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素质教育——礼仪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2 08:46:15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素质教育——礼仪篇

孩子素质教育——礼仪篇试读:

内容提要

风度礼仪展示出洒脱、高雅、文明、富有涵养之美。而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量完美地结合与平衡里才可以找到。

在人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典雅的风度礼仪绝不是简单地学习效仿,也不是仅仅讲究形式的例行公事和一种机械的动作,它是与人自身的修养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人良好的内在素质、高尚的文化道德修养的外化和表现。

第一章 礼仪与自身素质修养

风度礼仪展示出洒脱、高雅、文明、富有涵养之美。而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量完美地结合与平衡里才可以找到“席勒语)。在人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典雅的风度礼仪绝不是简单地学习效仿,也不是仅仅讲究形式的例行公事和一种机械的动作,它是与人自身的修养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人良好的内在素质、高尚的文化道德修养的外化和表现。外秀的根基在于内在的素质,”慧中“方能”秀外。因此要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要想使自己具有文明、高雅、洒脱的礼仪风度,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

对青少年学生来讲,要培养自己良好的礼仪修养,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较强的交际、表达、写作、组织、自控、创新、应变等综合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礼仪与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信念、行为和习惯的磨练与提高的过程,它属于人的世界观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关键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的可塑性极强,他们一旦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延续,也将使青少年本人受益终生。无数的事业成功者和伟人的人生履历都昭示了这一朴素的真理。

1.礼仪与道德的关系

礼仪属于道德范畴。礼仪与道德是“形于外而诚于中”的关系。

礼仪是多层次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内容。如文明举止,谈吐文雅,谦恭礼让,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益等等,这些既是礼仪规范的要求,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礼仪既显示出人的道德情操和知识修养,又能帮助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是评价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准之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孔子非常重视“礼”的教育,同时他也十分重视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出了道德对人的行为规范的重要作用。

对于礼仪和道德的关系,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有过精彩的论述:“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凡是一个能够受到人家欢迎的人,他的动作不仅独具有力量,而且要优美。……无论办什么事情,必须具有优雅的方法和态度,才能显得漂亮,得到别人的喜悦。”这就是说,良好的礼仪能体现人的高尚的道德修养,从而获得人们的尊敬和好感。当然也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的人才会自觉地约束自我,遵循良好的礼仪规范,也才能体现出一种宛如发自内心、浑然天成的优雅气质。

我们所大力倡导的是思想品德和礼貌言行表里一致的道德礼仪,只有这类道德礼仪才是现代文明礼仪发展的方向。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礼仪修养水平

道德修养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政治思想素质、法纪观念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礼仪修养水平,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青少年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是走向成功的基础,是勤奋进取的动力。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事关全局的问题上保持高尚的人格和清醒的头脑,才能站在高的境界看问题,也才能有远大的高尚的奋斗目标。(2)爱国家,爱人民,立志为祖国建设事业而献身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高尚的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青少年时代就有强烈的爱国心,他们之所以发愤学习,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为了中华民族能鼎立于世界之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这里无不体现着先辈们对祖国、对人民强烈的热爱之情和高度的使命感。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为追求真理而不屈不挠地奋斗,为科学事业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为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树立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立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的思想,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发愤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为真理和科学而献身,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而献身。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也不会作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3)勤奋好学,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尚品德的形成,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知识修养是礼仪风度富有魅力的底蕴。知识就是力量,青年人应当是知识上很有力量的人。

青少年学生要加强道德修养,必须养成勤奋好学的品德,并且树立终生教育、学习的思想,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精华,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

了解伟人、典范人物的高尚人格和品德,利用名人格言的激励启迪作用陶冶自己的情操,努力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品质、豁达开朗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进取的精神、宽宏坦荡的胸怀。

学习礼仪知识,接受严格的、规范的礼仪训练,强调礼仪规范的作用,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群体的礼仪行为是社会行为,不可能等待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礼仪行为都达到理想的程度之后,再去讲求礼仪。而常常是先有了群体礼仪规范,然后每个人在执行规范过程中去提高自己的认识,以适应礼仪规范的要求。礼仪规范对提高思想品德修养起着积极促进作用。(4)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加强家庭伦理道德修养,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一个国家公民的社会公德行为,最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高低。青少年学生应该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自觉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这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大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家庭中应该大力倡导和发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美德,这是衡量一个人家庭伦理道德修养好坏的重要标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是一个人善心、良心和对祖国、对人民的忠心的综合体现。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对家庭、对集体没有责任感,很难想像他能够担当起社会赋予的重任,很难想像他能够为共和国的兴衰而负重。

人的素质实际上将决定我们民族的命运。在人的素质中,“责任感”是极为重要的,是做人的基础。责任感对国家、对家庭、对每个人都极为重要。一个人没有责任感,这个人是不可信的;一个单位的领导和职工没有责任感,这个单位迟早要垮台;一个社会的公民没有责任感,这个社会很难有凝聚力;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没有责任感,这个国家永远不会有希望。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至关重要。而这种责任感应该从爱父母、爱家庭、爱集体、爱国家、爱事业、爱人民的爱心培养中开始。(5)勤劳节俭,艰苦朴素

勤能补拙,俭以养德。勤劳俭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勤俭是治心、治身、治家、治国的法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对此我国古今贤达之士无不崇尚恪守勤俭。诸葛亮教子以俭养德,司马光作《训俭示康》,毛泽东对儿子毛岸英俭办婚事非常赞赏:“不花钱办喜事,是喜上加喜,浪费可耻,节约可喜。”“侈,恶之大也。”追求奢侈则贪欲多,贪欲多则心不静。对青少年来讲,心不静则不能专心治学,就会荒废学业,不求进取。青少年学生努力养成勤劳节俭、艰苦朴素的作风,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有利于磨练意志和品德,锻炼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有利于培养热爱劳动人民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我们提倡青少年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与礼仪规范要求的服饰得体、整洁大方、举止端庄文雅是不相矛盾的。这正是礼仪教育目的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度完美和谐的统一,是高境界、高层次的品德、文化、礼仪修养的体现。我国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对衣食住行的节俭要求是著名的。他们曾经穿用多年的打补丁的旧衣服,成为教育后人的历史珍贵遗物,而他们“无与伦比”的、富有魅力的伟人风度却又是举世公认的。(6)加强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当只身一人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严于律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礼仪水平,还必须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对一些小事情也要认认真真,一点一滴地去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礼仪与艺术修养

礼仪教育深寓着美学教育,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对于提高人们的礼仪修养大有裨益。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在艺术修养方面都具有很深的造诣。

从心理特征来说,青少年学生对美、对艺术有特殊的敏感,因为他们的心灵比成年人要单纯,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许多的细致体验。青少年接受艺术美的熏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有益于激发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

艺术,是艺术家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式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来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反映。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的劳动的产物,主要包括文学、音乐、戏剧、绘画、书法、雕塑、舞蹈等,其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华,凝聚着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艺术美就是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的核心,它来源于自然现实美,又高于自然现实美,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动人、更理想、更富感染力。在任何一种艺术作品中,我们都能够领略到它的美。例如散文的诗情画意,绘画中的绚丽色彩和精巧构图,雕塑中形神逼真和力的体现,舞蹈中的舞姿、造型和手势,音乐中的优美旋律和欢快节奏等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美。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会受到民族文化的美的熏陶,获得艺术的陶冶和感情的升华,从而使我们对美的鉴赏力得到提高,高尚的道德情操得到加强。

美的艺术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深深植根于生活之中。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形象,也就没有艺术形象的美。艺术形象的美,归根结底还是生活的反映。

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是由艺术美的基本内容决定的。艺术美具有直观性、协调性、典型性、倾向性和民族性等基本特征。

艺术美的直观性特征,指艺术的具体生动性和直接可感性。它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感觉、知觉和表象,并进而产生联想或想像。

在有些艺术作品中,艺术美的直观性表现得十分明显。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美术名家达,芬奇的优秀肖像画《蒙娜丽莎》,非常直观地让人看到一位美丽的女性。她的脸、胸、手像浮雕一样给人以立体感,仿佛活生生地就在人面前。特别是她那似乎刚刚开始的微笑,除了表现出她的端庄、娴静和温柔以外,还卓越地表现出她那心满意足的内在喜悦,成为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她的右手柔嫩、丰满,与面部表情相呼应,也被誉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这种直接可见的直观性,在雕塑、舞蹈、戏剧和电影等艺术作品中同样十分明显。

有些艺术作品,艺术美的直观性虽然不如上面所说的那么明显,但是,它们也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器官,使我们经过联想或想像,在大脑中产生出美的形象。如文学作品、音乐作品便具有这一特点。请看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直接看到的是四句诗,是文字,但通过诗的语言能够立刻想像到红日、紫烟、山峰和瀑布,想像到因诗人所用的“生”、“挂”、“下”、“落”等动词而生动描绘出的奇幻飘渺的壮丽景色;还会让人联想出一幅神奇画面:浩渺的银河正从九天之外飞落下来。这不正是这首诗的艺术美的直观性吗?

