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7 21:51:10

点击下载

作者:张美凤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

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作者:排版:skip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ISBN:本书由北京人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一研究为基 服务发展

校友工作研究分会今年再次开展论文征集活动,编辑出版《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分会的同志希望我为该书写序。我一直对校友工作怀有兴趣,和一些从事校友工作的同志有交往、有情谊,我自己的工作也得益于校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欣然答应。我阅读了书稿,并了解了校友工作分会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在这里,我谈以下三点想法,与同志们交流:

一、校友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友工作不仅仅是同学之间的联谊互助,它在提升高校声誉、传承学校文脉、凝聚校友力量、争取校友支持等方面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我所知,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建于1911年,于1913年6月29日就成立了校友会。在一所留美预备学校里,学生出国前就组织校友会,可以想见那个时候留学生的心态,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免于孤独、免于被欺负。当然,校友会的功能也是与时俱进的。今天,清华校友总会致力于加强国内外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服务广大校友,发扬学校传统,为民族复兴、祖国统一和母校发展做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友会组织不断发展,活动更加活跃,许多学校为校友工作确定了“为校友服务、为母校服务、为国家社会服务”的宗旨,校友工作在促进校友发展、支持母校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很多高校十分注意以校友事迹教育在校学生,使在校学生学有榜样,使学校文脉得到传承;不少高校利用校友关系帮助学生就业创业;有的高校还提出校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人才培养延长到校友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对支持校友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总之,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学校职能的丰富,校友工作成了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种认为校友工作可有可无的思想,是落后于时代的思想;那种认为校友工作就是圈钱集资的做法,是偏离校友工作宗旨的错误做法。

二、校友工作研究分会要以工作研究、探讨规律为立会之本

校友工作研究分会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63家分会之一。13年以来,校友工作研究分会一直以坚持开展校友工作研究、交流校友工作经验、探讨校友工作规律为工作重点,为会员单位开展校友工作搭建交流平台,集智合力共同探索我国高校校友工作中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对推动中国高校校友工作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因为通过分会的平台,大家在交流讨论和学习借鉴中得到收获,对自己的思想提高和开展工作有帮助,才会有分会的凝聚力。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学校教育改革成功与否,归根到底是看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和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如何。因而校友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成长规律,是学校教育研究的丰富和宝贵资源。校友会在联络校友、服务校友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校友资源,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研究,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使校友工作更好地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流。

三、高校校友工作研究方兴未艾、任重道远

我国高校校友工作伴随近代高等学校的开启而起步。改革开放以来,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校友工作有了大的发展。中国的高校校友工作,需要借鉴国外大学校友工作经验,更需要探索中国特色的校友工作发展道路,因为校友工作作为一种社团工作,作为一种涉及各方面人员的工作,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下开展的工作,因此也必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有些工作还与统一战线工作、外事工作直接有关,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校友工作在工作理念和思路、工作机制体制、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手段和模式等方面都有大量的课题需要研究和探索。从校友工作研究分会的情况看,从内容上讲,校友工作研究是高校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高等教育的大系统看,校友工作也为高校教育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校教育研究可以更多地与校友工作相结合。

做好校友工作,需要校友会的同志特别热情、特别体贴和特别奉献。每每说起校友工作,我总会想起我曾接触过的一些做校友工作的好朋友,他们热情待人、乐于助人,有很强的亲和力,大家都愿意和他们交往;他们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善于联络各方面的朋友;他们无私奉献,帮助别人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些人是朋友,也是学习的榜样。我想,做校友工作的同志都应当有这种精神。

感谢校友工作研究分会的同志们。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序二

校友工作的使命在于凝聚校友力量。校友是学校办学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校友会作为学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纽带,是学校泛组织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纵观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校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校友会这一联结校友与学校的组织不断创新,塑造了新型的组织架构、功能以及战略。大学校友会的使命,不仅是维护加强学校与校友以及校友之间的联系,而且是促进学校与校友共同发展目标的实现。未来的大学校友工作,承载着学校和校友的共同愿景,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凸显出更大的价值。

学校与校友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长期以来,校友与母校是互为荣耀的关系,校友会的价值主要在于联络校友、回馈母校。伴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中国大学的校友工作产生了新的使命和任务。未来的校友工作,应该以“共生、共享、共赢”为理念,将重心转向服务学校和校友的共同发展,努力形成价值共识,发掘共同目标,维护共同利益,创造共同未来。唯有构建学校和校友的“荣誉共同体”,并进一步打造“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校友工作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

