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游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2 13:58:58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当心游戏

当心游戏试读:

当心游戏(一)

杨辉/编著

内容提要

不错,我们喜欢游戏,我们热爱游戏,我们把游戏当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甚至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到游戏中去,游戏是极其让人快乐的!可是,你是否曾经注意到,在你痛快淋漓地游戏的时候,在你因为游戏而“废寝忘食”的时候,你的身体健康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向你发出了“严重警告”!有鉴于此,我们制作了这个专题,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游戏只是“游戏”,而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1.一网虫连打游戏三昼夜 突发“暴盲”险些失明

晨报成都专讯

前日上午10时许,成都市某公司员工张翔(化名)在家里打游戏时,突然视线模糊,随即竟什么也看不见了。医生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超长时间上网引起的。张翔承认,他在电脑前连续“战斗”了60小时。

张翔今年23岁,在成都一家物管公司上班,平时酷爱打传奇游戏。这次放长假,他决定躲在屋里好好过把游戏瘾。从1日晚10时开始,他坐到电脑前开始恶战,通宵连续作战不下线直到前天上午10时许,前天早晨10时许,他突然感到眼球疼痛难忍,眼前变得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了。

医生初步诊断他可能患了“暴盲”症。经医生努力,3小时后,张翔才“重见光明”。张翔的主治医生徐医生告诉记者,“暴盲”经治疗一般不会失明,但视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2.韩国一网民通宵玩游戏心脏病发作死亡

本报讯

韩国一名电脑游戏发烧友,由于过分沉溺于互联网上的游戏,长期承受沉重的精神压力,9日心脏病发作死亡。

这名37岁的死者在釜山开设了一家电脑游戏厅。8日晚上,他整夜都在店内玩互联网游戏,鏖战10多个小时,次日上午,终因体力不支昏倒在地。当人们发现他时,他已死亡。警方估计,死者是由于过度疲劳和承受精神压力,导致心脏病突发死亡的。

目前,虽然医学专家还没有肯定玩电脑会引发突发性心脏病,但他们认为死者可能是原先就有心脏问题,在长时间玩电脑游戏后导致原来未曾发作的心脏问题恶化。医学专家指出,玩刺激性电脑游戏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增加,心跳加速,长时间停留在这一状态,就会造成如血管硬化、心律不齐等轻微心脏病恶化。此外,电脑游戏中的光线不断变化,会刺激人的大脑。如果负荷过重就有可能导致癫痫。

3.通宵游戏

——某学生瘁死!

我市准川一中178班学生曾强一连泡吧十几天,视力由1.2下降到0.2。今年4月,我省新邵县一名十三岁小学生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在网吧玩电游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强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打斗,游戏者血压身高,心跳过速,又加上过度疲劳,最后瘁死网吧。2001年5月中旬,浏阳一名12岁小学生在网吧泡3天3夜,饿了喝口水,困了伏在电脑桌上打个盹,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当家人找到他时,身体已极度虚脱,几近死亡。由于网迷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巅疯地步。由于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电游、网吧空气混蚀,人口密度大,烟味、食物味、汗臭味,味味俱全,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声声刺耳,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所以一般玩通宵电游的网迷走出网吧时,眼睛胀红,蓬头垢面,两腿发软,形似缟素。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地泡网吧,其对身体的危害不会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害言耸听。

4.沉迷电玩男生失踪两周

13岁的叛逆男生,因沉迷于坊间的电脑游戏而离家出走,3天后被母亲揪了回来,不料,还没走到门口又再次逃跑,至今已有两个星期,仍然下落不明。

这名让母亲担心不已的孩子王贵龙(13岁,学生),自从染上了电脑游戏“瘾”之后,整天逗留在坊间的电脑游戏中心,甚至为了电脑游戏而离家出走。

母亲王女士(35岁,家庭主妇)受访时说,儿子贵龙在上个星期五(8月17日)乘她洗澡时又偷偷溜走,当她出来时,孩子已经不知所踪。

王女士和两名儿子住在马西岭通道第30座组屋。

王女士说,当天晚上8时左右,她在浴室里听到有人开门出去的声音,出来后便发现孩子不见了,此外,她皮包内的30元和家里的钥匙也不翼而飞。

王女士去报案,向警方寻求协助。“这已经不是贵龙第一次离家出走了,以前,他最多是出去一两天就会回家。这次,已经两个星期了,仍然没有回来。”

王女士说,贵龙非常沉迷电脑游戏,为了玩,他可以连家都不回,成绩也一落千丈,无心向学,偷钱撒谎都是为了玩电脑游戏,打他、骂他都没有用。

据悉,8月20日(星期一),王女士曾在一家购物中心发现了儿子的踪迹,并和警员到场把孩子带到警察局,事后便把孩子揪回家。“当我们走到附近组屋时,贵龙突然拔腿就跑,并且快速地拐过一个弯,就不见他的踪影了,直到现在仍音讯全无。”

男生外表斯文,性格却非常叛逆。

王女士说,贵龙这个孩子,外表虽然斯文沉默,但性格却相当叛逆。“他总爱和我唱反调,我要他这样做,他就偏偏那样做,好像要故意气我似的。”

王女士说,儿子平时在家也甚少与家人讲话,因此,家人都不知道他心理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常常趁我不注意时,偷偷去翻我的钱包,拿走里边的钱,有时偷80元,有时偷百多元,偷到的钱都拿去玩电脑游戏。”

除了偷母亲的钱去玩乐之外,贵龙也时常对母亲撒谎,佯称说学校有课外活动或补习,必须留在学校,实际上,他是偷偷溜去电脑游戏中心。玩太迟不敢回家,男生楼梯口过夜。

王女士告诉记者,好玩的贵龙,在迷上电脑游戏前,就经常因为出外玩乐而没有回家。自六年级开始迷上电脑游戏后,情况就更严重了。“他玩到三更半夜,可能是怕我骂他,便不敢直接回家,宁愿在对面座组屋的楼梯口过夜。第二天早上,如果不见他的踪影,我就到对面的组屋楼梯口,逐层寻找。”

王女士说,她在几年前就为贵龙买了一台电脑,此外,电脑内也安装了一些游戏,但贵龙还是常常往游戏中心跑。“儿子曾经告诉我,在家里一个人玩电脑游戏不够刺激,和外头比较,简直是天渊之别。”

王女士希望公众人士若有儿子贵龙的下落,马上联络通知警方。

5.玩游戏进餐不规律引起胃肠病

或许你是个编程员、网页制作者,或许是电脑迷、游戏迷、网虫,但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自觉或是不自觉,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会经常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右手握持鼠标,双眼紧盯屏幕……也许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眼睛经常干涩模糊、面部皮肤干皱不适、脊柱背腰痠痛手发麻等诸多的症状,是由于长时间操作电脑造成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近来经常感到胃痛或胃中不适,总想打嗝(嗳气),烧心,吐酸水,不觉得饿,吃一口就胃部饱胀,嘴里干、苦、涩并伴有不好的味道,大便不是稀就是干,要不就是不痛快……噢……难道说,长时间操作电脑,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不成?

我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经常长时间操作电脑,对胃肠道消化吸收有不良的影响。为此,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但没有找到有关电脑网络导致胃肠道疾病的直接的相关研究报导。就这个问题,我又于2002年1月初,在我的胃肠康复网上搞了一个在线调查,截止2002年3月13日,就有507位朋友热心地参与了投票,其中认为“长时间工作或游戏于电脑前对胃肠消化有不良影响”的朋友占绝大多数(77.1%)。这个结果与我当初的设想是一致的。下面,我就将自己的体会(我也是电脑迷)和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认识整理一下,概括为:长时间操作电脑,导致不良情绪、饮食失节(包括“洁”)、作息混乱和运动减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现向大家介绍如下,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带来不良情绪

电脑工作者们的工作真是十分辛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的工作方式、单一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不胜其烦,常常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心境不佳,有一种孤独感、“不被重视感”和“不被认同感”;再加上常常需要赶任务,往往夜以继日,加班加点,长时间的工作、较强的工作负荷以及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使他们产生了一些负性情绪:比如急躁、易激动、焦虑、多疑、沮丧等。

形形色色的不良情绪,可使迷走神经兴奋,结果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多,或使皮质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多,皮质类固醇有刺激胃液分泌和减少胃表面粘液生成的作用,因此,可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的粘液保护层(粘液屏障)变得稀薄,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消化性溃疡病;不良情绪还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随之导致肠道运动亢进、平滑肌痉挛,产生腹痛、肠鸣、腹泻等肠道易激综合征的现象;极度兴奋,过度紧张,可兴奋交感神经,从而抑制食欲、减弱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产生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更会因焦虑、紧张、多疑而使肠道运动功能紊乱、血管收缩、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或加重肠壁的炎症和溃疡。精神抑郁或过分激动,会使条件反射发生障碍,支配肠壁的交感神经作用过强,使肠蠕动减弱、分泌减少,因而产生便秘。

2.破坏饮食规律

长期守候在电脑前的人,很少能够按时规律地进餐的。总是不觉饥饿;当感到饥饿的时候,可能已经好几顿没吃了,就用开水泡一包方便面,草草送进胃中了事,如果没有开水,可能就要干嚼了;别人给捎回来一份热腾腾的盒饭,因手头的活儿暂时放不下,所以只好“热饭冷吃”,甚至“新鲜饭放馊了”才吃;有的女士怕饿着,买一大堆零食放在案头,也顾不上洗手,不讲卫生地边干边吃,幽门螺杆菌和其它胃肠道病原体可能就是这样感染的;男士则几块冷肉、两瓶啤酒、一包香烟打发一晚上;困得实在睁不开眼睛,就喝将一杯浓浓的茶或咖啡,机房里饿了好几天,碰上饭局,则轮起腮帮子、甩开大槽牙,风卷残云,大吃二喝,暴饮暴食……

如上种种不卫生、无规律的饮食,加上吸烟饮酒、浓茶咖啡,对胃肠道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搅乱作息时间“哎呀,都几点了!我还没……”这是在电脑机房里、游戏厅内经常能够听到的工作狂、电脑迷,或是游戏迷们发出的惊呼。坐上电脑椅,不知觉间,大段的时间就悄悄溜走了,往往耽误许多事情;确实,很多电脑事业颇有成就者,或电脑游戏的佼佼者,就是凭着这种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忘记时间,乃至忘记自我的精神,花费了大量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而出人头地,成为高手的。但是,这样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行为,是有饽于生物界的自然规律的,它在破坏人体生物钟的同时,也破坏着胃肠道正常有序的分泌和运动功能,使之紊乱、失调,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引起慢性胃肠道疾病。

4.减少体育运动“外面的世界很精采”!你往外瞧:春,万物复苏,公园里晨练的人明显增多了;夏,骄阳似火,人们一拨拨地赶往海滨浴场,投入大海的怀抱;秋,西风渐凉,却阻挡不住爬(香)山观景者;冬,冰天雪地,那滑冰场、滑雪场、冰雕城吸引了多少男女老幼……你再向里看:机房内、网吧中、游戏厅里,那玻璃窗,被厚厚的黑红绒布帘遮蔽得严严实实,昏暗的室内,只有电脑显示器屏幕反射出幽绿的荧光,映照着那一张张青蓝而又消瘦的面庞。此时,他们不知道已经在这个电脑椅上坐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只感觉目涩头昏、口臭胃堵、腰酸腿疼、手凉脚麻;他们决“振作”起来:揉一下红肿沉重的眼皮,打一个阿欠,伸一个懒腰,就又摸索到了鼠标,开始了新一轮的……对此,不知道他们自己是不是觉“很无奈”呢?

经常长时间坐在电脑屏幕前的人,相对的,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就明显地减少了。一个缺少运动的人,他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也会慢慢变差的。经常性的体育锻炼,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各方面功能的增强,包括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增强;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刺激胃肠道消化腺体分泌消化液,因而也就增强了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另外,躯体运动对胃肠道也起到了一定的按摩作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午睡后游一两个小时的泳,才4、5点钟,又感到饥饿了,就是这个道理;我在出门诊时,经常有家长带着不爱运动的、瘦弱的、久治无效的、厌食的、偏食的、挑食的、豆芽菜一样的宝贝孩子们前来就诊,期望吃一些“特效药”就能“药到病除”,食欲旺盛。而我给他们开的第一个治疗处方,往往就是“运动”,就是加强加大运动量,增加运动时间。事实证明,这是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最佳处方。

从以上内容,大家可以看出,经常长时间操作电脑的人,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往往会影响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甚至可以导致慢性胃肠道疾病。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就应该积极纠正上述电脑使用者的种种不卫生、不科学、无规律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保证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电脑工作者和电脑游戏爱好者们,大部分都很年轻,体质、精力、抵抗力都不错,熬几个通宵、吃几餐冷饭,可能不会感到什么太大的不适,因此往往不以为意,我行我素。但是天长日久,由量变到质变,再加上随着年龄增长,胃肠功能日渐衰退,早晚有一天,可能会发生慢性消化道疾病的。到那时,看着餐桌上丰盛的美味佳肴,自己却毫无胃口,由于胃肠不适,引起睡眠障碍和情绪低落,又反过来使胃肠更加难受,形成恶性循环。这个时候,你的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就会悔恨当初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胃肠了。因此,我希望大家一定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愿我们大家身心健康,远离疾病。

6.网吧游戏生意红火 警惕学生假期放松成放纵

新华网天津7月6日电(记者孙洪磊)中、高考已落下帷幕,等待分数和发榜的孩子们大都松了口气,想好好地放松一下。但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身处假期中的很多学生沉湎于上网、打游戏、看电视,不少家长对孩子们过度放松乃至放纵的行为深表担忧。

3日下午,记者在南开区王顶堤附近的一家网吧里看到,许多年轻学生在上网。这家网吧老板说,这两天虽不是节假日,但由于中、高考刚过,毕业的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来这里放松自己,因而上网的人很多。此外,记者在走访天塔附近以及一些学校附近的网吧时发现,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网吧一直人流不断,生意红火。

记者在王顶堤附近一家网吧遇到一位来找孩子的妇女,她诉苦说:“高考结束后,我们想到儿子平时学习太紧张,允许他好好放松一下。但从昨天开始,儿子已连续两天不回家吃饭,晚上也回来得很晚,真怕他玩网络游戏上瘾。”其实,有相同感受的家长很多,一些刚刚参加完中考的孩子整日在家上网、打游戏、看电视,家长们都不无忧虑地说,备战完紧张的考试,考生身体大多比较疲惫,需要好好调养一下,而学生们现在由高度紧张转到过度放松甚至放纵,不利身体健康。

有关教育专家提醒,学生在假期中要学会调节自己,适当放松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完成学业,但必须合理安排时间,保证睡眠时间,并利用假期多看书学习。千万不要因过度放松,甚至沉迷于看电视和玩游戏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完)

7.专家提醒:中老年人要远离网络游戏

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16日电(刘兵)网络游戏已不再是青少年的专利,不少中老年人也已加入到网络游戏的队伍中来。对此,专家提醒中老年人应该远离网络游戏。

在乌鲁木齐一些网吧,有些中老年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电脑显示屏,还不时地朝麦克风喊话,双手在键盘上忙个不停。据了解,中老年人玩网络游戏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为了发泄情绪,缓解生活压力。网龄已有半年的顾先生说,他以前讨厌电脑游戏,也反对儿子玩电脑游戏,但当同事们开始玩的时候,他终于经不住诱惑,也玩起网络游戏,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他说:“中年人的生活压力很大,经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却没有发泄的地方。网络游戏虽然是虚拟世界,但是可以找到成就感,还可以与‘战友’聊天,不见面就能倾诉苦衷。”

另一种情况是出于兴趣和爱好,这部分人大多文化素质较高,或者有某种特殊经历。程先生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化。他说,很多古代的东西已经消失了,只能借助虚拟世界来满足愿望。今年63岁的李老先生当过兵,对枪很有感情,前段时间听孙子介绍,他也玩上了网络游戏,让自己又过了把枪瘾。

新疆老年病医院的心脑血管专家祝跃湖提醒中老年人,电脑屏幕的辐射会导致各种眼科疾病,长时间上网更易促发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关节酸痛、耳鸣头晕等症状,长时间憋尿,还会导致尿毒症。他建议,中老年人上网了解信息和娱乐是可以的,但要有节制,应尽量避免刺激惊险的内容,最好远离网络游戏。

8.电子游戏?电子海洛因?

——新华网2002年4月22日:“一名沉迷网络游戏的南昌高三学生17日在网吧上网玩游戏时因心理过度紧张、激动而猝死。这位名叫余斌的17岁学生是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三(4)班的学生。就在其它同学正在紧张复习准备迎接高考的情况下,余斌却每天背着书包在网吧‘上学’。由于兴奋过度,4月17日,余斌在南昌市船山路上的‘辉荣网吧’30号机位上玩网络游戏《传奇》过程中猝死……据事发当时坐在余斌旁边的一个名叫熊凯的年轻人说,17日下午5点30分,他来到‘辉荣网吧’,看见面熟的余斌坐在30号机子上玩游戏。几分钟后,他听到‘砰’的一声,接着看见余斌往后倒在椅子上,两手不停地抖动,口喘粗气。熊凯立刻叫网吧老板过来,网吧老板很快叫来附近一个社区诊所的曾医生。曾医生在当地派出所‘辉荣网吧余斌死亡笔录’上称,当时,曾医生为余斌听诊把脉时已听不到心跳,脉搏也没有了。余斌旋即被送往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检查后,余斌被宣布为‘临床死亡’……据余斌的父母介绍,儿子身体相当强壮,1米75的个头,体重90公斤,从小到大都没有住过院。在死前的一个星期,余斌说胸口痛,去医院住了4天,但是没有查出任何病症。”

——《扬子晚报》2002年5月20日:“乌鲁木齐电19岁的中专生陈海因通宵玩游戏而猝死在网吧,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又一牺牲品。4月30日22时左右,乌鲁木齐财贸学校三年级学生陈海与几名同学到一家名为‘银浪’网吧玩。进门后,他就一直坐在29号机位上玩《石器时代》网络游戏。玩到5月1日早晨8时许,玩了一个通宵的他,站起来看了看别人的电脑后,又坐下继续玩。8时50分左右,陈海突然脑袋一歪,倒在旁边机位上玩的同学肩膀上,随后人就滑落到地上。同学们以为他是太瞌睡睡着了,就赶紧喊他。一名网吧管理人员发现陈海此时已呼吸困难,全身瘫软,就立即与陈海的同学一起将他送到附近的新医大第一附属医院。9时05分,陈海被送到医院急救时,医生发现陈海已全身发紫,瞳孔扩散,心跳消失,血压也已降为零。医院诊断陈海的死亡原因为‘心脏瓣膜脱垂,心脏猝死’。这一消息令远在南疆喀什的父母悲伤不已。”

——《江南时报》2002年5月21日:“一个12岁的小男生迷恋电子游戏机而深度‘中毒’,发展至不上学、偷钱、打骂父母,‘发作’起来,两个魁梧的大男人都架不住。昨天上午该男生被父亲从丹阳送到南京脑科医院诊治。这名小男生过去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爱上了电子游戏机,但不是很着迷。近两个月来,父母发现他性格变得急躁,易激动,常扔东西砸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也不愿做,更不愿意参加考试。自5月初以来,他天天上游戏室打游戏,也不想上学,经常向父母要钱,不给就打父母,实在搞不到钱就偷家里的钱,最多时达100元,有时身过没钱就趁老板不注意时去偷电子游戏室的投币。昨天该男生被送到脑科医院时,又吵,又闹,又踢,又撞,把护送他的两个大男人都弄得束手无策。记者面对他时,他还说,饭可以不吃,但游戏不能不打。他的这种病症被医生初诊为‘品行障碍’。”

——《南方日报》5月31日:香港屯门一名17岁少年,终日泡网吧疯狂沉迷于玩计算机游戏《暗黑破坏神Ⅱ》,甚至由网吧熟客变成职员,每日除工作12小时外,还花近10小时打游戏,近一星期以来几乎不眠不休,29日怀疑他体力消耗虚脱,伏在网吧计算机桌上口角渗血而死。死者黎培生,与父母及两弟同住,两兄已搬出,黎与两弟为三胞胎,读至中四后辍学,曾经在快餐店工作。黎的父母称,儿子生前并无特别病史,近日也没患病,十多日前曾表示感觉头晕,没有求医。

据黎的同事兼好友表示,黎平日有吸烟习惯,但无其它不良嗜好,惟独沉迷打游戏,尤其一种名为《暗黑破坏神Ⅱ》(DIABLOⅡ)的计算机游戏。他常到屯门一间24小时营业的网吧通宵打游戏,网吧老板后来邀请黎当雇员,由今年3月开始上班。

黎任职初期上早班,一周前转为夜班,上班时间为晚十朝十。据知黎每日凌晨3时趁客人不多时,便会开始打游戏,至上午9时有客人光顾为止。黎在上午10时下班后,还会留在店内打游戏,到中午才离开,然后再到其它网吧继续打游戏,有时到傍晚时分才回家,吃过晚饭后便再上班。他每日花10小时打游戏,真正睡眠的时间不足两小时,在网吧内打游戏到疲倦时,便伏在桌上小睡休息。“5月29日上午8点多,黎的同事冯某返回游戏机室,发现黎伏在桌上,以为他太累小睡。不料几小时后,他的睡姿不变,冯上前叫黎,黎突然从椅子上倒地不省人事,口角渗血,冯大惊报警。救护员到场为黎急救,但黎已没有呼吸脉搏,送医院抢救后证实不治。心脏专科医生谢德富则认为,打游戏和跑步不同,并非体力高消耗活动,不会因长时间打游戏而‘猝死’,怀疑黎可能患有隐性心脏病或脑血管毛病,突然病发死亡。”

——新华网2002年7月8日:“浙江一名21岁的青年在游戏机房玩耍时突然倒地身亡,其父母一纸诉状将游戏房老板告上了法庭,要求获得经济赔偿。日前,绍兴越城区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今年3月7日傍晚7点左右,在绍兴打工的天台青年齐铭友在位于市区的斌斌游戏房内玩电子游戏时突然晕倒在地。据齐的父母称,儿子晕倒时,斌斌游戏房内不见一名管理人员,才30多平米的游戏房内挨挨挤挤放了近50台游戏机,四面门窗紧闭,空气混浊不堪。其它顾客找到女管理员陈某,待陈某匆匆赶到时,齐铭友气息尚存。但是陈某一下慌了手脚,跑到隔壁与美容店老板商量对策,而没有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在他人的提醒下,该管理员才打了110电话报警。等到110警车来了之后,陈某才拨打120急救电话将齐铭友送进医院,但为时已晚。齐铭友死亡后,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分局应其父母申请,对死者作了尸体检验,得出了‘齐铭友全身无致命外伤,各重要器官亦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其死亡特征与猝死相符’的结论。”(注:由于原告无法提供证据证明齐某的消费者身份,也无法查明齐的死亡与被告行为有必然因果关系,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起诉。)

——韩国《中央日报》:“10月8日上午11点30分左右,在光州东区的一个网吧里,员工李某发现正在玩游戏的金某倒地,就立刻报了警。李某在警署录口供中说:‘当天上午10点5分左右,我在洗手间发现了处于昏迷状态的金某,但他苏醒后又继续玩游戏,过了一个多小时又倒在地上。虽送到医院,但已经断气。’据警方调查的结果,金某在4日下午9点30分钟左右走进网吧,从开始玩上网玩游戏到死亡为止,一直埋头于玩游戏,根本没有睡觉,靠着方便面充饥。警方初步认定,金某由于长时间玩游戏,最后精疲力尽而死亡。警方为了查出准确的死因,打算委托国立科学调查研究所验尸。”

——《三秦都市报》2002年11月25日:“死者张昊锋的父母向网吧业主冯桥索赔精神损失费10万元,丧葬、误工、交通等费用计23441元。11月23日,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采取电视直播的方式公开审理‘网吧猝死少年父母状告网吧业主剥夺孩子生命权’一案。一审判决网吧业主冯桥赔偿安葬及精神伤害等费用36884元。2002年9月15日凌晨6时,安康某中学高二学生张昊锋在育才路的绿岛网吧连续上网8个小时之后,突然猝死在该网吧的电脑前。经安康市汉滨区公安局法医鉴定:该学生为无暴力伤害、无电击、无疾病情况下精神因素作用下突发急性胰腺出血坏死而导致猝死。2002年11月21日,西安交大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对死者脏器病理切片进行重新鉴定,肯定了死者无暴力伤害、无电击、无疾病的鉴定结论,作出了‘长时间上网加之无充足的食物能量补给引起的极度疲劳是造成张昊锋死亡的诱因之一’的鉴定结论。”

一、过度游戏有害无利

因过度游戏而导致玩家猝死的事件屡见于今年的媒体上,在报道这些事件的时候,大多数媒体采取了客观公正的态度,并未简单地把罪因归在游戏身上,而是向专业人士寻找原因。《中国妇女报》记者聂欣在“别拿生命作赌注”一文中写道:青少年猝死网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许多医学界人士的极大重视,他们呼吁,绝对要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现象发生。记者采访了从事心脏病病理研究的有关专家,专家认为心脏猝死的诱因很多,除冠心病外,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病、传导系统疾病、不明原因的心室颤动、神经、内分泌等因素均可导致心脏猝死。

据介绍,心脏性猝死的经过大抵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前驱期、终末事件开始、心脏骤停与生物学死亡。不同患者在各时期的表现有明显差异。在猝死前数天至数月,有些患者可出现胸疼、气促、疲乏及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但也可无前驱表现,瞬即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导致意识突然消失。从心脏骤停到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的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心室颤动发生后,患者将在4至6分钟内发生不可逆性脑损伤,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青少年何以在网吧猝死,这中间原因很复杂。有一些青少年很可能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只是由于家长的疏忽至今还没检查出来,这就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加上网吧这样一个对心脏病患者极不适应的环境刺激,就容易引发心脏骤停的发生。网吧里一般来说通风设备都很差,空气十分污浊,这本身就给心脏病人造成一种压抑感,加之游戏越玩越刺激,以及通宵达旦不休息,最容易诱发心脏猝死。另一种情况,有可能是过度的刺激和疲劳,不能排除在瞬间出现心脏问题的可能性。”

新华社记者李美娟、林艳兴在“长期沉迷网络游戏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一文中写道:一些医务专家提醒,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可能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甚至突发疾病。

第一个到达高中生余斌猝死现场的医生曾国强说,他经常接治因上网过久引起不适的病人。余斌猝死在网吧时,脸色发白,心跳、脉搏、瞳孔反射等生命体征没有了,观察其症状属典型的过度紧张兴奋引起突发心脑疾病死亡。

据了解,南昌市各大医院都接治过‘网络病人’。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杨医生说,医院接治过多例因上网太久而昏厥的病人。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脑血管科徐主任认为,长期沉迷刺激性的电脑网络游戏,人高度紧张的时间一长,很可能导致‘超限抑制’现象,使其电脑以外的‘兴奋灶’减少,所以在生活中,长期沉迷网络游戏的人会对周围事物淡漠甚至麻木,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表现为易出汗、急躁、粗暴、激动甚至虚脱。同时,对于一些心脏不好、神经系统不稳定的人,刺激性电脑游戏极有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生尹秋林说,可以肯定的是,沉迷网吧使人对电脑、网络产生精神依赖,而现在沉迷网络游戏的大部分是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所以让少年儿童远离网络游戏是非常必要的。“沉迷网络的人,眼科疾病极为多发。据南昌市一位眼科医生介绍,在他接触的病人中,城市孩子得近视眼远远多于农村孩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孩子接触电脑多,加剧了用眼过度。他说,长期面对电脑,就是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而刺激性的游戏又容易让人兴奋睡眠减少,使眼睛得不到休息。同时,青少年沉迷网络,正常的饮食规律被打乱,容易造成水分摄入量减少,而网吧环境比较差,透气性不好,眼睛自然会出现酸、胀、痛等,长时间这样容易引起结膜炎甚至青光眼,而过多地接触电脑,也容易使人过早形成白内瘴。”

台大医学院医学士、永和耕莘医院家庭医学科专科医师洪育忠在“网咖与猝死?”一文中写道:首先,长时间使用计算机会增加眼睛的负担,虽然液晶屏幕减轻眼睛的伤害,但长期盯着屏幕却绝对是视力的杀手;而不断地操作键盘及鼠标,也对手带来肌键炎的问题(你知道跟人聊天,打字速度一定要快的啦,不然谁理你……)而久坐于计算机前也带来背痛、肩膀酸痛的困扰,这些都是一般操作计算机常见的伤害,在职场早就是职业病最常就诊的问题,若透过改进人体工学的设备与减短使用的时间,才能减少伤害。

玩游戏是一般上网咖最欢迎的原因,现在的游戏实在比以前酷炫太多了,3D让画面充满了声光效果。不过这种对视觉强烈的刺激却有它潜在的危险。曾有医学文献记载因电视游乐器的画面造成癫痫的发作,虽然可能只是特殊的案例,不过在追求刺激,追求酷炫效果时,仍然要考虑自身的健康,有癫痫病史的人最好别接受太强烈的视觉刺激。

很少人有玩游戏不废寝忘食的。我想应该有父母亲世代的人们当年通宵达旦打电动的经验,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回忆吧!青少年精力充沛,时值暑假又漫长无事,许多人都会熬个几天几夜,有时就为了那一道很难破的关卡。一般青少年熬个夜是不算甚么,不过正值发育年龄时,现在的透支身体终究以后是要还的,而且花在网咖的时间越多,运动的时间就少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委实谈不上健康。

