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准扶贫与案例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6 14:12:27

点击下载

作者:刘璐琳 彭芬 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精准扶贫与案例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中国精准扶贫与案例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试读: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总 序

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变化是和经济实践紧密联系的,在我国继续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今天,实践在呼唤经济学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实践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创造着条件。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没有先例的,又没有现成的经济理论作指导,这是中国学者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一大批西方经济理论译介进来,以及一大批具有现代经济学素养的人成长起来,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开始有了全新的工具和视角。理论和实践是互动的,中国这块独一无二的“试验田”在借鉴和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的同时,势必会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建立在探讨中国经济问题基础之上的经济学也才有望真正出现。中国经济问题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获得了特别的意义。

我们策划出版《中国经济问题丛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经济学者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进步和繁荣,在中国经济学学术著作的出版园林中,创建一个适宜新思想生长的园地,为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探索者提供一个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场所,使这套丛书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学和经济现实发展态势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读物。

中国经济问题的独特性和紧迫性,将给中国学者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丛书以中国经济问题为切入点,强调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探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丛书以学术为生命,以促进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学的双重发展为己任,选题论证采用“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与专家约稿相结合,以期在经济学界培育出一批具有理性与探索精神的中国学术先锋。中国是研究经济学的最好土壤,在这块土地上只要勤于耕耘,善于耕耘,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内容简介及写作分工

内容简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新时期扶贫攻坚既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国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迫切要求。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正逐步向最贫困的地区、最贫困的人口集中,打好这次精准脱贫攻坚战已是势在必行。本书选择我国精准扶贫的六个重要领域——产业精准扶贫、金融精准扶贫、教育精准扶贫、电商精准扶贫、旅游精准扶贫、易地搬迁精准扶贫,从国际扶贫经验、我国扶贫现状以及典型案例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在当前我国进入扶贫攻坚阶段,民族地区如何脱贫,实现共同富裕的相关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精准扶贫的政策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打赢这场攻坚战,实现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尽绵薄之力。

写作分工

刘璐琳 统筹、编撰、统稿,提供经费支持

彭 芬 编纂、统稿

第一篇 刘璐琳

第二篇 乔枫

第三篇 李珊珊 韦慧杰

第四篇 乔枫

第五篇 彭芬

第六篇 刘宁

第七篇 刘宁

第八篇 乔枫

另外,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付子健、张米安、寇志斌参与了本书的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精准扶贫的起源与内涵“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新时期扶贫攻坚既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国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迫切要求。从脱贫攻坚的视角来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做到所有贫困县摘帽,包括国务院扶贫办官网上公布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而且意味着所有贫困人口脱贫。随着扶贫攻坚任务的深入发展,民族地区越来越成为贫困人口聚集地区,打赢这场攻坚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无疑意义深远。

2013年,习近平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这为我国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新理念、新思想,为中国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重要的方向。此后,一系列的政策密集出台,相关体系逐步完善。应该说,习主席在这个时期提出这样的理念具有特殊的意义,使得一系列的政策、资金更加密集地向最贫困人口、最困难地区倾斜,为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在山西太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再次将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重心指向深度贫困地区。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正逐步向最贫困的地区、最贫困的人口集中,打好这次精准脱贫攻坚战已是势在必行。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起源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调研扶贫攻坚时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3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做出战略性创新部署,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自此,精准扶贫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以此为起点,从“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问题”,到“有的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精准扶贫,是扶贫方式的重要变革,变以前的大水漫灌式为精准识别与帮扶;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的核心就是要做到“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即第一,抓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更新工作,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第二,在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上,主要强调合理安排对接项目,确保扶贫资金用到关键环节;第三,根据扶贫对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与帮扶措施;第四,根据贫困村特点,合理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确保才尽其用。“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精准扶贫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在于,前期建档立卡工作的实施以及大数据的运用,使得贫困人口得以精准识别,从而确保了一系列政策有明确的目标,因人施策,同时通过五级党组织负责,工作得以不断推动。第三节 民族地区成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7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13—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9 899万人减少至4 335万人,年均减少1 39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4.5%,年均约下降1.4个百分点。同时,2013—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从394亿增加到861亿。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 33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规模在300万人以上的省份还有6个。根据十九大报告,截至2017年9月,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 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2.2%下降到4%以下。

