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教师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5 15:54:39

点击下载

作者:李芒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教育:教师发展

互联网+教育:教师发展试读:

互联网+教育丛书互联网+教育教师发展李 芒 著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互联网+教育:教师发展 / 李芒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9(互联网+教育丛书)

ISBN 978-7-121-32309-6

Ⅰ.①互… Ⅱ.①李… Ⅲ.①互联网络—应用—高等学校—师资培养—研究—中国 Ⅳ.①G645.1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81837号

责任编辑:董亚峰  特约编辑:王 纲

印  刷:

装  订: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 100036

开  本:787×1 092 1/16 印张:10.25 字数:236千字

版  次:2017年9月第1版

印  次:2017年9月第1次印刷

定  价:39.0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88258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cn。

本书咨询联系方式:(010)88254694。内容简介

本书是将教师发展与时代前沿性技术理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在已有教师发展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理念和互联网思维,提出包括“三个层面、四个领域及其六大特征”的高校教师发展框架。继而深入分析了“互联网+教学”的理念、目标、方法和环境,详细阐释了高校教师在互联网时代学术伦理及超越之境,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趋势,整个研究的宗旨在于卓越大学教师的养成。本书对于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深化、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本书通俗易懂,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适合高等教育学、教师发展研究、教育信息化相关专业的学者和管理人员阅读。前言/Foreword

在信息时代,如果非要选出一个最有影响力的事物,那么,非“互联网”莫属。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项人类科技发明成果能够做到如此神速、广泛、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方式。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对新技术十分敏感,抱有极强的好奇心,如果不把这个事情与广大教师叙说一番,总觉得像小学生少做了一项家庭作业,即使不被先生发现,也心存不安。适逢电子工业出版社要组一套丛书,颇有“所见略同”之感,又得周作宇副校长的令箭,于是拉起队伍,欣然命笔。

长久以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互联网能够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人类生存工具?并且能够在众多信息技术工具之中独享以互联网作为一个时代名称的殊荣?当然,人们可以说出无数条理由进行解释说明。我的看法是,因为互联网的实质是关系的存在和“连接一切”的方式,特别是将人与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强化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具有新价值的人际关系。人活在关系之中,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没有了人的存在。互联网为人的存在提供了最便利和坚实的支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观的充分加强和诠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加清澈、柔软、顺畅及亲近。互联网对人而言,连接的是对话、互动、关联、合作、生活、思维和融合。互联网的“连接一切”之能量,使人更加成为了人,使人活得更像人。这些也许正是互联网之于人类的最深刻、最核心的价值所在了,其实,最重要的连接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连接。随即产生了一种现象,称为“去中心化”,在国际上就是“去霸权化”。每一个个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声,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人沟通,大家都是主体,再无话语霸权。所以,整个人类为之“疯狂”,将其视为向前发展的重要阶梯、发动机和催化剂,也将互联网当作走出“危机”、解救人类的救生圈。这个“互联网”如同及时雨一般来得及时,有论者便提出了更大胆的设想,希望通过信息化带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互联网的作用之大,也许已经超出了当今人们的想象,人们也许再怎样大胆地设想,也不会估量到互联网给今后的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那么,让我们且行且看吧。

一个时尚的“+”出现在著作题名中,可能会引起人们对著作应景之用的联想,容易减弱对著作学术性和价值性的期待。其实,这恰恰是“理性至上者的自我怀疑”,我们生活在历史的慢镜头里,假如以“世纪”为尺度观照我们的时代,可以说,互联网是“切入”到人类历史长河之中的,这个“+”用得简直贴切之极。

仅就教育而言,现世所发生的事情在以往的年代是绝不可有的。轻轻地触碰几下图标就能“接触”到老师、学者或专家,就能查阅到他们的著作。对生于20世纪的绝大多数人,书皮上著者的名字都散发着光芒,专家、教授无异于天上的菩萨,而今天他们却就在我们的身边。名气越大,他们的容貌形态、言谈思想、活动内容等,就越能够全面地被推送到人们面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世界的反映方式正日趋消解着众多已有的存在,信笺、书写工具、黑板等学习用具,以及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也已悄然地发生了变化,师生的交流方式更是变化多端。这种新现象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今天和未来的教师该怎么做?

在“互联网”时代,人类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形成了一种“连接在一起”的新生态。面对势不可当的互联网技术,人们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盲目追风。教师必须控制住自己的大脑,让其冷静下来,必须使用自己的理性思考问题。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拥有最强大的智力能量,任何时期的存在都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不做历史的考察动辄就要“革命”,就要另起炉灶,无视前人所为及其重要价值,盲目贴上“传统”的标签便以为是不证自明的过时与陈旧,是不理性的表现。人类智能的进化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迅速,只需翻翻纸质书籍就会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并不比前人聪明,忽视历史的结果只会是被历史所忽视。新工具对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并不意味着类似的作用一定就应该发生在教育领域之中。菜刀和绞肉机对做肉馅儿有着巨大的效率差异,但使用筷子还是使用刀叉吃饺子对身体吸收食物的营养而言并不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这就是一般社会生产、其他人类行业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本质差异所在。这也正是中国人的“乔布斯之问”的外行之处。

