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脉胀与高血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9 17:25:15

点击下载

作者:王清海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脉胀与高血压

论脉胀与高血压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论脉胀与高血压/王清海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ISBN 978-7-117-23425-2

Ⅰ.①论… Ⅱ.①王… Ⅲ.①高血压-诊疗 Ⅳ.①R54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40990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论脉胀与高血压

著  者:王清海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6年6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3425-2

策划编辑:张科

责任编辑:刘颖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作者简介

王清海 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一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中医心病学”和重点专科心血管专科学术带头人。现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

1983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198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和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从事心血管病中医临床研究近40年,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方面经验丰富。创立高血压“脉胀理论”及“血脉辨证法”,主编《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重点专科疾病诊疗规范》及科普专著《知名中医谈心脑血管病着重保健》,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发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的中药制剂4种,承担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举办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全国高血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6期,发明专利1项。

张序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优势,在于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既重视整体调理的关联性,又重视个体化治疗的灵活性,但是,要取得最佳临床疗效,都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药文献没有该病的系统阐述,既往临床上参照“眩晕”、“头痛”等症状概念指导治疗,在高血压合并眩晕、头痛等症状时,中医药确实能够显著改善机体状态和临床症状,但降血压是一大临床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解决高血压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诸多问题。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王清海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在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对高血压的中医理论进行认真思考,深入分析,在《黄帝内经》的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发现《灵枢·胀论》中“脉胀”的概念、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与高血压的发病规律比较吻合,国内外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用“脉胀理论”解释高血压血管疾病的理论研究思路,并提出高血压发病属于中医的血脉病变,早期病位在血、在脉,病机是营卫气血运行异常,晚期可合并脑胀、心胀、肾胀等并发症,提出了用“血脉辨证”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在辨证分型中又提出了“证素辨证”的新概念,巧妙地解决了各地专家对高血压辨证不统一的问题,这些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推动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王清海教授继续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道路上精勤不倦,加快加大研究步伐,深入系统进行理论和临床研究,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做出更大贡献。国医大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 终身教授2016年8月5日于咸阳

自序

笔者1985年有幸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后改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拜于国医大师邓铁涛门下。作为一名学生,跟老师出门诊抄方是必修课。毕业后又与广东省中医专科学校(广州中医学院前身)校友会和广州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合作,研制《广东省名老中医专家诊疗系统》系列电脑软件之一——《邓铁涛高血压诊疗系统》。因工作需要,再次跟邓老门诊抄方,整理邓老的高血压诊疗经验与用药规律,并且拜读邓老1977年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的《高血压辨证论治的体会》,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走上了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临床与研究道路。

但是,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并不顺利,首先是中医药降压效果不被医学界认同,只认同中医药能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临床所见确实如此,有些患者症状改善了,血压依旧降不下来,有些没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中医更是无从下手。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里?这是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古人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毛泽东主席也曾说过,“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那么,指导中医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以前中医沿用的参照“眩晕”、“头痛”、“肝风”等概念指导高血压的治疗,由于概念不清,理论内涵偏离了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实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自然就会大打折扣。

最新研究表明,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脏血管综合征,属于全身性血管病变,而眩晕、头痛则是脑部疾病的一个表现,与高血压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按照眩晕、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来诊治高血压,明显不相适应。能不能寻找一个合适的中医病名,使其能够合理诠释高血压的中医概念与理论内涵,并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认真复习《黄帝内经》,发现《灵枢·胀论》篇关于“脉胀”的论述与高血压的概念、病理生理和演变过程极为相似,于是,从2008年起,我们开始从血脉理论作为切入点,研究“脉胀”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及其血脉辨证治等理论与临床问题。“脉胀理论”一经提出,即受到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的高度认同,经过中国高血压年会等30余次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交流,引起很大反响。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陶军教授认为:“脉胀理论是最好的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结合点。”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连友教授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吴伟康教授认为:“脉胀理论是对高血压传统中医理论具有颠覆性的新理论。”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我院心血管团队组织对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共53家三级甲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的523名临床一线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4%的专家认为,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能准确反映高血压血管疾病的病变机制及其规律。这个调研结果也为高血压的中医理论创新研究提供了临床实践支撑。该理论虽然已经收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心脏病学实践2013》等书中,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讨论“脉胀”问题的专著问世。近来,很多专家建议我写一部关于“脉胀理论”的专著,以飨读者。为不负众望,笔者不揣浅陋,特写此书以答谢诸位学界好友的支持和帮助。

