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这是真的吗:禁区请止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3 14:04:48

点击下载

作者:石红利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天,这是真的吗:禁区请止步

天,这是真的吗:禁区请止步试读:

前言

越禁止,越想要靠近,这就是所谓禁区的魔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轻易踏足这里,但若你感兴趣,便有权对一切过往的禁忌了解一二,并试图揭开这层朦胧的面纱,缓解自己好奇而又充满畏惧的心理。

尽管禁区如此“不近人情”,不容易使人靠近。而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岁月里,它并未因此而变得清晰和真实,仍然源源不断地向人们展示着它的“魔力”和“魅惑”——无论是过去,现在,亦或是未来:令人望而生畏的帝王陵寝,集权力与荣誉于一身的女法老下落不明,极尽奢华的泰姬陵埋葬着什么,皇太极缘何暴死,是谁暗杀了林肯,谁放火烧了阿房宫,成吉思汗又藏身何处……一个个谜团如同一张张大网,笼罩了每个人的双眼。然而,正是有了这些谜团,有了这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禁区,激发着人们不断探索和解密的脚步从未停止,更从未曾想过停止。

你手中的这本书所承载的就是这样一份力量:揭秘!揭秘!我们要和你一起大踏步走入禁区,冲破禁锢我们的牢笼,去揭示这个世界的真貌,展示每个过往、每个人的真容!一张张仅存的、极具时代感和使命感的照片,一段段真实又不失趣味活泼的文字,共同为你见证了那些曾经的过往、曾经的扑朔迷离。而当你如此真切地与之相对时,我们相信,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阅读经历,而将是一次言语无法描绘的撼人心魄、畅快淋漓的生命体验!Part 01帝王陵寝,请勿靠近胡夫金字塔,荣耀而伟大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历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既是一座陵墓,也是一座丰碑,一直以来都是埃及最为世人熟悉的象征。这座汇集了埃及历史上所有文明与智慧的建筑,以一贯的沉默挑战着后人探索与发现的能力。关于它,还有很多不解之谜。时间惧怕金字塔

2500年前,古希腊人列出了当时世界七大奇观,如今,这七大奇观中只剩下金字塔了。在埃及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这些建造于4500年以前的庞然大物至今仍矗立于尼罗河西岸,以一贯的沉默凝视着丰饶的北非大地。

在遍及埃及各地的金字塔里,胡夫金字塔是最高大的一座。关于胡夫其人,埃及历史上并无过多记载,人们只知道他是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在位23年。尽管如此,他为世人留下的那座庞然大物足以让他名垂青史。↓胡夫金字塔

这座巨型金字塔首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组数据。金字塔原高14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的摩天大楼。4500多年的风雨已经将金字塔尖削磨成历史的尘埃,现在我们看到大金字塔只有136.5米高。另外,大金字塔的塔基呈正方形,边长约230.6米,占地约52900平方米。整个大金字塔约由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这些石块最轻的1.5吨,平均重量约2.5吨,总重量约684.8万吨。

现在,让我们换一种说法。如果用载重7吨的卡车来装载从金字塔上拆下来的那些石头,那么一共需要978286辆。假如把这些卡车一辆辆连接起来,总长度是6200千米。而这些汽车即便从中国南方的海南岛摆到北面的漠河都摆不下。

据说1798年拿破仑占领埃及时,曾下令用重炮轰击胡夫金字塔东侧的狮身人面像,结果狮身人面像岿然不动。他激励他的将士们说:“看吧,在你们身后,从这些金字塔的顶上,40个世纪注视着你们!”尽管此前人们都知道“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的翅膀就将降临在他头上”这句咒语,可拿破仑还是斗胆走进了金字塔的内室。他喝退了所有的卫士,独自一人面对着庞大冰冷的石棺。没有人知道这几分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大概一代枭雄在这次与历史短暂而亲密的接触中,真实地感到了时间的伟大以及自己的渺小。所以,当他出来的时候,脸色苍白,只是摇头喃喃地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你从哪里来

面对庞大的胡夫金字塔,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石块到底是从哪里采来的?站在金字塔外茫然四顾,到处是漫漫黄沙,历史的真相已经被4500多年的时光涂抹得支离破碎。

有人推测是就近取材。大金字塔附近没有白石灰矿,也没有花岗岩矿,那么,金字塔外层的11.5万块上等白石灰石以及塔内部的花岗岩又是从哪里来的?

人们在位于尼罗河东岸的穆卡塔姆采石场看到了白石灰的痕迹,这里是离大金字塔最近的石灰矿了。所以,建造大金字塔的石灰石只能来自这里。至于内部墓室的花岗岩,人们推测它们可能来自于800千米外的阿斯旺。但当时又是如何将如此多的石材搬运到这里?遥想那个粗粝笨重的年代,人类不过是大自然进化史上偶然衍生的高级动物,他们究竟是如何完成了这种体力和智力完美结合的劳动?

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当时的壮观场景吧。在那支采集石料的队伍里,不仅要有石匠、建筑工人,还要有水手、搬运工,以及一定数量的工程督造人员和工程师。当然,繁重的劳动会使一些人心情沮丧,消极懈怠。于是,为了避免逃兵的出现,一个参与管理的强大而有力的部队也是必不可少的。

按照常识推测,要支撑起如此伟大的工程,这个国家至少要有5000万人口,否则国力难以达到。但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全世界总人口都不超过2000万。

另外,除胡夫金字塔外,埃及已经发现的金字塔还有90多座。即便按照古希腊历史学家的推测,每30年完成一座的话,要想建成这90多座金字塔大概需要2700年之久。那么,埃及人是如何完成这些庞大工程的呢?它有这样的国力做后盾吗?

还有更多的难题出现,例如运输问题。即使当时的埃及有足够的人力,他们又是如何将这些重1.5吨~30吨的巨石运送到工地的?是用车载,还是用马拉?可是当时的埃及不仅没有车,也没有马。埃及直到公元前16世纪才有了车和马,而那个时候胡夫大金字塔已经建成1000年了。

↓吉萨高原上的金字塔吸引了无数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埃及,带动了埃及旅游业的兴旺。

也许埃及人是用圆木垫在这些石头的下面,再用棍撬起运输的。但是,在当时的埃及,哪里寻得到这么多粗壮又坚实的木材呢?据说当时埃及主要生长棕榈树,这种树木生长速度慢,数量也远没有那么多。

1980年,在一次考古活动中,埃及吉萨古迹督察长哈瓦斯在地下30多米处发现了一个至少深50米的岩壁,据推测,这可能是埃及第四王朝时开凿的港口。接下来,又有人发现了连通港口的水道。于是有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金字塔上的石头是水运而来。但人们很快又发现了其他问题。在那个没有滑轮,没有绞车,没有足够先进起重设备的年代,这些笨重的石块是如何在港口附近下坡、上船、启岸的呢?而这些似乎比在陆地上进行撬运还要困难。

难道是空运?难道真有所谓的天外来客?关于构建的种种猜测

很少有人知道金字塔背后的这个名字——伊姆·荷太普,据说他就是金字塔的设计者。在伊姆的天才面前,在他超越时代的智慧面前,我们只有惊讶和疑问。因为神迹般的金字塔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系列巨大的问号。

