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中医诊断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3 12:40:32

点击下载

作者:田磊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中医诊断学

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中医诊断学试读:

考研神器系列图书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中医诊断学田磊◎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考研神器中医综合速记填空本.中医诊断学/田磊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4(考研神器系列图书)

ISBN 978-7-5132-5458-8

Ⅰ.①考… Ⅱ.①田… Ⅲ.①中医诊断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Ⅳ.①R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301765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1/64 印张2.25 字数96.8千字

2019年4月第1版 2019年4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458-8

定价 1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侵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考研神器系列图书编委会

主 编 田 磊

副主编 张 峦 郭琛英 曹粟满

    刘 婷

编 委 胡丽鸽 张 超 田泾市

    艾丹丹 姚 梦 杨睿萱

    朱啊荣 居传水 胡振举

    胡月玲 王军燕 王孝友

    王军峰 胡春萍 胡爱玲

    田四杠 郝欣茶编写说明

“中医综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之一,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考察知识面极广,出题思路灵活,试题难度很大。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记忆无疑是复习过程中令人望而生畏却又不得不跨越的一道难关。“中医综合”考查的内容中包含大量的记忆性知识点。特别是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科目,其学科特点要求学习者需准确背诵大量内容,素有“针药剂,真要记”的戏称。

面对这样的难关,许多考生产生了拖延心理,妄图通过突击来快速冲关。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考前突击这些基础内容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且没有中药学、方剂学这些科目作为扎实的基础,临床科目的复习也会受到影响,更何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研究生。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记忆难的问题,我们编写了这套考研神器系列图书。本丛书具备以下四大优点:

1.浓缩大纲菁华,以填空的形式,突出重点内容,边记边背,可念可测,背练合一,事半功倍。

2.一科一本,随用随记,符合“分散记忆,不断重复”的科学记忆方法。

3.尺寸袖珍,便于携带,能够整合学习者的零碎时间。

4.以歌诀、趣记、表格等多种形式帮助记忆。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学的道路中少有捷径,每日积累,夯实基础,才是指向目标的通衢大道。田磊2019年1月绪 论

1.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

________、_______、以常达变。

2.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_______、_______。绪 论

1.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2.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上篇 四诊第一章 望 诊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望神

1.得神(有神)

____的表现;或主病轻浅,预后____。

2.少神(神气不足)

脏腑精气________。

3.失神(无神)(1)正虚失神

多见于________,属病重,预后________。(2)邪盛失神

提示____亢盛;或____亢盛;或肝风夹痰。可见于____危重病者,预后不良。

4.假神

假神又称“________”“________”。提示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

5.神乱(神智异常)(1)癫

低落淡漠,痴呆自语。多因情志内伤,________,蒙闭心神,或先天不足,脑神虚损。(2)狂

狂躁乱动,言行异常。多因暴怒伤肝,________,或心肝火盛,形神失控。上篇 四 诊第一章 望 诊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望神

1.得神(有神)

健康的表现;或主病轻浅,预后良好。

2.少神(神气不足)