本书前半部分简单概述了高血压的基本概念,重点分析高血压的中医临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系统阐述了脉胀的概念、源流、生理基础、理论内涵与外延,脉胀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后半部分系统阐述了脉胀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辨证论治方案、非药物治疗与康复等实用性方法供临床医生参考。最后分析了高血压的中药新药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本书有三大亮点,一是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高血压的中医新病名、新概念和新理论,突破了一直以来制约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重大理论问题;二是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用“血脉辨证”方法进行高血压的辨证论治,弥补了传统脏腑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不足;三是引进了证素辨证的方法,试图解决南北各地对于辨证认识不统一、证型分歧较大的问题。

由于脉胀理论研究时间不长,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还需要诸位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持续进行大量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完善其理论内涵、诊疗方案,为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开辟一条新路子,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推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领域的工作向前发展,为广大患者造福。2016年7月10日于广州第一章 高血压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第一节 高血压的基本概念一、高血压的概念

血管内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blood pressure,BP)。高血压的定义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血管疾病范畴。

高血压是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发病原因不明的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后文简称为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0%左右;约有10%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升高是因为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或疾病所致的一种临床表现,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H型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10μmol/L以上称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或血浆Hcy水平升高,伴有血浆Hcy升高的高血压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子,被认为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早在2006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中就提出高Hcy血症是导致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008欧洲卒中指南也指出高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独立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也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在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被提及,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进行血压水平分类。以上分类适用于男、女性,18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人。将血压水平120~139/80~89mmHg定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数据的结果确定。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表1-1)。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见表1-2。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见表1-3。表1-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表1-2 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单位:mmHg)表1-3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注:危险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压水平、年龄、吸烟、血脂异常、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②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踝/臂血压指数<0.9、蛋白尿、血肌酐轻度升高等;③临床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脑、肾、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第二节 高血压的分类一、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90%~95%,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虽然近年高血压患病年龄有明显年轻化趋势,但中老年人仍然是高血压高发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60%。而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二、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基础之上的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5%~10%。继发性高血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疾病有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皮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妊娠高血压等。理论上,继发性高血压可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好转,甚至治愈,但临床上很多时候两者鉴别并不容易,治疗也不很理想。有些原发病好转后,血压仍然居高不下,其治疗方法应参照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三、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ies)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1.高血压脑病

是原发性高血压或某些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病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临床现象。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临床表现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2.急进型恶性高血压

包括急进型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是指病情一开始即为急剧进展,或经数年的缓慢过程后突然迅速发展。常见于40岁以下的青年人和老年人,临床上表现血压显著升高,常持续在200/130mmHg以上,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或渗出。恶性高血压多见于年轻人,舒张压常超过140mmHg,出现视乳头水肿。现在认为两者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相似,急进型高血压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转为恶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是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最严重阶段,故统称为急进型恶性高血压。3.嗜铬细胞瘤危象

亦称儿茶酚胺危象,是由于嗜铬细胞肿瘤突然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入血,或儿茶酚胺分泌突然减少、停止,而引起严重的血压和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升高伴心动过速、头痛、出汗、面色苍白及代谢紊乱综合征。4.重度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是指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的血压升高伴临床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300mg);重度子痫前期是指血压≥160/110mmHg,有大量蛋白尿,并出现头痛、视力模糊、肺水肿、少尿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血小板计数下降、转氨酶异常),常合并胎盘功能异常。四、难治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至少应用3种以上抗高血压治疗的措施3个月以上,血压仍不能得到很好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仍然不能达到目标水平者,叫做难治性高血压,也叫做顽固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的成因,多因治疗依从性差、不规范服药、肥胖、过量饮酒,或者合并重度动脉血管硬化、狭窄甚至堵塞,或者合并重度肾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第三节 高血压的理论内涵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与遗传、环境有关,可导致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眼底等靶器官病理损害并致功能障碍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普遍认为与下面几个方面因素有关。一、高血压的病因(一)遗传

