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5 16:32:04

点击下载

作者:殷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试读:

前言

语言符号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会影响到使用者的思维。对同一句话的理解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认知、情绪与行动。汉语言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会侧重于不同的含义,发展到今天也会造成一些词的意义的收缩与泛化,从而给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流实践带来困扰,并形成障碍。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产生价值;语言是有生命的,在交流中它的生命价值得以绽放。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的过程,对教育的研究必须依靠语言,也必须琢磨我们所使用语言的真正含义。家庭教育已然成为当代的热点话题,广大家长朋友们如饥似渴地通过阅读、听课等方式接受着各种教育概念、原则与方法的指导。但是在如火如荼的家庭教育指导图书与新媒体推文中,经常可以见到人们对各种教育概念的多元理解,如“幸福”“自由”“规则”等,进而给教育指导实践带来困扰。当教育专家在和一线教师或家长交流时,因为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偏差,常常会导致意想不到的误解。

文字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衍生出了新的含义,使用文字的人的不同也会使对其的理解产生巨大的差异,但是文字的本义却会在流传中得以保持。那么,我们如何从汉字的构造与流变中把握其核心含义,从而避免理解与交流的误解与困惑,并对今天的我们带来启发呢?

本书从当前家庭教育图书与文章中选取了120个常用教育词组,根据家庭教育的角色要求与观念更新、教育艺术与方法以及儿童发展规律与培养目标将其分成上、中、下三篇,每篇由约40个词、80个不重复的字组成,从字源角度分析梳理,并根据现代教育理念阐幽抉微。

本书不是一本文字学训诂类书籍,也不追求教育学严格科学概念的界定,而是试图从对汉字最初的意义的发掘中找到对家庭生活与教育的启示,为教育交流与幸福生活增添一点智慧。上篇 角色要求与观念更新一、家庭教育的角色要求1. 家庭家,让孩子坚信它的温暖

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家是他们最初的活动范围,也是他们的避风港,在这里有围墙保护他们,有家人照顾他们。

家,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家,居也。”《康熙字典》:“《诗·周南》宜其室家。”

家是有基本财产的,能让家人免于挨饿,这在现代社会是很难体会的,因为物质越来越丰富,社会保障越来越好,人们对大家庭所带来的供养和庇护变得不再那么依赖,而在世界上一些贫困地区,家的保护意味就浓厚得多。

现代文明社会,我们对家庭赋予了更多的精神意味,无论我们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会对家庭充满信任、依赖和期待。当我们“受伤”时,我们希望家能庇护我们,给我们疗伤;当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会想回家和家里人一起分享。

无论我们走多远,心都向着家的方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要让孩子相信,家门会永远向他敞开,让孩子能够毫无顾虑地回家,家能够包容他的一切。

家,一门之内,只有生活在其中,投入爱与包容,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感情与温暖。庭,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尊重《说文》:“庭,宫中也。”《康熙字典》:“《玉篇》庭,堂阶前也。”“宫”是指房子,后来更多指帝王住的房子,“宫中”是指由房子围起来的庭院。因此,“庭”的意思就是堂阶前的院子。

堂通常是正厅,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地方,庭是再往外的院子,也就更为公开。

中国有“堂前教子,堂后教妻”一说。堂前,大体上就是公开地教训孩子,而要和爱人沟通,则需要隐秘,就在堂后,是在后“室”中。

在古代,“庭诰”“庭训”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告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家训。看到这些字,我们不难想象出家庭会议中父亲站在台阶上,孩子垂首站在台阶下聆听教诲的场景。

那是封建家长制的生动写照,父母教训孩子不需要顾及孩子的隐私,在庭院中面对家人公开教导孩子,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听到,这样做有利有弊。

好处很明显,在多子女家庭中,可以避免私下教导孩子让兄弟姊妹间产生嫌隙、嫉妒等不良情绪,这对现在多子女家庭有启发意义:在对孩子提要求时,尽可能让其他孩子都在场,做到公开要求,公平对待;还有就是能够让所有人都明白要求,从而形成心理氛围,做到家庭所有成员都能知晓遵守。

弊端也是明显的,公开教导使孩子没有了隐私,一个孩子的不足或隐私被暴露在家庭所有成员面前,这样容易伤及孩子的自尊,以致使其形成逆反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因此,哪些问题需要在公开场合对孩子进行教导,哪些要保护孩子的隐私,这可能是现代父母需要思量的。2. 夫妻夫,做个顶天立地、有担当的男人

成年男子才能称之为“夫”。《说文》:“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康熙字典》:“《礼·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因此,“夫”字象形兼会意。

