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足诊自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2 13:25:07

点击下载

作者:《生活坊》编委会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10分钟足诊自疗法

10分钟足诊自疗法试读:

Part 01 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快速定位入门

了解足骨,为快速准确定位打基础

足骨一共有26块,您可以对照下面的图,摸摸自己的脚,了解我们的脚骨,因为在定位反射区时,会依据脚骨来定,如甲状腺,位于双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以及第一跖骨远侧部连成带状。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跖骨,那就很难找到了。

足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

跗骨由7块短骨组成,分为3列,近侧列有距骨和跟骨;远侧列自内向外排列有第1~3楔骨和骰骨,舟骨位于远、近两侧列之间。

跖骨由5块长骨组成。自内侧向外侧排列,分别为第1~5跖骨,每一跖骨由远到近端又分为跖骨头、跖骨颈、跖骨体、跖骨底四部分。

趾骨由14块长骨组成。拇趾为2节趾骨,其余4趾均为3节趾骨。

足部反射区的快速定位与主治

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

把两只脚合在一起,身体各部分在足部的投影区就像一个坐着的人。

1.脚拇趾相当于人的头部。

2.左脚与左半身相对应,右脚与右半身相对应。

3.头部与脚趾相对应,胸部与脚掌的前半部相对应,腹部与脚掌的中部相对应,盆腔与脚跟相对应。

4.脚的内侧,相当于人体的正中线,也就是人体的脊柱。

5.脚的外侧,相当于人体的外侧。

6.脚的背侧相当于人体的正面。

足部对应反射区

1.足拇趾相当于人的头部。

2.足掌相当于胸部,包括肺、支气管与心脏反射区。

3.足心相当于腹部,包括胃、肠、胰、肾等反射区,其中右足有肝、胆反射区,左足还有心、脾反射区。

4.足跟部相当于人的盆腔,包括女性的卵巢、子宫、阴道,或男性的睾丸、前列腺,以及膀胱、尿道、肛门等反射区。

5.足底相当于背部,其足弓类似于人的脊柱,从上到下依次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反射区。

6.双足外侧是人体肩、肘、膝的反射区。

7.双足背相当于胸腹部。

8.从足的侧面看,相当于一个人的侧面像。拇趾相当于头部,拇趾背侧为面部,拇趾跖侧为头后部,拇趾根部相当于颈,向下依次为胸、腰、骶、臀等反射区,踝关节相当于髋关节。

足部反射区的特性

具体总结一下,足反射区的分布具有对称性、整体性、特殊性及交叉性的规律:

对称性

人体的某些器官是成对存在的,如眼睛、肾脏等。凡是成对存在且左右对称的组织器官,其反射区在双足上也是呈对称分布的,如斜方肌、肺、肾、输尿管、腹股沟、坐骨神经、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平衡器官、肩胛骨、肋骨等,左足上有,右足上相对应的区域也有。

整体性

人体除有双器官外,还有一些单个的器官,如心、肝、脾等只有一个,人体双足并在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才能完整地代表全身的信息。如人体偏于左侧的单个器官,它的反射区就在左足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偏于右侧的单个器官,它的反射区就在右足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特殊性

有些器官,它既不靠身体的左侧,也不靠身体的右侧,而是位于或接近于人体的前正中线或后正中线的位置,如鼻、气管、咽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这些器官所对应的反射区在双足部并拢后的中间,其分布也呈“对称性”。

交叉性

由于神经系统在颈项以上的分布呈交叉状态,而双足足趾部分是人体头部的反射区,因此,在足趾上的反射区与对应的组织、器官也具有交叉对应的关系。如左眼、左耳、左侧鼻部、左侧三叉神经等部位发生病变时,应对右足上相对应的反射区进行按摩,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反之也是这样。

足部反射区的快速定位与主治

大脑

●位置:双足大拇趾第一节底部肉球处。左半大脑反射区在右足上,右半大脑反射区在左足上。

●主治: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高血压、脑血管病变、脑性偏瘫、视觉受损、神经衰弱、帕金森氏综合征等。

额窦

●位置:双足五趾靠尖端约1cm的范围内。左额窦反射区在右足上,右额窦反射区在左足上。

●主治:前头痛、头顶痛,眼、耳、鼻和鼻窦的疾患。

小脑、脑干

●位置:双足拇趾近节基底部外侧面。脑干反射区在右足上,右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左足上。