原发性高血压有遗传和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与同一家族成员具有相同的基因结构、环境及生活习惯有关。北京市1991年高血压普查结果表明,父母一方有高血压者,其高血压患病率是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1.5倍,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者其高血压患病率是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2~3倍。可见,遗传因素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二)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在高血压形成和维持过程中,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反复的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可以引起高血压。当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时,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交感神经活性增高,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致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血压上升;同时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也增多,而血中肾上腺素水平的持续增高又使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从而进一步使血管阻力增加。其他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也可能参与这一过程。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驾驶员、飞行员、医师、会计师等职业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患者经过1~2周休息,血压多可降低。这种现象表明高血压的发生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密切关系。(三)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人体内存在两种RAAS,即循环RAAS和局部RAAS。肾素由肾小球旁细胞分泌,可激活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Ⅰ(AT-Ⅰ),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中AT-Ⅰ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AT-Ⅱ),AT-Ⅱ在氨基肽酶作用下转变为活性较弱的血管紧张素Ⅲ,进而被水解为无活性片段。AT-Ⅱ是循环RAAS的重要成分,通过强有力的直接收缩小动脉或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而扩大血容量,或通过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均可显著升高血压。研究发现,在血管壁、心脏、中枢神经、肾脏及肾上腺均有RAAS各成分的mRNA表达,并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存在,组织中RAAS自成系统。因此循环和组织中的高RAAS在高血压的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四)盐敏感及盐负荷机制

高血压患者有盐敏感型和非盐敏感型,提示高钠饮食引起高血压的机制有遗传因素的参与。盐敏感者占高血压人群的30%~50%。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中存在着盐敏感基因,由此可以解释过多的钠盐仅使一部分人产生升压反应。(五)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患者中约半数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分泌量在正常水平时、刺激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理效应显著减弱,或者是靶细胞为了进行正常的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物效应,需要超常量的胰岛素。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压的可能机制有:①增加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性;②增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③降低Na-K-ATP酶活性;④增++2+加Na-H泵活性;⑤降低Ca-ATP酶活性;⑥刺激生长因子活性。二、高血压的病理

高血压早期全身细小动脉痉挛,日久血管壁缺氧、透明样变性。小动脉压力持续增高时,内膜纤维组织和弹力纤维增生,管腔变窄,加重缺血。血压长期升高可导致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一)血管

大、中动脉(直径超过1mm)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可使内弹力膜增厚、平滑肌肥厚并有纤维组织沉积,血管扩张、扭曲,管壁顺应性下降。大动脉的顺应性改变与年龄增大有直接关系。小动脉(直径<1mm)出现透明样硬化、管腔狭窄并可形成无菌性动脉炎。血管床的结构改变增加了血管阻力,使肾功能下降并引起肾动脉狭窄,从而加速高血压的进展。此外,高血压在主动脉瘤及动脉夹层的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二)心脏

心脏是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脏改变主要包括左心室肥厚和冠脉粥样硬化。长期血压增高使心脏压力负荷持续增加,可致左室肥厚(LVH),它是造成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持续的高血压还促进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的沉积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压水平与主要冠心病事件(冠心病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之间呈正相关。(三)脑

脑小动脉尤其颅底动脉环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可造成脑缺血或脑血管意外,颈动脉粥样硬化亦可导致同样后果。脑部血管的某些薄弱部位,如基底节的穿通动脉供应区、苍白球、丘脑及脑桥处易形成微动脉瘤,在高压血流冲击下破裂,可引起脑出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动脉硬化、管腔变窄、血栓形成或闭塞,导致相应脑组织缺血、坏死和软化,或腔隙性梗死,临床出现TIA、脑血栓或脑梗死的相应症状。(四)肾

高血压时循环和肾脏局部的RAAS过度激活,加速肾入球小动脉和小叶间动脉的硬化并发生玻璃样变性,可引起肾实质缺血、萎缩、纤维化和坏死,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而恶性高血压则可致入球小动脉和小叶间动脉增殖性内膜炎,管腔显著变窄、闭塞,肾实质缺血性坏死、变性纤维化,短期内出现肾衰竭。(五)眼

高血压眼部病变主要累及视网膜动脉,导致血管痉挛、硬化、出血及渗出的4级视网膜病变。老年人轻度视网膜病变大多无病理意义,3级和4级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第四节 高血压与心脑血管风险一、高血压与血管病变

高血压的发生,早期可由于单纯的血管内压力上升,可引起眩晕、头痛等不适。但病程日久,逐渐演变,首先受累的是心脏和血管。

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心脏后负荷压力增大,心脏必须增加做功,克服血压升高所带来的压力。若血压不能得到有效治疗,长期持续的心脏负荷增大,会导致心肌肥厚,心室腔扩大,引起心室重构,最终发生心力衰竭。

