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女孩的100个细节(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3 10:09:52

点击下载

作者:刘克龙 编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富养女孩的100个细节(第3版)

富养女孩的100个细节(第3版)试读:

前言

父母一辈子都要记住这样一句话:

儿子要穷养,长大了才知道奋斗;女儿要富教,长大了才经得起诱惑。

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自古以来,“穷养男孩富养女”就是中国人养儿育女的至理名言。穷养男孩,就是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样的男孩才可以担当大任;富养女孩,就是要在物质上开阔其视野,精神上丰富其思想,这样的女孩才能独立自主、见多识广、高雅睿智、一生幸福!

电视剧《蜗居》里海藻妈跟海藻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我吃亏就吃在这辈子没钱,没为你们姐妹两个提供好一点的生活环境,但凡你们从小经历过富裕,也不会为眼前的小恩小惠所迷惑。”

女孩富着养,长大之后才能经得起诱惑。女孩要从小宠她、爱她,培养她的自信心。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舞文弄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知书达理,成为一个有气质的女性,会使她受益终身,成为蕴藏在她内心深处取之不尽的宝藏。

如今的家庭结构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6+1”的模式,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和孩子这种家庭模式。孩子俨然成了家中的独苗,成了家庭成员的希望。同时由于如今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孩子的疼爱变为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的疼爱完全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对孩子的疼爱也转变为物质方面的极大满足,却忽视了女孩精神方面的培养和教育,由于女孩的特性原因,让女孩在物质富足的环境下,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物质女”,一切以物质为主,养成了物质方面奢靡、精神方面“弱柳扶风”的特性。

作者正是基于对教育和女孩特性的认识,翻新了传统“富养女孩”的教育理念,让其与时俱进,既给予女孩丰富的资源,让孩子养成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同时又防止孩子养成奢靡的习惯以及娇弱的个性。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朱迪·曼德尔在2007年对来自全球的219位成功女士进行了调查研究后发现,这些“人中凤凰”在青少年时代,大都具有高贵典雅、尊贵大气、坚强独立、热情善良、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而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与父母为她们营造的环境息息相关。

富养不是用钱来包装女孩,用钱来培养女孩,这样培养出来的女孩只会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拜金女。而是在家长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不同层面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女孩知书达理、高贵典雅的气质。

以富养为基础,让女孩养成高贵典雅的气质。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都让女孩有开阔视野的机会,学会勇敢乐观、热情大方,展现女性知性美的一面。

本书肯定了女性所具有的美感和特性,同时也否定了女性的“物性”。简单说来,女性应该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但同时更应该陶冶、塑造自己的性情。也就是说,父母必须教育女儿首先要善待自己,然后才能考虑其他,只有让自己的素养更加完善,才有能力更好地帮助他人。因此,父母必须培养女儿的独立性、自信心,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同时还必须关注孩子的情感发展之路,完善其性格,塑造其优良品质,培养孩子不一般的气质,提高她的艺术修养。

本书结合国内外一些培养女孩的经典实例,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而是在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中,详细说明了“富”养女孩的意义,并从物质、挫折、能力、独立、宽容、乐观等方面,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

此次修订,我对第二版中的部分内容重新进行加工、改编,同时针对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和意见。希望通过这些修订,能够有助于父母获得更为合适、准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再版所作出的积极努力。本书的再版不仅更正了原书中的疏漏和错误,也增补了一些细节,以便让更多的父母从中受益。希望本书能帮助每一位家有女孩的父母认识到,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并让女孩在不断成长中养成优雅的气质,尊重他人,孝敬父母,把女孩培养成为一个气质高雅、热情大方、自信自强、独立勇敢、豁达乐观、宽容大度的知性女子。

第一章 解析女孩成长密码,走进女孩的内心世界

01 女孩的关系情结:我想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和尊重

关于小女孩,台湾儿童教育专家洪淑慧评价为:世界上最安静的小动物。

不像男孩那样喜欢爬上爬下,她们喜欢安静地听妈妈讲故事,喜欢做安静的游戏;

不像男孩那样崇拜英雄奥特曼、卫斯理,她们更喜欢灰姑娘、白雪公主;

不像男孩那样喜欢竞争,她们更希望自己多几个知心朋友;

……

小男孩天生就是个“卫斯理”,他们崇拜英雄,喜欢竞争,似乎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男孩的天性。

同样,女孩也有一定的特质。那么,女孩的特质又是什么呢?

刚刚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男孩迫切需要知道的是:谁是这群孩子的头儿?而女孩最想知道的是:我能与哪个小伙伴成为亲密的知心朋友?

刚刚到了一个新的班级,男孩更关心的是:谁是班主任?谁是班长?而女孩最关心的是:这些陌生的同学不会欺负我吧?

美国的艾里姆夫妇在名为《养育女儿》的畅销书中也曾提到:“走进女孩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在任何场合,女孩最关心的事情都是:人际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由于女孩体内的荷尔蒙决定的。

从妈妈受孕的那一刻起,女性染色体基因便被女性荷尔蒙激活,这些荷尔蒙在女孩出生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女孩固有的特质,比如细心、安静、敏感、温柔等天性,同时也决定了女孩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女孩身上的雌性激素主要影响和控制着女孩的行为方式,比如女孩的情绪变化,个人的喜好,以及如何处理身边的一些突发状况。然而,雌性激素活动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当产生波动时,女孩的情绪也会产生相应的波动。

当然,雌性激素只是影响女孩行为方式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女孩还受其他激素的影响,比如孕激素、催产素,而这两种激素则是女孩拥有母性的最根本原因。这种母性表现为充满爱心,喜欢小动物,这就是女孩不同于男孩的地方,也就是女孩特有的“母性的本能”。

另外,女孩体内也有睾丸素,但是水平只及男孩的1/20,因此女孩不像男孩那样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正是由于女性荷尔蒙的影响,女孩不像男孩那样富有攻击性、冒险性和控制欲,但女孩更具预测力、稳定性、谨慎细心、稳定从容——女孩把友谊和家庭看得比成就和机会更重要。

虽然这些女性荷尔蒙使得女孩温柔、有很强的同情心、会体谅和关心他人,但这也导致她的情绪天生就变化无常。因此,儿童教育专家又把女孩称为“人类感情的综合体”。

的确,情感对女孩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女孩来说,她的自我意识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自情感的满足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

女孩固有的特质决定了女孩不像男孩那样总是活蹦乱跳,而是喜欢围绕着“感情”“人际关系”来思考,比如:

今天很高兴,因为妈妈夸我懂事并拥抱了我;

爸爸好像对我今天的表现很不满意,我该怎么改正呢?

