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一生的国学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7 23:14:55

点击下载

作者:高崎(编著)

出版社:北京普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受益一生的国学知识

受益一生的国学知识试读:

前言

“国学”之名,始于清末,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通常,人们把固有的学问统称为“国学”,即凡中华文化皆可称为“国学”。

国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时间跨度来看,它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范围来看,可谓包罗万象,从经、史、子、集,再到医学、书画、民俗、生活百态,囊括其中;从精神层面来看,既有国君的治国之道,也有士人的普世情怀,更有寻常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本。可以说,国学是支撑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学习和了解国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分内之事。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人竟不知国学为何物,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还有一些人喜欢国学,却为时间和精力所限,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知识,望“书”兴叹,无法体会到国学带来的快乐。更让人嗟叹的是,有一些年轻的学子们,在课余闲暇的时间里,沉醉于各类电子游戏、影视大片、言情小说之中不能自拔。倘若问及一些最基本的国学常识,他们也是懵懵懂懂,抑或一脸的迷茫和不屑。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了《受益一生的国学知识》。在书中,作者采集了国学的精华,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细致的疏导,拉近了国学与广大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让青少年朋友们愿意亲近国学、了解国学、热爱国学。

总的来看,本书涉及神话传说、哲学、历史、科技、文学、艺术、医学、生活起居和民族精神等诸多方面,基本涵盖了国学的各个领域。具体到每个知识点时,分别以“概说”、“故事锦囊”、“知识库”三个方面次第展开,既让读者对这则国学知识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又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是开拓了自己知识面,可谓一举三得。读者能在享受知识盛宴的同时,体会到一种阅读的乐趣。

当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远远不是一本书所能涵盖得了的,但作者相信,本书会是一本引领你进入国学知识殿堂的入门书。当你在浩渺无边的书海中彷徨时,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本书,或可受益一生。如若不信,盍试为之?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王微、付雪婷、付微微、陈斯雯等人为本书的资料收集、目录提纲的确定以及部分章节的写作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本书是很难面世的。第一章千奇百怪,神话传说(传说类)盘古开天辟地【概说】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他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了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最早见于三国吴人徐整编著的《三五历纪》。此书现在已经失传,仅有部分内容存于《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书中。【故事锦囊】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是混混沌沌、漆黑一团。可就在这黑暗之中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却孕育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他的名字就叫盘古。

盘古醒来睁开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见。于是,他拿起一把神斧怒吼着向四周猛劈过去。那轻而清的东西向上飘去,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盘古手撑天脚踏地,不让它们重合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盘古也随着增高。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累坏了的盘古躺下休息,就再也没有起来。

盘古的头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都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着大地。

盘古以自己的天生神力和坚强意志开创了天地,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给后来的人类留下了幸福的家园。【知识库】杞人忧天

古时候,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为此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有人劝他说:“天是气体组成的,不会塌下来。”杞人又问:“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了吗?”那人回答说:“日月星辰是发光的气,掉下来也伤不到人。”杞人问:“那地陷了怎么办?”那人说:“大地到处是堆积的土块,不会陷下去的。”杞人听了松了一口气。后来,这则典故演变成一句常用的成语——杞人忧天,用来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女娲造人【概说】

女娲(wā),人首蛇身,相传为伏羲之妹,一直被视为中华上古的创世神仙。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

据汉代应劭(shào)《风俗通》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创造了人类)抟黄土做人。剧务(工作繁忙),力不暇供(没有多余的力量来供应需要),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事锦囊】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也有了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

这时,世界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到周围荒凉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天地之间缺乏生机,应该添一点东西进去,可添什么东西好呢?

她在一个水池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就是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搀和了水,在手里揉起来,揉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这个小东西被放到地面上后,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些“人”,不由得满心欢喜。于是,她又继续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欢呼雀跃,让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她不停地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发出幽光。她要让这些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已经疲倦不堪了,但还是没有达到目的。

最后,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藤条,伸入一个泥潭里。然后,女娲把蘸满浑黄泥浆的藤条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又考虑:人是要死亡的,难道死亡一批再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可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

她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结合去繁衍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了。【知识库】三生石的由来

相传女娲造人的时候,每造一人,便取一粒沙作记号,沙粒越集越多,最后化成了一块陨石,女娲将这块石头立在了西天灵河旁边。这块石头吸收日月之精华,渐渐有了灵性,许多年后,竟然生出了两条神纹,将石分为三段,大有并吞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娲封它为三生石,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石上添了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掌管三世姻缘轮回。精卫填海【概说】

精卫是一种海鸟。传说炎帝的女儿被大海淹死后,其精魂化作精卫,为了复仇,她立志把海填平。精卫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宏伟的志向,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后世人们常以“精卫填海”比喻目标坚定、矢志不渝。

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故事锦囊】

女娃是炎帝最喜爱的孩子,炎帝把她视若掌上明珠。有一天,女娃驾着一只小船独自到东海游玩。游玩中,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淹死了。炎帝非常悲痛,但他无力使女娃复生。