截至2017年末,按照现行标准,我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3 046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1 289万人;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底,民族八省区(包括新疆、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云南、贵州、青海)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 411万

[1]人。建档立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 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族[2]地区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中,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约50%。民族地区680个县中,民族自治县(旗)为371个,占54.6%。2011—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2 238万人下降至4 335万人,其中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3 917万人下降至2016年的1 411万人,占全国的比重略有上升。2011—2016年全国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2.7%、10.2%、8.5%、7.2%、5.7%、4.5%,而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分别为26.5%、21.1%、17.1%、14.7%、12.1%、9.4%,仍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多。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全国贫困人口的减少,贫困人口呈现出向民族地区尤其是特殊困难地区集中的趋势,民族地区成为当前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见表1-1)。例如,根据2015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多民族省份的贵州省,贫困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77%,全省贫困发生率为14%,极贫人口基本都是少数民族。表1-1 2010—2016年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续前表

资料来源:2010—2014年数据来源于2015年4月15日国家民委发布的2014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结果;2015年和2016年数据来源于国家民委网站与国家统计局网站。注释[1]张丽君,吴本健,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1.[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4号)[EB/ OL].(2016-11-23)[2017-10-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02/content_5142197.htm.第二章 中国精准扶贫的背景与历程第一节 中国扶贫开发的基本历程

我国始终将减少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减贫规划。扶贫减贫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扶贫开发从政府政策行为,逐步迈上了制度轨道,成为全社会促进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1]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扶贫开发总体上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主要特征是改革开放促进全国农村生产力的解放,通过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体制改革,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改善农产品交易条件,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1978—1984年我国农业出现了持续的高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也高达16.5%,农村贫困人口迅速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人,贫困发生率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3.1%下降到1985年的14.8%。

第二阶段(1986—1993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工农、城乡和区域间差距不断拉大。贫困人口的减速开始呈下降趋势,甚至某些年份有所增加,这显示出通过全面的改革和普遍增长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问题。我国在“七五”期间开始实施“重点扶贫”“点面结合”政策,在贫困人口集中的重点区域内划出331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由国家投入资金,实施“开发式扶贫”。到“八五”期间,国家级贫困县又增加了236个,使国家实施重点扶贫的贫困县达到567个。开发式扶贫政策,逐步扭转了贫困人口减速放缓的局面,到1993年我国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到7 500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2%。

第三阶段(1994—2000年)。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发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明确提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全社会力量,争取用七年时间基本上解决中国剩余8 000万人口的贫困问题。国家为此采取了集中攻坚、瞄准县村的工作方针。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国家重新调整了贫困县的标准,将在1992年农村人均收入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贫困县,凡同年农村人均收入高于700元的县全部退出贫困县,调整后的国家级贫困县增加到592个。1996年之后,我国的扶贫对象进一步从贫困县调整至贫困村和贫困户,并大幅增加了扶贫资金的投入。1994—2000年,国际组织合作扶贫项目增多。“九五”计划期间启动的“西南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秦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总规模达到4.46亿美元。“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阶段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时期。全国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824元提高到1999年的1 347元。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和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集中连片的重点贫困地区从整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沂蒙山区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035元,并实现了村村通车、户户通电。在此期间,全国年平均减少贫困人口8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整体降低了4个百分点,而同一时期的世界贫困人口却逐年增加1 000万人。