怎样才能让老师喜欢我呢?

我的好朋友好像有心事,她的心事不会与我有关吧?

身边的朋友是否都喜欢我呢?

……

由此可见,女孩是感性的动物,永远都具有人际关系情结。

女孩与男孩的不同,决定了父母教育女孩的方式与教育男孩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女孩不像男孩那样独立和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因此她们会渴望父母更多的爱,渴望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她们需要在人际关系中得到认可和尊重。

根据女孩的这两大特点,我们为女孩的父母总结了以下两种方法。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关注女孩情感变化,降低女孩的敏感度

我们都知道,敏感性强的人很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即使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触到敏感处,女孩在感情上也会出现超乎常人的波动。

其实,不仅仅是不经意的一句话,有时候,甚至是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都能使她的心灵受到伤害。

因此,要想女孩不受伤,父母就要想办法降低女孩的敏感度。

一位有经验的爸爸曾这样说过:

我的女儿从小就很敏感。有时候,我和她说话声音大了一点,都会让她受到惊吓,因此我和她妈妈对她讲话时,从来都是用最温柔的声音、最和善的态度。但尽管如此,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让她受到伤害。

后来我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对女儿的成长并不是好事,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通过一些事情来降低她的敏感性。

有时,在大街上遇到乞讨的老人,我就会告诉她,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他们只能以乞讨为生。

此外,我还让她在暑假的时候参加夏令营活动,到一些贫困山区里去体验生活。这样几次之后,女儿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她还经常对我说:“爸爸,那些山里的孩子好可怜呀!我长大了要利用假期去山里支教,帮助那些孩子。”

通过我有意识的培养,我发现女儿不再那么敏感,不再深陷于自己的小世界里了,而且她的爱心也随着她的年龄在一点点地增长。

女孩的敏感往往是由于她的那些“胡思乱想”造成的。所以,当女孩的眼界放宽后,当她不再只关注自己的小世界时,当她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痛苦时,女孩就不会那么敏感、那么容易受到伤害了。

方法二:让女孩子告别软弱,变得坚强

女孩子给人的感觉常常是非常软弱,经常会因为注重关系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正因如此,女孩才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向她们灌输一种这样的思想:要坚强,要勇敢。

5岁的可人在幼儿园大班。有一天放学之后,妈妈接她回家的时候,发现她一路上闷闷不乐,妈妈就问原因。原来是她们班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她的橡皮擦被一个男孩子借去了,由于她胆子很小,画画时不敢说话,所以没敢跟同学要回来。结果画的画自己不满意,才闷闷不乐的。

妈妈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太软弱,引导她说:“那你为什么不要回你的橡皮擦呢?”

女儿嗫嗫嚅嚅地嘟囔了一句,但是声音很小,妈妈看得出来,她很胆小,不敢要。

妈妈细心地跟她说:“你把橡皮擦借给别人,说明你是个好孩子。可是那橡皮擦是你的,在你要用的时候,你要要回来。你看你没有要回来,影响到你的美术成绩了吧?”“可是我怕他不还给我。”女儿小声地说道。“不会的,你们都是好孩子,如果他不还给你,不是还有老师吗?你是正确的,老师一定会支持你的。”妈妈说。

听了妈妈的这些话,可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女儿高兴地对妈妈说:“我要回我的橡皮擦了。”

女孩的父母们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借橡皮擦事件,如果女儿一直没有胆量维护自己的利益的话,她会一直表现得很软弱。在女儿小的时候就要告诉她:女孩子,也要坚强一点。02 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女孩更渴望爱与关注

问一个问题:女孩子从小玩得最多的游戏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连男孩都能回答出来:过家家。

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幼儿园自由活动的时候,三五个女孩会聚在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会奶声奶气地和手中的玩具交谈,会和玩具做游戏等,这就是女孩子乐此不疲的“过家家”游戏。

由于女孩特有的母性,女孩在一起玩“过家家”的时候,不会像男孩那样充满“暴力”,她们会玩得非常和睦,在一起其乐融融,这也是很多女孩的家长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女儿和男孩玩,而与女孩待在一起的原因。

女孩的“过家家”游戏,是女孩把现实生活搬进了游戏中,同时,这也是她的梦想:她希望爸爸妈妈永远爱她。

前面已经介绍过,女孩的天性决定了女孩倾向于关系式的生活方式。她需要父母的爱,但她又是如何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呢?

我们都知道,男孩是靠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但女孩不同,她靠语言来表达自己,同时,她也是在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中来获取父母对她的爱。

其实,女孩还在摇篮里时,就强烈地希望父母与她交流,因此,当一个女婴感受不到父母对她的爱时,她就会哭闹不止,但当父母凑到她面前,跟她讲上几句话时,她便会停止哭泣,转而用笑声和挥动的手脚来表示内心的喜悦。

由此可见,女孩正是通过与父母交流获得了关心、理解、尊重、体贴和安慰。

女孩的天性使然,需要父母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要想让女孩健康、快乐地成长,做父母的就要时刻让她感受到自己多么在乎她、多么爱她。当然,这种爱一定不是溺爱,而是理性的宠爱。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给女儿一个幸福温馨的成长环境

女性荷尔蒙决定了女孩生活在感情与关系的世界里,因此,女孩对感情和人际关系特别敏感。尤其是家庭关系不和谐,会对女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下面是一个女孩在日记里写的内容:

我的家庭是一个充满争吵和暴力的家庭,我的父母常常会因为我的成绩、家里的花销而大吵大闹,这让我时刻做好他们争吵的准备。每当他们一争吵,我就会暂时离开家庭,因为我讨厌家里的一切,我讨厌他们争吵时畸形而丑陋的嘴脸,我讨厌家里的一切一切。

争吵之后,父母陷入冷战,将近一个星期谁都没理谁,家里安静的时候,我还能待下去,我越来越不喜欢说话,越来越讨厌一切,在家里我就当他们都死了。

每天生活在这种冷冰冰的环境中,我开始怀疑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

日记中的女孩的思想是可怕的,是消极的,这证明了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女孩的影响是复杂的、严重的,它使女孩无法建立起对感情的信任和获得最基本的爱的需求。如果女孩从很小的时候就深陷矛盾重重的关系中,从小就对感情持怀疑态度,那么,她对爱的需求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如果女孩从小就没有见过美好、宽容的感情,她往往也不会用正常的心态与人相处。

