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沟通的孩子更优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5 07:41:48

点击下载

作者:方州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善于沟通的孩子更优秀

善于沟通的孩子更优秀试读:

前言

沟通能力是一种人性善行。善行能得到众人的认可,知识能博得人们的尊敬,沟通则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其实,沟通能力是人性在精神轨道上对外的“宣言”,更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一个在家里善于和父母、兄妹、亲属沟通的孩子,日后走上社会也一定善于和同事朋友及领导沟通。沟通是交换思想、表达意识的工具,沟通的境界是善为,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沟通的基础是人性。和下级沟通需要关心和支持,和同级沟通需要谦虚和畅言,和上级沟通需要视野和胆识;和平辈沟通需要理解和包容,和晚辈沟通需要慈爱和引领,和长辈沟通需要倾听和尊敬。

一个性格孤傲、自私、自大的人,是很难与别人沟通的,而一个没有耐心、没有修养、没有品格的人自然就会产生沟通的障碍。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基本的需求,关心别人需要沟通,被别人关心同样也需要沟通。沟通是做事的基本能力,也是让人认可的必要手段。

现在的父母往往有一种习惯,就是面对孩子的成长既寄托以无限希望,又语重心长。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因此时时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要争气”、“不要让爸爸妈妈失望”,这样的沟通让人感到语言空洞、情感干瘪。父母这种无理性深刻的“唠叨”,不仅没有让孩子学会有效的沟通,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焦躁情绪,甚至引出“不听话”、“出走”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今天的孩子是在“声、光、电”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是在充斥着各种信息的语境中长大的。今天的孩子之所以懂事早、接受新事物快、知识面广,就是因为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而促使其视听开阔的结果。今天的孩子可以一边用耳塞、MP3听着音乐,一边享受着电视闪动着的画面,又一边写着作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具备了多视角、多接点、多种爱好的文化熏陶,自然对事对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召唤“不好使”。其实,这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由于父母修为的欠缺,在人性上面所表达的“智性”的落后所造成的。

沟通不只有语言的沟通,还要学会没有语言的沟通,没有词语的沟通。沟通需要共鸣和共识,需要心心相印,需要了解,让孩子领会沟通的必要,理解沟通的技巧,是父母的职责。

因此,我们编撰了《善于沟通的孩子更优秀》献给广大的父母和孩子,希望你们从中找到自己的切合点,对症下药,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第一章性格好,做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

人的智能开发是否全面、是否科学,只决定智力的高低;而人的性格品质如何,则决定人的命运。优良的性格品质是人才成长最积极的因素,而不良的性格乃至恶习则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孩子的性格好,他就会活泼开朗,乐于与人沟通交往。让孩子喜欢并接受自己

如果孩子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那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自卑、嫉妒别人,等等。因此,父母们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要让孩子喜欢自己,这样孩子才能自信地面对生活。

有个叫拉塞尔·康维尔的美国牧师,曾以“宝石的土地”为题在美国演讲,他的演讲使整个美国卷入了激情的漩涡。据说他做了多达五万次的演讲,其中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弗德的富裕农民,为了寻找埋藏宝石的土地,变卖了家产,出外旅行,终因贫困而死。可是,结果在从他卖出的土地里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所以,让孩子接纳自己,实际上就是让他们相信自己身上也具有埋藏的“宝石的土地”。

心理学家指出,在人们的心理上,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自尊的人经常会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人们很容易发现,人生的许多痛苦,往往来自于不接纳自己。

一个人生下来会有不少遗憾:为什么是女孩不是男孩?或者为什么是男孩不是女孩?为什么是单眼皮不是双眼皮?为什么生在农村没生在城里?为什么生于平民之家未生在富豪之家?

据有关调查发现,15.3%的城市中小学生不满意自己的相貌、体形;38.7%的中小学生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15.9%的中小学生不满意自己的健康;15.8%的中小学生不满意自己的性格,等等。这说明,表面上快快乐乐的孩子们,内心还有不少苦闷事儿,不接纳自己就难以走出误区。

有一次,北京一所名校请讲师给初二学生讲课。老师说道,该校不少女孩子为形象不如意烦恼。于是,讲师讲了电影明星索菲亚·罗兰的故事。

喜欢看电影的人,对于这位荣获过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的明星一定不陌生。她的《两妇人》、《卡桑得拉大桥》在中国有广大观众。可是,她16岁第一次拍电影时,却遇到了不少麻烦。

索菲亚·罗兰是一个意大利人的私生女,她在第一次试镜头的时候,就失败了。所有的摄影师都说她够不上美人的标准,都抱怨她的鼻子和臀部太大。没办法,导演卡洛只好把她叫到办公室,建议她把臀部减去一点儿,把鼻子缩短一点儿。一般情况下,演员都对导演言听计从。可是,索菲亚·罗兰却没有听导演的,她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认为这就是她自己的特色。

她曾在自传中记述了这段经典的挑战:

一天,他(卡洛)叫我上他的办公室去,我们刚刚进行了第三次或第四次试镜,我记不清了。

他以试探性的口吻对我说:“我刚才同摄影师开了个会,他们说的结果全一样,噢,那是关于你的鼻子的。”“我的鼻子怎么了?”尽管我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但我还是问道。“嗯,咳,如果你要在电影界做一番事业,你也许该考虑一些变动。”“你的意思是要动动我的鼻子?”“对。还有,也许你得把臀部削减一些。你看,我只是提出所有摄影师们的意见。这鼻子不会有多大问题,只要缩短一点,摄影师就能够拍它了。你明白吗?”