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绿》,也同样让人通过作者那秀美的文笔所描绘出的优美画面,产生丰富的联想,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的境界之中。

再让我们欣赏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那如思如慕、如泣如诉的曲调,那或紧或慢、若断若续的节奏,舒缓而刚直,纯朴而执著,缠绵而坚韧,让我们深深领略到一位正直顽强的艺人在旧社会饱经苦难的悲愤而压抑的情感,仿佛置身于夜深人静、冷月凄泉的境地,聆听到艺术的倾诉与泉水的叮咚相鸣,观看到如烟的往事与孤月的清光相互辉映。这便是音乐形象的美的直观性。

艺术美的协调性特征,最根本的是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说以完全美的艺术形式表现真实的生活内容。

艺术美的典型性特征就是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并寄寓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

艺术美的倾向性特征是指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美中流露出来的爱憎倾向。

艺术美的民族性特征就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各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形成的特点,换句话说,任何一个艺术作品中的美都必然具有产生这种美的各个民族的不同特色。要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水平,主要是靠尽可能多接触、欣赏内容健康、情趣高雅、艺术性强的作品。如多读优秀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多听音乐,欣赏各种美术作品,观赏戏曲、舞蹈及综合性文艺表演,这样会使自己真正受到艺术的熏陶,自己的艺术修养就会逐渐得到提高。

经常阅读和欣赏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一条途径。文学家创作的每一部优秀文学作品中无不渗透着他们高尚的、健康的感情,寄托着他们的强烈的爱憎。梁斌在创作《红旗谱》时,“无数次流下眼泪是流着泪写完这本书的”。小说《人生》的作者路遥,在完成他人生的最后巨著《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身体累垮了,医生嘱咐:起码要休息一年,否则继续写作是拿生命冒险。路遥认为停写一年对于《平凡的世界》这部长卷作品,在气质上是一种致命的割裂。出于使命感,在他心中升腾起一种与生命抗争的渴望。他又开始动手写第三部的稿子。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平凡的世界》终于完成了。它立刻在全国造成了轰动,并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然而因过度的劳累,4年后,路遥猝然离世。《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生命完成的。每部优秀作品的背后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都凝聚着作者崇高而丰富的情感,这丰富的情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传达给读者,必然会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产生或悲、或喜、或怒、或愤的情感,进而使感情得到净化、丰富和升华。因此,好的文学作品能揭示人生的真谛,塑造读者的心灵,培养人的精神之美。臧克家先生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读书可以广智,每读一本好书,就是从某一角度了解一次人生的真谛,灵魂得到一次净化,思想境界得到一次升华。好的文学作品读得越多,心灵越能得到理想地塑造。因此希望青少年朋友们能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的好习惯。

要提高文化艺术修养,还需要参与实践。因为实践经验往往也是一种财富,而且是一种单纯知识无法替代、在某种情况下甚至比知识更重要的财富。同学们多参与学校的艺术活动,比如参加文学创作、文艺表演、书法绘画、演讲朗诵等活动会受益匪浅。青少年时期如果能执著追求于一种艺术,并使之沉淀为自己一生的兴趣、特长,对一个人的一生将是受益无穷的。

三、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它包括两个层次,即主要受人自身发展制约的低级心理机能,如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直观动作思维、情绪、好奇心、冲动性意志等,以及主要受社会文化制约的,通过活动和交往所形成的高级心理机能,如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预见性意志,其最高层次是形成完整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自我调节系统,即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这两个层次的心理机能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促使心理潜能的开发、利用,而人的低级心理机能的控制、利用、开发,又能极大地促进入的整体的素质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良好的内在素质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人极为重要的内在品质,是决定一个人外在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志趣、意志、荣辱观、性格等方面。

关于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从智力、情绪、意志、行为方面来确定,具体内容是:①正常的智力;②愉快的情绪;③健康的意志;④协调的行为。从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及其效果来评定其内容是:①行为活动具有高度的社会适应性;②行为活动的内容积极健康和具有社会价值;③行为结果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上海市青春期教育指导委员会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归纳为下列五个方面:①智力正常,智能良好,意志刚强。②心理特点与年龄增长和谐,语言举止与年龄相吻合。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积极向上,有自尊心、进取心、同情心、独立性、创造性等。③人际关系协调,尊重他人。能以信任、尊重、友谊、礼貌、诚挚、谦让的态度与人相处,保持和发展、融洽、协调各种关系。④人格完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襟怀坦白,实事求是,有自知之明,能客观地评价他人与自己。⑤心理活动健全,能够避免由于各种心理因素而产生的病态症状。

心理学家指出了心理健康的新十项标准:专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战胜疾患的康复剂,也是获得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要素。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四、良好礼仪修养的表现特征

底蕴充实、训练有素的良好礼仪修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征上:

1.谈吐不俗,温文有礼

与人交往中,说话文雅,善于表达,吐字清晰,声音温和柔美。讲究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及让人诚服悦纳且有丰富内涵的谈吐内容都能够体现出一个人较好的文化素养。

待人彬彬有礼,使用礼貌用语,能造成互相尊重的氛围,增进双方的友情,使信息交流顺畅,但也要注意恰当适度,不宜时时挂在嘴边,不要给人一种虚以应酬的感觉。与人交谈做到坦率而不粗俗,活泼而不轻佻,热情而不虚浮。

2.举止得体,落落大方

在社交场合行为举止不紧张,不拘束,轻松自然,从容不迫,规范适度。遇事不慌,镇定自若,机智灵活,善于应变。熟悉交往对象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能入乡随俗,主动适应各种环境。

风度的魅力,还在于行为举止富有个性,如有人气质恢宏,有人深沉练达,有人潇洒豪放,有人温文尔雅,有人诙谐幽默,有人严肃庄重,有人雍容华贵,有人朴实大方等等,虽风格各异,但都具有魅力。

3.仪表整洁美观,姿态典雅端庄

面容衣着洁净整齐富有生机;服饰得体色调雅致又具有时代气息;姿态优美典雅,稳重端庄,给人以自然大方之美。

4.态度不卑不亢,作风严谨朴实

不卑即不妄自菲薄,不低三下四、见利忘义、丧失人格,尊人而不卑己,自尊自重。不亢就是不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自高自大,而应以平等、谦恭的态度与人相处。此外,与人交往,说话办事,要认真细致而不粗心大意,机敏果敢而又谨慎行事,工作有条理,品行端正。

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人崇尚绅士风度,对绅士风度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要求,即:注重仪表和服饰整洁;举止大方得体,态度端庄和蔼,避免失礼或不合礼仪的言行;讲究身份,说话客气礼貌,不做任何越礼之事;尊重妇女,遵守女士优先、女士第一的原则;守时守约,遵守公共秩序等。

第二章 举止礼仪

举止,是指人的行为动作和表情,日常生活中的站、坐、走的姿态,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可以称为举止。

举止与人的风度密切相连,是构成人们特有风度的主要方面。举止是一种不说话的“语言”,是内涵极为丰富的语言。举止的高雅得体与否,直接反映出人的内在素养;举止的规范到位与否,直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行为举止是心灵的外衣”,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外表,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和精神气质。有些人尽管相貌一般,甚至有生理缺陷,但举止端庄文雅、落落大方,也能给人以深刻良好的印象,获得他人的好感。

一、形体姿态

形体姿态是举止礼仪的重要内容。姿态美是一种极富魅力和感染力的美,它能使人在动静之中展现出气质、修养、品格和内在的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姿态举止往往胜于言语而真实地表现出人的精神情操。端正秀雅的姿态,从行为上展示着一个人内在的持重、聪慧与活力,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一个人容貌俊秀,衣着华贵,但没有相应的姿态行为美,便给人一种虚浮粗浅感。

形体姿态主要包括站、行、坐、卧几个方面。“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也就是说,应当坐有坐相,站有站态,走有走姿。这是古人提出的姿态范式,今天仍可供我们借鉴。

1.站姿

站立是人们生活交往中的一种最基本的举止,是生活静力造型的动作。优美而典雅的造型,是优雅举止的基础。男士要求“站如松”,刚毅洒脱;女士则应秀雅优美,亭亭玉立。标准的站姿是:(1)头正,双目平视,嘴角微闭,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2)双肩放松,稍向下沉,给人向上的感觉。(3)区干挺直,挺胸,收腹,立腰。(4)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中指贴拢裤缝,两手自然放松。(5)双腿立直、并拢,脚跟相靠,两脚尖张开约60度,身体重心落于两脚正中。

几种常用站姿:(1)肃立。身体立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自然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型。面部表情严肃、庄重、自然。参加升降国旗仪式、遗体告别仪式或其它庄重严肃的场合,应该用肃立站姿。(2)直立。身体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贴在腹部(前搭手式),或两手背后相搭在臀部(后背手式),两腿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字型。(男女都适用,男士两脚可以略分开站立更显洒脱)(3)直立(女士直立姿态)。身体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贴在腹部,右脚略向前靠在左脚上成丁字步。(4)直立(男士直立姿态)。身体立直,两手背后相搭,贴在臀部,两腿分开,两脚平行,比肩宽略窄些。

正确健美的站姿会给人以挺拔笔直、舒展俊美、庄重大方、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积极向上的印象。

不同的工作岗位对站姿的规范要求不尽相同,但作为一种基本姿势和体态训练之需要,站姿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由站姿的基本要求构成的站姿,似有呆板之嫌,其实不然,按这些要求经过反复训练后,能从体态上形成一种优雅挺拔、神彩奕奕的体态。站姿的基本范式是其它各种工作姿势的基础,也是发展不同质感美的起点,是优雅端庄的举止的基础。

