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成学术经验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4 07:52:40

点击下载

作者:戴锦成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戴锦成学术经验集

戴锦成学术经验集试读:

前言

八闽雄都,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名医佳士,代有师承,术业专攻,著述浩瀚,底蕴深厚,流派纷呈,发岐黄之秘,传生平之学。远自三国时期,侯官董奉与张仲景、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其医精德诚被后世尊为“杏林始祖”,照耀千秋。北宋林士元善治蛊毒,名闻京畿;何希彭的《圣惠选方》成为医门传之以立业、病者持之以活命之著作。南宋杨士瀛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和《仁斋直指方》等名著,剖前贤未言之蕴,摘诸家已效之方,扬家世之传而独树一帜,金、元、明、清各代医家多宗其说;朱端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等,被后世称为“产科之荟萃,医家之指南”。明代萧京的《轩岐救正论》,阐发《灵》《素》之蕴,推究水火阴阳之秘。清代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卷帙浩繁,贯穿古今,堪称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百科全书,其中《医部全录》为方书之渊海,证治之津梁;陈修园的《南雅堂医书全集》和《医学三字经》等,著书以阐前人之旨,为业医者之摫。近百年来,闽医相授,医学相传,名医辈出,学派林立。究其特点有三:一是家学渊源,底蕴深厚,真传妙术,世医显赫。历传十世,如连江陈氏儿科;历传七世,有壶山林氏内科,善化坊孙氏妇科,桂枝里陈氏儿科,塔移影林氏儿科;历传五世,有凤山郑氏内科,永泰俞氏内科,连江陈氏妇科、内科,苍霞洲李氏儿科等。二是著述传世,济人以术,授人以渔,扬芬杏林。闽医多有“诗书世其家,岐黄游其艺”的深厚文化底蕴,常有援儒入医,杏林文苑,一脉相通,彰显特色。

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创建于1954年,为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首家政府创办的公立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汇集了大批国内外著名的中医名家,如中医内科的赵棻、朱梅南、陈子超、郑慕韩、严守正、周绍奇、肖熙、范德荣等,中西医结合的庄子长、林松波、郭云庚、赵竟成、郑文琼等,中医外科和痔疮科的陈树榕、李笑风、郑则敏、陈民藩等,蛇伤科的黄守林,中医妇科的孙朗川、孙幼鸣、郑兰芬、孙平抚等,中医儿科的王著础、刘幼岩、林古恒、邹素庵、李学耕等,针灸推拿专家杨希贤、梁栋富等。作为一代省内外知名医学专家,他们既博采诸家,又各有师承,既熟通岐黄之学,又勤修新知,或擅治伤寒,或长于温病,或重视气化,或善遣时方,或法贵补土,或擅长滋阴……在闽医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随着时光的流失,一些名老中医的逝去,新一代中医工作者中能真正灵活应用辨证论治精髓解决临床问题的“上工”为数极少。因此中医传承工作至关重要,迫在眉睫,而中医医案研究是保留、总结、继承和发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重要举措,这就是我们编写《闽医传薪录》丛书的思路。弘扬瑰宝、造福桑梓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要使闽医问世行永,必籍于文,须载于籍。

学习中医,上大学不难,毕业不难,读硕士、博士也不难,因为这些都可通过努力学习而得到,惟难于读经典、拜名师。新一代中医中能真正灵活应用辨证论治精髓解决临床问题的“上工”为数极少,有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没有名师指导、言传身教,学习中医殊难登堂入室,甚至有虽浩首穷经而实际上尚未得入门径者。因此,要真正传承好中医,除了要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其他重要著作外,还要重视学术传承,经验传承,重视医案医话的学习。医案医话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中医智慧的结晶。中医医案中附有按语,医案按语是引用中医经典理论对病证诊疗过程进行分析归纳,从而体现出医者的临证思维和学术思想之精华。医案是保留、总结、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重要方法,是中医临证的精髓。医话短小精悍,是著者有感而发,信笔写来,直抒其辨证论治的思路,使人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常有茅塞顿开之感,获益良多。因此,本套丛书以闽医传薪为主线,以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重点,精选闽医名师,分批辑入成册,集中反映闽医毕生所学和临床经验之精华。诸位名医治学严谨,厚积薄发,不吝秘术,广求传播,所述医案,治必效验,不仅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其中也不乏创造性。然闽医博大精深,本人才疏学浅,虽统稿再三,修删不少,仍难免有疏误不周之处,恳请同道、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更正。郑 健2010年8月于福建省人民医院第一章 名医传略

戴锦成,男,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38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农村。幼年家贫如洗,由于父亲和叔叔积劳成疾,无力就医,早年就相继病逝。戴锦成童年时在百会穴旁边长一毒疔,未及时治疗变成脓毒血症,危及生命,经治愈留下永久性疤痕;且目睹农村缺医少药,乡邻常困扰于医药,故暗立心志,长大后定当医生,保护家人,并治病济民。因家贫,母亲常年劳累,吃尽苦头,积劳成疾,经常患病,戴锦成此时学医已初窥门径,能及时为她悉心诊治,母亲90高龄才离开人世。每年清明或其他时间回老家,戴锦成均为老乡义诊;学校组织学生下乡进行社会实践或其他活动,也都积极参加义诊。

1955年戴锦成初中毕业,回家务农并任乡农民业余学校校长,1959年高中毕业时旋即考入福建中医学院(现为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专业(本科6年制),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数十年来,戴锦成历任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系学位评审副主任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首届教学成果专家评审委员、校教学督导成员,以及福建省普通高校优秀课程专家评审委员、福建省高校卫生技术人员中级职称评审副主任委员、2001年福建省重大科技(医药卫生)立项专家评审委员、福建省中医内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戴锦成尚兼任学校中医系中共党总支委员、系教师党支部书记等职,并为《福建中医药》杂志特邀审稿人员。

