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岁月里破茧而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5 19:43:52

点击下载

作者:艾攸攸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自己的岁月里破茧而生

在自己的岁月里破茧而生试读:

我庆幸我没有在24岁死去

01

24岁,我依旧不相信本命年挂红能避邪躲灾这事儿,即使我妈说我12岁那年由于没有穿红色内衣而险遭车祸,我也依然没有在今年有所忌讳。

24岁,我工作两年,同时期读研的朋友也陆续走入社会,我们微信群里聊天的内容也开始从讨论美食、旅游、新书慢慢越来越多地变成吐槽老板、吐槽同事、吐槽无趣的职场。

24岁,我遇到一个30岁、天天被我叫“老人家”的人,告诉我:“年轻,不管多浮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却是没有错的。”

谁都有点不靠谱的梦想,哪怕这年头梦想越来越low、越来越不值钱。我想自己写点东西,能感动自己就行的文字;也想创立一本能承担自己理念的杂志,哪怕如今杂志阅读已经江河日下;还想有一天能成为一个作家,被出版社邀约出书,而不是自费的。

就是这么点可能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能让我在生活的低谷里说上一句“去他的”,然后把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人与事给丢掉。

24岁,我并不是一无所有,却常常想把一切都抛弃,重新来过。并且,我确实做出了一些割裂:我与纠缠不休的房东撕破了?脸,我换掉了每日枯燥乏味的工作,我花光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套我爱的、日式风格的沙发、床和大大的书柜。

这种割裂就像我要与我厌恶的生活划清界限,也是与那个日日重复而越来越世故的自我划清界限。02

罗曼·罗兰说:“大半的人在20岁或30岁时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这种死亡是慢性的,无声无息地掐紧了你的脖颈,窒息的感觉会一直持续很久。

与我同龄的或是年长几岁的年轻人,我们一边埋怨着“工作一个月,就像熬了十年”,一边慷慨赴死。有的人学会了阿谀奉承,为了工资卡上的数字和领导纠缠不清;有的人屈服于所谓的平淡安稳的生活,结婚生娃,将自己的全部心力投注到那个小小的生命,从而逃避另外世界的纷争。

这都是我身边已发生及正在发生的事情,但依旧有一些人,无论好死与赖活,他们依旧在这个大染缸里扑腾、沉淀,继而寻找。

记得大学办杂志的时候,为了一个专题,我们经常在寝室里熬夜讨论到凌晨,然后第二天一早就拿着列好的采访提纲联系采访对象、写稿子、找图、排版。我记得曾经因为杂志的一个专题被毙而与学校领导在办公室里大声地争执,从一本杂志应该展示的精神吵到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最终我没有保住那个专题,但是我犹记得我当时站直的脊背、丝毫不输的气场,一直撑到走出办公室,回到三楼的杂志社,我才放肆大哭。

那时我的理想主义,那时我的勇敢与决绝,如今依旧在我的热血里沸腾。

24岁,我想象过死亡,但我还无法与这个世界说再见,哪怕这个世界有太多丑恶与阴暗的一面,哪怕有太多的无法认同,但还有许多未完成的事情,在我的心里蠢蠢欲动。那时我的理想主义,那时我的勇敢与决绝,如今依旧在我的热血里沸腾。03

我曾经有一次离家出走的经历。青春期的时候,与父母每日每夜无休止地争执,为一碗夹生的米饭、为一道做不出的题,每一件小事都在推着我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在一次争吵过后,我带着用一年时间存上的六百块,离家出走到旁边省份的一座小城市。

我犹记得我把那封“别离信”偷偷放在小院的凳子上、推门而出的那个刹那。我头也不回地向前跑啊,我还不知道自己要坐哪趟车,但只顾着跑啊,义无反顾地冲向新的生活。

我坐火车辗转到那座城市,路上想了想,还是给我妈报了个平安,但依旧恶狠狠地说:“我会告诉你我在哪儿,但你不能追来,你要是来,我就去别的地方。”

我在那座完全陌生的小城市生活了三日,出走也变成了一个人的旅行。我游遍了这座小城周边的河流山川,哪怕每天只能吃上一碗米粉,依旧把钱都节省出来留作路费。我故意学着那里的方言和拉车的老师傅搭话:“到前头一中门口就照(行)了哈。”最终回到家的时候,身上只剩下七角钱。

我一直对这段经历引以为傲,也许是为了自己那份亡命天涯的勇敢。后来每次我妈在我耳边念叨“人这一生,图个安稳”的时候,我就会大声地唱:“原谅我一生不羁爱自由。”然后提起这段经历来证明自己的“爱自由”。

只是过了很久之后,我才知道,我妈当时已经坐车到了那座城市,为了不引起我过激的反应,一直不曾出现。

也许,有人站在自己的身后,才会做什么事情都是无惧的。

我和朋友说,我们这代年轻人如今的焦虑,是这个时代的焦虑。而朋友说,不是,所有人在这个年纪的焦虑,都有一种共性: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二十几岁的时光都是如此的震荡与艰辛,而这,却又是一生中最旺盛和最灿烂的日子。有人站在自己的身后,才会做什么事情都是无惧的。

24岁,是一个轮回。割舍掉生命中不堪的重负,我觉得我又退化为一个婴儿,就像诗中所写的:“我正含着一颗咸乳头,斜视秋阳,热浪掠过胎毛,并让我隐秘的胎记微微战栗。”

写给我自己的24岁,写给粉丝不多的片语,我庆幸我所认同的那个自我还未死去,我庆幸还对这个世界保有最初的新奇与善意。我庆幸我所认同的那个自我还未死去,我庆幸还对这个世界保有最初的新奇与善意。二十几岁的时光都是如此的震荡与艰辛,而这,却又是一生中最旺盛和最灿烂的日子。辑一我多想青春是只不死鸟自由是你不再执着于内心的反自由01

我们总是希望能多了解一些跟自由有关的事情。

比如自由撰稿人的生活,比如自由行背包客的故事,比如高呼着“自由无价”的游行队伍。

在生活织就的巨网中,我们感到不自由的状态居多。像是西川有诗:“我实在搞不懂网与生活,究竟有何区别?”生活对人有着方方面面的约束,而我们一直在渴望打破约束以获得自由。

年轻的我们都经历过青春的叛逆期,不愿意再遵从父母的管束,不愿意被他们的思想牢牢限制着自己。我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萌发和觉醒,于是我们成为世界的“反叛者”,与父母争吵,与规则割裂,或者干脆离家出走,以追寻一种能“由于自己”的生活。

成年之后的我们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与自由更加接近。谋求生存的我们又被困进了公司狭窄的格子间,还有朝九晚五的闹钟里面,偶尔真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给自己一段时间体验自由与放纵。