在古埃及人没有水平仪,没有动力设备,甚至连直尺都没有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在金字塔底部平整出一块52900平方米的塔基的?据测量,塔基四条底边的长度相差不到20厘米,即误差率几乎不到千分之一;它的东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仅相差l.27厘米,误差率不到万分之一;它的东西轴和南北轴的力位误差,也不超过5弧秒。据说,古埃及人最好的测量工具就是自己的胳膊,他们称之为“腕尺”。就是靠这种极不稳定和极不准确的“腕尺”,埃及人完成了精准的施工。

为了确保金字塔的万古长存,伊姆·荷太普聪明地摒弃了木材和铁钉。因为木质易腐,铁质易锈,它们都无法长久地与时间和重力抗衡。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字塔上没有木材,没有铁器,而且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接物。这些石块被亲密无间地拼结在一起,甚至连最薄的刀片也插不进去。古埃及人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他们没有现在的石材切割机,没有打磨机,难道真的完全凭手工凿成如此平整的石材吗?直到现在,这依然是全世界的建筑学家、考古学家们争论的问题。人们争来辩去,至今仍没有结论。

好了,我们现在先假设那些石头已经被埃及人用一种神秘的方法弄成了严整的方块,那么,他们又是如何把这些石块一层层垒上去的呢?

有人说埃及人是运用一种木制的船形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将巨石一点点举高,一层层垒上去的。想象是美妙的,如果我们在实验里做这样一个模型,也可以完成一些基本操作。可关键是,那是在古代的埃及,那些船形工具面对的是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吨的庞然大物。所以,谁又能告诉我们那些能支撑几吨、几十吨重物的支架和绳索是从哪里来的?

有人想到了沙子,认为埃及人是运用填沙法,沿着塔基填沙,沙围随着塔基升高,充当脚手架,塔成之后,再清除沙子。可是,要想在一座高146米、塔基边长约230米的庞然大物旁边围上沙子,需要多少沙子呢?这么多的沙子从哪里来?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些沙子运来运去的呢?

还有人说填的不是沙子,而是盐。工程完工后,只需要用水将这些盐溶解,而不需要搬走。但是,人们如何找到这么多的盐?更何况,盐比沙子还有更大的劣势,那就是一场暴雨就可以把金字塔周围变成一片盐水的海洋。↓狮身人面像

距离大金字塔372米,是法老门户的忠诚守卫者。

另外,人们在胡夫金字塔北距地面13米的地方找到了一个神秘的入口。这个入口是许多盗墓者、探险者、考察者争相光顾的地方。但是从公元9世纪到现在,与这个入口相连的内部结构依然幽暗如同迷宫。

金字塔内部是另一个诡异的世界。这里的通道如同蛛网般密集,墙壁光滑,上面饰有浮雕。通道里有整齐的台阶,如同血脉一样朝四面八方延伸,它们经过墓室,一直到达更深的地下。金字塔的墓室里有通气孔通到塔外,据说通气孔是留给死者灵魂自由出入的。有两条气孔,一条对准代表永生的天龙座,一条对准代表复活的猎户座。可见,这两个星座的确是古埃及人向往的灵魂飞升之所。人们不免又要问,这样精巧的设计和构思,古人又是如何在4500年前完成的?

还有,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人们在埃及所有的金字塔里都没有找到照明的痕迹。即便考古学家动用了最现代化的仪器,将金字塔里积存4500年之久的灰尘都分析了一下——据说,这些先进的仪器可以分析每一粒灰尘中的百万分之一的化学成分——但人们没有找到燃烧时由烟凝积成的烟灰——炱,更没有找到刮掉烟炱的蛛丝马迹。那么,古人是如何照明的呢?他们在雕饰浮雕、清扫墓室、搬运王尸的时候,难道如盲人一样在黑暗中进行的吗?

在历史的漫漫长夜之中,埃及人用怎样灵光一闪的智慧成就了金字塔的伟大和辉煌?

人们对胡夫金字塔的研究越深入,遇到的难题也越多。沉默的金字塔简直就是古埃及人留在沙漠中的一座谜语之宫。它的存在,是对人类智慧与想象力无休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内出土的胡夫像女法老下落不明

很多人说她是埃及的武则天,是最有权力的女法老,她的真实面貌和她的传奇故事一样神秘。而在女法老自己眼中,她只是一个倾尽全力维护了埃及繁荣的法老之女,一个终生守护爱情的普通女子,一个也要面对衰老和死亡的弱小生灵。和谐优雅的建筑

纵观古埃及墓葬发展史,法老在为自己修建陵墓的同时,也建造葬祭庙,二者相辅相成。在金字塔时期,陵墓与葬祭庙建于同一个地方,如哈夫拉金字塔的葬祭庙位于其东侧。到了新王国时期,法老的陵墓与葬祭庙分开建在两地。从开罗出发,往南走671千米就是帝王谷。第十七王朝到第二十王朝的64位法老都选择了这里作为灵魂栖息地,他们年复一年地在漫漫黄沙之中,等待起死回生时刻的出现,等待重回那个给过他们欢乐和痛苦的人间。在这些陵墓里,有一座最与众不同,它的主人是一位卓尔不群的女子——哈特谢普苏特。

要寻找女法老的葬祭庙,通常人们称它为哈特谢普苏特葬祭殿,就得来到戴尔巴哈里的沙漠丘陵的山麓下,与帝王谷仅一山之隔。葬祭殿顺着陡峭的山崖一字排开,且沿着山势层层下降。葬祭殿的前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背靠的山崖是一个高台,好像一个宽敞的院落。在这个院落的中央,一道大门紧连幽深的内殿,向后面的山崖延伸而去。这个葬祭殿是当地地形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的结果,颠覆了传统,极具个人魅力。这座建于3500年前的建筑看上去甚至有几分现代建筑的风范,这不能不让人佩服女法老独特的审美眼光。

整个建筑设计有明确的纵深轴线,平缓的坡道贯穿着层叠的柱廊。从外部看,葬祭殿共分为三层,每层之间有斜坡相连,又有柱廊将彼此隔开。最上层殿堂,一侧和山崖相连,正面柱廊是方柱形,简洁明快,平台上的侧廊以刻有凹槽的圆柱支撑,优雅明媚。第三层平台上的柱廊是埃及法老葬祭庙特有的奥西里斯柱,每个柱子前都有一尊身着奥西里斯式服装的女法老像。按照现代的建筑观点看,这些柱廊比例十分协调,看上去庄严简洁,其色泽与周围的山崖背景极为和谐。

更为难得的是,在每一层廊庑的墙面上都刻有华丽的彩绘壁画和浮雕。底层浮雕雕刻的是巨轮将从阿斯旺开采的方尖碑运往阿蒙神庙的情景。在中间一层北部浮雕上描绘的是女法老的诞生和加冕,南部的浮雕则叙述帝国派人前往非洲南端蓬特的商贸之旅。在第三层的庭院南北两边的房屋里,供奉着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父亲图特摩斯一世、阿蒙神和拉·赫尔阿赫特神。很奇怪,女法老并没有把自己的丈夫图特摩斯二世放在这个神庙里,也许是因为自己夺了他儿子的江山,多少有些尴尬吧。执政生涯

