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微课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4 18:03:32

点击下载

作者:丘丽云 黄荣斌 刘艳 邓晓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学基础(微课版)

经济学基础(微课版)试读:

前言

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问题。经济学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构成了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了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改善这种机制运行的途径。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还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其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不断地得到加强。

中国已经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机制不但成为主导中国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迸发出了学习经济学知识的热情。

综合而言,学习经济学课程的意义在于:

第一,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学习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比其他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方面更有效率。

第二,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理性的选择。在人的一生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进行其他活动,我们经常都要面临选择的问题,而经济学的本质是有关选择的科学,学好经济学,我们可以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第三,经济学知识既是经管类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也逐渐成为当代人士必须掌握的一门社会知识。从理论上来说,经济学是学习经管类其他研究领域,如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的基础,甚至可以被引入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之中。而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则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理论研究和经济管理工作者的实践当中。《经济学基础(微课版)》一书是2016年广东省本科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改革项目“大学本科西方经济学教材创新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们教学团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各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经验后的一次创新尝试。本书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参考了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系统地梳理了各个学派的经济学理论,并加入大量时效性强的经济数据和案例,使学生从总体上掌握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力求突显以下特点:

第一,内容简明易懂。基于对学生专业背景广泛、理论教学学时缩短等原因的考虑,我们在经济学基础的教学中强调基本概念及对市场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因此,本书在内容上进行了简化,对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一般均衡分析等理论分析的内容进行了缩减。

第二,案例新颖。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授课中非常重要,因此编者主要收集了我国近几年的资料,并进行了案例编写,以确保案例的新颖性和典型性,也使其更接“地气”。

第三,专栏、案例与拓展资料相呼应。教学中穿插专栏,既有严谨的数学演算,又有趣味性说明,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以增强学生对重点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课后的案例与拓展资料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是针对知识点的运用给出翔实的补充资料,以增强本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第四,重要知识点均配有微课教学视频。学生可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观看微课视频并进行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在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有助于推进实验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方法在经济学课堂上的应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第五,配套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组织编写了教学大纲、教学案例、题库,配备教学视频和学习网站等,内容实时更新、与时俱进,以便更有效地扩充经济学的基础内容,强化内容的理论性和前沿性。

本书是由丘丽云、黄荣斌、刘艳和邓晓锋编著。其中,丘丽云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第一节~第四节、第十章的第二节、第十一章;黄荣斌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二章;刘艳编写第一章、第四章的第五节和第六节、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的第一节;邓晓锋编写第五章、第十章的第三节。在微课教学视频的录制过程中,除上述人员参加外,李景睿也参与了教学视频的录制工作。本书是教学团队集长期教学和科研的心血之作,并得到了所在单位同仁的大力支持。感谢单位同仁在各项重要事项上给予的建议和帮助,感谢林怡、杨宇健等在微课及课件制作中的辛勤付出。编者2018年3月| 第一章 | chapter 01|导言

经济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学习它有什么用?这可能是初次接触经济学的人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并非简单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真正的经济学家是如何看待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指出:“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方法和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说来,不是想成为经济学家的人才有必要去学习它,而且经济学知识也不会是直接告诉我们致富的点金术。相反,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知识,人人都可以学习经济学,并借助经济学的分析思维和视角,帮助我们了解复杂的经济社会运行过程,科学地进行经济行为选择。正如道格拉斯·C. 诺思(Douglass C. North)所言:“经济学家不能够告诉人们他们应该做什么,他们只能揭示各种不同变量的成本与利益,以便使民主社会中的公民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  第一节 经济学的内涵

1经济社会是否认可自私自利的行为?一、经济学的内涵

关于经济行为选择的问题是如此常见和重要,以至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时刻置身于各种选择当中。而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的科学。因此,经济学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掌握。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经济学中的选择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二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Scarcity)。经济学的内涵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以持续地获得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需求来自欲望,而人类欲望具有无限性,且不断创造着新的需求,正因为如此,社会才不断进步和发展。问题是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怎样使用相对有限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的问题,就是经济学所要研究并需要回答的经济问题。

西方的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前者指人类无须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但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基于上述原因,便产生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欲望的选择问题。选择包括如下三个相关的问题。(1)生产什么(What)物品与生产多少。如前所述,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生产资源是稀缺的。首先,目的与达到目的的手段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必须在各种需求之间权衡比较,有所取舍。其次,人们还必须决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应各为多少。(2)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每种生产要素一般有多种用途,而任何一种产品一般也可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例如,同一种产品,既可采用多用劳动少用资本的方法,也可采用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生产方法。这里有一个生产效率的问题,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能够最有效率地被使用的问题。(3)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经济学所说的收入分配问题,也就是为谁(For Whom)生产的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称为资源配置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可以说,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实现有效配置的一门社会科学。二、其他相关概念1. 经济人

