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实践篇)(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6 08:07:31

点击下载

作者:涂同明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实践篇)(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

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实践篇)(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试读:

编者的话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从战略全局对统筹人与自然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和全社会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动员。美丽中国,承载着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便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劲臂膀。建设美丽中国,恰逢其时。“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的作者站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前沿阵地,以全新的视觉,洞察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趋向,全力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大海中的90个专题分别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之《概念篇》、《知识篇》、《实践篇》。“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之《概念篇》从偏重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概念的角度阐述了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生态结构、生态环境、生态平衡、生态适应、生态效应、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足迹、生态赤字、生态污染、生态灾难、生态危机、生态破坏、生态入侵、水生态、水污染、生态哲学、生态规划、生态保护、生态工程、生态恢复、生态补偿、生态体验、生态消费、生态产业、生态经济、生态公民29个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之《知识篇》从偏重生态文明建设最新知识的角度剖析了农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金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民族生态学、文化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植物生态型、生态现代化、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进化、地球生态平衡、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30个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之《实践篇》从偏重生态文明建设最新实践的角度论述了生态农村、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畜牧业、生态农场、生态水利、生态林业、生态城市、生态交通、生态社区、生态学校、生态建筑、生态住宅、生态型造景、生态厕所、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包装、生态染色、生态示范区、农业生态园、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商务区、原生态旅游、生态庄园经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义、建设美丽中国、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30个专题。

本套丛书采用专题解读的形式编写,逻辑推理,重点突出,内容完整,内涵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生态文明的重要辅导材料,也可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参考读本,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参与者的必备书籍。

在本套丛书的编写过程中,整理、参考或引用了百度等网络媒体及相关文献和技术资料的内容(未作专门注明),也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受水平所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作者2012年11月25日

导论

1.生态与文明

(1)生态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包括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也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事物等均可冠以生态修饰。(2)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300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2.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300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证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和承受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亟需建立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1)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阶段。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多层含义。一是在文化价值上,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使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意识。二是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需求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三是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2)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这“四个文明”一起,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其中,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生态文明要求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用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粗放利用资源,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3)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4)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态问题实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更大的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使它不可能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会自觉承担起改善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其思想孕育、理论形态形成与发展、成熟与完善,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格局,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至十八大十年间科学发展、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3.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1)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我国经济建设面临两个突出矛盾:一是经济总量扩张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矛盾;二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容量有限以及环境容量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的矛盾。如何有效缓解和克服两大矛盾?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建设,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坚决摒弃“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传统做法,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生态经济化等战略,既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能够在“人不敌天—天人合一—人定胜天—天人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进程中实现新的飞跃。(2)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建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目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障碍主要在于:一是政绩考核机制的扭曲,片面强调政绩考核的经济性;二是公众环境权益的受损,公众无法享受到足够良好的作为生存权之一的环境权和作为参与权之一的环境权。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下的政治建设,就是要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干预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和以公众为主体的社会机制的相互制衡,就是要构建以别无选择的强制性机制、权衡利弊的选择性机制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机制的相互协同。(3)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从一定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必然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文化建设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需要处理与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属于重叠关系。

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薄弱环节,是生态文化观念不够稳固。为此,必须树立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相吻合的生态文化观念,使包括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绿色技术观、绿色营销观等在内的生态文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要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增强生态资源观念,优化生态环境资源配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转变消费行为模式,崇尚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4)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高。

4.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1)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思想上,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2)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在政策上,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制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3)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制度上,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4)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在行动上: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不断加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5.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公正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效率是生态文明的手段,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保障,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目的。(1)公正就是要尊重自然权益实现生态公正,保障人的权益实现社会公正。(2)高效就是要寻求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产系统具有低投入、无污染、高产出的经济效率和人类社会体系制度规范完善运行平稳的社会效率。(3)和谐就是要谋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公平和谐,以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人文发展,就是要追求具有品质、品味、健康、尊严的崇高人格。

6.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四方面的内容。(1)生态意识文明。思想意识是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它指导人们的行动。以生态科学、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代表的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等三个方面的内容。(2)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导自身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人类应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提倡绿色生活,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3)生态制度文明。生态制度是指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中心,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是生态制度文明的外化,是衡量生态制度文明程度的标尺。(4)生态产业文明。生态产业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指生态产业的建设,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环保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按照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这种生产方式是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污染以及更多劳动力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