女娃死后,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今山西省长子县西)上。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经常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因此,人们便将这种鸟称为“精卫”。

精卫恨大海夺去自己年轻的生命,她一刻不停地从发鸠山衔小石子或小树枝往东海扔,想把大海填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还是雨雪霏霏,不死鸟精卫飞翔在波涛汹涌、浩瀚无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颗颗碎石、根根断枝,它不间断地叫着“精卫、精卫”,以激励自己的斗志。它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东海填平。【知识库】《读山海经》其十赏析①②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③④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①衔:用嘴含。微木:细木。②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被砍去了头,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继续战斗。③同物:女娲化为鸟,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没有什么忧虑。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和天帝争神的事并不悔恨。④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jù):岂。

解读:陶渊明写的《读山海经》共有十三首,节选的这首诗是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坚强的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夸父逐日【概说】

夸父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传说长得巨大无比,天生神力,并且善于奔跑,住在北方大荒中的一座称作“成都载天”的山上。《山海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的举动,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竞胜的雄心壮志。虽然以“道渴而死”的悲剧性结尾收场,却无碍于对人精神上所起的激发和振奋作用。【故事锦囊】

远古的时候,在北方荒山丛林中,生活着一群巨人。他们的首领叫夸父,这群人就叫夸父族。他们身强力壮,高大魁梧,意志力坚强;而且还心地善良,勤劳勇敢,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生活。

有一年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河流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也未能幸免,族人不断地死去。

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很难过,他告诉族人:“我要追上太阳并捉住它,让它听从人的指挥。”族人听后觉得不可思议,都在劝阻他。

有人说:“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你会累死的。”

有人说:“太阳那么热,你会被烤死的。”

夸父已立下决心,发誓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他坚定地对族人说:“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太阳从东方刚升起的时候,夸父告别了族人,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开大步追去。太阳在空中移动着,夸父在地上拼命地追赶着。他穿过了一座座山,蹚过了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

眼看离太阳越来越近了,夸父的信心越来越强。就在这时,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水喝干了,还是不解渴;于是他又来到渭河边,把渭河水也喝光了,仍不解渴;夸父又想向北跑,那里有一条大泽,大泽里的水能够解渴。

遗憾的是,还没有跑到大泽,夸父就在中途渴死了。

夸父在临死的时候,心里仍然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他手中的木杖落地的地方,生出了大片的桃林。【知识库】后羿射日

传说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把地上的河流全晒干了,草木庄稼也全晒枯焦了。为了拯救百姓,后羿(yì)一连射下了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愚公移山【概说】

愚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中的一篇文章。作者相传为战国时的列御寇。“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毛泽东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这个故事,用来鼓舞和教育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故事锦囊】

据说古时候在北山住着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快九十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出去的道路,我们把它们搬到别的地方,大家说好不好?”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的力量全部加起来,还不能搬动一座小山,更何况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再说了,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大家讨论决定,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东方的海边和遥远的北方。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搬山。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搬山。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虽然每天的进度有限,但他们坚持了下来。

有个叫智叟的老头知道了这件事后,笑着对愚公说:“老头子,你这样做太不明智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我看你的见识也高不到哪里去。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山却不会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的山神见愚公挖山不止,便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就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知识库】蚩尤

蚩尤(chī yóu)是上古时期九黎族部落酋长,传说他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勇猛无比。

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下,在涿鹿展开激战。这次战役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最终,在天神的帮助下,黄帝才打败了他。后来黄帝尊奉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黄帝还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其他诸侯看见蚩尤的像纷纷不战而降。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概说】

牛郎与织女的神话由来已久,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牵牛与织女的名字。汉代时,牛郎与织女已被描绘为两位神人,并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南北朝时期,加入了具体的故事情节,当时任昉的《述异记》就作了相关的记载。到唐宋时,故事得以进一步深化和推广,逐渐为百姓所熟识,甚至还出现在诗词中。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就描绘了牛郎和织女真挚、细腻、坚贞的爱情。【故事锦囊】

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的牛家庄有一个叫牛郎的孩子,因父母早逝,所以他跟随哥哥嫂子生活。但是嫂子对他不好,常常虐待他。牛郎长大后,哥嫂只分给了他一条老黄牛,就让他自立门户过日子了。

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子。一两年后,他居然也勉强可以维持生活了。但附近的人家因为他穷,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眼看岁数越来越大,牛郎不由得发起愁来。

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今天你去碧莲池,仙女在那儿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衣服藏起来,穿红衣服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非常惊异,但他听从了老牛的话。傍晚的时候,牛郎悄悄地躲在了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着。

没过多久,仙女们果然翩然而至,脱下衣裳纵身跃入池中。牛郎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那件红色的仙衣。仙女们发觉有人来了,急忙穿上自己的衣裳飞走了。那位穿红衣服的仙女没有衣服无法飞走。这位仙女正是织女。

