得早走得晚,他们就给我们投资了。”

我惊诧道:“啊?这也行?”蛋蛋一看,终于把眼前这个小丫头唬住了,于是翘起二郎腿,开始漫不经心地抽起烟来。

当时我21岁,不知天高地厚得很,觉得反正跟这种人也聊不出什么正经话来,索性放开了,也无所顾忌起来。“你是老北京人?”我问。“对啊,南城的。”“你都在哪儿上过学?”

他一五一十地报上一串校名,不料被我反咬了一句:“你没上什么好学校呀?”这回,全屋子的人都笑了。

他夹着烟的手一挥:“你看对面最黑的那个人怎么样?”他指着大海。

当时大海被青青和娇娇这对双胞胎姐妹花围着,还有一个女听友。我想了想回答道:“被小姑娘左拥右簇,还戴个小眼镜,衣冠禽兽,不像什么好人。”我话音刚落,蛋蛋发出了放荡不羁的笑声。“那你看那个呢?”他指着胖班长。

这个时候孤鹜突然插嘴:“他是我们这儿打杂的,你看他胸前那个机器猫,他既是财务,又是摄影,还是文案,啥都会,就是没有女朋友。”

我幽幽地蹦出一句:“不会是gay吧?”屋子里炸开了锅。正值寒冬腊月,大家却都笑出了好多汗。屋子里的人,除了女生我都数落了一个遍,就连我的老同学孤鹜,也被我黑得直躲我挑衅的眼光。

蛋蛋在烟雾里眯着眼看了我一会儿说:“你来我们这儿当女主播吧。”“回头再说吧。我自己在创业。”“做什么?”“叫我女王大人,火锅O2O。”

他也不生气,把烟头按灭了,站起身对我说:“那你回头来我们这儿录录节目,多认识些嘉宾对你创业有好处。”

我不知道他们搞销售的是不是都这个路子,“买卖不成仁义在”,倒是挺会说话,虽然感觉这个人挺low的,但是心眼儿不坏。后来他陆陆续续叫我录过几次节目,每次录完音,点上事后烟,问我感觉今天录得怎么样。他心里很清楚,知道怎么能让我这个小姑娘心服口服地跟着他干,年龄上的优势让他不疾不徐地“撩拨”着我。

就这样,兼职录了三个月节目之后,我便正式成为蛋解创业的一员。年轻的时候,能被一个正向的集体塑形,是我的幸运。我时常感念蛋蛋的知遇之恩,没有他的提携,成就不了现在的我。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在这个小小的录音棚里,我对话过上百位创业者。我目睹过他们得意时骄傲的脸,也目睹过他们梦想破碎后的沮丧。在这个有趣的时间和空间中,我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刚开始,我偷偷在日记里写下自己录制一天的感受,整理出失败案例库,后来,蛋蛋和青青、娇娇就鼓励我以一个主播的身份,或者一个23岁正在成长的小女孩的角度,去分析自己对不同行业的理解,以及对不同创业者的思考。我的心告诉我,有些文字只有在这个年龄才写得出来,因为我对商业世界抱有幻想,对长大充满期待,我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而未来的可能性是人类拥有的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它是勇气和慰藉的来源,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是不完美现实的让渡。这种稚嫩的状态,和对未知不设防的对话基础,推动我去观察,去思考,去模仿,去成长。

后来一次偶然的录音,让我误打误撞开启了一档以自己名字和风格为基调的节目——《×月与安生》,这档节目的口号是:“用声音为你抚平创业的孤独”,每月第一周的周一播放。节目中,我会为大家讲述一些打动我的创业者的故事,以及我对创业、对生命、对人性等一些深刻话题的思考。没想到的是,许多听友为我加油打气,并告诉我,他们听到了安生的成长,并觉得在创业过程中和我一起进步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创业者的女朋友”这个称谓也慢慢被大家传开了。

至于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工作时零星记录的心得和感受之外,随意翻阅市面上有关创业的书,基本都在教方法论,从术的层面探讨如何创业,却很少有书关注创业者的内心,关注创业者的欲望、家庭、困境等问题。创业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创业者都在午夜梦回的时候问过自己,也是直指人内心深处的灵魂拷问。我认为先在道的层面上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然后随着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增加,会慢慢习得术的功法,换句话说,创业没有方法论,但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形成自己的“套路”。

更进一步讲,所有的媒体报道更多地关注“公关”的层面,但是以创业者的角度切入,去谈人生信念、虚空、意义、价值感这些问题却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创业是这个时代热度极高的关键词,而对于创业的动机和考量成功的标准永远没有固定答案。我希望能基于平等和尊重,以温暖、包容的文字风格讲述人物故事,陪伴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探索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最终找到答案。

作为一直在路上的创业者,我非常理解创业者内心的挣扎与随时随地面临的外部挑战。很多创业者其实都无法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糟糕的是,未必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反思何谓创业,创业为了什么,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创业者的家国情怀是否与个人利益相冲突,如何面对竞争等现实问题。

作为一名创业节目的主播,我希望从观察者的视角,写下一些创业者的故事,记录这个时代创业者的心路历程,发扬创业者精神。同时我希望挖掘优秀创业者的共性——从成长经历到创业过程,每一次选择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又是怎样学习的,为其他创业者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知识。

