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9 20:35:40

点击下载

作者:刘观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试读: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学术项目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刘观涛 著木木树文化 绘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刘观涛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2017.10重印)

ISBN 978-7-5132-0753-9

Ⅰ.①中… Ⅱ.①刘… Ⅲ.①伤寒论—图解 Ⅳ.①R222.2-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04341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廊坊市三友印务装订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787×1092 1/16 印张12 字数166千字2012年4月第1版 2017年10月第5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0753-9*定价 25.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内容提要

中医博大精深,从何入门,才能找到学习中医的捷径?

用“生动的漫画、名医的医案”为表现形式,以“《伤寒论》的治病大法”为论述重点,把中医经典和十大体质、十大病性融为一体。

本书试图用通俗的语言和活泼的表现,把中医的奥秘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能够走进中医之门,踏上修身之路。

本书将“治病八法、六经辨证”与“病性病位(八纲、气血津液、脏腑经络辨证)”融为一体,搭起“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特色的伤寒原著”鸿沟之间的桥梁,对于中医学子把握经典临床、非伤寒专业学子学用伤寒尤具启发。

本书适合中医学习者、中医爱好者以及喜爱传统养生和传统文化的读者阅读。自序 学医修身:一部伤寒医天下

中国人有句伟大的名言,展示了圣贤之士的生命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做不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所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然而,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天下”,试图做自己健康王国的“国王”。

泱泱中医,博大精深。从何入门为捷径?

从《伤寒论》入手!《伤寒论》由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医圣”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入门的最优经典。清代著名医学家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

作为中医医师,我有一个梦想: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把中医的奥秘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能够走进中医之门,踏上修身之路。

现在,摆在您面前的《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这本漫画书,就是“学医修身”的起点。让我们从当下开始!刘观涛从“中医入门”到“伤寒传承”——兼《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审读报告李赛美

作为对《中医入门:一部伤寒医天下》的审读,我逐字逐句进行通读之后,感觉本书“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引经据典,逻辑性强,有共鸣之妙”。对于伤寒论的研究,千百年来有各家学说,堪称百家争鸣,各有特色。刘观涛先生学习、继承许叔微、柯韵伯、胡希恕等伤寒大家的学术观点,并进行了融会贯通。总体而言,可谓是“执简驭繁,自成体系,且能说理透彻,自圆其说”,尤为可贵的是,刘观涛先生致力搭起“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特色的伤寒原著”鸿沟之间的桥梁,对于伤寒论的国际学术推广和非伤寒专业学子学用伤寒尤具特殊意义。李赛美,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伤寒教研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第一章 六经辨证

宋代伤寒学家许叔微说:“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黄帝内经》:中医之门从此启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为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黄帝内经》提出了“整体观念”,以“实虚、寒热、气血津液;表里、上中下、脏腑经络等基本病机”的整体辨证来统摄局部病症,从整体来分析各个局部的病变,从整体来调治各个局部的功能,正如近代医学家祝味菊所云,“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

但《黄帝内经》仅载13方,详于“理法”而略于“方药”,远远不能满足后人运用方药治病救人的需要。《伤寒论》:三阳三阴最重要

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采集了诸多方剂,首次把“理法(辨证)”和“方药(论治)”完美地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确立。

在《伤寒论》这部书中,标题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故很多后人习惯于把《伤寒论》的三阳三阴辨证方法称为“六经辨证”。“三阳”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即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六经辨证”囊括了中医界常用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六淫等)、脏腑经络辨证等各类辨证方法。千百年来,历代名医的实践表明,学好《伤寒论》,是成为临床名医的正道和捷径!百千“病症”,辨证论治知“病机”

中医博大精深,高深莫测,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说法,告诉我们中医到底是什么?

“病症”成百上千,千变万化。但是,中医却能化繁为简,只需辨明“病机”,即可对复杂多变的疾病“执简驭繁”。这就叫做“辨证论治”,也叫“辨证知机”。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天下所有“病症”(即病名和症状,比如感冒、发烧、糖尿病、高血压,等等),皆可辨证为精简的“病机”(十大病性、十大病位)。病机,就是“十大病性”和“十大病位”

我们把中医比喻成一个大家庭的话,重点关注其中的“病性”之家和“病位”之家。《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所有的疾病,一言以蔽之,都可化繁为简:十大“病性”和十大“病位”。

十大病性为:实寒、虚寒;实热、虚热;气滞、气虚;血瘀、血虚;湿水饮痰食积、津液虚。

十大病位为:表、里、半(半,即半表半里);上、中、下;脏、腑;经、络。实、虚(虚实错杂):病性之家的“父母”

如果把病性比喻成一个“家庭”,那么,病性之家的父亲和母亲就是“实”和“虚”。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就行了:

“实”就是盛余(郁结),“虚”就是不足(虚弱)。

可千万别小看这句话,中医看病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就是判断“实和虚”。《内经》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景岳全书》说:“虚实者,有余不足也。”

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并非“纯实”,也非“纯虚”,而是“实为主”、“虚为主”,还有“虚实错杂”的特殊情况(注:本书简称“杂”,下同)。切脉诊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怎样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实”,还是“虚”呢?

