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力量:民俗常识1000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7 05:52:37

点击下载

作者:宋卫云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承的力量:民俗常识1000例

传承的力量:民俗常识1000例试读:

前言

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民族,有民族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民俗习惯。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于人民,同时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民俗没有优劣之分,亦没有贵贱之别。介绍一个地方、一个种族的民俗只是本着一种尊重、学习的态度。正是有了世界上各种各样不同的民俗风景,才组成了我们今天多姿多彩的世界大舞台。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民俗的内容有日常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婚嫁民俗、节日民俗等。民俗的内涵可谓是博大精深,本书所做的工作只是从这丰富的民俗内容中选取沧海中的几粒珍宝,向读者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给读者展现冰山的一角,希望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关注。民俗,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地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散。然而风俗具有多样性,人们习惯上把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例如,在中国,过年的时候北方人习惯吃饺子,而南方人习惯吃年糕。时间的传承上更是如此,古人往往很重视“填仓节”这种跟耕种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节日,而今天这类节日却在人们的意识中一点点淡化。民俗学家常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的确是这样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即是“变”这个真理本身,由此看来,我们又怎能要求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民俗会保持一成不变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民俗学会自1983年5月成立以来,致力于调查、搜集、整理、研究我国各民族的民俗,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为移风易俗,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支队伍,为这项伟大的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里不但有著名的民俗专家,也有致力于这方面工作的民俗爱好者,通过这些志士仁人的共同努力,先人们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正以接力棒的形式薪火相传……编者

国内篇

第一章 民间工艺文化

1.有关剪纸的趣味小故事

——“五星聚会”《水浒传》里有个七星聚义的故事,蔚县却有一个五星聚会的故事。七星聚义是为除暴安良,五星聚会为的是交流窗花技艺。

中国刚解放的时候,一天,双井山的著名剪纸艺人张德、仰继师徒俩背着小米去南张庄;暖泉镇的著名剪纸艺人刘贵恒和宗有财,也带着礼品去南张庄。赶巧的是,他们在南张庄庄口碰头了。等他们知道彼此的来意时,都哈哈大笑了,为啥?原来都是到南张庄周永明家交流技艺的。

说到周永明,蔚县人没有不知道的,他是做窗花的高手,画、刻、染样样精通。张德、仰继、刘贵恒、宗有财四个一进门,周永明就笑嘻嘻地迎进屋里热茶好酒好菜地招待。

第二天上午,五人吃过早饭,一齐坐在炕上,取出各自的“拿手活儿”摆在炕上比较起来了。看后大伙说,周永明的样子好,刀工、色工也属上乘;刘贵恒的色工绝佳;宗有财的刀工过硬,尤其是他的横走刀更是无人可比;张德的活也是罕见;仰继的“左撇子”令人叫绝。从上午到下午,五个人边看边谈,指指点点。

因这次聚会的五个人都是蔚县剪纸艺人中的人尖子、高手,消息传开,大家就称这是“五星聚会”。

2.辽砚

——“能工巧匠雕辽砚,珍品独秀四宝斋”

辽砚与端砚、徽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它兴于辽金时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辽砚深得萧太后的厚爱,并被封为御砚。1929年,张学良将军下令征集辽砚,参加全国首届西湖博览会。当时辽砚名扬遐迩,与端砚齐名,并有“南为端砚,北为辽砚”的说法。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时,带去四方辽砚,以作馈赠,被日本友人称作是中国的“国宝”,邓小平高兴地说“辽砚是中国友好的特殊使者”。

3.皮影戏

——民间傀儡戏

皮影戏又名“影戏”,俗称“灯影”,它和木偶戏统称小戏,民间将其称之为傀儡戏。它是用牛皮雕刻成各种人物、图景,施以彩绘,由艺人掌签操作(俗称把签子),借灯光投影于屏幕(俗称亮子),伴以音乐唱词,表演带有故事情节的傀儡戏。

4.皮影戏创始人

——黄素志

相传明万历年间,滦州有一位不得志的生员——黄素志,他不但文才好,而且绘画、雕刻样样精通。在他出关游学奉天(沈阳)的悠闲岁月,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创新——皮影戏。皮影最初用纸剪刻,后来改用羊皮剪刻影人,这种雕刻艺术见于北宋,黄素志将这种雕刻艺术加以改进并以“滦州影戏”命名,清初时影戏随清军驻防而广为流传。

5.“吉祥结”

——源于对“绳”的崇拜

中国古代“绳”与“神”谐音,古人在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中国人自古就崇拜神,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结”字在中国语言里有“结合”“结交”“结缘”“团结”“永结同心”等意思,给人的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感觉。“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因此,“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至今。

6.吉祥结的文化寓意

吉祥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

7.柳编

——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地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北方用于编筐编篓的主要原料有柳枝、柽柳枝、桑条、荆条、紫穗槐条等多种,在盐碱地和沼泽地都有出产。现在柳编在中国的生产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包括:山东省临沭县、郯城县,安徽省阜南县,河南省固始县,湖北省襄樊县等。

8.“泥人张”的创始人

——张明山“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的创始人叫张明山,他生于天津,从小家境贫寒,全家只能靠父亲捏泥人维持生计。张明山遗传了父亲的优秀细胞,从小心灵手巧,富于想象。小的时候他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透过这些生活中真实的画面,反复琢磨,反复练习,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虽然小有名气,但他没放弃继续探索的路子,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老百姓十分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

9.“贱卖海张五”

——有关张明山的民间故事

关于张明山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小故事。

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戏院或饭馆等人多的地方观察人物的神态举止。那天,他一个人坐在饭馆里一边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他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海张五。当年在天津卫这个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他三分。

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张明山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用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张明山。只见人家张明山权当没听见,他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不一会儿,作品就完成了,只见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了。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一脸的狂气,把海张五的神态全都捏出来了。

第二天,大街上的小杂货摊上,就都摆出了一排排海张五的这个泥像,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一直传到了今天。

10.面塑庆祝孩子的到来

——霍县习俗

在霍县一带,孩子满月的时候讲究做面塑。外婆通常要做一个直径尺余的叫“囫囵”的食品,上有精细的十二属相造型,孩子属什么,就在那个属相上点一个红点,谓之“点头脑”。“囫囵”中间放置精美的龙、凤或虎头,并为之命名为“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不但要送与孩子,还要分给来探望庆贺的亲友吃,取免灾之意。

11.“面羊”原是为“目连救母”

每年的七月十五是鬼节,在山西,则家家都要做面羊,上坟祭祖,馈赠亲友,这也成为当地民情风俗的一大特点。这个传统源于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弟子目连之母生前不做善事,死后灵魂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痛苦不堪。目连于是向佛祖求救,佛祖告诉他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做盂兰盆会,置五味百果,靠众佛僧之善德以超度亡魂,拯救其母。此后,人们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于是形成了每年七月十五百姓都蒸面羊祭祖上坟的风俗。

12.麦秆画起源

——救了帝王的生命之草

传说东汉王莽篡位时,刘秀被其追杀,万般无奈之下藏在了麦地之中,密密麻麻的麦秆就像树林一样遮住了刘秀,他才得以捡回一条命。因此当地人视麦秆为祈福迎祥之草,遂制作麦秆画,供奉朝廷。

13.以针作画,巧夺天工的苏绣

据相关专家介绍,苏绣整体特点可以用八字来形容:平、齐、细、密、匀、顺、和、光;技法、针法的特点可用四句话来形容:和色无迹、均匀熨帖、丝缕分明、毛片轻盈松快。再加上刺绣艺人善于结合绘画作品对其进行再制作,所绣的佳作大都栩栩如生,韵味无穷,所以苏绣又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

14.黎锦

——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

在海南岛的黎族,织锦有着悠久的历史了,黎锦多用于妇女筒裙、摇兜等生活用品。今海南通什专设有“黎锦研究所”从事研究和生产。黎锦是中国纺织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等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

15.吉林树皮画

——设色典雅、精雕细刻的工艺品

吉林树皮画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一个特色工艺美术品。树皮画包括桦树皮画和银芝画。桦树皮画以长白山余脉的桦树表皮、深皮为主要原料。早在清朝时期,吉林就有用桦树皮为皇宫制作贡品的历史。到20世纪70年代,吉林的树皮画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很多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16.人民大会堂的国粹

——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因此又有“芜湖铁花”的美誉,且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高超的技术而闻名于世。芜湖铁画曾参加过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在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过。1959年~1960年老艺人储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铁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会堂。

17.铁画鼻祖

——汤天池

铁画鼻祖汤天池,名鹏,江苏省潥水县明觉乡人,幼年时为避兵荒而流落到芜湖。当时芜湖的铁业十分兴盛,且又集中了许多技艺精湛的铁工,所以,民谚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

汤天池当时来到芜湖时只是从事打铁工艺,当时芜湖既是水陆交通要道又是各种物资集散中心,且又临近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不仅万商云集、人流如潮,而且其间也有众多香客,他们大都喜欢购买芜湖铁铺生产和出售的彩色铁花枝、铁花灯,作为上山敬佛之用。汤天池瞅准了这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时机,起先他也只是打制一些粗糙的制品出售。后来,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有市场,更有特色,他又研究将铁花和铁花灯的内容移植到一起,制成“山水花卉,各极其妙”的别具艺术风格的铁画。这就是后来芜湖铁画的雏形了。

18.铁画鼻祖拜师学艺的故事

汤天池初期所作的铁画,多系“径尺小景”,且技艺亦未臻成熟,至于艺术性更高、技术更复杂的大幅铁画,就更难以制作了。当时恰因汤天池家煅灶“与肖尺木邻”,而肖尺木是芜湖的一位大画家,他的作品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汤便想求教于肖,帮助解决“技”与“艺”的融合方法。故常至肖家看作画,国画大师肖尺木,见汤时常来看画,觉其既勤学而又意诚可教,便满足了汤的要求。由于高手铁工与艺术家的结合,撷取了艺术的意境美,摒弃了以往的“太似”的匠气,使铁画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故人们都称汤为“锤铸之巧,前此未有”的铁制神工。这段艺坛轶事也就流传下来。

19.核雕

——辟邪佳品

民间有许多艺人喜欢就地取材,然后结合自己的手艺制作出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以桃核雕刻的作品,就做成了精美的核雕。民间还多喜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佳品。有的还制成了佩件、扇坠、串珠等,为古代的文人们所追捧。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细致入微,作品表现的对象也都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所刻有诗文或渔家乐、百花篮、罗汉等题材。江苏苏州、扬州,山东潍坊,广东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

20.中国古代核雕艺人

在明代有核雕三绝,即王叔远精雕之桃核,邢献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榄核,但是他们的作品却传世绝少。

光绪年间出生的核雕艺人都桂兰,其技艺享誉海内外。周恩来总理1955年出访,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中就有其核雕作品。1957年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访华,当时都桂兰已有75岁高龄,应外交部之请,又亲自动手制作核雕赠与对方。

