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本育儿百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5 07:02:10

点击下载

作者:林久治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定本育儿百科

定本育儿百科试读:

前言

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优生、优育、优教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随已成为社会的主体构成部分,科学育儿正在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高度重视。父母和家庭成员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进行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老师,因此,家长需要掌握科学、专业的育儿常识。

育儿专家称:“天下没有不优秀的宝宝,只有还未全身心投入的父母。”的确是这样的。左盼右盼了整整10个月,好不容易等到小宝宝的降生,而新手父母面对着这个柔弱的小生命,开心激动的同时,难题也接踵而至了。怎样做好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如何安排适合宝宝的食谱?如何进行宝宝常见疾病的防治?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新手父母。

宝宝出生后很多年轻爸妈由于缺乏经验,常常在育儿过程中因遇到诸多问题而不知所措,而宝宝就像一株娇嫩的幼苗,需要精心地呵护和培育,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普天下所有爸爸妈妈的心愿。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一位妈妈都会为此感到欣喜、幸福。然而从宝宝呱呱坠地开始,怎样才能让宝宝正常发育、健康成长,这一严峻的问题,伴随着宝宝的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爸爸妈妈的心,宝宝的每一点变化都备受关注。

本书针对新手父母迫切需要了解的育儿知识,结合多年的

早期教育

和科学育儿的经验编写而成,知识点科学实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泛,资料翔实,以便每一位新手父母都能从本书学到科学、专业的育儿知识,真正有效地帮助和培养孩子。

本书根据不同阶段婴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为新手父母们在养育宝宝过程中提供了各方面的知识,针对父母在宝宝0~3岁的养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宝宝的日常护理、营养饮食、身心健康,到宝宝的智力开发等诸多方面,给予年轻父母以全面、科学的优育指导。本书可谓是一本经典实用、便于查阅的父母育儿宝典,可伴宝宝健康成长。让你开开心心做父母,顺顺利利养宝宝!

此外,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本书还特别运用新颖的编辑手法,在0~3岁养育宝宝的方法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分别从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的育儿要点、身心和智能发育状况,以及

饮食营养

、日常的照料护理、早期教育与智能开发等进行全面的介绍。全书内容系统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能轻松掌握养育孩子的重点,增加养育孩子的乐趣。爸爸妈妈从中能够了解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不同阶段婴幼儿各方面的发育水平,能够用最科学的方式去培养、教育孩子,让孩子快乐、健康、聪明、优秀的成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成就宝宝将来的美好!

上篇 0~3岁宝宝成长权威方案

第一章 0~1个月的宝宝(0~28天)

十月怀胎,宝宝呱呱坠地,爸爸妈妈迎来了一个小生命。这个时候的宝宝,很多器官和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全,是一个极其脆弱而又坚韧的“小东西”。0~1个月是宝宝出生后非常关键一个阶段,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摆到爸爸妈妈面前,爸爸妈妈面临最大挑战。

身心发育

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哭声,宝宝来到了这个世界。除了哭,他不会说,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初为人父人母的爸爸妈妈怎么才能知道宝宝的需要呢?到底什么样的宝宝才算健康呢?怎样才能照料好这个娇嫩的小生命呢?

新生儿身体发育特点

由于刚刚脱离母体的小生命生理调节能力和适应外界的能力都尚未成熟,爸爸妈妈一定要详细掌握新生儿的身体发育特点。

1.头部 新生儿平均头围为35厘米,与身体其他部分相比,头部明显偏大,长度约是身体的1/4。宝宝出生时,头部一侧或双侧有一个大而硬的隆起,这是生产时子宫肌肉强烈收缩所致,不会给宝宝颅内带来影响,几天后便逐渐消失。在宝宝额头上部,会发现一个凹陷的地方,用手触摸会很软,还会动,称为“囟门”。一般在宝宝2岁后才能全部闭合,之前这段时期不要用力按压这个部位。如果发现囟门部位皮肤绷紧、凸出或是凹陷,需要马上看医生。

2.脸部 新生儿的脸部有些水肿,这属于正常现象。多数婴儿的眼睛由于正常生产时的挤压,看起来有些肿,但几天内即可消失,而且眼睛不能马上睁开,千万不能用手扒开。等宝宝睁开眼睛后,家长可能会发现他的眼睛有些斜视,不过1~2个月后,斜视会渐渐消失,如果出生后好几个月斜视都不消失,应该立即看医生。新生儿是不会流泪的,即便在他大哭时也不流泪,需要在4~5个月时才能产生泪水。

3.皮肤 多数新生儿在面部和手部的皮肤上会有一层白色的、黏稠的物质,这层薄膜被称为胎儿皮脂,这层物质具有保护婴儿皮肤和保暖的作用。出生后的3~4天,宝宝光滑的皮肤会变得粗糙或是出现干裂现象,1周后会自然落净。有的新生儿在屁股、腰、后背等处还会看到蓝绿色的色素斑,称为“儿斑”,这种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

4.体毛 新生儿出生时,体表有不同程度的体毛,叫做胎毛。有的宝宝出生时只在头上有一层浅浅的绒毛,有的宝宝从肩上一直到脊背都有一层浓浓的毛,这都属正常现象,不久体毛会自然褪掉。

5.脐带 脐带是胎儿从母体吸取营养、排泄代谢物的通道,新生儿出生7~10天左右脐带会自行脱落。脐部没有脱落前,应注意检查包扎脐带的纱布外面是否有渗血,如果渗血较多,应重新结扎止血。有的宝宝可能会出现脐疝,要向医生咨询。

6.生殖器 男婴、女婴出生时的生殖器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都比较大,男婴的睾丸或阴部略微发红,这属于正常现象,是妈妈的激素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致。有的女婴阴道内会流出少量的血液,也属于正常现象,几天后自然恢复。

7.乳房 男婴和女婴在出生时的乳房都有肿大,有时可能会有少量的乳汁分泌,这是由于母体中激素作用于胎儿所致,稍后会自然恢复正常,但要避免挤压。

8.体温 新生儿的体温一般应保持在37.6℃~37.8℃之间,但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而且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保温能力差,易受外界温度环境的影响,所以体温变化较大。

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到1小时内,体温会下降2℃~3℃,以后再逐步回升,并在36℃~37℃之间波动。

9.体重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在2500~4000克之间,一般男婴比女婴重一点。而低于2000克的新生儿患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行为能力与应答能力也比正常体重儿差。

10.粪便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第一次排便叫做胎粪,一般为深绿色,略黏稠,无气味。3~4天后,粪便的次数和颜色会因喂母乳和奶粉的不同而有区别,多数新生儿排完胎便后,每天会排5~6次黄色大便。多数宝宝会在48小时内排尿。

11.新生儿的动作 新生儿两手握拳很紧,在俯卧位时能抬头1~2秒钟,已有反射性的匍匐动作。扶新生儿直立时,两下肢稍能负重,出现踏步反射及立足反射。

新生儿感知觉发育的神奇轨迹

新生儿出生后就要接触外界的各种刺激,比如视觉:可以看到光亮;听觉:可以听到声音;嗅觉:能闻到气味;味觉:会尝出奶汁;皮肤的感知觉:可以感受冷暖、疼痛等。这些感觉现象是新生儿的最初生命体验,开发智力首先要重视感觉的发育。但这些感觉还很初级,随着大脑机能的发展,在丰富的环境刺激的影响下,各种感觉会得到迅速发展。

1.视觉发育 特征新生儿走出模糊而被动的世界的第一个途径就是视觉。出生时,新生儿的视力趋向于近视,虽然眼睛是睁开的,但视线不会停留在任何物体上。不过他们的视线很容易集中在有明显轮廓的线条上或有明显对比的地方,比如粗的线条和粗体黑白图案往往会吸引新生儿的注意。经过光和物的刺激感受后,新生儿的眼睛不再漫无目的地张望,开始集中注视眼前的物体,如白色天花板上明亮的灯光。

2.听觉发育特征 新生儿出生后对突然的响声会有反应,如果在新生儿耳朵附近摇一个铃铛或动一动拨浪鼓,他会以某种方式活动他的身体或转过他的脑袋,告诉家长他听到了这些声音。两周后他会出现明显听觉,对有节奏的声音特别敏感,尤其是在听到妈妈的声音后能停止哭泣,安静下来。重复的催眠曲对新生儿也有安抚作用,家长可在白天和就寝时放些柔和的摇篮曲帮助宝宝放松。

3.嗅觉发育特征 嗅觉也是感觉的一部分,相对于视觉和听觉来说,宝宝一生下来嗅觉就相当灵敏了。出生第一天,他就表现出对浓浓的糖水的兴趣,吸吮强,吃得多。不过小家伙只对果香、乳香味感兴趣,而闻到某些刺鼻的气味就转头避开。5天时,他已能区分乳母和其他妈妈乳汁的气味了。新生儿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痛也有触觉感受能力,他们有冷热和疼痛的感觉,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

4.味觉发育特征 新生儿的味觉很敏感,出生后2小时就能辨别出酸、甜、苦、咸,而且能对不同的味道作出不同的反应。当给他喂糖水时,会很高兴地吸吮,而喂柠檬汁、吃到苦味药物时,则是一脸的痛苦表情。

5.触觉发育特征 婴儿从生命的一开始就已有触觉,尤其是嘴的周围和手的触觉非常敏感。当家长抱起宝宝时,他喜欢紧贴着家长的身体,依偎着家长;当宝宝受到惊吓时,喜欢让家长抱起来轻轻拍拍,这些都满足了新生儿触觉安慰的需要。

新生儿大脑发育成长指标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有了毛病,轻者智力发育受影响,重者无法生存。宝宝刚出生时,大脑的重量仅有350~400克,大约是家长脑重的25%。虽说在外形上已具备了家长脑的形状,也具备了家长脑的基本结构,但在功能上还不接近家长。

所以,刚生下来时,婴儿不会说话、不会自主活动,这些能力需要在日后大脑发育的基础上才能逐渐具备。

既然新生儿本身不具备言语和行为能力,那该如何判断宝宝的大脑发育是否正常呢?有一些间接的方法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新生儿一生下来,就具备了一些本能的神经反射本领,而这些反射只在一定的时间内存在,如果出生后这些反射不出现,或者到了该消失的时候不消失,这就说明孩子的大脑发育可能存在问题。

新生儿不可思议的九种反射行为

妈妈在与宝宝“第一次亲密接触”时,会发现小家伙竟能主动寻找妈妈的乳头并做出吸吮的动作。这些动作都是新生儿众多反射行为中的一种。新生儿一出生就有一些先天的反射行为,这些反射能够反映出宝宝的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功能发育是否正常。

觅食反射

[特征]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如果用乳头触碰一下他的面颊,小脑袋就会立即反射性地转向该侧,做出觅食的吮吸动作。如果轻轻触碰一下他的嘴唇,他也会有吸吮动作,表现出想要吃东西的样子。

[存在期]正常情况下,这种反射从宝宝出生30分钟就会出现,持续3周左右,此后逐渐变为由神经控制的动作。3~4个月后逐渐消失。

呼吸反射

[特征]新生儿的呼吸与家长相比浅而快,当家长第一次接触到自己的孩子时,可能注意不到孩子的呼吸,不过不必为此担心,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婴儿的呼吸机能会好起来。同时,所有的新生儿都会发出奇怪的呼吸声音:有的呼吸快而有噪声,有的没有规则,有的呼吸时像被阻塞。随着宝宝鼻梁骨的升高,这种阻塞音也会逐渐消失。

[存在期]健康婴儿出生时会有稳定的呼吸节律,尤其是睡眠时;第1个月呼吸渐渐地与哭泣协调;第3个月时变得与非哭声的发声协调。

抓握反射

[特征]婴儿出生后不久,如果家长触摸他的手掌,他会握紧拳头。抓握反射力也非常强大,据说如果宝宝的两个小拳头握紧一根棍棒的话,家长还能拉住棍棒让他站起来。如果家长轻触宝宝的脚底,会发现他的脚趾也会向下弯曲,好像在抓东西。

[动作显示意义]如果6个月后仍存在手的抓握反射则可能是大脑方面患有疾病,如足底抓握反射提前消失要判断是否是脊髓发育不良。

[存在期]宝宝双手的抓握反射4~6个月时逐渐消失,被随意动作取代。足底抓握反射6~12个月时消失。

拥抱反射

[特征]让新生儿仰卧在床上,托稳他的头颈,放低头位,让头向颈后屈曲15度角,这时,宝宝会把两臂外展,接着屈曲向内收到胸前,呈拥抱状。

[动作显示意义]做这种反射时,宝宝的双手会同时上举,如果只举一只手而不举另一只手,可能表明不举手的对侧大脑半球发育不正常。如果根本没有反应,则可能是大脑发育异常或有颅内出血的可能。

[存在期]这种反射在新生儿2~4个月时逐渐消失。

吸吮反射

[特征]新生儿口唇触碰到妈妈乳头时,会立刻张开嘴巴,做出自然的吸吮动作。初生婴儿通过吸吮反射可以摄取母乳或配方奶。

[动作显示意义]如果新生儿吸吮反射消失减慢,可能是脑内出现病变;如果宝宝情绪表现得亢进,则是感觉饥饿的表现。

[存在期]1岁后吸吮反射会慢慢消失。

瞳孔反射

[特征]瞳孔大小会随光照强度而发生变化,受到明亮光线的刺激瞳孔会收缩,周围环境一旦变暗瞳孔则会放松。

[动作显示意义]如果婴儿3个月时瞳孔还不会收缩,要判断是否存在智能缺陷、视觉减弱或丧失视觉的可能。

[存在期]这种反射将持续终生。

眨眼反射

[特征]在新生儿醒着时,突然有强光照射,他会迅速地闭上眼睛;当他睡觉时,如果突然有强光照射,他会把眼睛闭得更紧。宝宝6~9周时,当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的眼前时,他会眨眼。这种反射可以保护婴儿免受强光刺激。

[动作显示意义]如果婴儿对强光没有反应或是反应微弱,要判断是否是眼盲。

[存在期]这种反射将持续终生。

旋转反射

[特征]家长双手抓住宝宝腋下,把臂膀平举向着检查者,再将宝宝转到一侧与另一侧。他的头部会随着旋转方向而转动,如果用拇指限制宝宝的头部活动,他的眼球会转到旋转的那一侧。

[动作显示意义]如果发现宝宝头部与眼球均不转动,可能表明前庭功能不良或是患有斜视。

强直性颈部反射

[特征]在宝宝仰躺时,家长可以把宝宝的头轻轻地转向另外一侧(保持下颌位于肩部上方),宝宝会将脸朝向该侧的手臂和腿,而另一边的手臂和腿会自然弯曲,这就是强直性颈部反射的特征。

[动作显示意义]如果孩子出生6个月后还存在这种反应,则可能患有脑性病变。

[存在期]这个反射在宝宝出生后3~4个月消失。饮食营养

新生儿喂养首选母乳

母乳是婴儿的天然营养品和最理想的食物,具有其他营养品所不具备的优点:

1.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的需要,而且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能改变这些成分的比例和分泌量。一个足月产婴儿,在出生后4~6个月以前,只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单靠母乳喂养便能取得全部营养素,能够得到最佳的生长发育。

2.母乳的各种营养素比例适当,易于婴儿消化、吸收。母乳蛋白质含量虽较牛乳低,但乳蛋白含量较高,在胃内易形成较细软的凝块,便于消化;母乳脂肪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含有丰富的脂肪酶,易消化、吸收;母乳乳糖含量较高,能促进宝宝肠道生成乳酸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还有利于宝宝大脑发育。另外,母乳钙、磷比例适宜(2:1),易吸收,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3.母乳除含有必需营养素外,还有多种抗感染因子,能保护婴儿免受细菌、病毒的侵袭,增强婴儿抗病能力。母乳喂养的婴儿,肠胃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病症的发病率明显较低。

4.与牛奶相比,母乳中不含常见的食物过敏原,还能抑制过敏原进入身体。也就是说,有过敏体质的婴儿用牛奶喂养,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患上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而母乳喂养能防止婴儿出现食物过敏反应。

5.母乳喂养的婴儿不会过多地增加脂肪,可以避免婴儿过胖。

6.母乳喂养时,通过皮肤的接触、眼神的交流等,能使母婴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得到亲近和满足,有助于建立母婴感情。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这种良性刺激能使婴儿产生良好的情绪,经常处于活跃、愉快、反应灵敏的状态,有益于婴儿的心理健康和智力发育,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7.对妈妈来说,母乳喂养也有很多好处。比如:用母乳喂养婴儿需要消耗妈妈更多的能量,妈妈产后恢复身形比较容易;哺乳妈妈患乳腺癌的概率比不哺乳的妈妈要低;母乳哺育婴儿的行为还可以刺激子宫恢复。

献给新生儿珍贵的初乳

在新生儿出生后,产妇可能会开始分泌初乳。初乳的颜色呈黄色,有些发黏,旧观念认为分娩后最初分泌的乳汁是“脏”的,而且没有营养价值,于是将初乳挤掉丢弃。实际上,初乳不仅不“脏”,还极富营养价值。

初乳中的脂肪、乳糖含量较少,利于新生儿消化和吸收。初乳中含有较多的牛磺酸,而新生儿恰恰缺乏合成这种氨基酸的能力,保留住初乳对孩子大脑及神经系统机能、智能发育都有好处。另外,初乳中的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等的含量明显高于常乳。刚刚出生的新生儿营养需求量大,初乳可以说是新生儿的最佳营养品。

不宜母乳喂养的几种情况

尽管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然而并不是所有宝宝都能接受母乳喂养,了解了这些特殊情况才能确保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从宝宝的禁止哺喂原因来考虑,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婴儿应谨慎喂养。凡是喂奶后出现严重呕吐、腹泻、黄疸等反应的,应考虑是否患有此病,并立即停止母乳及奶制品喂养。另外,婴儿啼哭时尽量不要喂奶;婴儿熟睡时最好不要中途叫醒进行哺乳;婴儿不想吃奶,不应强行哺乳,可在两次母乳喂养之间,喂婴儿一些温开水。

当新妈妈处于某些不适情况或是患有某些疾病时,也要停止母乳喂养,以免引起妈妈和婴儿的不适。如:

1.患有乳腺炎或乳头出现皴裂的新妈妈应暂停哺乳,痊愈后恢复母乳喂养。

2.患有性病、肝炎也应停止母乳喂养,以免影响婴儿的健康。

3.感冒高热要暂停哺乳,同时要定时挤奶,待痊愈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4.妈妈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时要禁止母乳喂养。

5.患有严重心脏病、慢性肾炎时,要暂停哺乳。

6.患有尚未稳定的糖尿病,哺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7.患有癌症,正在接受化疗或长期服用激素等药物时,暂停哺乳。

8.患有癫痫而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时,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9.妈妈情绪低迷,精神不愉快,身体疲惫时要暂停哺乳。

如何对新生儿按需哺乳喂养

不同的新生儿每次吃奶量不相同,有的孩子吃奶后1小时就又饿了,而有的孩子间隔达3小时还不那么想吃,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为此,妈妈喂养宝宝时要按需哺乳。按需哺乳是一种顺乎自然、省力又符合宝宝生理需要的哺乳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随时哺喂;或是如果妈妈奶涨了,而孩子肯吃,也可以喂,而不局限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尤其在孩子出生后的前几周,按需哺乳更是母乳喂养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事实上,这种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又能通过频繁的吸吮刺激分泌出更多的催乳素,让妈妈的奶量不断增多,同时还能避免妈妈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

如何提高母乳质量

妈妈摄取的营养素直接影响到乳汁的质量,而乳汁也会直接影响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为了提高母乳的质量,妈妈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营养,多吃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蛋、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果。经常煲骨头汤、鱼头汤饮用,以补充钙质。还要多喝豆浆,以促进乳汁分泌。

2.首次哺乳时间越早越好,而且初乳营养最丰富,免疫物质含量很高,通常以产后立刻哺喂为宜。

3.培养宝宝的早期吮吸能力,以刺激催乳素的产生,提高乳汁分泌量。

4.增加宝宝的吮吸次数,可以刺激乳汁分泌。

5.母乳喂养应当不定时地按需哺乳,新生儿期喂奶次数可以多些。

6.哺乳期间,妈妈要充分休息,否则会降低乳汁的分泌量。

7.乳汁分泌的多少与妈妈的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哺乳期间,妈妈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平静,这样才能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而过度紧张、忧虑都会影响催乳素的分泌,减少乳汁。

8.家庭成员应尽量减轻妈妈的家务负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家庭气氛,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哪些代乳品可用于人工喂养

妈妈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称为人工喂养。哪些代乳品可用于人工喂养,孕产专家给出以下5种建议:

1.配方奶粉为佳目前,市售的配方奶粉大都接近母乳成分,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铁、钙、磷、锌等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有的婴儿奶粉还加有核苷酸、DHA、β-胡萝卜素、牛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但接近母乳的程度又有所不同,而同母乳的营养成分最为接近的配方奶粉,才是保证婴儿健康成长和生长发育的最好选择。如果选购得当,这种代乳品一般能比普通牛奶或奶粉取得更好的营养效果,但通常价格较高。

2.鲜牛奶鲜牛奶所提供的热能与母乳大致相等,但营养成分差异较大,而且与母乳相比,较难被婴儿消化吸收。比如蛋白质以酪蛋白为主,在胃中形成的凝块较大,不易消化;脂肪含量虽与母乳相似,但脂肪球较大,不如母乳容易消化、吸收,且含挥发性脂肪酸,会刺激婴儿胃肠道。另外,乳糖含量低于母乳,无机盐含量偏高,钙磷比值也不如母乳好。

3.羊奶羊奶蛋白质含量与母乳较接近,乳糖含量介于母乳与牛乳之间,但钙、磷含量低于牛奶。长期喂养应注意适当添加叶酸,以免营养巨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羊奶也较牛奶不易引起过敏。羊奶食用时应煮沸,调配方法同牛奶。

4.全脂奶粉也是较好的代乳食品,是用鲜牛奶制成的干粉。奶粉中的酪蛋白颗粒较细,比鲜牛奶易于消化。喂养时可先加水调配成鲜牛奶浓度,有按容量比例和按重量比例的不同调配方法,具体操作要认真阅读奶粉包装上的说明,以其提供的勺量取奶粉,并注意把小勺上的奶粉刮平。

5.酸奶牛奶加乳酸杆菌或稀盐酸、乳酸和柠檬酸制成,乳凝块细,易消化吸收,但不适宜婴儿日常饮用。

人工喂养新生儿的乳量怎么定每个婴儿的食量个体差异较大,但体重增长正常,就不用焦急。一般来说,如果新生儿消化功能好,每次的奶量和浓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增加。而且在两次喂奶中间,可适量给新生儿补充些水分,以缓解大便干燥的现象,并能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减少鹅口疮等口腔疾病的发生。一般以温开水为宜,水量每次不宜过多,总饮水量也不能超过奶量。

人工喂养新生儿不宜喂高浓度的糖水

许多家长喜欢给新生儿喝些高浓度的糖水或是喂些高糖的乳制品,其实这样不仅不能给新生儿补充营养,反而易引起新生儿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导致营养不良。因为高浓度的糖会伤害新生儿的肠黏膜,糖发酵后产生的大量气体会造成肠腔充气,导致肠黏膜与肌肉层出血坏死,严重时还会引起肠穿孔。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可以在两餐之间喂点糖水,但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因为新生儿的味觉要比家长灵敏得多,家长觉得甜时,他们喝起来往往会甜得过头。喂新生儿的糖水以家长觉得似甜非甜即可。

哪一种奶粉更适合宝宝

为宝宝选择奶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市售的奶粉价格高低各不同,到底哪种奶粉最适合宝宝?专家建议,家长在给宝宝选奶粉时要注意以下5点:

1.一般含有铁质的奶粉,都是以牛奶和乳糖为基础,大部分不喝母乳的宝宝都应该选择这些以牛奶为基础、含铁质的奶粉。

2.大豆配方奶粉以大豆蛋白为基础,不含乳糖,适合有乳糖过敏和蛋白过敏的宝宝。

3.天然奶粉以水解蛋白为基础,也不含乳糖,而且容易消化,适合蛋白过敏的宝宝。

4.一些含有DHA和ARA的新型婴儿奶粉也逐渐进入市场,这两种营养成分母乳都具备,有助于婴儿的成长和发育。

5.幼儿奶粉比一般婴儿奶粉含有更多的钙质和铁质,如果宝宝4~6个月后并不怎么吃辅食或是固体食物,可以选择幼儿奶粉。

怎样安全选购配方奶粉

根据国家标准,配方奶粉有Ⅰ、Ⅱ、Ⅲ三种。

配方奶粉I是以鲜牛奶、白砂糖、大豆、饴糖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制成,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食用。

配方奶粉Ⅱ和Ⅲ以鲜牛奶、脱盐乳清粉、麦芽糊精、精炼植物油、奶油、白砂糖为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而制成,适合6个月内的宝宝。

爸爸妈妈为宝宝选购配方奶粉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品牌和适用年龄外,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宝宝的特点,详细核对该配方奶粉所标明的营养素及其量的指标,再按规定的方法调配给宝宝食用。宝宝食用时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其生长发育状况,如果感到满意可继续饮用,一旦出现

异常情况

要随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对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宝宝,在选择配方奶粉时还应注意下面5点:

1.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采用大豆蛋白为蛋白质来源生产加工的配方奶粉,以免发生牛奶蛋白质过敏症。

2.患有半乳糖血症或对乳糖不耐受的宝宝要尽可能选择不含乳糖或含量极低的奶粉,以免加重病情。

3.早产儿和未成熟儿由于自身的消化能力和大脑发育比较差,可选择蛋白质含量稍低并添加DHA(脑黄金)、双歧杆菌等营养成分的配方奶粉,有利于胃肠消化和大脑发育。

4.宝宝患有母乳性黄疸,要停用母乳3~5天,待黄疸消退后,妈妈再给宝宝继续喂母乳,而断母乳的这段时间内,宝宝当然不能饿着肚子了,家长可以选择适当的配方奶粉食用。

5.生产厂家必须是国家批准的著名的大厂家或允许进口的外资厂家,以保证配方奶粉的产品质量。

挑选奶粉也要“望闻问切”

要保证奶粉的安全,首先要从选购开始,学会“望闻问切”,才能把好宝宝健康饮食的第一关。

1.看颜色优质奶粉呈天然乳黄色,假奶粉有结晶、无光泽、呈白色或其他不自然的颜色。

2.闻气味打开奶粉包装,优质奶粉有牛奶特有的乳香味,而假的奶粉则没有明显的乳香味。

3.试手感家长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奶粉的包装袋来回摩擦,优质奶粉会觉得质地细腻,还会发出“吱吱”的声响;而劣质奶粉因为颗粒较粗,会发出“沙沙”的流动声。

4.看溶解速度将奶粉放入杯中,加适量凉开水,优质奶粉需要经过搅拌才能溶解为乳白色的浑浊液;而假奶粉不经搅拌就会自动溶解或发生沉淀。若是用热开水冲调,真奶粉会形成悬漂物浮在水面上,经过搅拌或摇动后溶解,而假奶粉相对来说溶解得很迅速。

新生儿如何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维持身体钙质和磷质的主要元素,给宝宝补充适量维生素D,可以使食物中的钙进入血液,加强骨骼钙化,使骨骼变硬,能够防治软骨病。

给宝宝添加维生素D一定要在规定剂量范围内服用,因为每个孩子的出生情况、自身体重、营养发育状况都各不相同,所以不能随意添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添加。除了从食物中和鱼肝油中获得维生素D外,多晒太阳也可以预防软骨病。新生儿满月后,应当到户外适当晒太阳,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D。

如何照料早产儿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

●蛋白质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儿。

●氨基酸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为早产儿体内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早产儿的必需氨基酸,必须从日常食物中摄取。

●无机盐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得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都需要增加,因此不足月的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维生素早产儿缺乏维生素E,易出现溶血性贫血,早产儿对脂肪的吸收率不如成熟儿,并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素。早产儿还是以母乳喂养为好。

●婴儿抚触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逐渐较多的时候,就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孩子哭闹的次数,爸爸妈妈可以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早产儿该如何喂养

●体重轻、发育不健全的早产儿最好用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一时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时,可以先采取混合喂养,然后过渡到母乳喂养。不过无论哪种情况,妈妈一定不要丧失信心,只要坚持让孩子吸吮,许多妈妈的乳汁还是会逐渐增多的。

●早产儿出生后7~14天每天能量供给以100千卡/千克体重计算,也可用简便的记忆法来喂养宝宝,即宝宝日龄每增加1天,每千克体重就要增加10毫升的稀释牛奶。7天时每千克体重的稀释牛奶量为170毫升,8天时每千克体重的稀释牛奶量为180毫升,9天时为每千克体重190毫升,10天为每千克体重200毫升。10天以上应根据宝宝的实际体重来增加。早产儿满1周,最迟2周后,还要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即浓缩鱼肝油),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用鱼肝油滴剂,每日滴4滴,也可以用维生素AD混合胶囊,但不能直接把胶囊放在宝宝嘴里。

