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生境界叫舍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2 16:14:49

点击下载

作者:项前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一种人生境界叫舍得

有一种人生境界叫舍得试读:

前言

人的一生是舍得的一生。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不断地追求“得”,渴盼得到“得”,对“舍”则心怀无奈,万般不舍。那么,人的生活是“舍”重要,还是“得”重要?人生中的“舍”与“得”,会带给生命什么呢?

每个人舍得观不同,所收获的也不同。有的人虽家财万贯,享受着荣华富贵,但不知“舍”,于是整天愁眉苦脸;有的人虽然一贫如洗,但能伸援手时不吝惜自己微薄之力,对他人愿付出自己的热情、爱意,于是整天笑意盈盈。人的幸福感不是“看破红尘”式的超脱,而是对人生悲欢的舍与得。

古代一个秀才进京赶考,途中在经过一个峡口时,遇到了泥石流,道路堵塞,无法通行。秀才十分着急,却无可奈何,只得在一个农户家中暂时住下。

秀才问:“这条路什么时候才能疏通?”“快则一个月,慢则要半年。“这岂不耽误了进京赶考吗?请问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农户摇摇头,“如果绕过这座山,至少也要三个月。不如先等等,路通了,我通知你!”

秀才越等越心焦,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他想今年的科举考试一定要耽误了,为了能够考取功名,他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十余载,却不料因为泥石流而耽误了前程。仰天长叹,他流下了眼泪。不过他一直没有死心,盼着这里的百姓能够早日疏通道路。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但是由于连天阴雨,淤积的泥土越来越多,道路疏通似乎遥遥无期。看来想要如期赶到京城已经是不可能了。

两个月后,道路终于修通了。但此时早已过了考期,秀才落寞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他的家人看到秀才安然无事,关切地问:“京城遭敌人入侵,死伤了许多人,你是怎么逃离京城的?”

秀才一听睁大了眼睛,他不敢相信京城竟然发生了如此灾难。而他因为泥石流滞留中途,从而保住了一条性命,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人生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得失有时互为转化,所以要有一颗平常心。幸福的人会用乐观的心态把生活中的坎坷路走得更坚实,他们的日子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你能以一种感受幸福的心态面对一切,你就会带着最纯最真的心幸福地远行。第一章 人生没有第二回

古时人们常说:有了千田想万田,当了皇帝想成仙。知足者,吃粗陋食物、睡草席亦觉香甜安乐;而不知足者,天天锦衣华服、餐餐山珍海味也不称意。

人生没有第二回,财富永远存在,但财富永远不专属于哪一个人。买像

世间的事有时是很奇怪的,就比如下面这件事。

传说,玉皇大帝在天上待烦了,便下到人间。有一天,他变成一个老头,来到一家店铺,看到一尊自己的坐像,青铜所铸,像极自己,于是非常高兴,想买下来,可店铺老板一看他衣冠华丽,坚持这尊像要2000元,少一文都不行,玉皇大帝无论怎么讲价,店老板就是咬定价钱不松口。玉皇大帝依依不舍离开店铺。

玉皇大帝回到旅店,对他9个随从谈起此事,随从们很着急,问他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玉皇大帝说:“500元。”随从们大为吃惊:“那怎么可能?”玉皇大帝说:“你们都去,我肯定最终能买回来。”

第一天,一个随从来到店铺里和老板讲价,1600元,老板想起昨天那个老头想买像,虽说没买万一还回来呢?于是坚决不卖,第一个随从未果回旅店。

第二天,第二个随从来到店铺和老板讲价,咬定1200元不放,店老板想起昨日1600元想买佛像的人,依旧不卖,第二个随从未果返回旅店。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随从,在第九天去店铺买像时所给的价钱已经低到了200元。眼见为这尊坐像每天都有人问价,但给的价钱却一天比一天低,店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将此像卖给前一个人。

店老板深深地责怪自己太贪心。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不住地说,今天若再有人来买或问这尊坐像,无论给多少钱我都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玉皇大帝来到店铺,说要出500元买下坐像,店老板高兴得不得了,他认识这个想买坐像的老头,他想起好多天前这个人就想买。他十分高兴,他不想讲价了,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玉皇大帝龛台一具。

玉皇大帝拿着那尊坐像,付了钱,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欲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正常心理,只是很多人对“欲望”心理不设限制,对“欲望”无所禁忌地追求。这种追求实际上是放纵自己,是一种对自己的极不负责任。

故事中店老板的“欲望”是要将商品多卖钱,于是为了得到更多钱,不顾买方承受心理漫天要价,而买东西的玉皇大帝的“欲望”是少花钱,于是尽量想以低价获得。他们两人“欲望”的本质没有区别,只是“欲望”的出发点不一样。但“凡事有度,适可而止”是对控制“欲望”最通用的法则。

赚钱要赚“良心钱”,绝不能“漫天要价”或“坐地还钱”,因为赚钱要合理;讲价要讲“真心价”,不能随性张口压价,或一味贬低商品价值,以达到个人“占便宜”目的。 古董桌子

诚信是无价的,是人际关系及商业行为中的至上原则。生活中许多想要占他人便宜或是欺骗他人的人,最终的结果都是以谎言被揭穿或阴谋被人识破而告终。而一些无信用之人,自认为聪明,动不动对别人用计、耍手腕,或以谎言取巧,或以诈术牟利,虽会得一时之逞,但最终会成为他人厌恶的对象。

一个古董商人走村串户收购古董。一天,当他来到一户人家,看到厅堂里有一张古代的桌子,雕刻精美,木质稀贵,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实际价值,都可称之为绝品,于是商人便开始打起了小盘算。

商人摸着桌子说:“这真是张表面看很精美的桌子。”

这户人家的主人并无言语,只是看着他。

商人马上又叹道:“和我家的那张桌子简直太像了,唉!只可惜是个重看不中用的桌子。”

这户人家的主人仍没作声,只是看着他。

商人又说:“我家的那张桌子在搬家时给弄坏了两条腿,你可否将此桌子卖与我?我愿出一千元的高价。”

这户人家的主人说:“你既然说中看不中用,你家那张桌子也别要了,还买我这张桌子干吗?”

商人笑道:“我是想用你家桌子的腿来代替我家桌子腿恢复原貌,我家桌子对我有特殊意义,我买你桌子,出的价钱高,也算是你成全我一桩好事,如何?”