21.青花瓷

——中国瓷器里的奇葩

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罩上一层透明釉,再经过高温烧成。原始的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22.绣花鞋

——“中国鞋”

在鞋类大家庭中,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的中国绣花鞋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它不但反映了中国刺绣艺术的高超,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对绣花鞋的一种偏爱。“玲珑小脚鞋中现”,当远处走来一位大家闺秀,迈着轻盈的脚步,那若隐若现的小脚更是引得多少文人诗兴大发。这种根植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实用品被世人誉称“中国鞋”。

23.“晋国鞋”的美丽传说

山西晋南的绣花鞋有“晋国鞋”的美称,目前这一带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当时位于山西的晋国只是个小国,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当了国君后,他竭尽全力开拓疆域,一举吞并了十个诸侯小国,开始称王称霸。为了让全国百姓永远记住他的功劳,他命令宫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须绣上石榴花、桃花、葡萄等钦定的十种花果纹样,同时还下令全国平民女子出嫁时必须以这种绣了纹样的“十果鞋”作为大婚礼鞋,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他的赫赫战绩。所以当时的百姓又称此种图案的女鞋为“晋国鞋”。

24.荀子与绣花鞋

公元前313年,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出生在绣花鞋的故乡。荀子十分热爱当地的刺绣业,他的名著《荀子》一书中的一篇文章记录了推广用铁针刺绣的绣花工艺,并从哲学的角度高度赞扬了绣花针,他认为绣花针不仅能在鞋上绣花还能“下覆百姓、上饰帝王”,为社会经济繁荣与稳定作贡献。直到近代,该地区的丝织与绣花还是远近闻名,当地女子从童年起开始学习绣花鞋的技术,从自己的婚嫁喜日到孩子的满月周岁,从家人的华诞大寿到老人的丧事冥日,凡是人生大事之际都用一双双绣花鞋来表现自己的才能智慧和艺术魅力。

25.琉璃

——西施与范蠡的凄美爱情见证

琉璃相传是范蠡督造王者之剑时所发现的。他将之献给越王,越王感念他铸剑之功,原物赐还,还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之后范蠡遍访能工巧匠,将“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相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琉璃。后来,越国大败,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离别时将“蠡”送还,传说她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这个名字的谐音,并由此演变而来的。

26.花鼓

——苗家人挑选女婿的试金石

苗家人自古以来主张婚姻自主,很少包办。当女儿将称心的恋人初次带进家门时,父母则会在门前摆上一面花鼓,并鼓动满寨子的人都来观看。这叫“拦门鼓”。若这位“女婿”有才的话——即花鼓打得好、苗歌唱得棒,那么女孩的父母脸上便有光,这个女婿就算合格了。不然,这个女婿就会被亲戚朋友扭住耳朵,涂上满脸的锅烟灰,然后像对待蠢兽一样把他罩在一个鸡笼里,上面还要顶着一脸盆水,以示惩戒。

27.唐卡

——西藏的灵魂

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它的形状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

28.宣纸

——“纸寿千年”之美誉

宣纸是中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29.蜡染的美丽传说

从前,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她不满足当时衣服总是均一的色彩,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又实在太麻烦,因此一直为此闷闷不乐。有一天,姑娘做梦时,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姑娘在花园中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等她醒来一看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姑娘高兴极了,并把这门技术传授给了周围的人们。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族、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30.蜡染的种类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一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另一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主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

31.刺绣

——民间“女红”

刺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按照它的这一性质又名曰“女红”。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32.石雕

——可观可塑的工艺品

石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是艺术家们运用可塑造的艺术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33.扎染

——“疙瘩花”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其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染色的原料是板蓝根及其他天然植物,故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并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与追捧。

34.风筝

——古代通信工具

南北朝时,风筝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包围了台城,形势十分危急。于是简文做了一个风筝,企图用它向外界求援,哪知风筝被敌军射落,求援失败,结果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段风筝求救的故事。

35.世界最早的风筝

世界上最早的风筝出现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公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

36.风筝载人事件

2009年10月,在广东汕头澄海区的空地上,“汕头风筝王”陈旺松放飞了一个一百多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这个风筝把一个小学生带上了天空,实现了风筝载人,挑战了一下风筝的记录。据说这已经不是陈旺松第一次挑战风筝记录了。

37.唐三彩

——唐代奇葩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因为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38.唐三彩

——因陪葬而兴盛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当时还流行着厚葬之风。唐三彩就是当时的一种冥器,许多达官贵人都为自己准备了很多这种陪葬品。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

39.紫砂泥发现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太湖之滨的宜兴丁山镇里的村民闲暇时喜欢用陶土制作碗、罐等用品。有一天,一个奇怪的僧人在他们的镇上大声叫喊“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家土”,村民们都很好奇地看着他,他却不紧不慢地说:“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吗?”人们更加疑惑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跟在他屁股后面走,就这样来到了黄龙山和青龙山。突然间,僧人消失了。人们四处寻找,只看到好几处新开口的洞穴,洞穴中有各种颜色的陶土。长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敲打铸烧,神奇般地烧出了和以前颜色不同的陶器。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紫砂陶艺慢慢形成了。

40.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至嘉靖时的龚春(供春)。龚春传时大彬、李仲芬。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41.大理草编

——跨越时间空间的民间工艺

大理草帽编制是大理地区白族群众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据传南诏时期太和城附近就曾有过草帽街,现今的大理市七里桥太和村内仍有此街名。现今,大理白族乡民发挥传统优势,引进现代工艺制作技术,制作的草帽一直供不应求,产品式样也不断创新,“知音帽”、“英式礼帽”、“儿童帽”、“绣花帽”等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系列产品主要销往西双版纳、德宏州等地区,部分销往海外。

42.东阳竹编艺人马富进

清末民初,东阳竹艺的杰出代表当数著名匠师马富进,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受到追捧,就是在国外也鼎鼎有名。他为咸丰皇帝的老师李品芳家制作的一对托篮,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对托篮花了千余工时,仅漆工就耗费一年零三个月,精致非凡,巧夺天工。他制作的竹编工艺品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中获奖。另一作品“魁星点斗”,在1929年西湖博览会展出,轰动一时,博览会总报称:“一魁星独足立于鳌头上”。马富进在该届西博会上被授予“竹编状元”奖匾。

43.不可考证的绢人艺术

因为绢纱的保存有一定的年限性,因此可以考证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很难对绢人工艺究竟在何时形成并且何时独立发展出来做出判断。但是根据已知的史料可以肯定,绢塑艺术在唐时其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并且制作也已初具规模。中国民间的布制玩具被认为是产生北京绢人的肥沃土壤,绢人的制作技能是在中国民间的“针扎”与“彩扎”类制品的基础上形成的。

44.骨雕

——中国古老工艺

骨雕,以骨骼作为载体的雕刻艺术,艺人们就着骨骼的形状施展才能,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工艺品。骨雕的历史悠久,在1982年于陕西西乡县何家湾出土的骨雕人头像距今约6000多年,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骨雕作品,它为研究我国骨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5.蛋雕

——从赠红鸡蛋谈起

远在明清时期,民间办喜事如婚娶、祝寿、喜得贵子等情况时,为图吉祥如意有赠送红鸡蛋的习俗。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染过的红色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如今,人们将鸡蛋钻孔掏空,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终于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

46.世界上最多孔的鸡蛋

世界上最多孔的鸡蛋是李峥嵘用7天的时间在一个高邮双黄蛋的蛋壳上雕刻出来的。共有2180个孔,打破了徐州的夏志银在2006年用时19天的“蛋壳雕刻之最”,他当时共雕了1938个孔。

47.贝雕

——人与海的合作

贝雕就是选用一些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的工艺品。贝雕巧妙地将人与海结合起来,贝雕是海的绮丽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贝壳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用贝壳雕刻的工艺品别具一番风味,也是很多外国人到中国必买的一种纪念品。

48.黄杨木雕的发明

相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一天,他看到庙内有一个老人正在塑佛像,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便索性将牛拴在树上,挖来了一块很有黏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又有一天,他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

49.鼻烟壶

——“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鼻烟壶更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原为盛装鼻烟之容器,后来由于烟卷等制品的盛行渐渐被取代,便作为了一种精美的工艺品,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中外人士珍爱收藏的对象。

50.《空竹浅谈》

——第一部空竹专著

为玩具著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中国玩具协会空竹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李洪宽先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空竹的结构特点以及北京地区抖空竹的种种动作要领,编写成一部小册子,名《空竹浅谈》,在玩具协会内部发行,成为玩具史上空竹专题的第一部专著。

第二章 中国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节日期间人们还要走亲访友,互相祝福,这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了。

2.春节起源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每年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都要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笑说他有办法除掉“年”。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发现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春节习俗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还要守岁,守岁也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这天晚上,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就是“合”的寓意;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黏黏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升。春节这一天,大家喜气洋洋走亲访友,互致节日的问候。

4.人日节

——人类的生日“人日节”也称“人庆节”、“人口日”等,是为了庆祝人类诞生的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这一习俗汉朝时就有了。

5.人日节七样羹

——美好心愿“吃”出来

传说人日节这天要吃七样菜:(1)葱——聪聪明明(2)蒜——像算盘一样合合算算(3)生菜——生生猛猛(4)芹菜——勤勤力力(5)芥菜——有借有还、财源广进(6)春菜心——春风得意(7)白萝卜、红萝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出人头地、红红火火。有经验的老人,还会先把这七样菜放在一起炒——炒一下样样都有!

