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那些玩意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5 17:46:31

点击下载

作者:梓奕荣轩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北京那些玩意儿

老北京那些玩意儿试读:

前言

Preface

都说北京人会玩儿,更会享受生活。自古以来,北京就是人文荟萃之邦。自然在这天子脚下的人们,尤其是那些达官贵人、富贾大家都是很讲究玩乐的。

作为古代的京师,那些封建帝王,以及官僚豪绅,无不穷奢极欲、争奇斗富,从而在客观上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会聚京城,进而为北京工艺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那些工艺品,不管多么高贵、精致,北京人都管它叫“玩意儿”。含义很明了,就是供人们玩儿的那些玩具、小摆设或有趣味的东西。它不仅供儿童们玩耍,而且可供为数不少的成人玩赏。

当然,那些玩意儿也是一种文化,放在今天来对照,更是一种历史文化。而文化既是一种保留,也是一种变化,保留和变化围绕着老北京手艺人手里的绝活儿,历经几个世纪,甚至千年,传承到今天,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则分散地隐藏在那些曲曲折折的胡同和规规整整的四合院里,当然也包括那些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场。

品味老北京,必然不能落下老北京的各种小玩意儿。糖人、泥人、空竹、风筝……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记忆中的灵动色彩。刺绣、脸谱、剪纸……这都是令多少外国人称绝的艺术。还有打花棍、走马灯、文玩核桃、虎头枕……如果赶上北京传统庙会,或者民间艺人的皮影戏表演,再泡一壶大碗茶,老北京的乐儿,那就全体验到了。

当然,老北京的那些玩意儿中,既有通俗的大众的耍物,也有高雅的东西。

在很多老北京人的记忆里,空竹声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声音之一。会抖空竹的人能听懂空竹转动时发出的“嗡嗡”的欢快声音,他们用两根竹杆把没有生命的“竹疙瘩”变成“精灵”。

其实,老北京有许多种跟“小人儿”有关的玩意儿,它们由于是用不同的材料做的,因而形成了各自的工艺特色。有些仅供赏玩,一些还能当作零食吃呢。一说起来,能列一长串:面人、泥人、糖人、鬃人、绢人……

这些当中,最受京城小孩们喜欢的,恐怕就是糖人了。它既能当作耍活儿,又好吃。而面人有些也可以吃,但毕竟没有糖人那么甜嘴。

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再有就是鬃人和绢人了。它们用料特殊,而且趣味各有不同,只有那些真正懂得的人才会体验到乐趣,外行人是很少有这个福了。

也有人认为作为老北京民俗玩意儿和工艺品北京鬃人京派内画鼻烟壶,带有浓厚的北京特色,可谓是北京民俗文化的见证和缩影。然而事实是,北京的民俗文化与代表工艺品,又何止这些!

不管怎么说,老北京的玩意儿中,那些通俗的受大众欢迎的东西还真不少,比如陀螺、弹球、空竹、冬虫儿、打花棍、拨浪鼓、不倒翁等这些玩意儿,大多在公园里时常都能看到,小孩子们爱玩陀螺、弹球,而老爷子们则爱玩空竹、打花棍等,大家伙儿各得其乐。

此外,除了民间那些通俗的玩意儿,还有比较上档次的高雅工艺品,比如京绣、宫灯、宫毯、牙雕、玉器、鼻烟壶、景泰蓝、紫砂壶、文玩核桃,等等。

最有名的恐怕是“京绣”所谓的“燕京八绝”之一,又名“宫廷绣”或“宫绣”,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明清时候达到鼎盛时期。在京师之地,这东西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可以说,民间那些高档的宫绣或多或少都与皇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还有鼻烟壶,也叫内画壶。这玩意儿一般以料器为原料,名贵的则用玉、水晶、玛瑙、翡翠制成。它不仅用料奢侈,最关键的和最具创意的地方在于,它竟然用极其精细的竹签制成的纤细勾头画笔,伸进鼻烟壶内,把画稿或画样临摹到壶体透明的内壁里,画的时候是反像,然后从外面看的时候,就是正常的画面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在内壁上,内容包罗万象,有书法、山水、花鸟、仕女、历史故事或传说等绘画。可以说,制作一件鼻烟壶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艺术修养,制成一个内画壶往往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制成的内画壶,造型美观别致,兼有观赏和使用价值。

再如补花,亦称“贴补”,它可是北京的名产。它大体继承了传统刺绣“堆绫”、“贴绢”等技法。远在南北朝时期,就有绢绫贴补花卉的民间手工艺品。

总而言之,老北京的玩意儿形形色色,传承了几千年,内涵丰富,一时半会儿总也说不完。

当然,这些高雅奢华的东西,早些时候大多是富贵人家,或者是贵族休闲消遣的东西,很少有平民百姓把玩。因为它们不仅工艺难得,而且材料也很罕见,自然价格昂贵,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玩得起的。

可见,从老北京的这些不同种类的玩意儿中,也能看到一些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同身份的人,玩不同的玩意儿。贵族玩高雅的,平民玩通俗的,老人玩健康的,小孩玩好看的。

编 者毛猴:用中药材做成的玩具

一说到毛猴,人们很容易想到那个大闹天宫的孙猴子,它们是动物界里活泼、有趣的精灵鬼儿。谁能把这种动物刻画出来,是很了不起的。老北京有一种手艺,居然可以用中药材刻画出栩栩如生的毛猴模样和身段。于是,它成了最具京味的一种绝活儿。

不管是谁看到这种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玩意儿,都会惊讶地赞叹,这可真是老北京的绝活。

毛猴有个外号,叫“中国蝉蜕”,官方学名叫“昆塑”,让人不知所云。蝉蜕就是知了蜕化的壳,是一味中药材。为啥这玩意儿跟爱聒噪的“知了”有关?

