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5 17:58:50

点击下载

作者:《中华年俗文化》编辑部

出版社: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福

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福试读:

前言

“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年贴“福”字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梦粱录》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所谓“春牌”说的就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贴“福”字只是形式,表达祝福和祈福才是“福”文化的。表达祝福是对别人的一种美好祝愿,祈福则是对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虽然对象和受者不同,但祝与祈的内容却高度一致,我们的先辈们以高度精练的语言为其做出了完美的概括——“福、禄、寿、喜、财”。

为何是这五个字代表祈福的核心内容?“福”字为何处于第一位?

其实只需稍加思考,便会发现“福”与其他四字的不同,“禄、寿、喜、财”都是比较具象的,即使没有具体的形状,我们也能非常容易地理解其包含的意思。但“福”不同,从来没有人给“福”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它是抽象的,或者说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福”可以说是包含着“禄、寿、喜、财”的,因而它被放在第一位。“福”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人生观不

同、价值观不同,对“福”的理解也就不同。我们只能从一些相同的方面来阐释“福”:所有人都要吃饭,因而“丰衣足食”是福;大多数人都渴求长寿,因而“长寿”是福;人们都生活在物质社会中,因而“富贵”是福;人们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因而“康宁”是福;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人丁兴旺,因而“多子”是福……

从学术方面来看,“福”文化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福”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华。先贤们留给我们的“福”文化,包含了他们对世界、宇宙的理解和思考。纵观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一个“福”字蕴涵了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先人们持之以恒地为之拼搏努力和奋斗。

本书对民间祈福纳福习惯,民间认为可以带来福气的宝物,纳福的文化内涵及注意事项,福运和住宅的依存关系等诸多方面予以层层讲析,内容详尽,通俗易懂,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份较全面的传统福文化生活参考,适合对福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禀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力求达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由于中华民俗文化绵延千年,博大精深,而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第一章中国福文化起源与释义福文化起源丰衣足食是人生第一福

吃饭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穿衣使人温暖荣耀,因而丰衣足食可以说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第一等要事。衣食不能得到满足,不啻世间第一大不幸。

衣食的定义并非只是绫罗绸缎和口腹之欲,这只是最基本的“衣食”定义,是保证一个人在肉体上能生存下去和在社会中立足的基本条件。对这些东西,文人雅士总是羞于启齿。自诩清高的雅人们总是不愿沾染半点儿人世间的烟火气,贵人们总是高谈阔论誓以建设国家、改变世界为己任。殊不知,若无衣食可能连空谈的力气都没有了。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发展中,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民以食为天。古代政治家反复强调的“农本”“贵粟”思想,就是表明解决吃饭问题是治国的头等大事。在封建社会,老百姓常衣食匮乏,因而把丰衣足食作为生活中最大的福气。“丰衣足食”最初在《盐铁论》中出现,也是为鼓励民众生产而提出来的。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丰衣足食都是人们对生活状态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从古到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幸福一直都是人们不懈的追求,物质财富在人们的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把“丰衣足食”作为人之首福也就理所当然了。寿比南山是齐家之福

人生在世,离了衣食等物质基础便不能生存,没有别人认可的社会地位也算不上什么福气,那么,若是以上两方面都满足要求了,就一定有福气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古往今来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极力追求却不得其法的问题——寿命。诚然,每天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出门便是高车驷马,一路受人敬仰,让人艳羡,若一不小心“中道崩殂”,那终究也是谈不上什么福气的。鉴于此,福便有了它另一重含义:长寿。“寿比南山”就成了人们对福的向往的一种表现形式。“寿比南山”出自《诗经》“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由于年代久远,“南山”到底指的是什么山,历来是众说纷纭。说其为秦岭终南山的有之,说南岳衡山的有之,说祁连山的有之,说海南鳌山的亦有之,还有人说是佛教用语。不过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而《诗经》为先秦时期的作品,因而此说法靠不住。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南山”即是指终南山,终南山为秦岭主脉,地处西安城南,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所青睐,还得了一个“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要说这寿之福与它没关系,估计谁都不信。

古人讲究“天命”,而人就是上天的造化,其寿命当然也是“天命”的一部分,从出生到成长再到寿终正寝,追求长寿是中国人“天命”意识之中的具体体现。人世间如此美好,倾尽一生时间也不能知其一二,每个人都渴望能圆满地度过一生,完成上天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够在每人都只有一次的生命当中尽量度过更多的岁月,也确实是一种福气!平安为福之根本

中国老百姓在逢年过节时,都喜欢在家里贴个“福”字,因为“福佑平安”,以此祈愿新年平安,岁岁平安。贴春联的年俗延续到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了些新变化,比如贴春联的地方已从家门窗户扩展到了汽车的前后窗上,甚至车轮上。春节期间,可以处处看见贴着春联的汽车。联语大都与祈求行车平安、保驾驶吉祥有关,成为别具特色的汽车春联。可以说,平安二字寄托了中国老百姓的良好愿望,平安是福即是中国老百姓内心最切实的表达。

平安是福,语出《庄子》中的“平则福”。可见,从远古开始,平安就一直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强烈诉求。人们也一直在说“平安是福”,然而,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平安是福”也一直只是我们挂在嘴边却抛在脑后的一句口头禅。没有经历过一番人生大起大落的人,可能不能深切体味。

唐代诗人岑参写道:“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无论是显贵还是卑微,无论是政要还是平民,无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对每一个人来说,平安都是最渴望的,也是最难得的。但人们在平时并不能强烈地感觉到平安的存在,因为这两个字看起来极其普通,只有当失去它时,人们才会感觉到它的珍贵。

人们常把平安与健康相联,从健康角度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只有健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享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只有在平安的环境里,生活才能安定,才能幸福,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试想,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即便锦衣玉食,又何曾给人带去过幸福的感受呢?

