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6 02:35:16

点击下载

作者:(英)弗雷泽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枝(套装共2册)

金枝(套装共2册)试读:

前言

意大利最古老的一个城镇,阿里基亚城,对继承狄安娜女神祭司一职的规定惹人好奇,而我创作本书的目的就在于阐述和解释这些奇特的规定。我着手研究这个问题始于三十多年前,我原本认为这是容易解答的问题,但很快就发现,还有许多更为一般、但尚未被提出的问题需要研讨,只有这样才能更合理地解释这个问题,也易于读者理解。随着本书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先前版本的篇幅也在不断增加,最后整本书由最初的两卷增加到十二卷。这期间,许多读者表示希望本书出节本,因此我们特别撰写了现在这本书。在压缩原著时,我尽量保留了原书的重要原理和能够充分论证每一问题的事例。尽管作了节选和压缩,但希望保留尽可能多的原文,忠于旧著;也因为篇幅上的考虑,只好忍痛割爱,舍弃书中注释及引证的依据,如果读者希望查明此类资料,请参考本书十二卷的版本,那里详细附录了有关文献和参考书目。

这部压缩本没有增加新的问题,只是对原十二卷版本观点的再介绍,并且加入了那些可以验证我先前结论和原理的新资料。整体上,本书大量采用了那些广泛流传并有权威性的证据,比如,有力论证了国王为何执政一段时间后或在他精力开始衰退时就必须被处死,等等。俄罗斯南部的可萨人在中世纪建立了强大的有限君主制政体,国王任期结束,或在任期内遇到标志其精力已经衰退的事件,如干旱、饥荒、战争失败等。而关于古代阿拉伯人在喀萨尔有组织、有步骤地处死国王这一风俗的记载,我将汇集整理,另编成册。

除此之外,在非洲也新发现了许多与此类似的弑君习俗,其中尤以一个事例最值得注意:在今乌干达境内的布尼奥罗地区,曾经每年都会从各部落中选出一个人来扮演已故的国王,在先王的陵庙中,以王的身份与先王遗孀同居七日,而后被绞杀。与此风俗相似的还有古巴比伦人的萨卡亚节:节日期间,一个人假扮国王,可以穿皇袍,享御真王的妻妾,但满五日即脱去王袍,赤身被鞭笞至死。亚述人曾在一些碑铭中记述了萨卡亚节,而这些最近发现的新线索进一步证实了我以前的观点——萨卡亚节是庆祝新年的节日,也是犹太人的普利姆节的源头。最近在非洲发现了类似阿里基亚祭司之王的习俗,那里的祭司或国王任期通常是两年或七年,不仅在任期满时会被依例处死,而且在任时也可能被强大的对手刺杀而亡,刺杀他的人可以继任祭司职位或王位。

除了上面提到的类似习俗的事例,还有许多其他例证,证明阿里基亚祭司继承制度是普遍存在的习俗,而不是一种奇特的规定。迄今为止,非洲是发现这类习俗最多的地方,这说明古代非洲对意大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许和南欧有众多的非洲人口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历史对于欧非两大洲关系的记载尚不确定,因此我也不在这里妄加推测了。

关于这种习俗我所作的阐述是否正确,希望未来能够给予裁定。

我随时准备接受更好的解释,也有可能放弃现有的看法。我在奉献给各位读者这部节本,听取大家批评指正的同时,要纠正一个如今已极为普遍且有继续蔓延趋势的误解,那就是有人说我想建立一种神话体系。这可能是源于我在书中用了较多篇幅讨论树木崇拜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质疑。但论述这些的原因是,它们对于解释为什么祭司在拥有“森林之王”称号时,必须要摘下圣树林中一株树上的一根树枝,也就是折下金枝对继任职位的意义何在,是极其重要的。我并不是刻意夸大“树木崇拜”在宗教史上的重要性,更不是想由此演绎出一套完整的神话体系,恰恰相反,我认为那样的神话体系是虚假荒谬的。

在这里,我只是把树木崇拜作为宗教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现象来看待,认为它本身可以从属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害怕死亡这一因素。在我看来,后者可能是形成原始宗教最有力的因素。

其实在此之前就应该指正这类误解,我希望通过此次澄清,这类误解不再继续蔓延,我也不再受此非难。当然我也明白误解有如九头蛇,很难因一次的解释就彻底消除或永不再产生。我只能相信读者是公正和充满智慧的,他们会经由这份声明,通过参照比较,切实改变对我的误解。詹·乔·弗雷泽1922年6月伦敦第一章森林之王第01节 狄安娜与威尔比厄斯

人们都知道英国著名画家特纳创作的那幅《金枝》的画作。画上的林中有一个犹如梦幻般美丽的小湖泊,它就是内米湖。整个画面体现着画家超凡的想象力,也浸透着他的心灵,连美妙的自然景色都被他神化了。

内米湖曾被称为“狄安娜的明镜”,任何人只要见过它一次,就再也不可能忘记它了。在这幅画中,尽管湖边屹立着具有意大利风情的村庄和宫殿(宫殿陡峭的阶梯式花园一直伸延到了湖边),但整个画面依然显得寂静而荒凉。至今,狄安娜大概仍然徘徊在幽静的湖边,或是经常出没在荒凉的林中吧。

内米湖一带曾经是一个反复上演着各种奇特悲剧的地方。

在北岸那块峭壁(内米村就坐落在这里)的正下方,曾有一片圣林,还有纳莫仁西斯的圣殿。距此大约三英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阿里基亚的镇子,因此,内米湖和这圣林又被叫做阿里基亚湖和阿里基亚丛林。在阿尔巴山脚下,内米湖这个小火山口似的小湖,被一个陡峭的山坡所阻隔,远远地与阿尔巴山对望着。

在内米湖畔的圣林里,有一棵大树,在这棵大树的周围,总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身影在那里独自徘徊,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人们随时都能看见他。据说,这个人拥有双重身份——既是一个祭司,又是一个谋杀者。根据狄安娜圣殿的规定,祭司职位的候补者必须杀死现任祭司,才有机会继任为祭司,直到被另一个更强大或更狡诈的候补者杀死为止。因为这个原因,作为祭司的他,既犯下过杀死前任祭司的罪行,又要随时保持警惕,把那些时刻准备杀死他的候补者找出来,以便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他总是手握已经出鞘的宝剑,不断在大树周围来回巡视,就像一位巡逻的士兵一样,提防着敌人的突然袭击。

尽管祭司这个职位是极不稳定的和充满风险的,但他依然被人们尊称为“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他比其他任何一位王者都感到坐卧不安,甚至还被噩梦所纠缠。为了保住职位,也为了自身安全,他总是年复一年不停地独自巡视,不管是盛夏还是严冬,也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事实上,他确实随时随地都身处危险之中,哪怕只是忧心忡忡地稍微休息了片刻工夫,或者只是在体力和警惕性上稍微松懈了一丁点儿,都有丧生的可能。对他而言,因年老而生出白发,可能就意味着在给他的死刑判决书上盖上印章。