20世纪40年代,电影被认为是教育领域中“最具革命性的工具”;50年代,电视用于教学被誉为“教育的革命”;60年代,出现的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同样又激起人们大喊“教学革命”的热情。在不远的过去还有人提及过“学习的革命”“教学的革命”等口号。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多年已逝去,却始终未见“教育革命”的到来。近年来,又有论者鼓吹起了“革命论”,据说此次搬来了互联网作为致命武器,看情形是真的要“革命”了。那么,在发动革命之前,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革命?从概念性而言,革命有两层含义,从广义上讲,革命是指事物所发生的根本性质变过程,是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即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以及人们改造自然的重大变革,即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等。一谈到“革命”更多地容易使人联想到政治革命和制度革命,更加强调不可逆转的线性发展变革,一种事物战胜和消灭另一种事物,是你死我活的势不两立的争斗,革命也是对传统的破坏性的颠覆,并且还存在业已被消灭的事物重新“复辟”的可能性。因此,“革命”的说法确实带有瞬间性、颠覆性和破坏性,“革命”与“进化”是相对的概念,是一种非常规的变化。

很显然,人类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发展不是一种根本性质变过程,也不是改造社会的巨大变革——社会或政治革命、技术和产业革命。教育水平的提升也不是遵循不可逆转的线性进步轨迹前行的,不存在一种观点和方法必须消灭另一种观点和方法的殊死的拼杀,教育的进化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也不存在政治、社会变革的颠覆性和破坏性,同时也不会像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那样,实现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式的样态改变。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的历程,教育发展所经历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连续体,是一个长期地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断裂体的组装物。没有轰轰烈烈、暴风骤雨式的激变现象。在此,不可使用孤立的、片断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而应该站在联系的、整体的和动态的立场上观察人类教育的发展。人类教育活动水平的发展是一个特殊的人类活动发展过程,教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具有极强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与其他活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教育的进步是积累的过程,不存在当代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古代社会同样抱有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和方法,几千年之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目前人类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与地位,不可厚今薄古。目前有些论者自诩为“独创”的“新”理论和思想,其实先人们早已提出来过,很多现代人兴奋不已地提出来的东西,其实早已被先人证伪过成百上千年了。为数不少的现代所谓学者的水平确实今不如昔,早已失去了以往学者教授的尊严与风范,许多学者已经华丽转身为老板或经理,而自己已无时做学问。今天的教育研究者,特别是教育技术研究者大都已不熟悉人类的教育史,不大了解在“我”之前人类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就连先人在教育教学方面说过什么话也不知一二,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无知无畏之人,忽悠吹牛之人。那么,为什么在不同的时期,总是会有论者大喊“革命”呢?无非是想通过惊人之语,慷慨陈词,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或者是连自己都没有想清楚就轻易发声,希望引来关注;再者是极度的急功近利意识在作祟。总之,失去了严肃性。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喊出了革命,就会产生革命的。

人类祖先有效的教育实践方法和对教育的精辟认识能够代代相传,并不会因为有人喊了革命,就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人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认识还表现出极强的“返祖”现象,几乎每一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在使用着自古以来就早已存在的教学方法,采用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坚决彻底地推翻所谓“传统教学模式”,而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科学革命》一书的作者史蒂文·夏平指出,没有一幢房子是用完全没有用过的物料,按照与旧样式毫无相似之处的设计来建造的;同样,没有一种文化能够完全拒绝它的过去。教育活动不是“不破不立”的、打倒一个再建立一个的骤变,不大可能实现“瞬间”质变,教育活动的进步绝不是一种范式彻底取代另一种范式,也绝不存在适合所有教学情况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也不存在一种世界上最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总而言之,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况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育活动并不具备革命的基本条件和特征,教育的发展变化是新旧并存、多元共生的,这种契合性和包容性才是教育教学的基本性质。

从对象性而言,革命应该有明确的革命对象。那么,所谓“教学革命”和“学习革命”的对象是谁?具体的问题是,在革命运动中要革谁的命?革命的结果是什么?在革命对象不清的情况下,实施鲁莽盲目的“革命”行动,试图依靠还没有真正搞清楚利害的信息技术,或是一种教学方式,全盘消灭掉还没有真正看清楚,还没有真正理解透彻的对象,或者“革命者”自己凭空捏造出个革命对象,那么,所带来的后果只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我们必须牢牢记住一个道理,在教育教学领域,不能使用革命的手段实现教育的目的,因为,人类的教育活动中不存在革命现象,教学或者学习的革命是人为杜撰的谎言。不能忽视教育学的重要原理——急不得原理。更要克服盲目乐观主义的工作态度。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倒极力主张“反革命论” 。

狂热地高呼“革命”,歇斯底里地手抓信息技术促变教育都不应是学者的行为,泼墨“画鬼”也不应该是学者的习惯。历史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的教育活动以及人类个体的自身发展也有不可“蹂躏”的必由之路,并非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对未来的预言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眼下尚迷,遑论未来。据已发生的历史,立足现实、静观可察之物,以学者特有的理性推断最近的未来,至此足矣。

