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2 03:32:0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一篇 导 论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概念题

1.政治经济学

答:政治经济学是指研究人类社会中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经济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它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它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有关时代的经济学,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趋势的科学,也是理解整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理论科学。

2.物质资料生产

答: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又称为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要生存,就必须有维持生活的物质资料,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屋住等等,否则,人们就无法生活下去。而要取得这些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劳动

答: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是人类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必须途径。劳动的进行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要有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人的因素。具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因素,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劳动者利用某些物质资料,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使其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产品。

4.劳动资料

答:劳动资料是指人们用来把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一切物质资料。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工具,此外还包括其他各种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厂房、容器、仓库、道路等。劳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得到改进,如旧的手工织布机被机器织布机所代替,一般的机器织布机被自动化的织布机所代替。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资料的范围和品种也不断扩大。在现代化的生产条件下,劳动资料中除了一般的生产工具外,还包括各种动力装备、计算机系统、机械手、机器人、传送装置以及各种仪器、仪表等。

5.劳动对象

答: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自然界原有的物品,如地下的石油、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天然的鱼类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的生产物,如纺织用的棉纱、建房用的砖瓦、炼钢用的生铁等,这类生产物通常被称为原料或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过去,很多地面和地下资源没被开发利用,而现在已经进行了开发利用,如开发地层深部的资源、海底资源,以及利用原子能、太阳能、地热等。随着稀有元素、同位素、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可以制造出很多新型的原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等。此外,生产过程排出的一些废料也被作为劳动对象进行加工。这样,就使劳动对象大大超出了原有的物质资料的范围。

6.生产资料

答:生产资料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包括土地、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燃料、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会生产中,人们总是借助于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在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生产资料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成为特定生产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不同,因而生产资料也具有不同的性质。

7.生产方式

答: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不存在没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也不存在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起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基本上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和社会文化,即有什么样的社会。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

8.生产力

答: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含两个因素,即劳动者和生产工具。(1)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需要劳动者来制造和使用。(2)生产工具包括从落后的手工工具到现代自动化的各种机器设备,是所有用于加工劳动对象的工具的统称。在生产力的两个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人的因素,生产工具是生产过程中的物的因素。生产力中的这两个实体性要素,都与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着。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愈丰富,劳动技能就愈高;科学技术愈发展,生产工具就愈先进。

9.生产关系

答: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关系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10.生产工具

答:生产工具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器具。它是劳动资料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具总是不断被改进的。今天,人们在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比起以往社会阶段有了很大的进步。

11.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答:(1)分配关系是指人们在分配产品时发生的关系。人们在生产出产品之后,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各分得一部分产品,这时就在人们之间发生了分配关系。(2)交换关系是指人们在交换产品时发生的关系。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人们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往往不是他们所直接需要的产品,这时他们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和另外一些人进行交换,换取他们所需要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消费,这就在人们之间发生了交换关系。(3)消费关系是指人们在取得消费品时所发生的关系。人们在生产出产品之后,经过分配和交换过程才能消费。

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生产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的生产关系。

12.生产资料所有制

答: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即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离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个根本问题,就无法理解人们生产关系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有所决定的,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则是由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公有所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性质;同时它又总是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来实现自己。

13.经济规律

答:经济规律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的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不是表现为每个个别现象,而是表现为全部现象和过程所显示出的主要趋势,表现典型的、稳固的和不断重复的联系和依赖关系,决定社会经济生活某个领域总的、主要的发展方向。大体说来,经济规律有三类:(1)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2)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3)只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因为产生经济规律的经济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又具有历史性,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存在依据,是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

14.经济范畴

答:经济范畴是经济学理论中的概念和术语,用以表明经济现象的性质、特征及相互联系。经济范畴主要有四类:(1)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最一般范畴,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2)适用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范畴,如商品、市场、货币等;(3)适用于某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范畴,如原始氏族、奴隶占有制、封建土地占有制、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等;(4)适用于某种特定经济研究领域的经济范畴,如生产函数、投资函数、恩格尔定律等。

15.基本经济规律

答:基本经济规律是指在一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在多种经济规律中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基本经济规律表明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这种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剩余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6.经济规律体系

答:经济规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阶段中,各种经济规律由于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而形成的体系。资本主义社会有它自身的经济规律体系,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它自身的经济规律体系。在经济规律体系中,各种经济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基本经济规律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其他经济规律也对基本经济规律起着制约作用。

17.科学发展观

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既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二、思考题

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人们要维持自己的生存、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就要有衣服、食物、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得。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下去。(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人类社会才能日益发展。

2.什么是社会生产方式?