比起这座著名建筑来说,哈特谢普苏特本人的故事要传奇得多。不过,很多年以前,人们在现存的历史档案中几乎找不到她的痕迹。直到有一天,一位考古学家清理卡纳克神庙中心神殿的时候,在一面墙壁上发现了一段被人刻意覆盖掉的象形文字和浮雕,关于哈特谢普苏特的那段历史才算重新浮出水面。

哈特谢普苏特的父亲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她也是父亲与王后唯一的孩子。图特摩斯一世开创了古埃及一代盛世,他对哈特谢普苏特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哈特谢普苏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聪明伶俐,有着男人般坚强的意志,在很小的时候,她就认识到若自己身为男子就是法老唯一的正统继承人,并怀揣统治强盛埃及的伟大梦想。↓哈特谢普苏特葬祭殿全貌

这是埃及唯一一座有三层楼式建筑的葬祭殿,在非洲艳丽的蓝天下显得格外雄伟壮丽。

公元前1512年,老法老去世了。哈特谢普苏特作为女子无权继承王位,不仅如此,连她本人的生活都要服从于一桩她也许极为不情愿的政治婚姻。继承王位的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图特摩斯二世。为了让图特摩斯二世的继承更加合情合理,哈特谢普苏特嫁给了他。

这时的哈特谢普苏特贵为王后,可以说是埃及地位最高的女人。在此时期创作的一些壁画上,人们可以看到她陪同夫君出现在许多重大场合里的情景。然而,作为一个极具才干且野心勃勃的女人,这种荣耀的生活并不让她感到幸福。幸好图特摩斯二世体弱多病,无心治国,于是就在他继位不久,大权就落到哈特谢普苏特的手中。又过了几年,图特摩斯二世病死,哈特谢普苏特等到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为了稳定政权的根基,她安排图特摩斯二世的儿子图特摩斯三世继承了王位。然而,新法老不过是一个10岁的孩子而已,且是妃子所生。为了让他的继承更合情合理,她安排了女儿与这个10岁孩子之间的婚姻,哈特谢普苏特自己的政治婚姻悲剧在她女儿身上重演。

哈特谢普苏特毫不犹豫地把政权紧握手中,一个10岁的孩子暂时还不是她的对手。少年君主慢慢长大了,哈特谢普苏特在他的目光中看到了野心和抱负。于是,赶在他成年正式亲政之前,哈特谢普苏特将他流放到偏远地方。

打发走自己最大的敌人之后,哈特谢普苏特开始为正式成为法老进行各种准备。为打破女性不能当法老的传统,她首先争取到了神的帮助。在她身边常年围绕着一批僧侣,她借着他们的嘴巴为自己编造了新的身世。从此以后,她不仅是老法老的女儿,还是太阳神阿蒙之女:太阳神为了让自己的后代统治埃及,化身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产下一女,如今,这位历经磨难的女子已经回到埃及,她可以成为统治埃及的法老了。然后,她在自己神庙的石碑上放了许多金盘,这些金盘将太阳的光芒反射到世人眼里。人们被她的把戏蒙骗了,都相信她和太阳神之间有着亲密关系。这样,哈特谢普苏特如愿地成了埃及首位女法老。

↓作男性法老打扮的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从外表上模糊了自己的女性特征,这是她维持自己权威的手段之一。

当上法老后,她精心治国,使古埃及繁荣昌盛。然而,虽然被自己的子民们热爱着,这位女法老还是很少出现在众人面前。身处一个绝对的男权社会里,她不得不给自己戴上了一副假面——戴假胡须、身着男装、束胸宽衣、手执权杖,这就是女法老的一贯装束。极少有人见过她不作乔扮的真容,她的妩媚本色已经在“法老”这一庄严的称呼下无处寻觅。

就在她统治埃及的第22年,一场巨大的变故突然来临了,被流放到远处的图特摩斯三世突然接手了埃及的政权。与此相应的,曾经显赫一时的女法老不知所踪,甚至当时和她有关的一切记录都被人恶毒地销毁了。埃及史学家至今也无法解释她是怎样离开王位的,也说不清她的死因。

↓卢克索西岸的哈特谢普苏特葬祭殿上的石雕像,这些雕像高大威严,一字排开,居高临下地观望着帝王谷中所发生的一切。

直至今天,在女法老的陵墓里,我们随处可见攻击者对她的亵渎。在雕像与壁画中她的大部分脸孔都被铲去,她的名字也被随便地涂抹。奇怪的是,图特摩斯三世虽然毁坏了大量女法老雕像,却唯独保存了位于迪尔巴赫里的女法老停灵庙。也许,他对于这位曾经是一国之君的母亲还心存一丝愧疚吧。↓卢哈特谢普苏特方尖碑

碑铭文中哈特谢普苏特的自称有时是阴性的,有时是阳性的,这是想表明她既是阿蒙神的女儿,也是儿子。寻找木乃伊

埃及掀起考古热潮以来,很多人都在寻找女法老的木乃伊。可是人们搜遍了整个帝王谷,也不敢确认其中的哪一具木乃伊就是哈特谢普苏特本人。她的木乃伊究竟在哪里?是不是还完好地保存着?很多人猜测在哈特谢普苏特刚刚驾崩的时候,图特摩斯三世的军队就赶回来袭击了宫殿,毁掉了所有与她有关的东西。她的墓穴也在那次袭击中被洗劫一空,也许连尸体都已经不复存在。

1920年,英国考古者霍华德·卡特在帝王谷的一个墓穴中发现了两具女性木乃伊,其中的一具躺在石棺里,另一具躺在地上。据卡特推测,躺在石棺里的就是哈特谢普苏特,而另一个可能是她的奶妈。但是,卡特找不到明显的证据来证明他的结论,女法老的木乃伊似乎和她本人生前一样神秘。多年来,考古学家对此莫衷一是。那具被认为可能是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的木乃伊被移往开罗博物馆收藏保存,而另一具木乃伊则继续存放在帝王谷中那座被编号为KV60号的墓穴中。

直到2002年,事情终于有了转机,美国探索频道连同埃及文物最高管理委员会,和国际上多名考古学家一起开始了对哈特谢普苏特木乃伊的寻找。人们动用了各种现代化仪器进行分析和检测,最终还是把目标重新锁定在卡特82年前发现的两具木乃伊身上。

这一次,专家们搜集到了更多的证据来验证这两具木乃伊的身份。首先,他们发现了一个标有哈特谢普苏特名字的陶葬罐,里面装着一颗牙齿和内脏,这颗牙齿与被称为女法老奶妈的木乃伊上缺的上臼齿吻合,从而基本确认这具木乃伊正是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本人。

也许,在3000多年前的那场宫廷之争中,袭击者为了发泄心中怨恨而将法老从原来的墓中拖出来扔在奶妈墓中。从现在看来,这具女性木乃伊的左手置于胸前,正是象征古埃及王权的传统姿势。为了进一步证明木乃伊的真实身份,分子遗传学家甘德从木乃伊骨盆和大腿处取样,与女法老家族其他人的DNA样本对比,结果认定这具木乃伊就是众人寻找了多年的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本人的木乃伊。这一发现被称为是埃及考古史上自图坦卡蒙墓发现以来最鼓舞人心的发现。

