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3 20:10:18

点击下载

作者:张俊杰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试读:

让孩子留下难忘的美好回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有那么几件事,会让他(她)一生难忘。

这些事,可能是许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过生日,第一天上学,第一次参加比赛得了奖,第一次去孤儿院……

可能是与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比如,爸爸妈妈和好如初了,与爸爸妈妈分离,在爸爸的鼓励下增强了信心……

可能是长大的时刻,比如,与伙伴握手言和,和爸爸参加劳动,学会了主动认错,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还可能是快乐的童年往事,比如,去乡下奶奶家过暑假,爸爸给买了游戏机,得到爸爸的赞赏……

多年以后,推开记忆的大门,往事一幕幕似幻似真……有悲,有喜,有爱,有恨,酸酸甜甜伴随孩子走过一生。有些事,原以为早已随风而去,但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原来它们并不曾真的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孩子遗忘。相反,它们一直深藏在孩子的记忆深处,依旧是孩子心中永不凋零的花朵。

这些一生难忘的事,往往发生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键时刻,它们不但影响到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形成、品德修养、情感诉求,还深刻影响到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的孩子早年频繁遭受各种挫折、打击,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痛苦记忆,结果形成了悲观的人生态度;有的孩子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美好回忆,因此拥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于是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孩子的成长经历相似,而人生发展却大相径庭了。

一位美国教育家指出:“父母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使命成功与否,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显然,父母能否在孩子成长中的关键时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将决定孩子的回忆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不可缺少的、应有的态度是:重视这些对孩子成长影响深远的事,把它们作为家庭教育的机遇和关键,在上面多花些心思,帮助孩子迈出成长的第一步、摆脱成长的烦恼、收获成长的喜悦。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快乐。多年以后,孩子回忆起成长的往事,才能捧起这些美好的记忆,对爸爸妈妈感恩一生。让孩子留下难忘的美好回忆01

一、难忘我的第一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可能会在爸爸妈妈没想到的时候就发生了。珍惜孩子的第一次,给他们适当的鼓励、祝福、帮助、赞赏,就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开始!

第1件事:第一次过生日——给孩子难忘的生命教育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日是“母难日”。——(中国)卢勤难忘12岁那年的第一次生日聚会

小时候,爸爸和妈妈在外地工作,我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家人难得有相聚的时刻。所以,谁也想不起来给我过生日。12岁那年,爸爸妈妈回到了我的身边,第一次给我过了生日,那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时刻。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8月5日。爸爸妈妈和奶奶帮我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还招呼我在学校的几个好友一起来凑热闹。当大家给我点燃十二支生日蜡烛,熄灭了屋子里的灯光以后,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一直以来,我和爸爸妈妈天各一方,每次看到别的小朋友和家人在一起开心的样子,我心里都有一种酸酸的味道。毫无疑问,今天的我已经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身边的小伙伴冲我喊起来:“赶快许个愿,把蜡烛吹灭啊。”我抱紧双拳,默默祷告,接着吹灭蜡烛,和大家一分享蛋糕的美味。

饭后,笑脸如花的伙伴们用蛋糕“攻击”我,爸爸趁机给我拍照。后来,每当我看到这些滑稽的照片,都会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那一次,我玩得那么开心,终于知道了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是多么好。

尽管快乐的一幕早已过去了,但是它在我的脑海中早已成了永久的回忆。爸爸妈妈还在我身边,可是那些陪我过生日的伙伴早已各奔东西,有的已经音信全无,有的只能偶尔见到。想到这些,我更怀念那次生日聚会了,也更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第一次过生日吃蛋糕

我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区,爸爸妈妈在南方的城市里打工。从电视上,我知道了过生日的时候会吃生日蛋糕、吹蜡烛,于是我梦想着自己也能有这么一天。

九岁那年,学校接到上面的通知,让我们参加省青年基金会组织的“集体生日会”。这次活动针对5月份出生的孩子,并且是从来没有过过生日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孩子。

我和其他五个同学跟着老师来到省城,见到了参加聚会的许多小朋友。在生日聚会上,我们第一次吃到了蛋糕,体验到了过生日的快乐,还一起拍照留念。接着,小朋友们还一起坐轮船游览了长江。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有的孩子还面对着长江大喊:“今天,我过生日了。长江,我爱你。”

在和其他小朋友分别的时候,大家手里拿到了冲洗出来的照片。我们都抢着看,激动得又蹦又叫:“看我,看,那是你。”在回家的路上,我坐在汽车上,一直翻弄着昨天生日会上得来的音乐卡,心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心理解读

生日,是一个人出生的日子,所以对每个人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孩子来说,“生日”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重要节点。这一天,他们长大了一岁,开始有了新的目标,变得更懂事了。此外,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他们还会得到祝福、得到关爱、得到友情。因此,孩子都喜欢过生日,都喜欢这个让自己幸福的日子。

有一个孩子在日记里写到:“今天是我第一次过生日,爸爸妈妈给我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还有香甜的蛋糕、五颜六色的蜡烛。我知道爸爸妈妈是疼爱我的,但是今天我的这种感觉更强烈。特别是吹蜡烛的那一刻,我发现自己成了家里唯一的主角,今天是属于我的。”

从中不难发现,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因为感受到了关爱、幸福,从而对这个世界学会了感恩,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期待,具备了前进的动力。所以,父母朋友们要重视给孩子过生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给他们提供一个感动自我的机会。

人逢喜事精神爽,有时候父母和孩子沟通容易发生冲突,过生日的这一天,趁着孩子高兴,向他们说一些中肯的话,让他们懂得人生在世要自强、自立,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并且,父母要重视第一次给孩子过生日的事,把生日作为关爱与教育的好机会,既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幸福,又让他们在心灵上得到进步。