同学们参加升旗仪式或参加军训、上体育课,都是训练良好站姿的机会。挺拔俊美的站姿需要严格持久训练才能养成。

[站姿训练](1)两人一组,背靠背站立,要求两人脚跟、小腿、臀部、双肩、后脑勺都贴紧。每次训练坚持15~20分钟或更长时间。(2)靠墙站立,要求后脚跟、小腿、臀、双肩、后脑勺都紧贴墙壁。每次训练坚持15~20分钟,或更长时间。(3)用头顶上一本书,颈部挺直,下巴向内微收,上身挺直,使书不要掉下来,坚持20分钟左右。

可配上优美的音乐进行训练。

2.坐姿

坐是举止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伏案学习、参加会议,还是会客交谈、娱乐休息都离不开坐。坐,作为一种举止,有着美与丑、优雅与粗俗之分。

坐姿要求“坐如钟”,指人的坐态像座钟般端直,当然这里的端直指上体的端直。优美的坐姿让人觉得安详、舒适、端正、舒展大方。

正确的坐姿:(1)人坐时要轻、稳、缓。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女子入座时,若是裙装,应用手将裙子稍稍拢一下,不要坐下后再拉拽衣裙,那样不优雅。正式场合一般从椅子的左边入座,离座时也要从椅子左边离开,这是一种礼貌。女士入座尤其要娴雅、文静、柔美。

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适,需要挪动椅子的位置时应当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处,然后入座。坐在椅子上移动位置,是有违社交礼仪的。请同学们平时养成双手提放椅子的习惯。(2)神态从容自如(嘴唇微闭,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3)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腿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是沙发扶手上,以自然得体为宜,掌心向下。(4)坐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体自然挺直。(5)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脚并拢或交叠或成小“V”字型。

男士两膝间可分开一拳左右的距离,脚态可取小八字步或稍分开以显自然洒脱之美,但不可尽情打开腿脚,那样会显得粗俗和傲慢。(6)坐在椅子上,应至少坐满椅子的2/3,宽座沙发则至少坐1/2。落座后至少10分钟左右时间不要靠椅背。时间久了,可轻靠椅背。(7)谈话时应根据交谈者方位,将上体双膝侧转向交谈者,上身仍保持挺直,不要出现自卑、恭维、讨好的姿态。讲究礼仪,尊重别人,但不能失去自尊。(8)离座时,要自然稳当,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

几种规范坐姿:(1)双腿并拢,上体挺直,坐正,两脚略向前伸,两手分别放在双膝上(男士双腿略分开)。(2)女士坐姿。坐正,上身挺直,双腿并拢,两脚交叉,双手叠放,置于左腿或右腿上。(3)女士坐姿(著名的S型女士坐姿)。坐正,上身挺直,双腿并拢,两腿同时侧向左或侧向右,两脚并放或交叠。双手叠放,置于左腿或右腿上。(4)搭腿式坐姿(或叫两腿交叠坐姿)。其方法是将左腿微向右倾,右大腿放在左大腿上,脚尖朝向地面,(切忌右脚尖朝天)。这种坐姿给人以高贵、典雅的美感。但应特别注意与跷二郎腿区别开。跷二郎腿一般悬空脚的脚尖朝天、脚底朝向人,并伴有上下抖动的不雅的动作。有的国家是忌讳脚底朝向人的,因为这表示挑衅、不满、轻视、愤怒的情感,是粗俗不雅的举止。

作为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是训练坐姿的良好机会,上课听讲可把双臂屈肘放在课桌上,上体稍向前倾。若坐时间久了可适当调换姿势,但不论何种坐姿,都要保持上身挺直端正,挺胸立腰,不要养成弯腰曲背的习惯,那样既不美观,也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影响健康成长。

[坐姿训练]

在教室或宿舍、家中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练习各种坐姿,同时还要训练入座和离座。

3.走姿

走姿又称步态。走姿要求“行如风”,是指人行走时,如风行水上,有一种轻快自然的美。

人们走路的样子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有的步伐矫健、轻松灵活、富有弹性,令人精神振奋;有的步伐稳健、端庄、自然、大方,给人以沉着、庄重、斯文之感;有的步伐雄健、铿锵有力,给人以英武、勇敢、无畏的印象;有的步伐轻盈、敏捷,给人以轻巧、欢悦、柔和之感。但也有的人不重视步态美,行路时弯腰驼背、低头无神、步履蹒跚,给人以倦怠、老态龙钟的感觉;还有的摇着八字脚,晃着“鸭子”步。这些步态都十分难看。

走姿的基本要求应是从容、平稳的,应走出直线。

具体要求:(1)双目向前平视,微收下颌,面容平和自然,不左顾右盼,不回头张望,不盯住行人乱打量。(2)双肩平稳、肩峰稍后张,大臂带动小臂自然前后摆动,肩勿摇晃;前摆时,手不要超衣扣垂直线,肘关节微屈30度,掌心向内,勿甩小臂,后摆时勿甩手腕。(3)上身自然挺拔,头正、挺胸、收腹、立腰,重心稍向前倾。(4)注意步位。行走时,假设下方有条直线,男士两脚跟交替踩在直线上,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脚尖略向外,距离直线约5厘米。女式则应采取一字步走姿,即两腿交替迈步,两脚交替踏在直线上。(5)步幅适当。男性步幅(前后脚之间的距离)约25厘米,女性步幅约20厘米。或者说前脚的脚跟与后脚尖相距约为一脚长。步幅与服饰也有关,如女士穿裙装,特别是穿旗袍、西服裙、礼服和高跟鞋时,步幅应小些,穿长裤时步幅可大些。(6)注意步态。步态,即行走的基本态势。性别不同,行走的态势应有所区别。男性步伐矫健、稳重、刚毅、洒脱、豪迈,好似雄壮的“进行曲”,气势磅礴,具有阳刚之美,步伐频率每分钟约100步;女性步伐轻盈、玲珑、娴淑,具有阴柔秀雅之美,步伐频率约每分钟90步。(7)注意步韵。跨出的步子应是全部脚掌着地,膝和脚腕不可过于僵直,应该富有弹性,膝盖要尽量绷直,双臂应自然轻松摆动,使步伐因有韵律节奏感而显得优美柔韧。(8)行走时不可把手插进衣服口袋里,尤其不可插在裤袋里。

[行走训练]

走直线,选择有直线型线迹的地面,如铺方块地板砖的地面,沿直线训练行走姿态。

若有条件配上进行曲音乐训练效果更佳。

二、手势和表情

1.手势

手势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俗话说:“心有所思,手有所指。”手的魅力并不亚于眼睛,甚至可以说手就是人的第二双眼睛。

手势表现的含义非常丰富,表达的感情也非常微妙复杂。如招手致意,挥手告别,拍手称赞,拱手致谢,举手赞同,摆手拒绝;手抚是爱,手指是怒,手搂是亲,手捧是敬,手遮是羞等等。手势的含义,或是发出信息,或是表示喜恶、表达感情。能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达意,会为交际形象增辉。

使用手势应该注意:(1)在交往中,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给人以优雅、含蓄和彬彬有礼之感,切忌“指手划脚”和“手舞足蹈”。(2)打招呼、致意、告别、欢呼、鼓掌属于手势范围,应该注意其力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不可过度。

鼓掌是表示欢迎、祝贺、赞许、致谢等的礼貌举止。在正式社交场合,观看文艺演出、重要人物出现、听报告、听演讲等都用热烈鼓掌表示钦佩、祝贺。鼓掌的标准动作应该是用右手掌轻拍左手掌的掌心,鼓掌时不应戴手套,宜自然,切忌为掌声大而使劲鼓掌,应随自然终止。鼓掌要热烈,但不要“忘形”,一旦忘形,鼓掌的意义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成“喝倒彩”、“鼓倒掌”,有起哄之嫌。这样是失礼的。注意鼓掌尽量不要用语言配合,那是缺乏修养的表现。(3)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尖和用手指指点他人。谈到自己时应用手掌轻按自己的左胸,那样会显得端庄、大方、可信。用手指指点他人的手势是不礼貌的。(4)一般认为,掌心向上的手势有诚恳、尊重他人的含义;掌心向下的手势意味着不够坦率、缺乏诚意等。攥紧拳头暗示进攻和自卫,也表示愤怒。伸出手指来指点,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含有教训人的意味。

因此,在介绍某人、为某人引路指示方向、请人做某事时,应该掌心向上,以肘关节为轴,上身稍向前倾,以示尊敬。这种手势被认为是诚恳、恭敬、有礼貌的。(5)有些手势在使用时应注意区域和各国不同习惯,不可以乱用。因为各地习俗迥异,相同的手势表达的意思不仅有所不同,而且有的大相径庭。如在我国和某些国家认为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表示称赞夸奖,但澳大利亚则认为竖起大拇指、尤其是横向伸出大拇指是一种污辱。英国人翘起大拇指是拦车要求搭车的意思。用大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圆圈,其它三指伸直,就是“OK”的手势,这一手势在欧洲表示赞扬和允诺的意思,特别在青年学生中广为流行。然而在法国南部、希腊、撒丁岛等地,它的意思恰好相反。在巴西,人们打“OK”这个手势表示的是“肛门”。阿拉伯人用两个小拇指拉在一起表示断交,吉卜赛人掸去肩上的尘土表示你快滚开。