从这具已经被确认的木乃伊身上,我们看到哈特谢普苏特并不是传说中的妖艳女人,而是一个大约50岁的肥胖且谢顶的女人。显然,她还是十分在乎自己容貌的,因此尽量蓄长后脑勺的头发,以此来掩盖光秃秃的头顶。另外,她喜欢在十指上涂着黑红相间的指甲油,这种夸张的颜色显然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

尽管如此,哈特谢普苏特还是一位成功的女性,她以伟大的政绩为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美丽而闪光的一笔。

Look

历史向来不肯轻易以其真实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然而,就是这些点滴蛛丝马迹让人们窥探到了那段过往的精彩与辉煌。死亡诅咒——图坦卡蒙墓

图坦卡蒙不是埃及历史上最伟大的法老,但他如今绝对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自从死后,几千年来,他一直将自己隐藏得很好,然而英国人卡特认为他就藏在帝王谷中的某个阴暗角落。在历经了6年艰苦探索之后,卡特终于让年轻的法老重见天日。英年早逝引发无限遐想

宏伟的埃及金字塔在为法老们留下千年不倒的宫殿的同时,也如同磁石般吸引了众多盗墓贼。于是法老们开始低调起来,他们选择了一处低洼的谷地作为长眠之所,那里被埃及人称为“帝王谷”。然而,在随后的几千年里,法老们还是不得不接待了接踵而至的盗墓贼和考古学家,这其中也包括图坦卡蒙法老。

图坦卡蒙大约出生于公元前1370年,在阿肯阿吞法老的王都中长大。历史学家们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确定

他到底是谁的孩子,但不管怎样,他9岁那年顺利地成为下一任法老。图坦卡蒙政绩平平,死时年仅18岁,历史无法苛求这个半大孩子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人们却对他英年早逝的原因充满了好奇。很多人相信他死于谋杀,人们甚至还列出了一些嫌疑人的名单。

排在嫌疑人名单第一位的是当时的军队统帅霍朗赫布,他弑君的唯一动机是篡夺王位。霍朗赫布手握重权,谋杀和政变对于他来说易如反掌。另外,霍朗赫布可以说是年轻法老的高级教师,在他的日常工作中,有一项任务就是教图坦卡蒙狩猎、驾驶战车。这些在户外进行的激烈而充满冒险的活动,也许真的给阴谋者的谋杀活动提供了机会。↓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莲花座头像

另一个嫌疑人是法老的妻子安克姗娜门。据说当年王后曾经和年轻的法老孕育过两个孩子,但都成为死胎。其实,这很可能是近亲结婚的结果。王后是上任法老阿肯阿吞的女儿,如果图坦卡蒙也是阿肯阿吞的儿子的话,则两人很可能是同父异母的姐弟。王后杀死年轻法老的动机有两个,一是希望有继承人,二是篡位。假如两人真的是近亲结婚,也许,出于母亲的天性,安克姗娜门很有可能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为此她必须付出弑夫的代价。

还有一个嫌疑人是图坦卡蒙的辅政大臣,也就是他的宰相阿伊。事实上,自图坦卡蒙9岁登基,他一直是整个埃及实际上的操纵者。也许,对权力的贪婪让他违背了辅佐幼君的誓言,在图坦卡蒙即将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时候,他不得不做出最残忍的了断。事实上,图坦卡蒙死后,他确实当上了下一任法老。

尽管人们列出了众多嫌疑人来假想年轻法老死亡的场景,然而历史对此并没有更多的描述,人们也就无从找到更多的证据。于是,帝王谷里人声鼎沸,人们希望能找到法老木乃伊,进而找出事实真相。可是,年轻的法老似乎十分害羞,他一直尽可能地将自己隐蔽起来,使所有人的找寻都无功而返。踏破铁鞋无觅处

1902年,美国富翁戴维斯资助的考古队在帝王谷里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

↓不幸的图坦卡蒙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来世,他的墓中随处可见精美绝伦的壁画。

3年后,人们在那里发现了法老阿肯阿吞和哈里姆哈伯的陵墓,在距离两个陵墓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狭小的洞穴,里面散落着刻有法老图坦卡蒙及其王后名字的器物。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帝王谷里已经没有秘密可言,连最难寻找的图坦卡蒙墓也已经被找到了。

然而,来自英国的考古学家卡特却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即便是一个早逝的法老,他死后的葬身之地也不应该如此狭小。而且,里面居然没找到法老的尸体。1917年,他说服了卡纳冯爵士,在他的资助下开始在帝王谷进行地毯式的排查,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

卡特的寻找是严密的,他几乎搜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然而,6年过去了,仍然一无所获,很多人打算放弃。就在这时,卡特想到了在搜查中唯一错过的地方——一片曾经居住过工人的工棚。当时,有一批人正在那里挖掘拉美西斯六世墓,出于对同行的礼貌,卡特他们在挖掘的时候绕过了这片工棚。这时,有人对此前挖掘出的一些器物进行研究,认为这些东西就是图坦卡蒙木乃伊大典以及封闭坟墓之前举行八人宴会时使用的礼器。这一发现让卡特信心大增,他决心将考察进行到底,并毫不犹豫地把手指向了当年搭建工棚的地方。

1922年11月4日,帝王谷中响起一声长长的惊呼,似乎要打破3000年里所有的沉寂。因为一道通向崖壁深处的阶梯出现了,这阶梯像是一种强烈的召唤。卡特抑制住内心的激动,蹬开阶梯前半人高的杂草和灌木,一点一点顺着阶梯朝下走去。接着,助手们也慢慢走了下去。就在一片斜坡上,他们发现了几处古代印章的刻痕。

图坦卡蒙的气息越来越浓了,他将穿越3000年的时光,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图坦卡蒙墓入口

此墓之所以能保存完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上部的拉美西斯六世墓转移了盗墓者的视线。

Look

死亡诅咒:“我是图坦卡蒙国王的护卫者,我用沙漠之火驱逐盗墓贼。”“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芝麻开门

经过3天努力,卡特和他的助手们才打开了法老的第一道墓门。墓门后是填满石渣的甬道,在甬道的尽头是第二道墓门,上面清晰地刻着图坦卡蒙的印章。这里果然就是图坦卡蒙的栖身之所!