就这样,织女便成了牛郎的妻子。他们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很幸福。很快,他们又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后来,老黄牛死了,它临死之前对牛郎说:“我死之后,一定要把我的皮留下来,日后必有大用。”牛郎红肿着眼睛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王母知道织女的事后,勃然大怒,派遣天神要捉织女回天庭问罪。一天,织女正在烧火做饭,突然狂风大作,天兵从天而降,押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牛郎急坏了,立刻想起了老牛的遗言,便找来那张牛皮,带着两个儿女踩在牛皮上,牛皮竟然飞了起来,向织女追去。

王母一看牛郎追了过来,就拔下一根银簪,在他们中间一划,刹那,一条天河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织女望着对岸的牛郎和儿女,哭得声嘶力竭,连在一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于心不忍。在众神的哀求下,王母同意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喜鹊们会在这一天化作天河上的“鹊桥”,让他们通过而团聚。【知识库】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就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传这天是天上的织女和牛郎鹊桥相会的时间。织女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少女可以在这天向她乞求灵巧的手艺,同时请求她赐给自己美好的婚姻。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作“乞巧节”或“女儿节”。在古代,每到这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拜织女,举办各种手工活动,陈列一些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等。嫦娥奔月【概说】

相传嫦娥是尧帝时期的神射手后羿(yì)的妻子。汉代《淮南子·览冥训八篇》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即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另外,也有版本则说是嫦娥受逢(pánɡ)蒙威胁,不得已而吞不死之药升天。【故事锦囊】

相传帝尧的时代,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河水断流,草木枯萎,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了;同时一些猛兽也兴风作浪,危害百姓。

帝尧命令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去射下九个太阳,除掉猛兽,以拯救百姓。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儿射下九个太阳;然后除掉了猰(yà yǔ)、凿齿等猛兽。后羿名声大振,不少人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有一个心术不正的、名叫逢蒙的家伙也来学艺,后羿收留了他。天下太平后,后羿娶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平日里后羿除了给弟子们传艺和外出打猎外,就终日留在家陪伴妻子,他们夫妻非常恩爱。

有一年,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正好遇到王母娘娘,便向王母讨了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就能升天成仙。可是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就暂时把不死药交给了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在了梳妆匣里,不巧被逢蒙看到了。几天后,后羿率领弟子外出打猎,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走后不久,逢蒙闯入嫦娥的后院,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吞下药后,嫦娥觉得身轻自如,马上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

后羿打猎回到家中,知道了这件事后,又惊又怒,拿起剑来去找逢蒙,可是逢蒙早就逃走了。嫦娥吞药之后来到了天上,留在了广寒宫。她非常想念后羿,便催促吴刚不停地砍伐桂树,并让玉兔捣药,想早日配成飞升之药,让后羿也能成仙升天,两人团聚。

后羿则经常仰望夜空,呼唤妻子的名字。有一天,他惊奇地发现,每当月亮最明亮皎洁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酷似妻子的身影在里边晃动。于是,后羿急忙让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拜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听说之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知识库】①《嫦娥》赏析②③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④青天夜夜心。

注释:①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②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③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④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赏析:李商隐的这首诗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以此讽刺了迷信神仙而求取长生的人。大禹治水【概说】

传说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颛顼帝的孙子,“五帝”之一,是与尧、舜齐名的圣贤帝王。相传因治理洪水有功,受舜帝的禅让继承帝位。禹也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在位八年,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故事锦囊】

传说帝尧在位的时候,洪水肆虐,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制止洪水,保护农业生产,帝尧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患。

最后大家推荐鲧(ɡǔn)来负责治水。鲧采用“堤埂障水”,即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阻挡洪水,治水九年也没成功。在治水过程中,鲧不待天帝允许,就私自取了“息壤”(息壤是天庭中一种生长不息的土壤)去使用。他的行为触怒了天帝,被天帝放逐羽山而死。

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天帝命人剖开他的肚子一探究竟,他的肚子里竟然跳出一条虬龙。这条龙就是他的儿子禹。禹出生后,鲧的尸体化为一条黄龙,沉入了羽渊。

禹继承父亲的遗志,决心治好洪水。他采用两个办法:一是筑堤拦截,二是疏通引导。大禹让黄龙帮助勘察地形,并让它用尾巴划开地面,把洪水导向了大海。大禹又让玄龟背着息壤,去填堵筑堤。

治水过程中,禹还与制造洪水的恶神共工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先是擒杀了共工的主要助手相柳氏(相柳氏身为长蛇,有九个头,一口气能吃尽九座山上的食物,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然后与共工决战。最后,大禹打败了共工,获得了胜利。

禹治水十分辛苦。他因走路太多,脚指甲都磨光了,但他硬是走遍了患水的所有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他常常吃饭睡觉都顾不上。在治水最困难的日子里,他好几次经过家门却不进去。直到三十岁还没成家。一天他来到涂山附近,看见一只九尾白狐,在白狐的引领下,大禹爱上了涂山的一位姑娘。但结婚不久,他就又到南方去治水了。妻子留在家中,经常站在黄河之滨眺望,时间久了,就有了“望夫石”。