在那些来狄安娜圣殿朝拜的斯文而虔诚的香客们看来,祭司那一成不变的、苍老严肃的形象,就好像是一片遮住了太阳的乌云,使周围美丽的风景都黯然失色了。的确,如果不是因为祭司凶神恶煞的相貌,意大利明媚的蓝天,人影斑驳的夏日小道,以及阳光照耀下的粼粼碧波,会是多么协调而美好啊!如今,我们只能想象,在一个落叶满地、西风呼啸的凄凉秋夜,一位迷路的游客将面对一幅充满了忧伤情调的阴暗灰冷情景:在以树林为背景的画面上,有一圈黑色的锯齿形轮廓,西风在稀疏的枝杈间哀号,落叶也被冷风翻卷着,在脚下沙沙作响;冰冷的湖水不断涌向岸边,天空中充满了阴霾,似乎暴风雨即将来临;月光掠过云际,又透过层层树枝,紧盯着地上一个犹如幽灵般的黑影,他手里的兵器反射出的光亮,正忽明忽暗地在林间游荡。

狄安娜圣殿的这种祭司承袭制度令人感到奇怪,这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要揭开它的形成之谜,就要追根溯源,从源头说起。众所周知,这种一直残存到罗马帝国时代的带有野蛮时期特点的习俗,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就像一块裸露在平整的草地上的远古石崖。这种显而易见的粗鲁和野蛮,让人们产生了解释它的冲动。最近人类早期历史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古至今,不管人类的文明怎样发展,思想一直都是基本相似的,只在表面上存有不少差异。这个结论阐述了人类最初的朴素的人生哲学。因此,如果能够证明在别的地区也流传着这种野蛮的祭司承袭制度;或者能够找到产生这种制度的原因,并证明在人类的活动中,这种动机已经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了许多大体相同的制度;或者能够证明,在古希腊罗马时代确实还存在着那些原因和制度,那么我们才能够完全断定,在更加古老的时代,这些原因和动机形成了这种奇怪的制度。然而,由于缺少直接证据,关于祭司职位是怎样产生的,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完全证实了。在将来,随着我所提出的上述条件的逐渐完善,这些推断也许会或多或少地变得可信。我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完善和满足这些条件,希望对内米祭司承袭制度提出一个比较可信的解释。

关于这一主题有不少事例和传说,因此首先我将介绍这些材料。据传说,是奥雷斯特创立了内米对狄安娜的崇拜。他和姐姐替父报仇杀死托里克半岛(克里米亚)国王托亚斯之后,把托里克的狄安娜神像藏在一捆柴中,逃往意大利。在他死后,尸体从阿里基亚运往罗马,就葬在位于卡彼托山的萨图恩庙之前。古典文学的读者对传说中所描绘的托里克血腥祭祀狄安娜的仪式已非常熟悉——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外乡人都会被宰杀,献祭在她的祭坛之上。但是当这个仪式传到意大利后就变得较为温和。在内米,圣殿内有一棵特殊的树,一般人不许砍它的树枝,除了逃亡的奴隶。倘若奴隶能砍下它的枝条,就会得到与祭司决斗的机会,一旦他杀死祭司,就可以继任这个职位并获得“森林之王”的称号。古代公众把这根决定命运的树枝称为“金枝”。传说埃涅阿斯在太阳神阿波罗的女祭司西比尔的指点下,到阴间去寻访他父亲安喀塞斯的阴魂,而在他出发前就折过它。关于这个传说的解释是,逃亡的奴隶象征的是逃亡的奥雷斯特,而奴隶和祭司决斗则是复演托里克时代活人献祭狄安娜。

直到帝国时代,这种通过决斗杀戮来继承王位的规则一直被遵行。曾做过许多荒谬事情的暴君凯里古拉,就曾雇一个恶棍去杀内米的祭司,原因只是他认为祭司任期太长了;一位希腊旅行者曾在安东尼皇帝当政时访问过意大利,据他观察,那时的祭司一职仍是决斗获胜者的奖品。

至今,在内米仍能看到许多崇拜狄安娜的重要遗址。在遗址上,我们还能看到一些为感谢庇佑而奉献的祭品。从那些奉献品可以看出,在古代,她的形象是一个女猎人,人们信奉她能够赐福、保佑信徒多子多孙、庇佑孕妇顺利分娩。人们从她的圣殿院子中找到了一些青铜小像,铜像显示的女神形象是右手高高举起一支火炬;而在她的祭典仪式中,最重要的部分似乎是点燃火炬。每年8月13日,这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人们会为她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典:在整个意大利国土上,所有家庭都要在炉边举行神圣的礼拜;那些坚信女神听到自己祝祷的妇女们会来到圣殿还愿,她们头戴花冠,手执点燃的火炬,那时圣林被众多的火炬照亮,湖水倒映着火炬耀眼的红色光芒。

不知道是谁,为了祈求罗马克劳迪皇帝及其家庭平安,在内米的一个神龛里奉献了一盏长明灯;而在林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陶瓦灯,可能是为某些地位较低的人们求福而奉献的。如果我们对奉献这些灯的目的猜测无误,那么罗马天主教现在所实行的教堂内奉献圣烛的传统,显然与上述风俗是极为相似的。

在庙的东北角,有个三级台阶,上面建起了一个不小的环状地基,地面有镶铺过的痕迹,可能上面曾是狄安娜的圣殿。这一建筑如同古罗马城大广场上圆形的女灶神庙宇一样,都可能是根据狄安娜的“维斯太”,即灶神称号建起来的。此外这一身份,还体现在她的圣殿里总是圣火长明。一般照料圣火的是守护女神的修女们,因为,在地基上发现了一个侍女陶像的头部。远古至近代,在拉丁姆地区一直普遍崇拜的长明灯,也都是由圣女细心照管的。

此外,每年在庆祝这个节日的时候,人们会停止狩猎活动,在猎犬的头上戴花环,年轻人举行洁身仪式向女神表示敬意;节日宴会极其盛大,四周果树结满果实,景象美轮美奂,美酒佳肴极为丰盛,新酿出的美酒,搭配一整只小羊羔作为主菜,旁边摆放着滚烫的烙饼。

内米的树林并不是专属于狄安娜,还有两位较小的神祇与她共享,他们分别是清泉女神伊吉利娅和森林之神威尔比厄斯。伊吉利娅神和狄安娜一样被奉为能赐福妇女并保佑孕妇顺利分娩的女神,因此,孕妇们常去膜拜她。从玄武岩石中涌出的泉水在这里形成美丽的瀑布,注入勒·莫尔的湖中;这地方之所以被叫做勒·莫尔,是源自现代内米村建立的水磨坊。罗马伟大的诗人奥维德曾描写过这里流水潺潺,洗刷鹅卵石的美景,他还经常喝那儿的溪水。在圣殿院内发现了浴室以及许多陶瓦制的人身模型碎片,这说明人们曾用伊吉利娅圣水治病。因为,求医者通过向女神奉献病人的替身塑像,来表达治病的心愿或治愈的感激——至今在欧洲许多地方仍沿用这种习俗。直到今天,人们似乎仍然相信泉水有治病的功效。