这户人家的主人想,这张桌子虽然用了许多年,但太大太重了,移动又不方便,一千元钱也挺高的,便答应卖掉它。

此时的商人,高兴至极,心想这张桌子起码能卖十万元以上,现在竟花一千元买下;他暗暗抱怨自己刚才出的价太高,他要求这户人家的主人帮他将桌子搬到院里,等他来车接。说完,便三步变两步跑出去叫车去了。

这户人家的主人招呼家人,将桌子搬到院中,担心商人嫌桌子重,拿起放下这张桌子不方便,心想反正商人用的是桌腿,不如将桌子劈为两半,也好方便搬运。于是,便拿锯将桌子从中间锯开。

当商人引导着车回来后看到此场面,听到这户人家的主人想法后,气得目瞪口呆,又无话可说。

这个故事讲述了现实中一些人,经常认为自己才智过人、聪明绝顶故做事喜欢耍小聪明,占小便宜,实际上做人也好,经商也罢,讲究的都是一个“诚信”。如果不讲道德,不顾诚信,一味追求金钱利益,惯使坑蒙拐骗的“奸商”伎俩,即使能得一时一事之利,最终也会走向名誉自毁、利益均失的地步。

而言而有信,信中带诚,则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之道。

好的信誉是一个人生存的无价之宝,背信弃义带来的只会是名誉扫地。 信用是一个人身份的无形资本。为事不诚,事必败;待人不诚,必失德增怨。“桐叶封弟”“桐叶封弟”是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讲诚信的故事。

周武王死时,成王年龄非常小,由他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十分有才干,短短几年,就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一天,成王与自己小弟弟叔虞在宫中的一棵梧桐树下玩耍。

忽然,一阵风吹来,梧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在地。

成王一时兴起,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叶,用小刀切成一个玉圭(当时分封诸侯的符信)形状,随手将它递给叔虞,说:“我要封给你一块土地,这就是凭证。”

叔虞听到哥哥这么说,高兴极了,拿着这片用梧桐叶做成的“圭”,跑去将此事告知他们的叔父周公旦。

周公旦听了叔虞说的话,立刻换上礼服,走来向成王道贺。成王不解地问:“叔叔,您为什么要特地穿上礼服,向我道贺呢?”

周公旦面带微笑地对成王说:“我听说,你已经册封给你弟弟叔虞一块土地!这是件大好事啊,我怎能不赶来道贺呢?”“哦——那件事啊!”成王说:“叔叔,刚才,我只不过是和叔虞闹着玩,不是真要册封土地给他呀!”

成王话刚说完,周公旦说:“无论是谁,说话都要以‘信’为重。你身为天子,说话不能随随便便,更不能任意开玩笑。如果这样,天下的老百姓怎么能信赖你呀!你还有资格做天子吗?”

成王脸红了,他决定将说过的话兑现。于是将唐地封给了弟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桐叶封弟”故事。这个故事讲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人无信不立。答应了别人的事,或许诺了他人,一定要做到。

讲信用、守诺言,是人立身处世之道,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体现了对自己的尊重。 一文钱救命

选择是人生路上处处遇到的事情,只是有大有小,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有原则性的,还有非原则性的。但是上天赋予了人选择的权力,并且赋予人出自自己心愿的选择权利,这是不容置疑的。有些人说:我很多选择是被动的。其实不管被动选择,还是主动选择,都是选择。

放弃也是人生路上处处遇到的选择,也是有大有小,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有原则性的,还有非原则性的。放弃也是上天赋予人的权力,也是赋予人发自内心的选择权利,也是不容置疑的。有些人说:我很多放弃也是被迫的,其实即使是被迫放弃,也是选择的结果。

选择伴随着人的一生,选择决定着人的命运;放弃伴随着人的一生,放弃也决定着人的命运。

生活中,不会放弃的人是不懂得选择的真谛。像小蝌蚪之所以变成了青蛙,是因为它敢于舍弃了自己漂亮的尾巴;像章鱼在遇到“强敌”时,丝毫不留恋自己的内脏,它将它们舍了出去,借以逃生;所以,古代有个命题:当鱼和熊掌共同摆在你面前,你只能选一样,你会怎么办?

有一个富翁,挣了钱回家,在坐船过河时,由于风浪太大,船被浪打翻了,富翁落入水中。由于身上钱袋中钱太多了,使他本来可以游到岸边却游不动。

已游到岸边撑船的艄公以及船上纷纷落水游到岸边的人冲他喊道:“快扔了身上的东西吧,这样可以轻松些。”

富翁虽然听见了,但他想:我已经够倒霉的了,碰上这可怕的风浪落入水中,现在还要扔掉我辛苦赚来的钱,那我不是傻瓜吗?对,我喊救命,谁来救我,我给他一文钱。富翁深为自己的主意得意。他趁大浪将他托起时,高喊:“救命,谁救我给他钱。”

岸上的人对艄公说:“你水性好,去救他吧,他给你钱。”

艄公说:“浪太大,我的水性虽好,但救人救不了。”

岸上的人纷纷说:“你试试吧,毕竟就他一个人没游过来了。”

艄公大声喊道:“你给我多少钱?”

富翁说:“一文钱”。

艄公摇了摇头,“一文钱可不行,十文钱吧”。

富翁说:“就一文钱”。

岸上的人纷纷冲富翁说:“这么大风大浪,一文钱太少,你就给十文钱吧。”然后又冲艄公说:“救人,你这是积德啊!我们给你作证,救他上来让他给你十文钱。”

艄公见众人如此说,便下河向富翁游去。

艄公游到富翁处,拉起富翁的手,向岸边游去,然而富翁人胖,身上又挂着装有许多钱的袋子,艄公也没力气了,风浪越加大起来,艄公对富翁说:“你扔掉包袱吧,我拉你游会轻松些”。

富翁说:“不能扔,包袱里装的都是钱”。

艄公说:“风浪太大,再游不到岸边,我们两人都活不了,我不要你钱了,你扔掉吧,我拉你游到岸边。”

富翁说:“我决不扔包袱,那是我的钱袋。”

艄公放弃了富翁,独自游到岸边。

富翁在风浪中挣扎多时,终于丢掉了性命。

这个富翁就是一个不知道放弃的人,须知钱乃身外之物,没钱了,可以再去挣;而生命没了,所有一切就没了。

人生不是全选的生活,人生在遇到选择时只能有一种选择,人生在遇到放弃时也只能做一种选择,尽管选择与放弃可以随时改变,然而一旦选定,那必然是唯一的,不是“兼得”的。生活原本是简单的,有时就因为是选择还是放弃而致使人陷入矛盾、痛苦以及哀伤中,就像有人又想结婚,又想过单身自由的生活,这是不太可能的。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会变通的人。 金嘴鸟