答: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而形成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联系,从而形成了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它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起决定作用。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基本上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和社会文化,即有什么样的社会。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

3.社会生产力是怎样形成的?

答:(1)生产力包含两个因素,即劳动者和生产工具。

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需要劳动者来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包括从落后的手工工具到现代自动化的各种机器设备,是所有用于加工劳动对象的工具的统称。在生产力的两个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人的因素,生产工具是生产过程中的物的因素。(2)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相结合形成生产力。

劳动者要运用生产工具加工于劳动对象,就必须与生产工具结合起来。在各种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结合的性质和方法也不同。例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失去了生产资料,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才能和归资本家所有的机器设备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起基础作用,劳动者则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形式,经过和用人企业协商,实行双向选择被企业招用后从而和生产工具结合起来。工人进入国有企业,不是被雇佣,他们仍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和生产工具以一定的性质和方式结合之后,并把生产工具运用起来,才能形成实际的生产能力。(3)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

劳动者的智力和劳动技能及劳动工具是不断发展的,所以生产力也是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4.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是: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科技发展改善了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组合

一部经济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替代、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而决定这一进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历史上每次大的科技进步都极大地创新了劳动工具,改善或更新了劳动对象,提高了劳动力素质,也改变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组合方式,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2)科技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一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个普遍性的规律,那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替代,总是通过持续不断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来实现的。(3)科技创新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当今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且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重大飞跃,科学技术必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掀起新技术革命浪潮,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发达国家现代科技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关键的生产力,信息产业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因而要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5.如何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答:(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互相依赖,构成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运动。

①生产与消费

a.生产决定消费

第一,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如果没有生产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资料,就不会有人们的各种消费活动。物质资料的数量和种类,决定了消费的水平和结构。

第二,生产决定了消费的方式。生产出什么样的消费用具,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消费方式。

第三,生产的性质决定了消费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不同于社会主义生产,因而资本主义消费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消费。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首先,消费使生产得到最终实现。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不进入消费,它就不是现实的产品。

其次,消费为生产提供目的和动力。如果没有消费,生产也就失去了意义,人们就不会去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②生产与分配

a.生产决定分配

首先,被分配的产品只是生产的成果,因而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可分配产品的数量。

其次,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分配的社会形式,如资本主义生产就决定了有利于资本家阶级的分配形式。

b.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与生产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③生产与交换

a.生产决定交换

生产过程中,社会劳动分工的程度,决定了交换的范围和规模。分工愈细,交换范围愈广,交换规模愈大。

b.交换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交换的发展,又会推动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比如,商品交换的发展,就有利于促进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的转化。(2)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现实意义

①社会生产四个环节中生产的决定性主导作用要求在经济建设中要重视生产,把生产放在第一位。发展是硬道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过程中要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树立新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

②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原理要求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协调好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协调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要逐步完善市场交换竞争机制,规范市场交换秩序。所有这些都要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为目的。

③社会生产总过程四环节关系原理说明,要反对和抵制一些有损长远利益的发展,如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以及生产有损消费者利益的产品,还有以牺牲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片面发展以至于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④社会生产总过程四环节关系原理也说明了一国经济的协调、稳定和持续健康发展一定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仅仅靠市场来调节是不行的,市场调节有其弊端,要把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干预有机的结合起来,政府实施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要依据经济形势来确定。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关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这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生产力发展了,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

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

社会生产力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的,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只要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变化,最终会突破原有生产关系的限制,打破原有生产关系的藩篱,使旧的生产关系完全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生产关系就会束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生产关系的落后达不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已处于较高水平的生产力的发展就会起阻碍作用;在后一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达不到超前的生产关系的要求,或者说这种生产关系还不具备其建立、维持的生产力基础,因此对生产力的发展同样会起阻碍作用。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所以,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构成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运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一般总是先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式的演变,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乃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起作用的结果或表现。