原来,毛猴全身都是用中药材做成的。主要中药材有两种,一是蝉蜕,一是辛夷——玉兰花的花骨朵儿。它的头部通常是用蝉蜕的头壳做的,而玉兰花的花骨朵儿则用来做毛猴的身子,最后用蝉蜕的爪子作为毛猴的四肢。这样粘贴拼凑下来,毛猴的大半部分都有蝉蜕的“基因”,因而毛猴就有了“中国蝉蜕”的外号。

毛猴

关于毛猴咋来的,倒有个传说来历。

相传,大清朝同治年间,北京宣武门外有一家药铺,店名儿叫“南仁堂”。南仁堂里有个小伙计,每天干的是配药的行当。有一天上午,这个小伙计没走神,也没配错药,只是朝窗外多看了一眼过路的“尖果儿”,就被账房老先生狠批了一顿。

小伙计很是郁闷,但又不敢顶嘴,只好忍着这口闷气。等到药店要打烊了,整理收拾的工作依然是小伙计的活儿,他开始整理蝉蜕,这些东西,尖尖的脑袋,加上细细的四肢,细看来,怎么倒像那个尖嘴猴腮的细腿账房先生呢。

小伙计一下子找到出恶气的机会了。

聪明的他灵机一动,把蝉蜕的脑袋跟四肢分别取出来,再在中间加上玉兰花的花骨朵儿,最后用白及粘起来。很快,一个怪模怪样的“毛猴”就出现在他面前了。

小伙计瞅着这个滑稽的小毛猴,开心地笑了。他可以指着这个毛猴的鼻子随便骂。谁也不知道,他骂的是那个账房先生呢。

据民间传说,这就是史上最早诞生的一只“毛猴”了。此后,别人看到这个拼贴的玩意儿,都感觉好玩儿,便有人开始模仿。没多久,这个玩意儿竟成了一个时髦的东西。

到了道光年间,北京城出了个姓汪的人,他不知从哪儿学的手艺,专门制作“毛猴”,并且在各个胡同巷子里卖。甭看这是个小玩意儿,不怎么大,但是经他的手,每只毛猴都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甚至连喜怒哀乐的表情都能表现出来。不仅如此,他还能通过毛猴,将一幕幕生动的老北京街景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惟妙惟肖,让人啧啧称奇。

因而,人们都乐意买他的货,并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猴汪”。叫着叫着,就叫成“猴王”了。外地人不知道的话,还以为是北京出了个齐天大圣呢。

据说,这个“猴王”临老的时候,为防备自己这门绝活失传,便找了个弟子,把这个手艺传授给了他。这个弟子叫钱逸凡。

师徒两人最初还算配合默契,一起协作。据说他们不仅制作“毛猴”,还用它制作了民间“七十二行”,最著名的有“推小车”、“卖冰糖葫芦”、“剃头担”等,个个形象生动有趣,招人喜爱。

不料,这个“猴王”算是看走了眼,没找对弟子。等到新中国成立,“猴王”离开人世后,这个钱逸凡不仅没有把师父的毛猴手艺发扬光大,反而丢掉了,竟改行刻车牌了。

唉,京城“毛猴”的绝活就这样一度中断了。

不过,市面上还流传着一些从前的“毛猴”,人们倒也还能看到。到了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先生,叫曹仪简。他很小就喜欢毛猴这个东西,家里买了不少。但是他发现当时没人再去制作,于是乎,这个曹先生动起了念头,凭着自己多年来对“毛猴”的观察和记忆,自己动手,开始制作起来。没承想,他做出来的毛猴,与市面上的一点不差,很快就受到人们的夸赞。

几年后,曹先生俨然成为京城里“毛猴”工艺品的高手,也是会制作毛猴的唯一的人。京城的毛猴也就跟着改姓了,人称“毛猴曹”。到20世纪80年代,他制作“毛猴”的技艺已经炉火纯青,而且门下已有了不少徒弟。到了90年代末,前后大约有200多件“毛猴”都出自他之手。

不用说,“毛猴”成了京城工艺品中的一绝。

这些毛猴表现的不仅是毛猴的动作,更多的是以猴喻人,表现北京人的生活情景。毛猴成了老曹表现“浮世绘”的手段,其中大约可分为四类。

一类表现的是传统习俗。比如“卖糖葫芦”、“拉洋车”、“娶亲”、“出殡”,等等,这些场景都是老曹自己从小到大在各个胡同里的所见所闻,所以也显得倍儿生动,弥漫着生活气息,也展现了北京人的传统生活风貌。

另一类是表现历史故事。老曹喜欢历史,他认为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间发生了无数值得铭记的故事。当然,跟毛猴最为贴切相关的,当属《沐猴而冠》。这个故事出自秦朝末年的项羽故事,《史记·项羽本纪》中讲道:“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于是,老曹就根据这个典故,制作了一件充满讽刺的作品,讽刺现实中那些衣冠楚楚、徒有其表的家伙。