家庭关系不和谐,尤其是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和谐,会使女孩长期处于恐惧、焦虑和无所适从的状态,这不仅会影响女孩的心理发育和个性发展,还将导致她无法完成必要的角色认同。例如上面事例中的小女孩,如果她一直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她便会产生这样一种消极处世,甚至是厌世的思想。

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父母给予女儿爱的证明和保证,这是女孩最需要的安慰,也是女孩幸福感、安全感的源泉。对于女孩的健康成长来说,父母送她再贵重的礼物,都不如为她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

方法二:让女儿感受到父母的爱

女孩的成长是不能离开爱的,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她之间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误会。每当产生误会时,敏感的女孩就会认为父母不再爱她了,这时,父母一定要采取措施让女孩感受到你们是爱着她的。

一位母亲这样介绍了她的育女经验:

我和女儿之间也会发生一些误会。每当这时,我知道女儿心里肯定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但是碍于面子,我也不好意思直接向女儿妥协,这时,我会用书信和便条的方式把自己想说的话告诉女儿。

一次,女儿写作业时,头离作业本很近,我就批评了她两句,没想到第二天女儿竟然没理我就去上学了。于是,我写了便条放到女儿的书桌上。

放学后,女儿看到我写的便条,哭着对我说:“妈妈,我好怕,我以为你不爱我了呢!”所以我总结出一个经验:女孩子在爱中才能健康成长,做女孩的父母就要时刻让她感受到你们的爱!

为了让女孩健康成长,女孩的父母应付出更多的爱与关注,只有沐浴在爱与关注中,她们才能快乐地成长!03 天性使然,女孩更容易没有主见

靓靓今年5岁,在父母眼中是个乖巧、听话的好女孩;在老师眼中,是个上课遵守纪律,下课安静懂事的好学生。但是,有一点却让父母不知怎么办,和小朋友一起玩时,靓靓总是按别人的意愿做事,顺从别人的领导,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在家庭里,靓靓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不知道该吃什么;在学校里,当老师教了一种解题的方法时,她就不再尝试其他的方法,即便有小朋友告诉她,她也会以老师的为准。这些让靓靓的爸妈非常担心。

诚然,女孩听话、乖巧可以省却父母许多担心,而且不用操心她在外面和小朋友闹矛盾。但如果女孩表现得过于顺从,凡事没有主见,总是模仿别人,就不是一种好现象了,这对女孩今后个性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下面来探讨一下,女孩缺乏主见的原因。

第一,女孩的天性使然。女孩不同于男孩的生理特点,女孩更注重安静,更注重感情和人际关系。女孩从小就已经懂得察言观色,为了争取父母的关爱、喜欢,讨好爸爸妈妈,得到家长的夸奖,有些女孩会更多地听从大人的话,表现得很乖,认为这样就能讨爸爸妈妈喜欢。于是,没主见的情况便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第二,女孩喜欢模仿,容易盲从。

第三,家长、教师本来就是女孩心目中的权威,再加上有些家长习惯替女孩设想一切,所以容易造成女孩唯命是从,不敢干甚至不敢想违背家长或教师意愿的事情。

第四,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和女孩之间缺乏沟通,不理解女孩,往往造成女孩的畏惧心理,不敢说、不敢做想做的事情。

女孩有主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女孩缺乏主见,往往会形成优柔寡断、易受暗示等不健全的性格。如不及时进行引导,就可能影响女孩健康、和谐地成长。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女孩的这种主见意识,为她们今后独立处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生活中的事情给女孩自己做主的机会

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交给女孩自己做主,比如过生日请哪些小朋友、到商店买什么样的衣服、选择什么玩具等。另外,在一些稍微大的事情方面,比如房间的布置,可以和女孩一起筹划设计方案,鼓励女孩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可行,则尽量采纳其建议。

过年了,妈妈打算给婵婵买件新衣裳,便带着婵婵一起来到了新开张的百货公司。

在去的路上,妈妈说:“婵婵,你现在已经三岁了,你要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哦!”婵婵点了点头。到了百货公司的时候,妈妈把婵婵带到了卖儿童服装的楼层,说:“婵婵,你现在自己去选择吧!妈妈在这里等你。”婵婵拉着妈妈的手不放,妈妈知道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带着婵婵转了转,妈妈也不说话,让婵婵自己选择。婵婵在一件衣服前面停下了,仔细地打量那件衣服,妈妈趁机说:“婵婵是不是喜欢这一件粉色的裙装?”婵婵点点头,说:“我们班玲玲也有这样的一件衣服,我要和她学。”妈妈说:“这件衣服穿在玲玲的身上好看,可是穿在你的身上不好看,你再重新选择一件好不好?”婵婵点点头。

后来,婵婵终于选择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尽管妈妈一再“试探”她,让她买另外一件,但婵婵毅然选择了自己相中的那件。妈妈很高兴,因为婵婵的选择没有再被别人所牵引。

方法二:教会女孩说“不”

要使女孩有主见,必须破除女孩对权威的迷信。如可以和女孩一起玩“说不”游戏,家长有意出错,让女孩挑出错误的地方。比如,家长说:“桌子、椅子、床头柜、毛巾被都是可以用的东西,都是家具。”女孩说:“不对,毛巾被是可以用的东西,但不是家具。”告诉女孩,无论大人还是别的女孩,都有可能出错。女孩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盲从别人,模仿别人了。

方法三:培养女孩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女孩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认识得很肤浅、不稳定,完全从属于别人的评价。

因此,做父母的要以肯定的语言评价女孩各方面的表现,切忌以怀疑或否定的语言对女孩说话,如“你看玲玲做得多好”“你看雪雪穿的衣服多好看”等。这很容易使女孩怀疑自己的力量,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她要向别人看齐,加重她的从众心理。

父母要不断丰富女孩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她的能力;创造条件,使女孩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女孩的事情让她自己做,对她做的事情,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她对自己的认识,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

女孩有了自信心,做事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盲目地随从别人。关注女孩从众心理的种种消极表现并引导其向积极方面转化,对形成女孩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着重要意义。04 与男孩不同,父母需要了解女孩的特质

很多父母的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培养男孩和培养女孩为什么会不一样呢?都是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养育下一天天成长的,为什么养育孩子的方法会截然不同呢?为什么男孩需要穷养,而女孩需要富养呢?