7.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

答:经济规律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质。(1)经济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②人们的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受一定的经济规律支配的,而不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行事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规律是作为一种强制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动,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违反客观经济规律,最终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③无论人们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都存在着,并且在发生作用。(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质的原因

①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这里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从而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因而不能自由地选择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条件。在一定经济条件基础上必然产生与此相适应的经济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经济规律的内容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的内容和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客观的,这是由产生经济规律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经济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取决于客观经济条件,而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

8.怎样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答:经济规律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规律的利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利用经济规律,为他们谋利益。对于资产阶级来说,经济规律是作为异己的力量而存在的,他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是被迫的。资产阶级只是为了他们的切身利益,感到需要那样去做,而不是在认识经济规律作用的基础上,自觉地、有计划地利用经济规律。到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时候,资产阶级就不可能再去利用经济规律了。相反,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极力反对利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这一规律,这时,只有无产阶级能够利用这一规律。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他们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工人阶级专政,从而把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改变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2)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规律的利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能够认识并自觉地、主动地去利用经济规律。但是,要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需要有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而且,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在发展,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和表现形式也随之变化,人们认识和探索经济规律的过程也是逐步深化的。在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有时经济发展和劳动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比较快,有时经济发展和劳动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比较慢。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劳动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得比较快,表明经济规律利用得较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得比较慢,则表明经济规律利用得不够好,或者是违背了经济规律。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高低,是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是否很好地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要标志。因此,我们应该从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高低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中,逐步加深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用的认识,探索出充分利用经济规律的途径。(3)科学知识是利用经济规律的基础

要很好地认识并利用经济规律必须有丰富的经济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经济学知识能够使人们认识生产关系在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要求;生产技术知识能够使人们认识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大力加强经济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才能较好地认识并利用经济规律。

9.什么是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

答:(1)经济规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阶段中,各种经济规律由于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而形成的体系。资本主义社会有它自身的经济规律体系,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它自身的经济规律体系。在经济规律体系中,各种经济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基本经济规律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其他经济规律也对基本经济规律起着制约作用。(2)基本经济规律是指在一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在多种经济规律中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基本经济规律表明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这种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剩余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0.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怎样的?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最根本的就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界事物发展规律在哲学上的反映,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哲学上的反映。同时又被人们用来作为研究自然界事物和社会经济发展时的基本方法。

①质量互变规律

社会经济的发展,先是量的变化,这种量变,是某种经济现象的局部变化,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一定阶段时,也就是量变达到对经济现象发生根本性的影响时,这种经济现象就要发生质变。运用由量变到质变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才能很好地理解和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②对立统一规律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就是研究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发生的经济现象时,应研究这种经济现象当中所包含的矛盾和矛盾推动经济发展的趋势。必须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内部存在着的矛盾、矛盾双方所处的状况、矛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认识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规律性。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其他任何自然界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是要揭示出社会经济现象绝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阶段上,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2)抽象法

抽象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方法。运用抽象法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要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经过分析,抽象掉它们的表象,揭示出经济现象的本质。政治经济学在研究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时,必须透过这种经济表象来揭示出这种现象的本质。分析作为整体的相互联系的经济现象时,一步又一步地抽象掉经济现象中的表现形式,最终揭示出它们共同的本质。运用抽象法,不论分析资本主义的商品,还是分析社会主义的商品,都是适用的。(3)归纳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研究个别经济现象中得出一般的结论。演绎法是运用一般原理,研究个别的经济现象。运用归纳法来研究某种经济现象,并从研究中得出一般结论时,所研究的经济现象对于其他经济现象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表现出其他经济现象的性质,如果所研究的个别经济现象和其他经济现象并不具有共同性,所得出的一般结论也会是错误的,这种一般结论不可能用来说明其他经济现象的本质。运用演绎法,把一般原理运用于研究个别经济现象时,所研究的个别经济现象和一般原理所由以概括的经济现象,其性质也必须是相同的。(4)分析和综合法