另外两类,则分别表现活生生的当代生活和幽默小品。改革开放之后,首都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老曹就用毛猴来表现新时代的各种生活面貌。由此他制作了一幅《全聚德》,一群猴子聚在烤鸭店的饭桌前,大小老少围了一大桌,热闹非凡。

对于那些丑陋的世态,老曹也满怀警世的心愿。他凭借毛猴,创作了一系列幽默辛辣的作品,让人们从那些看似搞笑的场景中,获益匪浅。比如,他创作了一件名叫《一日三斋》的作品,意思跟一日三餐差不多。场景简单得不得了,只有一口钟,跟一个卧着打盹的毛猴和尚。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一日三餐饱足,何必每天还要撞钟呢?无疑,这讽刺的是那些酒囊饭袋和不做事的社会蛀虫。

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这些“毛猴”无不代表了现实中每一个人,而那些场景无不是北京人的生活面貌。

然而,就这么小小的看似普通的玩意儿,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下进入了艺术殿堂,成了国际公认的知名工艺品。

1982年,毛猴曹把自己平生的作品进行了展出。没想到一下子引起了首都美术界、工艺界的震撼,甚至还吸引了大批英、美、日、德等外国记者的采访报道。

到了1993年,毛猴曹带着自己的作品——《老墙根胡同》,参加了民间艺术展,并获得二等奖。

3年后,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为他颁发了“中国一级民间艺术家”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证书。这样的荣誉,一下子让一介民间艺人“毛猴曹”荣升为国际美术大师,身价直线飙升,老爷子简直是受宠若惊。

除了“毛猴曹”,京城里还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后生,他叫于光军。他从1986年才开始制作毛猴,甭看人家出道晚,但是于光军先生心灵手巧,如今俨然是一位名气不小的高手了。

他就曾对毛猴公开总结说:“在毛猴作品的制作中,最难的其实不是制作毛猴本身,而是制作场景中的道具。毛猴本身很小,所以他们拿的、用的、吃的、玩的就更小,只有比例合适了,才会真实。你看这些个风叶,每根都不到一毫米宽,我粘它们的时候连气儿都不能喘,因为出一点气儿就会把它们全吹跑了。就这三架小风车,足足粘了两个小时。”

果然,每个小风车上都有三个轮子,顶上贴着小红旗,跟真实的一模一样,只不过是“微缩版”的,跟一根火柴棍一般大小!更令人诧异的是,那些不到一毫米宽的风叶上,还染着三种不同的颜色。可见,整个毛猴技艺毫不亚于《核舟记》里制作那枚核舟的技艺。

至今,北京的“毛猴”在各大古玩市场到处流转。比如在琉璃厂大街上,只要走进去,随便在哪家店里,都会很容易看到这种小玩意儿。但是别看它小,却价格不菲。那可是老早的手艺,是一种充满京味的玩意儿,现在没几个人会呢。面人:馒头的“旁系”亲属

小时候,我们用泥巴捏过火车、小船,下雪的时候,还用雪堆成大大小小的雪人儿。不过,在老北京的庙会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用面团捏成的各种小人儿。在京城管它叫“面人”,也叫“面塑”。

不过,雪人跟北京的面人工艺完全不能比。雪人不过是简单的轮廓样子罢了,而北京面人是用面团做成的小人塑像,而且用各种颜料涂上不同的服饰,不仅形态各异,而且栩栩如生,简直就是小型的面团式雕塑。

也正因此,北京的面人,被洋人们赞誉为“中国的雕塑”。当然,面人也不一定光用面团,它也可以用糯米捏成。通常,它们是由三成糯米粉和七成白面掺和而成,还要添加一些蜂蜜、甘油等,这样一来,做成的面人就不容易腐裂。

面人

捏面人,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有人清楚。但是从一些古墓中出土的面制的人俑来看,这个手艺至少一千多年前就有了。

对于捏面人,其实还有一个传说,发生在三国时候,并跟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有瓜葛。

当时,西蜀的大军师诸葛亮为了后方安定,便率兵征南蛮。结果就发生了著名的七擒孟获的故事。虽说最后以胜利告终,但在这场征服蛮族的战争中,蜀国的士兵也死亡不少。当诸葛亮凯旋返回,准备要渡芦江时,江面上阴霾密布,狂风四起。

诸葛亮掐指一算知道是那些死在异邦的将士的冤魂作怪于是乎,他灵机一动,下令用面粉做成人头的形状,祭拜他们。果然,很快江面风平浪静,诸葛亮顺利渡了江。据说,这也是“馒头”的由来,同时人们也把诸葛亮拜为“捏面人”的祖师爷呢。

也可以说,面人是古代馒头的“旁系”亲戚了。

到了南宋,《东京梦华录》里就有真正捏面人的记述了:“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候,面人还能吃,因为人们把它们蒸熟了。因而那时候的人们管面人也叫“面果”。

不过,捏面人各地有各地的风格和手法。北京的面人算是出了名的,而且花样繁多。有人专门捏那些历史人物或者神佛,其中大名鼎鼎的师傅,就是名传京城的汤子博,人称“面人汤”。也有人专门捏清末民初的市井角色,以及三百六十行,这个最厉害的要数京城的郎绍安,人称“面人郎”。还有一家是专门捏小人儿和小孩儿的,这个师傅叫曹仪策,因而人称“面人曹”。

在北京城,这三家是最有名的捏面人高手。但这三家各有特点,汤子博的面人生动传神,郎绍安的面人色彩浓重,曹仪策的面人精细素雅。如今他们各有自己的弟子和传人,好歹没有让这门手艺失传。

据说,如今故宫博物院还藏有末代皇帝溥仪玩过的一些面人儿,其中就有京城的汤子博的杰作,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看来,那些面人依旧色彩鲜艳,光鲜如初。

不过,市面上流传的大都是孙悟空、黄天霸、摩登女郎等这些人物。它们好捏,也受大人小孩欢迎,销量好嘛。

据说,捏面人还是有步骤特点的。那些师傅总会说,“一印、二捏、三镶、四滚”,但是具体怎么做,大多数人都不晓得。另外,捏面人还有个说法,叫“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有趣地点出了各种不同人的拿捏要点。

至于北京的捏面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倒有一个故事,而且跟清朝的一名朝廷大官有关系呢。这个大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宰相刘罗锅!