经过多年的奋斗,禹制服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禹的精神,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知识库】禹铸九鼎

据传大禹在位之时,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令九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大禹把九鼎视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之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望帝啼鹃【概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他在位时关心百姓疾苦,很受民众爱戴。后来,他禅位给臣子鳖灵,自己退隐西山。他死后精魂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以致口中流血。后来人们就经常把“啼鹃”比作悲哀凄惨的啼哭。【故事锦囊】

上古时期,蜀地有一位贤明的君主叫杜宇。他在位的时候,很关心百姓的生活,并教导人民种植庄稼。他深受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望帝。

有一年,蜀地发大水,望帝日夜操劳,仍然想不出一个根治水患的办法。当时,与蜀地相邻的荆州有个叫鳖灵的人,他驾着一叶小舟沿长江溯流而上,到了蜀国。望帝见他谈吐不凡,颇有一番治世壮志,确实是个人才,便让他去治理水灾。鳖灵一上任,便带领数万名民工,叩石垦壤,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植树造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治理了水患,百姓也得以重返家园。

鳖灵治水成功凯旋之后,望帝因他治水有功,把帝位禅让给了他,自己则到西山隐居修道。没想到鳖灵原来品行不正。他入主蜀宫之后,骄奢淫逸,不久便掏空了国库。为了满足私欲,他开始横征暴敛,搞得百姓们怨声载道。消息传到了西山,望帝懊悔不已,痛恨自己看走了眼,郁郁寡欢,不久就病故了。

望帝死后,化作杜鹃鸟,叫声哀怨。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的人民,每到早春的时节,他都在山中呼唤着“布谷,布谷……”人们听见这种声音,都说:“这是我们的望帝杜宇啊!”于是互相勉励:“是时候了,快播种吧!”或者说:“是时候了,快插秧吧!”因此,人们又称杜鹃鸟为布谷鸟。【知识库】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最早开始于三国曹魏时期,隋朝时正式确立,唐朝时进一步完善,一直延续到清代。“三省”在各朝有些许变动,但“六部”基本沿袭下来。“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的是吏部、兵部、礼部、刑部、户部、工部。神农尝百草【概说】

神农即炎帝,三皇五帝之一,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多。神农发明了农具,教会百姓种植庄稼、制作陶器、纺织及使用火,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神农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寻找治病解毒的良药,因此又被称为“医药之祖”。【故事锦囊】

远古的时候,人们吃野菜,喝生水,采集野果,吃地上爬行的小虫子,因此常常生病、中毒或是受伤。

神农首先教给了人类怎样播种五谷,这使百姓有了足够的粮食,不用挨饿了。可是,人们在吃饱饭之后,也会常常生病。有的人患了病,很长时间好不了,直至病死。

神农很焦急,他经常在考虑怎样才能把人们患的疾病治好这个问题。为此,他想了好多办法,如用火烤、日晒、冷冻等等,虽然能使病情有所缓解,效果还是不理想。

有一天,神农尝试着品尝草木,发现草木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神农把带有苦味的草给咳嗽不止的病人吃,他们的咳嗽立刻减轻了不少;把带有酸味的草给肚子疼的人吃,他们的肚子一会儿就不疼了。

神农觉得有些草可以用来治病,但是,究竟哪些草能治哪些病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亲自品尝检验。但是,品尝百草是十分辛苦的事,弄不好会有生命危险。为了品尝百草,神农曾经在一天中毒几十次,被毒得痛苦万分。可是凭着他的强壮的体力和坚强的意志,又继续品尝更多的草木。

为了识别更多的草木,他发明了一种叫“神鞭”的工具。用它来鞭打各种草木,草木一经神鞭打过,无论有毒无毒,或苦或甜,或寒或热,药性就会自然地显露出来。神农根据这些草木的药性给人类治病。比如甘草可治疗咳嗽,大黄可治疗便秘,黄连可消肿等等。

有一次,神农品尝一种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时,把花和茎吃到肚子里。一会儿,他就感到肚子钻心地痛,肠子好像断了一样。最后,他被这种草毒死了。神农虽然死了,却用他的生命发现了一种含有剧毒的草,人们给它起名为“断肠草”。【知识库】头顶一颗珠