象形,“夫”字在甲骨文字中象站着的人形(大)上面加上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的“一”,会意成年男子束发加冠,把头发束起来,戴上帽子,成年了。

丈夫是指成年男人,反之,没成年的男人不能称之为“丈夫”。现代家庭心理学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始于两个独立男女的结合所组成的家庭,其准备条件就是婚姻中的两个男女在生理上是成熟的,在人格和经济上是独立的。

现实世界中,很多家庭的困境和悲剧来自于不够独立的两个年轻人,他们在各方面都依赖上一代,自身无法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会意,一根绾头发的簪子加上大形的人,就成了丈夫。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我把这根簪子假想成能把家庭内外各种事情梳理清楚,团结家里所有人,特别是能理顺妻子与自己的父母之间,以及祖辈和自己的孩子之间的各种复杂的情感纠葛与关系的丈夫。

大丈夫绾起的不仅是头发,还有自己的责任。女孩子要找个独立、有担当的男人做丈夫,女孩子要确信自己能让这个男人学会承担起一个男人所应有的责任。妻,做与丈夫平等共进的女子《说文》:“妻,妇与夫齐者也。”意思是与丈夫相配的妇人。现代汉语中的“夫妻”是相对共生的一对概念,古代汉语中的夫是指成年的男子,丈夫不是与妻子相对称的概念,它的内涵更广,而妻却是与夫相配的,没有夫就没有妻。妻是依存于夫的,这反映了封建时代夫妻关系的不对等。

现代汉语中丈夫几乎就是和妻子对等的概念,这也是时代发展、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夫妻关系)趋于平等的体现。

这里主要从“齐配”的角度,超越古代汉语的意义限制来谈它的现代意义。

齐配,首先是门当户对。这在封建时代是指婚姻关系中男女的两个家庭的社会地位是不是对等,有明显的婚姻等级观念,需要摒弃。但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门当户对”的齐配,不是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家庭背景的男女不能在一起,而是夫妻双方要充分理解不同“门户”出来的人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不是层次不同,而是类型不同,需要多些平等的观念,而非抱怨指责。

齐配,是独立,不依赖。对女子来说,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独立有个性的女子最有魅力。当然,男子也一样。

这里的独立不仅指经济上的,更多指精神上的,男子渴望女子的依恋,同时又不能接受包袱式的依赖。

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夫妻都渴望在精神层面上成为可以交流的对象,女子要“与夫齐”。在现代,对丈夫也提出要“与妻齐”和“夫妻相配”。否则,疏远、厌倦就在所难免,道德、法律和责任可以规范行为和关系,却挡不住渴望精神交流的心。3. 父母父,做孩子的规则边界与行为表率

这几年,父亲们的日子不好过,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都被归结为父亲角色的缺失,社会上一波接一波地掀起了对父亲们的声讨: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孩子任性缺乏规则感;校园暴力……

父亲,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才算称职?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如何把握?这都让很多年轻的父亲们感到困惑。《说文》:“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康熙字典》:“《释名》父,甫也。始生已者。《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

父亲,社会规则的代言人,孩子规矩与边界的设定者。

曾经的社会“男主外,女主内”,女子很少参与社会活动,而男子在社会上行走,会将社会要求和规则带回家庭,让孩子能够从小在家庭中练习遵守社会规范,便于他们日后顺利融入社会。

因此,父亲是孩子应该遵守的规矩的制定者,他代表要求和规则,如果不给孩子设定规则,孩子没有规矩,则是父亲的失职。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古代很多名人教子的家规、家范、家书等都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弟子规》就是基于《论语》中的一句语录展开的蒙学集成。

父亲除了立规矩,还是家庭规则的维护者和执行者。通常,古代是不鼓励母亲惩戒孩子的,而父亲才是教导孩子规矩的执行者,大抵这样的分工,保证了孩子不至于没规矩,也不至于因为教导过于严格而缺少安全感,这在“母”字中再述。甲骨文的“父”是一个人右手执杖的形象,扮演着对孩子进行教化的角色。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不鼓励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使用暴力,但是父亲对孩子的教导责任是不可或缺的。

父,在古代还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因此父亲不仅是硬邦邦的“执法者”,还应该是“率教者”。也就是说父亲应该用行为做表率,做社会的模范,做孩子的示范。

父亲不一定每时每刻陪在孩子身边,但一定要做孩子的规则边界和行为表率。母,孩子可以依恋的情感归属人《说文》:“母,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康熙字典》:“《广雅》母,牧也。言育养子也。《释名》冒也,含已生也。……《仓颉篇》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母字是象形字,是女字加了象征乳房的两点。也有说母字像一个人怀里抱着孩子,还有说像在给孩子哺乳的女子。