工人们在墓门上凿开一道缝隙后,卡特擎着蜡烛走了进去。这时,一束微弱的金光拂过卡特面前,他被眼中的景象惊呆了。后来,他回忆道:“起初我什么都看不见,一团热气从墓室中迎面扑出,使我手中的烛火轻快跳动起来。当我眼睛适应了黑暗的时候,里面的东西从朦胧中浮现出来,各种‘动物’,数不清的雕塑,还有黄金……到处都闪烁着金光。”

人们一直声称图坦卡蒙墓是埃及唯一没有被盗过的陵墓,其实,早在陵墓刚刚建成不久就遭到了盗墓者的袭击。卡特推测,至少有60%的珠宝已经被盗墓者席卷而去。尽管如此,墓里的宝藏依然让人瞠目结舌,镶嵌着宝石的流光溢彩的百宝箱、精雕细琢的国王宝座、纯金打造的王冠等,还有一辆外表包裹着黄金的古代战车。人们还发现了两尊真人大小的乌木镀金雕像,很多学者都认为这就是图坦卡蒙本人的形象。这两尊雕像面目清秀,神采飞扬,在细节地方尤其传神,不禁让人感叹古埃及艺术家们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

直到此时,他们还没有找到法老的棺木。这时,有人发现墓室后墙上有一块地方颜色异常,两边还有两尊持矛武士金像,仿佛在守候着什么。卡特微微一笑,对助手们说:“看来,他就在里面了。”

墓室的第三道门很快就被打开了,一座绘满五彩斑斓壁画的木乃伊墓室出现在人们眼前。壁画上,古埃及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着他们深信不疑的故事:高贵的图坦卡蒙法老死后与地狱诸神——奥西里斯、阿努比斯、伊西斯来往的情景,图坦卡蒙像他自己希望的那样获得了重生。

墓室中安然摆放着一件庞然大物,那是一口镶嵌蓝瓷的硕大包金木棺,它几乎占满了这间墓室。卡特和助手们打开了第一层棺木,又一层棺木出现在人们面前。然后,棺木又被打开,如此往复,一直到第四层的时候,人们才看见了黄色石英岩棺材下端的一尊女神像,她张开双臂和双翅,以勇往直前的姿势托住棺脚,仿佛要用尽所有的力气保护法老的尸身。

人们没有顾忌这个勇敢的形象,而是毫不犹豫地移去棺盖。是的,卡特的考古已经进行到最后一个关口,哪怕死神就在眼前,他也要完成这最后的揭幕。棺木上的包布被一层层揭开,一具人形的木质金像棺木出现了,上面覆盖着图坦卡蒙的头像,年轻法老眼睛是黑曜石的,眉和眼睑是青石玻璃的,他目光炯炯而威严,似乎在嘲弄每一个惊扰了他恬静睡眠的人。这就是日后在所有的埃及文物展览中最著名的头像。

金像棺木下并没有出现木乃伊,而是又一具人形镀金木棺。卡特将棺盖打开,里面出现一个用布包裹的长形物。难道这就是木乃伊?连卡特都有点紧张起来,他颤抖着双手,和助手们小心翼翼地将布包层层打开。人们不禁哑然失笑,原来里面还有一具纯金人形棺。金棺开启,久违的法老躺在宝石和护身符的中央,脸上覆盖着另一个黄金面具,在他的胸膛上还摆放着花圈。在以后的小说和电影里,人们为他这个悲哀的姿势演绎了更多更加悲哀的传奇故事。恶毒的死亡诅咒

然而,图坦卡蒙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1922年11月26日,就在卡特的挖掘工作抵达了陵墓前厅的时候,两座高大的雕像吸引了他的注意。它们显然是这座大厅的守护者,雕像背后写着第一个警告:“我是图坦卡蒙国王的护卫者,我用沙漠之火驱逐盗墓贼。”卡特笑了笑,挥手示意助手们继续。

第二天凌晨,一条眼镜蛇闯进了卡特的住宅,将他的幸运鸟金丝雀咬死了。传说眼镜蛇是古埃及法老的守护者,一些人劝卡特就此罢手,因为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卡特没有被这条蛇吓住,依然坚持最彻底的挖掘。↓图坦卡蒙金棺(局部)

它由450磅纯金制成,与著名的图坦卡蒙黄金面具一起,成为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几天后,人们将法老墓室中一块碑记的内容翻译出来,一条令人毛骨悚然的咒语出现在眼前——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这是第二句警告。读了这条咒语,卡特仍是笑了笑,他的资助者卡纳冯伯爵也对此不屑一顾。然而,4月4日凌晨2点,卡纳冯去世了。

众多离奇的死亡还在继续。卡纳冯死后不久,他的老朋友、美国铁路业巨头乔治·杰戈德也前往埃及。他来到这里,一方面是想看看举世瞩目的金字塔和图坦卡蒙墓,另一方面是想探究一下卡纳冯的死因。卡特领着这位百万富翁在图坦卡蒙墓里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然而,第二天清晨,杰戈德也和他的朋友一样无缘无故地发起了高烧,之后猝死。1926年3月,法国埃及学家乔治·贝内迪特在参观了图坦卡蒙墓之后摔了一跤,然后死去。截止1930年底,已经有22位与图坦卡蒙墓有过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死于非命,而其中直接参与过陵墓挖掘的就有13人,这可是欧洲人最忌讳、最恐慌的数字。难道真的是法老的咒语夺去了他们的生命?

时间在人们的疑虑中不断前行。很多人依据墓中的线索探究法老的死因,更有一批人则在探索那些“受到法老咒语诅咒”而死去的人的死因。转眼到了1989年,美国考古学家肯特·威尼斯在帝王谷中发掘了一座编号为K-V5的陵墓。尽管陵墓早已被盗掘一空,但人们在此却有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座黑暗而潮湿的陵墓中,随处可见一团团奇怪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一些来历不明的致命真菌,它们不需要氧气,以木乃伊和陪葬的食物为食。

据记载,在图坦卡蒙墓的发掘现场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的致命真菌。专家们推测,就是这些看似渺小的东西,夺走了卡纳冯以及更多受害者的生命。发掘K-V5的考古者们却没有一个死于非命,因为他们在最初进入墓室的时候,都穿戴上了用于防护的服装、面罩、手套等。科技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了隔离的重要性。↓图坦卡蒙黄金座椅满满的爱,泰姬陵

300多年前,美丽的阿姬曼·芭奴死在陪伴帝王南征的路上。然而,22年以后,她的美丽却在一座伟大的建筑上获得重现,这就是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的象征,是伊斯兰建筑的杰出代表,更是一段传奇爱情的见证。用陵墓来珍藏爱情

2007年7月7日,最新的世界七大奇迹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诞生了,印度泰姬陵名列其中。她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的陵墓。

据说芭奴美貌绝世,性情温柔,多才多艺。21岁时,这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美女嫁给了当时的贾汗吉尔皇帝的三王子库拉姆。从此,芭奴的美貌和温柔成了库拉姆一生温柔的寄托,无论库拉姆到哪里,即使是险象环生的战场,她都如影相随,同甘共苦。1628年,库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王位,他给自己取名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芭奴也因此得到宫中最高头衔——大穆塔孜,也就是皇后。沙贾汗还封她为“泰姬”,意为宫廷的皇冠。婚后18年岁月中,芭奴共为沙贾汗生下14个子女,存活的只有4男3女。1631年,39岁的芭奴在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沙贾汗伤心欲绝,为了表达悔恨与思念,皇帝决定在亚穆纳河右侧为爱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泰姬陵基座