这个刘罗锅,大家也都知道,他原名叫刘墉,因为是个驼背,被乾隆皇帝戏叫刘罗锅,人们也就跟着叫刘罗锅了。他在京城当官,但他不是北京人,他的老家在山东。

据说,刘罗锅的厨房里有位大厨师傅,也姓刘,是宰相的同族。打从刘罗锅的老爹在京城做了官,把家安在京城后,那些个管家、仆人便大多从山东老家来。有了富贵的亲戚,大家也跟着沾光。

有一年,从山东老家又来了一个亲戚,这个亲戚姓王。老家那边,人们管他叫单老王。因为他家里穷,一直没钱娶老婆,所以一直是单身汉,年纪大了,就被人们戏称为“单老王”。这年老家的庄稼遇上了洪涝灾害,年景挺惨,于是他想到了京城的亲戚——宰相府里的大厨刘师傅。

这不他就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来到了京城。

宰相府里随便安插个人是没问题的。老王投奔刘师傅而来,住在了宰相府的下房,平时也就帮着刘师傅干些厨房的杂活儿,反正有饭吃,饿不死。

一次,刘师傅蒸馒头,老王也就帮着揉馒头。没想到,老王不仅会揉馒头,而且还是个能手。他越来越有兴致了,按照平时在老家过年过节的习俗,把那些馒头一个个捏成了不同的形状,有的是蟠桃的样子,有的是木鱼的形状,有的是罗汉的样子,有的则是乌龟的形状,个个栩栩如生。连刘师傅都大开了眼界,赞不绝口。

馒头蒸好了,等到往饭桌上一端,惹得宰相府里的那些家眷们个个惊奇不已,不住地盯着那些生动有趣的馒头反复瞧,都舍不得下口。

刘罗锅也来了兴趣觉着蛮有创意的问这些是谁做的还夸了几句。刘师傅回到厨房后,跟老王一说,老王更来劲了,还想在宰相府里露一手儿。于是乎,他又弄了一些江米面、粳米面,捏成了公鸡、母猫、小丫头、大胖小子各种模样,并找来了一些染料,给它们着了一些色。等到蒸熟了后,这些彩色的玩意儿果然好看。

刘师傅把这些新玩意儿送给府里的那些内眷们,大家个个啧啧称赞。碰巧,刘罗锅也看到了,觉得那个老王还挺有能耐的。

他便把老王唤来,询问了一番,问他的手艺怎么来的。原来,老王因为家里穷,过年过节邻里亲戚串门,买不起点心那些礼物,只好用面捏成各种玩意儿,蒸熟了当作礼物,哄那些小孩子高兴玩儿。

刘罗锅指着墙上那幅八仙图,问他能不能捏成那些人物。老王没捏过,但是表示可以。老王回到下房,用心捏了好几天,终于捏成了八个神仙的样子,连他们的服饰飘带都整出来了,还上了色。

刘罗锅一看,嘿!别说,二维平面上的那些个八仙,竟成了三维立体的八仙,个个栩栩如生。刘罗锅兴奋之极,给老王出了个点子,让他把这些八仙捏得更精致些,然后拿到大街上去卖,肯定有人买,管保能赚钱。

老王先是有些怀疑,但是堂堂宰相做主,并说如果亏了,他就包了。老王便开始做了。为了使保存时间长些,他在那些面人里面加了些蜂蜜,涂上鲜艳的色彩,然后蒸熟,这样颜色就不会褪了。

老王这次捏成的八仙,个个神态不同,眉目清晰,因为加了蜂蜜,那些面人几乎透明,甚至要比象牙雕成的还要精致。

等到他拿给刘罗锅一看,刘罗锅更加赞叹不已。猛然间,他想起了过不了多久,就是“上司”乾隆皇帝的大寿了。这回送礼,别的同事送金、银、玛瑙、字、画,自己送这些面人,虽说不值几个钱,但在场面上一点也不寒碜。

他便问老王能不能把这些八仙捏得更大些。老王表示能。

于是乎,在一番辛苦后,“豪华版”的八仙出笼了。乾隆皇帝大寿那天,刘罗锅就把这八仙的面人送到了紫禁城。这份礼物,一下子引得那些大臣同事惊奇不已,连皇帝都感觉很稀奇,还以为那是象牙雕成的呢。

等到刘罗锅一说,那是用面团捏成的,乾隆帝大吃一惊,连连赞叹这个手艺太牛了。皇帝问这是谁做的,刘罗锅如实回答,是老家的一个普通乡亲做的,皇帝更是吃惊,民间竟有这等手艺。