专家建议

建议一:让孩子接受生命教育和爱的情感教育

孩子生日那天,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纪念日;而对母亲来说,却是自己的“受难日”。然而,孩子由于年幼无知,并不能深刻体会到父母对新的生命寄予了多大的期望,并不理解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良苦用心。因此,给孩子过生日,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和爱的情感教育的极好机会。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向朋友哭诉:“我的儿子每年过生日,全家人都要买很多礼物送他。孩子12岁了,我就给了他几百元钱,让他自己准备生日,并告诉他,生日那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来为他祝贺生日。结果我没想到,这孩子把所有的钱都买了玩具,一块蛋糕也没买。四位老人大老远地赶来,竞什么都没有吃到。孩子心里根本没有我们。”

上面这个故事很有代表性。生活中,有的父母精心为孩子庆祝,买蛋糕、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欢聚祝福,可孩子却觉得还不如意,甚至对父母提出过分要求;有的父母辛辛苦苦为孩子准备生日聚会,可孩子却不让父母出席自己的生日晚会;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生日记得清楚,可是孩子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孩子对父母的爱只有接受,而没有回报,这是生命教育和爱的情感教育缺失而导致的后果。

孩子不懂事,责任其实在父母,因为你没有对他进行爱的教育,让他“懂事”。其实,父母在孩子第一次过生日的时候,就应该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讲讲孩子生日的由来,对孩子讲一讲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激发起孩子对父母的爱。

建议二:让孩子度过难忘的一天

给孩子过生日,没有固定的模式。今天,人们喜欢给孩子赠送生日蛋糕,这实际上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习俗。

在西方国家,遇到孩子过生日,父母会用面粉、糖、奶油、巧克力、果仁、果酱等原料做成美味可口的生日蛋糕,在上面插上点着的小蜡烛,让孩子一口气将蜡烛吹灭。在欢乐的气氛中,孩子还会得到亲友赠送的各种礼品,接受大家的祝福和问候。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感受到了父母、朋友的爱,加深了对父母的感情,而且还能学会基本的礼节。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的生日过得更愉快、更有意义,采取了更灵活的方式。比如,抽出一天时间陪孩子到公园去玩玩,做做游戏,增加孩子生日愉快的气氛;或者让孩子提出自己的一个愿望,然后帮助他们实现,满足孩子的期待;还可以带孩子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欣赏一场格调高雅的音乐会等。上面这些做法,都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孩子的生日成为他们生命中难忘的一天。

在这一天,父母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性格、爱好,表达出自己的细微关怀,把父母的体贴渗透到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如果可能,父母应该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毕竟他们是今天的主角。

建议三:让孩子的生日更有意义

给孩子过生日,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又长了一岁,鼓励他们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新的进步。但是,许多家长爱子心切,给孩子过生日时大操大办,往往背离了良好的初衷。

比如,父母给孩子买名牌时装,送贵重礼物、玩具,大吃大喝……这样做表面上看很热闹,孩子会喜欢,但是无形中也助长了孩子对礼物、吃喝、金钱、排场的追求与攀比心理,使孩子的物欲和虚荣心膨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但无利,反而有害。因此,父母要明确这样一点:给孩子过生日,一定要过得健康、快乐、有意义。

王女士的儿子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的英语成绩很差,一见到英语就头痛。儿子的生日临近了,他渴望老师和同学们能来参加自己的生日晚会。王女士找到英语老师,商量了一个好办法:请老师和同班的几个同学一起参加她儿子的生日晚会,但是有一个条件——老师用英语致祝词,王女士的儿子要用英语致答谢词,期间同学们互相交流也用英语。

王女士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没想到孩子爽快地答应了。接着,他开始准备生日蛋糕、饮料、水果,当然最花时间的还是那篇答谢词。为了不让自己出丑,王女士的儿子写了三四遍稿子,还不断翻词典,找爸爸帮忙纠正发音。要是在平时,他是很难这么卖力的。

到了生日晚会那天,王女士的儿子表现出色,不但答谢词赢得了一片掌声,他还能开口和同学、老师用英语交谈了。这突如其来的成功,让他看到了学习英语的曙光,增添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从此,他不怕学习英语了,很快英语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通过一次生日晚会,激发了儿子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王女士的做法真的很高明。这个生日过得真有意义。其实,父母朋友们完全可以根据孩子某一方面的特点给孩子设计一个难忘的生日,或者发挥孩子的专长,或者满足孩子自我改进的愿望。

第2件事:第一天上学——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我会花很多时间和孩子们相互介绍,还为课堂制定纪律,这样孩子们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孩子们猜测这些东西,小家伙也就少了很多眼泪。——(美国)科比施雷第一天上学,我紧张极了

明天就可以背着书包上学了,我既高兴,又紧张。晚上睡觉前,妈妈早就把一切都为我准备好了,桌子上放着我的新书包,床头柜上是新买的衣服。躺在床上,妈妈告诉我明天到了学校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和老师打招呼。遇到不懂的地方,我还详细地问妈妈。后来,妈妈看了看表,赶紧说:“都十点了,不能聊了,明天还要早起呢。”

到了第二天清晨,妈妈早早地就把我叫醒了,并给我端来做好的米粥、鸡蛋和油条。吃完饭,妈妈送我去上学。由于今天是第一天开学的日子,马路上的车和人都特别多。好不容易到了学校,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只见学校里有长长的走廊,成群的孩子和跟在他们身后的大人,还有穿着得体的老师。妈妈带着我到老师那里报道,然后我跟随老师进了一间宽敞的教室,妈妈和其他人都站在教室的外面。

老师是一个高个子的叔叔,他站在讲台上向我们介绍自己姓“李”,是这个新班的班主任。然后,他开始点名。每点到一个名字,都会有一个人站起来喊“到”。我紧张极了,生怕自己反应不迅速,担心自己声音不够洪亮。过了好长时间,老师才喊我的名字,我站起来报到,感觉全班的同学都在看我。

点完名以后,老师开始讲话,他告诉我们要团结,遵守纪律。其实,许多东西我们当时都不明白。但是,我坐得笔直,紧张地听老师训话,生怕漏掉一个字。后来,等我们走到教室外面排队的时候,发现大人们早就离开了。

不知是兴奋,还是自己太敏感了,总之,我第一天上学只能用“紧张”两个字来形容。难忘第一天上幼儿园哭鼻子的情形

我小时候是一个开朗、爱热闹的孩子,遇到生人也不害怕。但是,第一次去幼儿园,却让我见了世面。

那天清晨,妈妈送我去幼儿园。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都很开心,毕竟能够走出家门认识更多的伙伴,对我来讲是件高兴的事情。

