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巴菲特学炒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5 20:04:30

点击下载

作者:慕小刚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跟巴菲特学炒股

跟巴菲特学炒股试读:

前言

五岁时,巴菲特开始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

到了六岁,他就卖可乐赚钱。

七岁发高烧住院时,他在病床上用铅笔在纸上写满数字,并告诉护士,这些数字代表他将来所拥有的财富。

1941年,巴菲特刚刚跨进11岁,便投身股海中,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3岁的时候,巴菲特又靠送报纸赚到了自己的第一笔1000美元。

1997年,巴菲特的身价添上了第十个“零”,这一年他67岁。

沃伦·巴菲特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从100美元开始,通过投资炒股成为个人资产高达520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富豪,被赞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者”。

早在2003年巴菲特就公开表示:当前在全球经济中,中国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投资中国企业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随后,巴菲特就在香港市场上悄悄吸纳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并成为该公司的第三大股东。跟在“股神”巴菲特之后,外资开始掀起了一股“炒港股”热潮。

2007年的中国舞台中心,是属于证券市场的。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将自己手中的大量资金用在了购买“股票”和“基金”上,中国股市瞬间“牛气冲天”。然而,对于大多数以前从未接触过股票市场的“散户”来说,如何将资金用在“刀刃”是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很多“股民”来说,巴菲特这个名字,也许还比较陌生。但对于可口可乐、吉列剃须刀、麦当劳、迪斯尼,大家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而巴菲特的投资帝国已经掌控了包括上述公司在内的八家全球著名企业的大份额股份。每一位炒股的人,要想取得较好的长期投资业绩,最好的办法是学习股神巴菲特简单易懂却非常有效的炒股投资策略。

为了满足广大炒股者的需求,我们出版了这本《跟巴菲特学炒股》,本书在系统收集整理巴菲特本人炒股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巴菲特多年来的投资经验,整理了巴菲特大量精彩的投资智慧妙语,结合有关炒股投资的研究成果归纳和分析巴菲特式炒股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技术细节,总结了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基本原则,并选取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分析了这些原则的实践应用,使本书成为一本巴菲特为炒股者讲述如何在投资股票投资市场上赚钱的详细教程,是炒股者在短期内系统学习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的最佳选择。第一章   不被市场情绪和他人左右“自己的直觉,是自己对即将购买的股票和企业的第一感觉,这种感觉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充分了解之上的,但是,这种感觉很容易受到所谓的股市行情的干扰,特别是对于那些对股票投资不熟悉的投资者,往往受到这种干扰的影响,改变原本是正确的投资决定,使结果适得其反。”——沃伦·巴菲特1市场经常是无效的巴菲特认为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而是经常无效的。他持续战胜市场的原因是远比“市场先生”更加了解买入的公司并能够正确估价,从而利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差异获利。

巴菲特本人对充斥学院研究的有效市场理论不屑一顾。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必要学习那些有效市场理论,他曾调侃道:“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我只会在大街上手提马口铁罐到处流浪。”他强调:“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你不需要懂得什么贝塔值、有效市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或是新兴市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当然我的这种看法与大多数商学院的主流观点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些商学院的金融课程主要就是那些东西。我们认为,学习投资的学生们只需要接受两门课程的良好教育就足够了,一门是如何评估企业的价值,另一门是如何思考市场价格。”

巴菲特认为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而是经常无效的。他持续战胜市场的原因是远比“市场先生”更加了解买入的公司并能够正确估价,从而利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差异获利。

曾经有一则小故事这样讲述了有效市场理论的无效:两位信奉有效市场理论的经济学教授在芝加哥大学散步,忽然看到前方有一张像是十美元的钞票,其中一位教授正打算去拾取,另一位拦住他说,“别费劲了,如果它真的是十美元,早就被人捡走了,怎么会还在那里呢?”就在他俩争论时,一位叫花子冲过来捡起钞票,跑到旁边的麦当劳买了一个大汉堡和一大杯可口可乐,边吃边看着两位还在争论的教授。

巴菲特用60年的套利经验来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并用他最成功的投资案例——投资《华盛顿邮报》说明:如果在普遍信奉有效市场理论的环境中投资更容易击败市场。