7.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既是原始文明的开创者,也是农业文明的先行者。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这种制度,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生态农村

1.生态农村的概念

农村经济在本质上是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农村经济的根本特征,也是农村经济的优势所在。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的现状是传统自然经济和现代石油经济并存,生态经济发展缓慢。从长远看,“三农”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它的根本解决有待发展农村生态,彻底解决农村的生态问题。目前,我国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很多,但大多是短期性的,如果不能促进农民长效增收,就不能从根本解决“三农”问题。

因此,彻底地解决“三农”问题,使之不反弹的关键是建立农民长效增收的机制。要建立农民的长效增收机制,必须在农村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农村。

2.影响我国目前农民长效增收的瓶颈

我国农民长效增收难,在目前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和最关键的原因是生态瓶颈。具体如下:(1)人口与资源瓶颈。我国目前10多亿人口,至少有60%的人主要以农业为生,我国的人均耕地只有1.2亩,据专家统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有1.2亿,也就是说,我国现在农村有1.2亿农村劳动力没事做,但同样要吃饭穿衣,对本来就生产效率低且贫困的农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我国只有世界7%的耕地,却要养活世界22%的人口,生态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我国农业用水也显得非常紧张,许多农村特别是北部农村的农业用水已经严重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的长效增收。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并不是固有的,而是我国人口失控与资源的滥用等双重原因造成的。这一瓶颈如果不想办法解决,会造成生态问题的恶性循环。因为资源少,会人为地增加自然资源的负担,为了生存会无限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不顾生态规律,出现短期决策和行为。资源会一年一年地减少,矛盾会更加突出,长效增加农民收入就万万不可能了。(2)农产品生态质量差和价格低廉。生态农业已经成为世界农业的主要趋势,也是农业走出国门、在世界贸易中竞争取胜的主要手段和途径。目前,农产品的绿色认证成为世界农业的标准,也是各国限制农业进口的壁垒。但是,我国的生态农业水平不高,严重损害农产品的质量,因为质量差,致使农产品价格不能提升,从而打击了农民增收的积极性。特别是石油农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污染更加严重,农业的成本日益提高,对农民稳定和持久增收构成了障碍,这种障碍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生态经济发展缓慢。(3)农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我国农村因为资源紧缺,农业增收以传统方式和石油化肥的大量投入为依托,使资源的质量持续退化,农民的增收不能持续发展,只有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才可以有所增收,但一旦政府政策用完或失效,农民就不能增收。比如目前政府在农村的普遍免征农业税和减轻农民负担,对农民增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以减少农民支出而相对增加农民的收入,不是农民收入的绝对增加。况且,这种增收尽管农民收入有所增多,可是他们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物品的供给又要受到限制。更何况这种政策今年有效,明年就不能使农民增收了,因为当其减到零时就再也不起作用了。因此,农民长效增收没有发展生态经济,就没有可持续的动力。(4)生态失衡造成的自然灾害瓶颈。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并且每一次自然灾害都可以找出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我国许多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自然灾害,最后都由农民买了单。农业对自然的依赖最大,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损害最为敏感,因此,自然生态环境制约着农民命运。对本来就弱小的农民来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太弱,有的自然灾害可以造成农民一年到头颗粒无收。这种自然灾害的沉重打击,对农民可说是雪上加霜。自然灾害大多是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引起的,并且许多是现代石油经济的产物。没有发展生态经济,生态问题就不能解决,农业的自然灾害还会逐渐严重下去,而且会愈演愈烈。

