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批评学(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6 04:05:30

点击下载

作者:郝雨

出版社: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媒介批评学(下)

中国媒介批评学(下)试读:

作品简介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作者简介

郝雨,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河北昌黎人,自1987年以来,曾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记者》、《中国电视》、《电视研究》、《编辑学刊》、《中国传媒报告》、《河北学刊》、《上海大学学报》等十几家核心期刊发表新闻传播学论文五十余篇,发表其他类学术文章和文化批评等文章数百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研究》和其他学科的有关专辑转载数十篇。出版专著《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与传播》(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新闻学概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告别世纪》(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当代传媒与人文精神》(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新闻学:整体性开拓与重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十余部。并曾获河北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提名奖、河北省新闻一等奖等各类奖项。第七章媒介批评的主体及队伍建设

西方的媒介批评始于封建社会末期或近代报刊萌芽时期,其对象主要是封建专制的新闻政策。早在19世纪初,西方就出现了专职的新闻批评家。如美国的杰佛逊,英国的马利特和艾地生,德国的戈尔斯等。媒介批评在高度媒介化的时代既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就有必要将其职业化,要培养大批的具有专业精神和水准的职业批评家。因此,对于媒介批评主体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要求也就必须更加科学化。第一节 媒介批评的主体

所谓主体,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客体:则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媒介批评这一实践中,媒介批评的主体是指媒介批评这一活动的发起者。也就是说谁来进行批评,继而表明媒介批评是批评者的主体行为。对媒介批评的主体进行界定和分类是认清媒介批评的本质的必要前提,通过不同批评主体的个性特征的把握能够揭示在媒介批评的过程中,批评主体所依附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环境对批评这一活动所产生的不同的规定作用。

由于媒介批评范围广,形式多样,所以批评主体的种类也比较多样,在我国批评主体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按照批评主体规模划分可以参考雷跃捷教授从团体和组织两方面对批评主体进行的划分:个人和群体。1、非组织非专业批评主体

从事媒介批评的个人。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但总体上来说,是由传者和受众,即业内外的两部分人组成。媒介批评活动中众口一词的媒介批评相对而言是少数情况,更多的是多样化的个人批评。是非标准、伦理标准、法律标准、审美标准,不一而足,在我们审视媒体构成自己的批评过程中,这些标准都在左右个人态度的形成,所以人们对同一事件给出不尽相同的意见,对同一现象给出不同的判断,褒贬不一。①李岩在《媒介批评 立场 范畴 命题 方式》

个人媒介批评发端、结束于阅听人本人,在互联网并普遍应用前,个人批评产生的效果一般并不明显。但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个人化媒介批评经常可以引发公众舆论。个人化的媒介批评得到社会舆论声援,对于批评客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由于社会公众普遍认同信息真实性、人性化这样的基本评价标准,在这样的标准下,个人对热点电视节目低俗化、虚假新闻、媒体炒作等提出的批评往往能引发公众的关注,尤其是各界的明星名人随着微博的兴起,其个人有关媒介批评的观点经常能引发网民甚至是社会全体公众的热议。个人的媒介批评能力越发的不能小视。

笔者随机登陆在新浪微博风云榜网页,2012年7月18日排行中,名人影响力排行前几十名里面,很多演艺界的明星、商界领袖、著名媒体人,他们在微博中经常发布具有媒介批评性质的微博。比如排名靠前的杨澜、黄健翔、芮成钢都有上百上千万的粉丝,其微博的内容很多是关于媒介批评的内容,而媒体行业之外的名人博主或是普通人博主对媒介的批评也十分常见,有时则更为犀利和直接。

李岩在《媒介批评 立场 范畴 命题 方式》(第231页)一书中认为:标准和范围上的社会性与个人性是健康的媒介批评的真实写照,缺一不可,媒介批评的个人性揭示了我们在媒介批评中的权利,而媒介批评的社会性则揭示了我们在媒介批评中的责任。媒介批评中的褒贬不一是社会价值观体系多元化的表征,它不仅可以丰富批评,也可以促进批评的自我修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个人的批评与社会的批评形成默契,何以能够形成默契呢?这要看社会价值的刚性,即价值原则在社会成员间的普遍适用,这是社会价值保持稳定的支撑。在媒介批评标准中存在着不可动摇的公众心埋底线。2、群体性专业性批评主体

群体批评主体包括从事媒介批评的团体和组织,这些以群体形式存在的批评主体,个人色彩的审美倾向相对降低,而更多是根据媒体及从业者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来批评、约束、监督、控制媒体的批评组织。

欧美国家成立媒介批评团体和组织出现比较早,主要是针对报纸媒体的批评团体。其主要职责是协调媒体及从业者因新闻活动所引起的纠纷,处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其中有对新闻活动的评议、更正,对从业者违规行为申斥、处罚等。从人员构成上,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评议组织由新闻界与其他各界代表共同组成,也有仅为新闻界代表或仅有社会各界代表。①裘正义、黄瑚:《欧美各国的新闻评议制度与新闻自律》、《新闻战线》1996年第1期