20世纪70年代在学术圈子里非常流行的有效市场理论在当时几乎成了神圣的教义。这个理论的观点概括而言就是,由于所有关于股票的公开信息都已经完全反映在投票价格中,所以,股票分析根本就毫无意义。简单地说,市场总是无所不知。因此,信奉有效市场理论的教授们说,让一只猴子往股票一览表上掷飞镖所投中的股票而形成的投资组合,其预期收益率会毫不逊色于一个最聪明、最勤奋的证券分析师选出的投资组合。更令人吃惊的是,信奉有效市场理论的并不仅仅是那些学术人士,甚至还有许多专业投资人和公司经理。正如他们所观察到的那样,“市场经常是有效的,但他们由此得出市场永远是有效的结论就完全大错特错了。市场经常有效与市场总是有效两个结论的差别如同白天与黑夜一夜截然不同。”

如果有效市场理论是正确的话,除非靠机遇,否则几乎没有任何个人或团体能取得超出市场的业绩。任何人或团体更不可能持续保持这种超出寻常的业绩。然而巴菲特在过去几十年的骄人业绩就是确凿的证据,这是可能的。还有其他几位步巴菲特后尘的聪明券商,他们也打败了市场,其经验也证明了产生超出市场业绩的可能性。这对于有效市场理论意味着什么呢?

关于有效市场理念为什么不堪一击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1)投资者不可能总是理智的。按照有效市场理论,投资者使用所有可得信息在市场上定出理智的价位。然而大量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并不拥有理智期望值。

(2)投资者对信息的分析不正确。他们总是在依赖捷径来决定股份,而不是依赖最基本的体现公司内在价值的方法。

(3)业绩衡量杠杆强调短期业绩。这使得从长远角度击败市场的可能性不复存在。

巴菲特与有效市场理论的中心分歧点在于:它没有为那些全面分析可得信息并由此占据竞争优势的投资者提供任何成功的假定前提。

巴菲特个人认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巴菲特合伙公司以及伯克希尔公司连续60年的套利经验(同时还有很多其他证据),完全可以说明有效市场理论是多么荒唐透顶。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时候,巴菲特曾研究过该公司1926~1956年营业期间内套利获利的情况,在没有财务杠杆的情况下,年平均回报率达到20%。巴菲特从1956年开始运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套利原理,先是在巴菲特合伙公司,然后是在伯克希尔公司。尽管他没有做过非常精确的计算,但他的计算足以证明1956~1988年的平均回报率远远超过20%,当然,巴菲特的投资环境要比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好得多,他没有经历股市大崩溃的1929~1932年。

巴菲特说:“在63年中,包括分红在内市场总体的年回报率低于10%。如果把所有的投资收益再投资,那么1000美元就可以增长到405万美元。而我们年均20%的收益率则可以使同样的1000美元增长到9700万美元。这种让我们心动的统计意义上的巨大差别,无疑可以激起任何人的好奇心。然而,有效市场理论的鼓吹者似乎从来没有对这类与其理论并不一致的证据产生过兴趣。当然,今天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对这个理念夸夸其谈,但据我所知,无论他们曾经误导过多少学生,至今还没有一个人公开承认有效市场理论是错误的。而且,在大部分商学院里,有效市场理论仍然是投资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很明显,不愿公开收回自己的主张,并揭开神秘的理论面纱,并不仅限于神学家。

自然,那些生吞活剥有效市场理论的学生们以及招摇撞骗的投资专家们,对于我们及其他格雷厄姆的追随者反而提供了投资上的巨大帮助。在任何竞赛中——无论是金融的,脑力的或者体力的——面对一群被灌输了即使尝试也毫无用途的对手们,我们当然仍有巨大的优势。从利己主义的观点来看,格雷厄姆的追随者们可能应当资助那些大学教授们,以保证有效市场理论永远传授下去。尽管我们这样说,还是有必要提出一个警告:最近的套利活动似乎越轻而易举起来,但这并非一种能够保证每年都有20%利润的投资方式,或者说肯定有其他类似的利润。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在大部分时间里,市场是比较有效率的:在过去63年里,我们每抓住一次套利机会,同时会放弃很多套利机会,因为它们的定价看上去已经比较合理了。”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都认为,企业价值的多少在决定股票买入或卖出价格时毫无用途。现在这种观点看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当时的机构投资者中了名牌商学院的魔法,这些学院鼓吹一种新潮的投资理论:股票市场完全有效,因此计算企业价值,甚至思考企业价值——在投资活动中毫无用途。巴菲特说:“我们深受这些学术理论的恩惠:在智力竞赛中,无论是桥牌、国际象棋或是选股,遇上那些认为思考是在浪费精力的对手,还有什么会比这种对手让你更有优势的呢?”

