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交流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1 12:24:13

点击下载

作者:安思国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媒介交流研究

媒介交流研究试读:

序言

一群类人猿从树上爬下来,互相招呼着走出了大森林,从此与动物告别。这是几千万年前发生的事情。这个物种日后之所以成功地演变成地球的主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拥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交流沟通能力。

他们似乎很明白这一点,也很在意这一点。于是有了烽火台、消息树、活字印刷,有了酒幌、广告、电话机,又有了广播和电视乃至今天的互联网。拿它们干什么呢?交流。

从根本上说,人类有了越来越强烈的交流欲望,才有了越来越丰富的交流媒介,正是需求在鞭策着媒介的进步。反过来,媒介的日新月异,又使交流变得愈发便捷和直观。正是这种良性互动,推动着人类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的信息社会。交流由单向转为双向和多向,交流的载体也由简单粗陋变为复杂而美丽,以至于可以浓缩成佩戴在女孩胸前的漂亮饰物。

说到交流与媒介,很自然会提到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当然,你也可以读报,但你能对着一张纸说话吗?非要绕个圈子找到办报的人才行。打电话交流最直接,论快捷方便,谁也比不上它。可它的最大特色是私密性,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与旁人无干(电话会议另当别论,是小圈子的事情)。广播和电视正好相反,听到看到的人越多越好。而互联网,二者兼而有之,既可二人对谈,也可大家插嘴。从单向传播到双向和多向交流,这个转变的最大意义在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传播者有了更加宽阔的游动和发挥的空间,受众也从此摆脱了无法选择和参与传播的无奈。好像可以这样说,媒体发展到今天,从其交流功能上看,已经到了想怎样便怎样的境界,只是我们对它的研究和利用尚大大不足。

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对媒介的交流功能潜心研究,比如本书的作者安思国。他从交流的初始状态说起,一直说到互联网和交互电视。一本书从头到尾,对媒介与交流做了精当而深刻的论述。其中一些观点十分值得玩味。比如,“媒介既是传播的媒介,也是交流的媒介”,“传播交流化,交流传播化”,“强化媒介的交流互动,可以把传播和交流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等等。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都能很容易听懂他的意思,悟出他讲的道理。如果你是广播电视业内人士,看看这本书,再想想每天做的节目,可能会发现以前没去多想的道理;如果你是业外人士,合上这本书再去听广播、看电视或上网聊天的时候,可能会点点头说:“嗯,这个安思国说得还有点道理。”

从交流的角度来审视今天的媒体,安思国走在了前面。有兴趣的不妨读读看,看他到底想跟我们交流什么。胡占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2005年4月21日

引言

语言的诞生是信息交流的需要,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交流开始在空间和时间中延展。印刷媒介的主要任务是延展时间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而电子媒介的主要任务是延展空间状况里的信息交流。从结绳记事时起,当人们的概念和思维还未认同和强化媒介的交流功能时,印刷媒介、电子媒介这些更具传播功能的媒介却接踵而至。于是,在对媒介目不暇接之后,面对面的交流失缺了;于是,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强力弘扬其传播功能时,交流被掩没了。

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我们并没有太多地对“传播”产生过疑虑,我们也没有太多地对“交流”投入过关注。但是,当互联网出现后,当可视电话问世后,当手机短信风靡时,当数字电视行将风行时,我们却不能不疑虑了:到底谁是传播者?我们引以自豪的主导者的感觉还能维持多久?当受众从沉默的羔羊嬗变为媒介喧嚣的参与者,甚至主导者时,我们就不得不认真思考我们曾经忽视过的媒介的交流功能了。当看到各种媒介上出现越来越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互动节目和形式后,我们才发现,历史烟云中,踽踽独行的“交流”的身影不仅依稀可见,而且正大步流星向我们赶来。

在我们对语言、文字、印刷媒体、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可视电话、互动电视做了一番分析后,我们就不难看出,媒介的发展其实是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人们的交流从面对面开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技术发展过程之后,又回到了面对面的交流状态。只不过,这时的交流倚仗了功能强大的、物化了的媒介,而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则倚仗了媒介而无限地延展了。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发展的过程,更是由于交流无限延展的本质要求的使然。

当我们重新审视了媒介的交流功能后,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互动节目、交流节目,甚至连印刷媒介这种无法进行即时互动的媒介也开始千方百计地搞起情感倾诉室、热线电话之类的互动交流了。

当我们重新认定了媒介的交流功能后,我们就可以坦然面对新媒介对老媒介的撞击,而不再惶惶然和不知所措;我们就可以把握媒介的交流功能,强化媒介的交流互动性,让受众和我们一起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

我们希望通过分析媒介的演进规律、实践形式和理论意义,拓展我们对媒介功能的诠释,强化我们对交流功能的认识,归拢我们交流实践的理论意义,清晰交流实践的逻辑曲线,在“传播”的旗帜上浓墨重彩地写上“交流”两个字,使我们的媒介运作和新闻实践具有更多的理性自觉和趋势指向。这便是写作本书的缘起和目的。

在本书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个词,因此,有必要对它们做出含义上的厘清。

交流 这是本书的一个主要概念。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交流”,一是指交错地流淌,比如涕泪,江河;二是指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在本书,“交流”显然是指第二个意思,而不是第一个意思的涕泪、江河的流淌。

交流的含义的重点在“交”。“流”可以是单向的,可以是从彼到此,从此到彼;或是从东到西,从西到东。但如果有了“交”字,则这种“流”就必须至少是双向的。“交流”就成了彼此地流向对方,互相地流向对方;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水乳交融的状态。就不是一方一相情愿地流向另一方。这应该是“交流”的最典型、最本质的特征。

传播 据《现代汉语词典》,“传播”指“广泛散布”,诸如传播花粉、传播消息、传播先进经验。“传播”的“传”字,同一词典中解释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比如由上而下,由前而后。应该说,这是“传”的最基本、最本质的含义,即一个点对另一个点的信息或物质的送达。由“传”字构成的许多词都有这种基本的含义,如:传布、传唱、传抄、传承、传达、传代、传递、传动、传统、传呼、传染、传授、传阅等等。“传播”中的“播”字则有“从某地某处散发出去”的意思。“散发出去”就不是一点对一点的信息送达,而是一点对多点,一点对一面的信息发送,这应该是“传”和“播”的主要区别所在。

如果再仔细琢磨,我们还可以发现,“传”还注重信息的到达。信息到达与否或到达了多少。如果到达是零,则“传”的行为实质上无法成立。但“播”则缺少对信息到达的把握。“播”由于是点对面的信息发送,因而,传者很难准确地把握和知晓信息的到达,甚至可以说,从“播”的行为开始,传者就没有这种准确知晓的期待。我们从和“播”字相关的一些词中也可以隐约感觉到这种无奈,比如:播发、播放、播讲、播撒、播送、播映等等。当然,增强“播”的内容的信息量,力求取得最大的到达率,是对“播”的一种期待和把握,但是那是另一个领域的事,不是“播”字的语义学所研究的问题。

因此,“交流”和“传播”的区别在于“交流”是双向的,“传播”是单向的;“交流”在一般情况下是点对点的,“传播”在一般情况下是点对面的;“交流”重在“交”,重在把自己拥有的交换给别人,也希望把别人拥有的交换给自己;“传播”重在“传”,重在把自己的交给别人,而不一定要求把别人拥有的交换给自己;交流的双向行为可以转换为传播,而传播的单向行为却不完全能转换为交流;“交流”行为至少是双方甚至多方的,而“传播”行为主要是单方的;“交流”是一种平等的状态,“传播”是一种居高临下、自上而下的姿态。《跨文化交流学》在谈到交流的特点时就说到:交流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即参加交流的一方都试图影响另一方,每一方都既是发送者又是接收者,各自不断发出信息,也不断受到来自他人的信息的影响,双方的角色在不断地变化。《传播学教程》在谈到传播的特点时说:“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动。因为信息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而且,任何一种传播,都必须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但是,信息的传递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也不一定意味着双向和互动,就和水的流动一样,它可以从甲地流到乙地,但它并不一定同时既流向甲地又流向乙地。信息的授受是传播的必然,但信息的反馈却不是传播的必然,只是偶然,并不是每一次信息的授受都必然会产生信息反馈。而且,反馈并不是传播或交流行为本身,它只是对传播或交流行为的过程或结果的一种检验和审视,是独立于传播或交流行为之外的另一种行为,只不过它的对象是传播或交流行为。因而,传播不具有双向和互动性,交流才具有双向和互动性。

我们汉语言的丰富是举世公认的,这种丰富既是词汇中包含的词义的丰富,也是词汇本身的丰富,是一些微小的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的丰富。

但是,当英语“communication”一词进入中国后,却使我们为难了。据《大英汉词典》解释,communication有传送、传达、传播的意思,还有通讯、通信、通话、通知的意思,也有意见等的交换、交流、交往的意思,还有通讯工具、交通工具、过道、通道等意思。如此多的含义,用汉语的一个词来包容显然是不够的,但又不能把它译成几十个词,于是“传播”便成了communication的主要中文译词。于是,我们的新闻媒体也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个译词,结合着我们媒体的宣传传统(宣传也是传播,只不过它更具单向性,更有强制性,更有不容置疑的威仪),心安理得地进行我们得心应手的传播工作了。

但是,英语中的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语的commnicatus和commums,其原义为“分享”、“共有”,该词的印欧语词源是Kom—moini,其中Kom意为“共同”,Moini源自Mei,意为“交易、交换”。由“共同”、“交换”、“共享”引申到信息传递领域,就成了“交流”。而“共享、共有”的特征就是,你拥有我的,我拥有你的。如果仅仅是我拥有你的,而你没有拥有我的,便不能称做“共享、共有”。

这个十分重要的最初的“共享”、“交流”含义,由于communication的中文译词“传播”的排斥作用而被人们忽略了。尽管学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力图使“传播、交流、共享”的实符合“传播”的名,力图把“交流”纳入“传播”的名下,使“传播”具有“交流”的含义(如“传播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徐耀魁\],“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李彬\],等等),但是,汉语言词义的确定性以及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差异性,都使得“传播”这个汉语词无法容纳“交流”的意义。虽然,无论是英语还是拉丁语,“交流”都是其固有之义,但我们不能因为英文中“传播”和“交流”是同一个词,我们就必须认同汉语的“传播”中也包含了“交流”的意义。这些年来,由于“传播”一词的张扬和盛行,宣传观念的根深蒂固,从业人员的浮躁和喧闹,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的艰难,使得“传播”大行其道,而“交流”却无法登堂入室,获得应有的地位。结果,我们的新闻改革总是在枝枝蔓蔓上动脑筋,始终走不出“传播”的怪圈,始终达不到“交流”的境界,始终让人觉得差一把火候。这既是“传播”的悲哀,也是“交流”的苦恼。

媒介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媒介”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大英汉词典》中对medium(media)则是这样解释的:工具、手段、中间物、媒介。

按照词典的解释,媒介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按照我们日常的理解,“媒”和“介”也都是一种中间物,是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媒介是一个社会的中介者和控制者,它负载的信息作用到人的身上,从语言方式、行为方式到思想方式,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媒介的主要作用和特征就是作为手段和工具,使双方在自己的作用下发生联系。

在本文里,“媒介”一词仅指使双方发生联系的手段和工具,不包括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

媒体 媒体是指提供和使用媒介进行工作的社会组织。《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把“媒体”解释为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似乎不妥,这是把媒介和媒体混为一谈了。媒体使用媒介进行交流,传播信息,或提供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但它本身却不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媒介的本质属性是物质形态的,而媒体的本质属性却是社会组织的,是社会形态的。广播、电视是媒介,而广播电台、电视台是媒体;报纸、杂志是媒介,而报社、杂志社是媒体;手机、座机是媒介,而通信公司是媒体。

媒体有两种。第一种媒体,如电信公司。这种媒体的特点是仅仅向人们提供媒介,供人们进行交流,自己并不使用媒介或者说基本上不使用媒介进行传播信息的工作。但现在,这种情况也开始有了改变,比如有的通信公司组建机构,进行广告及短信息的发布等工作。人们使用这种媒体所提供的媒介一般是有进行交流的主动,而没有进行传播的主动。这种媒介上的信息流动,其主要特点是点对点,是典型的交流形态。当然,目前,手机上盛行的短信群发是一种新的信息流动形态,它的主要特点是传播而不是交流。

第二种媒体,如新闻媒体。这种媒体的特点是利用自己拥有的媒介进行交流,传播信息。这种媒体实际上大多数时间做的是传播信息的工作,很少进行交流。因为这种媒体所提供的媒介是单向的,如同高速公路的单行道,因此人们与媒介的另一端进行交流十分艰难,不是说不允许,而是手段达不到,或者说有人为的限制。因此,这种媒体的特点是点对面,是典型的传播形态。当然,如果这种媒体要进行交流,就必须借助第一种媒体所使用的媒介。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第三种媒体开始出现,这就是新闻网站。这种媒体自己既使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同时又为人们提供进行交流传播的平台。人们既可以利用媒介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传播信息。这是一种将前两种媒体的特点集于一身的新媒体。因此,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特点既是点对点,也是点对面;既有交流,也有传播,而且其信息流动全都是双向的。

第一章 媒介与交流

一、语言媒介

按照历史学家和传播史学家的分类,人类能够说话,产生语言之前的那个模糊而无法界定的时代叫做符号和信号时代,或者叫做前语言时代。虽然那个时代离我们太遥远,但是,我们必须从那里开始我们的分析研究,因为,那个时代是我们分析研究的逻辑起点,它将给我们带来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大约7 000万年以前,我们人类的先祖进化成灵长类动物”。“森林古猿生活在大约2 300万年到1 800万年以前,恩格斯认为它们处于从猿到人的第一个阶段,即‘攀树的猿群’”。“腊玛古猿生活在距今1 400万年到800万年之间,已经能够初步直立行走,恩格斯将他们称为‘正在形成的人’”。“直立猿人出现在约300万年以前,恩格斯将它们称为‘完全形成的人’”。“我国发现的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大约生存在距今约50万年到200万年之间。”“距今约5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出现。之后,在距今9万年到4万年前,出现了克罗马农人。他们都有了大量的劳动活动。“1.8万年前左右的我国山顶洞人又掌握了火。人类这些早期发明,如粗糙的石器和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创造物——文化的出现。从这以后,人类文明终于起步了。”

这就是我们人类形成发展的大致轮廓和年代表。我们的先祖在还没有产生语言时,他们的交流沟通和传播与动物是没有本质的区别的,他们只能利用自己的身体——这种在那个时代也可以被称为媒介的东西——来传达一些简单的信息。而身体传达信息也只能有几种方式:一是面部表情,包括眼神;二是肢体动作,包括手势;三是嘴发出的声音。“日本京都大学的伊谷纯一教授对高尾山的日本猴进行了多年观察,发现日本猴至少可以用三种方式传递信息:第一类是听觉方式,第二类是视觉方式,第三类是身体接触方式。”

听觉方式即是听嘴发出的声音,视觉方式则是看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而身体接触方式也是肢体动作的一部分。“根据伊谷纯一的观测记录和分析,仅就听觉方式而言,日本猴发出的声音就达三十七种,这些声音与体态、表情、动作相结合,能够传达上百种‘意义’,其中包括呼唤、回答、问候、迎接、亲昵、喜悦、满足、炫耀、示威、服从、献媚、不满、愤怒、敌视、威吓、报警、恐惧、气恼、悲哀等。”