第四阶段(2001—2010年)。我国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要求和顺应物价指数变化的趋势,我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提高到2010年的1 274元。对应的农村贫困人口也从2000年底的9 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 68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贫困地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 658元增加到11 170元,年均增长17%。农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 276元上升到2010年的3 273元,年均增长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得到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贫困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得到增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从2002年开始,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4 923.5万亩,水源受污染的农户比例从2002年的15.5%下降到2010年的5.1%。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国家在全国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逐村制定包括基本农田、人畜饮水、道路、贫困农户收入、社会事业等内容的扶贫规划,通过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实现贫困群众增收、基础设施提升、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目标。截至2010年底,12.6万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十多年来,贫困地区重点培育了马铃薯、经济林果、草地畜牧业和棉花等主导产业,通过产业扶贫有效带动贫困农户实现脱贫致富。对少数民族、妇女、残疾人的扶贫开发,也是第四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2000—2010年,国家共投入兴边富民资金22.1亿元,对全国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实行专项扶持。制定并发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把解决妇女的贫困问题、减少贫困妇女数量放在优先位置。2009年以来,还组织实施了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项目,截至2011年7月,累计发放贷款409.93亿元。制定并发布《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着力解决贫困残疾人温饱问题,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

第五阶段(2011—2013年)。2011年,我国公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纲要》对扶贫开发形势做出一个重大判断,认为到2010年,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纲要》提出了更加综合、更加明确的工作目标,要求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了发展差距扩大趋势。这个“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既包括了生存的需要,又包括了部分发展的需要。

第六阶段(2014年以后)。2013年,习近平在湘西调研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理念,为我国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2014年开始,中国的扶贫开发全方位转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实行从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到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和脱贫考核全过程精准扶贫。截至2017年末,按照现行标准,我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3 046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1 289万人;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

主要发展历程如表2-1所示。表2-1 中国扶贫开发历程(1978—2014年)第二节 从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

每一次制度变革都必然带来改革红利。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当年价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约为97.5%,以乡村户籍人口作为总体推算,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7.7亿人;2017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为3.1%,贫困人口规模为3 046万人。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 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2]点。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

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脱贫攻坚到精准扶贫,每一步都是我国扶贫政策在特殊时期做出的重要调整。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2017年,中国GDP增长实现6.9%,经济总量达到82.7万亿元,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15%,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伴随着国家强大的是全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人口逐步集中,脱贫难度逐步增强。非常时期更需要改革创新。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为我国扶贫政策指明了方向。从2014年开始实施精准扶贫,他的足迹遍布中国最贫困的地区,沿着习近平走过的路线,不难看到中国精准扶贫减贫的重要历程,具体见表2-2。尤其是,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四次重大会议值得关注,分别为:2015年2月13日,在陕西延安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2015年6 月18日,在贵州贵阳召开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2016年7月20日,在宁夏银川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2017年6月23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这些会议的召开无疑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表2-2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历程续前表续前表注释[1]刘璐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9-32.[2]中国发展门户网.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EB/OL].(2018-09-04)[2019-4-10].http://cn.chinagate.cn/news/2018-09/04/content_ 62053180.htm.第三章 中国精准扶贫的六个重要领域第一节 产业精准扶贫

一、概念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习近平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随着2013年“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产业精准扶贫的概念亦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广大学者所重视。产业精准扶贫是建立在精准扶贫基础之上的产业扶贫,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的特点和优势,其目标是帮助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体通过产业的发展实现精准脱贫、收入增长乃至精神面貌的改变。民族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其脱贫攻坚不仅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其发展事关我国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进步。然而,民族地区由于贫困面积大、涉及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目前仍然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打造适宜当地特色的产业体系,对于民族地区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阻断返贫路径,彻底摆脱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