1973~1974年间,《华盛顿邮报》经营依旧非常良好,内在价值持续增长。尽管如此,巴菲特持股的《华盛顿邮报》市值却下跌25%,由买入成本1060万美元变成800万美元。本来在一年前巴菲特觉得已经便宜得可笑的股票变得更加便宜了,无比智慧的市场又将《华盛顿邮报》的股价相对于其内在价值进一步向下调整了20%。

巴菲特在2003年致股东的信中不无得意地说:“你们当然知道我们这次投资的美好结局。《华盛顿邮报》的总裁凯·格雷厄姆既有智慧、勇气,以便宜的价格大量回购公司的股份,又有出众的管理才能,使公司的内在商业价值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投资人开始认识到公司非凡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公司股价上升,逐步接近于其内在价值。因此,我们得到了三大好处:一是公司内在商业价值快速增长;二是每股商业价值由于公司回购股份又快速增值;三是随着股票被低估的幅度逐渐缩小,股价上涨的幅度超越公司价值的实际增长幅度。”

除了1985年根据持股比例在回购中买回给公司的股份外,巴菲特1973年投资1060万美元买入《华盛顿邮报》股份一直持有至今,这些股份的市值加上因回购而出售股份所得的收入共有221亿美元。2相信自己,摆脱旧思想的约束对于从小就习惯于与群体和社会保持一致的大多数投资人来说,在股市中要摆脱追随大众的思维,坚持自己独立的判断,需要很大的勇气与自信。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0年报中引用了凯恩斯的名言:“困难的是摆脱旧思想的束缚,而不是新思想的运用。”做到与众不同确实不易,但是,这是投资取胜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在人们的记忆中,被认为是改变了财务管理界的10年。计算机程式交易(利用计算机程式掌握不同市场的行情,对股票、期货、选择权等进行买卖)、举债收购、垃圾债券、衍生性金融商品和指数期货,如人们所预料地震惊了许多投资人。在基金经理人之间的那些界限已经变得模糊;基础证券研究在弹指之间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黑箱作业(black boxes)取代了经营访问和调查;自动化代替了直觉。今天,一般投资人已经变得不再容易被蛊惑,并且与金融市场疏远了。随着大多数的基金经理人无法再为他们委托人的投资组合增加资产价值,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消极的指数投资为何如此受到欢迎。

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数十年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投资方法,如小资本化、大资本化、成长法、价值法、动态法、主题法、产业循环法等,都曾证明它们在投资上是有益的。但有的时候,这些方法也不管用,而使它们的追随者无法突破瓶颈。巴菲特则是个例外,他还没有经历过投资策略无效的时期。他的投资绩效被广泛证明是持续的领先者。当投资人和投机客都分心于寻找更好的投资策略时,巴菲特已经悄悄地聚集了一笔数十亿美元的财富。自始至终,他都将投资当作一种企业经营活动,而以一般常识作为他的投资哲学。

对于在股市中要相信并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巴菲特有这样一段话:“自己的直觉,是自己对即将购买的股票和企业的第一感觉,这种感觉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充分了解之上的,但是,这种感觉很容易受到所谓的股市行情的干扰,特别是对于那些对股票投资不熟悉的投资者,往往受到这种干扰的影响,改变原本是正确的投资决定,使结果适得其反。”

巴菲特对投资的独特认知,使他对证券分析师、技术分析师、基金经理人、财务顾问等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其独特的投资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不需要阅读证券公司的报告

证券分析师的工作,就是将所有股票列入三个等级之一:应该买入的好股、应该继续持有的中等股和应该卖出的坏股。大半的股票分析师都附属于证券公司,而证券公司的生存能力,还取决于股票的交易量。因此,为了增加营业额,股票价格的极度波动对证券公司是一大好事。

基金经理也是股票分析师报告的一大使用者。美国的基金经理也喜欢交易颇繁,一来是可以吃散户投机者的钱,二来可以从证券商会获得丰厚的佣金。

这使得证券分析师和基金经理的股票建议,在类似巴菲特这样的长远投资人眼光看来,非常的漂浮不定。巴菲特把这些分析师和证券商、共同基金经理贬称为思想和行动上过度情绪化的旅鼠。

试想,证券分析师是从一万多家上市公司中分析出几百家给投资者,而巴菲特只要投资区区几家公司,他们就没有本事了。巴菲特对分析师并不客气,他曾说过:“只有在华尔街,你才会看到有人开劳斯莱斯上班,却听取搭地铁上班者的意见。”

常常有人将一证券公司分析师的报告给巴菲特看,问他的意见,他一般会很礼貌地收下来,但会不会花一分钟去翻阅,却不一定。(2)不相信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每个投资者都很关心的事项,就像六合彩、赌马那样,因为时对时错,因而能够满足那些投机者的心理。但这是否是聪明的投资人应该使用的选股方式呢?