现代的猴再聪明也只是猴,而我们的先祖虽然刚由猴变成了人,但毕竟是人了。这几种方式和几种方式的综合使用,使我们的先祖们能完成当时环境下的交流沟通和传播任务,也能传达许多信息以应付当时的环境需要了。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这几种方式也是人们须臾不离的交流沟通方式。中央电视台12套曾播出过一个专访《云南映象》的总编导杨丽萍的专题片。片中节目主持人问杨丽萍,你的手是有语言的吗?杨丽萍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了。她顺手做了两个动作,边做边说,这个是飞翔,这个是激动。主持人问:你的身体语言别人能看懂吗?杨丽萍答到:当然能看懂了,因为是共通的。请注意“共通”这个词。因为是共通的,所以能看懂;要想能看懂,必须要共通。

雅各布森说:两个说话者要想使交际进行起来,还需要有一个语境。“该语境可以为受话者所把握,它或者是语言的,或者是可以语言化的;需要有一套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完全或者至少是部分共有的代码”。雅各布森的意思就是:交流中,除了语言传达信息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需要非语言的,但是可以语言化的东西,来传达诸如背景、符码,诸如肢体动作、表情之类的信息。杨丽萍所说的共通,当是指这种非语言、但是可以语言化的信息理解。当然还会有其他,比如文化、习俗等等。

我们对人类的前语言时代做了一个简单的叙述后,至少能得到以下这样几个认识:

首先,早期的人类没有其他交流传播的媒介,他们只能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来交流传递一些信息。我们可以把他们的身体认做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媒介,但却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媒介。他们这种具有物质外壳的媒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手段和工具”。他们的身体符合媒介的“手段和工具”的属性,但却无法与他们所传达的信息分离开来,他们和所要传达的信息实际上同处一体,是不能分开的。有些信息是与他们的这种媒介身体共存的,媒介身体一旦失去生命力,信息便随之消失。既使想像他们闭上眼睛、面无表情、不言不语、像太极拳“收势”一样没有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样子,但这同样也是一种信息。如果媒介身体失去生命力了,虽然依然会是闭上眼睛、面无表情、不言不语,但却是不传递信息的了。头领做出的喜悦表情和一个普通人做出的同样的喜悦表情传达给人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尽管他们的表情可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信息还没有加以抽象或者才刚刚开始。

其次,早期人类进行的多是交流和沟通活动,而不是传播活动。这是因为早期人类没有家族、氏族、阶级、阶层等社会组织形态和层级结构,而社会组织形态的层级结构是以点对面为其鲜明特点的传播活动的基础。当时的情景和社会状态,显然缺乏一个或多个拥有相对多的信息量的点,也显然缺乏一个信息的面,大家基本上处于信息拥有量相同的状态中,即使有信息量上的差异,也是极小的差异。因此,交流沟通是大量的日常行为,而传播则是稀缺的。

此外,交流沟通可以使用没有将信息抽象出来、而是与身体结合在一起的“约定俗成”的信息表达方式来传达信息。因为交流沟通多是点对点的行为,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交流沟通是最常用的和最好的办法。而传播的特点是点对面,人数的增加、“约定俗成”信息表达方式的不一致和不准确性,会大大增加信息表达方式和接受程序出现误读和偏差的机率,如同“湖南卫视”的一个娱乐节目,第一个人挤眉弄眼和指手划脚地表达一个词的含义后,几个人依次根据各自对表达的理解,向后一个人用肢体语言继续表达,到了第五个人,这个词的含义就被表达得面目全非了。

传播的基本要求就是规范和准确,比如说“50年代中期,美国物理学家H.艾什在巴西发现,有一种当地的热带蜂居然能够用莫尔斯信号(有规律的单音长短信号)来传达食物场所的远近。”和蜜蜂传播的准确规范不一样,人类传播的规范和准确,实际上就是进行信息抽象的过程,就是信息脱离各种表现手段,独立存在于人脑的过程。早期人类的大脑条件显然无法进行这样的思维活动。

再次,声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既是早期人类进行交流沟通和传播所借助的三种方式,也是人类社会传播媒介发展的源头,而且,最终,媒介经过螺旋式的发展,最终还将回归到这几种表达形式。

那么,这三种表达形式中,哪一个将脱颖而出,率先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媒介呢?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虽然能千变万化,表达许许多多的信息,但它们的表达毕竟是有限的。不准确性、不规范性导致的误读使它们无法承载更多、更精确的信息。而且,由于信息始终与信息所借助的媒介(人的身体)不能分离,因此,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就无法进行信息的抽象和概念的形成等思维活动。

与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相比,声音一开始就有着比较大的抽象空间和发展潜力,它仅仅有音质、音色、音量等的区别,它和它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是若即若离的,或者说是可以分离的。这种简单奠定了今后它成为复杂的基础,这种可分离性也为它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随着人脑的发展、人的发声器官的完善以及社会的日益复杂化,声音逐渐形成了语言,并承担起了表达概念、表达思维等的任务,率先向媒介的发展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可以说,没有声音以及进而形成的语言,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媒介,声音是现代媒介发展的逻辑源头。

声音一马当先,敲响了媒介产生与发展的晨钟。但是,交流也好,传播也好,它们都应该是全方位、全息的,仅仅只有声音而缺少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通道,交流传播显然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媒介经过不断发展,三种通道最后必然汇合到一起,成为新的交流传播的媒介,只不过,中间都要经过漫长和复杂的过程。

最后,早期人类所使用的信息表达方式和表达的信息内容都十分有限,人的大脑和发声器官也受人本身生理的局限。因此,交流传播的面很窄,速度很慢。受人类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驱使,从人类产生的那天起,人类的交流和传播活动就在向着三个维度进行本质的、规律的发展。首先是各种信息概念的形成;然后是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发展,这是交流和传播赖以发展的基本内容;再然后是信息交流和传播在空间里拓展,在时间上加速。纵观媒介产生发展的历史,这个现象或者说规律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媒介研究者都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

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交流传播内容的形成,还是方式的形成,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人们目前使用的所有媒介的由来都可以在早期人类的前语言时代找到逻辑说明。而在前语言时代,交流是更甚于传播的日常活动。

随后,语言的形成,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根据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德伏托教授的看法,根据若干仍然存在的语言要素看,人类远在50万年前,即所谓的‘印欧阶段’尚未开始时,已经停止了彼此间的‘咕噜’,而开始使用语言。但一般人还是认为,大约在9—4万年前,位于今天非洲的克罗马农人(人类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祖先)才最早开始使用语言。到大约距今3.5万年的时候,语言基本形成。”

恩格斯说:“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请注意“彼此间”几个字,“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意即你有什么要给我说,我也有什么要给你说,这正是交流和沟通的特点,而传播则应该是“有什么非要给别人说”。可见,人类语言的形成首先是交流和沟通的需要。当然,语言的形成也使得传播成为可能。正是由于交流和沟通的需要,语言终于把人类从前语言时代带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语言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有的说,语言起于对狗吠、雷鸣与浪涛等自然声音的模仿;有的说,语言因情绪激动而生发:初民有了悲喜、苦乐、恐惧与满足等等情绪,发展而成为语言;还有的更说,语言的发生和身体的动作有密切关系,最早的语言乃为加强‘体语’而有,一旦声音独立使用之后,便把原来伴随体语的意义也接收了过来;还有人提出‘歌唱论’,认为语言来自原始人祭祀与庆典时的歌声;也有人把语言的来源追溯到初民在特别重要或兴奋的场合偶然发出的声音。”但是不管语言的发展途径是什么,它的本质都是交流、沟通,最后是传播的需要。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如同人开始直立行走一样。语言的产生,使得人类向着未来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也使得人类的交流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语言使人类把声音同它们所指的事物分离开来,使得在前语言时代存在的分离的可能成为现实。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言语和语言区别开来。他认为,前者是符码,是能指,是实际说出来的话;后者是信息,是所指,是言语要素指向的意义,是使用这些符码的人们进行交流的知识。言语是一种个人行为,是一种大同小异的个人行为,而语言是人人都有的、约定俗成的表意规范。“要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但是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从历史上看,言语的事实总是在前的”。

这种言语和语言的分离,能指和所指的分离的现实实际上就是信息的抽象化和体系化的过程。语言越发展,则信息的抽象化和体系化就越发达,随着人类运用语言进行抽象、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的日益自如,人类交流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就越多。可以说,语言的产生,首先受益的是交流传播的内容。是语言使得交流传播的内容无所不包。

能指的声音和所指的对象分离,还使得语言获得了一种奇特的能力,使它所表述的内容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有资料表明,动物没有时间概念,没有历史和未来的概念,它们只是自在地生活在现今;而人的语言不仅能表述现在,还能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表述此地现存的事物,还能表述彼地可能存在或者根本不会存在的事物,语言使得交流传播的内容无所不包,使得交流传播的地点无所不逮。

语言的产生,使得声音从前语言时代中的三种交流传播表达方式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面部表情即便是喜怒哀乐或面如石佛;眼神即便是千娇百媚或静如止水;动作即便是柔若无骨或两掌带风,它们所能携带的信息、所能表达的信息也是极为有限的。而语言的抽象性和与所指的事物的分离使得语言具有了无限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使它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交流传播的主要任务。

语言的产生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使得交流传播开始了数量的增加和面的拓展。前语言时代,人类赖以交流和传播的三种方式都存在信息表述的不一致性、不准确性、不清晰性。因此,交流传播十分困难,彼此的表述理解经常发生误读,发生偏差。如果仅仅是交流沟通还好,两人还可以反复挤眉弄眼,呲牙咧嘴,呜哇乱叫,以求得交流沟通理解的一致。但如果是传达、传递进而是传播,那么,由于回馈系统的缺乏和不完备,误读误解一定是家常便饭了。比“南边来了只老虎”经过几个环节传达后可能就成了“北边走了只猫”了。

而语言的抽象性,使它具有了意指的准确性、清晰性和表达的一致性。语言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不仅使交流变得顺畅,节奏加快,效率提高,更重要的是它使传达、传递变得准确,使传播变得更加广泛,使传播面变得更宽泛。假设在古希腊城邦国家中,如果一个人面对一群人张牙舞爪、捶胸顿足,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这个人在表达什么,但如果他用语言大声地说,明白该含意的人可能就会比前一种情景多。

语言的产生是意味深长的,它的抽象性和规范性使得人类交流传播的信息继续向抽象性和规范性发展,最终使语意得以脱离开语音这个物质外壳,而附载在文字纸张的物质形态上,从而使人类的交流传播媒介开始了向眼见为实的方向演变。另一方面,语言的丰富性和创新性、灵活性等等又使得任何一种媒介都无法与之媲美,都无法替代它的交流传播作用。因此,媒介无论怎么演变,都无法摆脱语言的魅力,最后都将回到语言的掌握之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语言都将是交流传播的主力军,它的位置都将无可替代。

但是,如此美妙的语言却有着两个致命的短处:第一,语言是靠人体能量发出的,因此,即使人们能量再大,也无法在广大的空间里交流和传播;第二,语言转瞬即逝,发出声音后便不再留下痕迹,信息只能靠人脑保存和积累。但是,一个人即使再聪明、再记忆力过人,面对繁多的信息,也是记不住、传不远的,也是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因此,在交流和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中,语言的短处也是致命的。

于是,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受交流传播本质要求的驱使,人类的交流传播开始了新的跋涉。

二、文字印刷媒介

在对媒介演变的发展轨迹进行逻辑追溯时,我们会渐渐清楚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媒介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全空间的即时或延时的全息性交流传播。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可能便是他睿智的思想对这个终极目标的隐隐约约的感觉,只不过“地球村”的概念更多地表达了一种空间状态,而对时间的状态和全息性,“地球村”这个概念则无法全部包容。

循着这个终极目标回溯,我们又可以发现另外一个规律,即媒介的多个逻辑发展阶段的成果似乎都是由上一个逻辑阶段的短处发展而来。在前语言时代,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声音这三种信息交流表达方式中,声音恐怕是表达能力最弱的,因为它只有简单的声响,绝没有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丰富多彩。但是,就是这个最弱的表达方式发展起来了,并成了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的表达方式,一直占据着交流传播的主力军席位,而且毫无退席的迹象。

正是由于语言有两个短处:依靠身体能量,不足以在广大的空间中交流传播;依靠人脑记忆,无法在久远的时间里交流传播,文字才从这诞生出来了。

文字是由结绳记事和原始图画发展而成的,“我国《易经·系辞上》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记载,日本历史上曾经有过‘绳文时代’。……据考证,印加古国曾发明了一套相当系统的结绳方法。当时,印加帝国的大小城镇都设有专职的结绳官,他们掌握着复杂的结绳规则和技巧,日复一日地将重要的事情用结绳符号记录下来,并根据需要向人们发布和解释有关的信息”。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极地穿越》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对上述事实提供了佐证:南美库斯科城的刘易斯教授至今还会使用五彩的线绳传递一些信息,他委托摄制组的人把包含着一些信息的线绳送到远方他的一位老师手里,他的老师在接到这些包含着信息的线绳后也读懂了其中的信息。结绳记事包含了三方面的意义:第一,信息脱离开了人体而附载在另一个物质实体上。这个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对媒介的发展而言,是致关重要的一个关节点,没有这个关节,随后的一切都将无从谈起。第二,信息传播空间开始拓展。第三,信息传递时间开始延时。这三方面的意义对于语言产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还将论及。“中国有句古老的成语叫做‘书画同源’,这说明早期图形符号同样是文字的重要源泉。根据考古学的发现,人类用图形或绘画来传递信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将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绘成简单的图画,刻在岩壁或各种石器上。到了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这些早期绘画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图画文字。”

施拉姆也曾断言,文字“毫无疑问是从较老的图画经验中演变出来的”。

从图画、图形到象形文字的出现,实际上是信息抽象化的一个过程。正如语言的产生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一样,抽象化在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抽象化,就没有语言和文字的产生;没有抽象化,就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当抽象化进程把所指的意义和能指的事物分离开后,交流和传播才有了发展的更大空间,媒介才有了成长和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当抽象化在文字形成中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时,它的历史使命也基本完成,真正的媒介时代宣告来临。

文字产生于大约距今5 000多年前,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代中国的一些地方出现了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大约3 500年前,我国的殷商王朝出现了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据考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不仅包括记号字、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而且还包括了既照顾到词义理解,又考虑到发音记录的较高级的形声字”。“公元前1 700年,居住在波斯湾以北地区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与以前文字不同的是,楔形文字的每个符号都代表一个具体的声音,只要少量的符号就可以组成音节,人们只要记住一些代表不同音节的符号就能进行较为顺畅的交流”。“其后,文字进一步发展,由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文字到希腊字母,再到罗马字”。

文字产生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完成了信息和其附载物——人的身体的分离,这一步的完成与语言的产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一步完成后,信息依然是信息,但是,其附载物却大大增加了,它可以是石头、甲骨、竹、绢、帛、丝、绸,直至布、纸。这就为媒介的产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选择空间,媒介由此开始了一个优胜劣汰的选择进化的进程,而人的身体是无论如何无法进行这种优胜劣态发展的。

