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指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1 01:32:18

点击下载

作者:(清)吴贞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寒指掌

伤寒指掌试读:

前言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在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专家组负责项目指导、咨询、质量把关,项目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统筹协调。专家组成员对古籍整理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从事古籍整理研究长达70余年,深知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履行职责认真务实。专家组从书目确定、版本选择、点校、注释等各方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老一辈专家的学术水平和智慧,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项目承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所在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区域间互补协作的优势,并得到承担项目出版工作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大力配合,全面推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网络体系的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使一批有志于中医学术传承与古籍整理工作的人才凝聚在一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本着“抢救、保护、发掘、利用”的理念,该项目重点选择近60年未曾出版的重要古医籍,综合考虑所选古籍的保护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400余种中医药古籍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诊法、伤寒金匮、温病、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女科、儿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针灸推拿、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临证综合等门类,跨越唐、宋、金元、明以迄清末。全部古籍均按照项目办公室组织完成的行业标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及《中医药古籍整理细则》进行整理校注,绝大多数中医药古籍是第一次校注出版,一批孤本、稿本、抄本更是首次整理面世。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则集中收录于各书的“校注说明”或“校注后记”中。“既出书又出人”是本项目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形势严峻,老一辈逐渐退出,新一代普遍存在整理研究古籍的经验不足、专业思想不坚定等问题,使中医古籍整理面临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的局面。通过本项目实施,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培养队伍,提升能力,经过近5年的建设,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有效地稳定了研究队伍,为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开展和中医文化与学术的传承提供必备的知识和人才储备。

本项目的实施与《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的出版,对于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古籍研究平台,提高古籍整理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服务民众的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作用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先生,我国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先生在百忙之中为丛书作序,我们深表敬意和感谢。

由于参与校注整理工作的人员较多,水平不一,诸多方面尚未臻完善,希望专家、读者不吝赐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许序

“中医”之名立,迄今不逾百年,所以冠以“中”字者,以别于“洋”与“西”也。慎思之,明辨之,斯名之出,无奈耳,或亦时人不甘泯没而特标其犹在之举也。

前此,祖传医术(今世方称为“学”)绵延数千载,救民无数;华夏屡遭时疫,皆仰之以度困厄。中华民族之未如印第安遭染殖民者所携疾病而族灭者,中医之功也。

医兴则国兴,国强则医强。百年运衰,岂但国土肢解,五千年文明亦不得全,非遭泯灭,即蒙冤扭曲。西方医学以其捷便速效,始则为传教之利器,继则以“科学”之冕畅行于中华。中医虽为内外所夹击,斥之为蒙昧,为伪医,然四亿同胞衣食不保,得获西医之益者甚寡,中医犹为人民之所赖。虽然,中国医学日益陵替,乃不可免,势使之然也。呜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嗣后,国家新生,中医旋即得以重振,与西医并举,探寻结合之路。今也,中华诸多文化,自民俗、礼仪、工艺、戏曲、历史、文学,以至伦理、信仰,皆渐复起,中国医学之兴乃属必然。

迄今中医犹为国家医疗系统之辅,城市尤甚。何哉?盖一则西医赖声、光、电技术而于20世纪发展极速,中医则难见其进。二则国人惊羡西医之“立竿见影”,遂以为其事事胜于中医。然西医已自觉将入绝境:其若干医法正负效应相若,甚或负远逾于正;研究医理者,渐知人乃一整体,心、身非如中世纪所认定为二对立物,且人体亦非宇宙之中心,仅为其一小单位,与宇宙万象万物息息相关。认识至此,其已向中国医学之理念“靠拢”矣,虽彼未必知中国医学何如也。唯其不知中国医理何如,纯由其实践而有所悟,益以证中国之认识人体不为伪,亦不为玄虚。然国人知此趋向者,几人?

国医欲再现宋明清高峰,成国中主流医学,则一须继承,一须创新。继承则必深研原典,激清汰浊,复吸纳西医及我藏、蒙、维、回、苗、彝诸民族医术之精华;创新之道,在于今之科技,既用其器,亦参照其道,反思己之医理,审问之,笃行之,深化之,普及之,于普及中认知人体及环境古今之异,以建成当代国医理论。欲达于斯境,或需百年欤?予恐西医既已醒悟,若加力吸收中医精粹,促中医西医深度结合,形成21世纪之新医学,届时“制高点”将在何方?国人于此转折之机,能不忧虑而奋力乎?

予所谓深研之原典,非指一二习见之书、千古权威之作;就医界整体言之,所传所承自应为医籍之全部。盖后世名医所著,乃其秉诸前人所述,总结终生行医用药经验所得,自当已成今世、后世之要籍。

盛世修典,信然。盖典籍得修,方可言传言承。虽前此50余载已启医籍整理、出版之役,惜旋即中辍。阅20载再兴整理、出版之潮,世所罕见之要籍千余部陆续问世,洋洋大观。今复有“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之工程,集九省市专家,历经五载,董理出版自唐迄清医籍,都400余种,凡中医之基础医理、伤寒、温病及各科诊治、医案医话、推拿本草,俱涵盖之。

噫!璐既知此,能不胜其悦乎?汇集刻印医籍,自古有之,然孰与今世之盛且精也!自今而后,中国医家及患者,得览斯典,当于前人益敬而畏之矣。中华民族之屡经灾难而益蕃,乃至未来之永续,端赖之也,自今以往岂可不后出转精乎?典籍既蜂出矣,余则有望于来者。

谨序。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二〇一四年冬

王序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时至今日,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古籍在存世的中华古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中医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中医药典籍不仅承载着中医的学术经验,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既是中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既是传承中医药的重要工程,也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全面推进中医药的有效继承和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也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造福当今,嘉惠后世,福泽绵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马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视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自1958年始,国务院先后成立了三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分别由齐燕铭、李一氓、匡亚明担任组长,主持制订了《整理和出版古籍十年规划(1962—1972)》《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1—2000)》等,而第三次规划中医药古籍整理即纳入其中。1982年9月,卫生部下发《1982—1990年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3年1月,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正式成立,保证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实施。2002年2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2001—2005)重点规划》经新闻出版署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颁布实施。其后,又陆续制定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规划。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文化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专门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先后投入中医药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影印抢救濒危珍、善、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设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是继1982~1986年第一批、第二批重要中医药古籍整理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古籍整理工程,重点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出版的重要古籍,目标是形成并普及规范的通行本、传世本。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特别成立了专家组,承担咨询和技术指导,以及古籍出版之前的审定工作。专家组中的许多成员虽逾古稀之年,但老骥伏枥,孜孜不倦,不仅对项目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把关,更重要的是通过古籍整理,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培养一批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促进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作为项目组顾问之一,我深感中医药古籍保护、抢救与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深知传承中医药古籍整理经验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看到了老中青三代的紧密衔接,看到了大家的坚持和努力,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相信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将来会越来越好,中医药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欣喜之余,以是为序。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校注说明