脏腑精气轻度损伤。

3.失神(无神)(1)正虚失神

多见于慢性久病,属病重,预后不良。(2)邪盛失神

提示邪气亢盛;或邪热亢盛;或肝风夹痰。可见于急性危重病者,预后不良。

4.假神

假神又称“回光返照”“残灯复明”。提示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

5.神乱(神智异常)(1)癫

低落淡漠,痴呆自语。多因情志内伤,气郁痰凝,蒙闭心神,或先天不足,脑神虚损。(2)狂

狂躁乱动,言行异常。多因暴怒伤肝,痰火扰心,或心肝火盛,形神失控。(3)痫

猝然昏倒,四肢抽搐,目睛上视,口吐白沫,伴有怪叫声,醒后____。多由________,蒙闭神窍,或颅脑外伤,或先天遗传。

二、望色

1.常色

中国人正常面色是________,明润含蓄。(1)___

是指生来就有,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多与种族和遗传有关。(2)___

是指受各种非疾病因素影响,面部发生短暂、轻微的色泽变化者。

2.病色

病色的特点是____。(1)___

指病色虽显但尚光泽润泽者,多见于新病、_____、__,预后良好。(2)___

指病色显现晦暗枯槁而暴露者,多见于久病、____、____,预后不良。

3.五色的临床意义(1)青色

主瘀血、____、痛证、___及肝病。(2)赤色

主热证、______。(3)痫

猝然昏倒,四肢抽搐,目睛上视,口吐白沫,伴有怪叫声,醒后如常。多由肝风夹痰,蒙闭神窍,或颅脑外伤,或先天遗传。

二、望色

1.常色

中国人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1)主色

是指生来就有,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多与种族和遗传有关。(2)客色

是指受各种非疾病因素影响,面部发生短暂、轻微的色泽变化者。

2.病色

病色的特点是晦暗。(1)善色

指病色虽显但尚光泽润泽者,多见于新病、轻病、阳证,预后良好。(2)恶色

指病色显现晦暗枯槁而暴露者,多见于久病、重病、阴证,预后不良。

3.五色的临床意义(1)青色

主瘀血、寒证、痛证、惊风及肝病。(2)赤色

主热证、戴阳证。(3)黄色

主____、湿证。(4)白色

主虚寒、________、失血。(5)黑色

主____、寒证、水饮、____。

三、望形体

1.体胖

“胖人多__虚”“肥人__多”“肥人__多”。

2.体瘦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即西医所谓的“恶病质”。“瘦人多__虚”“瘦人多__”。

四、望姿态

1.姿态异常(1)坐姿

但________,卧则气逆,为咳喘肺胀或饮停胸腹;但________,坐则神疲晕眩,为夺气脱血或见于眩晕病。(2)卧姿

卧时向外,身轻自能转侧,多属__证、__证、__证;卧时向内,身重难于转侧,多属__证、__证、__证。

2.动态异常

患者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若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者,见于风中____;若无意识障碍,仅见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者,见于风中____。猝倒而口开,手撒遗尿,是______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是______证。(3)黄色

主脾虚、湿证。(4)白色

主虚寒、气血不足、失血。(5)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三、望形体

1.体胖

“胖人多气虚”“肥人湿多”“肥人痰多”。

2.体瘦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即西医所谓的“恶病质”。“瘦人多阴虚”“瘦人多火”。

四、望姿态

1.姿态异常(1)坐姿

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为咳喘肺胀或饮停胸腹;但卧不得坐,坐则神疲晕眩,为夺气脱血或见于眩晕病。(2)卧姿

卧时向外,身轻自能转侧,多属阳证、热证、实证;卧时向内,身重难于转侧,多属阴证、寒证、虚证。

2.动态异常

患者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若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者,见于风中脏腑;若无意识障碍,仅见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者,见于风中经络。猝倒而口开,手撒遗尿,是中风脱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是中风闭证。第二节 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一)望头部

1.头颅(1)大颅

多属先天不足,肾精亏损,___停于脑。(2)小颅

多因________不足,颅骨发育不良。(3)___

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可见于________、_______等患儿。

2.囟门

____呈三角形,在出生后____个月内闭合。

____呈菱形,在出生后____个月时闭合。(1)___

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2)___

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3)___

即囟门迟闭,多属虚证。多见于________。

3.头发(1)发色

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________,可见于慢性虚损患者或大病之后。第二节 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一)望头部

1.头颅(1)大颅

多属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水停于脑。(2)小颅

多因先天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3)方颅

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可见于佝偻病、先天性梅毒等患儿。

2.囟门

后囟呈三角形,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

前囟呈菱形,在出生后12~18个月时闭合。(1)囟填

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2)囟陷

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3)解颅

即囟门迟闭,多属虚证。多见于小儿佝偻病。

3.头发(1)发色

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可见于慢性虚损患者或大病之后。(2)发质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见面黄肌瘦,多为____病。(3)脱发

突然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____,多为________所致。(二)望面部

1.面形异常(1)面肿

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较急者为____,多由________,肺失宣降所致;足部、下肢先肿,发病较缓者为____,多由________,水湿泛滥所致。(2)腮肿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局部灼热疼痛,多为____,多见于儿童,属传染病。若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者,称为____,为________所致。(3)面脱

多见于________的病危阶段。(4)口眼㖞斜

突发口眼㖞斜而无半身不遂者,称为____,为风邪____所致;若口角㖞斜兼半身不遂者,则为____,多因肝阳化风,风痰阻络所致。

2.特殊面容(1)惊恐貌

多见于小儿惊风、___等;若遇声、光、风刺激,或闻水声时出现者,多为______。(2)发质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见面黄肌瘦,多为疳积病。(3)脱发