产业扶贫的基本思路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而产业精准扶贫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之上,融入了大数据、“互联网+”的新思想、新概念,已成为未来产业扶贫的新方向。在产业精准扶贫进程中,贫困地区应逐步转变过去单一、分散、短期的开发方式,探索创建与当地生产力、资源优势相适应的,有助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拓宽收入来源、脱贫致富的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促进产业经济向专业化、市场化转变。(一)以普通农户为主体的特色农业、手工业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由政府牵头,根据当地自身条件,借鉴国内外同类地区发展经验,引进经济效益高、成效快的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在当地贫困农户中推广,并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予以支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少地方政府还积极搭建一些公共服务平台,帮助农户拓展销路,促进生产。这种模式流程清晰,可复制性强,符合中国小农经济的历史特点,成为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一种主要模式。该模式在目前决战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具有代表性,在全国较多地方有较典型的案例。(二)以企业为主导的股份合作制新模式

推行政府、金融机构、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五位一体”的股份合作模式(也可称为“5+x”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创办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新模式。股份合作制能够把民族地区的农户组织起来,有的农户可以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有的可以以土地、资金入股享受年底分红,通过股份合作制农户普遍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减少了贫困。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通过信用担保机制创建“资金池”;金融机构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充足的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贷款给不同的客户主体,可能是农业龙头企业,也可能是贫困的建档立卡户;合作社多为村两委或者党支部兼任,其职能主要是组织农户,作为农户的利益代言人;龙头企业直接面对市场,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而各方工作的核心是贫困的农户,通过共同努力实现贫困民族地区的脱贫减贫。比如,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引进褚橙基地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户收入主要包括土地流转收入、农地管理收入、基地务工收入以及基地有机肥收购收入。该模式直接或间接帮助110户以上建档立卡户群众脱贫致富。这种模式规模效益明显,带动面广,是一个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三)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主体的“三区互动”新模式

这种模式是不少民族地区在借鉴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制定规划,发展的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主体,农村新型社区、乡村工业园区共同构建的“三区互动”新模式。它有助于引导城市资本、工商资本共同参与民族地区产业的发展与建设。“三区互动”模式符合现代发展理念,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国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有利于当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与此同时,这种新模式对于民族地区部分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农村养老等)的解决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如,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就充分发挥了贵州省生态环境优质的特点和民族文化多元的优势,为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借鉴。(四)以乡村休闲与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新模式

这是指在充分发掘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当地旅游资源,以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旅游网络,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乐等一体化服务。这种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借助旅游业发展,规范开展自营性旅游服务项目,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环境,还能直接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目前,全国不少民族地区都在结合自身优势,着力打造旅游产业。这种发展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符合当前生态经济发展的思路,有助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少民族地区将旅游业作为“十三五”时期乃至未来较长时期的重要产业进行扶持和支持。

三、“三产”融合发展是未来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向

2017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颁布,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农业的深入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重大决策。与往年不同的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所部署的乡村振兴战略不是1年,而是33年。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产业兴旺,要实现产业的兴旺就需要时间的沉淀,这和乡村振兴的初衷不谋而合。

产业兴旺,“三产”融合是重点。所谓“三产”融合,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融合发展,既有乘法效应,也有加法效应,所以又被称为六次产业发展。其根本就是要改变原来农业产值低的效应,通过产业的融合提高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助推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的发展。简单地说,原来农民只是单纯种地,卖的是地里的农产品,可能的结果是丰年不丰收、谷贱伤农。但是,通过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延伸产业链,可以起到较好的抗风险效果。同时,通过农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起到繁荣农村的作用,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实现精准脱贫。第二节 金融精准扶贫

一、概念与特征

经济越发展,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越重要。目前,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金融对于中国经济乃至当前扶贫攻坚工作的作用不言而喻。前文内容也提及,要重点通过产业发展使贫困群众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能力,而这些产业、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撑。