一、作者及成书《伤寒指掌》作者吴贞,字坤安,生活于清乾隆、嘉庆时期,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吴氏少年多病,遂究心于医,上自《灵》《素》,下迄金元明清诸家医书,无不悉心研求。认为方中行之《伤寒论条辨》,喻嘉言之《尚论篇》,柯韵伯之《伤寒来苏集》,王晋三之《绛雪园古方注》能独出心裁,重开生面,认为刘河间之《伤寒直格》每多发明温热之理,惜杂于正伤寒内,在乎明眼择取。对周禹载、薛生白、叶天士等将温热之治不混于伤寒,则极为赞同。吴贞对伤寒、温热学说兼收并蓄,著《伤寒指掌》一书,意在将正伤寒和类伤寒分清源流辨治。《伤寒指掌》成书于清嘉庆元年(1796),后由其弟友石于嘉庆十二年(1807)刊印于世,共四卷。

二、版本源流及底本、校本的选择《伤寒指掌》自初刊以来流传较广,其存世版本较多。现存主要有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江公专祠刻本(江春晖藏板),清光绪三年(1877)三星砦刻本,清宣统三年(1911)浙江绍城浙东印书局铅印何廉臣重订本,1918年上海鸿宝斋石印陆懋修重订本,1928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等。

本次校注,以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为底本。该版本刻印精良,内容完整,属于善本、祖本、足本,故用作底本。以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江公专祠刻本(江春晖藏板)为主校本(简称“道光本”),该本内容完整,刻印精良。以1918年上海鸿宝斋石印陆懋修重订本(简称“陆懋修本”)为参校本。陆氏是清代著名医家,他推崇仲景之学,对伤寒温病有其独到见解,陆懋修本是近代影响较大的版本,书版完整清晰。

三、校注的原则、体例与方法

校勘以对校为主,兼用本校、他校、理校。

1.除明确规定径改者,凡改动底本上的任何文字,一律出校记说明。

2.凡底本有误,根据校本予以纠正,并出校记。

3.底本与校本文字不同,但二者义皆可通,校本有参考价值者,则原文不动,在校记中说明互异之处,提示何说义胜。

4.底本中疑有讹、脱、衍、倒者,原文不动,出校说明。

5.底本文字属一般笔画之误,如“日”“曰”混淆,“己”“巳”不分者,予以径改,不出校记。

6.底本中文字讹误,如“鞕”误作“鞭”等,改正并予于首见处出校。

7.底本中药名简俗写法统一改作规范写法。如:“括蒌”改为“栝蒌”,“山查”改为“山楂”,“只实”改为“枳实”,“梹榔”改为“槟榔”,“泽泄”改为“泽泻”,“桔更”改为“桔梗”,“细莘”改为“细辛”,“萹豆”改为“扁豆”,“旋复花”改为“旋覆花”等。

8.底本中通假字、古字,分别以“通某”和“同某”出校说明;异体字、俗体字统一以规范字律齐,不出校记。

9.底本中疑难字词予以简释,一般不出书证。注音采用汉语拼音加直音的方法。

10.底本中义为“上”“下”的方位词“右”“左”,统一改为“上”“下”,不出校记。

11.底本无总目,有卷目,且编排凌乱,或过简,今据正文及卷目重编目录,置于正文前,删去原卷目。序[1]

上古之人禀天地浑穆之气以生,寿永而无病。中古自轩辕氏尝百草,分经络,始知有药,始知有病;岐伯氏通脉理,辨病因,始知有医。圣人惧后世疾痼而不求治,则著《灵枢》《素问》《内经》诸书以垂世。后人宗之,代有名医,各有著论,随时施治,无非救世之苦心。然而病情多端,其变幻叵测而速于死者,莫如伤寒一症,药一误投,病不可挽。诸名家述伤寒略而不周,惟张仲景先生定一百一十[2]三方,治分六经,可谓该之。后学误以类伤寒作正伤寒治,而不分手足,无怪乎病之浅者深,深者危,危者莫救。浙西吴坤安先生,亲[3]炙吴中叶天士、薛生白两先生,深探伤寒之秘旨,应世三十年。凡伤寒一症,在经治经,杜传经之渐,无论虚实,数剂而愈,使病者不伤,元气易痊,可真仁心妙手,闻之耳熟。先生安于家,不肯轻出。[4][5]余羁职守,南朔间隔,徒忻慕焉。乃弟友石辑先生平日所著书为四卷,名之曰《伤寒指掌》,北来就正于余,并嘱序。余读其

自序

,观其门类及论症用药处方,分条析理,古今来治伤寒之法,莫能越其[6][7]范围,知先生得力于仲景者深矣,而前后《条辨》诸书胥成渣滓,[8]余乐为之序以共世也。学者获此卷读之,循序而进,以治伤寒分六经之法治杂症,无不应手以尽其妙,岂独治伤寒一症哉?[9][10]

时嘉庆十有二年岁次丁卯中秋太医院院使花映墀拜题

[1]浑穆:质朴淳和。

[2]该:概括。

[3]亲炙:亲受教育。

[4]朔:北方。

[5]忻(xīn欣)慕:高兴而仰慕。

[6]前后条辨:指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和清代程应旄的《伤寒论后条辨》。

[7]胥:全。

[8]共:通“供”。《说文解字注·共部》:“《周礼》《尚书》供给、供奉字,皆借‘共’为之。”

[9]次:值。

[10]太医院院使:清代太医院最高长官,其官阶为正五品。自序[1]