戴锦成长期担任多层次(本科、专科、研究生、西学中班、中医进修班、夜大、成教函授、港澳台学生、外国留学生等班级)、多学科(中医内科、金匮要略、男性病诊疗学、讲座等)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由于讲课生动,讲解精辟,且能理论联系实践及本学科进展情况,针对不同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受到师生好评,为此戴锦成曾先后获得校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朱梅南兴医教学奖、优秀共产党员等共13次荣誉称号。1995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30年”荣誉证书,并获福建省人事局奖励浮动工资一级。戴锦成曾在教师节感慨地写了一首小诗曰:“黄金貂皮不羡慕,如痴如醉执教鞭,博极医源研岐黄,授业解惑四十年,蜡炬成灰终不悔,春蚕吐丝谱新篇,精诚敬业传正气,桃李芬芳满园妍。”戴锦成培养的学生遍布祖国城乡和世界各地,后起之秀多已成为中医的中流砥柱。

戴锦成在教学和临床诊疗中,十分注重汲取他人优秀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特点,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数十年来多次带着学术论文参加全国和省级、地级,以及海峡两岸的有关学术研讨会。20世纪90年代亦曾受邀赴韩国、马来西亚等地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和临床诊疗工作,为中医走出国门和传播境外,尽了绵薄之力。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倡导的“大医精诚”是戴锦成的行医准则,在临床教学中身教重于言教,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要求学生对患者应有怜悯之心、博爱之情,视病人如亲人。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戴锦成临床诊疗技术日益精湛,始终坚持中医的诊治特色,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力求精练,且常以价廉的数味中药治愈多种疑难杂症,深得患者赞誉。如有位慢性泄泻患者,大便日行4~5次,西医拟诊慢性结肠炎。历时两年余,花两万多元治疗未见效果,戴锦成用痛泻要方加味及鸽子1只,配枸杞、山药(或莲子),服用1周,患者排便基本正常,嘱再服3~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数月未见复发。又一位81岁高龄退休教师,因血尿在某省级医院住院,经膀胱镜等项目检查花一万多元,反见小便失控,常尿湿裤子,痛苦万分,随即出院求治于我。根据症状辨证为:年高肾虚,膀胱受损,气化失常,尿漏不止。拟补肾缩尿、益气固涩为治,方用缩泉丸加味。另用猪膀胱1个,洗净,配缩泉丸加枸杞、党参、杜仲炖服,放食盐少许,饮汤吃肉。7剂后功效显著,再服汤药10剂巩固,1年后随访一切正常。又如台湾有一位17岁男孩,因家庭琐事纠纷,与其堂兄斗殴,被其父打了个耳光,立即倒地,四肢抽搐,不省人事。少顷苏醒,忽然暴怒,持刀追逐,欲杀对方。遂请我校毕业的台湾研究生诊治,该生束手无策,即致电求教于余。余认为此属心肝之火暴发,上冲脑窍,致神志一时错乱,指导其用龙胆泻肝丸15g、安宫牛黄丸1粒,用温开水溶解后灌服。每日3次,服用两天后,患者神安志定,恢复正常。1992年戴锦成受邀赴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医专科研究中心、中医学院、中医师公会参加学术交流,进行临床诊疗3个月。其时有一位患鼻咽癌的警官患者,化疗后咽干涩痛,鼻腔烘热、干燥,口干,吞咽困难,痛苦万分求治于余。我用麦门冬汤加味,令患者连服5剂,大显疗效,患者竖起大拇指直说“OK”以赞扬。又如一患者两膝关节疼痛,难以步行,更不能上楼,余针药并施,3天见显效,患者还把用过的银针带走以作纪念。类似上述病例,不胜枚举。

戴锦成诊治不孕不育症经验丰富,近年来各种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症患者日益增多。婚后不孕不育不仅是病理现象,同时也是社会问题。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能因丈夫或者妻子不能生育子女而给家庭带来痛苦和失望,甚至造成家庭不睦和而破裂。因此,医者有责任在搞好计划生育的同时,积极开展不孕不育症的研究和治疗,让每个家庭既无多子女的忧虑,也不因没有子女而苦恼。为此戴锦成和夫人刘瑞芬(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合作开展不孕不育症的研究和诊治,并取得显著疗效。数十年来,我们治愈此类患者三百多例,使之喜得子女。患者事后常寄赠其新生儿照片和书信,绣上“送子观音”或“良医良术”、“仁手仁心”等锦旗,以表示感谢。

戴锦成执教、从医近五十年,认真研习、探究岐黄之术,所谓“求真知效黄帝百询岐伯,研国粹弘中华千载经典”。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心得、经验并予以总结,撰写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如“顽固性头痛辨治心得”、“补肾活血治疗男性不育症”、“金匮要略辨证方法”等五十多篇;出版专著有《中医杂病论治》、《戴锦成医论集》,并参编《金匮习题集》(任副主编)、《不孕不育防治285问》、校注《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等12本,共八十多万字;曾获科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优秀图书著作奖等6项。

戴锦成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身负教师和医师的双重身份,职在培养合格、优秀的中医师,为患者拯厄救危,数十年来都是如此身体力行的。戴锦成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科学理智,与人和谐,诚信正直。中华医学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只有与时俱进展风采,开拓创新铸华章,教书育人,薪火相传,方能使中医后继有人。医者应有普济救民之心,才能成为苍生之大医。故而戴锦成虽然年逾古稀,迄今仍然活跃于临床为患者服务,并坚持临床带教,认为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生。第二章 学术经验第一节 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发热是人体正气抗拒病邪和人体内在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那么为什么要独立地来研究讨论它呢?因为外感内伤均可见到发热,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均可发生,涉及范围广。如果对发热能深刻地认识、了解、研究,对辨证施治提高临床疗效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病因病机(一)营卫之气调节机体的正常体温

正常人的体温为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所管理,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和散热,保持产热和散热这对矛盾的动态平衡,所以人体有相对的恒温。中医学认为,机体正常体温的调节是营卫之气的调和,因为卫乃表气,捍卫全身肌表;营乃水谷之精微,化血营养之液质。正常情况下邪从外入,卫气与之争持,营液推动卫气以助之,邪正相争而产热增多,但卫气推动营液发汗而散热亦增多,于是体温可保持正常。(二)病邪是引起发热的病因