但熬夜几天其实还不算严重。网际网络发展以来,虚拟世界出现,许多人沉迷于其中无法抽身,或者留连于网络上无限的资源宝库,或者逃避于虚拟世界中不愿回到真实生活里。这与毒品、药物的成瘾类似,已在精神医学领域中成为新兴的课题。“网际网络是无垠的大海,是让地球村的实现成为可能的推手,对现在的e世代来说,不了解计算机,不知道网际网络,可能以后会被社会淘汰。网咖提供了便利的环境让我们随时与网际网络相连,它的存在是未来社会必要的一环。我们不应禁止青少年上网咖,但要让他们清楚可能有的各种问题包括对健康的影响,让e世代的人们正确地使用这些新兴科技。”

过度玩游戏对玩家生理和心理的伤害是不证自明的,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许多玩家明知伤害的存在,却仍旧沉溺于游戏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二、游戏瘾症是一种特殊的过程瘾症 专有词汇表:

*精神作用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凡是药物或物质足以激活、改换或递变人的情绪、心境、意识、思想、行为及心理状态者统称之,常由误用、错用、过度使用及滥用引起。

*药物滥用(Substance Abuse):精神作用物质的使用足以对个人及社会造成伤害时称之(不一定达到依赖程度)。

*成瘾(Addiction):药物的慢性自我强迫使用,尽管造成身心及社会伤害,但仍无法停止。

*依赖(Dependence):身体或心理方面,或两者均有之。

*生理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对药物(含酒精)的生理适应状态,已发展出对药物作用的耐受性,停用时间稍久可能产生戒断症候群。

*心理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对药物渴求其正面效应或避免无药之负面效应。

*交叉依赖(Cross-Dependence):一种药物可压抑另种药物产生的生理依赖,足以维持既有的身体依赖状态者。

*耐受性(Tolerance):对药物效应的一种生理适应,至同等剂量仅能产生较低的药效或是为维持同等药效必须增加剂量。

*戒断(Withdrawal):对已产生依赖药物的停止使用。

*戒断症候群(Withdrawal Syndrome):突然停药或快速减少药量的使用之后所发生可预期的症状和症候,包括中枢神经活动的改变。

成瘾是人类活动中复杂而又令人费解的一种行为模式,对瘾症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课题。不同的学科对瘾症有着不同的解释,如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化学、生理学、法律、政治学、社会学、生物学,都对瘾症有自己的一套定义和操作模式。而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是生物学上的解释,即通过人体基因和精神作用物质的分析,去寻找瘾症形成的起因和本质。

按照生物学的观点,人之所以会兴奋,是因为大脑垂体内分泌出了内啡肽,内啡肽能够使人进入兴奋状态。但是,人脑有自我调节能力,内啡肽的分泌量是受大脑控制的,能够限制人的兴奋在正常范围内。毒品中含有吗啡,吸毒者为追求超常的感受,往往不断加大吸食量,吸入的吗啡远远超过人体正常的分泌量,由于人体所需的吗啡主要来自人体内部,而毒品的大量摄入抑制了人体自我分泌内啡肽的能力,持续摄入毒品后,人体机能的自我平衡能力就会被打乱,人体器官和组织就会遭到破坏,从而产生毒瘾。

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吸毒成瘾的过程是一个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相互伴随的过程。生理依赖主要体现在戒断综合症的出现上,连续滥用毒品,体内神经功能和内脏功能适应了由毒品调控的状态,突然中断毒品的供给,由于脑垂体正常分泌内啡肽的功能没有恢复,会使由吗啡样物质调控的人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戒断综合症状,如打哈欠、流眼泪、恶心、呕吐、头昏、失眠、焦虑、腹泻、发热、出汗、四肢疼痛、忽冷忽热,痛苦不堪,只有再次吸毒才能解除这些症状。长期这样恶性循环就使吸毒者对毒品产生了依赖,也就是染上了毒瘾。

此外吸食毒品还具有常人体会不到的快感,生理上也形成“奖赏性强化”的后果,从而产生心理依赖性,即强烈的渴求心理。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不能截然分开,心理依赖越深越会加重生理依赖,而生理依赖出现痛苦的戒断症状又会加深心理依赖毒品的愿望与感觉。

在多次使用毒品后,人体对毒品的耐受性提高,毒品的作用逐渐减弱,吸毒者只能以更大的剂量来抑制身体反应,满足心理渴求,久而久之,将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然而生物学的这种解释并不能概括瘾症的所有行为模式,例如病态的饮食行为、消费行为、赌博行为,甚至过度的性交行为,都无法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解释。这类瘾症的特点是没有特定的精神作用物质的刺激,它是一种过程瘾症(Process Addiction),或者说是行为瘾症(Activity Addiction)。

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沟通学教授斯蒂芬·克林曾经作过一次关于青少年玩电脑游戏是否会上瘾的调查,调查对象是650名11到18岁之间的学生,结果发现20%至25%的被调查者平均每天至少玩一个小时以上的游戏,这些玩家很清楚自己在行为上所表现出的上瘾的征兆,例如自制力的明显下降,但却无能为力;而那些把大量时间用在玩游戏上的人则明显会感觉到“孤独和无助”。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瘾症通常有五个特点:首先会对身心造成有害的后果;其次,个体的行为明显失控,有强烈的依赖性,无法自制;第三,一旦染上瘾症,患者即无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第四,随着瘾史的增长,患者对于刺激物的耐受性会不断提高;第五,戒绝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候群。

可以看出,游戏符合上述五个特点:首先,过度沉溺于游戏一方面会造成视力下降、失眠、肌肉酸痛等肉体上的伤害,另一方面会使玩者对现实世界反应迟钝,因疏于社交活动而导致性情的孤僻;其次,痴迷游戏者即便清楚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也无力对自己加以规范,无法有效地控制游戏时间,游戏成瘾后玩家会渐渐失去对日常生活的管理能力,以往优先处理的事情被安置在后,例如有一位丈夫在妻子临产时仍坚持要在产房内继续玩游戏;其三,离开游戏后玩家会出现戒断症状,产生严重的空虚感或失落感。

粗看之下,游戏的成瘾似乎应当归入典型的过程瘾症,而实际上,游戏的过程远比饮食、消费、赌博等行为复杂,它需要玩家更多、更深层次的参与。玩游戏的过程中,玩家会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一种代入感,这种代入感大大加深了游戏行为对于玩家的影响。因此在某些例子中,游戏瘾症的患者在停止游戏后,同样会产生生理上的不适症状,而不只是心理上的空虚,这些症状与精神作用物质导致的戒断症候群非常相似。

另一方面,由于单机游戏在不同类型、不同产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单机游戏的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玩家较少长时间地作用于同一产品,因此与其它瘾症相比,游戏瘾症的表现并不明显。而当网络游戏流行起来后,游戏瘾症在玩家群体中非常突出地表现了出来,这正是由网络游戏的可持续性和真实互动性等特点所决定的。2002年是国内网络游戏业快速成长的一年,人们对网络游戏的认识程度和规范程度远远落后于市场的成长速度,由此而产生诸多悲剧也就可以理解了。

尽管没有具体的精神作用物质的刺激,但游戏瘾症与烟瘾、酒瘾、药瘾、毒瘾一样具有耐受性和戒断症候群等特征,患者同样会出现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依赖。有专家认为,在过程瘾症的形成过程中,大量重复的情感刺激经验往往比生理的刺激更重要,也就是说,对于过程瘾症而言,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那么,这种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三、游戏使人上瘾的技术因素“俄罗斯方块”的玩法虽然简单,却很能令人上瘾,当时即有人称之为“pharmatronic”,这恐怕也是游戏首次被冠以“电子海洛因”的头衔。加州大学精神病学和人类行为学教授理查德·海尔曾经解释过“俄罗斯方块”令人上瘾的原因:

1、视觉判断:玩家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视觉上的判断,这种判断会带来情绪上的变化,每隔两三秒即有大量细微的情绪波动刺激玩家的神经系统;

2、未完的行为:游戏没有结局,水平高超的话可以一直继续下去;

3、机械化的行为:简单的操作成为一种惯性,机械的重复成为继续下去的动力。

理查德·海尔的解释同上文提到的“大量重复的情感刺激经验”不谋而合,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单调重复的游戏反而比自由开放的游戏更让人上瘾。

随着游戏的不断进化,游戏使人上瘾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著名游戏设计师杰弗里·郝兰德(Geoff Howland)曾经撰写过一篇题为《游戏使人上瘾的因素》(Game Design:The Addiction Element)的文章,成为业内人士的入门必读教材。以下引文由余建斌先生翻译:

一、想完成游戏的动力“想完成这个游戏经常基于想看到游戏最终的结果或仅仅只是想完成它。在仅仅只是想完成游戏的例子中,这些游戏只是被看作是一个挑战。去持续地玩一个明显很难的游戏并直到完成为止,这可能是一种满足自信心的行为……人们都喜欢去赢得胜利,如果你能提供一个游戏,它挑战这些玩家,而且还最终让玩家赢得胜利,那么这个游戏会和高兴的玩家一起愉快地结束……”

二、竞争的动力“和其它人竞争是一个有力的因素并且能够保持游戏的活力,能够让人难以置信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流行。一个两个人或更多玩家能够很好地互相竞争的游戏能够玩相当长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它在硬盘上的期待生存期。竞争是游戏的基石之一。它允许人们在游戏规则——这一公共标准的监督下互相交互,而且确实把游戏的主动权交到了每个玩家的手中而不是在设计者的手中……”

三、提高操作技巧的动力“游戏中的技巧或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运动模拟游戏尤为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因为这类游戏的主要目地是模拟独特的运动控制。玩家经常重复地玩这类游戏来提高自己的操作技巧。举个例子,在赛车游戏中,在笔直向前的道路上做一个简单的拐弯很容易就能做到,但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动作以赢得时间,你必须能够感觉到道路的情况,以及当你的轮胎打滑时所采取的相应动作……”

四、渴望探险的动力“在计算机游戏开始时探险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事实上早期的一些游戏只包括探险。《冒险》(Adventure)是一个文字类的游戏,在其中玩家可以在广阔的区域中游荡,查找并搜集有趣的物品,使用它们来解开几个谜题,通过这些谜题会发现更广阔的区域需要去探险……隐藏的内容也是许多游戏吸引人的因素之一,从《超级玛丽奥兄弟》到《最终幻想7》(Final Fantasy 7),一个吸引点就是去找出隐藏的情节……”

五、获得高得分的动力“渴望获得高得分的情况主要分成二类,一般来说在游戏中尝试获得高得分或其它等价物的玩家希望在竞争中超过其它玩家的得分记录或想完全地掌握这个游戏。有许多游戏的目的,只是简单地为了赢得一个较高的分数。我相信它起源于古老的撞球游戏,在当前这个更先进的INTERNET时代,这一规律仍然生效,并且广受欢迎。另一种情况已经超越了赢得游戏本身。在超级玛丽奥兄弟中,当你赢了之后,你可能会在增加了难度后继续去玩。用一个硬币能通关几次或一条命能冲多少关,积多少分,这已经变成了衡量玩家水平高低的标准。老玩家会因水平高而自豪,它甚至会引来其它玩家的尊敬……”

从技术的角度看,上述五个因素确能令一款游戏具备基本的可玩性,我们可以把这五个因素归结为三大心理动力:满足好奇心、满足成就感、满足自信心,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即位于“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Needs,自我实现、丰富经历、发挥自身潜能)和“尊重”(Esteem Needs,自尊心、超越别人、威信、身份、成就)这两个层次上;网络的出现为游戏加入了更多的人际互动,由此纳入了第三个层次——“团队归属感”(Social Needs,爱、友情、被他人接受、归属)。

但问题在于,上述五个因素也大量存在于其它形式的竞技类活动中,为何独独游戏会产生如此强的沉溺性?

四、游戏使人上瘾的社会因素和生理因素

朋友曾经说过,在游戏中体验现实是一种另类的乐趣,体验现实中存在但自己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又是一种乐趣,而体验现实中不存在的则是另一种乐趣。游戏的虚拟现实性和互动性令玩家能够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去体验各种不同寻常的“存在”,在这方面,除了游戏以外,没有哪种大众性质的娱乐活动能够做到。

这一点在网络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大家知道,游戏角色扮演的两个因素是“内在角色”(In Character,简称IC)和“外在角色”(Out of Character,简称OOC),一款优秀的游戏能够把这两者严格地区分开来,让玩家完全进入由设计师预先设定的角色中而忘记自己在现实生活里扮演的角色。网络游戏有其特殊性,我们很难将它的IC和OOC区分开来,因为整个世界都是由成千上万活生生的人组成的,虽然看不见他们的真实面目,但通过彼此间的交往我们可以感受到对方在现实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且不论这种感受是否真实,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网络游戏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新的存在方式而非娱乐方式,玩家的IC与OOC在这里相互交错,正如庄子数千年前留下的那道哲学命题:“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梦蝶”触及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我是谁?”看过电影《黑客帝国》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个命题,正如影片中的雷根先生所说:“无知就是快乐。”雷根先生宁愿背叛现实,去享受实际并不存在的牛排和美酒,这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瘾症,而是因为他想忘记一切,忘记九年来的苦日子,忘记一日三餐浆糊般的食物,他选择了另一种存在方式。网络游戏玩家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的沮丧、愤怒和较低的自我评价长期积累后使人产生身份危机,而网络游戏的特殊功能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于是他们像雷根那样选择了背叛现实,宁愿将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当成一个真实的、永恒的存在,而把现实世界当作虚幻的、短暂的存在。

无论单机游戏的严格区分IC和OOC,还是网络游戏的将IC与OOC融于一体,其作用都是对现实的逃避。逃避什么?为什么必须逃避?逃向何方?这些问题难道不是应该由社会来回答吗?

除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外,我们也不能排除生理方面的因素。医学上有人将痴迷互联网无法自拔的症状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IAD),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里的化学物多巴胺水平升高,这种化学物质令患者呈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同毒品的效果相似,长时间上网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打乱人体机能的自我平衡能力,从而产生网瘾。患者初期只是表现为对网络的精神依赖,之后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出现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甚至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各种疾患,需要接受深度的心理辅导。

网络游戏本质上属于网络社区的一种,从开发的角度看,网络游戏与单机游戏的一大区别在于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单个玩家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更要考虑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单机游戏与互联网的沉溺性在网络游戏身上均有体现。

不同性质的游戏瘾症有着不同的起因和表现形式,在国外,许多医生已经开始把游戏瘾症当作一种典型病症进行研究,通过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厌恶疗法以及镇静剂、缓释安非他酮(Zyban,一种用于帮助吸烟者戒除烟瘾的处方药)等药物手段加以治疗。

目前国内对于这种由游戏造成的瘾症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定义,相关的资料数据也很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无法对游戏瘾症的流行程度、成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医务者在确诊和治疗时会碰到许多困难,而政策制定者也很难确定相关的立法以及医疗保障规定。笔者希望各方专业人士能从服务患者的角度出发,秉持科学公正的态度,尽快为游戏所造成的这种特殊的成瘾现象定性,共同寻求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9.疯狗的狂吠

编首语:

终于,作为对应前些时候的各个大小“专业”及“非专业”媒体对游戏的猛烈抨击和各种反对讨伐之声,由《电子游戏软件》特约撰稿人王骏生执笔的《疯狗的狂吠》在各个站点进行了转载,其文笔锋犀利,论调简短精辟,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N个方面全面反驳所谓的游戏海洛因、游戏传媒人=海洛因贩子的论调,让我们各个大小主编大声呼好。

作者本人希望国内各大游戏网站、BBS均可转载此篇文章。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广为流传。

疯狗的狂吠

文自:王骏生

最近关于游戏机的话题突然又变得热闹起来。这和股票的大势大概一定是一样的:平静了一段时间,总要炒一炒,不然的话,很多人的存在似乎就不太重要了。

很想跟着这股风也掺和一把,有熟悉的朋友常常问,为什么在这样的热潮中居然看不到您老先生的大作,问得我确实有点惭愧。不过说话的机会并不容易得到,我一直感到诧异的是:为何那些老记中记小记们,连家长、孩子、公安局甚至机房老板的话都能听得,却从来没有想到问问于此最为有关的业界专家对此究竟有何看法。

我虽然在业界混了些年,但到底不是专家,所以请帖更是发不到我的头上的,这样一想,心里便有些释然,甚至于飘飘然了。毕竟人微言轻,以我的资历,说些什么完全不用理会,就算记先生们将此做为疯狗的狂吠,似乎也并无所谓。世界之大,给狗叫几下的空间,应当也是有的游戏机是不是能够开发智力,我并不确定。我所能够确定的,是国外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游戏的开发商,宣称过自己的产品是可以“开发智力、增长知识”的,因为他们知道电子游戏的本意,同电影、电视、碰碰车、假A等一样,只是供人消遣的一种娱乐而已。娱乐者也,玩玩而已,让自己和朋友快乐地消遣时光,这就是游戏的简单的本意,原本就不为什么。

只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里根本容不下这种“不为什么”的娱乐。在国人看来,任何行为都是有企图有谋划的,不是对自己好,就是对自己坏。那些立志于打开中国大陆娱乐业市场的本土主机生产商们,在这种环境下,为了介绍出自己的产品,只能想方设法为“不为什么”的电子游戏找一些存在的价值。可悲的是,这由国人自己搞来的莫名其妙的误导,现在又授人以柄,成为大众抨击电子游戏的一个理由,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虽然以此批驳电子游戏的存在价值本来就有些滑稽,但若是把握的准,倒也是一杆利器。不妨让我们先看看记同志们给我们带来的既公正又客观的调查报告:

有关专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就“玩电子游戏机学生视力、大脑工作能力指数及被辐射状况”等,对贵州省贵阳、安顺、黔南三地的1434名大、中、小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分析后发现,电子游戏软盘是事先设计好的控制程序,是一种固定模式的大脑定型训练,并不能促进大脑工作能力,而这种重复刺激反而使得大脑活动趋于条件反射,其灵活性大大降低。

言之凿凿?不是吧?为何其中有这么多连我这个没什么文化的粗人都看得出的毛病?先看看主动方——有关专家,是什么专家?医学界的?还是游戏界的?或者是教育界的?公正又客观的报道中并没有介绍,那我们如何确定这个调查的权威地位?再看看被动方——受调查的客体:居然是“贵州省贵阳、安顺、黔南三地的1434名大、中、小学生”!多有趣!对这些偏僻地区——至少在中国来说,不是发达地区——的调查,居然可以成为涵盖全国的统一标准,这简直比天方夜谭还要象神话!照这个方法来推理的话,联合国粮农组织大可以针对非洲内陆某一食人部落做个调查,然后得出人肉既有营养、又美味好吃、而且值得推广的结论来,这对于消除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膨胀和吃饭问题倒是一个良方。

这样有趣的调查,自然可以调查出一些有趣的结果来。我们不妨再继续看下去:“电子游戏软盘是事先设计好的控制程序……”呀!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纳税人的钱,我们的专家们居然在调查“电子游戏软盘”?稍有电脑常识的人都知道,软盘只是一个磁记录的物理媒介,而且在各大电脑商店均有零售和批发,何劳各位专家调查了一年?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结论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软盘是一种程序”……

啊!或许专家们说的是“软盘上的游戏”吧?那就符合逻辑了吧!不过我不太清楚这个调查是什么时候做的,我只知道现代概念上的游戏已经没有以“软盘”为媒体的了,现今99%的游戏是装载在“卡带”或者“光盘”里的。难道专家们如此不幸,居然调查的是这仅有的绝对劣势的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1%?也许我过于嚼舌,不过连这些细节都不注意的调查报告是否还保持着科学应有的严谨呢?

至于报告的关键部分,关于游戏是不是一种“不能促进大脑工作能力的重复刺激”的问题,我几乎已经懒得去反驳了——你试试看,用这种“不能促进大脑工作能力的重复刺激”能不能完成“生化危机”、“樱大战”、“太空战士”、“DIABOLA”……这些世界上最红、卖得最好、最能够代表电子游戏主流的产品?哦不不不,简单一点吧——不用脑子也能完成“俄罗斯方块”或者“大家来找茬”?那人的脑子是用来干嘛的?

缺乏专业人士(尤其是游戏业界)的协助、调查局限在早期游戏和游戏不发达地区、不科学和不严谨的措辞与推理……真有点怀疑到底是先有结论还是先有的调查?

但愿这只是胡思乱想——或者说,一只疯狗的一声狂吠。

从结论推原因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念,做出任何对自己有利的论证。不信吗?再来看看记同志们的另一篇报道:“江汉区工读学校一位负责人称,目前在校的85名”问题少年“几乎都是玩游戏机高手……”

天那!85名“可教育好的”坏孩子,居然都是电玩高手,可见电玩的恶劣影响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哎,慢点,这些孩子恐怕也是呼吸空气或者吃饭的高手吧?那他们进工读学校是否也是因为呼吸和吃饭导致的呢?不不,这不是太荒谬了吗?换一个例子来看看:国内某合资软件开发公司(为免麻烦姑隐其名),其所有的百余名正式员工都是电玩高手,而这些员工至少是大专以上的学历,平均月收入超过5000元。我们由此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电子游戏是大好事啊!不但让人才物尽其用还步入了小康,简直是模范行业,要重点推广嘛……同样是电玩,怎么同先前的论证结果完全相反?难道记同志们的这个推理方法居然是错误的?

据说,游戏机的另一个危害是类似海洛因的“上瘾”问题,而且据此电子游戏也获得了“电子海洛因”的“美名”。毒品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的,这于是当然的就给了围剿电子游戏一个合理的借口。“xx的精神卫生专家研究分析接触到的病例后告诉记者,青少年一旦沉迷于游戏机,即会产生愈来愈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戒断症状。这种成瘾症状和戒断症状同时存在的特征,与毒品海洛因的成瘾行为特征极其相似,故被称为”电子海洛因“一旦成瘾,就会带来吸毒一样的后果,甚难戒除。由于青少年心理发育不成熟和其生理特征,”电子海洛因“总是瞄准他们。”

得出这个结论的报告,据悉是某市的一些精神卫生专家,大概也是一个权威集团。但是轻易地将电子游戏与毒品归为一谈,究竟有多少证据,我们并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大可以根据现有的医学研究,对他们的逻辑判定做一个推理。毒品是如何成瘾的?大抵上来说,此种成瘾可分为肉体和精神上的两类。人类的大脑,在受到痛苦或者极度劳累之后,会自动分泌一种叫安多酚(ENDORPHIN)的物质,这种物质所产生的安多酚快感(ENDORPHIN HIGH),不但会抵消痛苦,而且可以带来飘飘欲仙的感觉。这是人类身体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也是兴奋和满足感的源泉,并普遍存在于各项运动和活动中。当然,大脑所正常分泌的安多酚,在通常情况下是极有限、不会使人上瘾的。

吸食海洛因或大麻之类毒品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主动获得额外安多酚的过程。当人体摄入过量的安多酚之后,大脑安多酚的自我分泌受到抑制,吸毒者不但无法再自我分泌这种必要的安慰剂,而且由于身体对大剂量安多酚的适应,需要补充越来越多的额外安多酚,从而导致毒品上瘾情况的产生——这是从肉体上来分析的。

从精神上来说,获得安多酚可在短暂时间内使精神产生解脱感和幻觉,而这种解脱感和幻觉,是根据获得安多酚的剂量而成正比的。长时间摄入安多酚,会使人的精神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在强行戒毒时造成严重的不适。所谓身体的毒瘾易戒,精神的毒瘾难除,其道理即是如此。

回头再来看看游戏机的问题。

作为一种正常的活动,在玩游戏时兴奋并由此刺激大脑分泌安多酚,从而使玩家产生快感,这是游戏给人带来欢乐的一种正当方式。几乎所有的娱乐都有类似的过程:比如看电影、比如假A足球比赛、甚至比如学习。如果因此方面的类似而将电子游戏归为毒品,电影迷、球迷、运动员和学生就都有吸毒的嫌疑,这未免就有些牵强。与主动吸毒所不同的是,电子游戏的玩家所产生的安多酚完全都是人体自己产生的,并不是通过“摄入”来额外获得。只要维持正常的游戏比例和时间,大脑和身体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伤,这与毒品是有天壤之别的。专家们可能比较注重从精神方面来阐述电子游戏与毒品的相似性,而这其中的关键则是“依赖”。事实上,当人类长时间接触某项物体或者从事某种活动,都会产生较强的感情和依赖性。比如小孩离不开父母、学生离不开老师等等。甚至与在普通生活工作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行为发生:比如痴情的球迷、比如电脑的“斯坦福尼综合症”、比如“电视病”等等。这些行为的表征,也完全符合专家们的所谓“一旦沉迷,即会产生愈来愈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戒断症状。”但我们却从来没有看到有哪些专家把假A、电脑或者电视成为“XX海洛因”。

这岂非失于公平?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这些专家们做出了如是的判断——换句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干吗从一开始就要把游戏往死里打呢?

还是从某市精神专家们的报告说起吧:从表面上,报告对电子游戏与毒品的相似做了详细描述,并由此推断出两者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毒品会对身体的免疫系统造成较大的危害,所侵害的是人类的肉体,当然得而诛之,那么电子游戏所侵害的究竟是什么呢?虽然我们在记者先生们转述的报告中看不到这个结论,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逻辑地推理出专家们想说的:影响青少年性格的发展、造成冲动暴力侵害型人格、影响学习以致今后的发展。事实上,那些报道所说的“许多医学专家表示,玩游戏机易导致近视、注意力下降,有可能诱发”儿童秽语综合症“等怪病。同济医院心理学博士施其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玩游戏机疲劳之后会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长时间玩游戏机,如果过不了某一关,在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这些正是我们所推断的。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相信所有严谨的医学专家都不会疏忽的前提,也是施其嘉博士所强调的前提——长时间。

古语所谓“过度则害”,任何有趣、有益与人体的活动或者行为,反复做、过多的做都会造成危害。读书是有益的活动,但是如果长时间读书呢?不也会出现专家们所谓的:“导致近视、注意力下降”?由电视或者电影所引发的“儿童秽语综合症”等怪病,其概率更比游戏要高得多。至于“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等等,相信所有的家长、老师和专家们都有经验,这不单单是游戏机,只要是长时间从事某项活动,都容易在青少年身上诱发——这里的活动包括一切有益或者无益亦无害的活动。其实一语道破天机的,还是施其嘉博士的最后一句话:影响学习。社会、家长、舆论所反对的,就是“影响学习”。

在中国,只要是学生,从小就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认识:“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除了学习别的都不要考虑”。

这种说法对吗?当然不错。但是它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除了是学生,我们更是孩子、更是处在最应当享受人生、最天真无邪的年代。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更应当是“娱乐”,而不是学习。

中国的孩子始终生活在一种很沉重的负担之下,这些负担更多的是环境和父母所压。我们一方面要求减负,而另一方面,社会和舆论又有意无意地把更重的负担压了下来。玩游戏并不是一件可耻的行为,但仅仅因为它过度之后对所谓的第一任务将产生“可能”的破坏,我们的孩子就得象做贼或者犯法般地面对游戏机。

人类的本性,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只有会千方百计地去得到,而不是就此放弃。孩子如此,家长也是如此。这是人类的通病,但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

有的家长一定很惊奇:我又打、又骂、还把孩子关在家里看着,为什么他还要溜出去玩游戏?这游戏为何如此害人?

其实完全不用奇怪,这也不是游戏害人。如果家长正确对待游戏、给孩子一定的时间玩游戏并对软件和程度加以控制:注意,不是对电子游戏本身加以控制,而是指相应的软件。会跑出去夜不归宿痴迷游戏的玩家就会少得多。

只有接受了,才能加以控制。这是我们应当对游戏机所采取的正确态度。

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许多开明的家长,得到了孩子开明的支持。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在于放弃了鲧的“强堵”,而改为了“疏导”。

五千年了,居然我们中的大多数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

在满天的谴责和埋怨声中,我们能够听到的是对游戏机的指责和控诉,我们难以听到的,则是每个人自己所应当担负的责任。

先说说家长。在说他们之前,请允许我再做一次文抄公,看看媒体的有关案例报道:

今年1月,合肥市一个年仅13岁的初中学生因沉迷游戏机,既不归家门也不进校门,甚至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整整在游戏机房泡了8天8夜。

2月,南昌市一名15岁的初中生因迷恋电脑游戏而离家出走,竟然连续24天不到学校上课,也不回家,整天泡在游戏机室。这些电脑游戏室24小时经营,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一家人日夜提心吊胆,20多天时间就像熬了20多年。山东德州一位16岁的少年玩遍当地游戏机室仍觉不过瘾,竟从家中偷了4000元,先后赴津入沪“上档次”,周游了两个多月,害得全家出动,四处寻找,最后从浦东一游戏机室里把他揪回家。

3月,武汉一名16岁的少年因沉迷游戏机而荒废学业,其母亲在相继跪求游戏机室老板和自己的儿子后,向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强烈呼吁:“这可恶的游戏室,毁了我儿子,毁了我们的一切。为什么禁不下来,真要害了一代人!它毁了我们唯一的希望啊!再也不能让游戏机这软刀子杀人了!”

年仅13~16岁的学生,在法律上他们的监管人是家长。那么在这些事件中,家长除了跪下来恳求之外,有没有做些什么呢?8天8夜不上学、不回家,家长在干什么?从来不与学校联系吗?如果家长平时与孩子有交流、有关心的话,他们会8天8夜找不到孩子玩游戏的游戏房?我更不敢想象那些敢让自己孩子在外泡上20多天的家长们,他们究竟是怎样管理自己的孩子?

还是武汉的那位母亲说出了大多数家长的想法:为什么禁不下来,真要害了一代人!