到了幼儿园,进了教室,我发现许多和我一样大的孩子,他们瞪着大眼睛看着我和妈妈,其中,有的孩子还眼泪汪汪的,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哭。

这时,一个女老师走过来,和蔼地问妈妈:“孩子叫什么?”妈妈马上回答:“王欣,欣欣向荣的‘欣’。”“来,交给我吧,没事的,第一天一般会哭,过一个星期就基本没事了。当然不排除有的孩子比较特别,哭个半月一月的也有。”老师向妈妈介绍这里的情况。“啊,怎么会这样,还要哭上那么长时间?”妈妈好像有些担心。我立刻摇动妈妈的手说:“别担心,我才不哭呢。”

接着,我向妈妈摆摆手,走到小朋友的队伍里。接下来,老师开始安排我们分好队伍,做各种游戏。尽管我并不认识这些小朋友,但是能够和这么多人在一起玩儿,我还是很开心。就这样,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我忽然想起妈妈来。我就问老师:“妈妈在哪儿?我要和妈妈一起吃饭。”老师先冲我微笑了一下,然后才说:“王欣乖,妈妈有自己的事做,已经去上班了。我们一起吃饭吧。”

听到妈妈已经走了,我突然感觉很失落,没有了安全感,接着泪水夺眶而出。我现在明白那些小朋友为什么哭闹了,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还好,我很快适应了。

终于盼到了放学,傍晚的时候,我在学校门口看到了妈妈,一下子扑到了妈妈的怀里。回家的路上,妈妈问我:“上学好不好玩儿,还想不想上?”我高兴地说:“好玩啊,有好多玩具!不过,就是你离开的时候,也不和我说一声,害得我很难过。”妈妈听到这里,会心地笑了:“我担心你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哭鼻子啊。”

心理解读

学校是孩子的另一个世界。第一天的入学经历,会对孩子未来的校园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孩子入学第一天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摆脱紧张、焦虑情绪,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安全感、信任度,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都存在着依赖心理,渴望获得别人的爱护,渴望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在家中,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以任意撒娇;但是,上学以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那里,孩子开始成为班级这个集体中的独立成员,他们必须努力融入集体,被同学和老师接纳,从而获得安全保障。

实现上述目标之前,孩子还不清楚如何展示自己、怎样赢得他人的信任,所以在整个角色置换过程中,孩子会有“焦虑”、“紧张”的体验;严重的时候还会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封闭自己,甚至不再相信任何人。

有一位老师说过:“对那些刚入学的孩子,我会一直朝他们微笑,用我放松、友好的肢体语言向孩子们表示欢迎。”道理很简单,紧张的气氛会让孩子因感到不安,而在上课的时候分散注意力,也会使孩子的学习变得一团糟。

洛杉矶大学“儿童和青春期焦虑”项目的负责人指出,对第一天上学的孩子来说,除了学校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外,父母也要扮演好重要角色。因为父母是最熟悉孩子的人,同时又具备成人的理智,所以应该带领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各种准备。

专家建议

建议一:帮助孩子融入“学生”这一角色

社会角色的转换,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以往生活经验的影响。孩子上学前,要在家庭生活中度过一段时间。经验表明,孩子如果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氛围里,就能获得轻松、安全感,入学以后也能很快适应周围的新环境。反之,那些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幸福感的孩子,想要在入学第一天留下美好的回忆、适应学校新生活,比其他同龄人要困难得多。因此,父母首先要在家庭生活中让孩子体验到应有的放松、自由、安全,而不要让孩子把焦虑、沮丧、心灰意冷、生气、恐惧和绝望等不良情绪带到学校。

其次,帮助孩子更早地熟悉学校生活,能够减轻孩子对新环境的压力。就像孩子刚刚搬家会产生焦虑一样,孩子在入学第一天也会因为不熟悉学校生活而紧张,产生压力。因此,帮助孩子减轻忧虑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尽早让孩子熟悉学校生活。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解自己刚刚上学时的情景,并介绍现在学校出现的一些新变化。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在头脑里想象自己上学时的情景,以后能更好地融入角色中去。

此外,父母还可以带领孩子在新学校适应一下环境:带孩子先去学校走走,看看他的新教室,这样孩子就知道该到哪去,不会在上学的第一天找不到教室。可能的话,还可以给学校打个电话,取得孩子同班同学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然后,可以试着让孩子和同学们一起玩,这样孩子就能在第一天去新学校的时候在教室看到一些友好的面孔了。有了这些准备工作,孩子就能在上学第一天增加更多的自信。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指出的那样,父母帮助孩子很好地组织上学前的准备工作,孩子们看到事情按部就班地进行会感觉更加放松,而且他们会意识到自己也将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

最后,父母要让孩子在第一天上学的头天晚上有足够的睡眠,同时,父母还要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向老师提出任何问题,不要对同学产生恐惧感。

建议二:鼓励孩子在家中经常谈论学校的生活

第一天到一个全新的学校,孩子可能会感觉非常有压力。因此,孩子放学回到家以后,父母要鼓励孩子把第一天上学的感受大胆讲出来。

对孩子来说,开始学生时代的生活,需要他们完成从家庭到学校的角色转变。这时候,孩子在情感上需要获得来自父母的支持、理解和尊重。如果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遭遇了人际交往上的困难,那么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对话来及时了解最新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父母与孩子对话时,仅仅限于例行的、空洞的交流,比如“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样”、“作业写完了吗”,这样做实际上无法在亲子之间真正建立有效的沟通;如果孩子渴望得到父母更多关怀时,还容易因此加深对父母的隔阂。

所以,父母除了要在提问上下足功夫外,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父母要注意选择一个安静的、孩子不太可能因其他事情分心的时间,和孩子就学校的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谈话。此外,在提问的内容上,要避免仅仅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学习上,还要多问问他的同学、社会活动和老师的情况,并及时发现孩子取得了哪些进步,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建议三:让孩子在上学第一天就学会独立自主