突然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斑秃,多为血虚受风所致。(二)望面部

1.面形异常(1)面肿

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较急者为阳水,多由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所致;足部、下肢先肿,发病较缓者为阴水,多由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所致。(2)腮肿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局部灼热疼痛,多为痄腮,多见于儿童,属传染病。若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者,称为发颐,为阳明热毒上攻所致。(3)面脱

多见于慢性病晚期的病危阶段。(4)口眼㖞斜

突发口眼㖞斜而无半身不遂者,称为口僻,为风邪中络所致;若口角㖞斜兼半身不遂者,则为中风,多因肝阳化风,风痰阻络所致。

2.特殊面容(1)惊恐貌

多见于小儿惊风、瘿瘤等;若遇声、光、风刺激,或闻水声时出现者,多为狂犬病。(2)苦笑貌

______的特殊征象。(3)___

面部肌肉出现斑块、结节,浸润性隆起,使面部凹凸不平,犹如狮子面容,常伴见鼻骨塌陷,眉毛、头发脱落等症,见于______。

二、望五官(一)望目

1.五轮学说

瞳仁属__,称为____;黑睛属__,称为____;两眦及血络属__,称为____;白睛属__,称为____;眼睑属__,称为____。

2.目色(1)目赤肿痛

多属____证。(2)白睛发黄

为______的主要标志。(3)目眦淡白

多属____。(4)目胞色黑

多属____。(5)黑睛灰白混浊

称为________,属外障眼病,有虚实之分。

3.目形(1)目胞浮肿

多为____的先兆和常见表现。(2)眼眶凹陷

为________或气血虚衰之症。(2)苦笑貌

破伤风的特殊征象。(3)狮面

面部肌肉出现斑块、结节,浸润性隆起,使面部凹凸不平,犹如狮子面容,常伴见鼻骨塌陷,眉毛、头发脱落等症,见于麻风病。

二、望五官(一)望目

1.五轮学说

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及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2.目色(1)目赤肿痛

多属实热证。(2)白睛发黄

为黄疸病的主要标志。(3)目眦淡白

多属血虚。(4)目胞色黑

多属肾虚。(5)黑睛灰白混浊

称为目生翳,属外障眼病,有虚实之分。

3.目形(1)目胞浮肿

多为水肿的先兆和常见表现。(2)眼眶凹陷

为伤津脱液或气血虚衰之症。(3)眼球突出

多为____或瘿病之候。(4)胞睑红肿

若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较轻者,称为____;若胞睑漫肿,红肿较重者,称为____。皆为风热邪毒或________上攻于目所致。

4.目态(1)瞳孔缩小

瞳孔直径小于____,多属____所致。(2)瞳孔散大

瞳孔直径大于____,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________。瞳孔散大,也可见于_____________(青光眼)。________逐渐散大,多见于中风、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危重患者。(3)目睛凝视

两眼固定前视者,称________,伴神志昏迷,为脏腑精气将绝,病危。固定上视者,称________;固定侧视者,称________。二者均为________,牵引目系所致。目睛斜视也可因________或先天禀赋所致。(4)闭目障碍

双目闭合障碍,多为____;单侧闭合障碍,多为________;小儿睡时露睛,常见于吐泻伤津和______的患儿。(5)胞睑下垂

又称____。双睑下垂,多为________,脾肾亏虚;单睑下垂,多因________或外伤。(二)望耳

1.色泽

耳轮干枯焦黑,多属________;小儿耳背有红络,多为________的先兆。(3)眼球突出

多为肺胀或瘿病之候。(4)胞睑红肿

若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较轻者,称为针眼;若胞睑漫肿,红肿较重者,称为眼丹。皆为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于目所致。

4.目态(1)瞳孔缩小

瞳孔直径小于2mm,多属中毒所致。(2)瞳孔散大

瞳孔直径大于5mm,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病情危重。瞳孔散大,也可见于青风内障(青光眼)。瞳孔逐渐散大,多见于中风、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危重患者。(3)目睛凝视

两眼固定前视者,称瞪目直视,伴神志昏迷,为脏腑精气将绝,病危。固定上视者,称戴眼反折;固定侧视者,称横目斜视。二者均为肝风内动,牵引目系所致。目睛斜视也可因外伤目系或先天禀赋所致。(4)闭目障碍