●早产儿出生后15~28天每天能量供给以120~140千卡/千克体重计算,爸爸妈妈也可用简便的记忆法来喂养宝宝,即以宝宝目前体重的1/5为每天增加的稀释牛奶总量。比如,宝宝的体重是2500克,1天的牛奶总量即为500克,也就是500毫升。尽管此时的早产儿仍然喂稀释牛奶,不过牛奶浓度可以逐渐增加,由2:1(即2份牛奶对1份水)增加为3:1(即3份牛奶对1份水),再逐渐增加为4:1(即4份牛奶对1份水)。

日常护理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预防小儿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就是把预防某种传染病所用的生物制品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法,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抵抗某种传染病的抗体,从而将小儿患有这种疾病的概率降至最低点。每个宝宝从出生后都要按年龄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中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大致如下表所示:

新生宝宝要定期做体检

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定期健康体检对于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新生宝宝,定期做健康体检更有意义:爸爸妈妈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指导养育。新生儿通过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和腹围,可以判断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和营养状态。

此外,检查皮下脂肪的丰满度,皮肤是否光滑、有无脱屑及褶皱等,也有助于判定宝宝的营养状态。除了要检查宝宝身体发育状况外,健康体检还要有一些新的检查内容,以全面关注宝宝的身体发育。这些内容包括听力筛查、智力测评、气质测评、早期训练、视力筛查等。对于出生时有窒息、缺氧、早产等高危情况的宝宝,更需要监测宝宝的疾病恢复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恢复到正常水平。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全家的幸福和欢乐,爸爸妈妈应高度重视宝宝的健康体检。

正确的哺乳姿势

新妈妈没有哺乳的经验,常会问到什么样的哺乳姿势才是正确的呢,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其实,妈妈在哺喂母乳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尝试不同的姿势让宝宝吸奶。哺乳过程中通常可以采取摇篮抱法、侧卧抱法、足球抱法等姿势。

1.摇篮抱法妈妈用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部,让他的腹部与妈妈的身体紧贴,然后用另一只手支撑自己的乳房开始进行哺乳。这种喂奶姿势非常容易学习,婴儿感觉也非常舒适,更利于婴儿的吸吮。

2.侧卧抱法妈妈先侧卧在床上,然后让宝宝的头部枕在妈妈的臂弯上,母子面对面,然后调整好乳头和宝宝的位置,尽量让他的嘴与妈妈的乳头保持水平,用枕头支撑住后背就可以哺乳了。侧卧抱法是一种可以让哺乳变得更舒适的喂奶姿势,对身体虚弱或是剖腹产的妈妈有益。

3.足球抱法哺乳之前让宝宝在妈妈身体的一侧,妈妈用前臂支撑他的背部,然后让宝宝的头部和颈部枕在妈妈的手上。足球抱法有助于剖腹产妈妈伤口的愈合,而且哺乳时也很舒服,妈妈也能时刻注意宝宝是否将乳头含牢。这种哺乳姿势也适用于乳房较大的妈妈。

掌握了正确的哺乳姿势,在哺乳过程中还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1.妈妈在每次充分哺乳后应挤净乳房内的余奶。手工挤奶的方法为:在离乳头二横指处挤压乳晕,并沿着乳头依次挤净所有的乳窦,以排空乳房内的余奶。妈妈在产后最初几天起就要做此项工作。实践证明,这样做能促进乳汁分泌增多。

2.哺乳前妈妈放松全身,在肘下、腰后、怀中垫上柔软的枕头;若坐在椅子上哺乳,最好踩一个小凳子,这样可以抬高膝盖,便于喂奶;在床上喂奶,要用枕头垫在膝盖下,喂奶时利用枕头将宝宝抱在胸前。

3.在喂奶时还要考虑宝宝是否舒服,最好让婴儿横躺在妈妈的怀中,跟妈妈面对面,让他的头轻轻枕在妈妈的前臂或肘窝处,而妈妈的前臂托住宝宝的后背,手也应该支撑住宝宝的腿或是臀部。

4.喂奶过程中,妈妈最好要用一只手握住乳房,将乳头送到宝宝嘴里,而不是扭转宝宝的脖子和头部找乳头。

给新生宝宝科学哺喂母乳的注意事项

1.哺乳前妈妈要洗干净双手,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洗乳头、乳晕,再用双手柔和地按摩乳房3~5分钟,这样会更利于乳汁的分泌。当然,哺乳前妈妈保持精神愉快也非常重要。

2.哺乳中授乳姿势的正确掌握,是成功喂哺母乳的关键。分娩后产妇会感觉很疲惫,可采取躺着哺乳的方式。产后6小时,体力有所恢复,可将身子侧过来,采取侧卧的姿势喂奶。喂奶时最好不要搂着宝宝的头部,因为如果睡躺时搂着宝宝的头喂奶,宝宝就可能由于鼻子被堵住而出现窒息,只要轻轻搂住宝宝的臀部就安全了。另外,妈妈给宝宝喂奶时,一定不要睡觉,否则宝宝容易发生窒息危险。

3.哺乳后喂完奶后,妈妈应该把宝宝直立抱起,让他的身体靠在妈妈身体的一侧,下巴搭在妈妈的肩头,并用手掌轻拍宝宝的后背,直到宝宝打出气嗝。

新妈妈正确托乳的方法

新妈妈无论采取哪种授乳姿势,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托乳方法,可将乳头用手轻轻托起,呈C字形将乳头托到宝宝嘴边,手不要离乳头过近。切不可用手夹着乳头放进宝宝嘴里,因为用手夹乳头可能会将乳头上下部位的乳腺管堵死,影响宝宝的正常吮吸。

并且还要注意,每次喂奶时,最好让宝宝把乳汁吸空,假如没有吸空,最好用吸乳器把剩下的乳汁吸空;每次哺乳,要注意两侧乳房交替哺喂,这次如果先喂左侧,下次要先喂右侧;每次喂奶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宝宝吸吮每侧乳房的时间至少要5分钟。

人工喂养新生儿五要点

妈妈因各种原因不能哺喂宝宝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但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应尽量保证母乳哺喂到宝宝4个月大,尤其是要让宝宝吃到最初1周内的初乳。

1.配方乳喂养在没有母乳的情况下,配方乳喂养是较好的选择,特别是母乳化的配方乳。宝宝虽有一定的消化能力,但调配过浓会增加他消化的负担,冲调过稀则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正确的冲调比例,若是按重量比,应是1份奶粉配8份水;若按容积比,应是1份奶粉配4份水。

2.牛奶喂养出生后1~2周的新生儿可先喂2:1牛奶,即鲜奶2份加1份水,以后逐渐增加浓度,吃3:1至4:1的鲜奶到满月后,如果孩子消化能力好,大便正常,可直接喂哺全奶。奶量的计算:宝宝每日需要的能量为100~120千卡/千克,需水分150毫升/千克。100毫升牛奶加8%的糖可供给能量100千卡。

3.混合喂养采用母乳喂养的同时也使用代乳品来喂养婴儿。当母乳分泌不足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完全母乳喂养时,可选择这种方式。混合喂养可在每次母乳喂养后补充母乳的不足部分,也可在一天中1次或数次完全用代乳品喂养。

4.添加鱼肝油不论是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生后没有注射过维生素D,那么在宝宝3~4周时应及时添加鱼肝油,以防止佝偻病的发生。目前鱼肝油有两类。一类是普通鱼肝油,它每毫升含维生素D千国际单位、维生素A万国际单位,这种鱼肝油长期服用55会出现维生素A中毒,对宝宝造成一定的危害。另一类是新型鱼肝油,它减少了维生素A的含量,降低了发生维生素A中毒的可能性。不管是哪种鱼肝油都不宜长期服用,因为一旦发生中毒,宝宝并无特异性症状,不能早期发现。

新生儿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出生后,很快就要吃东西,如何喂养小宝宝是每个新妈妈都很担心的事。新妈妈在进行人工喂养时应注意这些事情:

●奶瓶的选择最好选购直式奶瓶,这种奶瓶方便清洗。奶嘴软硬适宜,奶孔大小要根据新生儿吸吮情况而定,一般两个孔的奶嘴较好,既能保证新生儿吸食足够奶量,又不易呛奶。对新生儿来说,建议准备4~6个奶瓶。

●奶具要消毒新生儿用的奶瓶、奶头、汤匙、锅子等,必须做好消毒,并放在固定盛器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每次食用后用消毒柜消毒,以保证宝宝安全使用。

●用微波炉或热奶器加热奶瓶奶瓶在微波炉或热奶器中只需加热半分钟的时间。

●试温喂奶前需先试温,只需滴几滴在自己手腕内侧或手背,以不烫手为准,家长绝对不能直接吸奶头来尝试,以免奶头被家长口腔内细菌污染。

●奶温要适宜,不宜过热或过冷过热会破坏奶粉的营养成分,过冷新生儿的肠胃吃不消,一般以40℃左右为宜。

●检查奶速喂奶前要提前检查好牛奶的流速。如果牛奶呈线状流出不止,说明孔过大,如果需要几秒钟才能形成一滴,孔又过小。一般来说,新生儿可以挑选S号奶嘴。

●保暖杯不宜久放牛奶由于牛奶及食具中难免会残留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细菌,而保暖杯的温度很适宜细菌的繁殖,新生儿吃了这种牛奶,会引起腹泻、呕吐等。

科学抱宝宝的方法

宝宝的降生给爸爸妈妈带来了无限喜悦,但小宝宝软绵绵的身体,让新爸爸新妈妈有点不知所措,对疼惜的宝宝如何抱抱,想必是令很多新爸爸新妈妈挠头的事情,别着急,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建议:

1.怀抱法将宝宝的头部托起,放在家长的肘窝处,一只胳膊端住宝宝的整个身体,另一只手掌托起宝宝的小屁股即可。

2.坐抱法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另一只手托起他的小腿,将他的小屁股放在家长的双腿上,让宝宝与家长面对面,但不要过于直立。

3.直抱法宝宝吃奶后要给他排排胃内的气体,此时家长可以竖直搂抱宝宝,一只手托起他的头颈,另一只手托住他的小屁股,让宝宝直立地趴在家长的肩上,由托头的手轻拍宝宝的背部。

4.夹抱法给宝宝洗头时,可以用一只手掌托起他的头部,另一只手掌托起他的双腿,将宝宝夹在家长的腋下,托住头部的这只手的肘部可夹住他的小屁股,另一只手可以给宝宝洗头或做其他护理。

如何给宝宝选购奶瓶、奶嘴

给宝宝准备奶瓶和奶嘴的讲究也很多,新爸爸妈妈一定要细心掌握。

1.看奶瓶材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奶瓶从材料上有无毒塑料(俗称太空玻璃)和玻璃两种。塑料奶瓶质量轻、不易碎,适合外出及较大宝宝自己拿用。玻璃奶瓶除了强度不够、易碎外,其他方面都优于塑料奶瓶,适合由妈妈拿着哺喂宝宝。一般喂养宝宝使用玻璃奶瓶为主,3个月后用塑料奶瓶多一些。

2.看奶瓶容量常见的奶瓶容量一般有120毫升、160毫升、200毫升、240毫升几种。一般说来,新生儿需要120毫升容量的奶瓶,以后随着宝宝的饮食量的增加再更换稍大的奶瓶,而且奶瓶4~6个月就需要淘汰更新。

3.确定奶瓶购买数量这取决于喂养方式和使用奶瓶的方法。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建议准备好1~2个250毫升和1~2个120毫升的奶瓶;混合喂养备好4~6个250毫升和1~2个120毫升的奶瓶;人工喂养的话备好4~6个240毫升和1~2个120毫升的奶瓶。

4.看外观优质奶瓶的透明度好,能清晰地看到奶液的容量和状态。瓶身最好不要有太多的图案和色彩;优质奶瓶的硬度也高,用手捏一捏就能感觉出来。

5.看形状圆形奶瓶内颈平滑,奶液流动顺畅,适合0~3个月的宝宝使用;弧形奶瓶便于宝宝抓握,满足他们自己吃奶的愿望,适合4个月以上的宝宝使用;带柄的小奶瓶专为1岁左右的宝宝准备。

有了合适的奶瓶,还得配上合适的奶嘴。奶嘴材质上看,有橡胶和硅胶制的。橡胶奶嘴有弹性,质感就像妈妈的乳头;硅胶奶嘴没有橡胶的异味,容易被宝宝接纳,也不易老化,还抗热、抗腐蚀。此外,奶瓶上奶嘴的小孔也有好多型号,细心的妈妈也要非常认真地挑选。

圆孔小号(S号):适合新生儿用。

圆孔中号(M号):适合2~3个月的宝宝。

圆孔大号(L号):适合用S号、M号两种奶嘴喂奶时间太长,但量不足、体重轻的宝宝。

Y字型孔:适合可以自我控制吸奶量,边喝边玩的宝宝。

十字型孔:适合吸饮果汁、米粉或其他粗颗粒饮品。

如何给新生儿选衣服

宝宝的衣服应选择纯棉或纯毛的天然纤维织品,因为这种材质的衣服摸起来手感非常柔软,能够呵护宝宝娇嫩的肌肤,而且穿起来也能更好地调节体温。要特别注意宝宝衣服的腋下和裆部是否柔软,因为这些地方是宝宝经常活动的部位,如果面料不好会导致宝宝皮肤受损。

宝宝的各式衣服在挑选上也有不同的讲究。一般来说,最好选择前开衫或宽圆领的衣服,因为宝宝不喜欢他的脸被衣物遮着,而且前开衫的衣服也方便家长为宝宝穿、脱和换尿布,能够大大减少宝宝身体裸露的机会,使宝宝不易着凉。

小宝宝的内衣裤则建议选择浅色花型或素色的,因为一旦宝宝出现不适和异常,衣物弄脏了,家长可以及时发现。

此外,给新生宝宝选择衣服尽量要买大不买小,即使新衣服对宝宝来说稍微大一些,也不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但不能过于紧身。

怎样给新生儿穿衣、脱衣

宝宝往往不喜欢换衣服,当妈妈刚开始操作时他们会又哭又闹。其实,家长完全可以不必慌张、烦躁,只要保持平稳的情绪和柔和的动作,宝宝一定会很配合家长的工作。

此外,在给宝宝换衣服的时候,家长应该首先把宝宝干净的衣服准备好。如果里外几件衣服要一起换,不妨先把这些衣服的袖子和裤腿部套在一起,这样穿衣服的时间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

怎样给新生儿洗手、洗脸

新生儿出生后皮肤上常带有脱落的胎脂,尤其是在头部、颈部、腋下等位置。为此,家长要养成每天给新生儿洗脸的习惯,早晚各洗一次。给宝宝洗脸的时候,以温水为宜,用纱布或薄毛巾浸湿后,拧干,然后轻轻为宝宝擦洗。擦洗的顺序是先擦宝宝的眼睛,再擦鼻子、嘴、面颊、耳朵及耳后,然后再擦洗颈部(尤其要擦洗颌下的颈部)和头部。每擦一个部位后,都要重新清洗毛巾,防止交叉感染。

新生儿的小手多呈紧握状态,手指夹缝和手掌时常藏有污垢,给宝宝洗完脸后一定不能忘了给宝宝洗手。家长可以握着宝宝的手,先将一只小手放入水盆中,一面拨动水一面轻轻扒开宝宝的手指,并用宝宝香皂搓洗,再在水中洗干净,用毛巾擦干。给新生儿洗手、洗脸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利落,让宝宝觉得这样做很舒适。但不要在宝宝哭闹时强迫他去洗,以免其产生对洗手、洗脸的恐惧和厌烦心理。

不宜给新生儿戴手套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的小手无目的地抓摸,很担心他们会把自己抓伤,就给宝宝戴上一副手套。戴手套看上去好像可以保护宝宝的皮肤,但从宝宝发育的角度来讲,这种做法束缚了孩子的双手,限制了宝宝的手指活动,不利于宝宝的触觉发育。而且毛巾手套或是用其他棉织品做的手套,里面的线头一旦脱落,很容易缠住宝宝的手指,影响手指局部血液循环。有的家长明白了给宝宝戴手套不好后,就盲目摘掉,采取更加严密的实时监护,只要一看到孩子的手在乱动,就立即抓着他的双手,不许孩子动,导致宝宝不耐烦地哭闹。这种抚养孩子的办法不但不利于发展宝宝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大脑潜能的开发也没有好处。

其实,手是智慧的来源,大脑的“老师”。手的乱抓、不协调活动都是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一个发展过程,宝宝看似不经意的吃手、抓握玩具以至后来的吃玩具,都是心理、行为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潜意识中的探索行为都能为日后手眼协调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给宝宝戴上了手套,就可能会妨碍宝宝手的动作能力的发展和口腔认知。经常让宝宝学习握物或握手指,可以促使宝宝从被动握物发展到主动抓握,促进宝宝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大脑潜能的开发很有好处。

如何为新生儿准备和使用尿布尿布是婴幼儿的必需品,而如何为宝宝挑选尿布、换尿布、洗尿布又是令许多家长感到犯愁的事情。

购买一次性尿布、尿裤应注意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最好在正规的育婴店、超市等地方购买合格的产品。

但是因为小宝宝皮肤娇嫩,最好使用自制的全棉尿布,并且这还能节省开支。只要清洗彻底,合理消毒,对新生宝宝来说,是有益无害的。

尿布使用时可折成两种形状。一是长方形,就是将正方形尿布折叠成三层或用两块长方形尿布折叠成长方形使用。使用时在宝宝腰部围一条宽松适宜的松紧带,再将尿布放在胯下,前后两端塞入松紧带就可以了。

另一种是三角形。将正方形尿布对折两次,使用时可在三角形尿布内侧加一叠长尿布,三角形尿布的两端可缝上粘料。一般全棉尿布要准备20多块,以备随时清洗、更换。在给宝宝更换尿布前,应备好尿布,将尿布一份份叠好备用。更换时在洗屁股的盆中放好温水和小毛巾,然后解开尿布,用一只手将宝宝双足轻轻提起,另一只手用长条尿布擦净宝宝的小屁股。

如果宝宝只是小便了,家长只要用蘸了清水挤干后还稍微有些潮湿的小毛巾把宝宝的阴部、臀部擦洗干净,晾干即可。若是宝宝大便了,应当将宝宝抱起,彻底清洗,洗净后擦干。

洗的时候要注意,如果宝宝是女婴,要从前往后擦,不能从后往前,避免粪便污染宝宝的外阴,引发感染。

如果宝宝是男婴,要看看阴囊上是否沾着大便,如果有,要彻底清洗干净。

最后,把宝宝擦拭干净,换上洁净的尿布。给宝宝换尿布的方法有下面两种:

给宝宝换尿布的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给宝宝带来不适。换好尿布后,把宝宝放在床上,最好在宝宝屁股下面垫一块30厘米大小的薄棉垫以吸收尿液,防止再次大小便渗漏到褥子上。

宝宝换下来的全棉尿布一定要及时清洗干净,每次换下的尿布要搁在固定的地方。若只是宝宝小便了,可以先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用沸水烫一下;若有大便,先用专用刷子将尿布上的粪便刮去,然后用中性肥皂在清水中反复搓洗,直至洁净,再用清水漂洗2~3次,最后用沸水烫一遍或煮沸消毒。晾尿布时最好在阳光下晒一晒,这样能更好地杀菌消毒。

不要给新生儿剃“满月头”

民间有在新生儿满月时要剃满月头的说法,认为这样可以让宝宝的头发增多、变粗。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从头发的结构看,露出皮肤的表面部分叫毛干,藏在皮肤里面的叫毛根,毛干和毛根都是没有生命活力的物质。

剃刮修剪去除的只是已经角化、没有生命力的那一部分毛发,影响不了头发本身的生长。为此,给新生儿剃满月头不会影响头发的数量。另外,新生儿头上都有一层胎皮,对新生儿头皮有保护作用,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这层胎皮会自然地慢慢脱落。若是满月时剃头反倒会把这层皮去掉,而使细菌侵入,引起头皮发痒,甚至导致各种皮肤炎症。

如何给新生儿洗澡

给新生儿合理恰当地沐浴除了能够清洁宝宝肌肤,让他感到舒适以外,还能协助宝宝皮肤排泄和散热,促进血液循环,活动肌肉和肢体。一般来说,新生儿产后8~12小时就可以洗澡。正常宝宝夏季每天1~2次,冬季每天1次。那么,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呢?

1.洗澡前要做的准备宝宝用的洗澡用具,包括澡盆、浴巾、毛巾、脸盆、纱布、香皂或沐浴露、棉签、脱脂棉花、婴儿油、爽身粉等;洗澡前关好屋内窗户,要是冬天晚上洗澡,最好将室温调到26℃,最好能升到28℃~32℃;备好宝宝爱听的CD盘;备好宝宝要换的衣服、尿布,在床上摆好大浴巾;水温调到37℃~38℃,要是冬天洗澡,要再准备些更热的水备用。

2.洗澡时要做的事情给宝宝脱掉衣服,去掉尿布,用大毛巾裹住全身,家长坐在小椅子上,让宝宝仰卧在家长的左侧大腿上,用左臂和手掌从宝宝后背托住头和颈部,让他的下半身固定在家长的臂弯和腰身间;再用左手拇指和中指按住他的两个耳郭使之反折,堵住耳孔以免进水。洗澡时要按照先上身再下身,先上肢再下肢的顺序,依次清洗头颈、腋窝、手心、肘弯、前胸、腹部,最后清洗腹股沟、大腿、腋窝褶皱处、脚等部位。

3.洗澡后要做的事情洗完后让宝宝保持仰卧位,家长左手托住他的头颈部,右手抓住他的脚踝部,把婴儿从水中抱起,放在干浴巾上包起来轻轻擦干,注意皮肤褶皱部位应轻轻蘸干,再往腋下撒上婴儿爽身粉。往颈部撒爽身粉时先把粉撒在家长的右手心,再用左手心掩护着宝宝的口、鼻,然后右手把手上的爽身粉轻抹在宝宝的颈上。然后,护理脐部,兜尿布、穿衣、包好后再喂奶。

给宝宝洗澡时,有一些细节问题不可忽视:孩子身上不舒服,有拒奶、呕吐、咳嗽厉害等现象时不宜洗澡,可以给宝宝用湿毛巾擦拭一下脖子、腋下、屁股等容易弄脏的地方;洗澡动作要轻柔迅速,全过程尽量在5~10分钟内完成,在热水中的浸泡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每次洗澡时间安排在喂奶前1~2小时,以免引起吐奶;不要把爽身粉直接撒在宝宝的脖颈上,以免宝宝吸入爽身粉;给宝宝洗澡时千万不能让他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

如何护理新生儿的眼、耳、鼻、口

经阴道娩出的新生儿可能会受到妈妈阴道内分泌物的沾染。如果妈妈有阴道炎症存在,病菌便可能会侵入宝宝的眼、耳、口、鼻处,从而引起各种眼炎、外耳炎、鹅口疮等疾病。

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应将其眼、耳、口、鼻内的分泌物洗净,但动作要轻柔,禁止深挖,以免引起损伤。双眼滴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2次,共3~7天,以后每日用专用小毛巾、温水轻拭面部即可,不要使用护肤霜,以防引起药物过敏。

一旦发生眼炎、鹅口疮等应送医院诊治。新生宝宝很娇嫩,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需要悉心呵护。宝宝的眼、耳、鼻、口,属于“精贵”部位,更需要大家精心护理。

1.眼睛的护理新生儿出生时,眼睑(皮)常覆盖着一层灰白色胎脂,这层物质可以保护皮肤、避免损伤、防止散热,随着宝宝的渐渐长大会被吸收,不宜擦除。为了保持宝宝眼部清洁,清洗时不要强行分开,应先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棒轻轻拭除,以免擦伤皮肤和角膜。若有异物进入眼中,应找医生取出,不得自行盲目擦除。宝宝降生,首先接受光的刺激,但过强的光线可引起视网膜灼伤,所以应在宝宝生活的区域给予柔和的弱光,居室内安装25瓦左右的日光灯或25瓦的白烛光灯泡较为合适,灯光不要直射新生儿的眼睛,有时可变换色光以刺激色觉的发育。另外灯距不宜太近,以减少光线的直接刺激和意外发生。

2.耳朵的护理新生儿分娩时耳朵有少量羊水残留,可让宝宝两侧轮流侧身躺着睡,让残留羊水流出来,并用洁净棉签擦净。平时注意外耳道清洁,不要挖耳道。给宝宝喂奶或宝宝呕吐时,不要让奶水或呕吐物流入耳道内。

3.鼻子的护理保持鼻孔清洁,鼻通气功能良好,不要随便挖宝宝的鼻腔,如果鼻腔被干而黏稠的液体阻塞,可以对着鼻腔滴1滴盐水,一般不要用滴鼻剂。

4.口腔的护理宝宝刚出生时,口腔里常有少量的分泌物,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无须擦去。为了清洁口腔中的分泌物,家长可以定时给婴儿喂些温开水。如果一定要清除脏物,可以让宝宝侧卧,将小毛巾或口水肩围在宝宝颌下,以免沾湿衣服。家长用肥皂洗净双手、擦干,然后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先擦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如果宝宝不是很配合,可以用左手指、食指捏住他的两颊,使其张口,再进行清洁,但动作一定要轻巧。一般新生儿不需要作口腔护理,当宝宝出现鹅口疮,即患有“雪口”时,可以用1%的龙胆紫涂口腔,涂药时注意宝宝口腔颊部等部位均应涂到。

护理新生儿脐带不可忽视的两个阶段

当宝宝从母体娩出,哇哇大哭的那一刻,脐带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就要开始脱落了。可是在脐带脱落前后有两个阶段非常重要: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前

脐带切断后则形成创面,成为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会发生脐炎,重者会引起败血症,脐带消毒护理非常重要。做法是在脐带未脱落前,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把尿布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

同时,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是否有渗血,如果出现渗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没有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慢慢脱落。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后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会出现少量的渗出液,可用75%的酒精棉签卷清脐窝,再盖上消毒纱布。

宝宝的胎脂如何处理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全身覆盖着一层乳白色的胎脂,看起来黏糊糊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积聚得更多。这层黏糊糊的胎脂对宝宝有很好的保暖和保护作用。因为宝宝出生后容易受凉,身上有了这层胎脂,可以减少体表热量的散失,避免受到寒冷的损伤;而且胎脂的润滑作用还能减轻衣服、尿布对娇嫩皮肤的摩擦刺激,保护皮肤免受伤害。

所以宝宝出生后,不要在第1天洗澡时就用肥皂把胎脂洗净,而要保留着。但是对这层胎脂又不能不管不顾,正确的护理方法是用一块沾有消过毒的植物油的纱布,把颈、腋下、腹股沟部积聚较厚的胎脂轻轻抹去,其他部位不抹,这样处理后,就可以放心地为宝宝穿衣包裹了。在出生后的前1~3天,由于护理和衣服的摩擦,胎脂会慢慢消失,而且此时的宝宝也渐渐习惯了环境温度和衣服的摩擦刺激,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胎脂的生理作用,宝宝的皮肤也会十分健康。

新生儿囟门的特殊护理

新生宝宝总有些特别娇弱的部位,囟门就是一个需要特殊护理的部位。正常新生儿有前、后囟门,前囟门随头围增大而变大,约1岁半时闭合,后囟门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间隙,一般在生后6~8周闭合。很多新手爸妈因为对囟门不甚了解,不敢碰、不敢洗,以致污垢堆积,很容易引起宝宝头皮感染,继而发生脑膜炎、脑炎,所以囟门的日常清洁护理非常重要。

不要给宝宝用材质过硬的枕头,如绿豆枕、沙枕,否则容易引起头部变形。不要让宝宝一直固定一个睡姿,要经常为他翻翻身。避免家中家具的尖锐硬角处弄伤宝宝的头部,可以在尖锐的地方套上防护套。如果宝宝不慎擦破了头皮,要立刻用酒精棉球消毒以免感染。冬天外出应戴较厚的帽子。

同时,恰当合理地清洗这个部位也很关键:囟门不必刻意清洗,洗澡时清洗就可以了,而且要用宝宝专用洗发液,而不能用强碱肥皂,以免刺激头皮,诱发湿疹或加重湿疹。清洗时手指要平放在囟门处轻轻地揉洗,不能强力按压或强力搔抓。如果囟门处有不易洗掉的污垢,可以先用香油或植物油蒸熟后润湿浸透2~3小时,当污垢变软后再用无菌棉球按照头发的生长方向擦掉,并在洗净后扑少许婴儿粉。

为新生儿做按摩要准备什么

给新生儿做按摩不仅可以加快孩子的生长发育,让孩子的肌肤得到满足,心理得到安慰,促进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淋巴系统的发育和免疫功能加快,还能平伏宝宝的不安情绪,减少哭闹,帮助宝宝睡眠;促进宝宝的早期神经行为发育,使其在智力发育方面表现突出。更重要的是,这种轻柔的爱抚更是一种爱的交流,可以增进亲子关系。那么,按摩新生儿需要掌握哪些要领呢?