而作为一个“创业者的女朋友”,我经常会收到很多焦虑迷茫的年轻人的求助信息。在他们眼中,这世界很大,却不知通往成功的入口在哪里,他们想要追赶时代潮流去创业,却看不清方向。身为女性,我更容易与创业者产生同理心和情感共鸣,给创业者慰藉和关怀,让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孤单。同时我个人的成长经历结合我的观察与思考,不仅在情感上给予创业者陪伴,更能带给他们一些新的启发和鼓舞。

于是,有了这本书。

读过之后,你会发现,创业不仅仅是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还有更多的动机和可能性等待你去探寻。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90后’还没有到他们那个时间点,他们中的代表人物还没有出现。他们肯定更多元化,只不过他们现在还没有机会或者找到一个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而我在采访的过程中意识到,其实各个年龄段的人在20岁出头的年纪里,纠结和困惑的问题都差不多一样,我今天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去解决。我当下要做的,就是模仿和学习,然后结合这个时代的新技术、新机遇,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希望过来人的智慧能给正在读这本书的你,带来一丝启发,拨开云雾见月明。愿我们未来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安生2019年3月第1章 创业不息 折腾不止——“90后”曾德钧

正式采访曾老之前,我们有过“三面之缘”。第一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曾老那期节目是我剪的。之前录制曾老那天我临时安排彩排,结果本来能跟曾老见面的,却白白错失了。我在剪节目的过程中,纠结了很久,蛋蛋、大海和曾老三个人聊了一个半小时,而按常规,节目最好不超过1个小时,50分钟最佳。握鼠标的手放在音轨上徘徊,删哪段都心疼,我心里想,曾老这么饱经沧桑的人,我一定要当面跟他聊,听他讲那些精彩的故事。

第二面,是在猫王深圳的办公室,和一群创业者,听曾老做分享。办公室里全是年轻人,装修风格也特别的年轻化。一进门就看到一整面墙,以红砖做底,墙上粉刷着被美国人亲切唤作“母亲之路”的66号公路的标志,另一面墙上用色块拼凑出一张曾老的脸,旁边是他的签名。而办公室的左手边被设计成了小型博物馆,以回顾历史的方式,见证了曾老从事音响产品设计三十多年来,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从Hi-Fi胆机、Hi-Fi CD机、LP黑胶唱机到大中小型古典式收音机、蓝牙音响、Hi-Fi耳机、个人音乐播放器,Wi-Fi音响等与家庭、个人相关的音响品类,可以看得出曾老的产品设计理念,经历了一个逐步转型、追求个性化生产并精益求精的过程,并且与时俱进。他的办公室更是让我看得眼花缭乱,五彩斑斓的猫王大家族,还有各式各样的CD唱片、LP黑胶、盒式磁带和书籍。

曾老在分享的过程中,像变戏法儿似的,从标志性的军绿色马甲里,掏出了各种小器件,一会儿给小音箱装上了猫耳朵,一会儿又神奇地掏出了一只像招财猫一样的手柄,不可思议的是,给小音箱插上了一个迷你麦克风后,收音机居然瞬间变成了一款AI智能音箱。

我多嘴问了一句:“现在这么多做智能音箱的,猫王除了外表特别受年轻人喜欢,其他方面有什么特别的?”

曾老没说什么,开始摆弄猫王,旋转一个按钮就是一个不同的声音,“这个是传统FM——上海94.7,这个是互联网播客——糖蒜广播,这个是古典音乐……”这个小音箱像万花筒一样,不停地发出奇妙的声音,周围人都顺着声响寻找声源,惊叹不已。

曾老得意地说:“这是一台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形成自己独有频道和内容的收音机,你再看那些非黑即白、非银即灰、圆柱形的智能音箱,你不觉得(它们)‘性冷淡’吗?”

我感觉很害羞,脸红到脖子根儿。

不过长这么大,我一直喜欢跟很酷的人做朋友,在我心目中,人酷代表着他热爱生活,永远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他们有一双炽热和发现美好的眼睛,从不会感到疲倦,也不会让人感到无聊。

最后一次和曾老见面,是在北大校园里,一同去上李善友教授在混沌研习社的年度大课。课后一起吃饭,曾老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满了他的宝贝音箱。他早上7点才到北京,上了一天的课,仍然精神矍铄。不知怎么就聊起我曾经当过兵的经历,曾老高兴地说:“那你得叫我首长咯!我从军三十年,我的老婆是我领导的领导的女儿。”

更让我吃惊的是,谈起课后感受,曾老收获满满,用他的理解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这个“学渣”又重新讲了一遍李教授讲的知识。他的手机备忘录里工整地写下了好几页学习笔记,建立了自己的思维模型和导图。这个一辈子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直到现在每个月还固定参加几次线下大课,以谦卑、开放的心态,不断从外界吸收知识,形成自己思考的工具、做事的准则。

我时常会感慨,一个八十岁老人的身体里,极有可能蕴藏着一颗十八岁年轻人的灵魂,而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却很可能不思进取、因循守旧。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正在被焦虑围困,自“葛优躺”走红以来,互联网正兴起一股“丧”文化,“感觉被掏空”“空巢青年”“90后中年人”还有由“保温杯”引起的中年危机。我们困惑、迷茫,感叹社会阶级基本定型,害怕日复一日再无改变,我们用“丧文化”来自嘲,拿“中年危机”当作修饰的外衣,来叙述和表达内心的慌张。

二十几岁,在王小波的笔下,是“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在钱钟书的笔下,是“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在凯鲁亚克笔下则是“喜欢的事情太多了……像流星一样不停地奔波,直至坠落”。可是我和身边的很多朋友聊天后才发现,有些人还没年轻就已经“老”了。我们明明生长在互联网时代,有更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和选择自由,然而,生活却让大家变得焦虑不安,仍在被那些老套的问题所困扰,诸如要不要为了户口在事业单位安于现状,要不要留在大城市打拼买房?