传说伊吉利娅曾是古罗马的第二个皇帝纽曼的妻子或情妇,二人常在圣林里幽会。这位贤明的君主正是通过与女神的神交,得以为古罗马人写出那部罗马法典。神人相恋的故事在神话中并不少见,众神之母库珀拉钟爱英俊青年安迪斯,月亮女神塞勒涅爱慕俊美牧羊人恩底弥翁等。史学家普鲁塔克将这类故事进行比较,发现情人们幽会的地点并非内米的圣林,而是罗马卡底纳城门外的树林,在那儿还有一个伊吉利娅圣泉。泉水从一个黑洞中涌出,而每天侍奉古罗马女灶神的侍女们会头顶陶质水壶步行到这里取水,再返回清洗女灶神的庙宇。在诗人朱文诺时代,泉眼的天然石头是镶在大理石中的。一群贫穷的犹太人亵渎了这一圣地,这群亵渎神灵的罪人也因此受到了惩罚,像吉卜赛人那样跪在林中。我们根据台伯河西岸的第一批定居者是从阿尔巴山迁来的结论,推断他们可能随身带来了清泉女神,并将她安放在城外的树林里,所以,流入内米湖中的泉水是原先真正的伊吉利娅泉水。

另一位小神威尔比厄斯,传说是希腊年轻的英雄希波吕托斯,纯洁而正直的他从以医术、音乐、体操、狩猎和预言之术而闻名的喀戎那里学会了狩猎,然后与月亮和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作伴,终日在森林里狩猎。能够与阿尔忒弥斯有不平凡的交往,希波吕托斯感到非常自豪,从而拒绝了其他女性,也包括阿芙洛狄特。阿芙洛狄特被他的嘲笑刺伤,心中十分不快,便唆使威尔比厄斯的父亲忒修斯的第二任妻子惠德勒,也就是希波吕托斯的继母去追求他。惠德勒在希波吕托斯的身上,看到了他父亲形体、风度和美德等方面的影子,对他产生了狂热的爱。但希波吕托斯鄙视继母的这一要求,拒绝了她,于是惠德勒陷于痛苦的单恋之中,最后自杀而死,但留下遗言诬陷希波吕托斯污辱了她。虽然希波吕托斯为自己的无辜提出抗辩,但忒修斯拒不相信,先是将他放逐,后又恳求其父海神波塞冬惩罚自己的儿子。所以当驾驶马车的希波吕托斯经过萨兰尼克海湾时,波塞冬发挥神力,从波浪中放出一头凶猛的公牛。马受到惊吓跳了起来,希波吕托斯摔下马车身亡。钟爱着希波吕托斯的狄安娜(也就是阿尔忒弥斯)说服了药神阿斯科拉庇厄斯,救回了她貌美的青年。但这件事惹恼了朱庇特,他对凡人逃过死亡一事愤愤不平,势必要惩罚他们,于是药神被下放到地府。希波吕托斯多亏狄安娜将他藏在一团厚厚的云雾中才得以避难;狄安娜还增加他的年龄,以改变他的容貌;她一路背着他来到遥远的内米,将他托付给丛林中的清泉仙女伊吉利娅,并为其改名威尔比厄斯,从此,再也没有人知道希波吕托斯的下落了。希波吕托斯隐居在意大利这片密林中,执政为王,并把这里作为敬献给狄安娜的圣地。传说他后来有了一个儿子,同样英俊貌美,小威尔比厄斯对父亲遭受到的不公厄运愤懑不平,于是赶着几匹烈马,追随拉丁人参加了埃涅阿斯和特洛伊人的战争。

不只是内米,其他地方也x会敬奉威尔比厄斯神,比如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亚地区,那里有专门的祭司侍奉他。马不允许进入阿里基亚的丛林和神殿,因为它曾害死过希波吕托斯;触摸神的形象也被视作违法行为。

有人认为威尔比厄斯就是太阳神。但塞尔维厄斯不同意这种说法,在他看来,威尔比厄斯“是陪伴狄安娜的神,他们相互为伴,关系之密切,就如同安迪斯与众神之母、厄里克托尼俄斯与智慧女神密涅瓦、阿多尼斯与爱之女神维纳斯一样”。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关系,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一番。这个神话人物坎坷而亘长的生命彰显了一股非比寻常的顽强力量。在古罗马某个季节的活动上,也就是8月13日,这天恰好也就是狄安娜的祭日,曾有一位名叫希波吕托斯的圣徒被马拖死。同样的日子,同样的名字,同样是被马害死,这使我们不得不相信这位圣徒就是那位希腊英雄,这位英雄经过了两次死亡,却幸运地以一个异教徒——基督圣徒的身份而复活。

关于“奥雷斯特带狄安娜来到内米,受人崇奉”的故事,无须费力即可驳斥其在历史上的真实性;这是众多被用来解释某种崇拜仪式起源的神话中的一个。这类解释有许多共同点,即找出这些或真实或假想的仪式和国外仪式的相似;不可否认的是内米神话存在许多的不一致——对仪式特点的解释不同,最早崇奉狄安娜的是奥雷斯特,还是希波吕托斯,也无定论。其实这些神话故事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用来说明崇拜性质的可比较标准,也在于间接地证明了这种崇拜存在的年代是非常久远的——因为已说不清楚真正的起源。关于起源的问题,可能内米民间流传的说法比将提到的所谓的正史更可信。古罗马的政治家加图将军曾断言,圣树林是古罗马塔斯库兰的地方执政官代表许多地区奉献给女神狄安娜的,这位执政官可能叫伊吉利埃斯·贝比埃斯或伊吉利埃斯·莱维埃斯。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95年,也就是古罗马人洗劫波米迪亚的时间,此后波米迪亚便不复存在;这个传说因为提到了时间,所以似乎告知了圣殿的年龄。但我们无法想象,在当时——古罗马社会已经相当文明的时候,怎么还会有意设立野蛮的阿里基亚祭司承袭制度。这种制度肯定遗留自史前时期,理由是那时的意大利还处于比任何阶段都野蛮的状态。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一个名叫曼尼埃斯·伊吉利埃斯的人建立了圣殿。这一说法源自这样一个谚语——阿里基亚有许多曼尼埃斯。有人解释“曼尼埃斯·伊吉利埃斯”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大家族的祖先;而另一些人则解释为,在阿里基亚曾有过很多丑陋畸形的人,其理由是“曼尼埃斯”一词演变自“mania”(用来吓唬孩子的妖怪或魔鬼的意思),此外因为阿里基亚山坡上那些等待香客施舍的乞丐,也曾被古罗马一位讽刺派诗人称为“曼尼埃斯”。

上述介绍引起了我们对传说可信性的质疑,因为解释并不一致。阿里基亚的曼尼埃斯·伊吉利埃斯与塔斯库兰的伊吉利埃斯·莱维埃斯虽有差别,但这两个名字又与神话中的伊吉利娅这个名字极为相似;但是,加图本人极富盛名,其撰写的传说又非常详细,这些似乎说明这不是一个无根无据、虚构出来的情节,所以我们不能轻易舍弃。从另一个角度看,加图的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古代确实有城邦联盟修葺或重建过这座圣殿,它似乎证实了在历史早期,圣林就是这个古老国家众多城市共同膜拜的圣地。第02节 阿尔忒弥斯与希波吕托斯