巴菲特曾经在刚刚开始投资时被它吸引了短短的一段时间,幸好很快就知错能改,从而避免了亏钱。世界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区也是不相信技术分析的。被雅称为现代金融学之父的法玛教授甚至称技术分析为“占星术”。

巴菲特提醒投资者,技术分析不能为你长期赚钱。他说:“你有看过技术分析师鼓励他的孩子以他的技术分析法选股投资的吗?但他们可能会鼓励孩子学他当技术分析师,尤其是当你明白这个行业可以不停地吸引到还未烧到手的人一试,而且每个课程你都可以每人收取几百、甚至上千元的学费。每个技术分析师都深懂期货经纪人也懂得的致富秘诀:只要自己不玩,肯定发达。”(3)反对分散投资和短期持有

共同基金经理从全国各地的散户身上收来大笔的资金,将之投资在国内“稳重”的众多蓝筹股里,进行所谓的“分散风险”策略。其实很多散户股民都能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购买很多个股,其实并不一定能够分散风险。

20世纪80年代,各法人机构的投资组合经理人多半沉迷于一个名为“投资组合保险”的投资策略。这个投资策略的核心是将投资组合的项目,永远在高风险资产和低风险资产之间保持平衡,以确保它的收益不会低于某一个预定的最低标准。当投资者所持有的投资组合价值减少的时候,就是因为把资金从高风险的资产(股票)转移到低风险的资产(债券或现金)。相反,在所持有的投资组合价值上涨的时候,则是因为将资金从风险较少的资产转移到较具风险的资产上面。因为要在个别有价证券间转移数以百万计的大量资金并不容易,所以投资组合经理人转而以股票指数期货作为保障他们投资有价证券的方法。

巴菲特担心,无知的投资人会在购买期货时,存有大捞一笔的想法。他表示,由于购买期货所需的保证金通常不高,常会引来一些如同赌徒一般的投资者,他们只是希望能在短期内获取暴利。这种抢短线的心理,正是低价股票、赌场赌博以及彩券促销者一直能够生存的原因。巴菲特表示,要想有一个健全的投资市场,“我们需要的是寻求长期获利,并以此为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人。”

为了更好地证明“投资组合保险”的谬误,巴菲特要求他的读者试着去了解这样一个地主思考模式:他在买进农田之后,因为发现附近农田的价格下跌,于是告诉他的不动产经纪人卖掉农田。这就如同基金,对其拥有的奇异电器或福特汽车的股票,仅仅因为最近一个成交日价格下跌就卖出,或因上一个成交日价格上扬就买进。

试想,就连购下了整个股市里所有公司的股票,也不能够逃出“股灾”的冲击,难道买下一百多、几百种股票,就能做得到吗?

巴菲特很反对这种“分散”风险的作法。他认为,当投资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时,那才是风险。对于一个懂得他在做什么的投资人而言,没理由叫他放下最好的公司,而去买入排名第二十一的公司的股票。

的确,即便你把鸡蛋放进多个篮子里,也存在风险。亚洲金融风暴即是一例。最佳的投资法是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细心地看管这个篮子。最好是把它抓得紧紧的。

一些投资人可能会误以为传统的基金经理每年所收取的1%管理费对自己的收益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巴菲特认为这管理费,从长远上来说,会为投资人的投资成果带来巨大的影响。以一般的基金经理投资回报率来说,这区区的1%,在投资人的回报率中却高达10%的比率了。对于投资人而言,每年从资金所赚到的获利中扣除掉高达10%的管理费,可就是一件大事了。是长远下来对投资成果的损害会更大。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为什么巴菲特会重视这1%的基金管理费以及基金经理人的管理费是如何计算的。有的投资者误以为是从获利中抽取某个百分比,因此如果股价下跌、投资没有获利就不必抽取管理费。事实上,基金经理人的管理费是按照整个基金的市价数额来算的。换言之,在亚洲金融风暴股价惨跌情形下,这些基金还是照样每年抽取那1%的管理费。