6.立春

——春天的前奏

立春节,即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日。古人很重视这一节日,立春节前一日要行迎春礼,举行祭太皞、芒种的仪式。民间也进行各项迎春活动,诸如打春牛、贴春帖、喝春茶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立春节活动多已和春节活动相融合,单独以此日为节者已很少见。

7.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很重视,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8.元宵节来源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现在已变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了。

9.元宵节点彩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人们当作猛兽打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个老人家想出个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果然,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10.中和节

——炎黄子孙的节日

中和节,又称龙抬头,是传说中黄帝诞辰的日子,中国人素被称为是龙的传人,因此这也是炎黄子孙共同的节日。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所制定的,本来是在二月一日,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二日。

11.“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一个民间传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又,古以为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故民间有此庆祝活动。

12.二月二习俗趣谈

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虽然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13.上巳节

——三月三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据说这一天可以帮助人们祛除各种烦恼和麻烦。这一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荠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城乡人们还登惠山、鸿山、斗山、西高山踏青。

14.三月三

——蟠桃会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的诞辰,当天她要大开盛会,并以蟠桃为主食,宴请众仙,众仙赶来为她祝寿,这就是蟠桃会了。民间有很多关于蟠桃会的故事,如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等。

15.寒食节

——纪念介子推

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他却抱着一棵大树宁死不下山,最终葬身于火海之中。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介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105日)禁火,令民间只能吃寒食,遂形成寒食节。

16.寒食节源头

——禁火节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寒食节这天,人们也要禁火,其渊源大概从这里可以找到了。

17.清明节习俗

唐朝时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日,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又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节日。

18.清明扫墓

——“思时之敬”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19.清明插柳的传说

清明节插柳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濛濛;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20.端午由来之一:纪念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平(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顷襄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异地,他悲愤不已并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忠臣,还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为了纪念中国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纷纷在端午节这天以自己的方式寄托哀思。

21.端午由来之二:纪念孝女

关于端午的由来,还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17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曹娥的行为很符合儒家的道德准则,并受到了当时人们的钦佩,因此有此一说。

22.端午由来之三:纪念伍子胥

江浙一带至今还流传着纪念伍子胥的传说。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23.端午划龙舟的由来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24.浴佛节由来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佛教仪式节日。又称佛诞节。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中国东汉时仅限于寺院举行,到魏晋南北朝时流传至民间。

25.浴佛节活动

浴佛日,僧尼携香花灯烛,置铜佛于水中,进行浴佛,一般民众则争舍财钱、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斋会一般由僧家召集,请善男信女在这一天念佛经、吃斋。结缘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民间流行舍豆结缘。放生和求子在过去也广为流行。

26.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在古代是“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天贶节是道家的称呼,起源较晚。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时是皇宫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27.姑姑节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卿孤偃骄傲自大,气死亲家赵衰。女婿就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为父亲报仇,杀死孤偃。女儿知道后,星夜赶回娘家报信,让父亲有个准备。孤偃听说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此悔恨不已。他不仅不怪女婿,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事后,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孤偃都把女婿、女儿接回家里,合家团聚。后来传到民间,逐渐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还称为姑姑节。

28.夏至节

夏至节是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夏至这天,气温升高,作物生长旺盛,急需中耕除草。在古代要放假三日。而且这一天的日照最长至终极,北半球白昼从此渐短。农历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天。

29.夏至节饮食

夏至后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江苏夏令饮食有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浙江杭州喜吃乌饭,据传说是纪念战国庞涓。广东有喜吃狗肉之习,北京流行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

30.乞巧节

——中国情人节

西方有“情人节”,而中国有“乞巧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又被称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因为此日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少女,故又被称为“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1.乞巧节的美丽传说

关于乞巧节的来历,中国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

但是这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无法渡过。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32.乞巧节拜魁星的传说

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会在七夕这一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奋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时,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此外,民间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他十分悲愤,失望之下便投河自杀了。岂料被一只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这一天,读书人都会郑重地祭拜他。

33.中秋吃月饼的起源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但究其起源,则说法多样。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甚至在20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

34.中秋赏月的起源

中秋吃月饼赏月似乎成为一种“法定”的风俗被流传下来。在我国,赏月的风俗源于祭月的传统。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35.中秋舞火龙的传说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就会连续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区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36.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37.中元节传说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有很多,道教最流行的说法是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于是中元节这天都要祭祀先人。汉人习惯于中元节这天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便慢慢演变为民间的传统节日。

38.“重阳”的含义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39.重阳节登高的含义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40.祭祖节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41.祭祖节蔡伦哥哥烧纸的故事

祭祖节有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蔡伦刚发明了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

某天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一边烧纸一边哭。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莫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42.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43.冬至节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在这一天还有北方大部分地区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44.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的善行。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伟大著作。东汉时他辞官回乡,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

45.腊八节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最讲究的习俗。

46.腊八节传说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便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47.腊八粥传说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离开宫殿修行,但苦苦修行多年一无所获,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牧女苏耶妲(意为善生)将他拉上岸,并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此日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逐渐形成了腊八吃粥的习俗。

48.小年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甚至冬至在有的地方也被称为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49.小年起源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50.小年祭灶传说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回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于是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第三章 各地民间节日

1.傈僳族刀杆节

——“爬刀节”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

2.傈僳族刀杆节起源

刀杆节,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位对傈僳族有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明代兵部尚书王骥受朝廷派遣,率兵马到云南边陲傈僳族居住地区部署军民联防,平息叛逆,收复被侵占的土地,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赶走了入侵的敌人。为了使边境民富兵强,并能够保卫自己的家园,他带领傈僳族青年习武练勇。后来皇帝听信谗言,毒死王骥。傈僳族人民十分悲痛,为表达他们对这位英雄的思念,把他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刀杆节,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

3.刀杆节活动

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蹦跳翻滚,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刃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杆上,组成一架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并吸引了海内外的观众前来观看,实为一场国际的盛会。

4.苗族“芒蒿”节

苗族的“芒蒿”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七举行。“芒蒿”是苗族传说中的一种长寿动物。苗族人将“芒蒿”誉为正直、友善、勤劳、勇敢、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对“芒蒿”的喜爱也是自不待言的,人们装扮成“芒蒿”,认为这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它是苗族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并已有着悠久的历史了。

5.苗族鼓藏节

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苗族聚族而居,雷山苗族以血统宗族形成的地域组织“鼓社”为单位维系其生存发展。“鼓”是祖先神灵的象征,在苗族人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鼓藏节的仪式活动都以“鼓”为核心来进行。鼓藏节12年举办一次,每次持续达4年之久,现在改为持续3年。

6.鼓藏节来源

鼓藏节的来历在苗族经典《苗族古歌》里有记载,说的是人类祖先姜央过鼓藏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传说蝴蝶妈妈是枫树生出来的,所以苗族崇拜枫树。既然祖宗的老家在枫树心里,用枫树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鼓藏节就是祭祀枫树和蝴蝶妈妈。

7.鼓藏节仪式

鼓藏节的仪式由鼓社组织的领导“鼓藏头”操办,“鼓藏头”经由群众选举产生。从杀猪或牛祭祖到节日活动的系列程序均由“鼓藏头”组织安排,人们必须服从。鼓藏节的活动以跳芦笙舞为主,一般持续5~9天。

鼓藏节第一年二月申日举办“招龙”仪式。全鼓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龙场的枫香神树脚,由“鼓藏头”在五彩宝辇下主持“招龙”仪式。第一年七月寅日举办“醒鼓”仪式。第二年十月卯日举办“迎鼓”仪式。第三年四月吉日,举办“审牛”仪式。第四年十月丑日,举行杀猪祭鼓仪式,称为“白鼓节”,是“鼓藏节”的结束仪式。其间历时达四年之久,可见苗族人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了。

8.苗族龙船节

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划龙船,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场面非常热闹。苗族的龙船节,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9.苗族吃新年

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区。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欢度“吃新节”。到时,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一碗肉等,都摆在地上(也有的摆在桌上),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然后烧香、纸,由长者掐一丁点鱼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并滴几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挂两根在神龛上,其余给小孩撕开来吃,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节期一般为2天。

10.锡伯族西迁节

西迁节是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新疆锡伯族群众就会欢聚一起,共进野餐,表演歌舞,以纪念祖辈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11.西迁节来历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四千余名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奉朝廷之命由盛京(今沈阳)出发,西迁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在这里繁衍生息,渐渐发展成今天的锡伯族。所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会开展各种活动,以隆重纪念祖先的英雄业绩,这一天遂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

12.西迁节活动

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均惟妙惟肖,他们以此表达对故乡的赞美与喜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其喜庆的气氛往往吸引周围很多村民的观看,渐渐成为他们民族的一个特色节目。

13.锡伯族抹黑节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的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节日这天,人们早早地来到大街上,带着晚间就准备好的抹黑布并伺机寻找需要被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还会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地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示弱,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虽然脸上、手上甚至身上都是脏乎乎的,但是人们的心里还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14.汉族“填仓节”

“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

15.填仓节来源

相传很久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家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弄得民间怨声载道。看守皇家粮仓的仓官,看到百姓们这水深火热的生活,于心不忍,便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虽然他知道这样做是触犯了王法的,而且皇帝也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了以后,就一把火把皇仓烧了,连同自己也活活烧死。这一天正好是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放粮救灾民的仓官,以后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炊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这既有对仓官的怀念,也祈盼新年有好收成,这样,填仓节的习俗就世代流传下来了。

16.彝族祭火节的由来

关于祭火节的由来,大致是这样的:彝族阿细人十分崇尚火,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彝族传说中钻木取火的“火神”木邓。据史诗《阿细先基》记述:阿热和阿咪造出了最早的人类,然而他们只会使用旧石器时代最简单的原始工具,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根本无法抵御猛兽的侵袭。有一天,他们发现,山洞对面的山顶上,一棵老树遭雷击后起火了,而且被火烧过的野味很好吃,从这以后他们才知道用火烧熟食物来充饥。

但是因为先民没有保护火种的有效方法,一次大雨不幸浇灭了火种。族人都很伤心,为了让大家以后还能够吃到美味的食物,木邓这位青年从身体相互摩擦生热的现象中得到启发,自告奋勇要帮大家取到火种。在酋长阿达木的支持和布置下,木邓在一根朽木上打钻了三天三夜,最后终于钻火成功。火种失而复得,人们欣喜异常,狂奔狂舞。所以在彝族人心目中,木邓就是他们的“普罗米修斯”,是阿细人的“火神”。

17.彝族采药节

这个节日主要是在云南小凉山一带盛行。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日,这天,天刚蒙蒙亮时,男女老少就拿着采集药材的工具到深山、深涧、低谷等药材较多的地方去采集。当地人认为,在这一天采集到的药材治病效果最好,很多人家还要拿到集市上去卖。

18.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佳节,也是傣族最重要的节日,一般是每年的阴历四月(相当于傣历五月)举行,为期3~4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汉族的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日时期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天既不属于前一年,也不属于后一年,因此称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这一天是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的日子,因此人们习惯于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19.泼水节由来

追根溯源,泼水节来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被流传了下来,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在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它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20.关于泼水节的神话传说

远古时候,傣族地区有个恶魔,他作恶多端,滥施淫威,常常弄得庄稼颗粒不收,民不聊生,人们哀声载道。人们想了很多方法对付他却都没有成功。后来,这个恶魔霸占了七个民女做妻子。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一致决心要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其中第七个姑娘十分聪明,她从恶魔的话中发现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唯有恶魔自己的头发才可以置他于死地。一天夜里,恶魔酩酊大醉、睡得很死,于是姑娘们决定当晚就采取行动,她们勇敢地从他的头上拔下一根头发,紧紧拴住他的脖子。果然,恶魔的头颅立刻便掉了。可是头刚一着地,地上就开始燃起熊熊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拣起头颅,大火立刻就熄灭了,恶魔也随之消失。为了避免大火再燃,祸害百姓,姐妹们决定轮流抱住恶魔的头,每年一换。到了换人的时候,人们会给抱头的姑娘冲冲水,以便冲去她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姑娘,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这就是傣族泼水节的由来。

21.泼你就是祝福你

在“麦日”,一大清早,人们就会将采来的鲜花绿叶拿到佛寺去供奉,还要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后,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许许多多的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去盛水,他们涌出大街小巷,互相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这就是对当时生动的场面的描述。“泼湿一身,幸福终身”!——泼水在这里还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如果被泼还代表着别人对你的祝福。