人类的人文精神朝向新文明时代迈出的每一步,都意味着必须放弃一部分已有的价值。在互联网上,高校师生获得的选择自由、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是教育的自由。网络空间话语权的解放,给高校师生带来的机遇和幸运,对于人类教育的意义再怎么高估也不会过分。但在此仍然不可忘记,“科学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必须在教育场域内、在教师的精神世界里得到充分贯彻。

这是一部与大学教师“一本正经”地聊天的著作。从我们身处其中的现实谈起,逐步进入宏大“战略”层面的讨论,从大学的基本职能说起,最终落脚于教师自身,以成就现代卓越教师为目的。所谈之事莫不似曾相识,没有权威、没有教条、没有狂想、没有痴言。写给大学同行看的书,只能是“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持此惴惴之心,以自己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30余年的经验与阅历,结合当前主持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的认识,乃是本著作最真实的背景。本书的主要价值和重要性在于对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人进行研究,重点是对与高校教师发展有关的各个方面提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与方法性工作策略。思考路线是从教育的核心要素——人出发,而又回归到教育中的人,深入挖掘在“互联网+”环境中人的思想、行为规范和模式,没有了对人的研究,一切信息技术工具都将失去现实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将高校教师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所产生的关键课题的研究。本书将集中精力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发展战略、“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师发展框架、“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与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学术伦理、“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社会服务、“互联网+”时代的卓越大学教师等方面进行研究。有论者认为,互联网最本质的文化就是尊重人性。它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人际组合、沟通方式、社群交互,“互联网+人”是“互联网+”的起点与归宿,是“互联网+”文化的决定因素,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

本著作的出炉是在我们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面对高等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新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学行为研究所的师生们积极研讨、互动合作,得出了自己独到的研究成果,并分为六章加以阐述。参加写作的成员为李子运副教授、郑春萍副教授、蒋科蔚副教授、王洪渊副教授、张韵硕士、乔侨硕士和周溪亭同学。

笔者希望读者诸君,各取所需,偶拾点滴心得,玲珑心多“开一窍”,乃著者之幸也。如果本著作能够引起读者产生热思维,产生批判与争论的冲动,那么,笔者则更加欢喜。研究团队愿意与读者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以期共同提高与进步。本人的电子邮箱:leemang@bnu.edu.cn。李 芒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2月11日,元宵节第1章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发展战略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互联网+”之所以为社会舆论所关注,更多是基于经济层面的考量,被认为是强化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的标志。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世界大国,不仅需要继续破解国民经济中高代价发展、核心竞争力弱的问题,更需要把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尝试运用于为国家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高等教育领域,可以利用互联网助高等教育发展一臂之力,进而借助高等教育帮助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生存力。第一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互联网+”“互联网+”原本作为一个纯技术性概念,何以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从身边的网络购物谈起,体会一下“互联网+”的魅力。

一位普通的快递员,一天平均递送包裹约300个。在没有网购情况,三百个买家亲自到实体店购物,试比较二者之间发生了什么。

三百人出行,花费的时间和交通能耗肯定要远远超过网购。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网购——节能、节省劳动力。

没有层层的中间商贩和商场空间附加价,这些环节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却要消耗人力、物资和能源,网购的出现使得这类“不生成价值”的“劳动”被精简掉,这种从这角度看,网购——提高生成力。

网店人员必须精准、高效、用心于销售,否则,买家的几个“差评”足以颠覆掉其事业,而在传统销售业中,投诉很难有理想的效果;快递人员,对所管辖区域的门庭路径“门儿清”,比本居住地的人都熟悉,从此二者看出——专业化、敬业精神。

产品的生产商,必须关注产品的质量,在没有地域保护的自由市场中,要么把产品做到精致(精品),要么转型,开发新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网购促逼着制造业——精品化和创新。

从网购过程中,可以看出“节能”“提高生产力”“专业化”“精品化”“创新”五大特征。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与美国相比,差距在何处?正是以上五个方面。

中国经济,像似众多船夫手工驱动的大船,调转船头非常困难,而高能低效的经济模式已经到了令国人担忧、吃苦头的阶段,比如雾霾。中国是农业文明传统,大力发展工业但根本没有达到大工业生产的发展阶段,就被自身拖累得积重难行。国外某快餐的薯条,全世界都一个味道,而北京烤鸭的口味则多种多样,这是作坊和工业化的差别;苹果公司的产品,连换块电池也要专业人员来做,而同类国产产品则功能多而全,这是精品意识和普通想法的距离;美国、加拿大、德国和其他工业发达的国家,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求有行业资格证,包括理发师、厨师、护工、木工等最普通工种,中国农民工兄弟则是什么都能干,任何高大上的工程都是在他们手中生产出来的,而“什么都能干”恰恰是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犁、耕、耙、拉、播、植、收、打,作为一个农民必须都要会。这是专业化生产和小农生产方面的差距。中国一直在寻找新的方向,一直在等待新的发展契机,把中国经济这条大船升级为航母。