上一节提到的内米神话中一些概念的不一致,比如创立崇奉狄安娜的是奥雷斯特还是希波吕托斯,作为历史是毫无价值的,但是,这些传说对我们了解这类崇拜的性质,还是很有价值的。为什么是用奥雷斯特和希波吕托斯来解释威尔比厄斯和“森林之王”,这些传说的作者选择这两个人的用意是什么呢?我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关于奥雷斯特的答案是明确的,因为,他逃到意大利时带着狄安娜的塑像,而这尊塑像原本是属于嗜好人血的、残忍的托里克,这样勉强可以解释阿里基亚残忍的祭司继承制度的由来。但是说到希波吕托斯,答案就不是那么明显了,尽管因为马害死他可以解释不允许马出现在圣林里,但,论及整个制度就不能这么容易解释了。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对内米的崇拜状况有个了解,在考察了希波吕托斯的传说或神话后,再作进一步的探索。

在特里茨有一块敬奉希波吕托斯的著名圣地,位于被巍峨的群山环抱的海湾边,那里海水碧绿,海湾沉静非常美丽;如今这里的海岸线遍布橘子树、柠檬树和挺拔的丝柏树,这些丝柏树像赫斯珀里得斯花园上空的黑塔。与这里隔海相望的是波塞冬的圣岛,岛上茂盛青翠的松树掩映着圣庙的屋顶。在这优美的海岸边,矗立着供奉希波吕托斯古老神像的庙宇,由专门侍奉他的祭司在此终生供职。每年这里都会举行一次祭祀他的神圣仪式,未婚的姑娘们用悲哀的赞歌和伤心的哭泣悼念他死于非命。

尽管希波吕托斯的坟墓在特里茨,但是当地人却不告于外人,人们猜测其中的原因是:阿尔忒弥斯所爱慕的俊美的希波吕托斯,年纪轻轻就丧命了,每年少女们都为他哀悼。这看似是非常有道理的。他的形象如同阿多尼斯——古代宗教中女神众多尘世情人中最广为人知的人物;据说,在阿芙洛狄特和普罗塞尔皮娜争夺阿多尼斯的爱情之前,就已经有阿尔忒弥斯和惠德勒竞争希波吕托斯的爱情了。主人公虽不同,但在某种程度上惠德勒是阿芙洛狄特的替身,这种说法对希波吕托斯或阿尔忒弥斯并无不妥,因为阿尔忒弥斯原本就是丰收女神,在早期宗教原则里,她除了让大地丰收,本身也是多产的,因此,她总有一位男性配偶。根据这一原则,希波吕托斯就是阿尔忒弥斯在特里茨的配偶,当地的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会到他的庙里敬献自己的一束华发,目的是促进他与女神的结合,从而带来人口、牲口和田地的增产。

关于希波吕托斯年纪轻轻就夭折的故事,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到和其他故事相似之处:血肉之躯的青年男子英俊貌美,总以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得和女神短暂的爱情欢乐。这类不幸的情人并不是只存在于神话中,传说紫罗兰的紫红色、秋牡丹的鲜红色或是玫瑰的艳红色,都是这些花儿流出的血。这些故事不是简单地把青春和美丽化作诗歌的浪漫,以转瞬即逝的花朵来象征,其中所包含的是一个深刻命题——关于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生命的关系——这一可悲命题引发了一系列可悲的行为。第03节 小结

关于古代为什么把希波吕托斯和威尔比厄斯看成是同一个人这个问题,我们也许可以得到答案了。

在塞尔维厄斯看来,威尔比厄斯和狄安娜的关系,如同阿多尼斯和维纳斯、安迪斯和众神之母的关系。狄安娜也和阿尔忒弥斯一样,是一位既负责大地丰收,又主管生育的女神,所以她也和阿尔忒弥斯一样,需要一位男性伴侣。如果真如塞尔维厄斯所说,那么威尔比厄斯就是这位女神的男性伴侣。神话中圣树林的创造者和首任内米之王的始祖和原型,显然是威尔比厄斯,这些神话为那些祭司们代代遵从,以“森林之王”的头衔服侍狄安娜,同时效仿威尔比厄斯那样接连走向可怕的归宿。这些祭司与林中女神的关系显然和威尔比厄斯与女神的关系一样。也就是说,俗世的森林之王将狄安娜视为自己的王后。这些祭司们拼死捍卫的圣树可能就是狄安娜的化身,这是极有可能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祭司可能不只是把圣树当做女神来尊崇,还会把它当做妻子来拥抱。

这一设想并不荒诞,因为甚至到了普林尼(公元前79—公元前23年)时代,还有这样的例子。在阿尔巴群山里还有一片狄安娜圣林,其中有一棵美丽的山毛榉树,一位高贵的罗马人经常拥抱亲吻它,躺在它的树荫下,还把酒泼洒在它的树干上,显然在他眼中这棵树就是女神。在印度和其他东方地区至今仍然流行着男人或女人跟树木结婚的习俗。我们总体回顾一下:在内米圣林,崇拜狄安娜起源于极为久远的古代,且意义重大。人们崇奉她是伟大的女神,掌管着人类、牲口和田地的生产;敬仰她庇佑人类多子多孙,保佑孕妇顺利分娩。圆形庙宇中的长明灯是她的圣火,由贞女们侍奉。她的旁边是清泉女神伊吉利娅,分担着狄安娜的圣职,解脱孕妇的分娩之痛。人们认为狄安娜曾是古罗马一位国王的情人,二人曾在这里幽会。“林中的狄安娜”身边还有一位男性配偶,名叫威尔比厄斯,一代代的祭司是以威尔比厄斯的身份、以“森林之王”的名义陪伴着狄安娜。他们的生命和那株圣树息息相关,只有那棵树未受损伤,他们才会平安无恙;一旦枝干受损,就预示着祭司也要遭受攻击;他们依照传统死在继任者的宝剑之下。

显然上面这些不能圆满地解释清楚祭司承袭制度的特殊性,但,用开阔的眼光去审视,我们可以看到这其中所蕴涵的答案雏形。我们所要做的是着手进行更广泛的考察,这个过程将是长期而艰辛的,但发现的旅途却是有趣和充满吸引力的,我们将暂时告别意大利,访问异国,了解那里奇特的人文风俗。

风已吹来,扬帆远航吧。第二章祭司就是王

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来回答:首先,“森林之王”——内米的狄安娜的祭司,为什么必须杀死自己的前任?其次,他这样做之前,为什么必须折下“维吉尔的金枝”呢?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那位祭司的称号——森林之王,他的职位被称为王位,其原因何在?

在古意大利与古希腊,把王位与祭司职位合称,并不罕见。无论是罗马还是古罗马的其他城市,总有一个祭司拥有“祭祀王”或“主持祭祀仪式的王”的称号,而他的妻子,则被称为“主持祭祀仪式的王后”。同样,在雅典,每年选出的第二重要的地方长官和他的妻子,也分别被称为“王”和“后”,其实,两人的工作都和宗教有关。古希腊还有很多共和制城邦有名义上的“王”。据了解,他们的工作似乎只限于主持境内平民的祭祀。很多希腊国家甚至同时有多个名义上的“王”。相传罗马在废除君主制后,指定了一位“祭祀王”替代国王主持祭祀仪式。在希腊也流传着类似“祭祀王”由来的传说。例如,斯巴达,是当时希腊唯一一个保持君主制的国家,君主们被认为是神的后裔,因而,全国性祭祀的祭品都只能由君主来奉献;它的两个国王,分别主持祭祀拉瑟帝门的宙斯和上天的宙斯。