由此不难看出,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手势语言”。千姿百态的手势语言,饱含着人类无比丰富的情感。它虽然不像有声语言那样实用,但在人际交往中能起到有声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某些不雅的行为举止会令人极为反感,严重影响交际风度和自我形象,应该十分注意避免。如当众搔头皮、掏耳朵、抠鼻孔、剔牙、咬指甲、剜眼屎、搓泥垢等,餐桌上更应注意。参加交际活动前不要吃葱、蒜、韭菜等异味食品,如果已经吃过这类食品应该漱口,含茶叶、口香糖、口香液以除异味。咳嗽、打喷嚏时,请用手帕或手巾纸捂住嘴转向一侧,避免发出大声。口中有痰请吐在手纸里、手帕中,手中的废物请扔进垃圾箱,特别是拜访别人时,这些简单的礼仪要求都是必须遵守的,否则你将是一位不受欢迎的人。

2.表情

表情,是人内心的情感在面部、声音或身体姿态上的表现。当外部客观事物以物体的、语言的、行为的方式刺激大脑时,人就会产生各种内在反映即情感,这种情感会通过人体相应的表情呈现出来,表现在人的面部、身体、姿态、声音上。人们常说情动之于心、形之于外、传之于声就是这个意思。

人的面部表情是复杂的。古人说:“人身之有面,犹室之有门,人未入室,先见大门。”现代心理学家总结过一个公式:

感情的表达言语(7%)+声音(38%)+表情(55%)

比如打电话时虽然看不到打电话的人,但表情却影响传过来的声音,没有哪一个人能以愤怒的表情说出优美和蔼动听的问候语。可见表情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健康的表情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深刻的,它是优雅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着重介绍面部表情中的目光和微笑。

一个善于通过目光和笑容表达美好感情的人,可以使自己富有魅力,也会给人更多的美感。人际交往中多一些敬重,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表情就可以更美,交际形象就会更好和更有风度。乐观的表情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朋友。(1)目光

眼睛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它能表达出人们最细微、最精妙的内心情思,从一个人的眼睛中,往往能看到他的整个内心世界。

一个人心态的变化,通过瞳孔的放大与收缩来表示,情绪积极兴奋时瞳孔会扩张;消极低沉时瞳孔会收缩。我们在与人交际谈话时,注视对方的眼睛,观察对方的瞳孔,将自己的心情坦露给对方,也获知对方真正的情感,达到心灵的交流。

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目光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特别是在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是注视对方,不应该躲闪或游移不定。在整个谈话过程中,目光与对方接触累计应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

人际交往中诸如呆滞的、漠然的、疲倦的、冰冷的、惊慌的、敌视的、轻蔑的、左顾右盼的目光都是应该避免的,更不要对人上下打量,挤眉弄眼。

介绍几种凝视:

公务凝视:洽谈、磋商、谈判等正式场合用。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这种凝视注视的位置在对方脸部,以双眼为底线,上到前额的三角部分。谈公务时,如果你注视对方这个部位,就会显得严肃认真,对方也会感到你有诚意,你就会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社交凝视:各种社交场合使用的注视方式,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唇心到双眼之间的三角区域,当你的目光看着对方脸部这个区域时,会营造出一种社交气氛,让人感到轻松自然。这种凝视主要用于茶话会、舞会及各种类型的友谊聚会。

亲密凝视:注视的对象是亲人之间、恋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使用的注视方式。凝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到胸之间。

交谈时请将目光转向交谈人,以示自己在倾听,这时应将目光放虚,相对集中于对方某个区域上,切忌“聚焦”,死盯对方眼睛或脸上的某个部位,因为这样会使对方难受、不安,甚至有受侮之感,产生敌意,无意中积小恶而产生抵触、敌意情绪,很不值得。(2)微笑

笑有很多种,轻笑、微笑、狂笑、奸笑、羞怯的笑、爽朗的笑、开怀大笑、尴尬的笑、嘲笑、苦笑等等,其中微笑是最美的。

微笑是指不露牙齿,嘴角的两端略提起的笑。

几乎没有人不会微笑,但有相当多的人不善于利用微笑。

微笑是社交场合中最富吸引力、最令人愉悦、也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它可以与语言和动作相互配合起互补作用,它不但表现着人际交往中友善、诚信、谦恭、和谐、融洽等最美好的感情因素,而且反映出交往人的自信、涵养与和睦的人际关系及健康的心理。不仅能传递和表达友好、和善,而且还能表达歉意、谅解。因此微笑在社交、生活、工作中都有非常深刻的内涵。

微笑着接受批评,显示你承认错误但不诚惶诚恐;微笑着接受荣誉,说明你充满喜悦但不骄傲自满;遇见领导、老师,给一个微笑,表达了你的尊敬但无意讨好;微笑着面对困难,用笑脸迎接一个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说明你经得住考验和磨练,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其实,温和、含蓄的微笑不仅是应付社交的手段,而且深寓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

我国有句俗话叫做“和气生财”,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微笑最易营造人和的氛围。“你今天对顾客微笑了没有?”美国希尔顿旅馆的董事长康纳·希尔顿常这样问下属。“无论旅馆本身遭遇的困难如何,希尔顿旅馆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顾客的阳光。”康纳·希尔顿要求职员们记住这一信条。服务员脸上永恒的微笑,果然帮助希尔顿旅馆渡过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空前的经济萧条时期,在全美旅馆业倒闭80%的情况下,它却跨入了黄金时代,发展成了显赫全球的旅馆。

被誉为日本保险业推销之神的原一平先生有一个著名的习惯:当他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他便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到最满意,然后对着镜子微笑,直到有了足够的信心再继续工作。有人说原一平的微笑价值千金,微笑成为原一平成功的秘决之一。

微笑是人的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说成功从微笑开始。一个大公司的人事经理经常说:“一个拥有纯真微笑的小学毕业生,比一个脸孔冷漠的哲学博士更有用,因为微笑是一个工作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公司最有效的商标,比任何广告都有力,只有它能深入人心。”

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能够经常对老师、对同学、对家长微笑,微笑着对待中学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误,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坚毅、积极进取的性格和高尚正确的人生观。

应该注意的是:微笑一定要发自内心、亲切自然。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富有魅力,让人愉悦欢心。不要为了讨好别人故作笑颜,满脸堆笑。

当然了,参加追悼会、扫墓或在别人悲伤的时候和在非常严肃庄重的场合就不可以微笑了。

附:[心理健康教育] 让你的心境每天保持在很好——最好——最佳状态——调整情绪保持愉快心境的方法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现实与自己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当个体认识到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产生积极的体验——即积极的情绪。当个体认识到客观事物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产生消极的体验——即消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让个体感到愉快,消极的情绪让个体感到不愉快。心理学研究表明,高强度的情绪情感体验使个体处于极高的兴奋状态,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个体的体力和精力就会大量地被消耗,导致身体的衰弱,也会引起生理与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个体生理机能下降。另外,个体的情绪情感体验还不能经常处于消极的负面状态。因为消极的情绪情感常常导致个体内心的不舒服,这种负性的体验长久地存在下去,就会引起个体身体机能的失调,从而引起疾病。这就是说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个体的情绪情感体验要保持合适的强度才有益于身体健康。

受客观现实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产生过度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学会调节保持合适的心态很重要。特别是在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的时候更需要及时调节。让自己的心境每天保持在很好——最好——最佳状态。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调节情绪保持合适心态的方法:

1、改变认识。人们经常认为,引起他们各种正负情绪的原因是某种事物本身。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人之所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原因不在于事物的本身,而在于个人对事物的看法。这就是说,同一件事,只要个人的看法不同,结果在他(她)内心产生的反应就不同,也就是说,面对同一件事情,产生何种情绪体验,决定权完全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对某一件事情如果我们持积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大家可以找出影响你情绪波动的一件事情来体验)。如果改变自己的看法,那么平时引起自己消极情绪反应的事情也会使自己心情平静、正常了。端正自己的认识,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是调节情绪的首要方法。

2、学会倾诉。不良情绪一旦产生就不会凭空消失,就会郁积在心头,只有想方设法将其排遣出去,才能获得心情舒畅。就像把一个包袱从身上去掉,身心才会感到轻松。当你心中有了什么不愉快感到痛苦时,可以与他人交谈倾诉,但记住,这种交谈要在轻松、真诚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倾诉对象一定是你信得过和绝对为你保密的人。在交谈时,把自己的郁闷、烦恼和痛苦等不愉快的情绪讲给对方听,从而得到对方的同情、理解、安慰与支持,心情于是变得开朗,郁闷心情得到改善。实际上个体在向他人倾诉时,即使对方不给自己多少安慰与帮助,也会有包袱卸掉的轻松感。因此,个体有了消极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也可以自己倾诉,比如最简单也是最常见而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写日记。还有一种倾诉方法就是对着某个物体诉说自己的不满,甚至可以大声吼叫怒骂。但要注意,不能对着无辜的人发泄自己的情绪。“不管你多么愤怒,也不要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3、运动调节。个体具有身体与心理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身体轻松心情也会愉快,反之亦然。既然这样个体就可以通过改变身体的状况来改变自己的心情。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心情不佳时,去运动一会儿就感到心情轻松了许多。运动能改变人的心情的原因是每个个体的身心两个方面的活动都需要能量来维持,而个体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在某个方面消耗的能量多一些,在其他方面消耗的就必然少一些。正是基于这个道理,个体可以通过在身体方面消耗能量,使心理活动需要的能量减少到不足以维持其进行的水平,从而使个体没有精力去注意不愉快的事情。很难想象,一个精疲力尽的人还有兴趣去生气。所以,当你感到心情不好时,可以去从事各种运动,你的心情就会变得愉快起来。

另外通过变换角色,改变服饰也可以调整改善情绪。

三、递物和接物

递物与接物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种举止,一个小小的举止动作,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他人,而双手递物或接物恰恰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