就在这次大寿后,一位驸马要给老娘过生日,便托刘罗锅,也要做个面人八仙来。刘罗锅一回去,立马派人把这个消息通告给了那个老王。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订单,做好了,相当一年的收入了。

这下老王更加信心十足了,拿着第一桶金,在北京城大街上果敢地开起了自己的店面,专门做捏面人儿的行当。除了捏八仙,他还捏出了其他许多人物,比如西游记的师徒五人,比如三国的长耳刘备、红脸关羽和胡子拉碴的大胖子张飞,等等。他的花样越来越多,手艺也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响亮。满京城都知道有个“面人王”,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订货。

老王的生意好了,生活也跟着红火起来,后来他还娶了老婆,不再叫单老王了。到他老了的时候,他把这个手艺留给了儿孙,算是给了他们一个“铁饭碗”。一些从山东老家来的穷孩子,他也把他们收为徒弟,打那以后,捏面人的手艺就在北京城传下去了。

如今,北京的面人,在全国各省中算是最有名的了,几乎跟东北的冰雕艺术并驾齐驱了。相比之下,面人这种玩意儿更为实惠呢。风筝: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说起风筝,这个在春季的天空里频频“亮相”的玩意儿,全中国各地都有。不过老北京的风筝自有它的特色。

虽说山东是风筝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风筝的一个代表,有着风筝制作的悠久传统,但是北京的风筝,同样不输给它,它是北京人自己的品位。

不管怎么说,风筝是中国人的独到发明。

据说,在大英博物馆里展览着中国古代一些风筝,并在旁边标有一句话:“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人发明的竹蜻蜓。”竹蜻蜓,就是风筝的一种。甚至,它还高度赞誉:“风筝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可见,风筝在洋人的眼中,是多么神奇。

此外,在美国芝加哥的航空博物馆里,也有这样的标注:“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风筝

这都说明,风筝不仅是中国的发明,而且是具有顶尖技术的、跟四大发明并列在一起的发明,了不得。

当然,要说风筝的历史可就久远了。

据说,风筝来源于一位大师,这位大师就是春秋战国的墨翟,是墨家的巨子,有一大帮弟子,他也因而被尊称为墨子。墨子出身草根阶层,心灵手巧,曾用一块木头制作了一只木鸢鸟,这只木鸢鸟居然在天空中飞了整整一天才落了下来。这手艺简直神了,纯机械手工,没有凭借电力,现代发明都没那么厉害。

后来,墨子把这个独门手艺传给了另一位大师——公输班,就是大名鼎鼎的古代建筑学家鲁班。鲁班改进了技术,把木头改为竹子,并把竹子劈开,削滑溜,然后用火烤弯曲,弄成喜鹊的样子。由此到了鲁班手里,木鸢鸟就变成了“木鹊”。相传那只木鹊可以在天上飞翔三天三夜呢。

到了汉代,蔡伦发明了纸张,因而就有了用纸糊的鸢鸟,它能在天上飞,因而被人们叫做纸鸢。纸鸢就成了古代最早的风筝。

不过,据说最初纸鸢并非人们的玩具,那是为了怀念死去的亲人,每当清明时节,人们将纸鸢放到高高的天空中,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跟南方的人在清明节放莲灯意思一样。

那么,“风筝”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倒跟古代战争有关,而跟人们的戏耍没关。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刘邦跟西楚霸王项羽掀起了一场楚汉之争。当时,汉将韩信带兵围攻未央宫,便想出了个点子:利用纸鸢来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距离。

到了垓下之战项羽遭到刘邦的军队围困又是韩信出了个鬼点子,命人用牛皮做成纸鸢,然后在上面绑上竹哨,等到牛皮纸鸢放上天空,风一吹,呜呜作响,声音跟筝鸣差不多,加上汉军伴奏着笛声,唱起了楚歌,一下子勾起了楚军的思乡之情,瓦解了楚军士气,项羽由此兵败垓下。

也许由于这次韩信的意外创举,随后便有了新式风筝的玩意儿。在放风筝的时候,人们还可以听到响声,伴奏着“天籁”,多好耍。

风筝沦为人们手中的玩具,是后来的事儿。至少是到了唐宋朝,尤其是宋朝。大宋崇文贬武,懂生活,先是宋朝贵族皇室在偌大的皇宫里就扯着线头玩风筝,后来这个时髦传到宫外民间,风筝就成了人们普遍在春天踏青游耍的玩具了,而不仅仅是在清明节纪念亲人的手段了。

宋朝的人们是很会玩的,这时候,风筝已经是花样繁多了,大自然的各种动物无不成了风筝的样子,包括各种昆虫、鸟类、鱼类,甚至还有一些漂亮的几何图案,如蝴蝶、蜻蜓、蜈蚣、老鹰、燕子、鲤鱼、乌贼、乌龟、凤凰、菱形图案,等等。鱼风筝飞在天上,看起来就像是一条会飞的鱼呢。

中国的风筝,大约是从元朝传到国外去的,确切说,是从北京大都传出去的。14世纪,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大都,看到北京人在春天玩风筝,大人小孩都在玩,他从来没见过,感觉很稀奇。后来,他回国时,就把这门手艺带到了自己的国家,随后在其他各国流传。

所以说,中国的风筝是从大都——北京这块地儿走出去的,不,是“飞”出去的。

据说,在老北京,广场上空的风筝与小孩嘴里的冰糖葫芦、老人手里抖的空竹,算是春天大家必玩的玩意儿。

风筝通常大小是一米左右,不过,一些细长的如蜈蚣、龙等这些玩意儿,就可能长达好几米,甚至几十米。

老北京的风筝有好多种。从制作工艺上看,有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拍子风筝、长串风筝、拆装风筝,以及简易风筝,等等。