金融扶贫的概念,也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扶贫攻坚的深入发展逐步提出的。有的学者认为,所谓金融扶贫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体系源于英文“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是指能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次对普惠金融的实质进行总结。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普惠金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关于金融精准扶贫,2016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银发〔2016〕84号),指出了金融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即“瞄准脱贫攻坚的重点人群和重点任务,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精准强化工作质量和效率,扎实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坚持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结合,坚持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协调,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统筹,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全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都能按需求便捷获得贷款,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为实现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学者们也对金融精准扶贫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比如,高天跃认为金融精准扶贫是通过利用金融机构所拥有的独特资源而建立兼具政策性以及经营性的贷款业务,进而通过设立一系列有效程序和环节建立识别贫困村和困难户的机制,并且针对这些贫困对象建档立卡,确定专门帮助和扶植计划,让金融资金得到有效的优化配置,通过更为精[1]准的方式对贫困点进行扶贫,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扶贫的效率。徐云松认为,金融精准扶贫关键在于依靠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金融支持,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和贫困群体的自力更生能力,促进扶贫[2]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对于金融精准扶贫的作用,江春等认为金融精准扶贫不是直接给贫困个体或者群体提供金融资助或贷款,而是通过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推动市场创造更多的就业[3]以期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综合上述研究观点,本书认为,金融精准扶贫是金融扶贫与精准扶贫结合的产物。金融扶贫指通过保险、信贷等金融工具,运用杠杆效应,对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提供贷款,其与财政扶贫最大的不同即它由市场主导,政府从主导变为引导,同时变“输血式”扶贫模式为“造血式”扶贫模式。金融精准扶贫的立足点还在于金融与产业模式结合的创新。金融精准扶贫即金融对于产业的支持应该更多倾向于已经明确锁定目标的建档立卡户,尤其是小额信贷的运用主体应以建档立卡户为主,通过产业链的发展与延伸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生产,实现脱贫致富。根据十九大报告,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扶贫发展历程

经济越发达,金融越重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对经济和产业的支撑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金融对经济和产业的输血功能不可缺少。比如,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实施办法》,不断完善扶贫贴息管理办法,对企业进行支持和帮扶等,其他扶贫举措详见表31。二是金融风险以及风险防范迫切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对传统金融形成有力冲击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比如,2013年6月余额宝的诞生,标志着互联网金融雏形的诞生,至今余额宝用户数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内任何一支基金的规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谢平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业务带来了具有颠覆性的冲击。十九大报告强调要防范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近两年来,防范金融风险这一主题贯穿始终,混业经营成为未来我国金融监管的重要方式。表3-1 我国金融扶贫历程续前表

三、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学者有比较多的探讨,高天跃通过对贵州铜仁的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地区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都是以县域一级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支持“三农”政策体系为主,以小微企业为贷款主力军。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扶贫作用,[4]但是缺乏长期和系统性的规划,是一种单独的、短期的扶贫体系。本书认为,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根据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导、金融机构主导、社会企业主导等多种模式,比如龙游农商银行的“1+N”模式;也有国外先进经验的总结,比如日本农协金融扶贫模式;也有的根据各个地方的特点进行提炼和总结,比如河南卢氏模式等。

目前,在大扶贫框架下,金融参与扶贫的“五位一体”模式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的认可,他认为这是金融扶贫模式的较好创新。所谓“5+1”模式,即由政府、村集体、银行、保险机构、担保公司加农户构成。这种模式的运转本质在于金融与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农户既是贷款人也是股东,但本质上并不参与企业的经营,有的地方允许农户在龙头企业打工,从而使农户可以获得龙头企业分红的稳定收入以及打工收入两种收入,有的地方还有土地流转收入、光伏扶贫收入、生态补偿收入,确保了农户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这种模式在全国多个地方得到推广和实施。但是,这种模式依赖于企业稳定的收入和可持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金融风险。

四、金融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金融精准扶贫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产业基础薄弱,金融发挥经济支持作用有限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不断推进,脱贫的难点和重点越来越集中在偏远山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也存在较多的重合。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未来几年的扶贫工作将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度贫困地区本身就存在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比如,云南省怒江州边境线长、基础设施差,地势险峻,城市主要沿怒江两岸建设,产业基础薄弱,要发展产业存在较大的难度。(二)金融创新中的风险防范值得关注