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到底在哪儿?谁更擅长算术?谁更容易沟通?谁的情感更复杂?谁更容易受伤害?我们又该如何“配合”这些差异,给孩子成长带来更好的帮助呢?

近十年来的很多理论告诉我们,之所以男孩喜欢玩枪,女孩喜欢玩娃娃,并非是后天养成的,而是他们先天的本性决定的,这是真的吗?

听听一位既养过男孩也养过女孩的母亲的话,也许你就会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差别,差别是不是天生的了。

我就是一位被很多人羡慕的龙凤胎妈妈,从两个孩子在襁褓中到孩子们会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但是随着两个孩子越来越大,我才知道,他们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我永远不可能改变的。

两个孩子会爬之后,就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儿子整天嘻嘻哈哈,而相反女儿则表现得非常安静。另外,我从来不给儿子买玩具枪,但是有一天小家伙居然从家里的栅栏上抽出一根木条当成剑来玩。又过了些日子,孩子的爸爸出差回来给两个孩子各买了一把冲锋枪,儿子玩得不亦乐乎,女儿却表现得很冷淡,她每天花上很多时间去料理她与玩具之间的家务事,对于弟弟那些外出猎奇的行为一点儿都不感兴趣。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可是孩子还是按照自己血液里的东西成长……

男孩和女孩大脑发育的差别,早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开始显现,并且随着出生后的生活和学习,进一步向各自的方向进行大踏步地前进。

女孩不同于男孩,她们有自己独特的特质,而这些特质最重要的就体现在孩子的情感方面,需要父母来了解。

总的来说,在情感方面,女孩更复杂,男孩更直接。

由于女孩自身的特质,她们的感情比较细腻,充满了幻想。相对而言,男孩大脑中接收一些简单、直接情感的区域更大,这就是女孩总是容易忧伤、容易沮丧的生理原因,而男孩往往对此无动于衷。

另外,有些妈妈感叹男孩不如女孩那样理解自己的感情,把女孩当成自己的贴心小棉袄,同样是由于女孩与男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异造成的。

正是由于这种大脑结构的不同,女孩与男孩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也截然相反。比如:男孩解决问题的方式表现为选择肢体动作,而女孩则会选择一种冷暴力的方式来解决。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男孩打架打得多、忘得也快,而女孩就比较容易记仇了。

女孩的这些特质,需要父母在培养女孩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用爱感化你的小公主

事实上,教育男孩和女孩在方法上面有很大区别,比如,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可以对调皮的男孩进行劈头盖脸的批评,男孩一转身就忘记了这回事;女孩则不同,很多女孩的父母更是为此苦恼不已。“我家女儿太脆弱,我一批评她,或说她做得不对,她就哭个不停,弄得我都不敢批评她了。”“每次对女儿严厉管教之后,她都会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她甚至还曾边哭边问我:‘妈妈,我还是不是你的好宝贝了?’搞得我不知所措。”

在批评这件事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对于男孩子来说,父母需要重在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而对于女孩子来说,父母最终的任务却是在批评之后,如何让自己的女儿既听话又能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对她的爱。

对于女孩子来说,爱就是她所期盼得到的一切,也是让她正确行事的唯一理由。所以,批评女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批评之后,告诉你们的女孩:父母依然是深爱着你的!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让女孩感觉到父母的爱,用爱感化女孩,让女孩不再多愁善感。

爱可以感化一切。不管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她也对父母有着很深的爱。生活中,女孩的一些怪异行为,多半是因为她觉得爸爸妈妈不爱她了。当她明白了父母对她的爱有多深,她就会用百倍的爱来回报父母。

方法二:让女孩的一生更快乐、少受伤,让女孩学会爱自己

女孩从小就被称为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是因为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善解人意,懂得父母的感情,尤其是对妈妈的感情。在父母的眼中,他们希望自己女儿是听话的、优秀的;为了赢得父母的宠爱,女儿会努力地去做一切让父母高兴的事情……

因此,儿童教育专家安德森博士指出:女孩生活在感性关系的世界里,她用自己的感性衡量着周围的一切,所以注重关系的女孩常常会为感性而不顾一切。

这种关系式的思维方式,使女孩天生就具备很多优点,如善解人意、能体谅他人、能很容易地与他人和谐相处,等等。

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这种思维方式给女孩带来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

为了取悦他人,她常常会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

为了维护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她时常会隐藏自己的观点;

为了不破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她往往不会说“不”;

……

谁都理解,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一件很累而且很痛苦的事情,对感性并且感情细腻的女孩来说,这也正是她们容易受伤的原因,甚至父母声音稍大一点,都可能让她们受到伤害。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女孩一直为了维系关系而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只知道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就很容易成为一个胆小怕事、没有立场、没有原则、没有主见的人。

著名畅销书作家亦舒说:“一个女人如果丧失了原则、立场与主见,就等于丧失了一切。”

所以,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告诉她们:不要无原则地去迁就别人,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不要总是埋没自己不同的声音,要学会对故意侵犯你的人说“不”,要学会爱自己。

当然,教育女孩学会说“不”,这种做法并不是要求父母去违背女孩的思维规律,去打破她们的思维方式,而是要父母知道,通过对女孩的提醒和教育,往往可以改变女孩没有主见、没有立场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她遭遇伤害的可能,或是避免伤害的发生。

所以,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告诉她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好的,但要学会爱自己。05 天性敏感,女孩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

事例一:

我女儿是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我的表情,总让我笑。不管什么情况下,我没了笑容,她就要说:“妈妈又不笑了。”当我勉强地笑时,她也能感觉到我的不开心,总是问:“妈妈为什么跟别人说话都笑眯眯的,跟我说话就不笑?”这给我很大压力。我是一个快40岁的妈妈,生活的压力很重,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女儿偏偏又是一个如此敏感、随时都需要妈妈的人。不管写作业还是玩儿,总希望我同她一起做,比她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让她没新鲜感还不行。因此,我很烦,也很着急。

事例二:

我的女儿从小就对别人的态度很在意,有时对她说话声音大一点她就会哭;作为女孩子,她没有勇气与厉害一点的小朋友一起玩,别人偶尔抢一次她的布娃娃,她就再也不理人家了。上幼儿园后,她是不是想去幼儿园,完全取决于幼儿园老师、小朋友对她的态度,如此敏感的女孩子,长大了可怎么办啊?