母亲,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是要给孩子哺乳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却存在着各种情况下不为孩子哺乳的母亲,如中国古代的贵族常常会为孩子找乳母;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多母亲出于保持体形或者嫌累等原因,放弃了哺乳。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级医疗机构都在呼吁母乳喂养,这是从生理角度出发。实际上,从心理角度出发也是如此。

给孩子哺乳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益,对亲子关系以及儿童心理发展也很重要。首先是亲子关系,在给孩子哺乳的过程中,母亲的体温、气息、气味、喃喃细语等都在向孩子传达母亲的信息,以及母亲对他的接纳与爱。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与孩子之间也在建立正向的积极关系,这是影响孩子终身的生物基础。不想哺乳,又想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是很难的。《康熙字典》:“《增韵》慕也。婴儿所慕也。”这里的“慕”首先指孩子的生理需要,需要乳房获得滋养,其次指母亲的安全与情感的基地性质。面对外界,孩子需要在情感上拥有安全感,需要和母亲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在这个维度上,给孩子的情感慰藉就是精神的“奶水”,有些孩子和母亲不亲,就是因为这方面的“精神奶水”不足。

孩子一生都在寻找和确定这样的亲密关系,且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4. 亲子亲,在陪伴中让孩子感受到爱

孩子和你亲不亲,要看和你有没有交往,有没有产生故事。不论这个故事是快乐还是悲伤,你在这个故事中是穷困还是富裕,在当时看来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正确还是错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变成亲子间美好的回忆。因此,从亲子间有没有故事能看出他们之间有没有感情,故事越多感情越深,当然这样的故事应该是温暖的。《说文》:“亲,至也。从见,亲声。”“亲”的本意是靠近,是到达,是在现场,用来解释它的字是“至”,“至”是鸟从天而降,飞下来到达地面的状态。

因此在讨论“亲”时,不能忽略了“到达,靠近,在一起”的“至”的本意。

很多父母纳闷儿,自己生了孩子,孩子怎么不跟自己亲,却和老人,或者保姆亲。其实,这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父母没有在场,或者说没有亲临现场。不亲临现场可能不耽误孩子学到知识,却很难使孩子和父母建立亲密的感情。《康熙字典》:“《注》慈爱之心曰亲。……《周语》慈惠保民,亲也。”从这可以看出仅仅“至”还不够,只是在孩子身边,一定会和孩子亲吗?不一定。

是不是在情感上对孩子有慈爱之心,才是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根本?

父母的爱是多样的,有溺爱、暴戾的爱、关爱、慈爱,前两种爱是以爱孩子的名义爱自己,情感指向是自己,父母被自己的情绪控制,孩子感受到的可能不是爱,而是焦虑、恐惧;而关爱和慈爱是对孩子的,是对孩子有爱心,以宽厚的爱引导孩子向前。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真挚情感,并会因此对父母产生亲近之感。子,开放地走在成德的路上

子,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

在唐代以前,“子”用来指子女,后来专指男孩、儿子。现在专指儿子。

造字时的“子”字是以襁褓中的孩子象形的,说明子有着无穷开放和发展的可能。“子”,不仅用来指孩子、儿子,还用来指时辰,如子时(23:00—次日凌晨1:00)。《说文》:“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意思是,十一月也称子,这时阳气初动,一切都获得滋养,生命开始萌发,变化悄然发生,这时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妄动。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早期教育在孩子生命的初期,要给予他们更多“阳气”,让孩子多动手、多接触大自然,让孩子生活在安宁稳定的成长氛围中。这些都是生命的积累,不能急功近利地马上让孩子学习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反馈的知识。《康熙字典》:“《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人以为称”“人之嘉称”,强调了“子”既是人的发展之始,又是人的发展终点,目标就是让孩子成为有德行的人。

亲子,孩子需要亲近,父母对孩子表达慈爱,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父母要帮助孩子亲近道德,使其成为有道德的人。5. 祖孙祖,做帮助孩子成长的人《说文》:“祖,始庙也。从示,且声。”《康熙字典》:“《广韵》始也,上也,本也。”“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本义为“生育”,从人类繁衍的角度看,祖是生育我们的男人,同宗的祖先是同一人,所以人们会因此形成归属感,进而增加凝聚力。

后来从“祖”字的含义中引申出了“增加人口”“增加帮手”“增加力量”的意思,因为祖先繁衍出了众多的子孙,一方有困难,彼此之间就会伸出援手。人丁兴旺,在社会福利和保障不健全的时代,是祖辈留给子孙最好的保障。

现在的社会,家庭规模越来越小,祖辈给子孙帮助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首先,最直接的是通过带孩子、做家务等方式给晚辈提供帮助;其次,给子孙留下财富或遗产;第三,有的祖辈会留下家规、家训等精神层面的财富,给子孙留下人生的启迪。