仆少多疾病,薄弱无能,遂究心于医,以求卫生之道。无如质[2][3]性鲁愚,医理深奥,曾将仲景伤寒反覆研求,不得其旨。用旁索[4]诸家之书,以求其理,惟《准绳》汇集诸贤之大成,非操明敏之资,[5][6]不能溯流穷源。余皆独抒所见,别开经窦,不无与圣训相悖谬,徒滋心中之蛊惑。迨观方中行之《条辨》,喻嘉言之《尚论》,虽彼此互异,均可谓独出新裁,发明古训。至扫叔和之伪,明仲景之真,[7][8]不使鱼目溷珠,碔砆乱玉,非嘉言慧眼灵心,谁能及此?更阅柯[9]韵伯之《来苏集》,王晋三之《古方注》,尤能得仲景之深心,重开[10]生面,故其发明方义,两贤如出一揆。至若辨六日传经之妄,辟[11][12][13]三方鼎立之谬,改服麻桂于太阳未衄之前,移系白散于太阴误下之后,千古疑团,一朝打破。又谓仲景伤寒已兼六气,六经主病[14]已该杂症,非专指伤寒立言,柯氏以前,孰能指出厥旨?金刘河间,[15]叔季人也。扰攘之世,炎火统运,见仲景伤寒每详于寒而略于[16]温,特著医书四种。其《直格》一书,每多发明温热之理,惜杂[17]于正伤寒内,在乎明眼择取。厥后《绀珠》一书,亦宗河间之法,但以双解散用代麻黄、桂枝等汤,以治伤寒,则竟以伤寒为温热矣。不知仲景麻黄、桂枝等汤原治伤寒,河间双解、通圣等法原治温热,两不相侔,不可移易,一经倒施,祸如反掌。嗟乎!寒温之别,[18]判若天渊,寒温之治,反如冰炭,何朦混若此?赖周禹载、薛生白诸先生出,见世之伤寒正病绝少,类症殊多,寒症绝少,热病殊多,恐人误以伤寒正法施治,乃作《温热暑疫全书》济世。夫温热暑疫,皆热病也。其云伤寒自表达里,温热自内发外,温病发于少阳,热病发于阳明,仲景黄芩汤治少阳温病,白虎汤治阳明热病,并非伤寒之方,此真发前人所未发,其觉迷救世之功,诚非浅鲜。近又出《伤寒[19][20]第一书》,云仲景伤寒治分九州,此书专主扬州分野。虽其说不足凭信,然观其用药,远热投凉,以透癍解毒为主,亦治温热之良法也。第求其六淫之治,未免寡陋。独叶天士先生所留治案,每寓伤寒于六气之中,妙法精义,无不毕备。其云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须究三焦。此即先生分治寒温之大法,明示人不可以足经之药混治手经之病。只此二语,已得伤寒之肯綮。奈世人不察,反憾[21]《叶案》无伤寒,甚矣,伤寒之难明也!仆自矜管窥之见,一割之[22]能,述六经本病一卷,变病类病一卷,先古法,次新法,古法悉本《准绳》《金鉴》《选注》《来苏集》之注释,新法则参《叶案》《第一书》《温热全书》之治焉。书成,非敢出而问世,姑存之,以[23]就有道之政云尔。[24]时嘉庆元年仲秋吉日苕南吴贞坤安氏识

[1]卫生:保护生命。

[2]用:因此。

[3]旁索:广泛探索。旁,广。

[4]准绳:即《证治准绳》,明王肯堂撰。

[5]余:此指除《证治准绳》以外其他研究伤寒学的著作。

[6]别开经窦:义同“另辟蹊径”。经窦,小路和洞穴。经,通“径”。

[7]溷:同“混”。

[8]碔砆(wǔfū武夫):一种像玉的石头。

[9]王晋三:清代医家,名子接,字晋三。著有《绛雪园古方选注》《绛雪园得宜本草》。

[10]揆:准则。

[11]辟:驳斥。

[12]移系:移动。

[13]白散:方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附方名“《外台》桔梗白散。”

[14]厥:其。

[15]叔季:末世。古人崇尚圣王先贤,称去圣王或先贤已远的时代为“叔世”或“季世”。

[16]直格:即《伤寒直格》,伤寒学著作,金代刘完素撰。

[17]绀珠:即《心印绀珠经》,综合性医书,元代李汤卿撰。

[18]周禹载:清代医家,名扬俊,字禹载。著有《温热暑疫全书》。

[19]伤寒第一书:伤寒著作,清乾隆间沈月光传,车宗辂、胡宪丰编订,四卷,附余二卷。

[20]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内容。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州国的位置相对应,用以占卜吉凶,这种划分,在天称为分星,在地称为分野。

[21]叶案:即《叶案存真》。叶天士门人编辑整理。

[22]一割之能:语出《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乎?”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23]政:更正。《说文解字》:“政,正也。”《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24]仲秋吉日:农历八月初一。

卷之一

类伤寒辨

凡感四时六淫之邪而病身热者,今人悉以伤寒名之,是伤寒者热病之总名也。其因于寒者,自是正病,若夫因暑因湿,因燥因风,因六淫之兼气,或非时之戾气,发为风温、湿温、温病、寒疫等症,皆类伤寒耳。病热虽同,所因各异,不可概以伤寒法治之。且伤寒正病绝少,类症尤多,苟不辨明,未免有毫厘千里之差。《准绳》独以类

[1]症弁诸首,亦以辨症为先务也。用仿其意,首列类症,凡同伤寒之例而治者十一症,不同者八症,共一十九症,庶临症者得其先务云。[2]

冬温 春温 寒疫 热病 湿温 风温 霍乱 痓湿痹 风湿 中暍 伤食 痰 [3][4][5]脚气 内痈 虚烦 畜血 黄耳 赤胸[6]

自霜降以后,天气寒沍,感之而病者,伤寒也。

霜降以后,当寒不寒,乃更温暖,因而衣被单薄以致感寒而病者,冬温也。

春时天道和暖,有人壮热口渴而不恶寒者,温病也,以辛温药汗之则坏矣。若天令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伤寒也。

三月以后,八月以前,天道或有暴寒,感之而病者,时行寒疫也此寒疫亦伤寒也,不得以正疫治之。

夏至以后,时令炎热,有人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热病也。热病与中暑相似,但热病脉盛,中暑脉虚。

夏月有病头痛,谵语自汗,身不甚热,两胫逆冷,四肢沉重,胸腹满而渴者,湿温也。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搏,故发此病,不可发汗。

头痛,身热,自汗,与伤寒同,而脉尺寸俱浮,身重默默,但欲眠,鼻鼾,语言难出,四肢不收者,风温也,不可发汗。

病呕吐而腹痛泄泻,恶寒发热,或吐或利而发热者,霍乱也。

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摇,卒[7][8]口噤,背反张者,痉也。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为刚痉;发热汗出,不恶寒者,为柔痉。

太阳病,关节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晡剧,脉浮而濡,额上微汗,不欲去衣被,[9]或四肢浮肿,此风湿也。不可大汗,若汗大出,风去湿不去,但令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太阳中热,暍是也。发热恶寒,身重而痛,汗出而渴,脉微弱。

以上十一症,同伤寒施治。

头痛发热与伤寒同,而身不痛,右关短滑,左脉和平者,伤食也。中脘必痞闷,亦有停食兼感寒者,人迎气口脉俱大。

憎寒发热,恶风自汗,胸满,气上冲咽,不得息,与伤寒相似,而头不痛,或时痛时止,其脉紧而不大者,痰也。痰在上焦,则寸口脉沉滑,或沉伏;痰在中焦,则右关脉滑大。有气郁则沉而滑,夹食则短而滑。凡脉弦滑者有痰饮,偏弦者主饮,沉弦者有悬饮内痛。