生活日复一日,人们越长大,越容易陷入一种固定模式,往往在年末总结时,总觉得除了日历上的数字,今天与昨天并没有不同,今年与去年也没有什么改变。

我听过最残忍的一句话说,“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者三十岁时就已经‘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是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活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一天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呆板。

所以,当我见到曾老后,便觉得他才更像是我同龄人该有的样子,每周7×16小时连轴转的工作,还经常走戈壁、沙漠,甚至上高原去西藏,2017年7月份和各国的电台DJ在摩洛哥撒哈拉沙漠办电台复活节,8月份跑到拉萨和吴晓波旗下的“玩有引力”公司跨界发布新产品,9月份又跑到西双版纳和创业者们一起穿越雨林。他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旺盛的生命力,即使历经了许多人间沧桑,也依然无怨无悔地去爱这个世界,积极地行动,友善地关切,在内心里没有怨恨,也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他一点也不生疏地使用“我也是醉了”“holy high”这样的网络流行语,聊起A站、B站、腐国文化、二次元也很在行。他从不刻意讨好年轻人,也不随意说教年轻人,他就是那么轻松自在地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像冬天的火把,总能带给人们温暖。工匠VS网红

还记得2016年3月27日,曾老去参加papi酱招标会,很多人疑惑不解,猫王这样一个经典的、传统的产品为什么要参加这样“跨界”的活动。而曾老很坦然地回答:“是否去了解新的东西,是否与papi酱合作,都是需要用独立的思维和逻辑去思考。对于新的东西首先要有开放的态度,如果有合适的逻辑,我们不排斥;如果不合适,我们不选择。对重大热点事情要有自己的判断,既不盲目跟随,也不随意拒绝。传承、学习与开放是我们一贯做事的风格。正如老罗说的:‘这个时代人们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用过去的延长线定义未来。’”

你根本想象不到,这是一个60岁创业者的心里话。一个60岁的人教20岁出头的人,怎么去创新、怎么保持开放的心态,这事儿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儿。我曾经一度以为曾老的朋友圈是专业团队运作的,无论是话术还是图片,都非常讲究、精美,但后来知道那都是曾老自己的真情流露,他对互联网很敏感,大书包、衣服里一直放着各式相机,带着他的“孩子们”走遍世界各地,有好看的地方就拿出来拍照发朋友圈,和很多“50后”的生活截然不同。

曾老经常说,现在正是自己最佳的创业期,不用考虑谈恋爱、找老婆,不需要牵挂家庭、教育孩子,并且身体健康。正是:“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创业好时节。”可以说,这个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南下开公司的人,见证了30年来中国商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给曾老带来了很多宝贵的商业经验。

1992年,一首《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蠢蠢欲动的心,也唤醒了曾老想要创建公司的意识。曾老来到深圳,与一家唱片公司合作,开始了第一次创业,由于不懂商业运作,合作还没有完全展开,就在几个月后结束了。

很快,一家港资音响公司正好需要一些特别的音响产品吸引市场的注意,曾老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所有人都不懂得如何搞经营,也走了不少弯路,曾老作为技术提供方,以技术入股、项目利润分成的方式进行合作,虽然在签署协议时明确指出双方通过合作的产品获得的利益进行分成,可最后却被告知公司并没有赚钱,无利可分!就这样结束了第二次创业。

不久,曾老又与别人合开了一家公司。由于当时在深圳注册公司的自然人必须有深圳户口,可是曾老作为一名军人,连身份证都没有,何来的深圳户口?于是,合作伙伴找了一位他的朋友代为注册,成立了公司,实际投资还是曾老本人。经过10个月的运作,公司就赚了200万元。然而,曾老隔天一早去上班,发现公司被搬得空空如也,所有财产被合作伙伴独吞了!虽然后来经过法院打官司胜诉了,但第三次创业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没过多久,注册公司的政策有了调整,曾老终于以自己的名义注册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当年市场机会多,凭借独有的技术和努力,曾老公司的业务很快赶超原来的公司,成为那时的中国胆机(电子管高保真音响放大器)的第一品牌。然而,没过多久,由于某种原因,这家公司被迫停掉,曾老的第四次创业又以失败告终。

2002年,从军30年的曾老选择了离开部队去追逐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当时他有四条道路可以选:一是当公务员“转业”,由国家负责安排工作;二是毫无风险“自谋职业”,国家每月可以发几千元的生活保障金;三是颐养天年“退休”,国家负责养老送终;四是国家一次性补偿一笔数目不小的复员费。最终,曾老选择了“复员”,得到了40万元的复员费,用其中的20万元在深圳买了一套房子,用剩下的钱做启动资金,成立了极典科技,开始了第五次创业。

这一回,曾老并没有选择做胆机的设计与制造,尽管他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资源和经验,而是开始做当时正处于产业鼎盛期,与互联网相关、与IT相关的高端有源音箱和他个人喜欢的高端传统收音机。