我当然懂得,因为我的外貌跟已经成名的那些女演员颇有不同,她们都相貌出众,而我却不是这样的,我的脸部有太多的毛病,但这些毛病加在一起,反而会更有魅力呢,如果我的鼻梁上有一个肿块,我会毫不犹豫地把它除掉。但是,说我的鼻子太长,不,那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我知道,鼻子是脸的主要部分,它使脸具有特点。我喜欢我的鼻子和脸本来的样子。“说实在的,”我对卡洛说:“我的脸确实与众不同,但是我为什么要长得跟别人一样呢?”“我懂,”卡洛说,“我也希望你保持本来面目,但是那些摄影师——”“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什么也不愿意改变。”“好吧,我们再看看。”卡洛说,他表示抱歉,不该提出这个问题。“至于我的臀部,”我说,“无可否认,我的臀部确实有点儿过于发达,但那是我的一部分,那是我的特色,我愿意保持我的本来面目。”

大家注意,“我为什么要长得跟别人一样呢?”这是一个美学见解,即世界上的美为什么要一个样呢?

大导演卡洛被说服了。电影不但拍成了,而且,索菲亚·罗兰一下红起来,逐步走上了成功之路。2000年时,她还被评选为千年美人。

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保证,怎样让孩子悦纳自己,得到由内而外的快乐?

首先,让孩子欣赏自己的形象。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随时培养他们悦纳自己的积极态度。父母应努力让孩子喜爱自我的形象。让孩子了解,自己可能并不“漂亮”,但很特别。父母也应努力引导孩子树立一种现代的审美观,即美是自然的,而自然是多种多样的,不拘一格的。美是有层次的,而层次是可以修炼的。如气质美高于相貌美,精神美高于物质美,气质与精神都与人的文化修养密切相关。

其次,称赞孩子的特点。契诃夫说,大狗叫,小狗也叫,各叫各的。干吗非得和别人叫的一样呢?每个孩子都是有特点的,而“特点”既可以成为“优点”,也可能成为“缺点”。它可以使人自信,也可能让人自卑。父母应肯定、欣赏孩子的每一个特点,如他打电脑游戏在行,如他做手工做得巧……让孩子的特点真正成为“亮点”。

再次,引导孩子阅读名人传记。历史上许多成功者离不开悦纳自己,而这几乎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征。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名人传记,与名人或“偶像”为伍一起生活,让孩子能从名人身上汲取悦纳自己的力量。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嫉妒会使人变得心胸狭窄

楚菊所在班里新转来一个女孩,这个女孩不但长得可爱,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而且对人很真诚,大家都喜欢和她交朋友。

可是,楚菊却是满心地不喜欢她。因为,在她没有转来之前,楚菊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公主”。但现在“小公主”不再是自己了,而是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所以,楚菊自然非常不喜欢她,甚至还有点儿嫉妒她了。

这天,楚菊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和妈妈倾诉了一番,希望能得到妈妈的帮助。楚菊气鼓鼓地说道:“哼,她有什么了不起的!真讨厌!”

妈妈听罢女儿的讲述,隐约也能从她的话中感到酸酸的“嫉妒”。妈妈抚着楚菊的头发说道:“其实,你和她一样出色,我觉得别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吗?她有她的优点,你也有你的优点呀。所以,一个人不要因为别人在某一方面稍微比自己强一点儿,就去随意批评别人。嫉妒会使人变得心胸狭窄。明白吗?”

楚菊听了妈妈的话,倒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她点点头,把母亲的话牢记心中。

后来,楚菊和那个女孩也成了好朋友,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楚菊发现她真是一个不错的朋友哟。楚菊心中默默感谢妈妈当初的一番话语,让她没有错过这样一个知心的好朋友。

嫉妒是一种消极情绪,有的孩子因嫉妒常会贬低、批评别人,以说明自己比别人好。有的还可能变得十分固执、武断,试图破坏别人的欢乐或限制他人的自由,形成怨恨、敌视等不健康的情感。如果孩子屡生嫉妒,日久天长,会成为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因此,家长要尽力帮助孩子摆脱嫉妒心理,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较。常会说:“小丽考试得了一百分你为什么没得?”“小宇的画获了奖你却不会画画。”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对不同的孩子做出同样的比较,显然是不合理的。既然嫉妒是来自不如别人的自卑,那么对比中的不当只能点燃孩子心中的妒火。

此外,有的孩子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获得了成功就会沾沾自喜,看不起人,而一旦比不上别人就会认为事事不如别人,产生嫉妒的情绪。这时候家长应多关心、注意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要让孩子懂得他不可能拥有生活中的所有优势,当自己在某些方面即使超过了竞争对手,对手的优势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价值依然存在。反之也会如此。让孩子懂得无论自己成功与否,都要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对自己不满或因受挫折而自卑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嫉妒,因此要通过发展孩子的兴趣和才能,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要注意: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如果不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味要求过高过严,孩子会因自己实现不了父母的期望而得出自己“无能”的结论,感到自卑。在平时学习中,引导孩子与自身相比,让孩子把自己过去当成一个超越的目标,让他真正体会“进步的含义”,当孩子完成之后,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和表扬。让孩子多参与合作性的活动,在群体中孩子逐渐学会了关心和爱护别人,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学会了向他人学习,就会放宽心胸,减少嫉妒。迎着每一天的朝阳,乐观向上

张海迪的童年是幸福的。她和同时代的孩子一样,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金色的梦。可是,命运却无情地向她挑战:五岁时突然患了脊髓血管瘤,到十岁就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活泼好动的海迪从此瘫痪了。