●主治: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及小脑萎缩引起的共济失调、帕金森氏综合征。

垂体

●位置:足底双拇趾趾腹的中间偏内侧一点(脑反射区深处)。

主治:内分泌失调的疾患、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腺功能失调等,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三叉神经

●位置:双足拇趾第一节的外侧约45度角,在小脑反射区前方。

●主治:偏头痛、眼眶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及面颊、唇鼻诱发的神经痛等。

●位置:双足拇趾腹内侧延伸到拇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间关节前。

●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出血、鼻窦炎、鼻息肉、上呼吸道疾患等。

颈项

●位置:双足底大拇趾根部。

●主治:颈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软组织损伤、高血压、落枕、颈椎病及消化道疾病。

●位置:双足第二趾与第三趾中部与根部(包括足底和足背两个位置)。左眼反射区在右足上,右眼反射区在左足上。

●主治: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老花眼、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和眼底的病变。

●位置:双足第四趾与第五趾的中部和根部。左耳反射区在右足上,右耳反射区在左足上。

●主治:各种耳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等)及鼻咽癌、眩晕、晕车、晕船等。

●位置:双足足底外侧,小趾骨与跖骨关节处,及足背的小趾骨外缘与凸起趾骨与跖骨关节处。左肩反射区在右足,右肩反射区在左足。

●主治:肩周炎、肩颈综合征、手臂麻木、习惯性肩关节脱臼、髋关节等疾患。

斜方肌

●位置:双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宽约1指的横带状区域。

●主治:颈、肩、背疼痛、手无力、手酸麻、落枕等疾患。

甲状腺

●位置:双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以及第一跖骨远侧部连成带状。

●主治:甲状腺疾患(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肿大等)、心脏病、肥胖症等,能促进儿童长高。

甲状旁腺

●位置:双足内侧缘第一跖趾关节前方的凹陷处。

●主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佝偻病、低钙性肌肉痉挛、白内障、心悸、失眠、癫痫等疾患。

肺、支气管

●位置:斜方肌反射区后方,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到肩反射区处约一横指宽的带状区域。支气管敏感带位于肺反射区中部向第三趾延伸之区带。

●主治:肺与支气管的疾患(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哮喘等)、鼻病、皮肤病、心脏病、便秘、腹泻等。

●位置:双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约一横指幅宽。

●主治:胃部疾患(如胃炎、胃溃疡、胃胀气、胃肿瘤、胃下垂等)、消化不良、胰腺炎、糖尿病、胆囊疾患等。

十二指肠

●位置:双足底第一跖骨近端,胃反射区下方。

●主治:十二指肠疾病(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憩室等)、腹部饱胀、消化不良等。

●位置:双足底第一跖骨体中下段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交会处。

●主治: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等)、消化不良、糖尿病。

●位置:右足底第四、五跖骨间肺反射区的下方及足背上与该区域相对应的位置。

●主治:肝脏病(如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功能不全等)、血液疾病、高血脂、扭伤、眼疾、眩晕、指甲疾病、肾脏病等。

胆囊

●位置:右足底第三、四趾间画一竖线,肩关节反射区画一横线,两线的交界处即为胆囊反射区。

●主治: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肝脏病、失眠、惊恐不宁、肝胆湿热引起的皮肤病、痤疮等。

腹腔神经丛

●位置:双足底第二、三跖骨之间,肾反射区的周围。

●主治:胃肠神经官能症、生殖系统疾患、更年期综合征、失眠。

肾上腺

●位置:双足底第二、三跖骨之间,“人”字形交叉点下凹陷处附近。

●主治:肾上腺疾病(肾上腺机能亢进或低下)、各种感染、炎症、各种过敏性疾病、哮喘、风湿病、心律不齐、昏厥、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

●位置:双足底第二、三跖骨近端的1/2,即足底的前中央凹陷处。

●主治:人体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结石、肾肿瘤、肾功能不全等),除此之外,还对高血压、贫血、慢性支气管炎、骨折、斑秃、耳鸣、眩晕、水肿等均有辅助治疗效果,宜常按。