发热憎寒,头痛,肢节痛,呕恶,与伤寒相似,而痛起自脚,脚膝肿痛,两胫肿满,或枯细,大便坚者,脚气也。

脉浮,数发热,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内痈也。胸中隐隐痛,振寒脉数,咽干不渴,口中咳,时出浊唾腥臭,久而吐脓者,肺痈也。小腹重,皮急,按之痛,便数如淋,久必便脓血,时时汗出,复恶寒,脉滑而数者,肠痈也。胃脘隐隐而痛,手不可近,胃脉沉细,人迎逆而盛者,胃脘痈也。

烦热与伤寒相似,而脉不浮紧,头不疼,身不痛,不恶寒,或烦时头亦痛,烦止而痛止者,虚烦也。[10]

发热如伤寒,而其人有所从高坠下,扑损伤,或盛怒叫[11]呼,或强力负荷,无何而病,小便自利,口不甚渴,按胸胁脐腹间有痛处,或手不可近者,畜血也。以上出《准绳》。[12]

发热恶寒,脊强背直,有似痉状,耳中策策作痛者,黄耳也。此属太阳,风入肾经,以荆防败毒散加蝉蜕、黄芩、赤芍、紫荆[13]皮。寒邪重者,以小续命汤加白附、天虫、天麻。外治法,用苦参磨水滴耳中。

发热恶寒,头痛似伤寒,而胸膈赤肿疼痛者,赤胸也。属少阳风热,以荆防败毒散加芩、连、瓜蒌、元参、赤芍、升麻、紫荆皮,大黄耳、赤胸便燥实加大黄。外治法,用三棱针刺其血,则肿消痛止矣。出《伤寒奥旨》。

以上八症,不同伤寒施治。

按伤寒类症虽多,惟温热关于伤寒为尤重,以今之伤寒大半属于温热也,且治法与伤寒不侔。伤寒入足经而温邪兼入手经,伤寒宜表而温邪忌汗,伤寒药宜辛温而温邪药宜辛凉,苟不辨明,必有误治。故兹集特参以温热立论,而以温热之法为兼治焉。凡列于太阳症内,是伤寒正病,而列于阳明少阳经中,其症都兼温热,盖少阳木火之原,[14]阳明湿热之薮。其风温、温热之邪,自是同气之感。他如霍乱脚气等症,治法各备本门。

察舌辨症法

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毕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兹将舌之

部位

形色

,详列于下,实临症者之金鉴焉。部位

满舌属胃,中心亦属胃,舌尖属心,舌根属肾,两傍属肝胆,四畔属脾。又,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形色

白胎肺经

绛胎心经

黄胎胃经

鲜红胆经 黑胎脾经

紫色肾经

焦紫起刺肝经 青滑肝经白胎肺经肺属金,故白胎应肺

候卫分气分之表邪也。。

肺主卫,主气,主皮毛。风寒先入皮毛,内应乎肺,又太阳主一身之表,故肺家之邪即可以候太阳之表。仲景麻黄汤,亦泻肺分之邪也。舌无胎而润,或微白而薄者,风寒也,外症必恶寒发热而口不渴,宜温散之。舌胎白而燥刺者,温邪也,外症必微寒,即发热不已,此邪在太阴手经,宜凉散之,忌足经辛温药。舌白而粘腻者,湿邪在于气分也,外症必发热头重身痛而口不渴,宜解肌去湿,如桂枝、秦艽、羌活、紫苏、二陈、二苓之类。

肺分虽兼太阳,惟寒邪可用足经辛温药。若风温入肺,症见发热口渴,咳嗽喉痛,舌胎白燥,或白兼边红,治宜轻清凉解肺经,如栀、豉、桑、杏、蒌皮、象贝、前胡、薄荷、苏子、黄芩、桔梗之类。绛胎心经心属火,故绛色应心绛,深红色

候营分血分之温热也。。。

心主营主血,舌胎绛燥,邪已入营中,宜清络中之热,血分之火,忌用气分药。凡温邪从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如舌胎先白后红者,邪先入气分,后入营分也。如初起舌即绛色者,邪不入气分而入营分北方无此也,宜清解营分之热,犀角、鲜生地、丹皮、元参之类。暑邪温疫,如遇此胎,亦宜泄营解毒。凡白胎,邪在气分,宜解表,忌清里。绛胎邪在营分,宜清热,忌发汗。经主气,络主血;卫主气,营主血。黄胎胃经阳明燥金,从土化,故黄色应胃

辨阳明里症之热邪也。。

邪入手经,以舌之绛白分心营肺卫矣,邪入足经,又当以舌之黄白分表里为治也。盖白胎主表,黄胎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黄胎专主阳明里症而言。辨症之法,但看舌胎带一分白,病亦带一分表,必纯黄无白,邪方离表而入里。如见舌胎白中带黄,或微黄而薄,是邪初入阳明,犹带表症,微兼恶寒,宜凉散之。如黄而兼燥,外症不恶寒,反恶热,是伤寒外邪初入阳明之里,或温热内邪欲出阳明之表,斯时胃家热而未实,宜栀豉白虎之类清之可也。如厚黄燥刺,或边黄中心焦黑起刺,脐腹胀满硬痛,乃阳明里症也,承气汤下之。

红色胆经

。少阳相火,从火化,故红色应胆。

候少阳内发之温邪也

少阳以木火为用,温邪内发,必借少阳为出路,乃同气之应也。如淡红、嫩红、白中带红,是温邪之轻者,初起微寒,即发热不已,口渴甚者是也,宜柴、芩、栀、翘等清解之。如纯红、鲜红起刺,此胆火炽而营分热,急宜犀角、翘、丹等清解之。如不解,此温邪伏于[15]少阴而发于少阳之表也,症匪轻渺,速宜重加鲜生地、麦冬、元参之类以滋少阴之水,而少阳之火自解矣,大忌风药。又风温、瘟疫等症,如见舌胎鲜红者,当从手少阴治。

黑胎脾经

太阴湿土,从湿化,《易》云水就湿,故黑胎应脾

辨太阴湿土之寒热也。。

太阴湿土所主,而水就湿,故脾家见症每每舌现黑色。如舌胎灰黑而滑者,此寒水侮土,太阴中寒症也,外症腹痛吐利,手足指冷,六脉沉细,宜理中汤主之。如杂症而现黑滑胎者,必是湿饮伤脾,宜温中和脾逐饮治之。如白胎而兼带灰黑色,更兼粘腻浮滑者,此太阴在经之湿邪,是从雨雾中得之,宜解肌渗湿。如白带黑点,或兼黑纹而粘腻者,亦属太阴气分之湿,宜行湿和脾。如黄中带黑而浮滑粘腻者,是太阴湿热内结,宜利湿清热。