第一天上学,孩子没有在学校生活的经验,然而这恰恰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

经常听到父母朋友们抱怨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叹息今天的独生子女都给惯坏了。殊不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关键在父母能否把握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时刻。所以,让孩子在上学第一天就学会独立自主,是父母不能错过的好时机。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这样讲述儿子刚上小学时的情形:“报名的那天,我用红丝绳穿好大门钥匙挂在儿子的脖子上,明确地告诉他:今天妈妈带你去学校报名,你要记住去学校的路,从明天开始必须自己去上学,因为从家到学校的路不远,而且爸爸妈妈都要上班,没有时间接送你。第二天,我把孩子送出了家门,并让大一点的邻居孩子路上多关照些,儿子就独自去上学了。“那天下班后,我立刻回到家。看到儿子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才长出了一口气,接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儿子终于可以独自去上学了。以后,我又开始让他自己整理书包、简单地收拾房间、洗衣服……等儿子上三年级以后,他已经能独自一人在家应付日常事务了,并且学习成绩也很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孩子第一天上学,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时刻,父母要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做事的习惯。经验表明,早期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孩子更懂事,减少成长道路上的障碍。许多孩子在学习上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与开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父母要抓住孩子“第一天上学”这个机会,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做事、思考,并把这种习惯带到学习中去。

第3件事:第一次参加比赛得了奖——用荣誉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应当把荣誉当作你最高的人格的标志。——(英国)牛顿第一次参加围棋比赛得了奖

爸爸很早就让我学习围棋,几年后我的棋艺有了长进,跃跃欲试地准备参加比赛。妈妈极力想让我参加,但是爸爸总担心我的实力不够。我再三恳求,爸爸还是不答应。最后,妈妈偷偷给我报了名。

恰巧比赛期间爸爸出差了,妈妈带我来到比赛场地。只见那里已经来了好多人,黑压压一片,据说光比赛选手就有500多人,而且每个小选手几乎都有大人陪同。妈妈鼓励我:“要专心下棋,不开小差,发挥正常的水平,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认真地点点头,下决心不让妈妈失望。

然而,开局不利,我的第一盘棋就输了。不过,我并没有沮丧。在第二盘的比赛中,我只用了很少的时间就战胜了对手。上午的比赛结束了,我走出来,告诉妈妈“一胜一负”。妈妈听了很高兴:“第一次参加比赛,能赢棋就很好。要胜不骄、败不馁,每一盘都认真对待。”接着,她带我去外面美美地吃了一顿。

下午的比赛开始了,我以较大的优势拿下两盘,第一天就积了6分,这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于是,我开始总结经验,告诫自己不能再开小差看别人的棋、被别人偷袭了。

到了第二天,我乘胜追击,连连过关,一直没有遇到对手。特别是在与好伙伴小强的对抗中,我发挥出色,最终取得了胜利。比赛结束后,我还看到他哭鼻子了呢!最后,我的积分超过了12分,获得奖杯、奖牌没问题了。

颁奖的时候,我捧着金光闪闪的奖杯,脸上乐开了花。妈妈在台下用力鼓掌,我知道,这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回到家里,爸爸看着奖杯直发愣。我和妈妈相视一笑,十分得意。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围棋比赛,第一次品尝“荣誉”的滋味。这次比赛的经历给了我很大动力,以后做什么事情我都喜欢做到最好。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那个奖杯。荣誉感鼓舞我有了上进心

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却喜欢弹电子琴。有一次,市里组织学生器乐汇演,出乎我的意料,我被选为学校的唯一代表参加比赛。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还说自己担心弹不好。妈妈鼓励我:“去吧,你一定能行。”

就这样,我鼓起勇气参加了这次器乐汇演。演出中,我的演奏不断博得现场老师、同学和家长们的阵阵掌声。比赛结束后,我还听到有个小同学兴奋地对一位阿姨说:“妈妈,她是我们学校的同学,是三年级的大姐姐。”

过了一会儿,主持人开始宣布比赛成绩。我因为表演出色,获得了第二名。当我上台领奖的时候,主持人又介绍了我的情况,台下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我才知道,妈妈的手掌拍得通红。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对我说:“你在今天的比赛中获了奖,你看,大家都很羡慕你。”我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妈妈接着鼓励我:“这说明,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能把许多事情做好,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无论学习,还是演奏电子琴,都能有收获的。”

这次比赛让我深受鼓舞,妈妈的话则给了我很大启发。这次获奖的经历让我有了很大荣誉感,也鼓舞我在学习上有了上进心。从此,我开始端正学习态度,克服了重重困难,各门功课成绩都有了很大提升,当然,我也没有放弃我心爱的电子琴,它成了我的好伙伴。

心理解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鼓励是很必要的,给他们荣誉感则更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荣誉感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能够激发出孩子向上的力量,让他们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从而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耐心。

赵女士有一个6岁的儿子,这个孩子学数学时没责任心,经常应付了事。尽管赵女士经常督促他好好学习,但是她并不能天天陪着孩子,在学习上还是要靠孩子自觉。有一次,孩子的数学测验成绩得了一个“优”,当时数学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孩子有进步。孩子回家后,高兴地把数学成绩单拿给赵女士看。赵女士从心里替孩子高兴,接着她不失时机地鼓励儿子:“能获得老师的表扬多光彩啊!我和爸爸都为你高兴,这可是你自己争来的荣誉,以后要保持呀!”