输尿管

●位置:双足底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约1寸长呈弧线状的一个区域。

●主治:输尿管结石、尿道炎症、输尿管积水狭窄、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到跟骨的凹陷处。为升结染等。

膀胱

●位置:内踝前下方双足内侧舟骨下方,拇展肌侧旁。

●主治: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膀胱炎及其他泌尿系统的疾患。

小肠

●位置:双足底楔骨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所包围区域。

●主治:小肠炎症、腹泻、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胃胀痛、心律失常、心慌、气短、失眠、精神委靡等疾患。

盲肠、阑尾

●位置:右足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

●主治:阑尾炎、下腹胀气等。

回盲瓣

●位置:于右足足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上方。

●主治:下腹胀气、回盲瓣功能失常。

升结肠

●位置:右足足底小肠反射区的外侧,与足外侧缘平行,从足跟前缘至第五跖骨底的带状区域。

●主治:结肠炎、便秘、腹泻、便血、腹痛、结肠肿瘤等。

横结肠

●位置:双足底中间第1~5跖骨底部与楔骨(即内、中、外侧楔骨)、骰骨交界处,横越足底的带状区域。

●主治:便秘、腹泻、腹痛、结肠炎等。

降结肠

●位置:左足足底第五跖骨底沿骰骨外缘至跟骨前缘外侧,与足外侧平行的竖带状区域。

●主治:便秘、腹泻、腹痛、结肠炎。

乙状结肠、直肠

●位置:左足底跟骨前缘直肠反射区的末端,约近于足底内侧拇展肌外侧缘。

●主治:直肠炎、直肠癌、便秘、肠胃胀气、胃痛、胃痉挛、乙状结肠炎、结肠炎等。

肛门

●位置:左足底跟骨前缘的带状区域。

●主治:直肠癌、肛周炎、痔疮、肛裂、便血、便秘、肛门脱垂。

心脏

●位置:左足底肺反射区下方,第4、5跖骨头之间,与肩关节反射区平行。

●主治: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衰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高血压、失眠、盗汗、舌炎、肺部疾患等。

●位置:左足底第四、五跖骨之间,距心脏反射区正下方一横指。

●主治:发热、炎症、贫血、高血压、肌肉酸痛、舌炎、唇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病、增强免疫力及抗癌能力等。

膝关节

●位置:双足外侧第五跖骨与跟骨之间凹陷处,为足后跟骨之三角凹陷区域。

●主治:对于膝关节受伤、膝关节炎、膝关节痛、半月板损伤、肘关节病变等疾患均有辅助治疗效果。需要提醒,膝关节有骨刺的情况下,常按此区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生殖腺

●位置:位置之一位于双足底跟骨的中央;另一位置在跟骨外侧踝骨后下方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女性此三角形的直角边为卵巢敏感区。

●主治:男女性功能低下、男女不孕症、月经不调、前列腺肥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下腹部

●位置:双足腓骨外侧后方,自足外侧踝后起向上延伸四拇指的带状凹陷区域。

●主治:痛经、月经期紧张、月经周期不规则、男女腹部冷痛、性冷淡及其他生殖系统的疾病。

髋关节、股关节

●位置:双足踝下之弧形区域。外踝下为髋关节,内踝下为股关节。

●主治:髋关节疼痛、股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肩关节疼痛、腰背痛等。

上身淋巴结

●位置:双足外侧踝关节前由距骨、舟骨间构成的凹陷处。

●主治:各种炎症、发热、囊肿、肌瘤、免疫力低下、癌症等。

下身淋巴结

●位置:双足内侧踝关节前,由距骨、舟骨间构成之凹陷部位。

●主治:各种炎症、发热、下肢浮肿、踝部肿胀、囊肿、肌瘤、免疫力低下、癌症等。

胸部淋巴结

●位置:双足背第一跖骨及第二跖骨间缝处。

●主治:各种炎症,发热、囊肿、癌症、肿瘤、乳腺炎、乳房或胸部肿块、胸痛、免疫力低下等疾患。

内耳迷路

●位置:双足足背第四、五跖骨间缝的远端1/2区域。

●主治:头晕、晕车、晕船、美尼尔氏综合征、耳鸣、内耳功能减退、高血压、低血压、平衡障碍等。

胸部及乳房

●位置:双足背第二、三、四跖骨形成的区域。

●主治:胸部疾患、肺部疾患、食道疾患、心脏病、乳癌、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囊肿、胸闷、乳汁分泌不足、胸部受伤、重症肌无力等。