3.生态经济对农民增收的意义

生态经济是一种以生态平衡为出发点,追求生态效益,保障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众所周知,我国农民长效增收存在生态瓶颈,而其瓶颈的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农村过去的经济不是生态经济,而是破坏生态的经济。因此,发展生态经济,对农民的长效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生态经济能使农村合理利用短缺资源,缓解人口资源矛盾。生态经济以农村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平衡发展为目的,能统筹发展农村经济。生态经济不完全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更注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同时,生态经济可以使农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土地等资源,综合开发农村资源,消除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使经济成本降低,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比如农村建设沼气池,既能解决农村的能源短缺及污染问题,又节约木材,提高农村的有机肥使用率。还有我国生态农业中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大大地提高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生态经济能促使农村资源高效和合理地利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2)持续保护农业资源,维护农村持续发展动能。生态经济也是一种保护资源的经济,在农村发展生态经济,会摒弃过去那种浪费资源或者认为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观念,生态经济将把生态资源的成本一起纳入经济核算之中,显示生态资源的价值。因此,生态经济将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经济、资源科学利用型经济,为农村节约发展资源,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经济与生态资源的紧密程度比任何经济都高,可以说,其本身就是天然的生态经济,而我们却把它异化了,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只是恢复其本来面目而已。(3)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生态经济是一种清洁经济,它使农业的产品污染少,安全度高,对生物的危害小。因此,生态经济条件下的农产品必然质量更好,其市场价格更高。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竞争中,能增加农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为农民增收创造国际环境和条件。同时,还能减少入世对我国农民增收的冲击,维护我国的农业安全。(4)保护生态,预防自然灾害。生态经济以生态系统平衡为基础发展经济,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要务,能减轻我国当前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生态经济也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从而减少和预防自然灾害。(5)使农村乡镇企业走出环境困境。我国目前的乡镇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很多企业因为环境问题而被迫关闭。生态经济一方面可以滋生许多为生态环境服务的企业,引导乡镇企业走向生态环保产业,同时,生态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型和利润大的产业,而且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对乡镇安置富余人员也是很有用处的。另一方面,生态经济的运作原则能引导乡镇企业走出污染困境,重新找回自己的发展空间。(6)开发特色和新的生态资源。生态经济其本身就是一种集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经济能使农村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比如,逐渐兴起的农家乐休闲、农家土菜、生态旅游等,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与文化和生态交融的资源。此外,观光农业也是生态经济的主要内容,也能为农民增收开拓新的渠道。

4.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促进农民长效增收

农民的长效增收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农民要长效增收,就不能只靠减农业税和减轻农民负担了,要从根本上破除农民不能增收的瓶颈。(1)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习惯。要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我国农民在过去抓革命、促生产的大干快上环境中,丧失了生态意识,对自然生态环境普遍忽视,总认为现在严重的环境污染是城市的事情,农村还是牧歌悠扬、环境优美,又加之我国曾经宣扬地大物博,有许多世界前列的资源储量,似乎我们有用不完的资源,因此,人们忽视了资源的节约。就是拥有勤劳俭朴优秀品质的农民,对自然资源也渐渐丧失了简朴的意识。同时,我国农村的生态消费还没有形成,没有生态消费习惯,生态资源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农村发展生态经济先要从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习惯入手。(2)加强政府对农村生态经济的支持与推进。生态经济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农民本来收入较少,需要快速致富,因此,政府不能让农民承担过重的长期投资,况且,生态经济的外部性收益是广大的城市和整个国家的绿色环保,所以,政府应该对发展农村生态经济进行支持和推进。政府支持首先是政策上的扶持,主要是资金上的援助,其次是进行适当的生态补偿。比如,我国现在大力推广的沼气,政府对其进行了补偿,但是,农村沼气的推广,将为农村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生产绿色农产品提供巨大的基础,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和城乡的措施。此外,生态经济是新生事物,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障才能发展,要创造农民的长效增收条件。(3)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保障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最终的保障应该是法律。法律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用行政命令去调整经济,只能用国际通行的做法——用法律规范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农村发展生态经济,会有许多传统和固有的经济利益需要重新调整,因此,也必须用法律规范来推进生态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民在生态经济中的权利。只有维护农民的权利,才能调动他们长效增收的积极性和保障他们的长效增收能力。(4)强化市场调节与社会公平。生态经济的发展必须政府推进,这是由于它的外部性的特征,也是由于其是新生事物的原因,但是,生态经济毕竟是经济,也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如果轻视市场机制,则会重新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种价值同样是有价格的,同样在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的机制中,也会使生态经济按市场发展的要求进行。市场调节生态经济,还应该强调社会公平,生态经济本身是一种公平的经济,它强调生物平等,代际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经济,要强调社会公平,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公平的环境。(5)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经济的支柱,生态农业能化解农村资源紧张、资金困难等矛盾,生态农业也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的主要手段。生态农业还能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农村的生态经济创造基础平台。生态农业能节约资源,降低农业成本,相应增加农民收入。生态农业维护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民长效增收的有效途径。