古人说:“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至。”

世间有些人在遇到有利可图之事时,就会削尖了脑袋拼命往“利”里钻,不管里面是荆棘还是泥潭。其实知足常乐才是人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古人说:不满则怨。这话十分正确。世间许多人正是因为存了太多“不满之心”,失去了对生活应有的常态。

世间的金钱永远也赚不够,世间的利益永远也得不全。而人生价值的真谛不在于位高权重、财富加身,在于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所以,每个人都应理智地面对人生路上名利的诱惑,真正做到“事到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一个老头在森林里砍柴。当他抡起斧子正准备砍一棵树时,一只金嘴巴小鸟突然从树上飞下来。

金嘴巴小鸟对老头说:“你为什么要砍倒这棵树呀?”“家里没柴烧。”“那你也不要砍倒它。回家去吧,明天你家里会有许多柴的。”说完,金嘴巴小鸟儿就飞走了。

老头空手回到家,他对老伴说:“上床睡觉吧,明天家里会有许多柴的。”

老伴“哼”了一声,不相信老头的话。

第二天,老伴起床出门,发现院子里堆了一大堆柴,高兴地大叫老头:“真神了,这么多柴,可是我们却没有吃的。你去找神鸟,让它给我们送点吃的。”

老头又回到森林里的那棵树下,高声叫着:“神鸟,神鸟”。金嘴巴小鸟飞来了,它问:“你想要什么呀?”

老头回答说:“我的老伴让我来对你说,我们家没有吃的了。”“回去吧,明天你们家会有许多吃的。”金嘴巴小鸟说完又飞走了。

老头回到家,对老伴说:“上床睡觉吧,明天家里会有许多食物的。

第二天,他们果真发现家里出现了许多鸡鸭鱼肉、甜食、水果、酒和其他他们没见过的食物。他们饱餐了一顿后,老伴对老头说:“快去找神鸟,让它送我们一个商店,商店里要有许许多多东西,这样,往后我们的日子就舒服了。”

老头又来到了森林里的那棵树下,呼唤金嘴巴小鸟,小鸟飞来问他:“你还想要什么?”“我的老伴让我来找你,她请你送给我们一个商店,商店里的东西要应有尽有。她说,这样我们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回去吧,明天你们会有一个商店的。”金嘴巴小鸟说。

老头回到家把经过告诉了老伴。

第二天他们醒来后,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家里到处都是好东西:布匹、纽扣、戒指、镜子……真是应有尽有。老伴仔细地清理了这些东西以后,又对老头说:“快去找神鸟,让它把我变成王后,把你变成国王。”

老头回到森林里那棵树下,呼唤来金嘴巴小鸟,对它说:“我的老伴让我来找你,让你把她变成王后,把我变成国王。”

金嘴巴小鸟望了一下老头,说:“回去吧,明天早上你会变成国王,你的老伴会变成王后的。”

老头回到家,把金嘴巴小鸟的话告诉了老伴。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们发现自己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周围还有着一大堆侍臣奴仆。

可是,老伴对此仍不满足,她对老头说:“去,找神鸟,让它把魔力给我,让它来宫殿,每天早上为我跳舞唱歌。”

老头又去森林那棵树下找金嘴巴小鸟,这次,他呼唤了许多时候,最后总算将金嘴巴小鸟呼来了。老头说:“金嘴巴小鸟啊,我的老伴想让你把魔力给她,她还想让你每天早上去为她跳舞唱歌。”

金嘴巴小鸟愤怒地盯着老头,说:“回家等着吧!”

老头回到家,他们等待着。

第二天起床后,他们发现自己被变成了两个又丑又小的矮人,皇宫变回了最初他们一无所有的茅屋。

这个经典的故事告诉人们财富面前不要无度追求。现实生活中,有“贵人相扶”是件大好事,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切不可太过贪婪。否则,一旦引起对方反感,就可能一点“好处”也没有了。

古语说:物极必反。人不能太贪婪,一味钻入“钱眼”中,看到的只会是利益,而别的东西,像友情帮助、像幸运加身等会全部被忽略。因为人们眼中只盯着“利”,人性就会扭曲变味,长此以往,不仅沦为“利的奴隶,同时会成为孤家寡人,不再有朋友。 而名利,实际上如过眼烟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故此,人一定不能“为物欲所累”,如果以追求财富为终生目的,心灵就会被物欲利诱腐蚀,人也会掉入深渊中不能自拔。金砂坑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出人预料的事,有让人不如意的事,但也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当然这种“好事”少之又少,而得到这种“好事”的人被他人称之为有运气的人。

很久以前,在一个山谷中有一股细细的山泉,沿着窄窄的石缝,“叮咚叮咚”往下淌,不知过了多少年,水把岩石冲刷出一个碗大的浅坑。以后,浅坑中总浮着黄黄的金砂,每天不增多也不减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汉来到这里,歇脚在这喝山泉水,偶然看见了“碗中”闪闪的金砂。惊喜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捧走了金砂。

从此,老汉不再受苦受累,不再爬山越岭砍柴。每到十天半月,他就会来此地取一次金砂,老汉的日子很快富裕起来。村里的人都感到蹊跷,不知道老汉交上了啥财运。但老汉对这秘密却守口如瓶,既不告诉父母,也不告诉妻小。

终于,老汉的儿子跟踪父亲,发现了秘密。他在认真看了窄窄的石缝、细细的山泉,还有浅浅的小坑后,埋怨父亲不该将这事瞒着,不然早发大财了,他向老汉建议,把小坑凿大。

老汉开始不同意,架不住儿子天天磨他,老汉想了想,终于同意了。于是说干就干,父子俩很快就把小坑凿成了个大坑。父子俩累得大汗淋漓,想到今后可以获得更多的金砂,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然而,从此以后,金砂不仅没增多,反而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父子俩百思不得其解,金砂哪里去了呢?