我国有一套完整的媒介监督和批评的组织体系,主要由党政新闻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组织、传媒教育和研究机构以及媒介自身组成。

第一类是党政部门建立的媒介批评组织。这类组织更侧重于从意识形态、舆论导向上对媒体产品进行批评。

首先我国隶属于党委的批评组织有中宣部新闻局的阅评小组以及各省市党委宣传部的阅评小组。这类组织对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络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监督。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新闻阅评小组成立于1998年。阅评小组聘请离退休的资深新闻记者、编辑或领导干部及其他专业人士担任阅评员,并定期编辑印发《新闻阅评》。《新闻阅评》对全国各级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络的内容进行审读,对各级媒体进行评议、评价或推介。刊载的具体内容一般是转载新闻媒体对本行业所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另外也刊发阅评员对新闻媒体的评论。评论中或者批评媒体的缺点和错误,或者褒扬媒体的成绩和优点,是对各级媒体的一种检验、反馈、服务和监督手段。

其次,行政管理机构国家广电总局和各省市广电厅设有专门针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媒介批评组织。建立了视听评议制度。

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总编室于1999年成立了视听评议小组,聘请一批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具有丰富经验的广播影视工作者和一些新闻院校的教授、专家,定期开会,交流一段时期内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娱乐、文艺方面的情况。广电总局的办有内部定期刊物《收听收看》,对广播影视进行监督批评。各省市广电厅也都设有收听收看中心,名称并不统一,但主要职责都是监督各级广播电视媒体是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广各个单位广播电视工作的成功经验,及时发现广播电视节目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典型性和突发性问题,使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和播出机构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相对于个人批评主体,群体和组织批评主体尤其是与党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媒介批评组织则更具有影响力。比如对于我国很多风靡一时的栏目《超级女声》、《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和媒体出现的某些现象,都受到了这些批评组织的关注,并对其中存在的利弊进行分析。这些意见受到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的高度重视,也促使国家广电总局颁布条令对某些现象及时进行遏制或倡导。比如,2010年6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对婚恋交友类节目中存在的低俗、造假等倾向进行规范和管理;2011年11月28日广电总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的通知},要求各级电视台立即清理并撤销2012年的电视剧插播广告时段,重新编排节目和广告;广电总局出台“限娱令”,要求各地方卫视从2011年7月起,在17∶00至22∶00黄金时段,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这些政策出台后,迅速引起媒体的连锁反应。

第二类媒介批评团体和组织是各类媒体的行业组织。

媒体行业协会组织在我国比较发达。比较知名的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记协”)。这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行业协会组织,成立于1957年,其宗旨是:团结全国各族新闻工作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新闻工作改进创新,开展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国际间的新闻交流与合作,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主要职能是:组织新闻评奖活动、组织开展业务交流和学术理论研讨、制定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

中国记协主办的奖项有:中国新闻奖(1991年开始,每年一届),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长江韬奋奖(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于2005年合并而成),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用评奖的方式批评新闻作品和媒体人,同时影响主流媒体的新闻作品导向和质量。

另外,中国记协还主办中国新闻传媒网,网站上大量刊载有关媒介批评的文章,对全国各级媒体都有所关注,对各种媒介现象都有所点评。

除以上介绍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以外,全国各省甚至一些地市也建立有新闻工作者协会。另外,还有按媒介和行业、职业划分建立的协会或学会组织,如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家协会、全国播音主持学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等等。这些协会或学会或定期举办新闻类评奖、研讨活动,或出版专业刊物,如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海市编辑学会的《编辑学刊》、北京市新闻学会,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的《新闻与写作》。这些都在积极开展媒介研究和批评活动,是媒介批评的良好平台。

第三类新闻传播教育研究机构

和西方国家一样,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机构是开展媒介研究、媒介批评和监督的主力军。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院系聚集了一批从事大众传播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出版专著、教材,开设课程,举办讲座,举行学术研讨会议,出版新闻传播学术刊物。

在我国一些院校和研究机构也办有类似于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和《美国新闻评论》的刊物,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国际新闻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新闻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的《新闻与传播研究》。这些专业期刊都将媒介批评作为期刊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全国乃至国际的媒介批评的发展具有直接和重大的影响。同时一些综合性大学的学报中也有媒介批评的相关板块。

1996年初,中国传媒大学校报《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编辑部就曾经组织召开了中国大陆首次媒介批评理论研讨会;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2007起主办“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2008年由中国传媒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了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2008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人民网传媒频道共同举办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媒介批评的责任研讨会”。其他还有很多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举办的各类研讨会将媒介批评作为主题之一。

第四类新闻媒介内部建立的批评监督制度

在我国,传媒自身也不同程度地开展媒介批评。大部分报纸、广播、电视节目中设有读者来信或热线电话。报纸、电台、电视台设有群工部、听工部,负责接待和解答受众的批评和投诉。新闻单位很多设有专门的新闻评议刊物或网站,批评、监督媒体行为。一些媒介还办有内部通讯刊物,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办有《空谈》内部刊物,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学术期刊《电视研究》;新华通讯社主办的《中国记者》;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战线》四川日报社主办的《新闻界》等等。

