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叶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2 23:29:30

点击下载

作者:李秋香,陈志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叶村

新叶村试读:

前言

浙江省建德县新叶村景观(李秋香摄)

1990年4月,我们来到了浙江省建德县的新叶村。新叶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山村,在中国内地,在几十万个自然村落之中,它并没有什么特别耀眼之处。在它七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上,没有产生过一个声名显赫、值得夸耀的人物,也没有建造过一幢卓然不群的房屋。在今天的商品经济大潮之中,它几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那么,是什么东西吸引了我们,使我们所尝试的乡土建筑的研究方式要从这里开始呢?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刻苦,为了生存和繁衍,用长满老茧的双手,一木一石,营造起一幢幢房屋,一座座村落。但是,这些极普通的房屋和村落,长期没有受到重视。在建筑史上大书特书的是宫殿、庙宇、陵墓和城郭。殊不知,正是在这些极其普通的村落里,我们祖先用奶汁和亲情喂养了整个民族,孕育了也发展了民族的文化。因此,乡土建筑中所保留的我们民族的记忆、民族的感情最丰厚。不但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没有乡土建筑是不完全的,研究中国的文化史,也不能没有乡土建筑。玉华山下有个新叶村(李秋香摄)

然而,对民居的研究是困难的。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战乱频繁、灾荒不断,颠沛流离、逃难避乱简直成了民族历史的沉重负担。因此,我们不大容易找到从定居以来,经几百年稳定的、不间断的发展而完整地保存到现在的村落。绝大部分村庄都是几经变迁,而且详知变迁的人又几乎没有。

新叶村是个难得的例子,它古老,有规划,建筑质量好。村落发育程度相当高,建筑类型多,而且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新叶村始建于宋末元初,从玉华叶氏第一代叶坤到这里安居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共计三十余代,一直没有间断地保持着血缘关系的聚落。它排斥了各种外界的干扰,避开了战乱灾祸,在一块并不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成一个巨大的宗族。也许是由于血缘亲情的关系,叶氏后人不愿轻易地拆掉祖上留下来的房屋,这就使这个村落的格局和古代建筑大多得以保留。

玉华叶氏在七百余年的历史中,有的创业,有的守成,有的豪富,有的曲折,这些世世代代人的不同经历和向往都留下了他们各自的印记——他们建造的村落和房屋。新叶村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记录历史发展的清晰和完整。我们第一次进入这个村庄,就立刻感到新奇和惊喜,虽然它的两百多幢房子建得密密麻麻、参差不齐,但仍旧没有突破元明时期规划的轮廓。在这个村里仍旧保留着不少明代以来建造的住宅、祠堂、街巷、宝塔、庙宇、书院和文昌阁,成为玉华叶氏古代繁荣的佐证。那些大大小小的祠堂,述说着这个宗族从一支一派到多支多派发展的全过程,述说着宗族制度的牢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可以从文峰塔、文昌阁、书院以及许多大宅的书房中看到;农耕生活和相应的农耕文明也都可以在住宅、土地祠、玉泉寺之类建筑物中,以及它们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和斗争中找到痕迹。最有意义的是,这个家族从元末明初的兴起到清代中后期开始的衰落,整个的历史过程也都在不同时期的房舍构建和聚落规划布局中清晰地呈现出来。如此完整的血缘聚落建筑群,如此众多的建筑类型,如此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如此有序的村落结构,如此完美的与自然环境的磨合,新叶村为我们的研究设想提供了一处典型的实例。

根据事先的设想,我们着意避免孤立地研究住宅,避免孤立地研究建筑本身,以及把研究局限在建筑类型和技法上。孤立地研究住宅,对类型丰富的乡土建筑来说是很片面的。孤立地研究建筑本身,难以发掘出隐含在乡土建筑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信息,因而也难以真正理解这些建筑和聚落。新叶村这个难得的课题有可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即把乡土建筑作为乡土文化的一部分去研究,以一个生活圈、一个完整的村落为对象,运用系统的、关联的、动态的、发展的、比较的方法,去揭示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历史。

有幸的是,新叶村除保留了它完整的格局和大量的古代建筑之外,还保留了一份完整的《玉华叶氏宗谱》。这份宗谱记载的详尽程度也是少见的,这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真实可信的证据。《玉华叶氏宗谱》民国二十六年版(李秋香摄)村民的生活(钱红霞供)