校友工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人类正在进入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深度融合的泛在信息时代,原有的组织和联结方式被颠覆,万物互联的新格局加速形成。泛在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校友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校友工作,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加强校友会之间、校友之间、校友与学校之间的网络联结,构建完善资源汇聚、共生共享的校友网络生态系统。唯有建立互联互通的校友网络,并利用网络的协同和放大效应,校友工作才能更加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注册成立已有13年,迄今拥有327家会员单位。多年来,分会在推进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的交流、提高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分会始终坚持“学术立会”宗旨,致力于推动高校校友工作的理论研究,创新校友工作方法,丰富校友工作实践,开创校友工作格局。分会此次向广大会员单位征集论文,旨在集思广益共同探究校友工作的理论前沿问题和实践热点问题,厘清校友工作的脉络和发展方向,进而提升高校校友工作的整体水平。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高校校友工作的理论研究,必须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用于实践,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希望借此书的出版,能够汇集广大校友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推动校友工作的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吴朝晖2016年10月对我国高校评选杰出校友工作的思考南京医科大学 张健【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杰出校友评选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评选制度、明确评选范围、丰富评选程序与方式及杰出校友“平民化”等建议,以促进高校杰出校友评选工作回归本旨。【关键词】高校;杰出校友;评选

近10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挖掘校友资源,对校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开始结合校友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杰出校友评选活动。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成立10多年来,对此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评选杰出校友活动对我国高校来说尚属新生事物,值得相关工作者思考、探究。一、对中国校友会网杰出校友考评指标的解读

目前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有中国校友会排行榜、网大排行榜、武书连排行榜、人大排行榜、上海交大排行榜、武大排行榜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武书连排行榜和中国校友会排行榜。杰出校友评选属于校友工作范畴,所以笔者选择对中国校友会网的考评指标进行解读。1.指标等级变化

中国校友会网从2003年开始采用二级指标体系对中国高校进行排名,从2007年开始采用三级指标体系。2003—2006年,针对杰出校友的相关指标分散在二级指标中;2007—2010年,“杰出校友”被当作独立的三级指标进行考评(其中2010年采用了“毕业生质量”这一名称);2011—2014年,“杰出校友”被当作二级指标进行考评。2.指标权重变化“杰出校友”指标权重在2007—2010年作为三级指标考评时一直维持在20%,在8个三级指标中权重算是非常高的,与“重大科研成果”并列第一。而后,“杰出校友”作为二级指标,权重在2011年上升至20.02%(同期“重大科研成果”权重维持在20%),2012年和2013年上升至20.65%(同期“重大科研成果”权重上升至20.43%),2014年更是上升至21.83%(同期“重大科研成果”权重也上升至21.83%)。3.指标内容变化

自作为独立考评指标开始,“杰出校友”的具体选拔标准也经常会有一些细微的调整(见表1),但一直都包括政治家、企业家和科学家这三项指标。“政治家”是指国家级正副职领导、省部级正职领导、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等;“企业家”是指上市公司、中央直管企业、国有重点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等企业领导者和中国富豪榜上榜者;“科学家”是指国内外院士、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带头人、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等;“优秀博士”或“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是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含提名奖)、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获得者。2014年新增的“公益慈善模范人物”是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获奖者、中国慈善榜上榜慈善家等。表1 “杰出校友”指标具体选拔标准的变化情况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校友会网评价体系越来越重视“杰出校友”这项指标。或许中国校友会网基于自身的性质制定出的评价体系不一定能得到广泛的认可,但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友工作却是不争的事实。部分高校可能参考了中国校友会网排行榜的评价体系,或者基于其他考虑,开始尝试开展杰出校友的评选活动。二、高校杰出校友评选的现状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开展杰出校友评选工作,如武汉大学在1997年进行了第一届杰出校友评选工作。在此之后,开展杰出校友评选工作的高校越来越多。在评选活动开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1.评选制度建设不均衡

任何一项评选都要做到有据可依,而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杰出校友评选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并不均衡。目前,只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少数高校制定了《杰出校友评选办法》,多数高校只是在开展杰出校友评选活动的通知中明确了评选范围、评选条件等相关内容,并没有形成制度来规范评选活动。而对于“几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多少人”等问题,高校的随意性更大。武汉大学虽然遵循了每3年评选一次的要求,但连续七届评选下来每届都超过了评选办法规定的6名以内的要求,甚至有的届次评选出将近20名杰出校友;华中科技大学规定2年评选一次,每次2名;陕西师范大学是每年度评选一次,每次2名;多数高校采用逢5周年、逢10周年校庆时开展评选活动。个别高校,如某地理工大学,自2006年开展首届杰出校友评选后,至今未开展第二届评选活动,这样大的随意性不利于评选工作的开展。2.评选对象范围较随意

杰出校友的评选对象范围,绝大多数高校基本上划定为“学习、工作过的师生员工”。在这一基本要求基础上,各校又做出了具体限定:陕西师范大学的要求是“正式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及员工”,华南理工大学规定“目前在本校工作和离退休的教职工、学生除外”,上海海洋大学要求“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毕业生”,南京医科大学要求“目前仍健在的师生员工”,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本校及附属单位学习过、工作过的海内外校友”的要求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评选对象的范围。可见高校在评选对象范围的大方向限定上是有共性的,但在细化范围的时候又存在差异性,反映出高校在界定评选对象时具有随意性。3.评选条件不够具体