所以,我们会有一种错觉,自由是需要先破而立的,我们一定得打破点什么才能获取自由。

这个想法的改变,源于我读到一些关于“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作品。1939年3月,纳粹的铁蹄踏入捷克斯洛伐克,将一个宁静美丽、只能容纳六千余人的小镇特莱津变成了容纳六万五千余人的犹太人集中营。

在这个特殊的集中营中,生活着一群十几岁甚至不到十岁的孩子。他们被关押在这方寸之地,一切自由都被剥夺,难以想象他们面对着怎样的邪恶与压迫,又是与怎样的恐惧与仇恨抗争着成长。

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在1944年被毒杀于奥斯威辛集中营。然而,在这场浩劫中,他们留下的不只有他们的“悲惨世界”,他们在一位叫弗利德的艺术家带领下一起画画、办杂志——留下了4500张美丽的图画和一本叫《先锋》的杂志。

他们的画作色彩明丽、生机盎然,风景、静物,都毫无阴郁之气,而透着淳朴的童趣和纯真的人性。

集中营是地狱,是无自由之地。他们无法打破死寂一样的空气,也无法打破萦绕在头顶的阴霾。作为一个孩子,哪怕作为一个成人,他们什么也无法打破。

熊培云认为“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但随后又说其实“集中营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谈到集中营有什么用处时,要和那些渴望自由、积极生活的人站在一边”。

是的,有的约束是能够被打破的,但是打破约束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的时候你什么也无法打破,但是你仍旧能够做出自由的选择。

自由是可选择的。我相信这一点。02

如果自由是一种可选择的,那我们常常做出的另外一个选项是什么?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人的内心常常是“反自由”的,或者说常常做出“反自由”的选择。这个想法一定无法让你心服、首肯。谁不在追求自由呢?谁又不渴望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自由行走呢?

记得我刚开始工作的第一个年头,经历了一番颇为痛苦的过程。这种痛苦,倒不是所想象中的被当作小兵小将呼来唤去,也不是入不敷出、饔飧不继,而是我对工作有了一种近乎狂热的执念。

年轻的我刚刚迈入社会的洪流,总想着自己的一腔抱负,能改变潮水流动的方向;总想着能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实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写第一篇文案时打磨了两个通宵,交到总编手中的时候一脸昂扬自得。结果总编只看了一眼,便随手往众多稿件下面一压。这给了我第一重打击。三天后,依旧没有反馈意见。我小心地询问,结果得到“还未来得及看”的回复。这给了我第二重打击。再三天后,总编叫我去办公室,评说文案文笔甚好,但内容过于自我,主题不够鲜明。这给了我第三重打击。再熬两个通宵修改后,总编告知我已经使用了别的文案,本就不需要我再修改的。这给了我第四重打击。

四重打击让我一整个周末都在家中郁郁寡欢,食无味,寝不眠,陷入循环往复的自我怀疑。

我想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如今看来,不过是一篇文案而已,却影响了我整整十天的生活。我已经无法记清这十天内我读过哪些好书,和哪些朋友吃饭,能记得的就只有那一篇已读不用的文案。

对工作价值的执念,反而让工作掌控了我的生活,是我亲手交出了主导权,甘愿做其奴仆。

执念是一种“反自由”,它比外在的约束更可怕、更有力量。它是我们为自己设置的框架与枷锁,并且将自己套牢其中。

我们以为这是我们想要的,最终成了“执念”想要的。我们的思想受其制约,我们的行为受其摆布。我们的生活围绕着这一件事物旋转,而丢弃了许多自由而美丽的他物。

众生皆有执念。有的人执念于爱情,终其一生寻找与自己契合的另外一半;有的人执念于事业,拼其一生只为成就自己的宏伟蓝图;还有的人执念于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处地方或是某一个国度。

所以,佛曰:一切皆为虚幻。劝告众生放下执念。这些执念,都是我们不曾意识到内心的种种“反自由”。

工作几年之后,我慢慢学会了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我并没有辞职,没有行于山水间,没有隐于田园里,但我开始找到一种更加贴近自由的状态。执念是一种“反自由”,它比外在的约束更可怕、更有力量。它是我们为自己设置的框架与枷锁,并且将自己套牢其中。03

人的内心还有一种“反自由”的状态,就是对“自由”的执念。

人们苦苦追寻自由,于是衍生出许多自由的模型。怎样才是自由的?比如前文提到的,我们羡慕自由职业者无公司管控的工作状态,或者向往背包客们说走就走、自由来去的旅程。

曾经住在我楼上的女生,就是一位教古琴的自由职业者,有次她同我聊天,抱怨生活太不自由了,想去找份正经工作。

我一时按捺不住惊讶的神情,她见状笑了:“自由职业者其实最不自由,你不信是吧?但真是如此!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因为要挣钱啊。不太敢出去旅游,得由着学生上课的时间安排我的课余。大部分生活被上课绑住了,就算一时半会儿挣得很多,可是这些事情动不动就会侵占生活空间,很难找到平衡。”

我恍然大悟,所有对自由的倚赖,最后都有可能会变成自由的障碍。自由职业就是自由的吗?在某种程度上是的,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梁文道曾提到一个古希腊文的词汇:atopos,意思是不可归类。人们喜欢按照“理想型”寻找爱人,却最终发现“一个不能归类的人,甚至与理想的类型完全沾不上边,但他那点无法归类的东西却吸引了自己”。所有对自由的倚赖,最后都有可能会变成自由的障碍。

蒋勋也曾提到过“无法归类”,他谈论的是写小说的乐趣在于创作者可以去组合人类尚且无法探讨的新领域。“包括金圣叹所谓四大才子书,或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或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都是呈现一个天马行空、无法归类的世界”。

Atopos是无法诉诸描述、定义和语言的,我相信自由也是一种。你遇见的无法归类的爱人,你创作的无法归类的语境,这些atopos的美好,也正是来自于一种自由选择的状态。

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谈论的都是自由。德国的新人文主义艺术“自由艺术”,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自我实现理论”,也在谈论自由。

我只能说我所理解的自由,是从古典到现代乃至后现代,人类都在追逐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状态。它可以是某一方面的生活不受外力限制、束缚的权利,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超脱现实环境的最高内心境界。但是,它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权利,或一种内心境界。自由就是自由,它是无法归类的,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无法归类而美好。

所以,我们不必按照所谓自由的模型去生活,只需遵从自由的选择。自由在高处?还是自由在低处?也许都不在。

自由在你的生活中,与世间万物一样,向着阳光生长。自由就是自由,它是无法归类的,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无法归类而美好。自由在你的生活中,与世间万物一样,向着阳光生长。市列珠玑日,千金竞繁华01