上面这两个事例都谈到了女孩的敏感性,可以说,敏感性是女孩具有的一种特质,就像是男孩子天生喜欢打打闹闹一样,敏感性就属于女孩子情绪之中的一份。

事例一中女孩子的敏感性,主要体现在家庭中。一般在关系良好的家里,孩子会有比较多的安全感,这也是她表现得随心所欲、不愿约束自己内心的原因。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可能会呈现一种虚假的懂事,因为她要分担家庭里面的忧郁与烦恼。有的孩子为了让父母的冲突减少,会逼迫自己快速成长,以便部分地替代父母在家庭里面的功能,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愉快,其实内心非常痛苦。事例一中的母亲可以利用父亲的介入来弥补自己个性里的不足。如果父亲长期不在身边,或已经离开家庭,那么妈妈需要与女儿拉开一些亲密距离,很多事不要替女儿做主,不妨用更多的信任、欣赏、认同去处理孩子的敏感问题。

事例二中的女孩,也许孩子的天生气质就有些敏感、心重,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不要对她说“你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别人就讨厌你了”之类的话。孩子如此关注别人对她的态度确实会让她生活得很累,如果照这样一直下去,会影响她正常人格的发展。

父母平时要尽量多地为女儿创造增强自信心的机会,让女儿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平时家长要多鼓励女儿,告诉女儿她是最棒的,同时她如果有任何的进步,都让她自己说“我很棒”。

上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能力,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去宽容别人的行为、接纳别人不同的想法。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懂得这些道理。如果她喜欢天线宝宝,家长就可以把这些人物加进自己编的故事中,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虽然孩子的性格上有一些特点,但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出来,如果给孩子贴上了这样或那样的标签,孩子自己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她就会从此认为自己就是大人所说的那样的人,而无法改变了。

对女孩特有的敏感,父母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父母要会保护孩子

在中国的家庭中,很容易出现女孩的长辈喜欢“逗”女孩的做法,父母即使心里觉得“逗”孩子的做法有些不妥,也不好意思阻止,那牺牲的就是孩子的心灵。提醒父母,还是应当温和地制止“逗”孩子的亲友;若实在不好意思,不妨岔开他们的注意力,或者找个理由将孩子抱开。

比如:

安安的爸爸邀请一些朋友到家里做客,看到有个朋友在用玩具逗安安,安安的爸爸对朋友说:“别逗她,她还不懂什么是开玩笑呢。”然后对安安说:“这些娃娃都是安安的,可以送给叔叔,也可以不送给叔叔,你自己决定吧!”

当孩子表现出不良情绪时,父母必须及时补救。不知情的父母就要温和地询问孩子为什么不高兴,倾听孩子的诉说,然后设法解决。有时候一个场景的设置应该胜过语言的解释,比如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说出来,父母也不必勉强,只是说:“好吧,这是你的秘密,你可以不说,等你想说的时候再告诉我吧!”

方法二:和女孩开玩笑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

比如,不要随便拿女孩自己的东西、不要以向女孩索要东西来试探女孩是否“大方”,尤其是女孩喜欢的东西;不要嘲笑女孩的身体特征,例如头比较大,发型比较特殊,缺了几颗牙齿;不要用威胁来要求女孩亲近,说“叫爸爸,叫啊,不然我就拿走你的小车”“来,找妈妈去,不去,爸爸抓你了”,然后作出一脸凶恶状;不要故意戏弄,让女孩“出洋相”或“看笑话”,尤其是人多的场合……

方法三:不要刻意去试图改变女孩的敏感性

敏感的女孩有先天的原因,不要一下子要求她不敏感。一般认为敏感的女孩比较细心,情感比较丰富,比较愿意听话,这也是优点,所以不要认为需要纠正敏感。

实际上,敏感是把双刃剑,既有它的劣势,又有它的优势。很多的艺术家、心理学家都是心理敏感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敏感才能让他们感知到别人无法认识到的哲理、感悟到一切美的事物。所以,既然女孩有这方面的特点,那家长能做的就是接纳女孩的特点,千万不能排斥,并帮助女孩也去接纳自己。否则,如果女孩连自己的人格特点都无法接纳的话,那她的一生将会排斥自我。06 从出生到7岁——父母需要投入全部的爱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环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很多孩子从未出世就开始接受教育。殊不知,对0~7岁的女孩而言,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她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怀,对这个时期的女孩而言,爱是一切。但很多父母却抱着“不仅不能输,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我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对女孩进行自己安排的教育。

很多家长把“起跑线”看作是知识技能,父母的做法是把成人关注的知识、技能,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就塞给她们。事实上,这并不是女孩的“起跑线”,而是家长希望的“起跑线”,这样很容易造成“在良好的条件下,女孩却输在了起跑线上”的状况。

对于0~7岁的女孩而言,她们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有限

看下面一位年轻妈妈的倾诉:

我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对她进行教育,看到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面前放着好几个布娃娃,嘴里还奶声奶气地说话,我知道她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不能让孩子从小就贪玩,我就向她解释不能贪玩,要多学习知识,有了知识才能有出息……尽管教育了很多,可是根本就没有用,很多事情她还是照旧,我的女儿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其实,不是女孩不长记性,而是这位妈妈的教育方法不正确。从出生到7岁这一时期,女孩根本没有理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向她们解释、给她们讲道理,只会让她们感到痛苦。

这个时期的女孩不是父母眼中的小大人,即便是所谓的小大人,也是父母自以为的,女孩并不会按照父母认为的行为行事。

正确的方法:转移女孩的注意力,给她们多一些关注。

对于这个时期的女孩来讲,她们在情绪上表现得很脆弱,因此她们需要父母的关注也会更多。

比如:

一个4岁的小女孩闹着要找奶奶,如果家长告诉她,两个小时后奶奶就会回家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小女孩会哭闹得更加厉害。因为根据她当时的理解能力,两个小时是很漫长的,也许会比两天都要长。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正确的做法是:放弃解释,陪她玩一些游戏,给她讲故事,对她多一些关注,以分散她的注意力。

2.不要让女孩对很多事情做出选择

一些父母刻意从小培养女孩的选择能力,很多问题让女孩自主决定,认为这样会让女孩长大之后成为一个拥有决断能力的人,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如果总是让0~7岁的小女孩在很多的选择中自己去做决定,那这个女孩长大后也许会成为一个没有决断能力的人。

从出生到7岁,女孩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选择。因此,在这一阶段,家长要为女孩规定好每天的生活,例如,吃什么食物、穿什么衣服、去什么地方玩,这样会使女孩清楚地认识自己,并获得很大的安全感,从而有利于她们的成长。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问女孩:“女儿,你是想喝娃哈哈,还是喝牛奶?”“宝贝,周末我们是去看熊猫宝宝,还是去游乐场?”“女儿,你今天想看喜羊羊,还是白雪公主?”