中国的这些家长们,当孩子上学之后,就有了卸负担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要上班、要工作,就不能够再承担孩子的教育工作,这些教育、管理应当由社会、由学校而不是自己来完成。孩子好,那是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孩子不好,那就是社会不好、环境不好、学校失职。他们不觉得自己有责任,却给孩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们很少与孩子交流,却要求孩子处处执行自己的指令。在中国家长的眼里,孩子是没有自主权的白纸,所有的活动和安排,都要在自己的计划下,由社会和学校来监督完成。一旦有偏差,他们就会采取极为粗暴简单的手法,或者责难社会学校、或者责难孩子自己,他们一相情愿地要求取缔一切按照他们标准来说会影响他们哺育计划的东西,而这种一相情愿则加深了孩子的反抗和两者之间的代购。

解放日报在6月13日有一篇关于游戏机的报道,其中家长的话才真正说明了这其中的道理:“这是我的错误,造成了孩子以另一个错误来反叛。”

可惜,在当今中国,能够这样明理的家长,实在太少太少了!

再看看舆论,我们的媒体在这场讨伐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社会问题专家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武汉发生的几起重大未成年人恶性罪案,均与孩子为了搞钱玩游戏机有关,有的甚至形成犯罪团伙。汉阳发生的5名青少年持刀伤害抢劫案,造成一学生重伤住院;武昌发生的7名青少年持刀伤害抢劫案,造成2名学生重伤住院。他们抢到钱后,都用于玩游戏机。江岸李钱根等8名青少年抢劫团伙,自3月份以来,在多所中小学校周边作案30余起,累计抢劫钱财3000余元,也全部用于玩电脑游戏。

据了解,很多少年行为偏常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第一步几乎都是从迷上游戏机开始的。一位女教师说她班上的很多“问题少年”原来都是不错的,学习也好,人也听话,但自从迷上游戏机后,就开始不思学业,甚至走上歧途。

她的一个学生,曾在赌博机里赢了500元,其后仅两年时间,就沦为一个盗窃2万元的罪犯。

一位多年主办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的检察官说,去年由于玩游戏机引发犯罪的已占青少年犯罪案的10%。

从这些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媒体惯有的通病。他们很少做理性的逻辑分析,而喜欢用一些刺激的、哗众取宠的事例和数字,夸大他们所要表达的事件,从而在读者中造成影响。其实上面的那些数据,有多少是经得起推敲的?谁是“社会问题专家”?他们怎么知道重大未成年人恶性罪案,与孩子为了搞钱玩游戏机有关?就算有一些孩子抢钱之后都用于玩游戏机,从逻辑的角度也属合理:现在有什么东西能够让孩子去玩的?除了游戏机以外,你难道还要孩子去洗三温暖或买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按照这些说法,贪污犯拿了贿赂就去买房产,我们是不是要把地产交易都给禁止了?

媒体另一个严重的错误是以偏概全,不懂装懂。而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比前者更为恶劣。

在绝大多数国内的报道中,都把游戏机与赌博机混为一谈。说到电子游戏就离不开赌博,说到玩游戏就离不开“输了多少钱”。国外电子游戏的成就、国外知名的软件厂商,他们说不出一个,能够把DDR说成是中国南方商人的灵机一动,或者把ps2当作是世嘉的主机,他们倒是常常有份。许多玩家所痛恨的正是这种唯恐天下不乱,又主动把水搅混的“记者们”。在这方面,甚至连中央电视台也不能幸免,关于游戏机的批驳搞了不止一次,但什么时候让一个业界人士或者专家说过一句哪怕是客观、专业一点的话?从来没有。一个DDR就能把这些记者变成刘姥姥,你还指望什么?

记得有一个记者,在报道了DDR新闻之后发了一通感慨,大意是为什么中国人想不出这样简单的东西,为什么又让日本人抢了先?这个记者不是太聪明就是太傻:任何事物的诞生都要有其土壤和环境的。一个没有电子游戏文化的国度、一个极端鄙视痛恨游戏的国度、一大批不知所云的记者、一群压抑孩子正当需求的家长,在这种环境下,还是解决温饱更现实些!

家长和舆论,从某种角度来说还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们不懂。但是造成如今电玩被点名批判、并确实造成一些恶劣后果的,则是我们渎职的管理人员。

今年2月27日,河南洛阳3个六年级学生玩游戏机仅仅超支了2.5元,黑心的游戏机老板金祥武竟丧心病狂地把他们杀害,并移尸荒野,焚尸灭迹。

不少游戏机老板坦言,赚的就是学生的钱。巨大的利益刺激,使得业主想方设法甚至冒险违法经营。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广州,还是地处偏远的银川,游戏机已泛滥成灾,不少城市到处可见“游戏机一条街”,电子、电脑游戏机室对学校成包围之势。游戏室老板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招揽中小学生入内,有的游戏机室设有包房,包玩、包吃、包睡,有的代做作业,代给学生打病假条、签家长意见,有的可以赊账,有的采取包干制,交6元可玩一整天,有的明目张胆地写着“上机2元,包夜10元”。游戏内容不乏色情、暴力,还设有一定数量的赌博机,诱使学生沉湎其中。

管理不严、执法不严是症结所在。部门职责难分,游戏机室的开办需要公安、文化、工商三部门审批,三证俱全方可营业,可调查发现现在大部分游戏机室证照不全或无证经营,有一城市电子、电脑游戏机室达3000余家,八成是无证经营。多头管理,其结果是形不成合力,哪个部门都不负责。一些业主反映,虽是无证照,但给有关部门交了费,就可以开了。目前,收费的有文化站、街道市容办、基层公安机关以及工商、税务部门,但不少部门收了费并没有管理,或是以罚代管。

沈阳市警方近年加大力度打击游戏厅赌博活动,但是大规模的查禁并没有禁绝这一社会丑恶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根源是一些民警与游戏机室有关系,一旦有查赌人员行动,就会有人为不法分子通风报信,甚至有些退休老民警穿着警服在游戏厅负责保安工作。

这些都是记者先生们的公开报道,都是有案可查的。

为什么大多数有关的犯罪都发生在偏远或不发达的城市中?老板的黑心与丧心病狂,究竟是游戏机的错,还是我们管理部门的错?国家不是没有法规,但为什么没有人执行法规?因为渎职而造成的悲剧,难道要无罪的游戏机、要无罪的孩子和游戏机的玩家来承担?

我始终不明白,一个在全世界年销售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的经济项目,一个涵盖了高科技和创意的现代娱乐项目,一个在国外人人向往的工作,一个能够满足全年龄对象的消遣活动,为什么在中国——我可爱的中国竟会沦落到如此的地步?为什么我们可以容忍真正有害的烟草,却容不下一个小小的游戏机?

媒体说:在日前闭幕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少先队员代表们递交的近300份“红领巾提案”中,取消非法电子游戏机厅几乎是小代表们的一致要求。孩子们大声疾呼:不要让我们的心灵再沉重,把我们放飞蓝天,去自由翱翔。

是啊,孩子们说的多好,不要让我们的心灵在沉重,让我们去自由翱翔!究竟是什么束缚了他们的翅膀?难道真的是所谓的“电子海洛因”,真的是游戏机吗?在听到疯狗的狂吠的时候,是不是该真正做些什么呢?疾笔于二零零零年六月十三日。

10.中年人也玩网游 医生告诫注意身体健康

52岁的陈先生,新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商场专门给自己买了一台电脑。问起原因,陈先生不好意思地说,在家老和女儿抢电脑用,女儿很有意见。当问及买电脑的用途时,陈先生大方地说,就是为了尽情享受玩游戏的乐趣。市面上流行的各种游戏自己都会玩。从动脑找地雷,扑克牌接龙,到动手动脑玩格斗游戏。从大富翁的连续升级,到时下流行的网络游戏,自己都玩得不错。开始家人觉得很不能理解。后来妻子也受了自己的影响开始和自己一起研究游戏。女儿也会偶尔找新的游戏回家一起分享打电脑的乐趣。陈先生对电脑游戏的热情感染到单位里年纪相仿的同事们,还成立了一个电脑游戏俱乐部。同事们都戏称他为网络游戏CEO。许多同事在电脑游戏中找到了各种自己年轻时的理想,例如当英勇的突击队员,身手敏捷的足球明星,敢作敢为的江湖大侠。

某公司老总王先生玩电脑游戏的爱好才刚刚开始,他解释说,工作一天的压力实在是太大,结束工作时已经什么话都不想说,什么人也不愿见了。躲在电脑后的感觉放松多了。玩着反恐精英的他说,现在恨不得自己年轻个十岁八岁。他嘲笑自己现在哪怕是打游戏打得头昏眼花,也是欲罢不能。而陪同儿子在网吧上网的刘女士笑着说,以前儿子要求出来上网打游戏,她就心惊肉跳地加以强烈反对。现在和儿子达成“协议”,和他一起出来玩。母子还交流玩游戏的心得。感觉和孩子的关系比以前更融洽了。既能理解孩子玩游戏的心理,又能引导孩子避免接触黄色和暴力的网络垃圾。

对这种现象,医院心理咨询科的医生认为,电脑游戏的玩家的年龄和玩游戏的目的是无需批评的,关键是这个年龄的玩家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些身体患有原发性疾病的玩家就应特别注意自己的健康了。

11.适度游戏可以益智醒脑

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特别是智力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早期智力教育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把学习的活动寓于游戏之中,如在游戏中认字、数数。这样边玩边学,就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吸引儿童的有趣的东西。对儿童进行早期智力教育最忌讳的是强制式学习,如强迫儿童一连几小时伏案作业,结果必然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12.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探讨

【摘要】本文从游戏概念出发,指出网络游戏是通过网络实现的一种新的人机、人际互动形式;进而挖掘了网络游戏的价值,尤其所具有的教育潜质,分别从知识载体、认知工具、学习过程、角色扮演、创造活动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展开分析;基于前文所述,指出人们对网络游戏所持的偏见,以及在目前的网络教育未得以充分展开游戏的种种潜质,建议在网络教育中引入游戏的因素;并以虚拟学习环境为应用范例,简要分析了一个游戏学习环境。【关键词】游戏;网络游戏;网络教育;虚拟学习环境

一、从游戏到网络游戏

在游戏并不浩繁的研究史中,以荷兰学者胡伊青加Huizinga的研究最为醒目。他对游戏的描述性定义是:“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在此,胡伊青加界定了游戏的三个最主要的特征。其一,它是一种自愿的,事实上是自由的活动。遵照命令、迫于强制的游戏已不再是游戏。其二,游戏不是“日常的”或“真实的”生活。它从真实的生活跨入一种“假装”的情境,然而这种“假装”却绝不妨碍游戏者以最大的严肃来从事这一活动,即带着一种入迷的、沉浸于其中的意识。其三,它的封闭性和限定性。游戏是在某一时空限制内“演完”的,它包含着自己的过程与意义。限定性实际上界说了游戏所遵循的规则和秩序,它对秩序的要求是绝对的、最高的。

电子游戏,即通过电脑进行的游戏,是电子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所带来的诸多产物之一。而网络游戏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一种游戏形式,是电子游戏的一种形态和发展趋势。如果说“电子游戏是游戏的一种电子化的现代表征”强调的是电子游戏的电子化和现代化特征,那么网络游戏则更着眼于通过网络实现的一种新的人机、人际互动形式。

二、网络游戏的本体价值

对网络游戏进行一番价值辨析意不在为其摇旗呐喊,企图让孩子们放下课本走进游戏厅,更不是为某些惟利是图的网络游戏运营商辨别什么,而只是对网络游戏这一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事物的虔诚的思考。

还是从传统的游戏谈起。游戏这种古老的活动,从生物学的意义来讲甚至早于人类社会的形成。在电脑诞生不到20年之后,1962年,第一个电脑游戏程序《宇宙战争》由美国MIT实验室开发完成;在网络创生的早期,游戏也随之在网络空间里落土生根。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脑等信息工具只是人类在信息时代进行游戏的一种电子化道具。这些显然印证了游戏之于人的重要意义——人是离不开游戏的,它是人内在的需要,甚至是一种存在方式。游戏具有某种自为的特性,即游戏者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功利目的而游戏,而是为了游戏自身,其本身就富有意义,这种意义无需附着在别的事物或目的之上。在评判它的价值时,也无需引证它在达成别的目的中的作用和功效。正如胡伊青加在将游戏概念整合到文化概念中时所坚持的“不是要确定游戏在所有别的文化表现中的地位,而是要查明文化本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游戏的特征”。

3幸而,尽管网络游戏受到诸多偏见而未被客观对待、纳入正统,但因其自身的魅力而仍然繁荣于网络空间之中。

游戏的这种自为的和非功利的特征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可以具有其他的功能。事实上,尽管它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存在的,但它的确具有诸多功能性价值,与其他生活事件有着或隐或显的关联。在网络教育中,只要我们稍微带些严肃的目光来审视它,便不难发现它的教育意义。

三、网络游戏的功能性价值

网络游戏被笼罩在人们对电子游戏诘难的阴影之下,其所受到的社会评价也是贬谪甚于褒奖。在谈及其可能的教育价值时常听到的一种论调是“游戏要有教育意义才能给学生玩”,这种说法很成问题:①游戏本来就该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给与不给的问题。②什么叫做“教育意义”?对这些问题深入的分析便会回到“什么是教育?”这样的原始问题上,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我们所要阐述的是网络游戏所可能具有的教育潜质,尤其在当前的网络教育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是对于网络游戏这个整体概念而言的教育潜质,并不是说某个单独的游戏具有所有这些价值。

1、作为知识载体。从广义上来讲,任何事物都包含有一定的知识,何况集人类智慧精华于一身的网络游戏。不消说,《网络三国》等一些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游戏,即便是某些枪战游戏也有许多知识性的东西,比如对各种武器、工具的介绍,还有那些在虚拟城市里生活的种种知识。对于这些知识,根本无需教师们煞费苦心地去教,玩家或者说学习者会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观察、试误、互动而掌握。这无疑是个学习的过程,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并不以知识的掌握为目的的活动中,学习者恰恰掌握了知识。这样一种知识载体在调动玩家的内部学习动机方面,远胜于任何一本呆板的教科书、任何一个华而不实的多媒体课件、任何一门书本搬家的网络课程。

2、作为一种认知工具。认知工具(cognitive tools)是指那些能够帮助学习者锻炼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

4从这一角度出发,联众世界、中国游戏中心等游戏网站上的众多益智游戏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大有裨益。从棋牌、射击、球类运动,到RPG角色扮演类游戏和SLG即时战略类游戏,都需要玩家有很好的判断力、反应力才能走向胜利或者演好自己的角色。日本的Yuji曾对46名4——6岁的幼儿进行拼图测验,发现爱好电子游戏组与对照组之间正确率没有差别,但前者的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并认为玩电子游戏可以发展信息处理技巧。5所以说,网络游戏带给玩家的决不只是感官的刺激,更为重要的是给思维带来的激荡和挑战。

3、游戏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行探索学习,在游戏者登录进网络游戏那一刻,他便也落入了一个复杂的学习环境。学会应付这样陌生的环境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件。在某些游戏中,玩家往往要通过小心翼翼的侦察、试探才能开辟一片疆土;在另外一些游戏中,玩家尽可潇洒地闲逛,通过与系统设定的各种人或物打交道,渐渐熟悉其他事物的特性。无论是哪种情况,玩家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学习状态中。而且,这种学习是富有成效的,因为几乎所有制作较好的游戏对玩家的行动都能给予及时的反馈,且这种反馈一般都是鼓励性的。成功的行动会带来诸如经验值的增加或升级等好处,而未能成功的行动往往也会受到一定的激励和提示,以期下一次获得成功。

4、在角色扮演中进行社会化。“谁能教我穿衣服啊?”这可能是网络RPG游戏里最经典的开场白了。一个新手在游戏中出生时,往往是赤条条地出现,而当你向周围的人发出这样的求助时,你戏剧性的网络游戏生涯就由此开始了。

6而在网络游戏中的新手比起初生的婴儿自然享有更大的行动自由,毕竟它是以一个一定年龄和阅历的社会人为起点的,至少游戏社会规则的学习和内化是可以独立完成的。每位玩家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首领和平民、支持者和追随者等。角色初始可能只有有限的禀赋,故而找一个师傅跟着他去闯荡江湖是没错的,不断累积的经验值是角色成长的标志和能力的象征。玩家与他所扮演的角色一同经历着同现实生活中极为相似的、真实的情绪体验,而这体验也使得个体的生命更加完满。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并不“虚拟”的现实。

5、游戏就是创造。尽管网络游戏只是程序代码编织的虚拟世界,受到现实世界的约束,并因此被某些人攻击为没有创造力。但人们只构造了这个世界,而并没有为其预设某种固定的目标或结果,因而玩家就不只是执行着游戏程序,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创造着游戏生活:创造自己的角色,创造与他者的关系。网络游戏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预设的强制目标,没有存档重来的机会,没有明确预知的结局,每一个选择都将成为永远的历史,每一个人都在影响着他者并被他者影响着。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未知性使得游戏成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执行序列、一个知识复制性的结果。

四、网络游戏在网络

教育中的角色探讨

我们认为,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其实可以大有作为,但目前的情况却远非如此。正如电脑游戏被学校的围墙所隔离一样,在网络教育中也几乎没有游戏的立身之处。从各大院校所开设的网络课程,到名校+企业模式的各个中小学网校,再到各种教育科研型的网站等等,几乎都是学校教育的翻版。即便某些网站上贴了一些益智游戏,也是从游戏网站上拷贝而来作为点缀的。尽管游戏网站里人声鼎沸,但终究被排斥在主流教育之外,未得以展示其种种教育潜质。

网络游戏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自然是其不得宠的原因之一。譬如,某些取材于武侠的游戏过分的尚武,模仿了侠客外在的装束,而忽视了其内在的精神和气节。但至少有部分的原因是我们的偏见。其一,我们往往将游戏和游戏成隐、游戏依赖混为一谈,以为游戏必然成隐、必然依赖、必然会玩物丧志,将游戏依赖所产生的一些恶果强加在游戏的身上。事实上,对任何事物上瘾、产生依赖都是件令人担忧的事情,岂止是游戏!其二,即便是那些诸如“暴盲”等耸人听闻的个案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将其完全归咎于玩游戏也有失公允。在发生一些不幸的事件时,人们往往将责任全部推到游戏的身上,却少有对自己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进行反思的。

在崇尚自由与个性的网络时空里,对网络游戏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到令行禁止。放弃偏见,将其融进网络教育中来也许是个明智的选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上文所述,玩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一个由好奇心驱动的探索过程,一个高度互动的交流过程,而这些不正是我们的教育苦心孤诣所追求的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围追堵截注定是违背人性和网络精神的,熟视无睹也是一种浪费,而容纳、引导、利用才是根本所在。

我们主张将游戏融进网络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将那些流行的网络游戏直接给学习者玩,一定的筛选和改造是必要的。游戏所具有的潜质也许对教育软件从知识呈现的课件范式向更高层次的升腾有某些引领的价值;其次,我们也无意于将网络教育变成游戏,多元化是网络教育的一大特征,用一种方式来实现所有梦想是不可能的。第三,实体教育正经历着新一轮的改革,网络教育如果只是依着以往的实体教育这个葫芦画个瓢,而不能超越的话,前景必然黯淡。在网络教育中融进一些游戏精神,使得教育不再必然板着面孔,正如游戏不见得就是儿戏一样,也许能给网络教育以巨大的生命力。

五、应用模式举例——虚拟学习环境

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ment,简称VLE)是一个支持合作学习的可视化的多用户系统。7各种游戏情境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游戏者进入游戏事实上就是进入了一个设计周到的学习情境。在多人网络游戏中,游戏者在这个环境中学习游戏的规则,与同伴交流,完成一定的任务,掌握游戏的技巧等等。

目前已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如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Charles E.Hughes,J.Michael Moshell等人开发研究的ExploreNet系统就是一个用来创建和传递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的实验环境。游戏者进入某个生活环境,扮演相应的角色,在环境中与其他角色进行互动。这里的生活环境可以有多种目的,比如社交、娱乐或教育。“虚拟世界”可以用于单个人,也可以用于许多人。当它支持多用户时,便产生了虚拟共同体。这一共同体中的成员会产生一种高度的存在感,因为他们相互之间可以交流。虚拟共同体内的人可以开展远程合作学习。

ExploreNet系统中有个EggQuest学习环境,是由一些中小学教师、大学生和研究人员合作设计的,用来支持3到5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教师们的直接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在探索故事中通过角色扮演来掌握词汇。在EggQuest中,学生们的探索活动是寻找鸡蛋并将之煮熟。指导人员充当教练和向导,其他人员充当对手。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ExploreNet系统就是将游戏作为一个虚拟学习环境的实例,这种学习环境强调学习者的行动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合作,学生通过行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三国》系列的游戏也为游戏者构造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玩家在游戏中可以选择自己希望扮演的角色,或者自己创建角色,将自己的角色置入整个历史中去发展。作为一个角色自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他必须平衡发展本国的内政、外交,在建设内政的同时还必须防止敌人的入侵,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通过战争扩张自己的领土。通过玩三国系列的游戏,玩家会对游戏中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关系产生一定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2 张胤,游戏者——学习者:论电子游戏作为校本课程的价值的发掘和建构J.教育理论和实践,2002,(5)

3 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4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EB.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galaxy.net.edu.cn/20011221/3014851_1.shtm.

5 刘学军,苏林雁,电子游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64——65

6 张媛,网络游戏乐陶陶EB.http//news.enet.com.cn/article/7CharlesE.Hughesr J.Michael Moshell.Shared Virtual Worlds for Education The ExploreNet Experiment 13 November1995

13.游戏可以放松紧张身心

网络游戏是新兴起的一种在线游戏,顶着各种非议,还是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中国,两三年之内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玩家。在调查中显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都是中小学生。

以网络游戏《传奇》为例一个初学者如果要“修炼”到38级(共50级),上网和游戏点卡的花费要超过4000元,还不包括大量时间和精力以及虚拟情感的投入。有些玩家辛辛苦苦地升到30多级,就被黑客盗取了ID和密码,时间、金钱、情感的投入一下灰飞烟灭。

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很早前兴起的“石器风”,现在正在盛行的《魔力宝贝》,以及刚刚出世的《仙境传说》等等。这些游戏的代理公司一年的直接收入高达68.3亿元,存在着很大的“暴利”和“暴力”。而这么大“暴利”的制造者就是我们自己。网络游戏之所以在学生中得以盛行,很大一部分“粘性”来自其中的练级和PK。那会让玩家在学习失利的时候找回骄傲和“所向无敌”的感觉,也算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偿”。当老师和家长面对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的同学,不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就是不停地教导。而同学也把持着自己“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原则”与老师和家长进行“抗争”。

当然了,在暑期中,适当玩一会儿游戏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我其实也是“游戏迷”。但我们小学生要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玩的游戏,那些带有暴力、恐怖色彩以及不健康内容的游戏一定不要玩,还有就是要适可而止,不要一玩儿起来就废寝忘食,玩物丧志。

让我们放下游戏,拿起课本,在学校、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骄傲和“所向无敌”吧!

14.在游戏中构造虚拟梦想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一个身影孤独而傲慢地在古老的城乡之间穿梭,手持圆月弯刀,任星光碎碎地在披风上闪动。刀锋,永远滴着敌人的血,从来没有干渴过。直到某一天,她捧着一掌清水,出现在远远恍如天涯的河边。之后他们并肩探险,共同切磋武功,慢慢地侠名传遍天下,并创出了两人四手刀的独家招术。终于有一天,男的刀客拿起电话,拨出了号码,两个在游戏里结合了多年的伴侣,才第一次坐在麦当劳餐厅里相对喝咖啡。

网络游戏注重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这种虚拟世界的设定,提供了更多的网络互动可能性。慢慢地,让MUD这种形式的游戏从纯粹PK的杀戮中转向温情,转向更为人文的角落。因为,现在的网络游戏,已经用多媒体的方式把人们的感觉,融入到虚拟的经历里面去。不可否认,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已经逐步把代表了虚拟世界的网络游戏推向一个热潮。

从联众的网络游戏开始,ICP们就知道在线游戏的“杀人”魅力。可是,联众棋牌类的游戏没有什么技术门槛,领先者已经把人气聚集起来,再跟着做同类简单游戏就很难运营。于是,图形MUD游戏成为ICP们的梦想。确实,图形MUD对于大多数的开发商来说,还是有很高的技术门槛,3D图形引擎,游戏策划等等,没有相关的游戏开发经验和管理积累,是做不了的。可是图形MUD引来那么多愿意为之每月交费的用户,这又让ICP们眼红。

所谓图形MUD,相比文字MUD,有生动的人物肖像,有直观的地图和鼠标操作的灵活性;相比单机游戏,它同时是一个沟通、交友的平台。恐怕,交友才是MUD游戏最吸引人的地方。

网络游戏对于中国游戏业来说是一条救命稻草,以前的游戏开发者,面对着盗版颗粒无收,不仅仅只能凭借热情去继续,而且在缺乏正常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失去了活力和创意。而网络游戏只能100%正版,客户端软件可以下载,唯一的ID号却不是能够长时间用诸如黑客技术这样的方式去占有的。所以,这已经保证了开发商的利益,再者,网络游戏是一种黏性惊人的玩意儿,一旦迷上,玩家大多通宵达旦。

游戏本来是一种虚拟经历,可是在MUD里,游戏里的人都是现实里的。此刻,真实的人用一种虚拟的角色在一个虚拟的时空中和其他真实的人一起闯荡江湖,真真假假之中,有多少真真假假的恩怨情仇,让人欲罢不能。

或者每个人都对现实不满,或者每个人都想着人生有REPLAY的机会,又或者,每个人都有着永远没有机会发泄出来的灰暗情绪。而游戏,可以提供一个这样的机会,都由现实中的人参与的游戏,使游戏的“真实”感染力提升到边缘地带。对话不再是冷冰冰的程序,性格个个都有所不同,情义成了游戏里最让人感动的因素。以前基于文字的MUD,已经让玩家在自己的想像中风靡一时。图形的MUD,一下子让整个世界鲜活地出现在眼前,能不叫人感动吗?

不管是多么好的单机游戏,总有玩结束的一天。可是,MUD里面,只要有玩家在,每一刻都是新的。就算场景不变,人,总会搞出一些故事来。

目前,网络游戏的收费模式分为两大类,每类各两种。第一类是接入式,运营上通过申请专门的特服号码,让玩家拨专用的网络进行专门的游戏消费。这类收费模式既可以“免费”提供游戏,只收取接入费,也可以在接入费用的基础上再加收游戏使用费。如联众游戏,就综合地在不同地区采用了混合的收费模式;第二类模式是内容类,通过会员制管理或者是专用ID管理来向游戏消费者收取月租。可以是包月月卡模式,也可以是按时计费。包月月卡收费方面,对于运营商来说相对比较容易控制,按时计费虽然需要和接入服务商进行协调,可是在财务成本方面却也节省不少开支,特别是大大减少了月卡销售渠道的建设费用。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传统远程通讯中的单对单局限,扩展为多对多。MUD刚好扩展并夸张了这个需求,用虚拟的实体时空把真实人的虚拟身份聚集在一起,这种手段是革命性的,因为不仅仅是解决了技术问题,而且给予人们一种新的用来沟通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看起来好像是真实的,可沉浸进去才发现,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真实交流时的这种边缘,比虚拟更加虚拟。

而手机的在线游戏,已经随时随地把人绑在游戏里面了,你现实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虚拟的世界都在你的口袋里和你形影不离。(资料)

注:MUD是英文Multiple User Dimension、Multiple User Dungeon或Multiple User Dialogue的缩写,可以译为多人世界、多人地下城或多人对话,俗称“泥巴”。对MUD游戏的定义是要能够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也就是说,在MUD中你所接触到的,是一个由电脑构造出的广阔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的每一个游戏角色背后,都有一个现实中的人在操作,他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脾气嗜好、价值观念,无不完全投射到游戏角色身上,并影响游戏的进程。

15.游戏可以结交新朋友

淡马锡理工学院学生洪德凌(19岁)七岁就开始玩电脑游戏,大战三国。12年后的今天,他的电玩功力大增,9月底击败本地近100名电脑游戏高手之后,他将在10月底代表新加坡出征美国,“打”到华盛顿去。七岁就玩《三国志》

在洪德凌的成长岁月中,电脑游戏是他最重要的玩伴之一。他7岁就开始玩电脑游戏,第一个玩的电脑游戏是《三国志》。自此之后,他“大杀四方”,在各种策略性游戏中扮演沙场猛将。他不久前参加了由微软在本地举办的电脑游戏比赛,多年累积的经验终于派上了用场,经过接近8个小时的激烈斗智,脱颖而出,成为冠军。

这名在淡马锡理工学院修读资讯科技的二年级学生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迷上电脑游戏,就是觉得好玩,尤其是那些有故事性的策略游戏,能够让我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动脑筋,斗计谋。”

德凌的父母在他7岁那年就买了一台电脑给他,电脑对童年的他来说,唯一的用处就是用来玩游戏。“我最久的记录是一整天都在玩,通常一个星期就可以玩完一个游戏。到目前为止,我大概已经玩了超过100个不同的游戏。”

起初,德凌的电脑游戏都是他的叔叔伯伯送的,之后他也从自己的零用钱中拿出一部分来买游戏。一个正版的电脑游戏售价大概四五十元,十多年下来,费用可不少。“不过现在我比较喜欢玩网络的连线游戏(LAN);可以和另一个人玩,可以玩很久,比较过瘾。”玩游戏结交好友。

德凌是在14岁的时候开始玩网络连线游戏,好处是,由于对手不再是电脑,而是真人,因此每次玩的过程都不一样。和电脑对玩,只要打败了就玩完,连线游戏总是有新的对手加入战局,可玩性大大提高。

德凌有时候也会到一些连线网络游戏店(LAN)玩,从而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电玩高手。“可以通过电脑游戏认识到一批谈得来的朋友,这应该是玩电脑游戏这么多年的一个收获吧?”