一进入11月,大抵每个人的“钱包”都开始叫嚣着要释放、要自由、要去远方。

11月11日成为“购物狂欢节”,已经记不清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但是能把一个普通的日子变成节日铭刻进历史,并且被商业同行们追逐效仿,不禁由衷地对“阿里爸爸”感到钦佩。

不管如何,在我看来(相信在大部分女生看来),满世界打折、促销、让利、全年最低价的商品信息,总好过满屏幕“单身汪”寻找真爱、渴求爱情,各种酸涩的人生感慨以及各式各样的相亲广告。“双11”确实称得上是一场购物狂欢,首先主题足够明确,就是买买买。其次,商家规模和顾客数量都足够庞大,互联网的世界不受制于时间与空间,这场狂欢集中满足了人们躁动不安的购物欲望。

曾有个朋友与我说:“人对物品总是喜新厌旧的。”我不以为然,自认为还算个怀旧分子,喜欢的翻领羊绒小皮衣早已out? of?style,却依然舍不得丢弃。没有“厌旧”但无法反驳“喜新”,翻领羊绒小皮衣并没有影响到我每年买更多in?style的新衣服。

购物是一件有足够快感的事情,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喜新”的欲望,它还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快感体验。

以前在实体商场里,有人享受店员被自己呼来唤去的权力感,有人喜欢刷卡时一掷千金的潇洒。如今在网购时代,有人喜欢疯狂加入购物车的充实(好像已经全部属于自己了),有人喜欢收快递、拆快递,收快递、拆快递……

许多人把购物的快感比作性高潮,想想也不为过。毕竟这种多重的快感体验,来自于脑内分泌的多巴胺,同性爱是一个原理。02

作为曾经在电商行业工作过的人,犹记得每年从国庆开始就进入了异常忙碌的“双11”备战期。“双11”的玩儿法(促销方式,业内称作玩儿法)也是代代更新、层出不穷。“满减!”“优惠券!”“跨店购物券!”“定金翻倍!”“满额赠!”你一定看到这些字眼就开始肾上腺激素速增,恨不得立刻拿出计算器,算一算需要买到多少金额、优惠怎样叠加使用才能最划算。

但是我们心里都足够明白,商家永远会比我们算得更加精细,参与促销的商品都是经过几重挑选,各项折扣的累积也都经过精确计算,两个月的精心准备,只等着狂欢的帷幕拉开,与你来一次“美丽而痛心的相逢”。

你一定与我有过类似的经历,非常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美丽而痛心的相逢”。

想买的包包折后价999元,满1000元赠丝巾,于是再凑一个399元的钱包好了。

洗发水、沐浴露、卫生纸,为了凑足“满199减100”的金额,成箱成箱地囤货——生活用品总是需要的。

为了刷网站平台赠送的5元、10元的现金红包,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刷新,磨薄了手指。

早早加入购物车的心爱之物,竟然下架了!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细思恐极的事情。冷静来看,你为了一条去年的款式的丝巾,多买了一个也许你并不那么喜欢的钱包;你买了一堆价值不足千元的、到过期也许都用不完的闲置日用品,塞满了你价值万元一平方的空间;你花费了明明可以挣到几百元的时间,最终挣到了5元或10元的优惠,还得满299元才可使用。

购物欲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让你知道,你明明在做傻事,可是你依旧心甘情愿、满心欢喜、无法自控地去做你认为的很傻的事情。而且,几乎无人幸免。

我想,连我们的亲密爱人也不会如此这般了解我们的心理需求了吧!

购物狂欢节,牢牢抓紧了人们爱占便宜的消费心理,有研究证明,这是我们最容易被利用的消费心理之一。

你在一家小卖部买了一双100元的袜子,与你在大商场买一双100元的袜子的内心感受显然不同。因为前者你的心理参考价格可能只有80元,而后者却有120元。这就是经济学中的交易效用理论,即实际价格与参考价格之差带来的pleasure?or?displeasure。而“双11”,带给了我们足够强烈而刺激的pleasure。03

我并不会劝你们时刻保持理性消费,因为事实上,我相信偶尔的冲动消费能够给人带来极致的美好体验。

刚被领导呵斥完,下班的路上收获一件怦然心动的衬衣,又或是去见心爱的人,恰逢一条艳压群芳的长裙。难道我们要因为它们不在计划之内而放弃吗?当然不!有些“春宵”千金难买。

但是为了“满”而凑合、为了“减”而勉强的东西,我们还是尽可避免了吧。凑合与勉强,放在感情里是一种十分尴尬的选择,放到购物时更是一种十分尴尬的体验。

那条为了“满赠送”的丝巾拿回家后,我一次也没有戴过(因为没那么喜欢),也无法用作装饰(因为花色一般),连做抹布都不行(因为不吸水),于是最终在一次收拾房间的时候被我扔进了垃圾桶。

花钱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生活的品位与品质,而非一时的爽快和倾心。

我相信在“双11”你一定有需要购买的东西。作为一个前业内人士,我可以负责地说:“双11”时商家确实都会将自己的盈利压到最低。但是我希望你能够将“双11”当作一场盛世繁华的相亲大会,而非一次简单随意的相约。花钱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生活的品位与品质,而非一时的爽快和倾心。

毕竟我们都是辛勤劳作的平头百姓,谁都不能一掷千金,然后明日就可千金散尽还复来。

再便宜也不是免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便宜占得多了,自然也不便宜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别被迷乱了双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不单单只有这“双11”的美妙。就让我们好好享受这市列珠玑的盛世繁华吧!异日言之好物,望你拿予众人夸!不如以梦作茧01

不得不承认,如今很难谈及梦想了,甚至说出来还会有一丝丝羞耻感。因为每个人的眼神都在等待着你的下一句是否要推广什么公司的产品,或者是要众筹什么新建的项目。

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去了乌镇戏剧节,回来与办公室的同事们分享观后感想,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溜出一句:“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梦想当一个演员。”

刚说完她就后悔了,想着聊得正嗨的时候,忽然谈及梦想这么严肃的话题,是不是有点冷场?结果听到这句话后几乎没人往心里去。有人拿她开玩笑:“这去了一趟戏剧节,梦想、格调都变高了啊。还是赶紧弄完年中总结PPT吧。”还有人忍不住嘴角戏弄的笑意:“我以前还以为你的梦想是写个大IP的小说呢,原来你是想自己演啊。”

她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茬儿。这确实是个很严肃的梦想啊,很好笑吗?