这是“互联网+商业”所创造的奇迹,那么互联网+交通、金融、教育等呢?在各个行业,人们已经体验到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诸多便利和实惠,这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互联网+”被称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1]“推进‘互联网+’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重要内容的合理性所在。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事实上,这一点从极具有教育意义,极具有中国特色的“春晚”中就已能领略到互联网经济的气息,如春节微博、微信、咻活动、异常火爆的“网上红包”等。该报告还提出,今年“要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通过互联网技术,一方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增强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刺激民众消费,弥补投资乏力的短板,拉动经济良性发展。经济生活涉及每一个人,由此,社会全体成员都踏上了“互联网+”的时代快车,步入一个全新话语的历史时期!“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的提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写道:“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他在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和巨大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宽带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2]种新的生态。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但实际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相加。

这样的“互联网+”的例子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互联网+百货卖场=京东,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从现有的发展事态分析,“互联网+”不仅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而且正在向第二和第一产业渗透。“互联网+”是信息通信技术高度融合的概括,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的互动与演进。“互联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理念、思维、模式的突破,其中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经济发展为主体,以创新为生发点、以人为本为精髓、社会进步为目的,推动管理、服务、文化、制度变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指出,“互联网+”是一个很综合的概念,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擎。以前大家把互联[3]网当作“轮胎”,但其实它是“发动机”。

我国政府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互联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我们认为,人类生产工具的创新,必定会影响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大发展,大进步。互联网不仅仅作为工具而存在,而是改造社会结构的巨大扳手。互联网是科技革命,但其深意却在社会、技术的变革,提升了民众实现自身梦想的可能性,让每一个人都可能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身价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助力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更为关键的是,互联网世界通过“围观改变中国”,倒逼政府依法透明行政、回应民众关切。互联网行业的扁平化思维,倒逼政府简政放权、接轨国际社会。互联网金融的便捷高效,倒逼传统金融加速改革、提升品质。所有的改革,最终都将成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主的有效方式。互联网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生产、消费、思维模式等的变革,已经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每一个中国人。它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平等、多元拥抱着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也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第二节 “互联网+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

从屡次课改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发展一直在寻找创新方向,先后提出了“教育产业”“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理念,而这两年,由于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加重视教育创新和新的教育形态。“互联网+”的提出为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是为积重难行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电商在世界上的引领地位突出,中国电商的崛起增强了其他行业的信心。可以说,“互联网+”正是对这样引领的一次深刻的诠释。中国人口众多,互联网的影响力通过社交化充分地体现出来,使得教育领域和电子商务、社交化等行业一样具有改革的可能,并且同样可以产生引领世界教育潮流的创新之举。

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学习会发生什么变化,教育会发生什么变化?未来的学校是何种样态?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和学是何模样?是变得更有趣味还是变得更加艰难?教师又将起着怎样的作用?这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现在还没有一致的答案,也很难得出一致的答案。适应迅速变化的时代,教育应该如何与时俱进,教师该如何守正创新,是本书所关注的大主题。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将深度融合于教育领域各个环节,改变教育的活动方式、提升教育品质,形成以互联网为实现工具的教育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即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互联网思维与教育基本规律相结合为指导,构建开放、平等、共享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主流世界观的公民,在人的精神世界构筑和平、幸福图景。“互联网+教育”的基本战略如下。

一、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重构教育理念,并成为整个教育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

重构教育理念:从“比赛”走向“发展”,从“选拔”走向“育人”,从“教化”走向“自由”。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急需重塑理念、重构模式、创新机制,探索符合人口大国的教育发展路径。教育是一个弘扬人文精神和培养人才的社会系统,是社会的思想库和知识王国,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器。需要去除工具主义思想和浮躁作风,安心育人。千百年来,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处于下层的人们通过教育脱离原来的阶层,进入中上层社会,这是中国教育的基本状况。巨大的人口基础给国家教育带来沉重的负担,也给个体带来无尽的学习、生存的压力。竞争,庞大的人群对优质生存资源占有的竞争,是中国教育问题无解的根本症结之所在。

当今“互联网+”正催生教育形态,以个性化菜单制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化教育正呼之欲出,成功的标准不再是考上好学校,不再是学习考试分数高。

互联网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自由,正如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最为重要的特性即为自由”。二是独特,只有独特才会引人关注,才会被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尤其是那些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东西才会被人们所追捧、所应用。三是平等,互联网上消解了人固有的身份标签,建构起真正健康、民主、自由的社会。这些特征正是教育所缺乏的,又恰恰是教育所期待的。教育力图培养人具有自由的品格、独特的个性和平等的人格,要培养这样的人,就必须为每一个人提供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而教育系统置于社会大系统中,却缺乏自由、独特和平等。

当前,每一个社会个体,一出生便开始了竞争,从“生存竞争”到“利益竞争”到“荣誉竞争”,甚至最应该灵魂宁静、缄默思考的高校教授们都被所谓绩效制度折腾得不得安宁,申报课题、评奖、评级。不是人们愿意急功近利,而是制度的设计逼着人们彼此争斗,每一个人都处于莫名其妙的焦虑之中,显然不是人类发展的本意。教育理应使人们更幸福,教育理应使人按照自己的特征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作为社会分层的“筛子”或“梯子”。