若血压持续升高,加速的血流对血管壁产生强大的压力刺激,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可导致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严重者可引起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影响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导致堵塞部位下游组织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功能减退、甚至功能丧失,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二、高血压与心脑血管并发症

我国人群监测数据显示,心脑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每年300万心血管死亡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人群监测数据显示,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50/10万,冠心病事件的年发病率为50/10万,脑卒中发病率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5倍。在临床治疗试验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发病比值,在我国高血压人群约为(5~8)∶1,而在西方高血压人群约为1∶1。这提示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心血管风险。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在全球61个人群(约100万人,40~89岁)为基础的前瞻性观察研究荟萃分析中,平均随访12年,诊室收缩压或舒张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血压从115/75mmHg到185/115mmHg,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翻倍。

长期随访发现,随着诊室血压升高,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在重度高血压,ESRD发生率是正常血压者的11倍以上,即使血压在正常高值水平也达1.9倍。

临床上,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血管性痴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及眼底病变等。这些疾病虽然出现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其实,都是血压升高、血管损伤的病变。第二章 高血压现代治疗的现状与问题第一节 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一、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进行过四次大规模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1958—1959年第一次调查(部分省市),共调查15岁以上人群约50万。粗略地计算,平均患病粗率为5.1%。1979—1980年第二次全国抽样调查,共查15岁以上人群约400万。采用了当时的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60/95mmHg为确诊高血压,140/90mmHg和160/95mmHg之间的为临界高血压)。总的临界以上高血压患病粗率为7.73%。1991年第三次全国抽样调查,共查15岁以上人群90多万。完全采用了当时的国际标准(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或2周内服降压药者),结果总的患病粗率为13.58%。这些资料虽然受到当时条件限制,不能精确地估计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趋势,但也明显地反映了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趋势。1980—1991年的10年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4.15个百分点,绝对值增长了54%。根据2002年第四次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根据2015年6月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估计目前我国约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至少有2人患有高血压,而且每年约有700万人患上高血压。由此推论,中国高血压患者总人数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

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90%),其中轻度高血压占60%以上。然而,我国人群正常血压(<120/80mmHg)所占比例不到1/2。血压正常高值水平人群占总成年人群的比例不断增长,尤其是中青年,已经从1991年的29%增加到2002年的34%,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

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治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2002年资料,我国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二、高血压的现代药物治疗

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应尽可能选用单药物治疗,除外年龄及种族因素,单药物治疗能使大约45%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联合用药中,两种药物低剂量联合能达到治疗目标,并且避免潜在的副作用。联合用药及复合制剂应用之前,剂量个体化是必须的。患者应对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完全知情,这样有助于药物变更时患者易于接受并提高依从性。医生应考虑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效应和副作用,以及药物对患者的利弊价值和延长寿命的能力。(一)单药治疗1.按血压水平选择

1级高血压水平进行单药治疗,2级高血压水平进行联合治疗(JNC7指南)。2.按危险分层选择

低危、中危患者可先进行单药治疗,高危、极高危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中国指南、ESH-CSC欧洲指南)。3.按年龄选择

>55岁者首先选用CCB或利尿药,≤55岁者首先选用ARB或ACEI(英国指南)。单药的优先选择还需根据其特殊的强适应证,不同的药物在不同疾病状态下有优先的选择,而优先选择的理由来源于循证医学证据。(可参考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二)联合用药

单一用药有效率对轻度高血压者仅为50% ~60%,一般加大剂量可以提高降压疗效,但也加重不良反应,因此,主张大多数患者采用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也有固定剂量的复方降压制剂作为首选一线用药。1.联合治疗的依据

高血压患者可以根据高血压指南或根据降压机制进行联合治疗。2.药物联合的方式及原则

药物联合的方式有2种,即处方的临时联合(free combination)以及固定复方制剂(single pill combination)的联合。两个药物的临时处方联合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任意加或减某一药物的剂量,缺点是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而固定复方制剂较前者有依从性好的优点,但患者不能根据临床的病情任意调整剂量,是此类药的缺点。3.不同药物联合的举例