双目闭合障碍,多为瘿病;单侧闭合障碍,多为风中面络;小儿睡时露睛,常见于吐泻伤津和慢脾风的患儿。(5)胞睑下垂

又称睑废。双睑下垂,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单睑下垂,多因脾气虚衰或外伤。(二)望耳

1.色泽

耳轮干枯焦黑,多属肾精亏耗;小儿耳背有红络,多为出麻疹的先兆。

2.耳道

若外伤后耳道流血水,多为________,属病危。耳道内生赘物,称为____,多因湿热痰火上逆,气血瘀滞耳道而成。(三)望鼻

1.形态

鼻头或鼻翼生红色粉刺,称为______,多因________,侵入血络所致。鼻柱溃陷,多为____、___恶候。

2.鼻道

鼻久流腥臭脓涕而不愈者,称为____。鼻腔出血,称为____。(四)望口腔

1.望口(1)形色

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片状白屑,称为____,多因________,上熏口舌所致。(2)动态

____,即口开不闭,气直不入,为肺肾之气将绝,属病危;____,即口闭难开,牙关紧急,多为肝风内动,筋脉拘急所致,可见于中风、痫病、惊风等;____,即口唇紧聚,为邪正交争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脐风或破伤风;____,即口角歪斜,多为风痰阻络所致,常见于中风患者;____,即战栗鼓颌,口唇振摇,多为阳衰寒盛或邪正剧争所致,可见于外感寒邪,温病、伤寒欲作战汗,或疟疾发作;____,即频繁开合或口角掣动,前者多为胃气虚弱,后者多属动风之象。

2.耳道

若外伤后耳道流血水,多为颅底骨折,属病危。耳道内生赘物,称为耳痔,多因湿热痰火上逆,气血瘀滞耳道而成。(三)望鼻

1.形态

鼻头或鼻翼生红色粉刺,称为酒齄鼻,多因肺胃蕴热,侵入血络所致。鼻柱溃陷,多为梅毒、麻风恶候。

2.鼻道

鼻久流腥臭脓涕而不愈者,称为鼻渊。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四)望口腔

1.望口(1)形色

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片状白屑,称为鹅口疮,多因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所致。(2)动态

口张,即口开不闭,气直不入,为肺肾之气将绝,属病危;口噤,即口闭难开,牙关紧急,多为肝风内动,筋脉拘急所致,可见于中风、痫病、惊风等;口撮,即口唇紧聚,为邪正交争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脐风或破伤风;口僻,即口角㖞斜,多为风痰阻络所致,常见于中风患者;口振,即战栗鼓颌,口唇振摇,多为阳衰寒盛或邪正剧争所致,可见于外感寒邪,温病、伤寒欲作战汗,或疟疾发作;口动,即频繁开合或口角掣动,前者多为胃气虚弱,后者多属动风之象。

2.望唇(1)色泽

唇色呈樱桃红,多见于________。(2)形态

久患者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古称“________”,为________之危象。

3.望齿(1)色泽及润燥

燥如枯骨,见于____晚期。牙齿枯黄脱落,见于久病,多为____。均属病重。(2)动态

咬牙齿,多为________;睡中齿,多因胃热、____或________所致,亦可见于正常人。

4.望龈

形态

齿龈出血,称为____;齿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甚则唇腐齿落,称为____,多因________之邪,积毒上攻所致。

5.望咽喉

可以诊察__、__、__的病变。(1)色泽

咽部嫩红,微痛反复,多由________,虚火上炎所致;咽部淡红漫肿,多为________所致。(2)形态

1)肿胀

咽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疼痛,形如乳头,甚者溃烂有黄白色脓点,称为____,属肺胃热盛,或虚火上炎。

2.望唇(1)色泽

唇色呈樱桃红,多见于煤气中毒。(2)形态

久患者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古称“人中满唇反”,为脾气将绝之危象。

3.望齿(1)色泽及润燥

燥如枯骨,见于温热病晚期。牙齿枯黄脱落,见于久病,多为骨绝。均属病重。(2)动态

咬牙齿,多为热极生风;睡中齿,多因胃热、虫积或消化不良所致,亦可见于正常人。

4.望龈

形态

齿龈出血,称为齿衄;齿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甚则唇腐齿落,称为牙疳,多因外感疫疠之邪,积毒上攻所致。