为了使我们的研究尽量深入全面,我们曾几度住在新叶村,浓如酒浆的乡情和人情,使我们几次离开都感到难分难舍。忘不了在鹅鸭成群的水塘边,我们挽着裤腿,一边洗衣服,一边听着乡姑大嫂们闲话家常;忘不了我们走家串户,在檐廊下听老工匠讲解梁架的做法。早上,我们随着学童的歌唱起床;晚上,房东大婶给我们磨豆腐的吱吱声一直把我们送入梦境。在和这些朴实的朋友朝夕相处之后,我们渐渐悟出了:乡土建筑虽然不如官方所建的宫殿、陵寝、庙宇那么宏大华丽,有些甚至是落后的,但在这些古老建筑中却含着浓重的人文魅力。这人文魅力来自农民的厚道,热情的性格,来自他们对生活美、对生活和谐的追求。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使我们贴近了村民们的心,使我们对辛勤劳动创造了家园的人们有更直接的了解。当我们理解了他们的欢乐和悲愁之后,我们的同情就变成了喜爱,进而对乡亲们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南塘与鸭子(张力智摄)

正是乡土建筑的人文内涵使我们的头脑保持清醒。乡亲们向往着进步,向往着更好的未来。历史总要过去,我们不能阻挡它,我们的任务是给历史留下一份记录,它能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富有感情。

但愿我们的研究能推动更多的人来调查研究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能启发文物部门认认真真地把乡土村落看做我们国家民族重要的文化宝藏,并给予精心保护。李秋香1991年春第一篇地理环境及人文历史

迁移自杭睦寿而来氏族清嘉斯地奠安称梓里;

裔嗣绳宋元明以后诗书启绍先人腾达颂玉华。——有序堂祀厅楹联

新叶村过去长期属浙江省兰溪县,1951年7月划归寿昌县,1958年11月又划归建德县,一直到现在。研究新叶村的乡土建筑主要应该放在兰溪县的环境中。但新叶村过去处在建德和寿昌边缘,也要考虑到建德和寿昌的历史文化背景。一、地理历史文化背景1.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兰溪在浙江省中部,境内有兰江(又名瀔水)流过,建德为兰溪北邻,境内有新安江流过。这两条江是富春江的上游,相会于严州。富春江的下游就是钱塘江,直达杭州。杭州早就是经济文化中心,南宋时为行在所,临时首都。兰江上游分两叉,一叉是婺江,来自金华(婺州),一叉是衢江,来自衢州。婺江和衢江在兰溪城西侧汇合,唐人杜牧有句: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清人赵锡礼有句:

江流燕尾分还合,山扫蛾眉断复连。

这“丁字水”和“燕尾”,说的是兰溪的水形。

兰溪县在浙中丘陵盆地,即金衢盆地的西部,仙霞岭、龙门山和千里冈三道山脉,在县境内盘亘,把县境又分割成许许多多的小型盆地,居民的聚落大多分布在这些浅山丘陵区的小盆地里。这些村子以旱作谷物农业为主,沿江和县城四周的平原地区则以水稻农业为主。

除了县城四周的平原以外,兰溪的浅山丘陵区,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业。光绪《兰溪县志·田赋》里说:“邑当山乡,罕平原广野,涧溪之水易涨易涸,往往苦旱。厥田惟黄壤,厥赋中下。”而同时便利的水路交通又把它和几个商业、手工业大城市联系起来,元代邑人王奎作《重建州治记》说:“然其地当水陆要冲,南出闽广,北拒吴会,乘传之骑,漕输之楫,往往蹄相劘而舳相衔也。”(见光绪《兰溪县志》),因此,农业容纳不下也养活不了的人口很早就向商业和手工业谋出路。唐代产火腿,宋代以产酒、开铜矿、造船、刻书闻名。到明清两代,织染业和药业又很发达。正德朝邑进士章懋在平渡镇渡口的《待渡亭碑记》里写道:“凡四方车马之经行,负担之往来,日以千数。居民数百家,咸以货殖为业。”《光绪兰溪县志》中的新叶村(白下叶村)位置图