信息脱离了人的身体这个生存短暂、游移有限的附载物便获得了巨大的交流传播空间和自由。在那时,人的生命几十年已经算是长的,而甲骨、石头等物质材料的寿命无疑要比人长得多,信息附载在这些物质载体上,其传播时间显然要长久得多。更重要的一点是,信息的延时传播应该以这里为起点,到了印刷物时发展到极盛,而现在出现的光碟等信息附载物则使信息的延时传播出现了新的形态。由于新的附载物的出现,信息传播的空间也大大拓展。因此,可以说,信息从文字产生的时候起,便开始了它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中拓展的征程。“英国人类学家葛迪分析过文字在社会发展阶段中从思想封闭到思想开放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他认为,文字的出现使得人工记忆向知识贮存转化,成为人类一种外在化的技术,让人类的信息传递打破时空界限,脱离口语传播的局限,并通过语义空间的隔阂推动人类发明新的智能技术”。

当我们仔细分析语言和文字的特性时,可以发现,语言更便于交流,因为语言要求交流的双方或多方在同一个时空状态中;而文字更便于传播,因为文字不要求双方或多方一定在同一个时空状态中,它可以在相隔很远的地方,也可以相隔很多年。也许,根据这个规律,我们有理由认为,传播从文字产生开始,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而交流的发展则相对迟滞。

文字的产生给交流传播尤其是传播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为之欣喜。但是,当我们冷静沉思时,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缺憾:文字产生了,但却关闭了我们的耳朵;虽然没有遮住我们的眼睛,但我们看见的却是一堆堆的符号,而符号最初的作用是记忆,不是表达或者说很少是表达。人的本能和人们交流传播的规律,尤其是交流的规律都要求五官同时发挥作用,多条通道共同传输和表达信息,而文字却屏蔽了其他的通道。这种现象固然是发展阶段所限,不可逾越,固然促进了人们思维的发育和想像力的增强,但它毕竟与人的本能和交流传播的规律不一致。因此,它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人们的交流和传播,尤其是影响了交流的进行。这种现象直到电话的出现才有新改变。

正如雅各布森所说:“信息需要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接触,接触可以是口头的、视觉的、电子的或其他形式……信息必须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都能理解的语境,因为语境使信息具有意义。”文字只能由读者的想像力产生情境和意境,而无法提供现实的有着丰富信息量的语境。也正是因为如此,自文字诞生后,它就已经暗含了新的媒介突破的可能性和指向性。

文字诞生后,它就在不断地寻找最适合自己生存的物质载体。“纸张尚未发明之时,古代中国人把文字刻在竹简、兽骨和石头上,或铸在青铜器上,或写在布帛上。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每天要读几百斤重的竹简。古埃及人用树枝蘸着染料在一种后人称作‘莎草’的宽大草叶上书写。中美洲玛雅人部族使用薄树皮作为文字载体。古罗马人则利用羊皮书写经文律令”。

文字的出现,主要是传播的需要;而传播则需要人数的增加、接触面的增加,需要传播工具的低廉、轻便、易携带青铜器、甲骨、竹简、丝绸等等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于是,纸张应运而生。

汉书《蔡伦传》称:“自古书契多偏以竹简,其用绢帛者,谓之为纸。珍重而简重,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故天下咸称为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给世界范围内媒介的发展乃至文明的发展带来了福音。劳弗教授说:“造纸是人类知识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从野蛮进入文明的阶段。”造纸术出现后,在中国迅速推广,继而传到了朝鲜、日本,8世纪又传到了阿拉伯和欧洲。“在八九世纪,阿拉伯人通过与中国的各种商业贸易和军事冲突,知晓了用碎布造纸的秘密,他们立即认识到这种优质纸和木版印刷的优越性,毫不犹豫地使用它们来制造书籍和宗教文件。……欧洲人一段时间以来已经了解到这些文献技术,但是直到15世纪,他们都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来采用它们”。

纸张的产生使得文字有了一个合适的物质载体,但是,仅仅有纸张还不足以催生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还不能承载传播的历史重任。印刷术传入欧洲之前,欧洲所有的书都依靠手抄。据说当时一个人一刻不停地抄6小时,也抄不了多少页。13世纪法国一位公主过生日,有人送了她一本很薄的书作礼物,居然价值今天的3000多美元。”

这种迟缓的传播速度、昂贵的媒介价格,显然不符合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的要求,显然不符合传播对媒介的要求。于是,印刷术又应运而生。“公元7世纪,我国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隋文帝以后经书简约用雕版印刷技术印刷,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的最早印刷品……宋仁宗庆历年间,即1045年左右,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功效,降低了印刷成本。1450年,德国美茵茨的工匠古登堡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他用铜模铸成以铅、锡、锑合金为材料的活字,并将葡萄榨汁机改造成人力机械印刷机,替代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1456年,古登堡印刷了《圣经》共三卷,每页42行,被称为西方世界第一部用活版印刷技术印刷的书籍。此后几十年间,古登堡的印刷术在整个欧洲扩散,16世纪又传到美洲及其他地方”。

研究者们认为,印刷术的诞生对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变革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施拉姆说:“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世纪和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举办大规模的公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权利分配普遍感到不满的时候,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参与政府。”

印刷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印刷术和纸张的结合,也直接催生了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事业:

1609年,德国出版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周报——《报道与新闻》;

1615年,被称为德国报业之父的艾莫尔创办了《法兰克福新闻报》;

1622年,英国的艾契尔和伯尼出版了英国第一个定期刊物——《新闻周刊》。同年,英国新闻出版家巴特在英国出版《新闻报》;

1660年,世界上最早的日报《莱比锡日报》创刊;

1702年,英国的《每日新闻》创刊;

1777年,法国的《巴黎新闻报》创刊;

此后,大众传播和大众传播媒介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纸张印刷媒介的时代是传播得到张扬的时代。由于有了纸张印刷媒介,信息得以在广大范围内传达、传递。信息的传达、传递可以是一个层级的,也可以是两个乃至多个层级的。一个层级的信息传达、传递,既可以是共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而两个或是多个层级的信息传达、传递则一定是延时的。因此,纸张印刷媒介的出现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

由于印刷术与纸质媒介相结合,信息得以大量地复制,信息散布、传播的范围就大大扩散。如果说,印刷术产生之前的纸质媒介只是传达、传递,只是单线条的信息运动,那么与印刷术结合后的纸质媒介就是传播,就是多线条的信息运动,它使得信息运动在更广阔的时空状态中,尤其是使信息运动在更广阔的空间状态中展开。传达、传递是信息运动的单体状态,传播是信息运动的组合体状态。传播也是既有一个层级的,又有两个乃至多个层级的信息运动。正是印刷术这种可以复制信息的特性,才使传播开始大行其道。

纸张印刷媒介的时代也是交流失缺的时代,这一失缺在纸张印刷媒介的初始阶段显得尤其突出。传播的非共时性和单向性在纸质媒介上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展示和印证,而交流的共时性和双向性却遭遇到了纸质媒介的无情阻击。交流的两方或多方不可能处在同一个时空状态中,即使最快的速度,也要经过书写、排版、印刷、发行几个环节,而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输出方和输入方显然不可能同时处在一个时态中的。

交流的双向性也无法在纸质媒介上体现,交流的双向性一般以交流的共时为基础,而纸质媒介的延时性不可能给共时提供基础,因此交流的双向性也就无从谈起。当然,纸质媒介上也有一些可以称为交流的举动,比如说,在某一期的报纸上有对另一期报纸的某一信息的反应。这种延时的交流到底是不是交流,人们还在讨论中,因为,如果延时交流推延的时间短,人们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推延的时间长,我们还能认为是交流吗?比如说,我们面对着几千年前的甲骨文,揣摸着我们的先祖们造这些字时的情景,揣摸着这些字的意义时,我们能认为这是交流吗?

交流除了共时和双向这两个特性外,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两方或多方具有就某一问题进行沟通探讨的意愿,两方或多方的信息往来可以是一来一往,更可以是多个来多往,随时来往。而人们目前纸质媒介上的交流大多不具备这种特点,它们应该被认作是传播和传播后的回馈,而回馈并不是与传播在一个层面上的信息流动,它们是一个主系统与一个辅系统的关系,是对传播信息到达的说明与反应。至于人们认为的更长时间内的延时交流,则更不应该视作交流,因为,当时的人们记载文字时根本不可能有交流沟通的意愿,我们也更无法同他们进行跨时空的信息置换。

当然,在本文后面的论述中,还会说到印刷和网络媒介存在的非共时的交流形态。但是,那种交流是符合双向性和双方有交流意愿的特点的,而且,那种非共时的交流形态实际上是交流双方认可的另一种共时状态,只不过那种共时状态不同于我们寻常意义上的共时而已。

有人会说,传播实际上是包括了交流的意义的,比如说,英文的communication就有交流沟通的意思,但是实际上,英文词意的模糊性或者说丰富性并没有帮外国同行们多少忙。首先,我们分析的是媒介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是作用和功能的含义,纸质媒介产生后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应该由它本身决定,而不是由一个词来决定。而且“大众传播”这个词起源于纸质媒介产生之后,而不是与纸质媒介同步诞生。再者,外国同行们在实际操作和研究中也是把communication主要当作传播看的。比如,拉斯韦尔的传播五W模式——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里面显然没有共时和双向的影子。当然,这种状况在后来渐渐发生变化,交流日益受到重视,这也和媒介的演变有关系。后面,我们还将谈到这个问题。

但是,纸张印刷媒介的缺憾是显而易见的。“半个世纪前,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曾经说过:‘印刷的发明使人的面部表情逐渐减少。许多事情都可以从书本上读,所以靠面部来表情达意的方法便逐渐被淘汰,……可见的思想就这样变成了可理解的思想,视觉的文化变成了概念的文化。’”

英文的“传播”一词含义模糊或曰丰富,而中国的“传播”和“交流”则具有清晰的含义和准确的界定。因此,如前所述,我们无法将“交流”纳入“传播”的词义里,那样只会引起词义操作中的偏颇。不过,我们倒可以战战兢兢地不顾权威、大家和已有的概念体系,做一个假设:即“交流”可以包容“传播”,“交流”行为是两次“传播”行为组成的一个完整信息流动单元;而“传播”无法包容“交流”,“传播”行为是“交流”行为的前半部分。当然,这样假设的基础是双方必须有交流的意愿。如果传播者只想传播而无意交流,或者交流者只愿交流而不想传播,那么这种假设都不可能成立。既定概念是根深蒂固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我们不想去碰撞已有的概念和体系的壁垒,只是觉得在论述问题时,一要清晰,二要方便。

不管怎样,我们都无法避开纸质媒介时代中交流失缺这一现实,正是有了这一失缺,才有了以后的媒介的发展。因为,媒介的本质是交流和传播的平台,是两者共存共荣,任何一者的缺位都是不符合媒介发展的本质要求的。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新媒介往往是从旧媒介的短处发展起来的一样,在纸质媒介之后,一个能够适应交流需要的媒介出现了。

三、电话媒介

纸质媒介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催生大众传播,推动媒介发展等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作为媒介,纸质媒介的缺陷和不足又是十分醒目和致命的。对于人的需求来讲,无论是交流,还是传播,都要求所有的接收和表达通道尽可能全都打开。表情、眼神、姿势、动作、手势、音量、音调、语言等等都可以传情达意,都是交流传播的通道。纸质媒介关闭了人的大部分传输通道,耳朵、嘴巴都不用了,只有眼睛还在发挥作用,而眼睛所看到的又不是眼神、表情、姿势、手势等现实的存在,而是抽象的表述和形象的描绘,是符号。因此,眼睛实际上也是处于半关闭状态,眼睛所捕捉到的符号只有送到人的大脑,才能激活大脑中某些储存的信息。如果大脑中储存的信息不够或不对,那么,这种捕捉符号的活动也是无用的。一个文盲可以感知到对面的人的微笑和哭泣,但是,对纸质媒介上的“笑”和“哭”字,他就会无动于衷;一个对数理化一无所知的出色的诗人,面对繁杂的数学公式和化学分子式肯定也会是一脸茫然。

纸质媒介关闭了大部分传输通道,把许多传输对象屏蔽在传输活动之外;纸质媒介使自己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同时,又把自己限定在了一个发展的局限中;纸质媒介张扬了传播,使得传播成为个人、组织和社会的一种自觉行动,但却把交流忽视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让它踽踽独行。

纸质媒介的缺陷和不足在19世纪开始得到改变,新媒介的外形开始逐渐清晰,交流也开始回归到媒介,这一切,都起源于电的作用。

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发报机。1844年,他用国会的三万美元拨款,开通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并拍发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

当莫尔斯的第一封电报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20英里长的电报线路上发收时,还不足以让人们欣喜若狂,还只能算作东方的一缕曙光,毕竟,两个城市间的距离只有20英里长。但是,当1858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竣工投入使用时,人们就有理由欣喜了:一个新的媒介时代即将诞生。

在电报发明之前,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想了许多办法:有的通过人声喊叫,有的结绳记事,有的用烽火台上的狼烟,有的用纸,有的用鼓声,有的用飞鸽传讯,有的用旗语。“当年拿破仑执政法国,其权力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全国共设有24个旗语讯号的传送站传送信息。”但是,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信息要在广大的空间传递或者传播,就必然会遇上信息延时的问题。而且,信息传递和传播的空间越广阔,延时就越长,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结。

莫尔斯的电报使得这个问题的解决变得如此简单。电流的传输虽然也有一个过程,但是一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使人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个过程,人们完全可以认为电报实际上是实时的异地信息传递。因此,电报的出现,使得我们交流传播的前景豁然开朗。从有交流传播现象开始,人们孜孜以求的交流在时间、空间二维状态中的拓展终于有了现实的途径和手段。

但是,我们欣喜的也仅仅应该是这种途径和手段而已。迅捷的电流作为媒介是十分如意的,但它所承载的信息以及信息的表达方式却使这种媒介无法担当起更大的重任,嘀嘀嗒嗒、长长短短的音符如同旗语、手势、绳语一样,既不如语言的普及,又不如文字的丰富,人类最佳的信息表达方式——语言和文字在电报中没有生存之地,这自然限制了这种信息表达方式的普及和发展。

此外,电报既不是双向的交流,又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它只是点对点的信息的传递。因此,电报出现后,人们认可它的就只是它作为媒介传递信息的这种特质,而不是它的信息表达方式。这种认可的限定性,我们从现在日渐萎缩的电报业务中就可以感觉到。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应该说这是一件大事,即使是仅仅对媒体的演进而言,也是一件大事。

文字的出现和纸质媒介的普及,使得人们在利用媒介进行交流传播时,闲置了耳朵和嘴巴这两个极其重要的信息通道。而电话的出现,又使这两个通道重新投入使用,只不过两个交流的人并不是面对面,他们或近在咫尺,或远隔万水千山,且更多的是远隔万水千山。借助着电话这个媒介,他们实现了跨时空、近乎于实时的交流,克服了文字和印刷媒介致命的延时缺憾,打破了文字和纸质媒介沉寂的传输状态。这是近乎面对面的交流,只不过借助了媒介,实现了一种高级的回归。但这种回归实际上与过去的面对面交流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媒介发展阶段,只不过还有缺憾,还有信息传输通道没有打开。当然,这也为以后电视的出现作了铺垫,埋下伏笔。