1.保持室温在25℃左右,湿度也要恒定。

2.房间一定要安静、舒适,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来营造愉悦的氛围。

3.最好在宝宝沐浴后或给宝宝穿衣服时进行按摩。

4.按摩前备好毛巾、尿布、需替换的衣服、婴儿按摩油等按摩用品。

5.按摩前,家长应倒适量的婴儿润肤油在掌心,以温暖、滋润双手,再将按摩油搓热至体温,轻轻在宝宝肌肤上滑动按摩,动作要轻柔,不要太重,以免使宝宝感觉不适。

6.爸爸的爱抚对宝宝今后的行为态度、智力发展同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爸爸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

给新生儿按摩的方法

参考前面的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之后,就可以给宝宝按摩了。给宝宝按摩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先头部,后胸部、腹部,再按摩手部和腿部,最后是背部,并且按摩时手法一定要轻柔,时间不易太长,5~10分钟即可。给新生宝宝进行按摩,具体手法存在一些必知的常识:

1.头部将宝宝平放在床上,家长双手轻轻按摩宝宝头顶,用拇指在头顶做画圈运动,但要避开囟门;再按摩脸的侧面,用指腹从中心向外按摩前额,之后从额部中央移向眉毛和双耳。

2.胸部将宝宝平放在床上,解开外面的衣服,家长双手放在宝宝两侧肋骨边缘,右手向上滑向他的右肩,再复原;左手以同样方法做1次。

3.腹部将宝宝平放在床上,解开宝宝外面的衣服,家长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的腹部;也可以用指尖在宝宝腹部从自己的左方朝右方慢慢移动。胸腹部做完按摩之后,应立即给宝宝的上身盖上保暖的小衣服或小被子。

4.上肢将宝宝平放在床上,用一只手捏住他的胳膊,再轻轻挤捏从上臂到手腕的部分,然后用手指按摩他的手腕;双手夹住宝宝的手臂,上下搓滚,并轻捏手腕和小手;之后,在确保宝宝手部不受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手掌心按摩至手指。

5.腿部将宝宝平放在床上,先用双手按摩宝宝的大腿、膝部、小腿,再挤捏大腿至踝部;按摩脚踝及足部;然后双手夹住小腿,上下搓滚,并轻拈宝宝脚踝和脚掌;最后用拇指从脚侧后跟按摩至脚趾。

6.背部让宝宝趴在床上,注意要把宝宝的上身稍稍垫高,避免口鼻压在床上造成窒息。家长将双手平放在宝宝背部,由颈部向下进行按摩,再用指尖轻轻按摩脊柱两边肌肉,再从颈部向底部做“月牙形”的迂回运动。

学会观察新生儿的体温

新生儿出生后体内会发生很大变化,必须依靠自己的神经系统调节保持体温的恒定,这样才能维持全身代谢、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观察新生儿体温变化对保证他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

如果家里有体温计,可以通过腋下、口腔和肛门三个部位来测量宝宝的体温。其中,腋下是常取部位。测试前先把温度计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用棉花蘸少许酒精擦拭消毒。之后,将体温计尖端放在宝宝腋窝内,3~5分钟后取出。看温度计刻度时,应横着拿温度计,缓慢转动几下,就能看清温度计的刻度。体温计用完后,要用75%酒精消毒后存放,以备下次使用。

如果宝宝有发热情况出现,用体温计测量后发现宝宝的体温超过37℃,请注意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并及时向医生请教,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果宝宝手脚发凉,体温可能低于36℃时,对新生宝宝也要立即采取措施,因为新生儿体温过低,严重时可发生硬肿症,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必须予以及时、有效地处理。

如何保护新生儿的听力

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72小时内就要接受听力筛查,如果初筛结果呈阳性,说明宝宝的听力可能存在问题,如果复查还有问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诊治。不过为了把问题减少到最低程度,家长需要了解一些新生儿听力护理方面的常识:

1.给宝宝洗澡特别是洗头时,注意保护耳朵,防止进水。

2.避免孩子回奶,万一有回奶现象,要在奶水流入宝宝耳朵前擦净。

3.不要给宝宝掏耳朵,以免损伤后引发感染,导致耳聋。

4.避免带宝宝到噪声过大的地方,以免噪声给宝宝的听力带来伤害。

5.防止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中耳炎。

6.对于一些有高危致聋因素的宝宝,如家族史中有耳聋病人的宝宝,或是妈妈怀孕时感染过疱疹等疾病的宝宝,即使初筛复筛结果正常,也应在3个月时再做确认,以免迟发性或进行性耳聋的发生。

给新生儿保暖有哪些讲究

新生宝宝的身体还比较脆弱,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冬天出生的宝宝保暖更是一个大问题。一般新生儿的室温在22℃~24℃比较合适,最好不低于20℃。因为新生儿要频繁地更换尿布、洗澡、喂奶,做这些护理的时候往往要动来动去,宝宝身体散热也比较快。室温稳定后,对孩子的护理相对也比较方便些,不易在做一些护理过程中导致宝宝受凉。

如果家里温度不够高,要采取一些合理的取暖方式,比如用电热灯、电暖器、热空调风等辅助取暖工具,尽量不要使用电热毯,或者去买质量比较好的电热毯,要选择有正规生产厂商的,这样质量会比较有保障,将隐患降到最低点。

另外,要给宝宝准备好适宜的衣服。宝宝的衣服、被子最好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成,以保证其良好的保暖性。而且新生儿衣服穿得过于宽松或是太紧都不利于保持体温。有的家长带宝宝外出的时候,会给新生儿穿上几层衣服,感觉是很暖和了,其实保暖效果不一定好。最好在内衣里面穿件背心,保证身体与衣服之间有一定间隙,则更易保暖。

新生儿晒太阳的学问

适当地把宝宝抱到户外晒晒太阳,可以让宝宝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有效预防宝宝因体内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的佝偻病发生。但是,家长带着新生儿晒太阳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夏秋季节出生的宝宝在生后半个月后即可在户外进行晒太阳,充分接触大自然,呼吸到新鲜空气,这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都非常有好处。不过家长要注意,每次活动的时间要稍微短一些,保证在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注意,夏天带宝宝外出要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的这段时间,还要注意不要让太阳直射宝宝的身体,应在风小的树荫下晒太阳,大风天不适宜带宝宝外出晒太阳。在给宝宝晒太阳的时候,能够暴露出的皮肤部位可以尽量多暴露一会儿,但要用准备好的小棉布或是小杯子盖好宝宝的小肚子,避免新生宝宝受凉。

如何安抚爱哭的宝宝

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天的哭闹时间会超过2小时,有1/5的新生儿会出现无休止的号啕大哭,这种情形常常会让新爸爸新妈妈束手无策。安抚新生宝宝的哭闹也是有小窍门的。

●包裹胎儿在妈妈子宫里是被紧紧包裹着的,恰当合适的“襁褓法”可以让宝宝感觉像是重新回到了妈妈的子宫里,获得被保护的安全感。不过包裹宝宝以不妨碍正常呼吸为前提。

●侧抱刚刚降生的宝宝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突然走出子宫那个温暖的环境很容易表现出哭闹不停的情况。把宝宝竖直抱起或是侧抱则会让宝宝尽快安静下来。而家长常常采用的让宝宝平卧在怀里的姿势往往无助于安抚宝宝。

●声音新生宝宝的耳膜较厚,对成年人来说有点响的声音对新生儿来说可能刚好合适。家长可以为宝宝营造以下这些类似的声音环境,如吹风机、吸尘器、烘干机、流水都能达到类似效果。

●摇晃当宝宝还在妈妈的子宫里的时候,无论妈妈在走路还是坐着,甚至是翻身,宝宝的感觉就会像坐船一样舒适,可见,宝宝喜欢这种轻轻摇晃的感觉。但家长要注意,摇晃宝宝的幅度要小而慢,不恰当的摇晃对宝宝是没有好处的。双手托住宝宝的身体,慢慢摇晃才是正确的。

●吮吸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不仅能缓解宝宝的饥饿感,还能激活大脑深处的镇静神经,使宝宝进入平静、放松的状态。

●跳舞其实把宝宝抛到空中然后再接住也不错,不过虽然宝宝会喜欢,宝宝的妈妈却未必做得到。爸爸把宝宝举到肩膀上,让他抱住爸爸的脖子,然后,轻轻起舞,慢慢地前后摇晃身体,还可以偶尔加上一两个旋转。早期教育

让宝宝看摆动的玩具

在宝宝房间悬挂一些鲜艳的小球,也可以是能发出悦耳声音的彩色旋转玩具。这种玩具最好距离宝宝眼睛20厘米左右,当宝宝哭闹时,家长可以慢慢移动玩具,宝宝看到这些玩具后,就会逐渐安静下来,不哭也不闹。玩具要常更换位置,品种尽量多样化以引起宝宝的注意。当然,也可以在墙壁上挂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彩画,宝宝睡醒后,第一眼看到这些漂亮的东西一定会感到愉悦。妈妈可以把宝宝抱起来在屋子里转转,让宝宝看看墙上的画及玩具,并指着玩具告诉他这些分别叫什么名字。这样还能活动宝宝的头颈部肌肉,为宝宝抬头提前做好准备。

和宝宝多说话

刚出生的宝宝除了吃饭、睡觉是主要任务外,更想听爸爸妈妈说话。千万不要以为和宝宝说话是“对牛弹琴”。其实家长经常对新生宝宝说话,这种刺激能促进宝宝听觉和发音器官的健全发育。

家长要时刻把宝宝当成一个会说话的孩子,经常和他说话,像“宝宝醒了,真乖”,“宝宝真聪明”,“宝宝会看气球了,真棒”等。

在宝宝刚睡醒时,爸爸妈妈也要面对面地和宝宝相视,让他感觉到爸爸妈妈的存在、气息,这时小家伙会紧盯着爸爸妈妈的脸,尤其是眼睛,好像和爸爸妈妈心灵对话一样,这时,爸爸妈妈可以看着宝宝的眼睛,跟他说所有的事,比如说周围的环境,爸爸妈妈正在做的事,给宝宝轻柔地唱一首歌,或是讲一个短小故事等。

听声转头

婴儿出生几天后,已经渐渐熟悉了自己生活的环境,逐渐可以判断出声音来自哪个方向,尤其是喜欢听人的声音,无论是歌声还是说话的声音,而妈妈的声音更能给他带来安全和温柔的感觉。在宝宝醒着或是心情愉悦的时候,妈妈可以在宝宝脑袋的两侧,轻轻呼唤他的名字,小家伙就会慢慢地转过头来,眯着小眼睛找妈妈。同样的练习,家长还可以准备一个塑料瓶,里面装上大豆或小石头,在宝宝耳边(距离10厘米左右)均匀地摇出柔和的声音,宝宝对这样的声响也会有所反应。

另外,也可以平常在宝宝醒着时,给宝宝听一些柔和舒缓的音乐,这也能激发他对声音的敏感性,训练他的听觉。

训练宝宝的触觉能力

新生宝宝全身皮肤的触觉很敏感,宝宝喜欢家长轻柔的抚摸,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对冷热、疼痛都有反应。训练宝宝触觉的方法很多,而其中比较有效的有:

1.给宝宝喂奶时可以将乳头在他的口边晃动,让他主动寻找乳水。

2.喂完奶或宝宝醒来的时候,认真抚摸一下宝宝的头、四肢及身体其他部位。

3.让宝宝的手握住妈妈的手,妈妈再用手指勾拉宝宝的手掌。

4.妈妈要经常按摩宝宝的四指和手掌,勾拉宝宝的四指,让宝宝手掌充分活动。

多与宝宝肌肤相亲

亲子肌肤接触很简单,简简单单地抱抱他、亲亲他,给他做抚触、婴儿操,就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尤其是哺乳时,妈妈对宝宝的特殊呵护更能让他感受到妈妈的怀抱是最安全的地方。经常接受爸爸妈妈爱抚的孩子,成长速度明显高于缺少爱抚的孩子,而且这种肌肤相亲会使宝宝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变得协调,会让哭闹的孩子变得安静了,让不停咯咯笑的宝宝变得平静一些。

有益新生儿的体操

宝宝出生后10天左右可以做健身操,与宝宝抚触不同的是,这套体操可以活动宝宝的骨骼和全身肌肉。做操时室内温度最好在21℃~22℃。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一定要轻柔。最好是在宝宝睡觉前给他做,这样小家伙才会睡得更香。

1.运动上肢将宝宝平放在床上,妈妈两手握着他的小手,同时伸展上肢。

2.运动下肢妈妈两手握着宝宝的小腿,先把小腿向上弯,让宝宝的膝关节弯曲起来,再拉着小脚往上提,保持伸直的状态。

3.运动胸部妈妈的右手放在宝宝腰部下方,把他的小腰托起来,再用手把宝宝向上抬一下,让他的胸部跟着动一下。

4.运动腰部抬起宝宝的左腿,放在右腿上,让身体跟着扭一扭,这样腰部就会跟着运动起来。再把右腿放在左腿上,做同样的运动。

5.运动颈部让宝宝趴下,这样宝宝的头就会抬起来,自然活动了颈部。

6.运动臀部让宝宝趴下,妈妈用手抬起他的小脚,小屁股就会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要学会与新生儿交往

与妈妈细腻温柔的呵护不同,爸爸常与新生宝宝交往将大大有利于宝宝智能的发育。

爸爸平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哭声,设法理解宝宝哭的原因;妈妈喂奶的时候,爸爸尽量在一旁陪着;宝宝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爸爸要关切地抚摸宝宝。

总而言之,做爸爸的不要认为护理宝宝都是妈妈分内的事情,其实宝宝在和爸爸的接触中,能够继承男性特有的坚毅、果断、自信、独立、宽厚、大方、热情的个性特征,这对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是必不可缺的。

爸爸可以用身体弄出各种响声逗乐宝宝。比如,做鬼脸,扑通倒下肚子先着地,也可以用一些爸爸小时候玩过的逗乐花招。

最简单逗宝宝的招数是:把一样东西放在头顶上让它掉下来,同时喊着:“哎呀,又掉下来了!”就这样,哭闹的宝宝先是盯着家长看,然后就会开始咯咯笑起来。不断重复做,最后,看腻了的宝宝就会安静下来。

开发新生儿大脑的潜力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右脑的功能虽然无法完全分开,但两者在功能优势及功能发展的时间上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异。

宝宝出生后的头三年是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智能开发的关键时候。出生后就对宝宝进行良好的教育对促进其大脑发育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的左右脑的功能存在一定差异,左脑重在语言,右脑重在感觉,而大脑功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右脑,而右脑的发育又能决定左脑功能。为此,爸爸妈妈对宝宝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时不可忽视对右脑半球的开发。异常情况

未成熟儿

出生体重不足2.5千克的宝宝为低出生体重儿,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为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这种早产儿除体重不足外,还有其他一些不成熟的表现,比如皮肤鲜红且薄嫩、体温不易恒定、受环境影响大、肺发育不成熟、易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较快、皮下脂肪少、吃奶少、吸吮力差、哭声微弱。这些异常宝宝一出生往往就被放入新生儿暖箱,让他在温湿度恒定、氧气充分的环境下继续成长。待宝宝体重增加且不成熟症状消失后,才被允许接回家。但是这时母乳已分泌不足了,这样未成熟儿就很难享受到母乳喂养。为此,放在暖箱的宝宝也应继续母乳喂养,妈妈每日可挤数次,放在特制的冷藏带里用冰箱保存,再让未成熟儿食用。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让母乳受到任何污染。实在没有母乳的话可用早产儿专用的奶粉,但是用专用奶粉喂养的早产儿,容易发生胃肠道坏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服用奶粉的同时,加入母乳进行喂养。

一般来说,采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会降低后遗症的患病率。家长在护理未成熟儿时,还要减少宝宝与抚养人之外的人的接触。抚养人在接触孩子前,要洗手,换隔离服,避免把病菌带给宝宝,导致宝宝生病。

在护理未成熟儿的时候,家长还要细心观察宝宝的表现,一旦出现呼吸急促、不肯吃奶、腹胀、哭声微弱、抽风等反应,要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未成熟儿出生后可与足月出生的宝宝一样接受预防接种。

头皮血肿

有的宝宝在出生2~3天后,妈妈会发现,宝宝在头顶偏左或是偏右的地方会有肿包出现,摸起来比较柔软,没有弹性,用手按压几下,小家伙会感觉非常不好,甚至会出现哇哇大哭的状况。如果再仔细触摸,就会感觉到宝宝头顶的肿包周围骨质隆起,肿包下方好像根本没有头骨似的,妈妈会非常担心和害怕。

医生会告诉家长这是头皮血肿的现象,其原因是小儿在出生时,在产道被压迫了头皮的软组织,使软组织内的淋巴及静脉循环受到影响,液体渗到头皮组织而形成局部水肿。出现这种表现时,不用进行特殊治疗,自然就会慢慢地被宝宝吸收而痊愈,隆起的部分也会恢复正常。一般在1~2个月就看不出了,爸妈们不必担心是否是脑部发育异常。但也有的宝宝半年后才完全消失。

吐奶

很多新爸新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出生后1~2天的宝宝吃完奶后,常常会有奶液从嘴角流出,流出的量或多或少,有时吃完奶1~2小时后才吐,有时还会有奶块。一般情况下,喂奶后出现少量吐奶或溢奶属正常生理现象,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宝宝吐奶的原因

大多数的吐奶是因为一时喂养不当,如吃奶过急、吃奶过多、吃奶时胃里进了空气未及时排出或喂完奶后宝宝的体位马上有较大改变,或是暂时性的功能失调引起的(如贲门痉挛)。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少吃1~2次母乳或是牛奶,单喂白糖水,这样一般就不吐奶了,从第3天开始就能好好地吃奶了。但是如果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的颜色与奶色不同,宝宝还伴有高热时,一定要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就医前不要将呕吐物全部洗掉,应留一部分给医生查看。

宝宝吐“奶块”怎么办

出生15天左右,不少男宝宝会经常吐奶,有的刚刚吃完就马上吐出些牛奶状的东西;有的在吃完奶15分钟左右全部吐出来;也有的宝宝吃完奶20分钟后才吐出来,这时的呕吐物就像豆腐脑状。对于那些“呼”地涌出来的情况要考虑宝宝是不是有什么异常问题;如果呕吐物变成了豆腐脑样,多半与胃酸有关,是奶液在胃里停留时间过长所致。而宝宝一边吃奶一边从嘴角流出来的情况则不必担心。喂奶方法不对使婴儿吃进了空气而引起的吐奶,应在喝奶后,把宝宝立起来、拍拍背,等他打了嗝自然就会好了。

宝宝吐奶,家长不要惊慌

有的宝宝吐奶次数会逐渐增多,甚至每次吃奶都吐。而且吐出的奶虽然是豆腐脑样,但绝对没有奶以外的东西,如黄色胆汁、血液。同时,宝宝吐奶前后也没有痛苦、不佳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不用太担心,因为健康的宝宝胃肠蠕动活跃,比较易吐奶,无论想什么办法,吐奶都不容易止住。出生后1~2个月是吐奶最严重的时期,3个月时就很轻了,到4个月就不会出现了。千万不要被医生所说的“幽门痉挛”吓到。为了防止宝宝吐奶而导致奶块进入气管发生窒息,宝宝独自熟睡时,要让其身体侧卧,这样比较安全。

脐部出血

宝宝脐带在出生1周后开始脱落,在脱落前脐部可能有少量出血或渗液,这都是正常现象,只要出血不多,不必担心。如果出血量多,家长要立即用无菌或干净纱布压住脐部,尽快到医院就诊处理。如果渗液多,在擦完酒精后撒一些脐带粉。如果是男宝宝,要注意不要因为尿而弄湿脐部,上边的尿布要铺厚一点。如果宝宝脐周发红、渗液脓性,除做好脐部护理外,还要给予抗菌素治疗。

除了做好上述工作外,在新生儿脐带脱落前每天都要检查宝宝的脐部,观察脐带残端有无出血、渗血、渗液等情况,一旦发现脐部出血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要及时送医院处理。

面颊出现疙瘩

多数宝宝出生后10~15天,脸上会长出小红疙瘩,眉毛上沾有浮皮样的东西,前额发际也长出2~3个小粉刺样的东西。手指、脚趾或足底部也会出现直径1毫米左右的丘疹(突出皮肤的粒状物),有时是小的水泡。这种症状提示小宝宝可能患有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表皮炎症,其特点为急性期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水泡等),有渗出倾向,自觉瘙痒;慢性期常以苔癣样变为主,易反复。

治疗宝宝湿疹,如果用药,建议用含有少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膏每天涂抹2次,消退后马上停用。而含有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效果更好,但不良反应也大,好转之后,要马上换用以前的药。

据研究表明,湿疹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E的增多有关,是一种先天性过敏体质。也有宝宝天生对牛奶、鸡蛋、鱼等食物过敏。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试着不喝牛奶、不吃鸡蛋,如果把每天200毫升的牛奶完全停掉,湿疹有消退趋势的话,就应该保证宝宝3个月内不喝牛奶。

宝宝湿疹预防很重要。宝宝内衣应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不要穿化纤织物。内、外衣均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最好穿棉花料的夹袄、棉袄、绒布衫等。要密切注意宝宝的消化状态,是否对牛奶、鸡蛋、鱼等食物过敏。母乳喂养的妈妈应避免进食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宝宝要避免碱性肥皂、化妆品或者香水等的刺激。发病期间不要进行卡介苗或其他预防接种。要避免与单纯疱疹的患者接触,以免发生疱疹性湿疹。

新生儿“马牙”

新生儿在牙龈边缘或上腭常会看到一些凸起的黄白色芝麻大小的小斑点,俗称“马牙”。有些家长习惯用针挑破,或是用布擦掉。其实“马牙”不是病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种上皮细胞堆集而成的角化上皮珠,属于正常现象,几周内便会自行消退,无须治疗。

如果用布擦拭或用针挑,容易引起口腔炎,甚至导致败血症。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很柔嫩,血管丰富,唾液腺的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口腔黏膜较干燥易受损伤,细菌很容易从破损的黏膜侵入。如果个别长得较大,并有发痒、发胀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脐疝

有的宝宝即将满月时,会发生脐疝。从外表看,肚脐会凸出来,这是因为宝宝用力或者哭泣使腹压增加,一部分肠管从腹壁的窗户——肚脐凸出来,按压时有“咕噜”的响声,这是肠管中的气体和消化物混在一起而发出的声音。发生脐疝的宝宝都是那些经常用力让脸变得通红的宝宝、脾气急躁经常哭的宝宝或是母乳不足而哭闹的宝宝。

出现脐疝现象,不必手术

一般来说,只要凸肚脐范围不是很大(直径5厘米以下),就能够自然还纳,不用处置也没有危险,在宝宝2~3个月时能够自然痊愈,有的宝宝需要1年的时间,所以不用手术。即使1年后还没有痊愈,宝宝入学之前也会自愈。这种异常现象在早产儿中发生率较高。

减轻脐疝带给宝宝的不适

对于凸起的肚脐是完全不处置好,还是从上面用胶布或是带子固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不过如果长期按压的话,表面的皮肤可能会化脓,这样就会留下瘢痕,即便是去美容整形,也很难恢复正常。

尽管对于这种异常反应家长不必多虑,但是对宝宝却不能不管。如果宝宝稍不如意就哭,对于这种性格急躁的宝宝就应该多抱一抱,多哄哄,尽量让他少哭泣,这样可以减轻脐疝的症状,并且还会减轻脐疝带给宝宝的不适。

宝宝大便,不宜太硬

如果宝宝的大便很硬,排便很费劲,家长就要适当地给宝宝喂些麦芽汁或是新鲜的果汁(一定要注意卫生),让宝宝的粪便变软些,以避免粪便过硬,增加腹压,使脐疝加重。

宝宝喝牛奶,减少饥饿感

对于母乳不足而哭闹的宝宝,实在不得已时可以加喂牛奶等其他代乳品,让宝宝减少饥饿的感觉,这样宝宝就不会经常无休止的哭闹了,对缓解脐疝有帮助。

宝宝要多晒太阳

此外,晒太阳少的婴儿也会因为患上佝偻病而容易引起脐疝,所以宝宝满月后要经常到室外去晒晒太阳。

口腔中的白色小斑点

出生1周左右的宝宝在哭闹时,家长有时会发现在他的内侧颊部、齿龈等地方会有像沾着奶渣一样的白色东西,无论怎么喂温水也冲不掉。其实,这是一种真菌(念珠菌)附着在口腔上。妊娠妈妈中有20%的产道会存有这种真菌,分娩的时候,自然会将病菌传染给宝宝,即便是营养正常的宝宝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不用担心。如果宝宝发育很健康,一般不用做特殊护理,1个月内会自然痊愈。如果这种真菌是在宝宝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出现的,就要立即告诉医生。另外,家长平时对橡胶奶嘴、牛奶瓶也要严格消毒,以防再次感染。

鼻塞

出生半个月左右的宝宝鼻子经常堵塞,虽然宝宝并没有在户外待多长时间,也没有接触感冒的人。有时即使小心地取出积存的鼻垢,鼻子还是不通气,而且愈发加重,会延续3~4周左右,甚至会影响到正常吃奶。如果去就医,内服、外服治疗都不是很见效。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不要着急,只要做些小小的调节,就可以很好地改善现状。

从季节来说,宝宝鼻塞冬季比较多见,在异常干燥的日子里,要准备好加湿器,让居室保持一定的湿度,减轻空气的干燥程度,对宝宝的鼻塞有好处。

另外,天气好的时候,经常带宝宝去户外,接触室外新鲜、流通的空气,会使宝宝鼻腔通畅许多。但是要注意,不能把大人用的通鼻药给宝宝用,也不要因为怕感冒而把宝宝关在房里,或是把室温调得过高,这样做对宝宝非常不利。

斜颈

足位分娩的宝宝出生后第2周,有的会在颈部右侧或是左侧摸到一些像硬币大小的“筋疙瘩”,而且宝宝的面部总是朝向右侧,当勉强让他向左侧转时,颈部还是能发现这样的疙瘩。这种情况是因为宝宝在子宫内时,采取了不正确的姿势,妨碍了血液循环,形成了筋疙瘩。因此,也造成了足位分娩。

这种异常现象在1周内会变大,不过4周后就开始逐渐变小,1年之后,就基本消失了。

如果发现时的筋疙瘩很大,有时1年也不能消退,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有这种异常的宝宝脸只向一侧(有筋疙瘩侧的对侧)转,所以一侧头部可能会睡偏,因此,要使脸部转向天棚,把毛巾或薄垫子垫在一侧,尽量让宝宝用自己的力量转动颈部。

生理性体重下降

多数宝宝出生后3~5天内,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下降不会超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8%,最迟10天就会恢复甚至超过出生时的体重。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通过排便和尿液、皮肤、肺等途径丢失了许多水分,而刚出生的宝宝食量少、吸吮能力弱、授乳量不足,会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随着吃奶量逐渐增多,对外界适应性逐步增强,体重会逐渐回升,大概每天以30克的速度增长,7~10天后就会明显增加,宝宝的发育也会进入正常轨道。

如果10天后还没有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考虑是否存在哺乳量不足,牛奶冲调浓度不符合标准,或检查是否患有某种疾病等,找出异常情况,及时对症处理,以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新生儿烂嘴角

出生不久的宝宝嘴唇皮肤细嫩,嘴角又是很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极易受到病毒感染发生炎症,形成烂嘴角。若是遇到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妈妈喂奶时的疏忽,宝宝娇嫩的嘴唇就更容易雪上加霜。新妈妈该如何护理宝宝的“烂嘴角”呢?