外地客商推动了兰溪和建德的商业发展。兰溪濒衢江,衢江源于浙江与江西的边境,从赣东北的景德镇等地到杭州,通常要借道衢江、兰江下钱塘江。景德镇的商业手工业早就很发达。建德濒新安江,新安江上游是徽州,徽商很早便顺钱塘江,经杭州,到苏州、上海贸易经营,也在兰溪、建德一带立脚。章懋进贡明武宗的蜜枣就是徽商泰荣号精制的。清道光三年(1823年),徽州人程圣文在兰溪开墨店,产名墨。徽州人还在兰溪城内和它的乡镇经营百货和典当等业。正德《兰溪县志》说:“徽贾纷集,市兴矣!”可见徽商对兰溪商业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徽商的活跃,发达的徽州文化也顺新安江而下。就建筑来说,大致是,瀔水以西受徽派的影响比较大,属徽州建筑文化圈,瀔水以东虽然属东阳建筑文化圈,但徽派的影响仍然历历可见。同时,苏州的影响也溯江而上,而赣北的影响则顺江而下,来到建德和兰溪。

新叶村人默默地从事着最封闭的自然农业。他们垦地开荒,筑渠引水,改良土壤,在偏僻的山脚丘陵区建设了一座相当富裕的大村。他们没有参加到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中去,村子里直到20世纪中叶,竟连一家小店都没有。一来是因为虽然以旱作农业为主,产量不高,但地旷人稀,山上又能出产,生活不虞匮乏;二来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所以村人性格很安命保守,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拒绝新建公路傍村而过。

但兰溪、建德经济的普遍繁荣,毕竟给新叶村很大的影响。它的建筑类型品种齐全,公共建筑规模大,工艺精致,装饰华美,既有徽派建筑的影响,也有些“苏式门头”,即苏州式的雕砖门头。木雕则多由东阳师傅制作。而天井之小,与赣东北相似。2.文化渊源

兰溪旧属婺州,建德旧属严州(或称睦州),婺州和严州都是历史上的文物名邦。自从宋仁宗提倡各地创立书院以来,宋、明两代,兰溪县有书院不下十四所,朱熹、吕祖谦、金履祥、何基、宋濂、王阳明都在这些书院里讲过学。南宋时甚至形成了理学中的金华学派,又称婺学。南宋诗人杨万里应召由江西赴行在所杭州,舟中夜宿兰溪,写下一首诗:

水色秋愈白,山风夜更清。

一眉画天月,万粟种江星。

小酌居然醉,当风不觉醒。

谁家教儿子,清诵隔疏棂。

水驿之前,静夜居然能听到诵读之声,可见教育已经相当普及了。兰溪的科举成绩也很高,宋代有进士一百一十二人,明代六十六人。雍正年间的《浙江通志》中已录有清代进士二十一名。由于文风高涨,所以多有布衣学者,如明代的胡应麟、陆瑞家、范浚等,他们纷纷建造藏书楼,自己也著书立说。《金华书录》里说“婺州藏书,独盛兰溪。”这些学者多住在乡间,潜移默化,把文化教育渗润到了农村,在农村中酿成了耕读的理想。除了学者,兰溪在清代初年还出了个大戏剧家李渔。

严州的文化史可以上溯到很早,据宋淳熙《严州图经》记载,晋太康年间(281—289年)严州地区只有三百四十七户,经“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难”,北方士族和百姓纷纷向江南移民,宋绍兴九年(1139年),严州居民达到一万六千九百二十户,淳熙十三年(1186年),猛增到两万四千八百三十一户。北方的移民不但加速了建德(咸淳元年,即1265年改严州为建德府)的农业开发,而且带来了浓郁的文风。谢灵运、沈约、孟浩然、杜牧、刘长卿、苏东坡、范仲淹、陆游等都曾来游览或任官,并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东汉严子陵隐居时的富春江钓台就在州治下游不远的七里濑,李白有很多诗写到这位隐士和他的钓台,其中《古风第十二·松柏本孤直》说: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

那位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朽名句的北宋范仲淹,在做睦州知州的时候,建造了严子陵祠堂。他在《严先生祠堂记》里写道: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除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建德很早就兴办了官私学校。北宋雍熙二年(985年),严州知府建儒学于府治西北。宋仁宗下诏全国州县兴办学校之后,任睦州知府的范仲淹于景祐三年(1036年)办了建德第一座书院——龙山书院(据《建德县志》)。这以后建德的私立书院逐渐增多,推动了民间的文化发展。

兰溪和建德的文风深深影响了新叶村,这小小的山村,宋末元初也兴建了书院——重乐书院。这所书院在当时很有名声,著名的元代理学家金履祥(字仁山,1232—1303年)就曾在重乐书院讲学。兴建重乐书院的是新叶村玉华叶氏第三世祖叶克诚(1250—1323年),宗谱有传。据《兰溪县志·儒林》,他“号东谷居士,延仁山金先生而师事之。公幼不伍群儿,长嗜濂洛之学,以《春秋》应乡荐不偶,绝意进取,筑室于道峰北,延仁山金先生讲学。仁山为颜其室曰重乐精舍。金华许谦、浦阳柳贯,皆聚讲于此。后人因名之曰儒源。”叶克诚本人也和这些大师一起讨论理学,著作有《格致录》和《春秋发微》。到明代,叶文山和叶一清父子,都曾就学于王阳明门下。