1.递交和接受名片

名片是自我介绍的高雅工具。我国西汉时期将姓名刻于竹简木片上,用以通报姓名,称作谒。东汉时期称作名刺。这实际上是早期的名片。后来有了白纸,使用纸片,称作名帖或帖子,清朝广为流传,一般官吏都有了自己的名片。

名片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使用起来简便、灵活、文明。

正常情况下,名片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使用者要求社会认同,获得社会尊重的一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使用者所在组织形象的一个缩影。所以名片交换应重视其礼仪效应,恰到好处地使用名片,会显得彬彬有礼,令人肃然起敬。

交换名片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一般宜在与人初识时、自我介绍之后或经他人介绍之后进行。递送名片时,应面带微笑,正视对方,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名片上端的两角送到对方手中。如果是坐着,应起身或欠身递送,递送时可以说一些“我叫××,这是我的名片”或“请多关照”之类的客气话,递交名片要递交到对方手中。有的人将名片顺手放在桌上,这样效果不好。

接受名片的人也应该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双手恭敬地接过名片并说声“谢谢”、“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荣幸”、“久仰大名”等等。收到名片后,要很好地确认对方的姓名和职务。一定要养成这种习惯,否则在谈话中说错了对方的姓名或职务便会失礼。如果遇到难读的姓氏时,要非常客气地请教对方:“尊号怎么念?”或“对不起,您的姓氏很少见,请问如何读?”随后当着对方的面郑重其事地将他(她)的名片放人自己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千万不要随意乱放,别随手放在桌子或装在裤子口袋里,那样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请记住:名片起着别人对你第一印象好与坏的作用。

2.递交文件资料

工作中有文件资料需要上级领导过目签字时,应该用双手递文件或资料,并且使文件的正面对着接物的一方。

3.递交其他物品

把物品双手递交到对方手中。作为学生,把作业交给老师时,应恭恭敬敬地用双手递上。

递笔、刀剪之类尖利的物品时,需将尖端朝向自己握在手中,而不要指向对方。

接受对方恭恭敬敬递过来的物品,应该同样用双手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致意或道谢。请注意:越是正式庄重的场合,初次相识的人之间越要讲究礼仪。

需提示的是,与外宾打交道,递接物品可先留意对方是用单手还是双手递接,随后再跟着摹仿。比如在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和中东等一些国家都用右手拿东西,忌用左手。给别人递东西也都用右手以示尊重。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上厕所的,是不干净的。日本人则喜欢用右手送自己的名片,左手接对方名片。

四、致意礼仪

致意即见面打招呼。在现代社会,见面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第一个步骤,它在礼仪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种信仰的人,见面时都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见面礼。我国常用的致意礼仪有:招手致意、点头微笑致意、握手礼、鞠躬礼、注目礼等。

1.握手礼

握手是石器时代穴居人留下的一种遗俗。那时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手中拿着武器,当与陌生人相遇时,若双方都无恶意,不想发生冲突,就要放下手中的武器,然后向对方敞开右手掌亮出掌心,或让对方摸摸手心以示友好。随着时代的变迁,此种遗俗逐渐演变成一种两手相握的礼节方式。

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人们已将握手礼视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见面礼的仪式。现代人握手时表示的含义很多:见面时表示友好、欢迎、寒暄;告辞时表示送别,也表示对他人的问候、感谢、慰问、祝贺、安慰等。

标准的握手姿势(交际礼节意义的握手):距受礼者约一步,右臂自然向前伸出,伸出右手,拇指稍用力握对方的手掌(手掌应与地面垂直)。左臂自然下垂,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上身微微前倾,头微低。

在各种场合能轻松自如地与相识的或陌生人握手,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一种礼节。

握手时应注意的几条原则:(1)注意伸手先后。伸手先后顺序应根据握手人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宾主身份来确定。一般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即尊者先伸手。握手的基本礼节是:在平辈的朋友中,相见时先出手为敬;在长辈与晚辈之间、男女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主人与客人之间行握手礼时,应该是长辈、女士、上级、主人先出手,晚辈、男士、下级、客人先问候再伸手相握;男女之间如女方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点头或鞠躬致意,倘若男方是长辈、上级先伸手也是可以的。客人辞行时,应是客人先伸手表示告别,主人才能握手相送。在社交或商务、公务场合,当别人按先后顺序的惯例已经伸出手时,应毫不迟疑地立即回握,拒绝别人的握手和对已经表达出来的友好不予理睬是极为不礼貌的。(2)握手时,应该伸出右手,决不能伸出左手,伸出左手是失礼的。特别是有的国家、区域忌讳使用左手握手。在特殊情况下不能用右手相握应说明原因并道歉。(3)握手前要脱帽和摘手套。因为戴手套本身就意味着讨厌别人接触你的手,即使对方跟你的关系非常好,这种握手也会产生不好的效果。在大多数国家内,戴手套与别人握手既不礼貌也是对对方的侮辱。因此应避免戴手套同别人握手。军人与他人握手时不必脱军帽,应先行军礼然后握手。西方国家,女士身着礼服帽戴手套时,与他人握手可以不摘手套。(4)与人握手时应采取站立姿势(年老体弱或者残疾人除外)。(5)不宜交叉握手。遇到两位以上交往对象,行握手礼时应一一相握。有的国家视交叉握手为凶兆的象征,交叉成“十”意为十字架,认为必定会招来不幸。还要注意与多人握手时,时间长短大体相同,不要给人厚此薄彼的感觉。(6)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不宜过长,握力要轻一些,一般应握女士的手指。(7)为了表示尊敬,握手时上身略微前倾,头略低一些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眼睛,边握手边开口致意,如说:“您好”、“见到您很高兴”、“欢迎您”、“辛苦啦”等等。

综上所述,归纳出握手十忌。一忌不讲先后顺序,抢先出手;二忌目光游移,漫不经心;三忌不脱手套,自视高傲;四忌掌心向下,目中无人;五忌用力不当,敷衍鲁莽;六忌左手相握,有悖习俗;七忌“乞讨式”握手,过分谦恭;八忌握手时间太长,让人无所适从;九忌滥用“双握式”,令人尴尬;十忌“死鱼”式握手,轻慢冷漠。

2.鞠躬礼“鞠躬”一词,历史典籍中也有许多记载。《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敦厚慈孝,讷于言,敏于行,务在鞠躬,君子长者。”等等。概括起来,其意为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鞠躬礼分两种:一种是三鞠躬,也称最敬礼。行这种鞠躬礼前,应脱帽(摘下围巾),身体立正,目光平视。两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拢,身体上部向前倾约15~90度(具体的前倾幅度依行礼人对受礼人的尊敬程度而定),然后恢复原状,这样连续三次。三鞠躬礼节常用于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三鞠躬”。参加追悼会向遗体告别,或在烈士灵堂、民族英雄纪念碑前,伟人逝世纪念日举行悼念活动,献花圈时也行三鞠躬(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灵堂吊丧时举行四鞠躬礼)。另一种是一鞠躬礼,几乎适用于一切社交场合。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或同事之间以及演讲者、表演者对听众、观众等都可以行一鞠躬礼。行一鞠躬礼时,首先应立正站好,保持身体的端正。鞠躬时,以腰为轴,身体上部向前倾斜约15~30度,目光向下,然后恢复原态,只做一次。受礼者应随即还礼,但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不鞠躬,欠身点头还礼即可,观众鼓掌还礼。

在我国,鞠躬礼适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演员谢幕时,演员演出一个节目后或演出结束后,对观众的热烈掌声以鞠躬礼致谢。

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之间行三鞠躬礼,新郎新娘向长者、亲友和来宾施一鞠躬礼。

上台领奖时向授奖者与全体与会者、演讲前后向观众行一鞠躬礼以示感谢和敬意。

参加悼念活动要施鞠躬礼。

鞠躬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一般情况下,鞠躬时要脱下帽子,戴帽鞠躬是不礼貌的。(2)鞠躬时目光应该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不可以一面鞠躬一面翻起眼睛看对方。(3)鞠躬时,嘴里不能吃东西或叼着香烟。(4)鞠躬礼毕直起身时,双眼应该有礼貌地注视着对方。如果视线移向别处,即使行了鞠躬礼,也不会让人感到是诚心诚意的。

日本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是习惯相互施鞠躬礼。鞠躬的深度表示对被问候人的尊敬程度。

日本人的鞠躬礼是双手搭在双腿上,鞠躬时双手向下垂的程度越大,所表示的敬意就越深。毕恭毕敬地鞠躬已成了日本人的礼仪习惯。

3.注目礼

注目礼是以注视受礼者,并用目迎、目送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行注目礼时,行礼者应面向或将头转向受礼者,呈立正姿势,抬头挺胸,注视受礼者目迎和目送,待受礼者还礼后目光平视或将头转正。

施注目礼的场合有:

奏国歌升降国旗时,各种会议的升降旗仪式,运动会颁奖仪式都要向国旗行注目礼。着军装的军人参加升旗仪式时要行军礼,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要行少先队队礼。

接受检阅时,受阅者应向检阅者首先行注目礼。教师上课走进教室时,学生应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

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设计]

无声的魅力

活动理念:

举止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展示一个人的气质和魅力。

作为成长中的中学生,行为举止常常带有模仿性,模仿对象包括家长、老师、同学、影视人物等。正因为这样,中学生行为举止的可塑性很强。因此中学生应该训练正确的形体姿态和幽雅端庄的举止,学会倾听,学会微笑,学会交往。