不久前德凌参加的微软电脑游戏比赛,比试的“帝国时代II:征服者”(Age of Empires II:The Conquerors)就是一个连线游戏。它基本上是一个文明发展的游戏,从一开始在游戏里出现的几个人,到随着文明的发展出现的村落、国家、帝国,到战争,兴亡起落都掌握在玩家手中,非常有吸引力。“帝国时代II”这个策略游戏除了紧张刺激之外,也极富教育性,据知,本地不少学校也利用这个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创意思考,同时上历史课。淡马锡理工学院学生洪德凌是本地“帝国时代II:征服者”高手,他将代表新加坡出征美国。

在比赛的过程中,德凌就是得把扮演其他村落和国家的敌人打退,然后建立自己的帝国。

大决赛当天德凌得进行七个回合,每回合一小时,每次对垒另外一个人。胜出以后就与另一个优胜者决战。从早上斗到晚上,虽然只是坐在电脑前,所消耗的脑力和眼力,绝对不会比在一场激烈的运动比赛中所消耗的体力来得少。

能够得到最高积分成为冠军,德凌当然很高兴,可是一想到代表新加坡到美国和世界其他各地的高手较量,他不免有点紧张。“我在网络上和其他国家的玩家对过招,他们的水准比我们高很多,我其实不是很有把握胜出。”

尽管德凌已经是这个游戏在本地的第一高手,如果以10分作为满分,他只给自己的水准打7分。

玩了12年电脑游戏的德凌到了明年,还将自己设计电脑游戏。明年将学设计游戏。

原来德凌目前在淡马锡理工学院所修读的资讯科技课程,明年将教授电脑游戏的设计。

德凌早已经打听好课程的纲要,他知道他们初步将学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电脑游戏,比如说类似“大富翁”、“蛇与梯子”等游戏。他说:我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设计出类似《三国志》那样的策略性游戏。“我很期待这个课程快点开课,我甚至已经买了不少有关三国的书来看,希望改天会用得着。”

德凌承认以前他相当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过自从进了理工学院之后,功课繁重,现在平均每天只抽得出2到3小时玩游戏,其他时间都得读书做功课。

虚拟的世界永远真实不起来,现实怎么说仍然是残酷的,德凌深深明白这一点。他说:“对我来说,玩电脑游戏只是消遣,一种兴趣,读书最终还是最重要的。”

16.游戏有利孩子智力发展

我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根本不曾见过电脑,更别提瞭解什么叫作“电脑”,直到升上中年级,有幸转学到都市,偶尔到爸爸的办公室,才能一睹这聪明且“充满神秘色彩的方盒子”电脑的庐山真面目,但毕竟是“初次相遇”,仅凭如此,可想而知,我对电脑常识、使用方式和许多实用功能,根本一窍不通,连边都碰不著,但是,我与仙剑奇侠传和电脑的邂逅,才要正式展开呢!

有一次,正好在表哥家打发时间,我感到十分无聊,趁著表哥离开房间时,我瞄了一眼表哥的书柜,正好看到:“仙剑奇侠传”。当时的我,连电脑都不知道,又怎知何谓电脑游戏软体呢?没办法,只好把它放回书柜,说时迟那时快,表哥正好于同一时间进到房里,他见状,不但没有发怒,还对我说:“怎么,你想玩啊?”表哥立刻开启他的宝贝电脑,看到这里,我真是羡慕极表哥了,不但有自己专属的电脑,还可以玩游戏软体,想著想著,表哥已经进入仙剑的画面了,那电脑动画,看得我目眩神迷,直叹电脑的神奇。游戏开始了,我目不转睛的盯著所有人物说的每一句话,深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字,有趣的是,第一次接触电脑的我,控制得乱七八糟,搞了半天才把游戏主角—李逍遥给弄到门外,巧的是:李大婶正好说:“慢吞吞的,在搞什么”?当时的我真的被吓了一跳,电脑怎么可能如此神奇,询问表哥,原来只是碰巧的罢了,但我真的觉得电脑是很奇妙的。由于控制不当,玩到仙灵岛时,总算是稍稍上手了,却也到了该回家的时候,妈妈拉著我要离开,当时的我真是希望:“再那么几分钟,不,几十秒,就够了,再让我待一会儿吧!”却事与愿违,我就这么被拖著离开表哥家,当时的我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那电脑离开我的视线。“机会无所不在,重要的是好好把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参加一位同学的庆生会,到了娱乐时间,他开启电脑,我本来并没什么好奇,却这么不经意的一看,咦?这个画面好熟悉啊!这是……是“仙剑奇侠传”!简直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我当机立断,挤开了旁边的同学,抢下同学手中的键盘,不顾一切的操纵起来,但是……怎么有点怪怪的,这是哪里,我怎未曾见过呢?赶紧询问旁边的同学,这是哪一段剧情,主角的生命力竟已达五、六百,我立即告诉同学我所知的剧情发展,只见同学纷纷大笑著说,你那只是刚开头而已,整个剧情是还长得很呢!从此以后,在学校和同学共同有了一大堆关于仙剑的话题,我一直一直询问,差点使得同学不堪其扰,但他又怎忍心破坏朋友间的感情呢,因此,我所问的问题,他还是耐著性子都一一详尽得回答我了!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常常我在就寝之前都想著仙剑奇侠传,甚至连作梦都梦到仙剑,但对一个家中没有电脑的人,这些根本是无稽之谈,只是存于心中的一些幻想啊!我不禁怀疑,为何我身边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脑,而我却没有?真是不公平!我日日夜夜盼著我能有一部专属于我的电脑,让我能驰骋、遨游在电脑世界、游戏情境里。至此,我又再次感到世界的奇妙和上苍的神奇,就在我日思夜想电脑的几周之后,在某一日的早晨里,刚睡醒时,只见几名工人在我家中搬运电脑和电脑零件,我揉揉惺忪的双眼,想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时,妈妈开口说道:“你爸爸为了工作的需要,而在家中购置了一部电脑”,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妈妈又接著说:“电脑不但可以做文书处理、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上网查询资料呢!”令人不可思议,电脑真的被我盼来了!

即使如此,我却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因为当日爸爸就对我们说:“电脑是高科技产品,并不很适合玩电脑游戏”!又告诉我们一些使用电脑的方式,如: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如何制作一份表格?如何查询所需的资料……等电脑的使用方式。但我根本早已听不进去,因为当我听到第一句话时,心早就已凉了半截,心中的梦想再次破裂;隔日到学校时,那位同学再也忍受不了了,我就这么不经意的一说:“那你借我好了,我自然不会再来烦你”,当时,我心里明白,即使,借到了,没有爸爸的允许,根本不可能玩,只是,我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一口答应了!隔日,他果真将“仙剑奇侠传”的说明书和光碟片交给我,对他真的是由衷的感谢!回到家中,想起爸爸曾经说过:“若需要使用电脑,必须先告诉我!”没法子,只好先将光碟放在抽屉,静观其变吧!我不断对爸爸旁敲侧击,使以弦外之音,希望爸爸能允许我玩电脑游戏,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如今只有趁爸爸不在时,偷偷的去玩吧!这个想法,一直在我心中游走,终于,欲望还是战胜了决心,趁著周三下午爸爸不在家时偷偷的玩,放入光碟片后,以为即将开始,想不到还须“安装”这个过程,真懊悔当时怎么没注意听爸爸的说明,这下可好,白忙一场了!我不愿就此放弃,就这样找来找去,乱按一通,终于找到了,安装完成后,游戏正式开始了!由于日前在摸索玩法时,已经将一开始的剧情弄得十分清楚,因此,一些小迷宫,一下就破解了,以为游戏的难关,只在迷宫罢了,正这么想时,在客栈中与苗族首领开战了!强势的攻击,令人难以招架,尝试了许多次,仍然难以与其抗衡,只好使用仙灵岛的五灵符和蜂巢,将其解决!心想,再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好找个机会练一练功,到了苏州对战林月如时,也遇上了些瓶颈,且认知了千金大小姐的刁钻脾气,对这位主角产生了一些反感。

接下来,玩到了白河村,起先,取药的过程也尝尽了苦头,试了多次才成功,取玉佛珠,由于有三人同行,没什么问题,于是直奔黑水镇,但骇人的音乐,吓得人发抖,一时无法反应,再次赞叹科技进步的神速,就这样过了几个礼拜,玩到锁妖塔了,整座塔应声而倒,林月如这段几番谈话,使人对她刮目相看,对她的看法也完全改观了!玩得正过瘾时,妈妈回来了!我手足无措、手忙脚乱的乱按一通,想赶紧关闭电脑,却仍被妈妈发现了!妈妈仔细询问了之后,与我约法三章,“你要玩可以,但那是功课做完之后的事”,我答应妈妈,总算取得妈妈的认可,但妈妈警告我,若违反原则,将会告知爸爸。但是,又过了几天,我有事到书局买文具,由姊姊接手,回来时却发现,爸爸回来了,我大吃一惊,急忙询问姊姊,有没有被发现?姊姊原来是以为我回来了,想不到是爸爸提早下班,开了门,已经来不及了!被爸爸逮个正著;到了晚饭的时间,爸爸叫我们坐在他身旁,他说:“当我们工作疲倦,或感到困乏,灵感消失时,玩玩电脑游戏,其实是有益无害的,适度的游戏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性情,但是,你们小孩子不懂得控制时间,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弄得晚饭也不吃,功课也不写,耽误了功课,多划不来呀!尤其市面上许多光碟片,暴力或色情的占了许多,你们不懂如何选择,要是选到了对身心发展有碍的,更得不偿失,不过,你们这套游戏软体,是名产牌出产的,属于角色扮演,也有点像有声的武侠小说,是不错的软体,但一定要先把该做的事做完,有空余的时间才可安排这种活动。”两次的危机,总算是有惊无险,安然度过,但爸爸的这席话使我对电脑有了新的认知以及更正确使用电脑的方法!

获得了爸妈的认可,终于不必紧张、担心被发现,我也遵守了爸妈订定的原则,继续完成游戏!神木林取凤凰蛋的迷宫,据大家都说并不难破,但不知怎么著,就是走来走去绕不到,就算巢就已经见著,却也遥不可及,迷宫中怪物的绝招—催眠术,也差点葬送其下,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是到了,但是其本领也十分强劲,生命力也很高,用尽了各式武功,就是击不倒它!搜寻仙术类,突然想到以“天罡战气”和“醉仙望月步”搭配使用,仅用普通的刀砍,杀伤力就高达一、两千多,威力远远胜过“天剑”和“万剑诀”,大战了好几回,总算结束这一场战斗,正想结束游戏时,新剧情展开,故事第四位主角—阿奴!耳目一新的剧情,俏皮逗趣的对话,令人心情为之振奋!阿奴的武打招式都十分的奇特,使用蛊发出的毒计也十分新颖!接下来的桃花林迷宫更被耍得人团团转,而村庄中之人的对话,与桃花林的迷宫,及其游戏背景,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许多的情形都完全吻合,而对战此武功高强的魔头,只得速战速决,使用“酒神”、“乾坤一掷”与其做个了断!进入了大理城,再次有接连不断的剧情发展,进入麒麟洞取麒麟角、回到十年前。麒麟洞迷宫不复杂,几分钟就解决了,正兴高采烈拿著药材准备救醒赵灵儿时,竟还要去参拜苗族所信仰的“女娲娘娘—巫后”,这一拜,竟就这样回到过去。进入拜月教主的宫殿,为石长老取巫后的天蛇杖,才认清石长老,其实是一个忠心耿耿、为巫后效力的好人!

回到过去,使一切故事背景、渊源,剧情逐渐明朗,故事也快要结束了,接著而来就要去为圣姑取三十六支傀儡虫,此处,据同学表示,在最底的底层,有五神的神像,若到得了,就可习得五系绝招的最高级法术,分别是召唤术“风神”、“雷神”、“雪妖”、“山神”和“火神”!为了取得此五招终极绝招,在洞中就这么绕来绕去,绕了几千回,只觉得一直在重复走过的路,越走越深,怪兽们也越来越强,几乎难以招架,走了那么多遍,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四周又有妖物环伺,没办法了!只好请出解迷宫大师—姊姊来为我解开这繁复的迷宫,但是,姊姊竟说:“我没办法从中间玩,用土灵珠飞到外头,重来一遍!”啊!真是晴天霹雳,但只得答应姊姊,交给她处理啰!姊姊似乎找出什么关联了,她觉得这个迷宫整个是息息相关,一定有规律可循,虽然如此,却也不知关联何在?但姊姊仍旧破解了整个迷宫,顺利取得了:“无尘剑”、召唤术“五神”和“巫月神刀”,获得了神兵利器和高强武功后,游戏已到了尾声,只想立刻除去祸害的始作俑者—拜月教主,终于不再有困难阻挠,立即进入迷宫,直奔宫殿。到了宫殿,由于之前已在十年前来过,所以不是难题,就只顾向前冲吧!但敌人实在太多了,即使是藉机提升了许多等级,但真的是被“重重包围”难以避之!总算到了最后关头,激战将起!拜月教主固然神勇,但因已到最后关头,所以管它什么神兵利器、隐蛊、乾坤一掷、酒神,都给它肆无忌惮的用出吧!因此,拜月教主根本不敌,败下阵来!游戏的最后动画,伤感的结局,赵灵儿所付出的代价实在甚巨,最后,林月如捧著李逍遥的孩子,出现于瑞雪纷飞的路中,为悲凄的剧情带来一些丝毫的温暖。

仙剑,是我所玩的第一个电脑游戏,更是我学习电脑应用的第一理由,对于仙剑实在十分怀念,得知新仙剑即将上市,真是感到无限的期待;目前我已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班上担任资讯股长,许多的问卷、文书,都是由我处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仙剑奇侠传”。因为,是它让我产生了对电脑的兴趣,在游戏之外,偶尔也在电脑中摸索许多使用方式,虽然,我不是资讯应用中的佼佼者,只懂得片面的使用方式,但是,仙剑不但述说了一个凄美的故事,且造就一个对资讯应用十分感兴趣的人,让我对电脑从一无所知到瞭解电脑,成为真正的“e”世代!

17.我游戏我快乐我开心!

前些年,国内曾有人小心翼翼地提出游戏是继电影、美术、文学和音乐等八大艺术之后的第九大艺术。

无疑,不管人们如何痛恨游戏的诸多罪状,游戏仍电脑一样渗入我们的生活,不用说人生来就有游戏的本能,对大多数人而言,游戏不能创造财富,不能增加见识,消耗无数财力,甚至摧毁人们的健康,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执迷不悟者?也许因为它给了我们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机会,所有的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都可以在游戏里变为可能,在游戏里很容易获得光荣与梦想,在游戏里很容易忘记真实世界里的种种羁绊,游戏可以让人神怡、麻醉,放纵。一位过来人TOM说,抛开游戏性、耐玩性、交互性的讨论,让我们直面一个更加深刻的主题:发生在网络游戏中的情感交流。游戏为我们构建着动人的情节旋律。游戏很容易就制造出“英雄救美”、“生死与共”等等诸多构成奇异爱情所需要的“催化剂”,而玩家似乎都将这一切当作了真!

进入游戏后,玩家有机会加入某个国家、组织,或与某人结拜、结婚、收养进而与游戏中其他人物产生各种有趣的社会关系,这也是游戏的乐趣所在。玩家群体的流失与变动在每时每刻发生,决定这一切的是玩家的情感。处理好这个情感问题,就会赢得最多的用户,同时也是网络时代最大的商机。

跟其他绝大多数图形MUD相似,玩家需要在游戏里面通过杀戮以及其他手段来提升等级。普通的PC游戏不乏杀生,而在网络世界里,玩家除了要杀动物以及不如动物的人,有时候也面临着无端被其他玩家所杀的危险,这就是在网络游戏中一直倍受非议的PK行为。PK行为在游戏中被视作一个积累经验或者内力的极好方式,有的人甚至为此不惜另外申请账户,培养出一头“猪”,来让自己的主要角色随意杀戮。也就是说,在图形MUD里,等级与经验被畸形夸大,许多人为此不惜随意PK其他玩家。这对于倾注了真情在角色中的玩家而言,每一次被杀戮就意味着情感上受一次伤害。

下面是一位名叫志云的玩家的真情道白:

一个在冲撞与自省中勤奋的感受着生命的女孩,

一个敏感带着天真的成熟以另类的热情去感受世界的女孩,

一个在亢奋的憧憬与和平的静默中踏步的女孩,

一个满脑子古怪思想但却能漂亮生活着的女孩,

一个相信上帝无处不在的女孩,

一个相信上帝能赐给她足够的自由确保她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女孩,

一个不懂得玩江湖而又热爱玩江湖却不能再玩江湖的女孩,

一直相信江湖是美好的,一直相信江湖中是充满着爱的,她常说:

爱无恐惧,因为它是至上的道德,爱无疑惑,因为它是至真的真理,爱无束缚,因为它是至真的自由。

可是,在江湖的日子里,她却感受到了恐惧、疑惑、束缚……

她怕了,她退出了江湖。

而更多的人,却在这个弱肉强食所谓的江湖中沾染了暴戾,由网络游戏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青少年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仿佛吸食毒品,故而称之“电子海洛因”。我们身边多了这样的人,有人连续上网几十小时而双目失明,有人甚至暴死,还有迷失在网吧里弃学厌学的众多孩子,为筹措一点上网费去偷去抢的少年。

18.21世纪的电子游戏

——第五类艺术

前一阵子,在一个介绍电影的电视栏目里偶然看到一则关于SONY新游戏的制作报道,报道的题目叫做“交互式电影魔术”。从这个题目里可以看出,电子游戏发展的今天,其与电影互相结合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从表面上看,二者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纯电影是由他人饰演的,结局固定的一种艺术;而电子游戏则是由自己扮演的,具有分支结局的一种艺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承认,电子游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并且还是所谓“第五类艺术”(其它四类分别指:表演艺术,如音乐和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和雕塑;语言艺术,如文学;综合艺术,如戏剧和电影)。电子游戏既然是艺术,就要拥有艺术的一切特点;既然是第五类艺术,就要有不同于其它四类艺术的独到之处。电子游戏从诞生到今天步入“艺术的殿堂”,着实经历了不少风浪,本文并不想过多的忆古追今,更不是谈论电子游戏是如何走向“艺术化”的,而是要说一说什么样子的电子游戏才足以被称之为“第五类艺术”以及“艺术化”对电子游戏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这种影响将遍布与电子游戏相关的各个方面,它会使我们所钟爱的电子游戏的未来显得愈加神秘和奇妙。

第五类艺术——电子游戏艺术所应拥有的独到之处

首先,让我们弄清楚一些概念。我们说电子游戏是艺术,那么艺术到底是什么呢?《辞海》里面说:艺术,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西方人对Art一词的原始解释是:the making of things considered beautiful,直译即为“制造我们认为‘美’的东西”。由此可见,艺术首先要具有美感;其次,它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和思想感情。这样说来,早期的电子游戏确实称不上是艺术。虽然俄罗斯方块、吃豆之流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觉可以说是永不磨灭的,但这只能说明它们超强的娱乐性。它们不具备明显的社会属性,它们简单的规则和机械化的一成不变的游戏方式注定了没有人会因为玩它们而感到恐惧或惊讶、狂喜或悲痛,更不会被深深的感动,因此将这类东东称为“纯娱乐”或“机械化娱乐”应该更合适一些。无可否认,这类电子游戏如打扑克牌、下棋等等一样,可以成为人类永远的游戏,但仅此而已。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艺术化”之后的电子游戏,因此上述这类游戏就不在讨论之列了。

应该说,当电子游戏走进了RPG时代之后,它才真正开始有了点艺术的样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电子游戏开始结合了音乐、绘画、文学这三类艺术形式,并且越来越贴近现实:我们在抑扬顿挫的背景音乐伴奏下,穿行于一个个由精美图象构成的场景中,与不同的NPC做着长长短短的交谈,为着完成一个神秘而伟大的任务在奋斗着……不仅是RPG,随后而来的SLG、AVG,甚至FTG等等都无一例外的结合了其它各类的艺术形式,这使电子游戏看上去可以与戏剧和电影一起列于“综合艺术”的范畴了。

确实,电子游戏发展到这种阶段还不能被称为“第五类艺术”,因为它与其它的综合艺术(即戏剧、电影之类)太相近了,完全可以等同于一类。也许有人会说:“不是啊!你在前面也说了:‘纯电影是由他人饰演的,结局固定的一种艺术。’这正是现在的电子游戏与电影戏剧等的不同之处啊,难道凭此还不能将它单独划分成为一个范畴吗?”我要说,是的,我认为,仅凭这两点,还不能说现在的电子游戏就已经成为了“第五类艺术”。

我们做一个对比就可以看出来。首先,我们看看电影(或戏剧)的特点是什么。电影和戏剧的突出特点就是:利用一个预先设定好的剧情,引领大家走入剧中人物的生活,体验他们的经历、思想以及感情,最后在某种情绪堆积到高潮之处收尾,使观众回到现实之后依然有所回味。而现在的绝大部分电子游戏(除极少量理念和技术都比较新潮的网络交互式游戏)也是这样,除了游戏中的人物由玩家亲自扮演之外,从艺术角度看去,电子游戏从设计到制作到完成走的都是与电影或戏剧几乎相同的道路。至于电子游戏的分支结局,其实就目前看来,一个游戏最多也不过就是两到三种。基本上游戏者还是被束缚于一个主线情节序列之中,仅由于在游戏中的某个时段的不同选择,而被程序强行带入某个分支。从总体来说,游戏者还是被动的,其状况与电影观众在本质上相同。换句话说,现在的电子游戏还是“以制作者为本”的,而不是“以游戏者为本”的。制作者做出什么,游戏者就玩什么;无论制作者把游戏的各项元素(如剧情、场景、人物、任务等)设计成什么样,游戏者都只能无条件服从,无论你喜不喜欢,都无法更改。在这种情况下,游戏者对一个游戏唯一的权利就是可以选择玩或者不玩。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这样的电子游戏即使做得再奇妙,也仍然与电影和戏剧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顶多它是扩展了一下电影和戏剧的表现形式罢了。

我想,什么时候电子游戏成为这样一种状态,它应该就可以被称之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了,这种状态就是:

一、完全的交互性;

二、完全开放的游戏过程和结局;

三、完全的虚拟现实。

电子游戏要成为特行独立的一门艺术,至少要达到上述三个状态,只有如此,电子游戏才算是真正的“艺术化”了。下面,我就着重说一说这三个方面将会给电子游戏的未来带来怎样的一个情形。电子游戏“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完全交互性、完全开放性、完全虚拟现实性。

首先请读者注意,这里的“艺术化”所指的是将电子游戏发展成为“第五类艺术”所做的工作,而不是仅仅将电子游戏划归于前四类艺术中的某一个所做的工作。

上面提到,电子游戏至少应具有三种状态,才堪称“第五类艺术”,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描绘一下这三种状态。

一、完全的交互性

所谓交互性,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电软》在美国的特约撰稿人叶展曾多次提过,“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是未来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一项研究。我们每个在玩电子游戏时,就是在进行着人机交互,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不仅和计算机做着“交互”,更是通过计算机直接的与地球上的其他人做着“交互”。通过网络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比之原先人单纯与计算机的交互,其层次要深了一些。再往下发展,这种交互将更加深入。比如交互的双方可以彼此看见对方,听见对方的声音,甚至闻到对方的气息。总之,除了不能触碰到对方的实体之外,一切都与真正面对面的交往一模一样。想象一下,如果一款电子游戏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交互性(我们应该可以称之为完全的交互了),那将会使电子游戏本身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第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游戏中的人物对话剧本和NPC将会变得不再必需。现如今,任何一个有情节的游戏中,都需要一个完整的人物对话剧本和足够的NPC,有了这些预设的对话文字,游戏者才能够从NPC处获得足够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才能通关。而在一个具备完全交互性的游戏之中,你所遇到的任何人物都有可能是一个处在网络另一头的真人,这些真人在玩游戏的同时,还在扮演着形形色色不同的“NPC”,你要完成一个任务,就需要时刻与他们打交道。我们平时生活中与人说话时从来不需要剧本,更不会对不同的人反复说同一句话,因此在完全交互性的游戏里,对话剧本和NPC变得可有可无。当然,对话剧本和NPC并不会消亡,这是因为,如果完全由真人担任“NPC”,由于思维、语言甚至个人好恶的差异,这些“NPC”不见得会对游戏者提供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这无疑增加了游戏任务的“不可完成性”,所以这是对游戏者的一个更大挑战,一个人要想在这种状况下完成一个游戏,不仅需要智慧、体力和精神,甚至还得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等等。所以,如果你不愿意在完全交互的状态下游戏,你就可以选择有固定对话和NPC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游戏模式。

19.游戏是学生课余大乐趣

网络游戏在中国发展已有四年多,提起“反恐精英”这样警匪对决的热门枪战游戏很多人都会大呼过瘾,过去这类游戏的玩家绝大多数是男性,但是最近,记者了解到,淑女也开始“疯狂”,不少北京的年轻女孩加入了网络“反恐”的行列,甚至还组织起了自己的“女子战队”,在工作和学习之余通过网络游戏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缓解工作、学习给她们带来的压力。

上网“抓坏人”成为课余最大乐趣

一头长发、爱穿裙子的马青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在“反恐”游戏中经常充当“悍匪”的她表面上看起来却是个标准的乖乖女,她说:“平时我淑女着呢,也爱学习,但是一旦邀几个好友坐到电脑前玩起来,我就什么都忘了,最后整个屋子里就听见我们几个女生兴奋得叫喊声了。”当记者问她为什么不少北京的年轻女性都钟情于这种“枪战”游戏时,她说:“平时工作、学业繁重,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大家觉得在那种虚拟的枪战气氛中特别能放松心情,能充当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成为的角色,上网‘抓坏人’真的是一种发泄情绪的好方法。”由于最近考试繁忙,马青说她不得不暂时告别“战友”,加紧复习功课。“美女战士”不让须眉“5love”战队是全国首批形成团体的“反恐女子战队”之一,最初由6个20岁左右的女孩组成。队长钟旖是个说起话来柔声细语的文静女孩,她告诉记者:“在游戏中与敌人对决的时候好像自己真的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我偏爱在游戏中驰骋的那种感觉。我们战队刚刚组成的时候,还曾有公司为我们提供赞助和训练场地,支持我们参加各种网络游戏比赛。”

曾经是女子战队创始人之一的李媛媛目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她有点惋惜地说:“以前,我很想成为一名职业的网络游戏玩家,但是我父母认为女生还是应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赶快安定下来比较好,我只好成了广告公司的上班族。现在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北京女孩有了和我同样的爱好,我觉得适度地玩玩这类游戏,不失为一个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

据悉,北京爱上“反恐精英”游戏的有各种年龄段的女性“精英”,最大的有已经成家30岁出头的上班族,最小的甚至有仅仅12岁的小学生。一位女性玩家说:“现实都市生活中,女性常因来自各方面的约束而感到巨大的压力,在虚拟世界中的宣泄自然成了她们放松心情的选择之一,所以网络游戏成为女性中的一种时尚流行看来并不足为怪。但中小学生千万不要因为玩游戏而耽误了学习,成年人也应该处理好游戏和工作的关系,毕竟这只是一个游戏,而非现实,不应过度沉迷。”

20.玩游戏可防老年痴呆症

美拥有800万以上会员的健康情报公司REALAGE近日宣布,决定与美eGAMES游戏会社合作,推出防止老年人大脑老化的PC用游戏集《GAMES AND SKILLS》,该游戏集收录黑白棋、弹珠台、台球、高尔夫、飞镖等共30款PC用游戏,通过训练注意力与记忆力从而达到防止大脑老化,游戏集预定于10月发卖,2枚组CD-ROM,价格19.99美元。

21.游戏可缓解工作压力

零点最新调查显示,缓解自身压力、放松身心是网民钟情于网络游戏的深层动力,而开发游戏的商家须关注网络游戏的文化。

心理诉求不尽相同

调查显示,目前网民最喜爱“角色扮演类”的游戏(58%),该类游戏提及率远高于其它类型。而网民钟情网络游戏的原动力,主要在于他们将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缓解压力、放松身心(53.8%),同时又能寻找到竞争感(47.6%)和归属感(45.0%)的活动。参与此次网络游戏网上调查的受访者以16~35岁者最多(94.7%),这群人在生活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各种网络游戏体现出的愉悦、刺激、协作、竞争等满足了其心理需求。

喜欢不同类型游戏的网民从游戏中获得的乐趣也不尽相同。最喜欢“角色扮演类”游戏的人认为“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最为重要(55.6%);最喜欢“动作射击类”游戏的人因为对竞争对抗抱有强烈兴趣,最看重“与众多玩家激烈对抗带来的兴奋感”(54.4%);而“即时战略类”游戏讲求协同的重要性,最为注重“团队协作的高度参与感”(51.7%)。

不同玩家喜好各异

调查显示,网民最愿意参加的以网络游戏为主题的活动是“游戏攻略技术论坛”(37.9%)。同时,喜爱不同游戏类型的网民对于不同形式活动的喜爱也有所差别。喜欢“角色扮演类”游戏的网民最愿意参加“游戏攻略技术论坛”(43.4%),并远高于其它活动;“动作射击类”游戏本身就以竞争和对抗为主,最愿意参加“主题游戏区域性或全国性竞赛”(28.9%)。吸引玩家则不仅要设计出好的游戏,还要顺应玩家们的心理和情感诉求,注重围绕游戏进行周边产品和活动的开发。