神农在深山中采药时,被一群毒蛇围住了。毒蛇一一向神农扑去,它们有的缠腰,有的缠腿,有的缠脖子。神农被咬伤倒地,浑身发肿。他忍痛高喊:“西王母,快来救我。”西王母听到后,立即派青鸟衔着一颗解毒仙丹前去。毒蛇看到青鸟,吓得纷纷逃窜。青鸟将仙丹喂到神农嘴里,神农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就要向青鸟道谢,哪知一张口,仙丹落地,仙丹落的地方立刻长出一棵青草,草顶上长出一颗红珠。神农仔细一看,与仙丹一样,把它摘了放入口中一尝,余痛全消,于是,他给这味草药取名“头顶一颗珠”;后世药物学家则给它命名为“延龄草”。第2章经典常读,涵养品格(哲学类)《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概说】《周易》又称《易经》,是我国古代具有哲学思想的儒家经典之一,被推崇为“群经之首”。《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古时人们经常利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其中八卦是周易的精髓,它包含对立统一的规律、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了宇宙间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可以说,《周易》对于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自古以来,不少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都在研究《周易》,先秦的孔子、汉代的张良、三国时的诸葛亮、明代的刘基……都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智慧和思想的营养,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故事锦囊】

商朝末年,商纣王统治残暴,引起了上到王宫贵族、下到黎民百姓的不满。西部的诸侯国却日益强大起来。西伯侯姬昌(后来的周文王)继承父亲的爵位,建周于岐山之下。他在位的时候,积善行仁,招贤纳士,不仅深受周地人民的爱戴,在朝野中也有很高的威望。这引起了以崇侯虎为首的奸臣的嫉妒,他们向纣王进谗言,姬昌被纣王关进了羑(yǒu)里(古地名,今河南汤阳县北)监狱。

姬昌被关进监狱时年近半百,他深知自己处境险恶,言行举止十分小心,饭不多吃一口,话也不多说一句,白天做苦役,晚上睡地窖。有人与他交谈的时候,他必先拜谢纣王不杀之恩,表现得十分虔诚。

传说姬昌在关押过程中,看到了以前伏羲所创造的八卦。他感觉内容尚不全面,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也比较散乱。于是,他把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作为万物之源,把纷纭复杂的事物抽象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并按照刚柔相对、变化其中的规律,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对其进行了规范化、系统化和条理化,使其趋于完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周易》。

纣王看到姬昌已经年老了,而且表现得又非常忠心,就赦免了姬昌,还赐给他弓箭斧钺,正式封他为西伯。

姬昌推演的《周易》为我国预测学的诞生埋下了第一块基石,他创立的《周易》演绎方法,也被当代科学广泛借鉴。【知识库】“易”的由来“易”是个象形字,由蜥蜴形而得名。蜥蜴这种生物俗称“变色龙”,能够根据光照的不同和环境的变化而变色,古代先哲领悟到变化对人生和事业的重要性,从而演绎出了《易》这部皇皇巨著。从中,人们悟出了“易”的三个境界,即变易、简易和不易。后世也有人从龙、马、象、鹿等着眼,但都站不住脚。诗三百,思无邪【概说】《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共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中的作者大部分都已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在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经》在形式上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比较灵活。按其用途和音乐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在表现手法上,《诗经》可分为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譬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故事锦囊】

西汉时期,有个叫匡衡(又名匡鼎)的人,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活很清苦,但他很喜欢读书。他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到了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没有灯烛无法读书。而邻家灯烛明亮,却又照不过来。于是匡衡就想出了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偷”它一点光亮来读书。

因为家里穷,匡衡根本就买不起书。恰好有个同乡是方圆一带有名的财主,他家中藏书非常多。匡衡就设法去他家里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富翁对此感到很奇怪,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工钱呢?”匡衡说:“我不要工钱,只要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就很心满意足了。”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

匡衡精力充沛,勤奋努力,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位知识比较渊博的学者。当时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他讲解《诗经》尤其出名,以至于当时的读书人中流传着这么几句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可见他声誉已经很高了。【知识库】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前后跨越500多年。全书共21卷。分《周语》、《楚语》、《鲁语》、《吴语》、《齐语》、《郑语》、《晋语》、《越语》八个部分,其中《晋语》最多。《老子》的帮助【概说】《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的一部哲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老子》分上下两篇,共81章。上篇讲的是主要是“德”,下篇讲的主要是“道”。

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些朝代的治国方略,其主张在经济上可以缓解人民的压力,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不小的作用。历史上为《老子》作注者很多,甚至有几位皇帝都为其作过注。【故事锦囊】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老子的人,在周王朝做管理国家藏书的小官。他虽然官职小,可是学问很大,不少人都向他请教问题,就连孔子也向他请教过。

有一次,孔子关于“礼”的事向老子请教,老子直言不讳地说:“你讲的这些理论,编造它们的人都死去了,只留下这些话还在流传。一个君子,时机好的时候就当官,时机不好的时候就顺其自然罢了。你应该去掉身上的骄气和贪性,这些东西有害无益的。”

孔子回去之后对弟子们说:“我知道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野兽在陆上跑;陆上跑的我可以用网来捕捉,水中游的我可以用线来钓,天上飞的我可以用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如何对付它了;因为它能够驾起青云直上九重天。我今天见到了老子,这个人可以说是一条龙了。”

老子看到周王室日益衰微,地方诸侯争霸,便有意归隐。于是他离开洛阳,骑着青牛向西走去。他路经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时,被守关的尹喜认出来了。尹喜知道老子是大学问家,不想让老子这么轻松出关。对老子说:“如果您要归隐,您的高见就要埋没了,请您给我写下一本书,也算是一种报偿。”