若黑而燥刺,是阳经注入太阴之热邪,宜清火解毒,兼阳明治。如屡清不解,腹无痞满硬痛之症者,不可妄投承气,是胃中津液干涸,少阴肾水不支,宜大小甘露饮主之。如舌胎黑刺,大便秘结,脐腹硬[16]满耕痛,此燥矢为患也,承气汤下之,仍从阳明治。若黑而坚敛,焦刺如荔枝形者,乃阳亢阴竭,胃汁肾液俱涸也,不治。若诸书但以黑胎为肾气凌心,水来克火,百无一治,庸有未验?又有以舌之五色分五脏,乃五行之死法,不足以测伤寒之变。紫色肾经少阴君火,从火化,故紫色应肾

察少阴本脏之虚邪也。。

六经惟肾无实症,故仲景于少阴症中揭出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病,示正气之虚也。如见舌形紫而干涩,口渴唇燥,外见少阴症者,此肾阴不足,坎中水亏,宜壮水为主,六味饮、一阴煎之类。如兼谚语神昏,又当从手少阴治,微清痰火,如生地、丹参、茯苓、川贝、菖蒲、钩藤、天竺黄之类。如舌形胖嫩而色淡红者,外症必见躁扰不宁,六脉迟微,或动气内发,腹寒畏冷,或初起吐利,手足逆冷,或格阳躁狂,六脉洪数无根,此肾气大亏,坎中火衰,宜益火之原,人参八味主之。如舌形紫燥,唇焦齿黑,二便俱秘,此为阴中兼阳,可兼阳明以治,犀角、地黄、甘露饮之类。凡舌形圆大胖嫩,皆属少阴虚症。

不拘伤寒杂证,如见舌色紫如猪肝,枯晦绝无津液者,此肾液已涸,不治。痢疾见此胎,胃阴已竭,必死。伤寒更衣后,舌胎顿去而见紫色如猪肝者,此元气下泄,胃阴已绝,不治。如舌胎去而见淡红有神者,佳。

焦紫肝经

。厥阴风木从火化,故焦紫应肝

辨厥阴阳毒之危候也。

凡舌胎焦紫起刺如杨梅状者,此阳邪热毒已及肝脏,险症也,大便秘者,急以更衣散下之,金汁、人中黄之类大清大解之。凡舌胎肝胆部位有红紫点者,肝藏伏毒也,大凶之症,急用犀角尖、人中黄透之解之。此阳毒,谓阳邪热盛不解,其毒及于厥阴肝藏,非《金匮》所称阴阳毒也。

青滑肝经

肝属木,故青色应肝。

辨厥阴阴毒之危症也。

凡舌胎青滑,乃阴寒之象,急宜四逆、吴萸辈温之。外症若见面青唇紫、囊缩厥逆、筋急直视等症者,厥阴败症也,不治。凡舌胎焦紫如刺,厥阴热毒,难治。青滑,厥阴寒邪,吴萸温之即愈。

察舌辨症歌

六淫感症有真传,临症先将舌法看。

察色分经兼手足,营卫表里辨何难。

凡诊伤寒,当先察舌之形色,分别足经手经,卫分营分,在表在里,再参脉症施治,无不获效。若拘定足六经治病,非但无效,且病亦鲜有合六经者。伤寒兼六气言,故曰六淫感症。

白肺绛心黄属胃,红为胆火黑脾经。

少阴紫色兼圆厚,焦紫肝阳阴又青。

此以形色分六经,兼心肺两手经。足六经不言太阳者,以太阳初感,舌未生胎也。故凡临症,见舌无胎而润,或微白而薄,即是太阳。黄胎阳明,红色少阳,黑胎太阴,紫色少阴,焦紫厥阴阳邪,青滑厥阴阴邪,俱见前。

表白里黄分汗下,绛营白卫治天渊。

次将津液探消息,泽润无伤涩已亏。

此以下辨营卫表里治法:白胎属表,当汗;黄胎属里,当下;绛胎营分之热,宜清忌表;白胎卫分之邪,宜汗忌清。治法天渊。再以舌之燥润,验其津液存亡,不拘何色,但以润泽为津液未伤,燥涩为津液已耗。热病以存津液为主,故宜深察。

白为肺卫仍兼气,绛主心营血后看。

白内兼黄仍气热,边红中白肺津干。

邪之入,先到卫分不解,然后入气分,营分不解,然后入血分。白内兼黄,仍属气分之热,不可用营分药。白胎边红,此温邪入肺,灼干肺津,不可辛温过表,清轻凉散为当。

卫邪可汗宜开肺,气分宜清猛汗难。

入营透热羚犀妙,到血惟清地与丹。

凡舌胎白润而薄,邪在卫分,可汗。开肺即是开太阳,如麻黄、羌活之类。如舌胎白而厚,或兼干,是邪已到气分,只宜解肌清热,如葛根、防风、连翘、薄荷之类,不可用辛温猛汗也。若寒邪化热,过卫入营,或温邪吸入,竟入营分,则舌胎红绛而燥,惟羚、犀为妙品,以能透热于营中也。邪在营分不解,渐入血分,则发热不已,宜清血分之热,鲜生地、牡丹皮之类。

白黄气分流连久,尚冀战汗透重关。

舌绛仍兼黄白色,透营泄卫两和间。

凡舌胎白中带黄,日数虽多,其邪尚在气分流连,可冀战汗而解。若舌红绛中仍带黄白等色,是邪在营卫之间,当用犀、羚以透营分之热,羌、防以散卫分之邪,两解以和之可也。

白而薄润风寒重,温散何妨液不干。

燥薄白胎津已少,只宜凉解肺家安。

此辨风寒与风热治法不同。凡风寒初入太阳则舌无胎,或生胎白润而薄,此寒邪重,津液不亏,辛温汗之可也。如白胎虽薄而燥,或舌边舌尖带红,此风热之邪伤于气分,病在太阴手经,津液已少,不可过汗,只宜清轻凉解肺分,如前胡、苏子、杏仁、连翘、黄芩、薄荷、桔梗、淡竹叶之类。

胎若纯黄无白色,表邪入里胃家干。

更验老黄中断裂,腹中满痛下之安。

凡治病,先要辨清营卫表里,上文辨营卫,此论表里。然表证即属卫分,故此专论里症。伤寒由表达里,故舌胎先白后黄,至纯黄无白,邪已离表入里,即仲景所云胃家实也。然舌胎虽黄而未至焦老裂纹起刺,大便虽秘而未至痞满鞕痛,尚属胃家热而未实,宜清不宜攻。必再验其舌形黄厚焦老,中心裂纹,或起刺,腹中硬满胀痛,方用承气下之则安。舌中心属胃,凡肠中有燥矢,舌心必有黄燥黑燥等胎,[16]然腹无硬满耕痛之状,亦只须养阴润燥,不可妄用承气攻之。