刘建明教授认为,媒介批评的主体多是由多种批评者构成的,批评者分布在社会各个层面,同新闻媒体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批评者的社会分布主要包括普通批评者、批评家群体、媒体的监管者和优秀稿件的评选者四种类型。⑩王君超副教授对媒介批评主体的分类与刘建明的差不多,“可以分为专家的批评、媒介管理者的批评、受众的批评、媒介的自我批评。”②从职业特点角度划分为,我们参考其划分的标准将按照批评主体所属职业特点分类:普通批评者、新闻从业者、学者专家、媒体监管者。1.普通批评者

这类批评者是指普通人,一般以个人的形式发表对于媒介现象发表意见。在互联网兴起之前,普通批评者一般都是通过热线电话或者信件的形式向媒体部门表达意见,这种形式参与批评者很少,意见并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媒介批评学者刘建明说:“受众对新闻传播所作的反应,是一种最原始的,最质朴的新闻批评形态。然而这一批评形态却缺少传递给传媒机构的机会和渠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反应被忽视了。在把新闻当作宣传的观念下,受众也就把媒介的监督权离不知不觉地给放弃了。”

随着当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拓展了媒介批评的空间。各种依附于互联网的媒介如BBS、博客、微博等信息发布平台的兴起,个人的力量越发不可小视,个人性的媒介批评经常会引发社会性的舆论,媒介批评的生态也由此发生了变化。这部分着重谈中国网民的媒介批评。

网络目前已成为最活跃的媒介批评阵地,一方面为专业性、学术性媒介批评创造了生存空间;更为突出的则是,网民在媒介批评中所发挥的巨大能量,尽管这种批评大多数时候并不一定是学术性强的、十分成熟的意见,而且经常带有情感色彩,但是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媒介批评从学界推向业界,进而推向社会大众的过程。比如2011年“我爸是李刚”事件,网民纷纷声讨“官二代”肇事者的嚣张气焰,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节目却在事发后一周内采访播出了李刚父子道歉的新闻画面,李刚数次在镜头面前哽咽、摇头、以手掩面,并在向镜头长时间鞠躬,表情显得非常痛苦。其子也面对镜头涕泪直流,表示自己很后悔。但采访全程没有关受害者家属的任何受访画面。这立即引发了网络舆论的质疑,焦点集中在李刚父子借央视作秀、受害者家属被忽略是否恰当等方面。也有部分网友对父子俩的道歉表达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和认同,但更多的网民则是质疑李刚父子道歉的真诚度,有网友用美剧《别对我撒谎》中的测谎方式,对照李刚父子的痛哭视频,得出父子两人同时以泪洗面是在共同作秀的说法,进而批判央视报道存在的问题。类似的网友的媒介批评为数不胜数,其对象不仅包括对央视等媒体机构,也包括记者主持人等媒体工作者。再如,2010年20国集团峰会上记者芮成钢自称“代表亚洲”惹来众多网友的非议和质疑。网友对国外媒体的报道也在关注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点评,尤其是涉华报道和言论。2008年,西方媒体对“3·14”事件的歪曲、失实报道就被广大网友质疑和反击。

网络为媒介批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批评平台和研究对象,还创造了多种新的媒介批评的方式。网络媒介批评更加开放,媒介批评的主要方式有论坛发贴跟贴、微博互动、博客、播客、网上调查等多种新媒体方式。这些方式都对普通的媒介批评者敞开了大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普通公众的媒介批评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媒介批评形态。首先,由于任何社会公众都可以广泛参与媒介批评,他们甚至可以代表各自不同的社会利益,因此,这种公众的媒介批评在主体上具有社会普遍性。另外公众的媒介批评在批评实践上更有可能实现独立性和公正性追求。一方面,公众的媒介批评主要代表作为受众的社会公众的利益,它很少受到政府利益或媒介自身利益的干扰,从而保持批评主体和批评实践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公众的媒介批评往往具有公开性的特点,它的批评能够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因而它的批评会更加关照公正性因素。2.新闻从业者

在我国新闻从业者的媒介批评活动十分常见。这一群体往往因为切身的感受能够提出较多深刻的媒介批评意见。在新闻传播类学术刊物《新闻记者》中刊登的《近三年的媒介批评实践分析》疑问对2005年1月到2007年近三年的媒介批评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样本中媒介批评涉及25个主题,但主题主要集中在业务探索,这部分内容的媒介批评主体大多是新闻从业人员从自身实践的感悟中提出的观点。该文统计显示《新闻记者》杂志中媒介批评的第二大群体是新闻从业者,占了“媒介批评”专栏文章总数的21.4%,除了业务之外,还有涉及到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行业规范、从业人员职责和权力等等内容。