经济人,又称为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这一概念常作为经济学和某些心理学分析的基本假设前提。经济人假设

经济学明确提出经济人假设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前提,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正如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到的:“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之后,西尼尔定量地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个专有名词引入经济学。

关于“经济人”假设,需要强调以下两点。(1)假设人是理性的。理性是指每个人都能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的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2)经济人假设是对普遍存在的人类行为进行的一种原则抽象,不存在价值取向的判断问题。2.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为了进一步描述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引入了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的概念。要考察生产可能性边界,首先要说明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概念。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物品在某一时期内是个定量,这就意味着,为了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外一些产品生产的最大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1所示。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前,一般需做以下假设:①在一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②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③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④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生产可能性曲线把各种生产组合分为三个部分:①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下的各种生产组合是可行的但不是最大的生产组合(如G点);②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上的各种生产组合是不可能的组合(如H点);③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各种生产组合才是既可行,又最大的生产组合(如A、B、C、D、E、F点)。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关于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这两大部类的生产组合,可以有多种方式。但究竟该选择哪一种,即到底选择C点还是E点,或者AB线上的任何其他一点?这就是经济学上的选择问题。AB线还表明了,多生产一单位资本财货要放弃多少消费品,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消费品要放弃多少资本财货,因此,又称为生产转换线。

需要注意的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生产资源供给的变化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发生变化。  第二节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被认为起源于古希腊的家政管理。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他认为,经济一词应包括两个内容:①研究家庭关系,除夫妻关系外,主要是研究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②研究致富技术。《国富论》简介1. 亚当·斯密和《国富论》

公认的经济学鼻祖是英国伦理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年)。斯密最主要的著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在书中他阐述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亚当·斯密对“看不见的手”是这样论述的:“当每一个人企图尽可能地使用他的资本去支持本国工业,从而引导那些工业使它的产品可能有最大的价值时,每一个人必然要为社会年收入尽可能大而劳动。的确,他一般既无心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能促进多少。他宁愿支持本国工业而不支持外国工业,只是想要确保他自己的安全;他指导这种工业使其产品能具有最大的价值,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2. 克拉克与边际分析法

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就以“边际生产力论”分析了微观的分配问题。现在,边际分析已成为现代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概念,被极为广泛地使用于经济学教科书和经济学论文,以至于如果离开“边际”,就无法展开经济学的分析。3. 马歇尔和《经济学原理》

对微观经济现象作出最系统、最完整分析的是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在书中,马歇尔分析了需求和供给的特点和规律,并将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他所提出的由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经济学中微观部分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4. 罗宾逊等人对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美国的爱德华·哈斯丁·张伯伦(E. H. Chamberlin)进一步研究了垄断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生产者行为,形成了“厂商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经济学微观研究部分的内容。但就整个微观经济学研究体系而言,仍然以马歇尔理论体系为主。另外,1930年以后,希克斯(John Hicks)、莱昂·瓦尔拉斯(Leon Walras)、维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进一步补充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也是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总结与发展。当然,伴随着博弈论、产权理论、信息经济学等新兴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兼容并蓄,继续完善。二、经济学的发展

在微观经济学作为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时期,多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认为商业周期难以避免,经济在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巧妙调节下会自动恢复均衡。但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观点难以解释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同时也无法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在这一经济背景下,经济学家纷纷反思传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政策主张。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大萧条提出了创造性的经济解释与政策主张,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实际上,宏观经济学术语作为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的术语在教科书中被首先使用,是在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Kenneth Ewart Boulding)的《经济分析》一书中。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并大致可以将其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 第一阶段:早期宏观经济学时期(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在第一阶段中,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经济学家在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时候,初步使用了一些总量经济概念,并采用全社会加总数和平均数的简单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在1662年出版的《赋税论》被公认为是以宏观经济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著作,该著作对人口、财产、劳动收入与一国财政收支的关系进行了理[1]论考察。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在1758年出版的《经济表》中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把国民财富产生和增加的源泉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此后,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从更广泛的领域探讨了国民财富的形成与增长问题。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考察了国民财富的增长问题以及总收入与纯收入问题,并对货币流通量变动与物价波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 第二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时期(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30年代)