人类交流传播媒介的演进首先是从语言产生的,先是语言出现,接着,语言隐匿在了文字和纸质媒介中,然后在电话中又重新现身,进而在广播电视中光大。虽然在以后的演进过程中,比如说,在网络媒介中,语言还出现了隐虚的情况,但最终,语言还是浮出了水面,牢牢地占据交流传播的主力地位,语言作为交流传播的主要手段是无法替代的。

电话的信息表达方式不是点对面的,而是点对点的,当然电话会议除外。使用电话进行交流可以有很高的隐秘性,而传播恰恰不需要这种隐秘,它更需要的是张扬。因此,电话是交流媒介,但很难承担起传播的大任。但是,在我们探讨电话作为交流媒介的意义时,并不是仅仅把电话认定为交流的媒介的,而是想探寻媒介演进的规律和轨迹,探寻交流传播之间的关系,探寻它们二者在媒介发展史中是如何生存的,它们的分分合合、疏疏密密到底有什么规律,从而描绘出媒介演进的终极状态的模样。

交流和传播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信息表达方式,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方式而已,而且交流和传播往往密不可分。这种特性决定了媒介的演进一定会兼顾到二者的功能的发挥,一个媒介的交流功能的弱化和失缺,一定会有另一个媒介来强化和补充。相反亦然。因此,电话媒介实际上是对纸质媒介的一个补充或者叫做补充式发展,最终必定出现一个集二者于一身的媒介。

20世纪80年代,手机在我国出现,随后开始迅猛发展。2001年,我国手机用户便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03年,我国手机新增用户的数量相当于英国和法国的总人口之和。

手机诞生后,不断增强性能,拓展功能,新产品层出不穷。“日本松下电器针对64k/秒高速传输所研发的kx系列全彩屏手机,不但可以待机350小时,并且内建64MB存储卡,能存取4000封电子邮件、900个全彩图像、100段音乐以及4小时语音留言,用它来传送照片、卡拉OK、MTV甚至卡通画都游刃有余。……今后手机不仅可以收发传真、电子邮件、上网浏览,甚至可以支持多种办公软件。……并且可以高速上网,传输影像视频画面,甚至手机可代替银行信用卡取款”。

手机的强大功能、众多性能必将在人们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目前,手机功能中最常用的只是个人通讯和手机短信的收发。个人通讯的功能以及它作为一种媒介在交流传播中的作用与我们前面叙述的电话是一致的,只不过它多了一个移动的特性。在此,我们就不做论述了,我们只想就手机短信的有关问题做一些探讨。

手机短信是手机的主要功能之一,中国从2000年开始提供短信服务,2001年达到159亿条,收入16亿元;2002年超过500亿条,收入60亿元。中央电视台2002年春节晚会手机短信量就超过1亿条,2003年春节发送拜年短信70亿条。

手机短信实现了通信媒介由点对点向点对面的突破,一位手机机主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编辑信息,然后通过移动电话运营商的服务器和网络,向他认定的一个接受群体集中发送,那个接受群体则同时分散接收,这其实就是网络媒介上电子邮件形式的手机版,只不过人们的媒介终端不一样,手机的接受对象更清晰、更明确而已。

更像电子邮件手机版的是另一种手机短信提供者,他们是专门的短信提供商。他们提供的短信内容有:新闻、天气预报、股票资讯、航班情况、交通路况、票务预定、旅游指南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些信息对于手机机主来说,需要选择,需要定制,这种手机短信的传播实际上已经同我们常说的传播在意义上有了很大的不同。

第一,传统的传播没有明确的对象,谁接受就是向谁传播;而手机的这种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没有定制信息的手机机主收不到传播的信息。

第二,传统的传播对多个接受个体来说,没有明确的传播内容;而手机这种传播对每个接受个体都有明确的内容,定制天气预报就不会发送航班信息。

第三,手机这种传播一般不会有信息的反馈。

第四,传统的传播一般是传播者有主动的传播意愿;而手机这种传播则是定制者有主动的意愿。因此,手机短信与其说是传播,不如说是购买;与其说是传播,不如说是索取。当然,手机短信提供商为了赚取利润而给手机用户群发的广告,那就另当别论了,那是广告传播需要研究的问题。

手机短信在交流的媒介上实现了传播,同时,它也拓展了交流的领域。首先,手机短信的群发对象可以即时地回发短信进行交流。其次,手机短信的群发对象可以将收到的短信再进行转发,延长手机短信的传播链,这也就是延展了交流的人群面。第三,手机短信增加了人们利用电话媒介与广播电视媒介进行互动交流的渠道。如用短信平台即可实现互动。过去,人们只能利用电话的语音特点与广播电视进行即时的或延时的交流,而手机短信则增加了手机短信这一文字的形式与广播电视媒介进行互动交流。这一形式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交流的量并拓展了交流的面,只不过它失缺了声音的美妙。但这或许是交流者的心愿,或许是另外一种美妙的交流。

现在,电话媒介上已经有了语音形式的信息传输;而手机短信出现后,又有了文字形式的信息传输,而且在手机上还能发送彩色照片、图形、卡通画面等。但是,在手机上发送的彩色照片、卡通画等,严格地说都不是视频信息;只有在可视电话上,我们才能见到真正的实时的视频信息;只有到了可视电话这一媒介,语音、文字、图像才能集于电话一体。因此,这种媒介成了全新的媒介,令人耳目一新。

2002年12月4日的《参考消息》上刊登了一张照片,题为“新款电话”。图片说明是:“12月4日,电话发明人贝尔的后辈吉尔伯特·格罗夫纳在美国通过一款网络可视电话与英国Motion Media公司总经理格雷厄姆·希朗交谈。图中这款电话具有上网及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并可拨打普通及可视电话。”(见附Ⅱ)

可视电话,我们多少听说过或看到过。例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一些医护人员的家属便通过可视电话与在隔离区工作的亲人们交谈。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一些局域网也开通了这种业务。

可视电话实际上就是在电话机上设置采集通话人图像信息的摄像机,在通话人通话的同时,将采集到的通话人图像信息连同语音信息一并送入传输网络传送到对方的电话机上,再通过解码,将图像和语音信息还原传达给通话人。

可视电话将语音、文字、图像三种信息表达方式集中在一个媒介上,实现了一次媒介革命,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真正回归到了最初的面对面的状态。只不过,还有拿听筒的手没有解放出来,但这种解放在技术上已经是十分容易的事了。

认真回溯过去,在媒介演进过程中,还没有哪个媒介有这样的功能:电视偶尔有双方或者多方的连线报道,但那仅仅是偶尔为之,并不是电视传播的常态,而且也无法使这种连线成为电视传播的常态;计算机网络媒介具备了这种多功能的基本条件,能够传输语音、文字、图像信息,但并不是每个终端用户都能够进行语音和图像信息的传输,也不是每个终端都可以进行语音和图像信息的传输。再者,人们大多把计算机网络媒介当作信息的获取渠道,如果有什么信息需要传递,首选的媒介不会是计算机网络媒介,除非有什么大宗的信息需要传递。

当然,今后这种情况也许会有改变。上面我们说到的那款可视电话已经有了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也就是说,它已经有了计算机的若干功能。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谁敢说这两者不会合二为一呢?

它就可视状态而言,可视电话应该属于私人通讯范畴的交谈、交流,没有传播的意味。但是如果将通话双方的一方或双方的音频和视频信息传送到电视媒介上播出,那么,他们之间的交流就不只是为交流而交流了,就成了传播的交流,而这时的可视电话也就不再只是交流媒介,也成了传播媒介的组成部分。至于可视电话的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功能,应该如所述的网络媒介一样,具有交流和传播的双重功能,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可视电话既然集多种信息表达方式于一体,也就自然地具有了多种媒介的交流传播功能,而且,这种交流传播功能会更强大、更易于转换。

四、广播电视媒介

当声音终于回归到媒介,当电话只能交流而无法承担传播的大任时,一种新的媒介也就酝酿诞生了,这就是广播。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德国科学家赫兹和法国科学家布尔第的无线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验成功无线电技术。

1910年,无线电广播试验成功。

1919年,美国西屋公司开始制作广播节目。第二年的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电台KDKA在美国匹兹堡建成并播音。

此后,无线电广播作为重要的大众媒介,开始了大发展。以2002年年底为例,我国就有了广播电台303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375座;在加拿大,有了广播电台900多座,仅美国广播公司就有52座电台。

如果问什么是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应该名副其实,它是真正的大众媒介,它的受众面是以往任何媒介都无法比拟的。而它产生的巨大的社会传播效果,也是以往任何媒介包括印刷媒介都无法比拟的。“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广播公司著名主持人凯蒂·史密斯在一次战争募捐节目中连续广播18小时,共筹集3900万美元,创下了广播史上直播时间最长、收效最大的纪录。同一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做的一系列“炉边谈话”,以其亲切的语气宣传新政,使改革的思想深入各家各户,极大地鼓舞了美国人民的信心。英国首相丘吉尔则以其慷慨激昂的号召力激发了英国人参与战斗并与纳粹德国斗争到底的热情和忠诚。”

广播是传播的媒介,它的传播是点对面的传播。从一个点传播出去的信息,可以到达比以往任何媒介传播的信息所能达到的点都多得多的点。纸质媒介的传播可以是第一次传播、第二次传播、第三次传播,即第一个人看了后第二个人接着看;也可以是第一级传播、第二级、第三级传播,即第一个人看了后进行人际传播。广播主要是第一级传播以及由第一级传播引发的多级人际传播。这种由第一级传播所衍生出来的第二级、第三级乃至更多级次的传播,使得广播的传播可以达到令人振奋的信息接受面。当然,第一级传播之后的传播是人际传播,是不借助于媒介的传播,但这毕竟是由广播媒介所引发的传播,它的第一级后的传播也毫无疑问会比纸质媒介第一级后传播的面要广大得多,这主要是由于文化普及的程度和接收工具的便利性所决定的。

广播也可以是交流的媒介。应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广播是传播的媒介,它所负担的工作主要是传播。但是,广播也能够充当交流的媒介。

广播作为交流的媒介,可以有几种交流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主持人和主持人之间的交流,或者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交流;“这种谈话本身就是以交流为目的。在演播室等场合的说话人并不是在说给他们自己听,也不是撇开观众和听众关起门来私下聊天”;尼古拉斯·阿伯龙克比:《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页。一种是主持人和听众之间的交流感,即播音主持人课程中常说的眼前无听众,心中有听众;第三种是通过热线电话实现的交流。

三种交流中,第一种实际上是借助于媒介传播进行的人际之间的交流,只不过这种交流是以与听众交流为目的的。第二种交流是残缺的交流,虽然可以说是即时的交流,但至少有一方无法知晓另一方所要传达的信息。比如说,当美国电视新闻主持人拉瑟说“晚安”时,听众可能会说“晚安”,也可能会说“终于结束了”,或者在心里说点别的什么,而拉瑟是无法知晓听众说什么的。因此,只有第三种应该算作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关于交流的形式,我们在后面的论述中还会详细谈到。

如果在此仅仅讨论广播电视媒介上主持人与主持人、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那么,媒介本身是可以实现这种交流的。但是,如果我们就主持人或嘉宾与听众或观众的交流展开讨论,那么,就媒介本身而言,广播的交流和电视的交流目前都是无法实现的,它们都必须借助电话媒介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可以认为,电话是交流的媒介,当广播媒介需要电话媒介的辅佐进行交流时,电话就成了广播的附属媒介,二者就合二为一了。当然,通过电话媒介在广播媒介上进行的交流,实际上是不同于只利用电话媒介进行的交流的,它是既有隐密性又无隐密性的信息交流,它是一方具有将交流进行传播的意愿而另一方也不反对的交流。即电话交流者希望通过媒介将他们之间的交流传播出去,而收听收看这种交流的人也不会反对这种交流,有时,可能会希望听到看到这种交流,甚至会有参与这种交流的欲望和冲动。

文字和印刷媒介的传播注重在信息在时间维度上传续,它同样有在空间维度上的广延,但广延效果并不佳。虽然广播媒介的传播很难实现信息在时间维度上的传续,但是,它在实现了信息在空间维度上广延的同时,也成功地实现了信息在时间维度上的即时。如果从媒介演进的本质要求看,人们对媒介演进的最终要求,是借助媒介实现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无限延展的即时的交流传播。而到了广播媒介阶段,在交流传播中人们除了眼睛还未打开外,嘴巴耳朵都已经打开了。

嘴巴的打开和耳朵的打开实际上是一个行为的统一体,嘴巴是信息传出方,耳朵是信息的接受方。没有嘴巴,耳朵的用途就少得多,就只能听到自然界单调的、信息极少的、缺乏深度的声音;没有耳朵,嘴巴就失去了交流传播的意义,只是进食的工具。因此,对交流传播而言,嘴巴和耳朵是一种形式的两个方面,而眼睛的打开与否则不一样。眼睛缺少交流传播的对应的接受器官,它是一种孤立的信息收集工具,其主要任务是收集信息,虽然它也可以“脉脉含情”、“怒目圆睁”地传情达意,但是,仅仅靠眼神来交流传播显然是不够的,它只能作为一种交流传播的辅助工具,而不是主要工具。因此,媒介演进中首先打开的是人的嘴巴和耳朵,其后才是眼睛。而且,眼睛收集的信息是平面化的、杂而无序的、随意的;而嘴巴表达的信息和耳朵接受的信息则可以是立体化的、有序的、有深度的和理性的。

对交流传播而言,“听、说”和“看”相比,“听、说”似乎更重要、更合乎人类的信息表达规律。虽然有资料说,在信息传递中,50%以上的信息是靠表情传达的,但是,这恐怕只是指人们的日常交流沟通状态,如果进入到一个概念、观念密集的交流或传播状态中,那么,表情的表达力显然是不够的。“只听不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自然的‘前科技’的人类传播模式,然而只看不听则不然。每晚世界都会变黑,但从未真正地变成无声;我们可以闭上眼睛不看任何东西,但我们不能把耳朵也闭上;我们经常边看一个东西边听另一个东西。在这个世界上的偷听模式,无论从社会还是自然的角度来看,都代表着我们人性的收集信息的本质模式。因此,广播之所以能存活下来并且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正是由于它从最开始就满足、接近、涉及了一个基本的人类传播模式”。

对交流传播而言,“说”具有最强大的交流传播功能;虽然“听”不具有交流传播的直接功能,但它又是交流传播不可或缺的手段,“听”永远发挥着收集信息的强大功能,是别的手段无法相比的;“看”既有收集信息的功能,也有表达信息的功能。而这种表达信息的功能应该更多地体现在交流中,而不是传播上。因为,“看”的对象越少(即人的数量越少),“看”所表达的信息越多,“看”的对象越多,“看”所表达的信息就越少。两个恋人在一起,只是相看无言,就足以表达很多信息了。但一个大会的主持人如果对着会场中众多的参加者只看而一言不发,那此时主持人所表达的信息无疑会少得多,而会议的参加者也可能会产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但是,“看”毕竟是人类获取和表达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于是,在嘴巴、耳朵打开后,眼睛也打开了,这就是电视媒介的出现。应该强调的是,电视媒介的“看”和印刷媒介的“看”是意义迥异的两种“看”,其结果也是迥异的。印刷媒介“看”到的是符号,而电视媒介“看”到的是信息。