在多地实施的“5+1”模式中,农户尤其是建档立卡户可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获得贷款后一是自己用于发展生产,二是将贷款统一交给村委会或者合作社,由其再放贷给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是农户以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按利率返还即分红,通过这种方式使农户获得稳定的收入。这种模式可能会带来如下风险:一是政府成为最主要的风险承担人。在这种模式中,政府能够进行担保是关键,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本身就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政府就很有可能成为最后的买单人。二是农户如何才能获得长期的利益。当前,龙头企业给农户的分红为每5万元分红4 000元,相当于8%的利率,这实际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由上可以分析,龙头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与从农户那获得贷款的利差为3.65%,即每5万元1 825元,假设有800户,企业就要多承担146万元。同时,农户入股的资金不是自有资金而是从银行贷款的资金,一样要承担相应的利息,有的地方也是由企业承担贴息贷款。就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规律而言,企业不会长时间承担这样的风险,这就不能确保农户股金分红的长期利益,而只是短期利益。农业生产有自身的规律,一般农作物的生产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要在短时间内获益,就会埋下金融风险隐患。(三)金融精准扶贫缺少长效机制的构建

金融精准扶贫的时间节点是2020年,为了完成这个阶段性任务,很多工作的开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条件有限,有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延伸到基层,有的配套信贷产品不健全,等等。要真正实现金融对农村的长远支持,需要长效机制的系统构建。第三节 教育精准扶贫

人类文明的进步本身就是教育发展的产物。只是不同的时期,国家财力有强有弱,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自然有轻重区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2016年,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5.22%,为历史新高,这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也是重大的突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是国民经济的根本,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概念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曾提出“代际贫困”的理论,他认为贫困文化会传递给后代,尤其是母亲素质的提高对于减贫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所谓教育扶贫,即通过教育阻断贫困文化的传递,通过读书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达到改变个人乃至家庭、家族命运的目的。而教育精准扶贫的提出主要在于随着建档立卡户系统在全国的全面覆盖,对贫困群体、贫困家庭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政策的倾斜使建档立卡户得以改命运。这尤其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家庭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历程与重大政策

司树杰等认为,我国教育扶贫的历史与整体扶贫开发的历史一致,新中国成立后大致经历了1949—1978年的救济式扶贫时期、1979—1985年的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减贫时期、1986—1993年的开发式扶贫时期、1994—2000年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时期、2001—2010年的基本消除贫困时期、2010—2020年的精准扶贫攻坚时期等六个[5]阶段。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实施后,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截至2002年,全国已有91.8%的人口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11年,全国县级行政单位、省级行政区域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应该说,教育扶贫实施后的成绩还是非常可观的。2014年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情况统计具体见表3-2。2015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行修订,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表3-2 2014年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情况统计续前表

资料来源:司树杰,王文静,李兴洲.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49 5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更加注重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发展,进一步加大了贫困地区教育支持的力度,具体见表3-3。一是加强学校基础设施的改造完善。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计划、中小学国家级培训计划等。2013年12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从制度建设层面解决了“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办学成本较高,教学条件较差”等问题。二是注重乡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启动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行动、贫困地区师资支援行动、贫困地区校长培训行动,使乡村教师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较强的职业成就感,提高乡村教师的收入,吸引教师留在农村,切实解决农村师资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有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政策规定如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等。三是对贫困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户的在校学生给予特别关注。有的地区实施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免费教育,这个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进行。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829个贫困县(包括国家级贫困县和片区贫困县)的学前三年教育平均入园率为74.73%,义务教育阶段平均巩固率为91.4%,较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低1.6个百分点;而高中阶段教育的平均毛入学率为74.37%,较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低12.63个百分

[6]点。同时,相关部门在大学生培养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予以支持。表3-3 党的十七大后教育事业重大发展历程续前表