可是,有的祖辈在帮忙带孙辈时没能教会自己的子女如何为人父母,他们实际上没能给子女提供真正的帮助,反而“剥夺”了年轻父母掌握新本领的能力,这就不是“给力”,而是懈力,让自己的儿女只是拥有了帮手,而不是力量。还有的祖辈在孙辈成长过程中承担了“代劳”的帮手角色,他们帮孩子背书包,代替孩子处理问题,充当孩子与人交往的代言人,等等。

这些都不是为子孙增加力量,而是用所谓的爱削弱了子孙生存的能力,有朝一日,当子孙毫无责任感时,这些祖辈才开始感到压力,到那时,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将积重难返。孙,不要让他被爱束缚《说文》:“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孙”的金文字形象用绳索捆绑小孩,意为少年俘虏。《康熙字典》:“《诗·小雅》神保是饗,孝孙有庆。”“孙”,本意是儿子的儿子,这是一个事实陈述,看起来没什么好讲的,只是一种关系,也就是“续”的意思。

在现代社会中,再一次咀嚼“子之子”,我从中品味出了三代人的关系,“子之子”非“祖之子”,祖辈带孙辈,本质上是帮助自己的儿女,因为带孙辈不是祖辈的责任,而是为自己的儿女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作为年轻父母更要有这样清晰的意识,那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父母的孩子,他们做多做少都是对你的关心和帮助,年轻父母要有感恩心,不能把父母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否则就会破坏三代人之间的平衡。中国民间有句话“一代管好一代的事”,这句话清晰地表述了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界限。“用绳索捆绑小孩,意为少年俘虏”这个意思在古代战争期间很常见,在现代家庭生活中,捆住孩子有形的绳索没了,但是捆绑孩子的精神枷锁可能还不少。

首先,长辈要注意避免用爱的枷锁捆绑儿孙辈,限制孩子的各种探索行为。在安全的基础上,长辈要给孩子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

其次,要避免用关系和道德绑架孩子“我和你妈妈哪个好?”“我带你,照顾你,你不感恩?”这些话语背后是祖辈和孩子的父母之间展开的竞争,通过这种“竞争”,两方中的一方或许可以得到片刻的满足,但伤害的却是孩子的心灵和孩子与自己之间纯粹的关系。6. 兄弟兄,用爱滋润兄弟情谊“兄”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为“口”,下为匍匐的人。《说文》:“兄,长也。从儿从口。凡兄之属皆从兄。”“兄”字的小篆字形从口,从儿,“儿”是古文“人”字,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康熙字典》:“《通论》口儿为兄。儿者,人在下,以兄教其下也。……《诗·小雅》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父不在,长兄为父”,这是传统家庭伦理观点,可以使兄弟之间分出尊卑,以达到维护家族稳定、祖先能够得到持续祭祀的目的。“兄”作为“祝”的本字,是向上天祈祷的意思,指兄长作为父亲的代表祭祀上天和祖先。也有将兄长作为训诫弟弟来理解的,下面的儿(人)是指弟弟,兄长有义务和权力教训自己的弟弟,使“家齐”。

现代社会,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首先兄弟和父母的关系再也不是谁隶属于谁,而是两代独立的个体,父母不必然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孩子,父母也不再需要维护一个大的家族,家庭变得越来越小,摆脱了带有依附色彩的亲子关系,兄长也不再需要承担父亲的角色去管束弟弟。

其次,随着亲子关系的变化,兄与弟的关系从权威式的管教变成了平等的爱,他们平等地享有父母的爱,又平等地爱着对方。

当下,因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很多年轻的父母没有与同胞兄弟姊妹相处的经验,在二孩开放的形势下,这些年轻的父母自己有了两个孩子,他们因为缺乏组织多子女家庭的经验,会本能地让年长的孩子让着年幼的孩子,或者让年长的孩子做表率,这看起来维护了家庭的稳定,但是无形中却增加了年长孩子的道德压力和心理冲突。

要让兄弟姊妹之间平等地爱着对方,正如我们平等地爱他们一样。弟,在尊重中追求平等《说文》:“弟,韦束之次,弟也。”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的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康熙字典》:“《释名》弟,第也,相次第而上也。”

因此,“次第”是“弟”的本意,形成了同辈中的层次感。“次第”是对出生先后顺序的确认,是事实说明。

基于出生先后,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要求,在古代“弟”通“悌”,如孝悌,都是下对上的伦理要求,“悌”是弟弟对兄长的恭敬,所谓兄友弟恭。