他设计的第一款收音机是 R601,设计开始于 2004 年,历时 3 年,中间颇多曲折。他在设计时将参考产品的范围确定为20世纪30 年代的美国早期收音机,从几百台美国收音机中挑出一款作为参考原型,在外观风格、尺寸比例、旋钮细节等方面都有继承。相对来说外观做起来比较简单,棘手的是音质问题。成型的产品在音质上总是不能达到预期,后来他发现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灵魂曲线”。Hi-Fi 音响的设计原则是“个体之和等于整体”,也就是说每一个都是好的,合起来也就是好的。他用这个原则做收音机,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在经过了几年时间上千个喇叭的试验和几百次电路参数的调整后,他终于摸索到了收音机声音设计的真谛——“个体之和大于整体”。这就是收音机系统设计中的“灵魂曲线”。收音机的每一部分,如喇叭、放大器、声学结构等都各有特点与长短,“灵魂曲线”能让它们取长补短地结合在一起。R601 后来发展出 R60x 系列,以及更偏现代一点的 R30x 系列和落地式的 R80x 等。这些收音机的购买者大多来自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韩国等,但很少有中国人。之后,曾老又根据R60x系列中最高端的R601sw发展出一款新的收音机,特别增加了蓝牙功能和NFC智能无线配对技术,在收听传统电台之外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收听音频内容。这就是我们比较熟知的猫王收音机形象级产品——“猫王”高端系列。

直到2006年在柏林IFA展上,曾老看到了SONOS(家庭智能音箱系统),与他的设想基本一样,这就是他心中预期的产品,代表了未来方向的产品。于是他开始在技术上做探索与实践,2010年有了初步的结果,并专门为此成立了一家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云动创想。这是曾老第六次创业。“你看,这是我刚给供应商汇过去的款。2008年金融危机,我损失了大部分美国客户。当时给他们做了几个货柜的音响,一个柜已经交货了,一个柜已经到码头了,一个柜在装船,这边还有一个柜在生产。谁经得起这么几个货柜的损失?算下来损失掉几百万元。9月20号,这是最后一个还完的。”曾老给我看他的汇款记录。

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曾老的工厂由几千平方米缩成几百平方米,员工由几百人缩减到二十人,公司损失严重,还欠下供应商巨额外债。然而在最困难的时候,10个核心员工没有一个人离开他,最多的一位累计拖欠了人家18个月的工资,曾老搭进自己所有身家,甚至借高利贷给员工发工资。这些人直到现在,仍然在曾老身边工作。

后来曾老只好去别的公司做高管,先是到奋达科技做技术总监、市场总监及产品总监,而后又到麦博电器做总工,每周有6个半天做高管,有6个半天打理自己公司的业务,用外边赚到的钱补贴自家公司的运营,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2013年年初。

当时极典公司的一位合伙人非常不理解曾老的做法,说:“这收音机根本没有什么市场,从商业角度说是不值得花时间做的,这种没有销量的东西对工厂来说就是亏本。可是曾老这人比较固执,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花时间去做。”荒岛电台的创始人黎文,曾与曾老在2014年一起众筹了一款名叫“荒岛黑胶”的唱片机,他对曾老的评价是:“理论上他是一个制造商,一个工厂老板,一个商人,但我跟他接触后觉得他更像一个艺术家,一个真正的工匠。”

我对“工匠”这个词保有一种敬畏或者“忌惮”,别人十几、二十年的孤独和坚守被我特别轻松容易甚至轻浮地说出来,我都会觉得不好意思。而且我对这个时代呼吁“工匠精神”也有一些抵触和排斥。一方面“工匠”代表着对待工作专注、敬业的态度,一方面也表明重复性的工作,它是技艺的传承而非技艺的创新。比如被人们奉上“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等日本诸多匠人,与之对立的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手作与高效,专注与灵活,这其中的平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应该鼓励更多的艺术家和极客,去创造浪漫、多彩的世界,而不是一味地重复。所以我更愿意用“艺术家”而非“工匠”来定位曾老。

当我与曾老探讨他是否认同外界对他“工匠”的称谓,不出我所料,曾老对“工匠”也有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匠人往往是指那些坚持多年,在一门狭窄领域里做到极致并且有独门技巧的人。匠心,首先是用心,然后是追求极致,并且不以利益为导向,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他完全不符合工匠标准。不过,他对新时代的“工匠”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有工匠的动手能力、艺术家的情怀,还有哲学家的思辨。

我提起曾老发起但又不得不中途告退的“聚匠计划”,曾老认为这与每个人的基因有关,很多做了一辈子手艺的工匠,很难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屏障,每当遇到变动,需要离开舒适区的时候,那个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的自我,就会自圆其说,告诉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最优的,自己是最好的,因此会因循守旧,很难做出改变。

这是可悲又可怕的,人们掌握信息的差异实际上是这个社会存在差异的原因所在,然而,每个人的思维里都有一堵墙,我们没办法突破自己的认知,或者根本意识不到那堵墙的存在。“保持开放的心态”这句话,听上去特别空泛,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这也正是曾老最迷人的地方。即便做了30年的收音机,在一次又一次创业的过程中经历不断的打击,但曾老仍旧对于梦想、正义、创造、未来和人心怀抱着一种谨慎乐观的期待,在待人接物之中依然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仍旧对人世间一切美好而善良的存在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他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并保持一种汲取新知识和开阔新视野的能力。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嬉皮士VS小王子

1957年,曾老出生在湖南湘西偏僻的沅陵县。解放前,外公曾是当地的烟草局局长,娶了个小老婆,给了曾老的外婆一大笔钱和房子后就失联了。外婆没有什么文化,对儿子比较溺爱,纵容他吸毒、赌博,家产再丰厚也经不起儿子这样作,外婆开始卖田卖房,变卖家产,不到四个月就破产了,遂将曾老的母亲嫁人。