横膈膜

●位置:双足背跖骨、楔骨、骰骨关节形成的带状区域,横跨足背左右的部位。

●主治:打呃、膈肌痉挛引起的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

扁桃体

●位置:双足足背拇趾第二节,肌腱的左右两旁。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疾病(扁桃体肥大、化脓等),可有消炎、增加防御能力和抗癌之功能。

下颌

●位置:双足拇趾第一趾骨关节横纹下方的带状区域。

●主治: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牙痛、下颌发炎、下颌关节炎、打鼾等。

上颌

●位置:双足拇趾第一趾骨关节横纹上方的带状区域。

●主治: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牙痛、上腭感染、上颌发炎、打鼾等。

喉、支气管

●位置:双足背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关节靠拇趾下方区域。

●主治:气管炎、咽喉炎、咳嗽、气喘、感冒等疾患。

腹股沟

●位置:双足背盆腔淋巴腺反射区上方约一指宽距离之处。

●主治:生殖系统方面的病变、男女性功能低下、男女性冷淡以及男性前列腺肥大等疾患。另外,女性希望延年益寿的愿望也可以通过按摩此穴来达到,有抗衰老的作用。

前列腺、子宫

●位置:双足跟骨内侧,踝骨下方的三角形区域。

●主治: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尿频、排尿困难、尿道疼痛、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发育异常、痛经、子宫癌、子宫下垂、白带过多、高血压等疾患。

尿道、阴道、阴茎

●位置:双足跟内侧,自膀胱反射区向上延伸至距骨与跟骨之间的缝隙之处。

●主治:尿道炎、白带增多、生殖器官系统疾病。

直肠、肛门

●位置:双足胫骨内侧后方与肌腱间的凹陷中,踝骨后方起约四指幅宽之长度带状区域。

●主治:对于痔疮、直肠癌、便秘、直肠炎、静脉曲张、腹痛等疾患均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颈椎

●位置:双足弓内侧,拇趾第二趾骨远端内侧1/2处。

●主治:颈椎病、颈项僵硬或酸痛、落枕等疾患。

胸椎

●位置:双足弓内侧,第一楔骨至舟骨之下方,上接胸椎反射区,下接骶骨反射区。

●主治:背痛及背部各种病症,胸椎间盘突出及胸椎各种病变。

腰椎

●位置:双足弓内侧,沿第一跖骨下方与楔骨的交界处。

●主治:腰背酸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以及腰椎之各种病变。

骶骨

●位置:双足弓内侧,从距骨下方到跟骨止,前接腰椎反射区,后连内尾骨反射区。

●主治:坐骨神经痛、骶骨损伤(挫伤、摔伤、跌打伤)、便秘等。

内尾骨

●位置:双足跟骨内侧,沿跟骨结节向后方内侧的一带状区域。

●主治: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和生殖系统疾患等。

外尾骨

●位置:双足跟骨外侧,沿跟骨结节向后方外侧的一带状区域。

●主治: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和生殖系统疾患等。

肩胛骨

●位置:双足背第四、五跖骨的近端1/2位置,与骰骨关节连成一叉状。

●主治:肩周炎、颈肩综合征、肩胛酸痛、肩关节活动障碍等。

肘关节

●位置:双足外侧第五跖骨和楔骨关节凸起范围。

●主治:肘关节外伤、脱臼、网球肘、肘关节酸痛、膝关节痛等。

肋骨

●位置:双足背第一楔骨与舟骨之间区域为内侧肋骨反射区;在第三楔骨与骰骨之间凹陷区域为外侧肋骨反射区。

●主治:肋软骨炎、肋膜炎、肋骨之各种病变(如胸闷、胸痛、肋骨受伤等疾病)及肩痛等。

坐骨神经

●位置:双足内、外踝关节沿胫骨和腓骨后侧延伸近膝关节、脚窝的位置。

●主治: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膝和小腿部疼痛、糖尿病等疾病。

足部穴位的快速定位与主治

足部分布有11条经脉或络脉,每一只脚上还分布着大约38处腧穴,其中经穴33处,奇穴5处。足部的腧穴几乎全部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是经气出入的五输穴,或是与内脏以及奇经八脉有着密切联系的原穴、郄穴。