平等是尊重的基础,很多尊重中都有上下高低之分,兄对弟的“友”是平等的,弟对兄的“恭”也应该是平等的。

平等并不是简单的对等。兄,因为出生早,年龄长,力量大,阅历丰,这些都是他的优势。因此,哥哥在生活中对弟弟的爱带有更多的保护和宽容成分。同理,弟弟也必然因为上述原因对哥哥抱有崇拜和依恋之情。

哥哥要避免“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弟弟在各方面都会赶上兄长,这时兄长要转换思维,不要把弟弟的依恋当成尊重,把弟弟的独立当成对自己的违背。避免永远的老大心态,这种心态渴望的不是尊重,而是不平等。

弟弟避免“依小”。与对兄长恭敬的“悌”对应的是弟弟在道德上的优势心理,“我小,你该让着我”这样的心理也是不平等的,是弟弟利用自己弱势的地位形成的不平等的心理。

新时代,新的同胞伦理是彼此尊重,彼此平等。7. 朋友朋,关注和孩子共同学习的人“朋”字最早见于象形文字甲骨文中,表示一种货币衡量单位,大概在殷商时期是和“利”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中原地带很少看到南方海洋里出的贝,所以物以稀为贵,王常常将它串起赏赐给人,贝美丽的花纹排在一起就像鸟聚集在一起。《说文》:“朋,辅也。从人朋声。”“朋”在商周以后用来形容聚集在一起学习的人,这是时代发展催生的表达,因为当时没有学校,无法对人聚在一起学习的情形进行表述,所以就用表示鸟聚在一起的“朋”字表示。“朋”字的含义从鸟的聚集到货币单位,再演化为同学聚集在一起。因此,有研究表明,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里的“朋”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普通意义的朋友,而是“同学”,可能是一个师门出来的同门。《康熙字典》:“《易·兑卦》君子以朋友讲习。《疏》同门曰朋。”

现在孩子对朋友的理解更为宽泛,“朋”也常常是“同学”,只是他们的“同学”不是限定在学校范围内的正式的同学,就某个兴趣爱好共同学习的人也可称之为“同学”,如对某个游戏感兴趣,共同参与某项运动,一起切磋某项技艺的人,都可以称其为“同学”。

父母和教师除了关注孩子在学校等环境中的正式同学之间的交往外,还要关心他们因为共同爱好而自然组建起来的群体,这种因为兴趣爱好相同所形成的联合能力可能超过与学校同学之间的联合能力。“朋”中有利,这可能是人聚集在一起的原始冲动。当下,很多家长会把孩子送到名校就读,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孩子在学校除了学习还可以交友,这些“同学”“校友”就是将来孩子事业发展中的“朋”。这样的意识不是新鲜事物,从古到今都有,在学界、政界、商界、艺术界等,都有“朋党”之说,他们因为同学情谊相互照顾、利益共享,当然也会形成一定的圈子,破坏相关领域的平衡与发展。友,以志聚朋,终身受益《说文》:“友,同志为友。”在甲骨文中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就像旧友重逢,二人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表示友谊。“同门曰朋”,即师从同一个老师的人称为“朋”;“同志为友”,即志同道合之人可以称为“友”。《康熙字典》:“《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

在现代,学校里的“朋”有“同学”之实,却不一定有“同志”之间的志同道合。现在的孩子把所有谈得来的人都称之为朋友,这是需要帮助孩子厘清的。事实上,一个人可能有很多“朋”却不一定有很多“友”,也不可能有很多“友”,“友”是珍贵的,他们因为“同志向”而聚集在一起。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对自己有没有朋友很在意,有的孩子甚至会为自己有没有得到朋友的认同而焦虑。这是孩子自我概念形成的需要,也是孩子自尊的需要。父母此时需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朋友观,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点。在孩子以后的成长岁月中,他们受朋友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超越教师和父母的权威影响,中国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此理。

要想有真正的朋友,或者说在“朋”中找到“友”,最关键的我认为还是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志”,然后用自己的“志”去碰撞出更多的志同道合之人,才能发现为数不多的“友”。

有些人一生“朋”无限,“友”不多,其根本原因是他自己都没能形成稳定而明确的“志向”,只以利益相交的“朋”最终都会因为“利尽友散”,此时再感慨世态炎凉为时已晚,其实一切问题根源都在自己身上。8. 管理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文》:“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康熙字典》:“《疏》管,如篪,六孔。”自然规律,也称自然规则,是自然界颠扑不破的基本规律,谁不遵守谁就会受到惩罚,没有人会例外。大自然用它稳定的没有例外的规则约束着我们,让我们敬畏,也让我们安定。