从19世纪晚期开始,资本主义逐步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经济危机频繁出现,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研究内容看,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学主要集中于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上,形成了多种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的宏观经济学说。例如,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等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将总量分析与动态过程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宏观动态均衡理论。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将其经济周期理论建立在创新学说上,强调创新使资本主义经济从均衡走向失衡,又从失衡恢复到均衡。以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阿瑟·塞西尔·庇古(Arthur Cecil Pigou)、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为代表的英美经济学家对货币流通数量与物价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在国民收入研究领域,美国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威斯利·C. 密契尔(Wesley C. Mitchell)等学者将国民收入及其变动与经济周期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3. 第三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60年代)

直至20世纪最初30年的宏观经济学都不涉及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问题,坚持经济和谐的古典观念,坚信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功能,从而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而这一时期经济大萧条的持续,改变了人们对经济运行规律的传统认识,也使得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在宏观经济研究和政府决策领域取得主导地位。凯恩斯从社会总需求入手,探寻了大萧条产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因此,凯恩斯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是从宏观经济层面上展开,也被称为“有效需求理论”。

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难以解释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滞胀”局面,也未能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因此在宏观经济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中,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1)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复兴。尤其是以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为代表的货币主义逐步发展成为凯恩斯经济学强有力的挑战者。此外,阿萨·林德伯克(Assar Lindbeek)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和混合经济模型、熊彼特基于创新理论的周期理论、康德拉捷夫(N. D. Kondratieff)和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的长周期理论等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2)凯恩斯派宏观经济理论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和埃弗塞·多马(Evsey David Domar)等经济学家在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长期化的过程中,不仅从总需求方面做了补充,也重视总供给因素;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阿瑟·奥肯(Arthur M. Okun)等人对价值判断和伦理标准的强调,使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增添了规范经济学色彩。(3)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非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互相渗透。经过较长期的论战与交锋,双方开始互相吸收对方的合理部分,互相渗透和影响,两派在货币因素的重要性、失业问题的顽固性、国家长期规划的作用、浮动汇率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当然,两派[2]的分歧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论战仍在继续。4. 第四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宏观经济学在以下四个方面获得了新进展。(1)凯恩斯主义者在进一步吸收理性预期学说等非凯恩斯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凯恩斯主义。(2)非均衡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凯恩斯主义把凯恩斯主义作为非均衡理论的一种加以继承与发扬。(3)经济增长的研究视野进一步扩展。例如,人力资本与技术因素、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得到确认。(4)政府失灵问题引起关注。斯蒂格利茨等学者从金融政策角度对金融管制与反管制金融政策的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布坎南等学者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说明了政府失灵。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西方经济学按照其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研究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rcoeconomics)。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或家庭、厂商,以及单个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大体上可归为以下三类。(1)消费者个人的经济行为,如消费者如何在收入既定时选择需要购买的商品数量。(2)厂商个体的经济行为,如厂商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选择生产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才能保证获得利润。(3)单个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经济行为如何决定单个商品(包括生产要素)的供给量、需求量、价格等经济变量。

由于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消费者和生产者处于买卖的不同地位,因此,微观经济学对单个市场的分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研究消费者作为产品需求方和生产者作为产品供给方的产品市场上,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另一部分是研究消费者作为要素供给方和生产者作为要素需求方的要素市场上,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决定的。

由于以上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都需要通过市场的价格功能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微观经济学又可以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等。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或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即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产出水平、总就业量、总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与变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政府如何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策工具有效调控经济。

根据凯恩斯的传统二分法,总产出或总收入的变动可以一分为二:一部分是长期变动趋势,即一国或地区潜在总生产能力或总产出水平的提高;另一部分是短期波动,即经济周期。前者被称为经济增长问题,后者被称为经济波动或经济周期问题。为了研究的方便,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增长问题时,不考虑波动问题;在研究波动问题时,忽略长期趋势或潜在总产出水平的变动。因此,宏观经济学研究两大主题,即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波动问题。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相辅相成,并无轻重之分。另外,也不能将宏观经济学简单地视作是微观经济学的加总。从表面上看,宏观经济活动是由微观经济活动加总累积而成的。但事实上,这种简单的加总在经济分析中是行不通的。例如,个人在收入有限的前提下,会趋向于从节俭角度来进行资源配置和消费安排。但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张节俭却不利于萧条经济的复苏和失业问题的解决。二、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的区别,使得两者的研究内容体系并不相同。1.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体系