各游戏商家对网络游戏文化的关注必不可少,因为这是玩家之所以“爱玩”的深层动力。因此,在注重游戏本身质量的同时注重围绕游戏相关活动的开发不失为赢得玩家的一着妙棋。

调查结果也证明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心理诉求不同,对于网络游戏主题活动形式的喜好也有所区别。找准目标玩家,举办他们所乐见和感兴趣的活动一定能为商家吸引到更多玩家的眼球。

22.玩游戏打手机让青少年拇指肌肉发达

一些西方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在信息技术较为普及的国家和地区,青少年由于经常使用移动电话和酷爱电子游戏,他们的大拇指形状和功能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研究成果显示,许多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大拇指的频率已大大超过使用食指的频率。他们从本能地使用大拇指操作移动电话的按键、玩电子游戏机,逐渐发展到养成了用大拇指按门铃和指东西的习惯。科学家发现,这些“拇指一族”的大拇指肌肉比常人更加有力,也更加灵活。

23.网游时间过长导致肥胖

长期使用电脑进行游戏容易肥胖:

长期坐在电脑前的人,因缺乏锻炼,会出现重力性脂肪组织分布异常。脂肪堆积在下腹部和腰背部,导致向心性肥胖。

24.长时间游戏生静脉曲张

长期使用电脑进行游戏容易下肢静脉曲张:

因缺乏活动,依赖骨骼肌收缩回流的下肢静脉的压力将增高,长时间静脉管腔扩张会引起静脉瓣功能性关闭不全,最终发展成为器质性功能不全,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或者先天性结缔组织松软者,更容易发生静脉曲张,血流淤滞甚至导致静脉血栓。故长期进行电脑操作者应该多活动下肢。

25.游戏包宿与“颈椎病症”

长期使用电脑进行游戏容易得颈椎病:

电脑操作使人的头部缺乏活动且久处于同一种姿势,时间过久则出现颈椎代偿性增生。颈椎增生可以压迫神经根,引起肩周炎、上肢活动受限,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颈椎增生还可导致供应大脑枕部的椎动脉受压,引起大脑枕部供血异常,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26.专家:上网时间过长使颈椎和眼睛提前衰老

久坐电脑前,由于视物较近,迫使眼睫状肌处于收缩紧张状态,从而使晶体变凸以适应视近物,眼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就会导致近视。视觉的过度疲劳还会引起房水运行受阻,导致青光眼。此外,白内障、角膜溃疡和视网膜剥脱等,也是长期使用电脑者易患的眼病。故在操作电脑时宜经常活动眼球,定期做眼保健操等。

放寒假了,许多学生网虫开始整天挂在网上,可医生说了,现在20岁以下的年轻人患老年病的比率越来越高,长时间上网会使你的颈椎、眼睛提前衰老。有关专家提醒,虽然学生们在寒假期间自由时间多了,上网时间也不要过长,一般在超过两个小时的时候,最好让眼睛休息5到10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四肢。

13岁的孩子40岁的颈椎

上网是大一男生卢天彤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就泡在网上,凌晨才开始睡觉。网上可玩的东西太多啦,除了聊天、游戏,每个栏目他都喜欢点开看看。到了周末,天彤可以从周五的晚上坐在电脑前面,到第二天下午才下网。这几天他感到身体不太舒服,眼睛发干,脖子酸疼。临床医生说,这是眼睛老化、颈椎老化的表现,以前只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出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博士对记者说,以前门诊所接待的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但现在来看颈椎疾病的患者越来越低龄化,20岁上下的患者有不少,最小的一位只有13岁。这些小患者的症状是:颈部疼痛、僵硬,同时肩背疼痛、上肢麻木,个别的还伴有头痛、头晕。据刘博士了解,他们以前都有连续上网十几个小时的记录,“他们说,如今在电脑前坐一个小时,脖子、肩膀就疼得受不了。”过度上网可使颈部关节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刘博士解释,这种状态不符合人类正常的生理环境,易使颈椎化学结构过早丧失水分。在这些学生的X光片上,医生可以看到骨刺、椎间隙塌陷等以前40岁以上人才得的疾病。

另外,专家还提醒网友们,当人的视线与向地心垂线的夹角为115度角左右时,人的颈部肌肉最放松。电脑显示器和座椅的相对高度要调整好,普通的写字台是为人低头书写设计的,作为电脑桌高度不合适,上网时长时间“昂”着头颈椎会很快劳损。如果没有条件更换专门的电脑桌,可以试着将座椅逐步垫高,直到颈部感到放松为止。

老年干眼症盯上年轻人

长时间上网不仅容易使颈椎衰老,老年干眼症也会提前报到。“干眼症”属于干燥综合症,是由于眼泪的减少或泪腺功能下降,导致眼睛表面出现微小伤痕的一种症状。一般的临床表现为眼睛干涩、酸胀、异物感、痛痒、易疲劳、分泌物增多等。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使用电脑的人中,经诊断有31.2%的人患有“干眼症”,目前北京有200万人患有“干眼症”。

据眼科医生分析,学生长时间上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眨眼频率降到每十几秒甚至二十几秒一次(正常人每五六秒钟眨眼一次),使眼球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之中,眼睛泪液分泌量不足,以至于无法保持眼睛表面的湿润,造成“干眼症”,严重的会损伤角膜。眼部长时间不活动,眼内调节肌处于高度收缩状态,还会导致眼肌痛、眶上神经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内斜视等,甚至造成视力永久性下降。一旦患上干眼症,缓解的方法只能点用人工泪液,更严重的病况就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眼科专家建议,要注意用眼习惯,定时休息,每隔1小时就要休息5至10分钟,尽量远眺放松。在电脑或其他有辐射荧屏前连续工作的时间不宜过长,超过两小时的应离开荧屏一段时间,让眼睛适当放松。在网上漫游时也要注意科学用眼,显示屏的亮度要适中,不可过亮,背景尽量选择多色素的,在读长篇的文本时白底黑字和黑底白字交替使用,在沙钟出现时,可以试着做眼球操(转动眼球,顺时针三下,逆时针三下,交替)。在看近物时,眼睛是向内、向下看的,所以在休息时,尽量让眼睛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看。电脑不应放置在窗户的对面或背面,尽量不要在黑暗中看电脑。

另外在休息时,也要活动颈部和肩部肌肉,因为颈部肌肉僵直紊乱会影响视力,当然也可以使用一些使眼睛湿润光滑的眼药水。最后,家长要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多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D,多吃胡萝卜、水果、海产品等。(赵新培)

27.神经衰弱、腰间盘突出

长期使用电脑进行游戏容易得神经衰弱、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的前倾姿势加上缺乏活动,容易导致电脑操作者发生腰椎增生,并使后纵韧带紧张,失去弹性,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如果压迫了坐骨神经,则可导致根性坐骨神经疼痛,出现腰痛、下肢疼痛及活动障碍等。

神经衰弱 持久使用电脑者,可出现较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状,如情绪不稳、易躁、易怒、头晕、头痛、失眠和健忘等。

28.3d游戏设计不良 容易引起呕吐

过去,国外、国内都发生过上网吧打游戏时间过久,结果不幸暴毙或者精神受损的事件,目前又爆发另一起案例,据台湾媒体所报导,两位同学结伴上网吧打游戏,结果只有短短一个小时,身体就开始头晕目眩,甚至呕吐恶心,他们怀疑是游戏软件设计不良。而这款游戏软件,正是目前在网吧最流行的对战游戏《CS》(又名:反恐精英)是一款第一人称策略射击游戏。

360度旋转,紧张刺激的爆破画面,这款全球知名的电脑游戏,竟然遭到同学指控设计有问题。玩游戏玩到差点不醒人事,萧同学吓到再也不敢玩,连台湾当地的游戏软件代理商的员工都说,他们的确有接获过类似的头昏案例。

现在问题来了,究竟是这些人不适合打电玩?还是这套游戏真的设计不良?厂商解释,在国外这些电玩都有年龄限制的分级制度,但是台湾法令并没有规范,所以他们也只能呼吁玩家,如果一旦发现自己身体不适,请马上停止,发生病症的同学,已经超过20岁,分级说法,恐怕有待商确!

编者:通常会发生类似问题的游戏都是较刺激的游戏作品,包括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冒险游戏、赛车游戏等。众所周知,电脑游戏对开发儿童的智力很有好处,同时也是休闲的好选择,然而对感观和神经的过度、长期的刺激,肯定是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的,这里我建议大家游戏可以玩,但一定要适量,如果玩某款游戏不舒服,就要马上停止。

29.长时间游戏会得痔疮

长期使用电脑进行游戏容易得痔、骨质疏松、电脑依赖综合征:

痔 腹部压力增加和缺乏活动可使肛周静脉回流不畅,引发直肠静脉丛迂曲,加上大便干燥,很容易引起痔疮。

骨质疏松 长期使用电脑者缺乏锻炼,就会使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骨骼关节得不到负荷刺激,会促使破骨细胞功能活动加强而成骨细胞活动减弱,骨骼中钙盐含量下降,骨骼的脆性增加而韧性降低,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骨折。

电脑依赖综合征 患者如同药物成瘾,离不开电脑。时间过久会出现性格异常,如孤独、怪僻,对周围同事、国内外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人际关系不正常,甚至导致人格异常。

另外,长期进行计算机操作还可以诱发或者加重下列疾病:泌尿系统结石、精索静脉曲张、关节炎、腹股沟疝、下消化道肿瘤、椎管狭窄等。

30.“电磁辐射”有多可怕?

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对电磁辐射有害的报道一直未断: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专家认为病因是受到严重的电磁污染;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电磁辐射的危害真这么耸人听闻吗?

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电磁环境里。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此外,太阳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但天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没有损害的,对人体构成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产生的电磁辐射。

早在168年以前,英国人法拉第就发现了一种奇妙现象:电流通过媒体时可产生电场和磁场,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电磁感应的现象。19世纪80年代,人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发电站。从此,人类大步迈进了电磁辐射的应用时代。

从1901年首次开始的全球通讯,到如今移动通信的大面积使用,以及家家必备的彩电、冰箱,电磁辐射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充分享受电磁辐射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人们也日渐感受到它的负面效应。如电磁兼容中的电磁辐射曾造成导航系统、医疗信息系统、工业过程控制和信息传输系统的失控,干扰了人们对广播、电视的收听……

听说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电器装置,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又听说电磁辐射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有人因此将产品电磁辐射产生的污染比喻为“隐形杀手”。那么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呢?

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教授赵玉峰。

赵教授说:“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是两个概念,电磁辐射虽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电磁污染只有在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即安全卫生标准限值)后,才对人体产生负面效应,导致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血压升高或下降、心脏出现界限性异常等症状。如在电磁辐射超强度的环境下长期作业,严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员流产、白内障,甚至诱发致癌……”

赵玉峰坦言,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虽普遍存在,却并不可怕。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龄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即使在超标环境下,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对电磁辐射“草木皆兵”。当然,对老人、儿童、孕妇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对电磁辐射敏感人群及长期在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采取防患措施。

针对日常生活中接触电器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危及健康,中国消费者协会8月6日发出警示:生活中须防电磁辐射。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每一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开启后要离开一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居住、工作在高压线、雷达站、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及生活在现代化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等,有条件的应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

●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显示屏产生的辐射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导致皮癌,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或话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

●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李天麟认为,作为一个大国,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电磁辐射安全卫生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便生产企业能遵循这一标准研制、开发超低电磁辐射的电器、设备,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同时将电磁辐射的管理纳入正常的社会环境保护范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就制定电磁辐射标准问题采访了几个有关部门,了解到,过去卫生部、电子工业部(现合并到信息产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军队等部门,都分别制定过本行业电磁辐射安全的标准,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电磁辐射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据悉,目前我国正在着手制定电磁辐射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今年年底前有望出台。

据国家环保总局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的电磁辐射环境是比较好的,相当于五六十年代时我国面临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情况,有苗头出现,远未到严重的地步。但从现在就要从严管理,未雨绸缪。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对电磁辐射的应用。若电磁污染到了环境无法忍受的地步,再想进一步发展经济就举步维艰了。(本报记者刘元)

当心游戏(二)

杨辉/编著

内容提要

不错,我们喜欢游戏,我们热爱游戏,我们把游戏当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甚至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到游戏中去,游戏是极其让人快乐的!可是,你是否曾经注意到,在你痛快淋漓地游戏的时候,在你因为游戏而“废寝忘食”的时候,你的身体健康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向你发出了“严重警告”!有鉴于此,我们制作了这个专题,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游戏只是“游戏”,而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1.老玩游戏小心“暴盲症”

10月4日上午,成都市某公司员工张翔(化名)在家里打“传奇”游戏时,突然眼睛一阵疼痛,什么也看不见了。据张翔说,从1日晚10时开始,他坐到电脑前开始恶战,通宵连续作战不下线,4日上午10点,他隐约感到眼睛发酸、流眼泪,开始没怎么在意。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感到眼球疼痛难忍,血管开始痉挛跳跃,眼前变得漆黑一片。张翔的主治医生徐医生说,张翔上网时间超长,眼睛长时间受到高度刺激,盯住强烈跳跃的屏幕不休息,从而导致“视力严重障碍暂时性失明”,医学上即称为“暴盲”,经治疗一般不会失明,几小时后即能重见光明,但视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用眼过度可能导致暴盲

暴盲是指外眼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迅速下降,以致骤然丧失视力的急性内障眼病。暴盲的起因包括眼部肌肉疲劳、痉挛肌麻痹、眼睛供血不足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内出血和急性视神经炎等也会造成暴盲。

据医院眼科专家介绍,像张翔这样的病人发生暴盲是因为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是上下左右跳跃式的,变幻迅速,玩的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屏,眼睛过度疲劳,轻者引起近视,重者甚至会导致视网膜脱落,造成视力严重障碍而突发暴盲,即暂时性或永久性失明。

长时间看电脑易伤眼

即使不像张翔那样连续几十个小时玩游戏,使用电脑时间较长而不注意休息,对眼睛也是非常有害的。人在使用电脑时,一方面会受到电脑的辐射,另一方面眼睛长时间盯着一个地方,眨眼次数会减少,使眼睛干燥缺水,导致眼部血管紧张、供血不足、肌肉麻痹,甚至会诱发炎症。长期如此,则会严重影响晶状体的曲光功能,造成近视眼。眼睛过度疲劳和供血不足还有可能引起视神经缺血,带来继发性的视网膜病变,对眼睛造成严重损伤。国庆长假期间,许多医院不断收到因玩电脑而得病的病人,因此医生提醒,使用电脑一定要注意保护眼睛。

保护眼睛“五个注意”

就如何在使用电脑时保护眼睛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隋大夫,她建议,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眼睛和电脑屏幕的距离不能太近,要保持在0.4—0.7米之间;二,眼睛本来就近视或者远视的人应带上眼镜再使用电脑,以减轻晶状体的负担;三,每看电脑1小时,应休息5—10分钟,眺望远处或做做眼保健操;四,在眼睛感到干燥酸涩时,滴一些成分接近人泪水的眼部滋润液;五,每一种维生素对眼睛都非常重要,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平衡地补充各种维生素,医生建议大家每天吃一片复合维生素;最后,还要让眼睛充分地休息,充足的睡眠对保护眼睛是必不可少的。

2.游戏与游戏的狂躁病症

一种新型“电脑狂暴症”正在英国上班族中潜滋暗长,而且不少白领还病得不轻。

所谓“电脑狂暴症”,病因一般来自电脑出现故障后产生的沮丧和焦躁,症状则主要表现为向电脑发泄无名怒火或将不满转嫁给同事甚至其他不相关的人。

英国莫里公司曾对1250名上班族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的工作都以和电脑打交道为主。这份近日发表的名为《针对机器的狂暴》的调查报告显示,“电脑狂暴症”在英国办公室中已相当普遍。五分之四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都发现过有同事向电脑“拳打脚踢”,甚至以言语“羞辱”,以发泄心中怨气。接受调查者中一半以上承认,在电脑“歇菜”时他们精神上感到紧张。调查还发现,年轻人更容易产生毁坏电脑的倾向。在25岁以下的调查对象中,四分之一承认曾经对电脑“动粗”,约有六分之一表示他们曾因电脑故障而想向同事或办公家具发火。“电脑狂暴症”患者在沮丧焦躁情况下采取的举动不一样,有的会愤而拔掉电源插头,有的一怒之下甚至将键盘扔出窗外。

除莫里公司之外,英国NOP调查公司近日公布的有关调查报告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NOP公司共调查250人,其中也有一半以上称在电脑出现故障后感到了沮丧和无助,同时还认为这一现象加剧了同事间的摩擦,破坏了办公室内的气氛。NOP公司的调查显示,50%以上的调查对象会因电脑出现各种故障而抱怨公司的信息系统主管人员,其中有10%会将问题怪罪于公司老板。专家们指出,从英国办公室流行的“电脑狂暴症”中,人们应更多地思考人与电脑等现代技术间的关系,并正视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心理学家埃德尔曼教授表示,人失去了对电脑的主宰能力而相反被电脑所控制,这是导致“电脑狂暴症”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和沮丧的深层心理病因。埃德尔曼教授认为,就对家庭和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来说,“电脑狂暴症”在英国的危害已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在电脑发生故障时对电脑破口大骂,拳打脚踢,甚至把鼠标或键盘抛出门外或窗外!有时感到口干舌燥,精神紧张,焦躁不安。或因电脑故障而埋怨公司电脑部的同事,责怪老板。

专家认为,这是过分依赖科技产品给现代人带来的副作用之一。长时间面对电脑,会产生身份危机:“到底是我在控制电脑,还是电脑在控制我?”

电脑躁狂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应该主动向医生求助。平时则要心情放松,电脑坏了便找人来修理;随时将资料备份,这样就不会让自己的情绪骤然失控。

3.电子游戏太暴力

(华盛顿讯)《美国医学会杂志》31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现在美国大多数电子游戏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暴力、凶杀镜头。畅销电玩“古墓奇兵”也脱离不了太暴力的嫌疑。

这项研究是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金伯利·汤普森领导的。

在对672个由美国娱乐软件等级委员会分类的适合6至12岁儿童使用的电子游戏进行检查后发现,35%的游戏故意描写暴力,49%的游戏刻意显示暴力致死的镜头,尤其是那些“动作”游戏。在一个名为“核打击64”的“动作”游戏中,91%的内容与暴力有关。

研究者认为,该委员会只根据一些电子游戏中的视频剪辑以及制造商提供的信息进行分级,许多游戏的暴力内容他们并未看到,因此有些电子游戏的等级确定的并不合理。

美国娱乐软件等级委员会将美国的电子游戏分为五个等级:EC级,适合3——5岁的儿童使用;E级,适合6——12岁的儿童使用;T级,由13——16岁的少年使用;M级,适合17、18岁的年轻人使用;AO级,只适合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使用。(新华社)

4.电脑游戏危害大总结!

●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缺陷。有关专家提醒育龄妇女,电磁波污染的威胁最大。

●1995年国内报道:湖北省某单位16名邮电储汇VDT操作员,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间8人10次怀孕中就有4人6次出现异常妊娠。

●1980年多伦多明星报社广告部7名从事计算机或电视机视屏显示终端操作的孕妇4名生下畸胎,渥太华总医院的8名电视屏显示终端操作的妊娠妇女竞有7次畸胎。

●美国马里兰州1969年至1982年间,有951名男子死于脑瘤,死者多数为电子工程师和“大哥大”频繁使用者。

●前苏联著名国际象棋大师尼古拉与一台超级电脑下棋时,连胜三局后突然死亡,其杀手就是电脑释放的电磁波。

●大量调查资料显示,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者,不育和女婴出生概率成倍高于正常者。

搞计算机的对异性冷漠

我认为心理学和统计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要做各种试验和调查。分析调查的结果时,就需要用统计学来处理。有的时候,如果没有统计学的知识,几乎无法使心理学工作进行下去。在高中课程里,心理学属于文科类。所以,有些人认为不会统计学也能学好心理学,但考进大学的心理学系后才发现,统计学是必学的科目。于是不得不拼命地从头学起。我周围的朋友、同事、前辈、后辈、学生中,既有擅长统计学和数字的人,也有对此极为头痛的人。通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擅长数字方面的人显得对异性比较冷淡。事实上,搞计算机的人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那么,其中原因何在呢?

日本作家田原一朗曾写过一本《饱食时代的性》的书。其中有些篇章谈到了这方面的情况很有意思。下面就为大家引用一段。一位28岁的搞计算机的工程师,他极不愿意与异性交往,有时甚至感到同妻子过性生活也是麻烦的事。他一心只知道在计算机上工作。因为,计算机的语言比人的正常语言要简练得多,范围也狭窄得多。再者,计算机可以按他的指令进行工作,但人际关系却不那么容易搞好。因此,他不愿意与人交往。事实也是如此。很多人本来就不愿与人打交道。他们一旦干上计算机的工作,这种情绪就越来越强烈。对于计算机来说,只要你输入一个正确的程序,自然就能得到一个正确的执行结果。而那些编程序的人,就能按自己的想象去获得正确的结果。因此,使用者和计算机之间便会出现一个小天地。使用者就是这小天地的主宰。他可以通过支配这小天地中的一切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他们能在不停地按键盘中,寻找到一种别人无法体验的快感。然而,当他们离开计算机回到现实世界中时,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不得不与人打交道。但人又不是计算机。无论你怎样按自己的想法去设计,事实总是不能按你想象的发展,特别是女性,怎么也搞不懂她们在想什么。其实,人本身就是个猜不透的谜。

擅长数字、统计学和计算机的人,最不善于猜解人这个谜。他们对于那些不能按自己想象而行动的人,或者不能按自己的想象去办的事总是抱有一种不安感。因此,对他们来说,与其带着一种胆颤心惊的感情去同女性交往,还不如去摆弄那些能按自己的想象而工作的计算机。这样他们才能切实地感受到一种快乐。在另一方面,那些讨厌数字和计算机的人又怎么样呢?他们对那种能按自己的想象而工作的计算机一点兴趣都没有,认为这些东西过于机械化了。他们宁愿同人打交道。虽然不知对方在想什么,但这才有刺激性,才有意思。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即使向他们提出同一问题,得到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他们更喜欢与人交往。

你到底希望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呢?当然,这不是一个能够简单回答的问题。不过请记住,如果完全失去了对人的兴趣的话,那你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了。

电脑人会得哪些病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现代办公室综合症,特别是高科技病渐渐成为现代职业病。电脑可以说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了它,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式都出现了划时代的改变,随着网络与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于电脑的依赖越来越强,许多人终日在电脑前伏案工作,沉迷于无限沟通的互联网世界。但是它给人们带来种种方便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烦恼,人们或多或少地担心长期从事电脑工作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专家认为,人们的担心并非多虑,据调查,常用电脑的人中感到眼睛疲劳的占83%,肩酸腰痛的占63.9%,头痛和食欲不振的则占56.1%和54.4%,其他还出现自律神经失调、忧郁症、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等等。

英国泰晤士报报导,英国一项办公室电磁波研究证实,电脑屏幕发出的低频辐射与磁场,会导致7至19种病症的报告,包括头痛、胸痛、流鼻水、眼睛痒、颈背痛、短暂失忆、暴躁及抑郁等。科学家在萤光幕上试用一种中和电磁波的仪器后,发现可有效降低逾四成的病症。研究人员解释,由萤幕发出低频电磁波与人类工作中的脑波频率相近,刺激大脑工作过度,因而引发身体出现不同症状。研究人员又指出,电磁场已确定会影响人体及大脑功能。

首当其冲受害的是眼睛

眼睛可以说是人体中最柔弱的器官,在门诊当中时常可以听到患者诉说眼睛疲劳或是头痛,其中电脑终端机作业员占了大多数。大部分的患者主诉眼睛干涩、灼热,或是有异物感,视力不稳定或是暂时模糊,可能还会觉得眼皮沉重、眼球胀痛甚至头痛。经过仔细的眼科检查,还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例如:结膜充血、视力下降、调节力减退、泪液分泌减少等等,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眼压升高的情形产生。

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在注视着荧光屏时,如果间隔很久不眨眼,会加剧对眼睛的损伤。这种情况尤其经常发生在翻阅大量文件的时候,这时,电脑使用者很怕漏看了其中的内容,尽量不眨眼或尽可能少眨眼睛。其实眨眼睛对于保护双眼至关重要,它能使处于紧张状态的晶状体和虹膜肌有一个换换位置的机会,从而达到润滑眼睛的目的,以避免眼睛发痒、灼烧或产生其他症状。

保健专家认为,电脑操作是一件视力相当集中的工作,会减少眼内润滑剂和酶的分泌。一般来说,如果人每分钟眨眼少于5次,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便会使眼睛干燥、疲劳,出现重影、视力模糊以及头颈疼痛等症状。目前,因为不能科学使用电脑造成的疾病已有多种。眼睛最容易受到侵害,易引起青少年的近视和睫状肌痉挛。经常到眼科就诊的眼肌疲劳病人很多,都是微机操作的人员。视觉疲劳对上机者的危害:

眼疲劳

眼疲劳是指近距离工作或学习,由于过度使用视力而产生的眼睛疲劳。它是一种由视器官、体质及工作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眼部症状。多发生于从事近距离精密工作由于工作物细小,照明不足,或者患有近视、远视、老花等屈光不正以及身体衰弱的人。电脑操作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眼疲劳是电脑操作者的常见病症之一。其主要症状为,近距离工作或学习不能持久,稍久则视物模糊,眼干涩、发酸、发胀、发痛,头也疼痛,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须作长时间的休息才能恢复。治疗以增强体质、营养神经等辅助治疗为主。

近视:近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眼病,尤其在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可达20%以上。近视的形成,主要由于眼球的前后轴过长,或者因为晶状体的屈折力过强,使远处的物体发射出的光线在视网膜前方聚结焦点,而到视网膜上成像模糊。近视的发病原因,除了体质上的因素之外,工作环境中的不良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精密作业、照度不足和姿势不正等)是主要方面。电脑操作中长时间注视屏幕等因素也可导致该病的发生。主要症状为:看不清远距离的物体,为了设法看清,往往要眯着眼睛加以注视;如近视度数较高,即使眯眼注视,也无法看清远距离的物体;不论近视度数多高,看近都非常清晰,但看近时间过久,则会出现眼痛、头胀等眼疲劳症状。

玻璃体混浊:玻璃体是一个具有光学性能的透明的胶质体,位于眼球中间,充满在晶状体后面的空腔内,没有血管,也没有神经组织。如果它中间出现了不透明体,其透明度将受到影响。其症状是,感觉在眼前有如蚊蝇、点状、线状及蛛网状等形态各异的黑影飞舞,故该病又称“飞蚊症”。电脑操作所造成的眼疲劳和近视等,可诱发该病。该病目前没有特效疗法,只能靠辅助疗法。

当心“腕管综合征”

由于电脑操作人员长时间从事数据输入、键盘打印,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反复单一的动作由于幅度变化小,需要相当大的静态支持力,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局部性骨骼肌肉系统的疲劳和负担。这就使部分神经肌肉组织呈紧张状态,如腕部紧张持续时间长久,会引起手、腕、臂甚至肩部的肌腱发炎、疼痛,有时可累及腱鞘和肌肉组织,形成腕管综合征。

随着因特网的大行其道,现代人使用电脑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多。为此,医生们提出警告,长期使用键盘打字,会提高罹患腕管综合症的几率;对它长期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神经受损、手部肌肉萎缩。

新加坡全国脑神经学院高级顾问陈再明指出,所谓腕管综合症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在进入手掌部的经络中,受到压迫所产生的症候;主要会导致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这种病症之所以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主要原因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急剧改变,愈来愈多的人每天长时间接触、使用电脑所致。这些上网族多数每天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以致逐渐形成腕关节的麻痹和疼痛。

据调查,女性是腕管综合症的最大受害者,其发病几率比男性高3倍,其中以30岁至60岁者居多。这是因为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此外,一些怀孕妇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失调的人,也可能患上腕管综合症。

专家们指出,当你发现双手有以下的特征时,就需多加注意,包括:单手或双手感觉无力,手指或手掌有麻痹或刺激僵硬感,手腕疼痛,伸展拇指时不自如且有疼痛感等。对于该病的预防,重点应放在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正确操作自我保护方面。如个人座椅要调至适当的高度,使人坐着时有足够的空间伸放腿脚;不要坐或站立太久;坐时背部应挺直并紧靠椅背,而且不要交叉双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打字时电脑的键盘应正对着你,如果斜摆在一边,可能会导致手腕过度弯曲紧绷;键盘摆放的高度以及离人体平行距离应调整到一个打字时感觉舒服自如的位置;同时,每操作30分钟,应暂停一会儿,让双手和眼睛作适当放松或休息。用活血涂液推拿按摩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腕管综合症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之症,病情较轻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或使用腕背屈位夹板疗法治疗;病情较重者可施行腕管切开术。

心理疾患不容忽视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国外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由于长时间面对没有生命的电脑屏幕,不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表情淡漠、冷峻的电脑脸,而且会影响日常的人际交往,进而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碍。

长此以往,心理学家担心在网络和电脑中成长起来的下一辈会患上“情感冷漠症”,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电脑导致的情感冷漠与普通的冷漠还有所不同,一般的冷漠可能是由于精神疾病引起的,而这种冷漠可以说是由电脑引起的,患者不是对所有东西失去兴趣,而是把这些兴趣都转移到电脑世界之中。

电脑辐射的危害

电脑或电视荧光屏产生的X光线、紫外线、红外线、超低频、静电场和声辐射等虽都在允许范围之内,但长期接触是否有危害目前争论不休,并将是以后媒体报道焦点。另外,由于安放电脑的室内环境正负离子失衡也会引起使用者自律神经失调、忧郁症等。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指出,合理的膳食有助于防止电脑操作人员患上电脑病。主要是保证有充足的营养和热量来维持旺盛的精力;还要有意识地多选用保护眼睛的食物,防止近视或其他眼部疾病。

电脑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它给人们带来了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种种方便,但随之也带来了忧虑,人们或多或少地担心长期从事电脑工作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电脑辐射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损伤。年轻女性和孕妇更是害怕因此而影响生育或对胎儿不利。其实,电脑在工作时确实会形成微弱的电磁场,但长期接触是否会致癌或对人体有害还尚有定论。有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电磁场可能致癌。电脑所造成的电磁场是散射性的电脑操作员除自己的电脑之外,还会受到周围其他电脑的影响。

据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怀孕妇女若每周在电脑前工作超过20个小时,她在前三个月流产的朵率是其他人的2倍。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接近电脑。此外,彩色电脑的电磁场是黑白电脑的3-4倍。那么,电脑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国内外的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电脑荧光屏导致工作人员发生流产、畸胎、面部皮疹、白内障及光敏癫痫等症,但经过流行统计分析不能证实这种结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也持这种意见。

同时,有关监测结果也表明,电脑或电视荧光屏产生的X光线、紫外线、红外线、超低频、静电场和声辐射都在允许范围之内。不过,电脑显示屏引起视觉疲劳倒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电脑荧光屏不断变幻和上下翻滚的各种字符会刺激眼睛,对眼睛有一定的损害。

影响电脑人脸

一位从事微机操作的少女脸上突然起了红斑,经医生检查,原来是长期操作电脑引起的皮肤病。医院的统计显示,随着电脑的普及,由此引发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一位长期从事微机操作者由于脸上起了红斑,她到一家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这是由于电脑屏幕产生的静电吸引了大量悬浮的灰尘,使面部受到刺激引起的。

5.游戏、辐射、和小豆豆

信息时代,人们面对电脑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如果以每天使用2小时计算的话,一年就是700多小时,如果显示器很烂的话,你想想要接受多少辐射?虽然现在的CRT很多已经通过TCO99认证,不过和LCD比起来辐射还是比较高,更何况很多人用的显示器是2年以前的产品,那个时候的显示器很少有通过这些认证的,辐射就更厉害了。笔者就很有体会,虽然本人的SAMSUNG 753DF通过了TCO99认证,但还是因为本人坐在电脑面前的时间太长,致使可爱的脸蛋终于长出了青春的小豆豆。而如果用LCD的话,辐射几乎为0,根本不会有辐射方面的顾虑。刷新率对于LCD来说不是非常重要,而且LCD没有画面闪烁问题,眼睛不容易疲劳,对人体没什么伤害,也不用再为“我的显示器上不了85的刷新率”这类问题烦恼了。

6.谨防“电子游戏综合症”

也许有的同学会想:自护跟我没什么关系,那种危险紧急的情况说不定我一辈子都不会遇上,我现在干嘛费那心思劳那神呢?