从造型上看,不仅有龙睛鱼、鲇鱼、蝴蝶、蜻蜓、蝙蝠、知了、苍鹰、老雕、沙燕等这些小动物,还有哪吒、刘海、八卦等这些稀奇玩意儿。

各种蝴蝶、鱼类都属于软翅风筝。蝉、鼎、脸谱,则属于拍子风筝,因为它们的造型近似于一块平板。不用说,蜈蚣造型的就属于长串风筝,不过,有些人在蜈蚣身子上安了龙头,就成了“龙头蜈蚣”,也叫“龙筝”。

其中最具京味的代表风筝,还是“大”字形状的沙燕儿,因而人们也叫京燕儿、扎燕儿。沙燕儿风筝就属于硬翅风筝。

北京南北城两端也有区别。有句俗话说:“北城黑蝴蝶,南城大扎燕”,黑蝴蝶就是指沙燕儿。而且,各种燕子还有肥瘦体型与翅膀长短的差异。仅仅用黑墨绘制的沙燕儿,人们戏称为“黑锅底”。

相传,清代大名鼎鼎的作家曹雪芹还是制作风筝的高手呢,甚至还形成了一个“曹氏风筝”的流派。曹雪芹出身富贵官宦之家,年轻时喜欢玩风筝,后来竟自己动手制作了许多种类的风筝。

曹雪芹还专门写了一部书,来研究南北方风筝制作工艺的差异,写得贼翔实,里面竟然讲了43种工艺。如果不是对风筝深入研究和制作过,他是不可能写出这么一本技术书的。

人们按照曹雪芹的设计图制作出的风筝,大的有好几丈,小的还不到一寸,但它们都能飞到天空,也不会轻易坠落。这本书提到的工艺,后来一直被北京人采用,因而形成了一个“曹氏风筝”的流派。

如今,“曹氏风筝”的传人之一——孔令民先生,对北京的沙燕儿风筝了解得很透彻,他曾表示:“每个沙燕造型都有象征意义。短小肥胖的‘雏燕’象征儿童;宽大的‘肥燕’象征男性;颀长的‘瘦燕’象征女性;‘比翼燕’则代表夫妻百年好合。”

原来,那些造型风格迥异的风筝,居然暗含这么多讲究!

老北京专门制作风筝的高手,以四大家名气最为响亮,他们分别是金忠福、哈国良、孔祥泽、马晋这四位。当然,每家的小孩儿也会整弄出自己的风筝,弄成大大小小的瓦片样子,这些简易风筝,被大人们戏称为“屁帘”,敢情瞧不起那些小屁孩们的手艺呢。

清代另外一位大剧作家孔尚任曾专门对风筝作了一首绝句诗,诗曰:

结伴儿童挎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诗写得很风趣,那些小孩子放风筝,却不见有风来,风筝飞不起来,大家个个来气了,纷纷朝着天空骂,骂老天爷咋不给力,春天来了,却还欠我们五丈高的风哩!

另外,北京至今还有一些“高端”风筝,那是宫廷风筝的流派。北京的三石斋,最早就是专给皇妃王孙们制作风筝的,后来就形成了一个宫廷流派。

可想而知,给贵族做的风筝,一点也不能马虎,这种风筝有三个特点:精、细、雅。比起民间众多的风格,它是很讲究的,竹子要阴干3年才能用,丝线必须用南方丝,颜色调配跟作画一样细心,选材和工序都相当复杂,加上图案设计严谨,简直就是艺术品。因而,三石斋风筝就成了北京风筝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代表流派。

但是,不论是宫廷派风筝,还是民间派风筝,这些风格众多的风筝都成了具有京味的玩意儿,展示着北京人的趣味爱好。

不过话说回来,前文虽说竹蜻蜓是风筝的一种,甚至连外国人都把中国竹蜻蜓当作风筝来看待。然而严格来说,尽管它们都是一种古代“飞行器”,但竹蜻蜓跟风筝却大不相同,而且,竹蜻蜓也是老北京传统的另一种儿童玩具。

可以说,竹蜻蜓应该是比风筝更早的古代一大发明。玩的时候,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一般要旋转好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

就是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到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正是根据“中国螺旋”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

从历史来看,竹蜻蜓应该至少在魏晋之前就有了。晋朝的医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这样描写竹蜻蜓:“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作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罡,能胜人也。”

这应该是古代关于竹蜻蜓的最早记载了。可以说,这个玩意儿上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孩子手中的玩具。

后来这玩意儿通过贸易传到了欧洲。据说,在欧洲15世纪的一幅圣母圣子像中,竟出现了中国竹蜻蜓的形象。

但在日本,传统上人们认为是江户时代的平贺源内发明的竹蜻蜓,但20世纪下半叶在奈良平成宫遗址出土了8世纪用木头和羽毛制作的竹蜻蜓文物。由此可见,日本的竹蜻蜓,很大可能就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正是中国的竹蜻蜓,启发了欧洲人的思路,被誉为“航空之父”的英国人乔治·凯利一辈子都对竹蜻蜓着迷。他的第一项航空研究就是在1796年仿制和改造了“竹蜻蜓”,并由此悟出螺旋桨的一些工作原理。他的研究推动了飞机研制的进程,并为西方的设计师带来了研制直升机的灵感。