三、未来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向(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在城乡协调统一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对于精准扶贫意义重大,这也是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在具体实施方面,应勇于突破现有的瓶颈,考虑贫困地区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从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投入以及贫困地区贫困生源招生等方面进行优先倾斜。(二)实施“9+3”高中阶段义务教育为农村贫困孩子就学与家庭脱贫提供重要支撑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不少地区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实施“9+3”义务教育,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没有钱而提前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问题。比如,2009年开始,为维护藏区的长治久安,四川藏区开始实施“9+3”义务教育;2013年,贵州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重点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等等。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支持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这也是我国经济实力增长的一项具体体现。(三)加大职业教育培育力度

国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但是,职业技术人才缺失的问题依然将长期存在。与德国职业技术人才占全国的比重达43%、美国达30%相比,我国的职业技术人才占全国的比重只有5%,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差距。大力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使之拥有一技之长,对于贫困家庭的减贫脱贫意义重大,同时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承亦有着重要的意义。第四节 电商精准扶贫

一、提出背景

电子商务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猛。相关研究表明,截至2016年,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普及率达到53.2%,其中手机网民在网民中的占比已高达95.1%,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10%,具体见图3-1。2005—2016年中国网民规模及普及率见图3-2。截至2016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4.67亿,占网民比例为63.8%,比2015年底增长12.9%。2016年,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4.69亿,年增长率为31.2%,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57.7%提升至67.5%。图3-1 2007—2016年手机网民规模及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5)[2017-10-10].http://www.sohu.com/a/16240995_ 790657.图3-2 2005—2016年中国网民规模及普及率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5)[2017-10-10].http://www.sohu.com/a/ 162404995_790657.

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电商也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达8 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3%,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季度环比增速均高于城市。电商平台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成为新的业态。与以前的小农经济相比,自产自销的模式逐渐被新的销售模式替代。目前,全国不少地区都在推进农村电商的应用。

二、电商精准扶贫的概念与本质

本书认为,电商精准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精准帮扶贫困家庭脱贫为目标,综合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社会扶贫机构等多方力量,通过完善网络、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让贫困家庭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相关产业链中,促进贫困家庭创业及就业,增加收入。

纵观精准扶贫的诸多工程,只有电商精准扶贫将互联网、电子商务作为一个主要的手段明确地提出来。而互联网带来的最本质的改变,就是跨越时间、空间的约束,让当地的特色资源,如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能够对接更大的市场。

电子商务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提升了使用者对接市场的能力:让需求者具有更加广泛的商品选择权,也让生产者具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基于互联网的交易使得交易成本降低,促成原本因不经济而无法实施的交易得以实现。同时通过对接广大的市场需求,倒逼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产业的升级,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贫困家庭脱贫。

因此,电商精准扶贫的实质是对接,实现农民通过互联网与市场化思维的对接,实现贫困地区的产业通过电子商务与整个大市场的对接,突破本地市场的束缚,破解现有扶贫开发方式在市场对接上的短板。电商精准扶贫是授人以渔式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扶助,其实施对扶贫工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电商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农村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准公共品,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保证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农村公路、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提出要建设新农村以来,几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释放了发展农村的重要信号。应该看到,仅十多年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目前,农村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产业路、旅游路也得到积极发展。但是,从农村网络覆盖率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地方还存在网络不通畅的问题,有的地方道路狭窄的问题依然存在,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要运出去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二)农村电商规模小,规模经济效益难以显现

农村电商普遍存在规模小的问题,有的地方电子商务还不健全,有的地方只是在一间小房间放了一台电脑,用来展示部分商品。但是,配套的设施不健全,产业集群效益难以显现。政府对于电子商务发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思路不清晰,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省、市、乡、镇普遍都想发展电子商务,又都不知道如何发展,这使得电子商务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小的电子商务平台难以与京东、阿里巴巴等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抗衡,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不了了之,草草收场。(三)电子商务人才缺失是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瓶颈