5.望咽喉

可以诊察肺、胃、肾的病变。(1)色泽

咽部嫩红,微痛反复,多由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咽部淡红漫肿,多为痰湿凝聚所致。(2)形态

1)肿胀

咽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疼痛,形如乳头,甚者溃烂有黄白色脓点,称为乳蛾,属肺胃热盛,或虚火上炎。

2)脓液

红肿溃破后出脓黄稠,脓液排出,创面愈合快者,多为____证;脓液清稀,排出不尽,创面愈合慢者,多为____证。

3)伪膜

伪膜松厚,容易拭去者,病情较__,为________之邪上壅于咽;若伪膜色灰白,坚韧不易拭去,重剥出血,旋即复生者,称为____,属烈性传染病。

三、望颈项

1.外形(1)___

颈前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滞____,或与________有关。(2)___

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推之可移,累累如串珠状。多由肺肾阴虚,虚火____为痰,或外感风火时毒,夹__结于颈部所致。(3)颈瘘

颈部痈肿、瘰疬溃破后,久不收口,形成管道,又名____。多因痰火久结,气血凝滞,溃破成脓,疮孔不收所致。

2.动态(1)项强

若睡醒后项部拘急疼痛不舒,称为________,是睡姿不当,经络气滞所致。

2)脓液

红肿溃破后出脓黄稠,脓液排出,创面愈合快者,多为实热证;脓液清稀,排出不尽,创面愈合慢者,多为虚寒证。

3)伪膜

伪膜松厚,容易拭去者,病情较轻,为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若伪膜色灰白,坚韧不易拭去,重剥出血,旋即复生者,称为白喉,属烈性传染病。

三、望颈项

1.外形(1)瘿瘤

颈前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滞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2)瘰疬

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推之可移,累累如串珠状。多由肺肾阴虚,虚火炼液为痰,或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3)颈瘘

颈部痈肿、瘰疬溃破后,久不收口,形成管道,又名鼠瘘。多因痰火久结,气血凝滞,溃破成脓,疮孔不收所致。

2.动态(1)项强

若睡醒后项部拘急疼痛不舒,称为落枕,是睡姿不当,经络气滞所致。(2)项软

常见于小儿,为“____”之一。多属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多见于________患儿。

四、望胸胁

1.外形(1)扁平胸

胸廓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____,常见于肺肾阴虚或________的患者,亦可见于____之人。(2)桶状胸

常见于____病。(3)佝偻胸

____、_______、肋如串珠等。(4)胸廓不对称

一侧胸廓塌陷,多见于____、肺部手术后等患者;一侧胸廓膨隆,多见于______、气胸等患者。(5)乳痈

多因肝气不舒,________,或外感邪毒所致。

2.呼吸(1)形式异常

若两侧胸部呼吸不对称,可见于______、__、肺肿瘤等。(2)时间异常

____时间延长,可见于急喉风、白喉重证等;____时间延长,可见于哮喘、肺胀等。(3)节律异常

呼吸不齐,表现为由浅渐深,再由深渐浅,以至暂停,往返重复,或呼吸与暂停交替出现,皆为________之象,属病重。(2)项软

常见于小儿,为“五软”之一。多属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多见于佝偻病患儿。

四、望胸胁

1.外形(1)扁平胸

胸廓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常见于肺肾阴虚或气阴两虚的患者,亦可见于形瘦之人。(2)桶状胸

常见于肺胀病。(3)佝偻胸

鸡胸、漏斗胸、肋如串珠等。(4)胸廓不对称

一侧胸廓塌陷,多见于肺痿、肺部手术后等患者;一侧胸廓膨隆,多见于悬饮病、气胸等患者。(5)乳痈

多因肝气不舒,胃热壅滞,或外感邪毒所致。

2.呼吸(1)形式异常

若两侧胸部呼吸不对称,可见于悬饮、肺痿、肺肿瘤等。(2)时间异常

吸气时间延长,可见于急喉风、白喉重证等;呼气时间延长,可见于哮喘、肺胀等。(3)节律异常

呼吸不齐,表现为由浅渐深,再由深渐浅,以至暂停,往返重复,或呼吸与暂停交替出现,皆为肺气衰竭之象,属病重。

五、望腹部

1.腹部膨隆

若腹部胀满,周身俱肿者,多属水肿病,为______、__、___三脏功能失调。

2.腹部凹陷

指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亦称____。见于新病,多为津液大伤;若见于久病,属病危之象。