二、以教育新形态建设为契机,激活人口优势,服务人才强国战略“人力资源强国”是教育发展规划纲明确提出的战略目标,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而且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教育”必须呼应教育发展规划,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中国教育规模巨大的优势非常关键。我国人口众多教育潜力巨大,是世界其他国家少有的,“互联网+教育”具有广阔的实践空间。

不管是马化腾最先提出来的“互联网+”,还是阿里快速推出的“互联网+”的行业报告,还是后来涌现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等,这个“+”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含义,真正的“互联网+”是行业的自我革新、自我超越,绝不是把这两个行业简单地贴在一块儿就完事了,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互联网的介入使得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产业,甚至第一、第二产业,进行要素重组,形成更优化的结构,此结构具有激发创新特性,具有高效运行的功能,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互联网+教育”可以衍生出多种新的教育形态,改编学校主体的教育格局,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系统要素配置中的集成作用,以互联网的优势深度融合,吸纳新的教育要素,提升教育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教育发展新形态。有学者总结出“互联网+”六个特点,即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4]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此六个方面确实揭示出来互联网与行业相遇时的重要特征。以MOOC为例,目前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在互联网上提供免费的在线课程,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在短时间内已有超过百万人次的学习者加入MOOC,开始他们的远程学习体验。这是教育领域一场重大变革,它挑战并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震动了高等教育界,其在资源传播方面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可以说,这就是新的教育形态,无论其最终的历史命运如何,人们都共同见证了它的瞩目。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期待出现更具有创新性的其他形态。“互联网+教育”给教育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从“没有围墙的大学”到“没有国界的大学”,更多的学习途径补充学校“齐步走”的教学节奏,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只要想接受教育都有机会,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和进度安排,促进学习社会的形成,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育人才,进步总是好的,无论其快慢如何。

三、建设“一流”教育资源,满足民众教育需求

互联网给学习带来很多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资源是海量的、多感官的、多维分布的。老师可以用更多资源来教学,这是人们最直接的感受。教育资源丰富性正在促使“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在发生着”。

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旨在促进中国大学冲刺到国际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与改革并重,确定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五项建设任务;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五项改革任务。该战略,必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也必将拉动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这其中必然不可避免地借助互联网这个利器,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超越并引领世界。

我国教育的首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事业事关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人人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为群众提供更“一流”的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有用之才。教育资源随人类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教育实践的发展不断积累,成为今天的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当下,“互联网+”给教育资源的品质提升创造了条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互联网平台有机的结合,新兴的网络教育、教育博客、校园网、教育公众微信号等平台,已将教育资源在网上进行了共享,这样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地域的概念。由于教育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众多教育资源将融入整体的互联网平台当中,大量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跨平台使用并且手机短信支持联通、电信、移动全网覆盖。

教育资源作为一种特殊、复杂而且重要的服务资本,有着一定的碎片化特点,而“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则恰恰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上。互联网能够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经过科学的、标准化的设计,“互联网+教育资源”的服务流程能进行最精准、最优化的教与学匹配,极大地实现了教育的智能化。“互联网+”加速了教育资源的自我进化,开启了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教育资源创生模式。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全球全民教育会议,通过的《马斯喀特协定》,提出了“确保到2030年人人享有公平、包容的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机会”的总目标,明确提出必须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推广与普及,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典型示范,构建完善的优质教育资源体系,加快重要教育信息系统建设,扩大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育理念普及到每一个教师,让全体教师参与“一流”教育资源的建设。

当前,上网逐渐成为师生们学习、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日常行为。智能手机和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已成为师生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好帮手。通过互联网,既有利于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还可进一步增强学生与老师以及父母之间理解、沟通与交流。互联网与教育有着天然的“情缘”。

四、重构教育管理:从“计划—管控”走向“托付—自制”

现行教育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从学校招生、课程编制、班级授课制都有严格的“计划”,这在追求效率的工业化社会的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样的教育格局具有明显的网格化、叠床架屋特征,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教育网格,由无数网格叠加成稳定的教育结构。对这样的教育系统,采取“计划—管控”最为有效,通过层层设定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考核大纲等,对学校发出人才培养的指令,就基本能“培养”出社会大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人才。“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个性化菜单制教学形式成为可能,学生从班级、学校的固定网格中解放出来,教学机构、教师、学习内容等可自由选择,学习课程、教学团队、激励方式等可以随时重组。通过设置具有法律效力的“用人规则”,将“育人”的责任“托付”给教育,不要过多地干预教育系统的运行。按照“法不禁止即可为”的原则给予教育管理者以充分自由,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政府调节作用,激发教育活力,让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把教育发展的空间留给社会,相信社会和民间的智慧。以前,教育规划由政府来做,这是有好处的,但是留给社会的空间很窄。西方发达国家私立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非常值得中国借鉴,并非人人只有挤进985、211才有成功的机会。“托付—自制”或许是中国教育走出困境的可能出路。第三节 “互联网+教师发展”战略的思考