每天,小海迪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看窗外明媚的阳光,听窗外小朋友们欢快的嬉戏声,数滴答的钟表声。看到活泼可爱的女儿失去了往日的欢笑,她的父母很是着急。他们担心孩子一旦意志消沉,对明天失去了信心,就会一蹶不振。为了帮助女儿找回昨日的快乐,父母鼓励海迪道:“孩子,不要灰心丧气,你虽然不能动了,但是自己还有健全的双手和大脑,要相信自己,要像窗外的向日葵一样,迎着每一天的朝阳,乐观向上。你要学会保持乐观,因为乐观的力量是惊人的,相信自己,那么,一切困难都将不是困难。”

在父母的开导下,笑声渐渐地又回到了小海迪身上。

后来,为了能够活动,海迪坚持天天握紧拳头,拉腿,搬脚,忍着剧痛锻炼。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按摩,她才能倚着被子坐起来,尽管经历无数痛苦、难过的事情,但海迪的心中时刻铭记妈妈的这句话:“迎着每一天的朝阳,乐观向上。”海迪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付出了比常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和贡献。

乐观是人永远携带的加油站。然而孩子并不能因父母期望他们快乐就能自然而然地体验快乐。同时,孩子的快乐也不一定是由物质的东西引发的。乐观需要父母的培养和精神上的支持。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乐观的情绪呢?

其一,孩子从成人那里得到的快乐,使她相信成人。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充实与学习的过程。父母不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乐观,营造快乐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所以,父母乐观处事的实例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其二,让孩子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快乐。快乐的最重要的来源是成就或创造的成果以及完成有意义的活动。快乐随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在成功中,孩子得到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力量和信心,有助于自我的肯定。

其三,不要压抑孩子的快乐。快乐是一种基本的情绪,人本性中就有快乐的成分。孩子在出生后的两个月左右,就有了社会性的微笑。对于孩子的想法、兴趣爱好,做家长的不要过分限制、压抑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学龄前,尽量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活动的空间。

其四,父母对孩子不要感情冷淡。从小无感情体验和无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对他人施予爱和同情,他们将长成冷漠无情的性格,很少体验快乐,难以与人相处,当然也就不会具有乐观精神。不论父母的工作有多繁忙,都要尽量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最后,父母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乐观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痛苦与幸福。现在的孩子多是在温室中长大的,经历的风雨不多,意识不到艰难的存在,更别说怎么去面对了。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并不是消极地面对世界。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让孩子学会乐观,这样他会对世界、对社会和人生有信心,从而得到对人宽容和忍耐的力量。父母在生活中也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乐观者对待生活和未来,成功也好,失意也罢,总是保持一种恬然无忧的心境。“成则淡然,败则泰然”,永远微笑着面对生活。用内心的平静来主宰自己的言行

成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外面的世界也难免充斥着嘈杂的噪音。但是对于一个伟人来说,他总能在现实的惊涛骇浪中独钓寒江雪,用内心世界的平静来主宰自己的言行。

玛丽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名字。她出身于波兰一个朴实的贫困家庭,是一个苦读成才的杰出的女科学家。玛丽十岁那年,母亲去世了,父亲也因为反对沙皇俄国霸占波兰的暴行而被迫离职。家里本来就不宽裕,又遭此不幸,玛丽不但上学成了问题,身体也越来越差了,不得不回到老家的乡村里休养了整整一年。

玛丽每天一到晚上,就拿着书到桌子跟前读起来。但是,周围的环境并不安静,特别是小孩子们的喧闹声常常传到她的耳朵里来。为了排除这些声音的干扰,玛丽想了一个办法:用两只手的拇指压着两边的耳孔,筑起了挡住噪音的“防御工事”。这方法真顶用,使她能专心读书了。过了一段时间,她觉得自己能专心读书了,也就慢慢地取消了这种“防御工事”。

一天,放学后,姐妹们都高兴地玩,只有玛丽在客厅的一角聚精会神地读书。玛丽的大姐很想和她一块儿玩玩,于是便大声喊道:“玛丽,你来和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一会儿吧!”可是,玛丽完全沉浸在书本里,根本就没有听到喊声。这时聪明的三姐眨眨那双好看的大眼睛,神秘地对姐妹们说:“我有个好主意,可以叫玛丽来和我们一道玩。”一阵耳语之后,姐妹们端来了三把椅子,蹑手蹑脚地来到玛丽背后,把三把椅子搭起一个“三角架”。她们想:只要玛丽稍微碰一下“三角架”,椅子一定会倒下来,她就无法再安心读书了。于是,姐妹们在一旁偷偷地观察着玛丽。

一分钟,两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可是玛丽仍然没有动静,姐妹们有些失望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玛丽终于放下书本,一抬头,由于轻微的震动,“三角架”碰倒了,椅子砸在玛丽的肩膀上。“哈哈!”姐妹们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高兴得又蹦又跳。

玛丽看着哈哈大笑的姐妹们,摸摸疼痛的肩膀,向她们投来迷惘的目光,半晌才明白过来,但她缄口不语,没有丝毫生气的样子,只是朝她们笑了笑,然后又拿起一本书,到另一个房间里继续读了起来……

在什么境遇之下,都能始终如一,决不动摇,那么我们就能脚踏实地地为了目标而努力,不受任何外界的因素干扰。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具备安忍的功夫,为自己筑起这样一道“防御工事”,那么即使他身处一个极为紧张的环境,但他内心的安稳和平静沉着,仍然能够使他不受外界的干扰。