拿个例子来说,比如一个基金原本总金额是40亿元,每年从基金那儿抽掉的管理费就是4000万元。在金融风暴冲击下,如果这个基金的资产实价只剩下30亿元的话,年度的管理费就是3000万元。

这种“你赚钱我也赚钱,你亏钱我照样赚钱”的基金管理现象是巴菲特不愿看到的。

有些投资理论认为,散户在投资市场中被迫与大型法人投资机构竞争,对其非常不利。巴菲特认为这个结论并不正确。因为大型法人机构的投资者常有一些反复无常和不合逻辑的行为,散户只要能够坚守企业的基本面因素,就可以十分容易获利。根据巴菲物特的说法,散户唯一的弱势是,他们可能被迫在不适当的时机出售手中的股票。巴菲特认为,投资人必须在财务上和心理上都有充分的准备,以应付市场的无常变化。投资人应该了解,股价波动是常有的事。巴菲特说,除非你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股票跌到只剩买进价格的一半,而还能面不改色,不然你就不应该进入股票市场。(4)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

巴菲特曾说过:“要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曾有人就直觉这个问题去请教巴菲特,他告诉人们,他的投资决定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直觉,凡是自己感觉能够获得利润的股票,都大胆地投资。事实上,巴菲特的直觉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所投资的企业的详细了解和研究。巴菲特说,只要他对企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这家企业的经营令自己满意,他根本就不会去理会所谓的股市行情,直觉就能告诉自己这只股票值得自己投资。

巴菲特强调,一个人的直觉往往是非常准确的,对于股票投资来说,这一点特别重要。3不要浪费时间在预测市场上任何对沃伦·巴菲特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他对预测的立场是清楚明了的:不要浪费你的时间,不管是经济预测、市场预测,还是个股预测,巴菲特坚信预测在投资中根本不会占有一席之地。

巴菲特在他投资生涯的40多年里,获取了巨大的财富和无与伦比的业绩,他的方法就是投资于业绩优秀的公司,与此同时,避免因推测未来的市场走势而给投资者造成诚惶诚恐甚至是灭顶之灾。巴菲特说:“事实上,人的贪欲、恐惧和愚蠢是可以预测的,但其后果却是不堪设想的。”

格雷厄姆说:“离华尔街越远,你就越会怀疑那些所谓的股市预测或时机。”伯克希尔·哈萨威(Berkshire Hathaway)所在的奥玛哈离纽约那么远,巴菲特不相信所谓市场预测是很合理的事。巴菲特无法预知短期内股价的变动,也不相信有谁可以做到这一点。长久以来他对预测的感觉是:股市预测专家存在的唯一价值,是使算命先生更有面子而已。

任何对沃伦·巴菲特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他对预测的立场是清楚明了的:不要浪费你的时间,不管是经济预测、市场预测,还是个股预测,巴菲特坚信预测在投资中根本不会占有一席之地。

他在伯克希尔公司1988年的股东大会上说:“对于未来一年的股市走势、利率以及经济动态,我们不做任何预测。我们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预测。我们深信对股票或债券价格所做的短期预测根本是没有用的,预测本身只能够让你更了解预测者,但对于了解未来却毫无帮助。”“我不知道股市明天、下周或者明年会如何波动。但是在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里,你一定会经历两种情况:上涨或下跌。关键是你必须要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利用,千万不要让市场误导你采取错误的行动。查理和我从来不关心股市的走势,因为这毫无必要。也许这还会妨碍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铺天盖地的股评中,股评家经常说股市或某只股票有上涨的动力、下跌的压力等,巴菲特建议投资人千万不要相信股评家:“投资人期望经纪人会告诉你在未来两个月内如何通过股指期货、期权、股票来赚钱完全是一种不可能的幻想。如果能够实现的话,他们也根本不会告诉投资人,他们自己早就赚饱了。”

巴菲特认为,市场与预测是两码事,市场是在变化的,而预测是固定不变的,预测的固定不变只会给分析市场的人以错觉感。

他这样告诫股东们:“分析市场的运作与试图预测市场是两码事,了解这点很重要。我们已经接近了解市场行为的边缘了,但我们还不具备任何预测市场的能力。复杂适应性系统带给我们的教训是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它顽固地拒绝被预测。”