22.藏族跑马山转山会

——沐佛节

跑马山转山会是藏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沐佛节、敬山神。主要流行于四川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举行,在那一天要用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的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都会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庆祝节日。人们要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会支起帐篷进行户外野餐,表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期间骑手们还会进行跑马射箭比赛。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以及其他一些文化体育活动。

23.跑马山转山会的由来

跑马山转山会一般多在康定举行,这是自藏传佛教传入康定地区后才有的节日,关于这一节日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因他在农历的四月八日诞生,因此这一天人们会用九龙喷圣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浴佛节”。佛教信徒认为在此月内做一件善事,颂一声佛,就可得十万倍之功德。所以农历四月八日,康定炉城镇城区内的各佛寺都要组织仪仗队自康定东门出,上跑马山,下经公主桥,转金刚寺、南无寺、杨柳林,经阿里布谷山腰至于耳坡返回。信徒们亦随之转山(藏语称“八角”),以纪念佛祖诞辰。后因农历“四月八”正是康定春暖花开的季节,宗教信徒们在转山礼佛后集于金刚寺、南无寺、跑马山的草坝和丛林中搭起帐篷来踏春畅游。久之成俗,“四月八”跑马山转山会就成了康定各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

24.火把节

——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又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25.火把节三部曲

火把节的第一天为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夜幕降临时,村寨里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用传统的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第二天是传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火把节的第三天是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们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然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就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的美誉。

26.凉山彝族火把节传说

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他们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让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既然阿体拉巴以铁饼为食,那他的力气一定比自己的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和他进行了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十分震怒,于是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到人间捣乱,这些虫子吃掉了地上大部分庄稼。阿体拉巴为了拯救村民,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去烧地里的虫子,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27.彝族撒梅支系火把节传说

撒梅王与异族抗争,不幸头被砍掉了,等到星宿出现后又长出来一个头,继续与之奋战厮杀。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对方砍掉他的头后用尖刀草扫过脖子,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后来撒梅人就会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打起火把来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

28.壮族牛魂节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壮族的牛魂节,在壮族人看来,牛是天上的神物,因此对牛特别尊敬。传说,天上的牛王就在四月初八这天诞生,当初因为人间闹旱灾,土地干涸,庄稼枯萎,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牛王奉命从天上来到人间撒草种,原定是三步撒一把草种,结果,牛王竟一步撒三把,搞得野草丛生,侵占田禾。于是,牛王被罚在人间吃草,但是天上没有忘记它,每年的四月初八还会派牛魔王下凡给他过生日。这一天,人和牛都要停止劳动,主人要泡枫叶水用糯米蒸饭,先捏一团给牛吃。牛栏外还要摆上供品,人们唱山歌来庆祝牛的生日。

29.壮族霜降节

壮族的霜降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这个节日主要是在大新县的下雷、雷平及宝圩一带。正降日凌晨人们便带着肉、年米、香烛等物品来到玉音庙前祭拜,在清代,这种祭拜活动不仅百姓要参加,而且州官也必须身着朝服率领百姓进行祭拜。但这种活动到了1949年以后由供祭改为了民间的唱歌、舞狮子等纪念活动。

30.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在每年的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之一。

31.福州拗九节

拗九节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本土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二十九。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岁数逢九的人,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32.佤族播种节

播种节又称“惹岛”节,在佤历“梭面月”(公历三月)全寨人聚居在一起进行剽牛,由主人将牛杀死,而后把牛肉均分到客户祭祖。节日当天,大家还忙着把村中的道路修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青壮年有的上山打猎,有的下河捉鱼,有的去野外埋锅准备野炊。把打来的野味,捕到的鱼虾,全都放在一起,烧成各种可口的饭菜,共同享受。这种平均分配共同享用的作法,表示全族人民团结和睦。各家的主妇,则要到田间去做一些象征性的播种活动。

晚间,全寨人们聚集在火塘边,开展娱乐活动。青年们唱歌跳舞,老人们吃酒祝福。节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就展开了。

33.白族三月街

白族大理三月街是云南省遐迩闻名的物资交流大会和白族人民的传统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古城西举行。1991年起,被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

34.三月街起源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相传南诏细奴罗时,观音于三月十五日到大理传经,因此每年届时,善男信女们便搭棚礼拜诵经并祭之。三月街成了讲经说佛的庙会。由于大理地处交通要道,古代云南信佛者甚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庙会逐渐演变成了滇西地方贸易集市和节日,这便有了以后每年盛行的三月街活动了。

35.三月街传说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暴君,听信一个侍从的话,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球可以长生不老,于是便天天到民间抓人。这给当地白族人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勇士,为了给白族人民除魔灭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计,把暴君骗到苍山的中和峰麓,唤来神狗咬断了暴君的咽喉,喝干了他的血液,消灭了这个魔王,为白族人民除了祸害。为了纪念这个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人们每年在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聚集在苍山脚下,欢歌乐舞。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

36.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的丰收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二,是鄂温克牧民最欢乐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统计当年产幼畜数量,庆贺丰收的日子——米阔鲁节。当天,人们给马烙印、除坏齿、剪耳记、剪鬃尾,给羊割羊势等。上述生产活动结束后,人们互相拜访,举行宴饮、歌舞等活动,欢庆丰收。

37.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活动

老人们在米阔鲁节这一天把母羊羔送给儿女、外甥、侄子,祝福他们今后羊群兴旺。青壮年们不论到谁家,主人都要为前来帮助劳动的人们设酒席致谢,酒宴按先茶后酒的习惯进行。在敬酒时,主人捧一木盘放两个酒杯,依次敬让,并宣布当年仔畜成活和牲畜增加的情况。来者也要祝愿主人所养的牲畜兴旺,被烙印去势的牲畜数字与岁俱增。酒席间,大家还要尽情歌唱。这种繁忙而又欢乐的活动,从一家转到另一家,牧民们整日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38.瑶族达努节

达努节又称祖娘节、瑶年等,是广西马山、隆安等地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达努”在瑶语中的意思是“不要忘记”。达努节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正日,一般欢庆三天。节日的周期各地略有不同,是根据当地习俗、作物收成、六畜兴旺等情况决定的,一般一年一次,也有的地方三五年一次,或十二年才一次。

39.达努节传说

相传在天地混沌的洪荒时代,有两座一样高的宝山,相隔一里,右边那座叫密洛陀山,左边那座叫布洛西山。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天上突然响起一声霹雳,两座山同时裂开两道缝,从布洛西山走出一个高大的男人布洛西,从密洛陀山走出一个壮实的女人密洛陀。后来这对男女结成了夫妻。不久,他们生了三个女儿。后来她们各自出去谋生,其中三女儿拿着密洛陀给她的一斗谷子到山里去开荒种地。谷子发芽了,野猫出来刨;禾苗分叶了,麝香羊出来啃,最后连种子也没收回来。三女儿跑回来向密洛陀哭诉,密洛陀听后安慰三女儿道:“家里面还有一面铜鼓,你拿去吧。它可以帮你驱赶野兽,又可以给你带来快乐。”三女儿将母亲的话记在心里,烦闷时,一敲铜鼓,愁云当真顿消;鸟兽来吃庄稼时,铜鼓一敲,鸟兽果然逃之夭夭。就这样,第二年三女儿获得了丰收,以后就留在山里传宗接代,成了现在的瑶族。所以,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深山里,铜鼓成了瑶族的传家宝。后来,密洛陀去世之前,特别嘱咐三女儿道:“你没有什么丰盛的礼物,到时候只要酿一缸小米酒,带四两新麻来做献牲就可以了。生日前三天,你拿铜鼓来闹场。”为了报答母亲的恩德,三女儿——照办。所以,瑶族的达努节是由五月二十六日开始,到二十九日结束。届时,每家每户都以四两新麻祭祀,以示永不忘记瑶族祖先的生日。

40.达努节活动

达努节这天(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布努瑶村寨几乎家家户户都杀猪宰羊,杀鸡染蛋,聚餐痛饮。各个村寨大摆歌台。人们衣着节日盛装,提酒带肉,敲起铜鼓,吹奏唢呐,对唱山歌,还举行赛马、斗鸟、赛弓箭等比赛活动,将节日的气氛推至高潮。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姑娘,头裹刺绣图案精致的黑头巾,耳戴银环,胸挂项链,手戴银镯,身围彩裙,使节日更添美丽的色彩。

41.尝新节

尝新节是仡佬族和布依族、白族、壮族等地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先由一寨老或鬼师带领童男童女到附近田间地角进行采新,摘些成熟的谷物瓜果,挂放古树下,然后杀猪、宰羊、杀鸡,用整鸡、猪头、羊头、九串猪肉和二十四碗饭祭祀祖先和神灵。族人按辈分尊幼排列,跪拜祖先,鬼师口诵仡佬语,用竹鞭指五谷六畜教识,众人如学生状规矩地跟读。祭毕,放土炮、鞭炮进行扫寨、唱山歌、耍武术等庆祝活动,寨老则用筛盛鸡、肉、酒,将拴有红辣椒和青蒜的竹竿插在田间地头,以示送祖毕。

42.地藏节

农历七月三十是一个宗教节日,名为“地藏节”。地藏是在释迦牟尼寂灭以后,弥勒佛未生以前,世间众生赖以救苦的一尊菩萨,地藏王曾经发誓:他要在普度众生以后始愿成佛,因此常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救助苦难。

43.地藏节活动

在过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庙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民间的地藏节可遥接目连救母的中元节。有人家屋檐下插上一排棒香,有的则是在茄子周身插满棒香排在屋檐下称作“落苏灯”。落苏是茄子的别称。

44.苗族芦笙节

在苗家,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要举行三天芦笙节,这已成为苗族的传统节日,节日里,苗族人民盛装前往,各寨芦笙手云集芦笙坡,平时寂静的青山翠谷,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满山遍野。

45.芦笙节活动

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笙堂设在河沙坝。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千米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煞是喜庆。

46.芦笙节的动人传说

在很古的时候,舟溪南寨上有一个苗族姑娘,叫阿旺。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美丽动人。当地有一个贪婪残忍的野鸡精,对阿旺垂涎已久,妄图把她占为己有。一天傍晚,它刮起一阵妖风,趁人们忙乱之际,张开魔爪抢走了阿旺。乡亲们奋力救援却无能为力。这时,从远方来了一位勇敢机智的青年猎手茂沙。当他听到野鸡精的暴行时,义愤填膺,便帮助乡亲们救下了阿旺姑娘。茂沙的豪爽正直,深深打动了阿旺的心,可是,茂沙游猎四乡,漂泊不定,到哪儿去找他呢?后来她父亲想出了一个寻找茂沙的好办法。他从后山砍来翠竹,做成一支支芦笙,请乡亲们四处传递消息:古历正月十八到舟溪来跳芦笙。这个消息传得很远很远,如老爹所想,茂沙也知道了。那天,茂沙也赶来赴会,阿旺亲手在芦笙上插三根野鸡精毛,把自己织的花带系在芦笙上,大大方方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茂沙也很爱阿旺,当即褪下银手镯,给她戴在手上。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段爱情便有了芦笙节。