1925年10月2日,英国人约翰·洛克贝尔成功制造了第一台电视机的雏形。

1926年1月26日,贝尔德实验室公开播送电视,世人将这一天作为电视诞生的日子。其后,贝尔德成立了“贝尔德电视发展公司”。

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视服务社,播放实验电视节目。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并于同年11月2日正式播放黑白电视节目。

1927年,美国开始了试验性电视广播,贝尔实验室完成了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的电视节目传输。

1930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开始电视实验广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前苏联、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相继开办了电视。

1940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彼得·戈得玛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视机。

我国的电视业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验播出,9月2日正式播出。

电视媒介打开了人们的眼睛,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从50年代起,电视由于报道新闻事件而拥有大量观众。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就职时,约摸有6000万人看到了他。……1962年,约翰格伦的第一次环绕地球轨道飞行吸引了1.35亿人凑近电视观看。1963年,当肯尼迪总统被刺的消息传来时,纽约市电视观众从占该市人口的30%激增到70%;而在葬礼举行的几分钟里,全国观众达到了93%。1969年,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实况转播被发回到地球上时,有1.25亿人收看了这一登峰造极的广播(电视)。而据统计,由卫星网带给全世界各地的观众有5亿”。

人类的交流传播起初都是面对面的,哪怕面对的是陌生的面孔。但是自从出现了文字媒介,交流传播的形式就出现了两个枝杈:一个依然是面对面的交流传播,一个便是倚仗了物化媒介的交流传播。物化媒介使人们的交流传播延伸了距离,拓展了空间,但同时却也让千山万水、重峦叠障横亘在了人们之间。从印刷媒介到电话、广播,人们都在做着一个努力,就是试图使人们利用媒介的交流传播在时空中延展的同时,能够回归到面对面状态。“我们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这一愿望在电视出现后,得到了基本的实现。在电视中,我们终于看见了远离我们而又在与我们讲话的对面那个人的庐山真面目。因此可以说,电视媒介的出现是媒介演进的一次革命性回归。

说电视媒介是革命性的回归,是因为过去面对面的交流传播借助的只是语言、眼神、表情等,而眼神、表情没有脱离人的身体,语言又只有物质的外壳,没有物质的实在。电视媒介面对面的交流传播是语言、眼神、表情的传情达意,它依靠了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它依靠了一个物质实在的媒介。正是电视这个实在的物质媒介,才使人们的交流传播超越了过去声音所及的范围,超越了千山万水,而同时又保持着面对面的状态。因此,我们说,电视媒介的出现是一次革命性的回归,是一次使交流传播与过去的媒介时代具有了本质区别的回归。

说它是革命性的回归,还因为过去面对面的交流传播有三种信息表达方式:语言(包括声调、音量、节奏等等);表情(包括眼神、面部肌肉的变化等等);动作(包括姿态等等)。三种信息表达方式共同发挥作用于交流传播之中,使得信息表达尽可能地传达丰富准确的信息。据传播学者伯德·威斯泰尔分析:“在两人会话中,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不到该环境社会意义的35%,有65%的社会意义是用非语言符号传递的。我们与人们沟通时所获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暗示,不是得益于字句。”因此,面对面的交流传播应该是最理想的交流传播,媒介的所有演进也都朝着这个终极目标渐进。

电视媒介的出现,打开了人们的眼睛,将面对面交流传播的三种信息表达方式中的两种——表情和动作——重新归还到交流传播活动中(另一种表达方式——语言已经率先在广播中得以回归),使得交流传播活动多了两个信息渠道,使得人们在接收到语言表达的35%的信息的同时,也有可能接收到语言之外的65%的信息。因此,它是一次革命性的回归。正如保罗·利文森所说:“在循环往复展开的过程中,存在着实实在在的前进运动——那不是一个封闭的圆圈。因此,更恰当的表述是螺旋型展开。”

但是,这种回归又只是不甚完全的基本上的回归。过去那种面对面的交流传播,是双方的三种信息表达方式在一个时态中同时发挥作用的交流传播,是有来有往的交流传播,是错时的而不是延时的交流传播。电视媒介实现的回归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交流传播。

第一,如果是电视直播,那么,信息表达者即电视中人和接受者即观众同处一个时态中;如果是电视录播,那么,表面上看,信息表达者和接受者也在一个时态中,但实际上并不在一个时态中,因为录制和播出不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也就无法实现实时的交流,而只能是电视媒介的传播。

第二,在电视媒介中,面对面交流传播中实际上只有一方在同时使用三种信息表达方式,即电视画面中的人在使用三种信息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画面中的人的三种信息表达方式接受新传达的信息,但电视画面中的人却无法知晓看电视的人同时表达了信息与否,无法知晓他们用哪种方式传达信息。因此,电视中的这一“面”所面对的实际上是一个假想的那一“面”。虽然这个假想的那一“面”是真实的,但却不是与电视中的这一“面”相向而对的;而电视中的这一“面”也是不需要这个假想的“面”表达信息的。因为,真实存在于电视画面中的这一“面”是用最美好的愿望来想像假想中的那一“面”的,想像他们是如何地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而又毫无反对地看着电视中“我”的正襟危坐、喜笑颜开、伶牙俐齿和手舞足蹈。

第三,仅就使用电视媒介而言,电视中人和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传播实际上是无法有来有往的,也是无法实现错时的交流传播的。因此,我们说,电视媒介的回归是基本意义上的、不完全的回归。

循着这个思路往下走,我们认为,如果技术手段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没有电话手段的辅助,电视媒介当今的职能就主要是传播信息,而很难担负起交流信息的任务。电视录播所产生的录播时的时态和播出时的时态恰好与观众接收时的时态错位。录制时,电视中人最需要交流,但此时此地交流的对方缺位;播出时,观众最希望交流,但电视中人又缺位。这很明显地妨碍了交流的顺畅。因此,电视媒介的主要作用自然就是传播信息了,而电视中人则不论观众在场与否,只要自己脑子里假想着有众多的信息接受者,就可以滔滔不绝、洋洋洒洒地把各种信息,通过各种表达方式传播出去,而不必太在意到底有没有信息接受者,或者有多少信息接受者。

应该强调的是,我们说,广播媒介打开了人们的耳朵、嘴巴,电视媒介打开了人们的眼睛,都是就广播电视媒介与听众观众之间的信息接受关系而言的,讨论的是基于媒介之上的借助于媒介的交流。至于广播电视播出现场的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交流,只是一种人际交流,不存在借助媒介进行交流或传播的问题,它们可以被称为交流的媒介化,而不是媒介化的交流。

但是,如果是电视直播,观众又可以通过电话参与,情况就不一样了,就可能是一种交流了。首先,双方是在同一个时态中,消除了时态的错位;其次,有了交流的媒介。电视媒介目前还不可能实现电视对电视的语音通话,但通过电话的辅助,立足于电视媒介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便可以进行了。应该说的一点是,这种交流不是纯粹的电话的交流,而是利用电话进行的电视媒介的交流。这种交流不能脱离开电视媒介,电话仅仅充当了电视媒介交流的辅助媒介。正是这样的不完全融合性,才有了以后的媒介的继续演进,直到两种媒介完全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不分主辅,媒介才可以说最终完成了演进任务。

电视直播中,观众通过电话与电视中人所实现的交流,是交流,同时也是传播味十足的交流,甚至可以说是基于传播意义上的交流。因为,这样的交流,对电视中人而言,是有着完全的传播心理准备的交流,他们有把这种交流传播出去的念头;对电视外的人而言,大部分人也有把这种交流传播出去的心理准备。当然也有例外,有的人则不希望这番交流被传播出去的,有的人是有些不经意的人际交流表现。比如,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主持人李咏做节目时随意拨打了一个手机参与者的电话,并告诉她“我是李咏”,那位机主不假思索地回答:“别逗了,我还是董文华呢。”但当她意识到真是李咏在做节目时,她立即使自己与李咏的交流进入了传播状态,即剔除只能交流而不宜传播的话语。

电视媒介使我们看到了电视中人,但电视中人却不可能看到我们。因此,我们就无法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平等的交流,我们就只能是传播的对象。电视媒介借助电话实现了部分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是基于传播而进行的交流,它掩饰了许多交流者的个性,许多信息不可能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交流也就不是全息的。

五、网络媒介

在我国,网络媒介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互联网,另一部分是有线电视光缆系统。

我国的有线电视光缆系统是分级管理的。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大型高科技企业,拥有近四万公里的国家广播电视光缆干线,它还连接着300多万公里的省及省以下的有线电视网络,总用户有一亿多户。这些有线电视网络有的可以与互联网互联互通,有的目前还不能互联互通。“互联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商业化运作后,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和空前普及,1996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为0.4亿。美国ETForcasts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2002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6.65亿。该份报告预测,2005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达到10亿”。

互联网1995年向我国社会公众开放接入服务后,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5年,仅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就能达到2亿人。

有线电视网络经过技术改造之后,它的作用实际上和互联网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此重点讨论互联网网络,姑且把互联网网络简称为网络。

网络兴起之初,无论是美国军方的阿帕网,还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提出的现在畅行于世的万维网,其目的都是提供一种信息流动的平台和方式。网络犹如一张渔网,各类信息存储在一个个网节点上,一条条网绳便是一条条获取信息的通道。

这个比喻是一个很“古老”也很贴切的比喻,我们可以从这个古老的比喻中解读出一些有意思的含义。首先,网络的出现,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平台和方式,它既不是为传播而存在的,也不是为交流而存在的,只是为信息流动而存在;但它又是因传播而存在、因交流而存在的,因为无论传播还是交流,都是信息的流动,传播和交流在网络中都化为了流动。那么,交流、传播和流动的区别在哪儿呢?区别就在于,交流也好,传播也好,都是人们的行为,都是人们有意识的行为,都带有明显和强烈的主观性,是这种主观性和有意识的行为促动和组织了信息的传递;而流动则只是一种客观状态的客观描述,它没有任何主观性和有意识的行为,它也不需要这种主观性和有意识,它只是信息在平台上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其次,传统的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与受众的关系是发散状的,如同自行车的轮轴和辐条,如同太阳和太阳光,信息全集聚在一个点上。如果广播的发射机或电视的发射机损坏,那么所有的信息便无法传输,受众的收音机和电视机虽然说在传输过程中和广播电视的发射机是同处一体的,但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一体。发射机损坏后,收音机、电视机就只能是一件摆设,无法再通过它们获取信息。渔网似的网络则不然,由于新的网络技术的产生,网络中所有参与者的计算机都可以变成服务器,有多少网络参与者,就有多少服务器。也就是说,所有的网节点都可以具有其他网节点的功能。因此,网络中一个网节点乃至更多的网节点出现损坏都不会影响信息的获取,用户可以从另外的网节点中得到信息。即使一段网络损坏也无所谓,信息还可以在另外的路径流动。

再次,传统媒介中,信息的集散者和信息的接受者身份是非常清楚的。集散者就是集散者,它负责信息的筹集、编辑、发布;接受者就只是接受者,它只负责接受信息。虽然我们谈了很多二者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的形式,虽然目前媒体正在做着许多交流即信息互传的工作,但那毕竟是在不公平的状态中进行的。而在网络中间,每个用户或者说每个网节点都是集信息集散和接受于一身的,每个网节点都可以进行采集、存储、浏览、管理、发布等等工作。可以说,每个网节点都相当于一个媒体,它和其他网节点公平地处在同一个空间状态中。

网络的这三个含义就是网络的三个特点,解读网络的这三个特点,是想说明:网络媒介之所以被人们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之为“第四媒介”,是因为它有着与传统媒介截然不同的功能特征,是因为它把交流和传播平等地统一在了一个媒介里。交流和传播在媒介演进过程中,第一次平等地融合在一种媒介里,这就是网络媒介的主要贡献。报刊消解了交流,几乎只剩下了传播;广播、电视借重于电话的辅佐,使得交流开始回归于媒介;到了网络,交流终于有了与传播同等的地位和作用。

网络作为信息流动的平台,而不仅仅是信息传输的通道,使得交流克服了物质载体的障碍,能够堂而皇之地发挥作用了。网络的网状结构避免了传统媒介辐射式传播的局限,使交流变得顺畅。网络节点性质和功能的变化,使得交流名正言顺,使得交流的行为积极主动,消除了交流畸轻畸重的忧虑,而回归了对等公平的状态,这应该是网络媒介对媒介演进的最重要的贡献。

正如保罗·利文森所说:“当我们回顾广播和电视的时候就不难发现,对比这两个典型的单方面的大众传播媒体,纸媒体的出现在传播方式上所具有的重要性。……我们始终呼唤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的、交互的交流方式……一个真正的地球村中的个人,应该是作为一个信息消费者和信息提供者的双重身份存在的,他们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信息的交流和传播。”“网络这个新媒体的最诱人之处,就是它的互动性: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既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作者。作为一种双向的媒介,网络与电视的根本差异在于,它要求你不仅仅被动观看,还要主动参与。正如劳伯格所说:‘计算机发展方向……是以交往功能为目标重新为计算机制造者和计算机系统管理员确定方向,因为交往功能的重要性一直被长久地低估。网络行为的扩展以各种难以预料的方式正在改变社会交往的世界。’”

网络是具有强大的交流传播功能的媒介,但在网络上进行的工作并不全是交流和传播,网络主要承担的是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处理工作,比如说电子银行、电子购物、电子政务等等。网络还承担着个人通讯的任务,比如传送点对点的电子邮件。这些工作虽然说也有信息的往来,也有信息在点对面上的散布,但它们还不能看做是交流和传播,因为,前两种任务的运行是完全封闭的或是半封闭的,个人电子邮件有密码,电子银行有授权,电子购物有帐号,电子政务密闭运行等等。这种封闭运行的传播,或者包括一些信息的交流,我们只能认定它们为个人通信或团体传播或组织传播。只有公开的、面对大众的交流传播才可以认定为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传播,只不过这三者共用了一种媒介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可以打个比方:传统媒介是专卖店,品牌经营,花样不多;网络媒介则是大超市,品种繁多,应有尽有。比方虽不贴切,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剔除上面所说的网络上运行的其他信息运作方式,新闻网站、电子公告(BBS)、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和传播形态便浮出水面。

新闻网站是网络媒介上交流和传播的主要存在形态,它有三类:一类是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即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建立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一类是不依托传统媒体而建立的网络新闻网站,如已经关站的中国台湾《明日报》;一类是新浪、雅虎、搜狐等网站的新闻频道。