上学以来,这是孩子第一次得到老师、妈妈的鼓励,也是第一得到这种荣誉,所以他很受鼓舞,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对自己的荣誉也重视起来。以后,孩子果然学习用功了,学数学的时候也更细心了。就这样,孩子每天能自觉地去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发现,孩子得到表扬、夸奖以后,会在内心深处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并在这种荣誉的激励下继续努力,从而获取更大的进步。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运用荣誉感鼓舞孩子的斗志,带领孩子迈过成长中的沟沟坎坎,帮助孩子度过成长中的危机,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专家建议

建议一:孩子取得成绩后既要鼓励,又要提出更高的期望

孩子在比赛中得了奖,父母要给予鼓励,满足孩子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应有的荣誉感,还能为父母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出铺垫。

有的父母面对孩子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心里非常高兴,但是表面上却吝啬自己的夸奖,不肯多表扬孩子几句,而是把重点放在提醒孩子再接再厉上,这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事实上,让孩子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并非不重要,然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前后顺序——先表扬孩子,给予鼓励,而后再提出更高期望,这样才能受到良好效果。

所以,孩子在比赛中取得名次,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父母要注意先进行表扬,后提出期望。这样做,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能够使家庭教育更有效力。

建议二:避免孩子被“捧杀”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孩子在比赛中得奖以后,往往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这无可厚非;但是,他们如果不懂得继续努力,而是停止前进的步伐,沉迷于既有的成绩,那么就会被“捧杀”。

北宋年间,有一个名叫方仲永的孩子,非常聪明好学。看到别人读书写字,他就站在旁边看个没完。后来他向父亲索要纸墨笔砚,父亲不给,方仲永又哭又闹。最后,父亲无奈之下从邻居家借来一套交给他。方仲永高兴地接过纸墨笔砚,马上提笔作了一首诗。父亲一看又惊又喜,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好诗,于是拿着儿子的诗奔走相告。村里的人看到方仲永的诗,个个赞不绝口。此后,方仲永更加勤奋地学习,写了许多触景生情、咏物抒怀的好诗。更令人称奇的是,方仲永写诗的时候总是一气呵成,可谓“出口成章”,于是,方仲永声名大振,无人不知。

当地一些文人学士、商贾巨富倾慕方仲永的才华,纷纷请方仲永父子到他们家里做客。仲永的父亲开始飘飘然,整天领着儿子走东家串西家。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方仲永长大了,但是他的才华却没有长进,一直停留在最初的水平上。人们看到这种情形,又替方仲永惋惜,可怜他没有取得更大的进步。当时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听说了这件事,就写了一篇文章《伤仲永》,提醒后人记取这个发人深省的教训。

方仲永小小的年纪就取得了很大成就,这是难能可贵的,他如果借助这种荣誉的力量再接再厉,日后一定会取得更大进步。但是,方仲永却整天拜访名流,最终被“捧杀”了。由此可见,孩子取得成绩、得到荣誉后,必须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成功,而父母也要帮助孩子从荣耀中走出来,避免娇惯孩子。父母整天沉迷于孩子的成绩,不能对孩子的发展作长远打算,就会耽搁孩子的成长,最终害了他们。

建议三:发现并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

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一 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孩子能不能在学习或其他方面有所建树,关键在于他的兴趣是不是集中在这些方面,且能不能早一些被大人注意。

有一 个小女孩偶然发现蚯蚓断成两半后,身体还在蠕动。当她好奇地把断了的蚯蚓分别搁进两个有土的花盆里,想观察一下蚯蚓还能不能活时,妈妈却走过来生气地斥责道:“太脏了,一 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真没出息!快去把手洗干净啊!”说完,妈妈还把蚯蚓扔到外面去了。小女孩对生物的兴趣也就被简单而粗暴的掐断了。

让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故事。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车亮,发明了许多东西,拥有许多专利。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与爸爸的鼓励分不开。开始的时候,车亮对任何东西都想拆开来看看。爸爸看到这种情形,没有责怪他,而是提出了一个条件:“你想拆东西也可以,但是你要把它们再装好,恢复原状。”就这样,车亮按照爸爸的要求拆东西玩儿。为了能把东西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他拆玩具的时候就特别小心,每拆下一 个零件都按顺序摆好,拆完琢磨明白后,再一一装上。于是,车亮拆了装,装了拆,逐渐成了一个小发明家。

想让孩子在某些方面取得成绩,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荣誉感,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孩子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拿分数来评判孩子,要挖掘孩子的科学素养、艺术天分等其他方面的潜能。现在,许多爸爸妈妈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孩子一进门就问:“考多少分?”考坏了,脸就拉得老长;考好了,就眉开眼笑。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完全背离,值得父母朋友们警醒。

建议四:帮助孩子走向成功

获得荣誉,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在学习,或其他比赛中取得成功,实现其奋斗目标。

事实上,爸爸妈妈从生下孩子的第一天起,就期待着孩子将来能够有所作为,甚至在小生命诞生之前就已经为孩子编织起未来的梦。既然“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心愿,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取得成功,帮助他们实现理想。

帮助孩子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是要为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开拓孩子的视野。当然,根据孩子的特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发展目标也是很重要的。孩子有了目标,才能为此奋斗。

第4件事:第一次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培养孩子的爱心

人类只有行善,才能接近上帝。——(古罗马)西塞罗妈妈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教育我要主动帮助别人。我却不以为然,认为管好自己就可以了,省得操那份心。然而,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这种看法。

那天,我和妈妈一起上街去买东西。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准备过马路,忽然妈妈对我说:“丹丹,你看前面那位老奶奶行动不方便,你赶快过去扶着她过马路吧!”我抬头一看,的确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正在过马路。周围的人只顾自己飞快地跑过去,剩下老奶奶一个人一瘸一拐地往前走。“妈妈,我们拿着这么多东西,怎么办啊?”我们刚买了许多吃的用的东西,也很不方便,于是我向妈妈提出了抗议。妈妈急着催促道:“你先把东西放下,我在这里看着,你赶快过去帮忙吧!”我无话可说了,就迈步跑过去,扶着老奶奶过了马路。

走到马路对面,执勤的警察叔叔冲我微微一笑,同时伸出了大拇指。哦,他在夸奖我啊。我又高兴又有点内疚,因为刚才我还不愿意帮老奶奶过马路呢。我也朝警察叔叔笑笑,然后就跑回来了。

妈妈有点得意地说:“怎么样,警察叔叔夸奖你了吧?刚才你做好事的时候,旁边许多人都微笑地看着你,后边的阿姨们也向你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呢!”我心里兴奋不已,原来自己帮助别人,能有这种荣耀啊。

从此,我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帮助的。特别是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但给对方提供了便利,更会赢得对方的真心感激,而自己内心收获的那份幸福,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我感谢妈妈,她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爸爸总是冷淡地对待我对他的爱

上小学以后,老师在一次课堂上告诉我们,在家要尊敬父母,善于体谅父母。从此,我开始注意帮助妈妈做家务,并得到了妈妈的赞赏。有一次,妈妈在饭桌上对爸爸说:“我们的乖女儿现在知道帮我干活了,真懂事了。”谁知道爸爸听了并不以为然,还满不在乎地说:“这算什么,把学习抓好了才行。”听到这里,我兴奋的心凉了半截。

有一天放学回家后,妈妈在厨房里做饭,我在客厅里写作业。这时候,爸爸下班回来了。我知道爸爸忙碌一天,一定累了,就马上倒了一杯茶水,递到爸爸面前:“爸爸,请喝茶!”