曾老上面有三个姐姐,他是老幺,虽然在家里备受宠爱,但是却有一个暴脾气的父亲。曾老的脑袋后面至今都有被父亲打的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疤痕。

曾老小时候喜欢做各种各样的玩具,但是父亲不允许,只要一看到,就把他的玩具扔上房顶。父子俩就这样做一个扔一个,扔一个做一个,正是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宽容,成就了曾老愈挫愈勇、刚直不阿的性格。

孤独似乎是曾老一生无法摆脱的宿命。他很小的时候,从印刷厂的卷纸里找到长长的直筒,又找来木板做云台,买来了老花镜片,自制了天文望远镜。当他架起望远镜看到月球环形山的时候,高兴得叫母亲看,母亲却说:“儿子,不对,这不是月亮,这里面没有吴刚,没有桂花树,没有嫦娥。”

他的同学也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谈匠”,夸夸其谈的“谈”,用当地的话就是讽刺他“天上知道一半,地上知道全部”。当曾老的认知已经到达牛顿的世界观时,同学们还停留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上面,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曾老告诉他们,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同学们就认为他胡说八道,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曾老说土星外面有一个帽子,同学们就笑话他,甚至攻击他。

7岁那年,他在一位老红军家里邂逅了那个改变他一生的收音机,加上老师时常借书给他看,于是他了解到了更大的世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知道了导弹、原子弹、卫星这些那个时候的热门科技。“科技”是20世纪60 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的一个关键词:1964 年中国第一次成功试爆原子弹;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1967 年,中国成功试爆第一枚氢弹;1969年,阿波罗登月……这些消息通过无线电波传进曾老的耳朵里,他开始组装各种收音机,包括收不到电台的矿石收音机和勉强收到电台的再生来复式多管单波段收音机。在成长的岁月里,书籍和收音机代替了玩伴,给了他更多的精神力量。

上高中后,他不再满足于制作一些小型手工作品,开始研究磁流体发电。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他跑到一家工厂里,偷人家的手摇电话机,因为那里面有他想要的U形磁铁,被发现后受到“留校察看”的处分。

和曾老接触的过程中,总能听到他说特别喜欢、感谢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给了他很多机会。他说,以前大家在一起说话很多都是假话、空话、套话,很多都是违背人性的,然而现在大家越来越真实,越来越美。

我试着去理解,曾老这样的“异类”“离经叛道者”在当时的环境下生活有许多压抑、痛苦,幸好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能让他逃避现实,躲进自己的乌托邦。

后来曾老主动申请上山下乡,开始了种田犁地的知青生活。他把落后的抽水泵改成了自动灌溉系统;推广沼气池,解决了农民缺乏燃料的问题;带头种试验田;又与老知青一起,尝试实现公社广播自动化,并设计了一台无变压器的晶体管广播扩音机——这个项目后来获得1978年湖南省科技大会二等奖。即使白天干农活再累,曾老晚上都要看书学习到12点,由于表现优秀,他被县广播局的局长看中,局长想把他从农村调出来做广播管理员,这样可以把曾老的户口性质由农村转成城市。身边所有人都为他高兴,只有曾老的母亲不同意。她说:“儿子,我了解你的特点,你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我们这个小县城装不下你的理想,你必须到外面去才有发展的天地。”这位有远见的母亲的一席话,扭转了曾老的选择,为他的人生提供了新的可能。正如我们现在常说的:“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在当时,入伍是可以实现到更广阔天地发展的唯一途径。但即使当兵,母亲也谨慎地认为,应该选择适合的兵种。半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到县城征兵,曾老很兴奋,心想:“二炮就是搞导弹的,那就是搞计算机和高科技,这就是我要做的。”但是到部队后他并没有进入技术部门,而是被分配到挖坑道的工程兵团。这一次,又是收音机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新兵训练期间,团长的收音机坏了,曾老很轻松就帮团长修好了收音机,也因此得到特殊待遇,被分配到他想去的无线电报务员岗位。新兵训练之后,领导安排他去浙江学习。他把每个月的津贴攒起来,不是买书就是买元器件,一方面学习报务员的技能,另一方面跟着技师偷学电台技术。别人在休息时,他就把书里的电路图手画下来。他回想起在农村搞广播自动化革新的时候,把一个饭桌那么大的电台做成了一个只有台式电脑大小的设备,功能、性能完全一样。于是,他开始改造部队的电台,以优秀技术革新能手的身份参加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并获得了领导的赏识。“你说是不是知识改变命运?”曾老得意地一笑。

讲到这里,我想插一段自己当年参军的经历。当时我在上大一,沉迷美剧无法自拔,特别喜欢Maggie Q,看她演的《赤裸特工》《尼基塔》这些影片,又酷又性感,于是有了当兵的念头。可是真正进入部队后,发现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每天机械地训练,日复一日地打扫卫生,做一些并不“性感”也不酷的工作。新兵训练的后期,我因为会弹琴,要准备新兵汇报演出,所以躲过了不少枯燥的训练。下连队后,我开始读书,在8小时工作训练之外,我就把自己沉浸在书里,两年的时间大概读了200多本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悬疑小说、创业财经,无所不读。一次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我说话不怯场,也有写作能力,就给我安排了一项任务——演讲。所以后来我代表部队参加了不少演讲比赛,这也为我日后当主播奠定了基础。