3.青筋暴露

见于____重证。

4.腹壁突起

腹壁有半球状物突起,多发于脐孔、腹正中线、腹股沟等处,每于直立或用力后发生,多属____。

六、望腰部

1.外形(1)脊柱后弯

驼背或龟背,多由________,或脊椎疾患,亦可见于脊柱外伤或老年人。(2)脊柱侧弯

多由小儿发育期坐姿不良所致。(3)___

指患者极度消瘦,以致脊骨突出似锯,为脏腑精气极度亏损之象,见于慢性重病。

2.动态(1)角弓反张

常见于肝风内动、_____等患者,为筋脉拘急之象。

五、望腹部

1.腹部膨隆

若腹部胀满,周身俱肿者,多属水肿病,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2.腹部凹陷

指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亦称舟状腹。见于新病,多为津液大伤;若见于久病,属病危之象。

3.青筋暴露

见于鼓胀重证。

4.腹壁突起

腹壁有半球状物突起,多发于脐孔、腹正中线、腹股沟等处,每于直立或用力后发生,多属疝气。

六、望腰部

1.外形(1)脊柱后弯

驼背或龟背,多由肾气亏虚,或脊椎疾患,亦可见于脊柱外伤或老年人。(2)脊柱侧弯

多由小儿发育期坐姿不良所致。(3)脊疳

指患者极度消瘦,以致脊骨突出似锯,为脏腑精气极度亏损之象,见于慢性重病。

2.动态(1)角弓反张

常见于肝风内动、破伤风等患者,为筋脉拘急之象。(2)腰部拘急

多因________,腰部脉络拘急,或跌仆闪挫,局部气滞血瘀所致。

七、望四肢

1.外形(1)四肢肿胀

见于____病。(2)四肢萎缩

多因气血亏虚(尤其是______)或经络闭阻,肢体失养所致。(3)膝部肿大

若膝部肿大,股胫消瘦,形如鹤膝,称为______,多因寒湿久留,气血亏虚所致。(4)下肢畸形

______(“O”形腿或罗圈腿)、_____(“X”形腿)、足内翻、足外翻,皆为先天亏虚,肾气不充,或后天失养,发育不良所致。(5)青筋暴露

多因寒湿内侵,或________所致。(6)手指畸形

杵状指(趾),多由久病咳喘,____虚损,痰瘀互结所致。

2.动态(1)手足颤动

多由血虚筋脉失养或____________所致,亦或为____先兆。(2)腰部拘急

多因寒湿内侵,腰部脉络拘急,或跌仆闪挫,局部气滞血瘀所致。

七、望四肢

1.外形(1)四肢肿胀

见于水肿病。(2)四肢萎缩

多因气血亏虚(尤其是脾气虚)或经络闭阻,肢体失养所致。(3)膝部肿大

若膝部肿大,股胫消瘦,形如鹤膝,称为鹤膝风,多因寒湿久留,气血亏虚所致。(4)下肢畸形

膝内翻(“O”形腿或罗圈腿)、膝外翻(“X”形腿)、足内翻、足外翻,皆为先天亏虚,肾气不充,或后天失养,发育不良所致。(5)青筋暴露

多因寒湿内侵,或瘀血阻络所致。(6)手指畸形

杵状指(趾),多由久病咳喘,心肺虚损,痰瘀互结所致。

2.动态(1)手足颤动

多由血虚筋脉失养或饮酒过度所致,亦或为动风先兆。(2)手足蠕动

多因________,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3)手足拘急

多因________或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4)四肢抽搐

多见于________、_______、中风等。(5)肢体痿废

单侧上、下肢痿废不用者,称为________,见于____;若双下肢痿废不用,见于____患者,多由腰脊外伤,瘀血阻络所致。

八、望二阴

1.望前阴(1)外阴肿胀阴肿而不痒不痛者,见于严重____病。阴囊肿胀,多为____,多由______、__、湿热、气虚或________所致。(2)阴部湿疹

男女阴部瘙痒灼热,甚者红肿湿烂,浸淫渗液,多为________;若日久皮肤粗糙变厚,多为________之征。(3)子宫脱垂

又称____、阴茄,多由________所致。常见于体弱脾虚或________之人。(4)睾丸异常

小儿睾丸过小或触不到,多属先天发育异常,亦可见于____后遗症。(2)手足蠕动

多因阴液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3)手足拘急

多因寒邪凝滞或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4)四肢抽搐