①利尿药加ACEI或ARB:利尿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可增强这两类药对RAS的阻断作用。ACEI或ARB可防止利尿药所致的电解质丢失如低钾、低镁等不良反应。②二氢吡啶类CCB加ACEI或ARB:二氢吡啶类CCB有直接扩张动脉作用,ACEI或ARB通过阻断RAS降低交感活性,能扩张动、静脉,两者有协同降压作用。由于ACEI或ARB有扩静脉作用,尚可抵消二氢吡啶类CCB的踝部水肿副作用。③二氢吡啶类CCB与β受体阻滞药合用:β受体阻滞药的缩血管作用、降低心排血量及心率的作用被二氢吡啶类CCB扩血管及轻度增加CO作用所抵消,降压作用加强。(三)药物分类与特点

主要的五类降压药物包括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及钙拮抗药(CCB),这些药物可单独或联合应用,大多数患者为达到目标血压需采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1.利尿剂

通过利钠排水、降低高血容量负荷发挥降压作用。主要包括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几类。用于控制血压的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利尿剂。在我国,常用的噻嗪类利尿剂主要是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对代谢影响很小,与其他降压药(尤其ACEI或ARB)合用可显著增加后者的降压作用。此类药物尤其适用于老年和高龄老年高血压、单独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其主要不良反应与剂量密切相关,故通常应采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低血钾,如长期使用需定期监测血钾,并适量补钾(每日1~3g),并鼓励多吃水果和富含钾的绿色蔬菜。本类药物痛风者禁用;对高尿酸血症,以及明显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后者如需使用利尿剂,应使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保钾利尿剂如阿米洛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等有时也可用于控制血压。在利钠排水的同时不增加钾的排出,在与其他具有保钾作用的降压药如ACEI或ARB合用时需注意发生高钾血症的危险。螺内酯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等不良反应。利尿剂禁忌证:①噻嗪类利尿剂或者磺胺类药物过敏者;②无尿症或者严重肾衰竭;③妊娠及母乳喂养;④合并锂疗法。利尿剂的常见药物表2-1。表2-1 利尿剂的常见药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β受体阻滞剂

单用β受体阻滞剂即能获得良好的降压效果。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乏、肢体冷感、激动不安、胃肠不适等,还可能影响糖、脂代谢。高度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患者为禁忌证。慢性阻塞型肺病患者、运动员、周围血管病患者或糖耐量异常者慎用;必要时也可慎重选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长期应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反跳现象,即原有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表现,较常见有血压反跳性升高,伴头痛、焦虑等,称之为撤药综合征。β受体阻滞剂的常见药物见表2-2。表2-2 β受体阻滞剂常见药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可抑制循环和组织中的RASS,还可作用于缓激肽,从而发挥降压作用及靶器官保护功能。常用药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ACEI单用降压作用明确,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限盐或加用利尿剂可增加ACEI的降压效应。尤其适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持续性干咳,多见于用药初期,症状较轻者可坚持服药,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其他不良反应有低血压、皮疹,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味觉障碍。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禁忌证为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妇女。ACEI常见药物见表2-3。表2-3 ACEI常见药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4.血管紧张素阻断剂(ARB)

选择性阻断AT-Ⅱ的Ⅰ型受体发挥降压作用。常用药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ARB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尤其适用于伴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不良反应少见,偶有腹泻,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钾,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酐水平变化。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妇女、高钾血症者禁用。ARB常见药物见表2-4。表2-4 ARB常见药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钙通道阻滞剂(CCB)

CCB降压作用十分可靠且稳定,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包括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此类药物可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心跳加快,牙龈增生等。二氢吡啶类CCB心动过速与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如必须使用,则应选择如氨氯地平等分子长效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主要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两种药物,也可用于降压治疗,常见副作用包括抑制心脏收缩功能和传导功能,有时也会出现牙龈增生。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禁止使用。因此,在使用非二氢吡啶类CCB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在用药2~6周内复查。钙通道阻滞剂常见药物见表2-5。表2-5 钙通道阻滞剂常见药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续表6.α受体阻滞剂

不作为一般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适用于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患者,也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开始用药应在入睡前,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使用中注意测量坐立位血压,最好使用控释制剂。体位性低血压者禁用。心力衰竭者慎用。α受体阻滞剂常见药物见表2-6。表2-6 α受体阻滞剂常见药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7.肾素抑制剂