我跟曾老很相像的一点是,我们都不是那种“老实”的兵,即使在作风严谨、管理严格的部队,我们也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不放弃追求梦想,并且凭借着一技之长,到达更适合自己的舞台。1979年曾老因为与女兵谈恋爱触犯了部队纪律,被安排喂了半年猪,而我也因为不循规蹈矩,给领导惹出了不少麻烦。但我们身上都具备一种正向的、与众不同的潜质,即使有一些缺点,仍然能得到宽容的伯乐赏识。

之后,曾老被调入北京二炮某部从事科研工作,那段时间部队流行一股“电化教学”的热潮,需要用无线话筒和调频接收机,也就是高质量的FM收音机,曾老被安排负责这个项目的总体设计。他以前的积累都派上了用场,分别做了两个不同型号的产品,因此得到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

大学毕业后面临提干,领导有些犹豫。作为一个颇具争议的兵,曾老在部队里不参加劳动,还有机会去读书学习,如果给他提干,有点儿说不过去。恰好在当猪倌那段时间,曾老喂完猪就去电大蹭课学习,结识了二炮第一研究所的所长助理,所长助理特别欣赏曾老的能力,极力向所长推荐。这位所长也很惜才,便把曾老调到二炮工程大学做了老师。

在当老师的7年时间里,曾老一边教学生导弹控制技术课程,一边搞科研。当时学院有三个系,每个系都有科研小组,科班出身的学员理论性很强,但是动手能力很差,于是这些组都看中了曾老的实践能力,请他来帮忙。通常一块电路板,一般要做10天,而曾老只需要一个小时,因为这里面暗含着他的独门绝技,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因为所做的科研项目与高保真音响系统相关,这也让他成为国内最早接触、研究并设计高保真音响的人之一。

1987年夏天,为了解决高品质音频输出变压器关键的元器件问题,曾老从洛阳的铜场订购了无氧铜杆,被辗转送到上海漆包线厂,他亲自骑着自行车顶风冒雨,扛着数百斤的漆包线赶回实验室。经过数千次实验,淘汰了成吨的实验废料,终于做成了中国第一批具有实用意义的胆机,之后又成功做出中国第一台商品化胆机。

而这样一位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业界口碑甚好的音响大师,能够活跃于如今的互联网平台,完全得益于一次无心插柳的众筹。

2013年年底,音乐天堂的朋友找到曾老,想设计一款蓝牙音箱MH-Solo,并在互联网平台众筹。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曾老没有拒绝,虽然赔了几万元钱,但因此契机接触了互联网,开始了自己的众筹之路。

隔年曾老与黎文设计并推出了荒岛唱机LP-1,作为向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致敬的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用户的热烈追捧,最终众筹结果也令人十分满意。

2014年10月,曾老第一次以个人名义发起众筹,产品为2006年设计的猫王2的前身(猫王1),经过近10年时间的完善,这款产品广受欢迎,众筹金额近百万元。

当时众筹还比较新鲜,一个快60岁的人玩众筹更加引起大家的关注。曾老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强东,刘强东听到后也很兴奋,以为这件事是在京东平台众筹的,还表扬了相关团队,但其实这次众筹并不是在京东上做的。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后来深圳京东奶茶馆开业,刘强东夫妇亲自到场,他们看到猫王2复古的造型非常喜欢,巧合的是,当时京东正在投资猫王团队(云动创想公司),后来猫王2的众筹顺理成章转移到了京东平台。

2015年3月,猫王2在京东众筹上线,45天时间内获得了360万元的众筹金额和实现了1800台的销售数量,创造了当时音乐音响品类众筹的最高金额。

2016年5月,猫王小王子完成众筹308万元,共计销售8000台,加上一元支持的用户,这次众筹获得超过10000人的支持。

曾老前前后后一共进行了10次众筹,我在这里把曾老的复盘做一个简单的梳理,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1.产品:产品的迭代——适时推出用户亲切度、接受度更高,市场宽度更大的产品,定位小众精准、产品大众喜欢,但同时工艺、品质要有所提升。

2.运作:流量即入口,流量即销量,懂得“借风”——与多品牌联合众筹“造风”——一个团队做主策划和策略管理,N个团队做执行。

3.传播:从产品使用环境、使用人群、核心人群的群体共同属性考量产品逻辑,在传播中抓住核心诉求。传播有共鸣的价值观。

4.社群:坚持每天发布项目进度条,根据人群特性分类,建立微信群,做到有问必答,并有针对地做市场测试和产品趋势判断。

此外,从包装、视频、众筹页面风格等多方面都需要精心设计。曾老说:“众筹在中国首先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活动,也是一种快速建立品牌认知的有效手段,还是一次对产品、对团队运作能力的检验方法,甚至是一种销售前置的好措施。当然,因为与用户的距离大大缩短,对工作的实效性和团队的运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这么说,如今的产品,没有所谓落伍的产品,更多的是意识形态与硬件载体的平衡,被市场淘汰的从来都是老旧的思想和无力的创意。曾老在这方面深谙其道,与时俱进地推出新产品,又及时借助京东众筹、创新创业、匠心情怀等诸多因素的势能,站在了风口浪尖上,成为时下最具话题的创业者。