原来,老汉和儿子将坑凿大,破坏了此处的地理结构,金砂便不存在了。老汉本是个幸运的人,但因为“心贪”最终失去了幸运。

人对财富的追求应有正确的态度,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应不断降低欲求。名利富贵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尽管丰厚的物质享受能带给人快乐,但却是短暂易逝的,只有精神上的不断充实,心灵才会历久弥新。

任何事物“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的情况,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对名利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但一定要为“欲望”设置底线,才能防止“欲望”无限扩大、膨胀。 

人对待“幸运”也是一样,要正确对待“幸运”——不过分贪婪,只有这样,“幸运”才能长久。人生没有第二回

生活中,命运往往在满足人的一个“欲望”的同时,再抛给他一个更让他动心的“欲望”在眼前。但人生没有第二回,如果凡事知足、适可而止,不为了追求“欲望”拿生命做赌注,才能真正获得幸福,而这一切皆源于一个人内心对“欲望”是否持淡定、淡泊、淡然的态度。

有个人去沙漠中寻找宝藏,宝藏没找到,所带的食物和水却所剩无几。又过了几天,这个人的食物和水也没了,整个人没有一丝力气,他只能静静地躺在沙漠里等待死亡的降临。

在死的前一刻,他向天做了最后的祈祷:“天神啊,救救我这个可怜的人吧!”

没想到,天神真的出现了,问道:“我能帮你什么呢?”这人急忙回答说:“我想要食物和水,哪怕是很少的一点也行。”

天神满足了他的要求。扔下食物和水。这人吃饱喝足以后,又继续向沙漠深处走去,很幸运,他找到了宝藏,那些宝藏散发着令人夺目的光彩。他贪婪地将宝藏装满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此时,他发现已经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来支持他走完回去的路了。

他带着宝藏向回走,由于体力不断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宝藏,一边走一边扔,到最后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还没有走出沙漠。

他再一次虚弱地躺倒在地上,他又向天神做了祈祷,天神又出现了,问道:“现在你要什么?”

他回答道:“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

但这次天神没有答应他,最后,这个人死在沙漠中了。

生活中,很多人只看眼前利益,只追求于一时的拥有;还有些人在得到或拥有后,不去想长远的事,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看自己眼前利益的人,将成为利益的奴隶。

所以,一个人要对“欲望”设限,否则,如果总被过高过多的要求“拴着”,会丢掉自身操守,在追求时不择手段,失去自我,陷入“欲望泥潭”走不出来。当然还有些人在“欲望泥潭”中仍不知“放手”,认为“贪心”正常,被利益左右,被不满足控制,直至最终害了自己。

不拿利益做生命赌注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和生命赛跑

和生命赛跑的人,有吗?有,而且很多。

人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难道只是为了攀比名利、财富?难道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羡慕的眼神?有道是欲壑难填。

大凡人认为自己活得不好、不满足,都与其欲望过多、过大有关。他们除了追逐不断滋生的“欲望”,还整日幻想非分的名和利,他们追逐“欲望”以及名利的脚步快得就像和自己的生命赛跑。

从前,有一位财主,家境阔绰,但总觉得家里还少了什么似的。一天,妻子告诉他,家里现在最缺的就是一位“儿媳妇”。财主想了想:的确如此。但是,可以称得上门当户对的对象,只有国王的女儿。不过,如果要娶公主当媳妇,一定要比国王更富有,国王才能答应嫁女儿。可是,要怎样才能做到比国王更富有呢?

为了这件事,财主每天茶不思、饭不想,不久就病倒了。有一天,从外地回来的一个人对他说:“我刚从一个地方回来,那里有一个有求必应的神仙,只要您去求他,任何东西他都可以给您,能圆您的心愿。”财主问:“是真的吗?”这人回答:“当然是真的!”财主随即要妻子为他准备行囊,准备前往。妻子疑虑地问:“你不是病了吗?为什么还要急着出远门呢?”财主说:“这种事不能等,我要赶快启程,见到了神仙,我不光病会很快好,而且马上会得到比国王还要富有的东西,到时就可以上国王的皇宫去给儿子求婚了。”妻子无法阻拦,只好为他准备干粮、衣物。

财主日夜兼程,赶了五天的路程后,终于见到了神仙。他祈求神仙能够满足他的心愿。

神仙说:“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财主说:“我想要土地。”

神仙回答:“可以,但你想要多少呢?”

财主心想:我想要全国再加上全国以外的土地,这样就比国王的财富多了。但他不敢开口,他怕他的要求太大,神仙不同意。

神仙见他半天不说话,便对他说:“这样好了!你只要在明天天黑以前回到我这里,凡是你走过的土地都属于你。”

财主一听,心中十分欢喜!第二天天未亮时,他就动身出门去了。他跑呀跑,一刻也不敢停下来。连口渴时,也舍不得停下来喝口水。饭更别提了,一顿都没吃,唯恐少跑一步,就会少掉一块土地。

直到天黑,他才百般不舍、万般无奈地往回跑。当他跑回到神仙的面前时,神仙问他:“你走了这么远?土地够了吗?”

财主疲惫不堪地回答:“还不够多。”说完,竟然在神仙的面前倒了下来,断了气。

财主是死于和生命赛跑。

人一旦贪欲过大,就会利令智昏,利欲熏心,就会计较得失,算计他人,被利益蒙住双眼。有道是:“有了金子还嫌没有宝玉,封了大官还想当皇帝。”知足者,吃粗陋食物、睡草席也觉安乐;不知足者,就是天天锦衣华服、餐餐山珍海味也不称意。

古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对争名夺利者的形象写照。贪婪无度者,既没有亲情、爱情、友情,又没有助人之心,甚至自己正常的生活都会被忽略,是典型的利益“奴仆”。这些人并不认为自己“贪利”行为的可怕,反而在“贪利”的诱惑下在这条可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被终身“套牢”,方知“平淡生活”的宝贵,但已为时晚矣。

所以,不做金钱、利益的“奴仆”,因为再多的钱、再多的利益,也只是一时拥有。贪小便宜吃大亏

 贪小便宜吃大亏,是一句古话,但却是实践证明了的事。生活中,很多人爱贪小便宜,还有些人认为不占小便宜太吃亏,这些人都是目光短浅的人,它们过分看重眼前的小利益,甚至让这些小利益牵着自己走,在争或夺中放弃自己的尊严,不顾一切抢夺,甚至丑态百出。还有些人在占“小便宜”时不仅占不到“小便宜”,反而掉进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有一天,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块刚刚捕获来的肉,就十分想得到这块肉,可是由于乌鸦在树上待着,狐狸在树下,狐狸便想用计骗乌鸦丢掉这块肉。狐狸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狐狸大声对乌鸦喊道:“亲爱的乌鸦妹妹,您最近过得可好,我早就听说过您的歌声是整个森林中最美妙的声音,很想聆听一下您的声音,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这次正好碰见您,机会难得,您赏脸唱两句?我也好给大家宣传宣传您。”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心里顿时美滋滋的,可是它知道狐狸一贯狡猾,自己同伴们都没少受它的捉弄,这次说不定又在打自己什么坏主意,所以就对狐狸不加理睬,只顾吃着嘴里的肉。