让我想不到的是,爸爸冷冰冰地说:“去去去,快去写作业!想要倒茶我自己来,过几天考试的时候给我考个第一比什么都强!”我慢慢地把茶杯放在桌子上,又回到了座位上。妈妈听到了爸爸的话,走过来说:“孩子也是好心,瞧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体谅她。”

我手里拿着铅笔,本来早已经无心继续写下去了,被妈妈这么一说,心里感觉更委屈了,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转。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不敢说出来,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样对我。长大后,我对爸爸始终有一种畏惧,不是怕他,而是难以承受他那种冷淡。或许爸爸只是嘴上那么说,但是他那冷冰冰的话确实很伤人心。

心理解读

一个人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孩子如果从小对周围的世界漠不关心,只看重个人利益,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养成自私自利、做事霸道的性格,既难以成为一个孝顺的人,也难以得到同伴和大人的喜爱。

一个人爱心和同情心的养成,一方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也就是每个人天生都有这种心理指向;另一方面,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特别是来自父母的早期教育和引导。

美国教育专家指出,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自然而然地发展出同情心,进而对他人产生出怜悯、爱心。对孩子来说,无论男孩女孩,他们都有帮助别人的倾向。通常,男孩更愿做些体力上或“营救”之类的事(比如教别的孩子学骑车等),而女孩则更能起到精神支持的作用(比如安慰心情不好的同伴等)。

当孩子对他人表现出同情和关爱时,他们会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满足;反之,爱心得不到回应,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无助。在故事二中,孩子给爸爸倒了一杯茶水,却遭到了爸爸的冷漠相对,这无疑刺痛了孩子善良的心灵,使亲子关系走向淡漠。

生活中,有的孩子似乎天生比别的孩子更富有同情心。心理学家拉德克·雅罗和扎恩·瓦克斯勒在对蹒跚学步的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有的孩子在看到同伴遭受痛苦时,表现出同情心,并想提供直接的帮助,而有的只是旁观,仅仅表示出兴趣而非关心。对那些极富同情心和爱心的孩子,父母应该作出积极的回应,保护好孩子这种可贵的品质,引导孩子在这一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品格。

那么,有的孩子我行我素,缺乏同情心和爱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涉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即父母对孩子爱心的培养、引导方面的问题。在故事一中,那位年轻的妈妈就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在过马路的时候启发孩子扶着老奶奶,并在事后让孩子感受到这种行为的可贵之处,以及由此赢得的赞誉。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主动表达自己的同情心和爱心,而不会成为一个对周围环境冷漠的人。

有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孝顺,只记得自己的生日,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养不教,父之过”,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把责任都归结到孩子身上,父母朋友们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自己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如果没有,就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具有一颗博爱的心,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这样一来,孩子就能从他人的感激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专家建议

建议一:树立培养孩子爱心的意识

孩子拥有爱心和同情心,不但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满足,还能在无形中培养责任感——这是孩子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一位持续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教育人士指出:“伴随着爱心的成长,是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会感到迷惘,会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也容易为一些物质性的虚浮的事物所吸引而沉浸其中,导致终身一事无成。”

因此,在许多国家,人们都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在美国,许多中学都要求学生们参加社区服务,否则不能毕业。在英国,父母往往通过宗教活动和豢养小动物来教育孩子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以培养孩子对公众事业和社会的责任心。在澳大利亚,有一所大学让一年级的学生阅读《呼啸山庄》、《我桌上的天使》等小说,以此来培植学生的爱心。

在现代生活中,经常性的迁徙(搬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容易使儿童丧失责任心和爱心。许多中国父母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业,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这种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失误。爱心和责任心的减弱,会导致孩子的上进心、纪律性及荣誉感的衰退,使孩子难以在日后竞争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进行爱心捐助、扶持弱小,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开发孩子的慈爱精神。否则,即使父母不断地把慈爱思想灌输给孩子,他们也不能真正理解,更不要说付诸行动了。

有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朋友态度冷漠,对社会和他人的冷暖漠不关心。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孩子内心不会有快乐和幸福可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心智也是不健全的,将来难以承担更大的责任、取得更大的成就。面对这种情形,父母朋友们难道不应该有所警醒吗?积极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孩子把慈爱之心牢牢地融进心灵之中,他们的成长就会更加完善,并收获更多的快乐。

建议二:父母要做有同情心、有爱心的人,为孩子树立榜样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爱心是可以培养的。父母注意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并加以模仿。因此,父母不仅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同时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发挥示范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让孩子拥有“爱”的心灵。

有一对年轻夫妇,非常注重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培养爱心和同情心。与长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总是主动倒茶、盛饭、搬凳子,逢年过节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当然,他们每一次都不会忘了带上孩子,有时候还会让孩子发表意见,注意提醒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节假日,这对年轻夫妇会带着孩子到公园、游乐场、书店等公共场所,在让孩子开阔眼界的同时,教孩子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遇到年幼、年长的,还告诉孩子怎样主动提供帮助。

此外,他们在家里总是平等、体贴地对待孩子,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注意给孩子必要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而在饭桌上,他们给孩子夹完菜,还不忘了给爱人夹一筷对方爱吃的菜。孩子在这种环境里潜移默化,自然学会了什么是体贴、什么是关爱,懂得如何孝顺父母。可以想见,当孩子步入社会以后,他一定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自己的空间里作出更大的成绩。

建议三:善于把爱的机会留给孩子

当孩子对父母表达关爱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回应,对孩子表达感谢、鼓励,避免态度冷漠,甚至对孩子冷嘲热讽的做法。有的父母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萌发出来的爱的火花视而不见,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孩子变得心灰意冷、玩世不恭,不再关心别人,也不懂得爱别人了。善于把爱的机会留给孩子,才能让孩子心中爱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

一个周末,张女士带着四岁的儿子去游乐场玩。在公交车上,他们旁边坐着一个外地来的游客。张女士和这名游客聊了起来,很快张女士的儿子就参加进来。

这个可爱的小男孩问那名游客:“你来过这里吗?”