新闻从业者的媒介批评属于基于媒介自身的自我批评,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媒介自律的形态。我国现在已经有很多媒体组织开始聘请知名新闻传播学专家作为本机构的“新闻阅评人”,为本机构的新闻工作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并定期做出具体的点评。相比而言,这类批评的形态在国外发展得已经比较成熟。像美国很多媒体都已经形成了制度非常完善的“新闻公评人制度”。除此之外,他们有的还联合起来出资组织类似“新闻评议会”的媒介批评组织,对整个新闻行业进行全面的观察和监督。刘晓程在《媒介批评类别探讨与特征反思》中认为媒介的自律显然是一种道德层面的自我批评,它也是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对新闻专业主义理想不断追求的结果。但是,这种批评的最大弊端在于它无法保证批评的独立性。在国外无论是聘请“新闻阅评人”,还是组织“新闻评议会”,都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经济负担导致很多媒体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批评。有资料显示,全美现有日报1489份,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销量低于5万份的日报没有公评人制度。⒁另外,这种自律的批评往往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批评与建设”的效果。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一个老板愿意批评自己”,所以,媒介自律的批评往往会异化为“一种象征性仪式”⒂,即新闻业本身会对媒介批评进行操纵与控制,它们通过有计划的或无计划的形式,使媒介批评展现、维护、修复原有的规范。从这一点上来看,媒介自律性批评极有可能异化成为媒介自身行为的一种专业性策略。3.专家学者

在我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是我国媒介批评的主要群体之一。对于媒介批评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学者专家,专栏作家,社会权威人物及其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院系聚集了一批从事大众传播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出版专著、教材,开设课程,举办讲座,举行学术研讨会议,出版新闻传播学术刊物。这个群体在媒介批评领域有着最高的理论修养和多元的批评方法,是促使媒介批评迈向科学化的旗帜和先锋队,部分学者在借鉴和学习西方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也对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媒介批评进行梳理和反思。许多学者对中国的媒介批评进行了学理上的系统整理、分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理论正在形成。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往活跃在专业期刊一线的专家学者们也有了更多的渠道传播媒介批评之声,他们通过开设专栏、博客,发表有关文章,针对媒介本身、针对媒介现象等进行媒介批评。这类文章深刻有力,说服力强,也同时借助网络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接触阅读。例如学者陈力丹的新浪博客中发表了数量颇多的媒介批评的学理性文章,像《新闻学需要忏悔意识》《媒体何时能告别“示众文化”》等博文均对传媒业提出了批判性的思考,有着较高的点击率。4.媒体监管者

监管者批评是基于政府或政党对媒介的控制和使用而言的。这种批评在本质上是基于政治控制的需要。这种批评在世界各国都极为普遍。在我国尤其如此。像我们的宣传、出版部门对大众媒体的监督与管理就是如此。比如各级宣传主管部门的新闻阅评小组和各级新闻出版部门的审读小组都是这类的代表。它们行使的是新闻管理职能和宣传控制职能,其主要目的是使新闻传播事业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服务。它们在实际操作中还形成了专门的“阅评制度”和“审读制度”等具体的规章制度。

刘晓程认为政府的管制显然是一种强制形态的批评。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的批评经常表现为新闻审查。关于新闻审查,马克思曾经给予一针见血的回击:“书报检查就是官方的批评。书报检查的标准就是批评的标准,因此,就很难把这种标准和批评分割开来,因为他们是建立在同一基础上的。”书报检查“剥夺了报刊出版者本人的全部意志”。⑿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新闻审查对新闻自由造成的限制,以及有可能造成的伤害,对新闻事业发展的阻碍和制约值得重视。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政府批评管制的必要性。就连哈钦斯委员会的报告也认为政府权力是规范媒介行为的重要力量——尽管它们“不是建议采取更多的政府行为”。正如它们所说:“根据本委员会判断,每一个关心新闻自由和民主的未来的人,都应该不遗余力地督促新闻界担负起责任,因为如果它没有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到这一点,那么作为最后一种手段,政府权力将迫使它做到。”⒀换句话说,政府依然是监督媒介、确保新闻自由的重要力量。第二节 媒介批评主体的素质要求

媒介批评的健康发展,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与非专业相结合的媒介批评人队伍。媒介批评人是媒介批评的主体,要造成健康的媒介批评空气,有赖于一批有较高修养的媒介批评人。一般来说,媒介批评人要胸怀广阔、目光远大,风格泼辣、持论公允;他不计私利,不屈从于压力;他的角色一方面是新闻事业的“警犬”,及时对传播媒介发出预警信号;另一方面他又是传播媒介的“啄木鸟”,以其伶牙俐齿对付业界害虫。有志向成为媒介批评家的新闻工作者,应该首先砥砺自己的修养。①王君超著《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作为一名媒介批评人,具体来说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基本修养呢?一、科学的思维方法

研究媒介批评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有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重视实践和亲身调查,缜密思考,是研究一切问题的正确途径;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法,那么,媒介批评人的思维方法是怎样的呢?媒介批评人在批评活动中的思维可以称为批判性思维。它表现在媒介批评人在批评活动中对批评对象的冷静与超越。这种思维,不允许批评只作锦上添花的点缀和肤浅的歌功颂德,而更看重为批评对象雪中送炭并时时敲响暮鼓晨钟。培养批判的精神和能力,重在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后天形成的,它需要有意识的逐步培养。正如李大钊所说,修养“当储备于平日,非可率得于临时”。在英、法、加、澳、芬等西方国家流行的“媒介教育”(mediaeducation)学科,就非常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主要任务即“使受众学习如何理智地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以及“建立受众对讯息的批判的反映模式,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而美国的媒介教育,则在高中阶段就要求青少年受众“能对(媒介)内容有所质疑;能辨别电视的说服意图”。西方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目前,虽然我国还没有发展媒介教育,但是,通过唯物辩证法的指导,我们是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这种修养和能力的。以唯物辩证法来指导批判性思维,一方面可以培养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另一方面可以在从事媒介批评时力避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尤其是要避免偏见。只有思想有深度,才能不为社会上的表面现象和支流所迷惑,批评媒介也才能人木三分。思想空洞,轻薄为文是媒介批评的大忌。二、广博新颖的知识。