太阴腹满胎粘腻,苍朴陈苓湿结开。

黄燥若还胸痞闷,泻心小陷二方裁。

阳明实满,舌胎老黄燥裂;太阴湿满,舌胎白而粘腻。阳明实满,满及脐下少腹;太阴湿满,满在心下胃口。湿邪结于太阴则胸腹满闷,宜苦温以开之,苍、朴、二陈、二苓之类。若黄胎而燥,胸中痞满,此阳邪结于心下,按之痛者,小结胸症

热痰固结也,小陷胸法。呕恶溺涩者,湿热内结也,泻心法。

微黄粘腻兼无渴,苦泄休投开泄安。

热未伤津黄薄滑,犹堪清热透肌端。

病有外邪未解而里先结者,如舌胎粘腻微黄,口不渴饮而胸中满闷是也。此湿邪结于气分,宜白蔻、橘红、杏仁、郁金、枳壳、桔梗之类开泄气分,使邪仍从肺分而出则解矣,不可用泻心苦泄之法。黄胎虽主里,如胎薄而滑者,是热邪尚在气分,津液未亡,不妨用柴、葛、苓、翘,或栀、豉、翘、薄之类,轻清泄热透表,邪亦可外达肌分而解也。此两条,舌色似里而实表,不可作里症治。

湿留气分胎粘腻,小溺如淋便快联。

湿结中焦因痞满,朴陈温苦泄之痊。

此以粘腻舌胎为湿邪之验,白而粘腻者寒湿,黄而粘腻者湿热。更验其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湿邪痞满,乃湿邪结于中焦,宜厚朴、苍术、二苓、二陈之类苦温以开泄之。若舌黄粘腻,痞闷呕恶,大小便俱不利,此湿热结于中焦,宜泻心之类苦寒以开泄之。

上焦湿滞身潮热,气分宣通病自痊。

湿自外来肌表著,秦艽苏桂解肌先。

凡看舌胎,或白或微黄而粘腻不渴者,总属湿邪。但湿自内出,恒结于中焦而成痞满。若湿自外来,上焦气分受之,每见潮热自汗,医表之不解,清之不应,不知热自湿中来,只要宣通气分,如淡豆豉、茯苓皮、滑石粉、半夏、猪苓、米仁、广皮、白蔻、黄芩之类,气分湿走,热自止矣。若冒雨雾湿邪,留于太阴肌分之表,发热自汗不解,口不渴饮,身虽热,不欲去衣被,舌胎灰白粘腻,宜桂枝、秦艽、紫苏、茯苓皮、二陈、姜皮之类解肌和表,湿邪自去。

湿热久蒸成内著,厚黄呕吐泻心权。

若兼身目金黄色,五苓栀柏共茵煎。

湿热内著,从饮食中得之,嗜酒人多此,胎必厚黄粘腻,痞满不饥,呕吐不纳,惟泻心最效,川连、干姜、赤苓、半夏、枳实、茵陈、通草之类。湿热内结,若误治必致成疸,宜五苓加茵陈、栀、柏之类。

舌绛须知营分热,犀翘丹地解之安。[17]

若兼鲜泽纯红色,胞络邪干菖郁攒。[18]

素有火痰成内闭,西黄竺贝可加餐。

邪入营中,宜泄营透热,故用犀角以透营分之热邪,翘、丹、鲜地以清营分之热邪。邪入心胞络则神昏内闭,须加川郁金、石菖蒲以开之。若兼有火痰,必致痰潮内闭,更当加西黄、川贝、天竺黄之类清火豁痰。

心承胃灼中心绛,清胃清心势必残。

君火上炎尖独赤,犀兼导赤泻之安。

如黄胎而中心绛者,心受胃火蒸灼也,于清胃药中加清心药,其势必孤矣。如舌尖独赤起刺,心火上炎之故,犀角合导赤散以泻之。

若见边红中燥白,上焦气热血无干。

但清膈上无形热,滋腻如投却病难。

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能清膈上无形客热。其邪不在血分,妄投滋腻,必增病矣。

绛舌上浮粘腻质,暑兼湿浊欲蒸痰。

恐防内闭芳香逐,犀珀菖蒲滑郁含。

暑蒸湿浊则成痰,暑湿兼秽,恐蒙闭心胞,故用菖蒲、郁金,藉其芳香逐秽,犀角以透营分暑邪,琥珀、滑石清暑利湿。

白苔绛底因何事,热因湿伏透之难。

热毒乘心红点重,黄连金汁乱狂安。

热因湿邪遏伏,宜泄湿以透热,如犀角、滑石、茯苓皮、猪苓、米仁、茵陈、黄柏之类。若温湿症,舌现红星点点,此热毒乘心,必神昏谵语,宜苦寒之品治之。狂乱者,非黄连、金汁不解。如无金汁,以人中黄代之。

舌绛碎生黄白点,热淫湿欲生疳。

古名狐惑皆同此,杂症伤寒仔细探。

狐惑,即牙疳、下疳之古名也,近时惟以疳名之。牙疳即惑也,蚀咽,腐龈,脱牙,穿腮,破唇。下疳即狐也,蚀烂肛阴,由伤寒余参《金鉴》毒与湿为害。若胃强能食,可任苦寒重药者可治。。按狐惑,虫症也。上唇有疮,虫食其脏,兼咽烂,名惑;下唇有疮,虫食其肛,兼声哑,名狐。面色乍白乍黑乍赤,恶闻食气,情志嘿嘿[19]参《准绳》,此其候也。。

舌绛不鲜枯更萎,肾阴已涸救之难。

紫而枯晦凋肝肾,红泽而光胃液干。

舌形紫晦如猪肝色,绝无津液者为枯,舌形敛缩,伸不过齿为萎,此肝肾已败,不治。若舌色红泽而光,其色鲜明者,属胃阴干涸,犹可滋养胃阴,甘凉纯静之品主之。

黄厚方知邪入里,黑兼燥刺热弥深。

屡清不解知何故,火燥津亡急救阴。

黑燥为阳明之热,腹无痞满硬痛,非承气症,只宜清解。若清之不应,是肠中燥矢与热邪固结,胃土过燥,肾水不支,胃中阴液已干,宜大小甘露饮以救胃汁。阴液充溢,阳邪自解,二便自通。