是的,这一点都不好笑。当她因为家庭的种种原因从艺术学校退回教室的时候,当她仔细钻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科利莫夫斯基、托多罗夫斯基的时候,当她在家中按着小说的蓝本为自己设计角色、对着镜子练习演技的时候,这一点都不好笑。

我同她讲:“我一直想当个作家,但是所有人只把我当个做微信营销的。”

她哈哈大笑:“而我想当个演员,但是所有人都把我当个做PPT的。”

我故作傲骄:“我的技术含量还比你高一点点。”

她翻了个白眼:“但距离梦想的差距还是一样一样的。”

我们知道,这一切并不影响梦想在我们心里的价值与意义。我会像喜爱演员一样地喜爱她,她也会像尊重作家一样地尊重我。

即使我们马上都要回家加班继续写年中总结,我们也在奔赴梦想的路上。02

我不知道是否要将这归罪于商业的利用。“梦想”“理想”“情怀”,明明是那么美好的三个词啊,美好到年轻时谈论它们,都不知自己那一点小小的心愿能否用这三个词来描绘。而如今它们已经用尽了自己的商业价值,成了“滥大街”的词,连带着它们本身的意义仿佛也变得轻浮了。

人们都容易被讲述梦想的电影所感动,却又会像电影中那样,成为追梦人的“吃瓜群众”。一边吃瓜一边吐着瓜子,一边被梦想的力量感动到潸然泪下,一边在现实生活里不屑地对着别人的梦想指手画脚。

无论好的坏的,都不影响人们热衷于对梦想的谈论。人喜欢谈论梦想是为了什么呢?

梦想能够证明生活的意义,它是我们与现实的苟且、世俗的无奈、市侩的刻薄之间一道无形的屏障。

你可以用这道屏障来“保护”一些纯净而美好的东西,同样地,也可以用它来“证明”一些纯净而美好的东西。“保护”,是为了让自己不落入庸俗的生活中而随波逐流,是为了给自己勇气和能量去拒绝接受世界的阴暗。而“证明”,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生活的价值和有趣,是为了得到更多人的鲜花和掌声、鼓励或羡慕。

不可否认,每一个人说出“梦想”的时候,都带着一点点骄傲,毕竟这世间还有许许多多人活在一天又一天无意义的重复中,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除了骄傲,或许还带着一丝丝期盼,等待着别人羡慕的眼光,外加一两句赞赏的言语。

当梦想内化的时候,它的能量足够让一个人变得更好;而当梦想外化的时候,也能够让一个人从别人的肯定中汲取能量,让自己显得更好。

这就是为什么谈及梦想这个词汇,人们的心情总是那样的复杂而拧巴,因为每个人都看得见它的美好,却又害怕这个美好只是为了博得眼光而展示出的假象。

毕竟,我们看不见梦想的内化与外化,我们只能看见,无论在什么地方过怎样的生活,梦想都是那么的有力量。

我们崇拜这种力量,也惧怕这种力量;我们渴求这种力量,也嫉妒这种力量。03“树并不因为群鸟在此结巢而失去光华,也不会因孩童任意地采花摘果而枯萎。”梦想不会因为它的内化或外化而有所不同。

所以,与其用梦想去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去证明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去与旁人争辩梦想的好与坏、狗血或可笑,不如将梦想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一个真正完整充实的人,不需要借助表现梦想来使自己丰富。

蒋勋曾说:“西方心理学会主张,要把心里的抽屉全部打开,心灵才会是开放的,可是我觉得个体是可以保有几个抽屉的,不必打开;就像我在写作、画画的过程中,是不会让别人来参与,我觉得这样才能保有创作的完整性,得到的快乐也才会是完整的。同时,我也尊重他人会有几扇不开启的抽屉。一个不断地把心神精力用在关心别人那些不打开的抽屉的人,一定是自我不够完整的人,他很是不满足,而想用这种偷窥去满足。”

即使我是西方心理学的学习者,也十分认同蒋勋的这段话。比如梦想,就可以是我们个体保有的几个抽屉之一,有些心事,是不必与他人言说的。

一个不断地想将自己的私人情感或生活同他人分享的人,也一定是自我不够完整的人,也一定有着很大的不满足,而希望从他人的认可中获得满足。与其用梦想去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去证明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去与旁人争辩梦想的好与坏、狗血或可笑,不如将梦想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一个真正完整充实的人,不需要借助表现梦想来使自己丰富。

我们父辈的生活相比我们朴实简单许多,梦想似乎也是一件挺奢侈的事情,我从未听他们说过。直到某一年,我第一次真切地看到我妈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她的眼神、她的声调,与平时与人相处时完全不同,我才懂了他们那一代对“梦想”的诠释。

她说用幻灯片不容易吸引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他们都太熟悉这种电子化的产品了,所以她坚持一整节课在黑板上不停地写写画画。孩子们讨论的时候她就悄悄站在一旁微笑着听,好像在听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

记得小时候我总会问她教书是不是她的梦想,她总是会用开玩笑的语气敷衍我一句:“当然啦!”我也会开玩笑地翻一个白眼:“才怪!你就把它当个工作而已吧!”

直到我看过我妈上的那节课,直到前几天看到她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在熬夜写教案,与学校的年轻老师们一起参加公开教学活动,我才觉得,当年老妈拼命也要拿到村里唯一的师范生名额,也许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养活自己的口粮。

在所有关于梦想的电影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主角咬碎牙坚持、拼了命努力或是憋着气隐忍,但我们少看到他们对着镜头喊:“我有一个梦想!”甚至少看到他们与剧中的其他人不停地谈论他们梦想的这件事。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曾如此渴盼外界的认可,就像我们总喜欢那些LOGO显而易见的名牌货,耐克的新款球鞋、LV的花花钱包,以证明自己拥有与这个世界相媲美的底气。等到了而立之年后才发现,这些LOGO莫不如一个能让人睡得舒服的橡胶软枕,别人看不到,自己知道值得就好。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爱咋咋的。

世界是你的,梦想是你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世界是你的,梦想是你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别让数字绑架了你01

早晨起床,睡眼惺忪地站上体重秤,51.6kg,比昨天早上重了0.3kg,一定怪昨晚吃了那碗该死的麻辣烫。

毕竟是一件小事,却忍不住在朋友群里抱怨一句:“晨报:又重了0.3kg。”

像每个急于办妥琐事以便赶去上班的市井小民,我挤在早高峰的公交车上,一遍遍刷昨晚推送的文章,确定阅读量是否达标。一大早,每个人都低头看着手机,刷微博的、群聊的,没什么大事件,这就是七嘴八舌的生活。

有人在议论昨天刚上映的几部电影,一个女生不屑地说:“某某片子那么烂!票房第一天就破了五千万,肯定是那些明星粉丝们去刷的票。我昨天看了,剧情烂,演技更烂。”另一个女生附和道:“可不是吗,观众评分9分多,专业评分才3.6分。一看这评分也是粉丝刷上去的吧。”