平安是福,简简单单四个字,却饱含了沉甸甸的人生感悟。人的一生只有平安,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享受生活。只有在平安的环境里,才能享受幸福。因此,说平安是福的根本,一点也不为过。俭能让福更长久

人生福禄与否,冥冥中也许都有定数。珍惜福分的人,福常有余;暴殄天物的人,福常不足。所以老子警示后人要时时记得以俭为宝贝:不只是生活中应该懂得节俭的道理,而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应该懂得节俭,这样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吃喝上节俭,可以养护脾胃;在嗜好上节俭,可以集中精力;在语言上节俭,可以调养气息;在应酬上节俭,可以养身安神;在思虑上节俭,可以少生烦恼;在欲求上节俭,可以清心养德。凡事俭省一分,便增益一分。这虽然是持身之道,也不失为处世之道。

身在福中要知福。要清楚知道自己现在过的这种不愁衣食的生活,是一种难得的福分。不要小看这福分,更不要浪费这福分。一方面要知足,一方面仍要尽量节俭。这样才不会养成奢靡放荡的习性,将来若是遇到困难才能有足够的准备去应付。

俗话说:“多在有日思无日,别到无时思有时。”那些经历过艰苦的人,尽管现在生活富裕,仍念念不忘过去的艰苦日子。也只有这样,做人才会知足,才会安分安心,才会不敢松懈地继续努力,也才可以保障既有的财富充盈。

旧时,许多长辈告诫子女们说:“老天爷给每个人安排了一定的福分。如果你小时候把福分享用光了,老的时候就会穷苦。”这句教诲对今天的每个人都适用。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福分,慢慢享用,不要挥霍。“宁吃少来苦,不受老来贫。”年轻时候苦一点,年纪大的时候,就多一点享福的可能。福义趣闻“福”与“富”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汉字中最初并没有“富”字而只有“福”,“福”左部为“示”,古义为祈祷、祭祀,右部为“畐”,表示容器,因而“福”最初即是与祭祀相关的物品,祭祀、祈祷,即是为了求好运,而丰厚的物品又是财富的象征,这便是“福”最初的涵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逐渐抽象起来,其表义也精确,“福”的两重含义逐渐演化成为两个汉字——“福”和“富”,其中“福”代表好运,“富”代表财物丰厚。虽说是兄弟分家了,但血脉犹在,“福”“富”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点从古人对它们的解释中便可窥见端倪。“福”和“富”一个表抽象,一个表具象,在解释抽象的“福”时,古人经常用具象“富”作比。汉代的刘熙在其著作《释名》中说:“福,富也。”《礼记》中也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什么东西都有了,当然就是富。而《礼记》的另一篇《郊特牲》中却说:“富也者,福也。”可见,“福”与“富”在多数情况下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福中有富,富是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福和富在生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福”是万事吉顺的统称,每逢年节,或是重大的庆典活动,与“福”有关的各种事物便都出现了,而其中最受大家喜欢,也为文人墨客所青睐的便非对联莫属。说到有关“福”的对联,必须提到山东曲阜孔庙大门上的楹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该对联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崇敬孔子而题的,其中的“章”字竖划加长,意为“文章通天”;“富”字头上没点,意为“富贵无头”,其高度评价和美好寓意不言而喻。“福”与“富”都有“畐”部,古人常说,福与富都有“一口田”,人有了田便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无忧,衣食自得,福气当然也就来了,因而有“一口田,福禄全”的说法。现在我们知道,所谓的“一口田”并非是先贤造字时埋下的伏笔,而是随着文字的演变而产生的;至于两字所共有的“畐”部,既然知道了“富”是由“福”变化而来,那有相同的部分也就很正常了。但无论如何,古人总是在用自己的才智向我们说明“福”与“富”之间的必然联系,不仅在字体和文化传承上关系密切,真正的福气又哪能离得了财富的支撑呢?“福”与“祸”真的相依吗“福”与“祸”是一对反义词,二者都从“示”部,表这两个都是通过占卜而来的,是古人对于命运的两种理解,“福”是理想命运的表现,而“祸”则是不祥命运的表现。《荀子·劝学》中说:“福莫长于无祸。”没有灾祸,平平安安即是莫大的福分了,这是早期人们对“福”“祸”关系的一种理解。而老子对此二者的关系做出的评价更加深刻,《道德经》中说:“知足者富”“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此二句不仅告诉众人如何获得“福”,还将“福”与“祸”的辩证关系分析得极为透彻。

既然“福”与“祸”有关系,那就一定有办法趋福避祸,那么,古人在这方面又是怎么做的呢?

汉代的刘向告诉我们:“祸因贪婪而产生,福通过自我节制而来。”(《说苑》:祸生于欲得,福生于自禁。)

班固说:“福祸都有根源,只要保护好福的根据,斩断祸的源头,便可长久地享福了。”(《汉书·枚乘传》: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自何来?)想法非常好,但不太具体。

晋代葛洪在炼丹之余告诉我们:“清正廉洁,可以使福聚集,奢侈无度将招致祸害。”(《抱朴子》:清者,福之所集也;奢者,祸之所赴也。)这也算是为我们趋福避祸提出了具体的办法。

以直谏著称于世的魏征说:“福祸并无定数,都是人们自作自受,你不做坏事,就不会招来灾祸。”(《十渐不克终疏》:福祸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这为人们点明“福”与“祸”的本质,即人自身所想、所为。福气和灾祸都不会凭空产生,无论善果还是恶果,都是之前所作所为产生的。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当事人本身。

最后,我们还要说一说“福”与“祸”的量的关系,古人常讲“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给人的感觉好像这世间坏事总要比好事多,事实当真如此吗?其实未必。

人们通常在遇到一件“福”事之后,便不自觉地在心理上将“福”的标准提高一些,因而,即使是“双至”的福,也未必都能产生强烈的幸福感,更何况这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相应地,人们在遇到一件“祸”事后,便会惶恐不安,情绪激动,一阵手忙脚乱过后,该来的、不该来的“祸”全来了。因而,还是应多听先贤所言,多行善,少作恶,从源头(自身)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将相依的“福祸”拆开来,达到“趋福避祸”的效果。“福”在古代有哪些同义字“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汉字中最好的一个字,根据“好事不嫌多”的原则,其同义字当然也少不了。要弄清楚“福”有多少同义字,得先剖析一下“福”的结构,“福”从“示”部,《说文解字》对“示”解释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由此可见,一切与祭祀、祈祷、占卜等宗教活动有关的字皆为“示”部,“福”自然也不能例外,因而“福”最初的含义也就脱离不了上述几种活动。以此为基础,我们来看一下从古到今都有哪些字与“福”同义。