微观经济学从价格如何影响个人需求和个人供给出发,推导出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再从市场供求的相互作用中,讨论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由此可见,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框架大致可以概括为“4个词、8个字”,即需求、供给、价格和市场,如图1-2所示。图1-2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框架

但是要强调一点,微观经济学这种以微观个体经济行为为出发点,分析经济问题的思路不仅仅适用于产品市场,也适用于生产要素市场。两个市场之间关系紧密,可以用图1-3来说明。图1-3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在图1-3中,左、右两个方框各表示公众(消费者)和企业(厂商)。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分别以产品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产品市场上,又分别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图中的上、下两个椭圆各表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图中的实线、虚线各表示需求关系和供给关系。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消费者的经济行为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如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土地等,以取得收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进而在消费中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厂商的经济行为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所需的生产要素,如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等,以进行生产,进而通过商品的出售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必须充分考虑到各个市场之间的联系。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体系

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经济整体出发展开分析。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一般围绕三大基本宏观经济目标,从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三个方面构建其内容体系。

由于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情况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福利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因此三者是封闭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目标,并贯穿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始终。宏观变量的设计是为了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整体运行情况,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基础,就是设计一定的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变量一般包括三大类:①总产出或总收入水平及其增长率,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及其变动;②总就业水平,即失业率及其变动;③一般物价水平,即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而要了解宏观变量的决定和影响过程,则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宏观经济模型。在本书中,主要以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为主,介绍了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供求模型。洞悉了一定宏观经济变量的产生过程和发展现状,即可以形成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实践加以指导和干预,以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强调一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还要进一步解决如何实现国际收入平衡的问题。  第四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分别展开规范经济学研究和实证经济学研究?

经济学所要研究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既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用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这是经济学研究中使用的一般研究方法。如果只是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即经济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其发展趋势如何,至于这种经济现象好不好,该不该如此,则不做出评价,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分析。另一种则是对经济现状及变化要做出好不好的评价,或该不该如此的判断,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分析。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举例

实证分析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规范分析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简言之,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分析则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但两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一般来说,实证分析以规范分析为指导;同时,价值判断往往产生于一定的实证分析结论。经济学的研究既需要实证分析,也需要规范分析,二者的结合运用方能确保经济研究的正确方向。二、其他研究方法1. 均衡分析

均衡(Equilibrium)是从物理学中引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均衡是表示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不同的外力作用而合力为零时,该物体所处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经济中均衡是指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又分为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与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分析则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是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全面的分析方法,但由于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市场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是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实际上使得这种分析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所以在经济学学习中,大多数采用局部均衡分析。2.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经济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又可分为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2)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3)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是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包括分析有关总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3. 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前面已经提过,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方法,即对能够反映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及其变动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总量分析还通常假定个量是已知和既定的,如宏观经济学研究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及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与失业率的关系等,但不研究单个商品价格的形成与波动以及特定商品价格变化对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等,后者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4. 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简单地说,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称为经济模型。一个经济模型是指论述某一经济问题的一个理论,如前已指出,它可用文字说明(叙述法),也可用数学方程式表达(代数法),还可用几何图形式表达(几何法、画图法)。

由于任何经济现象,不仅错综复杂,而且变化多端,如果在研究中把所有的变量都考虑进去,就会使得实际研究成为不可能。所以任何理论结构或模型,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法,舍弃一些影响较小的因素或变量,把可以计量的复杂现象简化和抽象成为数不多的主要变量,然后按照一定函数关系把这些变量编成单一方程或联立方程组,构成模型。由于建立模型时选取变量的不同及其对变量的特点假定不同,因此,即使对于同一个问题也会建立多个不同的模型。案例与拓展

拓展资料: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节选自《理解现代经济学》,钱颖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

经济学包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包括宏观、微观、计量、金融、财政、产业、劳动、环境、国际(世界)等经济学内容。关于现代经济学的概念,我们把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

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接受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是从这三个部分入手的。理解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也需要懂得这三个部分。(1)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角度或曰“视角”。这些视角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包括信息。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这种利益最大化包括利他行为。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比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2)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或基准点。这些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如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阿罗—德布罗定理(Arrow-Debreu Theorem)、产权理论中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和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都被经济学家用作他们分析的基准点。(3)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例如供需曲线图像模型,它以数量和价格分别为横轴、纵轴,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和多样化的分析工具。起初,经济学家用这一工具来分析局部均衡下的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后来又用它来分析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效果。不仅可用它来研究市场扭曲问题,也可用它来研究市场失灵问题和收入分配的福利分析等问题。