同年,泰姬陵动工了。从此,亚穆纳河畔有了一位美人站立于此,洁白莹润,秀眉颦蹙。痴情的皇帝还打算在河对面再为自己修建一座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两座陵墓以半黑半白的大理石桥连接,象征自己的灵魂穿越阴阳两界,与爱妃相对而眠。只可惜他的梦想因宫廷政变戛然而止,就在泰姬陵完工不久,他的儿子篡夺皇位,把沙贾汗囚禁在泰姬陵对面的阿格拉堡。此后整整8年,在阿格拉堡宫殿里每个寒冷的月夜中,沙贾汗总要痴痴地凝望远处的泰姬陵。

虽然这位多情的皇帝没有完成自己的完美爱情,可是他主持修建的这座陵墓却被称为古印度 “最完美的建筑”,泰戈尔称她为“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飞蛾扑火,极尽奢华

在印度,你随处都可见到泰姬陵的身影。有时她的剪影是某个饭店的标志,有时她是某种服装的品牌,甚至一种印度出产的酸辣酱也以她为商标,后世的人们喜爱她的传奇、精致和美丽。虽然泰姬陵的形象早已被人定义为完美无瑕,可当你真正来到她身边的时候,还是会惊艳不已。

在其修建的22年中,恒河的支流亚穆纳河之滨汇集了来自印度各地的能工巧匠,甚至一些中东和其他伊斯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也被招募到这里。最后是土耳其建筑师乌斯塔德·伊萨集中大家的智慧,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是多个方案杂糅的结果,突出体现了伊斯兰建筑的特点,还包含着波斯、土耳其、西欧等地的建筑风格。还有人说,在泰姬陵开工的那段时间里,每天几乎有2万人同时在工地上劳作。沙贾汗还命人从世界各地挑选精美的宝物作装饰,如巴格达的红玉髓、斯里兰卡的天青石、阿拉伯海的珊瑚、欧洲的玉髓,甚至还有中国的绿松石和水晶。

这种世间绝无仅有的豪华耗尽了莫卧尔王朝国库里所有的储蓄,因此,泰姬陵建成之后,王朝随之崩塌。可以说,这是一座以爱情对抗现实和历史的建筑,通过它的耸立,沙贾汗将自己的爱情扩大到无限和永恒,也由此走向了彻底的燃烧和毁灭。惊世一瞥

这是一座集智慧和美丽于一身的建筑。虽然泰姬陵作为伟大建筑显得仪态万方,可当我们把它描述于纸上的时候,必须用一系列数字而不是美丽的辞藻来展现她的造型以及建筑工艺。

这座长方形的陵园约长576米,宽293米,总面积17万平方米。四周用红砂石墙环绕,成为洁白建筑外美丽的一环。陵园共分为前后两个庭院:前院遍植参天古树、奇花异草,开阔幽雅;后院面积最大,一个十字形的宽阔而澄清的水道交汇于方形喷水池。喷水池中设有一排排喷嘴,喷出的水柱交叉错落,如游龙戏珠。后院中的主体建筑就是泰姬陵的陵寝。

整个陵寝全由洁白的大理石筑成,基座为正方形,高7米,长宽各95米。基座上的房屋建筑总高74米,大概相当于20多层楼的高度。墓中央的穹顶高耸饱满,下部为八角形陵壁,东西两侧是相互对称的清真寺和答辩寺,四角各有一座塔身稍外倾的圆塔,以防止塔倾倒后压坏陵体。

当时,沙贾汗为了建造这座陵寝,曾召集来自全世界的工匠,据说陵寝内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是由从中国来的工匠雕刻的。中央墓室放置着泰姬和沙贾汗的两具石棺,石棺上宝石闪烁,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种价值连城的宝石镶嵌出了精致的茉莉花图案。不过,据说泰姬和沙贾汗并没有安睡在这两具棺木中,因为真棺安放在地底下的另一间地下室内。

泰姬陵的大门外别有一番天地,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处精心搭配的地方,那么泰姬陵无论多么精美,也将缺乏一种灵动之气。在泰姬陵外,设计者毫不吝啬地把几汪清水巧妙地铺展在她的面前,使这位美人一下子就有了飘逸与清丽之气。一条水道宽阔清澄,水道两旁种植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远处望去,泰姬陵倒影在水池中央,或舒或展,或静或动,犹如天上宫阙。

沙贾汗曾经夸下海口:“如果人世间有天堂与乐园,那么泰姬陵就是这个乐园。”的确像他描述的那样,从外表上看,这座全部由纯白色大理石建造成的陵墓,在一日之中会随着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时阳光强弱的不同而变幻不同的色彩。早上朝阳初升,泰姬陵被抹上一抹红晕,似羞红少女朦胧而清新;到了正午,印度上空灿烂的阳光将泰姬陵照射得通体发白,似坚贞而坦荡的情人;随着阳光一点一点偏西,泰姬陵又逐渐由黄色变为红色,再变成淡淡的紫色,蓝色,直到被夜色收留和掩藏。如果你在一个恰好有月光的晚上来到泰姬陵的话,那将有幸目睹一个绝世奇景。据说月光下的陵墓会变成银白色,上面点缀着蓝色的荧光。自2004年11月27日开始,泰姬陵有条件地对游客开放夜游,门票高达1500卢比,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早中晚游览票价不一样的景点。↓泰姬陵中央墓室

沙贾汗的石棺放置在他妻子的石棺旁,两具石棺皆为白色大理石制作,上面嵌满宝石花卉。美丽带来的厄运

作为一滴爱的泪珠,泰姬陵终于在开工之后的第二十二年建成了。然而,她的命运也和她所埋葬的皇后一样坎坷,她所有的厄运都来自于她的美丽。

在泰姬陵建成约1个世纪之后,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印度一些主要古建筑都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德里红堡曾被改建为兵工厂,阿格拉堡曾被征用为军营,西坎德拉花园成了英国工程师的“疗养所”,而轻灵美丽的泰姬陵竟然改成了舞厅。入侵者不仅将肃穆的灵堂开辟为娱乐场所,还把铁锤、凿子带了进去。酒足饭饱之后,他们便会以前所未有的贪婪敲凿陵墓上的宝石和珍珠。不过,与孟加拉总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划的阴谋相比,这些强盗们零敲碎打的偷窃显然不足一提。19世纪30年代,这位总督谋划拆除当时疏于管理、杂草丛生的泰姬陵,甚至连施工机械都已经开进了陵园。可是后来因为从德里红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买主,拆除的计划才被作罢,泰姬陵总算躲过死劫。

印度独立后,泰姬陵从皇家陵墓成为普通印度人都可以游览的景点。但无休止的低水平开放使泰姬陵很多地方都遭到了破坏,而且这种破坏还是不可修复的。例如陵墓的大理石台阶已经磨损并出现裂痕,就连那些精美的雕刻和宝石镶嵌,也在一遍遍的抚摸中失去了原来的光彩。另外,在印度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中,泰姬陵的美丽也无法避免地受到环境恶化的玷污。由于周围工厂排放大量有毒气体,在泰姬陵附近的区域里,曾经多次降下酸雨,这让原本洁白的大理石面上出现片片黄斑。凡是热爱泰姬陵的人都说,泰姬陵在哭泣。