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举止其实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目光坚定、面带微笑、昂首挺胸走路的人流露的是一种自信;而一个眼神迷茫、萎靡不振、低头含胸走路的人传递给他人的讯号是:我很烦,别理我。这种表情给人一种距离感,也不能体现出现代中学生的青春朝气。

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天性,我们不要求十几岁的青少年学生时时刻刻都是“绅士”、“淑女”,但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样的举止是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是健康向上值得提倡的,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需要约束自己,需要用这种“无声”的体态语展示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活动目标:

1、帮助同学了解在某些特定场合什么样的举止才是得体的。

2、引导同学认识自己行为举止的不规范之处。

活动方式:

1、表演

2、讨论、自由发言

活动过程:

一、哑剧表演

故事发生时间:开会前10分钟

故事发生地点:会议室

演员:6-8人,包括幕后解说员一名,会议主持一名

道具:会议桌(可用书桌)、椅子、名片(可用硬纸片)

记录本、笔、书、话筒

要求:

剧情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幕后解说员介绍会议有关情况:会议主题、参加人数、与会者年龄情况。

2、演员以不同的体态语言表演。如:走姿、坐姿、手势、递名片、递物、握手等。

二、表演之后,“观众”分组讨论

1、将演员除外的学生分组。

表演结束后,各组讨论,并写出“哑剧”中哪些人的哪些行为不符合礼仪规范,应怎样改正。

2、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

三、认识自我

1、扪心自问

同学思考自己以前的行为举止有哪些地方需改进。

2、旁观者清

同桌之间相互指出对方在行为举止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并交换意见。

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看一些有关礼仪规范的录像、投影。

同学们,我们都期待着自己长大成熟起来,其实,良好的行为举止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文明的举止。

五、形体健美

美的体型是每个人尤其是青年人所向往和追求的。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体型美的标准不尽相同,但现代人对美的体型已有共识,必须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只有健才有美,良好的生长发育是青春健美的基础。

对于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讲,要想拥有一个健美的体型,必须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注意合理科学的饮食;二是坚持形体健美训练。

1.合理科学的饮食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都很大,他们热情好动,体态突变,体重增加,这时在膳食方面就需要多食各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如果在青春期营养不足,势必造成身体发育不良。营养过剩则会发育成“胖墩”,或为高血压、脑血管病、心脏病和便秘等其他疾患种下祸根。所以科学地饮食既是学生健康的保证,也是使男性拥有健康潇洒的阳刚之美,女性拥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的必要因素之一。(1)营养素与体型美

对于正常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来说,美的体型应该是身材匀称,胖瘦适宜,生气勃勃,洋溢着青春美的气息。

一般而言,可以用下列公式来判断一下自己的体重是否在标准范围之内。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男性)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2.5(女性)

此数据以±10%为正常,大于10%~20%为过重,大于20%以上为肥胖,小于10%~20%为消瘦,小于20%以下为明显消瘦。

我们说健康的身体是体型美的基础,而饮食是保证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是否只要是你想吃的食品,就会对健康有利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供给人们营养的有效成分,在众多的食物中,能具备以上条件的只有六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在任何一种食物中,都不可能具有人类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例如奶类的营养素是很丰富的,但它缺乏维生素C,因此要讲求营养,所食食物种类必须齐全,比例必须恰当,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有位营养学家将人体比作一座建筑物,各种各类的建筑材料——砖瓦、木料、钢筋、水泥……缺一不可。而且要搭配合理。如果“材料”不齐,配比不当,肯定会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构成人体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个体比建筑物更复杂,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更严格。合理的营养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基础,也是身体发育良好、具有美的体型的必要条件。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有些物质不一定有营养功用。像甜食中的糖精、饮料中的香料、某些物品中的食用色素、防腐剂等等。他们确实是饮食组成的一部分,但毫无营养作用,有些东西食用过多甚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肉、乳、蛋类含蛋白质多;谷类含碳水化合物多;肥肉含脂肪多;蔬菜、水果含维生素、矿物质多。因此,只吃自己爱吃的食物,很容易出现偏食,使某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另一些营养素又摄入过量,从而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也就谈不上健美的身材了。(2)塑造体型美的营养素

能供给人们营养的六种营养素对人体都有着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又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具备所有的营养素。所以我们要吃出健康、吃出美的体型,就必须科学安排膳食,讲究平衡营养。平衡营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的进食量应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或体力活动度的大小而定,身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大或消耗量大,吃饭的量就应多,反之则少;另一方面,食物中各种营养的种类要齐全,比例要合适。

平衡营养是年轻人的指南针,根据平衡营养的特点,只有将多种食物混合食用,才能取长补短。在副食方面,应将蔬菜与肉类搭配,豆制品与蔬菜或肉类合食。此外,还要多吃新鲜水果,但不宜多吃零食,如糖果、话梅、瓜子等。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如果有条件应该是“少食多餐”。我国古代大医学家、养生家孙思邈曾说:“不欲极饿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瘦癖。”一些现代营养学家通过实践认为,一日多餐的体内脂肪量储存较少,因为人体能有效地代谢小餐摄取的热量。进餐时少食一两口比多吃一两口有益于身体健美。肥胖的人少食多餐并增加运动是较理想的有效的减肥途径。

提倡“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是有科学道理的。有些人为了减肥或早晨时间紧张不吃早餐是极不可取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达不到减肥的效果,还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如果不吃早餐到中午会产生空腹饥饿感,而空腹时体内储存能量的保护机能增强,吃下去的食物容易被机体吸收,也最容易形成皮下脂肪。日本相扑运动员就是不吃早餐,待到中午饱餐一顿,从而促使身体发胖的。相扑运动员一顿饭的食量相当于一般成年男人食量的四至五倍,而且每日要吃五顿这样大的食量,所以说相扑运动员的胖胖的身体完全是撑出来的。青少年的脑组织正处于发育期,血、氧、葡萄糖过低,脑意识活动就会出现障碍,长期如此,势必影响脑的重量和形体发育。

青少年在注意平衡营养、科学膳食的基础上,还应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营养素。

2.形体健美训练

身体(体态)所能表达的非语言信息丰富多彩,在交际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有一个健美的形体其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青年人体态美的训练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持身体柔软,有韧性,经常做伸展、屈膝和摆动运动,不一定做剧烈运动。(2)多散步,大腿由臀部起作有节拍的摆动,开始时缓慢,直至走二三里路也不在乎为止。(3)学会跳青年韵律操、青年健美操或舞蹈,配以节奏明快、欢乐的音乐,对健身、健美非常有益,要坚持经常跳。(4)训练身体时,要有思潮起伏的感应,设法使其活泼生动。(5)设法使身体匀称发展,不论胖瘦,只要匀称,动作协调,便会动作轻快,充满活力。(6)相信自己是健康的,训练耐力和敏捷,排除怯懦与疾病。(7)相信自己的智能,否则,就无法全部发挥自己的能力。保持健康的身体才会有美的身姿,敏感充满活力的身体是表现你人格魅力的工具,也是反应你思想的一面镜子。(8)健美身体要经常坚持,要有恒心,有规律。

青年人要想保持青春与健美,就一定得付出时间去做主动或被动的运动,而被动与主动之间,你最好选择“主动”,因为主动的运动不但使你身体健美,精力充沛,更能锻炼你自己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使你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冲破生活道路上所遇到的一切困难与障碍。

第三章 谈吐礼仪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建立友谊的桥梁。语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在语言上却有美丑之分、文野之别。谈吐礼仪的目的是通过传递尊重、友善、平等的信息,给人以美的感受。礼仪语言与一般语言的不同在于它不能使用侵犯他人的攻击性语言,而是通过文明、礼貌的语言建立起情感沟通的纽带。在使用轻松、诙谐、明快、幽默、委婉、庄严、赞美的语言所营造的自然、愉快、兴奋、亲切、可敬和舒畅的氛围中培植和增进友谊。

一、语言美

鲁迅说:“语言有三美:意美的感心,一也;音美的感官,二也;形美的感目,三也。”对于形美(体态语言)的要求在举止礼仪中基本体现,这里着重介绍音美和意美。

1.声音美

声音在语言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语言情感的语音表现主要集中在有声语言上,以声传意,以声传情。“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由声音直接表达出来。而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丹纳《艺术哲学》)这里既有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又有外在的高低、强弱、快慢、虚实的语言形式。

谈吐礼仪要求人们在讲话时要用有魅力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要使自己说话的声音充满魅力,起码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在乎自己说话的声音。第二,每天不断地练习自己说话的声音,而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1)音量大小适中

讲话时声音不宜过高,音量大到让人听清即可。明朗、低沉、愉快的语调最吸引人,放低声音比提高嗓门声嘶力竭地喊听起来让人感到舒适。所以语调偏高、音尖的人应该设法练习变为低调。当然这要把握适度,声音太低太轻也不宜让人听清楚,那也不好。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担任保守党领袖时,她的公共关系顾问里斯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后,建议她改掉嗓音尖的习惯,保持稳重的拖腔和适中的音调,从容沉着,不亢不卑,温文尔雅。撒切尔夫人听取了里斯的建议,彻底改掉了尖噪音的习惯,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独具魅力的世界杰出女性的完美形象。(2)语调柔和

在社交场合中,一般以柔言谈吐为宜,尽可能使声音听起来柔和,避免粗厉尖硬的讲话,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声、以势压人。理直气和更能诚服于人。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语言表现。“有善心,才有善言”,因此要掌握柔言谈吐,首先应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性格锤炼。(3)以讲话速度快慢适中