眼看着乌鸦嘴里的肉被一口一口地吃掉,狐狸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它接着说道:“乌鸦妹妹,我觉得您不仅是咱们整个林子里歌唱得最好的,就连您的羽毛也是那么漂亮,我想,趁着您今天这么闲在,边跳舞边唱歌,如何?我看最美丽的歌唱舞蹈家非您莫属了。”

乌鸦开始相信狐狸的赞美了,它想,狐狸是真心赞美自己的,它真会替自己宣扬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呢?于是忘记了嘴里正吃的肉,张开口就唱,摆弄身体就舞,嘴里叼着的肉掉了下去,树下的狐狸一见,立刻叼着那块肉逃之夭夭了,只剩下乌鸦独自在树杈上默默地流泪。

这个故事中,乌鸦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实际上狐狸的伎俩很一般,但乌鸦却失去了警惕,掉进了狐狸的陷阱中。所以,警惕他人的“赞美”或给予的“小利”,不贪图“小便宜”,不仅能保全自己不受伤害,同时还表现出自己做人的高尚情操。

人是群居动物,生活中、工作中,难免要接受旁人的品头论足以及“算计”。一般情况下,人的善良容易被发现,人的“险恶”很难看出,学会辨识人心,即对他人的行为要多观察,对他人的言语要多想想,尤其是对待不熟悉的他人过分热情时,更要头脑冷静。

要记住,任何时候“贪心”都是自己的大敌,小便宜更是不能沾。金山

世间“取和舍”这两字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因而,如果只知“取”而不知“舍”,是属于贪得无厌、不知足的人,等于是在“自取灭亡”,陷入“取之深渊”。而知“取”又知“舍”的人则是有大智慧的人。

有兄弟两人,哥哥吝啬而贪婪,弟弟则心地善良。后来,他们的父母去世了,哥哥把全部财产据为己有,狠心地把弟弟赶出家门。

弟弟没有办法,从家中走出来,想到父母双亡,自己马上要过着流浪的生活,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飞来了一只大鸟,它问明原因,很同情弟弟。

大鸟告诉弟弟说,有一座金山,山上有许多金子,如果想要的话,它可以驮着弟弟到金山上去捡金子。但是,他们必须在太阳出来之前离开,否则就会被太阳烤化了。

弟弟千恩万谢。大鸟让弟弟骑在自己背上,飞到了那座金山上。

那座金山上到处都是金块、金条、金片、金珠,映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弟弟高兴极了,他拿起一块儿大金子就要回去,大鸟劝他再多拿点儿,弟弟笑着说:“够了够了”,他们很快离开了这座金山。

从此,弟弟发了财。弟弟盖了房,养了鸡、鸭、牛、羊,还娶了媳妇儿,过起了幸福生活。哥哥看到弟弟如此,找到弟弟问清原委,也找到大鸟,让它驮自己到金山上,大鸟像嘱咐弟弟那样嘱咐了哥哥,但哥哥看到满山亮闪闪的金子时,拼命地捡,一大麻袋捡满了,又捡一大麻袋,不管大鸟怎样催促提醒,哥哥就是不听,哥哥认为只有把金山搬空,自己才会更幸福。

太阳露头了,大鸟飞走了,结果贪财的哥哥被活活地烤死在金山上了。

现今,很多人总认为自己钱少,总认为自己不幸福是因为钱不够多。他们认为所谓幸福就是要有钱,要有很多钱,因此在寻找利益时,往往忘了“取舍”二字是相连的,总希望“取”的越多越好,或者“取多”不“取少”,在“取”时,耳中听不得别人劝阻的话,眼中看不到“不取”的边,不停地“取”,最终陷入“取之泥潭”不能自拔。

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一定要能驾驭自己的心态,不被“欲望”主宰,否则,就会不断沉沦,因为“贪婪的心就像一个无底洞”,再多的利益也无法填满。

人并非只有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才能得到幸福,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与奢侈和富足无关。知足之人,对事物追求会有所节制,不知足之人,时时为“利”“忙忙碌碌”,直至离开这个世界仍认为财富不够。18个橘子

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放手”就能永远拥有手中的东西,就像手中紧握的沙,越是紧紧攥住,流失的就越多。反之,放开手,漏掉的仅仅是少数,大多数仍在手中。

父亲从市场回来,买回了一大袋橘子,儿子看到后立刻从里面拿出了一个。

父亲没说什么,从那袋里数出17个橘子,一个一个地摆在桌子上。他要儿子把这17个橘子分成三份——父亲一份,母亲一份,儿子一份。要求儿子的一份是桌上橘子的二分之一,母亲的一份是桌上橘子的三分之一,父亲的一份则是桌上橘子的九分之一。规则是,既不能把橘子剥开,也不能剩下。这下可把儿子急坏了。17不能被二、三和九整除,怎么也不可能按父亲的要求分开的呀?儿子急得抓耳挠腮,恨自己数学没学好。

父亲见状,在一旁叹了一口气说:“要是有18个橘子就好分了,是不是?”

儿子是一个非常机灵的孩子,一听这话,知道是父亲在提醒自己,赶紧把手里那个还没来得及吃的橘子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凑成了18个。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更令儿子高兴的是,他先前得到的那个橘子仍属于他。

父亲对他说:“儿子,这下你应该知道了吧,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你必须舍。你要是不舍自己手里的橘子,你永远不可能解开这道题的;你要是能舍,你就能很容易地解开这道题。而且,一旦你舍了你已经拥有的东西,你往往什么都不会再失去。孩子,人生是一道选择题,有时要选择舍,或选择放弃,有时要选择坚持或选择不放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题解起来就会有麻烦,易出错,甚至解不下去。”

儿子点点头。

人的一生,干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舍”的胸怀。“舍”和“得”是对立的,也是互补的。有些人把“得”看得过重,不愿意“舍弃”到手的或即将到手的东西,于是,要么期盼他人永远无偿给予自己,要么期盼他人不要向自己索取。而对于想“得”的东西,“得到”了十分兴奋,“得不到”沮丧万分。特别是,由于“不舍”,当失去利益后,怨天忧人,烦不胜烦。

其实,生活中敢于“舍”的人,也许在别人看来很傻,但有句古话:“傻人”有“傻福”,因为生活不会永远亏待“敢于舍的人”。乐于成人之美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帮助与配合,所以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人心不足蛇吞象