足阳明胃经

解溪

●位置: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中,位于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①下肢痿痹、踝关节病、足下垂等下肢、踝关节疾患;②头痛、眩晕;③癫狂;④腹胀、便秘。

冲阳

●位置:在足背最高处,位于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①胃痛;②口眼歪斜;③癫狂病。

陷谷

●位置:足背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第二、三跖骨结合后凹陷处。

●主治:①面肿、水肿等水液输布失常性疾患;②足背部红肿疼痛;③肠鸣腹痛。

内庭

●位置:足背第二、三趾骨间缝纹端。

●主治:①齿痛、鼻衄、咽喉肿痛等五官热性疾病;②热病;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症;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厉兑

●位置:第二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①鼻衄、齿痛、咽喉肿痛等实热性五官病症;②热病;③多梦、癫狂等神志疾患。

足太阳膀胱经

昆仑

●位置:外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

●主治:①后头痛、项痛、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等痛证;②癫痫;③滞产。

仆参

●位置:昆仑穴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

●主治:①下肢痿痹、足跟痛;②癫痫。

申脉

●位置: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痫狂证、失眠等神志疾患;③腰酸腿痛。

金门

●位置:申脉穴前方,骰骨外侧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等痛证;②癫痫;③小儿惊风。

京骨

●位置:第一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头痛、项强;②腰腿痛;③癫痫。

束骨

●位置:第五跖骨小头的后缘,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头痛、目眩等头部疾病;②腰骶痛;③癫狂。

足通骨

●位置:第五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头痛;②鼻衄;③癫痫。

至阴

●位置: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的位置。

●主治: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痛、目眩;③鼻塞、鼻衄。

足少阳胆经

丘墟

●位置: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颈项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疟疾。

足临泣

●位置: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遗溺、乳痈、瘰疬、疟疾、足跗疼痛。

地五会

●位置: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跖趾本节)的后方,第四、五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胁痛、乳痈、内伤吐血、足背肿痛。

侠溪

●位置:在足背外侧,当第四、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热病、胁肋疼痛、乳痈。

足窍阴

●位置:在足第四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咳逆、月经不调。

足太阴脾经

隐白

●位置: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症;③癫狂、多梦;④惊风;⑤腹满、暴泻。

大都

●位置:足大趾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腹胀、胃痛、呕吐、腹泻、便秘等脾胃病症;②热病、无汗。

太白

●位置: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胃痛、便秘等脾胃疾病;②体重节痛。

●操作:直刺0.5~0.8寸。

公孙

●位置:在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胃痛、腹痛、腹泻、呕吐、痢疾等脾胃肠腹病症;②心烦失眠、狂症等神志病症;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症。

商丘

●位置: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①腹胀、腹泻等;②黄疸;③足踝痛。

足少阴肾经

涌泉

●位置:足跖趾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底凹陷处。

●主治:①昏厥、中暑等;②头晕、失眠;③咯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症;④小便难、小便不利。

然谷

●位置: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主治:①月经不调、子宫脱垂、阴痒、白浊等妇科病症;②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③咯血、咽喉肿痛;④消渴;⑤腹泻;⑥小儿脐风、口噤。

太溪

●位置: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耳鸣、耳聋、齿痛等阴虚性五官病症;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④消渴、便秘、小便频数;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

大钟

●位置:太溪穴下0.5寸稍后,当跟骨结节内侧上缘。

●主治:①痴呆;②癃闭、遗尿、便秘;③月经不调;④咯血、气喘;⑤腰脊强痛、足跟痛。

水泉

●位置:太溪穴直下1寸当跟骨节结内侧上缘。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子宫脱垂等妇科疾病;②小便不利。

照海

●位置: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①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子宫脱垂等妇科病症;④小便频数、癃闭。

足厥阴肝经

大敦

●位置: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疝气、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阴挺、癫痫。

行间

●位置:在足背侧,当第一、第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胁痛、疝气、小便不利、崩漏、癫痫、月经不调、带下、中风。

太冲

●位置: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

中封

●位置: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和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疝气、遗精、小便不利、腹痛、内踝肿痛。