我在一旁侧耳听着,默默一笑。行业内如今不都是这样操作的,但依然有大批的人盯着评分趋之若鹜,这就是数字效应,这就是市场规律。

手机一震,发现是主任在工作群里抛出了一张表格,是近期平台各大订阅号推送文章的数据报表,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就像三座大山,屹立在每篇文章的标题之后,也压在我们这些靠数据评业绩的编辑心里。

个、十、百、千、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不再仅仅作为商品的标价或是金钱的单位出现,开始像是一把隐形的标尺,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02

身材、娱乐、工作业绩,生活的各方面都能够利用数字来评价,这是不是像极了短剧《黑镜》里的世界。《黑镜》第三季第一集《Nosedive(急转直下)》里,对未来有这样一种情节的设定:

未来的世界靠打分来决定一切,每个人都有一个类似手机的专属打分机器。见面的瞬间,相互就能看到彼此所有的朋友圈动态,以及别人对他的评分情况。

他人对你的评分能够决定你的生活质量——房屋租赁的折扣率、是否得到机场的贵宾服务,甚至能够决定你是否被允许工作。你头顶显示的数字是一切的价值标准,4.5以上的是社会精英,而低于2的便是社会渣滓。

于是,这个世界里的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塑造一个“五分好评”的自己,不与低分者为伍,对高分者点头哈腰。甚至出现了一些专属机构,像今天的理财经理一样,为你评分的提高出谋划策。

剧中女主角想要租一个更好的房子,但4.5分以上才能享受租金8折的优惠。4.2分的她为了拿到这个折扣,与从小欺辱她但有着4.7分的“闺密”佯装亲密,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在她婚礼上的致辞,将演技练习到骨子里,哪一句该哽咽,哪一句该流泪都精确到位。

后来,她的飞机航班被取消,一环又一环的差错让她的评分Nosedive(急转直下),最终只剩零点几分的她被关进了监狱。她是一个坏人吗?不是。相比较曾经睡了她男友的“闺密”而言,她应该是一个傻白甜。但这些数字,就像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成绩,将她直接划分到差等生的行列。一个人的好坏,哪怕一件事物的好坏,用最复杂的语言体系都难以说明白。而当这复杂的价值判断被冷冰冰的数字平切,我们反而再也看不到这世界的真实。

一个人的好坏,哪怕一件事物的好坏,用最复杂的语言体系都难以说明白。而当这复杂的价值判断被冷冰冰的数字平切,我们反而再也看不到这世界的真实。

为了佯装活得愉悦而得到更高的评分,我们与真实的自我断裂,同时也与真实的彼此割裂,人们都心甘情愿地活在美好的想象与无止境的假笑里。

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生命体,人的污点与光彩往往是一种共存。当我们一个个变成二维的、标准化的分数,世界也在逐渐扁平化的过程中失去它的丰盈,所有的恶意的确在被一点点地排挤,但正因如此,也让所有真实的美好被一点点地遮盖。03

前段时间,新媒体圈发生了一个大事件,周围人都有所耳闻。由于微信后台系统升级,导致刷阅读量的内嵌工具崩溃,许多“10万+”的微信大号当天的阅读量“Nosedive”。大幅度缩水的数据让人们看到这个光鲜亮丽的产业里,在庞大的数字下,与之挂钩的潜在利益。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生命体,人的污点与光彩往往是一种共存。

而这已是行业内,一条不争的隐性规则。

淘宝刷单、美食刷好评、思想刷阅读量……数字是能刷出来的,“好”却不能,“信任”不能,“真实”也不能。大千世界里,除了数字,其他的,都不能靠机械地重复着“刷”的动作,而得到疯狂的几何级增长。

当数字绑架住生活的一切,真正用心制作的商品、用心烹饪的菜肴以及用心著作的文章,这些美好将愈加难以在我们的视线中浮现。

数字能够作为好坏的评价依据,但却不能作为绝对的评判证据。就像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我们总是把参考答案当成唯一的标准答案。

最早,我们让数字成为判断好与坏的依据,兼具比较与选择的意义。后来,我们让数字成为划分一些等级的标准,将评价体系的质化改成量化,也不过图人力上的方便。再后来,我们让数字掌控了生活的所有,也许未来有一天,人们的灵魂真的会化成一串串数字,在巨大的城市机器中闪烁,将再也逃不脱这数字的囚笼。

作为观看《黑镜》的观众,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暗自想自己绝不会做女主那样被数字绑架的人。然而,昨晚推送过文章后,我也成了新媒体、朋友圈里在数字中沉沦的一员:不停地低头看手机,不停地刷新页面,不停地一眼又一眼盯左下角的阅读数量……

这种忍不住的失控的状态,让我感到惧怕。

我不知道要如何摆脱数字对我的绑架,但我想,也许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能够让自己在被数字所蛊惑的时候保留一点点清醒,都已足够艰难。

清醒,已是这被科技与网络逐渐吞噬的世界里最难得的仁慈。

当我刚刚开始清醒的时候,一下车,在单位附近的早点摊儿前,老板戳了戳广告牌上的二维码:“扫这个给钱吧,麻烦给个五分好评啊。”

原来,每个人离《黑镜》都不远。晚来天欲雪,鸡汤还有吗?01

这是我“泼鸡汤”系列的第N篇文章。

为什么要说“泼鸡汤”呢?我不排斥鸡汤,慢火炖煮的好味道,是我们在这人世间流浪征途汲汲所需的营养。但多了些鸡精、味精、工业调味剂的速成品,我确实是不怎么待见的。

所以我并不喜欢说“反鸡汤”,只有穷凶极恶的、心术不正的,才得反。如今我们入眼可见的鸡汤文,得辨识、得思考、得“泼”去些杂质,回一回鲜味。

其实这个名称的灵感,还来自于庄雅婷新写的一个“硬心肠”系列。关于“硬心肠”,她这样说:“何时软,何时硬,如何倾侧,怎样摇摆,真正是天秤座爱讲的永恒话题。而中庸之道也在于分寸之间,知过犹不及,懂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没有什么道理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想想,我从小就被家教甚严的妈妈(同时是我的老师)教育要做一个心肠柔软的女子,要有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博爱之心,万不知这些“心”也不可滥用,心肠该硬的时候就得硬。

如今我们被各种鸡汤熏陶着要做一个拼命努力、积极向上的人,比如“年轻人吃点亏没有错的”,还有“要学会在生活的暴风雨中跳舞”,甚至“一切都在于你自己是否想去争取,是否想去拥有”。

这些句子确实振奋人心,用在熬夜加班的时候激励自己效果甚好,在努力与奋斗没有换得成功的结果的时候,也能用此逼迫着自己啃下内心的焦灼和痛苦。

但“没有什么道理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什么亏吃得,什么亏吃不得?我为什么一定要在暴风雨中跳舞,而不能去路边躲一躲?若是一切都在于我是否想去争取,那九王夺嫡不该是人人都得分一张龙椅宝座吗?