其实,自我保护还包括另外一方面的含义,即自护并非只体现在危急关头,它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和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之中,甚至体现在玩的时候。只有学会从小处、从每一点一滴中保护自己,你才会健康快乐地生活。

然而,有的中学生朋友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只有在危险的环境里才需要自护。前不久,一位少年在寄来的信中说自己很不理解老师对他们玩电子游戏的唠叨。他写道:

我是一个初二的中学生,是电脑发烧族中的一员。我这个人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玩电子游戏,我喜欢那种又紧张又刺激的生活。依我看,这没什么不好。可我们的那个班主任,实在让人又烦又怕。她今年都50多岁了,根本不理解我们青少年的心情,只是一味地唠叨,说什么不能玩电子游戏,电子游戏是害人的“毒品”。这还不说,她还多次跟踪我们,就像可恶的尾巴一样让人甩不掉。我也很怕她,怕她把我的情况告诉父母。

请问,电子游戏真的不能玩吗?它到底有什么危害?和自护又有什么关系?我真不理解老师的说法,请您告诉我好吗?

的确,近年来,对中小学生吸引力最大的要数电子游戏了。市场上大部分的游戏厅都设在街面或胡同里,这些游戏厅几乎都是环境拥挤,简陋不堪。经营者们为了吸引更多的少年来玩,设置了各种有奖游艺。在这样的环境里游玩,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影响是极不利的。

比如,邻居小刚特别爱玩电子游戏机,可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爷爷、奶奶也需要父母来养。为了能够享受到“玩得心跳”的快感,他只好把每天妈妈给的早点钱省下来玩游戏机。不吃早餐导致的结果是上课时肚子饿得咕咕叫,精神不能集中。两个月下来,原来红润的面孔变得苍白,记忆力也减退不少。而且,由于玩电子游戏机时神经高度紧张,视线过度集中,小刚常常感到四肢无力,头脑发晕,晚上也睡不好觉。最后,妈妈带小刚去了医院,医生说小刚患了植物神经紊乱症。

小刚并没有经历什么危险事件,他只是迷恋于电子游戏机,但却患了神经功能方面的疾病。这样的生活能算是健康的吗?无疑,他没有正确地保护好自己。所以,日常生活也很需要自我保护,而青少年尤其需要。

在这里,我们先讲讲玩电子游戏机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有许多青少年特别爱玩电子游戏,他们认为电子游戏不仅具有诱惑力,而且还可以训练灵活的操作能力,培养人的敏捷的反应力,提高应变能力,增强记忆力。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经过专家们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会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危害。专家们甚至把因玩电子游戏产生的一系列身体疾患称为“电子游戏机综合症”。

这些症状主要有:

1、长时间玩电子游戏有损眼球健康,造成视力下降。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多数人眼睛离游戏机屏幕较近,这样,电子游戏对眼睛的伤害要比看电视时大得多。游戏屏幕反射出的强光刺激着眼睛,跳动的画面更增加了眼睛的负担,如果在游戏机前玩的时间长了,眼球就易被损害,从而使视力下降。日本曾对4355名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实验、检测、比较,发现有59.8%的男生和69.2%的女生在玩电子游戏机后感到眼疲劳,玩的时间越长眼睛越疲劳,尤其是连续玩一小时以上的孩子,眼疲劳明显增加。而且,玩电子游戏以后,26.2%的男生和32.3%的女生视力减退。玩的时间越长,视力减退的孩子越多。

2、长时间玩电子游戏机,易使身体多部位受到损伤。电子游戏富有刺激性和诱惑力,一旦玩上就舍不得撒手,很容易长时间坐在一个地方,保持一种姿势。这样,身体的许多部位得不到活动,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缓慢,不仅影响颈椎、腰椎,还影响生长发育。青少年正在是长体的时候,需要多运动,如果吃饱了就坐下来玩,既不利消化又不利于成长。玩游戏机过度,也会给手部带来大劳动量,使手部过度疲劳,产生手指关节、腕关节疼痛,甚至造成腱鞘炎等疾病。

3、长时间痴迷在电子游戏机前,精神不可避免地要紧张、亢奋,神经中枢系统很容易失调,失去平衡,结果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平时心情也不宁静,多动暴燥,爱发火,有时甚至无端地和伙伴打架。也有一些孩子因为迷恋电子游戏而厌学逃学,并最终走向犯罪。

4、长时间受强光、噪声刺激,使血压升高,引起头昏、头痛、心律失常。游戏画面多色彩对比强烈,有些孩子在玩时眼睛受强色彩刺激,常爱做出挤眉弄眼的动作,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面部、眼部或颈部肌内痉挛、抽搐。

5、有些电子游戏还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在,黄色游戏软件泛滥,一些“美女扑克”、“脱衣麻将”迷醉了部分青少年,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损害。

既然电子游戏机对青少年这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在玩的时候就要有所克制。一定的克制力可以使自己得到保护。

到底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使自己避免“电子游戏机综合症”的侵害呢?

在玩的时候,主要应注意下列几点:(1)尽量与屏幕拉开距离,避免近距离强光对眼睛的刺激;(2)光线调暗些,声调调低些,尽量减轻光线与噪声对人脑的刺激;(3)睡前不要玩游戏机,不要使大脑因处于亢奋状态而影响睡眠。(4)最主要的是要控制时间,只有自己具有一定的意志,才能不被游戏机所吞噬。

7.游戏健康营养完美食谱

减肥美容食谱

美容减肥一起进行,坚持两个星期,你会发现不仅身材日渐苗条,皮肤也更加细腻光滑。如感到饿可在早午饭之间加酸奶一杯。

周一:

早餐:咖啡、苹果

午餐:米饭(一小碗)炒土豆青椒丝,生黄瓜一根,紫菜汤

晚餐:煮虾(数只),烧豆腐、凉拌生洋葱、芹菜

周二:

早餐:麦片粥(一小碗)、面包(一片)、葡萄

午餐:鲫鱼萝卜豆腐汤,煮鸡蛋(1个),蔬菜沙拉

晚餐:绿豆粥(一小碗)馒头(一个),生拌茄泥,生黄瓜一根

周三:

早餐:乌龙茶、弥猴桃

午餐:烧竹笋、凉拌西兰花、煮鸡蛋一个

晚餐:煮虾(数只),烧豆腐、凉拌生洋葱、芹菜

周四:

早餐:大米粥(一小碗)、全麦面包(一片)、橙子一个

午餐:烧牛肉、蔬菜沙拉、冬瓜汤、生西红柿一个

晚餐:玉米粥(一小碗)、馒头(一个)、烧芦笋,生黄瓜一根

周五:

早餐:咖啡、苹果

午餐:米饭(一小碗)、素焖扁豆、炒青菜、冬瓜汤

晚餐:鸡肉、烧胡萝卜、凉拌芹菜

周六:

早餐:麦片粥(一小碗)、橙子

午餐:煮鸡蛋一个、烧海鱼、蘑菇炒青菜

晚餐:白薯粥(一小碗),凉拌菠菜、饼(一两)

周日:

早餐:绿茶、苹果

午餐:胡萝卜、芹菜炒猪肝、煮鸡蛋(1个)、西红柿汤

晚餐:绿豆粥、蒜拌海带丝、馒头(1两)、生黄瓜一根来源:淄博信息港

健康食谱

番茄皮蛋汤

此汤色泽诱人,口感舒适,有消暑清热、开胃生津的作用。

用料:番茄300克,皮蛋4个,绿色蔬菜100克,菜油100克,精盐2克,姜5克,鲜汤1000克。

做法:①将番茄洗净,放入沸水中微烫后撕去皮,对剖,去蒂,切成片;将姜去皮洗净,切成末;将皮蛋去皮,洗净,剥去壳,对剖,切成薄片;将绿色蔬菜择洗干净。②将锅置旺火上烧热,倒入菜油烧至六成热时,将皮蛋片投入油锅中炸酥起泡,掺入鲜汤,放入姜末,烧至汤色微白时,放入绿色蔬菜煮熟,下精盐调好味,最后放入番茄片,煮沸起锅。

关键:皮蛋片在油锅中要炸酥并起大油泡时才能掺入鲜汤;番茄片下锅后不宜久煮,以免酸味太重。

番茄青豆汤

此汤色泽艳丽,可清热祛暑,健体消疲。

用料:番茄250克,青豆150克,菜油75克,精盐3克,味精1克,鲜汤500克。

做法:①将青豆洗净,沥干水分;将番茄用沸水微烫后撕去皮,对剖成两半,去蒂,切成5毫米见方的小丁。②将锅置旺火上烧热,放入菜油烧至六成热时,下青豆微炒,掺入鲜汤,将青豆煮熟,加入精盐、味精使之入味,再倒入番茄丁稍煮片刻,起锅即可。

关键:不宜过早放入番茄丁,以免煮烂,酸味太重;青豆应选大而嫩的,中间夹杂的老豆应去掉。

豆浆莴笋汤

此汤色泽洁白,味道鲜美,能祛火除热。老人、儿童食用尤宜。

用料:莴笋300克,精盐5克,味精2克,猪油50克,姜、葱各10克,鲜豆浆750克。

做法:①将莴笋去皮,切成长7厘米、筷子头粗的条,洗净;将姜切成片,将葱切成段待用。②将锅置火上,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放姜、葱稍炸出香味,放莴笋条、盐炒至微熟,将姜、葱挑出,倒入豆浆,烧开,加味精即可。

关键:锅要清洁,炸姜、葱时火不宜过大,以免烧焦影响色泽。

注:如喜甜味,可加糖。

豌豆粉丝汤

此汤味道鲜嫩可口,可祛热解暑,有健脾开胃的作用。

用料:青豌豆50克,干粉丝100克,菜油50克,葱、姜各5克,精盐2克,味精1克,鲜汤500克。

做法:①将粉丝用热水泡软洗净,沥干水,切成12厘米长的段;将青豌豆冲洗一下,沥干水;将葱切成丝,将姜切成片。②将炒锅置火上烧热,放入油烧至五成热,放姜、葱,再放入豌豆炒几下,加入鲜汤、精盐,烧开后再下粉丝,最后放味精。

百合莲花汤

此菜脆嫩鲜香,清淡宜人,可健脾开胃,固精敛汗,是夏日清热滋补佳品。

用料:莲子50克,百合100克,黄花菜20根,冰糖150克。

做法:①将百合、黄花菜洗净,装入大汤碗中;将莲子去掉皮及两头,捅去心洗净,也放入汤碗中。②在汤碗中加入清水500克,上笼用旺火蒸至各种料熟,加入冰糖,再蒸片刻即可。

关键:百合、莲子应选色正、颗粒大、无虫蛀的。来源:贵州美食网

作者:王晓

熬夜虚劳药膳食谱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熬夜的行列。不过,如何保证熬夜的质量,又减少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呢?

在熬夜时,喝许多浓茶或咖啡来刺激神经的兴奋是不可取的。因为咖啡因只能使人精神一时,而过后则会使人体大脑处于抑制状态,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

中医认为,经常熬夜的人容易导致阴亏阳亢而产生阴虚内热的症状,不妨使用药膳适当进行调养,使精力充沛。

生地炖鸭蛋:每次用生地20克、鸭蛋1至2个,加水适量隔水炖之,蛋熟后去壳,再放入汁中炖20分钟,冰糖调味,食蛋饮汁,每日1次或每周2至3次。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等功效,适用于熬夜后口燥咽干、牙龈肿痛者食用。

猪腰炖杜仲:每次用杜仲25克、猪腰子1个,水适量隔水炖1小时,每日或隔2至3日服食1次,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之功效,适用于熬夜后腰酸背痛、四肢乏力者服用。

莲子百合煲瘦肉:每次用莲子(去芯)20克、百合20克、猪瘦肉100克,加水适量同煲,肉熟烂后加盐调味食用,每日1次。有清心润肺、益气安神之功效,适宜于熬夜后干咳、失眠、心烦、心悸等症者食用。

粉葛生鱼汤:每次用粉葛250克洗净切成小块,生鱼一条去腮及内脏,加水适量共煲,鱼熟后放入姜丝、油盐调味,食鱼饮汤,每月或隔日1次。有舒筋活络、益气和血、解肌痛等功效,适用于劳力过度熬夜后的肌内酸痛、颈肌胀痛者服用。

夏枯草煲瘦肉:每次用夏枯草10克、猪瘦肉50至100克,水适量共煲,肉熟后加盐少许调味,吃肉喝汁,每日1次。有清肝火,降血压之功效,适用于患有高血压病人熬夜后头晕头痛及眼红者服用。

来源:大洋网

清除体内污染物食谱

人类生活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从事某些特殊工种的人群,身体受到污染损害的几率更大,日常生活中不少食物可助人类一臂之力,科学家特别推荐以下几种:

1、蔬菜

新鲜蔬菜是人体内的“清洁剂”,其奥妙在于蔬菜拥有“秘密武器”——碱性成分,可使血液呈碱性,溶解沉淀于细胞内的毒素,使之随尿液排泄掉。

2、海带

海带是放射性物质的“克星”,含有一种称做海带胶质的物质,此种物质可促使侵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从肠道排出。

3、猪血

研究表明,猪血的血浆蛋白丰富,血浆蛋白经消化酶分解后,可与进入人体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反应,变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沉淀下来排出体外。

4、绿豆

民间素有“绿豆汤解百毒”之说,确有科学道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绿豆含有帮助排泄体内毒物,加速新陈代谢的物质,可有效抵抗各种形式的污染。

5、黑木耳

从事棉、麻、毛纺织业的人员最宜食用黑木耳,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排出纤维素物质,使这些有害纤维在体内难以立足。

8.键盘、鼠标病友情提示

长期使用键盘要小心

腕管综合症 长期使用键盘打字,会增加患腕管综合症的机会,可能会导致神经受损和手部肌肉萎缩。所谓腕管综合症,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在进入掌部的脉络中,受到压迫所产生的症状,主要会导致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乏力。电脑迷或那些在工作中必须使用计算机的人,多数每天重复着在电脑上打字和反复移动鼠标,在这种过程当中,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逐渐形成腕关节的麻痹和疼痛。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单手或双手感觉无力、手指和手掌麻痹或有刺痛僵硬感、手腕疼痛、伸展手指时感到疼痛。腕管综合症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而得到预防,如在办公室做一些伸展身体的运动,以预防或减轻颈部、背部的紧绷和疼痛。同时,每隔半个钟头,就应该暂停工作,让双手和眼睛休息一下。

鼠标也会咬人

每周若使用鼠标超过十小时,患者的前臂、手指、手腕、颈部和肩部便开始出现疼痛,越远距离地够着使用鼠标,肩部就越痛。这在医学上被称为“颈肩腕综合征”。这是由于从事PC机操作是一项静力作业,伴有头、眼、手、指的细小频繁运动,时间长,工作量大,会使操作者肌肉骨骼反复紧张,以致造成紧张性损伤,引起相应的病症。

治疗方法:可服用止痛药加上休息,同时可进行按摩和热敷。采用舒筋活络中药进行薰洗,也有一定的效果。防止鼠标损害,首先要缩短自己的工作时间,每周不超过七小时,使自己放松一下。调整自己的工作姿势,并适时做一些手腕臂的肌肉放松运动(如手臂伸展、握拳、放松,重复五次,每次二十分钟,每天三次)。当你的工作任务要求较高的精度,而你的鼠标又过于灵敏,你大可不必吃力地捕捉某些点和线,你只要调低鼠标速度,放大文字或图像即可轻松自如地操作。学会用双手操作鼠标,也是免遭鼠标伤害手、脑适应新套路的好方式。许多PC机用户使用光笔代替鼠标,这或许是彻底防止鼠标伤害的最理想措施。

9.游戏与游戏的环境卫生

PC零件的制造是在“净室”中进行的,而净室里面是很少灰尘的,那么它们不是挺干净吗?这里有一个误导成分在内,没灰尘不一定没污染,因为在零件的制造过程中,灰尘是它们的大敌,所以必须让空气干净,而通常的做法是循环地使用空气,这是在零件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就不能被排出,对于工人来说可是一种慢性毒害。发达国家的工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开始向资本家们索取赔偿,还有投资环境清理系统都使到生产费用的升高。于是他们就转向发展中国家作为自己的生产基地,不但劳动力的价格便宜,而且还不用为环境污染付钱。

虽然现在还没有谁确切地证明器放出的辐射对人的健康有较大影响,为科学献身当然可敬可佩,但相信你也不会用生命来尝试一下辐射的有害程度,许多电器都有电磁污染,当然PC也不例外,它向外发射无线电波(Radio Frequency Waves),而这些电磁场有可能导致白血病发生率的升高。相对来说磁场的影响比电场的影响还要大,举个例子:显示器就很容易受到磁场的干拢。在使用PC时,大多数人是以一种固定的姿势来工作的。记得吗,生命在于运动,一成不变会让您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

为了减少PC的用电量,我们尽量选择一些绿色部件,要符合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美国环境保护局)的能源之星(Energy Star)标准,当你在开机时显示EPA Pollution Proventer的标志,就表示它遵循一定的节能规范,能在不工作时能进入环保状态,例如:显示器用电量下降,CPU频率下降,CPU风扇停止转动,硬盘停止转动等,虽然能进入节电模式,但还是关机更省能源,经过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的一份报告,只要两次开关机的时间间隔为16分钟以上,对机器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这正好是吃一次午饭所需的时间,当然刚吃完您不会马上就工作吧,对身体可不太好。而且关机比运行屏幕保护程序更好,因为程序一运行CPU就会开始运算,用电量自然增加了。还有,它们大多是用一些可回收材料制造,不会留下太多的固体废物,要选低功率的部件(有一大堆标准如:MPR2,VESA DPMS,CE-MARK,UNTEK,PFC等)和高能效的设备,使用它们从长远来看是十分合算的,“小数怕长计”嘛,笔记本PC比台式机更节省能源,也可以随时工作,但在笔记本PC能用交流电工作时就不要用电池,因为废弃的电池大多是有毒的,必须用时,记住完全放电后才去充电,否则很容易电能不足,可以的话,使用太阳能电池,也是节省电力和减少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健康无价,在你工作时应该感到舒适和肌肉放松,选择那些人体工程部件会减轻你所受的伤害,不要小看这种慢性损伤,有时它比急性病更为严重。隔十五分钟做一下简单放松是挺有效,休息频率越高越好,即使每次休息时间短些也不怕。

让你的工作室保持通风干爽,能使那些有害气体尽快排出。用无噪音的非击打式打印机可以感到耳根清静多了等等。

其实,所写的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只是关于PC与健康的其中一些部分,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东西是要注意的,如果你能接受其中的一些观点,对你自己或者对环境保护可能会有些帮助。想一想,电脑并不是十分的远离生活!

10.游戏综合症的防治办法

尽管现代电脑已经设计得比较先进,对人体的危害已减少到微弱的地步,但是,电脑工作时还会产生微量的“电子雾”,即电子辐射。若长时间处于电子辐身的环境中,忽视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就容易引起头痛、疲劳、睡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多种不适。电子辐射还可能直接损伤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使遗传基因发生突变,但此说法未得到医学界的公认。此外,电话操作者连续注视电脑屏幕,长时间盯羊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不舒服,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造成视力减退,影响工作与学习。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呼睚我保护意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注意以下有关事项。

1、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电脑操作者不宜一边操作电脑一边吃东西,也不宜在操作室内就餐,否则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炎。电脑键盘接触者较多,工作完毕应洗手以防传染病。

2、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应经常保持脸部和手的皮肤清洁,因为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操作者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如不注意清洁,时间久了,易发生难看的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影响美容与身心健康。

3、注意补充营养:电脑操作者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全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平时可多饮些茶,因陋就简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吸收与拮抗放射性物质的作用,对人体造知功能以及遗传基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注意正确的姿势:操作时坐资应正确舒适。应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最好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在操作过程中,应经常眨眨眼睛或闭目休息一会儿,以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视力减退。

5、注意工作环境: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定期清除室内的粉尘及微生物,清理卫生时最好用湿布或温拖把,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消毒处理,合理调节风量,变换新鲜空气。如果是在家中进行电脑操作,也应尽量参照心个条悠扬,并使用防护屏,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电子辐身对人体的危害。

6、注意劳逸结合:一般来说,电脑操作人员在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并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活动活动手脚与躯干,散散步,做做广播操,进行积极的休注意保护视力:欲保护好视力,除了定时休息、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类丰富的食物之外,最好注意远眺,经常做眼睛保健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1.有益健康的强身保健法

指击键盘,鼠标移动,荧屏闪烁,网上漫游……仅仅几年功夫,原来觉得还远在万里之遥的电脑,已经进入中国的寻常百姓人家。

世间万事,有利就有弊,电脑也同样如此。长时间操作电脑时,经常出现的眼部症状有视疲劳、视物模糊和眩晕等。究其原因,主要应归结于劣质的屏幕、不合宜的照明和工作人员本身存在的视觉不良。

一项对3819名电脑操作人员的调查表明,他们中14%的人有手痉挛,11%的人手腕酸痛,5%的人手指和手腕麻木或麻痹;15%的人感觉右臂痛;6%的人诉说右手痛;大多数人会出现肩痛和背痛。

在电脑前久坐并且乐此不疲的“网虫”中,还可能出现神经、行为功能方面的改变。美国一项对1000名电脑操作者的调查显示,他们除普遍反映头痛、眼睛不适外,不少人还有嗜睡、迟钝、思想不集中和易怒等症状,同时工作效率下降。

国内的有关调查也表明,从事电脑工作3小时或3小时以上者,机体的反应比操作前有显著的改变。所以,劳动卫生专家认为,长期从事电脑作业的人员,在反应、思维、感知、记忆及心理活动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长时间操作电脑引起的紧张、单调、压迫感所致。

在80年代初期,美国加里弗尼亚大学凯瑟医学小组曾研究过电脑作业与怀孕妇女流产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表明,接触电脑每周大于20小时的怀孕妇女,流产率比不接触电脑的其他孕妇高80%~200%。另有人报道在对数千名从事电脑工作的孕妇分析后发现,每周接触电脑15小时以上,婴儿患先天性缺陷明显增加。不过,也有人对这项研究结果提出异议。

电脑既然有如此多的弊端,那么该如何预防呢?使用电脑时,一是要使室内有适宜的光线,避免光线从头顶上方照射,操作时应熄掉一些灯。白天放下窗布,使房间变暗一些,工作台不宜直接面对窗台。使用不产生阴影、眩光和频闪效应的照明。电脑的荧光屏上要使用滤色镜,以减轻视疲劳。最好使用玻璃或高质量的塑料滤光器。采取适当的视屏保护措施,能防止电脑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预防疲劳

首先要配置符合人类工效学原则的主机架、操作台和工作椅,如使用可调式桌椅,使视屏、键盘和坐椅的高低、距离、远近,可随人体需要做全方位的调整。电脑的屏幕应位于视线下方15度-20度这样眼睛微微下倾,观看效果最佳,对保护视力有好处。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也是重要的一项防护措施。如头向前。倾斜应小于30。手臂角也称肘角,即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为900,坐椅高度应调到大腿与小腿至支角状态,脚能踏在地板或踏板上;腰背有靠。

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工作一小时左右,就要休息片刻,如休息lO分针;工作3小时,应当休息2小时。手指击键次数,应当每小时小于1万次。坚持做根据电脑操作特点编制的徒手保健操,使颈、肩、上臂、腰及大腿等部位的肌肉骨骼保持较好的功能位置。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合适的阴离子浓度和臭氧浓度等。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合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胡萝卜和蔬菜等,可穿着防辐射服装,比如润之康牌防辐射内衣。

12.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心理分析和治疗

小明这两天放寒假在家了,妈妈让他住到奶奶家陪陪年老的奶奶。孙子每天都早出晚归地上学,一学期来也够辛苦的,总算可以轻松过个寒假了。奶奶心疼自己的孙子,就什么事情都依着他,不去多管。奇怪的是,小明放假既不睡懒觉,也不出去找同学玩,每天都窝在房间里玩电脑,奶奶年纪大了,也不明白他到底在捣腾个啥,电脑是年轻人的玩意儿,孙子多学学也是好的。奶奶这么想着,也就不去多管他。

但最近有一件事情让奶奶不明白了,怎么电话费一下子多出来很多,原来一个月也就四五十块钱,这个月花了两百多。仔细想了一下也没有打特别多的电话呀,交电话费处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里面有大部分是上网费。奶奶终于明白,原来孙子整天窝在书房里面是在上网,怪不得饭也不吃,也不出去玩。前几天电视里还报道有一个初中的孩子成天吃在网吧,住在网吧,偷了父母的钱,逃学去上网。父母因为他的失踪还报了案。孙子不会也变成这个样子吧。

奶奶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隔壁王阿姨家的孩子本来也是个网络游戏迷,成绩一塌糊涂,后来听说找了个有名的心理医生,把他的游戏瘾给戒掉了。这不,今年还拿回奖状了呢。王阿姨介绍奶奶去邓尉路上的维祥心理诊所找一下马维祥教授咨询咨询,听说他调整小孩子的学习行为问题效果很理想。奶奶于是来到了位于苏州新区的维祥心身健康研究服务所。马教授的诊所里坐满了前来就诊的人,大多数是孩子利用寒假期间开发潜能,提高记忆力,开发智力等。好不容易才轮到了奶奶。

据马教授分析,小明这种沉溺于网络游戏的行为发展下去将是典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网络成瘾是现在在青少年学生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许多学生因对网络虚拟空间的沉迷,丧失学习兴趣,丧失其他课外活动的兴趣,成天喜欢呆在网吧或电脑前面,废寝忘食,完全沉浸在网络游戏带来的快乐里面。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视力下降,身体健康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马教授建议从学生和家长两方面着手:

家长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网络游戏问题。许多家长往往在看到孩子沉溺于网络后,对孩子严厉地打骂,用不给零用钱,不许去网吧等行为试图让孩子放弃网络游戏,专心学习。但这样的强制性行为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孩子迫于父母的压力,偷偷摸摸地去玩,甚至养成了欺瞒父母,偷钱,逃课等坏习惯。

1.家长要理解到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孩子学会使用网络对他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都很有益处。孩子去上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学到许多电脑的操作技巧和一些专业的网络知识,网络游戏的掌握熟练程度和娴熟的电脑操作是分不开的,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对电脑的操作技巧提高也会有帮助。

2.孩子玩网络游戏是对紧张学习的一种自我调节和放松。面对现在学生繁忙的学习环境,升学的压力,很多埋头苦读书的孩子甚至出现学习压力过大而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所以适当的玩游戏放松一下是一种可取的调节手段。学习本来就是有张有弛的。