讲话时,要依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整快慢,讲话速度最好不要过快(特别是有分量的谈话内容),应尽可能娓娓道来,给他人留下稳健的印象,也给自己留下思考的余地。(4)抑扬顿挫

讲话时应注意音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以增强讲话效果。应避免平铺直叙、过于呆板的音调,这种音调让人听着乏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任何一次讲话,都要注意速度的变化,音调的高低,抑扬顿挫。就像一首交响乐,搭配得当才能和谐动人。(5)吐字清晰,声音清亮圆润,段落分明。

讲话时应吐字清晰、段落分明,避免含糊其词、咬字不清和咬舌的习惯。宁可把讲话的速度放慢,也要把话说清楚。(6)要使自己的声音美,不仅要嗓音动听甜美,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发音,使自己的语言保持抑扬顿挫的声调,快慢适中的速度,自然地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青少年学生应该在学生时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训练自己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有口吃、谈吐不清晰习惯的人,要下决心纠正此缺点,较好的方法是练习大声地朗读。只要坚持不懈的、科学的勤学苦练,一定会提高自己的谈话水平。

2.淡吐文雅

谈话文明礼貌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1)态度诚恳亲切。谈话中要给对方一个认真、和蔼、诚恳的感觉。因为说话时的态度是决定谈话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谈话时交谈双方都互相观察注意着对方的表情、神态,反应极为敏感,稍有不慎就会使谈话不欢而散或陷入僵局。

当别人遇到不幸时你去看望安慰,你的表情一定要同情、专注;别人有了成绩你去祝贺,你的表情就要真诚、热情、愉快。如果你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就是失礼,会引起别人的反感。(2)措词要谦逊文雅

措词的谦逊文雅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他人大多用敬语、敬辞,对自己则应用谦语谦辞,即外敬内谦。敬语与谦语是相对的。因为一个会尊重他人的人必然是自谦的,反之一个狂妄自大的人也决不会尊重别人。

敬语又称“敬辞”,是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常用的敬语有“请”、“您”、“阁下”、“尊夫人”、“贵方”等等。敬语尤其多用在称呼对方的亲属,和别人谈话或给人写信,在敬称对方亲属时常使用“令”、“尊”、“贤”三字。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对方母亲为“令堂”,称对方的兄弟姐妹为“令兄”、“令弟”、“令妹”,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对方的女儿为“令爱”等。“尊”用于称其祖父为“尊祖”,称其父亲为“尊父”、“尊大人”。“贤”字则只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兄”、“贤弟”、“贤妹”,称其对方的配偶时,有时也用“尊”、“贤”,如称其妻为“尊夫人”、“贤内助”。

此外还有一些敬语也比较常见,如称对方的学生为“高足”,在日常交往、办事中也有一些使用较多的敬语,如初次见面称“久仰”、许久不见称“久违”,向人祝贺道“恭喜”,请人受礼叫“笑纳”,归还东西叫“奉还”,托人办事称“拜托”,赞人见解称“高见”,求人帮助称“劳驾”,看望别人称“拜访”,等候客人称“恭候”,请人指点称“赐教”,宾客来到称“光临”,未及欢迎说“失迎”,中途先退称“失陪”,不劳远送叫“留步”等等。同时注意多使用“请”字敬语。如“请笑纳”、“请指教”、“请您稍候”、“请帮我一下”、“请多关照”、“请留步”等等。这些话中的“请”字不是多余的,多含有谦虚、尊重对方的意思,或使语气委婉。尤其是用在指令性的句子中会分外显得有礼貌,不生硬,有很好的语气调节作用。

敬语是表示恭敬和敬仰的词语,在使用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适用场合

敬语主要用于四种场合:正规的社交场合;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和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交谈;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

②根据不同对象使用不同敬语

敬浯的使用要有针对性,要先看对象,然后选用恰当的敬语。比如你想问一位中国长者的年龄就可以说:“您老高寿?”“请问您老多大年纪了?”对平辈或年龄不太大的人则不适合如此发问,而应说:“请问你多大年龄?”听到这类问话中国人都会高兴地回答你,因为这类问话很有礼貌。但是你如果直接去问一个外国人的年龄,他会很不愉快,认为这不礼貌,是对他的不尊重。如果需要问外宾年龄时,你应面带微笑,客客气气地说:“×先生,我可以问一问您的年龄吗?”如果外宾高兴,他会马上回答。反之,他会回避这个问题,这时你就不要再追问。对外国女土,问年龄更要谨慎。

不宜用某些生僻的敬语、谦辞,以免人家听不明白;更不能用自己还弄不清楚的敬语,以免引起误会或闹出笑话。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先生把“令尊”理解为对方的“儿子”。一次在社交场合与一位初识的先生交谈,问人家“家中有几位令尊?”对方很是疑惑,生气地说:“我没有令尊。”那位先生还表示同情地说:“真遗憾!不过您别伤心,我家有四位令尊,如果您愿意可以认领一位。”“令尊”、“令郎”分不清而乱用,结果闹出笑话。

③尊重对方

只有由衷地真诚地对人尊重,才能在语气上表现出恭敬之情。也就是“要心有所存,才口有所言”。

其实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你敬人一尺,人才会敬你一丈。只有在一个相互尊重的环境里,人们才会更好地和睦相处。

谦语亦称“谦辞。”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使用谦语和使用敬语一样,两者都体现了说话者本身的文明修养。谦语的用途比敬语稍少一些,主要用于书面语言之中。谦辞和敬语的用法,过去有七字诀“家大、舍小、令外人。”“家大、舍小”即指常用的自谦辞。“家”是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的谦辞。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家大人”、“家尊”,称母亲为“家母”或“家慈”,还有“家奴”、“家兄”等。“舍”本来是房屋的意思。如“茅庵草舍”、“寒舍”、“茅舍”,自谦称呼之词中,“舍”是在外人面前称比自己年龄小的平辈以下的家人用的谦辞。如“舍弟、舍妹、舍侄”等。但不能用“舍儿”、“舍女”,只能称“小儿”、“小女”、“小婿”等。(3)使用雅语和礼貌用语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和俗称相对。雅语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或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代替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在待人接物中,如招待客人端茶时,你应该说:“请用茶。”如果还有点心招待;可以说:“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比别人先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

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良好的个人修养留下深刻的印象。

西方宴席上雅语、客套话很多。女主人请你吃菜,当她问你:“让我再给您一点(X菜)好吗?”你可以说:“好的,谢谢你,这菜真好。”也可以说:“谢谢您,我不要了。这道菜是很好吃,不过,您一开始就给了我很多。”在西方,主人请你吃饭,遇有你不喜欢吃的东西,你可以说:“我不要,谢谢。”不要说你不喜欢那道菜。

在餐桌上如果你想用作料而作料又放在挨近别人处,不能站起来自己去取,要小声说一句:“请你把××作料传一下好吗?”

吃饭时,如果不慎把食物掉在桌布上,不要大声惊叫或作任何引起他人注意的动作,而应悄悄向主人(或身边人)表示歉意地说:“真对不起,我太不小心了!”

上厕所应看场合说雅语。中国人上厕所时习惯说:“上厕所”、“上茅房”、“方便一下”等等,在大街上还可直截了当地向人询问:“请问,哪有公共厕所?”但如果在一位陌生人家里做客,或有女士在场,就要文雅些,就必须这样说:“我可以使用一下盥洗室吗?”或“请问洗手间在什么地方?”

在美国,男厕所叫“男士室”,女厕所叫“女士室”。在国外上厕所有很多说法,但却回避“厕所”二字,而是用“我想洗洗手”、“请稍候”、“请原谅我耽误您几分种”之类的话代替。话一出口,大家心照不宣,彼此毫不见怪。但太直意地说“上厕所”则被认为是不文雅,特别是在上层、知识界更介意。

使用雅语也要因人、因场合而有所区别,如在陌生人、长者、上级与朋友、熟悉人面前使用雅语时神态表情、声调就有所不同,应仔细体味、把握,让雅语发挥最佳效果。

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这七大礼貌用语人人都应重视,恰当地运用,会给人们的各种交往带来诸多方便。

早上,走进单位或学校大门,见到同学、老师、领导应面带微笑说声“您好!”或“早上好!”陌生人初次相识,说声:“您好,认识您很高兴。”彼此关系很快能融洽起来。国外一些文明国家的人们,即使互不相识,见面后也会彼此微笑致意,问声:“您好!”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习惯问:“你吃饭了吗?”或者说:“你去哪儿?”以此表示问候致意。有的人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所,甚至在厕所门口见面也问人家:“吃饭了没有?”使人颇难为情。这种问候习惯,中国人一般都能适应。而对西方人来说,他们不但不用这些话来问候别人,甚至认为这样说是不礼貌的。西方人认为,如果你问对方吃饭了没有,就意味着你想邀他去就餐或吃点东西。假若你听到对方回答“没吃”而又不发出邀请,对方就会认为你在耍弄他。如果你问他去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事情,他会认为你干涉他的私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也在提高,问候寒暄礼貌用语也越来越讲究。使用“您好”、“早安”、“晚安”、“身体好吗”、“一切顺利吗”等世界各国普遍通用的问候语的人越来越多。

请记住,同所有相识的人见面时均不应该省略以得体的方式致意问候。

青少年应该从年轻时就努力养成讲礼貌、使用雅语、礼貌用语的习惯,避免说粗话俗语,更不能张口骂人。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将大有益处,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体民族素质也会大有益处。