正确的方法:父母要给女孩做榜样,起引导作用。

对此,教育专家表明,如果女孩从小缺少一个自信的、起引导作用的成人做榜样,那么,小女孩就会变得很迷茫,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或者应该去做什么。

3.会刻意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

一位年轻的妈妈咨询儿童教育专家时,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最近一周我4岁的女儿小雨回家后坚持要站着小便,有好几次都把裤子尿湿了。问及原因,原来是小雨在幼儿园上厕所时蹲着小便被男孩子嘲笑,嘲笑她蹲着上厕所,之后才开始坚持要模仿男生小便的。

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像以前那么单纯,小孩子能从许多渠道获得多种信息。我去过幼儿园,要求他们将男女生厕所分开,我担心这样会导致我的女儿早熟。

关于厕所需不需要分开,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对此事的看法是:“3~6岁的孩子童心纯真,几乎没有男女之别,也没必要在上厕所时强化分男女的意识。孩子太小,对性别差异的意识非常朦胧,如果人为地将厕所分开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过早地造成心理上的性别隔阂。”

这位母亲的担心可能有点多余,每个女孩小时候都是好奇的,身体是女孩世界中的一部分,她们也常常会“研究”自己的身体。但很多家长常会因为女儿的这种行为而感到羞耻。其实,羞耻不羞耻是大人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考虑,女孩并不会介意,家长不要对女孩的这种行为大惊小怪,女孩也没有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感觉到羞愧或有犯罪感。说女孩因此性早熟更是无稽之谈,因为这不会激起女孩对性的好奇及探索欲望。

正确的做法:让女儿知道,身体是自己的一部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0~7岁的女孩,需要父母更多的呵护,给女孩足够的爱和关心,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07 8~12岁——走向属于女孩的世界

有位母亲在博客中记录了对女儿的嗔怪:

有人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句话我曾经切切实实感觉到了。但是随着女儿的长大,让我有些许的失望,如今的她,不再喜欢像小时候那样跟在我的屁股后面帮我做家务,不再什么事情都与我商量,不再是曾经那个文文静静、乖巧听话的孩子了。她开始像一个男孩子一样整天调皮,甚至还带有一些阳刚之气,甚至有的时候还学会和我顶嘴,开始在亲近她父亲的同时,有意无意地与我疏远……

这位母亲记录的事情在现实中,在很多有女儿的父母身上都发生过,这个阶段多发生在女孩8~12岁这个阶段。

8~12岁的女孩,开始从梦幻般的世界里走出来,惊喜地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这时候,她的大脑额叶生长的速度几乎和婴儿期一样快,这使她能更好地学会新技术、吸收新观点、掌握新的能力去思考、争论。同时,由于体内荷尔蒙的影响,她更多的时候表现得生机勃勃,她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安静,那样乖巧听话,害怕分离和孤独,而是迫切地想要了解外面新鲜的世界,想要走出家庭,跟这个世界建立联系。

这一阶段的女孩像男孩一样,需要有一个标准来充当自己前进的风向标,这个风向标,不是从小陪伴自己,给自己最多关心和爱护的妈妈,而是爸爸。

这个时期,爸爸的作用是特别的。一个合格的父亲会成为女孩心目中的英雄。女孩渴望受到父亲的关注,并希望自己能够符合父亲的期望。如果父亲过于严厉、垄断、冷漠,女孩就会感到失望——甚至有报道说,她们的青春期会因此而提前到来;而拥有开放心态、愿意同女孩分享情感的父亲会使女儿更坚强、更有竞争力、更少神经质,并且像鲜花一样绽放。

而妈妈在这个时候可能会感到失落。就像是事例中的那位妈妈一样,因为女孩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她不愿意做家务,不再与母亲保持亲密的关系:她像男孩子一样热衷于探索世界,甚至还带有一些阳刚之气,她开始在亲近父亲的同时,有意无意地与母亲疏远。

当然,妈妈不要因为这样而感到失落,女儿的变化是成长的需要,是体内荷尔蒙的影响,就像是长大的小鸟一样,需要离开妈妈温暖的呵护,当鸟儿飞累了的时候,还是会飞回到妈妈的身边。当女孩遭遇挫折时,母亲仍然是她的感情支持——如果母女关系一开始就呈现健康的状态,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

对于这个时期的女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她不再以为妈妈是她的天堂,不再以为家庭是她唯一的港湾,她甚至开始有种家庭是牢笼的感觉,想极力冲出这个牢笼,去体验外面世界的冲动。

一个10岁的女孩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今天,我突然感觉到自己长大了,因为我已经10岁了。走在上学的那条熟悉的小路上,想到了自己10岁真好,而且无所谓自己是不是永远都是10岁。

原来世界上最伟大、最有本事的人并不只是妈妈,还有别人。

我感觉我的世界不只有妈妈,还有别人,还有和爸爸一样的人,他是刘翔,他和爸爸一样帅,甚至比爸爸还要帅。

如果有一天,我一定会去上海,我一定会去寻找刘翔,就像电影《寻找周杰伦》的那个女主角浦蒲一样,去寻找刘翔。

我记起曾经拥有过的一种真正快乐的感觉,一种可以征服世界的自信……我感到安全和镇定。

我有过一种感觉,我可以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即使这意味着我将形单影只。我知道我可以征服这个世界,我可以做到!