黑滑太阴寒水侮,腹痛吐利理中寻。

更兼粘腻形浮胖,伏饮凝痰开逐斟。

黑滑为太阴之寒,所谓寒水侮土,理中症也。若更兼粘腻浮胖,是湿痰寒饮伏于太阴,当用温药和脾,如二陈、厚朴、姜汁,合五苓之类开之逐之,痰饮自去。

舌见边黄中黑腻,热蒸脾湿痞难禁。

吐呕便秘因伤酒,开泄中焦有泻心。

胃热蒸脾湿则舌黄中带黑腻,中焦痞满,呕吐,小便不利,嗜酒人多此症。

寒湿常乘气分中,风兼二气自从同。

舌将黄白形中取,得诀才将脉症通。

寒湿二气都入气分,风兼寒湿亦入气分,风兼温热,或入气分,或入营分矣。气分之邪于舌之黄白取之,营分之邪于舌之红绛取之。得此要诀,再将脉症兼参,病无遁形。

温邪暑热走营中,兼入太阴气分同。

吸受心营并肺卫,暑温挟湿卫营通。

温暑二气常入营分,兼入气分。盖温暑都从口鼻吸入,则上焦先受,故或入心营,或入肺卫,或先卫后营。惟湿邪常走气分,必暑挟湿,湿挟暑,则三焦营卫通入矣。

伤寒入里阳明主,热病阳明初便缠。

先白后黄寒化热,纯黄少白热蒸然。

太阳主表,阳明主里,伤寒由表达里,故在表属太阳,入里即属阳明腑病。热病自内发外,借阳明为出路,故初起即在阳明。但看舌胎先白后黄者,伤寒由表达里,寒化为热也。若初起纯黄少白,或黄色燥刺,是热病发于阳明,由里出表,热势蒸然,内盛也。更参外症,初起恶寒发热为伤寒,壮热无寒为热病。

热病无寒惟壮热,黄芩栀豉古今传。

恶寒发热伤寒症,发汗散寒表剂先。

凡温热之症,不可发汗,如仲景阳明病之栀豉汤,少阳病之黄芩汤,皆可通治。

少阳温病从何断?舌绛须知木火燃。

目赤耳聋身热甚,栀翘犀角牡丹鲜。

凡温病热病,初起皆纯热无寒,热病发于阳明,温病发于少阳,当从何法断之?但看舌胎黄燥为阳明热病,绛赤为少阳温病。温病宜用犀角、栀、翘、鲜地、丹皮之类以解木火之郁,大忌汗散。

若是温邪从上受,窍中吸入肺先传。

芩翘栀豉桑蒌杏,气燥加膏肺分宣。

邪入心营同胆治,再加元麦郁菖鲜。

温邪从内发者,以少阳胆经治之。若因天时晴燥太过,其气从口鼻吸入,则上焦心肺受邪。舌胎白燥边红,治在气分;舌色鲜红,治在营分。营分与少阳胆经同法,亦用犀角、丹皮、鲜生地之类,再加元参、麦冬、川郁金、鲜菖蒲以清心开窍也。

寒温二气前粗辨,暑湿相循病必缠。

湿病已陈粘腻舌,只将暑症再提传。

暑伤气分胎因白,渴饮烦呕咳喘连。

身热脉虚胸又满,无形气分热宜宣。通草、滑石

蒌皮贝杏通芩滑,栀豉翘心竹叶煎。肺气郁,则暑邪逆入营中,故咳红

或见咳红荷叶汁,痞加朴蔻郁金川。

暑入心营舌绛红,神呆似寐耳如聋。

溺淋汗出原非解,失治邪干心主宫。

犀滑翘丹元地觅,银花竹叶石菖同。

欲成内闭多昏昧,再入牛黄即奏功。

暑热之邪上蒙清窍则耳聋,不与少阳同例,忌用柴胡。乘于胞络则神昏,宜清心开闭。凡邪在手经,忌足经药。

暑湿合邪空窍触,三焦受病势弥漫。

脘闷头胀多呕恶,腹痛还防疟痢干。郁金、橘红

栀豉杏仁芩半朴,银花滑石郁红安。

暑邪挟湿,从口鼻空窍触入则三焦气分受病,头胀,脘闷,呕恶,此邪初入见症,其势尚轻,故只用栀、豉等以清气分。暑热之邪,留于募原则变疟,入于肠胃则成痢,治宜随症加减。

湿温气分流连久,舌赤中黄燥刺干。

咯血毋庸滋腻入,耳聋莫作少阳看。竹茹石膏、滑石、寒水石

三焦并治通草茹杏,金汁银花膏滑寒。

若得疹痧肌内透,再清痰火养阴安。

凡暑湿合邪,轻则气分微结,重则三焦俱病,清解不应,即属湿温重症。肺气不得宣畅则酿成脓血,湿热上蒙清窍则耳聋无闻,治当急清三焦,气分一松则疹痧得以外达,再议清火清痰,渐入养阴之品。

胎形粉白四边红,疫入募原势最雄。

急用达原加引药,一兼黄黑下匆匆。

凡伤寒初起,胎形粉白而厚,四边红绛者,此瘟疫症也。邪在募原,其势最雄,顷刻传变,诊家不可轻视。吴又可用达原饮加引经表药透之达之。如兼太阳加羌活,阳明加葛根,少阳加柴胡。如舌变黄燥色,乃疫邪入胃,加大黄下之。如变黑色,入里尤深,用承气下之。疫势甚者,其舌一日三变,由白变黄,由黄变黑,当数下之。

若见鲜红纯绛色,疫传胞络及营中。

清邪解毒银犀妙,菖郁金黄温暑通。

瘟疫一症,治分两途。但看舌胎白而黄,黄而黑者,疫邪由表达里,汗之下之可也。如见舌胎鲜红绛色,此疫邪入于营分及胞络之间,汗下两禁,惟宜清营解毒,逐秽开闭,如犀角、银花、菖蒲、郁金、西黄、金汁、人中黄之类,与温热暑症治法相通。

温邪时疫多癍疹,临症须知提透宜。

疹属肺家风与热,癍因胃热发如兹。

疹癍色白松肌表,血热如丹犀莫迟。

舌白荆防翘薄力,舌红切忌葛升医。

癍疹发于气分,其色淡红而白者,舌胎亦白,宜葛根、防风、蝉脱、荆芥、连翘、薄荷、牛蒡之类松肌达表。若见赤癍丹疹,邪在营分血分,舌必绛赤,宜犀角、连翘、鲜生地、人中黄、净银花之类透营解毒。大忌升、葛、足经之药。

凡属正虚胎嫩薄,淡红微白补休迟。[20]

厚黄腻白邪中缊,诊者须知清解宜。

不拘伤寒杂症,正气虚者,其舌胎必娇嫩而薄,或淡红,或微白,皆可投补。若见黄而厚、白而腻,总属内邪未清,不可遽进补药。

察目法

两目赤色,火症也,必兼舌燥口渴,六脉洪大有力,宜犀角、连翘等清透之。阳毒,三黄石膏汤表里兼解之。若目赤颧红,六脉沉细,手足指冷者,此少阴虚火上冒,假热真寒也。六脉洪大,按之无力者亦是。