5.阻碍农村生态环境进程的主要因素

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小问题变为大问题之前就进行解决,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共同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是政府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提出一些建议之前,要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阻碍生态环境进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是最关键的一条。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愿意去维护生态环境,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对于生活污水,他们不觉得随手倾倒有什么不对,只要是倒出了家门且没有影响别人就不存在问题,他们不会联想到污染,不会联想到生态环境。就地焚烧,只要是方便,怎么会把一些烟雾和大气污染联系到一起呢?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全球变暖,没有酸雨的概念,更不会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无知把农村的生态环境逐渐地往危险的道路上逼近。(2)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话,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就是难辞其咎。地方政府的责任在于进行及时的宣传和引导,而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虽然有政府组织的各种科学宣讲、环保科普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活动,但是落实得不尽如人意,这也是造成农民生态环境意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村民认为当地政府在生态方面需要加强的40%首推环保宣传力度。实现当地环保意识主要还要靠当地政府和公民自身分别占52%、43%。地方政府对农民没有起到及时的引导作用,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没有合理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未必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做过详尽的调查,制订过保护的措施,更无从谈维护。(3)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21世纪注定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世纪。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暴露;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消耗资源最多,人与自然较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农村的广大地域面积与其人才的引进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在获得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是不愿意到农村这样的基层去服务工作,这就造成农村人才的缺乏,也导致无法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工作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订出长远合理的生态环境维护方案。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不是纯粹的几方面原因造成的,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也不只是由这些因素决定,它与农村本身的生产生活环境、各种历史原因都有一定的联系。

6.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抗生素、农药、地膜等,不仅污染农产品,地膜等“白色”污染也严重影响耕地环境质量。(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部分农村的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农村内河水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除城区外,广大农村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理场,更没有任何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随意堆放,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环境卫生。(3)畜禽养殖污染严重。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等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由于根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畜禽产生的大量粪便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大量污水外排,广大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污染加剧。更加严重的是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将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7.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1)开展各种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由于造成各种生态环境隐患的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维护的意识较低,因而开展各种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是很必要的。可以由政府组织人员对农民进行分批培训,然后再由这些人员将环保的意识传递给其他的村民,可以让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明白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再由政府组织一些可再利用垃圾的回收工作,在村子里设置专门的回收站点,并付给村民一定的报酬,这也可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变为一件无意识中的自觉行为。(2)依托科技力量,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转型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技术领域的研究,向国际领先领域靠近,通过科技创新,达到生态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走新型的循环经济之路。例如: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农药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如果要求农民停止或减少对其的使用是不现实和不可行的,农民不会为了抽象的生态环境的概念而放弃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这种依赖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国家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研发出新的环保无机或对土地生态危害小的产品来取代目前所使用的农药化肥,这既不会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从源头对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控制。(3)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加大政策拉动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后,也要制订必要的行政法规。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回报率较小的领域,政府必须发挥主导的作用。制订相应的法规来明确责任,对不合乎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治,从强制的角度提高各个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4)提升地方配合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地方也应密切配合政府给予生态环境以足够的重视,制订地方的生态规划,定期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生态检查和验收。针对污水的随意排放,由地方出资修建规范的排污沟道;针对固体垃圾的随意堆放,建立一些固定的垃圾回收站,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垃圾的处理。

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需要农民、地方、国家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只有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地方的重视程度加强、国家投资力度加大,才可以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一个合理科学的渠道,使生态环境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8.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1)“多管齐下”,巩固成果。一定要推广经验、继续探索、吸取教训、告诫未来。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多管齐下”,全社会形成合力,解决不和谐的问题。一方面要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另一方面要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加大环境和生态投入,千方百计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谋求更大发展。(2)加大减排力度,确保减排不反弹。一是加强对现有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对污染源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排放标准。二是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污染防治。以污染减排为重点,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和推进重点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继续加大工业企业污染源防治力度,加强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督促尚未完成减排责任的排污企业加快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强化污染减排工作。三是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对污染物排放量大,影响减排任务完成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切实从源头上预防污染源产生。(3)强化生态环境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执行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把总量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切实坚持“先算、后审、再批”的程序,加强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及时进行建设项目验收。加强新、改、扩项目以及敏感项目和敏感区域的项目审批管理。二是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对重点污染源实行重点监控,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三是实行严格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审批制度,对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项目严格控制,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方案方可审批。(4)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群众生态环境权益。结合“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力度,对故意不使用或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长期超标排放的企业,要立即责令限期改正;对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的企业,要立即责令停止生产,限期改正。