多见于小儿惊风、破伤风、中风等。(5)肢体痿废

单侧上、下肢痿废不用者,称为半身不遂,见于中风;若双下肢痿废不用,见于截瘫患者,多由腰脊外伤,瘀血阻络所致。

八、望二阴

1.望前阴(1)外阴肿胀

阴肿而不痒不痛者,见于严重水肿病。阴囊肿胀,多为疝气,多由肝郁、寒湿、湿热、气虚或久立远行所致。(2)阴部湿疹

男女阴部瘙痒灼热,甚者红肿湿烂,浸淫渗液,多为肝经湿热;若日久皮肤粗糙变厚,多为阴虚血燥之征。(3)子宫脱垂

又称阴挺、阴茄,多由中气下陷所致。常见于体弱脾虚或产后劳伤之人。(4)睾丸异常

小儿睾丸过小或触不到,多属先天发育异常,亦可见于痄腮后遗症。

2.望后阴(1)肛裂

多因热结肠燥或________,大便燥结坚硬,挣努排便而撑裂。(2)痔疮

生于肛门齿线以内者为____,生于肛门齿线以外者为____,内外皆有者为________。(3)肛痈

多由湿热下注或________而发。(4)___

肛痈或痔疮溃后久不敛口,外流脓水,逐渐形成瘘管。病因病机与肛痈、痔疮相同。(5)脱肛

多由____________所致。

九、望皮肤

1.常见皮肤色泽的异常(1)皮肤发黄

其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为____,多因________而成;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____,多因________所致。(2)皮肤发赤

皮肤发赤,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者,称为____。发于头面者,称为________;发于腰部者,称为________;发于小腿者,称为____;发于全身,游走不定者,称为______。一般发于上部多由________所致,发于下部多因________而成,亦有因外伤染毒而引起者。

2.望后阴(1)肛裂

多因热结肠燥或阴津不足,大便燥结坚硬,挣努排便而撑裂。(2)痔疮

生于肛门齿线以内者为内痔,生于肛门齿线以外者为外痔,内外皆有者为混合痔。(3)肛痈

多由湿热下注或外感热毒而发。(4)肛瘘

肛痈或痔疮溃后久不敛口,外流脓水,逐渐形成瘘管。病因病机与肛痈、痔疮相同。(5)脱肛

多由脾虚中气下陷所致。

九、望皮肤

1.常见皮肤色泽的异常(1)皮肤发黄

其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为阳黄,多因湿热蕴蒸而成;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多因寒湿阻遏所致。(2)皮肤发赤

皮肤发赤,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者,称为丹毒。发于头面者,称为抱头火丹;发于腰部者,称为缠腰火丹;发于小腿者,称为流火;发于全身,游走不定者,称为赤游丹。一般发于上部多由风热化火所致,发于下部多因湿热化火而成,亦有因外伤染毒而引起者。(3)皮肤发黑

色黑而晦暗,多由____虚衰;若色黑而干枯不荣,则属劳伤____。(4)皮肤白斑

皮肤局部明显变白,斑片大小不等,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无异常感,病程缓慢者,称为____。多因________,气血失和,血不荣肤。

2.常见皮肤形态的异常(1)皮肤干燥

多为________,或________,肌肤失养,或因外邪侵袭,气血滞涩所致。(2)肌肤甲错

皮肤干枯粗糙,状若鱼鳞,称为________。多因________,肌肤失养所致。第三节 望排出物

一、望痰

痰稀白量多者,多属____。

痰黄稠结块者,多属____。

痰少黏难咳者,多属____。

痰量多白滑易咳者,属____。

痰中带血或咳血者,多因__________所致。

咳吐脓血痰,气腥臭者,为____,是________,化腐成脓所致。(3)皮肤发黑

色黑而晦暗,多由肾阳虚衰;若色黑而干枯不荣,则属劳伤肾精。(4)皮肤白斑

皮肤局部明显变白,斑片大小不等,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无异常感,病程缓慢者,称为白癜风。多因风湿侵袭,气血失和,血不荣肤。