中医学在千百年前对发热即有明确的认识:认为外感发热的病因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入机体以致邪正相争而发热。国内部分专家讨论发热,认为“外邪是外感高热的病因”,这种外邪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致病因子,古人称之为“六淫”。尤其重视温邪的致病作用,如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此外又有“邪毒”、“疫毒”之说。温热邪毒而致病并非单纯物理致热反应,而是极为严重的毒害病理表现。它一方面可以直接造成机体功能紊乱和组织的损害,产生中毒证候;另一方面又能损害机体抗感染的防御机能,加重感染的程度。

内伤发热的原因也很多,如血虚、阴虚、气虚、阳虚、气郁、血瘀、食滞等,其共同的病机是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偏衰、偏盛而发热;有时亦兼有外感。就内伤而言,既有外感而致内伤,又有七情劳倦、起居饮食等不同情况,彼此夹杂,各有偏重,其病理变化亦较复杂。(三)正虚邪盛,营卫失和

阴阳失调是发热的主要病机。外邪入侵,在机体正衰邪盛的情况下,邪毒炽盛以致营卫失和,卫气被遏(郁)而发热,营液不能推动正气,汗孔闭致散热减少而发热也。“正衰”是致病致热的内因,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气必虚”是也。

从西医学的观点来看,各种致热原激活了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使其释放出白细胞致热原,白细胞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中枢兴奋、散热中枢抑制而形成发热。实验研究证明,“正衰”就是致热原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有利环境。(四)由“毒”致热是发热的主要病理因素“毒”来源于病原生物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它们成为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中枢兴奋、散热中枢抑制,导致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以致发热。黄星恒研究员认为“毒”随邪来,热由毒生,“毒不除,则热不去,变必生”。亦有学者认为“热由毒生,变由毒起,邪是毒的依存条件,毒才是致病之因”。因此治热治变必须以清热解毒贯穿始终。近年来静脉滴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显示了其药理作用的优势。

综上所述,外感发热的病因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入机体以致邪正相争而发热。内伤发热的主要病因是脏腑气血亏虚,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失调而致偏衰、偏盛而发热。

图2-1为发热病因病机示意图。图2-1 发热病因病机示意图二、发热辨证分型(一)临床常见12种热型

1.发热恶寒  多见于外感病,如感冒、风温等病证。

2.寒热往来 多见于少阳病,疟疾、外感或内伤引起局部气血凝滞也可呈现寒热往来。

3.发热不扬 多见于暑湿或湿温之初及外感风热病情较轻者。

4.高热不退 多见于急性热病,如阳明经证或温病气分证。

5.低热持续  多见于阴虚血亏,午后低热。湿热不化者多见终日低热、缠绵不退,午后热度稍高。

6.热势不定 多见于脾气虚弱兼有郁热者。

7.骨蒸潮热 多见于肺痨阴虚内热,或其他消耗性之慢性疾病。

8.身热夜甚 多见于温病邪入营血,或湿热之邪侵入下焦以及阴血亏虚之病证。

9.黄昏见热 多见于瘀血发热,《医林改错》所谓“晚发一阵热”者,如瘀血内阻、郁热内蕴之病证。

10.发热如狂 此见于外邪侵入与血相搏、邪热入腑的蓄血证,如发热有汗不解、少腹硬满疼痛、烦躁谵语,甚则发热如狂。

11.真寒假热 多见于寒证病的严重阶段,这是阴寒内盛、阳气衰弱、格阳于外的假热。

12.真热假寒 多见于热证病的严重阶段,这是邪热内伏、阳热不能外达、格阴于外的假寒现象,又称热厥证。(二)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的鉴别

外感发热多为实热。初期热不高,中期热势高,变化迅速,脉数,可见烦躁谵语,甚则神昏动风(抽搐)等兼证。热久可伤阴之虚,转为虚热。内伤发热多属虚热。热度低为多见,但有时也表现高热(白血病的发热),或本虚标实之热。外感后期亦可见虚热,其热度一般波动无常(无规律),时高时低,有脉细数等虚热之象。现将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的鉴别列表如下(表2-1)。

此外,内伤发热还要注意与湿温病鉴别。因为在外感热病中,湿温病多缠绵不休难愈,热度不高,波动不大,其热不扬和内伤发热有相似之处。因为湿为阴邪,自旺于阴分,故常表现为午后身热;加之湿邪郁遏,津气难以上供,可见口干咽燥症,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阴虚。如用柔润阴药,则二阴相合,锢结不解。再者,湿阻气机常见胸脘痞闷、体重乏力等症,湿邪下注大肠则便溏,这些又常被误认为是气虚发热的倦怠乏力、腹胀便溏。若投甘温益气之品,必致气机更加郁滞,湿热愈加不能宣化,迁延日久。因此,临床上遇到久热不退的患者,不可一概轻易地诊断为内伤发热,应细加辨证,前者有实证可据,后者有虚证可寻,一实一虚大有区别。但另一方面,外感发热拖延日久,余邪未尽,而正气已损,可有内伤发热的表现,但仍有外感发热的病理特点。表2-1 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的鉴别

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发热常互有联系,可互相转化,或彼此兼夹。如气郁发热,日久不愈,可伤阴耗津转为阴虚发热。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和血虚又可以互相影响,故除气虚单纯发热外又可与血虚发热混合出现。气本属阳,气虚进一步发展又可导致阳虚,故气虚发热和阳虚发热可互相兼夹等。同样内伤发热和外感发热也可互相转化或兼夹。因此,我们在临床时要用发展的、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去综合分析、处理各类的发热,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三、西医学发热的鉴别诊断

1.感染性发热 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螺旋体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

2.非感染性发热 变态反应与过敏,结缔组织病,血液病,肿瘤,组织坏死,内分泌代谢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失调,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3.发热鉴别诊断的提示 发热伴呼吸系统症状,发热伴腹泻,发热伴神经系统症状,发热伴腹痛,耳鼻喉病引起的发热,发热伴淋巴结肿大。