许多投资者仅使用历史评估方法或模式来决定股票什么时候便宜,什么时候贵。但历史评估方法的缺陷是他们对周边一切的依赖性。这就是说对个股的衡量取决于某一特定经济环境:某股的资本回报,某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战略实施。换句话说,历史模式只有在公司和行业发展的环境与评估方法建立之初的环境相似的条件下才会奏效。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与以前相比不仅各个公司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投资者用来比较他们的指数也截然不同了。

股票市场里有成百万的投资者、商人和投机家,他们做出几十亿个决策,而股市就是对这些决策累计行为的反映。所有决策都是独立于他人做出的。每个人对市场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但都基于大致相同的信息。当所有这些能因彼此相互作用时,一个市场就形成了。但我们无法仅依照对个案调查而对市场的未来进行预测。在复杂适应性系统里,总体的力量比部分之和要大得多。有时,部分行为形成一种趋势。然而,由于每个单一能因仅有有限的知识,每个人都看到了趋势,但没有人能解释趋势是由什么引起的。由于市场上的所有能因都彼此呼应,一个价格趋势就形成了。正是这个趋势带领人们进行各种预测。

投资人能否依靠猜测市场走势而获利?基金经理人关注市场、分析个股,能否胜过股市整体表现?过去多年众多研究报告已经证明,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美国基金经理人输给了指数。换言之,投资人只要买入指数基金而不必去管它,每年还会胜过大半的全职基金经理人。这也难怪最近几年来“指数基金”在美国逐渐流行。毕竟,如果给钱请人来全职管理、分析之后,还输给简简单单的被动性指数投资法,为什么还要花费昂贵的基金管理费呢?

微小的变化总是在悄无声息地改变市场。令投资者感到害怕的是,旧的趋势的崩落丝毫没有预兆。投资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卷了进去,因为所有的信息投入都小到不足以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投资者总是信心十足地认为某种股票或某种市场从整体上将回落到平均域(平均域是一数学概念)——它将跟随某种可预测的定数格局走。但平均域是不稳定的,它基于众多投资者的不同预测的决策之上,而这些投资者又根据其他决策不断调整自己的决策,所以平均域总是在不断移动变化。巴菲特说:“许多投资者认为市场只是一个简单的域性状态,但实际上市场是非域性的、复杂的、适应性的。只有当市场突然停止运作时,预测者的系统才有用武之地。”

投资者在一个缺乏格局认识的世界里该如何应对呢?巴菲特认为应该通过研究正确的部位和正确的层次。尽管经济和市场总体来说是复杂和庞大的,以至于我们无法预测,但是在公司这一层面的格局是可以被认识的。在每个公司的内部都存在着公司格局、管理格局以及金融格局,假如我们研究这些格局,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公司的未来可以做一个合理的预测。沃伦·巴菲特集中全力研究的正是这些格局而不是其他几百万投资者的不可预测的行为。他说:“我一直觉得受基本原理的支配来估算权重,要比受心理学的支配来估算投资容易得多。”

但巴菲特认为,忽略政治和经济预测,是许多投资者十分头疼的事情。30年前,他没有能够预测到越南战争的爆发、物价与工资的调控、两大石油危机等事件,但没有预先知道这些事情的发生并不能阻止巴菲特取得过人的投资业绩。巴菲特说:“所有这些巨磅炸弹级的事件都没有在本·格雷厄姆的投资原则中留下任何痕迹,他们对我们低价购买良好企业也没有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假若我们让这些不可知的恐惧拖住手脚或改变资金的使用,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要付出的代价。”

如果投资者们想到某种格局,不管他们对格局的认识有多少错误,他们都会参照对格局的认识而行动。一旦你认识到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你会自愿地放弃预测的想法。你也会明白市场将逐步达到其繁荣与萧条的关键点。

巴菲特解释说:“在今后30年里,一系列不同的大事肯定会发生。我们既不要试图预测这些事件,也不要试图从中获利。只要我们找到同我们过去购买的公司相似的企业,外部的意外事件将会对我们的长期结果产生极小的影响。”