互联网日益成为师生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网站上下载作业,微信群里讨论功课、学习问题,上网搜寻资料,转发教育信息,已成为师生们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可以说,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已成为师生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好帮手。通过互联网,既有利于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彼此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还可进一步增强学生与老师以及父母之间理解、沟通与交流。

高校教师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代言人、社会道义的承担者和社会思想的引领者,“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重新定位专业发展战略,以担负起“互联网+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一、引入互联网思维,转变教师发展理念“互联网思维”并非是固定的思维方式,而是以开放、全局、可重构的态度对主体、环境、关系、价值链乃至对整个事物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从哲学层面分析,是对后现代思维方式的超越,后现代主张解构一切,那么解构之后怎么样呢?后现代并没有给出答案,而互联网思维正好给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向,“一切皆可连接”,新的连接意味着新的可能,这正是创新的本质机制。“互联网+教育”已经远远超出把互联网作为教育工具的范畴,而是对于教育教学的重新审视,未来教育存在各种可能,但毫无疑问的是,新型信息技术和各种成功的模式都将被引入或移入教育领域进行尝试。这就意味着,高校教师必须坦然面对各种新型事物的介入,并身体力行、创造性地将其融入自己的工作当中。从教师发展的维度,在“互联网+教育”语境中,高校教师应注意以下互联网思维方式。

1.包容式思维

多元化使得世界丰富多彩,要求个体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世界。互联网时代,没有人能成为他人的“主人”,每一个个体都是世界的主人,任何力图控制他人思想的做法只可能在局域时空中存在,之后必然会被鄙弃。由于不同社会文化的作用,不同的人包容能力是不同的,对持有异见者挤兑、打压、不给发展的条件,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这些都是人性自私基因所致。作为高校教师,要提高对异见的包容能力,毕竟所面对的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年轻学子,合理地包容异见力量会激发彼此的更大动力和潜力。

亚洲开发银行最早提出了“包容性增长”概念,它的原始意义在于“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须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此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教育,教育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孩子受益,包容性倡导机会平等地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人类的文明成果而成就自我的价值。

每一个学生有着自己的发展目标,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成功的标准不再是外在的。没有包容性,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个体本质力量的破坏,是对个体人格世界的侵略。

2.慎辨式思维

古代教育重视社会教化,强调追求“慎独”的至高道德境界。《礼记·中庸》中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思想内容,是指人们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也能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思考和行动,而不做任何的坏事。慎独是一种境界,自觉性更强的自我修身方法,直至今天,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思想。但是,“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从社会贡献,还是从个人作为的角度来看,仅仅“慎独”是不够的,原因在于在互联网使得原本虚化的“普遍联系”变成了现实,每一个个体都被裹挟在普遍联系之中,成为一个节点,信息从四面八方而来,这些信息构筑成一个人眼中、心中的世界。换言之,个体无法做到“独”,无时无刻不与他者相连。这时,如果不能辨清良莠之异同,那么,个体的世界观只能是拼盘式而非体系。基于此认识,我们提出“慎辨式”思维。“慎辨”是“互联网+”时代人们需要的基本思维方式,以主体特有的定力和判断力面对世界。用教育的话语来说,就是教会学生们有主见、有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自主,才能成为世界的主体、主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互联网纷繁中,我们主张,师生们谨慎审视、辨别思考,对所接收的信息、思想、话语做到“心出于思而得之”。

在以经典为圣的历史上,人们遵照先贤的教化去做就够了。而在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时代,一切体系化的存在都被解构为碎片;外在的规则来不及内化成为内心的善端,在换届中就被革掉;教学内容被允许大胆质疑;甚至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也被允许“自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自我发展中,需要慎辨各种价值,超越时代的局限,辨别“恒常”与“流变”,选择具有永恒价值的教育教学目标,超越固有的文本表达,同时,也照顾到现实实践的需求。

3.关联式思维

关联式思维基于“世界普遍联系性”而延伸出的思维方式,在解决和处理问题时看到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理性地将事物与事物关联起来。在“互联网+”语境中重提强调关联式思维,是因为“万物互联”从理想成为现实,而有效互联产生的前提则是在人们的思维中“关联”,这是一个“思想实验”的过程,互联网把世界图景推送到每个人面前,认识活动如果仅仅靠日常的经验和直觉,有时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关联式思维深刻的意义在于,打破人们固有的思维定式,以与原先不同视角观察事物,更多地尝试性探索生产新的事物。阅读各类资料时,时常将所读内容与自己的专业研究关联起来;休闲娱乐中,将有意义、有趣味的事件与自己的专业教学关联起来。“+”就是典型的关联式思维,即把“互联网”和自己所从事的“事”关联起来,探索其中可拓展的发展空间。

二、注重互联网技术,全面提升教学力

互联网科技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思维的推出对于教育来说是一个机会。“+”可以看作是连接与融合,包括政策连接、技术连接、人才连接、服务连接、线上线下连接,最终实现理想与现实的连接,从而帮助当代的人们完成历史与未来交接的历史使命。