管好一个国家,需要有稳定的法律,所有国民不需要额外争取什么特权,只要在法律的框架中生活,就是安全和自由的,这是基本的常识。相反,如果一个国家中的大多数人都在找人托关系,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利益,或者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那么这样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混乱,越来越不公正,也越来越政令不畅。

管好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所有员工首先需要了解的可能不是文化,而是这个组织对所有人的基本要求,如何穿衣,如何作息,如何请示汇报,如何请假销假,等等。糟糕的组织内部则会有拉帮结派、内斗消耗自身实力的情况发生。

管好家庭也不例外,家庭首先在于管理,因为亲情,很多时候家庭规则不是明示的,而是彼此心照不宣、不言自明的。这就可能带来很多问题和误解,一些家庭冲突不断、内部暗流涌动的原因就在于此。没有稳定的、共同遵守的家庭规范,就只能不断通过冲突才能让适合这个家庭的规范浮出水面,而多年的磨合已让家庭成员遍体鳞伤。

管好亲子关系,父母需要和处于不同阶段的孩子一起探讨大家都接受的规范,避免让孩子在纠结和猜测中成长。理,不通则痛《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康熙字典》:“《前汉·循吏传》政平讼理。”

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没有规则是不可想象的,这些规则可以是外部强加的,以维持稳定和谐的局面,也可以是内在的、渴望的秩序。

无论内外,管的基本都是我们的行为,而不顾及内心,也就是说不论你的内心想什么,怎么思考,但是你的行为必须在一定的框架内,只要我们能按照一定的外在行为行动就可以,至于你的思维则可以通过文学和艺术等形式来表达。因此,这些文学和艺术创作大体上就可以理解为对自由和突破规则的渴望。

文学和艺术创作是社会规范管束“理”的突破口,通过另一种非行为的方式把不同的声音表达出来,以达到“通”与“痛”的平衡,“管”与“理”的和谐。

对孩子的教育也一样,管教是必不可少的。管教是对孩子行为层面的要求,是不论你理不理解都需要接受的。对孩子而言,大部分规则都走在他理解能力的前面:如幼儿对电的理解和对孩子的安全保护;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学习;中学生对性别交往的理解与性教育;等等。

因为这些差别,管教的艺术性就凸显出来了。

教育的“理”,是行为管理中的认知和情感。

认知梳理的是认识,是对成人世界规则的解释,不仅要让孩子知其然,还要让孩子知其所以然,因此对孩子说清道理很重要,而有些父母和教师却始终说不清那些应该能讲明的道理。道理说不清,情感必然受阻。

理,要把孩子心中积郁的不解与情绪导出来,让管理在教育中取得平衡。9. 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

孩子需要教,他们不是天生具有自己所需要的每种能力,那些非遗传决定的意识、知识和能力都是需要在教和学的状态下得到的。

教是有意识的行为,是成人世界的努力,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下一代的指导与训练。

学是孩子主导的过程,教了不一定会产生学,学也不一定是教的结果,而可能是孩子主动理解和汲取的过程。

以学定教,这是教育的科学体现,也是教育的艺术过程。

父母不从孩子学的角度思考教,那孩子所获得的进步只是孩子的本性使然,而不是父母所能把握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向是努力让父母知道孩子是怎么学的,是如何受影响的,作为父母应该在环境创设、榜样示范、沟通说服、行为导正等方面有意识地学习提高,从而使自己有能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说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是上对下,或成人对孩子,现在也可以泛化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指导、受教育者依指导而行的过程。还可以理解为教育者的榜样示范和受教育者效法的过程。《康熙字典》:“《广韵》教,训也。《玉篇》教,令也。”“教”,有教化之义,是上行而化成以下。教育者要能力行,端行,才能化民成俗。一国如此,一家也不例外;古时如此,现代也不例外。

教,是人类的独特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保障之一。

父母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也在反思和自我学习着,这也算是个体层面上的教学一体、教学相长吧。育,养子使作善也

如果教是方法,那么育就可以作为目标来看待。教育孩子是希望他做个好人,能做好事,能向善,从善。

家庭应该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孩子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待人接物的态度都要围绕着善进行教育,这些体现一个人基本道德水平的方面不应该被家庭教育所忽略。

无论在什么时代,有人群的地方,道德就在起作用,一个人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还需要考虑别人的想法,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更多人的利益中去平衡和考量。

这里我还想将“育”作为过程看。“教”对大多数人来说,大体都是不差的,但所达到的效果差别却很大,我认为区别就在“育”上。“育”是过程,是坚持做对的事情,是将“教”落到实处的过程。

很多父母最困惑的不是自己不懂要如何教孩子,而是如何坚持教孩子,如何让孩子做到我们所教的“善”。

首先,观念上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接受没有一个孩子能做到“听到就能做到,做到一次就能次次做到”的观念。这只不过是教育者的期盼而已。