北京传统的竹蜻蜓大都是木头做的,要么就是竹片做的,不像今天大多是塑料做的。它的外形呈T字形,横的一片像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子,用两手搓转这一根竹棍子,竹蜻蜓便会旋转飞上天,当升力减弱时才落到地面。

那么,竹蜻蜓为什么能飞到天上呢?许多人都会玩,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其中的奥秘。

古人是模仿蜻蜓展翅飞翔的样子,从而发明了这个玩具。竹蜻蜓的叶片和水平旋转面之间,就像蜻蜓的翅膀一样,有一个倾角。

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着叶片的倾斜角而改变,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

另外,竹蜻蜓的叶片和旋转面也保持一个倾角,所以当我们用手旋转竹蜻蜓时,它会得到空气的反作用推力而向上飞出。

翼面的阻力面积愈大,作用力愈大,因而反作用力造成的浮力也就愈大,竹蜻蜓就飞得愈高。但是人们发现阻力面积愈大,所需的旋转力愈大,因此,在实际竹蜻蜓的操作中并不实用,可能需要在力与角度面积中找出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让竹蜻蜓玩起来省力好操作,又飞得高。

总归一句话,不管是风筝,还是竹蜻蜓,都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发明,虽然属于传统的娱乐玩具,却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如今一到春天,整个北京城,到处都能看到天上飞翔的风筝,大街上也有不少竹蜻蜓的影子。皮影:来自陕西的皮影戏

2008年,不仅是中国奥运年,也是老北京皮影值得纪念的年份。因为这一年的6月8号,老北京皮影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在这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北京的传统皮影戏——《樊梨花》正式演出,热闹非凡。

皮影戏是老北京的一门独特的戏曲艺术。北京的皮影戏,也叫“驴皮影”,由此可知,老北京的皮影是用驴皮做的。没有那些个精致细腻的皮影,皮影戏就上演不了。老北京皮影,同样是别具风味的艺术品。

要说皮影戏,它也叫“影子戏”或“灯影戏”,其实是中国“傀儡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受人们暗中操纵的小种戏曲。

皮影

它与同为傀儡戏的布袋木偶、提线木偶不同的是,它的材料用的不是木偶,而是兽皮或纸板。将一些如牛、羊、马、骡、驴等的皮或纸板剪成人物角色剪影,而后细致雕刻、缝缀,并涂上色彩,这样就成了演戏用的皮影人了。

表演的时候,艺人们在幕后操纵,通常一个人可以同时操纵和控制三四个皮影的动作。这些皮影则在灯光下,隔着亮布,通过精彩的动作,配上艺人们的配音,以及伴奏音乐,一场传统皮影戏就开演了。

在老北京,皮影戏叫“驴皮影”,是因为北京人喜欢用驴皮制作皮影的缘故吧。每年春节庙会期间,总会上演各种皮影戏。大人看历史,品味道;小孩则看稀奇,瞧人影儿。

说起来,这种影子戏算是今天影视的“鼻祖”了,它们同样是在幕布上展示身影和故事。不同的是,皮影戏是戏剧,需要唱腔,而电影则是普通的对白而已。

不过,有一点得提醒一下,皮影戏最早并非是从北京诞生的,而是发明于陕西。陕西是皮影的发源地。

至于皮影是怎么诞生的,还有个古老的传说呢。这个传说跟汉武帝刘彻有关。

汉朝的京城在陕西咸阳,汉武帝一生文韬武略,很是强悍,开创了大汉盛世。不过不幸的是,他的爱妃李夫人因为一场疾病,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汉武帝受到打击,郁郁寡欢,茶饭不思,神思恍惚,连朝政工作都懒得理。

大臣们个个都为此着急。

汉武帝崇信方士召请李少翁让他招来李夫人的魂希望能见一面。

这个李少翁倒也敢接受这个命令说时辰未到过几天吧某天出门,他在街上碰见一个孩子拿着布娃娃耍,倒映在地上的影子,不仅清晰,而且栩栩如生。这一下子触动了李少翁的灵感,回到家,他用棉帛剪成李夫人模样身段,然后涂上服饰色彩,最后在手脚处安上可以活动的木杆。

到了晚上他设置了帷幕点上蜡烛然后恭请汉武帝前来让皇帝坐在帐中静静观看,不许前去触摸。

在摇晃的烛影下,汉武帝果然看到了久违的李夫人的身影,依旧那么熟悉,仿佛翩然而来。汉武帝大为欣喜,不觉喃喃说:“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接着,那个身影消失了,汉武帝不觉怅然若失,写下了一篇动人的《李夫人赋》来祭吊她。

其实,这都是那个方士搞的鬼。他用皮影的把戏,让皇帝动情了一回罢了。

没想到,这次小把戏竟成了以后陕西皮影的渊源。若干年后,陕西出现了真正的皮影戏,那时候是用羊皮剪的,因而也叫“羊皮戏”。人们俗称为“人头戏”,或“影子戏”。

接着,陕西的皮影戏传到了整个西北地区。到了大约明代,西北的皮影戏从兰州和华亭,先是传到了河北的涿州,后传到京西,及至北郊的乡村,最后从这些乡村流传到了北京城内,进而形成了东城派和西城派两大派别。

东城派以滦州戏为头儿,西城派则以涿州戏为主。不过在西城中,也有东城派的皮影班子。西城有个毛家湾,皮影班子众多,其中的和顺社是西城派,其余的都是东城派了。可见,东城派的实力强大,西城派有些被挤兑的危险哩。