3.责备和限制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其协调学习和游戏的关系,在玩游戏的同时不影响学习成绩,在孩子已适当减少上网次数和时间时,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并设法给孩子提供培养其他兴趣的机会。

学生要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并协调与学习的关系

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成瘾,从一开始的放松尝试一下,到最后的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一脱离网络就浑身不自在。这里面是一个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就象吸食鸦片,从一开始的尝试到最后的不可自拔。心理产生了依赖。并且网络游戏带来的暂时愉悦满足的感觉让学生禁不住要经常去尝试和体验。但毕竟在游戏中的这种成功满足的感觉是虚幻的并且短暂。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取得成绩,丰富自己的学识,努力的成果才是真实而长久的。因此学生因协调好网络游戏和学习的关系,仅仅把游戏当作学习之余的放松调节,而不沉溺于这种放松的感觉。

对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具体调整方法

1.通过咨询使他明确认识到,现在之所以能够玩电脑,是因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电脑操作的知识。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习是不能放弃的。应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把学习的位置在玩网络游戏的前面。

2.催眠治疗。在潜意识状态下,通过摆锤向潜意识提问“我为什么要玩网络游戏”(学习紧张,消除疲劳。顺时针转;新奇和探索:逆时针转;不知道原因:左右转;不愿意回答:上下转)来更好地了解其内心世界,洞察他的心理活动。使之与催眠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并能较好地执行催眠师的指令,从潜意识层面改变他的不良行为表现。(1)在催眠状态下使其认识到,上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而仅仅得到了情绪上的满足,而非得到了知识。这种在网络世界中的满足和快乐是短暂的,虚幻的。另一方面自己的厌学行为,对家人的抵触和对网络的过分沉迷已经逐渐使性格发生扭曲,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前途,使自己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和成功。(2)用厌恶的方法。使他一想到上网就有头痛头昏疲劳的感觉,重复使用厌恶暗示,建立上网和不良体验的条件反射,从而使他厌恶上网。(3)行为的矫正。在催眠状态 下建立起良好的行为模式。

A通过年龄倒退的方法使之回到行为表现较好的阶段,充分体验和感受曾经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的乐趣。

B临摹班上优秀的同学的行为表现。认真学习,建立起赶上并超过他的信心。

C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实现的目标,并订立具体的实施计划。(4)用摆锤的方法让潜意识回答今后该怎么办的问题。

奋斗做有用之人 顺时针转。不学习将一事无成 逆时针转;我不知道该向什么方向努力 左右转;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上下转。根据潜意识的回答再做进一步调整。

催眠的治疗方法对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家庭环境也应予以适当的配合,青少年的教育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13.游戏后的颈椎健康操

一些玩家常年过渡游戏,使颈椎不堪重负。我在平时常用此法来预防缓解此病,朋友们不妨一试。

这是一种颈椎操练,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要领是:将头顶天的感觉,拉长脖颈,使颈椎骨间有间隙,然后按脖颈功能位测病,发现疼痛,停位,并在此位的各个疼痛延伸点做前后左右上下各功能位运动,直至缓解。通常操练时会发现肩背部有延伸痛点,要做环肩、环臂运动和收胸展背与夹背展胸运动。如出现有打嗝现象,应努力将腹内浊气吐出。第一次不要操练太久,以5分钟为宜,坚持数日必见功效。

14.打游戏用电脑要多眨眼

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电脑已成为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然而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不同程度上均会感觉有眼睛不适的情况。

据美国全国职业保健与安全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证明,每天在电脑前工作三小时以上的人中,有90%的人眼睛有问题,表现症状是:眼睛发干、头痛、烦躁、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这种电脑视力综合症就是典型的干眼病。

要有效地预防干眼病,最好的办法是养成多眨眼的习惯,专业人士认为,干眼病是一种压力型病症,问题出在眼睛长时间盯着一个方向看。

电脑工作者应多眨眼,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的人要补充维生素A,如吃些鱼肝油之类,其次,荧光屏置于视线之下,不要在黑暗中操作电脑。避免在强光下工作,以免增加眼睛的负担。对于症状比较明显的,可以用人工泪液与药物治疗,以促进泪腺的分泌,减少患者的不适与眼睛病变的发生。

15.游戏时面对电脑怎保健

目前,电脑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科学使用电脑,减少电脑和网络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工作间隙注意适当休息,一般来说,电脑操作人员在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并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活动活动手脚与躯干。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自我心理测定。

二是注意工作环境

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工作室要保持通风干爽,能使那些有害气体尽快排出,尽量用非击打式打印机减少噪音。

三是注意正确的操作姿势

应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最好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坐着时应有足够的空间伸放双脚,不要交叉双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四是注意保护视力

要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要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露面积减小到最低。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或有异物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那就需要到医院看眼科医生了。

五是注意补充营养

电脑操作者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而多饮些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会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六是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

16.游戏时正确的操作姿势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率日益提高,计算机已不再是成年人手中特有的工作伴侣。在很多家庭里,可以说孩子已开始成为计算机的主要使用者。不少有关使用计算机对孩子健康状况的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孩子已逐渐开始“沦为”计算机的奴隶,而不是主人。他们沉溺于各种能在计算机上玩的游戏,往往一玩就是数小时,甚至可以不吃不喝。有研究结果显示,长此以往,会对正处发育阶段的孩子的健康,特别对其视力、颈椎、腰椎等发育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处在希望孩子通过计算机掌握必要的知识与不希望孩子过多地沉溺于玩计算机游戏而浪费时间和损害健康的两难之中。为了尽可能避免孩子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使自己的健康受损,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脚着地。许多玩计算机游戏的孩子不但年龄小,且个子也不高,所以大人应注意让孩子的脚尽可能着地,而不是悬吊着。在脚无法够着地面的情况下,可以在脚下放置一个小板凳做垫脚。

2.坐姿要直。孩子玩游戏着迷时的一个典型姿势就是脖子往前伸,头冲着计算机屏幕,腰部前倾,而且这种姿势往往会“僵持”到游戏的精彩部分结束。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对孩子的颈椎和腰椎发育十分不利,如同是对正常的颈椎和腰椎做不必要的“牵引”手术。

3.眼睛应与计算机屏幕平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孩子坐的椅子与其身高成比例,再者就是放置计算机的桌子高度要合适。

4.操作计算机的双手应与地面并行。操作计算机时,注意放松胳膊肌肉,力量的着眼点应在手指上。

5.放松肩胛肌肉。千万不要养成“架着肩胛骨”的习惯,这样坐着时间一长容易使整个上半身感到僵硬和疲劳。

6.每二十分钟就应该休息一下。休息时,眼睛可以往远处看一会儿,伸展四肢,让整个人体涣散片刻,同时可以喝一些水。如实在不能离开座位,也应该坐着伸展上肢,来回活动一下脖子。在计算机屏幕前时间长了,会引起头疼、疲劳和肌肉酸疼等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症状,应立刻让孩子离开计算机,做一些活动,喝一些水,卧床休息一会儿。

7.逐渐缩短孩子玩计算机游戏的持续时间。有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孩子玩计算机游戏的持续时间在两小时以上,而开始熟悉一个新游戏的时间往往一玩就是半天。家长应对孩子玩计算机游戏的时间做出规定,如周日最多不超过一小时,周末则可以安排两个小时。事实证明,家长不可能阻止孩子玩计算机游戏,但却可以让他们玩得健康,玩得有节制。

17.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

绍一种简单有效预防近视的方法:

如果你想预防近视眼的产生,或预防近视度的发展,现介绍一种在安全无害、准确可靠、持久有效、方便实用、经济可行、技术成熟和不误学习、工作方面最好的,预防近视的方法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大城市中学生的半数左右是程度不同的近视眼或近视散光眼。同时也出现了100余种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种安全无害、准确可靠、持久有效、方便实用、经济可行、技术成熟(成功率高)和不误学习工作的根治近视眼的方法。治疗近视眼的问题,目前还停留在探索、实验、幻想和商业宣传的水平上,对近视眼,可以用眼镜和手术的方法矫正近视屈光,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但是近视眼无法可治。即戴上眼镜和手术后屈光矫正了,视力提高了,眼球仍为近视眼。近视的一些问题,眼镜的麻烦和手术的副作用依然存在。因此面对近视的最好选择不是治疗而是预防。从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时间看,大部分(90%以上)人的近视是在青少年时期,近用眼时间过长所致。人在青少年时期是读书学习最多,近用眼连续时间最长,眼球最不稳定的时期,是身体和知识都在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一点已为公认的常识。也是预防近视的主要时期。绝大多数近视眼是用错误的近用眼方法,长期潜移默化不知不觉逐步累积形成的结果。因此预防近视的产生和发展,必须时刻注意防微杜渐,确保在每一次近用眼工作时,都采用正确的用眼方法。

如何预防近视?经过许多科学工作者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终于发现了一种比较好的办法,在不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情况下,可以预防近视的产生,也可以预防近视的发展,而没有任何副作用。方法如下:

一,在孩子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就要求他们使用正确的姿势,使眼与书面的距离保持在25厘米以上,并养成好习惯。读书写字用的桌子不能太高。使眼与桌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7厘米(眼与书面的距离决定近视程度的大小,连续阅读的时间决定近视发展的速度),最好控制在27—33厘米。

二,在进入小学前,就要检查眼睛的屈光状态及视力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该立即配眼镜矫正治疗。

三,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配一副近用眼镜,专门用于长时间读书写字(如做作业)可以预防近视眼的形成。但是使用距离不能少于25厘米(否则预防近视无效)。

四,若眼球已为中度以上近视眼,除了要配合适的矫正近视的远用眼镜外,也应该配合适的近用眼镜。因为矫正近视的远用眼镜不能长时间近用(不是看不清近物,而是必然会加重近视程度),裸眼阅读(距离太近),不能代替近用眼镜,还会加重近视度。

五,读书写字近用眼时间较长(10分钟以上)时,书面要有稳定合适的光照(最好用台灯。日光虽好,但不稳定)确保眼与书面距离的稳定。

六,应该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室外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抗疲劳能力,保持健康的视网膜视力。

七,必须树立防微杜渐从一点一滴一时一事做起的思想,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因为预防近视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做一次两次或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而一次一小时不预防,就可以使近视产生和发展一度(0.01度)。因此有了预防近视的简单方法,并不意味着做起来也简单。相反,实际做起来很难。因为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在15年内每次每时都做好,要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改掉错误的用眼习惯,对于缺乏自制能力的青少年(未成年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这是预防近视产生和发展不易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18.打游戏后别忘记做运动

在大家的认知里,一天一天逐渐增加你的运动量、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待上好几个小时,努力运动才有收获。但是在新的报告则认为,即使是短短活动中也可增强你的体力,尤其当你是一个很少在健身的人。

有别于以前的观念的地方在强调短时间运动的累积效果,例如一天三次,每次10分钟的快走运动,和一天一次30分钟的快走运动都具有类似的效果。

因此,即使一天中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从事长达30分钟的运动,或是体力无法负荷这么长的运动,那么一天数次,每次短时间的运动,例如改走楼梯而不用电梯,多走一站去坐公车或是早一站下车等等,累积下来也会得到可观的效果。

所以“没有时间运动”已经不能拿来做藉口,只要肯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习惯,随时都有机会运动。而长久没有运动的人,刚开始也许无法一次进行长达30分钟的运动,但是可以从一天数次短时间的运动开始,也可以达到累积的效果,在身体适应运动的强度后,可以选择逐渐增长运动的时间,或是仍然保持一天数次的习惯,都可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总之,就是把握每一个走路、运动的机会,同时也要走快些,这样对你的体力绝对会有帮助。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所进行研究调查后显示,走路其实是美国居民最常进行的简单运动,虽然有四分之三的民众遵守每次三十分钟的运动时间,但是他们运动的次数却不够多,而且只有四分之一运动时以足够的速度进行快步行走,事实上,走路的速度太慢也是比较没有运动效率的。

19.黑眼圈的改善措施

黑眼圈形成的原因有两种,有的与遗传体质有关,表皮的黑色素容易沉淀,有的则因为眼周围的血液淋巴循环不好。此外,也有人因为年纪大,眼皮松弛、皮肤干燥而出现黑眼圈,须视状况才能对症下药。

皮肤黑色素的沉淀与先天遗传体质有很大的关系,家族中其他成员也大多会有类似情形,不但有黑眼圈、嘴唇周围、皮肤皱摺也多会颜色较深。有过敏异位性体质的人特别容易合并这种情形,尤其当皮肤干燥时就更显得暗沉无光泽。

眼眶四周的皮肤是人体最薄的皮肤,眼眶的真皮层布满了静脉血管。如果血液淋巴循环不好,皮肤颜色就会略成紫蓝色,看起来就比较深。身体状况差、情绪压力、熬夜、抽烟、喝酒、吃刺激性食物等因素可能使这类的黑眼圈加重恶化。

对於有黑眼圈困扰的人,平常除了应注意规律的生活作息与均衡饮食之外,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忙改善。平时工作繁忙的人应尽量找机会平躺休息,改善眼部血液回流的情形。晚上睡前热敷、按摩眼部,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白天若有眼皮肿胀,则可採用冰敷,让血管收缩消除肿胀。

在保养品的选择上,可以使用保湿滋润较高的眼霜来改善干燥现象。含有果酸、麴酸、左旋维他命C与维他命K等美白除皱成份的保养品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医师也会视严重情况处方一些退色素药物涂抹,如杜鹃花酸、对苯二酚、维他命A等来抑制色素活性。

如果希望达到快速改善黑眼圈的问题,可以借助一些治疗及手术方法。果酸换肤、美白导入或利用雷射达到除皱及除黑效果,对于不同原因及程度的黑眼圈都能有不错的效果。

20.FPS游戏让我想发吐(我是指生理上的头昏想呕吐)

这是我第4次玩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第1次是约3年前CS装上,玩了会训练关,不行了要发吐

第2次是约3年前几月后在网吧陪别人玩CS,要发吐了冲到大街上透气

第3次是约3年前又几个月后我又犯贱装了个什么硫磺岛战役,吃完晚饭玩了半小时,下楼到大街上透气透了1小时才缓过来

3年后,我玩过的第4个FPS就是这个Call of Duty,见好评如潮我就手痒了。现在我强忍呕吐物于夜晚11点强烈呼吁:取消FPS这类游戏吧,为什么游戏开发者们不能稍微多走一步把游戏做成可以切换视角的第3人称游戏呢,或者干脆象GTA3,VC那样就只有第3人称视角(比如,平时状态是第3人称视角,按下鼠标右键,武器瞄准时可以切换到第1人称视角)?

难道游戏开发者们不认为,在游戏中从头到尾始终不能看见自己是多么大的一大缺憾吗。虚幻2003、无人永生2、Tron2、Call of Duty,到经典的Half Life,到将要出的Doom3、Half Life 2,全都是这该死的FPS,诶。

另外:没有加速跑的游戏,希望游戏开发者也加上这个功能,比如Max Payn 2。

总之,我认为,加速跑+第3人称视角,可以大大缓解呕吐症状,延长游戏疲劳时间,增强游戏耐玩性,有100利而无1害。

21.游戏无聊,令人烦躁!

我是九区一服的一个才45+的枪天王,选择这个角色是因为朋友都玩天王,而我玩的晚也就选择了这个。当时觉得拿枪的比拿锤的帅就选择了枪天王,这个选择也许会让我不再玩这个游戏了。

从开始到现在都是自己慢慢一个人拿枪戳出来的,漫长的升级之路给人的感觉还不算是十分内郁闷的,网络游戏除了升级打装备就是和人聊天、交朋友,等级高了和人PK以验证自己的武功,然而真正让我郁闷的在后面。

作为一个天王,我经常是自己悄悄找个地方默默的练级,偶尔跟朋友聊聊天。当我到20级的时候,我慢慢的感觉到天王这个角色其实练起来很烦躁。在你默默练级的时候,总是有人跑过来抢怪,这个在我还是能谅解的,毕竟资源有限。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们老喜欢开着PK练,更有人跑过来二话不说就打你,然后告诉你:这个地方我包了,快走。这算客气的,更有甚者,直接对你说:滚开,如果你不理他他就P你。这些人里面大多是那些武当的臭道士,这中情况在我练级的过程中十分常见。(转自17173论坛)

22.打fps游戏手部肌肉疼痛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打fps类的游戏,可是地球人都知道,这种游戏是用鼠标来玩的,要不停的点啊点。

有一次和同学去切cs,从早晨一直切到晚上,当时游戏的时候没觉得怎么样,可是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我手不行了,连筷子拿都拿不稳了。

乍回事呢?后来一分析才知道,原来,是打游戏时间长了手部肌肉抽筋了,郁闷啊~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以后打cs要左右手换着用,嘿嘿。

23.睡前打游戏会叫你失眠

最近有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受访在职人士有睡眠不足的症状,而女性睡眠不足的情况较男性更普遍。专家认为失眠虽然不会对健康造成实时影响,但会导致情绪欠佳、工作失准,严重者更可导致交通或工业意外。而临睡前,可有玩游戏机、上网查邮件或工作的习惯,如是,则需考虑终止这些睡前活动,否则你会陷入或增加失眠之困。

褪黑激素(Melatonin)是控制人体休息及定期作业的荷尔蒙,若减少了,睡眠质素便会受影响,此情况多出现在长者身上,他们因此常投诉睡眠问题。

应用生理学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五月号作了一个研究,找出晚上使用计算机萤光幕对于褪黑激素生产量的影响,又它如何影响人的生理时钟。结果显示,褪黑激素的感光度影响它的生产量,用户使用计算机后上床,可因光亮的计算机萤光幕抑制了褪黑激素的生产量及生理时钟,久久也未能入睡。

研究员找来七位年约廿五、身体健康的男性,让他们在一星期内,于早上八时至九时起床,并在晚间凌晨至一时上床入睡;随后,安排他们隔晚在晚上十一时半至凌晨二时,对着光亮的计算机萤光幕进行刺激的杀戮游戏或幽暗的计算机萤光幕玩沉闷的算术游戏。

研究员发现,在以上的不同活动环境中,褪黑激素的生产量明显有着不同的表现:进行刺激计算机游戏者,其褪黑激素明显减少,但进行玩沉闷的计算机游戏者,则分别不大。

在一般情况下,体温入夜后会下降,但是使用光亮计算机萤光幕者的体温,却比使用暗色计算机萤光幕的人较高,可见,光亮萤光幕可令体温改变,影响及人的生理时钟,出现失眠情况,不可不察。

24.《网易游戏频道》同仁

魔之泪: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享受游戏的资本,适度游戏是调节身心健康的好方法。

ssps:游戏对于每一个玩家来说,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它都只是一个为玩家提供娱乐手段的工具。既然我们是从游戏的过程中享受娱乐,放松自己,那么更应该注意自己在玩游戏时候的健康。游戏只是寻找生活乐趣的一部分,但健康则代表着每个人生活的根本质量。用健康的身体去享受游戏的乐趣,才是真正的享受生活。

scott:这个问题我想应该因人而异,但凡事都应该有个“度”,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经济基础,业余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活动。只要实际情况允许,只要能起到放松和娱乐的效果,那怎么玩游戏都不过分;但如果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适得其反了——毕竟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最重要,这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小叶子:我严重的颈椎劳损,不敢再玩游戏了

小强:玩游戏的同时注意健康,拒绝内容不健康的游戏

李楚凡:游戏诚可贵,健康价更高。游戏作为娱乐生活的一种方式,适度的进行固然值得。但是如果为了游戏,为了放松生活压力而以健康为代价那不是太亏了吗?适度的游戏,放松心情,才是最佳的游戏方式。

拉拉:用健康的心态去玩游戏,会带给我们心态上的健康。反之可能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

星晨:游戏诚可娱,学习价更高!若为健康固,二者皆可抛。

小冰:游戏让我的性格变的越来越活泼,有利健康之处在于,当我发烧的时候玩游戏,玩了一会,烧就退了。

鼹鼠:健康比啥都重要。

akao:游戏始终都只是用来休闲的一种方式,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作为打机一族,在游戏里面能够玩到乐趣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的啊,这可是闹革命的本钱!给大家一些建议,2个小时游戏后就要让自己休息休息,听听歌,出外散散步或吃点东西都是不错的哦。

楚云帆:玩游戏并不会伤害您的身体健康,但是沉迷于游戏将会极大地损害您的身心健康

流水音:在繁重的工作后,适当的游戏是最好的调整身心的良药,过度的游戏则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规律,也许目前没什么,但会给你未来的健康带来隐患。

XGalpha:适度的游戏可以活跃思维,缓解压力,有益健康 过度沉迷于游戏劳神伤身,精神不振,不利健康。

两点半:游戏只是休闲娱乐的一种工具,永远都不要让他成为主宰……

苏美:万事皆物极必反,过度游戏带给大家的将不是愉悦而是折磨,就好像过度读书和过度工作……为游戏我已经用废了几副鼠标键盘,真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轮到我自己的身体废掉……

MetalfacE:玩游戏玩到身心俱疲,头晕眼花的人都是笨蛋——哪有人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的?长时间端坐影响下半身血液循环,长时间盯着某一处会让眼睛过度疲劳……度和量的限制要靠玩家自己把握,记着,身体是自己的,有什么损伤全是自己受苦。

25.《硅谷动力》“终结者”

不可否认,网络电脑游戏已经成为大众所喜欢的一种休闲娱乐游戏,不光是广大青少年爱玩,就连我这个快结婚了的男人都对它爱不释手,休假的时候坐在电脑前,一玩就是一天,可谓是废寝忘食,一玩起来十分的投入,连女朋友都顾不上了,那还顾得上吃饭丫,呵呵~

今天我的哥们给我发来http://gameweb.163.com/2004/zt/jiank/这个让我看看,汗那~真没想到玩游戏也能玩死人的,为了引起各位玩家的高度重视,我要说一句,以后我们真的要注意了,玩游戏固然是好事,通过游戏,我们可以结识很多新的朋友,相互交流,也是增长知识的一种途径,但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我们要吸取教训,因为有过前车之鉴了,例如:少年通宵游戏导致暴盲,通宵游戏——玩家瘁死……等等。

别的我也不多说了,相信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的做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个人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好游戏和休息的时间就好了,本来游戏是一种娱乐,希望所有的玩家都玩的快乐!玩的轻松健康!

26.刮起“蓝色风暴”

——健康游戏倡议活动

你曾为游戏升级而通宵达旦吗?你曾为网游中的一件装备而废寝忘食吗?你是否意识到在你为自己高级别id而狂喜不已的时候,在你为一件顶极装备而惊呼鹊跃的时候,你的身体健康正在慢慢的变坏,当你不经意间感到腰酸腿疼,眼花头晕时,你可能已经走到了健康的警戒线边,你的身体健康去了哪里?他已经被一个叫做“游戏”的东西吞噬了。

你曾因一时贪念而在游戏中杀过新人吗?你曾因一时气愤而出口成脏吗?在游戏这个相对完全自由的世界里,在这个没有约束的世界里,你为了那些虚拟的数字,而做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无法想象的事情。在你解了一时之愤后,你会慢慢发现,一些原本属于自己的优秀品质却慢慢失去,那个曾经谦恭有礼的你去了哪里?你已经被一个叫做“游戏”的东西慢慢“腐化”了。

不错,我们喜欢游戏,我们热爱游戏,我们把游戏当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甚至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到游戏中去,游戏是极其让人快乐的!可是,你是否曾经注意到,在你痛快淋漓地游戏的时候,在你因为游戏而“废寝忘食”的时候,某些对你来说非常宝贵的东西却正在从你身边悄悄流走……

但游戏又何其无辜,他本来只是一件为玩家带来快乐的东西,可是由于你不善于安排时间,不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整天沉醉于他,把游戏与生活混淆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给你的快乐和给你身体带的的损害与给你现实生活带来的困扰相比起来,实在无关痛痒了。请不要忽略掉每个游戏中的《游戏健康忠告》,请不要忽略掉你的健康,那才是你真正的快乐。如果你真正的钟爱游戏,就不要让游戏背上“电子白面”、“电子海洛因”的黑锅,如果游戏已经成为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就让我们更加爱护自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能拿什么来玩游戏,拿什么来面对今后的生活呢?

其实游戏对于每一个玩家来说,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它都只是一个为玩家提供娱乐手段的工具。既然我们是从游戏的过程中享受娱乐,放松自己,那么就更应该注意自己在玩游戏时候的健康。游戏只是寻找生活乐趣的一部分,但健康则代表着每个人生活的根本质量。用健康的身体去享受游戏的乐趣,才是真正的享受生活。

本来游戏本身是被设计用来舒解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压力、满足真实社会中无法达到目标的一种娱乐产品,所有的玩家都应该清楚认知一点,游戏中的一切都是虚拟的,只要电一关就什么都不存在,我们应该正确的去享受游戏的过程,并将其换成值得回味再三的回忆,而不是过度去重视游戏中产生的虚拟结果,进而变为一再影响生活的负担。这样的选择权决定在我们自己手里,因此玩游戏还是被游戏玩,应该由我们来自己做主。

让我们一起来树立一个“健康游戏”的观念吧。请正确合理的去游戏,让游戏来放松你我的生活,而不是被游戏所“游戏”。在将游戏进行到底的同时,我们也一起来将健康进行到底!谨祝愿所有游戏玩家,做自己的主人,享受健康游戏。

27.警惕网络游戏中的道德“亚危机”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网上休闲娱乐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游戏在日益占据优势的同时也正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渐成两端:一是传统的纸牌、棋类等休闲类游戏,另一种则是通常意义上的“网络游戏”,即网络RPG游戏或图形MUD游戏。但由于人们对文化全新的技术缺乏正确科学的认识与开发,以及近乎否定性的完全批判,网络游戏正面临着由于人们对它负面影响的道德恐慌和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所引起的“亚危机”,网络游戏在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中正逐渐丧失了它的话语权。

网络游戏的开发与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方式更有着长远的文化利益与价值。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网络游戏是一个对大众生活与大众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体形态和话语阵地。发展网络游戏除了有利于互联网的普及与国民网络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互联网产业的不断繁荣,还有利于利用网络弘扬民族文化,有效地抵制居于市场主导的境外游戏带有的各自国家与地区的文化腐蚀与意识形态侵略,把握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占领网络这一重要的精神文明领域,从而有效地抵制其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负面影响。

因此,面对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娱乐方式的网络游戏,我们不仅要对它有正确而科学的认识,而且要帮助网络游戏走出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亚危机”状态,在做好对网络游戏的规范与管理的同时,积极引导青少年玩健康的游戏并健康地玩游戏。

从某种角度来讲,网络游戏具有沉溺性。由于玩网络游戏的主体大部分是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一旦成为网络游戏的沉湎者,就很难分清网络与现实之间的区别。目前青少年由于玩网络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和严肃的社会问题,网络游戏给青少年造成了许多负面而消极的影响:一是对我国传统道德的曲解。许多网络游戏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游戏内容充满暴力和色情,有的还肆意篡改历史事实,非常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更有甚者将我国道德传统和儒家精神中最引人注目并为人称道的道德英雄主义进行了丑化和曲解。许多网络游戏中玩家轻易地就能做到“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并不顾及仁义的真正内涵与实质,根本不考虑为何要用身体甚至生命去换取仁义,而只知道这样做了,就可以轻易过关,就可以积累更多的游戏点数。意识不到如果将这些行为应用到现实中的话是犯罪。二是对价值观念的冲击。按传统的观点,玩家在游戏中获得的财物、身份等完全是虚拟的,只是在特色游戏中的某种内容信息,好比游戏比赛中获取的点数,其本身不具有价值。但是由于许多玩家为了在游戏规则范围内通过特定的行为来提高级别,获取“虚拟财产”,这些虚拟的身份与财物便不再是单纯的数据记录,而具备了一定的价值意义。而玩家的“虚拟财产”一旦形成了需求就成为了可以交易的商品。于是我们看到各大拍卖网站开始争相对游戏中的虚拟道具、财物等进行拍卖,许多运营商也公开向玩家出售虚拟道具和财产,而且出现了玩家之间的离线交易,甚至出现了代练级别而后将游戏账号出售获益的职业。于是,娱乐生财、闲情逸致也商业化了。

因此,要正确并积极地引导青少年玩健康的游戏与健康地玩游戏,不仅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分级管理制度,而且要加强对网络游戏开发商、运营商的管理与监督,杜绝那种经营者惟利是图、追逐利益而放纵青少年过度沉湎于网络游戏不管理的现象;在强调网络游戏经济、文化价值的同时,努力避免网络游戏在发展过程中对青少年玩家带来的各种危害,比如,加强网络游戏的学术研究,无论从理论的深度还是成果的广度上都要形成一套理论体系与解释框架;同时要让更多的父母肩负起关心与引导的职责,加强与子女的相互了解与沟通,既要尽量避免简单或过度干预,也不能对子女玩游戏的事情漠不关心,积极引导青少年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明白玩游戏可以提高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与工作中得到放松,但也要有节制地玩游戏,要学会控制玩游戏的时间并选择健康有益的游戏内容,从游戏内容与习惯等方面着手,加强对自我行为的规范与管控,从而使自己真正地成为网络游戏的主人,而不致沦落为网络游戏的“奴隶”。

28.我的一点感想:戏里戏外

一场游戏一场梦,任何一款问世的游戏都背负着唯一的任务——盈利。对任何一位玩假来讲,游戏是虚无缥缈的,纯粹是供他们消遣娱乐而用。坦白说,健康游戏是不存在的,因为健康与游戏本身是毫无干系。

可是,达到健康游戏又不是不可能的,其法很简单——少玩游戏,这是每一位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游戏魅力在于它紧紧扣住了玩家思维与行动,把太多的时间奉献了游戏。如果自己少玩一些游戏,控制住自己的话,就可能有健康游戏健康玩家。

说太多,没有用,别人想玩还是照样玩,商家每天也推新换旧,健康游戏是自己定夺,判断权并不在他人身上。

29.游戏,再现生活之美

与游戏的因缘,细细想来可以追溯到十年以前了。作为一个与游戏相伴十载的老玩家,经历了太多望眼欲穿于一款佳作的企盼,经历了太多鏖战于荧屏之前的激情,经历了太多把自己的情感于理智付诸笔端、见诸媒体的快慰,也经历了太多坐看春花秋月、潮起潮落的感慨。至今仍为游戏痴心不悔,是因为深深折服于它的无穷魅力,是因为从中找到了一个个截然不同的自己,更是因为它再现了生活之美,成为我生活的延伸。“电脑游戏一方面传承了文化中的一种精要之义——即让人在一个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辩证天地里印证世态的万千气象,体验人生的百转千回;另一方面它将电脑技术转化为一种崭新的诠释文化的形态,由此企及传统文化无法抵达的境界。”记不清是在自己哪一篇文章的篇首转载过这段话,它那精辟的表述时时引起我的共鸣,也成为我理解游戏与文化、游戏与生活、游戏与人生的一个注脚。诚然,游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是我人生的一个侧面。

游戏的第一性是娱乐,也正是以娱乐的方式,游戏将它所承载的文化转变为大众可以接受的程度。作为玩家,对于游戏“第九艺术”的称谓早已烂熟于胸。那么,为什么它能够以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成为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态呢?正在于其娱乐性和大众化。就拿我本人来说吧,从游戏之中,我时时震撼于人类文化与艺术的博大精深,而且经由交互性的参与,这种影响力远大于传统的文化与艺术。那些闻名业界的大师,无论是席德·梅尔还是威尔·怀特,无论是约翰·卡马克还是铃木裕,都以其杰出的创作智慧让我们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人性的光辉;那些在玩家群体中有口皆碑的佳作,无论是《帝国时代》、《魔兽争霸》还是《VR战士》或《模拟人生》,无不堪称艺术精品和文化的表征,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玩家焕发出他们生活中的异彩。尤其是当网络游戏成为席卷一切的主旋律之后,游戏的大众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数千、数万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为了虚拟的使命结盟组派、同仇敌忾,网络游戏俨然成为一种全新的、甚至于跨越国界的社会文化。游戏又是一种视觉文化,在如今的电子媒介时代,视觉作为一个文化主因越来越凸现出它的导向价值来,视觉文化时代已全面到来。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杂志,各种媒体都成为人们对高度依赖于图像传播的明证。而游戏依托于瞬息万变的电脑技术,不断将它的视觉文化推向极致。我们所熟悉的绘画艺术中的一切流派与技法,在游戏中几乎都得到了再现,更重要的是,它们使原本凝固的梦想骤然间呈现万般风情。游戏中的CG艺术如今可谓登峰造极,与一些主流艺术形态如电影等不遑多让,我们在玩游戏的同时,不正是在接受着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洗礼吗?