世间山珍海味再好吃,人也只能一日吃三餐,一日三餐饭菜再多,人吃饱了也就吃不下去了;金银珠宝再珍贵,在任何人手中都是暂时拥有,永远不专属于哪一个人。人一旦离开了人世,财富也就易主。所以,不贪是做人的根本,如果贪心大,贪得无厌,人就永远没有满足之时,心也就永远无快乐可言。

有一个人潦倒至极,每天睡在庙里一张长凳上。

后来,他觉得快死了,便向老天祈祷:“神啊,救救我吧,只要给我一个金币,我就死不了了。”

神真的显现了,看他可怜,扔给了他一个口袋,说:“这个袋子里有一个金币,但是当你把它拿出来以后,里面又会有一个金币,你想花钱的时候,就把这个钱袋扔掉。”

那个人听完神的话,精神了许多,开始他不相信,后来试着一拿,果真拿出一个金币,他把手再伸进袋内,又拿出一个金币,他兴奋起来,他不断从袋中往外拿金币,整整一个晚上都没有合眼,地上到处都是金币。这一辈子就是什么也不做,这些钱已经足够他花的了。但是每次当他决心扔掉那个钱袋的时候,他都舍不得。于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着金币,直至周围堆满了金币。

可是他还是对自己说:“我不能把袋子扔了,只要袋子在,钱就会源源不断地出来,还是让钱更多一些的时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到了最后,他虚弱得没有力气把钱从口袋里拿出来了,但是他还是不肯把袋子扔了,终于死在了钱袋的旁边,而他周围尽是金币。

古时人们常说:有了千田想万田,当了皇帝想成仙。人心的不满足以及欲壑的难填,会使形形色色的人打破了自身原有的平衡,沦为金钱利益的奴隶。古代像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浪费人力物力大炼丹药,还有其他一些朝代的帝王为了死后像生前一样享荣华富贵,大修坟墓,将活人、金银珠宝陪葬,这些都是欲壑难填的表现。

人的“知足”与“不知足”,取决于对金钱的态度。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图金钱利益,终被金钱利益所累;热衷地位权势,会为地位权势“套牢”。人的最大财富是自己的生命,所以,金钱利益再多,地位权势再大,也代替不了健康的鲜活的生命。

俗话说,知足常乐。懂得知足,人才能从名利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才能认识到名利是带不走的身外之物,才能认识到如果沉迷于其中,只能让自己活得很累、很烦。京台请客

有“欲望”是人的正常心理,因为有“欲望”,人会有各种各样的非分“想法”。这些非分想法从点到面,从小到大,“腐蚀”着人的心理,使人成为“欲望”的俘虏。

欲望分正常的和非正常的两种,正常的有利于人的进步,甚至带有压力的欲望能促进人努力,但是非正常的欲望则要小心了,因为这种欲望带有嫉妒、攀比、不满足等负面因素,而人对待“非正常的欲望”,只有一种选择:战胜它,不被它控制、左右。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次令尹子佩请楚庄王赴宴。

楚庄王本已答应,但令尹子佩在设宴地点京台等了好久,迟迟不见庄王来。

第二天,子佩专程问庄王,“您为何不来赴宴?”

庄王说:“我后来听说你是在京台准备了盛宴。京台向南可以看见荆山,脚下对着方皇之水,左面是长江,右面是淮河。人到了京台会感觉舒适无比,忘乎所以。而我德行浅,操守还须修炼,我怕自己万一到了那地方,沉迷于山川秀美,流连于美味佳肴,会耽误治理国家大事,所以不敢去了。”

这篇故事讲述了庄王面对“欲望”所采取的克制态度。

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多是理智战胜情感之人。古人曾说:“生命是由欲望构成的。”确实,人有“欲望”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放纵欲望,欲望”就会变成“贪欲”,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楚庄王注意与“欲望”保持距离,最终成了“一飞冲天”的春秋霸王之一。

唐玄宗本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君王,在他执政前期,国力强大,但他最终却因沉迷于奢靡浮华的“欲望”之中,导致国力下降,“安史之乱”的发生。

所以,给“欲望”加把锁吧。

生活中,给“欲望”上锁的人比较多,但如果人人都给自己的心灵“上把锁”,世界就会清明许多。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事实证明,生命中许多看起来是小事的事,其实都蕴含着令人不容忽视的大道理,但很少有人能够从中真正体味。那些认为小事可以忽略或可以置之不理,或草率马虎对待小事的人,做大事时也往往不能善始善终。

人与人的能力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现实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伟大,有人平庸,从做小事上就能看出来。小事成就大事,细节铸就完美,人于细微处用心,于细微处着力,不对小事敷衍,不对小事“斤斤计较”,往往就开启了“成功”的大门。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以捡破烂为生的兄弟,天天都盼着能够发大财,最终,上天因为他俩每一个梦都与发财有关而大受感动,决定给他们一次发财的机会。

一天,兄弟俩照旧从家里出发,沿着街道一起向前捡废品。但这天,偌大的街道仿佛被人来了一次大扫除,连平日里最微小的破破烂烂都不见了踪影,仅剩的就是东一个西一个躺在地上的一寸长的小铁钉。

哥哥看到路上的铁钉,便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捡了起来。

弟弟却对哥哥的行为不屑一顾,说:“三两个小铁钉能值几个钱?”没过多久,哥哥差不多捡到了满满一袋子的铁钉。

看到哥哥的成绩,弟弟好像有所醒悟,也打算学哥哥那样捡一些铁钉,不管多少,最起码也能卖点钱。于是便回头再去找,可等他回头找的时候,来时路上的小铁钉,一个都没有了。

弟弟心想:没关系,反正几个铁钉也卖不了多少钱,哥哥的那一袋,可能连两块钱都卖不到,所以也就不觉得可惜。兄弟两个继续向前走,没多久,兄弟俩几乎同时发现马路边新开了一家收购店,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道:“本店急收旧铁钉,一元一枚。”

弟弟后悔得捶胸顿足。哥哥则用小铁钉换回了一大笔钱。

店主看着发愣的弟弟,问道:“孩子,同一条路上,难道你就一个铁钉也没看到?”