游客逗趣地说:“从来没有来过,如果迷路了,我肯定找不到家。”

小男孩认真地说:“没关系,有我呢!”

游客来了兴致,接着说:“那就好。可是,晚上我没有睡觉的地方啊。”

小男孩拍着胸脯说:“你放心,一会儿去我家吧!”

这名游客一下子被可爱的小男孩感动了,旁边的张女士也感觉很骄傲,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这么懂事,这么有爱心。

接受别人的爱是幸福的、快乐的,对孩子来说,给予别人爱,并能得到回应,对他们来说显得更加快乐、幸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别人的回应如果是一种鼓励、赞赏,就能让他们兴奋、感动。然而,生活中,许多父母却在无形中垄断了孩子爱的机会,剥夺了孩子爱的权利。特别是在现代普遍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接受着来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爱,却完全不知道如何给予别人爱,也就失去了发展同情心、爱心的机会。

因此,父母要善于给孩子创造爱的机会,让他们感受爱的美好。爱,不能仅仅包括“被爱”的幸福,还应该有“爱”的表达机会。当孩子学会表达“爱”的时候,他们自然能获得那种快乐、荣耀和感动,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喜悦。

建议四: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

人是群居性的动物,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相互关心、帮助的情形。父母应该注意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孩子随时随地做帮助别人,做一个热心肠的人,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

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对一个母亲说:“培养孩子同情心和爱心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他如何‘随时随地做好事’。”生活中的举手之劳,简单至极的好事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善良。与缺乏同情心的孩子相比,具备“助人为乐”精神的孩子习惯和别人分享快乐,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合作,从而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成长中的一切。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为了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

除了引导孩子做好事,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尝试着饲养家里的小动物,从中培养孩子的耐心、爱心。研究表明,幼年时期饲养过小猫、小狗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更富有爱心。早年,马克思家里就喂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让孩子们照顾小动物的饮食起居。孩子饲养小动物,会在照顾它们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爱心和同情心,日后在社会中与人交往时也能表现出“助人为乐”的精神。

第5件事:第一次去孤儿院——让孩子懂得知足、学会感恩

人在心中应该设身处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是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法国)卢梭第一次去孤儿院我被震撼了

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附近的一所儿童福利院参观。老师介绍说,这里住着236名孤儿,其中85%为智障和残疾儿童,并要求我们学会遵守纪律、尊重那些同龄人。

后来,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儿童福利院,院长带着我们参观孤儿的寝室、电教室、图书馆和活动室等。第一次来到这里,刚开始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但是,当我看到这些和我一样大的同龄孩子时,却被深深地震撼了。

在残疾儿童寝室里,我看到了许多肢残、智障、瘫痪、聋哑的孩子。第一次接触他们,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他们见我们进来,用各种表情和言语表达对我们的欢迎:一个脊椎严重损害的孩子被迫在床上进行方便,却没忘记向我们努嘴;一个瘫痪的孩子躺在床上,无力地挥着他的小手向我们友好地表示:一个脑障的女孩追着我们和我们玩游戏……

接着,我们又来到孤儿活动室,只见许多孩子在看电视。看到我们来了,老师关了电视,让我们聚到一起聊天。我来到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面前,老师介绍说他因为声带障碍,说话的声音很小。听到这里,我心里一阵难过。然后,我们开始一起玩,并低声地交谈着。虽然他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却始终露出笑脸,这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了我。

后来,我又接触了几个小朋友,他们都表现出坚强、乐观的个性,这不但感动了我,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想到了自己整天被爸爸妈妈宠着,却还不知足,也不懂得感谢父母的疼爱,心里惭愧不已。

离开孤儿院的时候,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回到家以后,我把这张珍贵的照片珍藏起来,时刻提醒自己要知足、感恩,别再抱怨和拖拉,努力把学习搞好。这次难忘的经历,一直鼓励着我战胜困难,做个坚强的男子汉。去了一趟孤儿院,我受到很大激励

10岁那年的儿童节,爸爸带我去了一趟孤儿院。那个地方距离我家不太远,去之前,爸爸告诉我,那里的孩子都没有爸爸妈妈陪伴。我就问爸爸:“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为什么不和他们在一起呢……”爸爸拍着我的头说:“去了你就明白了。”

这个孤儿院坐落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一进院子,就看到几间陈旧的房子。在院长的带领下,我们走进教室、宿舍看望这些孤独的孩子。院长还介绍说:“这些孩子来自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他们的父亲、母亲是谁,他们的背景如何,他们的身世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

我走到一个名叫沙奇的孩子身边,和他交谈起来。后来,爸爸告诉我,这个孩子是被人从一条叫“奇星路”的一个建筑工地的沙堆上拣来的。沙奇不爱说话,却很喜欢画画。在他的本子上,我看到了许多小兔子,活灵活现的。他还告诉我,将来他要当一名画家。望着沙奇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我生活在那么好的家庭环境里,有爸爸妈妈的疼爱,还不好好学习,简直太不知足了。

后来,我们又到孤儿院的其他地方转了转,见识了许多条件比我差,却比我有理想的孩子。这次经历,让我感觉很惭愧,又很受鼓舞。

心理解读

你带孩子去过孤儿院吗,如果没有,就尝试一下吧。在孤儿院里,许多智障残疾儿童在与生命顽强地抗争着,他们是那样的坚强、那样的乐观,对未来充满着期待。让孩子和他们接触一下,感受一下这种振奋人心的精神面貌,能让孩子学会知足和感恩。