大概从1995年开始,印度政府宣布了10条保护泰姬陵的计划,其中有一条是规定在泰姬陵周围地区行驶的车辆要使用低铅汽油。第二年,希腊音乐家雅尼在这里举办了一场音乐会,虽然现场效果很好,但是专家们认为此次活动的声音震颤和光照破坏了泰姬陵的建筑,从此以后,印度政府一般不再批准在泰姬陵举办大型活动。

后来泰姬陵的污染问题逐渐得到缓解,可她又被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盯上了。由于印巴冲突,一些极端分子扬言要将她作为袭击目标。为此印度安全部门曾一度用黑布蒙住了泰姬陵,还调动了特种部队前来保护,以对付可能的“空中打击”。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却因美丽而多遭劫难,芭奴皇后虽然不可能永生,但愿泰姬陵可以躲过劫难而永存。

↓泰姬陵是古代印度建筑的杰作,更是一段深宫中浪漫爱情的见证。白色陵身,水中倩影,这已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经典画面。征战之王亚历山大葬身何处

亚历山大是一位伟人,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征服世界的旅途中,似乎只有这样险象环生的生活才能让他找到存在的意义。后来,有很多人也像他一样穿梭在亚非欧那些他曾走过的广阔土地上,但这些苦苦追寻的人只是想找到他的陵墓而已。死后喧嚣不息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猝死在巴比伦,一个伟大的时代随着伟人的死去而终结了。但是,传奇没有终止,故事还在继续。

慌乱的人们开始争夺帝国的王位,亚历山大苦心经营的帝国分崩离析成了三个国家。当硝烟散尽时,帝国的儿孙们终于可以在自己争得的土地上安心地喝上一杯葡萄酒了。此时,他们才想起可怜的父亲至今还躺在巴比伦的地下宫殿里。

这是一具经过了特殊防腐处理的尸体,已经永离人世的亚历山大看上去如此冷漠与孤独。人们意识到,如果谁拥有了这具尸体,就会被看成是帝国名正言顺的继承者。于是,新一轮的争斗开始了。

按照马其顿王室的规矩,亚历山大的尸体要由卡山德护送前往马其顿的王陵谷,在培拉举行葬礼后,再安葬在古都埃盖。但是,长长的送葬队伍从一开始就不断受到骚扰和拦截。最后,谁也不知道这支队伍到底去了哪里,他们和亚历山大大帝一起消失了。亚历山大城中的陵墓

没有人知道是谁抢走了国王的尸体。历史的迷雾如同一件厚重的外衣,包裹着公元前那段迷乱而艰辛的岁月。几个月之后,远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那里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座宏伟的亚历山大大帝陵墓,陵墓里放着亚历山大金棺。伟大的征战之王似乎可以真正安息了。

然而,这里还不是故事的最后终结。在不断被演绎和重复的传奇里,人们听到了恺撒的名字。

恺撒来到埃及的时候,对随从们说:“我要去看一位老朋友。”人们很惊奇地看到他居然走到了亚历山大的陵墓面前。守灵人虔诚地告诉他:“你可以进去,但此地不能久留。因为陵墓里漆黑幽深,只有在大晴天日光垂直照射时才能进去,而且只能待两三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就会迷路死在里面。”

恺撒摇了摇头,拿起火把走上前去。可是刚走到墓室门口的时候,火把就不明原因地熄灭了。恺撒又试了几次,依然如此。也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亚历山大的魂灵,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眼前的陵墓忽然变得通体透明,迷宫一样的道路被照得清清楚楚。恺撒顺利走了进去,并如愿以偿地在里面待了很久。

另一个人是屋大维,据说他拜见亚历山大的时候激动地亲吻了他,就是那次亲吻,不小心弄坏了亚历山大的鼻子。

然而,这座传说中曾经盛况空前的陵墓却无端地消失了。有人说是海水吞没了它,也有人说是异教徒破坏了它。但是,考古学家们在亚历山大城里寻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能证明它曾经存在过的证据。↓亚历山大头像大手笔墓葬——秦始皇陵

中国5000年文明史中,留下的帝王陵寝何止百千,而最著名的绝对当属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寝——秦始皇陵。气势雄伟的巨大封土堆,8000强秦兵马俑,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始皇帝所用的棺椁……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后人产生无限遐想。帝陵盛景

秦始皇,姓嬴名政,战国末年,他统帅秦国百万雄兵一举荡平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秦始皇自比功高三皇五帝,选择了“皇帝”的称号,即位之初就开始为自己修建规模庞大的陵寝“骊山陵”,准备死后继续享受奢华的帝王生活。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区骊山北麓,这里绝对称得上是一处修建陵寝的宝地,从风水学上讲,它背靠高高的骊山,面前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开阔,清敞明亮。陵墓的建造历经36年,最多时曾征发72万人一同劳作,终于修成了这座空前绝后的皇帝陵。秦始皇陵是包含有地上与地下建筑的巨大综合体,目前明确陵园面积218万平方米,墓地面积22万平方米,规模之大,是古今中外任何其他墓葬都无法相比的。

高大的封土堆在陵园内最引人注目,远远望去犹如一座高耸的山岭。封土底部近方形,现存高度约8 7米,而据《汉书》记载,秦始皇陵封土的原高“五十丈”,底部周长超过“五里”,换算一下,竟然是一个底部周长约2000米、高达115米的土山。而且这座巨大的土山完全是由人工一层层夯筑起来的。那密集的夯打印记,至今清晰可见。封土的最初形状类似倒扣的斗,由上至下又分成三级阶梯。秦人有在墓上种植树木表示等级的习俗,文献记载秦始皇陵上也曾遍植松柏。“事死如事生”

这座郁郁葱葱的巍峨高山还只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紧邻封土的北侧发现有一座方形的建筑基址,这里可能是秦始皇的“寝殿”。先秦时对待帝王的陵寝讲究“事死如事生”,也就是要按照他生前的生活在死后继续照顾他。“寝殿”里就是仿照秦始皇生前所居住的宫殿来布置的。不仅如此,每天都有专门的官员为他准备服装饮食,每逢祭祀的日子,秦二世就会带领着百官在这里祭拜始皇帝。“寝殿”西北还有大片的建筑遗址,应该也是供始皇帝灵魂所使用的各式地上宫殿。虽然这些宫殿现在已经泯灭无存,但是它们所使用的部分精美构件却被保存下来,这其中就包括被称为“瓦当王”的夔纹大瓦当。望着这枚直径达到61厘米的巨型半圆瓦当,人们不难想象当年的宫殿是何等壮丽辉煌。

寝殿的东北是一块被围墙圈起的区域,目前还不清楚里面埋藏着什么,但有人推测,这里是被秦二世胡亥所杀的始皇帝后宫嫔妃们的茔冢。

封土、宫殿以及这片区域又整个被一堵围墙环绕起来,构成了秦始皇陵园的内城。在内城的西墙外,也有一片面积庞大的建筑基址,这里出土了大量陶甑、陶盆等炊煮饮食器,通过上面的铭文可以知道它们都归属“骊山飤官”,它的主要职责就是每天准备精致的饮食,送入“寝殿”供始皇帝的灵魂随时享用。内城之外还筑有一道外城墙,就构成了内外两重城墙的陵城结构。城墙的四角筑有高高的角楼,城门两旁则筑有高大的门阙,总之一切都要与始皇帝经天纬地的功勋相匹配,一切都追求着空前绝后的雄伟壮丽。↓秦始皇陵