纵观我国高校杰出校友的评选条件,大都集中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校友”“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校友”“关心、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且为母校建设发展做出贡献者”等条件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列出了“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淡泊名利,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贡献的校友”“品德高尚、事迹感人,充分体现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校友”等条件,也有高校结合自身特色规定了相应评选条件。就这些评选条件的内容而言,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了,但对什么是“重大贡献”“不平凡贡献”,怎样才体现出“品德高尚、事迹感人”等的理解则见仁见智,使得很多校友因认识模糊而积极申报杰出校友。而高校在具体评选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标准却不公开的做法,打击了校友的积极性,挫伤了校友的感情。4.评选程序、方式单一化

对于杰出校友的评选程序,高校一般都采用“推荐与自荐——资格审核——征求意见——投票评选——宣传表彰”的程序。推荐一般都采用学院或地方校友会推荐的方式进行,通过个人自荐方式参加杰出校友评审的在各个高校都是少数;资格审查都是由评选委员会来完成;征求意见基本都是在校内和地方校友会中进行;多数高校的评选工作只通过评选委员会的投票即可,只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少数高校采用网络投票方式;宣传表彰基本是以举办颁奖仪式的方式进行。虽然说这样做符合一般评选的程序,但作为校友评选这样的大事来说似乎有点单一,缺少校友活动必要的浓情。5.当选杰出校友过于“高大上”

对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百年名校而言,杰出校友数以百计不在话下。如清华大学自1999年以来,涌现出9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8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6位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20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04位国务院各部部长,81位省委书记、省长,62位将军;北京大学医学部两届评选共选出19位院士、7位省部级干部;山东大学两届“十大杰出校友”中有5位院士、8位省部级干部;中南大学2010年评选的杰出校友基本都是院士和上市公司、中央直管企业、国有重点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虽然也有高校评选出了“平民”杰出校友,如南京大学的叶兆言、王同歌、聂华苓,武汉大学的钟期荣、易中天、童朝晖,南京医科大学的沈谨、王跃、俞守义等,但从目前高校评出的杰出校友整体来看,还是过于“高大上”。三、对高校开展杰出校友评选活动的建议

中国校友会网在大学排行榜中对“杰出校友”指标等级和权重的提升,会引起关注中国校友会网排名的高校对校友工作的重视,也一定会有更多的高校开展杰出校友评选。高校校友会作为校友服务工作的执行机构,一定要对杰出校友评选做出合理的规划。1.制定完善的评选制度

作为一项评选活动,杰出校友评选应该也必须制定相应的评选制度,以期更加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评选活动。开展评选活动的高校应根据自身或兄弟高校的经验,结合学校特色制定《杰出校友评选办法》或者《杰出校友评选细则》,使杰出校友评选制度化、规范化。评选杰出校友在一定意义上是高校总结过去的人才培养成果、扩大学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得力举措,所以结合周年校庆活动开展评选活动是不错的选择。高校普遍重视逢5、逢10的周年校庆,而每5年开展一次杰出校友评选从时间上看也比较适合。至于每届评选多少名杰出校友,笔者认为符合条件的校友多就多评,符合条件的校友少就少评,只要评出的是真正杰出的校友即可。2.明确评选范围

杰出校友的评选对象肯定是校友,所以对评选对象的界定其实就是对校友的界定。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给校友的定义都是“在同一个学校、大学、研究院(所)学习、工作和进修的人,称为校友”,“以学校为标准,不以班级为标准”,“曾经在籍(肄业、转学)的学生也在校友范畴”。在美国高校中,较为普遍接受的校友概念是指在大学中接受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人以及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如兼职教授、知名人士等)。国内对校友的界定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泛化地认为是在学校接受过学历教育的人以及工作过的教职工,而中国校友会网的校友界定标准是“高校毕业生”,这一标准似乎不太为多数高校所接受。笔者认为,只要符合“校友”的身份要求,就都在杰出校友的评选范围之内,不应该再附加“工作多少年”“是否毕业生”等条件,除非高校不认可他们是校友。3.制定具体的评选条件

评选条件的制定对杰出校友评选尤为重要,即高校把具备什么样条件或身份的校友看作是杰出校友。中国校友会网认为杰出校友是指高校毕业生中杰出和优秀的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公益慈善模范人物和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等。不管这一标准合理不合理,至少是明确的,符合条件者就可以上榜。目前国内多数高校杰出校友的评选条件太过于笼统,而在评选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标准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又会伤害校友的感情和积极性。高校校友会可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摸底,了解校友们的发展情况,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提出具体评选条件,这会使自认为达不到标准的校友主动弃权,并激发其靠拢这一标准的积极性。4.丰富评选程序及方式