其次,行动上要能坚持。孩子的习惯与坚持取决于父母和教师的坚持。如果一位教师对自己布置的作业不检查,那么孩子就很容易懈怠,直至少做或不做。父母要培养孩子好的习惯也是如此,说过,要求过,沟通过,下面就没什么特别的方法了,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让孩子做到。

我们的坚持向孩子传达了“这是重要的,我会陪你一直做下去”的信息。《说文》:“育,养子使作善也。”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说到做到,臻于至善。10. 依靠依,温暖而不失独立性《说文》:“依,倚也。从人,衣声。”《康熙字典》:“《书·无逸》知小人之依。”“依”的甲骨文字形就像人在衣中。本义:靠着。

从本意的角度看,依靠、依恋的“依”是人在衣服中,人在衣服中会感觉到温暖、可靠和安全,所以要想让孩子产生稳定的安全感,就需要从小有所依靠,让他相信自己的父母,相信自己的环境是安全的。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从小给孩子这样的安全感,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需要更多的拥抱、更多的身体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感受到安全,心才能够安定下来。一个缺少爱的孩子,总会感觉到不安全,他的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行为问题。

让孩子感觉到有依靠,感觉到安全,这是他们最基本的情感需要,家长应该给予满足。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好平衡,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有依靠不是让孩子感觉到有恃无恐,不是让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我们需要平衡的是,在情感上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被接纳;在行为上、生活中,在具体的做事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让孩子认识到不是什么事都能依靠父母,也不必要万事都依赖父母。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个平衡,一则凡事都依着父母会让我们的孩子失去独立性,没有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二则凡事都依着孩子会纵容孩子随心所欲、恣意妄为。这两个“依”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靠,相亲相爱的独立《说文》:“靠,相违也。”形声字。《康熙字典》:“《正字通》今俗依附曰倚靠。”“靠”字从“非”,表示相违背。本义:相背。段玉裁注:“今俗谓相依曰靠,古人谓相背曰靠。”“靠”的本意是背靠背,是两人相背的感觉,所以“靠”下面的“非”就是背靠背的形状。

依靠的过程中,“依”是依恋在一起,情人亲人在一起,可能是面对同一个方向。相依描述两个恋人依偎在一起,这是两人面对同一个方向的状态。

而“靠”是两个人紧挨在一起,是背对背的,两个人面对的方向可能不一样,所以夫妻之间要有依有靠,就是指两个人可以依偎在一起,表示亲密的状态,同时共同面对同一个方向:抚养孩子,赡养老人,买房买车,经营家庭。就是相互依偎在一起,面对同一个方向,携手奋进。

上文提到,“靠”是夫妻俩要背靠背,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方向和取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但是所依靠的是自己的爱人,支持你的也是你的爱人,背靠背的感觉是人生中一种相对独立又相互依恋的感觉,这对于恋人和婚姻家庭来说,极其重要。

毫无疑问,教育孩子时这样的感觉也需要有,我们要让孩子对我们有依恋感,让他感觉到安全和被需要。同时,我们又不能让孩子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方向,跟着父母走,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我们不能把生命的价值寄托在对方的身上,不能因为孩子,父母才获得自身的价值,或者因为父母,孩子才获得自身的价值。我们彼此都是独立的,只有相互依靠、相互支持与鼓励,做独立自主的自己才是正道。11. 纯粹纯,一种选择的不真实《说文》:“纯,丝也。”形声字。本义:蚕丝,指同一颜色的丝织品。《康熙字典》:“《论语》今也纯俭,吾从众。……《疏》纯粹,不杂。”《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

纯色,纯种狗,思想纯洁……这些都是人们对“纯”的癖好,希望一切都没有杂质,其根源是人人都或多或少带有的强迫心理在作祟。

这样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的实例也不少见。

如为了高考,为了让青春躁动的孩子安静下来,一心一意备考,我们就希望孩子们过上“纯净”的生活,所有对复习考试可能产生影响的事情都被作为异类处理,小说、情感、运动、兴趣等都被作为杂质加以剔除。

纯粹的目标导致纯粹的行动,简单直接。这样的生活随着高考的结束一去不复返,孩子进入大学后一切都变得复杂,学业、活动、人际关系、情感生活、目标设定、自我管理……生活完整地向孩子们袭来,包裹着他们。这时,一些大学新生会感觉不适应,没人安排的生活,没有固定、简单目标的指引,如何安顿自己的生活,这成了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年轻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纯粹的教育带来了纯粹的思想。思想的洁癖对年轻人的挑战更大,曾经被父母和教师营造出来的单一价值观念被丰富的现实不断挑战,宿舍交往,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恋人关系,等等。