新妈妈要养成良好的喂食习惯,宝宝吃奶前要清洁自己的乳房,吃奶后要及时为宝宝擦去嘴角的奶水。

第二章 1~2个月的宝宝(29~59天)

宝宝到了第2个月,微笑是他送给爸爸妈妈的最好礼物。如果家长跟他亲密地聊上几句,他可能还会摆摆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来回应爸爸妈妈,并且还会时不时地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总而言之,宝宝的一切成长都在慢慢地发生和发展着,在他的世界里充满了笑声、快乐和安详。

身心发育

身体发育特点

宝宝满月后,进入到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与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相比,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异,爸爸妈妈不要担心。身体各项发育特点如下:

1.体重增加约1千克,男宝宝平均为6.1千克,女宝宝约为5.7千克。生长顺利的宝宝每天的体重增加量超过30克,但是这只是一个平均值,不同宝宝有各自的发育特征。

2.身长增加约2厘米,男宝宝平均为60.4厘米,女宝宝约为59.2厘米。

3.头围方面,男宝宝约为39.6厘米,女宝宝约为38.6厘米。

4.胸围方面,男宝宝约为39.8厘米,女宝宝约为38.7厘米。

5.牙齿发育2个月的宝宝还没有长出牙齿。

6.前囟出生时前囟约1.5~2.0厘米,一般不超过2.5厘米。随着年龄的增长,1~2个月时有的已经闭合。

7.皮下脂肪的厚度1~2个月的宝宝皮下脂肪的厚度较新生儿更为丰满,通常会超过1厘米。

宝宝感知觉发育状况

宝宝到了出生后的第2个月,较出生后的第1个月来说,宝宝的感知觉发育更全面了,具体会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觉发育特征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盯着30厘米以内的任何东西注视半天,眼睛会一直盯着那个东西,目不转睛,好像要用眼神把它抓住,但仍然不能看清楚30厘米以外的物体。如果家长在他面前快速晃动1个小球或是玩具,他似乎会凝视,当来回摇头时,他会失去聚在眼睛上的焦点。此时的宝宝更喜欢注视人,会朝着声音的方面和移动的人脸看。相对于平面图形,更喜欢立体、彩色的人物图像。

2.感觉发育特征1个多月的宝宝,皮肤感觉能力比家长要敏感很多,有的时候一丝头发落到宝宝的皮肤上都会引起全身皮肤的刺激反应,使宝宝感到非常不舒服,宝宝一般会哭闹。用其他东西稍微刺激一下宝宝的皮肤,他会不停地乱动或是用哭闹表示身体的不舒服。对过冷、过热也都非常敏感,而哭闹是宝宝向家长表示不舒服感觉的常用提示。对亮光与黑暗环境有了反应,但是两只眼睛的运动还不够协调。

3.听觉发育特征经过1个多月的哺育,宝宝对妈妈的声音变得非常熟悉了,若是突然闯入了陌生的声音,宝宝会有所反应,比如说宝宝会注视,或是会表现出烦躁的情绪,如果声音很大,他会感到害怕而哭闹。这说明孩子已经对声音有了分辨能力,能够对妈妈和妈妈之外的声音作出不同的反应。家人也要给宝宝听一些轻柔的音乐和歌曲,与孩子说话、唱歌的声音也都要悦耳。给宝宝选择玩具时,要注意玩具声响不要超过50分贝,且保证宝宝居室安静,噪声不要超过40分贝。

4.嗅觉发育特征1~2个月的宝宝在嗅觉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了。他已经能很好地分辨出母乳的气味,从而能顺利地找到母亲的乳头,而且当他闻到什么难闻的气味时就会把头转开,或对有诱人气味的地方流连忘返,甚至这种气味连爸爸妈妈都可能还没闻到。

5.味觉发育特征宝宝出生后味觉发育得已经很完善了,1~2个月的宝宝此时微喜欢甜味,妈妈可以适时地给宝宝喝点甜甜的橘子汁,给宝宝适当的味觉刺激,以此来训练宝宝的味觉,从而为宝宝后期的饮食做好准备。另外1个多月的宝宝不太喜欢苦味和酸味的食物,如果给他吃,他会很快拒绝。

宝宝的心理发育状况

一个活泼、聪明的宝宝,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还要有健康的心灵。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做父母的对宝宝体魄的健康都非常重视,但是,对宝宝心理的健康发育,往往却不够注意,甚至有的爸爸妈妈在教育宝宝时,常常违背了心理健康发育的规律,致使宝宝心理不健康。

当宝宝看到周围人笑的时候,他也会感到很舒心,好像宝宝天生就知道自己有微笑的本领,咧嘴笑或是冲周围人做鬼脸就是最贴切的表达。当宝宝情绪不好或是肚子饿的时候,他会显得非常急躁、叛逆,表现为大声哭闹。

其实,宝宝之所以有这些反应是与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真诚友爱的微笑、温柔贴心的爱抚是分不开的。如果家长在这方面表现得恰当的情况下,宝宝就会得到很多正面的心理刺激,他会作出反应表示他现在是愉悦的、幸福的。这些细小的地方对宝宝身心发育有重要影响,可以为日后自信、坚毅、开朗、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爸爸妈妈每天要多花费点时间观察和照料自己的宝宝,这样他们才会健康、舒适、愉悦地成长。饮食营养

本月焦点营养素——DHA、ARA

何为DHA、ARA?有何作用?从哪些食物中可以获取呢?DHA为二十二碳六烯酸,是脑部皮质层及眼睛视网膜的主要成分。DHA可以刺激脑神经细胞纤维的延伸,增加脑容量,对宝宝脑部发育极为重要。ARA为花生四烯酸,是构成脑部的重要脂肪酸,对脑部发展可以说是十分重要。

对于1~2个月的宝宝,坚持母乳喂养一般可以保证这些营养素的供给,因为母乳中含有均衡且丰富的DHA和ARA,对提高宝宝的智力和视觉敏感度都是大有裨益的。

如母乳不足或是因为特殊原因而不能坚持母乳喂养时,为宝宝选择婴儿配方奶粉哺喂,最好选择含有DHA、ARA成分的奶粉,现在许多奶粉都添加了DHA和ARA,只是添加的量不同。家长购买奶粉时,可看奶粉罐上成分标示量,一方面要比较接近母乳成分,另一方面适当的比例有助于宝宝生理代谢的运转。也有些奶粉罐上没有标明DHA和ARA的含量,而是以亚麻油酸和次亚麻油酸为主,此为DHA和ARA的前趋物质,宝宝进食后会在体内转化成DHA、ARA。

保证宝宝摄入充足的热量

出生第2个月的宝宝,每日所需的热量仍然是每千克体重100~110千卡,如果每日摄取的热量超过120千卡,就有可能造成肥胖。

在这个月可以完全靠母乳摄取所需的营养,不需要添加辅助食品。如果母乳不足,可添加牛乳,不需要补充任何营养品。

另外,判断宝宝摄入热量是否充足的方法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每周用体重计测量宝宝的体重,如果每周宝宝的体重增长都超过250克,就有可能是摄入热量过多,如果每周宝宝的体重增长低于100克,就有可能是摄入热量不足。

建立正常的哺乳规律

第1个月的宝宝哺喂时只吃空妈妈一边奶就够了,而宝宝到了第2个月每顿要吃空两边的奶才能满足,奶量大约有300~400毫升。此时喂养宝宝,一定要遵循正常的哺乳规律。

正常生长的宝宝此时进食量开始增大,进食时间也日趋固定,每天要吃6~7次奶,每次应间隔3~4小时,夜里间隔5~6小时。

对于哺乳的时间长短,妈妈也要灵活掌握。如果起初乳汁排出不畅通,可以把哺乳时间延长到15分钟,但是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食量惊人的宝宝在最初的5分钟内会吃下需要量的一半左右,其后的5~10分钟将吃下需要量的大部分。但是如果孩子持续吮奶30分钟以上或是吃完奶不到1小时肚子就饿了,体重也不增加,可能就是母乳不足。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应对方法就是最好用人工喂养或是混合喂养的方法来继续哺喂宝宝。

母乳喂养的要点

经过1个月的“磨合”,妈妈和宝宝已达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母乳很充足的妈妈喂养1~2个月的宝宝会很顺利,喂奶次数要根据宝宝的个性逐渐确定。比如说宝宝食量小的话,即使白天过3小时也不饿,晚上不喂奶也可以,这样的孩子晚上排便的次数也少。相反,宝宝把两个满满的乳房都吃净的情况下,排便的次数就多,而且多数都是“腹泻便”,就是说宝宝经常把喝多了的奶吐出来,这种现象在母乳喂养的情况下也经常出现。不过只要宝宝很好地吃奶且常微笑,家长就不用担心。

为了帮助宝宝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这个月起,妈妈应逐渐固定喂奶时间,并将哺乳次数逐渐减少为每天6~7次。同时,1个多月的宝宝吸奶力量变得很大,经常会弄伤乳头,如果细菌从伤口侵入乳头就容易引起乳腺炎,因此喂养时一定不要让每侧乳头被持续吸吮15分钟以上。喂奶前妈妈也要把手洗干净,用洁净的小毛巾洗净乳房,保持乳房的清洁,不要弄脏乳头。另外,由于配方奶中的营养不如母乳均衡,宝宝容易上火,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时,妈妈要注意在两餐之间给宝宝适当补充水分。

出生后第2个月人工喂养的要点

进入第2个月的宝宝,如果母乳不足或是不能喂母乳,要考虑实行人工喂养。不过要提醒妈妈的是,一定不要轻易认为自己的母乳不足,有时可能是休息或是饭量不足而引起暂时的奶量不足。人工喂养宝宝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喂得过量,以免增加宝宝消化器官的负担。那么,如何判断人工喂养的宝宝每次能否吃饱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吃不饱常有这样两种表现:一是每周体重增加低于100克,就是奶量不足,应该加牛奶了;二是宝宝晚上醒来的次数增多,而且要求吃奶的时间间隔缩短,吃奶时一脸不满的表情,这都表明宝宝吃不饱,要为宝宝加牛奶。可是,看着宝宝“咝、咝”地吸空奶瓶,不再发牢骚时,家长可能会把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喂多了。这里有个标准大家不妨参考,出生时体重在3~3.5千克的宝宝,满月时每天喝奶应分7次喂,每次喂120毫升;分6次喂的话,每次大概喂140毫升就可以了。不过,这只是一个大致情况,因为爱哭闹的宝宝一般吃得更多,而安静睡觉的宝宝却吃得较少。对于食量大的宝宝每次可以喂150~180毫升,但是最好不要超过180毫升。如果宝宝喝了奶还是哭闹,就要给他喂些温开水了。

也可以适当给宝宝喝点果汁。适合宝宝的果汁有很多,每个季节都有最盛产的水果,春天苹果、草莓;夏天的番茄、西瓜、桃;秋天的葡萄、梨;冬天的苹果、柠檬。把新鲜的水果制作成果汁,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要把榨汁器用沸水或消毒柜进行杀菌。

同时,还可以给宝宝加服浓缩鱼肝油(通常,每毫升浓缩鱼肝油含50000单位的维生素A、5000单位的维生素D),开始哺喂时,可每日喂3次。

混合喂养要注意什么

当母乳量不足时可以采用混合喂养的方式哺喂宝宝,但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优先,因为母乳具有营养丰富、全面、比例适合、利于消化吸收等优点,尤其是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三大营养素的比例适当。

混合喂养时,还要继续想办法增加母乳量,因为这时宝宝对乳房的吸吮刺激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乳汁分泌。妈妈要多吃营养食物,饮食要多样化,并尽量保证营养均衡,或是吃些有催乳功效的中药加以调理,但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便乱用中药催奶。

如何给宝宝喂食配方乳

尽管母乳是宝宝天然营养的食品,但是对于母乳缺乏或是没有母乳的婴幼儿来说,婴幼儿配方奶粉可谓是专为这类宝宝设计的健康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根据不同时期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特点而设计,以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以大豆、乳精粉等为辅料,加工过程强化了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调整了脂肪、蛋白质、糖类的比例,可以满足0~36个月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食用。哺喂时,注意好以下两点就可以放心了:

1.认真选择 前面已经介绍了多种配方奶的选购方法,请家长们参考前面的相关内容。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配方奶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家人一定要留心。表中一般要标明热量、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基本营养成分。

2.要选对奶粉 一般来说,0~6个月的宝宝可选Ⅰ段婴儿配方奶粉。6~12个月的宝宝可选Ⅰ或Ⅱ段婴儿配方奶粉。12~36个月的幼儿可选用Ⅲ段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清楚了这些问题,在选择时,就要选择最恰当的,即适合2个月宝宝的Ⅰ段婴儿配方奶粉。

给宝宝哺喂配方乳时,要牢记4个问题:

1.冲奶粉一定要在洁净、已消过毒的容器中,而且奶瓶和奶嘴也要消毒。

2.冲奶粉的水一定要用烧开后再凉凉的水,而不要用沸水。因为水温过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并且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

3.宝宝食用奶粉时最好配有其他辅助食品一起食用。

4.喂奶时家人的手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能带有细菌,以免感染宝宝。总之,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哺喂方法,宝宝就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1~2个月的宝宝不必添加辅食,可适量喂些蔬菜汁

给宝宝添加辅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1~2个月的宝宝虽然不是特别强调要添加辅食,但是为了减少日后宝宝加辅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让他尝试一些其他味道,适量添加些蔬菜汁或是水果汁是有益处的。

新手爸妈该如何制作蔬菜汁且哺喂给宝宝呢?专家的建议是:开始给宝宝喂蔬菜汁时,可用温开水稀释一倍,第一天只喂一次,第二天每天喂两次,以后每日渐加量,待宝宝习惯后就可以不用稀释了。

蔬菜汁材料

首先备好宝宝能吃的胡萝卜、白萝卜、青菜及圆白菜等蔬菜,涩味很强的蔬菜就要拒而远之了。把这些蔬菜彻底地清洗干净,切成比较薄、比较小的形状。做法

把这些蔬菜与适量清水(菜与水的比例为1:2为宜)一并放入锅内,熬煮15分钟左右后,熄火;熬煮时要边煮边捞掉菜汁上的浮沫;之后用网勺过筛,滤去蔬菜渣。等蔬菜汁不烫嘴稍微温热的时候,喂给宝宝就可以了。蔬菜汁本身就带有甜味,食用时就不需要加任何调味料了。

2个月的宝宝可以适量喝果汁

宝宝从哪个月起喝果汁一般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母乳充足,可以满足宝宝对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要,即使不加果汁,宝宝也不会缺乏营养。如果是混合喂养或是纯人工喂养,只要购买市售的复合维生素液来服用,也不出现缺乏维生素的现象。所以,服用复合维生素的宝宝没有必要再加果汁了。

尽管如此,还是要在宝宝2个月左右一点一点地添加果汁比较好。

增加果蔬汁,一是为了满足营养的需要,另外主要是为以后添加辅食作准备。2个月大的宝宝喜欢通过味觉来感受外界的事物,用果汁代水添加给宝宝喝,他会觉得甜甜的,喝完还会吮吸空瓶。而且给2个月左右大便比较干燥的宝宝加了果汁后,硬硬的便便就会轻松地排出来。总之,在宝宝2个月大时,适量地添加些果蔬汁对宝宝来说,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给宝宝添加果蔬汁最好不要买超市现成的家长喝的果汁,里面含防腐剂,并非纯天然的。要购买应季最新鲜、最好吃的水果,这样榨出的汁水宝宝喝起来才健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果汁的过程中,卫生很重要,一定要做好消毒处理工作,避免饮食不洁引起小宝宝患病。制作前,要先用沸水把水果刀烫一下,榨汁机及要用到的容器也要消好毒。这里的榨汁机最好选用市面上能将果肉与果汁相剥离的榨汁机,而且其榨得比较彻底,不会浪费,也免去了过滤等工作。再把水果用专用水果清洗剂洗好,当然水果皮也要削掉,因为现在的水果都喷洒农药,食用前一定要削皮。然后将水果切成大小均等的块或丁,放入榨汁机中,几分钟后果汁就做成功了。

给宝宝饮用原汁还是稀释果汁家长也要灵活处理。满月后的宝宝可加1倍的凉白开水,喝时最好不放糖。如果宝宝不太愿意喝,可以少加点糖,每次喂20~30毫升就可以。如果宝宝有便秘的问题,用稀释果汁效果不是很明显时,可以给他喂些水果原汁,也可增加饮量。如果宝宝喝得非常高兴,大便也不受影响,每日可加2次。

上班族妈妈该如何喂养宝宝

许多上班族妈妈产后没过几个月就要上班了,按时哺乳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如何才能做到既坚持母乳喂养,又不耽误工作呢?上班族妈妈如何科学、合理地喂养宝宝呢?

妈妈在上班前1~2周要根据自己上班后的作息时间,调整、安排好宝宝的哺乳时间,给宝宝一个适应过程。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近,可以在上班前喂饱,午休时回家再喂一次,下班后再喂,晚上回来再喂几次奶,这样就能基本上满足宝宝的需要。

如果工作地点离家远,可以事先把母乳挤出来储存好,让家人代喂1~2次,晚上回家再喂奶。并且注意要将挤出的母乳装在容器内冷冻或是冷藏保存。

对于积蓄母乳的用具,最好使用宜冷冻、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如母乳保鲜袋,其次可以选择玻璃制品,而不要用金属制品,因为母乳中的活性因子会附着在金属上,降低母乳养分。除了准备好储奶容器外,还要备好吸奶器,并在储存母乳的容器外贴上挤奶日期及时间,这样能清楚地知道母乳的保存期限,以免由于过期而滋生细菌,引起宝宝消化道疾病。

给未成熟儿补充铁剂

足月宝宝体内储存的铁是妈妈在孕中、末期通过胎盘输送给他的,尤其在孕末期更多一些,这些铁可以维持宝宝出生后前4个月生长发育之所需。但未成熟儿提前来到人世,失去了妈妈给他多储备些铁元素的机会,他体内储蓄的铁只够出生后2个月生长之所需,一般超过6周就经常会出现贫血情况。

贫血会影响宝宝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尤其对脑细胞发育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早产儿由于出生时先天就有些不足,如果再贫血,将会给宝宝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未成熟儿要提早补充铁剂,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起来。

未成熟儿从生后1月就要开始补充铁剂,最理想的补铁方式就是妈妈的乳汁。因为未成熟儿妈妈所分泌的母乳在营养成分上与足月儿妈妈所分泌的母乳有所不同,它更适合未成熟儿生长之所需。

母乳喂养的话,妈妈也要注意补铁,这样才能保证乳汁中铁的含量。如果是用奶粉喂养宝宝的话,要选择早产儿特制奶粉,一般这种奶粉中已经加入了铁,对相关的可能缺乏的营养都做了强化。但由于早产儿情况差异比较大,未必就能满足宝宝的需求,爸爸妈妈最好带宝宝到医院做个血液检查,来确定给宝宝补铁的确切量。为了安全起见,早产儿最好在1年之内都要补铁。

1~2个月宝宝适合的玩具

1~2个月的宝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他每天可能偶尔只睁一下眼睛,大部分时间是睡着的。1~2个月宝宝对20~30厘米距离内看得比较清楚,这个时候小宝宝逐渐视听协调起来了,听到声音也逐渐能够用眼睛寻找,还会低声发一些音,会微笑。所以这个时候给宝宝买的玩具是比较简单的,主要以下几种:

●家长可以自己做一些黑白分明的棋盘图、条图、同心圆的靶圈图给新生宝宝。刚出生的宝宝色彩发育不完全,最喜欢看的就是一些黑白分明的图案。再过一段时间可以做一些黑白对比鲜明的人脸图,跟人的脸差不多大小就可以了,过上两三周、四五周逐渐换成彩色脸谱,和人脸一样大,这些都是宝宝比较喜欢看的,一般靠近孩子20~30厘米就可以了。

●另外,可悬挂颜色鲜艳一点的玩具,比如大的气球、大的吹塑玩具,或者里面有铃铛外面有色彩的彩色塑料球。还可以在孩子的床头悬挂一些音乐旋转玩具,但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超过3米以外,而且每隔三四天要把悬挂的位置轮换一下,免得孩子经常盯着一个方向看,容易形成对眼或者斜视。宝宝的视觉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如果要给他挂彩色的东西最好是颜色鲜明一点的,而且颜色要纯,比如大红气球,过几天换成蓝色气球或者绿色气球,造型简单,颜色鲜明,让宝宝一下子能注意到它,这对1~2个月的宝宝来说是最好的。

●家长要给1~2个月的宝宝买一些摇铃、花铃棒类的玩具。摇铃、花铃棒会发出一些柔和的声音,如果声音很刺耳的话最好不要选购。在宝宝清醒的时候,可以用这些摇铃在宝宝眼前30厘米左右的地方,左右上下或者做弧形的转圈,练习宝宝的追视能力,让宝宝的眼睛追着玩具走。另外,还可在宝宝看不见的耳朵边上大概距耳朵15~20厘米的地方轻轻摇这些铃,练习宝宝的听力和转头能力。练习追视、追听能力对于宝宝来说是很好的早期训练。很多宝宝出生后是对眼,其实很多并不是真正的对眼,而是内眦坠皮。因为此时宝宝的鼻梁没有发育起来,等大了鼻梁发育起来,把中间的皮肤往上挑之后,对眼就会大大改善,所以不一定是真正的对眼,但是要注意玩具不要离孩子太近。

宝宝运动能力的激发

根据这个阶段宝宝的发育特点,爸爸妈妈应激发1~2个月宝宝运动能力的发育:

1.训练抬头锻炼颈部和背部肌力,扩大视觉范围。俯卧抬头,将宝宝取俯卧位平放在床上,训练时家长可配合铃声,鼓励宝宝跟着铃声抬头,此时宝宝不仅能抬起面部观察带响的棒铃,而且下颌也能短时间离开床面,双肩也随着抬了起来。

2.训练转头训练颈部活动力量,并开阔眼界。将宝宝竖抱在怀里,面向前方,有人在其背后忽而向左,忽而向右伸头,变换着或摇动铃铛,或呼唤宝宝名字,或与他说话,以此挑逗宝宝,促其左右转头。

3.练习“爬行”促进宝宝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俯卧练习抬头时可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此时的头和四肢还不能离开床面,但宝宝会用全身的力量向头方蹿行,做出类似爬行动作。日常护理

训练2个月的宝宝安睡

到了第2个月,每天的睡眠虽然不像新生儿时间那样长,但依然是宝宝的主要任务。在这个时期,宝宝的睡眠逐渐减少,并开始懂得分辨昼夜了,刚开始会因为肚子饿而醒过来,等喂完奶后又甜甜地睡着了,等他睡足后,又会慢慢地醒来。晚上睡眠时间会相对延长一些,大约要睡10小时。因此,家人应当使宝宝养成白天清醒、夜间睡觉的生活习惯。

为了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不仅要了解这些睡眠时间的规律性,还要保持宝宝卧室安静、空气新鲜和温度、光线的适合,室温以20℃左右为宜。同时,家长还应注意防止宝宝含着乳头睡觉。有的妈妈喂养宝宝不定时,宝宝什么时间哭就什么时间喂。遇到夜里妈妈躺着喂奶时,可能自己睡着了,宝宝还在吸乳汁,即使小家伙已入睡,嘴里也还含着奶头。

其实这种喂奶方式非常不可取,若是宝宝处于深睡状态时,吞咽反应差,进入咽喉的乳汁就会引起呛咳,严重时还会吸入气管,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甚至还会因窒息而死亡。而且妈妈入睡过深,乳房也会压住宝宝的口鼻,容易发生窒息,特别是那些体弱的宝宝。

此外,还要合理解决宝宝睡觉时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的宝宝白天睡得还好,一到晚上就哭哭啼啼不好好睡觉。宝宝睡不好,不仅闹得全家和邻居不得安宁,还会影响宝宝的成长发育。对于这种情况,爸爸妈妈要仔细观察,找出宝宝睡眠不好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影响宝宝睡眠质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5种:

所以,当再次遇到类似问题,爸爸妈妈不要一味地把宝宝抱起来又哄又摇,即使暂时奏效,长此以往反而会养成宝宝依赖抱在爸爸妈妈怀里,并摇晃着才能入睡的坏习惯,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还会让家长感到疲惫不堪。

注意宝宝的排便

宝宝从2个月开始就应该训练按时排便了,最好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这样可以促进宝宝消化排泄功能的规律性。当然,排便时间也不要拘泥于某个时间,要视宝宝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条件。有些宝宝会排出绿色的粪便,这是胆汁中的胆红素造成的,胆红素一旦氧化就会呈绿色;此外,吃富含铁的奶粉或添加铁剂也可能会造成绿便。一般宝宝拉绿便不会影响健康发育,但是持续时间较长,用助消化药后,症状还不见改善,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给宝宝洗手、洗脸要注意什么

此时宝宝新陈代谢逐渐旺盛,容易出汗,有时还把手放到嘴里。因此,每日为宝宝洗脸、洗手成为日常护理的头等要事。

1.宝宝洗手、洗脸的准备工作给宝宝洗手、洗脸之前,一定要备好宝宝专用的毛巾、脸盆,而且使用前要用沸水烫一下。给宝宝洗脸、洗手的水,温度不要过高,只要和宝宝的体温相近就行了可以。家长可以用自己的肘部去试水,以不烫、跟肘部皮肤温度相适宜即可。

2.宝宝洗脸再洗手给宝宝洗脸,洗手,一般是先洗脸,再洗手。爸爸妈妈可用左臂把宝宝抱在怀里,或直接让宝宝平卧在床上,右手用洗脸毛巾蘸点清水轻轻擦洗。也可以两个人协助,一个人抱宝宝,另一个人给宝宝洗。注意不要把水弄到宝宝耳朵里,洗完后要用毛巾轻轻沾去脸上的水珠,一定不要用力擦。

3.给宝宝洗手、洗脸的要领给宝宝洗手时,因为年幼的小宝宝总喜欢握紧拳头,洗之前要把宝宝的手轻轻扒开,手心手背都要洗到,洗干净后再用毛巾擦干。有的家长会问,这个月要不要用香皂呢?洗手时可以适当用婴儿香皂,洗脸则不需要用香皂了。

4.宝宝毛巾要消毒给宝宝洗完脸、手之后,洗脸毛巾要搓洗干净,放到太阳下晒干,借阳光中的紫外线消毒杀菌。此外,这个月的宝宝皮下血管丰富,而且皮肤细嫩,家长给宝宝洗脸、洗手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容易使宝宝的皮肤受到损伤,甚至出现发炎的现象。

如何给宝宝修剪指甲

刚出生的宝宝指甲长得非常快,平均每星期以0.1毫米左右的速度生长。长指甲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再加上宝宝的两只小手总喜欢到处乱抓,很容易把自己的小脸儿抓破,而指甲里的细菌也会趁机而入,易引起皮肤溃烂。而且宝宝的指甲又薄又软,指甲一长就容易在活动中被翻起并折断,有时会引起甲下皮肤溃烂。还有的宝宝喜欢握紧小拳头,长指甲就会在他们的手掌心上掐出深深的伤痕。因此,家长一定要认认真真地给宝宝修剪指甲。可是,对于没有经验的新妈妈而言,在什么情形下给宝宝剪指甲才安全呢?多长时间剪一次指甲才合适呢?