为一类新型降压药,其代表药为阿利吉伦,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但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尚待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评估。8.H型高血压治疗“H型高血压”的命名强调了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双重危害,因此也应当双管齐下控制高血压和Hhcy的水平,若同时有效控制上述因素,就可能使我国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治疗原则主要从减少hcy的生成和促进hcy的代谢两个方面入手。研究表明,口服补充叶酸、维生素B、维生素B药物可明显降低血清hcy水平。126临床研究表明,ACEI类降压药除降压外对H型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ACEI类和叶酸联合应用不仅能够降压,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浆hcy的浓度,达到双重治疗作用。在药物选择上,目前国内已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叶酸的联合复方制剂,亦可以发挥很好的协同作用,用于治疗H型高血压。第二节 高血压防控的进步与不足一、进步

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检出、治疗和控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对比1991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和2002全国营养调查数据,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由26.3%提高到了30.2%,治疗率由12.1%提高到24.7%,而控制率则由2.8%提高到6.1%。对于有上亿高血压患者的中国,这意味着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人数十年内增加了近3千万,血压控制达到目标水平的人数增加了6百万。在许多高血压防治研究社区的管理人群中,高血压控制率已达60%以上。同期高血压的最主要并发症脑卒中的死亡率也在我国部分城市中老年人口中以每年3%的速度平稳下降。

但是,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非常低,特别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或边远地区情况尤为严重。脑卒中死亡率在农村地区已超过城市。目前我国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也有约3千万没有治疗;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有75%血压没有达到目标水平。高血压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二、不足(一)患病率不降反升

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科研、医疗、预防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投入;医疗卫生行业也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高度重视,各种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越建越多,尤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高血压联盟已经建立了3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也经过多数次修订;各种降血压的药物多达上百种,但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却不降反升。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值得医学界深思的重大问题。(二)中医药参与高血压防控不被重视

一直以来,中医药参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没有得到国家、各级政府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大多数人认为,中医药改善症状尚可,治疗高血压无效。所以,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属于“片面抗战”,而不是“全面抗战”。就连代表中国的“中国高血压联盟”也没有中医的一席之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也没有中医药的任何内容。中医药参与不足是否是高血压控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值得思考。三、高血压防治需要中医药

其实,中医药的重要特点有三个:一是“整体观念”,二是“治未病”思想,三是“辨证论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强大的优势。治未病思想强调未病先防,从日常生活做起,改善生活方式,去掉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方法。整体观念是把高血压病与饮食起居、工作运动、七情影响与身体体质相联系,决定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因而是治病求本的方法,对于高血压的治本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辨证论治则是个体化治疗的最佳手段,可使每个高血压患者都能得到最恰当的治疗,有利于提高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领域,中医药的这些特色和优势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根本原因就是对于高血压的中医药概念和理论内涵存在严重误区,因此,解决高血压的中医概念和理论内涵问题,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提升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领域的价值,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R].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7).579-616.

2.胡大一,黄峻,马长生,等.心血管内科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3.郝开颜.浅谈H型高血压的治疗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2):2957-2961.

4.罗俊.解读H型高血压[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2):250-252.

5.张明玺,罗俊.H型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2):253-256.

6.张岩,霍勇.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1):3-6.

7.郝雅文.H型高血压中西医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555-556.第三章 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 高血压中医药防治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模式,在我国的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医结合研究高血压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开始逐步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提出“让高血压低头”的口号,并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思想。1960年黄家驷教授总结了我国心血管研究工作的情况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在治疗学上必须中西结合、土洋并举。

临床研究方面,1958年陈可冀院士依据中医传统学术思想制成了脉象仪,对高血压弦脉特点及产生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959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在全国心脏血管系统疾病学术报告会上总结了高血压病的中医分型方法:以阴阳虚实为纲分为阳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和阳虚等类型;结合八纲理论与脏腑经络学术分为肝热上冲型、肾阳虚等类型;按照对“中风”的病因学说进行分类,分为风、火、痰、虚等。1960年郭士魁、陈可冀、刘力生等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20余篇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文献,初步提出了总的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建议。近年来各地对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由于高血压的病因及表现复杂,其辨证分型仍未统一,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证候分类方法,另外《中医内科学》中的“眩晕”章节的证型分类方法也较常用。