孩子也是如此。父母要教会孩子用内心的平静来主宰自己的一切行为,这样,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使沟通的效果更加良好。绚丽的色彩,看起来会很美,但不一定最动人心;宁静之景,却一定会搅动人们内心快乐的微风。如果用宁静的心去观照,没有什么不是美丽的风景。宁静淡然的心,就是快乐世界。正确评价自己就能战胜自卑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存在着自卑心理,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很低,有的孩子甚至在父母面前也会感到自卑。这种自卑性格会给孩子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试想,一个瞧不起自己的孩子,怎么能获得成功呢?因此,家长们就应该想办法帮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君君是个16岁的女孩子,刚刚升入重点高中,她性格内向,有很深的自卑心理。妈妈抱怨说:“我不知道这孩子一天到晚在想什么,别人的孩子都那样自信活泼,可我的孩子却……”

君君到底在想什么呢?请看她的一段内心独白:“上了高中后,我心里常被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其妙的感觉袭扰,并且越来越严重。有时心里空荡荡的,没着没落;有时又乱哄哄的,不知应该做些什么。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准备升学,可我听课时安不下心,作业懒得完成。我这样一个无用的人,将来能做些什么?升学,我能考上吗?经商,我哪有这样的天赋?靠弹钢琴挣钱养活自己,可我又哪有那么大的能力呢?同学们整天都在忙忙碌碌、紧张地学习,空闲时间还三五成群、欢呼雀跃地参加文体活动及各种竞赛,可我无论做什么事都犹犹豫豫、忧心忡忡,拿不定主意,经常因为害怕失败而退避三舍。我终日六神无主,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听课、写作业成了一种负担,只能靠画画打发时间。生活是这样索然无味,我真心希望自己将来能有所作为,至少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可我又总是缺乏把一件事坚持做到底的信心,因为我不相信自己有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在同龄人面前,我总感到自己比别人矮一截,有时甚至觉得别人看我的眼神都是鄙视和冷漠的。像我这样一个多余而毫无价值的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必要?真不如死了的好……”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的自卑往往是由于自我评价过低导致的。一些性格自卑的孩子,往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比如这个故事中的君君,就是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而事实上,她既然能考进重点高中,起码她的学习成绩就应该不错;她会弹钢琴、会画画,说明她应该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子,但她却偏偏看不到这些,反而沉浸在自卑的情绪里。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比他真正是怎样一个人更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按他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而行动的。自卑者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往往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过人处”,却对自己的短处和缺陷妄加评判,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一种认知悲剧。

那么怎样才能帮孩子建立自信呢?心理学家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让孩子喜欢自己、悦纳自己。(1)引导孩子全面地评价自己,澄清认识

一些孩子在做自我评价时,往往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而且有时评价的也不够全面。比如,孩子常会这样说:“我笨死了,学习成绩不好!”“我不够聪明,总是反应慢!”其实评价应该是多角度的,不能只看学习成绩。(2)教孩子一招自卑补偿法

家长应教育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从多角度辩证地看问题,形成“合理化认识”。如,当考试成绩差时,可以强调考试时临场发挥不好或考试环境不利等其他外在原因,以减轻自身的压力。同时要教孩子利用自卑补偿法和转移等心理防御机制以保持心理完整或平衡,认识到某一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完美和丰富进行补偿和纠正。(3)让孩子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

著名心理学家莫顿曾提出“预言自动实现”的原则,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实现预言的倾向。他相信,在我们的心灵的眼睛面前,长期而稳定地放着一幅自我肖像,我们会与它越来越接近。所以,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当感到信心不足时,孩子应该给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把“没什么可担心的,我也行”、“我一定能成功”之类的话写下来,或者大声说出来。(4)给自卑的孩子更多的关注

自卑的孩子其实渴望别人的关怀和关注,特别是老师和家长的关注。所以,我们应适时地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5)多给自卑的孩子一点儿表扬

对自卑的孩子,父母或老师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过苛求孩子。对他们正在做的好事或平时的点滴进步,都应及时予以表扬或肯定。

父母们在发现孩子有自卑倾向时,就要积极地引导教育孩子,告别自卑,让孩子的性格自信开朗起来。著名的精神分析家阿德勒曾说过,所有的人都有那么一点儿自卑,无论他是高官巨贾还是市井平民,概莫能外。也就是说自卑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其实适度的自卑可以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自己奋发向上,拼搏进取。因此,自卑感及其对它的克服、超越,可以使人完善自我,是人走向成功的起点和桥梁。如果没有自卑感,也就没了进取心。其实人人都会产生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要正确对待自卑,不要只看到自卑的危害,更不能因为自己自卑而自卑。用爱心告别冷漠

一位妈妈向教育专家抱怨说,她怀疑自己的女儿性格冷漠、缺少爱心,生活中很多父母也都有相同的感受,他们的孩子对他们冷漠,毫不关心,这让他们伤心极了。然而,孩子变成这样要怪谁呢?爱是人类天性,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应该向别人付出爱。可一些父母往往只给予孩子爱,却不懂得要求孩子回报,也不鼓励孩子施爱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于父母关心自己,却不知道关心父母。因此,父母们应学会引导孩子关心自己。

五岁的罗尼跟同龄的孩子一样,喜欢吃汉堡,喜欢喝碳酸饮料,喜欢各种新奇的玩具。妈妈因此也把他当成一个除了吃喝玩闹之外,其他什么都不会的小孩。不过,一次意外的机会让她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

那一年,罗尼家搬到了一个新的城市,进了一所新的幼儿园。一个半月后,幼儿园要开家长会,罗尼妈妈也在被邀请之列。去幼儿园的路上,妈妈开玩笑地对罗尼说:“怎么办啊?妈妈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城市,在你们幼儿园里,妈妈更是一个人都不认识,到时候你可要帮我啊。”

没想到罗尼一本正经地说:“没问题,妈妈。我认识那里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包括每天接送小朋友的爸爸妈妈。”