祜:福也。《尔雅》释义:厚也。疏言:祜者,福厚也。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宋代的徐铉注说:五礼莫重于祭。

禧:礼吉也,幸福、吉祥之意。国人新年问候时常说:恭贺新禧,即是祝福。

:以真受福也,即以至诚至真感动上天,而获得福佑和祥瑞。

禄:福也。《广韵》释义:善也。《笺》曰:当担负天之多福。

祯:祥也,有福义。

褫:福也。《尔雅》释义:福也。汉代的张衡曾在《东京赋》中讲:祈褫禳灾,意为祈福祛祸。

祥:福也。《礼记》:是谓大祥。《尚书》讲:袭于休祥。意为吉利,有福运。

佑:助也,特指上天或神灵相助。《周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褆:安福也。《正韵》释义:福也安也。

祈:求福。《尚书》曰:祈天永命。

祷:告事求福,向上天或神灵祝告祈福。汉代郑玄说:求福曰祷。

:会福祭也,为消灾除病而举行的祭祀。《周礼》曰:掌以时招梗襘禳之事,以除疾殃。消除了灾祸,福自然就来了。

祚:福也。《正韵》释义:福也,禄也,位也。汉代郑玄说:长予福祚,至于子孙。古代祚、酢、胙三字互通,均与祭祀相关。

祉:福也。《诗经》:既受多祉。《周易》:以祉元吉。意为以此获得福泽,非常吉祥。宋代徐铉注讲:祉之言止也,福所止不移也。

汉语中还有许多与“福”相关的字,由于所用频率不高,不再一一列举。古人对“福”极为重视,对与其相关的文化的构造也极为仔细,形式不同的祭祀、祈祷、占卜等都有其独立的名称,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福”文化悠久的历史传承。通过对文字的研究,我们对“福”文化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福”与“蝠”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大量的同义字,还有许多谐音字,这为阅读增添了许多趣味性。我们先来谈一下谐音字。

人们很早便开始用谐音字,最初可见于古籍当中的通假字,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古代文字数量有限,有些字、词可以发音却没有相应的字,因而在需要用到的时候,便只能用谐音字来代替。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人们再见到时便会不自觉地在心里对他们有个评判,如与“死”读音相近的便不受大家喜爱,与“发”相近的便受到热捧。福文化历史悠久,与“福”读音相同或者相似的字自然备受青睐,那么古人是怎么把“福”与“蝠”联系起来的呢?“福”是个抽象的东西,虽然早在甲骨文时期就有了“福”字,但它的文字形式却并不能告诉大家它究竟是什么样的。于是,人们便想到用一个形象的谐音字来代表“福”,这样,人们想到“福”时,脑海中便会出现一个具体的形象,最好还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这样,人们在生活中便能经常遇到“福”。刚开始,可能经常用的谐音字非常多,随着实践发展,人们逐渐认可将蝙蝠的“蝠”作为抽象的“福”在具象世界的“代言人”,因而我们常在各种与福相关的画作或者艺术品上见到蝙蝠的身影。

蝙蝠在中国传统中是福气、长寿、吉祥的象征。

首先,从生活习性上来说,蝙蝠休息时都是倒挂着的,这就是“福到”的象征,许多传统的祠堂、庙宇等一般都设计有方便蝙蝠居住的设施,使其栖身其中,意为“福临门”。

其次,古人认为蝙蝠是长寿的动物,据说长寿的蝙蝠能活到一千岁,此时它们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变得全身雪白,头部很重,所以睡觉时只能倒挂着睡,而那些年轻的蝙蝠也纷纷效仿,于是所有蝙蝠都在睡觉时头下脚上;还有一些古人认为,将蝙蝠风干磨成粉吃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葛洪就曾在《抱朴子》中说: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蝙蝠能不能活一千岁我们不得而知,许多服食过此物的人也并没有记载寿命很长的。不过无论如何,蝙蝠确实是长寿的象征。

受到祖先的影响,我们现在仍将蝙蝠视为一种吉祥的动物,其形象频频出现在各种建筑、装饰品和工艺品上,2002年福建省第十二届省运会的吉祥物就是蝙蝠“福福”。此外,蝙蝠在艺术品种还经常与竹一起出现,象征“祝福”之意。与“福”字相关的俗语你知道多少

中国人对“福”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情,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希望能有“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便出现了大量与“福”相关的俗语。比如,人们把长得富态的人的相貌称为“福相”,把带来成功或者好事的地方称为“福地”,把能享受到快乐的机会称为“福分”,若能看到美好的景物或者美女就大饱“眼福”了,吃到好吃的东西就有“口福”,认识美女或者帅哥会被称为“艳福”不浅,来到富贵积善的人家叫作来到“福门”,做事情顺利是有“福气”,在做事过程中总是有好运气的人是“福将”,而其他人则被认为是“托了‘福将’的福”,因此,“福”虽说起来抽象,但并不脱离生活,它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语言中的,在许多事物上都能看到“福”的影子。

国人热衷于“福”,对于祈福求福也是用心良苦。就看与“福”相关的俗语吧,多数都是表示吉祥的,如福禄双全、福慧双修、福地洞天、福寿康宁、福寿绵绵、福寿年高等等;有表示对“福”的态度的,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也有一些表现了古人对“福”的辩证思考,如“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此类俗语数量众多,其中最受人们青睐的当属表示吉祥、祈福一类的。