所以,下次当你被诱惑相信你已最终找到一种可实现利润而且可以被重复使用的格局时,当你被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惊得目瞪口呆时,记住巴菲特说的话:“面对两种不愉快的事实吧:未来是永不明朗的;而且在股市上要达到令人愉快的共识,代价是巨大的。不确定性是长期价值购买者的朋友。”4不担心经济形势,不理会股票市场的每日涨跌巴菲特认为:如果一个人打算拥有一家杰出企业的股份并长期持有,但又去注意每一日股市的变动是不合逻辑的。最后他将会惊讶地发现,不去持续注意市场变化,他的投资组合反而变得更有价值。

巴菲特认为正如人们无需徒劳无功地花费时间担心股票市场的价格,也无需担心经济形势:“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什么经济形势,去看每日股票的涨跌,你花的时间越多,你就越容易陷入思想的混乱并难以自拔。”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讨论或思考经济是否稳定地成长,或正走向萧条,利率是否会上扬或下跌,或是否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慢点!让你自己喘一口气。巴菲特原本就认为经济有通货膨胀的倾向,除此之外,他并不浪费时间或精神去分析经济情势。

投资人时常以一个经济上的假设作为起点,然后在这完美的设计里选择股票来巧妙地配合它。巴菲特认为这个想法是愚蠢的。首先,没有人具备预测经济形势的能力,同样,对股票市场也无预测能力。其次,如果你选择的股票会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环境里获益,你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变动与投机。不管你是否能正确预知经济形势,你的投资组合将视下一波经济景气如何,而决定其报酬。巴菲特较喜欢购买在任何经济形势中都有机会获益的企业。当然,整个经济力量可以影响毛利率,但是整体看来,不管经济是否景气,巴菲特的企业都能够得到不错的收益。在选择并拥有有能力在任何经济环境中获利的企业,时间将被更聪明地运用;而不定期地短期持有股票,只能在正确预测经济景气时,才可以获利。

除了不必担心经济形势之外,巴菲特还对股票市场的每日涨跌无动于衷,这一点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

巴菲特解释说:“请记得股票市场是狂癫与抑郁症交替发作的场所。有的时候它对未来的期望感到兴奋,而在其他时候,又显出不合理的沮丧。当然,这样的行为创造出了投资机会,特别是杰出企业的股价跌到不合理的低价时。但是,正如你不会采信来自有情绪起伏不定倾向的顾问的建议,你也不应该允许股市操纵你的投资行动。股票市场并不是投资顾问,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帮助你买进或卖出股票罢了。如果你相信股票市场比你更聪明,你可以照着股价指数的引导来投资你的金钱。但是如果你已经做好你的准备作业,并彻底了解你投资的企业,同时坚信自己比股票市场更了解企业,那就拒绝市场的诱惑吧!”

在巴菲特的办公室里并没有股票行情终端机,而且,没有它,巴菲特似乎也能轻易过关。巴菲特认为:如果一个人打算拥有一家杰出企业的股份并长期持有,但又去注意每一日股市的变动是不合逻辑的。最后他将会惊讶地发现,不去持续注意市场变化,他的投资组合反而变得更有价值。不妨做个测验,试着不要注意市价48小时,不要看着计算机、不要对照报纸、不要听股票市场的摘要报告、不要阅读市场日志。如果在两天之后持股公司的状况仍然不错,试着离开股票市场三天,接着离开一个星期。很快地,他将会相信自己的投资状况仍然健康,而他的公司仍然运作良好,虽然他并未注意它们的股票报价。“在我们买了股票之后,即使市场休市一两年,我们也不会有任何困扰,”巴菲特说,“我们不需对拥有百分之百股权的喜诗或布朗鞋业,每天注意它们的股价,以确认我们的权益。既然如此,我们是否也需要注意可口可乐的报价呢,我们只拥有它7%的股权。”很显然,巴菲特告诉我们,他不需要市场的报价来确认伯克希尔的普通股投资。对于投资个人,道理是相同的。当我们的注意力转向股票市场,而且在心中的唯一疑问是“有没有人最近做了什么愚蠢的事,让我有机会用不错的价格购买一家好的企业”时,我们就已经接近巴菲特的水准了。5投资者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现实中的投资者并非象有效市场理论中假设的那样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投资者。由于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在其投资决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大量认知和行为偏差。通俗地讲就是智力正常、教育良好的聪明人却经常做傻事。