47.瑶族盘王节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

48.盘王节由来

相传在古老的年代,瑶胞乘船漂洋过海,遇上狂风大浪,船在海中漂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就要船毁人亡。这时,有人在船头祈求始祖盘王保佑子孙平安,许下大愿。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大海马上变得风平浪静,船也很快就靠了岸,瑶人得救了。这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盘王的生日。于是,上了岸的瑶民就砍树挖成木碓,把糯米蒸熟舂成糍粑。尔后,大家唱歌跳舞,庆祝瑶人的新生和盘王的生日。从这以后,瑶民就把这一天定为“盘王节”。

49.盘王节活动

节日期间,瑶族人民杀鸡宰鸭,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汇集一起,首先祭祀盘王,唱盘王歌,跳起黄泥鼓舞和长鼓舞,追念先祖功德,歌颂先祖英勇奋斗的精神。其次,欢庆丰收,酬谢盘王,尽情欢乐。与此同时,男女青年则开展对歌活动,抓住良机择意中人。有的地方还要打花棍、放花炮及请戏班子唱戏等。

50.花朝

亦称“百花生日”。晋代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至宋以后,始渐改为二月十二日。传说此日为百花之神生日。宫廷民间皆剪彩条为幡,系于花树之上,名叫“赏红”,表示对花神的祝贺。此日如天朗气清,则预兆一年作物的成熟。一船士民,于花朝日俱各至郊外看花游春,这是中国人民最富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

第四章 民间婚俗文化

1.土家族:吊脚楼前哭嫁歌

土家历代重视哭嫁,姑娘出嫁时哭嫁这一环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为了借以告别在娘家的闺女生活,抒发情感,这也是土家族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旧时,有不少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哭嫁,以免婚前哭得不好,遭人笑话。一般出嫁前的晚上,是哭嫁的高潮。新娘的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陪着新娘通宵歌唱,这也是土家族哭嫁的独特形式。

2.悲喜交融的哭嫁歌

愉性在哭嫁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使“悲”与“喜”这两种对立的心理现象均衡,喜中有悲,悲中也有喜,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水准。本来婚事对于出嫁者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待嫁姑娘的内心会充满幸福感和喜悦感,然而土家的姑娘却偏要悲悲戚戚地哭很久,这是用悲的方式来表达喜的内涵,韵味无穷。

3.哭嫁讲究“哭德”

土家姑娘很重视哭嫁,主要表现在从十二三岁开始,她们就从陪哭中逐步学会哭嫁,甚至有些父母还请来教哭的大娘当老师。谁哭得声音嘶哑,谁哭得两眼红肿,谁哭得时间最长,谁就是有才有德。

4.云南陇川景颇族:花草树叶做情书

云南省陇川县是景颇族的主要聚居区,这里的恋人之间联系不写信,而是以物代之,十分有趣。如男子爱上姑娘,就会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辣椒等物,再用线精巧地包扎好送给女方。树根代表“想念”;大蒜表示要姑娘考虑两人的事;辣椒寓意着炽热的爱;火柴表达了男方态度的坚决;叶子说明我有好多话要对你说。

女方收到东西后,就会懂得男方喜欢她。如果她同意了,就会将原物退回;如果不同意,就在原物上附加火炭,以示反感。如还需考虑,则加上奶浆菜。男方接到“要考虑”的信件后,即摘栗树上的两片最嫩的叶片,面对面地合在一起寄给女方,表示愿和女方一起生活;加上包谷、谷子、豆等,表示要跟女方建立家庭。女方如果同意就收下,并带点烟草回赠;否则,就把叶子翻过,背对着寄回,以示分道扬镳。如果双方同意,但是父母反对,女方就会用含羞草、刺、火药送给男方;男方约女方私奔,就用叶包好蕨菜尖送给女方,女方如果同意了,就会加茅草叶送回,并嘱咐他:我们要小心点,悄悄地逃。

5.其他地区景颇族花语

在其他地方的景颇族青年男女中,也有这样的情书:白花树叶代表“想念”;黄豆树叶代表“好好的(别牵挂)!”;小黑豆树叶代表“一心(只爱你一个)!”;竹叶代表“悄悄地(来幽会)!”;酸母叶代表“一定要来(赴约)!”。把代表一定含义的树叶按顺序放在一起,就能组成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比如将上面的树叶放到一起,就是:“我一心思念的人只有你,我们应该好好地面谈。最好是悄悄地来,一定不要失约!”

6.景颇族婚俗:冲破艰难来到你身边

景颇族举行婚礼,有个传统习俗。新娘在去新郎家的路上,要越三道路障。这些路障是事先由村子里的孩子们拾来树枝、竹条、旧篱笆等,设置的障碍,并分工把守。第一道路障,由一群女孩子把守。这时迎亲队伍中的“长统”走出来,郑重其事地倒出竹筒里的水酒给小姑娘们喝,并送上一些喜糖和喜钱,但姑娘们仍不满足,会一个劲地不停地喊:“不准新娘过!”正当“纠缠不休”时,伴娘们簇拥着新娘从另一头越过了路障。第二道路障,由一群男孩子阻拦。第三道路障是一些三四岁的娃娃。不同的路障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都有一点,就是对新娘的美好祝福。

7.景颇族:转房不等同于乱伦

在景颇族的婚姻习俗中,寡妇再嫁的比较少,而转房则较为普遍。按照转房习俗,弟可娶嫂,兄可娶弟媳。转房不局限于平辈之间,就是上下辈之间也允许转房,如叔伯可以娶侄媳妇,侄儿可娶叔伯母。但通过转房得到的妻子不能算正室,因为她结婚时,曾和原夫祭过祖宗,跨过草桥。

8.景颇族结婚形式

景颇族青年男女的结婚形式有很多,各种形式之间有较大的差别,但每种形式都独具特色,耐人寻味。

明媒正娶是景颇族青年男女结婚的主要形式。当青年男女相恋相爱之后,经过一些礼仪程序后,双方就会开始商定彩礼的数目和结婚的日期。

另一类属于自由恋爱结婚的形式,即男女青年恋爱后,在公房等处发生性关系,致使女方怀孕或生下孩子,这样就需要正式的结婚。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男女感情很深,但双方或一方的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这对情侣只好采用这种方式,达到正式结婚的目的。

9.朝鲜族婚俗:带着木雕大雁结婚

朝鲜族的结婚仪式一般是在新娘家举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红布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戴“簇头里”、身着“汉衫”,然后双双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10.瑶族:“女大当婚,男大当嫁”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巴马县所略乡一代的瑶族却与众不同,是“女大当婚,男大当嫁”。由于瑶族地处中越边境的丛林地带,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极小,因此还保留着自己这种传统、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瑶族的婚俗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11.瑶族爱情三部曲

当男女青年长到18岁时通过走街、走亲访友、节假日唱山歌、参加集体活动如抛毽子等方式进行谈情说爱,并进行相互的了解,这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在认识的基础上,双方互相请到家里做客,进一步了解彼此。这是加深了认识进入爱慕之情的阶段。每逢农忙季节和节假日,女方会邀请男方到家里来帮助犁地、耕田、播种、收割、盖房子等,通过这些农活可以考察出一个小伙子是勤劳能干还是好逸恶劳,这是最重要的阶段。

再经过一两年的接触,双方建立了基础的感情之后,女方就会偷偷地买布做精致的布鞋给男方,男方收到礼物后就会买手镯、戒指、头簪等东西回赠给女方,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定情物,由此也会确定下来他们之间的恋人关系。

12.瑶族女方娶新郎

瑶族青年男女在经过恋爱阶段之后,如果要到了结婚阶段时,女方便会在当地找一个老人带着酒、糖、烟、饼等礼品上门定亲,并将婚期公之于众。这之后,女方就开始准备嫁妆、床上用品、家具等物品,准备迎娶男方过门。

13.瑶族:新婚第一夜里唱山歌

洞房花烛夜,本应是小两口最恩爱缠绵之时,但是在瑶族,新婚夫妇却不能同房,而是要把新床铺送给送亲的老人们睡,让他们好好休息以享受女方家的厚爱,而新娘新郎则会陪同送亲的青年男女唱山歌,谈情说爱直到天明。

14.瑶族:婚后男方改随女方姓

瑶族男人嫁到女方家后就改姓女家的姓,但他作为女婿,在家族成员中具有平等的地位,共同享受财产,享有继承权。在村寨里分同等的生产劳动工具,人缘好的、精明能干的还可以当村长等要职。在社会上与众一律平等,不受他人歧视。

15.瑶族:男方上门好处多

男方上门的好处有很多,如婚事简办,结婚时男方家不办酒席,女方不向男方索取各种彩礼钱和财物,男方只需象征性地拿少量的礼品就行了。其次破除了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纯女户不能赡养老人的后顾之忧。最后女婿上门,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感情深厚,很少有离婚的现象发生。

16.永善彝族:泼冷水迎接男方的聘金

在永善彝族,男方要想娶到新娘子,必须先接受对方的泼冷水,如果承受不住的话,就不能抱得美人归了。

17.彝族:泼水是为了驱逐妖魔

彝族人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了能经受住这个残酷的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通常在选派未婚小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强体壮,又要精明能干,因为他们肩负着承受泼水的受寒之苦,还要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所以男方家在选人时往往会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18.彝族:“迎亲”变为“抢亲”

有些地方的彝族,其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来完成的。“抢亲”的头一天晚上,姑娘们便会向小伙子们展开猛烈的水战。姑娘们会用泼、淋、灌、射等各种方式猛烈地攻击小伙子,使来“抢亲”的小伙子们难以招架。但是,聪明的小伙子往往会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其中的一部分,以减轻“水灾”的袭击。

经过一晚上的水泼“大战”之后,当早晨来临时,“抢亲”活动便开始了。这时,姑娘们要紧紧地拥着新娘,小伙子们使尽浑身解数前去“争抢”,而姑娘们会严格防守,不准“敌人”越雷池半步,于是一场激战迫在眉睫。此时小伙子们必须机灵多变,乘一瞬间出现的些许漏洞,便要马上抢走新娘,一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敢改为行走。可见,把新娘“抢”到婆家是多么的不容易!但彝族人却认为,只有经过婚礼中的这一泼一抢才会驱除邪祟而保证日后生活不受侵扰。

19.彝族:婚礼上抹花脸

彝族的婚礼上还流行抹花脸的习俗。吃过晚饭,夜幕降临之时,女方家的姑娘们会用水调匀锅烟煤、阳尘,先抹新郎之弟,再抹部分迎亲队员的脸,花脸不能全部抹完,必须是奇数个。抹完花脸后不能再洗脸,要回到新郎家等大家一起洗,然后还要将水泼到新娘的床下。在他们看来这是对新人的祝福与吉祥的象征。