让我们举例来说一下,第一个——洪福齐天,洪福即是大福之意,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福气极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与天都平齐了。古人将天看作宇宙的边界,这齐天的洪福可谓是世间最大了!因此,人们在祝福或者恭维别人时经常说一句:洪福齐天。这个词不仅在口语中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也频频露面。元曲《抱妆盒》中就有:“若不是万岁洪福齐天,怎能够这等百灵咸助呐。”《西游记》中也说过:“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就连鲁迅先生在感叹自己没得天花时也说:“我居然逃过了这一关,真是洪福齐天,就是每年开一次庆祝会也不算过分。”(《集外集拾遗·我的种痘》)

还有一个是“福至心灵”,现在虽然只是偶尔听到,在古时候,这可是使用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儿。福至心灵的意思是福气来了,人的心窍也开了,心思都显得灵巧了。形容人遇到适当时机时思路灵活、举措得当。李嘉宝在《官场现形记》中梅仁高中举人时说道:“自古道:‘福至心灵’,三场完毕,没有出岔子,等到出榜,居然高高的中了。”而钱钟书先生也在《围城》中说:“请客前一天,她福至心灵,想出一个两面兼顾的态度,表示有好多人发狂地爱过自己,但是自己并未爱过谁,所以这一次还是初恋。”及至近代,慈禧太后更命人以民间吉祥图为蓝本绘制《福至心灵图》,让抽象化为形象,堪为一大创举。“福”字俗语数量多,涵盖的范围也广,表现了先辈们对“福”的不懈追求,我们在理解其吉祥含义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其背后所包含的最原始的动机。“福”字酒令,喝酒时也能祈福

能与源远流长的“福”相媲美的是酒文化,而中国酒文化当中的酒令,使得中国的酒文化有些与众不同。我们先来补充一点酒令的小知识。

现在,一说到酒令我们都能想象到一个热烈的场面,大家酒到正酣时,高声行令、推杯换盏,一派热闹景象。不过酒令刚出现时的情形可并非如此,因为酒令是作为酒宴中维护礼法的条规出现的,其最初作用是为了使大家在喝酒时保持君子风度。后来,大家发现喝酒时还试图维持所谓的君子风度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于是酒令便逐渐演变成了佐酒助兴、调节气氛的娱乐方法了。

与国外的酒文化相比,我们的酒令有点特殊,但其中还有更特殊的一类——福字酒令,正是这特殊的“福字酒令”将“福”与“酒”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三种“福”字酒令——福寿诗令、全福如意令和福字酒底。

福寿诗令是出现比较早的一种口头文字类的福字酒令,在饮酒时,每人要吟诗一首,并在诗中嵌入“福”“寿”二字,同宴者按照次序轮流说。初时规则为达到要求的喝一杯酒,众人认为说得好,再喝一杯;后来,粮食多了,酒也多了,便改为说不出来,或者不符合要求的,罚酒一杯。现录清代“福寿酒令”一首:

一杯美酒饮何难,满面春风带笑颜。

今日劝君须饮尽,福如东海寿如山。

另有一种福字酒令名为全福如意令,是一种骰子类酒令,有福禄寿令、福禄寿考令等多种形式,以“福禄寿令”为例,其行令方法为:每人面前放三杯酒分别代表福、禄、寿,六枚骰子,规定四为“禄”,五为“福”,六为“寿”,掷骰子一次,若福禄寿俱全,则三杯酒免去不喝,交由下家投掷;若四、五、六不全,即表示福、禄、寿不全,就需要补,缺少什么便喝什么酒。比如,掷完骰子后发现没有五,即是没有“福”,便喝掉代表“福”的那杯酒,也就算是补全了。

还有一种常用的福字酒令称为酒底。以前,人们在喝酒时会喝光杯中酒向在座的其他人亮底,之后按照要求完成全部酒令,就是酒底。一般“福”字酒底要求参加宴席的人说一句与“福”相关的语句作为酒底。常见的福字酒底有七言、五言、四言、二字四种。

其中七言的福字酒底常用的有:福如晓日腾云起、福地安居福自多、百福迎祥玉作杯、春满乾坤福满门、满门天赐平安福等等。

五言的福字酒底有:五福来四海、万福聚今年、五福萃华门、福共海天长、三阳迎五福、福来祥瑞天等等。

四言的福字酒底主要有:神官赐福、福禄善庆、福如东海、福慧双修、福星高照、洪福齐天、万福攸同、五福临门、天申五福、无量寿福等等。

二字福字酒底有:福源、福德、福地、福田、福寿、福喜、福星、天福、纳福、增福、万福、种福、金福、福到、全福、多福、得福、来福等等。祈福格言与福歌与“福”相关的格言有哪些

人们总在求福,而对于福的理解,大家却各有不同,即使是古代的诸多贤者,对于福的解读也并不相同,因此便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与福有关的格言。

清代的金缨在《格言联璧》中说: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著述行世谓之福,有聪明浑厚之见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无疾病缠身谓之福,无尘俗撄心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年谓之福,有多闻直谏之友谓之福。

清代的郑板桥有两句名言盛行于世,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难得糊涂”,其次便是“吃亏是福”,这是古人一种追求福的境界。

古人认为“福无处不在”,需要去发现。他们还认为人的“福”有多少、厚薄之分,但福之厚薄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便有了“厚福与薄福,事在人为”的说法。

明代陈继儒在他的著述《安得长者言》中说:吾本薄福人,宜行厚德事;吾本薄德人,宜行惜福事。这里面讲述了一个厚福与薄福相互转化的关键——德,古人认为有德之人必有厚福,而有福之人就必须要惜福,惜福的最佳方式不外乎积德。

因而,就有人说:行善积德是真正的福源。

做人无成心,便降福气。意思是说人不能偏执,没有偏执和成见,福气自然降临。

执拗者福轻,圆通之人福厚。这是指偏执、顽固的人福分浅薄,圆融、随和之人福泽深厚。

谦抑盈满足福祸关。这是说谦虚自抑,还是骄傲自满,是一个人福与祸的转折点。

饱肥衣暖,不知节者损福。这是警告生活优越的人应该知道节制。

莫把真心空计较,未有大德享百福。这是告诫人们少些计较,多些宽容,福气自然就来了。

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都以为乃享福之地。为官的宗旨便是为人民服务,造福一方百姓,由此可见,一个清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多大的德啊,如此大德,其带来的福泽必定深厚;而那些以为做官是为享福的,只图一时福厚却不积德,从而使得厚福与薄福转变,其结果又将如何,实在是耐人寻味。怎样才能做到知福享福