我正在思考着这个世界……

这可能是女孩的最佳时期。所有的事情都是新鲜的,精彩的世界在召唤着她,它们将在女孩今后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一时期女孩所经历的关系、亲情、体育运动、美术和音乐活动以及一些理论知识会在她以后的生活中保持,而这个时期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以后做不好是很可能的。

但是事情也有糟糕的一面。从上面的日记中,已经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一时期,女孩的荷尔蒙开始“作祟”,使她很容易做出超出常理的事情,比如去寻找“比爸爸还要帅”的刘翔,一旦受挫,使得她很容易从自信的高端跌落下来。那些不为成人察觉的精神创伤可能会让女孩做噩梦,并给她带来难以弥补的恶劣影响。

这个时期,家长们必须正确地指导女孩,树立女孩一生中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要在女孩成长的道路上教导她们,使她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顺利地走下去。08 13~16岁——女孩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期

事例一:

我的女儿彻底地变了,不再是曾经那个听话文静的女孩子了,变成了现在这个整天开始忧郁、敏感、闷闷不乐,我说什么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的女生了。

事例二:

上高一的女儿现在开始爱美了,每天兜里都会揣着一块小镜子,做作业的时候都会不时地照一下。这还是其次,她的卧室里贴满了周杰伦的海报,只要是周杰伦的唱片,她会不顾一切地拥有,还扬言“要嫁就嫁周杰伦”,最让我头痛的是,女儿现在开始减肥了,总是觉得自己胖,事实上她一点都不胖,160厘米,45千克,完全标准的身材。该怎么劝说她,让她多吃点东西呢?

事例三:

14岁的女儿开始变得尖酸刻薄,觉得我是童话《白雪公主》里的恶毒皇后。这是怎么回事?而且现在我们母女似乎没有任何可以沟通的地方。想当初,3岁的她又可爱又聪明,是我炫耀的“财富”。

在这一阶段,父母心中的可爱女孩进入了青春期。于是在不经意间,父母发现曾经那么活泼开朗的女儿变得闷闷不乐、喜怒无常、神神秘秘、情绪波动大,还有一些自恋。那个甜蜜的小公主变得刁蛮任性,成了家里“最难对付”的人。她有一颗脆弱而骄傲的心: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尊,为一点小事就感觉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又经常陷入矛盾中,举棋不定,还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这可真是一段喜忧参半、难挨的时光——我们的小公主能不能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成长为一个快乐、自信的现代女性?

这个时期对于女孩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开始发生重大的转变。

心理上,她们充满了疑问:为什么我的身体会有变化?我会变得难看吗?我会变胖吗?别人会怎么看我?我应该怎么办?我应该说出心里话吗?这会不会打乱我们的关系?他们喜欢我吗?

生理上,她们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初潮。月经初潮是女孩的成人仪式,同时,她们的乳房开始发育,这标志着女孩告别了童年时代,进入有责任感、成熟的女性时期。

然而这些变化并不那么简单。女孩们对此的看法是不同的,有人觉得自豪而甜蜜,有人认为这不算什么,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件羞耻的事。这正是家长们担心的:女孩会怎么看待这种变化?她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变化?聪明的家长会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提早将这些“公开的秘密”告诉孩子,告诉她这件事的意义,以及做好相应的身体和物质上的准备。此时妈妈的作用非同小可。

看一位女孩的成长日记:

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觉得很可笑。

晚上洗澡的时候,脱掉衣服,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内裤上有大片的血迹,我感到自己可能要死了,吓得我哇哇大哭,爸爸妈妈闻讯赶来。

爸爸看到之后,退了出去。妈妈帮我收拾完之后,对我说:“宝贝,你忘记了妈妈在几个月前曾经告诉过你的事情了?”

在妈妈的提醒下,我记得在半年之前,妈妈告诉我她最近不太舒服,她说这叫“月经”,成年的女人每个月都会经历一次。“会疼吗?”我问妈妈。“有时候会肚子疼,不过我们可以做些准备。”妈妈继续说,“你也会有的,宝贝,这就意味着你长大了。”

当时妈妈给我看她买的书,还有一些卫生用品。她的介绍非常细致,还对我说希望我那些天能够关心她。于是我帮她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我想起来了,今天的一切都像妈妈预料的那样发生了,同时我也感觉到自己有点不一样了。

事后,我和妈妈为此感到高兴。妈妈为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很感谢她,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像一对好朋友。

就像事例中发生的事情一样,妈妈表现出关心的同时,此时的父亲却可能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女孩的关系而躲得远远的。毫不夸张地说,此时的父亲同样也是迷茫的。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变化,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它。但是,一个关心女孩的父亲或许知道,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跑掉会有什么后果:女孩没有了父亲的指导和约束,对异性缺乏必要的了解,她甚至认为自己的变化是让人讨厌的——否则,爸爸为什么不理她了呢?这些简直就是让女孩更加困惑不安的迷雾。

这就要求爸爸要正确对待,正确地指导和约束女儿。

荷尔蒙对女孩的影响可不止这些。像事例二中的女生那样,“追星族”现象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经常听到一些报道说,女孩为了追星做出过激行为。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女孩会把感情放到距离较近的人身上:也许是老师,也许是邻居大哥哥,也许是同班某个男生。家长们通常会为女孩的这些狂热行为而大伤脑筋。如果女孩发现自己的感情并没有得到回报,或者深深陷入感情而不能自拔,甚至为了感情草率地交出自己的身体,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晴晴喜欢上了班里的学习委员,为此,陷入了情绪低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本来是优等生的她开始跟不上同学们的步伐。后来,妈妈了解了女儿成绩落后的原因,决定和她好好谈谈。

有一天晚上,她要求睡在女儿的房间里,女儿答应了。她们一起聊天,妈妈讲出了自己青春期的恋情,并将自己失恋后碰到晴晴的爸爸,爸爸的宽容和真诚感动了妈妈,最后才有了晴晴的事情。晴晴小声地说:“妈妈,原来你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接着,晴晴将自己面临的事情说了出来。

妈妈没有对她讲大道理,而是对她说:“宝贝,给你一个建议:跟他设立一个时间期限——譬如考上大学,如果那个时候你还是这么认为,那么你不妨开始一段美丽的爱情。在这之前,你可以跟他做很好的朋友。”

女儿点点头。她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她的这段爱情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很快女孩就发现,她心中的白马王子远没有爸爸那么宽容、真诚,这不是她想要的感情。于是,她从这段青涩的爱情里走了出来。