游戏还是一种体验文化。那些原本深深埋藏于我们心中的、千姿百态的梦想,都在游戏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满足。驾驶着最豪华的跑车在世界上著名的风景区飞驰;与炙手可热的体育明星们在一个个竞技场上切磋;与古罗马的军团或未来世界的机甲战士在不同地貌的世界中鏖战;在一个个或古或今的虚拟场景中与我们所能想像到的各种人物发生着爱恨情仇……你可以任由自己的个性驰骋,使理想与激情在这些虚拟世界里绽放。强大技术支持下的游戏,全面地满足你在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味觉、嗅觉等方面的体验需求,这难道不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吗?

文化源于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导向,游戏与生活的关系也正是如此。它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全新的情感空间、体验空间和创造空间。就我这十年来的经历而言,绝大多数的游戏、特别是主流游戏的格调都是健康的、正面的,正义、关怀与真情是永恒的主旋律。我们从中不仅能感受到文化与艺术的深厚内涵魅力,更能体验到那种人性互动与博弈的无穷乐趣。一些大师级的游戏设计师,每每能使一句话、一个眼神或动作触动我们内心某一个隐秘的情感禁区。一个完全是虚拟编码搭建而成的NPC角色,竟使我们有了一种“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强烈感觉。而网络游戏则是人性互动与情感交流臻至一个新的巅峰。如同几米的漫画,一个寥寥数笔的小人儿,抑或是秋天落下的一片叶子,没有什么伟大的思想,但却能让你笼罩在一股无名的情绪之中。

一个非常令我感动的例子就是最近引起轰动的网络游戏《科隆》。倒不是因为游戏本身,而是那里面很多原来我熟悉的《龙族》玩家组建了许多以“龙族”、“龙的传人”等命名的工会,不少都是几年不见的老玩家了。他们不离不弃,再续前缘,将对游戏的爱和对朋友的情意以时空轮回的方式表现出来,着实令人唏嘘不已。这些情感与人性经由交互性的途径,达到了对于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潜移默化。许多情感的体验和观念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想像的,但是,游戏丰富了你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我曾经在一篇名位《游戏-剖析人性的密钥》的文章中谈到,游戏忠实地记录了人类在其历史过程中的观念变化、文化差异和心路历程,将人类对于周遭世界不同的价值判断以及对于人性不同层面的思考象万花筒一般地折射和反映出来。人性中的真、善、美每每得到玩家毫无保留的讴歌和赞叹,而人性中的假、恶、丑却从来是我们鞭挞的对象。君不见无论是AVG还是RPG,那些游戏中邪恶的角色,尽管是虚拟的,玩家们也总是憋着一股劲欲诛之而后快。而那些真实玩家所导演的丑陋一幕,例如使用外挂或以欺骗手法夺取他人“财物”的,尽管也发生在虚拟世界中,媒体和玩家群体总给予其最直接的关注和最强烈谴责。我们大都是有善与恶的辨别能力的,那些缺乏这种能力的,生活对他们而言本身就如同儿戏,游戏的影响也只是一个诱因。我所接触过的绝大多数玩家,尤其是一些白领上班族,都是将游戏作为缓和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以及一个结识志同道合者的、交互性的虚拟文化平台,几乎没有谁会将游戏与生活混为一谈。当然有一些玩家玩游戏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但我相信那毕竟是少数。正如同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无法否认游戏业也存在一些阴暗面,需要我们时时警惕,勤于拂拭。但我认为片面的去夸大这些阴暗面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全的心理所致,以偏概全、因噎废食更是大错特错。我们所宣扬的应当是健康游戏和健康玩家,不断把那些健康的、积极的文化与艺术发扬光大,也自然而然能塑造出健康、成熟的玩家,进而形成良性互动。

曾经看到过一份源自英国伦敦的专业研究报告称:“那些花许多时间玩电脑游戏的孩子常常很聪明而且往往能够有很好的职业而不会由于性格内向导致失败。研究发现许多孩子在玩过或者看过较为激烈的游戏之后会变得更有主见,虽然这种效果并不能持续。家庭调查报告显示,长时间地玩游戏对孩子的行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一项127人(包括63个孩子)的调查表明,和其他的同龄人相比较,喜欢玩电脑游戏而被人们误解的孩子更‘聪明、有活力和易于成功’。接下来的五年调查发现这些年轻人都有很好的教育,进入大学深造并获得了好工作。这表明了虽然一小部分青年沉迷于电脑游戏而受到一定伤害,但这种依赖性其实没有什么害处”。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只要是健康的游戏,在适度的控制下,产生这个结论是很科学的。另一份名为《家庭通讯》的杂志指出:游戏特别是竞技类游戏通过快感和娱乐要素来诱使游戏者对其所提供的思想的对象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游戏者大多需要收集、整理、分析、计划、创新等高强度思维。这就更进一步佐证健康的游戏完全可以塑造健康的玩家。我们知道许多游戏被用作幼儿乃至成人智力开发,一些高拟真度的游戏成为培训飞行员、海军陆战队员的必备工具,诸如跳舞机等游戏更是成为成为减肥与健康的代名词。尽管这些游戏只是健康游戏中的极小一部分,我们也足以感受它们所蕴含的积极能量与健康要素了。

总有一些游戏制作公司,带给我们的是卓然超越于泛泛意义上的游戏理念的深层娱乐文化内涵。是他们的努力,使我等玩家体悟到人性的光辉、生命的热力、欢娱的真谛;也正是他们,使最广泛意义上的哲学与生活、与游戏水乳交融,使游戏真正成其为艺术与文化,构筑了一个超然于现实之外的精神家园。游戏,源于生活,再现生活之美,诠释生活之多彩。当然作为一个老玩家,我认为是有义务亮出“游戏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的观点的。健康的游戏造就健康的玩家,健康的玩家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0.游戏观止

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游戏,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因此,在教学训练中被广泛应用。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选择与运用游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游戏的选择 选择游戏应与教学计划相吻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在内容选择上应考虑不同素质的提高,教材内容应多样化。

1.选择一般身体发展的作为准备活动的游戏(如“拉网捞鱼”等)。

2.选择配合基本教材的作为辅助练习的游戏(如“迎面接力跑”等)。

3.选择完成某些教学训练任务的为教学训练手段的游戏(如一些限制性的练习,矫正八字脚跑,可选用窄跑道比赛的游戏;消除游戏者在练习中的过度紧张,可选用转移性及诱导性练习的游戏等)。

4.选择能使游戏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达到高度集中,把其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训练中来的游戏。

5.选择使学生在情绪上得到调节或在体力上得到恢复的放松性游戏。选择游戏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还应该考虑到通过游戏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培养游戏者的意志品质,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游戏时,要考虑游戏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及训练水平,注意参加游戏的人数、场地器材设备和游戏时间的长短等情况。组织方法要尽可能简便,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二)场地器材的准备 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是提高游戏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场地离建筑物应有一定的距离,以免受伤。所划界线应鲜明。场地的大小、所用器材的种类等,都应根据游戏的性质、游戏者的水平和人数的多少以及场地器材条件的许可来决定。有些准备工作,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游戏者去完成,如事先规划场地、自制小沙包等。器材应放在不妨碍活动的地方。使用器材时,特别是投掷器材,要加强安全教育,必须在教师的统一口令下投出和回收器材。(三)游戏的讲解

1.首先应注意教师与游戏者站立的位置,教师应站在游戏者都能看得见和听得清的地方,讲解要简明扼要。并注意不让游戏者面向阳光或迎风站立。

2.讲解游戏的顺序为游戏的名称;场地布置;游戏者的队形及站位;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与要求;游戏的结果。

3.讲解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掌握游戏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讲解与示范,既要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又要讲解示范动作的结构和要领,帮助游戏者掌握正确的动作。此外,在讲解游戏内容时,还要对游戏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自然常识的教育。(四)引导人的选择与分队

游戏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因此在选择引导人与分队方面也应力求简单。

1.选择引导人经常采用的方法(1)组织游戏者自己选择引导人,优点是能够选出较合适的引导人,缺点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2)教师指定引导人,这种方法节省时间,也能挑选出合适的引导人来,但对其他参加者 的主动积极性有所限制。(3)前一个游戏的优胜者当引导人,这是鼓励优胜者的一个好办法。在游戏教学中,切忌 把做引导人当作惩罚的手段。

2.经常采用的分队方法(1)固定队分队的方法。是根据游戏者的健康和体质的情况大致均等的原则,事先进行分队,比较简便,实力也大致均等。(2)报数分队的方法。如果事先没有分好固定队,可进行报数分队,这种方法简单,但有时实力不等。(3)队长挑选人的方法。在高年级,人数较少进行竞赛性游戏时,可采用这方法。优点是两队实力均等,缺点是每个队长都不愿意挑活动能力较差的,使一些游戏者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并且浪费时间。因此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当队长挑选了几个人以后,可把其余的人平均分配,避免对“弱者”产生不良影响。总之,引导人的选择与分队所采用的方法,应根据游戏的性质、学生的情况、人数的多少以及时间的长短等来决定。(五)游戏的领导

游戏应在教师规定的信号下开始,在进行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及时补充说明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使游戏能正确地进行;及时教育参加者自觉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员,对于违犯纪律的行为,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教育;教师要善于观察与调整游戏的活动量,如发现运动负荷不足或过大时,应增减活动的紧张程度、比赛的次数,扩大或缩小场地,或者进行轮流活动和短时间的休息(休息时,可评定学生在执行规则方面的情况,提示游戏者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和研究战术等)。如发生偶发事件应及时进行教育。(六)裁判员和裁判工作戏过程中,裁判员要严肃、认真、公正、准确。

只有客观地评定游戏结果和监督遵守规则的情况,才能保证游戏的教育作用,否则就会降低游戏者的情绪,甚至会发生互相争执。裁判员通常是由教师担任,也可以由游戏者担任,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教师要全面观察整个游戏的过程,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七)游戏的结束与总结

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其效果都不好,而应在规定的时间或规定的次数后结束,或当学生较满足,还有余兴,但又不太累的情况下结束游戏。在游戏结束前,教师应预先提出结束的时间。游戏结束后,对游戏应进行总结,首先要公正地评定游戏的结果。对整个游戏与个别人要作出奖评,指出各队在发挥集体力量和遵守规则、执行规则方面,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发挥上的优缺点。对在游戏中表现好的,应提出表扬,对游戏的失败者,不应指责,而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他们,克服缺点,争取下次取得胜利。

总之,在总结中,评定要公平合理,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使参加者通过游戏受到教育,学得知识和技能。

31.网络游戏,想说爱你不容易

从普通单机游戏中分化出来的网络游戏,尽管出道才短短的几年,却也红遍了大江南北,引得无数英雄为它尽折腰。就它现在的支持者的数量来说,绝对有取代传统的单机游戏之势,而且已初见成效,就这点而言,相信许多的老玩家比我有更多的感慨。

但为什么网络游戏会那么有魅力,能有这样的成绩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它的绚丽画面和精彩的打斗场面吗?很明显地,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就现在的任何一款游戏,我敢说有本事推出游戏的,就一定有他的卖点,或画面或剧情,或打斗或情感交融,总之从这方面来讲是绝不亚于网络游戏的,更胜一筹的还大有人在。废话了半天,到底是什么让网络游戏有如此好的人缘呢!答案又是多方面的。在几百万的网络游戏玩家中,相信许多人在玩网游之前都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的,目的只在于想小试一把的,可大部分人就是因为这一试才开始陷入这个深深的泥潭的,在他们看来网络游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网游的日子里,生活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了。我太熟悉这点了,相信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我也是这第一批中先“享受”起来的人,开始时当然还是深得其乐的,和朋友说话过程中三句话离不开网络游戏,渐渐地,平时和我比较接近的人也在我的诱惑下开始尝试网游,且一发不可收拾。那段时间里,网络游戏是我们共同的语言。于是就这样第一拨人带动了第二拨人,接着是第三拨,第四拨……直到现在的庞大的游戏军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好奇心在作怪啊!

我们玩网络游戏,在很多年长的前辈看来只是消磨时间而已,他们对进网吧只为玩网络游戏的人嗤之以鼻,因为在人看来,消磨时间是件不光彩的事。不是有句文化词这么说嘛: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当我们听见别人如此评价我们时,虽然理亏但都还会本能的群起而攻之,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对玩网络游戏的概念一片模糊呢?又有多少人肯静下心来想想这个问题,一个一直被我们忽视却又事关紧要的问题: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玩网络游戏。

能提出这个问题,我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勇气。就好像穷小子和富小姐谈恋爱,最终难逃结婚时钱该由谁出的尴尬问题,虽然在谈恋爱时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谁又都不愿提及一样!在拿起笔写出这些文字前,我已离开网络游戏足有一个月了,在这期间我是多么的痛苦、是多么的想回到那熟悉的电脑桌前继续我未完的故事啊!可到底我还是没有这样做,到底我还是忍了下来。这就好比是戒毒,想象一下那些吸毒人员在戒毒时的痛苦表情,再回来对比一下自己,差不多他们有的我都有过了,这对于一个沾“毒”有二年有余,把网络游戏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的骨灰级玩家来说,就以上的形容词绝对是不足为怪的。

我太有体会了!对“为什么要玩网络游戏”这个问题是我游戏生涯的后期才意识到的,当时也只是忽闪一过,却像打了一个死结在我心中,时不时地跳出来让我心烦意乱一番,过后又马上投入到我的网游中来,借此来躲避心中的那个结。一段时间后,心中的结不但没有因此而解开,反而越理越乱,整一个剪不断理还乱。冥冥中似乎意识到我与网游的缘分已走到尽头了,但一想到这个残酷的事实,我又马上拼命摇头并在心里默念这不是真的!

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我思考着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玩网络游戏……”起初想得很浅,得到的答案也很大众化,都是些例如“网络游戏比较好玩”“网游中的高级别会让别人羡慕我”之类的。后来越往深处想,就越接近玩游戏人的心理本质了,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答案往往是最能说服人的了。我终于明白了我为什么要玩游戏了,这也是我一直避免想到,说到底还是个人性问题。简单地说来,就是在游戏中我可以做我所想的,小到一个极品装备,大到成为万人的焦点,这些都能让你的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而这一切的一切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你一辈子都无法实现并享受到的。也许这就是各位玩网络游戏的真谛所在吧!能想到了这一点,我整个儿心都踏实了。

后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完全的脱离了网络游戏,回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教室里。现在回想起以前的那种生活,简直就像是梦一样,梦醒了,发现什么东西都不是我的。原来在玩网络游戏的日子里,生活是提心吊胆的。仔细思量几年来我所失去的,不免又让人痛心。昔日重点学校的三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儿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今天都不复存在了。记得那时为了能天天玩游戏,我总忍不住隔三差五的逃课去玩,然后在晚上学校寝室熄灯以前闪进寝室。后来慢慢地演变成干脆就不去上课了,天天在网吧里泡着,吃喝拉撒都在一个不足一平米的电脑桌前完成……说来实在不可思议,当同学找到我时,差点认不出我了,通宵了三整天,都没了人形,精神也处在崩溃的边缘。幸亏同学及时地救了我一命,不然说不定现在我的名字只能见诸于报端,还是头版头条,标题是这样写的:学生三天不归猝死于网吧,网吧老板翻脸不认帐!

痛定思痛,不管怎么样,我还是逃出这个鬼门关了,能认清自己过去的错误也是好的。相信在没有网络游戏的生活里,阳光永远是灿烂的,真心希望那些还在鬼门关前徘徊的灵魂早日脱离苦海,回头是岸呐!

32.一个15岁孩子的游戏生

我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因为爸爸公司有条件,我从7岁就开始玩游戏了,那时候只是一些单机游戏例如红色警戒,仙剑等等。

5年级时我接触了第一款网络游戏《盛大传奇》,那时候我们学校有许多坏孩子都玩,他们比在游戏中的装备,看谁更威风。我听着心里很兴奋于是就开始了我的传奇生涯。

但是游戏并非一帆风顺我在游戏中品尝了酸甜苦辣我为了虚拟的装备虚拟的人物我失去了许多现在生活中的东西,我以前是一个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孩子,是所有老师的骄傲,是所有同学的榜样,也是所有周围的人的乖宝宝。

6年级了,因为家庭,老师的压力,我暂停了游戏~我奋斗了两个月,终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为此,父母都很满意,高兴,但是这样,他们也就放纵了我更加疯狂的玩传奇!

一个暑假~我都沉浸在游戏中~上了初中~我的学习开始了直线下降~但是因为父母,老师的信任,他们都没有严厉的管制我继续玩传奇~我也继续放任自己,导致了初2我的成绩烂的一塌糊涂~这时,所有我的老师都注意到了是游戏害了我~他们向我的父母说了情况~父母也开始说我~此时~我打算再也不玩游戏了~我写了一份大约2000字的检讨书,向父母和老师承认了错误~我开始了认真的学习。

但是游戏确实不比毒品差~它牢牢控制了我的精神~我无法不想游戏~因为我还对游戏还有留念~

此时的我已经麻木了~我开始背着父母偷玩游戏,他们发现了~骂我无可救药~我心里好难受~我想放弃游戏,但是我做不到,游戏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觉得自己对不起养育自己的父母,对不起精心培养我的老师,我都想过去自杀~就在这时候,我传奇的号被盗了,我伤心到了极点~感觉自己多时的辛苦就这样没了~失意的我走向了网吧,这是我第一次去那里~因为我不想回家~我懒散的在网上漫游突然有一句话深深印进了我的心里:《是我们玩游戏,而不是游戏玩我们》我深深的意识到~我真是个大笨蛋~我如此沉浸于游戏中,最终得到了什么呢?号被盗了,什么都是一场空~生活中的好朋友也因为少了交往变的生疏了~我是个大笨蛋!

我决定觉醒~我彻底对游戏失去了依恋~很可喜~周围的朋友都回到了我身边我也在奋斗~争取早日再取得好成绩!

我现在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沉迷于游戏的的傻孩子~我因为游戏而成长~也因为游戏体会了人生,~其实游戏的本质并不坏,只是我们还小,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游戏的真正乐趣!

虽然我现在还在玩《传奇世界》,但是我已经不在那么依恋了,只是偶尔上去看看~跟一些好朋友谈谈心,跟他们一起奋斗,跟他们一起实现在传奇世界中共同的梦想!~我知道了我该做什么~我不会再因为那些虚拟装备而奔波,不会为了虚拟的等级而放弃了学习的时间!

作为一个过来的人~我完全有资格说:“请大家珍惜我们的时间,请不要因为虚拟的东西而失去生活真正的乐趣,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只有游戏,我们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奋斗的事情!”

请勿沉浸在游戏中!让我们一起做健康玩家,一起健康的玩游戏!

最后一句话:是我们要玩游戏,而不是游戏玩我们!

33.游戏与我以及我身边的人

当今的社会上,玩网络游戏的学生不在少数,虽然说游戏可以使我们放松,也可以开发智力,但是我们要清楚,游戏也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伤害,使我们学业荒废,误入歧途!

就拿我来说,我玩网络游戏也已经有N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曾经也因为玩网络游戏和家里的人产生矛盾,直到有一次,我遇到了他,这才使我彻底悔悟。

记得有一次在网上和朋友闲聊,他问我是否把网络游戏中的人物当作是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化身?我的回答是当然了,就像真实世界的我一样,我要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出人头地,所以我现在正在发奋努力。然而他却说那你一定把不少的钱都用在了游戏上吧!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应该和家人发生过不少次的争吵。其实,他说的很对,我的确花了不少的钱,也和家人吵过不计其数的架。我又回答说,你好像什么都知道呀!他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我观察你好几天了,每天我早上9:30上线你就在网上,傍晚6:00下线时你还在网上,因此我可以感觉到你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还告诉我说,游戏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而这把双刃剑又使得很多人在网络世界里难以自拔,以至学业荒废,后悔末及。我不希望你像他们一样,玩就一定要有节制,更何况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呀!网络毕竟是虚拟的,就算你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出人头地,但是现实的你呢?恐怕已经和家人闹翻了,学业荒废了吧!那时候不要说玩了,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网络上的你就算在厉害也无法代替生活中的你呀!对网络游戏这样痴迷是否太傻了?

听了他的一翻话,我恍然大悟,其实家人说我都是为了我好,而我却不但不领情还出言不逊,现在想想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也借此机会像我的家人说一生对不起,以前都是我不好,请你们原谅!

也希望所有的人记住游戏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了我们欢乐也在布置不觉中给我们带来了伤害,游戏是虚拟的,并非真实的,不要在游戏上过多的投入,因为多少个极品大号也换不来一个真正关心的你亲人呀!

我现在依然在玩网游,可是我已经学会了节制,因为我明白了那毕竟是虚拟的,只有亲人对我们的关心才是真实的!

34.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络游戏这个21世纪的新产物悄悄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使无数少男少女为之疯狂,但是任何事物都不要沉溺于其中,那样就失去了游戏的特色,人也会变得特别空虚,寂寞!

2003年的夏天,我的好朋友凯给我介绍了一款网络游戏——-它就是传奇。这是我第一次玩网络游戏。感觉棒极啦,在生活中的我由于个子比较小,所以总是缺发一些安全感,可在网络世界里我可以尽情遨游,尽显我的男儿本色,但唯一的前提是你级别要高,所以当时我和班上的一些死挡经常逃课都要去网吧玩游戏,当时我们兄弟几个可以说是为了传奇费寝忘食,连吃饭都是边玩游戏边吃盒饭。有时连上课自己都会幻想在传奇里的世界,有一次由于我连续熬夜2天身体实在受不了啦,在上课时竟不知不觉的居然睡着啦,我沿着白色的光芒慢慢的走去,隐隐约约看到了比奇城的入口,一进城,我便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那个人缓缓的回过头来,咦……奇怪,这不是我的班主任王老师吗?正在我犹豫的时候,突然间……王老师变成了森林雪人,这时吓得我大喊了一声,这才发现原来是个梦,但做这个梦的代价是沉重的,那就是我要找家长,经过这件事后我的家里人也知道我每天回家那么晚不上去补课而是去打游戏,因此我父母都很伤心,管我也管得更严啦,就这样慢慢的我也退出了传奇的舞台。

有一次,我的好朋友凯向我借100元说没钱吃饭啦,于是我就借给了他,可是从此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看见过他啦,后来听老师说,由于他家里人不给他钱玩网络游戏,他偷了他母亲的8000元看病钱跑了,好久没有消息啦。讲到这里我真觉得有点可惜。一个高中生的美好前途就这样给毁啦。但我也庆幸我当时悬崖勒马及时悔悟!

其实,我并不是不赞成玩游戏。但游戏要怎么玩,还是要看自己,毕竟现在的社会失业率低,有些人又没有学历。经常泡玩吧也是因为现实生活里很空虚才会沉溺于虚拟世界当中的,但凡时都要有个“度”,做人也是这个道理。你把握好了这个“度”你就会成功。把握不好自己陷了进去。人生会越来越空虚。而且现在网络游戏中也存在着许多弊端,骂人,血腥,打架,杀人,骗子,冒充等等等确实让我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许多人生的经验,可我们要得不是这些,我们堂堂中华子民难道就是这样的素质吗?在当今网络游戏中大部分都是西化或韩化的网络游戏,中国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中国人能做出让世界都为之自豪的国产网络游戏!

最后亲爱的朋友们,请记住我的一句话“是我们在玩游戏,而不是游戏再玩我们!”

35.玩物不要丧志

近年,游戏已经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网络游戏,其中不乏许多成年玩家。这是一种行业的进步,从这方面来说,是好的。它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也可以说提高了人们的娱乐水平和档次,可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也不容忽视。如果你经常去网吧上网的话,我相信,你走进任何一家网吧,里面绝对不会没有人网网络游戏,至少我见过的网吧里面个个如此。成年人,工作之余,上网打打游戏倒是不怎么坏事,可是如果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太过沉迷于游戏,可就不太正常了。

现在的游戏实在太多,不过,最走俏最多的一类,基本都一定程度的以暴力,战争为题材,比如射击类游戏等。这类游戏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不能因为游戏含暴力,就一味的排斥它,不去接触它。比如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些游戏,其中都难免不带暴力。比如科普空的生化危机系列,我想没人怀疑这是一款非常经典的单机游戏。谁能说它不带暴力色彩,不血腥,可它吸引人的不是暴力,杀戮,而是它的故事题材,故事情节,它的动画制作,它的画面效果。我相信每个真正喜欢一款游戏的玩家,绝对不会是因为它的血腥,暴力而喜欢它。所以,我们不能够绝对的说游戏中带有暴力,带有血腥等元素,就完全的杜绝它。电脑游戏,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那种虚构的真实感,能让玩家体会现实中体会不到的东西。近两年,网络游戏已经渐渐有了超过单机游戏的势头,从网吧里你就可以感觉到,玩网络游戏的人基本比单机的多。从画面效果上来说,单机游戏绝对超过网络游戏。可是这又说明了,更多玩家玩家选择网络游戏,不是因为它的画面和效果。而是因为玩家不会再孤孤单单的玩,也不再局限于一个网吧,你可以和各地的玩家一起畅游网络游戏的世界。可以这么说,由于一些网络游戏的一些特质,基本上玩家如果被这类网络游戏吸引的话,就不可能存在绝对的不着迷,因为绝大部分网络游戏都以练级为吸引玩家为主,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不像单机那样只是红一阵子,过了时就没人玩了,也正是这个原因。我觉得,一个玩家如果选择一个网络游戏,完全不花时间在练级上,纯粹的进去聊天,交朋友,这是不大可能的,因为要聊天的话还不如用QQ。既然想让自己成为高级别的玩家,就难免不花大量的时间在里面。我相信,晚上12点以后随便进一个网吧,网络游戏努力练级的人不会比上网聊天的人少吧。这就必然的导致了不少玩家对游戏的沉迷,乃至于上瘾。因为网络游戏不像在联众,中游里面打打牌,下下棋这么简单,想玩没事就玩会,不玩也无所谓,只为消遣。每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玩家,心里应该都清楚,自己这所玩的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到底是娱乐,轻松,还是疲惫。我是一个大学生,在我所就读的学校,以及我去过了其它任何一个寄宿制的学校。都存在着很严重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通宵不睡觉的现象。晚上通宵熬夜,第二天自然无法听课。学生嘛,既然是学生,那么他在一个学校里面存在的意义就绝对是学习。当然我不是说一定要读死书,可是,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知识。

如此卖命的玩游戏,练级,能读好书吗?我认识一个人,我的同学,他沉迷于一款网络游戏,上瘾到什么程度呢,我一个学期没见他睡过寝室。晚上游戏,白天大睡,混了两年,终究因旷课太多而开除。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是一个很结实的人,身体很不错,还很喜欢打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