评选杰出校友看起来是官方行为,因为有高校的参与和主导,但实质上也能算是一个校友活动,因为评选的对象都是校友,所以在评选中要多考虑校友的参与度。在推荐过程中可以增加校友联名推荐环节,把官方的学院推荐、半官方的地方校友会推荐和非官方的校友联名推荐方式结合起来,真正把有影响力、公认的杰出校友推荐上来。评选委员会应该吸收一部分校友代表和在校学生代表参加,在投票环节可以考虑运用评选委员会投票、校友投票、在校学生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以扩大评选活动的参与面。表彰环节更多的是为了宣传杰出校友,可以结合校庆活动开展杰出校友访谈、杰出校友报告会等活动,在宣传杰出校友的同时,也为在校学生树立榜样、模范。5.杰出校友形象的“平民化”

按照中国校友会网评选杰出校友的标准,高校杰出校友似乎都应具有“高大上”的形象,而且也不需要评选,只要达到标准要求就可以直接表彰。如果是这样来评选杰出校友,显然失去了评选活动本身的意义。当然,国家领导人、省部级干部、将军、院士都是非常优秀的,以其作为杰出校友无非是高校向社会高调展示其办学实力、成果的一种途径或机会。如果高校非要把他们评为杰出校友,那么是否可以在制定评选办法或细则时,明确这一类型的校友都算“当然杰出校友”(名称可以商榷),而把评选活动的工作重点放在扎根基层、长期奉献、取得显著成绩的校友群体中,让杰出校友真正平民化、亲民化,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参考文献

[1]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http://www.cuaa.net.

[2]舒颖岗.大学声誉培育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2):21-25.

[3]陆志华.校友融入校友组织活动质态分析研究.教育与职业,2013(6):173-174.

[4]田丰韶.当前我国个人荣誉评选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方向.理论与改革,2010(1):68-71.

[5]韩鹤进.高校校友资源的价值性分析.新西部,2012(17):123-124.校友资源在高校协同创新中的作用探析南京医科大学 张健【摘要】本文从协同创新与高校发展的关系入手,解析了协同创新的内涵和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所面临的困境。在分析高校校友资源具有凝聚性和延续性、广泛性和认同性、潜在性和增值性等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校友资源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具有名片作用、媒介作用、智力作用和助推作用。【关键词】校友资源;协同创新;高校发展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十八大报告也指出“科技创新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做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教育部更是启动了“2011计划”。推进协同创新,高校应有所作为,也必将大有可为。一、协同创新与高校发展

协同创新是国家对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既是国家战略,也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的路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1.协同创新的内涵

百度百科给“协同创新”下了这样的定义: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其内涵本质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多元主体、共同利益、共享机制。2.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创新科技的主要阵地,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从世界历史来看,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批研究型大学在19世纪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对美国确立世界经济科技中心的地位可谓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合作,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难以构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同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新型创新体系。教育部的“2011计划”正是全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3.高校协同创新面临的困境

高校协同创新需要多个单位、多种人群、多样资源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部分高校进行了一些协同创新的尝试,推动了合作研究及其应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自以为是,缺乏有实力、有分量、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不愿协同;利益失衡,分配机制重主角而轻配角,不想协同;思想各异,目标不尽一致,评价机制不尽合理,不好协同;体制壁垒过多,协调组织工作不易,难以协同。这些都制约着协同创新的广泛化、密切化、深入化进行。二、高校校友资源的特点

贺美英认为,校友资源是指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资源的综合。高校校友,是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果,是大学精神的延续与传承,其自身特点造就了其在协同创新中的天然优势。1.校友资源具有凝聚性和延续性

校友一生最宝贵的时光在大学度过,与母校有着天然的情感关系。无论是事业成功的,还是在奋力拼搏的,无论是在海外奋斗的,还是在国内效力的,校友对母校都有一种“家”的感觉,都有着天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美国密歇根大学校友会前执行董事罗伯特·弗尔曼曾说:“谁将给学校提供永久的支持?答案是‘校友’。这是因为他们对母校的爱。”另外,对高校来说,每年都有毕业的校友走向社会,每年又有新校友加入学校这个大家庭,这是高校特有的校友资源循环体系,新旧交替,生生不息。2.校友资源具有广泛性和认同性

校友毕业走向社会,会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去工作,去创业,去发展。从地域上看,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甚至海外;从行业上看,他们遍布党、政、军、农、工、商、文化、教育等社会各界。因此,校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因为和母校具有“学缘”关系,校友和母校之间、校友和校友之间文化同“根”、感情同“属”,他们普遍对母校和校友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认同感和情感会越来越强烈。3.校友资源具有潜在性和增值性

校友资源的潜在性不仅体现在其未被开发之前,还体现在其被开发的过程中。一些在海内外各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默默耕耘者,他们的潜力发挥有早有迟,可能有朝一日,他们将成为政府栋梁、学术大师、创业能手。而且,校友对高校而言是可再生资源,在互惠型的交往模式下能发挥其高度的增值作用。同时,校友资源还融合了高校发展所需要的关系资源、信息资源、物资资源、智力资源等,是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校友资源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高校想在协同创新工程中有所建树,必然离不开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而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依赖于校友资源。所以,校友资源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校友资源的“名片”作用