中医在判断患者是“实”还是“虚”的时候,主要不是看他/她的体质壮实还是虚弱,而是看其本质——中医是通过摸脉(即切脉)、看舌(即望舌)来判断的。脉、舌才是判断实虚的最可靠的“裁判员”。

如果脉重按有力,就为盛余(郁结)之“实”;如果脉重按无力,就为不足(虚弱)之“虚”。

正常无病的脉,应该既不感觉“力度盛余之‘有力’”,也不感觉“力度不足之‘无力’”。而应该是摸起来“力度适中,应指和缓”。望舌诊断:舌老、苔多为实,舌淡、苔少为虚

怎么看舌头来判断实虚呢?

大家都吃过煮鸡蛋或煎鸡蛋,如果煮鸡蛋或煎鸡蛋的火候“盛余”,鸡蛋就老;而如果火候“不足”,鸡蛋就嫩。

患者的舌苔,如果舌老、苔多(即厚腻),就为盛余之“实”;如果舌淡(或舌嫩)、苔少(或苔无),就为不足之“虚”。

舌苔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身体的实、虚状态。大家每天都可以伸出舌头,从镜子中观察、判断自己身体的“实”或“虚”,也可以给身边的家人、朋友进行判断。虚实错杂:偏实偏虚凭脉舌

对于实证(实为主)、虚证(虚为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但对于“虚实错杂”则容易顾此失彼,稍不小心就成大错!必须另辟蹊径,以“和解之法”而虚实兼顾。

那么,“虚实错杂”如何进行诊断呢?

“虚实错杂”偏实:脉偏重按有力;舌偏老、苔偏多(即厚腻)。

“虚实错杂”偏虚:脉偏重按无力;舌偏淡(或舌嫩)、苔偏少(或苔无)。表、里:病位之家的“父母”

有趣的是,表证就像人的皮肤,只是薄薄的一层(只有太阳病)。而里证就像人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包含很多内容(包含除“太阳病”之外的其他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病在表,说明病情较轻,所以,表证只能是“实证”,而不能是“虚证”(也不能是“虚实错杂”)。

病在里,病情可轻可重,所以,里证既可是“实证”,也可是“虚证”(也可是“虚实错杂”)。疾病轻重:从实到虚(或虚实错杂),从表到里

疾病轻重的发展,一般按照“从实到虚(或虚实错杂)”、“从表到里”的顺序,综合而论,即“从阳到阴”,说明疾病不断加重。

所以,医生在看病的时候,首先要看疾病是“实”还是“虚”(还是“虚实错杂”)?疾病在“表”,还是在“里”?

这是治病救人的大法!而相应的具体治法,则是“由虚(或虚实错杂)转实”、“由里出表”。恰好和人类得病的过程相反。“病性病位”为六经,治病救人“指南针”

病性中最重要的“实虚(虚实错杂)”和病位中最重要的“表里”,组合成了《伤寒论》最为重要的三阳三阴——“六经”(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辨证就像是治病救人的“指南针”,起到了判断“大方向”的巨大作用。

在《伤寒论》中,表证被称之为“太阳病”。里证是指除了“表证(即太阳病)”之外的其他病。病位在里:“兵分两路”更精细

表证就像体表皮肤,里证像身体里面的诸多脏腑。

因为表证太单薄,不可以“兵分两路”。所以,表证只有“实在表”。【“实在表”为太阳病。太阳病不能再分为两类】

由于里证内容丰富,所以,每个里证都可以“兵分两路”。

“实在里”兵分两路:郁、结。【阳明病。“郁”是尚未结积,不可吐下;“结”是已经结积,可以吐下】

“虚在里”兵分两路:中焦、全身。【太阴病,少阴病】

“杂在里”兵分两路:偏实、偏虚。【少阳病,厥阴病】六经“提纲”:一目了然诵伤寒【实在表】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实在里(郁、结)】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杂在里(偏实)】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虚在里(中焦)】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虚在里(全身)】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杂在里(偏虚)】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许叔微:“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

医生看病,最重要的是看病性和病位。

看病性:疾病是“实”还是“虚”,还是“虚实错杂”?

看病位:疾病在“表”,还是在“里”?