这种神职与王权的结合广为人知。小亚细亚曾是一些伟大宗教的发源地,在那里聚居着无数受大祭司统治的神奴。和中世纪的罗马教皇一样,大祭司同时掌握着世俗之权与神权。泽拉和佩西纳斯就是这种“祭司统治”的城市;在古老信仰异教的时代,条顿民族的国王们所处的地位与拥有的权利都与祭司长相似;中国的皇帝,同样要依照经书《仪礼》的规定主持公共祭典;马达加斯加的国王同样也是祭司长,选定一头阉牛用来新年祭祀时,国王就在一旁监督,祈祷并酬谢上苍。在东非盖拉人的独立君主制国家,由国王掌管并在山顶主持祭祀,杀祭人牲;在一个充满魅力的中美洲国家,它的某些传统习俗也可以给我们一种朦胧的启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类似把王位与祭司职位,世俗权力与神权集中于国王一身的情况。这个国家的古老首府早已沉睡在繁茂的热带雨林之下,只有在帕伦克庄严而神秘的废墟中才可以窥见历史的痕迹。

我们只指出古代国王通常也是祭司,然而对其官职宗教方面的内容阐释得还远远不够。在那个时代,披在国王身上的神性薄纱,是一种坚定的信仰,而不只是空洞的言语。在很多情况下,国王是被当做神灵膜拜的,并不因为他是沟通联系人与神之间的祭司。他可以给自己的臣民与崇拜者赐福,这种赐福,通常被认为只有祈求超人和神灵并贡献祭品才能获得,是凡人力所不及的。因此,国王经常被期望是赐予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人。这种期望,在现代人看来是奇怪的,但,对于早期的人类来说,这种思想十分自然且普遍。对开化的人来说,这种自然与超自然现象的区别是明显的。但对于野蛮人来说,他们想不出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在他们眼中,很大程度上是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这种超自然力量来源于那些具有人性的神灵。神灵和人一样,也会心血来潮,喜欢凭自己的喜好做事,同样也会因为人们的乞怜与希望或者恐惧而感动。在这种充斥着想象的世界里,原始人认为自己拥有一种无限的力量,他们通过这种力量来影响自然,谋取自身利益。他们认为无论是适宜的气候,还是丰盛的谷物,只要通过虔诚的祈求,诚心的许诺,甚至是威胁,就可以从神灵那里获得。但倘若哪个神灵真的化身为肉体凡胎,那么人们也就相继没有了祈求更高神灵的需要。作为野蛮人,他们自身力量其实就足够获取幸福。

关于导致“人神”概念出现的原因,除上述方式外,还有一种方式。除认为世界是充满神力,受神控制的观念之外,原始人还有一种更古老的观念。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观念中包含了自然法则的胚芽,也就是把自然看成不受人左右,按照规定有序的方式出现的一系列事态。这种胚芽包含在大多数广为流行的迷信体系中,我们称之为“交感巫术”。早期社会,国王通常身兼祭司和巫师两种职位,实际上,国王确实经常被人们认为是用其所精通的法术才获得了权力和王位。因此,为了理解王权及其神性化的进程,就必须对巫术原理有所涉猎,同时也应该对那些在不同时代和国家,被人民深深牢记和信仰的古代迷信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阐述“交感巫术”这个概念。第三章交感巫术第01节 巫术原理

在分析巫术思想时,发现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两个原则——“相似律”和“接触律”。前者是指同类相生,即同果必同因。巫师根据“相似律”推导出,他可以仅通过模仿来达到目的;以此为基础的巫术被称为“模拟巫术”或“顺势巫术”。从字面上来看,“顺势巫术”可能更恰当些,因为“模拟”这种词语会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有人在有意识地进行模仿,这就限制了巫术范围。后者是指相互接触的物质实体,哪怕被分开,仍然可以跨越距离发生相互作用;巫师基于此断定,自己可以通过一个人曾经接触过的物体来对这个人施加影响,无论这个物体是不是此人身体的一部分,此类巫术被称为“接触巫术”。巫师盲目地认为这两种原则不仅仅适用于人类的活动,还同等程度地影响自然界的发展。

然而,巫术的本质是一种伪科学,一种没有任何效果的技艺。它是一种对自然规律体系歪曲的认识,是一套错误的指导行动的准则。作为自然法则体系的巫术,被称为“理论巫术”,是一种陈述世事发展顺序的规律;人们为达目的而采取某种手段的巫术,则被称为“应用巫术”。我们应明确,最早的巫师从不分析巫术产生的依据,也不去分析其过程中蕴涵的原理,他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根本不懂得任何的逻辑推理,只是单纯从巫术应用的角度来看待巫术。他施法时不自觉地进行了推理,但又不了解自己智力活动的过程,这就如同他每天都吃食物,却对其中消化和吸收的生理过程全无概念。简单地说,巫术之于他绝非科学,只是一种单纯的技艺。要知道在他那尚未开化的大脑里,还很难形成任何有关科学的概念。哲学研究者应该做的是,通过探索巫师施法时的思想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应用到原理,透过这种假技艺的外表分析出它伪科学的本质。

如果我上述分析无误,那么巫术的两大原则其实只是“联想”的两大错误应用方式。基于“ 相似” 的联想而建立的“ 顺势巫术”,其错误是把相似的事物看成同一个事物;基于“接触”的联想建立起来的“接触巫术”,错误之处在于把曾经接触过的事物看成是一直保持接触状态。在实践中,这两种巫术经常被结合起来应用,或者更准确地说,顺势巫术可以独立地进行下去,但接触巫术则不然,我们经常会发现接触巫术往往需要在顺势原则的帮助下,才能顺利进行。

单单通过这种枯燥的陈述,我们还无法理解这两种巫术,甚至觉得它们很复杂,其实如果配合实例说明,就会发现,二者的思想基础极为简单。尽管智力低下的野蛮人和世界各地无知愚笨的人,还无法在理论上理解它们,但在具体实践中,他们对此已经非常熟悉了。

将“顺势”和“接触”巫术统称为交感巫术,可能更易于人们理解。因为二者都认为事物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交感相互联系,进而跨越远距离,产生相互作用,通过一种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以太”把某物体的推动力传导给另一物体。这与现代科学如出一辙。现代科学假定有这样一种“以太”,是为了说明物体如何通过看似空无一物的房间发生物理作用的。

为了便于理解,依据产生各类巫术的思想原则,现将巫术分类列表如下:

交感巫术

(交感律)

顺势巫术

(相似律)

接触巫术

(接触律)第02节 顺势巫术

时代不同,但相似律的应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许多人企图通过破坏或者毁灭敌人的偶像,伤害或者消灭敌人。他们认为,偶像受到创伤,本人也会受到伤害;敌人的偶像毁灭,敌人也会死亡。