校友是高校的人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高校的品牌,有利于高校宣传其发展成就,所以校友资源是高校的“名片”,能帮助高校提升社会美誉度。协同创新是一种体制创新,核心是要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团队,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校友普遍对母校有着高度认同,这使得他们容易形成趋同的目标,而校友们不同的专业、行业背景又可达成知识互补,这可以使我们选择和培育在某一领域德高望重、取得卓越成效的协同创新领军人物,从而能够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乃至跨国界整合资源,率领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开展集团化作战。而一代又一代校友的延续又能为创新团队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才保障和储备力量,也在为高校的“名片”不断扩大知名度。2.校友资源的媒介作用

高校校友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地区,能够作为紧密联结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桥梁纽带,为协同创新寻求一条新的路径。第一,校友对母校和校友的认同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可度,可以促使协同创新团队统一思想,围绕同一个目标开展协同。第二,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分布广泛的校友可以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协同创新中的主角和配角之分,把利益分配控制在大家都相对满意的可控范围之内。第三,校友是学校和社会之间信息交流的使者,可以帮助高校找准在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第四,校友在宣传母校科研成果、向学校提供社会需求信息、推动母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中介。第五,校友中的企业家、实业家,有的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的可以牵线搭桥,为高校的协同创新提供财力支持。3.校友资源的智力作用

协同创新注重的是创新质量,围绕的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线,寻求的是产学研用的真正对接,涉及的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项目。有效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需要建立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团队。高校校友作为知识密集型群体,既受到高校的教育,又拥有实践经验,对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方向、人才培养和实践创新都能提供帮助和支持。一是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水平,为母校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二是利用自身的资源,联系学界顶尖学者、一流研究机构、重点学科的负责人来母校交流讲学;三是寻求资源联合组建创新团队,不断提高母校协同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四是在实践中探索、修正适合高校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评价监督体系。4.校友资源的助推作用

哈佛大学的校友德怀特·泰勒(Dwight Taylor)说:“要是捐给哈佛5000万美元,我当然不会因此感到优越,因为仍然不能偿还哈佛为我所做的一切。”这种纯朴的校友情结,是校友们的共同心愿,是高校发挥校友资源作用的情感基础。高校校友联络的根本是建立长久可靠的双向型服务机制,我们可以运用校友的号召力,助推引智纳资,搭建行业合作平台,凝聚行业资源,为学科发展凝聚智慧源泉,推动产学研发展;运用校友的影响力,助推政产学研的合作,促使运作配合与收益共享成为可能,为产业升级寻求强强联合。

高校要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努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就要重视校友资源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在工作理念、模式上推陈出新,把握校友、学校、地方政府的发展需求,协同以校友为主要力量的社会各界资源。参考文献

[1]赵哲.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机制障碍与对策——以辽宁省高校为例.高校教育研究,2014(2).

[2]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教育研究,2011(7).

[3]程元平.基于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理念下的校友关系研究.学理论,2014(2).

[4]芦文波.浅谈我国高校校友资源的价值及其开发.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5]贺美英.对高校校友资源的再认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以校友资源拓展高校学生就业的新思路西安财经学院校友总会办公室 顾晶晶【摘要】校友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针对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校友资源能够为高校学生就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在探讨校友和校友资源概念的基础上,从就业示范与指导、就业信息提供与反馈以及就业资金支持与就业接纳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校友资源对于高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以校友资源拓展高校学生就业的途径,即:遵循校友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原则;建立独立工作的校友机构,拓宽就业渠道;建立服务于校友和就业工作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不断增进母校与校友间的感情,实现母校与校友的双赢。【关键词】校友;校友资源;高校;学生就业引言

校友资源是高校发展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根据数据统计,在过去十年间,美国名校校友捐赠率保持在30%以上,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高达61%。在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校友捐赠率最高,约为31%。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友资源已然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点。在当下高校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背景下,透过校友资源,千方百计地拓展高校学生就业渠道,是解决高校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1.相关概念解析1.1 校友

校友一词的英语为“alumni”,该词来源于拉丁语“alumnus”,其原意就是“学生”。因此,从校友一词的来源可以看到,它表示的就是学校的学生之意。“母校”之于“校友”,类似“母亲”之于“孩子”,彼此联系紧密,或者说,离开母校谈校友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纵观当前研究文献,对于“校友”的解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总体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分法。广义而言,只要在学校工作过的教职员工,在学校学习过的各类学生,甚至对于学校有贡献的人,都可被称为该校的校友;狭义而言,校友专指在一个学校中接受过系统性学历教育的毕业生。国外研究更多取广义的概念,对那些只要在学校生活、工作过,对学校有贡献的人,都将他们称之为校友。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友包括三类:一是在学校学习过的毕业生;二是在学校生活过的教职员工;三是正在学习的学生和正在工作的教职工。前两类已被普遍接受为校友概念,较有争议的是第三类。从本文研究议题而言,在校学生和在校教职工理所应当地能够成为联系校友资源和拓展学生就业的群体,因此,本文将第三类群体也划归为校友。其实,随着对于校友研究的深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工业界,都更强调校友的血脉情,认为维系校友最根本的是学校的文化,并由该文化连接大家之间的情感。因此,将学校中正在工作和学习的人群纳入校友范围是应该的。1.2 校友资源《辞海》对于“资源”一词,是这样解释的: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显然,“校友资源”应取后者含义,尤其一种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现实产物。