我认为猫王成功的另外一点,是作为猫王品牌的吉祥物,曾老的个性与品牌的调性一脉相承,这和当今网红明星所刻意安排的人设完全不同。2016年推出的猫王小王子,主打“重要的事情用心听”,人们相信60岁的曾老内心住着一个纯真善良的小王子,他有不灭的童心,也不会轻易被成见蒙蔽双眼,他和那些呆板教条的成年人一点都不一样。

2017年推出猫王OTR(on the road)和Radiooo系列,主打嬉皮风格时,曾老拍了一个视频,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60岁,有人认为,我应该会像他们一样, 他们不再做无聊的事,他们不再轻易流泪,他们不再享受规则之外的快乐,他们不再拥有幻想,他们也不再冲动,他们文质彬彬,他们小心翼翼,他们钩心斗角,他们高谈阔论,他们固步自封,他们害怕失败。他们说,你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去你的,我不要成为这样的人。我是60岁的曾德钧,我渴望,燃烧,燃烧,再燃烧!”

他戴着假发套,穿着波西米亚风格的长袍,贴纹身贴,戴蛤蟆镜,或抱着吉他,或骑着哈雷,在沿海公路呼啸而过。人们惊叹,那就是曾老的本性——纯粹、怀旧、特立独行,在乌托邦中寻找心灵的归属,虽饱受争议,但对未来永远保有好奇,发自内心地享受这个疯狂又美好的世界。

曾老说:“我那个老爹要是看到我这么个打扮,还不得从坟墓里爬出来打残了我不成?怎么养了这么个儿子?”一个浪漫的人VS一个不知疲惫的人

谈及支持他冒险的源动力,他回答了两个字:“热爱”。

这些年他从没有过休息,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有的时候从北京到深圳,一天一个来回。有一年春节,一大家子人回老家,曾老的太太对他说:“今年春节,咱们回家好好过年陪陪老人,你可不可以不带电脑,不听音乐,不玩手机?”曾老按照老婆的要求做了。结果一连几天哈欠连天,没有精神,怎么睡都睡不醒,完全没有状态。可是一旦工作起来,大脑好像分泌了多巴胺,让他永远不会觉得累。

采访曾老那天,他刚刚结束混沌研习社闭关大课,嘴角上起了火泡,但是气色非常好,眼睛也炯炯有神。要知道,一个人对一件事充满热情以后,眼神是可以吃人的。就像杨绛先生在晚年出版的《走到人生边上》中所说:“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对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弥坚。”

尽管工作非常忙,曾老仍能保证每天早上与家人一起吃饭,出差的时候就和妻子在酒店吃,在家的时候,妻子给他和女儿做的早餐每天都不重样,“要丰富一点,保证我这小老头一整天的能量。”提到曾太的时候,曾老一脸的得意。“我跟你讲,我老婆啊,她就像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一样,跟我在一起,蹦蹦跳跳的,一点也不像一个50多岁的人,我们走路出去手牵着手,睡觉的时候也牵着手。”

连回忆起两个人难得的吵架,也满是对对方的担心和关切。谈到和曾太30年的恩爱,曾老说从没有变过。“像您这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生只爱一个人,太难得,也太可遇而不可求了。”

曾老打断我的话说:“我遇到她,才是可遇不可求呢!”

甜得我说不出话来。

我一直笃定,每个人生来都是有使命的,而每一次出发都是使命感在召唤你前行。

创业,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前行,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认知边界,听从天命和内心的声音,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做适合自己的事。

最终,止于至善。

这是我对创业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业就是在找自己。

我一直很羡慕像曾老这样幸运的人,在年龄尚小,还年富力强的时候,遇到了对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过程艰辛坎坷,想要突破现状,做一个特立独行、离经叛道的人也很累很难,我们很多人都承受不住高处的寒冷和孤独,而被迫和其他人一样变得平庸。但若真的能找到让自己成为英雄的使命和责任,谁不希望此生钟情于一件事、一个人?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也曾有过一丝困惑和枉然,在办公格子间里望着窗外灰暗的一角天空,感叹着外面世界的精彩和自己命运的卑微而唏嘘不已。是否在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从那些漠然无趣的面孔中看到同样渺小平凡的自己而心悸不安。我们一方面在钢筋水泥的角落里妥协着,一方面又希望可以寻找到生命的浮标让自己可以永远不离不弃。

我们在十字路口徘徊,自顾自地独行,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流浪的路……在我们没有找到能让我们停留的人和为之奋斗终身的事情之前,我们都在路上。

采访结束后,趁我去接水,曾老在我的夹子里别了一张小卡片,卡片上有四个字“为你点赞”,并且俏皮地在空白页上留下了一句话:“犯罪有9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无聊。”对话

安生:通过咱们刚才的对话,您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改革开放,以及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一个时期都会有思想观念的震荡和冲击,我接触的那一代人通常都持有保守的观念,特别害怕接受新的东西。所以我看您有一次在朋友圈说,这个年纪还能有意识用知识给思想洗澡,是很不容易的。您觉得费劲吗?

曾德钧:我还好的一点是,我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我从没有停止过学习。我所学的东西,都在提高我实现理想的效率。给你看,这个是我昨天更新的工具箱。熊彼特提出的“创新型毁灭”、克里斯坦森提出的“颠覆式创新”、诺斯提出的“路径依赖”,还有什么王东岳的“递弱代偿”“侧枝盲端”这些名词,一旦了解,我都会去查,整理成我自己的解释。

安生:您会不会觉得学这么多东西,会在您头脑里形成干扰?