现代经济学提供的这种由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构成的分析框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并不是一些新鲜的经济学名词和概念的汇集,经济学家的工作也不是任意套用这些名词和概念,而是运用这些概念所代表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和理解经济行为和现象。本章要点

1.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行为的社会科学,它是研究个人和社会在一定的制度下,如何在满足人们需要的稀缺资源的用途之间进行配置和利用的科学。经济学是建立在理性行为假定和稀缺性规律这两大基本的前提之上的社会科学。

2. 理性行为假定是在经济活动中,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居民、厂商和政府等都充满理性,一般都被视为理性人,他们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符合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稀缺性规律是指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3. 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问题。据此,经济学又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4. 资源配置就是对稀缺资源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资源配置就是要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5.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其中,实证分析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6. 均衡分析是指由于各种经济力量相互抵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状态。

7. 经济模型是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关键概念

自由物品 经济物品 经济人 生产可能性边界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

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习题一一、选择题

1. 经济物品是指( )。

A. 有用的物品B. 稀缺的物品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 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产品效用的不同B. 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C.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D. 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

3.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 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一点表示( )。

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 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 一种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5. 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 )

A. 失业B. 通货膨胀C.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 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6.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 市场经济B. 个体行为C. 总体经济活动D. 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7. 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于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A. 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 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 关税变动对一国某一产品进出口的影响D. 某一行业中雇用工人的数量

8.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 计划经济B. 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C. 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D. 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

9. 实证经济学( )。

A. 关注应该是什么B. 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D. 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10. 下列命题中哪一个是规范分析命题?( )

A. 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 1981年失业率超过9%C. 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 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 000美元二、分析题

1. 你认为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现象还是宏观经济学现象?

2. 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1[1]厉以宁.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1[2]厉以宁.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第二章 | chapter 02|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生活中令人费解的现象有很多,有些东西很有用却价格低,有些东西用处不大却价格高,如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有些东西花费了大量的劳动但并不值钱,有些东西耗费的劳动不多却很昂贵。其实,在西方经济学中,用一个简单的供求工具就可以解释清楚。西方有一句谚语:你要使一只鹦鹉成为一位经济学家,只要教会它说“需求”和“供给”就可以了。虽然需求和供给分析远非鹦鹉学舌那么简单,但这一谚语却道出了供求分析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需求

1怎样才能形成对商品有效的需求?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需求有规律可循吗?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区别?一、需求的定义与种类(一)需求的定义

需求(Demand)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

对“需求”定义的把握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对商品的需求由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因素组成,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购买的欲望却没有购买的能力,或者虽然有购买的能力但没有购买的欲望,都不能形成对商品的有效需求。(2)需求反映了商品的价格与该价格水平上人们购买的商品数量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人们最多购买的商品数量,或人们购买一定商品数量时最多愿意支付的价格。(二)需求的种类

需求可以分为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1. 个人需求

个人需求是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2.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或家庭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总和。个人需求是构成市场需求的基础,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二、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一)需求曲线1. 需求曲线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

表2-1是假定某人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反映了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对应关系,这就是需求表(Demand Schedule)。我们把需求表中需求量与价格的对应关系用图示法表示出来,如图2-1(a)所示,通常以纵轴表示商品的价格(P),横轴表示商品的需求量(Q),根据表中所列数字,就可以在图中画出某人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就是反映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相互关系的曲线。一般来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是负的,表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负相关。有时,我们为了方便研究,常把需求曲线画成直线,如图2-1(b)所示。表2-1 需求表图2-1 个人需求曲线2. 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分为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图2-1是个人的需求曲线。为了分析市场如何运行,我们需要确定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如图2-2所示,假设这个市场只有张三12和李四两个消费者,张三的需求曲线是D,李四的需求曲线是D,012当价格是P时,张三的需求量是Q,李四的需求量是Q,则在这个0012价格下,市场的需求量就是Q(Q=Q+Q)。因此,图2-2中的D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即把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的。图2-2 市场需求曲线(二)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是负值,反映出了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依存的关系。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需求规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是一致的。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猪肉的价格上涨,人们一般会减少对猪肉的购买;反之,猪肉的价格下降,人们就会增加对猪肉的购买。