妈妈看他认真的样子觉得很有趣,但她也只是笑笑,没有放在心上。

到了幼儿园,罗尼开始执行他的承诺,他尽责地陪妈妈到会议室,严肃地把妈妈介绍给校长和其他老师,又认真地向妈妈介绍了幼儿园的每一个小朋友,最后告诉妈妈小朋友们的名字以及哪位是他们的爸爸或妈妈。

接着,罗尼把妈妈带到一个沙发面前,给她端来了一杯果汁:“妈妈,你先坐在这儿别到处乱走,我去趟厕所,一会儿就回来。”

罗尼妈妈坐在沙发上,欣喜地看着突然间长大的孩子,她突然明白了一点,在孩子面前偶尔扮演弱者的角色,实际上是对孩子责任心与爱心最好的鼓励与赞美。

真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妈妈的一个小玩笑,让她看到了孩子懂事、负责任的一面。世上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如果你希望得到孩子的关爱,那么至少先要让孩子知道你是需要他的关爱的吧!如果这个故事中的妈妈不是扮出需要帮助的样子,她的儿子又怎么会主动去照顾她呢?看来能否让孩子有关爱之心,关键还是在于家长的引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心是最宝贵的,孩子的爱心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因此引导孩子的爱心也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义务。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这一点,你小小的孩子是乐于充当你的保护者的。如果停电时,你拉住孩子的手告诉他你很害怕,那么孩子一定会故作勇敢地抱着你:“妈妈不要怕,我来保护你!”曾经有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他的父母对他的任性不懂事一直无可奈何。有一次,爸爸要出差,就告诉孩子说,“你长大了,爸爸出远门后,你要照顾这个家,妈妈很柔弱,你要像男子汉一样保护她。”结果父亲回来后惊讶地发现孩子变了个样,他为爸爸拿拖鞋、揉痛,据说在爸爸出差的日子里,他每晚睡前都要检查门窗是否锁好,还常为妈妈倒茶、帮妈妈干活。这位爸爸为儿子的转变而惊喜,同时他也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孩子对父母的关爱之心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家长去引导的,不能只向孩子付出爱,而不向孩子索取爱。爱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在儿童时期,孩子的身心发育最为迅速,是最关键的时候。因此,在这个阶段呵护孩子的爱心,对塑造他们的良好性格和健康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在的许多教育方法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却往往忽视了孩子品德的培养,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许多孩子在被教育的时期是处于感情教育的荒漠之中的。爱孩子不是只要让他(她)吃好、睡好、学习好就可以了,还要让孩子心存爱意,关心父母和他人。培养孩子不惧困难的个性

生活中很多孩子害怕遇到挫折,这种不良性格使得他们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而事实上没有谁能不经挫折就取得成功,所以有畏难性格的孩子也将与成功绝缘。

在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孩子信心丧失、沮丧、气馁是由于他们做不成喜欢做的事,在挫折面前产生了畏惧心理,丧失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心理学家认为:丧失信心的理由有千万条,但根本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不会、做不好或觉得自己做不好。一旦做不好,信心就会丧失,倦怠、懒惰的情绪也随之产生,造成学不会——没信心——没兴趣——更学不会的恶性循环。

孩子之所以会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教育方式。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而且就这么一个,不能让他累着,更不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事事都包办代替,孩子从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每当遇到一点儿困难,孩子就会叫父母、爷爷奶奶帮忙,从小就养成了依赖、懒惰的思想。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能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吗?

畏难心理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有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是恰当地根据孩子的能力来提要求,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这样孩子往往达不到要求。这时,如果家长不问青红皂白横加指责的话,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很无能,丧失信心,以后一遇到困难、挫折也不动脑筋,心想自己反正不行,想也没用。

父母首先要从自己做起,给孩子树立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榜样。不要让孩子做他无能为力的事情,经常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不要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不要当孩子一遇到点儿小困难就给他帮助,而应该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和孩子一起分析困难到底难在哪里,以便找出化解困难的办法。要通过真实事例让孩子知道,在困难、挫折面前唉声叹气并不会降低困难、减少失败,灰心丧气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

曾经有一个一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等到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时,小男孩一下子挣脱开了妈妈的手,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他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看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看了看,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他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表示赞赏。

当孩子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袖手旁观是不可能的。对孩子的爱和担心,会使父母身不由己地去帮助孩子,自然而然地去给他们保护,让他们少犯错误,帮他们权衡利弊,以便做出较为理想的选择,可以说这是做父母的一种本能反应。但也正是父母这种本能的过分呵护,让他们的孩子长成了脆弱的青年,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父母们应该看到这一点,当你替孩子解决麻烦的时候,便也剥夺了孩子自己体验成败的机会,从而也纵容了孩子的依赖性,让他们无法从生活中体验战胜挫折后的自信。人在一生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父母不能永远充当孩子的保护伞。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让孩子转动脑筋,充分利用智慧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父母亲自动手为孩子扫平道路。用你的鼓励,从小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意识和坚强地承受挫折的能力,方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生命的能量,使他们的自信力、创造力在危急与困难时刻发挥到极致,增长孩子竞争取胜的才干和驾驭生活的能力,而父母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除了修正自身的做法外,我们还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观念——失败只是意味着缺乏技术和经验,和“人”的价值高低无关,失败只是代表某个阶段的结果,习得经验后便逐步迈向成功。

我们必须教导我们的孩子勇敢地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实,可以失败,然后从中学习,再出发,而不是一两次无心的过错或思虑不周造成的失败就加以责骂,造成他们自我印象的低落甚至毁灭,接踵而至的会是一连串的失败,没有成功。