这是啥原因呢?关键是,西城派没有自己的底本,演出时,那些皮影人全是古装。而东城派就不同了,人家不仅有底本,而且除了古装,还有时装,因而大受欢迎。

然而,东城派也只是风光一时罢了,到如今,北京城的皮影仅存西城派了。

要说北京的西城派皮影,差不多是在明朝正德年间形成的。到了19世纪清朝晚期,西城派发展为五代传承,分别是路德成的祥顺影戏班、路福元的福顺影戏班、路耀光的德顺影戏班、以路景达为代表的另一德顺影戏班,以及路海、路宝两兄弟的皮影班。

西城派在表演皮影时,用的是西北的“碗碗腔”和“老虎调”。因为一些佛戏和神话戏中时常有观世音菩萨坐在蒲团中,念着台词,警醒世人,因而,人们又管它叫“蒲团影”。于是,这也成了西城派的一个特色。

当然,皮影戏这种小种戏剧纯属民间戏,只受到很少普通老百姓的欢迎,似乎难登大雅之堂。皇室宫廷最开始还不屑一顾,但渐渐地被这种傀儡戏感染,最终皮影戏进入了宫廷。据说,康熙年间,礼亲王府里有八个五品大臣,专门管理皮影戏呢。

到了嘉庆年间,逢年过节的,许多王公大臣还特意召那些民间皮影班子进自己的府邸前来演出,可见皮影戏红火、时髦得不得了。

清朝时候,北京的皮影戏到达辉煌期。北京城出了许多皮影艺人,而且是子承父业,代代家传。那时候,许多王府豪门,甚至乡绅大户,都纷纷邀请名师制作皮影人,甚至蓄养皮影班子,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以至于,北京城内外,大大小小的皮影班子数也数不清,险些都挤兑了那些正统的京剧、徽剧、昆曲哩。

不过,北京的皮影虽说有过辉煌,但也一度遭受过“封杀”。清末,有些地方官担心晚上皮影戏的场所容易引起聚众叛乱,因而禁演皮影戏。更不幸的是,皮影戏还被白莲教牵连。

当时,白莲教以反清复明为旗号,聚众造反,他们拥有一些神奇的异端法术,其中一项就是在纸人纸马上洒上人血,就能使其变活,并受他们随意驱使,跟朝廷作对。于是这些纸人纸马就成了白莲教的作战士兵,而且绵绵不绝。

这下,那些不明事理的官员,看皮影戏中也有纸人纸马,便以为白莲教是皮影班子搞的鬼。于是,那些影艺人被官府以“玄灯匪”的罪名四处搜捕,一些皮影艺人遭到冤枉关押。许多皮影艺人不得不逃亡,甚至连大名鼎鼎的艺人路广才也逃亡到了昌平,最后竟然在山中被活活饿死。这场劫难,对北京皮影戏的打击非常严重。

到了道光年间,白莲教平息了,北京城的皮影戏这才慢慢恢复开来。没多久,河北滦州的皮影班子进京,沉寂多年的皮影戏一下子又受到追捧。由于是从东而来,并在东四牌楼一带驻扎,所以被称为“东派”。

然而,到了民国,日本鬼子闯进北京,战乱频繁,人们生活都没有保障,谁还有心思看戏呢,皮影艺人自然也没心思演戏了。北京的皮影戏行业很快凄惨凋谢,一蹶不振。

不过,那些皮影老玩意儿却保存得好好的,“流落”在各大古玩市场中。

它们显示着高超的工艺水准。比如牛皮做的皮影,首先得炮制,可分为两种,一是“净皮”,一是“灰皮”。净皮的要求更高些,需要放在净水中浸泡两三天,然后用刀刮制,去掉毛发、肉渣、里皮,直到牛皮变薄,变光滑,最后阴干。

牛皮炮制好,才能雕刻皮影人,也就是那些角色。这可是真正的精雕细刻!光刀具就需要十几把,甚至多达三十把,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比现在医院的手术刀还讲究呢。一副皮影人,从雕刻、上色,到描绘花纹图案,等等,需要个把月才能完成。

据说,这些艺人雕刻皮影时,有个口诀: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当然,外行的人读了也不懂,都是术语。

那些栩栩如生的北京皮影儿,作为从前的皮影戏的核心道具,却成为今天人们眼中的艺术品,它本身高超的工艺,在不断地被人们欣赏和赞叹。陀螺:越抽打,越欢实

谁都知道,陀螺一直是中国孩子们的流行娱乐玩具之一。

只要用鞭子一抽,它就能迅速地在地上转起来。据说,老北京的空竹就是根据传统的陀螺改进的。不同的是,空竹在空中旋转,而陀螺是在地上打转。

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朝代,陀螺有着许多叫法,甚至是外号。北方有些地方叫它为“冰尜”,或者俗称为“打老牛”。有些关中孩子叫它为“打猴”,因为民间许多耍猴的艺人喜欢对猴子抽打鞭子,于是孩子们便戏称“打陀螺”为“打猴”。河南中原一带则称它为“的喽”。而闽南一些地方则管它叫“干乐”。

总之,陀螺的外号众多,各个地方都有自己有趣的叫法。

老北京的陀螺游戏,历史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大约在明代时,抽陀螺就已经在整个北京城流行了。明代的一本《帝京景物略》书中,就提到一首民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