这种习俗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之广,历史之长,可以从大量的事实中得到佐证。且不说数千年前古印度、巴比伦、埃及、希腊和罗马的巫师们深谙此道,时至今日,澳大利亚、非洲、苏格兰等地心怀不轨的人仍会采取这种做法。据说北美印第安人也有相似的习俗,要想伤害一个人,就可以在代替他本人的东西上,如沙土、灰烬等,画出这个人的像,然后用削尖的棍子来刺画像,或用其他方法伤害它。比如当一个奥基波维印第安人试图害仇人时,就会制作一个仇人模样的小木偶,然后用针刺木偶的头部和心脏,或者把箭头射进木偶体内,因为他相信仇人的这一部位也会痛;他如果想马上杀死仇人,只要一面将这个木偶焚烧或埋葬,一面念动咒语即可。秘鲁的印第安人为“毁灭讨厌或者惧怕的人的灵魂”,调和脂肪和面粉成面团,捏成那个人的像,然后将之烧毁在那个人即将经过的路上。马来人倘若想让某个人死掉,首先会收集此人身上各个部位的代表物,比如指甲、头发、唾液等;然后用取自空蜂巢的蜜蜡,粘合各代表物制成那个人的蜡像,再将这个蜡像放在灯焰上连续烤七天。烤的时候还要反复地念:“我烧的不是蜡,是某某某的心肝脾。”到了第七天晚上,蜡像烧完,那个人便会死去。这种巫术显然是“顺势巫术”和“接触巫术”的结合,做蜡像是模仿敌人,指甲、头发、唾液等又曾经接触过敌人。

另一种马来巫术与奥基波维印第安人巫术的形式类似,都用蜜蜂空巢中的蜜蜡做一个像脚掌那么长的尸体模型。想让仇人哪里疼,就刺模型对应的地方,比如想让仇人胃疼,就刺模型的肚子;倘若想让他立刻死亡,干脆从头到脚戳穿模型,像包裹真正的尸体一样将它包裹起来,像对真正的死者祈祷一样祷告,然后将它埋在仇人必经的路中间。为了避免他落罪在谋害者头上,就要把谋杀的罪名推给大天使加百列,在埋时还要念:“不是我在埋他,是加百列在埋他。”“模拟巫术”或“顺势巫术”通常被用于达成险恶或仇恨的目的,但不要认为它只能用来伤害敌人;尽管少见,我们仍不能忽略它作为善良愿望的一面,它曾经被应用于催生和使不孕妇女怀胎,比如生活在苏门答腊岛的巴塔那人有这样的传说:不孕的妇女如果想要当母亲,只要把一个婴儿形状的木偶抱在膝上,她就可以梦想成真。

在巴伯尔群岛,想生孩子的妇女要请一位多子的父亲,帮她向太阳神尤帕勒罗祈祷。首先这位父亲要做一个红棉布娃娃,让这女人以喂奶状抱在怀中。然后他抓住一只鸡的鸡腿,将鸡举在女人的头上,祈祷说:“尤帕勒罗!请您尽情享用这只鸡吧!我祈求您赐一个孩子吧!”接着,他会问那个女人:“孩子到了吗?”她要回答:“是的,他已经在喝奶了。”之后,那个男人一边祈祷,一边再把鸡举在女人丈夫的头上。最后,把鸡杀掉,和一些槟榔叶一起摆上家里的祭坛。仪式结束后要四处传话,说这个女人已经在分娩了,她的女性朋友就会过来贺喜。这种假装生下孩子的仪式其实是一种巫礼,模仿只是为了真正拥有一个孩子,而祈祷与献祭是为了加强巫术效力。换句话说,就是把宗教添加进巫术中以加强巫术效果。

按照婆罗洲的达雅克人习俗,当妇女难产时,会请两个男巫,其中一个帮助生产;而另一个在门外,假装自己是那个孕妇,把一块大石头放在自己肚子上,用布把石头和身体裹起来,假装婴儿正在子宫中。婴儿出世前,他不停地移动身上的石头,模拟产妇腹内婴儿的动作。这一看似荒谬的方式是为了达到助产的效果。

这种扮演活动,不仅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游戏,而且曾经影响到许多民族的生活方式,比如将“模拟出生”作为子女收养,甚至是死人重生的一种方式。倘若在一次假扮活动中,你“生了”一个“孩子”,哪怕他已经是一个成年男子,即使你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在法律和习俗上他就是你的孩子了。哲学家迪奥多拉斯说,在宙斯说服了他的妻子——嫉妒心极强的赫拉,收养希腊神话中的伟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时,就模拟了一次出生:女神躺在床上抱着这位英雄,然后推着他通过自己的衣裙掉到地上。迪奥多拉斯还提到,直到他那个时代,未开化的野蛮人仍然通过这种方式来收养孩子。据说,如今保加利亚和波斯尼亚的土耳其人还在沿袭这种风俗:女人把想要收养的孩子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推拉出来,之后这个孩子就是她真正的孩子了,并拥有了继承权。

沙捞越位于马来西亚的婆罗洲,那里的比拉万人认为如果妇女要收养一个成年人,就必须依古老风俗,用捆绑的方法模拟降生:邀请众人举行一次宴会,养母坐在覆盖着布的椅子上,让养子或养女从椅子后面,自她双腿之间钻出来;在他冒出头的同时,人们向他撒槟榔花,然后把他捆起来交给一个妇女,人们把这对养母女或养母子绑在一起,让他们一起摇摆着在屋子里走个来回。养子或养女会受到很好的保护,虐待他们甚至比虐待亲生骨肉还遭人愤恨。

在古希腊,如果男子被误以为死亡,并举行过葬礼,如果他不重新经历诞生仪式,他就将一直被当做死人。诞生时他首先要钻过一个女人的裙子,然后洗净全身,像婴儿一样被包裹在襁褓之中送到奶妈那里。只要仪式没有完结,他就不可以混在活人中自由活动。古印度也有类似的习俗,被误认为死亡的人回来后,第一晚必须握紧双拳,整夜沉默地坐在一个盛满油水混合液的木桶中——模仿婴儿在母亲子宫内,这一夜他还要经历孕妇要接受的全部圣礼;第二天一早,当他从木桶中走出来的时候,他还要再经历所有成人仪式,尤其是结婚典礼,娶一个妻子或者与自己的妻子重新进行一次婚礼。

顺势巫术的另一个积极用途是防治疾病。古印度人会精心设计一个仪式来治黄疸病——把病人身上的黄色转移到带黄色的动物或者别的东西(比如阳光)上,并把健康的红色从一个强壮的、生机勃勃的红色公牛身上传递给病人。与此同时,巫师大声吟唱:“让你痛苦的黄疸病到太阳那里去吧!我们将用公牛的红色保护你,使你免于伤痛,使你从黄色之中解脱出来,使你长寿。母牛之神罗希尼的红色更加鲜艳,在它的包裹下,你会感受到她的神体,她的神力会将你的黄疸病转给鹦鹉、画眉或黄色的鹡鸰!”为了使这位肤色灰黄的病人拥有健康的红色皮肤,巫师吟唱的同时,还要让病人慢慢喝下混有红色公牛毛的水:巫师先把水淋到红色公牛的脊背上,让病人吮吸,然后让病人坐在红色公牛皮上,并把一小块红色公牛皮绑在病人身上。为了彻底消除黄斑进一步改善肤色,巫师还要继续“治疗”:病人躺在床上,床脚用黄绳拴着三只鸟——鹦鹉、画眉和黄色鹡鸰;把郁金香或姜黄熬成的黄色粥汤涂满病人全身,再向病人身上泼水。人们认为,在洗去黄色粥汤的同时,黄疸病也就转移到鸟的身上了。之后,为了使病人肤色更加红润,巫师会用金色树叶包上一些红色公牛的毛,然后将它们一起粘在病人的皮肤上。