4.发热患者病重的征兆 体温骤降到正常以下,持续高热,卧床不起,异常消瘦,身上长疮,呼吸困难,尿量减少(一昼夜500ml以下),面色呈青灰色、土黄色,神志不清,惊厥昏迷等。发热病人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高度警惕,及时抢救。四、发热的治疗方法

1.发汗退热法 适用于外感发热。凡是外感时邪引起的发热,起初都有恶寒,即使发热甚,仍然有恶风不欲揭去衣被,此时治疗以发汗为主,《内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若风热外感,发热恶寒,汗出口干,苔薄黄,脉浮数;治用辛凉发汗退热;方用银翘散加减。风寒发热伴有恶寒,无汗,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而数;治用辛温发汗退热;方用荆防败毒散或麻黄汤加减。发汗退热时必须注意,汗能损伤津液,过汗使汗出不止,可造成亡阳等不良后果。故一方面应掌握适当剂量,另一方面需考虑患者体质:阳虚者,宜助阳发汗,方用麻黄附子汤加减;阴虚者,宜滋阴发汗,方用加减玉竹汤;气虚者,宜益气发汗,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暑邪感人而发热则用清暑退热法,方用新加香薷饮加青蒿六一散;若感邪营卫失调者(营弱卫强,正不胜邪而发热者,一般热度37.5℃~38.5℃),则用桂枝汤,以解表发汗调和营卫而退热;若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营卫失调,而致低热缠绵不去,则用桂枝汤加参、芪益气,归芍养血。桂枝汤调和营卫不仅治外感时病,也可治内伤杂病。

2.和解退热法 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证。根据寒热的偏重可分别选用:寒多热少者,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寒热并重者,则用小柴胡汤加减;热多寒少者,选用蒿芩清胆汤;热在少阳偏于气分之际者,则用柴胡白虎汤加减;热在少阳偏阳明腑证,用柴胡加芒硝汤加减;偏于湿邪在募原亦见寒热往来,则治用化湿兼清伏热,用达原饮加减。

3.表里双解退热法 适用于发热时表里之证俱见,或传变后,表邪未尽而里证已急。如少阳、阳明同病而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下满痛者,可用大柴胡汤加减;若太阳、阳明同病以发热腹满为主,则用厚朴七物汤加减治疗。

4.清气退热法 适用于热邪熏蒸于阳明气分,热盛伤津。症见高热面赤、心烦汗出、口渴喜饮、舌苔黄燥、脉洪数,方用白虎汤加鲜芦根、金银花、竹叶之类。若热邪未解、气阴已虚者则选用生脉、白虎合方随症加减。

5.清营凉血退热法 适用于热邪由气分传入营血分,病势险急,见于温病极期或疔毒走黄。如壮热心烦或有迫血妄行之症,可选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加减,同时配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选用醒脑静脉注射液。

6.清热解毒退热法 适用于一切火热瘟疫或疮疡热深毒重之证。如发热烦躁、口干咽燥、脉数舌紫绛等,方用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清瘟口服液等。

7.通便退热法 适用于邪传入中焦,胃中热盛,与积滞相结而成热结胃肠、腑气不通之证,方用承气汤之类加减。若水不行舟者,用增液承气汤。邪实而气阴俱虚者,用新加黄龙汤。邪入心包腑实而发热神昏者,用牛黄承气汤。

8.清热止痢退热法 适用于湿热疫毒侵及肠道,气血凝滞、传导失司。症见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方用白头翁汤加减。

9.清化湿热退热法 适用于感受湿热病毒,或因素蕴脾湿不化,又复感外邪者。症见发热不扬、汗出热不解等,方用三仁汤加减。若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以致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则治用通淋利水退热法,方用八正散加减。若素体阴虚,又兼湿热留恋则见头晕腰酸、低热、咽干唇燥、脉细数者,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10.滋阴清热退热法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阴血亏损、阴虚内热之证者。有潮热者用清骨散加减;无潮热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味。若邪热深伏阴分,邪不出表,混于气血之中以致暮热朝凉,则治宜养阴透热退热法,方用青蒿鳖甲饮加减。若血虚发热则用补血益气退热法,方用八珍汤加减。

11.引火归原退热法 适用于肾阴亏虚,相火外越而致发热,属于阴亏于下、阳浮于上的所谓“龙雷之火”上越者。症见发热、头晕腰酸、两足发冷、舌淡红、脉虚大无力,治宜滋肾养阴、引火归原“导龙入海”,用金匮肾气汤加龙骨、牡蛎、磁石,重镇潜阳,浮阳归宅,诸症可平。

12.甘温除热法 这是针对气虚发热而设,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头晕乏力,短气懒语,易生感冒,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13.疏肝解郁退热法 适用于情志不畅,郁久化火而发热。热势常随情绪的变化而波动,并伴见胸闷肋痛、口苦、脉弦数、舌红苔黄等,所谓“五志过极皆从火化”,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14.活血化瘀退热法 适用于瘀血发热。大致有如下几种:各种外伤,瘀积不散,红肿热痛,甚则败血为脓,高热不退,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方用五味消毒饮加活血之品。若热入血室而发热者,则用小柴胡汤加减。若血瘀内阻、瘀热内蕴则见潮热或发热,所谓“晚发一阵热”者,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若阴虚夹瘀发热则治用滋阴活血退热法。若产后恶露不下,气机不利,营卫不通而发热者,则用生化汤加益母草、川牛膝、鸡血藤等。五、结束语

发热是人体正气抗拒病邪和人体内在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于外感、内伤的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能见热清热,必须进行综合分析,辨证施治,本文设有治疗发热14种方法,病情单纯可单独应用,病情复杂者可用二法三法合用进行治疗。外感发热以祛邪为主,内伤发热治当以保护气血津液、恢复正气为前提。虽然体温很高,却不能当做外感发热来对待,应据中医的特点以证审因、以因论治,分别给予立法选方,随症加减,灵活应用。第二节 论甘温除热法