我不会否认拼命与努力的重要性。但我始终相信,人内心最强大的部分不是来自于你的拼命与努力,而更来自于你的思辨与平和。人内心最强大的部分不是来自于你的拼命与努力,而更来自于你的思辨与平和。02

先说思辨。

鸡汤文的许多道理并没有错,但是文章中是否有思考?我们读后是否有思考?作者与读者有没有一个思辨的过程与共鸣?我不置可否,得交由大家去想。

思辨的过程,是一个推论、推理,最后下判断的过程。我常常看到判断的结论,或者说大家都急于要一个结论,而忽略了过程中各个角度的探讨、多个方面的推论,而这正是我认为,能让一个人思维强大的最关键的部分。

有关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蒋勋在讲“思维孤独”的时候提到多次。儒家的主张,作为统治思想,常常是一种结论式的,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这些都是教条式的原则,听过照着做就可以了。

但是蒋勋问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对不对?他从正面想,从反面想,最后即使同意了这句话是对的,可是他有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如果没有了这个过程而只是照做,他认为这就不叫作思辨。

我更进一步地、更功利性地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这个思考的过程,我们获得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要按照这条原则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是你会不会觉得,有一种隐秘的叛逆在你的心中呜咽?当你“勿施于人”的时候,有没有忽然想,那为何这“己所不欲”定要“施于我”呢?为何“己所不欲”就一定能够被理解成“众人所不欲”呢?

如果没有了思辨,从未知到已知这条路就是不通的,这趟旅程就是不完整的,就容易产生对自我的不确信。

相反,读庄子的时候,我们很难从故事中轻易得出结论。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是爬在烂泥里的乌龟比较快乐,还是被宰杀后供奉在黄金盒子里的乌龟比较快乐呢?

这是庄子的思考,但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个结论属于我们思辨的结果,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它能够更自然地内化为我们自我的一部分。

独立思考成就了自我思想的强大,而这种强大又诞生出内心的平和。

这种平和来自于,你既明白了一个问题的正面,也了解了一个问题的反面。在反复揣摩和推敲之后,你认为这个问题的正面更能说服你,但由于你清楚问题的反面,所以你也不会一味地反对它。

你只是在这个问题上,更倾向于某一面。这种倾向不是绝对的,是带有质疑的,所以这余留的一点留白便维系了内心的平衡,而让人产生一种思辨的平和了。03

接着说平和。

我一朋友有一句金句:“这年头办事儿,不是开撕就是跪舔。”话是糙了点,却有点在理。

凡事必要撕,我觉得这是蒋勋所说的“思维的简化”表现之一。因为我们越来越不重视思辨而急于给出结论。所以常常会失去内心的平和,会偏激、会暴躁。偏激和暴躁,常常来源于思维上的不留余地。比如网络上常常产生的语言暴力,大家匆匆站队——“你支持谁?”“我觉得两个人都有一定的问题吧。”“那你就是支持他的吧!大家看吧,我就说这个人是叛徒。”接着抨击就来了。

真正的平和是从火花四射的独立思考中来的,是从千锤百炼的强大自我中来的,而不是一阵风过,一阵雨落,你的平和就随风雨飘摇而至了。

我看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老情书”,老太太跑到酒吧对着失恋分手的儿子一顿破口怒骂:“我就特别看不起你们这帮年轻人,二三十岁就叨叨叨地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你们配吗?我上山下乡,知青当过,饥荒挨过,这你们没办法经历。但我今儿平安喜乐,没事打几圈牌,早睡早起,你以为凭空得来的心静自然凉?老和尚说终归要见山是山,但你们经历见山不是山了吗?不趁着年轻拔腿就走,去刀山火海,不入世就自以为出世,以为自己活佛涅槃来的?我的平平淡淡是苦出来的,你们的平平淡淡是懒惰,是害怕,是贪图安逸,是一条不敢见世面的土狗。”

所以,老子云:“失之坦然,得之淡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得有了前三份阅历,才能得最终的“顺其自然”,才能修得内心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今许多人只记着“顺其自然”,却将这句话喊成了一种自我安慰,用成了一种借口。明明是怨念已失去、得不到和不敢争罢了,却曰一句“顺其自然”,就让它这样吧,我也只能如此了。

这不是真正的平和。

江河起源于青藏高原,途经群山峻岭,几经曲折改道,最终缓缓流淌在平原。经历过如此,才敢说达到内心上真正的平和,才能理解真正的平和的力量。

老子理解平和的力量,他爱讲“空”的作用,杯子是空的才能容水,房屋是空的才可住人,因此“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简也理解平和的力量,她写:“树并不因为群鸟在此结巢而失去光华,也不会因孩童任意地采花摘果而枯萎。”

平和的力量不在于外在的管辖与监控,而在于内化的静修和调整。

我喜欢读老子,也喜欢读简,大抵也是想从他们的文字中有所思、有所议、有所悟,而最终习得一份平和吧。

心有思辨与平和,回头再看众多鸡汤文中谈拼命、说努力,对这份正能量也别有了一番感触。晚来天欲雪,灶上温鸡汤,能饮一杯无?江河起源于青藏高原,途经群山峻岭,几经曲折改道,最终缓缓流淌在平原。经历过如此,才敢说达到内心上真正的平和,才能理解真正的平和的力量。我多想青春是只不死鸟01

16岁那年,我写了一篇青春小说,以校园地下恋情为主要内容,写的都是自己和朋友们的真人真事。结果写完,自己被自己的文字酸倒了牙。

我现在还隐约记得稿纸上工工整整的字迹:那日夜空下,小溪默默羞涩地点点头,同意了小混的告白,路灯把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延伸到他们心里承诺的永恒……

也许是人在自我表达的时候,会潜意识地对自己的认知与情感进行保护;也许是觉得只有如此矫情与造作的言语才能表现青春。

—那时候写下的青春小说,明明是经历过的场景与画面,却写出了一种莫名的尴尬。

多年之后,我才意识到这种尴尬的内因。因为那时候的自己青春正当时,就像人于云雾间而不清云雾,人在此山中而不知此山。

将青春故事写好的那群人,大都已经进入了青春的外围圈。我们往往都只能在走远之后回头才能望得见青春完整的模样,那都是一些光靠白描就足够戳心的剧情。

就像九夜茴写陈寻为了和方茴考上同一所大学而放弃了高考最后一道13分的大题,写他们的“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就像张嘉佳写猪头的爱情,写他们最终的失散,写“十年醉了太多次,身边换了很多人”,写“那是最无所顾忌的我们,那是我们光芒万丈的青春”。

青春,是得跳出青春才看得到的。02

最近青春片都很难获得好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评价也是好坏参半,人们反感青春片里不停出现的堕胎、车祸的狗血梗,以及对青春的过度消费。