给孩子讲一些名人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最终做出重大贡献的例子。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要鼓励孩子树立信心,不灰心丧气,勇敢面对困难。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就会增加。家长应注意帮助孩子吸取经验教训,让孩子在每次遇到困难后,总结一下困难的类型、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会顺利解决了。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目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显得非常重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如:孩子摔倒了不要立即心痛地去扶他,而要让他自己爬起来。家长要让孩子了解,人生道路上人人都会遇到困难,困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应该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人生其实就是一场面对各种挫折的漫长战役,因此父母们一定要让孩子告别畏难的性格,鼓励孩子独自承受挫折,而这也将是孩子未来在社会上生存的最大资本。自私自利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自私使得孩子过分地关心自己,只注意自己的欢乐和幸福,很少考虑他人,一切以满足自己为主。自私自利的性格对孩子危害很大,要及时纠正。

张明在家里非常任性,全家无论什么事情都得依着他,对于家人的教育,他根本都不听。如果有什么事不顺他的心,就闹个没完没了。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也不好,常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互不谦让,发生矛盾。张明的这种表现就是自私自利。

孩子自私自利,往往表现在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性格特征。或者在金钱和财物上吝啬贪婪,自己的东西就不愿与人分享,而别人的东西却是拿得越多越好。这样的孩子常常令人生厌,很难与人交往,因此也就很难获得知心朋友。过分自私自利的孩子,还会在父母有事情的时候,因为自己得不到照顾而对父母发火,使父母伤心流泪。这样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出现不少。

产生自私自利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孩子有天生的利己倾向。在孩子心理发展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期,其往往单纯地确定“我即世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虽然随着时间和经历的推移,已逐渐成为接纳他人和减少利己的行为,但仍固执己见,不能接受公正、正确的意见。于是,孩子衡量外界的标准便是是否有利于他,相应的行为也如此。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教育所造成。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思想、行为反复无常、表里不一,当孩子犯错误时便嘲讽、鄙视,使孩子产生了畏惧心理,孩子就只能封闭和回避与他人的交往,缩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结果必然导致孩子自私。此外,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以及长辈容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处处迁就孩子,容易使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得不到只要一哭一闹也能得到”。于是就容易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时时处处都要别人迁就,常常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

自私的孩子,其行为对谁都有弊无利,父母应予以重视,及早预防:

父母对孩子应该加以积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树立孩子正确的物质观念。让孩子学会与朋友分享一些东西,尝试一下“给予”、“付出”所带来的快乐。平时父母要适当地训练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不要让孩子有“事事都依赖父母”的思想。要训练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体谅父母的辛苦,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帮父母洗碗、扫地、擦桌椅等。在孩子吃东西方面,还要告诉孩子一定要把食物分成三份,一份给自己吃,一份留给爸爸,一份留给妈妈,不要一个人独自享用。如果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那么要把好吃的东西分成同等的几份,让每人都有一份。家里有客人来了,父母更要让孩子学会用东西来招待客人。吃饭的时候,不要只顾吃自己爱吃的东西,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到面前,并挑来拣去。别的孩子来玩,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一起玩,把自己喜爱吃的东西也分一些给别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分享。

父母还可以利用“演戏”的方法来克服孩子自私自利的情况。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孩子与父母亲之间扮演的不同角色,使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通过这些游戏,孩子首先会意识到经常接近的成人和自己的关系,如爸爸妈妈怎样爱护自己,然后意识到有关系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如老师怎样爱护和教育小朋友、司机怎样有礼貌地对待乘客、医生怎样关心爱护病人等等。孩子通过体会他人的感受,就会从“以自己为中心”,转变到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学会为他人着想。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情景,直接教会孩子应该怎样付出爱和关心别人,当将来父母亲出现有病等“情况”时,孩子就会懂得怎样去做。这样,不但有助于训练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还可以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家长必须改变以前那种溺爱、一味娇惯孩子的做法。就该对孩子的具体要求分清是否合理,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过份的要求应予以明确拒绝,并对孩子耐心地讲明道理,指出他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当然要孩子一下子接受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期间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对于孩子的哭闹,家长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是不要再因为孩子的哭闹而盲目迁就;二是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大发脾气,给孩子一个冷处理的过程,让他意识到哭闹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胆怯的孩子难有大作为

生活中,有很多胆小怕事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们往往认为:现在应该顺其自然,长大点儿就会变好了。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的怕生怯懦会对性格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六岁的女孩陶桃孤僻、温顺、胆小、怕狗、怕猫,还怕小老鼠。在家里,父母非常宠爱她,奶奶更将她视为掌上明珠,处处关心、事事包办。平时父母上班后陶桃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玩玩具、看小人书、听奶奶讲故事。平时,她很少出门,十分听话,非常乖巧,邻居们都夸陶桃是听话的好孩子。即使家里来了客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陶桃大多不理不睬,也不上桌吃饭,独自到里屋玩玩具。在陶桃四岁的时候,妈妈送她上幼儿园,她又哭又闹,不肯去幼儿园。被父母强行送入幼儿园后,陶桃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与任何小朋友玩耍,对谁也不讲话,也不愿参加集体游戏活动,显得十分孤僻,老师反复劝慰,作用不大。无奈,父母只得把陶桃领回家,但一回到家陶桃就又恢复正常,与奶奶、父母倒是有说有笑,有时还能帮助奶奶择菜、扫地、洗手帕等。看到陶桃的情况,父母对此非常担忧。