给宝宝修剪指甲时,要先剪中间再修两头,这样会比较容易掌握修剪长度,避免把边角剪得过深。修剪过后还要摸摸指甲边缘有没有突出的尖角,如果有,一定要把这些尖角修剪圆滑,避免尖角成为宝宝抓伤自己或家长的“凶器”。对于一些藏在指甲里的污垢,最好在修剪后用清洗的方式来清理,而不要用坚硬的东西去挑。

宝宝手指甲的生长速度较快,建议每星期修剪1~2次;而脚趾甲生长速度则慢得多,一般1个月修剪1~2次就可以了。

清楚了给宝宝修剪指甲的方方面面,还得懂点儿给宝宝选择专业指甲钳的要点。建议选用专用婴儿指甲剪。婴儿指甲钳是专门针对婴儿的小指甲而设计的。这种工具灵活度高、刀面锋利,能一次顺利地修剪成型,而且顶部是钝头设计,即使宝宝突然发出动作,也不用担心会戳伤宝宝的皮肤,安全实用,而且修剪后有自然弧度,尤其适合3个月内的宝宝。

如何给2个月宝宝理发

刚出生1~2个月的宝宝,头发一般长得比较慢,脑袋后面的头发有点光秃秃的,但有的宝宝头发长得很快,乱蓬蓬的,家长要把长得过长的部分剪掉。不过此时的宝宝还很年幼,皮肤也非常娇嫩,还不能用剃刀,弄不好会伤到皮肤,造成细菌感染,所以用剪刀剪短就行,免得积聚灰尘、汗垢和溢脂。理发时间控制在3~5分钟,不要超过10分钟。

要为宝宝打理出一个漂亮的发型,理发工具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周岁以内的宝宝须使用迷你型的理发工具,所有的理发工具必须彻底消毒,以免宝宝乱动时剃破皮肤,发炎感染。同时,此时宝宝的囟门尚未完全长合,剃发最好在宝宝熟睡时进行。剃发后要用粉扑扫净碎头发,不必立刻洗头,等孩子睡醒后再洗也不晚。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没有经验的新妈妈来说,在家里为太小的宝宝理发时,一定要认真小心,如果技艺不是很娴熟,最好找一家干净、正规的婴幼儿专业理发店来解决。如果误伤宝宝头皮的话,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宝宝头发的好坏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受遗传因素影响。一般来讲,爸爸妈妈头发好,则宝宝的头发也较好,爸爸妈妈头发差,宝宝头发也差。二是受宝宝后天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当宝宝体质较差、营养不良或病后体质虚弱时,头发就可能变得稀疏而没有光泽。假如宝宝经过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或病后恢复很好,头发也就自然会长好。所以,给宝宝理发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宝宝的清洁卫生。

如何清除宝宝头上乳痂

乳痂是头皮脂腺分泌物积聚而形成的一层黄褐色物质,不仅不卫生,也不好看,而且还会有一股酸臭味。出现这种现象与家长的护理方法不当有关。如果在宝宝没结乳痂前经常洗头,就可以不产生乳痂。有的家长认为囟门这个地方不能摸碰,因此不敢给孩子洗头。其实囟门处并非一点不能碰,只要动作轻柔,是可以洗的,只要经常洗头也就不会结痂了。

要想清除这层厚痂可用婴儿润肤露、植物油涂在结痂处。敷半天,用细齿的小梳子轻轻一梳痂皮就掉了,然后用中性洗发液和温水洗净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梳子硬刮,也不要用手抠,以免弄破头皮引起感染。对于较厚的结痂,一次洗不掉,要用油多敷、多洗几次。而且洗头后要注意防止宝宝着凉,最好尽量用毛巾把宝宝头发上的水抹干,或是带上吸水的婴儿干发帽,或用手绢遮盖一下,这样可以避免湿头发引起宝宝感冒等病症。

养成抱的习惯

大多数的时候,宝宝哭闹了,有些家长着急去抱、去逗、去哄。于是有些老人或者一些“过来人”妈妈,会告诫新妈妈:“别一哭就抱,否则的话,宝宝会养成要抱的习惯,那就放不下了。”于是,父母便任由宝宝哭闹而不管。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宝宝哭了,要认真对待。

首先,对于那些刚刚喂过奶没多久就哭闹的宝宝来说,家长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尿布湿了。如果尿布没有湿,可能是孩子哪儿不舒服了,认真找找原因,对症处理。也有的时候宝宝哭了,是躺累了,或者无聊了,想找人抱了,家长抱起宝宝,宝宝的情绪才会慢慢变好,再放下时,心情也会愉快,不再跟妈妈哭闹了。

其实,经常抱宝宝有很多好的影响,因为当家长抱着宝宝时,宝宝肠腔中的气体位置会发生变化,他的感觉会好些。而且被抱着,宝宝的身体会自由许多,这也属于这一时期宝宝的一种运动。并且经常抱宝宝,宝宝的脸、眼睛、肢体等最大程度地与家长亲近,可以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因此,家人要多抱宝宝,即使在宝宝不哭闹的时候,也要每天抱他几次,养成抱宝宝的习惯,这对宝宝的身心发育是很有好处的。有些家长偏执地认为除了喂奶之外,绝对不能抱宝宝的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要让宝宝感到温暖、安全。早期教育

和宝宝说话

2个月的宝宝会发出可爱的“咿咿呀呀”的声音,家长千万不要无视宝宝的这些表现,这可是小家伙最初的语言基础,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激活宝宝的语言能力,多和宝宝“咿咿呀呀”地说话。当宝宝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家长应把它当做宝宝的语言来看待,认真倾听,并对宝宝说:“哦!宝宝是想说话呀!宝宝,是想出去玩吗?”等等。即便在宝宝哭闹不停时,也是激活宝宝“说话”的好机会。家长可以边抱起宝宝,边用手指轻轻拍拍他的嘴巴,让宝宝发出“哇、哇、哇”的声音。给宝宝洗澡或换尿布时,也可以边给宝宝挠痒痒,边说:“咯吱咯吱。”这些细心的做法都能帮助宝宝做发音练习。

提前帮助宝宝练习翻身

很多妈妈都知道“三翻六坐八爬”的说法,看着肢体语言比第一个月明显丰富的宝宝,忍不住想提前训练一下宝宝的肢体,如何帮宝宝做翻身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让宝宝侧卧在床上,把宝宝的左腿放在右腿上,稍微用力推一下宝宝的身体,家长会惊奇地发现小家伙真的能够顺势翻身了。也可以让宝宝处于仰卧位,在他面前放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当然要搁在宝宝伸手够不着的地方,当用手拨弄玩具,宝宝伸手使劲也够不着时,就会把身体慢慢地由仰卧位转成俯卧位了。帮助宝宝练习翻身,可以促进宝宝肌肉关节的活动力量,促进宝宝左右脑的发育。而且翻身练习还能让宝宝更积极地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有利于宝宝各个方面能力的发育与发展。

练习俯卧抬头的动作

如果宝宝从出生开始就练习抬头,2个月时便可以抬头45度甚至到90度。这个时期还要继续练习抬头的动作,不同的是,家长要开始帮宝宝练习俯卧抬头。

这种俯卧抬头的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宝宝颈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还能增加宝宝的肺活量。一般在宝宝喝奶前1小时,即空腹时进行,家长把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玩具放在宝宝眼前,边移动玩具边逗引宝宝,反反复复做这样的动作,就会激发宝宝抬头的欲望。

这种训练开始保持在30秒左右,以后逐步延长时间,每日可练习数次。

训练宝宝双腿自由活动

2个月的宝宝双腿活动开始活跃起来,家长可以拉住宝宝的双腿,做屈伸运动。经常坚持这种练习,可以使宝宝的肌肉、骨骼、关节得到良好的锻炼。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家长站在宝宝的体侧,用两只手握住宝宝的两只脚踝把腿举起,然后再轻轻放下,再握住宝宝的小腿,屈膝,把膝盖往宝宝胸前轻轻推。这套动作,每次做三五遍,每日两次即可,待宝宝适应了再慢慢延长时间,而且力度一定不能太大,不要扭伤宝宝。为了让宝宝双腿自由活动,可以给宝宝穿开裆裤。

训练宝宝的抓握能力

2个月大的宝宝手还不能完全张开,经常是攥紧拳头呈握拳状。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当把手伸给宝宝时,他的小手会紧紧地攥着,这可是宝宝天生就有的抓握能力,不过爸爸妈妈若是不加以训练,这种先天的反射就会逐渐消失。为此,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宝宝的抓握能力,经常给宝宝做手部训练,这还能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家长可以在宝宝手中放一些玩具,如拨浪鼓、塑料捏响玩具。刚开始可用这些玩具去触碰孩子的手,让他感觉到不同的物体的刺激。等孩子的小手完全展开后,再把玩具柄放入他的手中,让他握紧再慢慢抽出。

用孩子的手去触碰某些物体,如吃奶时把小手放在妈妈乳房或是脸上,让他触摸;抱着时,在他前方放一些玩具,让他触碰,这些练习都能帮助宝宝进行早期的感知活动。训练一段时间后,宝宝就会主动抓握玩具了。不过宝宝的玩具一定要结实,以防脱落后被孩子误食而引起窒息。除了安全的玩具之外,还可以将一些小物品,如海绵、小布娃娃等,塞到宝宝手中,让他抓握。

给宝宝做触觉刺激

宝宝出生后,触觉发展会逐渐扩展。对2个月的宝宝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进行触觉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触觉能力,让宝宝很好地感知新世界。适合2个月宝宝触觉训练的方法如下:

●宝宝清醒或洗澡时,要温柔地抚摸宝宝的皮肤,可以是头发、四肢、脚、腹部、背部、手背、足背等部位。

●宝宝洗完澡后,用干毛巾轻轻抚摸他的全身,让他的皮肤感受不同的刺激。

●在宝宝轻松的状态下,让他裸体仰卧,用一块布料触摸右半身,从头部到脚部,然后触摸左半身。换一块布料进行同样的练习。

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1.轮流逗引宝宝仰卧时,全家人可以轮流逗引他愉快地发音。先让妈妈对宝宝说几句话,做怪脸,再换爸爸对宝宝说几句话,做怪脸,或是在宝宝面前摇动一个玩具。这样宝宝会开心地发出笑声,手脚也会动起来。

2.唱歌给宝宝听妈妈拿一个布娃娃,边唱着“布娃娃”的歌(歌词是:布娃娃,布娃娃,大大的眼睛黑头发,从来不说话,又干净又美丽,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朋友吧),边摇动布娃娃,当唱到“我来抱抱你”时,将布娃娃放到宝宝胸前,让他用双手抱住布娃娃。

3.听音乐宝宝睡前给他听一点舒缓、优美的音乐。不过,宝宝毕竟还小,对不同分贝的声音辨别能力还很差,要随时注意宝宝对音乐的反应。放5分钟左右的音乐即可,不要时间太长,以免使宝宝感到疲劳。

4.弹响指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家长先逗宝宝玩一下,然后用拇指和中指在他的面前弹出几个响指,这种清脆响亮的弹指声会吸引宝宝的注意。当宝宝注意后,可以站在他的身侧,用同样的方法吸引他,让宝宝的视线随着家长转移。

5.虫虫,虫虫飞抱着宝宝,看着他的眼睛,慢慢晃动食指,放在他眼前以引起他的注意。当吸引住他的注意力时,摇动着手指向左边移动,并观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着移动,再移到右边,观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着动。一边摇动手指,一边说:“虫虫,虫虫飞。”刚开始,宝宝能跟着家长的手指持续很短的时间,但若每天坚持练习,就会发现他在不断地进步。

6.逗宝宝笑抱着宝宝轻轻地前后摇摆,用食指轻轻地抚摸他嘴边的皮肤,当宝宝微笑时,表扬他。不断重复这一游戏。当抚摸宝宝的脸时,可以说“一,二,三,笑一笑”。异常情况

积痰

宝宝到2个月时,嗓子有时会发出“咝咝”的声音,这是喉咙里有痰的缘故。有时在半夜或是黎明,宝宝会“咳咳”地咳嗽,如果在喝了很多母乳和牛奶后,还会把奶全部吐出来。可是宝宝却很健康,喝奶也很好,体温也不高,除了喉咙里有痰之外,什么异常也没有。

其实,宝宝喉咙里有痰的现象属于一种支气管分泌稍旺盛的情况。支气管的分泌如同汗或是口水的分泌一样,也有个体差异。如果这个月龄的宝宝不会因为咳嗽而睡不着,而只是发出“咝咝”的声音,就不要把他当做病人看待。

急性细支气管炎好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大的宝宝最多。宝宝积痰的感染原因:

1.呼吸道细胞融合病毒急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宝宝的细支气管炎几乎均为病毒感染引起,最著名的就是呼吸道细胞融合病毒,大约有一半以上为此病毒。

2.其他病原有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霉浆菌、人类偏肺病毒或其他病毒等,也有细菌感染肺炎而致细支气管炎者。

通常,宝宝容易积痰的体质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如果不采取治疗,最好通过锻炼来逐渐好转。护理这种支气管分泌旺盛体质的宝宝,就需要锻炼皮肤和黏膜,接触外界新鲜的空气就是一种最好的锻炼方法。

此外,爸爸妈妈吸烟对宝宝这种情况的出现影响也很大,最好戒烟,即使不能戒烟,也应该在房间外吸烟。

吐奶

有的宝宝2个月后,仍会出现习惯性吐奶的现象,这基本上与出生后半个月养成的习惯性吐奶有关,特别是男孩子比较多。吐奶的量有多有少,很多的话不到3小时宝宝就会因肚子饿而哭闹,妈妈要尽快给宝宝喂奶。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宝宝都会有这种现象,不过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吐奶的现象会多些。

母乳喂养的宝宝,吐奶多出现在母乳分泌旺盛期,这些宝宝每次吃奶不把两侧乳房都吃干净就不甘心。如果宝宝体重和上个月相比,突然变明显了,而且大便次数也增加,妈妈便需要控制一下喂母乳的量。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考虑是不是牛奶喂得过多,如果宝宝在增加牛奶量后经常吐奶,就要试着减少牛奶的量。不过有的家长还是担心,自己的宝宝无论怎样改变母乳喂养方法和调节牛奶的哺喂量,都不能控制吐奶,可是宝宝一直很健康,经常笑,大便也没有异常变化。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不去处理。一般,3个月内宝宝的习惯性吐奶便会自然消失,最迟5个月后就会自愈。需要注意的是,吐奶的宝宝有时吐出的奶会流入耳朵里,必须用消毒棉吸出,否则会引起中耳炎。同时,为了不使吐出的奶流入气管,对于经常吐奶的宝宝,喂奶后最好让他的身体保持侧卧的姿势。

厌食

厌食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一些消化道疾病可直接影响消化功能,其次长期感染或慢性疾病也可引起厌食。这两种情况均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再调整消化功能。有些出生后哺喂牛奶的宝宝,1~2个月后可能会出现短时间吃奶减少,甚至会拒奶,但小家伙身体发育很健康,精神状态也不错,大小便都正常。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呢?最大的可能是宝宝牛奶吃多了,这是由牛奶中高含量蛋白质引起的。此时的小宝宝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发育完善,从牛奶中吸收蛋白质的量增多,这样就会增加肝脏、肾脏的压力,时间长了会“疲劳”,需要休息,于是就表现出食欲下降、厌食牛奶的现象。

打嗝

宝宝出生后1~2个月内动不动就会“嗝嗝”两声,虽然不是什么大碍,但是看孩子那样子,家人也会觉得很难受。其实,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而引起,而此时的小宝宝由于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尚未完善,一旦受到轻微刺激,如吸入冷空气、喝奶太快,膈肌就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发出“嗝嗝”的声音。不过打嗝本身对孩子的健康并无任何不良影响,父母不必担心。待宝宝3个月后,调节横膈膜的神经发育趋于完好后,打嗝现象会自然好转。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宝宝停止打嗝呢?解除宝宝打嗝的巧妙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宝宝打嗝时,先把他抱起来,轻轻拍下他的后背,再喂点温开水。

2.抱起宝宝,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他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挠痒,待小宝宝发出哭声,打嗝现象自然会消失。

3.抱起宝宝,刺激他的足底,让他啼哭,也能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

消化不良

有的宝宝在1~2个月时,便中会混有白色粒状物,有时带有绿色或透明的黏液。妈妈带宝宝到医院检查时会说宝宝“消化不良”了,不过经过仔细检查,并没有发现宝宝任何异常情况。其实,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排这样的便就不属于疾病,一般是因母乳分泌旺盛而引起的。只要宝宝在这个月每5天体重增加达150~200克,而上个月每5天体重增加还没有达到150克,就肯定是喝母乳的量增加了。总之,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只要宝宝情绪很好,体重也在持续增加,就不要把排便次数的增多、排便的颜色等情况放在心上。

想要缓解宝宝消化不良,平时可以从饮食着手:

早上起来就喝温开水,30分钟后再喝奶,喝奶后再喝几口水。喝奶和吃辅食时间要有规律,有间隔,每3~4小时1次,晚上可以4~6小时。这是因为宝宝的肠胃娇嫩,发育不完全,需要充分排空和休息,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运作。中间以喝温开水、自制的新鲜果汁为主,不要吃其他东西,补充充足水分和维生素,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完善,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对于不同喂养的宝宝,要区别对待。

1.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海鲜,不要吃过冷和过热的食物,水果也要有选择,以平性为主,也要多喝温开水。妈妈注意乳头卫生,一旦乳腺发炎,要停止喂母乳。

2.人工喂养的宝宝由于营养不全,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虚弱,要随时观察宝宝,调整饮食的量。另外,宝宝喜不喜欢喝水是习惯问题,开始就要注意养成好习惯,不要在沸水里加糖或者蜂蜜。如果宝宝确实不爱喝水,可用白萝卜或胡萝卜煮水喝;也有可能是奶嘴的问题或姿势不正确,要注意调整。

第三章 2~3个月的宝宝(60~89天)

宝宝进入第3个月,就该过百天了,俗称“过百岁”。这时的小家伙更像一个“超级宝宝秀”,心情好时会“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语;吃得香时肚子会“咕嘟咕嘟”地叫个不停;看到熟悉的人,笑得更像是一朵花儿一样;高兴起来还会来个“手舞足蹈”。宝宝越来越招人喜爱了,家长的照顾和呵护更要与日俱增,顺应宝宝的生长发育,做好必要的养育工作。

身心发育

身体发育的特点

宝宝出生的头3个月是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通过对宝宝身长和体重等重要指标的监测,可以判断宝宝体格发育是否正常。其中身长可以反映宝宝的营养状况,体重则是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最灵敏的指标,如果宝宝消化不良、腹泻,几天之内,他的体重就会有所下降。下面这些身体发育状况的信息需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1.身长身长比出生时增长约1/4。男宝宝约为57.6~67.2厘米,平均为62.4厘米;女宝宝约为56.9~65.2厘米,平均为61.1厘米。

2.体重体重比出生时增长1倍,男宝宝平均为6.7千克,女宝宝平均为6.2千克。

3.头围头围增长相对比胸围慢。男宝宝约为38.2~43.4厘米,平均为40.8厘米;女宝宝约为37.4~42.2厘米,平均为39.8厘米。

4.胸围3个月的宝宝胸部器官发育得会比较快,实际数值开始达到甚至超过头围。男宝宝约为37.4~45.0厘米,平均为41.2厘米;女宝宝约为36.5~42.7厘米,平均为40.1厘米。

5.前囟前囟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家长要注意经常更换宝宝睡眠的体位,尽量左右枕位交替睡觉,而且枕头一定要柔软,这样才能适应宝宝头形的发育。

6.皮下脂肪的厚度皮下脂肪一般比较丰满,测量腹部的厚度会超过1厘米。

7.体形正常健康的宝宝,3个月时,体形匀称、丰满、健壮。

不过此时宝宝的身体器官发育还不是很完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很差,爸爸妈妈要多花点心思照料小宝宝。

感知觉发育的特点

3个月的宝宝感知觉发育也变得越来越成熟,爸爸妈妈可以时刻关注,2~3个月的宝宝感知觉发育具有以下特点:

1.视觉发育特征3个月的宝宝可以随意观察适当距离内的物体,能够通过视线来追随移动的物体。对妈妈的脸能集中而持久地注视,部分孩子开始对颜色产生分辨能力,对黄色最为敏感,其次是红色,而对其他颜色的反应要慢一些。已经认识奶瓶了,看到家长拿着它就知道要给自己吃奶或喝水了,会非常安静地等待着。3个半月大时,具备近似成熟的视力,在其后的几周时间里,喜欢看一些精巧的小物体,还学会从物体表面的某一点仔细看到另一点。

2.听觉发育特征这个时期的宝宝能区分不同水平方向发出的声音,听到声音后会把头转向声音的方向。还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对亲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反应不同,听到妈妈的声音时格外高兴。当家长和他说话时,宝宝会发出声音来表示应答。

3.语言发育特征3个月的宝宝能自由地发出几个音节的音,如“高、拉、妈”等。当看到妈妈时,脸上会露出甜甜的微笑,嘴里还会发出“咿呀”的学语声。与其他人接触时,有时能以发音回答。

动作发育状况

3个月的宝宝,动作发育处于非常活跃的阶段,可以做出许多不同的动作,甚是可爱。有的宝宝可以让家长竖直抱起来,尽管他不会非常挺直的呆着,会稍微有些摇摇晃晃,但是也说明宝宝在发育,而稍微健壮的宝宝可以把上半身支撑起来一会儿,但时间也不宜过长。

在宝宝的各种动作表演中,面部表情在爸爸妈妈眼中是特别精彩的部分,尤其是在宝宝呼呼睡大觉时,小脸蛋还会做出变化多端的表情。时而撇着小嘴好像受了什么委屈一样,时而又没有意识地微微笑着,甚至还会露出一脸莫名其妙的哭相,这就让不明缘由的爸爸妈妈往往顾虑重重,生怕宝宝得了什么病。

其实,宝宝的面部表情及动作都是孩子吃饱后一种愉快、满足的表现,他是在用自己独特的表达形式告诉爸爸妈妈,他很开心。这些行为都说明小宝宝正在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不过宝宝动作的发育也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循序渐进的。宝宝的动作发育规律是由头部逐渐向下发展的,而头部的发育领先于躯干、四肢,然后才会坐、直立、走路。

脑细胞发育的第二高峰期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宝宝出生后的第3个月,脑细胞数目的增加出现第二个高峰(怀孕后第10~18周是胎儿大脑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以后的增加逐渐趋于缓慢,持续到1岁半后几乎不再增加。而脑细胞数目的多少与儿童智力发育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可以说,宝宝第3个月是心理培养与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宝宝第3个月时,不仅要保证足够的母乳喂养,在视、听、触觉等方面也要给予合理的训练,总之,不可忽视对宝宝全方位的教育。饮食营养

母乳喂养的要点

宝宝第3个月时,是脑细胞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也是身体发育生长的高峰期。母乳仍然是这个时期宝宝的最佳选择。作为爸爸妈妈,不仅要注意宝宝的吃奶量,还要注意母乳的质量。有的妈妈只注意在月子里吃得好,忽略了哺乳期的饮食或因减肥而节食,这些做法对于宝宝的哺喂都是不妥当的。

宝宝喝奶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期,宝宝喝奶量逐渐增多的话,喂奶间隔时间也要随之延长。而以前过3小时宝宝就饿得直哭,现在宝宝却可以一下子睡上4小时,有时睡5小时也不醒。这说明宝宝喝进去的奶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已经具备存食的能力了。妈妈也没有必要每隔3小时就叫醒熟睡的宝宝吃奶。如果非这样,宝宝只会不合作地马马虎虎吃上几口,甚至烦躁地大哭,家长反而搞不清宝宝吃得怎么样。

一般来说,多数宝宝都会知道自己需要喝多少奶,如果肚子饿了,小家伙就会提前醒来,如果宝宝的肚子不饿,他自然就会呼呼睡大觉,爸爸妈妈应顺其自然,不必因宝宝推迟吃奶时间而操心。

宝宝不爱喝奶怎么办

有些生来就不太爱喝奶、食量小的宝宝,本来3小时喂1次,现在过了3小时也不想喝,家长就会非常焦急,改喂牛奶还是不喝。尽管宝宝每天只喝3次奶,只要精神状态好,就没有必要担心。而且这样的宝宝夜里不会因要喝奶而哭闹,喂养起来也比较轻松。遇到这种情况,即便体重没有增加,也还是要坚持用母乳喂养。

2个月过后母乳分泌会减少,如每5天宝宝体重增加从原来的150克降至100克,就说明乳汁不足。如果宝宝要奶吃的哭闹时间提前,或夜里本来起1次夜,现在一夜哭闹两三次,也说明是母乳不足了。

母乳不足的时候,妈妈可以在奶最不发涨的时候,用150毫升的温热牛奶喂给宝宝,当然并非一次性就吃完,这样也可以让母乳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宝宝体重每天增加不足20克的话,每天需要再加1次牛奶,这样试着给宝宝连续喝5天,但千万不要因为宝宝爱喝牛奶就过量哺喂。

宝宝适应奶瓶

1.用奶瓶在宝宝还没饿之前先喂食。

2.用奶瓶喂食时,拿妈妈的衣服包着宝宝。

3.把瓶嘴放在宝宝旁边,让宝宝自己找寻瓶嘴,主动含入嘴里。

4.把瓶嘴用温水冲一下,让它和人体温度相近。

5.让宝宝试用不同形状、大小、材质的奶嘴,并调整奶嘴洞洞的大小。

人工喂养的要点

这个时期的宝宝食欲旺盛,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看宝宝这么有胃口就不断增加奶粉量,这样很可能会让宝宝饮食过量,导致肥胖。为了供养这些脂肪,宝宝娇嫩的心脏就会超负荷劳动。同时,肝脏和肾脏也要对摄入的过量营养进行处理,得不到休息。要预防宝宝肥胖,只要不喂过量的牛奶就可以了。那么,宝宝日需奶粉量大概是多少呢?对于2~3个月的宝宝,每日喂奶量应控制在900毫升以下。每日喂6次,每次在150毫升以下;每日喂5次,每次在180毫升以下即可。

对于那些吃得很少的宝宝即少食儿,更需要给予足够多的照料。母乳喂养时,喝奶量不容易掌控,而牛奶喂养的话则可以很好地掌握每次的奶量。不过,给这种食量小的宝宝硬性加大奶量是非常错误的行为。一般按照奶粉包装上标明的2个月宝宝应喝的牛奶量哺喂就可以了。当然家人也不要总是羡慕别人家胖嘟嘟的小宝宝,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健康活泼地成长,而且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哭闹,爸爸妈妈就可以放心了。

调整好夜间喂奶的时间

3个月大的宝宝,大多在夜里还要吃奶,家长如果发现宝宝体质很好,就可以设法引导宝宝断掉凌晨2点左右的那顿奶,试着把喂奶时间调整一下,可以把临睡前9~10点的这顿奶,顺延到11~12点。宝宝吃过这顿奶后,大概在凌晨4~5点后才会醒来再吃奶。尽管刚开始时,宝宝还是习惯到了吃奶时间就醒来,妈妈一定要改变过去一见宝宝动弹就急忙抱起喂奶的做法,等宝宝闹上一段时间,看他会不会再睡着,如果宝宝脾气很倔非要吃奶,可以试着喂些温开水,小家伙可能会重新睡去。如果不能接受,只得继续喂奶。不过还是建议妈妈坚持一阵子试试。其实,从营养学的角度看,白天奶水吃得很足的宝宝,夜间吃奶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3个月的宝宝需要添加哪些辅食给宝宝添加辅食必须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过早添加会因消化功能尚未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导致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过晚添加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甚至还会因此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品。

对于3个月大的宝宝来说,在尽量保证母乳喂养的同时,可以给宝宝适当添加些果汁或是蔬菜汁,至于如何添加,可以参考前面1~2个月给宝宝添加果蔬汁的一些建议。另外,在此期间,还可以适量添加些鱼肝油、钙片等营养物质。鱼肝油建议每日3次,每次2滴左右;钙片每日2~3次,每次2片,分成小粒,一次一次地喂给孩子吃。

3个月内的宝宝不宜添加过多米粉

3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适量添加些米粉,但是不能完全用米粉代替母乳或是配方奶粉,因为米粉中的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而这个月龄的宝宝消化道中淀粉酶的含量很少,宝宝吃了米粉后,淀粉颗粒往往很难被分解和消化,宝宝会出现腹胀、大便多泡沫等问题。

另外,用米粉代替乳类食品喂养宝宝,还有可能让宝宝患上蛋白质缺乏症,这会严重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肌肉的健康发育,让宝宝的生长发育变得缓慢。

本月焦点营养素——维生素C宝宝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各种营养物质,维生素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对于3个月大的宝宝来说,要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够有效对抗宝宝体内的自由基,防止坏血病的发生。

宝宝对维生素C的摄取有两个途径:一是母乳,大约每100毫升母乳含有2~6毫克的维生素C;二是为宝宝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果汁、蔬菜汁等。为此,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不仅要保证母乳喂养的量,还要保证母乳的营养均衡,日常生活中,妈妈要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蔬菜和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吃配方奶粉的宝宝要添加维生素D

市场上配方奶的种类繁多,不同品牌的配方奶粉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及含量并不完全相同,而多数配方奶粉维生素D的添加量大概是每100克配方奶粉(冲成奶为800毫升)含维生素D国际单位。而正200常宝宝每天维生素D的推荐进食量约为400国际单位。显然宝宝一天吃800毫升奶,每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只有200国际单位,仅为推荐量的一半,这远远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而且奶粉冲调时要拆开包装,打开密封罐,一旦保存不好就容易被阳光照射而降低维生素的效用。为此,建议每天或隔天补充维生素D国际单位。400

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宝宝的身体比家长更需要水分,到了这个月龄,除了从妈妈的奶水中获取水分外,家长还要额外给宝宝补充水分。怎么补、补什么样的水是很多妈妈烦恼的问题。一般来说,母乳中所含盐分较低,而牛奶中则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盐分,因此,牛奶喂养的宝宝要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多喂一些水,以补充代谢的需要。

对于宝宝来说,温开水是最佳的补水选择。水不仅能补充宝宝流失的水分,还有散热、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功效,而且温开水是完全安全的,不会产生任何的负面影响,作为日常的液体补充是最好的。

一般宝宝每天需要补充的水分大概占自身体重的10%~15%,将宝宝每日的饮水量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就可以了,不过也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为终止夜间哺乳作准备

在正式断奶之前,从这个月开始要适当地拉长夜间哺乳的间隔时间,可以用大麦芽汁、牛奶等代替夜间母乳喂养,为中止夜间哺乳做好准备。

另外,也可以让宝宝尝试母乳和奶粉之外的食品,如果汁、蔬菜汁、各种代乳品等。但是这个月龄的孩子消化功能还不是很发达,在尝试一种新的食物时,第一次喂食时,可以先喂一小勺,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如果没有什么异常,以后再逐渐加量。否则,要暂停哺喂,隔一段时间,再慢慢试喂,逐渐加量。

本月妈妈一日食谱

宝宝3个月时,不仅身体生长发育特别迅速,大脑发育也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妈妈一定要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母乳的质和量。也不必每天安排5顿饭,基本上可以恢复到以前的三餐,但仍然要坚持喝牛奶,每天要保证500毫升左右,并且每日要保证水果和干果的均衡摄取,避免偏食,以免影响妈妈身体健康与宝宝的健康发育。下表是适合本月妈妈的一日食谱。

宝宝出生第3个月新妈妈一日进餐食谱日常护理

小心呵护宝宝娇嫩的皮肤

大多数妈妈都认为,宝宝的肌肤幼嫩光滑、完美无瑕,不需要特别的呵护。其实,宝宝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皮肤表层的水分极易流失,再加上皮肤角质层薄,抵御外界各种刺激的能力较弱,皮肤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的侵害。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这些侵害会愈加严重,有的在宝宝皮肤发育成熟后也不可能再恢复。0~3岁是宝宝护肤的“黄金时间”。因此,要从现在开始留住宝宝的完美肌肤,并且要注意一些细节护理工作:

1.妈妈在给宝宝洗澡后,总喜欢涂一些爽身粉,尽管表面上摸起来光滑柔软,但若长期使用,就会发生“爽身粉综合征”,破坏宝宝皮肤气管纤毛的功能,甚至还会阻塞气管。对女宝宝而言,爽身粉最好不要扑在大腿内侧、外阴部、下腹部等处。

2.在这个月内,同样要坚持每日给宝宝洗澡,并且要在洗完澡后,给宝宝抹上专用的婴儿护肤用品。还要注意尿布的使用,尽量选择洁净的自制纯棉尿布片,避免引发红屁股,保护宝宝的小屁屁皮肤不受到侵害。

3.要注意,高温以及容易损伤宝宝皮肤和生命安全的危险物品要远离宝宝,避免烫伤、割伤、扎伤小宝宝,发生危险,给宝宝的皮肤带来损害。

细心呵护宝宝的耳朵

宝宝耳朵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听力造成影响,无法模仿语音,也就无法学会语言,对宝宝的智力发育也极为不利。因此,保护好宝宝的耳朵非常重要。

●避免噪声宝宝听觉器官发育还不完善,外耳道短、窄,耳膜很薄,不宜接受过强的声音刺激。各种噪声都会损伤宝宝柔嫩的听觉器官,降低听力,甚至引起噪声性耳聋。所以在噪音过强的地方,要避免宝宝身陷其中。另外,如果居住在噪声过大的地区,要注意在家中做些必要的消音措施。

●避免耳部疾病不要给宝宝挖耳朵,不要让耳朵进水,以免引起耳部疾患。

●防止麻疹、流脑、乙脑、中耳炎这些疾病的发生,可能会损伤宝宝的听觉器官,造成宝宝听力障碍。

给宝宝清理鼻腔

宝宝鼻黏膜非常柔软而且富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极易使原来较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造成呼吸不顺畅,产生类似打鼾的声音。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护理呢?