我们不屑于青春片里的“作”、不满于青春片里的“矫情”,但或许心里都清楚,这都是青春的附属品。青春的本质,本来就是肆无忌惮、就是无所畏惧、就是不可一世,就是一切的美好而造作。

青春这个词儿,说多了都俗了。

但我们又都知道,它将永远是我们怀念往昔的借口,也是我们心里最念想又无法回头的岁月。

庞余亮在《候鸟之死》的诗中写道:“我听见了雪崩声一阵又一阵传来——我来不及惊呼,青春已经在雪被下冰凉。”跟青春告别的过程往往都是这般后知后觉。

还记得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大家计划好毕业旅行,却是说散就散了。考上公务员的室友A回了家乡准备公务员的面试;考研失败的室友B投身于汪洋的找工作大军,祈求在快要结束的春季招聘中谋得一个职位;立志闯荡的室友C去了梦想中的北京,为一两千的房租挠破了头。而我,窝在将近搬空的寝室里,还在被导师训斥着修改毕业论文的第N稿。

如今想起来那会儿,除了匆忙拍上的毕业照,以及以各种名目吃过的一顿又一顿的散伙饭,大家都没有好好地、认真地道个别。

生活与现实忽然将我们的身心改变得那么面目全非,又将我们的距离拉开得那么遥不可及。

那天同事与我在办公室感慨:“大学时候在文学社,一个月出一本小册子,那个时候熬着夜写啊,几个人躲在一个人的寝室写,写累了,忽然不知谁提议,大家就变成了熬着夜斗地主。青春吧,总以为怀念的是自己,结果想的都是一群人。”

我想到了《请回答1988》的大结局,所有人都搬离了他们成长的地方双门洞,只剩德善的独白在巷子口轻轻回响——“怀念那个时期,怀念那个胡同,并不只是怀念年轻时候的自己,而是那里有爸爸的青春,妈妈的青春,朋友们的青春,和我所有爱着的青春,也因为没能对那些再也无法聚到一起的年轻的风景最后问候一声,而感到惋惜。如今对已经逝去的东西,对再也无法回去的时间,说一句迟到的问候。再见,我的青春。再见,双门洞。”03

许多人觉得青春是浮在空中的一粒尘埃,一吹就散了,却硌在眼睛里蓦地使人泪流满面。我却觉得青春是落在水底的一颗石子,岁月之河的日夜冲刷,使其越发显得莹润。许多人觉得青春是浮在空中的一粒尘埃,一吹就散了,却硌在眼睛里蓦地使人泪流满面。我却觉得青春是落在水底的一颗石子,岁月之河的日夜冲刷,使其越发显得莹润。《我们来了》这个综艺节目让我喜欢上两个人,林青霞和刘嘉玲。从前只认识她们的美:林青霞的东方不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刘嘉玲在《阿飞正传》里,斜坐在阳台上,踢着拖鞋,问张国荣:“我靓吗?”这是她们留给银幕的青春印象。

而她们在五六十岁的时候,依旧“美却不自知”,却又多了一份“老而欣欣然”。在真人秀节目里,她们没有为了掩盖岁月的痕迹而浓妆粉饰,也丝毫不介意大笑起来时候满眼角的鱼尾纹。

第一季林青霞在节目要求拉飞机的那一集,她一下就冲到最前面,拉空乘帮忙的时候还散发着一种少女般萌萌哒的笑容。而第二季的刘嘉玲,看到肌肉猛男的时候,忍不住娇羞地遮面,然后小碎步着上前,非要站在离帅哥更近的一边。

她们的肆意快活里有一份岁月的沉静,这是一种属于50岁、60岁的青春与迷人。

从时间的角度来说,青春期就是10到20岁的年纪。这段时期总会稍纵即逝,但青春的状态却是一种自己的选择。

青春也是需要沉淀的。其实,青春有很多的部分,你看林青霞、刘嘉玲。你还是可以留下青春很好的部分,这是人生每一段经历留在你身上的印记。

20岁的时候,觉得十多岁在校园里嬉笑怒骂是青春;30岁的时候,觉得20多岁闯进社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是青春;四五十岁的时候,又觉得30多岁那会儿为了家庭事业不顾一切地奋斗是青春。

用这种逻辑想,青春不死也是一件可实现的事儿。我们还是会被现实的残酷打磨地越来越没有棱角,还是会在生活的磨炼中越来越看得透人情世故,但若是一直保持着对老去的坦然和对新鲜的好奇,哪怕青春的容颜老去,青春的状态也会一直延续。

如今我依旧没有写成一篇满意的青春小说,我自私地希望,就这样一直写不出来,也挺好。在不安的水里,安静地听01

孙杨2012年为仁川亚运会拍摄的系列广告,最近广为传播,最后一则的台词是这样的:“朴先生,水里真安静,没有加油声,也没有嘘声,真好。咱们继续游吧。”

最近关于奥运、关于孙杨、关于“金牌”,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微博里先是一边倒地“期盼首金”,后来又是一阵风地讨伐“唯金牌论”,前几日《新周刊》一篇《拿不拿金牌很重要,欠纳税人一个说法更重要!》的推送文章,再一次引发了观众们呼啦啦地点赞和关注。

这个世界的声音愈来愈丰盈,总有莫名的声音回旋,不止一种。近的是家长里短的花边八卦,谁家娶了媳妇,谁家在三环买了房,房子谁掏的钱,连房产证写谁的名儿也要拿来讲一讲。远的大约是网络上各种观点横飞、导向不明的舆论信息,一阵风,一阵雨,许多也是超乎我的理解了。

声音多而丰富是好事,自由开放的环境才能包容下更多。闭塞的年代里,大抵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也不知“春来发几枝”罢。交通的不便、人际的狭窄、统治阶级的管控,多是只听来,而不言语,声音自然单一。

如今人与人的间隙近了,世间也便喧哗起来。网络上的“键盘党”们每天耽溺于追逐各种声音,在评论区噼里啪啦地附和、争执、吵闹。耳边的声音太多了,并非都有价值。

声音也是需要有思想力的,没有思考的声音只会成为嘈杂的噪音,过一过耳而已。02

王欣曾写过一本书《在不安的世界安静的活》。想到借这个标题,是因为最近正在教一个朋友游泳,朋友怕水,她说明知道不会溺水,只是水里的世界对她来说太不安了。

我笑着在泳池里拉她的腿:“你是怕水里有拉你的妖怪不成,你放心,最像水妖的就是我了。”

朋友瞪了我一眼:“聚齐三个水象星座的人,你不是水妖,还有谁。”