新叶村的科举并不很成功,但清代也出过一位进士——康熙辛未科的叶元锡(1647—1707年)。他登榜后,把“南宫喜捷”、“午门谢恩”、“殿试”、“传胪”、“赐宴”、“赐钞币”、“上谢表”、“行礼”、“引见”、“释褐”、“谒圣”、“游街”、“钦假”等盛大隆重的场面都写成长诗,不厌其详地和传记一起录在宗谱里。

兰溪和建德古代优良的文化传统深刻地反映在建筑活动里。在建德的乡村中,许多都有文昌阁,大宅子中多有书房,甚至一些祠堂也专门设置书房、义塾。建筑装饰题材最多的是“琴棋书画”和“笔墨纸砚”。新叶村的抟云塔和文昌阁是很突出的文化建筑,它们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成为新叶村的地标,象征着玉华叶氏的文运,在它们身上寄托着牛背读书郎的梦想。3.兵家必争之地

兰溪和建德自古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地处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的交汇点,据杭州上游,当衢州、徽州要冲。兰溪“上通闽粤,下达吴会,交错于信、睦、越、括,为浙东要冲,历代兵燹均所不免。”(光绪《兰溪县志·卷八》)建德县也同样地势险要。古人云:“严州不守,临安必危。”(《建德县志》)北宋宣和年间,方腊起义淳安,进占睦州之后,杭、徽诸州遂不能自固,长江以南为之震动。南宋末年,元军占领江南,遣董文炳镇守杭州,不久,衢州、徽州等地义军复起,响应福建南宋朝廷,胁迫杭州,董文炳进驻严州,局势方才安定。明朝初年,朱元璋窥取浙右(浙西),派李文忠先下严州,重兵把守,张士诚遂以灭亡。

明清易代之际,浙江遭到严重摧残,婺州军民英勇抗清,致有“金华三日”的大屠杀,异常酷烈,人口因此大减。到了清代中叶,严州的军事地位仍然十分重要,太平天国后期,咸丰十一年(1861年),侍王李世贤攻克婺州和严州以后,决定以严州一带为据点,向浙江各地进军,天国出现了转机。不久,天王洪秀全急诏李世贤回救天京,精兵一去,严州不守,天国形势遂不可收拾。太平天国战争也带来惨重的破坏,光绪《兰溪县志》的秦簧序说:“咸同之间,历洪杨大劫,人民存者仅十之三,田地多温、台客民垦种。”

七百多年间,几次改朝易代和大规模的农民起事,建德、兰溪都是重要战场。新叶村在战乱的夹缝中生存,实在不易。据《玉华叶氏宗谱》记载,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军过新叶,驻兵于村外,留下军营坂等一些史迹;太平天国军队曾与新叶村为骨干的地方民团在附近长期对峙,后来击溃民团,占领了这一带。与新叶村相距咫尺的李村、上吴方村都几乎被烧光,新叶村也有大量的住宅被烧,叶氏外宅派宗祠有序堂也遭焚毁。新叶村位置图二、叶氏源流

新叶村以前叫“白下里叶”。白下,指的是白崖山下,白崖山就是玉华山。“白下里”是行政单位,白下里叶即“白下里”的叶姓。1949年以后,这村子才更名为新叶。玉华叶氏村落图制(采自宗谱)

在叶氏来到之前,这里是夏姓人的村庄。叶氏从中原随宋室南渡而到徽州,其中一支又来到浙江。据《玉华叶氏宗谱》:玉华叶氏的始祖叶坤,“居寿昌湖岑,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5年)迁玉华,赘夏氏”。湖岑在新叶村北约二十五公里。传说叶坤七八岁时父母双亡,只好投奔此地娘舅夏家,并入赘。后来夏姓人迁走,叶姓后人在这里生根发荣。夏姓人迁走大约是因为这里的紫砂泥土质瘠瘦,耕作层薄而渗水性强,几天不雨禾苗便会枯萎。四围山上多风化石,植被稀少,常因暴雨而发山洪。据《建德县志》载,“宋嘉定八年(1215年)大旱,一百二十五日无雨”, “嘉熙四年(1240年)夏秋大旱,次年春,民食橡蕨,路上饿殍枕藉”, “淳祐十二年(1252年)夏大水,五日方退,毁坏房屋甚多”。水旱灾害频仍,因此农业并不容易发展。叶姓初来贫穷,无力再迁,只好力耕,改土筑渠,竟渐渐发达起来。据宗谱,到20世纪90年代初,玉华叶氏已经繁衍了三十代,现存最高的是第二十一代。