二、称呼礼仪

交际场合,人们见面彼此要打招呼,书信往来要有个开头称谓,这里都首先要碰到一个称呼问题。可以说称呼是沟通人际关系的第一座桥梁。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因民族习俗、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不同,称呼差别很大。但应当注意,称呼一定要合乎礼节习俗。

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热情、谦虚、合乎礼节的称呼他人,正是表达了对他人的人格、身份、地位的尊重和敬意。同时也是表现称呼人自己文化、礼仪修养的一种方式。

1.我国的称呼习惯

过去我国为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使用比较普遍的称呼是“同志”,无论何种职业、年龄、地位的人均可称呼为“同志”。“同志”一词,原本指“志同道合”之意。这种称呼,没有尊卑贵贱之分,除亲戚之外,都可以使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同志”的称呼显得单调,“小姐”、“先生”、“女士”等国际通用称呼多起来。特别是在商界、企业界、社交场合这种称呼使用更多些,这更有利于提高交际效果。但政界仍多使用“同志”这一称呼。

我国还有一些常用习惯称谓:对与自己比较熟悉的同辈人称老

姓“如”老张老王“比自己年长且德高望众者称”姓

老“如:李老赵老“比自己年龄轻、身份低者称”小

姓“如”小刘小王。

在知识界、教育界、艺术部门常称“老师”、“先生”,对学校教职员工统称为老师。与一些职位特征比较明确的人交往时通常称其职称或姓

职称“如在医院称”李大夫王医生“对国家干部和有明确职衔的人通常的称呼是”姓

职衔“如”李书记张校长王主任叶教授赵厂长(经理)王警官(法官)等等。

对于比较熟悉的同学、战友、同事、朋友的称呼则应以随便亲切为宜,一般可直呼其姓名或不加姓而呼其名。一般来讲,关系越密切,称呼越简单,越随便。

在生活中或非正式场合与某些非亲属但又比较熟悉的人士交往,若以亲属称谓称呼对方能给以亲近、敬重之感,缩短交往之间的心理距离。如王姨、李姐、王兄(哥)、老弟、张伯伯、赵叔叔等等,这种称呼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亲密。

礼仪具有差异性原则,讲究礼仪要因人因场合因习俗而异,越是正式庄重的场合、尊者长者面前、初次相见的人或陌生人面前越要讲究礼仪,很熟很亲密的人之间就不必太客套和过分讲究礼节,关键是把握一个适度。称呼很重要,但使用什么样的称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因人因场合而异,而且称呼的声音、表情都会影响交往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效果,有一条原则必须遵循,那就是称呼要体现尊重对方,合乎礼节风俗。在称呼问题上如果不犯忌,最保险的做法是:在称呼对方之前先询问一下。

需强调指出的是,在书信往来、日常交往(公务或社交)中,一定要认真谨慎地考虑对交往对象的得体称呼问题。

2.国际称呼惯例

在对外交往中,应该严格遵循国际上通行的称呼习惯,不得有丝毫大意,否则会造成交际中的障碍。

按照国际惯例,一般称男子为“先生”,称未婚女子为“小姐”,已婚女子为“夫人”,如不能断定女子的婚姻状况时应该称之为“小姐”,在外交场合女性都可以被称为“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如“玛丽小姐”、“市长先生”、“伯爵夫人”等。

对地位较高的官方人士,一般部长级以上的高级官员,可以称“部长阁下”、“总理先生阁下”、“总统阁下”等等,以视郑重。但有些国家如美国、墨西哥等国,没有称“阁下”的习惯,一般称职衔或先生,对于职位较高的妇女,也可以称其“阁下”。

在君主制国家里,通常称国王、王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为“殿下”。其他有爵位的,以其爵位相称,也可称“先生”或“阁下”。

3.部分国家称呼习俗

不同国家对称呼有不同的礼节要求,参加涉外活动应遵循各国不同的习俗,知晓对方的禁忌。

德国人非常重视礼貌、礼节。初次见面时对德国人一定要称呼其职衔。如果对方是博士,你应不厌其烦地使用“博士”这个称呼,他会很高兴。德国人称“您”与“你”有比较严格的讲究。见面打招呼普遍称对方为“您”,同事之间上班时都互称“您”,如果一个陌生人随随便便称对方为“你”,就是失礼。但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便可称“你”。朋友间的称呼从“您”到“你”,标志着彼此关系密切了一步。在德国,对未婚女子称“夫人”,她也不会感到不快。

美国人不拘礼节。在非正式场合,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也不管地位高低,都喜欢直呼对方名字。小孩子可以若无其事地直呼其父的名字。他们往往一见如故,有时还叫别人的名字。同美国人交往,一般情况下称呼可以随便些,但正式场合则要谨慎行事。比较保险的办法是在不太熟悉对方时先用正式称谓,如称先生、夫人、教授等,等相互熟悉后或对方建议直呼其名时可再改变。美国一些年高资深的大学教授,在学校时愿意学生称呼他为教授,但出了校门就不太在乎了。对不知是否结婚的女子,切忌冒失地以“夫人”相称,当然对已婚女子也不能称小姐。美国及一些国家忌讳说“老”,如果有人称一位老者为“您老”,他会很不高兴。

非洲人把自己的父母看作是最可爱的人。所以他们常称客人为“爸爸”、“妈妈”,认为这是对客人的极大尊敬。他们认为直呼客人的名字是不懂礼貌。在非洲许多国家,当地人见到男外宾叫“爸爸”,遇到女外宾称“妈妈”。在东非地区,这种称呼不仅用于礼仪场合,家庭成员之间也使用这种称呼,有趣的是,父母竟称自己的儿子为“爸爸”,称自己的女儿为“妈妈”。

附:民间各行业崇拜的祖师

理发业祖师 吕洞宾 占卜业祖师 鬼谷子

织布业祖师 黄道婆 蚕丝业祖师 缧 祖

竹匠业祖师 泰 山 木匠业祖师 鲁 班

茶叶业祖师 陆羽中 医业祖师 华 佗

造纸业祖师 蔡 伦 豆腐业祖师 乐 毅

梨园祖师 李隆基 中药祖师 李时珍

裁缝业祖师 轩辕氏 评话祖师 柳敬亭

火腿业祖师 宋泽星 相业祖师 柳 庄

制笔业祖师 蒙 恬 制伞业祖师 鲁 班

三、谈吐原则

言谈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文,才能使交谈达到理想的效果。

1.明确的目的性原则

谈话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交际活动。人们聊天、演讲、辩论、谈判等,无一不是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而进行的。谈话的目的不外乎传递信息或知识、引起注意或兴趣、争取了解或信任、激励或鼓动、说服或劝告等。坚持“有意而言,意尽言止”、“话由旨遣”的原则,明确谈话目的,是取得成功交谈的前提条件。只有目的明确了,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话题和资料,采取何种谈话风格,运用哪些技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临场应变。如果谈话目的不明确,漫无边际,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是失礼的。所以谈话之前,预先想一想要获得的效果并为之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交谈成功的必备条件。

2.对象性和适应性原则

谈话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适应语言表达的环境——即适应语境,话因人异,根据谈话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文化知识水平及思想状况区别对待。昂·玛阿里说:“谈话要看对象,对待特殊人物和一般平民要有所区别,以便使你的话更有说服力,而不是使听者讨厌。”《汉书·艺术志·邓析》中有文:“夫言有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贪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说。”话讲得好不好,不仅要看话语是否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还要看谈话内容是不是符合谈话对象的需要,对方是否乐于接受。比如有人喜欢文学艺术,你若能谈些这方面的新鲜事或新见解,就会遇到知音。不过你若拿这话题去应付任何人,那肯定会遭冷遇,有人会以为你在卖弄,故作文雅;自己有可喜的成就、功绩,请留给愿意与你共享的人说,在交际场合不必逢人便讲;如果你写诗,就留给自己和知音欣赏,能交给报刊或出版社就更好了;朋友碰到了不顺心的事,正在烦恼之中,宜表同情,多加劝导,这时,即使开一个很小的玩笑,也可能引起不快;与残疾人相处,更不宜说有伤对方自尊的话;喜庆场合,谈些天灾人祸、某人去世等倒霉话题不会受人欢迎;遇到正办丧事的人,只应讲些节哀的劝慰话。

总之,交谈中多谈些对方喜欢听的话总是相宜的,人喜则语言易人,包括提建议,提出批评,更要讲究方式、讲究艺术,注意环境与场合,让对方心悦诚服地采纳、接受。

3.分寸性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有分寸,认清自己的身份,适当考虑措辞,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目的,是讲究谈话礼仪应注意的。同时还要注意讲话尽量客观,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不断章取义。讲话尽量真诚,要有善意,尽量不说刻薄挖苦别人的话,不说刺激伤害别人的话。

4.忌谈话题 不谈不问

人家不打听的消息,别随口乱提,人家不提的问题,别信口分析,这也是谈吐礼仪要遵循的原则。

交谈时,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灾祸等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对方主动谈起,应诚意地表示关心、同情,说些有节制的劝慰语。不谈那些荒诞离奇、黄色淫秽的传闻。年龄、婚姻、住址、收入、经历、信仰等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交谈中一般不该径直深入询问。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刨根问底,不经意之间一旦提出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交谈时还应注意不直接批评长辈和身份高的人,注意亲疏有度,“交浅”不“言深”,是一种交际艺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