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纳入教学系统,发挥既有教学方法的优势,培育新的教学模式,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没有飞机、高铁的日子里,人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这不意味飞机、高铁的存在并没有意义,今天,如果刻意回避它们则会给自己的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它们的存在表面上只是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在更高的层次上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感知,进一步影响到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互联网对教育的作用也是同样的道理。

教师力是教师胜任从事教学活动的能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力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力、新型课堂模式驾驭力、数字化教学资源研发力、面向教学研究反思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诸多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如厌学、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同时,我们发现,网络信息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量、更自由的阅读空间,它一方面通过内容安排、结构选择等方式,使信息达到了“最佳状态”,便于人们获得多感官立体认识,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信息所指。学生的意见或态度可及时反馈给作为传播者的老师或其他人,学生与信息源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从而,使知识传播有着更深层次的传播效果,在互联网环境下,文化的繁衍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演绎。教育信息传播多感官、立体、多向、互动是互联网传播的新特征,是新的历史时期“人”的地位得到凸显,这一社会意义的集中体现。作为教师,提升自身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力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是技术使然,更是历史的必然。

在“学高为师”的年代,已有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似乎告诉人们,教学没什么难的,有学问就可以当老师,尤其在大学,情况也的确如此。但在技术主导的未来教育中,情况发生了变化,“教学力”和“学问”同样重要。人类时刻不停地向网络上传各种信息:自己的、他人的、此刻的、过去的,甚至是未来的。信息呈现方式对于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告别单调的符号和腔调,引入全新的信息呈现和传播理念是教育必然的选择。

现在的数据洪流如此汹涌,传统的教学信息呈现方式难以适应“数字土著”,教学需要使用创新思维对符号流进行改造,帮助学生轻松易得地感知源源不断的信息。高科技界的设计师们,正在寻找呈现信息的新方式。“目前没有既定的视觉语言,来描述数据来源和数据消费方式的多样性。”伊利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高级讲师Tomoko [5]Ichikawa说,“眼下大家正在进行各种尝试。”比如制作了一些3D动画地图,用颜色的变化来显示建筑物的高度;演示Facebook上的照片如何传播,这个过程看上去就像是冰晶在车窗上逐渐形成;他甚至用一幅图表来描绘人们在商业会议上如何通过非正式途径来沟通交流,言论传播最广的人位于一系列圆圈的中心。这些对于高校教师似乎很陌生,但我们相信,基于高新信息技术的信息呈现必然会成为教师教学力的组成部分。

人们对信息的呈现方式进行了新的思考,而这对于教育而言是极大的刺激。谷歌、Facebook和微软都在使用花蕊设计公司的服务,把快速变化的数字信息转换成易于理解的图像。“如果你不能触碰它,它就没有效果。”道格拉斯 •范德莫伦(Douglas van der Molen)曾经是谷歌的设计师,现在在ClearStory Data公司负责数据的视觉处理。他把创建这种新型图表比喻为“修建一条道路,让普通人可以开始一场数据旅程”。作为教师,更应该为学生“修建”一条通往思想殿堂的高速通道。

通用电气(GE)着眼于“语义缩放”(Semantic Zooms),目的是在近距离分析数据时让不同的含义显现出来。加州圣拉蒙通用电气大数据中心的交互设计主管,大卫•克罗宁(David Cronin)说,“我们正在寻找各种方法来增强(Augment)人类感知,为复杂的决策机制提供帮助。”无论这种技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教育信息呈现会出现不同于现在的方式。

网络信息中运用了文本、视频、音频、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这些技术通过组合的应用,配以力图传播的内容(信息、知识、意识),给人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互动参与的欲望,这是单一的技术呈现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也是网络信息对人的吸引力所在。这些技术融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中,全面提升教学力,将是互联网时代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VR场景如图1-1所示。图1-1 VR场景

乐视首款终端硬件产品,手机式VR头盔LeVR CooL1,以VR为切入口,将在线教育带入场景式体验新时代。此外,乐视还同新东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利用VR的全景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上实现沉[6]浸式教学。这些技术越来越逼近教育,作为教师“可以不用,但不许不知道”。

三、析滤技术的人文精神,营造互联网教育情怀

当“互联网”与“教育”相遇,自然形成一对范畴,即是互联网的技术理性与教育的人文属性之间的矛盾。“互联网+教育”境遇中高校教师需要调和二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充分析滤现代技术的当代人文精神,将冰冷的技术、机器巧妙地融入教育场域之中,以柔软的姿态参与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情怀感人、化人、育人。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多元文化充斥着网络,民主化进程呈跳跃式、离散状,带来人文精神的散乱化、碎片化,客观事物呈现形态多样化带来人们主观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这是互联网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互联网空间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新舞台,原则上是一个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地域、跨越权威、跨越等级的世界。“信息为王”“知本主义”“我发故我在”是网络的丛林法则。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人们常常以幽默之名对长期以来人类历史沉淀积累的宝贵人文精神作调侃,将其剥离得赤裸无遮,这是人性对文明的挑战。而教育具有人类文明的传承,将国家意志化为个体人格的使命,这要求高校教师既有与时俱进又有超越时代的历史视野,不断提升人类、民族敏感意识、坚定国家信念,在国家意志的疆土上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互联网+教育”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不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自我关怀,一方面表现为对个体尊严、价值、命运的呵护和关照;另一方面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要素重新洗涤、刷选,对全面发展理想人格的审视与扬弃。“互联网+”时代,人们更看重现实,伟大的理想主义只停留在过去课本里,成为传说。高校教师必须在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社会、人性与文明的对立中寻找平衡点。