两目黄色,此湿热内盛,欲发黄也,必兼小便不利,腹满口渴,脉沉数,轻则茵陈五苓散,重则茵陈大黄汤。若目黄,小便自利,大便黑,小腹硬满而痛,属蓄血,桃仁承气汤下之。若目黄身冷,口不渴,脉沉细,属阴黄,茵陈理中汤。

病人目眵多结者,肝胆火盛也,宜清之。

病人目睛微定,暂时转动者,痰也,宜加味导痰汤。痰去,目珠自然流动矣。

病人眼胞上下黑者,痰也。

病人目色清白,宁静者,多非火症,不可妄用寒凉。

病人目不识人,阳明实症可治,少阴虚症难治。

凡目昏不知人,或戴眼上视,或目瞪直视,或眼胞陷下,皆属死症。

六经本病

按《伤寒》断无日传一经之理,仲景既无明文,其说始于误解经义。《素问·热论篇》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背强。二日阳明受之,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眠。三日少阳受之,故胸胁痛而耳聋。此言三阳受邪发病之期,有浅深先后之次序,非谓传经之日期也。故下文云: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此言病之向愈大约以七日为期,以七日始行尽本经也。故太阳病至七日始衰而头痛少愈,则六日内只在本经,非传至厥阴明矣。注疏者以六日为传经已尽,以七日巨阳病衰,为再传经释之,致后人皆以日传一经为常例。不知六气之伤人无常,或入于阳,或入于阴。《灵枢》云: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21]中于颊则下少阳。以此可知三阳各自受邪,非必从太阳传入也。则太阳受病一日发,阳明受病二日发,其义显然。故伤寒非必始太阳而终厥阴,亦非一经止病一日,亦非一经独病相传。大抵今之伤寒,无不兼经而病,即古人所称合病、并病之症。后学不解此旨,而欲拘拘于六经传次印证今病,宜无一症合其式矣。兹将六经古法述于前,[22]新法续于后,其各经兼并之症,列于六经正病之下,庶临症者得其把握焉。

太阳经症

[23]太阳总要述古

麻黄汤 桂枝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麻杏甘石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葛根汤 五苓散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24]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太阳本病述古

发热 恶寒 恶风 头痛 项强 体痛

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强卫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

如不汗出而烦躁,此内有伏火,为外寒所郁也,宜大青龙汤外散表寒,内清里热,则表里俱解矣。

若表不解,咳而微喘,发热不渴者,此心下有水气,不得化汗,[25]干肺而喘咳也,宜小青龙汤以行水发汗。喘,加杏仁以下气;如小便不利,小腹满,去麻黄,加茯苓以行水。

若身热无汗,口渴而喘者,此外寒束内热也,宜麻杏甘石汤以解肺分之邪,其喘立止。如感寒而喘,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如身与骨节俱不疼痛,独头项痛,而背强牵引几几,脉浮,恶风无汗者,此风伤于太阳筋脉也。风能劫液,其牵引之状即变痉之端,宜葛根汤主之,以解肌表之风邪而生阳明之津液,则筋脉舒而无牵引之患矣。

如汗后表热未解,脉浮数,烦渴饮水而小便不利者,此热结膀胱,水停下焦也,五苓散微汗以利之。

如八九日过经不解,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发。其人不呕,[26]非少阳也;便清自可,无里热也;面有热色者,微邪未解也;身痒者,邪在皮肤中,欲出不得也。宜小汗之,桂枝麻黄各半汤。若有汗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若不汗妄下,瘀热在里,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身体发黄,此太阳误治变症也。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以分解表里,使湿热之邪,一从麻黄发汗而出太阳之表,一从赤小豆连翘根之利小便而出太阳之里,黄自退矣。地儿反。发热

热无休止曰发热。风寒客于太阳,有即发热者,有至一二日始发热者,然必兼恶风恶寒、头痛身疼等症,方为太阳发热,宜汗之。[27]《类方注》云:太阳发热,寒时亦热,热时亦寒也。《金鉴》云:翕翕表热,蒸蒸里热,俱有自汗症。表热自汗,宜桂枝解肌,里热自汗,宜凉膈承气,不可误治,当审其尿之白赤、舌之润燥为别。愚按表热自汗,畏风恶寒,里热自汗则不恶风寒,尤当认别。恶寒

此风寒客于营卫,非比寒热之恶寒,虽身大热,亦恶寒也。发热无汗恶寒为表实,宜麻黄汤;发热有汗恶寒为表虚,宜桂枝汤。《金鉴》云:发热恶寒发于阳,表也,有汗桂枝,无汗麻黄;无热恶寒发于阴,里也,有汗桂枝加附子汤,无汗宜麻黄附子细辛汤。恶风

风邪伤卫则恶风,均属表症,但恶风比恶寒为轻耳。头痛

头痛虽属三阳,惟太阳独多,故头痛专主表。太阳头痛,必兼恶[28]寒发热,表解自除。阳明头痛,在额前目鼻等处,无汗为表症,宜葛根汤加白芷、葱白等汗之。若自汗,不恶寒,反恶热,大便实,小便赤,当以阳明里症治之,承气汤。少阳头痛,在头角耳根,脉弦参《准绳》数,口苦是也,小柴胡去参,加川芎,有痰,加瓜蒌。。项强

太阳伤寒,必头痛项强。太阳中风,兼湿成痉,亦项强。《金鉴》云:项强,太阳病;项背强,太阳阳明病也。脉浮无汗,从伤寒传来,宜葛根汤;有汗,从中风传来,宜桂枝加葛根汤。若脉沉而项背强,邪已入胸,宜栝蒌桂枝汤。体痛

风寒客于太阳而身痛,但拘急耳,中湿则身痛不能转侧,阴毒身痛则体势沉重,宛如被杖,以此别之。太阳身痛,解表自除;风湿身参《准绳》痛,宜桂枝加附子汤;阴症身痛,四逆、真武辈温之。《金鉴》云:身痛未汗属表实,宜麻黄汤;汗后身痛属表虚,宜桂枝新加[29]汤。若身痛,尺脉迟,是血少,营气不足,虽未经汗,不可发汗,宜建中汤加归、芪,以补营血也。风湿身痛,令人一身尽痛,不能转侧,筋脉牵引,烦疼不宁,宜桂枝附子汤。少阴身痛则脉沉,四肢逆冷,宜附子汤;厥阴身痛,厥逆,汗出不止,下利清谷,宜四逆汤。新法

北方地厚天寒,人之禀气亦厚,风寒所感,只在本经留连,故多太阳正病。若大江以南,地势卑,天气暖,人禀薄,一感外邪,即从太阳而入阳明少阳,或从太阳而入太阴少阴,总属太阳兼症,不得以太阳正病治之。

太阳阳明 太阳少阳 太阳兼肺 太阳太阴 太阳少阴。太阳阳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