就国内而言,较早提出校友是一种资源的是清华大学校友总会,他们在2000年时,就提出要“开发校友资源”,认为“校友是高校发[1]展的重要力量”。从研究现状看,校友作为一种资源的概念已被广大学者所接受,如周建涛认为校友是高校的一种特殊资源,对于校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拓展高校办学和筹资能力。[2]

认为校友是一种资源的概念后,就需要深入认识校友资源的特点,才能有效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对于校友资源特点的研究不少,如魏德功就认为校友资源具有丰富性、潜在性、持续性和多元性等特

[3]点。总体而言,从时间来看,校友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对校友资源的利用是可重复的;从空间来看,校友资源具有确定性特点。因此,对于母校而言,校友资源只会出现量的变化,如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而不会发生质的消亡。2.校友资源对于高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分析

美国密歇根大学前执行董事罗伯特·弗尔曼说过:“谁将给学校提供永久的支持?答案是‘校友’。”在国外,联系校友是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前,国内高校也越来越重视校友的作用,对于学生就业来说,校友资源的重要性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就业示范与指导

校友是“学校制造”的产品,优秀校友更是学校的名片。对在校学生来说,校友的成功之路是他们能够真切感受到的正能量,也是毕业生走向社会,获取成功的直接借鉴。通过充分挖掘身边的校友资源,能够为在校学生提供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可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展出校友先进事迹,并联系校友回校作报告,向学生展示奋斗历程,激励师弟师妹不断发扬学校精神,传承学校文化。

大学生未与社会直接接触,受经验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对于就业的理解有时缺乏实际,甚至会好高骛远。在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背景下,一次次的就业碰壁打击着他们的信心,容易让他们产生消极失望的情绪。此时,校友的就业之路对他们而言,更加直接,也更加有效。比如,很多高校成立了校友导师指导制度,就能直接发挥校友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排除就业心理障碍。2.2 就业信息提供与反馈

知识经济下,信息本身就是重要的资源。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在就业之际,最为缺乏的,也最为关心的,就是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很明显,毕业校友的工作单位和工作范围本身就具有指导性,也能够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渠道之一。为此,需要学校建立与校友的良好沟通机制,方便校友定时、定期将就业信息提供给学校。另外,毕业生在就业时,也可以就校友所在单位或所在行业的基本情况直接向他们咨询,以充分了解未来的就业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正在加快,为了适应经济转型,高校专业也应作出及时调整。对于已就业的毕业生或学校所设置的专业,校友可以将毕业生工作情况或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给学校,帮助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以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促进高校就业机制和办学体制的创新。2.3 就业资金支持与就业接纳

高校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从当前我国高校发展资金来源看,国家拨款仍是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然而,如前所述,国外著名大学中校友的捐赠对于母校的资金支持极大,是推动母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母校资金最主要的来源。随着高校办学主体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校友资源对于高校的资金支持将是高校筹资的重要渠道。

此外,对于有实力的处于创业中的校友,本身就需要招聘毕业生,因此,校友所创立的企业可以成为一个接纳高校毕业生的窗口。3.以校友资源拓展高校学生就业的途径3.1 以可持续原则开发校友资源

校友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利用原则。对于母校而言,每一年的毕业生将源源不断地补充着校友资源库,充实着校友资源。然而,如果不当开发,将使表面上数量只增不减的校友资源受到威胁,例如,一些无视校友感情、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急功近利的行为将严重伤害校友。因此,校友资源具有确定性特征的同时,也具有非确定性特征。因此,对于校友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原则,绝不能将校友看成“鱼肉”,更不能随意利用某些成名校友的名声。3.2 建立独立工作的校友机构,拓宽就业渠道

校友具有分散性特征,因此,国外著名大学一般都设有专门负责联络校友的校友总会。例如,哈佛大学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1995年成立了哈佛大学北京校友会。然而,校友的分散性,决定了校友联络工作的难度大,因此,建立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校友机构,并使之成为联络校友的重要纽带,是一项重要工作,成为拓展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校友机构对于母校而言,是母校的下设部门,应全心全意服务于学校的就业工作,做好联络校友的各项事务;而对于校友来说,校友机构是专门服务校友的窗口,应集中体现出联络性与服务性,为校友提供优质服务,让校友真切感受到母校的温暖,让他们能够为母校的就业出谋划策。3.3 建立服务于校友和就业工作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就业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获取至关重要。校友与就业工作之间需要搭建合适的桥梁,必须建立校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一是以校友在校学习时期的学籍信息为基础建立校友资源基础信息库,编辑校友统战工作年鉴,定期更新补充校友资源信息,及时总结在校友工作中开发利用校友资源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新成果,建立校友网络交流平台,提高校友之间、校友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效率,以便服务于学校发展。高校普遍开通了学校官方微博、微信、BBS和校友QQ群等,这利于校友之间以及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提高服务校友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学校的就业渠道。该信息管理系统可下设校友单位、就业信息发布、校友心声、校园近况等多个二级指标,不仅能够方便校友联络,也能让校友了解学生的最新发展近况。3.4 不断增进母校与校友间的感情,实现母校与校友的双赢