这样,就很容易把复杂的百千病症,简化为像“指南针”一样重要的“六经”(也称为“三阳三阴”)。

在表类:实在表(为太阳病)。

在里类:实在里(郁结,为“阳明病”);虚在里(中焦,为“太阴病;全身为“少阴病”);杂在里(偏实为“少阳病;偏虚为“厥阴病”)。第二章 十大病性

隶属于“三阳三阴”的“十大病性”(寒、热、气、血、津液之实虚)和“十大病位”(表、里、半,上、中、下;脏、腑;经、络)为治病救人提供了更为精准的“金手指”和“银手指”。病性:治病救人“金手指”

“病性之家”,最重要的是父母——“实(盛余)、虚(不足)、虚实错杂”。

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五个兄弟姐妹:寒、热、气、血、津液。病性家庭“全家福”(按“寒热气血津液”分类)“寒证”特征“冷清凉”

“寒”就是寒冷,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伤寒感冒的时候,可能会冷得发抖。寒证的特点是“冷、清、凉”。【寒证分为实寒和虚寒,实寒则脉舌为实,虚寒则脉舌为虚。】

脉紧或迟;舌淡,苔白而润,面色白。

易伤阳气:恶寒,畏寒,冷痛,喜暖,肢冷蜷卧。

不伤阴液: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热证”特征“温暖火”

“热”就是火热,很多人都有发烧的经历,全身热得难受,或者有“上火”的经历,口舌生疮、咽喉疼痛等。热证的特点是“温、暖、火”。【热证分为实热和虚热,实热则脉舌为实,虚热则脉舌为虚。】

脉数;舌红,苔黄燥少津,面赤。

不伤阳气: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烦躁不宁。

易伤阴液: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且记“平证”莫遗漏

不寒不热是最舒服的,这就是“平”。就像每个人有时“欢笑”,有时“忧伤”,也有时“平静”(既不欢笑,也不忧伤)。“平”与“寒”、“热”都存在。【“平”融于“气血津液的实虚”之中。气血津液的实虚,既可能为寒,也可能为热,也可能不寒不热。不寒不热的“气滞、气虚,血瘀、血虚,湿水饮痰食积、津液虚”,就是我们所说的“平”。所以,往往可以不必把“平”单列出来。】气滞、气虚为“气证”

“气”: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儿”,要是“气”盛余,心里老窝着气儿,中医学里叫做“气滞”,该消消气了;而要是“气”不足,就像跑步消耗很大,上气不接下气,那就是“气虚”。【气证分为气滞和气虚,气滞则脉舌为实,气虚则脉舌为虚。】血瘀、血虚乃“血证”

“血”:如果“血”盛余(实),嘴唇发紫,脸色发黑,那就是“血瘀”;如果一个人面无血色,那就是“血”不足,即“血虚”。【血证分为血瘀和血虚,血瘀则脉舌为实,血虚则脉舌为虚。】湿水、津虚“津液证”

“津液”,也常简称“津”,或简称“液”。如果一个人面肿眼肿甚至全身水肿,那就是津液盛余(实),即“湿水饮痰食积”;如果皮肤干燥、干咳少痰,那就是津液不足,即“津液虚”。【津液证分为湿水饮痰食积和津液虚,湿水饮痰食积则脉舌为实,津液虚则脉舌为虚。】实寒证【阴盛】

脉弦紧,舌苔白。

实寒在表:脉浮紧。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或流清涕。

实寒在里:脉沉紧甚至脉伏,面色白甚或青。或在肺:咳嗽、哮喘、咯稀白痰;或在胃肠:脘腹疼痛、肠鸣腹泻、呕吐;或在全身:肢体厥冷、局部拘急冷痛,无汗,口不渴,小便清长。虚寒证【阳虚】

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舌淡胖,苔白滑。面色淡白。

冷凉喜热:畏冷,肢凉,或喜热饮。

尿清便溏:口淡不渴,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实热证【阳盛】

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等),舌红或绛,苔黄干燥或灰黑。面色赤。

常规症状: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胸腹灼热。

重急症状:甚者或见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吐血、衄血,痈肿疮疡。虚热证【阴虚】

脉细数,舌红少津或少苔。形体消瘦。

温热少津: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等。

上火心烦:心烦。

注意:因为津液虚、阴虚【虚热】的界限多数时候不明显,津液虚多半会转化为虚热,所以,很多人(包括教材)也习惯把“津液虚、阴虚”统称为“阴虚”。此统称的阴虚,实际上包括“津液虚和虚热【阴虚】”。气滞证

脉象多弦,舌象可无明显变化。

情绪变化:症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或有手脚凉现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