当然,父母和老师没骗你,只是因为爱帮你挡住了太多的来自社会的干扰因素;这个社会也没骗你,它只是向你呈现了完整真实的一面而已。当然,你可以选择纯粹,但这一定是在知道一切复杂之后的超越。

成长就是从纯粹走向复杂,再回归纯粹的过程。粹,不把你的美好强加给别人

粹,形声字。《说文》:“粹,不杂也。从米,卒声。”“卒”意为“极点”“极端”。“米”与“卒”联合起来表示“极端纯净的米”“没有丝毫杂质的米”。古同“萃”,表示“齐全”“集聚”。《康熙字典》:“《易·乾卦》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纯,是指丝不杂;粹,是指米不杂。

两字用在不同方面,但是指的意思是一致的。

相同的意思这里就不多说了,这里就古代同“萃”的意思多说几句。

当纯净美好的东西荟萃在一起,可能就会被理解成精华。如果是人,在中小学校会被称为优等生,在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在社会就是精英。

可是这些在社会意义上被认为最好的,被“提纯”“萃取”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汇集成的集体会是怎样的?是美好的叠加吗?是更美好吗?

可能不一定,因为这不符合正常的生态构成,正常的生态构成应该是充满差异性的,不同角色具备不同的功能,每个目标都有人去实现。这是符合中国古代阴阳思想的,也是符合西方哲学辩证法的。

当一群极端优秀或者极端不优秀的人集合在一起时,这样的群体就失去了多元性和生机活力,价值观容易趋同,异类则变成了需要被“拯救”的对象。

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的合理性如何被尊重,如何在此基础上讨论发展,这个话题不轻松。12. 复杂复,不断重演的家庭互动方式“復”和“複”为“复”的繁体字,“復”“複”“覆”三字本义各异。“復”为还、返;“複”为有夹里的衣服;“覆”为翻倒、倾倒的意思。《说文》:“復,往来也。”《康熙字典》:“《玉篇》複,重衣也。……《类篇》一曰褚衣。……《诗·小雅》:“言归思復。”

虽然本义不同,但其本义都可以引申出“再、又、重”等意思,所以“反復”也或作“反複”“反覆”,“重複”也或作“重覆”“重復”。

复,从上面的本义与引申义看有“往来,叠加”的意思。很多父母觉得教育孩子很复杂,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这是由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的。

生活的复杂首先就是不断重复,每天几乎都在重复相同的生活细节,日复一日,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但又是新的一天。因为重复,让很多父母忽视了教育的个体性差异。

同时,重复的生活也让很多父母走不出那个旋涡,从他们的父辈开始,到自己再到自己的孩子,一切都像是宿命般地重复着。

这种看似简单的重复有着非常巨大的力量,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走出来。要想走出这往复的境地,父母就需要多学习,跳出当下的“山重水复”,探寻到一条“又一村”的新道路。

探寻家庭教育的重复过程,就是要理解被覆盖在表象之下的问题本质,就像衣服的夹层一样,要透过覆盖在外面的表象深入夹里。

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某种深藏在家庭中的互动模式,家庭中的“复”就是这种互动模式的不断重演。杂,掩盖在纯洁的家庭情感关系中《说文》:“雜,五彩相会。从衣,集声。”《康熙字典》:“《易·坤卦》……天地之杂也。”“杂”有汇合集合的意思,如杂烩等;也有不纯的意思,且因为不纯所以价值会受到影响,如杂树等。

在家庭教育中,复杂的“杂”让人不容易理解,因为在大多数人心中,家庭从情感上看是纯洁的;从人员上看是简单的,多是因血缘关系构建起来的;从家庭教育的目标看也是为了孩子好的。

而事实上家庭教育过程的“杂”更隐蔽,更不容易做严肃的探讨。

首先,从情感上看,不就是爱吗,怎么会复杂!其实不然,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比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复杂,在社会上因为单方面的原因建立起来的感情很单一,也有时空的弹性。

而人们在家庭中却要面对生育、情感、经济、照顾、抚养、性满足、教育等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会导致很多情感得不到尊重和恰当的表达。因此,人们会努力回避家庭中情感的“杂”这一事实,只是用爱这一看似单纯的情感替代了更为丰富的情感诉求。

家庭教育中的“杂”还有目标的问题。看起来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每个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却不尽相同,如:同一家庭中有人期望通过对孩子的教育实现自己对抗其他家庭成员的目的;有人则希望教育孩子为自己争面子;有人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孩子实现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当然,也有人希望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

承认家庭教育中的“杂”是引导我们理性面对问题的起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