晴晴很幸运遇到了一位好妈妈,无疑这位妈妈是聪明的,她知道自己的理解就是对女儿最大的支持。她没有将自己放在高不可攀的位置上,将那些理想化的东西交给女儿去实现,而是打开心扉,用自己以前的经历去衡量女儿的处境,教会女儿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会分辨幻想和现实。这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做到的。有些家长认为“爱情猛于虎也”,一味地责骂坠入爱河的女孩;有些家长则向孩子灌输“爱情可耻”的思想。这样做的后果是,女孩为自己的行为陷入深深的自责,产生自卑情绪,或者产生逆反心理,做出更加“出格”的事。

总之,这是女孩人生中一段非比寻常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中,荷尔蒙开始用它的循环周期影响女孩,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女孩的生活,给她们带来心理和生理上“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段时间的女孩经常陷入迷茫,她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并为此感到害怕。她们因此而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如果家长们能够给予女孩足够的理解、支持、关心和耐心,鼓励她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女孩就会找到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平衡,顺利地度过这段“危险期”。第二章 养育女孩,父母必须掌握的10种教育艺术09 妈妈,做女孩最好的偶像

事例一:

从当了妈妈的那一刻起,我尽量做到“十全十美”,为的就是给女儿做最好的榜样。虽然自己不喜欢读书,但每天我都会强迫自己坚持看书,目的是让年幼的女儿看到妈妈在读书,女儿也会喜欢上看书,喜欢学习。

事例二:

强强的妈妈最近很烦心,强强才3岁,却经常便秘。问及强强的饮食情况,才知道强强只爱吃肉,不怎么吃青菜、水果。再深入了解发现,原来强强的挑食是有原因的,强强的父母也有同样的饮食习惯。

感叹做妈妈不易的同时,也体会到妈妈对儿女成长的重要性。

事例一中的妈妈看书的举动对年幼的女儿的确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

事例二中,这样的情景比比皆是。难道饮食习惯、言行举止会遗传吗?当然不会,但这些可以模仿和学习。

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听他人讲述来学习模仿人类的行为。在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研究中,72名幼儿园儿童分组观看两个成人榜样:一个对充气玩偶拳打脚踢;另一个安静地玩玩具,对旁边的充气玩偶置之不理。此后,让儿童玩这个玩偶,观察过暴力榜样的儿童模仿了攻击行为,他们不仅像“榜样”一样对玩偶施以暴力,而且发明了新的攻击玩偶的行为,譬如用玩具枪向玩偶射击。

妈妈是女孩来到这个世界上接触到的第一个亲人,从女孩第一声哭泣,到吃第一口奶,喊出第一个音,妈妈都是最重要的角色。几个月大的女孩就开始跟父母“咿呀”学语,1岁左右蹒跚学步,女孩学会了说话、走路后,其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都可能带有父母的痕迹,尤其是妈妈的痕迹,这一点在幼小的女孩身上尤为明显。

鉴于此,父母在教育女孩方面,需要投入特别的关注。给父母的建议

方法一:妈妈要给女孩做好榜样

科学研究证明,女孩3岁前处在“图谱时代”,她们把人们的行为模式看成一些图谱,照着这些图谱学习各种行为。

这就要求妈妈在生活中,给女孩树立榜样,做女孩最好的偶像。从女孩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妈妈就成了女孩的行为样板。她们观察妈妈怎样处理周围事务,怎样关心和尊重他人,怎样面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然后按照她们看到的样子,完成自己的超级模仿秀。这是女孩们学习和成长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比如,妈妈要勇敢、勤劳、善良、有爱心、有礼貌,她培养出来的女孩才会是一个积极健康、乐观向上、有礼貌、充满爱心的女孩。

方法二: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向女孩做出解释

当然,在生活中,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即使当了妈妈也一样,所以难免会有在女孩面前发怒、撒谎,甚至说脏话的时候。那么,妈妈瞬间的这种“丑”态会对女孩造成多严重的后果呢?

妈妈在生活中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撒一些善意的小谎;难免会在女孩把一杯橙汁倒在自己刚刚完成的工作计划书上时大发雷霆,甚至是高声咆哮。

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心……

既然妈妈无法在女孩面前做到“金身不坏”,那么妈妈就要想办法让女孩从那些不太美好的举动中学到一些积极有益的东西。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女孩学会该如何改正错误,更让女孩初步理解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但是我们究竟该怎么把握这个分寸呢?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比如,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说谎现象:

有一天,如果你的好朋友在你和你孩子的面前问你:“我穿这条裙子是不是显得很胖?”

你基本上会毫不犹豫地说:“不啊,挺好看的呀!”

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这个时候你不要太担心,善意的谎言是不会毒害幼小的心灵的。相反,它反而可以给女孩上一堂很好的教育课:我们尽量不去伤害别人的情感,不去打击别人的自信。当你事后专门跟她解释“我这样说,是为了不让小璐阿姨伤心”的时候,她就会开始尝试去体谅别人的感受,尽管这种体谅是建立在说谎的前提下。

但是,如果你的谎言导致女孩对你的不信任,那么后果可就严重了。

你不想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却撒谎说女儿病了,女孩接收到的信号将是:只要我愿意,就可以不讲真话。这种为了逃脱责任的谎言更可怕。

在女孩的“监督”下,妈妈还是尽量注意自己的这些习惯,直至改变自己的这些不良习惯,做女孩最好的榜样,让女孩以自己的妈妈为荣,毕竟已经为人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高度负责了。10 爸爸,为女孩做好人生的路标

生活中,父母常常自豪地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女孩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爸爸的高大伟岸会给女儿带来安全感,是女儿的骄傲,也会成为女儿将来择偶的参照标准。

爸爸的作用如此重要,然而,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却总是听到来自父亲的这种声音:你要好好教育我们的女儿,我负责给你们挣钱花。

父亲认为给予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就是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爸爸们总没时间陪女儿、和女儿交流、及时了解女儿的内心,恐怕这“小棉袄”就没法贴心了。尤其是女儿到了青春期,有些束手无策的爸爸就从女儿的生活中撤了出来,把女儿完全交给妈妈,这对女儿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对于女孩来说,物质并不是联系亲子关系的有效纽带。爸爸在女儿的一生中扮演着成长路标的角色,如果失去了这个路标,对女孩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那爸爸要怎样跟女孩建立良好的关系呢?给父母的建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