于是老子写下了《道德经》上下两篇。老子出关之后,不知所终,此后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知识库】紫气东来

春秋时期,一个叫尹喜的人任函谷关令。他善观天象,会占星之术,能预测未来。一天清晨,尹喜突然看到东方紫气氤氲,长达几万里,就像一条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他惊喜地说道:“必有圣人到此。”于是出关相迎,果然见一长须如雪、道骨仙风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而来,这个人就是老子。半部《论语》治天下【概说】《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共20篇。据考证,《论语》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于战国时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言简意赅,含蓄隽永,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与《大学》、《中庸》、《孟子》并列为“四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事锦囊】

有一个叫赵普的人,性情沉着、严肃刚正,做事讲究原则。他在跟随赵匡胤打天下的时候,有一次抓获了一百多个盗贼。赵匡胤点过后便要行刑。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杀掉百八十个盗贼,不足为怪。

这时,赵普站出来说:“说他们是盗贼,您有证据吗?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草率处死他们,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赵普一番话让赵匡胤大怒,几乎没有人敢在他作出决断的时候进行反驳。赵匡胤讥讽地说:“你做事太迂腐了。现在是非常时期,即使误伤百十来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想到赵普还是不让,梗着脖子说:“百姓有什么罪呢?你不是想要统一全国吗?像这样滥杀无辜,丧失民心,岂不是犯了原则性错误?”

赵匡胤想了想,觉得自己理亏,就把这些人交给赵普,让他去审理清楚。经过审理后,这一百多人中只有三个人有过偷盗的经历,其他的人都是良民。于是,赵普将他们全部释放了。后来,赵匡胤统一全国,建立了北宋王朝,赵普当上了宰相。

宋太宗即位后,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太宗说赵普学识浅薄,平生所读的书只有一部《论语》,不适合再担任宰相了。某次上朝,宋太宗借故问赵普:“我听说你一生只读过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坦然道:“确实如此,过去我用半部《论语》帮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我用半部《论语》辅佐陛下安定天下。”

赵普死后,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打开了他的书箱,里面摆放着的果然只有《论语》二十篇。【知识库】《论语》名句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 礼之用,和为贵。——《学而》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

•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春秋》大义【概说】《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典籍,相传由孔子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用于记事的文字极为简练,但内容很丰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由于《春秋》的记事简略,常人难以理解,所以后来的一些学者便对书中的记载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关于《春秋》的“传”中,较为有名的是“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其中《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影响最大,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故事锦囊】

春秋时期,周王朝虽然名义上统一全国,但在事实上它的统治已接近分崩离析。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人心不古。诸侯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凡此种种,就好像一场闹剧,你方唱罢我登台,热闹异常。

在这种形势之下,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仁”的学说,试图从道德上根治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病;但是,尽管孔子为之奔波一生,最终也没有得到各国的认可,甚至还把自己弄得身心交瘁、穷困不堪。

回来之后,孔子对于仕途心灰意冷,不再热衷于宣扬自己的主张,而是潜心写了《春秋》一书。

在《春秋》之中,社会各种弊端暴露无遗,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数不胜数。这象征着周文王时期的礼乐制度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争”的可怕状态。

孔子编《春秋》,既有事实上的依据,又夹杂着个人的爱憎分明。寓说理于叙事之中,体现出一种抑恶扬善的动机。《春秋》面世之后,一直得到后世士人的重视,研究《春秋》的人越来越多,《春秋》的含义也得到了深化,成为了后世流传的“春秋大义”。【知识库】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孔子晚年,编完《春秋》后曾说过一番感慨的话:“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大意是,我做的这些事,编的这本书,后人一定会褒贬不一的,但我不论他们如何评价,都会坚持做下去。《孙子兵法》:兵学圣典【概说】《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孙子兵书》等)由春秋末年孙武所著,是我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与《战争论》(克劳塞维茨)、《五轮书》(宫本武藏)并称为世界三大兵书。该书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缜密严谨,素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孙子兵法》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选为教材。【故事锦囊】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孙武的齐国人,是有名的军事家,应好友吴国大夫伍子胥的邀请,南下来到了吴国。

孙武刚来到吴国的时候,吴王阖闾(hélǘ)久闻孙武的大名,经常请他讲解兵法。孙武借助历史上的战例,详细剖析战争中的胜败原因,吴王听得津津有味。不过,吴王也并不盲从,常常和孙武辩论。有一次,孙武说:“战争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者的本领,杰出的指挥者甚至可以将一支弱旅变为强兵;即使是柔弱的女子,也能训练得像士兵一样勇猛。”吴王不相信,质疑说:“女子怎能训练成军队呢?”孙武说:“大王若不相信,可以把宫中的宫女交给我训练,再看结果!”吴王也想看看孙武有多大能耐,答应了孙武的要求,把一百多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