现在,有些独生子女胆子特别小,令家长着急、担心,怕孩子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恐惧是人的一种消极心理,它到处压迫着你,使你不敢勇往直前。害怕,是幼儿拥有理性、潜力和自我保护、自我调适能力的证明。在看魔幻影片时,许多人都对影片中的“魔幻世界”里的各种奇怪事物产生恐惧,这种害怕会让人在看完影片后还心有余悸。而早已为我们熟悉的世界对幼儿来说就是“魔幻”的,世界上的一切对幼儿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新鲜,从而让孩子产生出种种的恐惧,但是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够很快地摆脱恐惧并长大成人。胆小、害怕对孩子有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胆小害怕说明幼儿对新事物的体验比较敏感,观察得比较仔细,这些虽然妨碍了他接纳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速度,但是胆小和害怕能够使孩子采取更安全、更慎重和更有益的方式协调他与外界的关系。

家长应有意为孩子创设自我管理的机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家长要表现出对孩子能力的信任,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让孩子学会逐渐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能够独立地做出各种决定,完成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应教给孩子简单的社会交往技能,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尽量为孩子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充分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家长要引导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但在带孩子外出或去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设法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最好不要指责孩子在公共场所或陌生人面前表现的不当行为,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向客人解释孩子的退缩行为,如“我的孩子胆小,不愿见生人”,“这个孩子在家里还行,一出门就变得胆小了”等诸如此类的言语,即使这些语言是带着善意的,也会导致孩子的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会强化孩子的胆小退缩行为,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度,及时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予以表扬。期望孩子能实现自己愿望的父母们很容易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总是看到自己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优点,总爱拿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其他孩子的长处,这样做就难免形成孩子的自卑。所以家长对于孩子在社交活动中出现的任何进步表现,都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不时地加以赞美,适时奖励孩子的点滴进步。许多孩子所以怯懦,无非就是害怕失败。但越害怕失败就越不敢行动,越不敢行动就越怕,一旦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之中,怯懦就更加深。对此,家长要经常有目的地给小孩讲不怕失败、战胜困难的小故事。平时,有意交给小孩一些让他(她)感到怯懦的、困难的任务去完成,当孩子想打退堂鼓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随着这类锻炼机会的增多,他(她)的勇气就自然积累起来,就不会感到怯懦了。第二章习惯好,养成准时守信第一印象

好习惯就是生产力,好的习惯如同种子,今天的播种不一定马上就有结果,或许它要经过几年时间才能成熟,但是毫无疑问,没有播种永远不会有收获,而我们的举手之劳却为我们带来了超过想象的丰富回报。生产力带来创造力,小习惯带来大成就,伟大人物有伟大的习惯,但千万别说我做不到!习惯是教育形成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

这天放学回家后,晓玲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写作业,妈妈看到她似乎很累的样子,也就没有立刻要求晓玲马上做作业,而是很理解地建议道:“要是现在不想写作业的话,那就先休息一会儿吧!”得到妈妈的同意,晓玲就在房间里面听音乐放松起来。

可是过了大约一小时,晓玲似乎没有想做作业的迹象,妈妈在房外提醒道:“晓玲,该写作业了。”“知道了,待会儿,马上就写。”晓玲随意地敷衍了妈妈一句,又自顾自地玩起小制作了。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再次问起:“功课做了没?”晓玲挠挠头,说道:“吃完饭,马上就写。”

可吃饱后,晓玲又以稍作休息为借口,和妈妈“耍赖”道:“我待会儿就写作业了,让我先喘口气。”

妈妈皱皱眉,指指墙上的时钟对晓玲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写作业呢?请你告诉我确切的时间,好吗?你要知道,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

晓玲听出了妈妈话里的意思,不好意思地说道:“五分钟后,我马上就去做功课。”

果然,一会儿晓玲乖乖地写作业去了。妈妈的这句话还真的很有效呢!

生活中,家长们一定会注意到孩子最喜欢讲的话就是“待会儿”“马上就……”可是他们的“待会儿”就去干并非是马上就去干的意思,这只是孩子习惯用的“托词”。

这种拖拉的习惯很不好。所以当孩子说:“待会儿就去”时,父母应该马上询问:“待会儿是什么时候?确切的时间是多少?”要求孩子说明确定的时间,这是帮助孩子学习管理时间的好方法。

孩子办事拖拉、磨磨蹭蹭多半是因为没有形成办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分不清轻重缓急,分不清主次,不知从什么地方下手。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准备一个记事本,把需要做的事情都记在记事本上,并对其予以分类。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的,如上课、做作业、打扫卫生等;另一类是较为自由的,在一段时间内,什么时候办都可以,如理发、买衣服等。对于第一类要求孩子形成定时、及时完成的好习惯,比如孩子放学回家要先做完作业后再玩;对于第二类,则要求孩子学会随机办理的好习惯,完全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出去散心的时候办理。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按时完成作业,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不要随意将任务推延。切忌明天复明天,明天何其多的拖拉作风。当然有时候孩子也许正在忙着自己的什么事情,不能立刻完成父母要求完成的事情,这时家长也要给予适当的谅解,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父母要教给孩子必要的方法。有些孩子办事拖拉可能是觉得事情比较棘手,对处理好该问题缺乏信心。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以具体指导孩子应当分几步来办,一旦孩子明白了如何去办,孩子也就有了信心,也就不会逃避和拖拉了。父母要从小要求孩子养成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要及时做到,必须兑现自己的承诺的习惯。此外,父母也要在这方面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言而有信的人才能受人尊敬

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跟他合作的。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有一诺千金、说话算数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博得他人信任。而这种守信用的好习惯,是每个孩子从小就该养成的。