甘温除热法是针对气虚发热而设的。《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这可视为甘温除热法之先声。李东垣继承发扬甘温除热法,他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为热中论》指出: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可导致阴火内生,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在“甘温能除大热”理论的指导下,首创补中益气汤为治疗主方,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徐彬《金匮要略论注》亦说:“小建中汤……建立中气,此后世补中益气汤之祖也。”但气虚为什么会发热?甘温为什么能除热?这种热的性质是什么?多年来医界一直众说纷纭,无统一答案,本文就甘温除热的机理和证治探讨如下。一、甘温除热法的机理

甘温除热法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如下几种学说:

1.烦劳则张说 素体脾虚,中气下陷,每逢过度劳倦,脾阳泛越以致发热。《内经》曰:“阳气者,烦劳则张。”人体阳气在过分烦劳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亢盛而外越。

2.虚阳外越说 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谷气不能上输,中气下陷,虚寒内生,阴盛迫阳,虚阳外越,导致发热。

3.气陷阴虚说 中焦虚寒,脾阳下陷,不能腐熟水谷,气化功能失常,阴液生化减少,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导致发热。

4.气虚心火说 饮食失调,损伤脾胃,阴血生化无源,以致阴虚内热,心火独盛,脾胃气虚与心火内炽,二者互为作用,火乘土位,导致发热。

5.湿热阴火说 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中气下陷,谷气下流,蕴为湿热,促使少阴(肾)相火上升,导致发热。

6.虚人外感说 脾胃气虚,营卫失调,卫阳虚不足以卫外,复感外邪,正不胜邪,邪陷入内,火热蕴伏以致发热。体壮之人,感受外邪,正邪斗争剧烈,导致发热。

综上所述,几种学说虽各有见地,言之成理,但基本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这种发热根本原因是由于脾胃气虚引起的内伤发热。笔者认为“烦劳则张”说,既有理论依据,又能指导临床实践。因为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又为元气充盛的根源,脾胃健,元气足,虚火敛而下降,而气虚多为过度劳累,以致脾阳泛越,导致发热。二、甘温除热法的证治

甘温除热法是针对气虚发热而设的。气虚是机能衰退的病理表现,在某些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及疾病的恢复期均可见到气虚现象。气虚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热势起伏不定,或高或低,可见到多种不同的热型,因此对气虚发热必须掌握如下几点:

1.发病缓慢,病程长,有长期反复不愈的、间歇性的、不规则的发热。有的自觉无热,而测体温却有升高;有的见弛张型的高热(如白血病的发热,有时可达39℃~40℃)。一般气虚发热多为37.5℃~38.5℃的中低热型,而且具有发热不恶寒或稍怕冷、得衣被则减的特点。

2.有脾胃气虚、中气下陷的证候,如少气懒语,口淡无味,烦热而口渴,或咽干而欲热饮,纳减身瘦,脘腹作胀,大便质软或溏泻,倦怠嗜卧,面色不华,或颜面、下肢浮肿,或自汗,易患感冒,小便清白。

3.一般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虚数,或洪大,重按无力。

气虚为什么会发热?上文虽阐述了各种不同的学说,但这热的性质究竟属哪一种呢?经旨有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之训。张景岳又说过“气不足便是寒”。这说明阳虚、气虚均属虚寒证候,其治疗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那为何气虚发热要用甘温的补中益气汤来除大热呢?那么甘温除热是否属于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呢?不!甘温除热是一种强壮疗法,由于身体虚弱不能抗邪,故扶正祛邪,使元气旺盛,增强机体抗邪能力,而达到逐邪之目的。甘温除热的“热”仅仅是疾病表现中的一个症状,并非指病因与属性。症状仅仅是疾病中的现象反映,疾病的产生有现象的一面,还有本质的一面。辨证论治正是要从现象上来辨明其本质,即所谓治病必求其本。“阳虚生外寒”,“气不足便是寒”,都是指疾病的本质,而甘温除热的“热”是疾病的现象,两者并无矛盾。甘温除热的“热”的本质同样是“寒”,是脾胃虚寒、脾阳浮越而产生的虚热。因此所谓的气虚发热,正是寒者温之、虚者补之的正治法。甘温除热法用补中益气汤,方中以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炙甘草补气养血,借甘温补中之力以扶助正气;升麻、柴胡升脾之清气,佐以陈皮、甘草调胃和中。药虽只八味,实由异功散、保元汤、当归补血汤三方加减而成的一张复方,配伍严谨,面面俱到。因此说甘温除热是针对气虚而言,其虚为本,其热为标,用甘温之品使脾胃健、元气旺、气血调、升降常、阴阳平,从而达到治疗之目的。第三节 活血化瘀法及其应用

活血化瘀法是用来治疗人体血液不畅、停滞壅闭或瘀结不散而形成瘀阻的一种主要治法。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而又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治法。

瘀血学说起始于《内经》,奠基于仲景,经历代之演变,进入清代而大为发展,尤其是王清任、唐容川等医家的努力,使瘀血学说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说。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活络效灵丹”一方,也是活血化瘀治疗法则的具体应用。该方在原有可治疾病基础上,现在又成功应用于宫外孕之非手术治疗,而获得了极有说服力的临床效果。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开展,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更为广泛,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对其治疗作用和疗效原理亦有进一步阐发,为发掘中医学遗产提供了新的内容。

现将瘀血的形成、病因病机、诊断及活血化瘀的主要方法等分别介绍如下:一、瘀血形成的原因与病机

周身气血运行不畅或局部气血停滞以及体内存留离经之血者称为瘀血。其形成之原因很多,大凡外感内伤诸病都可以出现瘀血,但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跌仆损伤 各种外伤是形成瘀血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因素,在《内经》里就有“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的记载。《诸病源候论》曰:“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若因堕落损伤即血行失度,随伤损之处,即停积,若流入腹内亦积聚不散,皆成瘀血。”脉为血之府,血行脉中,贯于皮肉脏腑,环流周身,若因伤折内动经络,使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肿为痛;或突然过度负重,内挫担伤;或手术之后,伤气伤血;或拖延失治,均能使瘀血形成。