曾德钧:不会,如果自己没有主见的话,大量信息一定会形成干扰,但是如果自己有主见,就会化繁为简,去伪存真,最后留下你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我最近在学习亚马逊的成长模式,原来我觉得亚马逊那么大的公司跟我没什么关系,通过学习后我发现,一个人把一个店做成一个世界一流的公司,他中间的路径、思维模型、方法论都可以去借鉴。贝索斯的思维模型是什么,达尔文的是什么,我的又是什么。我把所有的这些整理出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然后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工具,由这些工具延伸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更强大。但前提是,一定要有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先去接纳,不要还没接受就先急着否定和质疑别人。

安生:您经常去各种创业营,那您觉得创新这事学得会吗?

曾德钧:我觉得是可以学的,但是学不学得会,我就不知道了。创新一定是有方法的。

安生:您在当时发不出来工资的时候,一方面要去安抚员工,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他们实现梦想,但是这些也需要能量支撑,无论这个能量是来自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曾德钧:我觉得自己当时做了那么多年企业的顾问和高管,头脑需要不停切换,使得我对整个行业有了总体的认识,让我相信,我选择的行业没有错,我所拥有的技术没有问题,我所拥有的知识足够多,我的梦想也足以支撑我不放弃。这些东西都没有问题,你的信心就不会丧失。如果我生活在井底,我看到的天只有这么大,一旦来日全食的时候,天一黑就完了,感觉太阳都掉下去了。这就是人们面对日全食的状况,当完全不了解的时候,就会感到恐惧,当你了解到这就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现象而已,你也就不再害怕了。

安生:也就是说,什么事情都了然于胸,也就宠辱不惊了。

曾德钧:是这样的。

安生:那您这些年来生意上的起起落落,家里人都知道吗?

曾德钧:我很少把负面情绪带回家,我老婆就是觉得没钱的日子不好过,但她也不说什么。说实话我老婆的情商非常高。在拉萨做分享的时候,本来我要分享做电台复活节的心得,结果我讲的是“创业与爱情”。我说这个婚姻跟创业关系太大了,如果我没有这么贤惠、这么智慧的老婆,我也没有今天。

安生:很多创业者都觉得自从创业后,对家庭有很大的亏欠,也坦言事业与家庭不能兼顾。

曾德钧:我老婆有一个非常可贵的品质,就是宁愿燃烧自己也会照亮别人。我1992年来到深圳,1993年第3次创业,我倾尽所有家产,买了一辆铃木125摩托车,花了3万多块钱。

那时候3万块钱对我和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现在看起来很近的路程,但那会儿路没修好,交通很不方便,我就决定买辆摩托车提高办事效率。当时也没考虑不安全的因素,我老婆也没把话说破。大概过了两个多月,我骑摩托车急急忙忙去见一个香港客户,到的时候忘锁车了,聊了15分钟出来一看,摩托车被偷了。

把客户送走以后,我心情有点沉重,不知道怎么跟老婆交代,但我还是给她打了个电话。她一接电话就听出我的语气有点沉重。我说:“老婆,摩托车被偷走了。”她说:“你确定是偷走了吗?”我说:“是。”她一下就开心起来说:“老公不要紧,偷走也好!偷走也好!我要感谢这个小偷。”我说:“你是不是气糊涂了?”她说:“不是,老公你不知道,我从此再也不用担心你了。自从你每天骑摩托车出门,我的心就跟着你出去了,当你回来的时候,我的心才落地。我从此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你想一想,听到这番话谁的心都会融化的。我当时心里想,找到这么好的老婆,我一定要好好对她。

但是想归想,做归做。又过了一年,在深圳人们排队买股票,我们也抢了一个原始股。当时中石化的原始股一发行就跌破底价了,到了1994年才涨上来,我们也正好需要钱用。我就让老婆赶紧把股票抛了。她说:“好,我去抛。”结果身份证找不到了,一天没找到,两天没找到,三天没找到。我也开始有点着急了,就埋怨她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会丢。”在我们家里面,我说这样的话,她都会伤心落泪的,觉得压力特别大。过了两天终于想起来,在总工会那边用过一次身份证,我们去找,发现果然在,我老婆拿到身份证的时候,特别可爱,她捧着身份证掉着眼泪说:“身份证啊身份证,我是把你叫爹还是叫娘啊……”看到老婆这样,我顿时醒悟了,我就发现我错了!从此我也改变了心态,不再对她乱发脾气,渐渐变得宽容多了。她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改变着我,让我开始有了“情商”!

安生:我遇到的很多军嫂,都是奉献型的。

曾德钧:我母亲、岳母、老婆、女儿都是那种比较宽容的人,我就讲我一辈子要感谢这些伟大的女人。

安生:那你们有过争吵吗?

曾德钧:肯定有,不过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我记得那大概是1995年,我老婆比较马大哈,烧开水经常忘了关煤气,几次烧穿了壶底。有一次她又把壶底给烧漏了。这次我没请示她,买了个带哨子的壶回来,因为带哨子的壶比别的壶要贵几块钱,她就觉得我乱花钱,跟我大吵了一次。

还有一次是1997年,我们公司正好做家庭影院,开发了一个新产品,要弄台电视机来体验一下家庭影院。那会儿我就说先从我家搬吧。因为我家就在公司楼上,我没有经过她同意,就把电视机搬下来了。后来她跟我吵,不是因为搬电视机这件事情,是因为家里没收拾,她不希望家里比较乱的时候,让别人来家里做客,给别人印象不好,对别人不尊重。反正大概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