掌握需求规律要注意以下两点。(1)需求规律的前提是其他条件不变。在现实中,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很多,例如价格、收入、偏好及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等。需求规律是假定除价格以外,其他因素都是不变的,专门研究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化关系。(2)需求规律存在例外。例如,“吉芬商品”(Giffen Goods)最早是由英国人吉芬提出来的,故以他的名字命名。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人们的收入急剧下降。在此期间,土豆的价格虽然急剧上涨,但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反而增加。“吉芬商品”是一种低档商品,但低档商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这可以用后面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再比如某些炫耀性商品,像豪华轿车、珠宝等的价格已成为身份或地位的象征时,如果它的价格下跌,不能再起到显示拥有者的地位和身份时,对它的需求量反而会下降。三、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一)影响需求的因素1. 商品自身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量会上升,价格上涨,需求量会下降。这可以用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ct)和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来解释。替代效应是指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对需求产生的影响。收入效应是指因商品价格变化使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对需求产生的影响。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对于正常商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当价格变动后,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对于劣等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但吉芬品是一种特殊的劣等品,特殊性就在于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所以吉芬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2.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1)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化。如果两种商品都能满足人们某种共同的欲望,那么这两种商品就称为替代商品。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替代商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动。例如,冷冻酸奶和冰淇淋都是冷而甜的奶油食品,能满足人们相似的欲望,可以视为替代品。当冰淇淋的替代品冷冻酸奶的价格下降,人们对冰淇淋的需求会减少,反之则会增加。(2)互补商品价格的变化。如果两种商品只有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欲望,那么这两种商品就称为互补商品。当其他因素不变,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例如,汽车和汽油就是互补品,汽油的价格上涨会引起对汽车的需求减少。此外,计算机和软件也是如此。3.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它的需求就会增加,反之会减少;对于低档商品而言,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它的需求反而会减少,反之则会增加。当然,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的划分具有相对性。4.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需求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预期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现在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反之,现在则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5. 消费者的嗜好

消费者嗜好或偏好是指人们对某种商品的喜欢程度。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当其他因素不变,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就越多。例如消费者喜欢冰淇淋,他就会多买一些。

此外,人口的多少、人口的年龄结构、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气候条件与风俗习惯等也会影响商品的需求。(二)需求函数

上述五个因素是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如果把这五个因素看作自变量,把需求量看作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需求与这些影响需求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这就是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记作:d

式中 Q——某种商品的需求量;i

T、I、P、P、E——分别代表偏好、收入、该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但在这五个因素中,商品自身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此,经济学假定其他因素都是不变的,重点研究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将需求函数定义为需求量是价格的函数,则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如果需求曲线是直线形的,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就可以写成:dP=a-bQ,其中-b是需求曲线的斜率。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一)需求量变动的含义及其表现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由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在坐标图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如图2-3所示,需求数量从Q1增加到Q2是由于自身价格下降引起的,在图形上表现为从a点移动到b点,原来的需求曲线则是不动的,这种情况就是需求量的变动。图2-3 需求量的变动(二)需求变动的含义及其表现

需求的变动是指某种商品的自身价格不变,由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坐标图中,需求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图2-4所示。图2-4 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

1怎样才是有效的供给?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对商品的供给?供给有规律吗?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区别?一、供给的定义与种类(一)供给的定义

供给(Supply)是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

对供给定义的把握也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对商品的供给由厂商供给商品的意愿和供给能力两因素组成,二者缺一不可。厂商只有供给的意愿却没有供给的能力,或者虽然有供给的能力但没有供给的意愿,都不能形成对商品的有效供给。(2)供给反映了商品的价格与该价格水平上厂商供给数量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一定的价格水平厂商最多供给的商品数量,或厂商供给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二)供给种类

供给分为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两类。1. 个别供给

个别供给是指单个厂商对某种产品的供给。2. 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是市场上所有厂商对某种产品供给的总和。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将各厂商对某种产品的供给相加,就可以得到市场供给。二、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一)供给曲线1.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表2-2所示为某厂商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该表描述了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对应关系,即供给表(Supply Schedule)。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

我们把供给表中供给量与价格的对应关系用图示法表示出来,如图2-5(a)所示,通常以纵轴表示商品的价格(P),横轴表示商品的供给量(Q),根据表中所列数字,就可以画出某厂商的供给曲线(S)。供给曲线(Supply Curve)就是反映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相互关系的曲线。一般来说,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是正的,表明供给量与其价格正相关。有时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常把供给曲线画成直线,如图2-5(b)所示。表2-2 供给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