2.各种出血均可形成瘀血(1)出血之后,离经之血未排出体外,留于体内脏腑、体腔,或积留于皮肤、肌肉,从而形成瘀血。(2)治疗出血症时,不究根源、不分阶段地专用止涩或过度寒凉之品亦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3.寒凝血滞 外感风寒湿邪,客于经脉之中,以致血行障碍形成瘀积停留。《内经》有谓“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同涩)不能留,温则消而去之”,又曰:“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4.邪毒入营 温热毒邪或伤寒入里,郁而化热,邪阻脉道,或迫血妄行,可致瘀血。如《伤寒论》说:“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伤寒明理论》说:“蓄血者……由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血为热所搏结而不行,蓄于下焦之所致。”王清任亦有“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的说法。这些均说明热邪与血液相结可形成瘀血之证。

5.气滞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景岳全书》曰:“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这说明血液能停滞成瘀,是因气已聚滞,可见“气滞”是“血瘀”的常见原因。

6.妇科疾病 由于某些原因而使经血闭阻,或产后恶露未尽而停于胞宫、经脉致成瘀血。如产后出血过多或崩漏下血,没有注意有瘀血体征而单纯用止血药,没有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可加重瘀血的产生;或外邪侵袭,如《诸病源候论》:“月经痞涩不通,或产后余秽未尽……为风冷所乘,血得冷则结成瘀也。”《医宗金鉴》也说:“妇人产后,经行之时,伤于风冷,则血室之内,必有瘀血停留。”

7.虚劳气血不足 某种慢性病或久病之后,失于调养,气血衰少,因气不帅血而成瘀血之证。如《金匮》所提之干血痨、中风偏瘫,或心脏病之心血痹阻等。

8.痈疽邪毒 毒邪积于肌肤,致使气血运行失畅,常可造成局部瘀血。

上述原因说明外感寒热、内伤气郁,以及各种外伤或出血之后,或出血处理不当等均能产生瘀血之证,形成各种疾病。二、瘀血证的诊断

瘀血证涉及范围较广,几乎与所有的脏器有关,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但是瘀血证必有其共性,从而临床出现共同征象。因此在临证时首先应着重询问病因病史,然后再进行体格检查。瘀血证的临床共同征象,归纳起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瘀血证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所以气血不通,必产生疼痛。瘀血引起的疼痛,特点是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痛如锥刺、刀割或为绞痛,受寒则剧,得暖则缓,或昼轻夜重,单纯用行气止痛药治疗效果不显,或长期顽固经治不愈,常与气候变化(如阴雨刮风)及劳累有关。

2.以瘀斑为主要表现的瘀血证 中医认为各种瘀斑是伤络血瘀的表现,包括面色黧黑或晦暗,有紫斑、出血点,皮肤暗褐色、有血缕斑纹,肌肤甲错,或腹壁青筋暴露,或唇青紫,眼窝暗黑,手掌紫红,蜘蛛痣等。

3.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瘀血证 中医认为初为气机不利,久则脉络瘀结,气血凝滞,死血内着,而成包块。在腹部可触及包块,按之坚硬,固定不移,逐渐增大,经久不消,如肝脾肿大、囊肿、肿瘤等。

4.以出血性质为主的瘀血证 伴有瘀血的出血,颜色紫暗,常夹有血块。如妇女子宫出血、经痛、经血不调;产后出血又常伴有腹痛,夹瘀块,出血后其痛减轻;如为血便常为柏油样。

5.以局部红肿为主的瘀血证 此系跌仆扭伤而致,红肿胀痛,活动受限,不任摸按;或肢体关节疼痛,关节肿胀不仁(麻木),按之较韧或皮色发紫、暗红,局部压痛明显。

6.舌诊与脉象 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紫色斑块;脉以细涩为主,但也可见涩中带弦,或沉弦等。

以上六点为瘀血证临床常见的共性。但因瘀血证涉及范围较广,根据瘀血的部位、程度、所在脏腑及病程长短等不同,其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如麻木、发热、头痛、健忘、胸胁刺痛、腹满胀痛、腰背痛、发黄、瘫痪、痛肿、怔忡、脱发、癫狂、咳喘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和瘀血有关,甚至成为瘀血证的主要表现。(1)结合西医学来看,上述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的病理变化是:①局部缺血;②循环障碍的瘀血;③各种原因所致出血后停留在体内某些器官或组织间隙的积血;④全身或局部水肿;⑤组织增生及变性;⑥神经系统的障碍引起功能失调;⑦组织糜烂及溃疡;⑧各种炎症及肿瘤等。以上血瘀证的几种病理变化在某些疾病中可表现为单一的,也可以表现为多方面的。到目前为止,和瘀血有关的疾病已经发现百余种,这也可能是活血化瘀法能够异病同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难治的疾病,用了活血化瘀法,疗效有很大的提高。(2)上述瘀血的表现虽然变化多端,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只要掌握以下要点,基本上可以确诊:①根据中医的望、闻、问、切,了解病史,问清有无外伤出血、经产、受寒、忧怒等病史,以及治疗情况。如病久屡服他药而未奏效,则当考虑是否存在瘀血。②上述的肿痛、瘀斑、包块三项主要表现中有一项或数项。③符合上述的脉舌及出血性质等。三、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对于瘀血证来说是一个总的治则,而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变化和表现,因此,活血化瘀法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应用于瘀血证的全过程,应根据疾病发展的过程、邪正斗争的力量对比、病情轻重缓急、主症与兼症关系等,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处理,恰当地运用活血化瘀法。因此,临证时根据瘀血证有寒热之别、虚实之分及合并症的存在等,活血化瘀法又分为如下几种方法,灵活应用于临床才能不断提高疗效。

1.行气活血法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又可导致气滞,当血瘀滞而不行时,也可使气机阻遏出现肿痛之候;瘀血又影响新血的滋生,新血不生,气机就不能顺畅,气机越不顺畅,血愈加不生,所以气滞和血瘀每每同时存在,其临床可见胸胁刺痛、腹满喜怒、舌体隐青、脉弦涩或肝脾肿大。如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初期、术后肠粘连等多见此症,用行气活血法治之,即以行气药与活血药并用。如郁金、香附、青皮、川芎、丹参、元胡、蒲黄、五灵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瘀血在胸胁加柴胡、枳壳;在少腹加茴香、乌药。