这三类网站中,第二类几乎已经自生自灭了。第一类传统媒体的网站主要是依托自身雄厚的新闻采集力量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打拼天下,目前它更多的是具有传统媒介意味的网络版,具有传播的意味,而较少有交流的感觉。当然,它们现在也在改变,力图使自己适应飞速发展的形势。第三类新闻网站本身没有传统媒体能依托,又不愿重蹈《明日报》之覆辙,于是,便走不采集多收集的路,使自己成为一个传播平台,广为收集新闻信息,大量转载各个媒体甚至个人发布的新闻信息。因而,这种网站在传播的同时,也就有了交流的意味。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1999年4月15日,韩国大韩航空公司一架麦道货机于16∶04分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升空后仅一分钟,便坠落在上海闵行区莘庄莘西南路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有一署名‘tim’的上海网友,于17点57分将一则主题为“飞机坠落”的帖子贴到新浪网站的‘谈天说地’论坛中。内称下午4时许,一架飞机坠落在离其家1.5公里处,接着简要描述了他所目击到的事故现场的情况。新浪网于18∶11分以快讯形式在‘国内新闻’栏目中报道‘一架飞机今天16∶00在上海附近失事’。紧接着,在18∶14分、18∶22分、18∶33分发出的报道中,都主要引用‘tim’提供的信息,其中还特别表示‘感谢网友tim的现场报道’”。“tim”将帖子贴到网站的论坛上,这种做法首先是有一种十分强烈的传播欲望,他并不指望交流什么,他只希望将此信息传播出去,而网络媒介使他有了这种自由传播的可能。就新浪网站和“tim”的关系而言,他们是一种交流的关系,新浪把信息传递给了“tim”,“tim”也把信息传递给了新浪。就新浪网站与其他用户的关系而言,他们便只是一种传播的关系。当然,只是就这一条信息而言。

对于网络媒介上的新闻网站而言,它们进行得更多的是传播而不是交流,甚至它们进行交流的比例还不如传统的媒体。因为,网络媒介的用户缺乏必要的即时的手段,比如电话。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电子公告板等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是一片交流的天地。

电子公告板是网络媒介进行交流传播的第二种存在形态,也是交流传播的一个主要形态,它包括聊天室、布告版、论坛、网络新闻组等等,它的主要特点是“任何用户可以自由地利用其功能进行信息交流,包括提供新闻和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回应别人的观点和意见等。网络用户在BBS上提供信息和意见的形式俗称‘帖子’,每一个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获取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均具有话语权”。“仅就网络论坛的功能而言,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实际功能在于:自我发泄、自我训练;获取信息,体察社情;交流思想,联系同好”。

如果说新闻网站主要体现了网络媒介的传播功能,电子公告板则集中体现了网络媒介的交流功能。在《数字传媒概要》一书中,作者闵大洪就传统新闻传媒与互联网BBS的特点做了一番比较,很能说明问题,现摘要如下:

从这个表上,我们可以分析出网络媒介上互联网的BBS的几大特点:

第一,用户参与的地域范围大大扩展。只要有计算机,能上互联网,就能参与。传统媒介的报纸、广播、电视都不可能有这样的参与范围。即使如今有了卫星直播的形式,但那仅仅是传播,要做到大范围广地域地参与交流,还无法实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第二,传统媒介的报纸、广播、电视无法做到大范围、多群体的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广播和电视目前可以做一些三方通话、四方连线等受众间的交流,但同互联网BBS用户间的交流互动相比,无异于小巫见大巫。

第三,互联网上用户与互联网BBS间的交流互动可以说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交流互动,而传统媒介的报纸、广播、电视要做到这一点,只能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

第四,用户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完全不必像传统媒体那样,要经过一道道编辑和一个个把关人的苛刻审查,用户在网上拥有完全的言论和表达的自由。

第五,用户拥有阔大的言论“地盘”,既可以在这个网站的公告牌上“跟帖”,也可以在那个网站的论坛上“发言”,实在不过瘾,还可以自己设计网页发到网上去。

在互联网BBS上,用户的交流既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空间的限制,还不受话语权的制约。用户间有着空前的交流互动,用户与媒体间也有着空前的交流互动,这一切都得益于网络媒介。

电子邮件是网络媒介上的另一类交流和传播的形态。“电子邮件(e-mail)是美国工程师汤姆林森于1997年秋发明的。2001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全球每天在网上传送的电子邮件达14亿封,平均每分钟有97万封电子邮件被发送,全球平均每天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发送或接收一封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起初并非是交流传播的形式,只是点对点的个人间的信息传送,直到今天,这也是电子邮件的主要功能。但是,电子邮件在运用中产生了一个副产品,如同手机的短信群发一样。当点对点之间传送的信息可以公开,而不再是个人秘密时,它就变成了交流或传播的对象。当点对点变成了点对面的信息传送,电子邮件就变成了信息传播形式,传播就成了它的一个特殊功能。当电子邮件出现了互相往来的结果,便有了交流的意味。

总的来说,电子邮件的传播作用往往大于交流作用,这并不是网络媒介使然,而是由于电子邮件的群发形式实际上类似于报纸的投递,因而有人把它叫做“电子报”或“邮件刊物”。而报纸和刊物的特征和基本运作规律就是传播作用大于交流作用,尽管这个“报”和“刊”是在易于进行交流的网络上,但它依然会受到“报”和“刊”的特征和基本运作规律的制约。

总的来说,在网络媒介上,传播依然风头正盛,但交流也有了强劲的回归。互联网BBS成了交流的主阵地和主力军,而在其他网络形式中,交流的身影也随处可见,交流的意味也越来越浓。交流作为网络媒介的一个重要功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六、交互电视媒介

在我们中国人的家庭里,电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家庭的客厅都是以电视机为中心进行布置的。电视主宰了我们家庭的闲暇时间,而我们作为家庭的主人却无法主宰电视,我们只能被动地拿着遥控器挑选着电视台为“我们”而非“我”编排的节目,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更改电视台的意愿。当我们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时,只能选择要么转台关机,来阻断电视台的传播渠道;或者打电话到电视台向相关人员温文尔雅地提一些无关痛痒的建议;或是大发一顿脾气,出口恶气;或者兴趣盎然地参加电视节目的有限互动,成为电视台与受众交流的一部分。我们的权力就是这样有限。我们拥有电视机,却不拥有电视节目,不拥有电视台。我们是家庭的主人,但在我们自己的电视机前却找不到主人的感觉。

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能够进行人机交流互动的媒介,交互式电视的试验就从那时开始了。“1977年,华纳传播公司和美国捷运公司下属的美国艾麦克斯电缆公司在俄亥俄州的哥伦希斯市共同安装了美国第一家双向服务系统,叫做奇布(Qube)系统。与同时代的交互式媒介相比,奇布提供的服务在市场试验阶段并不非常先进。除了能让订户挑选那些点播收费的电影节目外,电视台仅限于开展简单的民意测验,激发用户的反馈信息。”而“华纳传播公司利用奇布的双向交流能力制作了多种多样的节目……观众通过键盘就可以对电视转播的市政厅会议和校董事会上讨论的问题进行评论,也可以评选在公开辩论赛中他们认为获胜一方的个人,还可以在模拟选举中进行投票。各项结果很快被奇布系统的中央电脑记录下来并将其显示在用户的电视屏幕上”。

随后的1989年,美国通用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塞瑞托斯安装了很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有线系统。它可以让用户在家中利用电视机进行电视购物,选择所需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娱乐节目。时代华纳公司则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进行给用户提供全动态视频和动画节目的试验。

交互式电视目前在全世界发展势头良好,有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有互动电视用户1300万,基本集中在欧洲。在英国,互动电视的用户有500万。”也有资料表明:“到2001年底,全世界约有3800万个家庭接收数字交互电视业务。……目前,交互电视收视观众中西欧占62%、北美占18%、亚太地区占10%、拉美占1%,”“预计到2005年,全球交互电视用户数可能突破3亿户,其中欧洲用户将达到7000万户,美国用户达5800万。”

中国的交互式电视在2001年11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11月举行的全国第九届运动会期间,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了交互电视。在2003年的世界杯足球赛中,国家广电总局也进行了交互电视在光缆干线上传输播出的试验,将六路信号通过国家光缆干线网送到各省市区的光缆前端上。2002年,上海开播了交互式电视,首播的是上海网球大师杯赛。2002年,四川也推出了体育赛事和股票互动电视服务。

交互式电视是通过宽带数字网络实现的、具有交互功能的电视形态,它不是一个种的媒介,而只是媒介的一种新的式样。它主要有以下几类交互表现形态。1.多路信号,自主选择

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节目的采制播出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在拍摄现场有多部摄像机,它们分别同时拍摄画面,或按导播要求拍摄画面。然后,把画面信息传到导播合成台,切换画面,然后将画面信息以一路信号的形式送到发射台发射,用户的电视机仅仅接收到这一路信息,大量丰富的拍摄信息在进入合成台后就被过滤掉了,只剩下导播选择的一路画面送达用户。

交互式电视则不然,它舍去了导播切换这个环节,将所有采集的画面信息全都通过宽带网络送到用户电视机上的机顶盒里,选择看哪路信号哪个画面由观众自己来确定。观众手里的遥控器实际上变成了电视台的信号编辑机、合成台。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地选择信息,观众成了电视节目真正的主人。

以下图形形象地反映了这二者的区别:

2003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广电总局送到各省市区的电视信号一共六路,其中有一路是赛况数据统计分析。英国广播公司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上的转播更是同时传送五个赛场的比赛实况供观众选择。我们大家熟悉的浙江电视台《人生AB剧》在播出时,根据现场观众人数的多少确定下一情节的走向,这样,如果有的人不想看由多数人决定的情节也只有跟着看下去。采用交互电视式样后呢,两种走向的情节可以同时传送到观众电视机里,谁愿意看哪个走向的情节就看哪个走向的情节,谁喜欢什么结局就有什么结局,皆大欢喜。2.双层运作,互不干扰

第一个层面是正常的电视节目的播出,观众并不与这个正常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交流互动,而是在由这个正常播出的电视节目引发的另一个层面上,即第二个层面上进行交流互动。比如观众在第一层面上看到了电视节目中的电器、家具、房产、首饰、书籍,听到了某某歌星的新碟等等,就可以通过手中的遥控装置链接进入第二个层面,与更广大的数据提供商即电视节目中的电器、家具、房产、首饰、书籍的拥有者进行交流互动,进行查询、购买。

当然,这至少应该满足几个条件:一是第二个层面具有强大的数据服务器支持,具有丰富的信息存储;二是观众手中的遥控装置应该有足够强大的功能,能处理这些数据;第三,第一个层面上所显示出来的物品应有足够的信息储存在第二个层面的数据库中。而且,这种交流互动和我们所认定的媒介上的交流互动还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的交流互动在媒介上开始,在媒介上完成,如同第一类的交流互动;而这种交流互动起始于媒介,终结却不一定在媒介,它的交流互动意义已经超越了媒介,是基于媒介的交流互动。

2004年4月6日的《中国广播影视报》在谈到上海文广集团与韩国CJ集团的合作时,叙述了这样一种模式:“韩国CJ家庭购物株式会社拥有雄厚的家庭购物基础设施,包括每天24小时播出电视购物节目的专有频道、专业的网上购物中心、月发行量达180万册的导购刊物、千余个坐席呼叫中心以及配送中心。2002年,CJ的营业额达到了12亿美元。不同于美国的购物频道,CJ的购物节目完全采用直播方式,在主持人介绍商品的画面上,有一个跳动的数据窗口,表明现在的商品还剩下几件,1秒钟之后是几件,数字越跳越少,节目中还随时表现出呼叫中心的情况,营造商品被抢购的紧张气氛。”3.众多内容,自由组合

这一类与第一类相似,但又不同于第一类。第一类是一个场景的多个角度,一个故事的多种可能,它是一以贯之的。第三类则不同,它是许多信息的合而为一。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新闻,是电视台编辑编好了顺序然后播出的,我们无法挑三拣四,只能按着人家已经编好了顺序的新闻看。交互式电视则赋予观众挑选组合的权利:我喜爱看国际新闻,我就先挑国际新闻看;我喜爱体育新闻,我就先挑体育新闻看。电视节目就像超市的商品,任观众根据个人喜好挑选组合,装满“手推车”,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不必受电视台编辑的约束。

这类形式其实也是视频点播的延续和发展,观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网络路径,点播电视台视频服务器里的各种电视节目和电影;不仅点播当天的内容,还可以点播以前的播出内容;不仅点播现时可以播出的内容,还可以预设时间,使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在预设的时间播出。4.同层推进,互动影响

这一类节目形态是目前运用最多、大家最熟悉也是交流互动意味最浓的形态,可能也是大家最认可的一种交互电视的形态。在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使用电话与电视节目中人进行对话交流。比如说,观众打进去电话,请主持人谈谈他采访布什的情景,或请嘉宾谈谈怎么预防“非典”、禽流感,或请前方记者采访一下刚从“神舟五号”飞行舱中出来的杨利伟,或者和节目现场的什么人说点什么。这种交流互动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了这一块内容,电视节目便不完整。

这种交流互动不同于前三类的地方在于:第一,前三类形式中的观众要么操纵电视节目的流程,要么操纵电视节目流程外的流程,观众本身不是流程的组成部分,观众的交流互动不是流程的内容;而第四类形式中的观众既没有操纵电视节目的流程,也没有操纵电视节目流程外的流程,而是直接成为了流程的一部分,并且与其他部分一起推进节目的进程。第二,前三类形式中的观众要么是人与媒介交流互动,要么是人与媒体交流互动,惟独缺少人与人的交流互动;而第四类形式中的观众既有与媒介的交流互动,也有与媒体的交流互动,最重要的是有人与人的交流互动,这才是交流互动电视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前三类都只是互动,第四类才可以称得上是交流。

此外,电视台给观众一个热线电话号码或一个手机短信信箱号码,观众打电话或发短信到电视台参加投票,然后由电视台公布结果。这种形式也应该算作第四类形式,只不过,这种方式交流的色彩不浓,互动的特色倒挺鲜明。而且,发短信、使用文字和其他符号进行的交流互动,加之最后经过了计算机统计的环节,这种形式的交流互动终究不如语音直接交流互动的效果好。

从以上我们对交互式电视做的粗略描述来看,交互式电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交流互动性。无论是哪一类表现形式,无论是人与媒介、人与媒体,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无论是使用电话,使用手机短信,还是使用功能强大的遥控装置,交流和互动都是其显著的主要特点。这个不难理解,惟其主要的活动是交流互动,才能称之为交互电视。虽然在交流互动中有语音方式,有文字方式,也会有图像方式;有的一来一往便完成交流互动;有的循环往复、来来往往地进行交流互动,但它们都是交流互动的组成部分。

相比之下,在交互式电视中,传播的作用就小得多了。当观众掌握了一天半、一半甚至一小半节目控制权的时候,传播的力量就显得软弱多了。当节目的收看者和节目的制作播出者几乎平起平坐的时候,传播角色的重要性就削弱了。可以说,在交互式电视中,交流互动是主宰的力量,传播则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和力量。

当然,在交互式电视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多路信号的传输、参与话题的设定等等,都应该是传播作用的发挥。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也依然时时能看到传播的踪影。作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方,他们恐怕时时想的还是传播;而为电视节目的参与方,观众们则可能不会太多地注重传播。但是,按中国人的习惯,一旦上了电视,就会表现出比较重的传播意识。因此,在交互式电视中,传播作用会小得多,但不会没有;交流作用会大得多,但不会全是。