如果可以直接看到鼻内的阻塞物或分泌物,不妨用棉花棒蘸点水,伸入鼻孔内将分泌物取出,但不能伸得太往里。也可以用一块温热的毛巾在宝宝鼻子上热敷一会儿,鼻黏膜遇热收缩后,鼻腔自然会通畅起来,而且黏稠的鼻涕也容易水化而流出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宝宝鼻腔内黏膜很脆弱,家长一定不能盲目地清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调整宝宝的睡眠

宝宝3个月了,白天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多,夜里哺喂的时间在逐渐减少,有时甚至能一觉睡到天亮。但也有的宝宝白天睡得过多,到了晚上睡不着,还迷迷糊糊地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对于这种宝宝,家人可以鼓励他们在下午或是晚上保持更长时间的清醒,主动和他们沟通,让宝宝加入到其他家庭成员正常的起居生活中,总之让他们在睡眠时间以前保持清醒。除了做好这些工作外,还要从其他细节上帮助宝宝建立自己的睡眠习惯。

1.睡觉前先给宝宝洗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不便给宝宝每天洗澡的话,也必须每天洗脸、洗手,洗干净臀部和小脚丫,换好尿布再睡。

2.宝宝睡前不要过分逗引他,以免宝宝兴奋,不易入睡。

3.注意宝宝的入睡姿势,侧卧、仰卧、俯卧都可以,入睡一段时间后,可以帮助宝宝变换一下姿势,让他睡得更舒服。

4.多数宝宝刚入睡时会出汗,只要用毛巾轻轻擦干就可以了。这是自主神经功能还不够稳定的缘故,家长不要担心是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

5.宝宝将要上床睡觉前,要增加他的喂奶量,以免他因为饥饿而过早醒来,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延长一下他的喂奶时间。

6.宝宝的被褥要清洁、舒适,要勤洗、勤晒、勤换。宝宝的睡衣要柔软宽松,冷暖要适度,以宝宝睡下手脚温暖不会出汗为宜。

7.保证宝宝居室空气的新鲜、湿润,光线要暗,电视声音要低,家长说话的声音也要轻些,这样宝宝就会很快入睡,睡得也踏实。

给宝宝选择合适的枕头

宝宝长到3个月,开始学会抬头,趴着时能用双肘支起上半身,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胸部脊柱渐向后弯曲,而且躯干生长加快,肩部增宽。而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枕头,对维持宝宝睡眠时脊柱的生理弯曲,保证睡眠体位舒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给宝宝选择到满意的枕头呢?

宝宝的枕头不要过大,以轻便、吸湿、透气最佳。高度以2厘米为宜,填充物可以是荞麦皮。不要让宝宝使用家长枕头,因为家长枕头往往过高,宝宝睡起来会不舒服,而且久而久之会出现驼背、斜肩等畸形。同时,家长枕头会让宝宝头部抬得过高,气管容易受到压迫,造成呼吸不畅、夜里惊醒。

婴儿专用枕头则有利于宝宝的成长和发育。枕头高度计算是孩子枕上后的高度计算。虽然众说纷纭,但是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方式:这个标准就是要看颈椎是否悬空,或者说颈椎和身体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候家长可以自己观察,侧睡时只要宝宝出现头部偏低就说明枕头低了。

婴儿床的布置

宝宝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婴儿床上睡觉,为了宝宝的舒适,家长在婴儿床的布置上也要下一番工夫。

1.挑选木制或聚酯质地的婴儿床对于床围栏有全围及半围之分,全围的无论宝宝怎样睡都不怕撞到;半围的能让妈妈清楚看见宝宝的活动情况。床的尺码应根据家居环境的大小而定。床围应尽量选择纯棉加海绵的质地,这样才比较坚挺厚实,不易磕碰宝宝。

2.检查床的结构是否稳固床边是否圆滑,床栏柱位的距离及床板的承受力,并注意床板的最高档应与床边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距离太低,宝宝有摔下床的危险。

3.婴儿床的安置地点要远离灯座及任何挂有悬垂线圈的东西还要远离窗户、电热器、暖气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在宝宝的床旁边铺上厚厚的地毯,以免宝宝掉下床摔坏。

4.选购适合宝宝用的床上用品套装包括子母被、枕套、枕芯等。夏天最适合选用纤维棉被、毛巾被或多用被;冬天可加入羽绒被芯。宝宝枕头用薄薄的便可,前面的相关内容有介绍,可以参考。如果怕宝宝“翻”被有危险,可以买一些被夹把被子扣在床栏柱上就可以了。

5.添置婴儿床上的玩具光线柔和、光亮适中的音乐灯,不仅有悦耳的音乐,也能给怕黑的小宝宝带来安全感,但要避免出现太亮或太暗的情况。挂床的音乐吊饰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最适宜安抚难以入睡的宝宝。但是在宝宝的床上不要放置毛绒玩具,或大型的玩具,以免压在宝宝身上出现窒息的危险。

让宝宝每天开心地起床

有的家长在孩子没有睡醒又快要睡醒时,会一直守在床边等着孩子醒来,也有的家长会放心做自己的事情,一听到宝宝醒来的声音就马上冲到孩子身边,看看孩子有没有什么情况。这样做其实都不能很好地训练孩子的自立性和独立性。

那么爸爸妈妈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养成高高兴兴独自卧床的习惯呢?

1.可以在宝宝床的上方挂一个色彩鲜艳的风铃,当孩子醒来的时候,他的小动静会让风铃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这样孩子的注意力自然会被眼前的小物件吸引,不再注意身旁是否有人在了。

2.在宝宝的床边安一个边缘光滑的镜子,当他醒来时,看着自己的影子,就不会感到孤独了。

3.在孩子能够抓握东西后,在小床上给他挂一根绳,上面穿上各种小物件,这些东西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醒后,让他自己拨动和玩耍一会儿,也可以让他很开心。

4.早晨时室内光线不要太暗,要保证孩子能够看清自己玩的东西。如果室内光线很暗,可以在床边开一盏小灯,或是换一个浅色的窗帘,使太阳能够透过窗帘照在屋子里。

总之,做好了上面的这些准备,小宝宝就不需要每天都由家长来守着他醒来了。当宝宝醒来后,又有可以使他高兴的东西陪伴,自然会开心地起床,而不会哭闹。这对于培养宝宝良好的醒睡习惯,培养宝宝的自主能力有很大帮助。

把宝宝大小便的技巧

为了尽早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把大小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此期,如何把宝宝的大小便:

●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需求当宝宝出现腹部鼓劲、脸发红、发愣等现象,就说明他有大便需求了,这时家人要试着给宝宝把便。在宝宝睡醒、吃奶后也要及时把便,但不要把得过勤,以免造成尿频。

●用哪种姿势把宝宝大小便也很关键让宝宝的头和背部靠在家长身上,而家长的身体不要挺直。把便时,还要给宝宝一些条件刺激,可以用“嘘嘘”声诱导把尿,“嗯嗯”声促使其排便。刚开始时,宝宝可能不太会配合,但坚持训练,相信宝宝会逐渐形成条件反射而配合家长把便。

合理添减宝宝的衣服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怕冷,不怕热。为了避免宝宝着凉、感冒,拼命地给宝宝加衣服。其实,宝宝的新陈代谢比家长快,比较怕热,尽管冬天应该穿得暖和一点,但是天气热的时候,穿太多反而会让宝宝不舒服,再加上宝宝的体温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给宝宝穿衣服时,必须要注意环境的冷暖变化,随时调整。如何判断宝宝的穿衣多少是否合适,可以通过摸宝宝的小手、小脚、后背来判断,比如小手、小脚温暖不冰凉,手心、后背不出汗即为穿衣厚薄合适。

如何用背带兜抱宝宝

有没有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灵活的办法来代替抱宝宝呢?使用背带兜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用背带兜抱宝宝的优点不仅在于安全可靠,简便灵活,也可以让宝宝获得安抚和亲切感,增加母子感情交流。在妈妈走动的时候,还可以让宝宝得到运动,有利于生长发育。使用方法如下:

1.在腰部扣紧腰带,如果感觉不舒服,可以在前面扣紧再转回腰部。

2.抱起宝宝,让他靠住妈妈的肩膀,然后一只手托住他的头后部。坐下来,身体向后倾,让妈妈的胸腹部支撑着宝宝,再向上拉起兜袋,让他的腿穿过兜袋的洞,用一只手托住宝宝,再用另一只手把肩带拉到妈妈的肩膀上,当坐直身体时,宝宝的重量就逐渐落到背带上了。当需要把身体向前倾时,一定要用一只手把他的头托住,避免宝宝因自己不能支撑而把头部后仰。

3.脱背带的方法与穿背带的方法相同,反着做就可以了,需要注意宝宝的安全,要随时注意托住宝宝的身体,不能失手,把宝宝摔着或吓着。

宝宝有了“奶瘾”怎么办

母乳喂养的宝宝无论饿不饿,总喜欢吮吸妈妈的乳头,一旦小愿望不能满足就会哭闹不止。宝宝一旦有了“奶瘾”,对食物会越来越缺乏兴趣,摄取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生长发育自然受到影响。那么,宝宝有了“奶瘾”该如何护理呢?

当宝宝有吸奶的欲望时,家长要拿些宝宝喜欢的玩具、可爱的小动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渐渐地宝宝的视线就会远离母乳。也可以逐渐减少宝宝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不过这种做法要灵活掌握,以免宝宝产生情感方面的心理障碍。

另外,防止“奶瘾”的形成,关键还在于合理喂养。宝宝满月后要逐渐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形成有规律的哺乳,尽量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入睡。不要边喂奶边和宝宝嬉戏,这样会在无形中延长哺乳时间。如果宝宝无缘无故地哭闹时,要弄清楚真正原因,不要一遇到这种情况就让宝宝吸吮妈妈的乳头,哄他平静下来。另外,适时断奶,最好不要超过1周岁。

矫正宝宝吃手指的习惯

宝宝到了2~3个月时,一切都很正常,但就是喜欢吮吸手指,有时吃完奶还吃手指,然后就会干呕,甚至把奶也吐了出来,遇到这种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宝宝吃手是很正常的现象,是宝宝发育成熟的标志。与刚出生时习惯用舔感知外界事物一样,这时的宝宝正在尝试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是因为随着大脑皮质的发育,宝宝渐渐开始学会吸吮手指的动作。宝宝吸吮手指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剂。当宝宝的某种需求达不到满足时,就会靠吸吮手指作为安慰剂来稳定自己的情绪。这往往是在自己饿了却等不到奶吃时,或是宝宝需要妈妈的爱抚却得不到满足时发生。一般来说,这一时期的吮指并不需要纠正。有的宝宝是在断奶后开始吮手指的,以此代替奶头。如果用恐吓、束缚等强制手段来纠正,效果不会十分明显。这一习惯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不要用强硬的方法将宝宝的手从口中拉出来,也不要在宝宝手指上涂苦、辣等怪味道的东西,这对纠正宝宝吮手指习惯并没有积极作用,反而给宝宝带来痛苦。最好用宝宝喜欢的玩具逗引他用手去拿,增加手的活动,分散宝宝注意力。或经常带宝宝到室外活动,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到他感觉有趣的事物上,从而忘记将手指放入口中。

另外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及周围环境的卫生,家长应常给宝宝洗手,宝宝的玩具及用品要经常清洗消毒,以防病从口入。早期教育

和宝宝说话时要面向着他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跟3个月龄的宝宝“啊啊”地说话时,他懂得看家长的口型了,有时还能感觉到他有一种想说出同样的话的欲望,当突然发现自己发出了和妈妈一样的声音时,小宝宝立刻会露出激动的表情。为此,家长跟宝宝说话一定要专注地看着他,哪怕是身边有什么事情也不要东张西望。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妈妈们一定不要忽视。宝宝在学说话的过程中除了会看家长的口型外,对说话人的语气、语调也很敏感。当妈妈说“宝宝怎么又尿湿了”,宝宝就开始撅着小嘴,而妈妈连忙改口说“妈妈不是在批评宝宝,只是在告诉奶奶,快帮宝宝换尿布啊”,结果小家伙很快就平静了。所以,家长和宝宝说话时,要经常提醒自己对宝宝说话的语气要尽量平和一些,和宝宝说话要充满爱意,不要因为自己的习惯和心情,传达给宝宝不好的信息。

宝宝说话要多引导

每个宝宝在开始说话前,都要有一个引导的过程,家长千万不要不理会他,而要多和宝宝交流。比如,给他换尿布时,先让宝宝光着屁股玩一会儿,等他身体完全放松、心情也很愉悦时,再给他换上尿布,这时的宝宝往往会很开心地配合家长做抬腿、放下的动作。家长不要错过这个绝好的早教机会,要配合着宝宝的举手投足,说些这样的话:“嗨,我们的小宝宝,好棒啊,跳跳蹦蹦的,妈妈真喜欢!”“妈妈给宝宝换上一个干净舒服的尿布,好不好啊!”这些话对爸爸妈妈来说再简单不过了,可是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宝宝来说,却是非常必要的。反复训练几次后,每当宝宝露出干净的小屁股时,妈妈只要一说“跳跳蹦蹦”,他就会欣喜地跟着妈妈做伸腿、踢脚的动作了。

继续锻炼宝宝俯卧抬头的动作

2个月的宝宝可以稍微抬起头和前胸部,到了第3个月时,宝宝的小脑袋就能抬得很稳当了。这个月龄的宝宝要继续锻炼俯卧抬头的动作,这样不仅锻炼了宝宝的颈部、背部的肌肉力量,还能增加他的肺活量,让宝宝较早地面对外面的世界,接受更多的外部刺激。扶肩抬头、直立抬头是练习抬头的理想方法。

1.扶肩抬头在宝宝吃完奶后,家长给宝宝拍嗝的时候让他趴在家长的肩上,并轻拍他的后背,练习哪只手臂就让宝宝趴在哪一边的肩上。同时,让宝宝的脸贴在家长的脸上,这个训练也可以锻炼宝宝颈椎的力量。

2.直立抬头家长一手抱宝宝,一手撑住他的颈部及背部,让宝宝的头部始终处于直立状态,边走边变换方向,促使宝宝自己把头竖直。当宝宝用双臂支撑前身,抬头时,家长把玩具举在他的头前,并左右摇动,让他向前、左、右三个方面看,如果家长用肘部支撑一下,宝宝会把头抬得更高些,颈椎和胸背肌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宝宝上下肢肌肉的活动

经常锻炼宝宝的上下肢肌肉,不但能增强宝宝的体质与运动能力,还能促进宝宝听觉和视觉能力的发育。家长要备好色彩鲜艳的能够发出响声的玩具,固定在宝宝的床上,并用皮筋将玩具和宝宝的手脚连起来。在宝宝仰卧时,玩具会随着四肢不规则地运动,也在空中摇晃起来,并发出宝宝喜欢的响声。这种活动可以吸引宝宝的兴趣,促进全身运动。这种玩具要悬挂在宝宝小床上方1~1.5米处,并要经常变化它们的位置,以免造成小儿斜视或偏头等。玩具不要用硬铁丝固定,最好用皮筋或有弹性的细绳悬挂,这样动时才能发出悦耳的响声。

教宝宝学会翻身

宝宝出生后的第3个月,家长都会发现他们不喜欢安静地躺在床上,总要尝试着变换姿势。这是因为这个月龄的宝宝进入了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爸爸妈妈可以在给宝宝做好保暖工作的情况下,让他们有一些自己的活动,而翻身训练就是最佳方式之一。刚开始时,家长会发现宝宝翻过身后却抽不出自己的小手了,这时就需要家长给予一定的帮助。可以站在不同的方位逗引宝宝,用亲切、温柔的话语鼓励他:“宝宝,加油,加油,我的宝宝真棒!”慢慢地训练宝宝自己把手放好,久而久之宝宝就能灵巧地翻身,自由地选择姿势了,这种活动也为宝宝下一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般3个月内的宝宝能从仰卧翻到侧卧。家长让宝宝仰卧在床上,自己手拿宝宝喜欢的玩具分别在他身体两侧逗引,并温和地对宝宝说:“宝宝,看漂亮的玩具!”这样宝宝的注意力就会被家长手中的玩具吸引,训练几次后,就能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了。如果宝宝有侧睡的习惯,学起翻身来会更容易。家长可以在宝宝身体左侧放一个有意思的玩具或是一面镜子,再把宝宝的右腿放在左腿上,轻轻在背后向左侧推,宝宝就会转向左侧。练习几次后,家长只要把腿放好,用玩具逗引宝宝,他就能自己翻过身去了。

爸爸要多与宝宝交流

与妈妈相比,爸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同时也是因为粗心,使他们主动减少了与宝宝亲近的机会。爸爸要得到宝宝的信任,就必须肯花时间多和宝宝交流,一起成为和妈妈一样的“可靠的人”。

1.与妈妈一起出现在宝宝的视野中宝宝出生后看得最多的是妈妈的脸。在他最初成长的视野里,“这张脸”总是布满了温柔的微笑,“这个人”总会适时地满足他的各种需要。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对“这张脸”、“这个人”给予全部的信任。爸爸也要尝试着在妈妈的指导下去满足宝宝的需要,比如协助妈妈一起给宝宝喂奶,多和妈妈一起逗宝宝玩。时间长了,宝宝就会增加对爸爸的信任。

2.尽可能多抱抱宝宝当宝宝被家长抱着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这种安全感是他进行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爸爸们无论自己工作有多忙、有多累,都应该一回家就抽出时间抱着宝宝,用手拍拍他,轻轻地抚摸他,和他做一些简单的游戏。经常这样自然能使宝宝增加对爸爸的信任,而且爸爸在和宝宝的玩乐中也能放松一下疲惫的精神。

3.多与宝宝进行“口语交流”和宝宝进行交流的方式很多,无论是动作的,还是声音的,只要宝宝听到或是看到这些刺激,就会产生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正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动力。而爸爸特有的声音能够让宝宝感到兴奋。异常情况

宝宝发热

2~3个月的宝宝一般很少发热。但是如出现发热情况,要分清原因,不可惊慌。冬天室内温度过高或给宝宝加热过度,都有可能导致宝宝体温升高。这时只要调整室内温度,不把热源直接对准宝宝,就能降低宝宝体温。夏天有时候带着宝宝,宝宝也会有身体发热的情况。这一般是因为夏天穿衣服少,爸爸妈妈把自己身体的体热传导给宝宝,导致宝宝身体暂时性发热。这时只要把宝宝放到阴凉的地方,给宝宝喝点稍微有点凉的果汁,宝宝就能很快恢复正常。这个时期的宝宝一般不会染上有发热症状的传染病。当宝宝发热哭的厉害时,有可能是患上中耳炎。这种发热多发生在夜里,很多时候治疗会不及时,爸爸妈妈要警惕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有宝宝是因为肺炎而发热,不过现在的宝宝已经很少会得急性肺炎。

黑白颠倒

3个月的宝宝很容易出现“黑白颠倒”的问题,一到晚上精神就很好,不愿意睡觉,还要家长抱着走来走去,有时折腾到凌晨五六点钟才会有睡意,反倒在白天才会甜甜地睡着。为了预防或打破这种规律,要尽量在夜间让宝宝重新睡着,不要开灯、谈话或与宝宝玩耍。家长这时给宝宝喂奶或是换尿布一定要尽可能轻些,以免惊醒他。白天多陪宝宝说说话、做游戏,让他始终保持清醒状态,在夜里10点或11点前也不要放下宝宝。这种异常情况需要家长的耐心呵护,相信经过妈妈的努力,宝宝的不良睡眠方式一定会很快得到改善。

湿疹不愈

宝宝得了湿疹后一直不好,到了这个月有可能会在裂纹处渗出露珠状的透明分泌物,由于瘙痒,宝宝会难受得不停抓挠瘙痒部位。家长应带宝宝去医院皮肤科诊治,并且尽量不要让宝宝接触到传染性皮肤病的患者。如果宝宝在洗澡后病情恶化,就要适当控制洗澡次数,尽量使用不刺激皮肤的香皂。外出时,不要让日光直射到宝宝的皮肤,因为紫外线对皮肤产生强烈刺激。为宝宝选择棉质的内衣、新衣服,穿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

厌食牛奶

宝宝本来很喜欢喝牛奶,突然不爱喝了,不过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好。这多半是因为奶粉比母乳的浓度要高,虽然多数宝宝能够接受并充分消化,但还是有些宝宝不能适应浓度较高的奶粉。厌食牛奶不是疾病,而是宝宝身体功能不适应奶粉的一种反应。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他却能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一定不要急躁,可以考虑换一种奶粉,如果不行就将奶的浓度调稀一点。暂时性不喝牛奶不会饿坏宝宝,宝宝体内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不要强迫宝宝吃,可喂果汁、水、米粉或其他食物。经过约2周后,宝宝的肝脏、肾脏、消化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后,功能便会逐渐恢复,宝宝会再度喜欢喝牛奶的。

第四章 3~4个月的宝宝(90~119天)

4个月的宝宝每天都会给家人带来惊喜。他总是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与爸爸妈妈进行交流,“咿咿呀呀”地跟爸爸妈妈学说话,努力学着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有个性的宝宝还会对爸爸妈妈发出不满的抗议。爸爸妈妈除了照顾好宝宝外,还要时刻观察宝宝的情绪反应,了解他的内心感受。

身心发育

宝宝的身体发育特征

4个月的宝宝生长发育速度较前3个月有所减慢,但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在宝宝的世界里,每天都充满了令人兴奋的新发现。

1.身长增长速度开始比前3个月的速度有所放缓,男宝宝约63.35厘米,女宝宝约61.53厘米。

2.体重增长速度较前3个月也减慢了,男宝宝约6.8~9千克,女宝宝约5.3~8.3千克。不过宝宝的生长发育仍需要大量的热能和营养素。宝宝一般在4~6个月时,每月体重增加450~500克。

3.胸围实际尺寸开始超过头围,男宝宝约41.75厘米,女宝宝约40.05厘米。

4.头围增长速度比胸围增长速度会更加缓慢一些,男宝宝约41.25厘米,女宝宝约39.90厘米。

5.牙齿发育极个别的宝宝在4个月开始就长出第一颗乳牙,伴随着乳牙的出现,宝宝会流出许多口水,爸爸妈妈要给予细致的照料。

6.前囟4个月的宝宝前囟通常还没有完全闭合,但是后囟和骨缝都已经闭合了。

宝宝感知觉及心智的发育特征

4个月的宝宝的感知觉发展明显增强,爸爸妈妈要给予宝宝充分的关注。宝宝感知觉的发育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发育特征4个月的宝宝视觉功能已比较完善,能辨别不同的颜色,对鲜艳的颜色非常感兴趣,尤其喜欢红、橙、黄等暖色调的颜色,对红色的物品最感兴趣。这时的宝宝已经能够跟踪在他面前半周视野内运动的任何物体,而且眼睛的协调也能让他在跟踪靠近和远离他的物体时的视野加深。宝宝大概可以看到约2~3米远距离的物品。

2.听觉发育特征4个月的宝宝听力明显增强,只要在耳朵边发出声音,宝宝就会跟着声音的来源转头。宝宝还能安静地倾听周围的声音,能辨别出声音的方向,更喜欢听爸爸妈妈的声音,听到轻快柔和的音乐也能表现出愉快的表情,也会听自己的声音。

3.语言发育特征这个月龄的宝宝依旧总是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语,当爸爸妈妈听到宝宝发出这样的声音时,表明宝宝想同爸爸妈妈说话了。当有人跟他讲话时,他会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好像在进行对话。4个月的宝宝开始渐渐发辅音了,嘴中会喃喃作响。家长还要格外注意此时宝宝的体态语言。如果宝宝只盯着一处看的时候就是他有些困了,这时家里不要有杂音,让宝宝在安静的环境中渐渐入睡。

4.动作发育特征宝宝4个月时,妈妈扶着宝宝的髋部,宝宝能够坐起来,可以在俯卧位时用两手支持抬起全身。宝宝经常把手放在眼前,喜欢从不同角度玩自己的小手,或有滋有味地看着自己的手。小手还能抓握玩具,喜欢用手摸了又摸,并且喜欢把玩具放在口里咀嚼试探。

5.嗅觉发育特征3~4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的气味,会有目的地回避难闻的气味,嗅觉也会变得更加灵敏。

6.味觉发育特征此时宝宝的味觉与上个月变化不是很大,爸爸妈妈依然可继续对宝宝进行味觉的训练。对于喝奶粉的宝宝,爸爸妈妈此时可以有目的地调换一种奶粉,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口味的奶粉,导致宝宝味觉迟钝。这些不断变换的食品可以给予宝宝充分的味觉刺激,对宝宝味觉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7.触觉发育特征触觉是宝宝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3~4个月的宝宝,视触觉协调能力开始发展,到快4个月的时候,宝宝已经可以有意识地去够物体,并学着去感受物体的形状、性质,开始了通过触觉来感知世界的过程。

宝宝的睡眠特征

睡眠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宝宝的健康发育和智力发育,同样牵动着全家人的精力和情绪。4个月的宝宝和以前一样会一觉睡到天亮,也有的小宝宝会入睡困难或是夜间醒后跟你哭闹。但大多数的宝宝,在4个月时,平均睡眠时间在16~18个小时,白天的时候会睡3次觉,每次在2~3个小时,不过这段时间也是一个睡眠的过渡期,此后宝宝在白天就会养成睡2次的规律了。如果白天只睡2次的话,到了晚上宝宝会有更长的睡眠时间。

宝宝的运动发展

宝宝曾有过的大部分反射都将在2~3个月达到高峰并开始消失;反射消失后,他可能暂时缺乏活动,但他的动作将更加细致,且有目的性。这个月末时,他甚至可以用腿从前向后踢自己。会仔细看自己的小手,双手握在一起放在胸前玩。但这时他的手眼不协调,显得笨拙,常常够不到玩具。手的动作发育也称之为精细动作的发育,大约在此时随着握持反射的消失,孩子开始出现无意识的抓握,这就标志着手的动作开始发育了。饮食营养

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物,不但能均衡安全地提供宝宝健康成长所需的一切营养,还能有效增强宝宝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从出生就坚持母乳喂养的宝宝,到了第4个月,随着身体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母乳已渐渐不能满足宝宝的进食欲望,夜里宝宝还会经常因肚子饿而哭闹,体重增长也渐渐不如以前。当家长试着给宝宝喂些牛奶时,无论怎样宝宝都不喝,即便硬把奶嘴塞进宝宝嘴里,也只会引起宝宝的反感。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大可不必多虑,因为到了4个月,宝宝就可以增加辅食了。但是如果辅食添加不当,就容易引起宝宝消化不良。此时宝宝从母体获得的抗感染物质也在逐渐消耗、减少,抗病能力也在下降。

人工喂养的要点

牛奶喂养的宝宝在这个月龄每次的食用量大概在200毫升左右,一天喂5次。如果每天喂6次,每次喂奶量不要超过200毫升,180毫升较为宜。但是最好不要让宝宝每日的总奶量超过1000毫升,否则宝宝很容易发生肥胖,有的还会导致厌食牛奶。过胖的宝宝由于担负着多余的脂肪,动作发育迟缓,站立行走的时间都比同龄宝宝要晚。可是对于那些食量比较大的宝宝又该如何喂养呢?这时可以适当喂少许果汁、酸奶等食物,以减少牛奶的量。