孙武把宫女分成两队,并让吴王的两名姬妾当队长。他对宫女宣布纪律,在训练时,不管有任何理由,都要绝对服从军令,不服军令者,以军法从事。这些宫女们平时被吴王宠惯了,都把孙武的话当作了耳边风。特别是两个队长,仗着是吴王的宠幸,更是不拿孙武当回事儿。孙武要她们东,她们偏要西,孙武忍无可忍,决定将两人以违令罪处斩。

吴王听说要斩他的姬妾,急忙向孙武求情。孙武说:“大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按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违犯了军令都该接受处分,这是没有例外的。”结果还是把两个队长给斩了。其他宫女们见他说到做到,吓得脸色发白,在训练中再没有一个人敢开玩笑了。【知识库】古今著名人物对《孙子兵法》的赞誉

• 唐太宗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 孙中山说:“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为了中国的军事哲学。”

• 毛泽东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至今天仍是科学真理。”

• 英国空军元帅斯莱瑟说:“孙武的思想有惊人之处——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

• 海湾战争中美军总指挥弗兰克斯说:“孙武,这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进的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

• 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孟子》的智慧【概说】《孟子》是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们记录并整理完成的,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孟子》书中体现了孟子的政治观点和治国思想。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还主张“德治”,并提出了“仁政”的学说。书中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并长于辩论,自南宋以来,一直作为科考的内容。《孟子》全书共三万余字,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无论从内容还是思想上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事锦囊】

有一次,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有一个人要到楚国去,临走之前,把他的妻儿托付给他的一位朋友照顾。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在他离开的这段日子里,他的妻儿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尽到照顾的责任。你说这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道:“当然和这位朋友绝交了!”

孟子又说:“有一个执行法律、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说这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肯定先撤他的职!”

最后孟子说:“全国之内,政事败乱,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你说这又该怎么办?”

齐宣王不好回答了,望着两旁站立的随从,把话故意扯到别处去了。

孟子的论辩可谓高明,层层推进,先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再推及一般官吏的行为,最后推到君王身上,逼得齐宣王毫无退路,尴尬至极。孟子的论辩术固然厉害,但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的对象和场合。【知识库】十三经

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汉代时,儒家经典只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唐代时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穀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唐文宗时,在“九经”之外又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称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列入,才有了“十三经”之称。《尔雅》:中国第一部词典【概说】《尔雅》,从字义上看,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合乎规范。它的作者不详,可能是秦汉人所作。《尔雅》共有4300多个词语,分19篇,2091个条目。前三篇解释一般的词语,类似现在的语文词典;后十六篇则分门别类来解释各种事物,类似现在的百科词典。在古代,一本《尔雅》在手,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尔雅》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问世以来受到中国人的推崇,名列“十三经”之一。【故事锦囊】

东汉时期,有一次光武帝刘秀在云台大宴群臣,属下捕捉到了一只有着豹纹的老鼠,光武帝一时不知为何物,就问群臣。各位大臣也是大眼瞪小眼,相顾无言,不知道究竟为何物。这时,有一位叫窦攸(yōu)的大臣站出来说:“陛下,这个东西叫鼮(tína)鼠。”光武帝惊奇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说的有根据吗?”窦攸从容地说:“我是从《尔雅》上看到的。”光武帝连忙命人查阅《尔雅》,里面果然有这样一条:“豹纹,鼮鼠。”光武帝很欣赏窦攸学识广博,特意赏给了他一百匹帛,并嘱咐群臣的子弟们跟从窦攸学习《尔雅》。

在东汉以前,《尔雅》还不为士人们所重视,直到一只小小的鼮鼠出现,光武帝亲自下诏,这部字典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此后,《尔雅》风行一时。

据有关学者考证,鼮鼠是一种松鼠,动物学称之为“花松鼠”或“豹鼠”。它全身灰褐色,背中央有黑色的条纹,两侧为相间排列的浅黄色条纹(即豹文),体长约十厘米,树栖生活。

到东晋的时候,有一个叫郭璞的人,更是把《尔雅》当作了解大自然的入门书。他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历时18年,他不仅为《尔雅》文字做注解,还为《尔雅》注音和作图。使原来晦涩难读的《尔雅》成为一本比较容易看懂的书。他的《尔雅注》也成为后代研究本草的必备参考资料。【知识库】卿寿几何

西晋末年,荆州将军王敦想要起兵谋反,请郭璞为他卜一下吉凶。郭璞说:“不会成功。”王敦又问:“如果我谋反,能活多长?郭璞答道:“你如果谋反,一定活不长;如果老老实实地待在荆州,你能活得很长。”王敦大怒,问道:“那你算算你自己能活多长?”郭璞算了一下自己的命,说道:“我的寿命只能活到今天的日中时候。”果然,王敦在盛怒之下当天就把他杀了。《三字经》:蒙学之冠【概说】《三字经》,三字为一句,其间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孩童及初学者背诵和记忆。南宋的时候,就留传下来了,是一位叫王应麟的学者编写的,共1000多字,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故事锦囊】《三字经》中记载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经典故事教导了孩子做人的准则,很有教育和启发意义。比如下面这则关于孟子的故事。