2.常见皮肤形态的异常(1)皮肤干燥

多为津液已伤,或营血亏虚,肌肤失养,或因外邪侵袭,气血滞涩所致。(2)肌肤甲错

皮肤干枯粗糙,状若鱼鳞,称为肌肤甲错。多因瘀血久停,肌肤失养所致。第三节 望排出物

一、望痰

痰稀白量多者,多属寒痰。

痰黄稠结块者,多属热痰。

痰少黏难咳者,多属燥痰。

痰量多白滑易咳者,属湿痰。

痰中带血或咳血者,多因火热灼伤肺络所致。

咳吐脓血痰,气腥臭者,为肺痈,是热毒蕴肺,化腐成脓所致。

二、望涎

口流清涎量多者,多因脾胃____。

口中时吐黏涎者,多因脾胃____。

口角流涎不止,可见于________。

小儿口角流涎,涎渍颐下,称____,多由____不能摄津所致,亦可见于胃热、____或消化不良。

三、望涕

鼻流清涕是________。鼻流浊涕是________。

四、望呕吐物

呕吐清水,多为____。

吐出物中夹有消化不全的食物残渣,多属____。

呕吐黄绿色苦水,多属________。

呕吐清水痰涎,胃脘有振水声者,为____。

吐血出血量多,立即吐出,则血色____;出血量少,蓄积后吐出则血色____。

五、望大便

大便清稀如水样,多属____泄泻。

大便黄褐如糜,多属____泄泻。

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____泄泻或____泄泻。

大便如黏冻,夹有脓血,多属____。

大便色灰白,溏结不调,多见于____。

大便干燥结硬,排出困难,属________。

二、望涎

口流清涎量多者,多因脾胃虚寒。

口中时吐黏涎者,多因脾胃湿热。

口角流涎不止,可见于中风后遗症。

小儿口角流涎,涎渍颐下,称滞颐,多由脾虚不能摄津所致,亦可见于胃热、虫积或消化不良。

三、望涕

鼻流清涕是外感风寒。鼻流浊涕是外感风热。

四、望呕吐物

呕吐清水,多为寒呕。

吐出物中夹有消化不全的食物残渣,多属伤食。

呕吐黄绿色苦水,多属肝胆郁热。

呕吐清水痰涎,胃脘有振水声者,为痰饮。

吐血出血量多,立即吐出,则血色鲜红;出血量少,蓄积后吐出则血色紫暗。

五、望大便

大便清稀如水样,多属寒湿泄泻。

大便黄褐如糜,多属湿热泄泻。

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脾虚泄泻或肾虚泄泻。

大便如黏冻,夹有脓血,多属痢疾。

大便色灰白,溏结不调,多见于黄疸。

大便干燥结硬,排出困难,属肠道津亏。

便血血色鲜红,包裹在大便表面或在排便前后滴出鲜血者,为____;血色紫暗或色黑如柏油,与大便均匀混合者,为____。

六、望小便

小便清长,多属____证。

小便短黄,多属____证。

尿中带血,见于____、肾痨、_______等疾病,也可因某些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

尿有砂石,多因湿热内蕴,见于____患者。

小便混浊,可见于尿浊、___等患者。第四节 望小儿食指络脉

1.望食指络脉的方法

小儿食指内侧的____浅表静脉,第一节为____,第二节为____,第三节为____。

2.常见食指络脉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1)浮沉分____

络脉浮露,可见于外感表证。络脉沉隐,可见于外感病的里证阶段或内伤病证。(2)红紫辨____

络脉____,多属表证。络脉____,多属里热证。络脉____,主疼痛、惊风。络脉紫黑,病属____。络脉色淡,多见于____等。(3)淡滞定____

浓滞增粗,多属______、__;浅淡变细,分支不显者,多属____、___。

便血血色鲜红,包裹在大便表面或在排便前后滴出鲜血者,为近血;血色紫暗或色黑如柏油,与大便均匀混合者,为远血。

六、望小便

小便清长,多属虚寒证。

小便短黄,多属实热证。

尿中带血,见于血淋、肾痨、膀胱癌等疾病,也可因某些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

尿有砂石,多因湿热内蕴,见于石淋患者。

小便混浊,可见于尿浊、膏淋等患者。第四节 望小儿食指络脉

1.望食指络脉的方法

小儿食指内侧的桡侧浅表静脉,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2.常见食指络脉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1)浮沉分表里

络脉浮露,可见于外感表证。络脉沉隐,可见于外感病的里证阶段或内伤病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