厌食牛奶的宝宝尽管以前一直喜欢吃牛奶,可是从某一天起突然不爱吃了,千方百计让宝宝吃,他却只是看着奶瓶哭。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宝宝此前吃奶量过多,加重了肾脏、肝脏的负担,所以表现出厌食牛奶的现象。这时,妈妈不要着急,这不是病,而是宝宝自身的自我调节、自我防卫功能的体现。

可以试着换换其他奶粉,或是把牛奶冲淡一些,或把牛奶凉凉些再喂给宝宝,也可以另换一个奶嘴。还不见效的话,也可以在夜里临睡前偷偷把奶嘴放进宝宝嘴里,趁宝宝似睡非睡时喂。这样大约经过十几天的细心照料,宝宝就会再次喜欢吃牛奶。

准备断乳

4个月以后随着宝宝的迅速长大,妈妈分泌的乳汁质量日渐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需要加喂一些断乳食品以补充营养。另外,随着宝宝月龄的渐长,也需要从以乳汁为主的饮食慢慢过渡到一般的家庭膳食,也就是要经历断乳的过程。这对于母乳不足或是不肯吃牛奶的宝宝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过早给孩子吃断乳食品容易导致肥胖或是令宝宝血压升高,而断乳期如果饮食安排不当往往也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良。让宝宝适应断乳的过程要从练习用勺子开始,因为毕竟断奶的过程就是让宝宝渐渐适应吃固体食物,而固体食物不能用奶嘴吃,只能用勺子或筷子吃,所以要使宝宝学会吃固体食物,学会用勺子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家长给宝宝做这些食物时,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去琢磨如何烹制,只需把用奶瓶喂的果汁取出一部分改用勺子喂就可以了。开始时宝宝可能会不适应,把果汁洒得到处都是,不过宝宝已经习惯了果汁的味道,只要家人耐心地多喂几勺,宝宝就会很配合了。如果宝宝吃得很好,就可以实行逐渐断奶,但是不可急于求成。

添加辅食的方法

宝宝4个月后,母乳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对营养的需求了。这时,爸爸妈妈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但添加辅食也要注意方法。

1.添加的量应由少到多一天只能喂一次,喂哺量不宜过大。以宝宝营养米粉为例,对于4个月的宝宝来说,刚开始时喂1~2汤匙即可,2周后再增加至4~5汤匙。若是给宝宝加蛋黄,先喂1/4个,如果宝宝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而且在两餐之间也没有饥饿感,大小便都很正常,睡眠状态也不错的话,可以增加到1/2个蛋黄,以后再逐渐增加到整个蛋黄。

2.辅食要从稀到稠给宝宝添加辅食,要根据宝宝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及牙齿的生长情况逐渐过渡,先喂流质食品,然后再逐渐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过渡到固体食物。这样宝宝才能吸收好,不会发生消化不良。如果直接添加固体或半固体食物,宝宝肯定会难以消化,导致腹泻发生。

3.辅食要从细小到粗大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的过程中,食物颗粒一定要细小,口感要嫩滑,这样才能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锻炼他们的吞咽、咀嚼能力,并为以后过渡到吞咽固体食物打下基础。为此,妈妈一定要把食物做得烂烂的、嫩嫩的,像菜泥、果泥、蛋羹、鸡肉泥、猪肝泥等泥糊状食物都是宝宝的最爱。

4.辅食应从一种到多种辅食种类的添加要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尝试3~4天或一周后,宝宝消化情况良好,排便也正常,可以再尝试另一种,不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增加好几种辅食。

5.宝宝不适要立刻停止添加有的宝宝吃了新添的辅食后,会出现腹泻、便里有较多黏液等情况,此时要立即暂停添加这种食物,待宝宝恢复正常后再重新添加少量。

6.喂流质或泥状食品的时间不要过长时间太长会错过宝宝咀嚼能力的发展关键期,可能导致宝宝在咀嚼食物方面产生障碍。

7.不可很快让辅食替代乳类只要母乳充足健康,就要尽量坚持妈妈亲自哺乳,同时也不要急于用辅食代替配方奶粉,其他食品只能作为一种营养补充。

8.辅食一定要鲜嫩、卫生、口味好为了不影响宝宝的味觉发育,避免日后养成挑食的坏习惯,给宝宝制作食物时,不仅要注重营养,还不能忽视口味,以清淡的食物味道为主,这样宝宝才会吃得开心、长得健康。

9.培养宝宝愉快的进食习惯给宝宝喂辅食时,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进食环境,对宝宝摄取营养、健康成长大有益处。尽量在宝宝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时候给他喂食,而宝宝表示不愿吃时,千万不可强迫宝宝进食。

给宝宝喂辅食的窍门

宝宝不吃辅食,只跟喂养方式有关。首先,要及时添加辅食,改变宝宝食物的性状不仅是营养上的需要,更是咀嚼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坚持添加辅食,如果宝宝生病,应该暂停添加新品种的辅食,而不是暂停所有固体食物的哺喂,倒退回只喝奶的时期。最后,辅食添加一定要先用勺子喂,不要装在奶瓶里让宝宝喝。最好不要由妈妈来喂辅食,因为妈妈身上散发的奶味太具诱惑力。

到了4个月,很多家长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因为是新的尝试,所以给宝宝喂辅食要注意一定的技巧:

1.饭前做好准备为了避免弄脏衣服,或是把宝宝就餐的周围环境搞脏,应事先给宝宝穿好小围嘴。另外,为了让宝宝能够培养起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条件反射,可以在给宝宝喂辅食前,放上一首固定的音乐,曲调一定要轻柔,明快,适合宝宝听。这样,时间长了之后,这些餐前准备和音乐,就可以让孩子形成进餐的条件反射。

2.鼓励宝宝进食有的宝宝吃辅食时,会用舌头将食物往外推,家长要鼓励宝宝把食物吞下去,并且要一点一点地喂,不要着急。放慢速度多试几次,渐渐地宝宝就会适应了。

3.品尝各种新口味有的宝宝讨厌某种食物,家长应在烹调方式上多变换花样。在宝宝喜欢的食物中加入新材料,并要注意色彩搭配。富于变化的饮食能提高宝宝的食欲,让他养成不挑食的习惯,但口味不宜太浓。

4.不能喂太多或太快喂宝宝辅食时,要按他的食量喂食,速度不要太快,喂完后,让宝宝休息一下,不要有剧烈的活动,也不要马上喂奶。

添加辅食的禁忌

宝宝从准备断乳到添加辅食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稍一疏忽就可能会把宝宝的肠胃搞坏,又或是引起消化不良、过敏等情况。为此,家长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必要的细节问题,比如:

1.不宜过晚添加辅食有些爸爸妈妈对添加辅食过于谨慎。孩子早已过了4个月,还只是吃母乳或牛奶、奶粉。殊不知母乳或牛奶、奶粉已不能满足这个时期孩子对营养、能量的需求了。而且孩子的消化器官功能已逐渐健全,味觉器官也具备添加辅食的条件。

2.辅食不宜过滥有的家长从小对孩子娇生惯养,要吃什么就给什么,想要多少就给多少。其实,这个月龄的宝宝虽能添加辅食了,但消化器官还不是很完善,如果任意添加,很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平衡,养成宝宝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可见,添加辅食应视宝宝的消化功能的发育情况一点一点地逐渐添加,过滥是不合适的。

3.辅食不宜做得过细宝宝的辅食做得过于精细的话,宝宝的咀嚼功能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而且进食的食物未经咀嚼也不会勾起宝宝的食欲,也不利于味觉的发育。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宝宝大脑智力的发育,宝宝的生长当然不会理想。

本月焦点营养素——铁

在妈妈怀孕后期,宝宝会从母体中得到足够的铁,并储存在肝脏中,这样才能满足出生后4个月的需要。但是宝宝出生4个月后,体内铁的储备量已消耗殆尽,而母乳或牛奶中的铁又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这时如果不及时添加含铁的食物,就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

为了满足宝宝对铁元素的需求,刚开始时可以摄入富含铁的营养米粉和蛋黄,5个月左右时可以选购肝粉等铁营养剂,7~8个月时可以为宝宝喂食肝泥、肉末、鸡血等富含血红素的食物。此外,给宝宝补铁的同时,还要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因其与铁结合会生成小分子可溶性物质,有利于肠黏膜上皮对铁的吸收。

增加蛋白质的摄取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宝宝营养摄取的一部分,在促进宝宝语言发育方面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宝宝蛋白质摄取不足,会直接影响到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宝宝年龄越小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就越多。

一般来说,0~6个月的宝宝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摄取量约为2.2克。乳制品是宝宝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来源,4个月的宝宝每天可以通过母乳或配方奶粉来满足对蛋白质的需求。

不过蛋白质食物中的异种蛋白可能会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添加蛋白质食物来源时,应特别慎重。最好刚开始一天只添加一种并且仅让宝宝摄取一小勺,观察数日见宝宝很健康的话,可以慢慢增加食品种类。

有的家长担心宝宝蛋白质质量摄取不高,就为宝宝长期选择一些含高蛋白的食物、营养品,让宝宝摄入精细的蛋白质,这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道处理能力。因为小宝宝的胃肠道还很柔嫩,消化器官没有完全成熟,消化能力是有限的。长期这样会让宝宝的消化功能得不到训练和发挥,并且还会给宝宝身体带来太多的负担。

对于4~6个月的宝宝除了可以添加蔬果类食物,是不是可以添加些非奶类的食物来满足宝宝对蛋白质的需求呢?其实,非奶类蛋白质最好在宝宝6个月后再添加,因为此前的宝宝消化系统、肾脏功能还不是很成熟,不建议过早添加豆、鱼、肝类等非奶类蛋白质食物,而那些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虾、蟹、壳类海鲜等食物则要在宝宝1岁后再添加比较好。

怎样喂宝宝吃蛋黄

鸡蛋蛋黄能补充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铁质,还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但是在给宝宝喂蛋黄时,切不可连同蛋白一起喂。因为此时的宝宝肠胃功能还不健全,吃了蛋白不容易消化,会导致腹泻,而且有的宝宝还可能会对蛋白中的异种蛋白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还会引起湿疹或是荨麻疹。一般最好在8个月前都不要给宝宝喂蛋白。那么,怎么给宝宝喂蛋黄才更有营养呢?

先把生鸡蛋洗净外壳,放在清水锅中煮熟后,取出冷却,剥去蛋壳。取一个干净的小勺,把蛋白弄破,取出蛋黄后,再在宝宝专用碗里用小勺切成几个小份。之后,取出其中一小份蛋黄用沸水或是米汤调成黏糊糊状,用小勺挖取宝宝可以食用的量喂给他就可以了。如果宝宝吃过后,没有出现腹泻或是其他不适反应,可以逐渐增加蛋黄的分量。

妈妈学做菜泥

宝宝从4个月开始,妈妈除了喂养母乳或者牛奶以外,还要逐步给宝宝添加一些蔬菜泥、苹果泥、香蕉泥等。尤其是白萝卜、菜花、圆白菜、白菜等单色蔬菜,这些蔬菜没有特殊苦涩味,而且也容易煮成黏糊状,可谓是宝宝最佳的营养辅食。菜泥制作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一定要选取应季且新鲜的蔬菜,主要用蔬菜的菜心部分,就是最嫩的部分,因为蔬菜最嫩的部分没有较多的纤维,宝宝食用后容易消化。

2.买回的蔬菜一定要用专业清洗剂认真清洗,以去除残留在上面的农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购大型超市的有机蔬菜,这样会更加安全。

3.接下来把蔬菜处理成便于操作的形状,可以是块状、片状或是碎状,然后放在加有少许凉水的锅中,炖煮至蔬菜柔软为宜。

4.用漏勺取出蔬菜,仔细拧去水分后,放在研钵内,用杵棒将蔬菜捣烂。把捣烂的蔬菜泥及煮沸的汁液搅拌均匀,再在里面加入事先调稀的玉米粉,边搅边煮,调成黏糊状就可以了,放温后喂给宝宝。另外,菜泥也可以掺在奶粉、蒸蛋、米粉等宝宝爱吃的食物中一起食用。

5.有的家长怕宝宝营养摄取不够,就把几种蔬菜混合在一起做成菜泥让宝宝吃。其实,在宝宝刚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几个月中,这种做法会让菜泥的成分变得比较复杂,味道也会发生变化,不利于让宝宝发现每种食物的特有味道。最好可以让宝宝每次只吃一种食物,让他自己去发现这种食物的味道。如果宝宝出现过敏反应,这种吃法还能很容易地找到致敏食物。日常护理

宝宝的穿衣要领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身体活动量不断增加,衣着式样也应随之变化。可以为宝宝选择稍长的上衣,把圆领的短衫改为小翻领衬衫。

宝宝4~5个月时开始长牙,会流很多口水,要备好适合宝宝穿的罩衫,并戴上吸水性强的围嘴。

宝宝的裤子可以选择宽松、带背带的连脚裤,这样宝宝穿起来会暖暖和和的,活动起来也非常方便。

到了寒冷季节还要给宝宝穿上柔软的鞋袜和带风雪帽的外套。

为宝宝配置睡袋

很多宝宝睡着时容易把被子蹬开,这样很让家长担心,怕宝宝着凉就用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其实这样做并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宝宝用睡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睡袋这个舒适、宽松的环境,不仅保暖性好,又不会被宝宝蹬开,既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还简便易护理。因此,提倡宝宝睡觉时用睡袋。但是面对市面上品种繁多、款式各异的婴儿睡袋,妈妈又该如何挑选出最适合宝宝的呢?

1.抱被式的睡袋睡袋后面的短带设计,可以让家长把手腕伸进去,抱起宝宝会特别顺手,方便着力。睡袋上部展开是一个平软的小枕,而拉起拉链,就是外出时挡风的帽子。白天睡觉也可以把他放进小睡袋。出门时可以把他放进可躺式的童车里,再在上面添一条厚软的小毛毯就可以了。而且宝宝不会翻身,不会踢被子,在睡袋颈部稍微一收口,也不用担心宝宝转头时颈部进风受凉了。更重要的是,宝宝可以只穿全棉内衣,外加小薄袄,这样的穿着,比起里三层外三层的毛衣和棉袄,无疑更舒服、更宽松。

2.铺满小床的大睡袋在使用这款睡袋前,先在童床里垫好棉褥子,再把大睡袋放上去。宝宝睡觉时,穿上全棉内衣,先放入小睡袋,再放进大睡袋,即使在很冷的冬天,在大睡袋上再添一条毛毯就很保暖了。这个睡袋适合铺满宝宝的整张小床,让宝宝有一个宽松、温暖的睡眠空间。既可以单独用,也能与其他睡袋配合使用。适合0~3岁的宝宝使用。

3.背心式的睡袋这款睡袋在前面有一条长拉链,穿上后可以从胸口往下拉到腿部,给宝宝换尿布会非常方便。背心式睡袋既保暖,又不限制宝宝双手的活动,给家长和孩子都带来方便。3个月至2岁的宝宝都可以挑选这款睡袋。

宝宝晒太阳前后的讲究

宝宝皮肤非常娇嫩,带宝宝出去晒太阳时需格外小心。晒太阳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尤其在春季,外出晒太阳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春天空气里所含的大量花粉和细菌对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宝宝容易造成伤害。对于皮肤易过敏、瘙痒的宝宝来说,更容易受到花粉、细菌的侵袭。尤其是有过日光性皮炎、季节性皮炎的宝宝更要避免长时间晒太阳,尽量少去赏花游园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最好为宝宝戴上口罩,减少裸露部位,也不要使用碱性的护肤品和香皂。

天气闷热要注意护理宝宝皮肤

闷热的夏季,人们出汗较多,对于肌肤柔软娇嫩、防御功能差的宝宝来说,极易受细菌感染及蚊虫的叮咬。为此,家长一定要护理好宝宝的皮肤。除了尽量避免阳光暴晒,还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1.密封好屋子的纱窗,避免宝宝被蚊虫叮咬,将有缝隙的地方用封条封好。也可以在宝宝小床的四周挡上一层高度约30~50厘米的薄布。宝宝一旦被蚊子叮后,要涂抹一些婴幼儿专用的驱蚊花露水。同时,平时要勤给宝宝剪指甲,避免宝宝抓破被叮咬处后继发感染。

2.勤给宝宝洗澡。可以在洗澡水里滴少许花露水,洗完后要用毛巾轻轻擦干宝宝的皮肤,然后给宝宝抹上适合他用的爽身粉。

3.给宝宝穿柔软宽松的衣服,一定要全棉材质,而不要穿尼龙化纤制品。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开启空调、电扇以降温。

5.饮食要清淡,多给宝宝喂食清暑解毒的食物,如西瓜汁、绿豆汤,增强宝宝在夏季的暑热天气自我调节的能力。

不要频繁给宝宝洗澡

和家长相比,刚出生的宝宝肌肤非常娇嫩,也需要保湿防晒,频繁洗澡或过度晒太阳是宝宝皮肤护理的大忌。

炎炎夏日,给宝宝洗澡是件最令他开心、舒服的事情,但家长不要频繁给宝宝洗澡。因为宝宝的皮肤尚未发育完全,皮脂分泌很少,洗澡洗得过勤,会洗去宝宝身上的油脂保护层,娇嫩的皮肤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产生过敏,给细菌和真菌以可乘之机,更容易出现痱子和尿布疹。即使洗澡,也要等汗干了再洗,而且尽量不要用沐浴液反复给宝宝洗澡,清水洗澡就可以。

清新宝宝房间的空气

很多人都认为宝宝的居室就要像温室一样,密不透风,何需再为宝宝营造清新的居室环境呢?

其实,在很多家庭中,宝宝生活的居室存在着许多易致宝宝生病的隐患问题。比如,大部分家庭都使用空调,如果宝宝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很容易处在缺乏负离子的空气环境中,长此以往就会紊乱神经功能的健康发育。再加上房间内的空气被反复使用,会导致空气中氧气缺乏而使空气变得污浊,这就很容易滋生霉菌、病毒及细菌,宝宝就可能会出现头痛、高烧、全身肌肉酸痛、呕吐、腹泻、精神恍惚的反应。

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注意勤开窗通风外,摆些可以洁净空气、增加含氧量的植物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吊兰、芦荟、常春藤、石榴、金橘、万年青等植物都具有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薄荷、香草、迷迭香的杀菌作用很明显。这些植物白天可以摆在室内,到了夜晚最好搬到室外的阳台上去。

不过也有些植物不适合放在宝宝的房间。例如,兰花的香气会让宝宝过度兴奋而导致失眠;月季花所散发的浓郁香味,会让宝宝产生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松柏类花木的芳香气味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洋绣球散发的微粒,一旦与宝宝接触,会使宝宝的皮肤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瘙痒症等。

小心宝宝吞食异物

宝宝常会本能地把东西往嘴里塞,爸爸妈妈只要用点心注意居家环境,便能减少许多意外发生。一旦意外发生时,如果能按照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能够将伤害减到最低点的。

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出宝宝是否误食异物呢?

一般来说,当异物进入气管,发作时宝宝会有咳嗽症状,同时宝宝会有想吐的感觉,当异物吸进肺部,会出现哮鸣声。

观察宝宝的表情也能判断宝宝是否误食异物。如果宝宝的脸色突然变差,异物很有可能已经卡在气管了,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医治疗。但如果无法判断宝宝究竟是否误食异物,可带孩子去医院接受X光照,但并非所有异物都能像金属类东西一样透过X光检查出来,比如塑料类、木头、玻璃等异物都不容易看出来。这时家长要认真观察宝宝事故发生后3天内的排便情况,并把便便留在便盆或容器里,看是否有异物排出。若异物没有排出,要再次带孩子就医诊治。

预防宝宝吞食异物的方法:1.宝宝的身边不可以没有家长。2.不要给宝宝吃大块的食物。3.检查宝宝活动的范围内是否安全。

早坐对宝宝不利

宝宝的骨骼非常柔软,含钙比成年人少,作为人体中轴的脊柱更是非常柔软,不具备家长特有的4个生理弯曲,而且肌肉缺乏力量,不能长久坐立。如果宝宝总是固定坐在某一个地方,势必会造成视野狭小,与周围的接触也少,容易变得呆板、迟钝,影响智力发育。所以新爸爸新妈妈要注意,不要对宝宝进行过早的坐的训练。但是,这并不是说对宝宝可以不加训练,消极等待他的自然发育。适当地对宝宝进行坐的训练,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不仅可以促进各种动作的发展,还可以促进颈椎、胸、背等部位的骨骼、肌肉的健康发育。

4个月的宝宝,可以练习拉坐。5个月的宝宝,可以练习靠坐,将孩子放在有扶手的沙发上,让孩子靠坐着玩,以后再慢慢减少他身后靠的东西,让孩子仅有一点支持即可坐稳或独坐片刻。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在6个月左右,就可以独坐了。

不要过分逗笑宝宝

3~4个月的宝宝,会因为家长的一些动作和声音发出有意识的笑声,爸爸妈妈积极有益的逗笑自然会促进宝宝的健康。如果宝宝4个月了还不会笑,就要观察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但是过分大笑,则会损害宝宝的健康。

一般来说,过分逗笑会产生以下伤害:增高宝宝胸腹腔内压,有碍胸腹内器官的活动;造成宝宝暂时性缺氧;在进食、吸吮、洗浴时逗笑宝宝,宝宝容易把食物、水汁吸入气管,发生呛咳,甚至引起窒息,对健康不利;逗笑过度,会引起宝宝痴笑、口吃等不良习惯;经常大笑会引起宝宝大脑长时间兴奋,阻碍大脑正常发育;过分大笑还会引起宝宝下颌关节脱臼等症状出现。

因此,成年人在逗笑宝宝时,一定要把握分寸和尺度。

看便辨健康

这个月龄的宝宝,应密切观察他的大小便情况,以摸清宝宝大小便的规律,这样才能为日后养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打下基础。一般来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正常的大便呈金黄色,是稀糊糊的软便;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浅黄色。尽管有的时候宝宝放屁会带出点大便弄脏了肛门周围,也有大便中夹杂少量奶瓣,颜色发绿的情况,不过这些都是偶然现象。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很好,吃奶也很香,家长就不必多虑,生活多加护理,密切观察即可。用牛奶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过硬、臭味较大时,表明牛奶喂量过多,糖分少,应在奶中加些糖。

不过家长还需了解宝宝不正常的排便情况,如果大便就像水一样,或是呈蛋花样便、脓血便、白色便、柏油便等情况,都预示着宝宝身体可能存在某些不适,要及时去医院诊治。早期教育

强化宝宝的发音

4~8个月是宝宝咿呀学语的阶段,这时期的发音明显增多,而语言又是宝宝智力开发的基础,4个月时更要加强宝宝语言的训练。

在宝宝偶然发出任何声音后,家长都要迎合宝宝,把这些音再次念给他听。如果宝宝发了一个“ma”的音,家长要说:“哦,宝宝是在叫妈妈了。”并且模仿宝宝的发音,连续发出几个“ma”的音。这时家长会发现宝宝对发音非常感兴趣,而且小嘴也嘟囔着跟着学了起来,反复多次后,小家伙对“ma”这个音就非常熟悉了,而且也有了点意识,知道这个是指妈妈了。

如果宝宝伸手去够取玩具,妈妈要赶快说“拿拿”;如果宝宝拍打吊起来的玩具,妈妈也要反反复复地说“打打”。如此“强化”训练,家长会发现宝宝比同龄宝宝更早说话。宝宝学习发音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家长,爸爸妈妈发音清楚、正确,是宝宝学习正确发音的前提。

辅音游戏

许多宝宝在这个月龄会用口唇发出辅音,如b、p、d等,有时还会自言自语地说“啊不”。当爸爸妈妈听到宝宝发出这样的声音后,往往会激动万分,而此时的小宝宝又是那么有表演欲,看着爸爸妈妈欣喜的样子就会使劲地大声喊叫,把声音拉得更长或是反复地叫来叫去。这时家长要用掌声来鼓励宝宝发辅音,让宝宝经常自己大声发音,做发音游戏。

在宝宝练习发辅音的阶段,家长还要引导宝宝尽可能地将声音与人和动作联系起来。当宝宝发出“b”的音时,家长也要用口唇使劲地发“爸”的音,并用手指着爸爸或爸爸的照片。尽管宝宝不会马上懂得“b”这个音的含义,但经常重复这样的联系就会让宝宝渐渐懂得“爸、妈”是指人,而且能慢慢分清指的是哪一个人。同时,学习发辅音对以后称呼家长和物品、动作名称都有明显的帮助。

教宝宝认识物品的名称

这个月龄开始要教宝宝熟悉和认识他身边的物品了,家长要经常对着宝宝用清晰的语音,说出这个物品的名称。反复练习后,宝宝的语言中枢神经就对这个物品的名称产生了良好的印象。

例如宝宝面前摆着一辆玩具小汽车时,家长可以指着这辆汽车,直接说“汽车、汽车”。在说这个物品的名称时,可以不带其他的数量词。

这种育儿方法主要是让宝宝在较小的月龄里,使他的大脑更快地印刻一定的词汇,为日后早说话、快说话打下基础。而等到宝宝真正开始说话了,就要教他说完整的话。

教宝宝认识物品名称时,家长一定做到随时、随地、随事进行。如果宝宝在吃奶,家长要指着手中的奶瓶对宝宝说“牛奶、牛奶”。宝宝正在看相片,指着相片对宝宝说“相片、相片”。这样宝宝的大脑就会慢慢地形成对这些物品名称的印象记忆。

铃铛声从何处来

铃铛声音从何处来的游戏非常有意思,更能锻炼宝宝的各种能力。

这个训练首先要准备好铃铛等能发出声音的玩具或物品,再把它们缝到五彩绳或橡皮套上。在宝宝吃饱、心情很愉快的时候,让他仰躺在铺着柔软毯子的婴儿床上。家长把缝好玩具的五彩绳或橡皮套套在宝宝的手腕或脚踝上,宝宝看着自己身上这个新奇的小玩意儿,就会情不自禁地做出各种小动作,而他们的举手投足自然会发出各种美妙的音乐,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边和他们玩边说“宝宝,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啊!”“啊,宝宝的小手、小脚在唱歌啊!”“真好听、真好听、我们的宝宝真棒!”