20.彝族:要结婚先比歌

彝族婚礼上一般由女方家的两名女歌手开始挑战,迎亲队的两名男歌手迎战。形式两人对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你一首我一首,同曲同词,边舞边唱的欢快局面。内容或天文或地理、或古今或中外,竞比知识渊博。其风格或互相戏谑,或表达伦理与先哲。鸡鸣时改唱留亲歌。形式由二对二改由双方集体对唱,各自由一名歌手领唱。在此期间,新娘要梳妆打扮完毕并穿上嫁妆。

21.保安族婚俗:三天不吃男家饭

在保安族的婚俗中最有特点的当属新娘嫁到男家,三天不能吃男方家的饭这一风俗习惯了,这里面的寓意是女儿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而这三天之中,新娘子要吃从娘家带来的五色饼。

22.保安族:哥哥送妹妹进洞房

结婚的时候,新郎村里的小伙子们会早早地就在附近等候着新娘和送亲的客人们。等新媳妇和送亲客人一到,小伙子们就一哄而上,鞭炮齐鸣,拦阻他们的去路。这时要让新娘的哥哥或其他亲属把新娘抱起,从等候地点开始一直抱进新郎的大门。如果抱得远,表示小伙子们占了上风;反之,就是前去送亲的人占了上风。如此争抢一阵后,才由女方的哥哥将新娘抱到洞房。

23.黎族:槟榔伴随女人的一生

在海南岛居住的黎族,姑娘刚出生时,其父母便会在家中种一棵槟榔树。待姑娘出嫁后,这棵槟榔树也随之将迁往男家。如果这个妇女死了,槟榔树也会随之砍去。这种做法是希望女子会像槟榔树一样正直不二。在海南的一些地区,过去的小伙子如果要求亲,往往都会送一盒槟榔给女方,姑娘的父母如果开盒取一颗槟榔,那就代表他们答应了这门亲事。

24.黎族:爱你多深,咬你多深

黎族青年男女相识之后,就会在一起对歌。如果姑娘喜欢小伙子,就会和他唱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双方的感情就会加深,这时姑娘会送小伙子一个绣着蝴蝶和鲜花的腰带。当小伙子接受了姑娘的礼物之后,就要在姑娘的手臂上咬出两排牙齿印。被咬后的姑娘十分高兴,因为在黎族人看来,如果小伙子咬得越深,那就表示他对这个姑娘的爱就越深。

25.黎族:带着槟榔去提亲

如果一对黎族情人恩爱难断,需要缔结秦晋之好时,他们便会把婚事告诉自己的父母。然后,男方父母兄弟就要选定吉日,带上聘礼,这其中一定有精心采摘的槟榔,到女方家去提亲。

槟榔要挨家挨户地送,并让大家附上美好的祝愿,因为槟榔象征着婚姻常绿常新,预示男女双方相亲相爱,和睦美满。因此黎族又称其为“放槟榔”或“放衣服”。媒人分送槟榔要视辈分而定,大的给族人们吃,小的只好自己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会把媒人围得水泄不通。

26.达斡尔族婚俗:说亲先吃闭门羹

达斡尔族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即男女青年如果要订婚,男方长辈和未婚夫会带上礼品去送大礼。而女方家则要大门紧闭,由守卫在外的长者向送礼人提问,直到满意了才会让他们进门。而且当晚双方举行宴席时,姑娘必须要躲起来,不能和未婚夫见面。只有在第二次送礼(一般是在结婚前一个月)双方商量婚期时,岳父才会叫姑娘出来,和未婚夫一起吃饭。

27.达斡尔族:杀鸡卜婚期

达斡尔族商量娶亲的日子,通常要由男方杀鸡占卜而定。这一天,由女方父母与媒人一起把姑娘送到新郎家。新娘到后要与新郎一起握刀杀一只鸡,看鸡肝纹路表示的吉凶征兆,如果不吉利的话就要由新娘新郎各自再杀一只,待杀到鸡肝出现吉祥纹路为止。

28.达斡尔族:婚礼上横挑鼻子竖挑眼

新娘到达男家后,新郎家会对送亲贵客格外关照,未及进门,先敬“进门盅”,进屋后再设“接风酒”,唯恐怠慢。尽管如此细致入微,新娘的男傧相“花大”仍然要横挑鼻子竖挑眼,新娘的弟辈“库吐鲁”们则一边吃喝,一边将酒杯筷子碗碟等藏在身上,以此来捉弄新郎和陪客。

29.达斡尔族:离婚男子被耻笑

达斡尔族人十分痛恨离婚,而且一般也很少离婚。因为达斡尔语里有句俗语:“写离婚书的地方,三年不长草。”如果迫不得已非要离婚的话,则必须举行离婚仪式,这个仪式也是十分庄重的,丈夫必须跪卧在地上,让妻子从他颈部跨过,还要把一块白布缠在男家的烟囱上,象征丈夫已经死去了。

30.柯尔克孜族:两只羊做叩门砖

结婚时,新郎在父母、亲友的陪同下,带着礼品前往新娘家。礼品包括刚宰好的两只羊,一只作整羊煮熟;另一只要把五脏掏出后烤熟,还要带上数十头小牲畜。当接近新娘家时,会举行“叼羊”游戏,并借此机会将那预先宰好的羊扔到新娘家门前,这样之后才会被新娘家的女眷们热情地迎入。

31.柯尔克孜族:在女方家举行婚礼

柯尔克孜的婚礼一般都是在女方家进行的。早晨起床之后母亲要给女儿沐浴,然后由母亲、嫂嫂等人为新娘梳妆打扮,母亲这时要为女儿梳头,并将她满头的小辫子梳理成两条大辫子,边梳边唱“哭嫁歌”,歌中有母女的惜别之情,也有对女儿婚后生活的深深祝福。同时女方家里还要举行叼羊、赛马活动,做抓饭、煮肉以迎接新郎的到来。新郎一方一大早就骑上马,在鼓乐的伴奏中浩浩荡荡地去女方家送聘礼。这时新娘的嫂嫂要挡在门口,逐样检查男方送来的聘礼,然后接纳礼品。此时,在门口还要进行女方给新郎展示礼品的活动,并在众人的面前——试穿后,女方开始给新郎伴郎敬茶。敬茶时女方递过来,新郎接上再返给女方,女方喝一小口,再敬给新郎,如此反复三次新郎才能喝茶,象征性地吃一点女方准备的食品,然后在伴郎的陪同下一起唱着称颂爱情、称颂生活的歌,一边唱一边摇着女方送的绣花手帕,进入岳父的家门。

32.柯尔克孜族:绑在一起做夫妻

在婚礼仪式前,女方的亲友们会群起将新郎新娘双双绑在门口,这时,新郎的父兄要向这些亲友们赠送礼物,请求“释放”他俩。婚礼正式开始时,由男方的一位长者用木棒将毡房的天窗挑开,从天窗向外撒糖果、点心等物品,这时客人们会纷纷争抢,因为这些物品是幸福的象征。接着,岳母要唱“送嫁歌”,还要举行“赛得河”游戏,即让新婚夫妇背对背地坐下,给每个人的头上蒙一个口袋,此时众人用一只羊蹄轮流在他们的头上轻打一下,然后拉起来共同跳舞。最后,由阿訇主持典礼,念“尼卡罕”(结婚证词),给双方分吃蘸盐水的面饼,象征着夫妻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33.柯尔克孜族:嫂子家做洞房

柯尔克孜族的新娘新郎的婚后第二天,双方家长要举办传统的赛马、叼羊、摔跤等比赛活动,以示祝贺。晚上,新娘会到嫂子家与新郎见面,这时,毡房的外面挤满了宾客,人们奏起传统的民间乐器“库姆孜”,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喜庆的歌儿,这样持续直到深夜,当人们讨得礼物之后,才会放新郎进入洞房,尽兴离去。

34.壮族人接亲:娃娃、姑娘、妇女齐上阵

在吉祥的婚日,男方要请媒人带着陪郎等人去女方家接亲。接亲的队伍中,一般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妇女、一名小姑娘和一名背娃娃的妇女。其寓意是:原来的小姑娘出嫁后成为妇女,就要生儿育女了,这种形式带有祝福新娘的意思。但是新郎不会去接亲,而是在自家的门口迎候。当迎亲的队伍到了女方家后,女方家就要设宴盛情款待。席间,新娘的姑妈要向接亲者敬酒,接亲者要给女方家“奶水钱”。等所有的宴客都宴请完毕后,迎亲者才能带走新娘。新娘的嫁妆和男方事先送来的结婚礼物也要一同带到男方家。

35.壮族人送亲:天黑才能让你进门

新娘穿着壮家的传统盛装,在众多送亲者的簇拥下,告别家人去往新郎家。送亲的队伍多数为步行,但也有骑马或乘汽车、马车和拖拉机的。而且一路上还要吹唢呐、放鞭炮,遇到有桥和沟的地方,还要给“走路钱”。来到男方家门口时,一般要等到天黑前才能让新娘跨进男方家的门槛,时候不到不能进。届时,男方家要点灯上香。新娘进屋后,按习俗,送亲者要把新娘的嫁妆和结婚用品——陈列展示,甚至在有的地方还会——过秤,这样会显示出嫁妆的丰厚和娘家的阔气。之后,才开始举行拜堂仪式。

36.壮族人成亲:谁先进门谁当家

拜堂时,堂屋上方坐长辈,下方坐亲戚,新郎新娘在衣袖上扎上红绣球,并肩站在堂屋中央。在主婚人的主持下,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再拜长辈、乡亲,此时宾客也纷纷祝福这对新人白头偕老,恩爱到老。拜堂过后,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进洞房时,个别地区还流行新郎新娘抢先进门的习俗。据说如果谁抢先了,谁今后就不会被对方欺侮。因此,当新郎新娘争着进洞房时,往往会引得围观的宾客们哈哈大笑。

37.东乡族婚俗:新郎偷厨成花脸

在东乡族,娶亲这天,新郎和迎亲的队伍到了女方家之后,女方要设宴款待。婚宴结束后,新郎要将自家早已准备好的木梳送到新娘的闺房中,并向帮助新娘梳妆打扮的女眷们致谢。接着新郎和伴郎便会溜进女方家的厨房,一方面客客气气地向厨师和烧火的姑娘们道谢,一面找准机会从厨房中“偷”走一件厨房用具。但是姑娘们早都已经知道新郎的真正来意,她们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戏弄新郎,逮到他并将他的脸上抹得黑黑的,趁着混乱的时候,新郎瞅准机会迅速地“偷”走一样东西,在姑娘们的嬉笑中,狼狈逃窜。

38.东乡族:“哈利”的美丽传说

东乡族新娘到新郎家的门前时,亲朋好友要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贺。东乡族这段别致有趣的婚礼,与一段动人的传说有关。相传很早以前,东乡某地出了一条巨蟒,为非作歹,百姓痛苦不堪。有一个叫鲁退的猎人想为民除害,但却一去不返,后来得知是被巨蟒吃掉了。猎人妻子决定为夫报仇。行动前,她和大家约定,喊“哈利啊,宏呐!”众人就挥刀向前,喊“折回啊,宏呐!”众人就迅速撤退。她很快到了巨蟒跟前,巨蟒为猎人妻子的姿色所迷,被其灌醉后昏昏入睡。此时猎人的妻子大喊:“哈利啊,宏呐!”埋伏于附近的众人一拥而上,乱刀砍死了巨蟒。为了纪念这位妻子,此后东乡族的婚礼上众人都会大喊“哈利”。