湖南省人民医院用行气活血汤(鸡血藤、丹参、瓜蒌、薤白、枳壳、白芍、谷芽)治疗各种胸痛,有效率达92%。笔者在临床时治疗各种胸痛用上焦宣痹合瓜蒌薤白汤化裁(枇杷叶、郁金、瓜蒌、薤白、苏梗、香附、丹参、乳香、没药、元胡、枳壳或加鸡血藤)疗效满意,益气活血治术后肠粘连亦取得满意疗效。

2.软坚祛瘀法 中医认为初病气机不利,久则脉络瘀结,气血凝滞,死血内着而在体内逐渐形成癥积包块,即所谓“久病入络”,症见癥积包块或坚硬不移,时或疼痛,腹部青筋暴露,肌肤不仁(麻木感)或肌肤甲错(皮肤如鳞甲、松树皮样),两目暗黑,舌边青紫、瘀斑等,经理气化瘀收效不显。如肝硬化、内脏肿瘤、疟母、宫外孕等,应以软坚药与破结祛瘀药并用,如桃仁、红花、枳实、鸡内金、鳖甲、牡蛎、硝石、丹参、土鳖虫、虻虫、水蛭等。

山西医学院治宫外孕(休克型及不稳定型)用宫外孕1号(丹参、赤芍、乳香、没药、桃仁)。如已形成包块者即于宫外孕1号方中加入破血行气、善破癥瘕积聚的药物三棱、莪术,即宫外孕2号方,以消血肿包块。该院16年来已治宫外孕七百余例,免除了患者手术治疗的痛苦,效果较好,总有效率达90%以上。宫外孕2号方作用机制示意如下(图2-2):图2-2 宫外孕2号方作用机制示意图

3.散寒祛瘀法 寒为阴邪,性主收引,机体感受寒邪则与血相结,血得寒则凝以致寒凝血瘀。症见少腹冷痛、隐隐不已、日轻夜重、得热则减、畏寒形倦、苔白腻、质暗红或青紫、脉沉迟或涩等。如痛经、产后腹痛、冠心病等以温经与活血药并用,如桂心、干姜、蜀椒、附子、小茴香、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等。代表方有少腹逐瘀汤,温经汤,大建中汤加红花、桃仁等。

病案举例

惠安崇武一渔民,男性成年人。

患者就诊时舌质暗黑,苔白腻,脉缓,饮食少进,腹部胀痛,头晕腰酸,膝软无力,全身酸痛难卧,入夜尤甚,曾服独活寄生汤、益阴补肾之品及西药保太松等均未见效,而饮酒则其痛稍减。患者因长期海上作业,寒湿侵犯与血相结,脉络痹阻不通则痛,故诸症丛生。拟温经祛湿、活血通络为治。

方药:附子6g,干姜6g,桂枝10g,薏苡仁15g,茯苓10g,车前10g,当归10g,川芎10g,乳香、没药各5g,鸡血藤30g。服上方6剂,舌质暗黑退近半,诸症均减。药已中病,照上方再进,并嘱以肉桂粉1~2g泡黄酒一小杯饮服。2周后复诊,病告痊愈,一切如常。

4.清热解毒活血法 是清热解毒与活血药并用,用于治疗因热伤络、血液内瘀之证;或者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热毒内蕴所致的瘀血,即血毒互结,血败为脓为肿。单以清热解毒法往往效果不佳,如与活血药并用则立显良效,如乳腺炎、阑尾炎,脉管炎等。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忍冬藤、红藤、赤芍、归尾、穿山甲、川芎、乳没、桃仁等。代表方有仙方活命饮加减(金银花、赤芍、归尾、穿山甲、皂角、乳没、甘草、花粉、防风、贝母、白芷、陈皮)及和乳汤(蒲公英、金银花、当归、川芎、青皮、香附、浙贝、穿山甲、桔梗、甘草)。

病案举例

例一 陈某,女,38岁,惠安县张坂公社玉婷大队爱农民。1975年6月11日初诊。

患者畏冷发热(体温38.8℃),左乳房局部红肿疼痛,外科医生动员其手术,患者拒绝,要求内服中药治疗。患者当时伴见口干、舌红苔黄、脉数、纳常、寐差、二便如常,此乃热壅气滞、瘀血阻络发为乳痈。治宜清热凉血、活血通络。

方药:金银花、连翘各15g,赤芍、蒲公英各30g,穿山甲、丹皮、黄芩各10g,甘草3g。3剂。

二诊:服上方寒热除(体温37.1℃),左乳房肌肤不红不痛,肿块变软。药已中病而见其效,照上方再进。

例二 龚某,8岁,晋江县永宁公社干部的孩子。1976年5月29日初诊。

患者一周前感冒发热,经治疗后感冒除,嗣后双下肢逐渐麻木无力,不能行走,强力行走亦感困难而跌倒,卧床帮助其抬腿30。,撤去外力则不能自举而无力下落。饮食欠佳,口干不喜饮,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脉数,舌红苔薄微黄而腻。西医检查颅神经(–),双上肢腱反射消失,肌力正常,无肌肉萎缩,双下肢肌力4级,膝踝反射均消失,病理反射(–),感觉检查大致正常。化验检查血常规、腰穿常规、总蛋白总量均在正常范围(血沉16mm/h,中性粒细胞0.72,单核细胞0.87,体温36.7℃)。西医拟诊:①双下肢无力;②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可的松加葡萄糖滴注,以及乌洛托品、青链霉素、维生素、细胞色素C等治疗,与此同时邀中医会诊。中医辨证:该患孩长期进食肉蛋牛奶之品,湿热内生,湿热与血相结,痹阻脉络,诸症丛生。拟以清利湿热、活血通络为治。

方药:苍、白术各6g,黄柏10g,牛膝10g,薏苡仁15g,桑枝10g,地龙10g,木瓜10g,赤芍10g,宽筋藤10g,忍冬藤15g。5剂。

二诊:服上药麻木减,下肢能抬举80。不下落,但仍不能行走,便秘未解除,照前方加大黄6g、甘草3g,2剂。

三诊:服上方大便通畅,两脚稍有力,下床扶着可行走,照前方去大黄、甘草,加板蓝根15g、黄芪20g、当归6g,7剂。

四诊:能独自行走,但上下台阶,脚仍无力。此贼邪将尽、体虚未复,用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加减,再进7剂,最后以健步虎潜丸调理而收功。