弟弟沮丧地说:“我看到了啊。可那小铁钉并不起眼,我没想到它竟然这么值钱。”

店主笑了,他对弟弟说:“小事是做大事的基础,不要看不起小事。”

生活中,人们往往对自己要做的细微小事不在意,或不屑一顾,或草率做之,或敷衍做之,殊不知,成就大事,需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让人们注重小事这个道理。更多时,人们要养成将身边小事一点一滴做好的习惯,打下做大事的基础。人只要拿出100%的认真对待1%的事情,不去计较所做小事情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就能打好做大事的基础。 互换生活

俗话说,  “人生失意无南北”。就像宫殿里会有伤心之事,茅屋里也会有快乐的笑声。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别人展示的,还是我们关注的,大多是风光的一面、得意的一面。于是,站在城里的人,向往城外人;而一旦出了城,就会发现生活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人根本就没有必要将自己的眼光一直投注到他人的生活上,因为,生活真的是你自己的,过好过坏自己负责。

 在一条河的两岸,一边住着百姓,一边住着僧人。百姓们看到僧人们每天无忧无虑,只是诵经撞钟,十分羡慕他们;僧人们看到百姓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

一天,百姓们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百姓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百姓的日子。

几个月过去了,成了僧人的百姓们发现,原来僧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天天诵经受约束的日子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便又怀念起以前当百姓的自由自在生活来。

成了百姓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于是也想起做僧人的种种好处。

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终于他们换了回来。

由此可见,人们眼中的他人的快乐,并非真实生活的全部。那些认为自己生活很差的人,实际是他们心灵的空间挤满了太多的“负重”,因而无法欣赏自己真正拥有的东西。

不要去羡慕别人的花园美丽,因为你也有自己的沃土。也许你的花开得不如别人的鲜艳夺目,但你的花仍具有观赏以外的价值。

常算算命运给你的恩典,你就会发现你所拥有的绝对不比身边的人差,而有缺陷的那一部分虽不可爱,却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善待它,让它同样发挥出最大潜能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一家家里啥难事没有,所以,不要太去关注他人表面上的现象。也许他人光鲜亮丽的背后有太多你不知道的辛酸。

人坚决不能有攀比心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令他人羡慕的地方,发现自己所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吃西瓜

不同的人看待事物有不同的见解,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往往缺少一种对未来的把握与规划能力,其表现过于“重利”,甚至为了小利斤斤计较,急功近利。而懂得舍弃眼前利益的人,会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全面,其表现具有长远眼光,不轻易被眼前利益诱惑,不迷失自我,这种人最有可能登上人生境界的顶峰,并获得长远的大利。

有个人非常羡慕一位富翁所取得的成就,于是他跑到富翁那里询问他成功的诀窍。

富翁弄清楚了他的来意后,什么也没有说,转身拿来了一只大西瓜。他迷惑不解地看着,只见富翁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3块。“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会如何选择呢?”富翁一边说,一边把西瓜块放在这人面前。“当然选最大的那块!”这人毫不犹豫地回答,眼睛盯着最大的那块。

富翁笑了笑:“那好,请用吧!”

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他,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当这人还在享用最大的那一块的时候,富翁已经吃完了最小的那一块。接着,富翁得意地拿起剩下的一块,还故意在这人眼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来。其实,那块最小的和最后一块加起来要比青年手拿的最大的那一块大很多。

这人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表面看虽没自己的大,却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赢得的利益自然比自己的利益要多。

吃完西瓜,富翁讲述了自己的成功经历。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这人说道:“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小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是我的成功之道。”“利益”就像一块蛋糕,无时无刻不吸引着路过者的眼球。但如何取得最大利益也是有智慧的。有时的舍小利益会得到更大的利益,有时的“放手”能收到更大的益处,人千万不去做捡芝麻丢西瓜的事。第二章 只有“心”不会嫌弃你

人的心永远和人在一起,所以,心安人就安。人的心灵不失衡时时保持平稳,人就不会被各种利益所诱惑。只有“心”不会嫌弃你

人的心灵是自己思想的港湾。当思想疲惫了,当思想枯竭了,躲进心灵中修整一番,重新补充能量,就可以日后再战。所以,好好守护自己的心灵,因为那是自己生命中最后的一道 “防线”。还有,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心,不要让自己的心受伤害。

从前有个财主娶了5个老婆。

大老婆很美丽,整天像影子一样跟着财主,财主也喜欢大老婆。

二老婆更是美丽动人,是财主想尽办法,花了许多银两买来的。所以,财主也很爱二老婆。

三老婆姿色一般,是财主父母给他订的“娃娃亲”,如果不是父母逼财主娶,财主才不娶她呢。但这个三老婆娶进门后,却不像前两个老婆,她只知道干活,并且别人不愿干的她都干,她也不要财富,对吃亏等事没有怨言。

四老婆娶进来后,总是在自己的屋子里待着不出门,财主心烦了,遇到难事了,才想起她,于是跑到她屋里和她说,她只听不说,有时财主都快忘了她了。

五老婆是个泼辣的人,整天问财主在干什么,挣了多少钱,她应该拿多少,对财主和其他老婆在一起很生气,经常怨天怨地,说生活对她不公平。财主拿这个老婆没办法,说也不行,不说也不行,有时直后悔娶了这个老婆。

有一天财主要出远门,到一个很贫困的地方,财主便对五个老婆说:“你们谁愿意陪我去一趟?”

大老婆说:“我可不去,我这么漂亮,去那么贫困的地方,太吃苦了。”

二老婆说:“当初是你买我的,我也不去。”

三老婆说:“我打理家中内外一切,我送你吧。”

四老婆说:“我和你去吧。”

五老婆说:“我可以去,但你要替我把这一路上的东西准备好,别让我吃苦,如果有人陪你,我可以不去,不过记着回来报账,还要说清楚一路上的事情。”

财主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和自己去的竟然是四老婆。

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人性史上一个很著名的故事。

财主指的是我们自身,大老婆指的是我们的名声,即一个人有了成就后,要谨防各种炫目的“高帽”戴到你头上。因为名声就像高高悬挂的红灯笼,天晴时光彩耀人,一旦阴天雨雪,这些红灯笼立刻失去光彩。

第二个老婆指的是财富,财富的获得过程是十分艰辛而漫长的,但财富是没有情感的事物,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财富与人无法同甘苦共患难。

第三个老婆指的是你的亲朋好友。无论亲朋还是好友,能帮忙都帮助,但不能帮忙时,也就不会帮忙。因此,你虽然选择了他们,但他们未必会选择你。

第四个老婆指的是你的心。人的一生,无论贫穷富贵,无论地位卑微或高贵,只有自己的心永远和自己在一起。心不会嫌弃你,也不会抛弃你,心会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你。所以财主的四老婆愿和财主去。

第五个老婆指的是他真正的老婆。这个老婆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能体现出人性的弱点,她爱讲条件,爱唠叨,想拥有你,却不知如何适应你,这在许多家庭中非常常见。她想和你一起去,表明夫妻同心;不去,表明夫妻没有达到同心状态。有句古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这句话虽有些绝对,但现实生活中,这种夫妻也确实存在。