不联络的感情就可能慢慢变淡,最终烟消云散,因此,应采取各种方法不断增进母校与校友间的亲缘感情,通过定期举办校友会,开展校庆活动,邀请校友回到母校,感受母校的亲情,分享母校发展的快乐。此外,也可以聘请校友担任学生的实训导师,将他们在生活中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传给学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新的环境,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此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校友单位,实现母校与校友的双赢。3.5 加强校友资源与课程内容的合理结合

加强学校的专业教师与就业指导教师针对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大胆聘请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指导学生学习。同时,课堂教学要争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定期邀请校友进课堂:一方面,给学生讲解专业优势和发展前景,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鼓励校友向学生示范课外内容,比如学生的自我拓展、实践与实训等内容,让学生直观深入地了解行业发展状况,提前步入社会,体验一线工作环境,为将来增加就业机会。3.6 创新工作思路,勤练内功,发挥“二合一”功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需要通才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在校大学生最基本的诉求,同时也是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课外的实践与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对大学生来说同等重要,在校大学生通过通才教育要努力成为一个素质过硬全面的人才。如此,学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时就敢为人先,大胆创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达到“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果;此外,也利于学校设立高质量的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开辟校友企业的抱团发展。参考文献

[1]黄文辉,刘敏文.一流大学建设中校友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148-151.

[2]周建涛.试论校友资源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探索,2010(12):78-80.

[3]魏德功.高校校友会的职能与校友资源有效开发的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8-153.高校校友资源服务社会职能之探析——以参与社[1]区治理为视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万莉【摘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而校友资源以其独有的行业性、丰富性等特点,在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厘清校友资源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关系,将有助于校友资源广泛融入社区,切实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效能。【关键词】校友资源;社区治理;关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参与所在社区治理从而开展全方位服务,是高校践行服务社会职能的实际落脚点。而校友资源,以其地域分布广阔、行业覆盖众多、层次跨度全面、资源掌握丰富等特点,在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厘清校友资源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关系,将有助于校友资源广泛融入社区,切实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效能。一、校友资源的主要内容及社会价值

所谓校友资源是指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1]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校友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即有形的资源,也包括精神资源即无形的资源。具体来说,校友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关系资源

高校学生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经过多年的奋斗和努力,分别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导、专家、学者、骨干和精英,他们在科技、教育、文化、工程、企业、商界等不同领域拥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掌握着丰富的人脉和资源,从而形成了一个遍布世界各地、囊括各行各业、庞大的社会关系网。在母校情、校友情的情感基础上,这种社会关系网更易于集结和整合,发挥更大功效,从而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2.智力资源

高校校友均接受过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知识群体,他们活跃于各行各业,其中不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专业学者、金融人才、教学骨干、法律专家等,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与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真知灼见,他们的智力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解决管理、服务、科研、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3.财力资源

在从事经济、科技、产业、贸易等方面工作的校友中,不乏具有相当雄厚经济实力的知名企业家和实业家,也有不少人与海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家、金融家有着良好的联系。这种校友自身拥有的财力和物力资源,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开发成为拓宽经费渠道、增加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4.信息资源

高校校友毕业后由于工作选择的差别性和多样性,使其呈现出地域分布广阔、行业覆盖众多、层次跨度全面、资源掌握丰富的特点,对于所在行业、所在地区的发展趋势、最新信息、前端热点、政策制度等都了如指掌,从而构成一个更新及时、来源直接、切实有用的信息网络。在这个网络里,隐藏了无限的机遇和难以估量的社会财富,经过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将发挥巨大的能效。5.教育资源

分布在各行各业的校友,在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拼搏奋斗之后,逐渐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管理经验、人生体验和发展感悟,这些珍贵的素质、能力、经验和感悟都是丰富的教育素材和教育资源,无论对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前所述,校友资源包括关系、智力、财力、信息和教育等资源,这些资源通过有效整合将发挥巨大的社会价值。其一是社会资本功能,通过关系资源、信息资源的利用,可以寻求发展机遇和善用政策环境;其二是融资功能,校友的巨大财力不仅可以提供雄厚的物资支持,还可以融合更多的社会财富;其三是人才功能,校友本身的人才优势以及其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将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其四则是发展功能,校友的社会声誉、社会影响、自身的财力都如吸铁石一般吸引更多的合作和投资,从而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二、社区治理的目标和现状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组织,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国大规模的社区建设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90年代以后在社区建设中逐渐借鉴国外社区治理理念提出了社区治理的思路。笔者以为,相比管理,治理更强调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性和互动。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府间接管理下的社区居民自治。在治理框架下的社区治理,强调善治、居民广泛参与和社会资本的形成。伯明翰大学研究地方治理的学者海伦·苏利文指出,社区治理有三大核心主题,即“社[2]区领导力、促进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管理、培育社会资本”。社区领导力即承担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与决策的自治性组织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管理则有赖于社会资源的不断增加和提升;社会资本则是公民社会的结构性支撑。夏建中也认为,治理运行则依靠的是存在于公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力量,依赖于政府、公民、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积极合作的态度。这些要素构成了治理过程中资源共享、组织间协调、有效沟通、伙伴关系的内在道德[3]基础,也是治理的手段和目的。