药物治疗方面,曾贵云教授等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利用现代技术,于1958年研制出我国第一种降压药——降压灵(中国萝芙木总碱),成为当时全国广泛应用的抗高血压药,对基层的高血压病防治发挥了很大作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药物组在1958年曾筛选单味中药337种,其中具有降压作用的达110种。1965年邝安堃教授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思路,提出复方降压片的配伍原则和处方构成,此后陆续出现一些复方制剂,由于价格低廉、效果良好,对当时的高血压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复方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等复方制剂仍在部分地区应用。

其他如气功和针灸对高血压病也有一定作用。如1959年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报道了“气功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认为气功疗法是一个整体疗法,可纠正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在针灸取穴上,风池、百会、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太冲等穴位是公认的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穴位。

早期中西医结合研究高血压病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以下问题:多数报道仍停留在对降压疗效的简单观察,观察指标和实验方法较为滞后;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尚欠深入,多数作用靶点不清,缺乏药代动力学及量效关系方面的研究;研究多着眼于“降压”本身,与现有西药比较,未能突出中医药整体调控的优势。

近年来中医药研究高血压无论是临床上还是实验上,均逐步借鉴现代医学的观念与进展,如从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RAAS系统活性、改善内皮功能、保护靶器官、降低胰岛素抵抗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指标阐述中医药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的影响,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亦有不少文献报道了中医药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靶器官的保护等,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第二节 高血压中医药防治研究现状一、高血压的中医病名研究(一)眩晕1.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是西医学的疾病名称,中医学文献中没有该病名,近代中医学家和中西医汇通派专家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发现高血压大多伴有眩晕症状,因此,大家一致认同,高血压属于“眩晕”的范畴。“眩晕”是以症状命名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头晕眼花,或如坐舟船,站立不稳,甚至伴恶心呕吐。这些临床表现与中医理论中的“风主动”特点相似。根据《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在诊断方面,把高血压归属于“眩晕”的范畴,并被认为是属于肝的病变,治疗多从肝辨证论治,而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平肝化痰息风的方剂也被认为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有效的方剂。这些认识与研究,确实对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至于中医教科书、国家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均把高血压与“眩晕”划等号。2.局限性

但是,临床上发现,用“眩晕”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也有很多局限性。(1)高血压并非都有眩晕:

许多高血压患者临床上并不出现眩晕症状。大量临床观察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变、老龄人群的迅速扩大,高血压的病变规律也在发生变化,有些高血压患者并不伴有眩晕症状,以至于许多高血压是体检时才发现的,这也是高血压知晓率低的原因之一。有的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甚至已经达到了180/100mmHg以上,并未出现眩晕症状。另一方面,有些有眩晕症状的患者经过中医药的治疗,眩晕症状改善甚至消失了,血压却仍然维持在偏高水平。这时候,再用“眩晕”诊断高血压已经很牵强了,尤其在住院患者中病历书写时经常出现主诉与中医诊断不相符合的尴尬情况。(2)眩晕并非都是高血压:

引起眩晕的因素很多,除了高血压外,低血压、脑动脉硬化、颈椎病、贫血、疲劳过度、睡眠不足等均可引起眩晕,这些疾病中医也可以诊断为“眩晕”,但与高血压病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用眩晕作为高血压的中医诊断,具有很多局限性。(二)头痛

由于部分高血压合并有头痛,所以有些专家也把高血压对应诊断为“头痛”。

同“眩晕”的诊断一样,用“头痛”作为高血压的病名也在临床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一些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肝火偏旺者,临床表现不是眩晕,而是头痛。中医按“头痛”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显著。同样,“头痛”作为诊断也有其局限性,当高血压患者没有头痛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再用“头痛”来诊断高血压了。另一方面,头痛并非都是高血压引起的,所以,不能把“头痛”用作高血压的病名诊断(三)其他

由于高血压可以并发中风、冠心病、心衰等严重疾病。当患者表现为头眩、面红、步履不稳时,有些专家认为可划归“肝风”、“风阳”等范围。这些病名也同样代替不了高血压的诊断。(四)高血压病名概念的误区