分析法是在研究某种经济现象时,分析它所表现的一些形式,从而揭示出它的实质。一种经济现象的实质和它的表现形式并不是一致的,只有分析经济现象的表现形式,才能进而认清其本质。综合法是在分析出经济现象的本质后,对经济现象的一些形式加以综合,研究出它之所以采取那些表现形式的原因。(5)数学方法

数学是研究事物数量关系变化的科学。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不仅要研究经济现象质的变化,同时要研究经济现象量的变化。因此,对某些经济现象应该运用数学方法来进行研究。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应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不仅需要运用初等数学,而且需要运用一些高等数学。但是数学只适用于研究经济的数量变化,它对于研究经济现象的质变是不适用的。(6)逻辑和历史法

逻辑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所采用的思维推理法。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依照思维进程,推断出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进程。历史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运用历史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必须排除对历史起干扰作用的偶然因素,排除掉经济发展历史中的曲折过程,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是对历史正确的理解,才能从理论上把历史再现出来。

运用上述各种方法来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有的需要采取某种方法作为主要方法,有的则需要同时采用各种方法。而所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能够揭示出这种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1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答:(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和科学性

①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性。而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的划分和各阶级之间利益上的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关系,因此,对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涉及到各阶级的切身利益。不同的阶级由于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对特定生产关系的研究不能不带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

②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并不意味着政治经济学没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凡是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的理论,就是科学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判断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有没有科学性,它的科学价值多大,就要看它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多大程度上正确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无产阶级的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没有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狭隘的阶级偏见妨碍它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越是能科学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越有利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也就越有利于推动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使命。同时,它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当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是由实践来检验、证明,并在实践中发展的,应当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创立和发展的?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如下:(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总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同时,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而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理论,进而阐明了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马克思在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之后,又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这样,就透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从而雄辩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了无比锐利的理论武器。(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①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继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列宁(1870—1924年)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即帝国主义时期的经济制度作了科学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期的经济特征。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其内在矛盾的激化,已经到了它的最后阶段。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无产阶级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经济规律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在中国具体情况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现实和世界当代具体情况下,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实践的科学和发展的科学,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不能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它。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有哪些发展?

答:(1)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①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思想

毛泽东强调在革命根据地要重视发展经济,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并在这一总方针指导下,提出了自力更生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合作经济、减租减息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思想。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作为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并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包括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他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思想。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中国建立后,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采取了逐步改造私有制经济和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并举的方针,在我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③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工作中要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他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的情况出发,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强调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汉族和少数民族、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自力更生和学习外国、积累和消费等各种关系,注意搞好综合平衡。他还提出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在中国具体情况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制定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报告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深入阐明。

①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要求人们特别是党政各级干部的思想,要从过去一些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认识中解放出来,不要受过去的思想所束缚;实事求是,是要求从现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经济发展的规律。邓小平强调指出,“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事情正确与否的标准,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②邓小平理论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一定要弄清楚,以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科学水平,这也就为把党的工作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全面改革和开放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把建设社会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长期继续下去的进程。

③邓小平理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世界形势的变化

邓小平理论对现时世界各国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如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新问题,都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并做出了科学的判断。特别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和正在继续改变着当代各国的经济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马克思主义者都必须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即是根据这些新情况,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科学论断,制定了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要有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否则就会导致落后和失败。深刻分析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得出的结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④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主要是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取得成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的教训,也研究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成败的原因,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从各方面指明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途径。(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必然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重强调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4)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第2章 商品和货币

一、概念题

1.自然经济

答:自然经济是指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分工很不发达的社会中,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以自给自足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今某些经济落后的地方,还存在自然经济的残余。自然经济作为人们劳动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征:自然经济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经济;自然经济是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很强的经济。

2.商品经济

答:商品经济是指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商品经济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经济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自身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是以个体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它存在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达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之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它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存在社会分工;第二个条件是社会分工者之间存在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商品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商品经济是具有自主性和平等性的经济。