39.东乡族:婚礼上戏公伯

东乡族的婚礼上还有戏公伯一说。当新娘进入洞房后,送亲队伍中的来宾便要开始戏公伯了。新郎的父亲和舅伯等长辈,脸上被涂上锅烟灰,头上被戴上高高的纸帽,耳朵上被挂上一串红辣椒,身上被反穿着羊皮袄,手脚还用铁链假装绑上,被人按坐在一个翻倒的桌子里,抬着示众嬉戏。有的地方还要让打扮得像小丑一般的公爹倒骑在毛驴或牛背上。虽然这样折腾,但公爹和亲戚们都不会生气,有的还故意做出滑稽的动作,因为在东乡人的眼里,这是男家对新娘子到来的最真诚的欢迎方式了。

40.东乡族:洞房里的枕头战

枕头战一般是东乡族闹洞房的高潮了。此时新娘要躲在炕角,由姑娘们围着她,而这时小伙子们偏偏要冲进洞房看新娘的嫁妆,并对枕头评头论足,故意说新娘的手艺不好,还要将枕头砸向新娘。炕上的姑娘们则紧紧护着新娘,负责将砸来的枕头扔回去,双方你来我往,十分热闹。这时,小伙子们要往炕上冲,姑娘们往炕下推,纤弱的姑娘们自然不是壮实的小伙子们的对手。新娘子少不了要吃挨枕头砸的苦头,无可奈何之下,新娘只好投降,揭开面纱,让小伙子看她的面容。打开箱子,让小伙子看她的嫁妆。

41.摩梭族:走婚

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模式。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是在聚会上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日间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的时候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其他人不要打扰。然后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或女方家长辈起床后才离开,会被视为无礼。

42.摩梭族:走婚不等于结婚

走婚的男女,维系关系的要素是爱情,没有经济联系,一旦发生感情转淡或发现性格不合的情况,随时可以切断关系,因此感情自由度较婚姻关系更纯粹,也因此使得男女关系较为平等,不似其他民族的婚姻关系中牵系极为复杂的经济社会网络。

43.摩梭族:女方掌握主动权

摩梭族,这个素有“女儿国”之称的民族,这里仍保留母系社会的制度,摩梭族的一切都由女性支配。摩梭族的婚姻是一种夜合晨离的关系。在他们眼中,男人女人各住自家,天下男子到处有,东方“女儿国”的女子任我求。在性事方面女方占主要地位,女子一旦不再为男子开门,走婚关系就结束了。

44.滇西离婚茶:好聚好散

滇西人的离婚很平静。选择一个吉日,双方在村中长辈面前坐定,由先提出离婚的一方负责摆茶席,请亲朋好友围坐,由其中一个德高望重者亲自泡好一壶“春尖”茶。如果这第一杯茶男女双方都不喝完,只象征性地品尝一下,那么,则证明婚姻生活还有余地,还可以在长辈们的劝导下重新和好,如果双方喝得干脆,则说明没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可能了。第二杯还是要离婚的双方喝,这一杯较前一杯甜,是泡了米花的甜茶,这样的茶据说是长辈念了七十二遍的祝福咒语,能让人回心转意,只会想对方的好,不会计较对方的坏,听说这第二杯茶曾让无数即将分道扬镳的夫妇们言归于好。可是如果这样的茶,还是被男女双方喝得见杯底的话,那么就只有继续喝第三杯了。这第三杯是祝福的茶,在座的亲朋好友都喝,不苦不甜,并且很淡,这杯茶寓意从今以后,离婚了的双方各奔前程。

45.蒙古族:订婚送礼多

如果蒙古小伙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订婚前,要托媒人带着象征和谐、甜蜜、旺盛的白糖、茶叶、胶等物品,用一块白手巾包着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则可以进行。随后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带着哈达、奶酒、糖块之类礼品求婚,一般要进行数次才能订婚。女方收下订婚礼后,男方还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将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这件婚事便确定下来。当接近婚期,男方要给女方送一次礼,一般是煮整羊一只,还有酒、茶、哈达。女方对送礼者热情招待,双方祝酒,口颂吉祥语句,对歌庆贺。

46.蒙古族:新郎受掰羊脖考验

鄂尔多斯蒙古族新郎以及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后,总会被女方家当作上宾热情招待,大家在一起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好不热闹。这时,男方祝颂人会静静地离开宴席领着新郎来到新娘的房间里。待他俩在客位上坐下以后,陪娘们就会端上来一个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并请新郎把羊脖子从中间掰断,以试新郎的力气大小。为了戏弄新郎,陪娘们早就将一根红柳棍或一根铁棍子巧妙地插进羊脖骨髓道里。新郎假如事先有人指点,他就会识破其中奥妙,取出柳棍或铁棍,很轻易地将羊脖子掰断。有的新郎则不识其中秘密,因而费尽力气,弄得满头大汗。而陪娘们则趁机用十分辛辣刻薄,但不怀恶意的语言讥讽、取笑新郎。

47.蒙古族:娶亲路上巧争先

娶亲路上,依照习俗,彼此都想抢先到家,男女双方互相追逐戏逗。有时,女方的送亲人抢去新郎的帽子,挑在马鞭上,或扔在地上,新郎没法,只好下马拣帽,这样就耽误了时间。有时,聪明的男方也有办法,在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设一桌酒席,款待送亲人,女方盛情难却,只好下马喝酒,男方趁机抢先到家。一路上这样纵马奔腾,你追我赶,充满喜庆气氛。

48.哈萨克族婚俗:“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一种传统活动。活动开始时,姑娘和小伙子骑马并肩而行,小伙子可以向姑娘倾吐爱慕之意、开玩笑,姑娘无论是否愿意,都不能生气,任由小伙子说。到了折回时,姑娘有权用鞭子抽打小伙子,小伙子只能逃不能还手。因此一到折回的路程时,小伙子就策马逃窜,姑娘在后面紧追不舍。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她高高举起鞭子,轻轻落下,或者只是假装在小伙子头上晃动鞭子。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无意,那么小伙子就要挨上狠狠几鞭子了,因此小伙子可以从姑娘的鞭子里感受到姑娘的心意了。

49.哈萨克族婚俗:啃羊胸骨

在哈萨克婚俗中还有一个“登门”仪式,在女方家举行。登门时,未婚女婿和姑娘坐在帐篷中共同啃吃一块羊胸骨肉,因为骨肉相连,象征一对新人永远相亲相爱。

50.哈萨克族婚俗:绊新娘

哈萨克举行婚礼有用绊脚绳绊新娘的风俗。新郎领新娘回家时,男方亲友在路上扯起一根根绳子,新娘想要顺利通过,就要给摆绳者——赠送礼物,或是让伴娘唱歌,以歌代物。

第五章 民间饮食文化

1.酸梅汤是朱元璋发明的吗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日子过得十分凄苦。

后来他找了一个活——靠卖乌梅为生,当他卖到襄阳时,那里正是瘟疫流行的地方,朱元璋自己不幸被传染上了,病倒在旅店里,几乎丧命。一天他到旅店库房里去取一些乌梅,当他闻到乌梅的酸气时,竟然马上就精神了起来。于是他灵机一动,马上着手煮了些乌梅汁来喝,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自此朱元璋知道了乌梅汁可以治病,此后他到处宣传,乌梅汁也广为销售,一时之间竟供不应求。这也使得他迅速富裕起来,为日后的起兵反元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民国时期,很多专门卖酸梅汤的小店里还能看到朱元璋的画像,并定期给他上供祭拜,可见,始祖一说也并非子虚乌有。

2.北京烤鸭是朱元璋发明的吗

烤鸭最早创始于南京,因南京湖鸭用稻谷喂养,肥厚多肉,是烹制菜肴的绝佳食品。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都南京。宫廷的御厨就地取材,用鸭烹制菜肴,但极富创新性的是他们改变原来用水煮、红烧、清蒸的制法,而采用炭火烘烤,这样烤出来的鸭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皇帝大为高兴,赐名为“烤鸭”。这就是北京烤鸭的雏形了。

3.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伊尹

伊尹是商朝辅国宰相,同时也是商汤的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的美誉,“伊尹汤液”为人传颂千年而至今不衰。

4.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易牙

易牙,也名狄牙,春秋时期的名巫,当然也是一个著名的厨师,他精于煎、熬、燔、炙,又是调味专家,在齐桓公面前很是得宠。

5.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太和公

太和公是春秋末年吴国名厨,他精通以水产为原料的菜肴,更尤以炙鱼闻名天下。

6.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膳祖

膳祖为唐朝一代女名厨。段成式编的《酉阳杂俎》书中名食,均出自膳祖之手。

7.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梵正

梵正是五代时的一个尼姑,也是一个著名的女厨师,她创制的“辋川小祥”风景拼盘驰名于天下。她善于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使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这也是现代人讲究的一门吃的艺术。

8.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刘娘子

刘娘子是南宋高宗的宫中女厨,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宫廷女厨师,被称为“尚食刘娘子”。

9.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宋五嫂

宋五嫂是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当年高宗赵构乘龙舟游西湖,曾尝其鱼羹,赞美不已,于是她一时之间名声大振,被奉为脍鱼之“师祖”。

10.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董小宛

董小宛是明末清初秦淮的名妓,她擅长制菜蔬糕点,尤擅桃膏、瓜膏、腌菜等,名传江南。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等,都为她所创制。

11.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萧美人

萧美人是清朝著名女点心师,以擅制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而闻名,袁枚颇为推崇她,《随园食单》中盛赞其点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12.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王小余

王小余是清代乾隆时的名厨,烹饪手艺高超,并有丰富的理论经验。袁枚《随园食单》有许多方面得力于王小余的见解。

13.四川:鸳鸯火锅

鸳鸯火锅,是以传统毛肚火锅的红汤卤和宴席菊花火锅的清汤卤,两者合并改制而成的四川创新火锅。此品原名“双味火锅”,为1983年重庆队参加全国第一届烹饪大赛的参赛菜品,由阎文俊取名设计、特级厨师陈志刚制作。这种火锅用铜片隔成两半,造成一个太极图形,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入锅烫涮的原料可随人意。1985年,熊四智将“双味火锅”改名为“鸳鸯火锅”,更富有文化韵味和饮食情趣。爱新觉罗·溥杰作为1983年全国烹饪大赛的评委顾问曾对此品评价说:“这个菜很好,好就好在有发展。它巧妙地将四川传统的红汤火锅和清汤火锅汇于一锅,风味别致,颇有特色……更可取的是这个菜的容器,这种太极图锅耐人寻味。”