上述几种病名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既然是同一种疾病,现代医学分析得很清楚了,而中医却无法界定是什么病,这就从概念、内涵、机制等基础理论方面给中医药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这种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信誉。所以,应当按照中医理论,从概念、内涵、机制等方面对高血压进行研究,找到一个合适的能够与高血压相对应的、比较稳定的、能够解释高血压形成机制的中医病名,这是一个重要课题。二、高血压中药治疗现状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主要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高血压的中药治疗主要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分为个体化的辨证处方、相对稳定的复方制剂和新药研究。辨证处方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方式;复方制剂主要集中在医院内部使用,范围局限;新药开发研究是中药治疗的方向,但并不理想,品种少,应用不广泛。虽然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曾经批准过44种中药新药,但目前能够应用的只有松龄血脉康、杜仲降压片及中西药复合制剂珍菊降压片等,根本满足不了临床需要。1.高血压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目前为止,最常用的辨证分型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肝火亢盛证,治以清肝泻火,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组成有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等。

阴虚阳亢证,治以滋阴潜阳,平肝息风,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阴虚为偏重时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物组成有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川牛膝、钩藤、石决明、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等。

阴阳两虚证,治以补益阴阳,方选二仙汤加减。药物组成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等。

痰湿壅盛型,治以祛湿化痰,方选二陈汤或半夏白术天麻汤。药物组成有天麻、白术、半夏、陈皮、白芷等。

久病必瘀,痰湿壅盛日久必影响气血运行,致气血运行不畅而瘀滞,故此类患者常痰瘀互结,形成痰湿瘀阻型,临床上单纯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较少见。中医的瘀血阻滞型,投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药物,此型类似于西医高血压高阻型(血管痉挛型),以头痛、头晕或失眠、肢体麻木等临床表现为主,西药宜选钙拮抗剂及血管扩张药物,以降低外周阻力、缓解血管痉挛,达到降压目的。故可认为钙通道阻滞剂如左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对痰湿瘀阻型高血压疗效较好。2.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研究

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进步,降压中药与西药不断被挖掘出来。现在降压机制明确的中药有:钩藤、罗布麻叶、黄芪、葛根、三七、桑寄生、杜仲、丹参、决明子、人参、黄芩、赤芍、防己、益母草、板蓝根、瓜蒌、法半夏、山楂、红花、何首乌、白芍、牛膝、泽泻、海金沙、降香、木贼、川芎、茯苓、牡丹皮等;降压西药已发展到多达近百种,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α受体阻滞剂六大类降压药,但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仍不尽理想,现已出现一些研究,通过中医的辨证以指导西药的选择,取得了一定成效。三、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现状(一)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易于被患者所接受。一般以人迎穴为主,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为辅的针刺降压处方,降压效果肯定。辨证施针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用百会、曲池、丰隆、太冲、足三里和太冲穴;肝肾阴虚型用太溪穴,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用百会、曲池、丰隆、太冲、太溪、足三里穴。临床上有降压效果的穴位很多,曲池和太冲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组穴;阳池、太溪、太冲3个原穴的降压疗效最佳。很多种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高血压有效,如平衡针、眼针、头皮针、腹针等,既降低患者血压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头晕眼花、头痛、目眩、失眠、耳鸣等临床症状。(二)灸法治疗

灸法是指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柱,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艾灸作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对人体各系统的功能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高血压有肯定的疗效。高血压病临床多有头晕、目眩等症,用艾灸百会穴的方法治疗,具有升清降浊、息风醒脑之功,可以改善症状,降低血压。艾灸足三里、绝骨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明显下降;艾灸印堂和涌泉穴治疗对血压的昼夜节律有一定的影响。辨证用穴对降低血压和改善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有益,肝阳上亢型艾灸神阙穴;阴虚阳亢型艾灸足三里、蠡沟穴;阴阳两虚型艾灸足三里、三阴交;肝热亢盛型艾灸足三里、太冲;痰湿壅盛型艾灸足三里、丰隆。(三)贴敷治疗

敷贴是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外裹胶布粘贴的方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止痛、健脾和胃、降逆止泻、通调三焦、利水消肿等作用。治疗高血压根据“上病取下,百病治足”的原则取穴,多用位于足底的涌泉穴,刺激涌泉穴可治疗高血压、失眠、眩晕、头痛等症。所用的敷贴药物多为归肝、脾、胃、肾经的吴茱萸、肉桂、川白芍、牛膝、桃仁、杏仁等,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如耳穴贴敷、物贴敷治疗等。(四)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颈源性高血压,是通过手法直接参与中枢性镇静与镇痛,从而辅助改善高血压症状。能有效缓解颈项部肌肉痉挛,改善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