由此可见,我国社区治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治、善治,就必须从提升社区自治性组织的管理能力、开发和累积社会资源、充裕社会资本储备这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和加强。三、校友资源与社区治理的关系

如前所述,我国社区治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治、善治,就必须从提升社区自治性组织的管理能力、开发和累积社会资源、充裕社会资本储备这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和加强,而校友资源所具有的社会资本功能、人才功能、融资功能和发展功能正好可为这三方面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推动力。1.社区资源的提供者

一般来说,社区资源主要包括货币、物品和服务等多种形式,它是社区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治理过程中所需要的社区资源来源途径比较稀少,大多数是通过居民自筹、政府拨款和社会赞助来实现,因此,社区的有效治理需要外部资源的有效补充和支持。校友资源借由其掌握的丰富的、雄厚的财力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第三方力量,弥补政府、市场在提供社区服务时的不足,可为社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大量公共设施等物品和服务,为社区发展注入资源活力。2.社区组织的建设者

社区治理离不开社区自治性组织的发展,而我国社区的自治性组织发展严重滞后:首先是国家把控严格,登记注册不易;其次是自我发展、管理水平欠缺;再次是缺乏运作资金。校友资源中的信息资源、关系资源、财力资源可以很好地弥补上述不足,承担起培育、建设社区自治性组织的重任。校友中的法律专家、政府顾问了解政策和运作流程,可以为社区自治性组织的成立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从而帮助尽快完成登记注册手续;校友中的管理专家、运营专家可为自治性组织的发展把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其管理、运营走上正轨;校友中的企业家则可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后盾和支持。3.社区文化的培育者

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范围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通常包括社区内的社民的信念信仰、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习俗观念、地方语言等因子。社区文化不仅宏观上反映了该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征、共同[4]的经济特征等,同时更是社区与社区之间互为差异的基本根据。校友资源里的教育资源传播着文明与精神、理念与信仰,校友中的专家、学者、商界精英、科研人员才华横溢、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修养,他们可成为社区文化的引领者和塑造者,是社区精神的重要标志,对于社区人文环境的塑造、社区良性氛围的形成、社区成员行为的养成等,都可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4.社区政策的倡导者

社区政策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中具有决定发展方向、奠定发展基调的重要作用,分为外部政策和内部政策,外部政策是国家、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内部政策则是社区自治时关于内部事务的各项决策。校友中的杰出专家、学者既是国家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又是社区治理的智囊团、专家库,一方面,他们可以结合社区发展的问题和症结为各级政府社会政策的出台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思路,可使政策法规的制定更接地气,更符合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他们又可以借由对国家政策法规的熟悉,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使之少走弯路、多走“近”路,加快社区治理的水平提升和社区建设的发展速度。此外,他们的前瞻意识和创新思维必将提高社区事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合理决策的水平;他们的影响力必将提升社区公民、公共组织对政策的敏感度和认知水平,从而提升社区的整体政策水平,为实现“自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互动与交换,校友资源与社区各自优势不同、功能互补,校友资源融入社区治理,为社区治理提供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本;通过交流与合作,校友及高校在促进社区自身管理能力提升、社会资源丰富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机遇,最后达到共赢的目标。参考文献

[1]贺美英,郭樑,钱锡康.对高校校友资源的再认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78.

[2]Helen Sullivan.Modernisation,Democratisation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Local Government Studies,2001(27):2.

[3]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128.

[4]任精举.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注释[1]本论文为2015年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业与就业研究中心”研究课题“启动校友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机制设计研究”之子课题。校友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设计华中科技大学朱 鲁斌【摘要】伴随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和高校校友工作的发展,如何全面实现校友信息采集、管理与共享,为高校校友工作部门和广大校友群体提供实时、快捷、安全的服务,进而进一步加强高校与校友间的联络与交流,有效开发校友资源,积极助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已成为当前高校校友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系统,比较高校校友管理与服务的类型和方式,分析归纳校友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如B/S结构模式、手机客户端涉及的Native App应用程序等相关技术,提出组件化、平台化、开放式的设计思想,以开发符合工作实际的校友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关键词】校友信息;管理系统;Browser/Server;Native App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