我的星盘是太阳天蝎、上升双鱼、月亮巨蟹,都是水象。我自认与水有缘,在大湖边长大的孩子,每年夏天,去湖湾处游上一圈就算是日常散步了。我喜好水里的安静,也喜好那种窒息的不安感,能够隔绝现实的岸。

我至今都记得第一次下水的经历,具体的年岁是记不清了,顶多也就四五岁的样子。我爸给我套上那种最老式的黄色游泳圈,硬邦邦的。我的胳肢窝以下泡在水里,冰冰凉凉,脑袋却在水面上感觉热气腾腾,游泳圈也硌得胳膊生疼。

于是,趁大人们不注意,我两个胳膊向上一伸,就从游泳圈里滑进了水里。我自然而然地闭住了呼吸,悄悄睁开眼,看见阳光照进澄碧的湖水,没有了在外面看到的刺眼,而是那样细碎与柔和。水底的沙砾应是给水冲刷的圆滑,看起来并不硌脚。有些浮藻在水中漂来漂去,像我一样。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无比的轻,无比的自由。

忽然间,我仿佛听到闷闷的一声“娃呢!”然后就看见我爸粗壮的大腿踩着水向我走来,接着就被一双大手拎出了水面。我犹记得当时的我非常不高兴,也许是怪,我爸的那双大手,把我与水中那个轻而自由的小世界剥离了吧。03

如今,家乡的大湖水质污染严重,藻类铺遍了那个湖湾,已有很多年没有在自然的水域游泳,大多都是去室内的游泳馆了。

我依旧喜好水里的小世界。闭气,是有些许不安,但水里的安静,更让人舒适。

憋一口气,猛地沉入池底,水的浮力会轻轻将身体托起,每一寸肌肤都在逐渐地放松,耳鼻都像是被水流堵住,让整个人封闭起来。只有眼前碧蓝的细碎气泡和池底波光粼粼的光斑。就像简所说的:“渐渐忘却所隶属的时间、空间,慢慢模糊了自己是一个平凡人的意识——很多细微滋味是在忘记自己是个人的时候才感受得到。”

在水中,你仿佛听不见任何声音,人世间所有杂碎的言语、喧闹的声音都离自己远去。但又偶尔听到有人在说话。

你想到前一日被领导拉去训斥了一番,同事背后又给你穿了小鞋,你听到有声音说:“算了!去他的,拼不过业绩也是挺悲哀的。”吐一个气泡向上,你又想到父母电话让你回家乡的小镇,给你安排了一个舒服稳定的工作,你听到那个声音说:“年轻么,少年不惧岁月长,既然要的自由,便求不得安稳了。”也许,你忽然什么都不想不起来了,脑中一片空白,却又感觉自己若有所悟。

最近看了一部暑期档烂片,中间唯一记住了一句台词:“每个人的心都住着另一个自己,只有聆听自己的内心才能将你引向正确的方向。”之所以会记住这句话,是因为片中男主角聆听内心的方式是潜入海中,在安静的水里,与自己对谈。

这种体验让我感到熟悉。人是该给自己一个聆听内心声音的机会,避开所有浮世的繁华、人性的纠缠,细细梳理一段时日的过往,难解的情愫或是未放的执念,在对往今的割舍和选择中,完成对自我的审度。

水里真安静,没有无聊的闲言碎语,也没有嘈杂的争吵说教,那就让我们继续游吧。水里真安静,没有无聊的闲言碎语,也没有嘈杂的争吵说教,那就让我们继续游吧。一生是簌簌一梦,我们游于其中01

我听陈粒的歌并不算早。

陈粒刚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她的歌“很怪”,没有经过修磨的粗糙音质,飘忽人世之外的鬼魅气息,最怪的是拗口晦涩,却又分分钟戳中内心的词句。

然而这些都是外界给她的定义,并没有什么所谓。她就一直这样黑袍布衣、赤脚裸踝,直到她从“民谣中的反叛”怪成一种“民谣里的自然”,直到所有人都见怪不怪。她依旧如初。

陈粒的歌里写满人世间的欲望,爱恨有孤独的欲望,性有空廖的欲望,梦有游动的欲望,你有你的欲望。02

陈粒在自己生日当天,推出了新专辑《小梦大半》。

新专辑主打“梦境”的概念,我从第一首循环到最后一首歌,我仿佛看到她在窗口低笑,偶尔拨弄一下额前碎发,她慵懒地窝在沙发里,像一只久未运动的猫。她张开嘴伸出舌头舔舐夏天炙热的太阳。她不经意间望向你一眼,她在梦里,梦在你的耳朵里。

陈粒的歌喜欢表达“梦”。之前她在那首《幻期颐》中唱道:“天地时辰,时爱时恨;世人嘴唇,时渴时润。”一生是簌簌一梦,我们游于其中。我们在梦中一个人无聊,在梦中两个人对话,在梦中悲欢,在梦中生梦。我们未曾正视梦的欲望,我们要么梦得太重视,要么梦得太轻易—就像陶艺手作中难以掌握抚摸泥土的力度,要么毁灭掉,要么连形状都捏不出。

曾有一段时间在幼稚园里代课,我问围坐在身边的小朋友们:“你们昨天晚上都梦到什么了呀?”他们叽叽喳喳说了许多,有的孩子说梦到自己住进了一个棉花糖建造的城堡,有的孩子说梦到爸爸妈妈变成了鱼缸里的金鱼,他给他们喂食。他们对每一个人的梦都好奇而欣喜。我们未曾正视梦的欲望,我们要么梦得太重视,要么梦得太轻易。

有一个孩子举手问我:“老师你昨天晚上梦到什么了呢?”

我说我梦到自己是一只鸟,俯视着山河大地,飞过城市的高楼,飞过乡村的稻田,最后停在一棵通向天堂的树上。

他们啪啪地拍着手说老师我也要做这样的梦,好棒。

孩提时代的你,会记得每一个梦,为之悲伤或欣喜。而成年后的我们,大多只会在醒来嘟囔一句:“昨晚又没睡好。”

梦带不来任何东西,带不来粮食和面包,带不来哲理和爱情,梦是无意识,也是无意义。但若没有了无意义的梦,我们便要忍受更多世故的无意义。

梦是我的欲望,是我对自由的渴求。03

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音乐也是。

毕业没多久,见过一些尔虞我诈,受过一些世俗困扰。独自在异乡,听着似懂非懂的方言,走过不知东南西北的道路,身体的每一处都在说着四个字:“无处适从”。

有一天晚上,外面下着蒙蒙细雨,坐在下班回去的公交上,看着窗外快速闪过的商店标牌,在雨里模糊,好像故乡小城里那条最繁华的、也是唯一的商业街。陈粒在我的耳边唱:“若有天我不复勇往,能否坚持走完这一场,踏遍万水千山总有一地故乡。”若没有了无意义的梦,我们便要忍受更多世故的无意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