今天,许多孩子享受着父母的疼爱,不但在物质上过着优厚的生活,而且也很少参加家务劳动,很少体验吃苦的感受,很少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幸福。所以,许多孩子并不知足,也不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诲。

长此以往,孩子就容易被娇生惯养,不懂得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甚至产生许多消极想法。有一个孩子曾经对考大学发牢骚,他说:“如果我的父母有能耐,我就可以直接去美国读书了,还用为了高考挤破头吗?”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听了这个孩子的感叹都会很伤心的。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让他们安心读书,却不被孩子理解,他们甚至责怪父母不能送他们出国。这种不知足、不懂得感恩的思想,在当今孩子中很有市场。

事实上,父母从来没有想过索要子女的回报,但是他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不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带孩子去孤儿院看看,让他们看到生活在更低层的同龄人,他们就能认清自己的位置,在对比中发现自己正享受着关爱和幸福,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专家建议

建议一: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

让孩子经常注意社会上还有一些没房屋住的家庭:有因父母丧失劳动力而陷入贫困的家庭;有因残疾智障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士;还有因生活无着而在街上乞讨的人们。相信在看过他们的艰辛生活以后,孩子们会对自己舒适的生活有另一种体会。

有一对住在华盛顿的夫妇,他们很富有,但却常常为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而烦恼。他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了要什么有什么,并无偿接受他人服务的生活,至于服务他人,那简直像火星那样遥远。这对夫妇意识到,如果让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下去,那么他们的孩子将来就可能会遇到生存的难题。因此,他们觉得必须帮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

于是他们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活动。在感恩节假期开始的前一周,由父亲告诉全家:“这次感恩节我们要做点不一样的事。”听到这话,孩子们立刻坐得笔直,因为通常在这种情形下,父亲会告诉大家一些特别有趣的活动,例如到巴拿马群岛去玩小艇拖曳降落伞。但这次却不一样,父亲接着说道:“我们要一起到救济中心去,到那里去侍候穷人和流浪者吃感恩节的晚餐。”由于父母的坚持,孩子们只好去了,但一路上孩子们并不很高兴,他们很奇怪这次父母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到救济中心服务他人!若是朋友们知道了会怎样想?但是当天发生的事情却完全出乎孩子们的预料,而且之后也没人能想到有哪一天会比那天更美好。他们在厨房里忙来忙去:把火鸡和调味料捧上餐桌,切南瓜派,添了无数杯咖啡。他们在小孩子面前扮小丑,还听那里的老人们讲了许多以前的感恩节的故事。这对夫妇看到自己孩子的举动简直开心极了,他们知道这次行动是非常成功的。

果然,几周后孩子们又要求去救济中心侍候那里的圣诞节晚餐!他们终于懂得了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和行动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道理。

建议二: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

城里孩子生活很幸福,却很少有人知足,更不要说懂得感恩了。让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能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

12岁的王华由于家境比较富裕,从没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但是1999年暑假的经历却成了她一生难忘的记忆。

那年,她随父母到了安徽大别山区。在那里,他们落宿在一户农家。农户家有一个和她同岁的儿子杨阳,长得又瘦又小,个头比她矮了一大截。

杨阳家的房子是用泥土和茅草建造的,屋里黑洞洞的,除了一张破旧的桌子,再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了。杨阳的家里很穷,为了挣学费,瘦小的杨阳常常要去砖窑帮忙挑砖坯。从山脚下把砖坯挑到半山腰的砖窑,一趟挑6块,一块2分钱,每天挑10趟,可以挣1元2角钱。杨阳那瘦小的身体,是怎么完成这么艰苦的劳动的啊!

还有村里的其他同龄伙伴,他们为了挣足学费,得经常上山打柴、采药、捉蝎子……那些采蘑菇的小姑娘,常常因为受到毒蘑汁液的刺激而手肿得好大;那些捉蝎子的小男孩,身上、手上留下了蝎子蜇过的痕迹,而一个蝎子才卖5分钱!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就是为了上学呀!

看到这些,王华的心里沉甸甸的。她掏出50元钱放在杨阳妈妈的手里,真诚地说:“阿姨,以后我会帮助杨阳的。”

回来以后,王华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再吵着要妈妈买新衣服了,也不再挑食和吃零食了。整整一个暑假,王华没有吃一根冰棍,而是用省下来的300元钱买了文具、衣服寄给杨阳。她还经常给杨阳写信,鼓励杨阳用功学习;杨阳的每一封回信,王华都认真地读上几遍,还要指出错别字。在王华的帮助下,本来学习成绩不太好的杨阳,成绩提高了很多,还被选为中队委员。

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友,会使城里的孩子们发现:蓝天下,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跟自己一样住着高楼,喝着牛奶,还能看到电视;“祖国的花朵”,并不是都可以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整洁的校服,喝着早餐奶,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堂的!有了这种认识,孩子就能重新认识自己,学会知足和感恩。

建议三:引导孩子以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人生在世,不可能所有的事全如人意,一味地陷入不如意的忧愁中,只能使不如意变得更不如意,而微笑却是击败忧愁的最有力武器。对孩子来说,只有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才能走好每一步。

王女士经常对儿子说,无论发生多么不愉快的事,都要快速调整心态,让自己笑起来,让自己快乐起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境界。一次下班回家,王女士听见儿子在他的卧室嚷道:“吵死了!”同时,听到他用力划了什么,王女士没在意,继续去客厅看报纸:“吵死了!”儿子又嚷了起来。

王女士知道孩子一定有什么烦事,否则不会这样。于是,她走进儿子的房间,看到孩子正坐在写字台前,作业本上竟然用铅笔划了几道痕迹。“有什么事,和妈妈说好不好?”王女士问儿子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儿子却没好气地回答:“我不说!”“他的文具盒丢了。”这时,奶奶在客厅说。“妈妈,我的文具盒找不到了。”儿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讨厌死了,我不去上学了!”儿子经常为一点小事就伤心得不行,这个文具盒肯定让他一个下午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