巴菲特对投资者的非理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股市只是一个可以观察是否有人出钱去做某件蠢事的参照。当我们投资股票时,我们同时也投资于商业。”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8年9月16日的股东特别会议上说:“我们希望股票市场上傻子越多越好。”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最终也表明了巴菲特是正确的,投资者在投资中经常会犯下非理性的愚蠢错误。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表明,亏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经常出现行为认知偏差的人。现实中的投资者并非象有效市场理论中假设的那样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投资者。由于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在其投资决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大量认知和行为偏差。通俗地讲就是智力正常、教育良好的聪明人却经常做傻事。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证券市场投资者中的常见愚蠢错误有以下几种:(1)过度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几乎是人类最根深蒂固的心理特征之一。在投资行为中,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外部环境在其中的作用。研究还表明,各领域内的专家往往比普通人更趋向于过度自信,金融专业人士(证券分析师、机构投资者)也是如此。过度自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心理学基础,证券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使投资者无法做出适当的权衡,非常容易出现行为认知偏差。过度自信是行为金融学中研究最多的认知偏差,市场上的很多非理性行为都是由投资者过度自信造成的,最典型的投资者行为是过度交易,推高成交量,导致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损失。(2)自归因

自归因(Self-Contribution)指的是人们总是将过去的成果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心理特性。投资者将投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投资失败则归咎于外部因素的不利。这样,投资者的自信心将随着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的一致而不断加强;但一旦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相反时,其自信心并不等量地削弱。(3)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这个概念被金融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指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从众行为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4)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最近的公司信息赋予过多的权重,导致对近期趋势的推断过度偏离长期平均值。投资者过于重视新出现的信息,而忽略长期的历史信息,而后者更具有长期趋势的代表意义。因此,投资者经常在坏消息下过度悲观而导致证券价格下跌过度,在好消息下经常过度乐观而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过度。

根据过度反应的内涵,不难看出,在过度反应现象下,市场上会出现以下两种等价现象:

①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将会伴随随后的价格反方向运动,即超涨的股票在修正中补跌,而同时超跌的股票则会补涨;

②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幅度越大,在以后的反向修正中其调整幅度也越大。

这两点已被许多实证结果所发现,同时也是验证过度反应是否存在的依据。

反应不足则是指投资者对新的信息不足,尤其是证券分析师等专业投资者,他们往往对曾经处于困境的公司抱有成见,不能根据公司最近出现的增长而对原来的盈利预期进行足够的修正,导致低估其价值,而错过大好投资机会。

这两种现象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理论提出了挑战,因为这意味着在不同的市场中专业的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现象获取超额利润,却并不承担额外风险。(5)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面对同样数量的盈利和损失时,损失却比盈利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情绪影响。研究发现,同等数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等数量的盈利的正效用的25倍。

损失厌恶导致投资者放弃一项资产的厌恶程度大于得到一项资产的喜悦程度,使决策者更愿意维持现状而不愿意放弃现状下的资产,在投资中表现为买价与卖价的不合理价差。损失厌恶还会导致投资者过于强调短期的投资亏损,而不愿长期持有股票,更愿意投向稳定的债券,使其错失长期的巨大盈利机会。(6)选择性偏差

选择性偏差是指这样一种认知倾向:人们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选择性偏差的后果势必使人们倾向于在实际上是随机的数据序列中“洞察到”某种模式,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预测偏差。大多数投资人坚信“好公司”就是“好股票”,这就是一种选择性偏差。这种认知偏差的产生是由于投资者误把“好公司”的股票混同于“好股票”。其实好公司的股票价格过高时就成了“坏股票”,坏公司的股票价格过低也就成了“好股票”。

当然,在资本市场上,这些现象很少单独出现,而是紧密的联系交织在一起。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在于人脑的本质功能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进行统计计算,大脑处理视觉形象远胜于处理数字逻辑。在许多情况下,认知偏差是我们用以简化日常生活的必要方法,因此,可以说,认知偏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认识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证券投资中决策过程的一部分。

如果投资者要想战胜市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可能经常会犯的愚蠢错误,并尽可能保持理性,避免出现这些错误,尽可能减少行为认知偏差导致的愚蠢投资决策,才能战胜市场。

格雷厄姆认为,对待价格波动的正确精神是所有成功的股票投资的试金石。实际上“与市场博弈”就等于与自己博弈,因为每个交易者与其他交易者共同形成了市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一个独立的参与市场投机的一般或典型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比公众更加成功。

格雷厄姆认为,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个性稳定的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自己。即使投资者具有数学、财务、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仍难以从投资行动中获益。巴菲特将格雷厄姆的精华总结为:“合适的性格与合适的才智相结合,才会产生理性的投资行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