媒介批评人的知识不但要广,而且要新。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更新不断加剧,科学发现日新月异,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刚刚崭露头角甚至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知识,往往抢在“第一时间”作出同步的报道,同时也要求媒介批评人及时作出批评。如在“第四媒体”刚刚崛起之时进行批评,就要对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网络媒介的基本特性有深入的了解,批评才能人木三分。媒介批评人的知识如果不足或更新不快,不但不能对媒介传播的最新内容作出正确的评价,而且容易闹出笑话。三、追求真理的精神

刘建明教授认为无论提高媒介批评的质量还是完善媒介批评学,都需要批评者和研究者有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热情。这涉及批评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也就是,你为什么而批评、而研究、而生活。从小范围说,是为了献身媒体事业,提升传媒思想的科学化;从大范围说,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道。有了这个思想基础,媒介批评和研究就有了动力和方向,就不怕任何困难,媒介批评和研究都可能有所长进。作为媒介批评者和研究者,一定要明辨是非,具有正直、坦率而诚实的思想品格。不要为钻营名利而说假话,诬陷敢于说真话的记者,我们的最高准则是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为人民的切身利益而张扬理性。勇于批评、善于批评需要献身真理和忠于事实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中国传媒就会走向世界,赢得世界人民的信任。四、严谨科学的批评态度

评点媒介及其产品的优劣,指责传播人的缺陷和不足,有时会诉诸“金刚怒目”式的激烈言辞,不免招致被批评人的反感;简单化的、幼稚而粗暴的批评则会引起批评对象的厌恶。因此,批评是一门艺术。严谨、科学的批评态度,是使媒介批评之树常青的法宝。在媒介批评中,需要确立严谨、科学的批评态度。五、批评家的理论敏感。第三节 媒介批评的队伍建设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媒介批评应该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传媒进一步走向科学化以及公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然而,在笔者看来,就在信息传播尤其是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社会重要命脉的大背景下,不仅一般意义上的媒介批评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特别是从人文精神建设的角度上看,媒介批评的缺席就显得尤为严重。一、培养职业的批评家,建设强大的专业学者阵容

要把这样的一个问题说清楚,还必须首先从本问题的前一个层面上进行考察。在现代世界的整个信息领域和话语空间里,最显强势的发言者是谁呢?毫无疑问就是现代媒体,包括平面媒体、电子媒体以及网络媒体。说得夸张一点,人们每天所面对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被媒体覆盖了的世界。人们从外在世界所接受到的大量信息,几乎有90%以上都是媒体发出来的。那么,媒体既然掌握着最强大的传播平台和言说空间,它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主导性的社会话语权。因此,要想对媒体实施一种批评功能,这批评的发言人首先就必须要有更强大的思想影响力和话语操控力。所以说,一个社会尤其是在现代媒体时代,建立正规而专业的媒体批评体制,以便形成更为有效的媒体制衡效应,就极为必要了在西方,就早已有了类似的“新闻评议会”的机构和制度,2002年,我国香港也成立了新闻评议会,这种机构里的专职人员就是专门从事媒体的评议工作。当然,这样的新闻评议会一般来说主要是对媒体进行政策性的或原则性的监察与评判,而我们所说的职业批评家,与其有相似之处,但我们更强调的是其应该特别具有科学性和理性化的批评功能,而其构成的人员成分,也完全是学者型和研究型的媒体批评家。由这些学者型批评家组成一支专业批评队伍,从而很大程度地实现媒介批评职业化。这样的批评家队伍应该把新闻批评作为其固定的职业,并由此获得主要的经济收入。

而从我们现有的情况来看,媒介批评大都是那些高校的教授或博士们偶尔客串一下。他们往往只是由于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凭借自己的基本理论素养优势,个别性地对媒体现象进行一些一鳞半爪地批评。而归根结底,他们的身份仍然是新闻专业教授和新闻理论学者,他们的批评也更多的是由于要服务于教学或理论研究。所以,他们中可以说至今没有一个能够被称之为新闻或媒体批评家的。那就更不要说在他们中间产生出一个新闻批评的职业批评家队伍来了。这一点和我国的文学批评相比就有了很明显的差距。我国的当代文学领域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强大和稳定的专业批评家阵容。这些文学批评家有的工作在作家协会,有的工作在社会科学院,还有的自愿做自由撰稿人,当然也还有一批人是在高校以教学为主的——属于“学院派”。但他们所专门从事的研究领域,主要对象和比较集中的工作就是当代文学批评。我国的这些文学批评家可以说是阵容强大。我们的媒介批评,是否可以从中吸收一些经验呢?