古代人认为,如果一个罹患黄疸病的人和一只石鹡鸰对视很久,他的病就会痊愈。普鲁塔克解释说,这种鸟通过目光,使人身上的疾病如溪水般流入或流出。这种鸟天生就具备驱赶黄疸病的功效,正是因为它那金色的眼睛,而非其本身的颜色。卖鸟的人知道石鹡鸰的这一功效,所以他们细心遮好鸟笼,以免黄疸病人不用花钱就可以通过注视鸟的眼睛而治愈疾病。普林尼曾提到一类鸟的故事,也许就是这种鸟;古希腊人称之为黄疸病鸟,黄疸病人见到这种鸟,疾病就会转移到这只鸟上,病人痊愈,而鸟立刻死亡。他也曾经提到过一种可以治病的石头,因为石头的颜色和黄疸病人的肤色相似。

顺势巫术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即治疗可以脱离病人身体,医生可以代替病人:当病人看到他的医生假装痛苦地在地上打滚,他的所有的痛苦就消失了。例如法国帕齐的农民认为,病人呕吐不断,是因为胃掉了下来,需要医生把这个器官归位了;医生做一些可怕的动作扭曲自己,使自己的胃也脱落,再做一些扭曲动作,示意病人的胃归位;摆脱疼痛的病人要付五法郎的酬金。

达亚克医生在治病时与此相似,往往先躺下装死,人们把他当作尸体用席子裹起来,放到屋外。一个小时以后,另一个医生过来解开他,令装死的医生“复活”,人们相信病人也在开始康复。

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的御医曾依据顺势巫术的原理,创立了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该法曾被马塞勒斯广泛应用。将马鞭草根从中间剖开,一半用烟熏,另一半缠在病人脖子上;据说当马鞭草被烤干的时候,也就是病人的肿瘤消失的时候。如果日后病人忘恩负义,医生轻易地就可惩罚他,只要将那一半马鞭草根扔进水里,当草根吸收水分重新膨胀时,肿瘤会再次出现。这位智者还告诉我们治疗粉刺的方法——流星划过时,用手帕或者任何能顺手拿到的东西擦拭粉刺——粉刺随流星坠下而掉下;但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擦,否则粉刺会转移到手上。

古代的猎人和渔夫,为获得充足食物同样也广泛运用顺势巫术,乃至整个交感巫术。依据“同因同果”的原则,他们要做很多事情来模拟他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还要避免那些和灾祸相似的事情发生。荒凉贫瘠的澳大利亚中部地区是运用交感巫术(大多是顺势巫术)获取食物的典型代表。那里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图腾,为了自己氏族的利益,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运用巫术使本族的图腾生物增殖。由于大多数图腾都可以食用,因而举行这些仪式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证氏族有充足的食物或其他生活必需品。这些仪式一般都模拟了人们所希望产生的效果。比如在以白鹦鹉为图腾的瓦拉蒙加部落里,头领手持白鹦鹉像,模仿它求偶的叫声。再如白蛴螬是阿伦塔部落的图腾,男人们会以哑剧的形式,表现昆虫破茧而出的过程:人们用树枝修建一个狭长的甬道,当作蛴螬的蛹;在甬道里,坐着这个部落的男人,他们一边歌颂着白蛴螬的各个生长阶段和蜕变,一边以一种下蹲的姿势,模仿蛹脱茧而出的动作慢慢走出来。而在以鸸鹋为图腾和食物的部落,为使鸸鹋增殖,男人们在地上勾勒出神圣的鸸鹋画,特别强调它的脂肪和蛋;他们围坐在图画周围,高声歌唱,表演者戴着头饰,装扮成长脖子和小脑袋的鸸鹋,并做出鸸鹋漫无目的环顾四周的模样。

英属哥伦比亚印第安人依赖渔业为主,一旦鱼群迟至,他们就会忍饥挨饿。他们为让鱼群到来,会请来一位努特卡里的男巫,男巫念诵祷词,同时将一个鱼的模型放在鱼群经常出现的海域中。托里斯海峡的岛民也用类似的做法,通过放儒艮和海龟的模型来迷惑这些动物,使它们上钩。为了轻松猎杀儒艮和海龟,新几内亚的西部部落,流传着这样一种巫术:人们在矛柄顶端的空心中放入一种经常在可可树上爬行的小甲虫,然后插上矛头。小甲虫叮人时可以轻易刺破皮肤,所以这样的矛头同样可以很简单刺进儒艮和海龟身体。

中西里博思群岛的托拉杰人始终认为,同种东西可以通过其内在灵气和周围有生命的媒介相互联系;因此,他们通过在家中悬挂鹿和野猪颚骨的方式,赋予这些骨头生命力,从而驱使它的同伴出现在猎人必经的路上。尼亚斯岛的居民在抓住落入陷阱中的野猪时,会用九片树叶擦拭其背部;他们认为,如同九片叶子从树上掉落,会有九只野猪掉到这个陷阱里。东印度群岛的萨帕洛伊、哈鲁库和诺伊萨劳特岛上的渔民在出海捕鱼前,要用树枝制成渔船的主桅杆,这个枝条上结出的果实必须已经被鸟啄得很厉害了;在他们看来,正如这枝条上的果实可以吸引到很多鸟类一样,这次出海同样可以吸引到很多鱼。

当一个柬埔寨猎人守候很久却一无所获时,他便脱光自己的衣服,走开一段距离,然后漫步回到捕猎的网前,假装没看见网,不小心被网捕住,并大叫:“哎呀,这是怎么回事?我被捉住了!”之后就认为这副网可以捕捉到很多猎物了。在苏格兰的高地,人们仍然传承着一种类似的哑剧;牧师詹姆士·麦克唐纳(如今仍在凯斯内斯的雷伊儒艮:一种食草海洋哺乳动物,生长于印度洋、红海和西南太平洋热带沿岸水域,具有蹼状前肢和明显锯齿状尾鳍。

任职)告诉我们,他童年曾和伙伴们一起去洛克·阿林一带钓鱼,如果太长时间没有鱼上钩,他们就会把一个同伴扔到水里,假装他就是一条鱼,再把他拉上来,这样鱼就会上钩了,至于究竟钓到哪种鱼,要看船行驶的流域是淡水还是咸水。外出用陷阱捕杀貂鼠前,卡利尔印第安人把一根小棍压在自己的脖子上,并睡在火旁大约十晚;他相信,这样貂鼠会被陷阱里的棍棒击中。新几内亚西面有一个叫做哈尔马赫拉的大岛屿,加勒拉里人居住在它的北部地区。他们外出打猎时有一种规矩:猎枪上膛前,子弹必须先含在嘴里,这样预示着子弹会射到动物,并可以吃到它的肉。