清代著名养生学家石成金先生作《知福歌》,其全文如下:人生尽受福,何苦不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保暖就是福。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

读罢此文,人们或许就更懂得,原来“知福”的核心就在于“知足”,这是石成金先生的新发现吗?其实古人早就看透了,光武帝刘秀就曾讲:“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而大诗人李白也说:“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由此可见,古人对于“知足”早就有极其深刻的认识了。

明代有个人叫胡九韶,他是江西金溪人,是崇仁学派创始人吴与弼的弟子,据说是一个擅长发现福的人。胡九韶一生清贫,却安贫乐道,认为自己一家人都非常有福气,每天下午都焚香磕头,极为虔诚地向上天祷告,感谢上天又赐给自家一天清福。他的妻子笑他:“哪有一日三餐全是菜粥的清福呀?”胡九韶回答说:“我们有幸生活在太平之世,全家衣食无忧、身体健康,更没有人作奸犯科,这难道还不是福气吗?”

古人讲的“要想福,长知足”和“能知足,受享人生千万福”,说的就是以上这种情况吧。

关于福气,有一首古代的打油诗颇有趣:他骑骏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伤虽不足下有余。

有个年轻人感叹自己一事无成,认为命运不公,自己得到的福气不够,总是自怨自艾,唉声叹气。这时,一位老人便开导他:“你怀揣宝物却不自知啊!”“我一无所有,哪有什么宝物?”“你有上千万的财产啊!”年轻人饶有兴致地盯着老人,老人继续说,“我出100万买你一只眼睛,你卖吗?”“不卖”“那一只手或者脚呢?”年轻人又摇头,慢慢抬起头来,终于恍然大悟,并非没有福气,而是身在福中却没能发现啊!传说中的种福心法真的存在吗“福”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东西,在追求的过程中,人们不免想寻找一些捷径,于是便有了各种心法的传说。既是传说,自然无人能辨其真假,因为根本就没人见过,而且“福”是能种的吗?种下去的“福”要过多久才能长出来呢?这难道不是一个如“小猫种鱼”一样的笑话吗?

所谓“种福心法”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的,也并非没人知道,只是“相见不相识”而已。“种福”是可以的,但种下去的并不是“福”,只不过收获的是“福”罢了。

弄了许多玄虚,还是得从一句俗话说起——文由于积学,福由于积德,至此一句话,便豁然开朗,“种福心法”的核心即在于“积德”。

种福,也就是积德并非短线操作,短时间内根本不能见到成果,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那么何谓积德?积德与金钱无关,与地位无关,只在于人的一点点良心,但凡有益于人的便是善事,只要真心行善,便可随时随地地积德。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相应的,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在某些人看来也越来越“浮躁”,凡事都想寻求捷径,那么,积德有没有捷径呢?

当然有,别的事情有捷径,积德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能有?积德的结晶就在于其最核心的一项措施——劝人行善。若每日劝人行善,受劝之人再劝他人行善,如此,行善的人数便会呈几何倍数增长,这算不算是捷径呢?那么,只劝人行善就够了吗?当然不行,劝人行善的同时还必须身体力行地行善,若只有红口白牙,没有实际行动,你能指望有几个人相信你呢?

古人讲:福由自致。说到底便是要求人们多随时随地地做一些善事,广积功德,不觉间,福气便来了。这便是真正的“种福心法”。传世福歌为何经久不衰

国人逢年过节经常祈福,而祈福时只是祷告似乎颇为无趣,于是便产生了福歌。福歌多为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后经一些文人记录、整理、加工,再加上他们自己的一些理解和人生感悟,最后以诗歌的形式广为传播,大多在内容上极为丰富,而且朗朗上口,符合大众的习惯,因而经久不衰。

明代文学家文征明有《知福歌》一首:小小房,低低屋,粗粗衣,稀稀粥。命该咬菜根,莫想多食肉。惟适意,怕甚的,鬓斑斑,且开怀。为甚的,眉蹙蹙,看上虽不如,比下当知足。日食三餐,夜眠一宿。随意家常,平安是福。也不求荣,也不招辱。待时守分,知机寡欲。有大才必有大用,有余德必有余禄。乐善存心,不欺不惑。时时刻刻净灵台,莫教秽污来昏触。算甚么命,问甚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若依斯言,神钦鬼服。

这篇《知福歌》的主旨与前文录的另一首相同,皆为“知足”,可见只有知足才能处处有福,因而古人讲:乐莫大于无忧,福莫大于知足。老子所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应该是一样的道理。

道家有《天福歌》一首,节录一段如下:

福、福、福,没病没愁没欺辱。

无灾殃,有蔬粥。

上比不及下比余,多少饥寒嗟半菽。

祸、祸、祸,世事如棋一着错。

看的破,忍不过,

只说天网甚恢恢,你看到头饶哪个。

可见,人若是能发现身边的种种福祉,又岂会守着如此多的天福而感叹无福可享?