当然,我们这里提出要有一个专业化的媒介批评机构和队伍,却也并不是说那些教授或博士们的批评就是完全多余的。专业队伍是主力军,是大部队,也是职业化批评成熟的标志;而我们的媒介批评的更大繁荣还要有广大的参与者群体,甚至也需要有更多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专业队伍的形成和建立是新闻批评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必由之路,也应该说是新闻批评能够产生更大效果的重要途径。二、探索系统的批评理论,培植多样的批评流派

所谓批评,而且按照我们的主张还要进一步发展为职业化与专业化的批评,当然就不能是随心所欲或者只凭个人的感情与感性用事而进行的新闻批评。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媒介批评,首先就需要具有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批评理论。当然,这里所说的媒介批评理论,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新闻理论(或理论新闻学)以及大众传播学,却又并不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它应该是建立在普通新闻理论与传播学基础之上的更能够直接应用和服务于批评实践的批评理论。而且应该是本身具有完整而系统地体系和结构的理论学科与形态。

然而,就一直以来的批评状况而言,我们在批评理论方面的自觉地建设,还显得非常薄弱。一方面,我们偌大的一个批评领域,至今关于媒介批评理论的专著也只有刘建明的《媒介批判通论》、王君超的《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等三四部而已,此外也就只有一些零散的单篇论文了。而另一方面,现有批评实践的理论依据,也大多是采用我们的高校教学通用的最一般的新闻与传播理论。比如谈到一条新闻的新闻价值,就是根据《新闻学概论》中反复讲的“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人情性”等来作为理论支点;而讨论新闻真实,也仍然是按照书本上的“主观性”、“客观性”以及“第一性”、“第二性”等既成概念来进行比照和分析。这样的批评在当今来看可以说是已经走向了绝境,因为它一直在上世纪的理论水准上原地踏步,而且批评思路和话语体系也过于狭窄和单一。而对于一个更具有旺盛活力和生机以及具有无限发展前途的批评界来说,它不仅要有理论上的自我更新、独立创新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批评局面。

这样的一种批评局面的形成,首先就要在批评理论上产生出众多的批评派别,或批评的话语体系;要强调批评的多元化、多样化,破除单一化以及惟一化。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学术批评领域来说,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其深入和发展的真正命脉所在。这是我们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急需醒悟和反思的。从这样的主张来说,我们的人文精神层面的批评,就应该首先自觉而努力地建设起自己的一个流派。这当然也不需要较多的时日,而且更需要有众多批评家的鼎力支持和响应。三、增强专业批评的规模化和连续性

专业化、常规化而且能够富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介批评,第一要形成一定的批评规模,不能只是一些散兵游勇式的,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式的以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难成气候的批评;第二要有一定的连续性,或者要有相对的主题性与专题性,批评者应该针对某个时期中比较突出和常见的问题展开集中而全方位地有深度的批评,从而达到较高的批评境界;第三,就是批评不仅仅是对作品进行完全客观和被动地解读,也不仅仅是对某些问题的居高临下地指责,批评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对于新闻理论达到新的升华的过程,是对新闻规律进一步探索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对于新闻学建设性的过程。

所以,批评绝不能仅止于零散评点,而要寻求一定的学理境界。具体地说,系统性规模性的媒介批评应该包括:较系统地经典作品或优秀作品论、名记者或个别新闻人专论、重要新闻现象论、各时期新闻思潮论、新闻发展史论、新闻业务的各个部门论等等。而所谓的“批评的失语”,主要就是指批评缺乏这种成规模成系统的整体批评,尤其是,这种成规模成系统的批评还应该是从自己的批评理论出发,表达自己批评的语言。因为,一种成规模成系统的批评,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作为其批评基点,不能在批评中完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只是说套话、讲教条,甚至打官腔,这正是批评失语的最重要的表现。

总之,无规模就难成批评,无系统也就不称学术。而就在这种规模化和系统性的新闻批评实践中,不仅要以自己的声音,形成强大的媒体批评影响力,还应该进一步产生出具有权威意义的媒体批评家。这才是媒介批评真正走出失语状态的根本标志。四、开辟专门的批评阵地,扩展集中的主题园区

按照前面所讲的建立职业批评家队伍也好,寻求媒介批评的规模化、系统化也好,如果没有专门刊载媒体批评的“媒体”,那一切岂不就是空话?所以,专门的媒体批评杂志的创办,也是一个重要的配套工程。就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理论与研究领域来看,虽然一些杂志也不时地开办一个“媒介批评”或相关的栏目,但是,一方面,这些栏目有时还不能保证每期都有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另一方面,这样的栏目也常常是在大量的关于媒介经济、实务研究等强势文章给淹没得难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那么,为了适应新世纪新形势的需要,为了更加有力地发展和繁荣媒介批评事业,创办和出版以媒介批评为主旨的批评媒体,应该说是当务之急。