奇穴

内踝尖

●位置:在足内侧面,内踝凸起处。

●主治:①牙痛、扁桃体炎;②小儿不语;③霍乱;④转筋。

外踝尖

●位置:足外侧面,外踝凸起处。

●主治:①脚趾拘急、踝关节肿痛;②脚气;③牙痛。

八风

●位置:在足背侧,第一至第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足4穴,左右共8穴。

●主治:①足趾肿痛,趾痛;②毒蛇咬伤;③脚气。

独阴

●位置:在足底,足第二趾远侧趾骨间关节横纹的中点。

●主治:①胸胁痛、卒心痛;②月经不调;③疝气。

气端

●位置:在足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主治:①足趾麻木、足背红肿疼痛;②卒中。

常用小腿部穴位的快速定位与主治

针灸或推拿治疗疾病的时候,除了在足局部穴位进行针刺或按摩,往往还要取邻近部位的穴,甚至取远端的穴治疗。因为经络是遍布人体上下左右内外的,即所谓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小腿部距离足部最近,上面分布有合穴、下合穴、郄穴、络穴等与人体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的穴位,所以在按摩足穴的同时,多配合小腿部的腧穴一同按摩,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另外足浴时,水深多浸泡至小腿,也是这个道理。

足三里

●位置:犊鼻穴(即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症;②下肢痿痹症;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病;⑤虚劳诸症,为强壮保健要穴。

丰隆

●位置: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咳嗽痰多等痰饮病症;④下肢痿痹。

上巨虚

●位置:在位于犊鼻下6寸,足三里下3寸的位置。

●主治:①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等胃肠疾病;②下肢痿痹。

下巨虚

●位置:上巨虚下3寸。

●主治:①腹痛、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症;②下肢痿痹;③乳痈。

阴陵泉

●位置:胫骨内侧踝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症;②膝痛、膝关节肿痛等。

三阴交

●位置: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的位置。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症;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阴虚诸证;⑥下肢痿痹。

阳陵泉

●位置: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胁痛、口苦、呕吐、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脚气、黄疸、小儿惊风。

Part 02 快速了解足部诊断方法

足部望诊观色形知疾病

足部望诊是指用眼睛观察病人足部的外在情况,有无颜色的变化、形态的改变,从而推测脏腑或官窍有何问题,是否存在患病先兆。

足部色诊

什么是足部色诊

就是观察足部色泽荣华与枯槁。

按照中医理论,白、青、黄、红、黑色为“五色”,分别与肺、肝、脾、心、肾“五脏”有密切的关系。

足部不同的颜色反映机体什么状况

双足底颜色呈苍白无血色:提示机体血液循环不好或肺脏功能疾患或患有糖尿病。双足底颜色呈泛黄色:提示机体脾功能先天或后天不足,表现为免疫力低下,机体易疲劳、困乏,易患感冒病。