此外,明代的著名才子唐寅也创作过一首《不如歌》:

我不如人,当知他福;人不如我,我当知足。谢天谢地,平安是福。

一句“平安是福”从年少成名却半生漂泊、一生落魄的唐寅口中说出,无疑是发人深省的。第二章民间祈福纳福习俗五福临门三星福、禄、寿指什么

我国古代民俗中,百姓家里供奉最多的是什么呢?无疑就是三星:福、禄、寿。每日清晨上一炷香,供上水果,供上鲜花,祈求多福、多禄、多寿。

家里供奉的这三星,既有瓷烧的,也有木雕的,还有竹制的、象牙雕刻的,等等。既有硕大无比的,也有精致玲珑的。可以说,福、禄、寿三星的制作,早就上升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我们先来说一下福星。有所谓“福星高照”和“一路福星”的说法,顾名思义,“福”就是福气、幸福。大凡富贵寿考、平安吉庆等种种好事喜事乐事,都被囊括在“福”的范畴之中。可能有些人不晓得,福星其实是木星,也称作岁星。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人看来,凡被木星照临的地方,就是有福之地。久而久之,木星也就成了一种象征,一种象征吉瑞之兆的福星。

在历史长河中,出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福星又渐渐演变成了福神。成了福神后,便又有了对应的如天宫、城阳等福神的具体名称。

接着来看一下禄星。从字面来解释,“禄”即有福运、俸给、爵禄之意,尤其侧重于地位及收入。《左传·哀公十六年》中有云:余嘉乃成世,复而禄次。这里所言“禄次”,指的就是禄位。禄位及收入,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若是认为,一个“禄”字集中了人们对富与贵的概括,那是不错的。自古以来,读书人及为官者,对于禄星不绝供奉,正是出于对富贵的期盼。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说,文昌官的第六星为禄星,掌管着人间职位与俸给。禄星渐渐发展成为禄神,由五代后蜀皇帝出任,主管人间的爵位和俸禄。

最后来说一说寿星。人们对于老寿星的崇敬与供奉,绝对是由来已久的。同样,在《史记·天官书》中也提到过南极星,也就是南极老人星的星名。唐朝张守节曾在《史记正义》中给出解释,说南极老人星有“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有道是“福似西方弥勒佛,寿如南极老人星”,想必诸多朋友不会对这副对联感觉陌生,这是民俗中对老人福寿的祝贺中常见的一副对联。显而易见,这里边有把老人星等同于老寿星之意。

在星宿上,寿星是指东方苍龙七宿当中的角、亢两星。在西晋郭璞看来,“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

福、禄、寿三星的造型已约定俗成。其中,福星手抱婴孩,意为多子多福。禄星则是头戴官帽,是加官进爵的意思。至于寿星,则是手捧蟠桃,意为长命百岁。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家里供奉“福、禄、寿”民俗的原因。“福海寿山”说的是什么海,又是哪里的山“福海寿山”是一句吉利话,人们在向老人祝寿时,常会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由此再延伸开去,就成了“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我国古代民俗,祝福颂寿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有福者必寿,不寿便是无福;有寿者喜福,无福则寿又有何益?“福”的含义在于什么?在于百事顺利,万事顺心。人间一切开心如意、快乐幸福之事,都可以让一个“福”字囊括殆尽。如此说来,“福”岂非东海乎?岂非东海长流之水乎?

一个人福分的获得,既在于努力、勤奋,在于开创、争取,也在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宽大、包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此则“福缘善庆”。

福既如东海,那么寿当如南山之无有终极。什么是“南山”?《诗经·小雅·天保》中,有句话叫“如南山之寿,不蹇不崩”。这里所云“南山”,便是终南山。《诗经》以后,明清以来,又一种说法传开来,说南山指的不是终南山,而是山东益都县的云门山。云门山为何称为南山?原来,此山位于益都县城以南,人们习惯上称云门山为“南山”。

有人不禁就要问了,天下名山多的是,为何偏要对南山奉觞称寿?原来明朝嘉靖年间,衡山府有个管家,名叫周全,此人酷嗜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他一次兴致忽来,便于南山峰顶的崖壁之上,留下一个大大的“寿”字。后人来到山脚下,举首仰望,一个“寿”字映入眼帘,十分醒目。寿与山相映,“寿”亦变成了一座山。

据说,1981年,益都县文物部门曾试图把这巨大的“寿”字拓下来,为此还专门搭了高高的脚手架,用长达18丈的白布代纸,以30斤鸡蛋清调和7斤朱砂为墨,分好几段才终于拓下这“寿”字。拓好后,经量发现,全字高达7.5米,宽也有3.7米,这无疑是天下第一大“寿”字。撞钟祈福是怎么回事

新年到庙里撞钟祈福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吃罢年夜饭,便纷纷涌向寺庙。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敲头钟、烧头香,祈求新一年的幸福与好运。

新年撞一百零八响钟声,是何道理?有种说法很有意思,说一年不是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以及七十二候吗?加起来的总数便是一百零八,所以就撞一百零八响钟声以应之。还有一种说法,说人间有一百零八种烦恼,而钟声有何作用呢?可以警醒顽劣,消除烦恼,所以佛门有言:“闻钟声,烦恼清,智慧增,菩提生。”

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说:“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自古而今,中国除夕有在寺庙烧头香、敲钟的习俗,东南亚很多国家也都有这种习俗。

寒山寺也是撞钟听钟的好去处。提起寒山寺,可能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一首诗,是唐朝张继写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过时至今日,撞钟的人已由原先的寺僧,改成了通过竞买获得撞钟权来祈福的游客。

寺庙敲钟的本意,在于激励僧众勇猛精进,勤奋梵学。据《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中记载,“大钟,丛林号令资招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寺钟不单有超度地狱幽冥终生的教义,还有警除睡魔、策励功课的作用,颇能使人从中受益。压岁钱是怎么一回事

春节期间的高潮,便是除夕吃团圆饭,以及大年初一给长辈、朋友拜年。而在拜年的时候,晚辈常常会给晚辈压岁钱,这是中国春节的一大习俗。有诗为证:小儿行礼说辞岁,长辈分他压岁钱。一见簇新原辫子,磕头领去喜连天。

这首诗来自《成都年景竹枝词》。在除夕夜或年初,当大人们准备年夜饭、拜年、走访亲友,忙碌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孩子们也在这喜庆氛围中盼来了一年中最兴奋的时刻。他们从大人们那儿得到压岁钱,用来买玩具、炮仗、零食,那自然是开心之事。

我国古代,压岁钱也叫压崇钱,有些地方也叫压胜钱。传说有个妖精,叫作“崇”,白面黑手,专门在年三十的夜晚出来加害小孩。人们如何来保护孩子,使其免遭劫难呢?在这晚高烧红烛,并且包好八个铜钿,压在孩子枕边。据说这样一来,妖崇便会被铜钿的亮光吓跑,而不能为非作歹。如此年年相传,大人给孩子压岁钱,变成了驱邪纳福的一项重要民俗。