这个故事还说明人要在美色、财富、名声中保持清醒头脑,要时刻观省自心,因为只有“心”是自己的,其余的都属于他物、外物。人要时刻坚定、坚守自己的“心”,不要让“心”蒙上“利”的污尘,不让外物左右自己的“心”,更不能让心受伤害。

一个人丢了“心”,就丢了一切。

世间距离最远的是心的交流,距离最近的也是心与心的相处。人与人的心如果能坦诚相见,并且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他人感受,不人为地自我设限,就能成为朋友、知己。但人的心也是脆弱的、敏感的、易受伤的。当他人与你交往时,如果受到你的冷遇或不经意地拒绝时,往往自己也会主动地躲避或退却,这实际上都是心的躲避。

所以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人心,最近的距离也是人心。一个微笑,一个友好的眼神,是心的快乐。让心高兴,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心让人迅速拉近与外人的距离。打赌输赢

很多时候,世间输赢并不是那么重要,谁输谁赢,只是输赢双方的“面子”问题而已,不必太在意。有些人把输赢看的比天还大,绝不允许自己输,让自己永远处在“一级战备”中,像一只斗架的公鸡。还有些人,赢了不可一世,输了就觉得没面子,甚至从此一蹶不振,输不起。

人不可贪图一时之胜、一刻之赢,因为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人也不可为一次两次的输了,就不再与他人比试。谁为输家,谁为赢家,看表象只是一方面,往往输赢“最后”见分晓,因为智慧的人比比皆是。

输赢中一方的退让也并非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谦虚的美德,是一种我为人人的精神。所谓处世退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实利人利己的根基,即是古人对输赢最好的注解。

一个壮汉手里握着一条鱼走,路上碰见一个老者,壮汉说道:“我们打个赌,您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的还是活的?”

老者清楚,如果他说鱼是死的,壮汉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鱼是活的,那壮汉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老者想了想说:“鱼是死的。”

壮汉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您输了,您看这鱼是活的。”

老者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故事中老者表面上是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鱼的暂时生命;壮汉表面上胜了老者,但也只是一种表象;因为老者以其智慧取得暂时救鱼的胜利,这是事实。表面上壮汉胜了,实际上却输了;表面上老者输了,却实实在在胜了!

有智慧有内敛的人,大多有着一种理智上的成熟,性格上的超然淡定。而那些带着“武器”上阵的人,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也变成了武器。这种人自认为是生活中的强者,实际上强而不强,强的只是表面上的“强势”,或者“强势”在武器上,或者“强势”在自身力量上,内心实则虚弱。天堂地狱一念间

人生没有绝对的输与赢,天堂地狱也在人的一念间。

与人相处,张扬跋扈,得意忘形,事事夺胜,不仅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和麻烦,自己也不愉快,心态更是整日处于焦虑烦闷之中,这实际上就是进入了“地狱”。而平和待人,善良对事,遇事谦让,对人彬彬有礼,心态总是处于淡定、从容之中,不仅不会失去自己的尊严,还会得到他人的敬重,这实际上就是人生的赢家,就是进入了“天堂”。

日本有个著名的故事:

一天,一个武士遇见白隐禅师,拦住白隐提出问题。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白隐反问:“你是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鲁莽之人也配向我提问。”

武士听话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杀了你!”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

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多谢禅师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白隐微微说道:“此乃天堂。”古代智者说:人与人之间最好不要发生正面冲突。获胜之道,就

是避免冲突争执。争强好胜,虽偶尔能取胜,但不是真正的“胜”,

就算是真正“胜”了,实际上还是“输”了,因为你是“拿来”、“夺

来”的“胜”,而不是让人心服口服、心悦诚服的“胜”,被你胜的

人并不会真心服你,可能还会与你结下仇恨,伺机报复你。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人的压力更是

在不断增大。争吵、纷争、冲突成为常见现象。很多人不顾大局,不识大体,事事寸土必争,锱铢必较,你给我“当

头炮”,我给你“马儿跳”,结果造成两败俱伤。还有人认为反正我有本事、有能耐,你不服就试试,看“谁能扳

倒谁”,借以显示自己的能力或力量。《菜根谭》中有段话这样说道:“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

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为人处世,必须

学会谦让。”谦恭礼让是我国传统待人待事的法则,人们大都认为谦

恭礼让是君子风范,争名争利则是常人所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文明、

礼貌、宽容,因而在“战争”中喊“停”的人不代表“认输”,而是

真君子,拥有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心态。1000根琴弦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生活的顺与不顺,都是你“过”出来的。因而,当你身处逆境时,千万不要泄气,不要绝望,要告诉自己,赶快振作起来,努力起来,这样逆境才会很快过去的。

人的许多条件在客观上是不能改变的,上天在“发牌”时有人拿到的是一手“不错的牌”,有人拿到的是一手“一般的牌”,还有人拿到的就是一手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烂牌”。然而生活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出牌”,就是手中拿到“烂牌”的人,也不能“扔牌”,必须“出牌”,因此,人除了努力“打好牌”外,没有别的选择,这个时候是区别强者与弱者的最好试金石,弱者“随便出牌”,强者“努力组合手中的牌,争取打出最好的组合拳来”。

从前,有一老一小两个相依为命的瞎子,每日里靠弹琴卖艺维持生活。

一天,老瞎子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将离开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头,紧紧拉着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说:“孩子,我这里有个秘方,这个秘方可以使你重见光明。我把它放在琴盒里面了,但你千万要记住,你必须在弹断1000根琴弦的时候才能把它取出来,否则,你是不会重见光明的。”小瞎子流着眼泪答应了师父。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将师父临终的话铭记在心,不停地弹啊弹,将一根根弹断的琴弦收藏着。当他弹断1000根琴弦的时候,当年那个少年小瞎子也已到了垂暮之年,变成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当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双手颤抖着,慢慢地打开琴盒,取出秘方时,他已经开始想象自己看见了光明。

然而,别人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小瞎子想了很久,终于泪水滴落在纸上,他笑了。

很显然,老瞎子骗了小瞎子。但这位过去的小瞎子如今的老瞎子,拿着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为什么反倒笑了?因为他明白了“秘方”里藏着的师父的用心:在希望中活着,就会看到光明。

人在身处逆境时,是坐以待毙,还是奋发向上?是怨天尤人,还是改变自己?这些选择十分关键。

人是环境的产物,顺境中的人往往得意张扬、意气风发,做事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