3.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答: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的后期,畜牧部落从其他原始部落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经过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畜牧业和农业两大生产部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农人与牧人都需要获得在本部落地区内不生产的产品,这就引起了彼此之间的交换。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商品交换和价值形式的发展,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原始畜牧业出现之后,游牧部落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余的野蛮人多,而且种类也大不相同,这就第一次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这时,价值形态也逐渐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了剩余产品,吸收新的劳动力便成为人们向往的事情,战争的俘虏不再被屠杀,而成为奴隶,氏族的公共财产日益变为氏族首领的私有财产,于是出现了零散的奴隶劳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社会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也在家庭关系中引起革命,男子在牲畜的生产和交换中处于主要地位,因而在家庭中也处于统治地位。母权制逐渐解体,父权制逐渐固定下来,个体家庭的作用越来越大。

4.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答: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指在原始社会瓦解时期发生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使手工业向多元化发展。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人们生产出的产品日益超过维持劳动力本身所必需,剩余产品增多了。这样,使奴隶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奴隶制已经不是零散的现象,而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本质的组成部分;奴隶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助手,而成为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力,被成批地赶到田野和作坊去劳动。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别,私有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也使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起来。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范围也扩大了,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的贸易,而且出现了远距离的海外的贸易。交换的发展促进了价值形态的发展,金、银等贵金属开始执行货币的职能,而且逐渐成为占优势和普遍的货币商品。

5.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答: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在奴隶社会初期因商人阶级出现而形成的分工。商人阶级作为生产者之间的中间人,剥削生产者,并取得了生产的领导权。交换发展的需要产生了金属货币,货币借贷、利息和高利贷也相继出现。土地私有权被牢固地确立起来,土地完全成为私有财产,它可以被世袭、抵押以至出卖,土地占有者已经摆脱了氏族和部落所有制的桎梏,表现为地产的财富。这样,随着贸易的扩大,随着货币、高利贷、土地私有制和抵押制的产生,财富迅速地积聚和集中到一个人数很少的阶级手中,而大众则日益贫困化,沦为奴隶的人们日益增多,奴隶的强制性劳动成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由于有了阶级对立,于是产生了国家。

6.简单商品经济

答:简单商品经济是指以个体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它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简单商品经济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中,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存在于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附属于居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

7.发达商品经济

答:发达商品经济是指建立在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之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它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特点是为卖而买,不仅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劳动力也成了商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对于那些原来经济比较落后,自给半自给经济在社会经济中还广泛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促进生产专业化、技术现代化和人民生活富裕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8.商品

答: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物成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它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如原始森林,不是商品;二是它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不用于交换的产品,如农民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粮食,不是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同时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只有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交换出去,生产者实现了价值,购买者得到了使用价值,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9.使用价值

答: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一种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自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这种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加以利用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了满足别人需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不在使用价值本身,而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0.交换价值

答: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时的数量比例。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可以按各种不相同的比例与许多其他商品相交换,因此,交换价值不只一种,而是多种。不同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交换,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可以使它们相等的共同东西。这个共同东西是商品的价值。所以,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比例即交换价值的基础。也就是说,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含有相同的价值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1.价值

答: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上的差别,因而它们就可以相互比较。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价值。不是人类劳动的任何生产性支出都会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才会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社会形式。所以,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价值是在物的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12.具体劳动

答: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性质上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永恒范畴。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13.抽象劳动

答: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物质的原子。

14.活劳动

答: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加进了人的活劳动,才能使生产资料改变成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使用价值,离开了活劳动,所有的生产资料本身只是一堆死物。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属于物化劳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借助于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一切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不可能发生增殖。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凝结在新产品中的活劳动则创造出新的价值。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中,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特别要坚持活劳动是商品价值唯一源泉的理论。

15.物化劳动

答:物化劳动是指已经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进行劳动,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生产出新的产品,这个新产品是劳动与物相结合的结果。作为劳动过程的结果,物化劳动是凝结在产品中的人类劳动;另一方面,劳动物化后的新产品,有的作为生活资料用于消费,有的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生产过程,成为劳动得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作为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物化劳动是物化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

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下面几点内容:(1)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2)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3)在社会标准生产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而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要降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