以往,大人给孩子发压岁钱,出于去崇压崇的心理需要,还常向坊间购买一种特制的钱,即压胜钱。汉朝的压胜钱很有特点,常在正面铸上“长命百岁”“驱邪降福”等吉祥话。背面则另铸有一些图案,比如龙凤、双鱼、龟蛇等。

除了长辈赏赐小辈压岁钱,祝愿降福祛邪、长命百岁外,古代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大年除夕用彩线穿上铜钿,安放在床脚,这也是压岁钱。如今,大人们发给孩子压岁钱时,多采用纸币,毕竟硬币面额太小了,拿不出手去。大人将纸币封在红纸包里,有的还在红纸袋上印有“新年快乐”“岁岁如意”等字样。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有的孩子开始给大人发压岁钱,这是什么道理呢?所谓“孩子”,并不真是孩子,而是父母眼里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之后,为了报答长辈的养育之恩,便在年末岁首,给家长们发放红包。“孩子”再大,在父母眼中,终归是孩子嘛!春联是怎么来的

每逢春节,我们中华民族有个习俗——张贴春联。张贴春联的目的一是迎接新春的到来,二是表示对未来的良好祝福。王安石有首著名的诗歌,叫作《元日》,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什么是“旧符”?什么是“新桃”?

注意,新桃跟桃子没有关系,指的就是春联。所谓旧符,也是春联。那么,新桃与旧符,为什么跟吉祥喜庆有关呢?传说东海的度朔山之上,有棵大桃树,树底下有两个天神,一个是神荼,一个是郁垒。这二位神仙的主要责任是把不安稳而作祟的邪鬼抓起来,喂老虎吃。

后来呢,老百姓在春节驱邪避鬼,就把这二位神仙画到桃木板上,做成桃符悬挂在门前。时间一长,据说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渐渐演变成吉利的文字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桃符式的春联,是后蜀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不过谭嗣同有不同意见。据他考证,南朝刘孝绰曾经罢官不出,在门上题了一行字,是“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刘孝绰有个妹妹叫刘令娴,续题两句,道“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谭嗣同认为,这才是我国对联的滥觞。

自宋朝开始,尤其是明朝以后,春节张贴对联以迎喜庆的做法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俗,进而上升到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此后经过清朝、民国,直到现在,全国各地依旧保持着过年张贴春联的风俗。这种现象在农村更甚更烈,几乎家家户户都贴大红春联。左右对联上面的门楣还少不了一句吉利的四字横批。

春联都是写在大红纸上,常见的是五言与七言。五言如“春明花富贵,风静竹平安”“春风辉德里,淑气霭华堂”等;七言有“和顺一门生百福,平安两字值千金”“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辉煌满堂春”等。这些春联上的话语,体现了百姓对幸福的期盼。腊月祭灶是为哪般

以前,家家户户的灶头上,都贴有一张神像。谁的神像?灶王爷的。尤其在农村,家里在砌灶的时候,总是特意留出灶王龛的位置。在灶神的神像上面,有的写“东厨司命主”,有的写“人间监察神”,等等,不一而足。灶神的左右两侧,往往还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灶君是管一家饮食的司命之主,所以民间对灶王爷十分尊敬。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是说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灶君便要升天,以便向玉皇大帝做汇报,汇报这户人家平素的所作所为是好是歹,是善是恶,从这个角度看,人们将灶神称作“人间监察神”也是不无道理的。在老百姓心中,灶王爷具有保护与检查的双重身份。

灶王爷要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这一年来的不光彩之事,该如何是好呢?为了让灶王爷向玉帝多说好话,民间腊月二十三祭灶,在敬香时供糖瓜等食品,并且“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君)醉酒”。

祭灶时用糖瓜,后世也有用牙糖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说是灶君吃了,好粘住他的牙齿,让他不能在玉皇大帝面前乱说话。鲁迅在《送灶日漫笔》中曾提到这种说法。

接下来的程序,便是揭下贴在灶上的灶君神像,将其与事先备好的纸马等烧掉。一边烧,一边叩头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您上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瓜糖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直到清末民初,我国祭灶的风气依旧相当盛行。由于祭灶送灶事关来年一家的福祉与吉祥,所以仪式非常隆重,丝毫不敢怠慢。祭灶以后,经过一个星期,也就是到了大年三十那天,灶王爷重返人间。他带回来了一家人新一年的吉凶祸福。

所以在大年三十这天,老百姓家家户户要重新在厨房或灶龛上面贴上新的灶君神像,并且同时还要换上新的灶灯,这叫作“接灶”。腊祭之外,还有正月、四月、五月择日而祭的习俗。什么东西,摸一下就能带来福气

世间万物,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古人认为都是有“灵”的,树可以成为精怪,牛可以成妖成为牛魔王,蛇可以成蛟、成龙,就连石头,保不齐哪天都能蹦出个“齐天大圣”来,更不用说一些人们认为天生就是“灵物”的东西了。人们产生了“万物有灵”的想法后,便开始对世间万物有了一种奇妙的敬畏,似乎所有事物都蕴含着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人们认为它有灵气,触摸便能获得福运,由此便产生了“摸物祈福”的风俗。“摸物祈福”中的“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界中产生了不被人们理解的现象的一些事物。人生一世不过百年,有时一株不能移动的树却能生存上千年而不朽,古人不能理解,但又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这棵树便被称为“有灵”。“有灵”的东西总是能带来好运,更何况长寿本就是人们一直追求而不得的“五福”之一。于是,人们便会去触摸、感受这“有灵”之物,若正好有人摸完之后有了不错的效果,比如一位老人经常触摸这棵古树,活了一百岁,那么,这棵古树便被笃定地认为是有“福”之物,以至于人们都来“一亲芳泽”,期望沾点儿福气。