建于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是中国第一个规模比较完整的帝王陵。凌乱的陪葬墓

陵城之内也并非始皇陵的全部,城外的北、西、南三侧都发现了与秦始皇陵相关的各种遗迹,但最重要的发现无疑在陵城的东方。在陵城以东约350米的上焦村附近发现了17座一字排开的秦墓,发掘结果令人惊诧不已。

从形制上看,这批秦墓都具有很高的等级,皆使用带墓道的“甲”字形墓穴,墓内棺椁俱全,甚至还随葬有金器与铜礼器。但是墓中的尸骨却凌乱不堪,墓主人下葬之时有的已经身首异处,有的肢体不全,还有些是被肢解以后随便抛撒在棺椁内外的。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形呢?专家们推测这些可能是被胡亥杀害的秦国王子公主们的墓葬。秦始皇在出巡途中毙命以后,留下遗诏传位于长公子扶苏。为争夺帝位,随行的公子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篡改了始皇帝诏书,并下令扶苏自杀,从而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秦二世。即位后他处心积虑巩固自己的位子,不但处死了许多大臣,还下令屠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始皇帝陪葬,这些秦墓中凌乱的尸骨记录了那场残忍的杀戮。此外在一座挖掘完成但未安葬死者的空墓中还发现有挖墓人烤火取暖的痕迹,而文献记载对王子公主们的杀戮正是发生在冬季,这也验证了专家的推测。↓秦始皇陵兵马俑

规模庞大的兵马俑坑,陶俑阵列有序,军容鼎盛,是秦人遗存给我们的珍贵文物。↓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的安车地下的强秦兵团

继续向东,在距秦始皇陵约1.5千米的西杨村,则有一项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重大发现——兵马俑。1974年3月,西杨村村民在挖井时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瓦神爷”,2200多年前的地下军阵由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目前共发现兵马俑坑三座,另有一座未建成的俑坑。俑坑为多条庞大的地下木构架巷道结构,其中共发现8000多件与真人真马一般大小的陶俑与陶车马,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些披甲束发手执兵器的陶俑不但高大健硕,而且五官清晰表情丰富,8000件陶俑中竟然没有发现一例面貌相同的,仿佛就是8000名活生生的战士正在展示大秦的军威。

兵马俑是研究秦朝军事情况的珍贵材料,从陶俑的姿态与所持武器看,又可分为弩兵俑、步兵俑、车兵俑、骑兵俑与指挥作战的将军俑等等。他们的排列并非随意而为,而是一支组织严密、排列有序的大军,各个军种互相护卫,统帅所在的指挥部位于军阵后方,军士们面东而立,仿佛正在等待出征的命令。面向东方的帝国与皇陵

鸟瞰秦始皇陵的整体布局,高大的封土、宏伟的地面建筑、各式陪葬墓以及守卫陵寝的兵马俑组成了气势恢宏的帝王陵城。有文献记载始皇帝陵寝的布局模仿了当时的都城咸阳,虽然陵园南北向较长而东西向较短,但是陵园的总体方位应该是坐西朝东的。

秦国建立于西北,始皇帝向东征伐六国而一统天下,所以面向日出的东方被定位帝国的正方向,都城咸阳同样是坐西朝东的。而且经过考古发掘,在辽宁省绥中县的海滨发现了秦始皇的行宫遗址以及矗立在海中的由巨大石柱构成的石门,这里被认为正是秦帝国的“国门”所在,即整个帝国都朝向东方。所以秦始皇为自己所准备的帝陵同样坐西向东,意在死后仍能面向东方,带领最精锐的战士千万年地统治帝国广袤的国土。↓灰陶跪射武士俑始皇的宝藏

始皇帝气魄雄伟的陵寝中到底埋藏了多少珍奇异宝?虽然现在地宫尚未开启,但仅是在陵园中发现的珍宝,就已经足以震惊世人!

这些宝藏中又以在封土西侧发现的铜车马最为著名。目前发现的铜车马共有2组,都是驾4匹马,车、马、驭手俑栩栩如生。铜车马为真实车马的1/2大,它们的主体是用青铜铸造而成的,而在真实车马上使用的铜饰件,铜车马则使用黄金或鎏金制成。前一辆车车厢较小,为敞开式,车上树立着高大华丽的青铜伞盖,乘坐这辆车时要站立在车厢内,所以名为“立车”,它是供秦始皇检阅军队或领兵征战的战车。后一辆车的车厢则比较大,呈椭圆形,而且是有顶的全封闭车厢结构,四面有窗可以通风,它是用来供秦始皇在旅行途中乘坐,可以随时坐卧休息,名为“安车”。健壮的马匹,精美的马车,耀眼的饰件,使我们仿佛亲见始皇东巡车队的辉煌。但也有学者指出,这2辆精美的铜车还只是为秦始皇随葬的庞大车队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供始皇帝乘坐的,始皇帝的座驾可能是由6匹马驾驭,全车用金银制成。不管怎样,铜车马是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最完整最华丽的先秦车马形象,也是国宝特级文物。

不仅是铜车马,在陵园范围内还不断有惊人的发现陆续面世。1997年,在封土南面通过打探发现了一个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的特大型陪葬坑,其规模与兵马俑一号坑大致相当,内部亦采用木构架巷道式建筑。通过在陪葬坑中部的试掘,出土了一批巧夺天工的以铜丝编联的石质甲胄,这也是首次发现此类文物。甲胄是古代战争中用来防护的装备,以甲护身,以胄护首。早期的甲胄是由皮革制成的,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武器越来越锋利,也就对甲胄有了更高的要求,逐渐改为使用金属材质。而始皇陵出土的这些石质甲胄应该是随葬使用的冥器,并不用来穿着战斗。从形式上看,它们大部分还是仿造皮甲制成的。其中首次发现了秦代的鱼鳞甲,甲片圆滑饱满,扣合紧密,十分美观精致,而且更加牢固,它可能是秦军已经开始部分使用金属甲衣的反映。除了人穿着的甲胄外,陪葬坑还发现有供战马披挂的大型马甲。

以甲胄陪葬坑的发现为线索,考古队在其周边展开了仔细探查,很快又有一座“凸”字形陪葬坑被发现,它同样建筑有木构巷道结构。在这座陪葬坑中发现了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园中出土的最大的一尊青铜鼎,高61厘米,重达212千克。有趣的是,在此坑中还出土了11座与兵马俑风格截然不同的陶俑,它们摆出各异的形态,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演出。专家们认为这些陶俑反映了秦代“百戏”的场面。百戏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都非常流行的杂耍表演,其内容五花八门,包括爬竿、技击、角力、猴戏、说唱等等,是当时主要的娱乐活动。那么这些陶俑应该就是为秦始皇在阴间进行表演的古代艺术家了。

除此之外,陵园中还发现有青铜禽鸟塑像、文官俑等珍贵随葬品,而且新的发现仍层出不穷。从这些精美绝伦的随葬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当年的穷奢极欲以及古代工匠们的独具匠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