有一个德国孩子,他父亲早逝。父亲去世时留下一堆债务。若按常规,欠债人已去,把他的商品拍卖分掉,债务差不多也就算了。但是这孩子一一拜访债主,希望他们宽限自己,并保证父亲留下的债务分文不少地还掉。后来这孩子果然历二十年之功,把父亲留下的债务,连本带息、分文不差地全还了。周围的人都非常感动,知道他是一个可靠之人,也都非常愿意和他做生意。结果这孩子不但博得了别人的合作,也赢得了他人的尊敬,他的事业越来越顺利。

与人合作,守信是第一大原则。守信,会使人对你产生敬意和信任,也因之会使人愿意公平地与你合作。和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合作,考虑到有失信的危险,人们通常会把合作的费用提高,以防万一。

一个周末,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那动听的旋律。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怎么啦?”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咬着嘴唇说。“为什么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着女儿说。“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敏敏,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我原以为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庆龄的手就走。“不行!不行!敏敏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里抽回来。“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敏敏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着头说。“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接着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敏敏呢?”宋庆龄回答说:“敏敏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么急事吧。”“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对女儿说。“不,敏敏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宋庆龄回答。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

要知道,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与他合作的。

一天,小威特正准备去参加同学查理邀请的家庭晚会,这时爸爸回来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最喜欢的魔术团来镇上进行魔术表演,现在就带他去,他一听兴奋极了,就对妈妈说:“一会儿要是查理打电话来,就说我病了,晚会就不参加了。”老威特一听,非常生气地说:“原来你答应了同学有事,既然答应了,就应该遵守诺言,怎么能出尔反尔,撒谎骗人呢?本来如果你今天有事,爸爸可以明天带你去看魔术表演的,但是现在由于你这样没有诚信,我不会带你去了。”小威特一听伤心极了,没想到自己认为这么小的一件事,爸爸竟然如此生气。后来老威特给他讲了寓言《鳄鱼的眼泪》,告诉他诚信的重要。在父亲的教导下,小威特成为了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并终于学有所成。信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全无信用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因此孩子从小就应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养成守信用的好习惯,做个让人尊重、信赖的好孩子。对错误不停地狡辩会养成说谎的习惯

说谎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一经形成,就相当顽固,不易改正,而且说谎在现实生活中又相当“流行”,造成了一种很不好的社会风气,因此,矫正孩子说谎至关重要。

从前有一位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国王只有一个女儿,她已到了结婚的年龄。于是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个女婿,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国王选婿的标准很独特,给小伙子们每人发一些花种子,宣布如果谁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谁就成为他的女婿。

小伙子们领回种子后,开始了精心的培育,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幸运者。

有个叫雄日的青年,也整天精心地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连芽都没冒出来,别说开花了。

苦恼的雄日去请教母亲,母亲建议他把土换一换,但依然无效,母子俩束手无策。

国王决定的观花日子到了。无数个穿着整齐的小伙子们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鲜花的花盆,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缓缓巡视的国王。国王环视着争奇斗妍的花朵与漂亮的小伙子们,但他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高兴。

忽然,国王看见了端着空花盆的雄日。他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眼角还有泪花,国王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雄日抽泣着,他把自己如何精心种植,但花种怎么也不发芽的经过说了一遍。还说,他想这是报应,因为他曾在别人的花园中偷过一个苹果吃。没想到国王的脸上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并且高声说:“孩子,我找的就是你!”“为什么是这样?”大家不解地问国王。

国王说:“我发下的种子全部是煮过的,根本就不可能发芽开花。”

捧着鲜花的小伙子们都低下了头,他们全部都另播下了种子。

孩子的谎言的确让父母和老师伤透心神却又备感迷惑。因为我们总是把“不能说谎,要做诚实的孩子”作为一种基本道德来教育孩子,尽管“狼来了”的故事早已为孩子们所熟知,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只要我们稍作留心,就不难发现孩子说谎往往有着不同的动机,因而要区别对待。

第一,深入探究孩子说谎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强惩罚。假如孩子是害怕你生气,你就需要解释你的怒气其实来自失望与受到伤害,因为你相信你与他之间存在某种信任感,可以包容他偶然的犯错误。你应该要求他坦言是否做了错事,你也向他坦言他应该接受相应的惩罚。这样,你就不会太失望,因为你不喜欢他再用说谎去错上加错。

第二,假如在证据确凿时,他仍坚持不承认撒谎,你应该平静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换言之,你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说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父母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可以试着问他一个问题:“如果真相大白,你想你会怎么样?”

再次,假如孩子决定不再撒谎,并告诉你实情,―定要记住称赞他,但也不要忘记惩罚。你可以说:“我很高兴你告诉我了,我相信你是可以信任的。你如果不说实话,我会罚你两天不准骑自行车。但现在,你只需要为那个错误承担一定的责任,我就把惩罚减少一天。”

第四,你要试着诚实地评价。身为父母,你是否无法接受坏消息呢?你是否有强烈并且令人畏惧的情绪反应呢?如果是,那么是你自己给孩子提供了撒谎的基础。说谎并不是悲剧,不过这种行为表示孩子有所隐瞒。他不是害怕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害怕你。不管哪种情况,如果孩子知道你会适当地处理不当行为,并且考虑他的需要,那么说谎的情形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洛克曾说:“说谎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很盛行,要使儿童不看到、不听到别人说谎是很困难的。孩子经常看到、听到别人说谎,又怎么会不学呢?”为此,我们父母和老师应以身作则,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暂时的目的而欺骗孩子,对孩子说谎。遇事应对孩子说真话,耐心地讲清道理。此外,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要兑现,做到言而有信。万一忘记或无法兑现时也应该向孩子道歉并说明原因,这样对改正孩子的说谎也是有利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