14.高雄:蚵仔煎

蚵仔是高雄的特产,是壳类海产的一种。先用线粉搅拌蚵仔,然后把鸡蛋打散放油煎,让鸡蛋包着蚵仔,像鸡蛋饼一样。

15.台南:炒鳝鱼

台南特产。佐料有糖、盐以及九王,虽然用炒的做法,但鱼依然可以保持鲜美,还带着淡淡的甜味。

16.苏州:贵妃鸡

贵妃鸡是选用肥嫩的童子鸡翅膀与香菇、淡菜、嫩笋、青椒一起焖烧而成。贵妃鸡的特点是菜色鲜艳,绿、乳黄、黑、白相配,令人赏心悦目,吃起来既嫩又鲜,香味扑鼻,是少有的佳肴。

17.贵妃鸡的由来

唐明皇晚年的时候整天与杨贵妃寻欢作乐,有一天,他又与杨贵妃饮酒对歌,杨贵妃醉中叫道:“我要飞上天!”唐明皇因酒醉听错了,以为贵妃要吃“飞上天”,马上让太监命令御膳房做出来。但是厨师们面面相觑,因为他们从来没听说过有“飞上天”这道菜。其中有个厨师想到鸡的肌胛肉最鲜嫩,把它拿来做“飞上天”肯定好吃。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众人手忙脚乱地忙活起来了。

当太监将“飞上天”端到贵妃面前时,唐明皇和杨贵妃连连称赞,贵妃说:“此菜色艳、肉嫩、味香,都与我贵妃相似,干脆就叫它‘贵妃鸡’吧!”唐明皇一听,连声称好。

这就是贵妃鸡的由来了。

18.大连:咸鱼饼子

咸鱼饼子最初是农村的家常菜,后来渐渐流行到城市里,并因其杂粮的营养丰富而受到很多讲究饮食人士的追捧,现在所有小馆子大饭店都吃得上。鱼是秋天的海鱼,有棒鱼也有黄花,巴掌长,放了姜、葱、盐腌,腌好了用油煎得焦黄。饼子是陈年的苞谷面掺了豆面、白面发的。把大锅烧上水,饼子贴在锅四周,那香味真可以馋死人。

19.梅州:客家酿豆腐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称,中原人“衣冠南迁”到这里,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想来可能是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时无麦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

20.齐齐哈尔:杀猪菜

过年了,村里一户人家杀了头猪,这后腰、腿的都是好东西,剩下的肥肉怎么吃?这就有了杀猪菜: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肠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齐了。要好吃,大肥肉不能腻,要切成片放进锅里煮了过油,然后和酸菜、血肠一起炖。农村里灶膛火映着大娘的脸,锅里放了姜、蒜的炖菜煮得“咕嘟咕嘟”。等这杀猪菜传到了城市,城里饭店加多了工序,用足了料,变成了城里人追捧的菜了。

21.“吃茶去”的由来

柏林禅寺是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名言诞生的地方,也是赵州禅茶文化的源头。

唐朝时,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时,站在旁边的监院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和没来过的你都让他们吃茶去?”

其实禅的修证,在于体验和实证。语言表达无法与体验相比。参禅和吃茶一样,是冷是暖,是苦是甜,禅的滋味,别人说出的,终究不是自己的体悟。所以,万语与千言,不如“吃茶去”三字。

22.延安:羊腥汤

延安好吃的东西很多:洋芋擦擦、甘泉豆腐、子长煎饼,最应该尝一尝的是羊腥汤。羊肉、羊杂加上作料熬的汤,原料做法简单得很。围着羊肚手巾的老乡蹲在一起,手里捧着冒着热气的羊汤,在四季平均气温只有9摄氏度的延安,感觉到冬天里的一丝温暖。

23.杭州:东坡肉

东坡肉是杭州名菜,它是用猪肉炖制而成。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而且还具有色、香、味俱佳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24.东坡肉的由来

公元1077年,苏轼被贬到苏州任知县。刚上任不到四个月就碰上黄河决口,苏轼不顾个人安危,亲自率领全城百姓抗洪治水,终于取得了胜利。城里百姓为了感谢他纷纷杀猪宰牛,打鼓敲锣地送到知州衙门。而苏东坡也照单全收,并亲自指点厨师把这些送来的东西改刀烹制熟,回赠给参加抗洪的黎民百姓,故后人称之为“东坡回赠肉”。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做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那时西湖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用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当地老百姓为感谢苏东坡为他们做的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就称之为“东坡肉”。

25.广州:老火靓汤

煲汤是广州主妇的必修课。地道的广州人没有不喜欢喝汤的,不管是家里做的还是大小馆子里卖的,广州的老火靓汤不外乎一个目的——滋补!夏天冬瓜煲排骨加扁豆、赤小豆降火,冬天花旗参煲鸡祛寒。

如果你刚到广州,上了出租车,司机大佬会告诉你:这里的水很热气呀,脸上会长痘痘,要喝汤吃凉茶……

26.江南:叫花鸡

叫花鸡,是江南名吃,历史悠久,是把加工好的鸡用泥土和荷叶包裹起来,用烘烤的方法制作出来的一道特色菜。色泽枣红明亮,芳香扑鼻,板酥肉嫩,是家宴野餐、馈赠亲友之上品。

27.叫花鸡的由来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叫花子,沿途讨饭流落到常熟县的一个村庄。有一天,他偶然得来一只鸡,想做一顿美味佳肴,可是既没锅又没有调料,正郁闷时,忽然看到脚下的泥土,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来到虞山脚下,将鸡杀死后去掉内脏,带毛涂上黄泥、柴草,把涂好的鸡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鸡熟,剥去泥壳,鸡毛也随泥壳脱去,露出了鸡肉,没想到,芳香四溢,十分可口。后来这种做法被当地的菜馆学去,居然盛行一时。

28.叫花鸡与乾隆的故事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个叫花子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花鸡”送给他吃。乾隆当时困饿交加,自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吃完后,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叫花子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花鸡”,就胡吹这鸡叫“富贵鸡”。事后,这个叫花子才听说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花鸡”也因为皇上的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当年不登大雅之堂的叫化鸡因为乾隆的关系也成为一道名菜。

29.佳木斯:酸菜猪肉炖粉条

东北人爱吃炖菜,吃起来名堂也多,什么大鹅炖土豆、小鸡炖蘑菇、猪肉酸菜炖粉条,无一不是寒冬腊月天吃的乡土菜。把东北高棵大白菜腌渍的酸菜切成火柴梗子粗细的丝,帮白叶绿,久煮不糜。本地的土豆粉则易熟耐煮,出锅黄白鲜亮,用筷子挑起,简直是春柳倒挂。用杀猪时煮肉和骨头的老汤,放入爆炒过的五花肉,文火炖出的猪肉酸菜粉条子,可口的香气绕屋脊!

30.老干妈创业史

“老干妈”名叫陶华碧,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因为家里穷,她从小到大都没读过书,靠着摆地摊卖凉粉和冷面维持生计。为了赢得顾客,她冥思苦想,特地制作了专门拌凉粉的作料麻辣酱,结果生意果然十分兴隆。偶然有一天,陶华碧没有备麻辣酱,顾客一听说没有,居然都转身走了。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

机敏的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苦苦地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了,后来干脆卖起了麻辣酱。

1996年7月,陶华碧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此后在她的带领下,厂子风风火火地办起来了,如今已成为一个驰名中外的牌子了。

31.呼和浩特:蒙古烤肉

马背民族的地道风味是烤出来的。蒙古的烤肉其美名也是驰名中外,特别是当你喝了蒙古同胞递过来的奶茶,接过热情好客的牧马人双手递过来的哈达,围着熊熊篝火,吃着这人间珍馐的烤肉,那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32.重庆:水煮鱼

“水煮鱼”起源于重庆渝北地区。看似原始的做法,实际做工考究:选新鲜生猛活鱼,又充分发挥辣椒御寒、益气养血功效,烹调出来的肉质一点也不会变韧,口感滑嫩,油而不腻。既去除了鱼的腥味,又保持了鱼的鲜嫩。满目的辣椒红亮养眼,辣而不燥,麻而不苦。“麻上头,辣过瘾”,让水煮鱼在全国流行得一塌糊涂。

33.天津十八街麻花诞生记

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这个巷子里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开了一家麻花铺,他炸的麻花真材实料。每天做的麻花香味能传遍整条巷街,他的铺子也总是顾客盈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来越觉得麻花有点乏而生腻,渐渐地生意就不如以往了。后来店里有个少掌柜的,一次出去游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饿,就要点心吃,可巧点心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点心渣。又没有别的什么吃的,那少掌柜的灵机一动,让人把点心渣与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锅炸。结果炸出的麻花酥脆不艮,香气扑鼻,味道十分可口。按照这个方法,刘老八尽心研究,在麻花的白条和麻条之间夹进了什锦酥馅。至于配料,更是苦思冥想,颇费了一番脑筋,桂花、闽姜、核桃仁、花生、芝麻……还有青红丝和冰糖。后来又经过刘老八的精心研究,终于创造了金黄油亮、香甜味美的大麻花,并广受欢迎,成为天津卫赫赫有名的食品“三绝”之首。后来人们将之称为“十八街麻花”,如今已是百年字号了,是天津百姓最爱的食品之一。

34.珠海:黄骨鱼

四川人吃的黄辣丁,南方人叫做黄骨鱼。珠海是一座吃惯海鲜的城市,又多移民,没有什么自己的菜系,只好嘴大吃四方。这款时兴的黄骨鱼,就是湘菜出品。

35.厦门:水煮活鱼

这道菜近年的走红至少说明胃口一直非常挑剔甚至顽固的厦门人对川菜的认同,很多人把这归结为这个城市外来人口的剧增所导致的外来菜式在厦门的大举登陆。仅2000年一年,厦门这个人口仅60万的小城,稍上档次的川菜馆就新开了近30家。

但水煮活鱼的味道也的确不错,虽用料简单,烹制方法也未必奇特(水煮),但其辣与鲜的奇妙结合既满足了厦门人对鱼类海鲜持久不易的好味,同时也是其传统“沙茶情结”在整个川菜流行大趋势中的延伸。

36.酥油茶

这是藏族群众每日不离的饮料。一般藏族群众早上定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动或工作。到藏民家中作客,一般都会得到酥油茶的款待。

酥油茶的制作方法:将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罗”(长柄活塞)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水乳交融,再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了。酥油茶因为有酥油,所以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是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一种饮料。酥油茶里茶汁也很浓,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

37.酥油茶习俗

藏族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客人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是藏族的饮食习惯。

38.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两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两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约15~20度,分头道、二道、三道酒。

39.青稞酒习俗

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斟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之后,能喝的自由喝。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她们穿着最华丽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40.海口:砂锅文昌鸡

号称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鸡因产于海南文昌市而得名,重约1.5千克左右,传统吃法是白斩,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汁原味。同时配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海南人称“吃鸡饭”即包含白斩鸡在内。在全国砂锅一片热的影响下,海南的文昌鸡也有砂锅化趋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