此外,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在前面对交互式电视的叙述中,我们谈到的点击、链接、服务器、数据库等等,谈到的交互式电视的几种类型,这些似乎计算机上都能做到。即然这样,那还要交互式电视干吗呢?实际上,交互式电视并不是计算机。首先,计算机只要能上网就具有交互功能,而交互式电视并不是一种新的电视机,它只不过是一种电视节目的播出运行模式,只有通过电视机实现了交流互动,才能叫交互式电视。有了交互电视的手段,比如说能上网了,能点播了,但是却没有可交流互动的节目,也不能称之为交互式电视。其次,交互式电视的技术装置具备了一些计算机的功能,比如说发送电子邮件、上传信息,但它并不具备计算机的所有功能,只是一个遥控器、一个机顶盒而已。第三,计算机也能进行一些交互电视的业务,但却不是全部。试想几百个频道的节目在计算机上调看,那将是什么情景。但是,交流互动的功能却是二者共有的优势。至于今后会不会出现电视计算机,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罗杰·菲德勒就曾设想过“数字技术将使所有电子形式的传播媒介更具个性化和交互性;一系列标准化的电视电脑——将电话、电视和电脑技术结合为一体的装置——将被开发出来,以实现数字媒介间的显示与互动”。

至此,我们对人类使用的主要媒介和它们的演进过程以及它们作为媒介的主要特点做了一个简单的观望和分析。通过观望和分析,我们应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人类的交流传播自从产生以后,就有了希望无限延展的内动力,“我们想要凭借媒介来拓展传播,以求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学局限”。正是这种使交流传播无限延展的内动力推动着媒介的不断演进。这种内动力是社会发展内动力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最初的交流传播是面对面的交流传播,是多形式传达信息的交流传播。媒介演进的最终境界和目标,是人类借助媒介实现超越空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传播。“我们渴望回到我们昔日自然传播的故乡,虽然我们在延伸的过程中超越了这个故乡。”对于人类的交流传播而言,媒介的演进是螺旋式上升的高级的回归性运动。

第三,人类的交流传播基本上有三种形式:语音、文字、画面。它们可以对应人的各种感官。而用麦克卢汉的观点来讲,媒介的技术力量在于它把各种感官功能分离,因而媒介的演进也基本上以这三种形式为线索展开。人类的交流传播实际上是音像合一、密不可分的。还是用麦克卢汉的观点:人的交流传播是需要感官平衡的,因而,媒介演进最终也将实现音像合一。

第四,媒介演进由单功能向多功能发展是大趋势。但是,“传播媒介的流行形式不大可能融成一种万能媒介”。“我们不应指望,散布于人们家中的电视机、电话、个人电脑、传真机、期刊和书籍在突然之间会被一种单一的电视电脑取代。”

第五,人之初,可能并无所谓交流或传播之分,如果有,也许是交流活动多于传播活动。但是,媒介产生后,交流和传播似乎有点分道扬镳了,不同的媒介承担起了不同的任务。总的感觉是传播得宠,交流受冷落;传播大行其道,交流踽踽独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介的演进,或许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使然,传播和交流有了合流的趋势,而且,交流的地位日益提升。即使是传播,也是传播中有交流,也是交流的传播。交流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被冷落、被忽视之后,正在重新归位。人们正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交流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生存方式,交流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沟通方式,交流使人成为社会的人,社会因交流而构建,而媒介也将沿着有利于人们交流的方向演进。附Ⅰ2010年情境 交互式电视家庭海浪的撞击声越来越大,粉红色日出的壮观景象、海鸥在浪尖捕食的影像神奇地出现在窗口。但这并不是普通的窗口。它是一个高分辨率、挂在卧室墙上的数字式电视屏幕。然而,对卡萝尔和科特来说,这种差别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在海边醒来的刺激感觉相当真实。像往常一样,卡萝尔第一个起床,她用遥控器指示家中的中央家庭服务器。今天早晨她将不需要刺耳的叫醒服务了。像往常一样,科特宁愿躺在床上,在这个温暖的“梦境”里再待上宝贵的几分钟。这是他们最喜欢的叫醒程序,因为它带回了他们在毛伊岛欢度蜜月时的浪漫回忆。在他们住在俄亥俄州肯特郡的五年里,这是他们所见到的惟一的海滩。多种叫醒程序,包括现场图像“窗口”,是由当地的交互式电视服务提供的。大多数表现自然场景,但也有一些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有趣场景。例如,切罗(他们的14岁女儿)的叫醒程序无论是看起来还是听起来都像是在克林恩交配仪式上的某种东西(注:电视剧《星际旅行》中一个虚构的尚武族群)。在厨房里,卡萝尔开启了煮咖啡器,她同时在平面可携电视上观看和收听最新的新闻。重要新闻简报后,卡萝尔的电视代理器显示菜单上面可能有符合她特殊兴趣的其他条目。在她菜单的最顶端,是当地的天气和交通报告。在她通常去办公室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拖拉机的拖车将装的物品洒了一地。根据报告,清理工作要花上一两个小时,交通已经堵塞了好几英里。通过显示器的声音识别特性,她激活了动画绕道地图,这个程序计算出绕道将使她早上上班的路程增加15分钟。回到主卧室,科特正在看一档早间谈话节目。这个节目45分钟之前开始,已被自动录下,因此他没错过任何东西。有了交互式电视服务的荧屏导视,预定节目变得容易多了。他们指示个人电视代理器每天从上千个广播节目中,过滤出最有可能令他们感兴趣的节目和电影。然后,卡萝尔和科特用遥控器从定制导视中挑选喜欢的节目,并将它们放入自己的私人日程表,这张表也在显示屏上出现。他们可以轻松地按照自己的日程,重新安排观看的顺序和时间。有了这么多当地的、全国的甚至国际的节目可挑选,他们完全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个人频道了。咖啡和烤面包圈的香味吸引了科特的注意,他暂停了节目,走进淋浴间。几分钟后,他回到卧室,穿上衣服,重新观看因离开而中断的谈话节目。这个系统的功能与他们的老式盒式录像机很相似,但是没有令人扫兴的回放混乱的程序命令。他甚至不用设置时钟。他们的中央服务器定期地从交互式电视服务上接收时间讯号,并自动调节家里的数字时钟。切罗终于从深睡中被唤醒。她设置了比平时早点叫醒自己的程序,因为她今天有一个报告要做,内容是对当前多国火星探险与约40年前的美国阿波罗项目进行对比。可以断定,她一直要等到最后一分钟才能完成任务。这个周末她并没有研究课题,而是花了大部分时间在交互式电视档案中观看老的《星际旅行》,并和她在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同伴们一起,参与一个虚拟现实探险。现在,她冲到冰箱前拿了一杯桔汁和一袋营养霸,然后走到桌前,完成她的多媒体演示。卡萝尔做完早餐后,科特走进厨房。她已经将可携电视放到了桌上,这样她便可以继续回放观看自己的个人新闻报道录像精彩场面。科特提醒她,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国际自行车大赛已到了最后一站。回到交互式电视导视,她找到了最新报道并播放开来,这样他们俩都可以看到他们最好的朋友的儿子第三个冲过终点线。科特通过声音命令,播放了比赛的成绩和统计数据。他还可以调出路线图和参加决赛选手的个人资料。卡萝尔走进淋浴间,科特则去敲切罗的门,告诉她班车还有15分钟就要到了。切罗勉强拼凑完她的演示。她不得不舍弃了一些搜集到的材料,不过她觉得这样已经够好的了。她压缩了最终的成品,并利用交互式电视电缆联接,将它发往学校。这个联接是由交互式电视服务为当地学校提供的一个免费宽带通道。实际上,包括家庭作业、课程材料、足球游戏的影像剪辑和学校董事会会议的一切东西,都可以通过联接路线发送,并被服务器捕捉,以供观看和离线使用。卡萝尔和切罗离开家之后,科特坐在家庭影院房间的长沙发里,开始准备每周的学习课程。他仔细检查了一个再培训项目,想成为一名全息摄影系统工程师。全息摄影电影院是最新的时尚产品,这些系统能投射出活动的三维影像,使图像看来像真的一样。它们实际上是无需人戴上特殊面罩的虚拟现实系统。影院业主打赌,这项技术将帮助他们的产业复兴——他们的产业自从人们开始在家中安装家庭影院后便逐步下降。对科特来说,更重要的是,它们为全息摄影系统开发以及电影制作领域中那些有创造力的工程师带来了机遇。在12月,他有望完成自己两年的课程,并取得合格证书。仍令科特吃惊的是,远程学习计划的变化何其之大。仅仅在15年之前,当他获得电脑科学博士学位的时候,他还想像不到现在教育机会的多样性和高质量。几所大学曾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试验过教育频道,但是,现在的互动程度已远远超过了那时典型家庭所能达到的程度。而现在的远程学习计划几乎每个人都唾手可得并负担得起。这些计划的操作,全部是通过一种切罗常用来传输家庭作业的交互式电视教育联接和由全球网(老万维网的一种更高级的版本)提供的会议服务的结合体来进行的。通过联接,科特一夜之间使接收到了最新的交互式多媒体讲演和演示稿,这使他能在自己感到方便的时候自由地参加课程。当科特从挂在墙上的大型电视屏幕上观看和收听全息摄影模型技术演讲时,他用遥控器从课程资料中弹出一个图表,以比较几种先进的全息摄影影像的数据压缩模型。为此,他可以在屏幕上同时打开几个不同的窗口。科特经常用这个功能来同时观看三四个电视节目。他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因为他家的家庭影院电视屏幕是8英尺宽、4.5英尺高、约2英寸厚(大约是主卧室里的屏幕尺寸的两倍)。科特注意到,几个学生聚集在全球网上,正与一名助理导师讨论压缩模型。这个全球网址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另一个窗口,尽管它用的是一个不同的双向频道。他想起了自己最近读到的另一种方法,因此开始查询它的潜能。科特的问题自动地排上了队,排在其他三名学生的问题之后。用这种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公平的机会来参与讨论。学习课结束后,科特在中央服务器上储存了整堂课。这一天稍晚的时候,他准备为论文剪辑一些资料。现在,他决定休息一下,用自己喜爱的科幻探险来放松放松。尽管他不愿承认,但他仍然喜欢让自己的心灵遁入幻想的世界。他今天挑选的交互式电视节目显示在屏幕右方。他用遥控器开启了电影,然后躺回沙发里,期待着在曹格行星上迎接自己的挑战。附Ⅱ2002年12月4日的《参考消息》上刊登了一张照片,题为“新款电话”。图片说明是:“12月4日,电话发明人贝尔的后辈吉尔伯特·格罗夫纳(图右)在美国通过一款网络可视电话与英国Motion Media公司总经理格雷厄姆·希朗(图左)交谈。图中这款电话具有上网及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并可拨打普通及可视电话。

第二章 媒介交流的形态

人类的需要是媒介演进的原动力,而媒介的演进则不断地适应着人们持续发展的交流和传播的要求。因此,媒介的交流形式也不断发展,并出现了许多形式。第一章我们探讨了人所使用的主要媒介的演进过程以及它们在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本章我们将分析目前存在于主要媒介上的一些主要的交流形态,我们按照在版、在场、在线将它们分为三类,然后逐一进行分析。虽然分类不一定准确,但是,它们基本包括了目前几种主要媒介上的主要交流形态。

一、在版

在版是就印刷媒介而言的。

我们在前面曾说过,印刷媒介主要起传播和传承的作用,文字和印刷的诞生并不是源于交流,而是源于传播和传承。印刷媒介是由于信息需要广为散播、信息需要长久传承而产生的媒介。

但是,印刷媒介并不是不能进行交流,并不是不可以成为交流的天地。

美国传播学的先行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曾明确论述了传播过程及五个基本要素: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传播的效果如何。后人将他的这五个要素分解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对象分析和效果分析,从而使其成为传播过程研究的五个领域。拉斯韦尔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能,即监视社会、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拉斯韦尔所说的第一个功能是监视社会,我们可以理解为新闻功能。因为,对新闻资源的占有,是人们建构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和标志。人们需要从各种新闻中获取信息,以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社会对自己的影响及认知度。

第二个功能是联系社会,我们可以理解为宣传功能。拉斯韦尔说,编辑、新闻工作者和演说家是内部反应中起关联作用的人,意即通过这些人的工作,使社会不同成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聚合社会各方面一致行动。

把这个功能理解为宣传是有依据的。拉斯韦尔首先是研究宣传的,他的博士论文便是《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这篇文章描述和分析了一战期间各交战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宣传战。1935年,拉斯韦尔和布卢门斯通合著出版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合编了《宣传与推行》。1946年,拉斯韦尔与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传播与舆论》出版。1979年,拉斯韦尔去世两年后,他和勒纳、斯皮尔合作的三卷巨著《世界历史中的宣传与传播》出版。因此,拉斯韦尔对宣传是十分看重的,他把宣传看作是整个社会得以关联的重要手段。

第三个功能是传递遗产,我们可以理解为教育功能,是媒介普及知识,传承文化、进行教化的功能。后来,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又补充了第四个功能:娱乐。

这四个功能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传播的新闻、教育、服务、娱乐功能并没有太多的本质上的区别。如果有,也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与提出这些理论时媒介发展状况限制了人们的对媒介功能的认识有关,而不是媒介本身功能的问题。仔细分析这几个功能,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功能都具有极大的交流空间,也具有极大的交流机率,即使是宣传功能,我们也正在使它具有更大的交流空间,产生更好的交流效果。我们现在强调的“三贴近”正是这个目的。

所以,只要是媒介,就有交流的功能;只要在媒介上,就有交流的空间,就有交流的可能,就有交流的必要,即使传播功能非常强大的印刷媒介也不例外。

印刷媒介的交流一般有四类。1.读者与新闻类信息的交流

新闻类信息是印刷媒介上数量最大的一类,但新闻类信息交流性不强,它们更多的是具有传播性。因而,交流的机率并不大。比如美伊战争开战、布什和布莱尔会见、勇士号登陆火星等等,人们不大可能因为这类信息而产生与媒体交流的欲望和渴求。人们对这类信息更多的是一种拥有感,或是一种知晓的欲望、一种了解的渴求;或在由这类信息产生人际传播时,作为一种自我拥有的信息而向他人传播,或是以此求得与他人交流沟通、探讨的机会;或是把拥有这种信息当作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定,从而驱逐远离社会和被社会边缘化的恐惧。

但是,当新闻信息中存在能激活人们进行交流的欲望元素时;当这种元素不是深藏于新闻信息之中、难以被人们发现,或这种元素能量太小,以至于人们懒得去发现,而是处在一种被激活的临界状态时;或是即使它深藏不露,即便它能量微小,但终于被人们激发出来时,人们与媒体之间的交流便出现了,这种交流形式有几种:

——来信类。 这类交流是印刷媒介上出现得最早、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类。主要内容多是“最近报纸办得比较活,希望继续努力”,“希望多刊登一些什么稿件”等等。

这类交流往往是单个的、单一的交流,由一来一往构成一个交流环节,一般不会产生信息交流链,即多个来往的信息交流环节。这类交流具有明显的交流特征,但却缺乏交流的力量。对进行这类信息交流的读者而言,一般没有把这种交流信息传播出去的主观意愿,只是把它当作交流行为而非传播行为来进行。但是媒体在刊登它时却是把它当作传播行为看待的,是借这类交流行为传播某种有益于媒体的信息。印刷媒介的新闻类信息更多的是具有传播性的,因而这种交流往往被淹没在传播的汪洋大海之中,成了传播的一部分。