5.泻下逐瘀法 是以泻下药与活血祛瘀药并用。患者内有瘀血停滞兼见腹胀满痛、大便秘结、小便自利、舌红脉实等症,可用泻下逐瘀法,目前为急腹症常用治则之一。如治疗阑尾炎代表方——大黄牡丹汤,大黄、芒硝苦寒泻下,荡涤肠中湿热蕴结之毒,使之速下;桃仁破瘀行滞;丹皮清散血分之瘀热;冬瓜子散腹内结聚,共奏泄热逐瘀、散结消肿之功效。《药品化义》说大黄有斩关夺门之力,专攻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秘瘀血、女人闭经;芒硝味咸软坚,因咸走血亦能通经闭、破蓄血,《珍珠囊》也说“芒硝能去实热,涤肠中宿垢,破坚积热块也”。

病案举例

李某,女,成年,本校职工。

患者恶寒发热,体温38℃,右下腹疼痛拒按,便秘,里急后重,小便正常,纳谷减少,脉弦数,舌红苔薄黄而腻。外科检查疑阑尾脓肿(如鸡蛋大),妇产科会诊则疑附件脓肿,各持一方,给予消炎止痛处理一致,与此同时邀中医会诊。中医辨证:湿热内蕴,热与血结,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治宜清热泻下、活血祛瘀。

方药:金银花、连翘、赤白芍、三棱、莪术、大黄、川楝、槟榔各10g,木香,乳没各5g,败酱草、鬼针草各15g,甘草3g。2剂。

二诊:服上方寒热退,大便通,里急后重除,月经来潮,量多色红,夹有瘀块,腹痛亦减。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方药:金银花、连翘各10g,生地15g,赤芍10g,川芎、当归、丹皮、茜草、仙鹤草、旱莲草各10g。2剂。

三诊:服上方腹痛除,月经将净,唯腹胀纳呆。治宜健脾消食。

方药:党参、茯苓、鸡内金、山楂、神曲各9g,怀山药15g,陈皮6g,木香5g,甘草3g,同时配服四环素片及维生素C。2周后妇科检查下腹部包块消失,病告痊愈。

6.渗利活血法 是以利水药与活血消瘀药并用。某些疾病水肿的产生与瘀血有关,所谓“血不利则为水”。如慢性肾炎等水肿,中医认为其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中脾气的运输和肾气的开阖最为重要,若水湿内停则可导致气滞血瘀,累及肾,即水湿与血气相互壅结,脉络阻滞,瘀血内生,而致水肿。治疗一方面用渗利之品,如车前、泽泻、猪苓、茅根等以利其水湿;另一方面用活血祛瘀药,如当归、川芎、红花、丹参、益母草等祛除血脉瘀阻,使血流通畅。与此同时,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脾虚者佐以健脾利水,肾虚者佐以温肾利水,脾肾两虚者佐以温脾肾、渗利水湿。

血尿赤浊,尿中有血块,小便不爽或排尿涩痛者治以琥珀(研末冲服)、大黄、桃仁、红花、血余炭、木通、萹蓄、滑石等,既能渗利化浊,又能止血化瘀。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院以活血化瘀为主(当归9g,川芎9g,红花15g,丹参15g,益母草30g)治疗慢性肾炎47例,痊愈者36例占67.5%,显效者6例占12.76%,好转3例占6.38%,无效者2例占4.26%,总效率95.73%。(《新中医》,1976年第1期)。笔者用本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亦取佳效。

7.扶正祛瘀法(1)益气活血法:是以益气与活血药并用,治疗机体功能低下、阳气不振的瘀血证。如中风后遗症、气虚型的冠心病等,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虚则气行无力,血行迟缓,脉络不通形成瘀血之证。王清任曾谓:“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益气(如黄芪、党参、怀山药、白术)与活血(如丹参、川芎、桃仁、红花、三棱)并用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若肢体不温用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益气通阳,其他归尾、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均为活血通络之品。

冠心病心绞痛的气滞血瘀是标,心阳不宣、心气不足等脏腑功能低下是本。因此对虚象明显的冠心病应加入补虚药,通补兼施或用通-补-通方药交替使用,针对性强,可提高疗效。(2)益阴活血化瘀法:是以益阴与活血并用,治疗身体虚弱或失血之后,阴液亏损伴有血瘀者。诸如痨瘵、虚劳之类疾病,以百合固金汤、沙参麦冬汤等加减,药物可选用知母、阿胶、茜草、桃仁、藕节等。

血环流周身,充盈则通,亏损则迟缓,若血少体弱,脉络不充,久之亦可致血瘀,即所谓血虚留瘀之证。因此,血虚证的怔忡,可在面色苍白、消瘦的基础上,出现瘀血之候,妇科之痛经、经闭等病亦可见。其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如腹痛加元胡,腰痛加杜仲、枸杞,心悸、怔忡加枣仁、远志、柏子仁等,此所谓“祛瘀生新”。

病案举例

江某,女,成年,惠安县黄塘公社尾园大队农民。1976年7月21日初诊。

患者上月因宫外孕出血1600~1800ml,术后虽然输血400ml,但出院后仍常头晕眼花、腹部胀痛、心悸。此次月经复潮,小腹疼痛,经量少,色淡夹瘀块,腰酸带多,口干纳常,二便正常,脉缓重按无力,舌质淡苔薄,此乃血虚夹瘀块之证。拟以益阴活血、化瘀止痛为治。

方药:生地15g,白芍10g,川芎10g,当归10g,鸡血藤10g,丹参10g,香附10g,杜仲10g,续断10g,黄芪15g,怀山药15g。3剂。嘱其平时适当增加营养,以调补其虚(四物汤炖血肉之品)。

1977年8月3日,因白带颇多来诊,询问服上方后情况,诉: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