孟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他成年后的成就多要归功于他小时候母亲对他的教育。

孟子在小的时候,家门口有块墓地,每天都有出殡或扫墓的人哭哭啼啼地经过这里。孟子觉得好玩,就跟在人家后面学。孟母知道后,感觉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决定换个环境。于是全家搬到了镇上。他们家附近住着一位屠夫,孟子又学着屠夫拿着刀子,玩起剁猪肉的游戏。孟母再次搬家,最后搬到了一所学堂附近。从此,孟子便像学生一样捧着书本,摇头晃脑地背诵着。

孟子很快就上学了。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剪破了刚刚织好的布,并对孟子说:“读书就像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才行,如果中途逃学,就如同我剪断这块布一样,前功尽弃了。”

孟子明白了母亲的一片苦心,从此发奋读书,成为一个著名的大学问家。【知识库】《三字经》名句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读:只有在后天的努力中好学上进,培养自己的德行,才能做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读:玉石不经过雕琢和打磨,就不能成为很好的器物;而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明事理。

3.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解读: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的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弟子规》:人生第一规【概说】《弟子规》原为《训蒙文》,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该文以《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义分为五部分,分别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将之改名为《弟子规》。“弟子”有两个意思:一指孩子,二指学生。“规”就是规范。全书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故事锦囊】《弟子规》一书中列举了不少古代名人的成长故事,涉及多个方面:有孝敬父母的,有尊敬师长的,有体恤兄弟友情的,有珍重夫妻情义的,有维护人格尊严的,等等。下面就是一则关于孝行的故事。

晋朝有个叫王祥的人,幼年时母亲去世了。父亲又娶了继母朱氏。继母不喜欢王祥,经常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父亲也不喜欢他了。虽然失去了父母的疼爱,但是王祥仍然孝敬自己的父母。有一年冬天,继母生病了,想吃新鲜的鲤鱼。当时天寒冰冻,河面都结冰了,一般渔民都不出去捕鱼了。为了捉到活鱼,王祥来到河边,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希望能用体温化开河面的冰以后再捕鱼。正在这时,冰忽然自行裂开了一条缝,里面跃出两尾鲤鱼。王祥非常高兴,就捉住它们带回去做给母亲吃。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继母,从此继母对他格外关心起来了。一家人慢慢融洽起来。【知识库】“两袖清风”的来历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当时,各地方官进京都要从本地带些土特产献给皇上和权贵。可是,在外省任巡抚的于谦进京时却什么也不带。同僚劝他说:“你不献金银珠宝也就罢了,总该带一些土特产,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我只带着两袖清风!”从此,“两袖清风”的成语便流传了下来。第3章以史为镜,可知得失(历史类)左丘失明,阙有《国语》【概说】《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21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了西周穆王二年(前990)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共538年各国的历史。全书由各国的史料编纂而成,记叙各有侧重。其中,《周语》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都是侧重在某些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内容上接近《左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又有《春秋外传》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其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国语》的作者没有定论,但相传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又经他人的改编、润色而成。成书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故事锦囊】

左丘明是春秋时鲁国的史学家,双目失明。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最先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国语》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史实,可作为《春秋》重要的补充。《召公谏厉王弭谤》就是其中的名篇。

西周的时候,周厉王统治残暴。召公对厉王说:“百姓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不仅不悔改,反而派人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一旦发现,就把他们抓来杀掉。从此,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就算是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地对召公说:“我已经制止了百姓的指责,他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一条河流更严重。河流堵塞了会崩溃泛滥,会伤害很多人;治理人民也是这样。所以,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天子治理国家时,让公卿进献讽喻诗;让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大臣进献谏言;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朝廷的一些大臣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由天子斟酌处理。通过这些方式能够监察朝政,弥补天子的过失,做事就不会违背情理。”

可是周厉王对召公的劝谏置之不理,反而施行了更加残暴的统治。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

到了最后,百姓忍无可忍。一些平民、手工业者以及下层民众纷纷聚集起来,冲向王宫找厉王算账。开始厉王想动用军队镇压民众,可是军队中的士兵多是平民出身,他们看见人民造反,也参与了进去。周厉王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带了一些随从,偷偷溜出了王宫。三年后,周厉王被放逐到彘(zhì,今山西霍县东北),并死在那里。【知识库】旧爹和亲爹

古时有个人的父亲名叫郑谷,为了避讳,凡是遇见带“谷”的字,就改作“爹”。一次他读《四书》读到“旧谷既没,新谷已登”这句话时,自然地就将“谷”改为“爹”,念成了“旧爹既没,新爹已登”,周围的人听了,还以为他爹死了,娘要改嫁,都大笑起来。刘向与《战国策》【概说】《战国策》又称《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主张和策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重大活动,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