玉华叶氏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形成时期:从始迁祖叶坤到四世祖叶震东谷公叶克诚夫妇像(李秋香摄)

叶坤为宋宁宗庆元年间出生(约在1200—1202年),于宋宁宗嘉定年间迁入新叶。叶坤育两子,长子光赞,次子光隆。光赞生两子:克谐、克宽。光隆生一子名克诚。到叶克诚出生时,玉华叶氏开始第一次分支:光赞及其后代为“里宅”,光隆及其后代为“外宅”。“里”“外”的称谓,根据嫡长继承的原则。但光赞的儿子没有一个能继承家业,里宅派很快衰落,外宅派兴旺发达,成了玉华叶氏的主体。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新修的《玉华叶氏宗谱》载:“迨于今日,里宅子孙不过十余人,外宅子孙约以千计,盛衰之不可逆料也如此。”繁荣外宅派的第一人是叶克诚,他毕生奋斗,为社会和家族办了一件件大事,因出谷赈济而“辟任婺州路判官”,被推为“乡贤”,成为玉华叶氏家族历史上最为声名显赫的人物。《玉华叶氏宗谱》记载:“叶克诚,字敬之,行季六,号东谷居士,宋淳祐庚戌九月十一日生,元至治癸亥七月二十日终(1250—1323年)。”叶克诚的儿子叶震,生于宋景炎丁丑,终于元至正庚子(1277—1360年),也是外宅派发展的重要人物,宗谱载:“叶震,克诚之长子,字雷甫。治《春秋》,登皇(元)壬子乡荐,授江西安福县县尹,课最,擢刑部郎中,升河南廉访副使。”他也兴建了一些土木,不过,主要的建设者是东谷公。他们父子办了决定整个宗族命运的四件大事:新叶春日田园景象(钱红霞供)盛夏新叶水塘上的接天莲叶(李秋香摄)

其一,选定玉华叶氏聚落的位置。村落本应由里宅和外宅协同规划,但里宅衰落,而外宅叶克诚的名望和地位已使他成为宗族的领袖,他通晓堪舆术,筑室于道峰山之南,玉华山之东,以道峰山为村子的朝山,以玉华山为祖山,从而定下了新叶村的位置和朝向。

其二,整修水利。东谷公开渠从玉华山引来双溪水,基本解决了人畜用水和农田灌溉所需,同时可排泄山洪。后人又不断完善,它们是玉华叶氏世代繁衍的基础。

其三,修造祠堂。东谷公在村外西山冈修建了玉华叶氏的总祠西山祠堂,称为“祖庙”。它始终在村落之外。以后东谷公又“作堂以聚族属,匾曰有序”。(《玉华叶氏宗谱·有序堂记》)有序堂本为外宅派总祠,以后村落的发展就在它的东、南、西三面,成了新叶村的核心。可以说,整个新叶村是以外宅派为主体规划的。

其四,兴建书院。叶克诚有很高的理学修养,十分重视叶氏子弟的读书进学。当时在兰溪县城南有一座属于“里叶”的书院,即南宋叶诞创立的“瀔东书院”,很有地位,叶克诚幼年曾在那里读过书。由于它离新叶村太远,叶克诚就在距新叶村三四公里路,道峰山北的山坳间再建起一座供子弟学习的书院——重乐书院,并请了理学大师金履祥(仁山先生)主持讲学。金先生名气很大,不少外姓学子前来求学,以致后来这里渐渐形成了一个杂姓聚集的村落,称为儒源村。

叶克诚所做的这几件大事,对新叶村此后几百年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叶克诚时,玉华叶氏人口总数不会超过五十人。以这样少的人口,就已经造了两所宗祠和一所书院,足以说明农业社会中宗族制度的强大和耕读理想的有力。不过,毕竟人口很少,经济力量有限,据宗谱记载,祖庙和书院都很简朴,虽然都采用了合院式形制,但规模不大。当时有序堂也是简单的合院式,不像现存的有序堂那么富丽堂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