双足底颜色呈绿黄色,且色素沉着:提示机体肝胆器官患病症兆。

双足拇趾腹部位出现暗紫色斑:提示脑血管的病变或脑部血管功能的异常。

足部反射区异常:因车祸受伤,在出事10~24小时后,如在足部反射区出现淤血状的蓝色斑点或蛛网状斑纹:提示该人足部反射区所对应的脏器可能受了内伤。

双足足底出现像柿饼霜样的白色物质:提示该人可能患有糖尿病。

趾甲青紫:说明人体循环系统有障碍。

趾甲下有淤斑:说明有出血性隐患。

足部反射区的快速定位与主治

足部形诊

把两只脚合在一起,身体各部分在足部的投影区就像一个坐着的人。

足部形诊就是观察足部形态的改变。足部形态异常会传递给您很多信息。

趾甲形态异常

趾甲有纵沟,不平,薄软,剥脱:提示营养不良或肝肾疾病。

趾甲畸形,如嵌甲:提示神经系统有病及失眠。

趾甲下有一条或数条纵行黑线:提示内分泌失调、痛经、月经紊乱。

趾甲变形:说明脏腑功能失调。

双足拇趾甲向上翘者:常提示眼病的表现,多见于近视、散光等;五个趾甲均向上翘,患者常见神经衰弱。

足部骨骼构造异常

足部出现畸形,如扁平足、马蹄足、仰趾足、平跃足、内翻足、外翻足和内收足等,都可能导致有关脏腑器官发生病理变化。

扁平足:左足扁平,提示心脏功能改变;右足扁平提示对胆道、胆囊有影响;双足扁平提示脊柱病变。

拇趾外翻:常对甲状腺、颈椎有影响。

拇趾及其他足趾变形:提示头部、牙齿可能出现病变。

内、外踝骨损伤或充血:可能会给盆腔、髋关节带来不利影响。

足部关节屈伸运动异常

足的屈伸:过屈为阴病,过伸为阳病;不能屈者为筋病,提示肝的功能失常;不能伸者为骨病,伸屈不利者,提示机体肾亏损。

双足第一、二趾关节不能做屈动作:提示机体患胃部肿瘤的征兆。

左足大拇趾腹坚硬,趾腹顶端像笔尖般,第二足趾的跖趾关节不能屈曲:提示机体患胃部恶性肿瘤的征兆。

足形大小、厚薄、胖瘦异常

足形大小、厚薄、胖瘦以与人体比例适中为正常。《望诊遵经》中说:“胫枯脚小者,脾胃之虚……”形盛则有余,为气血旺盛的表现。干瘦则不足,提示气血亏损、体质衰弱、精力不充沛。干瘦无华之脚,常是失眠、精力耗损的表现。足趾长大,足部宽厚实者,主寿;足趾瘦短,足部狭窄薄小者,主夭;足小趾粗大厚实者,肾气多盛;足小趾细小皮薄者,肾气多衰;足皮厚且红润者,肾气充盛。

双足大拇趾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干瘪,失去正常弹性:提示脑动脉硬化症、脑供血不足,甚至可能患有大脑软化症、大脑萎缩症的征兆。

双大拇趾薄而无力:提示机体胰脏功能虚弱,容易患糖尿病的征兆。

双足大拇趾柔软肥胖,趾腹呈山形凸凹不平:提示机体患肝炎并伴已有症状征兆。

左足大拇趾尖端(肉球的顶端)像笔尖般并发硬:提示机体患严重脾胃虚弱的征兆。

右足大拇趾上翘:提示肝功能不正常征兆;右足大拇趾肿胀,提示肝脏肿大征兆;右足大拇趾腹尖端有硬结节,提示患肝硬化征兆。

足部的组织形态、皮肤形态异常

足部的组织形态异常,多指其充血、水肿。

水肿

①双足部及踝关节周围出现的水肿现象,逐渐延伸至膝关节部位:提示心脏疾患征兆。

②双足部及脸部都出现浮肿:提示肾脏疾患征兆。

③双足踝关节、跟腱及足两侧肿胀且充血:多为胸廓或盆腔脏器疾患征兆。

④双足肿,两膝如斗者,胃气欲绝。

⑤足背肿胀,休息后减轻:多属脾虚水湿下注。

⑥踝部周围水肿:提示肾脏、心脏或循环系统疾患,多有心力衰竭、急慢性肾炎、静脉或淋巴管阻塞症等。

⑦孕期水肿:妇女妊娠晚期出现脚掌部水肿,渐及下肢,延至周身头面,皮薄光亮的,称为水肿。如果以指按压,其压痕不容易起的,又称为脆脚,多因平素脾肾阳虚,复因胎体逐渐生长,气机不畅,运化敷布失职,水湿泛滥,流于足部而成。

血管充血、出血

①双足大拇趾端有针刺样出血点:提示可能患脑血管硬化症,并有毛细血管破裂、中风、偏瘫的征兆。

②双足大拇趾端有黄褐色(陈旧性)出血点,提示脑血管硬化并曾经有过轻微脑部毛细血管破裂的征兆;有暗红色(新鲜性)出血点,提示脑血管硬化并伴有近期脑部毛细血管破裂的征兆;有明显的暗红色小血块出现,则提示近期有脑溢血、偏瘫的明显征兆,特别是高血压患者。

③双足内侧脊椎反射区处有明显的蓝色毛细血管丛:提示肠胃功能紊乱。

④双足内侧脊椎反射区处有明显的蓝色毛细血管丛:在毛细血管丛的末端有出血点:提示胃肠部肿瘤的征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