经常做这个练习可以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和倾听能力。不过做游戏前,家长一定要把玩具缝牢,这样才不会被宝宝咬下误吞。另外,还要注意,不要给宝宝玩那些过于坚硬或有尖锐边角的玩具。

训练宝宝看动态景物

这个月龄的宝宝视觉开始集中,能注意到较远的人和物,而且看到物品会有伸手去要的意识,说明宝宝的视觉条件反射开始形成。同时,宝宝的视觉功能已经比较完善,听到声音后能马上转过头来,开始注意听声音。

因此,爸爸妈妈要多带孩子到户外看升起的太阳、妩媚的月亮、奔跑的小狗、游动的金鱼、飞翔的小鸟、飞舞的蝴蝶、奔驰的汽车,这些动态的景物都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锻炼他的视觉追踪能力。当宝宝的小眼睛追随着物体看来看去的时候,爸爸妈妈还要耐心认真地跟宝宝说,眼前出现的这个事物叫什么名字,这样能达到视觉和听觉共同训练的目的。

看滚球,追手电光

让宝宝目光追随移动快的物体和光线,使宝宝的视觉灵敏。

方法:抱宝宝坐在桌边,观看皮球从桌子一端滚向另一端。宝宝全神贯注,头随着视线转动。在傍晚天渐黑时,抱宝宝坐在膝上,家长拿手电筒让亮光照在墙上大幅度转动,观察宝宝头部随光转动,家长边说“抓住它、抓住它”。

训练宝宝的听力

3~4个月的宝宝听觉能力继续提高。家长可以继续给宝宝听优美的歌曲,还可以放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录音给宝宝听,也可以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一些特别的听力训练,比如:

1.平时抱宝宝时最好采用左手抱的姿势,让宝宝尽量靠近妈妈的心脏,清晰地听到妈妈的心跳声。

2.多和宝宝轻声说话,哼唱或播放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经典音乐。

3.在阳台上挂个风铃,随风摆动时会发出宝宝喜欢的悦耳的声音。

4.听某些动物的叫声,让宝宝分辨是什么动物。

5.在瓶子里灌上一些水,轻轻敲击瓶子,让宝宝听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

6.给宝宝选择玩具的时候,不要选那些音量过大的,强烈的声音刺激容易震坏宝宝的鼓膜。

7.拿着一个“滴答滴答”响的钟表靠近宝宝的耳朵,不久会发现宝宝对着这个发音的小物品看了又看,好奇心强的小宝宝还会对着它拍了又拍。这个游戏,相信是很多小宝宝都喜欢的。

总之,训练宝宝听力的方法有很多,家长只要有心,很多小游戏都可以用来对宝宝进行听力训练。

抓握不同的物品

4个月的宝宝一双小手特别不老实,不是东摸摸,就是西抓抓,家长要有意在宝宝面前放一些不同的物品,让他去抓握,不过前提是一定要放在安全且宝宝容易够得着的地方。而宝宝对于那些能够发出声响的玩具特别感兴趣,家长不妨在室内安全的地方吊挂些让宝宝一抓即响的小玩具,如铃铛、气体音乐娃娃、小发音球等,宝宝经常抓握这些物品的话,不仅抓握能力得到了锻炼,还能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另外,4个月的宝宝,家长要引导宝宝体会到手的重要性。在宝宝吃奶、喝水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自己扶着奶瓶。即便宝宝拿不住,也要试着锻炼宝宝自己扶一扶,这种训练对培养宝宝的双手协调性及生活自理能力非常有益。

训练宝宝的嗅觉

嗅觉是宝宝感知觉体系中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宝宝认识外界事物、探索其中奥秘的重要途径。为了刺激宝宝的嗅觉发育,增强他的嗅觉判断能力,家人要常带宝宝到户外,呼吸一下大自然新鲜的空气,而且鸟语花香的季节更是锻炼宝宝嗅觉的大好时机。可以带宝宝到公园闻一闻花的香味,边闻边说“花香”。宝宝的生活用品也可以促进嗅觉能力的发展,像香皂、爽身粉、香水也可以适度给宝宝闻一闻。给宝宝喝果汁或蔬菜汤时,可以用勺子盛上一小勺,喂之前让宝宝熟悉一下果汁或是菜汤的味道,相信宝宝吃的时候会更有食欲。

教宝宝观察周围环境

观察力是在综合了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触觉和嗅觉能力、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图形辨别能力、认识时间能力等多种能力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形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和智力发展的基础。

这个月龄的宝宝,头已竖得很稳。当宝宝的头已经竖得很稳的时候,视野会变得更大,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爸爸妈妈要利用宝宝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教他认识这些事物。

爸爸妈妈要留心观察宝宝最爱盯住什么看,往往他的注意力最能说明他对周围事物的兴趣程度。而找出宝宝最爱看的东西让他学习,这样才会容易得多。如果宝宝喜欢看灯,爸爸妈妈可以把台灯拧亮再拧灭,这样反反复复后,宝宝的注意力自然会转移到台灯上。做这个动作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要时刻对着宝宝说“灯、灯”。

不过有的宝宝会盯着家长的脸或是手看而不去看灯,这时家长可以把灯熄灭,握着宝宝的小手摸摸灯罩或是灯罩上的装饰物,再突然把灯拧亮并对宝宝说“灯、灯”。通过这个小训练,可让宝宝把声音和发亮的物件联系起来,以后爸爸妈妈再说灯时,宝宝就会自己抬头看灯了。

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宝宝玩照镜子游戏。家长拿着镜子让宝宝一边看自己身体的对应部位,一边对他说“看看,这是宝宝,这是宝宝的眼睛,这是宝宝的嘴巴……”

这些游戏通过利用宝宝各种感官的发展和动作的形成,让宝宝观察周围环境,从而能更好地发展宝宝的认知能力。

玩藏猫猫游戏

藏猫猫游戏是很多宝宝都非常喜欢的游戏,4个月大的宝宝也可以开始和家长一起玩藏猫猫游戏了。游戏前,爸爸要用一块布蒙住自己的脸(为了宝宝的安全,旁边一定要有妈妈在场),边蒙脸边对宝宝说“爸爸不在了!”当宝宝看不到家长脸的时候,就真的以为爸爸消失了,就在他疑惑的时候,爸爸要把布移开,对宝宝逗乐说“猫、猫”。当小家伙看到爸爸又重新出现时,立刻会高兴起来。

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训练错误地看成是一般逗笑宝宝的小游戏,其实藏猫猫游戏锻炼了宝宝寻找消失的东西的欲望,当他意识到这一点后,会有自己动手拉开遮布寻找东西的意识。这时家长可以用布蒙在脸上,然后帮宝宝拉开布,让他看到家长的脸,逗他开心,反复训练几次后,宝宝会学会自己拿布蒙在脸上,然后自己又掀掉布逗家长玩。一般宝宝学会藏猫猫游戏后,就会知道寻找消失的东西,听到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也懂得低头寻找了。

培养宝宝生活交往能力

4个月的宝宝,与人的交往欲望越来越强烈,所以家长应该依据此阶段宝宝的发育特点,培养宝宝的生活交往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接触生人当家长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时,不同性格的宝宝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宝宝见到不熟悉的人没有害怕的表现,就让他和小朋友握握手;如果宝宝看到没有见过的小朋友就缩手缩脚,甚至胆小地躲在妈妈的怀中,表示他有害怕的心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也不要勉强,可以让宝宝先在一旁观看。让宝宝慢慢认识每个人,等他熟悉后,自然习惯和更多的人交往。宝宝接触其他家长和老人也要这样对待。

2.及时抱宝宝有的家长担心,如果宝宝一哭闹就抱起来安慰的话,会养成宝宝依赖的心理,于是遇到这种情况宁可让宝宝哭闹不休也要置之不理。其实,当宝宝哭闹或情绪不稳时,家长要及时抱抱他,这样宝宝长大后才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信任、安全感,得到心理满足。如果家长经常忽视宝宝的哭闹或是其他要求的话,就会让宝宝对其他人产生怀疑,久而久之则会养成焦虑的性格,缺乏愉快、乐观的性格,这样对宝宝身心健康会非常不利。

本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适合本月宝宝的亲子游戏很多,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根据以下的例子,结合自己的条件,合理创设。

1.照镜子对于这个月龄的宝宝来说,镜子是很好的育儿工具。妈妈在盥洗室为宝宝洗手的时候,可以指着镜子中的宝宝说“这是宝宝”,再指着镜子中的自己说“这是妈妈”。如果宝宝很积极配合此番对话,还可以握着他的小手,去摸一摸他在镜中的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

2.打“哇哇”家长用手心在自己嘴巴上轻轻拍打几下,当发出“哇、哇”的声音后,再握住宝宝的小手,在他的小嘴上轻拍几下,当宝宝也听到“哇、哇”的声音后,会变得异常兴奋。多练几次,他的动作和声音就很吻合了。

3.听乐摇摆家长用双手抱住宝宝的双腋,让他悬在半空中,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把宝宝左右摆动。这个小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节奏感,还能增进亲子感情。

4.念儿歌4个月的宝宝对语言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念给宝宝一些简单的儿歌。家长可以把宝宝抱在身上,边念儿歌,边晃动身子。

5.铃儿响叮当准备几个彩色的气球,在每个气球下系上小铃铛。让宝宝躺在床上,妈妈把其中一个气球用彩色的丝线系在宝宝的一只手腕上。妈妈轻轻地碰一碰气球,气球左右摆了摆,引起小铃铛叮叮当当地响。彩色气球的视觉刺激和铃铛的听觉刺激都可引起宝宝的注意。这样,宝宝开始注视气球,并高兴得手舞足蹈,宝宝的手一动,气球也就会随之飘动,使得铃铛叮叮当当地响,清脆悦耳的声音加上彩色的飘动的气球,会使宝宝感到新奇和愉快。每次玩这个游戏时,妈妈可以把丝线系在宝宝不同的手上和脚上,锻炼宝宝不同肢体的灵活性。异常情况

消化不良

这个月龄的宝宝大多依赖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开始练习用勺吃饭的宝宝,也只是吃一些果汁、菜泥之类的食物,即便出现“消化不良”也只是指排便的异常,而并不是像妈妈认为的“消化不良”。不过宝宝与以往不同的是,往往大便里带有颗粒状物,并混有黏液,由黄色变为绿色,而且便多数是水样的,次数也增多。

不过,仅以排便的形态来判断宝宝的消化功能是否健康未免有失科学。只要宝宝的情绪与平时完全一样,爱吃奶不发热,体重也正常增长,都说明这种“稀便”对宝宝是没有负面影响的。实际上,母乳分泌量突然增多、牛奶过量、果汁种类的改变等变化都经常会导致大便的异常,如果考虑到这些原因,并能及时排除异常情况的干扰,宝宝就能很快恢复正常了。

夜啼

宝宝在各个月龄都会发生夜啼。宝宝一旦开始夜啼,便会面部胀得发红,大声嚎哭,而且哭个没完没了,让人感到好像哪里有疼痛。实际上,宝宝一哭,只要抱起来,轻轻晃两下,往往就不哭了。不过也有的宝宝即便抱着,也哭个不停。解决夜啼的办法有很多,爸爸妈妈应该学会以下几招来哄哄宝宝:首先爸爸妈妈要坚信夜啼是可以消除的。白天多带宝宝出去散步,喝牛奶时不要吸进气,冬天避免过热,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夜啼。如宝宝在3个多月时突然晚上哭个不停,只要孩子没发烧,就可排除患有中耳炎或淋巴结炎之类炎症性疾病的可能性,妈妈只要将宝宝抱在怀中,让他感受到温暖、舒适、安全即可。

出眼屎

宝宝早上醒来,眼睛上可能有少许白色眼屎。造成宝宝出眼屎的原因:

●眼睫毛的刺激正常的孩子,3~4个月大时,早上醒来眼睛上可能有些白色的眼屎,因为这个时期眼睫毛容易向内生长,眼球受到摩擦刺激就产生了眼屎。

[消除办法]平时可用温热的毛巾将宝宝的眼屎擦干净,也可以用棉签蘸2%硼酸溶液,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擦拭干净。

●孩子体内有积热,即通常所说的“上火”常伴有怕热、易出汗、大便干燥、舌苔厚等症状。

[消除办法]让宝宝多喝温热的开水,必要时服一些清热泻火、消食导滞的中药。

●细菌感染宝宝突然有很多眼屎为黄色,同时还伴有眼发红,可能是由于细菌侵入泪囊,无法排泄而堆积在眼角。

[消除办法]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擅自给宝宝用滴眼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此外还要强调个人卫生,不与别人混用脸盆、毛巾等洗浴物品,以防引起交叉感染。

●婴儿鼻泪管发育不全宝宝鼻泪管较短,开口部的瓣膜发育不全,位于眼的内眦,使眼泪无法顺利排出,导致眼屎累积。

[消除办法]可每天用手在宝宝鼻梁处稍加按摩,帮助鼻泪管畅通。

第五章 4~5个月的宝宝(120~149天)

与上个月相比,这个月的宝宝明显“长大了”:身高长了,也胖了许多,运动量也明显增大了,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无论在家还是外出,总喜欢东看看、西瞅瞅。谁是熟人谁是陌生人一眼就能分清。作为爸爸妈妈,在惊叹宝宝超棒的变化时,也要更加尽心尽力地来照顾和培育好小宝宝,保证他健康、茁壮地成长。

身心发育

宝宝身体发育的特点

5个月的宝宝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健壮的体态会让家长觉得他是那么的活泼、可爱,身体发育又有哪些不同的变化呢?

1.身长 这个月龄的宝宝身长比上个月平均增长1.7~1.8厘米。男宝宝平均66.3厘米,女宝宝平均64.8厘米。

2.体重 这个月龄的宝宝体重比上个月平均增长400克。男宝宝平均7.8千克,女宝宝平均7.2千克。

3.头围 这个月龄的宝宝头围比上个月平均增长0.6~0.8厘米。男宝宝平均48厘米,女宝宝平均41.8厘米。

4.胸围 这个月龄的宝宝胸围比上个月平均增长0.7~0.8厘米。男宝宝平均43厘米,女宝宝平均41.9厘米。

5.前囟 仍未闭合。

6.牙齿 极少数宝宝开始出现乳牙。

7.皮下脂肪 厚度健康宝宝的腹部脂肪厚度在1厘米以上。

8.体形 这个月龄的宝宝体形匀称、丰满、健壮。头部在全身所占比例渐渐下降,而上下身的比例渐渐增加。

宝宝感知觉发育的特点

家长会发现宝宝越来越懂事了,那么在此阶段,宝宝的语言和感知觉的发展又有哪些变化呢?

1.视觉发育特征 5个月的宝宝见到爸爸妈妈会流露出亲密的神情。眼睛会追随活动玩具而移动,看见东西就有伸手抓的欲望,还能注意到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飞驰的汽车和行走的路人,而且眼睛与手的动作越来越协调了。跟他讲话,他不但会高兴得笑出声,还会等待家长的下一个动作。

2.听觉发育特征 这个月龄的宝宝听觉更加敏锐。能区分熟人和陌生人的声音,能区别亲人的声音,尤其听到妈妈的轻声话语,会显得格外高兴。很喜欢听节奏感很强的歌曲,而歌曲的声音和节奏最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3.语言发育特征 5个月的宝宝在语言发育上会进步得非常快。在宝宝高兴的时候,他会大声笑,声音清脆悦耳;有人跟他讲话时,他会发出咿呀的咕咕声,好像在跟对方对话。

4.动作发育特征 5个月的宝宝会抓住悬挂的玩具;能够用手摸、摇晃、敲打物品;会抱住奶瓶;能熟练地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再翻到俯卧位;能背靠着坐立片刻;拉起双手能从座位上站起来。

宝宝听觉及发声特点

这个时期的宝宝在语言发育和感情交流上进步较快。高兴时,会大声笑,笑声清脆悦耳。当有人与他讲话时,他会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好像在跟你对话。对自己的声音感兴趣,可发出一些单音节,而且不停地重复。能发出高声调的喊叫或发出好听的声音。咿呀作语的声调变长。

宝宝的运动发展

这个月时,当宝宝用肘部支撑时就可以抬起头部和胸部。这是一个重要的成就,让宝宝获得自由,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向四周观看。

家长会突然察觉到宝宝自主地屈曲和伸直腿,随后他会尝试弯曲自己的膝盖,并发现自己可以跳。俯卧能抬头至90度;竖抱时头稳定;扶着腋下可以站片刻;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宝宝会从平躺的姿势转为趴的姿势。

能把自己的衣服、小被子抓住不放;摇动并注视手中的拨浪鼓;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平躺时,会抬头看到他的小脚。

趴着时,会伸直腿并可轻轻抬起屁股。还不能独立坐稳。对小床周围的物品均感兴趣,都要抓一抓、碰一碰。

宝宝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宝宝不会对每个人都非常友好,他最喜欢父母,到第4个月时会喜欢其他小朋友。如果他有哥哥姐姐,当他们与他说话时,你会看到他非常高兴。听到街上或电视中有儿童的声音会扭头寻找。随着宝宝长大,他对儿童的喜欢也会增加。相比之下,对陌生人他只会好奇的看一眼或微笑一下。

宝宝可能已经学会用手舞足蹈和其他的动作表示愉快的心情;开始出现恐惧或不愉快的情绪。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形:宝宝躺在床上自己玩,突然,宝宝的动作停下来了,眼珠也不再四处乱看,而是只盯着一个地方,过了一会儿又恢复了正常。宝宝这样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正开心说呀,笑呀,可我玩着玩着突然想起一件事,我愣住想一会儿,可想不太清楚,就接着玩吧。

也可以抱着宝宝坐在镜子对面,让宝宝面向镜子,然后轻敲玻璃,吸引宝宝注意镜子中自己的影像,他能明确地注视自己的身影,对着镜中的自己微笑并与他“说话”。饮食营养

母乳喂养的要点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最适宜的天然食品,对于4~5个月的宝宝,如果没有其他欲求,仍愿意吃母乳,体重平均每天增加15~20克的话,家长就不必急于作断奶的准备,5个月后再开始为断奶作准备也无妨。但是,母乳也并非万能食品,随着乳汁分泌量的逐渐减少,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小家伙生长发育的需要了。

与以前相比,宝宝经常因肚子饿而哭闹,而且宝宝开始对乳汁以外的食物感兴趣了,比如看到家长吃饭小家伙也会伸手去抓或是不自觉地动动嘴唇、流口水,这时家长就要考虑给小宝宝喂一些乳类食品以外的食物。可逐步用体积小、热量高、富含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半固态和固体食物来替代部分母乳。

坚持母乳喂养的宝宝,这个月可以每隔4小时喂奶1次,每天吃4~6餐,其中包括1次辅食。每次喂食时间间隔控制在4个小时左右,与以前几个月一样,在两次喂奶中间要适量补充些果汁或是水。

断奶的准备

在宝宝3~12个月时,往往需要经历从流质食物—泥糊状食物—固体食物这样一个喂养过程,对于4~6个月的宝宝来说,更是一个关键的启动阶段,不能单靠母乳喂养,要按时、按量、按食物种类为宝宝及时添加辅助食物,同时也为日后的断奶做好准备。

这里所说的“断奶”,并不是要妈妈立即停止母乳或牛奶,而是一个让宝宝逐渐习惯吃母乳或牛奶以外食物的过程。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可以让宝宝能够从流质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补充4个月后母乳分泌量及营养成分的不足;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准备长牙,让宝宝学习咀嚼食物可以训练他的咀嚼和吞咽功能的发育,帮助乳牙萌出;宝宝通过进食及接触多种食物,还能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丰富和扩大他的味觉感受;还能有助于防止日后养成挑食或是偏食的习惯。

但是,很多妈妈在宝宝刚进入断奶餐阶段时,往往不知道该给宝宝喂些什么。其实新爸新妈只要随时观察宝宝是不是有要吃的欲望,选择那些宝宝容易习惯的食物就可以了。只有这样才能让宝宝适应吃乳品以外的食物,而无视宝宝的愿望,断奶就无法进行。

辅食的营养标准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同时,还要保证营养均衡,宝宝辅食的营养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1.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要富含有益身体发育的铁和钙。这类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菌菇类等。

2.富含糖类。宝宝吃了含有糖类的食物才能能量充沛,活蹦乱跳,这类食物包括米、白面类等淀粉类食物及芋类食物。

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是宝宝的理想食物,这类食物包括肉、鱼、蛋、乳制品、大豆制品等。

家长可以把上述食物做成宝宝爱吃的口味,比如鱼泥、肉泥、猪肝泥等,也可以给宝宝吃软烂的米粥、软烂的面条等。

添加辅食的方法

断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不过要让宝宝吃有形的食物,必须先从练习用勺喂食开始,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宝宝不喜欢用勺吃东西,或是即便用勺也会把食物全吐出来,这时家长最好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宝宝的自然状态如何,再决定是否重新开始实施断奶。也有的宝宝从4个月开始就练习用勺吃东西了,而且非常爱吃菜汤之类的食物,如果这样的话,家长则可以放心地将断奶再推进一步。

在开始添加辅食之前,家长首先要对宝宝的健康状况以及消化功能做一个简单评估,才可以实施辅食添加计划。给宝宝添加食物时要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的原则,而且添加一种食物后最好持续3~5天再更换另一种食物。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家长要时刻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是否正常,身体有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而且刚开始给宝宝做断奶食物,一定要多花些工夫,做得精细些,越是黏糊状的食物越适合宝宝。当然,家长也不能按自己的口味给宝宝添加调味料。

给宝宝喂食断奶餐最好在喝牛奶或是喂母乳前,开始时可以一天一次,夜间可以不喂。但要记着在两次喂食之间加喂一次果汁、水,最好用小勺试着喂,以训练宝宝习惯用勺进食,为后面的断食或吃固体食物做好准备。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胃里分泌的消化酶逐渐增多,可以考虑在宝宝5个月时给他进食一些淀粉类流质食物,开始时先从一两勺开始,以后逐渐增加。如果宝宝不爱吃就不要喂,千万不能勉强。

补充铁元素

出生时从母体带来的铁,一般用到4~5个月已基本耗尽,5个月的孩子容易出现贫血,如果饮食搭配不够均衡,就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而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可以让宝宝健康地成长。例如蛋黄中铁的含量就较多,可以在牛奶中加上蛋黄搅拌均匀,煮沸后喂给宝宝。如果宝宝贫血较重,要由医生指导,口服宝宝补血蜜,但是家长千万不要自作主张给宝宝服用铁剂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妈妈需要确保宝宝是否已经吸收了足够的铁元素。因为,宝宝体内缺少铁元素无论是在身体的发展上还是精神的发展上都会引发很多问题。但是,在给宝宝补铁的过程中,家长也有可能给宝宝补了过量的铁。给宝宝补铁,一天最多可以补40毫克。

本月喂奶的禁忌

有的妈妈担心人工喂养的宝宝吃不饱影响身体健康发育,很多时候会强迫宝宝多喝些配方奶粉或是牛奶,即便是在宝宝已经吃得很饱的情况下,也还是一定要喂哺不可。

其实,家长不按说明书的比例,超量、过浓配制奶粉给宝宝,宝宝往往会摄入过多的热量,容易导致肥胖。而且家长的这种强迫宝宝的进食法,还会让宝宝对吃奶产生厌烦情绪,日久会导致食欲减退,削弱消化功能,甚至还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另外,给宝宝喂奶时,应尽量把奶一次性喂完,不要分两次喂食,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不卫生,还可能导致宝宝腹泻。

宝宝吃完奶后,也不要让他养成叼着奶嘴的习惯,而是要把奶嘴拿走,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日常护理

清洗宝宝衣服有讲究

衣服对于宝宝来说,除了色泽、干净、整洁外,还要特别注重清洗的质量。衣服上有残留的洗涤剂,或是清洗方法不合理都会刺激宝宝的皮肤。洗衣皂属肥皂的一种,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是由天然油脂经皂化反应制成,不仅去污能力强,而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首先要注意的是,买回来的衣服一定要先清洗,再给宝宝穿。清洗衣物前,应仔细阅读衣服上的标志,注意水温、能否用洗衣机清洗、是否需要熨烫等洗衣指导。至于该不该用洗衣机洗,宝宝的衣服最好是手洗。因为洗衣机里藏着许多细菌,宝宝的衣物经洗衣机一洗,会沾上这些细菌,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如皮肤过敏或其他皮肤问题。如果条件允许,不妨买个具有杀菌作用的儿童专用洗衣机,同时尽量使用45℃以上的热水,并且增加洗衣机的漂洗时间和次数,以有效清除洗衣液的残留,避免损伤宝宝的皮肤。

另外,家长也不要图省事将宝宝的衣物与家长的衣服混在一起洗,这样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宝宝的浅色衣物不要和深色衣物混洗。如果用手洗,用温水加适量的适用于宝宝的洗衣剂,浸泡10~20分钟后再放入清水中清洗,然后再在流动水中彻底冲洗干净。

无论用什么方法清洗,洗后一定要在阳光下晾晒,虽然阳光可能会缩短衣服的寿命,但消毒作用是很强的。

爱护宝宝的口腔与牙齿

这个月龄的宝宝还没有长出牙来,但是细心的家人一定会发现宝宝身上的某些异常,比如食欲下降、轻微腹泻、喜欢流口水、爱吐泡泡、牙根发痒、爱咬妈妈的奶头或是硬物,这些都是宝宝开始出牙的征兆。为了保证宝宝的牙齿生长健康,家长要做好此阶段宝宝口腔卫生的护理工作,防止由于口腔不卫生而引起其他疾病或日后龋齿的发生。

宝宝出牙前,往往因为牙床的不适而喜欢啃手指,为此,妈妈要细心检查宝宝的口腔,保护好宝宝的口腔黏膜。因为不洁的手指或任何一点点的口腔外伤都可能会引起口腔的局部感染。

宝宝喝完奶后,妈妈可以用干净无菌的纱布蘸点清水清洁一下宝宝的口腔,也可以让宝宝喝些温开水,这些做法基本可以清除宝宝口腔里的乳渣或辅食残渣。

不能让宝宝养成含着乳头或是奶嘴睡觉的习惯,因为口腔中的细菌非常容易借助奶汁中残留的糖分,制造出大量的酸性物质,长期这样势必会腐蚀宝宝的牙床。

定期做牙科检查。很多宝宝的乳牙疾病在早期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如牙齿错位、龋齿等,但是后来才发现,往往会错过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保证宝宝身体健康,这是宝宝牙齿正常发育的基础。不少急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宝宝的面颌部及口腔的正常发育。如水痘、麻疹不利于牙齿组织的正常发育,影响牙齿的形状。消化不良、胃肠炎等疾病会破坏宝宝的营养状况,不利上下颌骨的正常发育,有的还会造成牙齿错位和畸形等。为了保证宝宝的牙齿健康发育,一定要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治工作!

注意出牙时的饮食

在宝宝出牙的开始,爸爸妈妈千万不可忽视饮食方面对牙齿的保健。

1.坚持母乳喂养有利于保护乳牙 母乳喂养的宝宝要经常锻炼吮吸动作,这样可以使下颌调整到最佳状态,有利于宝宝颌骨及口腔牙齿的正常发育。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妈妈也要尽量选用模仿母乳喂养状态的仿真奶嘴,并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同时,喂养时要注意奶瓶的倾斜角度,让宝宝吮吸时下颌可以做前伸运动。

2.及时正确地添加辅食是宝宝牙齿和口腔健康发育的保障 辅食不仅能满足生长发育的宝宝的营养需求,而且像苹果条、磨牙饼干等食物还能有效锻炼宝宝乳牙的咀嚼能力,有助于牙齿的健康发育。

3.出牙时适量补充含钙、磷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的食物 钙、磷等矿物质是宝宝牙骨质的重要组成成分,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又能满足牙釉质和骨质的形成,而且牙龈的健康还离不开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供给。因此,要给宝宝提供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蛋、乳、豆浆、鱼汤、蔬菜、水果等。

4.出牙后要控制含糖食物的摄取 宝宝开始长出牙齿后,家长要适量控制宝宝进食那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即便是果汁也要适度,睡前最好不要给宝宝吃东西或是喝奶,尤其要避免喝着牛奶入睡。如果宝宝有这种习惯,最好是喝点水漱漱口再睡。

宝宝四季护肤的要领

●春天春天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来说,空气中的花粉、粉尘或螨虫是多见的致敏因子,宝宝受到刺激后就会引起湿疹,令宝宝烦躁不安、哭闹不止、难以安睡。因此,一定要保持房间内及宝宝生活用品的清洁无尘,尽量让宝宝避免接触过敏因子,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和滋润,勤洗澡,不要给宝宝吃海鲜类的食物,哪怕是汤汁都不可以。

●夏天炎热的夏日,宝宝的皮肤很容易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穿透、灼伤,伤害到宝宝的皮肤。带宝宝外出时,可以选用婴儿防晒霜,涂抹在宝宝容易暴露的部位。户外活动要尽量安排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3点后,避免中午时候出门。

●秋天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容易缺水,严重时还会干裂、脱屑。要多给宝宝涂润肤露保持皮肤滋润;多吃些滋润清火的食物,如胡萝卜泥、稀粥等。

●冬天冬天空气干燥、湿度低,宝宝的皮肤分泌机能也会减缓,稍不留意就会引起缺脂性皮肤炎,这是冬天宝宝最常见的皮肤症状。不要给宝宝做过度的清洁,要根据宝宝的活动量、肤质特质来安排。洗澡后要给宝宝涂抹滋润性的润肤露。为了防止宝宝皮肤上营养成分的流失,应注意摄取富含蛋白质和脂质的食物,如牛奶、肉、鱼、蛋、豆制品、果蔬等。

训练宝宝大小便

有的宝宝到了这个月龄大小便已很有规律了,宝宝可能已经学会自己使劲,特别是每次大便时小脸会胀得红通通的,紧皱着眉头,一副难受的表情,家长护理起来也特别省事。不过也有的宝宝尚未形成大便的规律,需要爸爸妈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料。如果宝宝不肯配合,或是超过5分钟还不肯排便,就不要再勉强他了。

有时宝宝有尿意也不愿意被家长把着尿,这时家长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法进行训练。让其他人用杯子往宝宝的便盆里倒水,边倒边发出“嘘嘘”的声音,宝宝听到这种水声,看到流水的情景,就会很自然的尿出来了。这种办法试用一段时间后,宝宝就能掌握小便的规律了。

大小便训练只是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部分,而每个宝宝发育程度都不同,训练过程也要循序渐进,不要和其他宝宝相比,更不能因为宝宝出了“事故”而呵斥或者责怪宝宝。整个训练过程中,家长要保持轻松、宽容、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宝宝的反感。

与宝宝同睡的安全措施

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倾向于和宝宝一起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怎么睡才会更安全。爸爸妈妈和宝宝安全同睡存在几点措施。

1.三个人睡同一张床,妈妈睡在宝宝同爸爸中间的情况占多数。因为爸爸睡着后,翻身动作通常会比较粗重,妈妈睡中间,就可以保护宝宝。宝宝偎依着妈妈睡,感受着妈妈的体温,听妈妈的心跳,会睡得更舒适,即便是脾气有点暴躁的孩子也会安静下来。当然,宝宝外侧一定要有很好的保护措施,防止掉下床去,或者可以把床靠墙放。也有不少家庭是宝宝睡在爸爸妈妈中间的方式,这样除了妈妈陪着宝宝外,爸爸也在身边,最容易让宝宝感受到身处幸福的环绕当中。

2.让宝宝采用仰卧而不是俯卧的睡姿,可以大大减少宝宝发生意外的风险。

3.母乳喂养时,妈妈千万不要自己先睡着,这样宝宝很容易发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