我国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农村与城市相比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农村青壮年人员的大量流失,城市化倾向严重。而手机和电脑作为现代化的工具要被农村留守的中老年人熟练掌握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同样需要电子商务人才对它们的工作给予更加专业化的指导。除了电商应用,电商平台的搭建需要大量信息建设、物流规划、网上营销、质量标准控制等方面的人才,同时推动农村电商的建设、应用与培训,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高质化、品牌化建设,也需要大量的人才。

此外,随着电商精准扶贫的实施,电商精准扶贫中的准入、考核体系建设等方面也面临着新问题,需要在精准扶贫中建立更加科学的体系。第五节 旅游精准扶贫

一、概念

旅游精准扶贫即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实施扶贫目标精准帮扶,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帮助落后地区的贫困群体脱贫致富。旅游精准扶贫更加注重形成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将旅游利益精准分配至贫困户、贫困人口,有效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旅游精准扶贫”概念首次完整提出是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的第七条“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未来五年要加大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的力度。由此可见,旅游精准扶贫重在解决帮扶谁、谁在帮、怎样帮等一系列问题。

习近平在江西宜春调研时指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生态经济的提出使文化旅游成为朝阳产业。文化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模式,是一种区域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亦指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伴随大数据价值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旅游主题定为“智慧旅游年”,“智慧旅游,让生活更精彩”成为未来几年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始全面信息化,在线旅游企业亦推出了相应的智慧旅游产品。“十三五”时期,旅游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实施旅游扶贫,发展旅游业,打造消费者认同的旅游目的地,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企业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看,企业从大数据中创造和获取价值,创新商业模式,有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同时,企业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开发相应产品支持旅游扶贫地区,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亦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二、旅游精准扶贫机制

十九大报告指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其中要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旅游产业作为新时期的朝阳产业,其内容亦越来越丰富,从“文化旅游产业”向“互联网+旅游”再向“建设美丽中国”转变。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2 年11月8日,“建设美丽中国”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作为执政理念出现。在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建议。“美丽中国”的内涵赋予旅游精准扶贫新的内容。(一)政府搭台,科学规划,避免产业同质化

大山不仅阻碍了物资的流动,同时也禁锢了村民的思想。贫困地区尤其是与外界接触少的山区村民往往缺少主动脱贫的思想,或者说,对如何发展旅游缺少规划。这就需要政府牵头,在已有的条件下,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对整个区域的旅游路线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产业同质化发展,从而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构建多方利益共同体

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扶贫措施能够落到建档立卡户的身上。而农户作为弱势群体,在现代社会迫切需要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所谓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新在哪?关键在于对新时代的发展能够准确把握,能够准确地预测市场,尽可能地降低市场风险。这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其方式可以是合作社、村集体,也可以是农村能人,通过他们带动贫困农户共同发展,改变原来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历史问题。而这种新型经营主体得以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多方共同体利益的非零和博弈。多方共同体包括政府、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农户等主体。在旅游精准扶贫中,尤其是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长远利益要稳定,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大家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三)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尽早实现乡村的振兴和繁荣

应在已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文化、产业优势,进行旅游的开发和打造。在政策设计上,不搞一刀切,尽可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突出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实现乡村的振兴和繁荣。

三、旅游精准扶贫实施困境

旅游产业是能够使更多群众受益的朝阳产业,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于生态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现实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实现扶真贫、真扶贫,还存在较多的困难。(一)资源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精准扶贫的开发

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多处于偏远的山区,或者是资源匮乏地区。比如,深度贫困地区中的吕梁山区,资源匮乏,产业发展缺少支撑,发展旅游产业不仅需要前期合理的规划、大量的投入,还需要村民的主动积极参与。而缺少资金、缺少特色、缺少企业,使得旅游精准扶贫难度增加。(二)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使得旅游精准扶贫缺少人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