9.推进农村生态资源的资本化

农村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本质要求是让农村生态资源成为资产、商品,建立起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价格机制和市场体系,改变行政垄断、行政配置的低效方式,摆脱“低技术陷阱”。只有实现资源的资本化,才能激活农村生态资源和要素,让它在更广阔的空间、市场上实现最优的结合,呼唤出新的生产力。也只有解决了农村生态资源的资本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1)坚持“四同”原则。农村生态资源和其他一切非农资产一样,在资本化的过程中,应遵守“同产、同权、同市、同价”的原则。即同一种资产,应该享有同样的权益,应该在同一个市场平台上交易,应该有同一价格。(2)坚持“三反映”原则。深入农村生态资源市场化改革,让农村生态资源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的供求关系,资源的稀缺性;充分反映资源开发利用生产的各种经营成本;充分反映环境破坏、环境修复、生态保护、资源再生的全部成本。这应该成为资源资本化的定价原则。实施的方式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招投标选择资源开发商”、“生态补偿制度”、“土地占补制度”、“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税”等制度安排。总之,只有市场,只有竞价才能真正发现农村生态资源的价值和价格。(3)坚持“三确保”原则。农村生态资源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在推进农村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进程中要充分认识国情。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挤占;要确保全国粮食生产的总体安全;要确保农村农民的根本利益和长期利益不受侵害。所以在实施农村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进程中,要严格筛选开发商,严格审核开发利用规划,严格市场准入条件,严格规定用途,严格环境生态保护,严格保护农民弱者的利益,充分关注农民的长远的社会保障,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全面维护农民的权益。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渐进地推进农村生态资源的资本化,为有效解决我国的“三农”困境找到一条有效途径。

二、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渔、游,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我国生态农业从农业的持续与协调出发,充分吸收现代石油农业强调农产品数量、效益、规模,以及注重应用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特点,同时吸收西方生态农业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减少污染,降低化学能使用等方面的优点。

2.生态农业产生的缘由

纵观人类1万年的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一是原始农业,约7000年。二是传统农业,约3000年。三是现代农业,至今约200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面对以上问题,各国开始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生态农业便是世界各国的选择,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3.生态农业的内涵

(1)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2)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而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是有严格标准的,包括: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所以并不是生态农业产出的就是绿色食品。(3)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渔、游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4)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5)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我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渔、游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遵循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4.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

生态农业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系统工程的方法,遵循自然规律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全面发展,应用现在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内部良性循环,稳定持续发展。如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等。(1)能量多级别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2)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原理。

5.生态农业的特征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渔、游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4)永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5)优化性。生态农业是利用共生共养的原理,合理配置农业植物、动物、微生物,实行立体种植、混合喂养,结构合理的立体农业,使有限的空间、水、光、热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达到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能转化率。(6)集约性。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生物技术的集约化农业。(7)客观性。生态农业是以内部调控为主、外部调控为辅的人工生态系统,重视自我调节作用,采用人工调节与自然调节相结合的措施,维持系统的稳定性。(8)系统性。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整体农业。

6.生态农业的模式类型

(1)时空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在生态农业模式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2)食物链型。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地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3)时空食物链综合型。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7.国外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20世纪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1)探索阶段。生态农业最初只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的需求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些生产者组合成社团组织或协会。英国是最早进行有机农业试验和生产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农学家A.霍华德提出有机农业概念并相应组织试验和推广以来,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在美国,替代农业的主要形式是有机农业,最早进行实践的是罗代尔(J.I.Rodale),他于1942年创办了第一家有机农场,并于1974年在扩大农场和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罗代尔研究所,成为美国和世界上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著名研究所,罗代尔也成为美国有机农业的先驱。但当时的生态农业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未能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发展极为缓慢。(2)关注阶段。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动,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英国在1975年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使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日本生态农业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重点是减少农田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玛雅(Maya)农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典型,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生态农业的发展在这时期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3)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如奥地利于1995年即实施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国家提供专门资金鼓励和帮助农场主向有机农业转变。法国也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有机农业发展中期计划”。日本农林水产省已推出“环保型农业”发展计划,2000年4月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发展中国家也已开始绿色食品生产的研究和探索。一些国家为了加速发展生态农业,对进行生态农业系统转换的农场主提供资金资助。美国一些州政府就是这样做的:依阿华州规定,只有生态农场才有资格获得“环境质量激励项目”;明尼苏达州规定,有机农场用于资格认定的费用,州政府可补助2/3。这一时期,全球生态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单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生产运动。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