——反馈类。 这类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你们的报道,我们的问题解决了”,“你们的报道严重失实,真实情况……,我们要求你们更正,并向我们赔礼道歉”等等。

这类交流是对媒体传播信息的反馈,双向构成一个信息流动单元。它不同于第一类交流。第一类可以说是不期然产生的交流,媒体在传播新闻类信息时并未指望会产生什么交流,交流的产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产生的。

第二类交流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一种是媒体希望得到的信息传播反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说媒体白传播了,但却可以说媒体的传播不够有力,还不足以引发反馈的交流行为。

一种交流对媒体来说心情是复杂的。如果媒体传播的信息是准确的,没有失实,那么,它可以不顾信息接受一方的信息反馈,不刊登这种交流信息,从而使这一交流胎死腹中。但它又可以刊登这种交流信息,同时继续进行二次传播,对刊登的交流信息提出争论,以获取更大的传播效果。这时媒体的心情是顺畅的。但是,如果媒体传播的信息是不准确的,是失实的,那么,面对信息接受一方的信息交流要求,媒体的心情就别样了,它或者刊登交流信息,使这一交流单元成立,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因负而得正分,提高媒体的信誉度;或者与对方达成默契,形成一种双方都接受的某种交换,使得这一交流不成立;或者干脆置交流信息于不顾,假装视而不见。但是,后者往往会引发更大的交流危险,所以,媒体如果心里没底,一般是不这样做的。

——触发类。 这类交流是由于媒体传播中的某些信息触动了人们和社会的某些节点而引起的信息交流行为。

比如,2004年1月15日《京华时报》A03版分别在《京华论坛》、《热点评议》、《街谈巷议》、《读者建言》四个小栏目里刊登文章,与该报前期的传播进行交流。

在《热点评议》栏目中,媒体是这样做的:首先刊登“新闻主体:据本报报道,北京出租车司机孙涛因避让一骑自行车的市民,将一棵小树撞断。路上几乎没人看见这一情景,但他马上找到附近的保安,把自己撞断小树的情况登记下来,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家一家地找小树的分管单位,最终到朝阳区建外城管队交上了50元的罚款”。接着,刊登读者潘风亮的文章,谈撞树主动赔偿的社会价值,文中强调:“责任心可以养德,责任心更可以树德。责任心一旦成为一种群体行为,形成气候,其含义就不仅仅是‘责任’二字本身,它会形成一种社会精神。”

在《国家将对〈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外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进行全面修改》、《春运期间排几小时甚至一整天队买不到票,呼唤信息畅通》、《北京学生到马来西亚留学被骗,须纠正留学惯性》三篇文章中,媒体都是首先刊登该报以前刊出的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刊出读者由新闻主要内容有感而写的文章,并将文章中的要点用黑体字醒目地标出。这种处理方式,前面是媒体传播的信息,后面是读者的触发类的交流信息。

这种交流应该是比较理想一种的交流,是符合交流本质的交流。它不是在一个低层面上进行的交流,不是使一个信息与另一个信息相加,变成两个信息,而是升华了的交流。它将信息由一个较低的层面经过交流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由一个信息点触发,然后聚焦这个信息点,放大这个信息点,从而增大这个信息点的功能。它实际上是对这个信息的传播的扩大和延展,但它首先是交流。

——聚散类。 这类交流的聚散点往往是重大的事件、重大的题材,如香港回归、中美战机相撞、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神舟五号”胜利回收、南丹矿难、美国“911事件”、美伊战争、98年全国大抗洪、抗击“非典”等等。

这类交流缘起事件的信息量大,强力信息点多。因此,它触动人和社会的敏感神经就多。它往往呈现这种状况:一批人聚焦这个信息点,一批人聚焦那个信息点;这段时间聚焦这个信息点,那段时间聚焦那个信息点。人们的交流或以信息点为中心向社会辐射,或以特定人群为中心发散多种信息。信息的交流聚聚散散,多个扇形相互并列或叠加,情景蔚为壮观。

2003年全国抗击非典的战役充分说明了这类交流的特点。人们关注、议论、交流的信息点包括:“非典”疫情隐瞒、高官被免职、公共卫生预防体系的建立、公民知情权的保障、“非典”疫苗的研制、世界卫生组织的态度、“非典”能否控制、“非典”冬天会否卷土重来等等诸多话题。交流也多是围绕这些话题逐渐展开,而且不同的人群讨论的话题各不一样,不同的交流又互相影响,不断把交流推向深层。可以说,这种交流是非常典型的交流,也是媒体最应该重视的交流形态。2.读者与教育类信息的交流

教育类信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地说,媒介上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称为教育类信息;而狭义的教育类信息只包括学校教授的各种知识信息。媒介上的教育类信息应该包括道德的教化、价值取向的确立、知识的传承、传统的继承、性情的陶冶等等方面的信息。

如果以这样的划分来看,读者对新闻类信息的交流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宽泛地认定为是具有教化意义的交流,其中尤其以第三类——触发类和第四类——聚散类的交流最具教化性,最有教育意义。但它们也只是具有这种性质和意义而已,我们在划分时,还是应该把它们划为新闻类的交流。

在教育类信息的交流形式里,有几种是值得一提的。

——论辩式。 这种交流往往是由一个重要的命题而展开的。比如1978年我国媒体进行的“真理标准”的讨论,比如姓资姓社的争论,比如加入WTO的好处坏处争论等等。

这种交流类似于新闻类信息交流的第三类——触发类的交流,但它的命题大、起点高、范围广、参与多。它有新闻性,但它更多的是基于新闻性之上的对道理的探讨和交流,而不是对新闻本身的探讨和交流。这种交流也类似于新闻类信息交流的第四类——聚散类的交流,但它又没有新闻类信息的交流点多,往往只集中于一个重要命题上展开交流。如果说新闻类信息的第三类交流只是点着了一个鞭炮的话,这种交流就是引爆了一颗炸弹;如果说新闻类信息的第四类交流如上台阶一样逐级推进的话,这种交流就像剥笋子一般,层层深入。新闻类信息交流的最后目标是搞清楚问题,教育类信息的交流的最后目标是明白道理,旨在进行教化和道德建设,旨在知识的积累和传统的延续。论“真”、辩“善”、求“美”是这类交流的追求。

——征文式。 这种交流由媒体提出一个交流意愿和交流题目,征求读者的意愿和题目的交流。比如《我与国旗》征文、《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征文、《家乡一日》征文等等。

这种交流是媒体的交流意愿最强烈和最表面化的一种,媒体希望借这种直截了当的交流诉求引起强烈的交流回应,从而达到媒体的传播目标。

但是,这种交流又是最不像交流的一种。因为,媒体在媒介上表达了交流的意愿,点出了交流的主旨后,便守株待兔,等待交流回应。随后便是大量交流信息的流入,媒体的观点和意见完全由媒体人员沉默的选择和编辑来决定和代替,读者完全不知道或是只能揣摸媒体交流的意图,交流过程中的信息流量出现了不平衡。而这种交流信息流量的不平衡,往往又会导致媒体或读者对交流意愿的认识产生差异,导致媒体对交流的失控。

解决这一问题有一个办法,即在交流信息大量回流的过程中,不时地继续表达或深化媒体的交流意愿。这种表达或能对交流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能对交流起纠偏扭差的作用,以确保交流不致失控,确保交流的均衡。当然,交流的均衡性是指质的均衡和结构的均衡,不是指数量的均衡。

——竞赛式。 这种交流是由媒体在媒介上给出或多或少的知识题目或几个答案,让读者选择;或者不确定答案,由读者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或临时抱佛脚得来的知识进行填充回答,比如,“中华五千年知识问答”、“党的十六大知识竞赛”、“消防知识竞赛”,诸如此类。

如果说“征文式”交流是定向交流的话,那么“竞赛式”交流就可以说是定点交流。这种交流形式简单明了,结构清晰稳定,既不会出现交流不均衡的情况,也不会出现交流失控的危险,环环相扣,钉钉入榫,是一种十分稳健和保险的交流形式。

但是,正是这种结构上的超稳定束缚了交流能量的发挥,拘谨的形式局限了思想的交锋和文化含量的提升。尽管这种交流可以挂上某个“杯”的名字,有物质诱惑,增加了交流的参与量,但是,就交流的结果和效果来说,它却可能会是最差的。对于知识的习得和传承,它可能会起作用,但对于道德建设、价值认定、性情陶冶等,恐怕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不过,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的确是教育类的一种交流形式。

此外,在印刷媒介上,还会经常出现一些“名词解释”、“考题选登”、“××论坛”等这些形式,就功能而言,它们属于教育功能发挥的范畴。但是,我们却不能认定它们是教育功能里的交流形式。因为,交流之所以成为交流,是因为双方或同时或先后出现在同一媒介上,信息产生了来往流动。3.读者与服务类信息的交流

服务类信息也是目前媒介上发布最多的信息类型之一,比如读者和单位借助媒介发布的各类信息:招贤纳士、旅游休闲、餐饮娱乐、招生培训、家教辅导、房屋租售、情缘天地等等。

以上这些信息都属于服务类信息。这些信息既有读者发布的,也有媒体发布的。放宽泛一点说,广告类也应该是服务类信息。但是,由于这些信息没有与需求方形成信息交流,所以,我们不把它们作为服务类信息的交流来分析。

在服务类信息中,媒体与读者形成信息交流的有以下两种:

咨询类 这类信息是由读者向媒体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咨询,媒体自己或请有关人士在媒介上对这些问题做出答复。比如,法律咨询类信息交流:“我打官司赢了,但法院执行不下去怎么办?”,“朋友欠我的钱不还,给我的欠条又丢了,怎么办?”这类的问题咨询。比如医疗咨询类信息交流:“奶奶年纪大了,能否做白内障手术,哪家医院最合适?”等等。

这类信息的交流与前述的广告服务类信息相比,有三个特点。

第一,需求单一明了,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结果清楚准确,媒体的答复解决提出的问题。交流双方构成一次完整的信息流动。广告服务类信息的需求虽然也单一明了,但是结果却不一定清楚准确:它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无结果;有人买商品就有结果,没人买商品就无结果;可能有一个结果,也可能有许多结果;有一个人买商品就有一个结果,有许多人买商品就有许多结果。

第二,此类信息的交流对象是媒体本身或由媒体推荐的有关人士,而广告服务类信息可能形成交流,也可能不形成交流。但如果形成交流,则一般不是媒体本身或媒体推荐的有关人士,一定是由交流信息所辐射的潜在交流方中的一分子。比如,媒体发布了减肥广告,有人看到了广告,又需要减肥,于是,该人与广告发布者进行交流。这种人既不是媒体也不是媒体推荐的有关人士,而是交流对象。

第三,此类信息在媒介上进行交流,但广告服务类信息若进行交流,则不在媒介上进行,也无需在媒介上进行,顶多是交流者与媒体人员就广告服务类信息在媒介之外进行一些交流。服务类信息如果在媒介上形成交流链,那么,它就已经进入交流类服务信息行列中了。

倾诉类 这类信息是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有喜有乐、有悲有苦,他们需要渲泄,他们希望倾诉,而媒体则顺应读者的这种需求,开辟栏目,供读者与媒体进行感情、心灵的交流。在2004年1月26日的《新疆都市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读者朋友,您好!回忆,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倾诉,是每个人的情感需要,每周一至周五的11∶00—20∶00,情结记者都在此守候,与您一起走进您的情感天空,共同感受您的快乐和忧伤。都市情结热线:5859700

接着,刊登了两篇文章,一篇名为《执著地相爱》,另一篇名为《鱼香肉丝与爱情》。两篇都是作者讲自己的情感经历。

倾诉类交流实际上是借用了广播最常用的一种交流形态——热线电话,它由编辑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接听读者的电话倾诉,然后选择编辑并形成文字刊登在媒介上。

倾诉类交流实际上是人际交流的媒介化,交流的过程是在媒介之外进行的,交流的结果也产生在媒介以外,但交流的内容却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媒介上。

这种交流的整个形态是完整的。如果在媒介上没有登载我们前面引用的那段文字,那么,媒介上刊登的两篇文章则只能视作信息的传播,是两位文章的作者为了向受众告知他们的感受而进行的纯粹传播行为。只不过,他们的这种感受符合媒体的传播意愿,于是,媒体便把它编辑刊发了。这种状况的出现给人的感觉是作者主动性强,而媒体被动性强。

但有了前引的那段表明媒体态度的文字后,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这表明媒体有交流的意愿,这种交流是媒体的主动行为,这是形成交流链的基点。其次,表明作者是这种交流意愿的响应者。当然,媒体在把人际交流媒介化的时候,会舍去人际交流中很多的信息,比如语气、音调、停顿等等所包藏的丰富信息,但交流的主要信息依然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我们在阅读作者的文章时,也似乎能够感受到编辑在接听电话时的心情变化。他应该随着读者的喜而喜,随着读者的忧而忧,当然,他不会为其左右,但一定会受其感染。于是,交流便形成了。

倾诉类交流的要旨就是交流的一方把媒体和媒体的代表——热线电话编辑——当成朋友和知心人来进行交流。当然,他们可能不仅仅是为了交流,他们或许有借媒介传递某些信息的意图,比如他们相爱,比如他们孝敬老人等等,但他们决不会仅仅为了传播而不为交流而倾诉。而且,即使仅仅为了进行传播,也首先要进行交流。至于交流一方的忧伤、痛苦,甚至痛不欲生的情感,则首先,甚至主要是交流,而不可能是传播。

但是,媒体却是为了传播而进行交流,只是在交流中不忘传播而已。有哪个媒体会单纯为了交流而设专人专线做服务呢?但是,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事情就有另外的说法了:一个女孩子失恋了,在打完热线后依然寻死觅活,热线编辑不断地劝慰女孩子,到处派人寻找女孩子,终于找着了女孩子,并使她回心转意。热线编辑的这种做法,恐怕更多的是责任使然,而不仅仅是传播使然了。但是当热线编辑在把这些事做完,又将事情的经过整理刊登在媒介上后,这种情况恐怕就不是一个倾诉类交流的简单分类所能容纳得了的了,它应该是纯粹的传播行为了。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咨询类交流,还是倾诉类交流,它们都是一种双方的行为,是有求有应的行为。咨询要有咨询的对象,倾诉也要有倾诉的对象,这样就构成了完全意义上的交流链,使得交流得以完成。至于有求无应、无求而应的行为,因没有构成交流的链,是一相情愿的行为,所以,它们不能称作是服务类信息的交流。4.读者与娱乐类信息的交流

娱乐类信息在印刷媒介上的比例并不是太大,比起广播电视来说是小巫见大巫。这可能是由印刷媒介的特性所决定的。与广播电视媒介相比,印刷媒介更理性化,更注重逻辑思维,即使强调亲和,也是居高临下的亲和,即使要求贴近,也是端着架子的贴近。眼下,随着媒体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些都市性、市民化的报刊,它们把自己的定位定得很大众化、很休闲,要求自己的报道内容聚焦于茶余饭后、闲暇时光、养性怡情、快乐人生。这样,印刷媒介的娱乐性信息才逐渐多了起来,形式也才逐渐多了起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