人文精神朝着新文明迈出的一步,意味着必须放弃一部分已有的价值。在互联网上,师生们获得的选择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这是教育的自由。网络时代空间对开放、话语权的解放,给高校师生带来的机遇和幸运,其对于人类教育的意义再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科学研究无禁区,学校教育有纪律”,这既是一对矛盾,也是必须遵守的原则。作为高校教师,在这个层面上依然要作出“柔化”处理,把握“互联网+教育”的复杂性。[1]用“互联网+”打造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6/24/content_2883554.htm.[2016-3-1].[2]解读: 政府报告中的“互联网+”是什么[EB/OL].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50305/3832729.shtm l.[2016-3-3].[3]学者热议:李克强提的“互联网+”是个啥概念?[EB/OL].http://scitech.peop le.com.cn/n/2015/0305/c1007-26644489.htm l.[2016-4-4].[4]互联网+是什么?有着什么含义[EB/OL].http://www.yiwan.com/news/38870.htm l.[2016-4-10].[5]呈现信息的新方式:让数据动起来[EB/OL].http://tech.qq.com/a/20140123/009939.htm.[2016-4-14].[6]用VR做教育还有一点“扯淡”[EB/OL].http://edu.qq.com/a/20160106/021555.htm.[2016-6-6].第2章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师发展的框架

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已经成为客观事实。从关系主义的视角来看,互联网的实质是一种关系。空间维度上,重构了客观世界的物质结构和人类主观世界的精神结构,是“智慧+物用+虚拟”的交汇,在功能上体现为关联。在时间维度上,关联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如同影视作品中的特效,快速把未来存在“拉至”眼前。恰恰吻合了一句流行语“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文化碎片借助互联网的关联功能以试误的方式寻找同质性要素并与之对接,以求快速生成意义,提升自己的生存度。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关联成功与否取受主体认可的规律性的约束,是受主体意志控制的。此处正是教师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把握自我命运的“阿基米德点”。

教师作为国家意志与国民精神传递者的身份在任何时期都是不容忽视的,“施教佐政”的传统古已有之。信息化时代,教师既要能深刻领悟作为国家意志的“互联网+教育”,又要有能力胜任当下和未来的教育实践、引领教育信息化进程,而这取决于教师自我发展的水平及其与社会发展的耦合度。

高校教师需要高度关注社会发展趋势,以此作为提高专注能力、拓展兴趣、胜任教育工作的行动依据。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互联网将对教师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是教师发展无法绕开的社会现实存在。关于教师发展,国内外有着比较广泛的研究主题和视角,但无论何种主题、何种角度去理解教师发展,都不可忽视教师首先是“全人”的存在,教学的知识技能固然是教师职业所需要的,但教师内在精神生命的发展才是最本质的内因。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教师发展的“三个层面、四大领域及其六大特征”的发展框架。第一节 “互联网+教师发展”的三个层面

任何教师发展理论最终必然指向教师自身,包括身体、心智和心灵三个层面。发展包括三者更新、演进和丰富及其彼此间和谐。人们看待世界,总是首先从自己角度出发,以自己身体为坐标原点标记出方位,以自己心智为主体感知他者,以自己心灵为尺度测量万物,并构筑出世界图景。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三者有了新的含义。

一、身体层面的发展

经典身体哲学认为,身体决定了世界的中心,它展示着个体的存[1]在,负载着种种话语和意识形态,它就是人存在的符号与象征。教学文化中讲究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师身体不仅是文化的实在载体,甚至连由身体衍生出的服饰、姿态、位置等都成了表达文化、创生教学环境的基本要素,教师的身体超越其生物意义而成为教育的符号。师生的教学交往表现为具有涉身性特征,即教师的身体在场,如授课、讨论、答疑、指导、监考等。此过程中,超越生物性身体的教育符号性特征随同身体一起才能产生教育意义。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生物身体嵌入在互联网技术构成的实体世界里,其社会意义身体在虚拟世界的技术座架中被文本化,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的身体并不“在场”,而是以意义文本出现在师生交互空间里,此刻教师的角色却能得以近乎完美的体现,这实在是一件令人着迷的现象。早已被说过无数遍的心身关系问题在互联网语[2]境中又再度成为显学,成为“新的哲学话语下的复归”。这是现代教师必须意识到的。“身体的不在场”造成的疏离状态被虚拟技术给各感官的综合刺激而消解,这种消解的典型例证是“浸蕴体验”。翟振明指出:“所谓虚拟世界的浸蕴体验,就是一种与自然空间绝缘、在人造三维视场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