另一种是人们在生活中自己创造出来的,比如一些寺观里的年代比较久远的石雕,人们会争相触摸它以期给自己带来好运。摸福字也是庙会时人们最喜欢的习俗之一。

人们会在寺庙当中的一处照壁上贴上“福”字,让祈福之人站在距离照壁大约二十步的地方,蒙上眼睛,伸着手一直往前走。走到照壁跟前,若一下就摸到“福”了,那定是有福之人,一年之中都会有好福气;若能摸到“福”字的正中,那更是天大的福气。祈福轶闻木星怎么成了福神

自唐代以来,人们就习惯把木星当作福神。在占星家看来,五星之中,木星是吉星;木星运行到某个地区上空,地面上与之相对应的州县,就会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唐僖宗年间,王锋为荆南节度使,封晋国公。这天王锋观星象,问知星象之人吉凶如何。大家都说金星火星土星犯斗是灾难,只有木星犯斗是福。大家都以为是吉兆,但是近冈不这么看。近冈是当时有名的占星术士,此人通晓天文,精通历法,说木星入斗,乃帝王征兆。木星在斗中,是一个“朱”字。近冈作了一个预言,说朱温将要当皇帝。公元907年,朱温果然登上帝位,便是后梁太祖。

旧时民间曾有一本择吉书盛行一时,叫作《玉匣记》,书中有《九曜星君值男女命根图》。九曜指太阳、太阴(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再加上计都星、罗侯星。中国的星命家就把九曜跟人间的年岁相配合,用以推断祸福吉凶。

其中,木星图注中讲,“每月二十五下界,用青纸牌位写‘东方甲乙木德星君’,灯二十盏,正西祭之,大吉”。一些星命家还后告诉人们,“木星人命喜燃灯,保汝平安福寿增”。凡人生命行年,值“东方甲乙木德星君”,按下界日期,虔诚斋戒,燃灯祭之,会怎样呢?于士人而言,加官晋爵;于商贾而言,则利增百倍;对妇人来说,则求子得子。

总而言之,木星为福神,祭拜木星,福神当降大福于人。《玉匣记》中又有《九星所属阴阳凶吉》,认为贪狼木星,属阳,上吉,主生气。何为生气?就是使万物生长发育之气。主生气的吉星当为福神,所以说“吉星显耀多福庆”。能镇宅的福神是哪个

旧时北京有一种门神,专门镇宅子的后门,贴在家宅后门单扇门上,贴的就是魏征。魏征为后门的门神,人称其为“镇宅福神”。应该说这一风俗缘起吴承恩的《西游记》。

熟悉《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第十回写的是:唐太宗梦中被泾河老龙的鬼魂缠绕,寝宫门外,入夜但听鬼魂呼号,抛砖弄瓦。秦琼与尉迟恭二人,戎装彻夜把守在寝宫门外,这才一夜无事,不见一点邪崇。唐太宗是位仁君,见这二将守夜辛苦,心里很是不忍,以后该怎么办呢?他便招来丹青巧手画了两幅画像。画面上二将全副武装、手执武器,威风凛凛。唐太宗命人将画像贴于宫门,从此邪崇全消。后世沿袭,就以尉迟恭、秦琼为门神。

前门既有秦琼、尉迟恭二将把守,鬼魂邪崇便转移到后宰门闹事。唐太宗非常苦恼,彻夜不宁,这后门又该由谁来把守呢?吴承恩把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

如此二三日,又听得后宰门,乒乓乒乓,砖瓦乱响,晓来急宣众臣曰:“连日前门幸喜无事,今夜后门又响,却不又惊杀寡人也!”茂功进前奏道:“前门不安,是敬德、叔宝护卫;后门不安,该着魏征护卫。”太宗准奏,又宣魏征今夜把守后门。征领旨,当夜结束整齐,提着那诛龙的宝剑,侍立在后宰门前,真个好英雄也!他怎生打扮:熟绢青巾抹额,锦袍玉带垂腰,兜风氅袖采霜飘,压赛垒荼神貌。脚踏乌靴坐折,手持利刃凶骁。圆睁两眼四边瞧,那个邪神敢到?一夜通明,也无鬼魅……

民间根据《西游记》中这一段描写,就画魏征像作为后门的门神。我们都知道,魏征是大唐开国之初的著名文臣,但在年画艺人的笔下,就彻底走了样?他成了怎样的形象呢?一身戎装,仗剑怒目,端的威武无比!这哪里还是一个文人,活脱脱一个沙场英雄!就这样,他就成为了镇宅福神。清代北京门画《镇宅福神》,又作《福神魏征》,就是根据吴承恩的描写而绘画的。

有道是“无灾无病就是福”,正因魏征是门神,恶魔邪崇见之纷纷逃散,所以民间将魏征奉祀为“镇宅福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自此后,百姓家门贴上魏征像,既驱鬼祛崇,又祈福纳吉。演义小说对民众心理的影响可见一斑。贴“福”为什么会被打

过年时贴“福”字、“福”画祈福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各地的具体风俗还是有些大同小异。广东番禺的人在清代时就流行春节家家户户在门楣上张贴“五福临门”。后来,番禺来了个县令,不让大家贴“五福临门”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县令的名字就叫“五福”,他认为当地的人们在门楣上公然张贴自己的“大名”就是对自己的不敬。于是下令,不准百姓贴“五福临门”的春联。命令传下去后,还是有几户人家没理他,自顾自地贴上了“五福临门”。好巧不巧,五福县令为表示亲民,大年初一就去微服私访了,而其中一户贴“五福临门”的人家这回正好被五福县令抓了个正着。五福县令见状大怒,就派人将这户人家捉拿到县衙大堂上一通乱打,差点把人打死。此后,番禺的人别说张贴“五福临门”,就是祈福的时候也不敢说“五福临门”了,五福若真来了,他们躲都躲不及呢!

说完这个故事,我们就有必要讲一讲所谓的“避讳”,这也是中国特有的东西,外国人有时祖孙三代都用同一个名字,这在中国可不行,中国人讲究长幼尊卑,“礼不废也”。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在遇到君王的名字时就要避免直接称呼或书写,称之为避国讳,一个家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