为今之计,媒介批评要成大规模和大气候,就决不能再只是寄人篱下式地寄居在新闻理论或新闻业务的刊物之中了(虽然这些刊物还需要保留和强化批评栏目)。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昭告:媒体批评需要大张旗鼓地建设自己的“水泊梁山”,甚至是建立起自己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了。这对于媒体批评的步入正轨和规模化发展,应该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环。这件事情可以由政府出资来做,可以由新闻研究部门来做,可以由高校学院派来做。但是,其出发点必须是专业的媒介批评,而不是一个赚取利润的载体。因为在市场化的大趋势下,人们出版刊物往往首先考虑的就是赚钱。而媒介批评刊物出版的基本目标是真正的思想文化效益。这一点必须区分清楚。不然的话,媒介批评刊物很快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批评的最根本的价值和品格就会随之丧失。五、让人文精神的批评声音更加凸显

在新的世纪之中,在市场化商品化以及经济中心化全面推开的大氛围下,人文学科真正向“人”的中心回归,这也应该是大势所趋。否则的话,现实中人就彻底被物质所淹没了。那么,媒介批评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其人文精神的立场原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按照前面所提出的,建立和发展多元化媒介批评的思路和原则,人文精神的批评流派,更应该成为此后要重点培植的批评派别。在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之下,“人”的意识,“人”的精神,“人”的价值等形而上的价值目标已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和贬斥,经济富有而精神矮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而,我们的媒体就首先需要大力传播“人”的精神,大力张扬“人”的价值,为此,我们的媒介批评当然也就要充当媒体人文精神的推动者和监督者。

近年以来,我们的批评界虽然也不时地发出一些关于媒体要注意人文关怀方面的呼声,但是,一方面,这些呼声基本上还处于非主流的状态;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关于人文关怀的认识理解又显得比较肤浅。更有许多文章把人文精神混同于制作和编辑技术问题,那就尤其显得南辕北辙甚至风牛马不相及了。高层次的人文精神意义上的“人”的关怀,需要不断地从精神的境界上去追寻。这也正是人文精神批评流派建设的更迫切的意义所在。第四节 媒介批评的学派建设

在媒介批评学还未成为独立学科之前,由于自身的本质没有充分展示出来,媒介批评观还难以深入实质领域。那时,人们对媒介的批评停留在宏观层面,颇有高射炮打蚊子的意味。而局限在微观层面,批评又往往是零碎的、感性的、随意的,个人或某一机构对传播的狭隘理解主宰着对媒体的评论,又多在政治立场框架里指点媒体的是非。

传统的媒介观总是把传播视为宣传或再现客观事实的二元模式,并将传播作为单面因素加以阐释,忽视对受众解读活动的探讨。其实,传播是由媒介、信息和受众共同构成的整体,受众的解读是媒介传播的重要部分,对权衡传播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传播内容引起受众的反响,是一种原生的媒介批评形态,对媒体和管理机构还是一种未知的世界。要把未知、粗糙的意识转化为专业批评者的认识元素,必须掌握科学的批评原则。

媒体作品只有在受众的解读中才能生机勃勃,它存在于受众的理解之中,并被受众所追求、所沉思。比如,新闻报道的完成,并非是新闻的完成,其实它还处在新闻传播的中途,受众的接受和解读才是新闻整体过程的终结。媒介批评的重要实质,就是指导“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转换”,将传播内容的静态意义还原为鲜活的思想,探索和提升受众的解读规则、方法和认识理念。

媒介每天都传播政治内容,这没有什么不好,但什么样的政治符合群众的需要,人民欢迎什么样的政治,只能由受众作出回答。媒介批评理论则是这种传播活动的直接、现实的反思,充当“反思的反思”角色。正如黑格尔所说:“反思以思想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媒介批评使新闻理论内部各要素,诸如事实观念、形态观念、价值观念及政治观念的辩证关系真实地体现出来,给媒介准备一面清晰的镜子,让它们随时照照自己。大众传播作为人类文化的分支,与人们对它的个性重现和全面考察相关,也与媒介批评的自觉意识无法分离。从本体论上回答什么是媒介批评,首先必须确定媒介批评在文化活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媒介批评总是在传播行为和对它的研究领域来回滑动,以多种科学理念评析媒介。媒介批评学针对评价作品和媒体行为阐发系统的理念,把媒体的得失从理论高度给以综合把握。对新闻观念本身的批评,媒介批评学偏重于宏观研究,提出超出新闻本身的东西,即它的社会和人的意义。正如艾略特圈定的那样,“批评,按定义来说,是涉及它本身以外的别的东西。”

宏观和微观的媒介批评,也可称作两种流派,它们的视角虽有不同,但都应融入对媒介的综合理解。对传播作品的分析,比如某条新闻的分析,属于微观分析;而对媒介的立场与善恶的评价,比如我们批判CNN对中国人民的污蔑,则属于宏观的批评。客观批评派注重事实,针对客观实在的媒介现象指出它的好坏优劣,诉诸客观论的信念。理想主义的批评,承认并运用批评对象的永恒规律和最终真谛,揭示它的实质、真相或效果,用理论语言重构它的纯洁模式。这两种批评都追求真理的目标。