马来人在等候捕捉鳄鱼时,要吃咖喱饭,还要细嚼慢咽,而且十分细心,他们认为如果在开始用餐时连续吞下三个米饭团,就可以帮助诱饵顺利通过鳄鱼的咽喉;吃饭吐出骨头意味着鳄鱼会摆脱掉挂着诱饵的尖棍。因此为避免捉不到鳄鱼,猎人在开饭前会先请别人把他饭中的骨头挑走。依据“相似律”原则,如果猎人不想和机会失之交臂,就必须尽量避免一些事情,上面最后一条规则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不难看出,交感巫术体系中不仅仅包含积极的规则,同时也有很多消极的规则;它告诉你的不只是可以做的,还有很多不可以做的事情。积极的规则是巫术,而消极的规则则是禁忌。事实上,绝大部分的禁忌只不过是交感巫术两大原则——相似律和接触律——的特殊应用,而且是消极应用;尽管这些禁忌并没有诉诸文字,甚至都没有被野蛮人归纳成条理,但人们能根据意愿,自由地使用它们来影响自然的发展。人们相信,只要根据那些规则,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就一定会得到一个必然的结果;倘若某种行为的后果是危险或令人不快的,人自然会为躲避这类后果而避免这样的举动。也就是说,尽管他们错误理解了因果关系,但仍然不会去做那些他认为会带来灾难的举动,简单地说就是让自己服从禁忌。

积极的巫术考虑“这样做会带来什么”,而消极的巫术则坚持“避免带来什么而别这么做”。积极巫术的目的在于得到一个自己期望的结果,而消极的巫术则在于避免不希望的下场。而无论是希望还是不希望,其结果都与交感巫术两大原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希望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是遵循某种巫术仪式获得的一样,可怕的结果也并非是触犯了禁忌导致的。如果推断出的不幸必然会跟随禁忌而到来,那么禁忌也就成了一种劝人向善的箴言,而不再是“禁忌”。就像“不可以把手放进火中”是一种常识,我们不能称其为禁忌,因为实施这种行为所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痛苦。这就说明,不论是禁忌还是巫术,这些箴言都只是虚幻的;二者纯粹是一种具有巨大危害的错误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或者说是错误的联想概念的两极——巫术是正极,禁忌是负极。如果我们将这个包括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错误体系总称为“巫术”,那么就可以将禁忌定位为消极的应用。现将我对禁忌及其与巫术关系的理解,用下表表示:

巫术

理论巫术

(作为伪科学)

应用巫术

(作为伪技能)

积极的巫术消极巫术及禁忌

在这里我还将列举一些人们恪守禁忌的例子,并进一步阐释禁忌是交感巫术理论的特殊应用。爱斯基摩人的小孩子不能玩“翻花绳”这种游戏,因为大人们怕将来孩子的手指会被鱼叉绳缠住。显然这种禁忌是相似律的应用:孩子在玩翻绳套时,手指被缠住,长大捕鲸时,手指也会被系鱼叉的绳子缠住。

生活在喀尔巴阡山区的胡祖尔人有这样一条规定——妻子不可以在身为猎人的丈夫吃饭时纺纱,否则猎物也会像纺锤般旋转,而难以击中。相似的是,古意大利的大多数城市认为,农作物的茎部会因纺锤的旋转而无法竖直成长,所以命令妇女在走路时不得纺纱,甚至不允许公开携带纺锤。库页岛的阿伊努孕妇产前两个月不可以纺纱,还要远离绳子,否则婴儿的内脏也会同样绞在一起。在印度的比拉斯普尔行政区,村长召开会议时,任何与会者不得转动纺锤,在他们看来,如若转动,会议也会像纺锤一样一直转动下去,永远得不到一个结果。

这样,我们就很清晰地看出,禁忌其实来源于相似律。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东印度群岛,任何拜访猎人的人都必须直接进入猎人的屋子,切不可在外徘徊,否则猎物会像他一样,绕着陷阱走开而不会被捕。同样,任何中西里博思岛上的托拉杰人都不允许在孕妇房前的楼梯上站立或停留,因为这样会延迟孩子的诞生;在苏门答腊,孕妇本人也不允许这样做,否则她将为自己的忽略受到难产的惩罚。

外出寻找樟脑的马来人吃东西时是干咽的,并从不把盐捣得过碎,他们认为樟脑树干缝隙中的樟脑是以颗粒状存在的,上述做法可以避免找到的樟脑是碎的。同样为了找到完整而不溶解的樟脑,婆罗洲人从来不在寻找的过程里洗刷食盘——坚韧的棕榈树叶柄外皮。

在老挝,有一种含有树脂成分的产品名叫虫胶。人们必须亲手将一种红色小虫放在嫩树枝上,让它分泌出虫胶。人们规定禁止收集虫胶的人清洗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头;他们怕这种虫子会如同头上被洗掉的寄生虫一样,落下树来。

在美国,布莱克福特印第安人坚持捕猎老鹰时不吃玫瑰花蕾;如若违反,倘若一只鹰正在陷阱中,而另一只鹰也恰好落在陷阱附近,那么猎人肚中的花蕾就会发生作用——鹰全身发痒,如此鹰会因为只顾搔痒而忘记吃诱饵。为了能抓到鹰,猎人在看守陷阱时坚决不使用锥子瘙痒,这样鹰就不会来抓他;而在他外出捕鹰时,家里的妻儿也不能使用锥子,否则会发生同样的惨剧。

在野蛮人的生活中,最常见的重大禁忌大概是关于食物。野蛮人如果希望获得某些能力或性质,就会去吃一些他认为具备这种能力或者性质的动植物,同时也会避免食用那些拥有他不希望沾染的能力或性质的食物。前者是积极巫术的应用,后者是消极巫术的表现。

后面我们将会遇到更多有关吃食物的积极巫术例证,在这里我先介绍数量有限的消极巫术:马达加斯加的士兵被禁食刺猬肉、公牛膝、死于争斗的公鸡及其他被刺死的动物。依据顺势原则,这样做可以避免沾染那些特殊食物所代表的危险:刺猬一遇到危险就缩成一团,吃刺猬肉会使士兵胆小;不吃公牛膝,是为了避免士兵像公牛一样膝盖变软而无法行军;吃死于争斗的公鸡,意味着自己有可能死在战场上;吃任何被刺死的动物,预示着自己可能会被刺死;在他外出作战时,家人不允许杀任何雄性动物,因为他可能会死于相似状态,甚至是死于同一时间。因为马达加斯加语中的“肾”和“射死”是同一个字,所以士兵禁食肾,如果他吃了,他就一定会被射死。

在上述关于禁忌的例子中,聪明的读者想必已经发现,巫术被认为可以跨越远距离发生作用。例如布莱克福特印第安的猎鹰者外出时,家人不可以碰锥子一类的东西,以免他们在外被鹰爪所伤;马达加斯加士兵在作战时,家中不允许杀死任何雄性生物,以免动物的死亡给士兵带来灭顶之灾。这就是巫术的本质,即人或物之间存在跨距离交感作用。科学无疑会怀疑这种超越距离的作用,而巫术则不会。巫术的首要原则之一就是相信心灵感应。关于心灵之间具有跨距离感应的说法,很容易使野蛮人信服,因为原始人早就对此深信不疑。据我所知,在将信念化作行动方面,现代人远没有原始人表现的虔诚。原始人在按照这种信念进行某种活动时,还具有某种逻辑性。野蛮人对巫术的神力深信不疑;他们坚信,不仅施法仪式会影响到远方的人或事物,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也同样会产生效果。因此,每逢节日或其他重要的日子,远行者的亲朋好友便会或多或少受规则的限制,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因忽视而给出门在外的人带来灾难,甚至是死亡。在男人们外出作战或打猎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家中的亲人为保证外出者的成功和安全,往往会被要求去做某些事和不可以做某些事。

下面我将会列举一些关于巫术心灵感应的实例。在这些例子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