这个目标究竟是什么,到哪里去寻找,则因批评者而异。艾略特指出,批评“有可能获得我们自身以外的什么东西,这种东西我们暂时可以把它叫做真理,至于这个真理究竟有什么具体内容是次要的,只要它们确实存在,且不管它们是怎样的”。在理想主义批评家看来,这个至上目标是他的经历乃至他的潜意识,即他看到听到或想象到的媒介理念。但必须确信,对传媒而言,受众就是一切。受众来自社会各个角落,代表媒介进程的意志,媒介批评无疑应当反映这种意志。媒介批评最终追求的目标,需要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受众的价值要求,而不应是“不管它们是怎样的”。

媒介批评带有更多的主观成分,因为批评不仅是评价活动,同时又是一种研究活动,批评者有自己的一套原理和概念结构。如果说新闻作品是记者用一套语言系统对世界的再现,那么,媒介批评则是批评家用另一套语言体系对记者、作品、媒体和受众追求的再现。实现这第二层的“再现”,即第二境界,必须在批评中融入超越新闻报道原则和理论的其他学科知识。这样,媒介批评学对批评者自然是一种博大见解的注入,不掌握媒介批评学的实质,理解力和知识匮乏的人,是无法进入媒介批评角色的。第八章媒介批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媒介批评学,当然首先是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土壤。而在中国当代的思想文化整体结构中,又贯穿着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毋庸置疑,任何一套媒介批评学体系以及学术体系的确立,都必须在思想伦理观念上设定或者自然形成某种最高准则。因此,在我们的立足于中国文化土壤的媒介批评学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整个体系的最高准则。那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我们的媒介批评学体系,如何能够让这种核心价值观很自然很内在地成为我们的媒介批评实践的价值准则?本章就进行一些专业性和学理化的探讨。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按照理论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四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而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以人为本又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中的核心。所以,对于中国媒介批评学的体系建设来说,同样具有核心意义。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阐释

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余年时间里,学术界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命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哲学上其他概念一样,关于这一命题的内涵和界定众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以下观点:

有学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把握四个关键词,“即人本、公正、民主、和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何建华)也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根本观点和最概括的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为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仁爱和谐、人本共享。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诉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吕晓东)还有人认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普遍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一。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创始人,但是之所以激烈批判资本主义而积极倡导社会主义,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对自由竞争的放纵,使得公平正义难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只有在生产剥削和压迫的政治经济制度不服存在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林乐香)另外还有学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炼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新型价值观。其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总的、最高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终极价值信仰;公平正义、集体主义实际指涉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两个方面的关系,展开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总的、最高价值观。(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意义,邵会丽)

不难看出,这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和讨论,始终贯穿着以下一条基本红线,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点,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新型价值观;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曾经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9卷第406页)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并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或民族,或国家的成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必然要形成一套符合多数人价值取向的价值体系,而在集体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社会准则得以有效维持的意识形态前提,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往往依靠核心价值观来维护。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在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促进作用,更体现在对社会成员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上,大众传媒也不例外。

单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言,上文已提到,它是一个由四个层次组成的有机互动整体,虽然每个层次都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和地位,但互相之间并不割裂。然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结构只是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充分吸收和把握,而要想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华就必须适时引申,进行深层,洞悉隐藏在表象描述中的深刻内涵,而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我们把握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在建设过程中的奋斗目标、实现路径等重要信息。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点——以人为本。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也就是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或终极价值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以人为本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具体化。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在价值观中的地位应该是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是人作为目的性价值地位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是有局限性的,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经济地位的平等,人才真正作为目的而存在。所以说,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一要义。《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目标。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其一,民主是一种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具体而言,民主就是一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现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保障和尊重人权等各方面。民主就是把权利置于普遍意志的最高指导之下。民主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普遍价值,不存在为某种社会形态所独有,资本主义讲民主,社会主义也同样要讲民主,这就是民主的普遍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王伟)民主有其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是由民主的阶级性决定的,建立在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民主也是截然不同的。相较于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社会主义民主是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为基础,法治是民主制度的重要保障;因此,其二,法治就必然成为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由之路。法治与民主看似冲突,但却相辅相成。法治就是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建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主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如今,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首要追求,也是通向最高理想的实现路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发展程度越高,民主法治的地位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和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作用就越突出。因此,可以说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又是这一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的路径。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共同富裕。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概念,反映其性质的终究不是手段而是目标,而落实到目标又离不开客观的经济基础空谈。社会主义的性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抛开现实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不谈,抽象地讨论价值观是毫无意义的。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用“共同富裕”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思想。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界限是强调先富达到共富。从马克思的有关论断可以看出,保证个体自由发展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这只是获得了经济地位的自由,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根本还在于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能使每个人自由发展。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诉求——公平正义。前文提到的共同富裕本身或者说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蕴涵了公平正义的要求,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诉求。追溯到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公正是最主要的,它比星辰更加光辉”,“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公正集一切德性之大成”。(马德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可以明见,人类社会自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从人人平等到社会正义,从政治公平正义到社会各层面的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孜孜不断追求的目标,也自然是社会主义的追求目标。然后要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优越性,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